首页 优秀范文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8 17:06:20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评价;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周霞霞(1981-),女,山东烟台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王资(1965-),女,河南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 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在内涵式发展中,关于学生质量的评价要重点纳入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以往的评价虽然有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缺乏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很少有衡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认知等方面的记录,由于大部分测评方法有限,实际获取的结果并不客观。同时为了跟踪评价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这里需要纳入用人单位的客观评定如就业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对学生质量作出真实的判断。

质量的意义,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评价质量标准也是要随着质量内涵的变化同步更新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其自身功能的改善及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决定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整体进程与演进方向。在内涵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节点,应该对反映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标准和要素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以加快内涵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2-14.

[2]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3]张洪春,温中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结构与规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9.

[4]鲁武霞,马建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J].职教论坛,2012(10):26-29.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6]徐伟,王德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8-11.

[7]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3):95-97.

[8]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9]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分析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13(10):39-42.

[10]洪玉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64-67.

[1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4):48-54.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2篇

关键词:郑州地方高职;内涵式发展;问题与对策

项目来源: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qn-25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1日

郑州作为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外延式 (新增投入、新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为主的发展,已初步完成规模发展,截至2014年郑州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39所,在校生达到40万人。然而,在高职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在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历史背景下,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河南高职教育就必须走坚持内涵式发展为主导模式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适应了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承载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在内涵式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并探求了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模与质量之间不协调。近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郑州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其规模发展与质量间能相互协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多数院校能够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技强校”,严把质量关,促进企业和学校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但是,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在其规模发展与质量间的协调性还有一定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若干问题,诸如:1、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突破;2、教学质量上,表现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有的企业反映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当中在具体技术、生产、管理等问题上的能力比较缺乏;3、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颇多的,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缺乏统筹考虑,有关政策上不配套,缺乏完整的有关产学研的准则和指导。

(二)办学条件不足,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条件不足是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上所普遍存在的现象。郑州大多数高职院校起步时的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是由中专合并而来,发展时间较短,近年来较快的规模扩张,使资金短缺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基本维持在原有的层次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另外,自身的造血功能较差,没有属于自己的校办产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来购置专业所需的实践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立。

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仍是郑州地方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郑州的职业院校,虽然都已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真正办出特色的还不是很多,不少专业还是普通本专科专业的“压缩型”,还有的职业院校积极向普通教育靠拢,极力想甩掉“职业”二字,使其职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三)专业设置不够理想。郑州整个高职教育专业的专业数目是比较庞大的,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其一,专业数量偏多,规模效益较差。有的高职专业会出现只有几人或者十几人的规模,对于专业开设较少的院校来说,规模更是难以达到,这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

其二,专业设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各职业院校都在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局限,郑州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类、经管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相对较少。

其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有的高职院校受利益驱动,缺乏必要的调查和预测以及自身实际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其专业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四)师资队伍达不到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在师生比上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许多学校教师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学校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学生增长的速度,生师比极不合理。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素质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来看,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年轻教师比例较重,兼职教师缺乏规范管理,大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再一方面高职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多数还是应届毕业生,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而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比较少。

(五)高职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奋斗中凝练而成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判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成就了大学的基本品质。目前,校园文明、大学精神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正被“官本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所侵蚀,导致校园文明、大学精神的失落,动摇了高职教育本应独立的根基,也削弱了高职教育教书育人的功能。

二、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对策

(一)适度规模发展,科学准确定位。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河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其发展速度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高校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如果高职院校不顾现有办学条件或不注重办学条件的改善,而大幅度扩展其规模,结果只能以牺牲高职教育的质量为代价。

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主要表现在:1、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个定位不能受到动摇和模糊;2、职业定位。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是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本的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创业准备的教育;3、知识和能力定位。河南高职教育要通过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主要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并在职业岗位描述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按需施教。

(二)优化办学条件,以特色求发展。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应加强政府指导,提高企业参与度,借助自主发展,引进经营理念,优化办学条件,实现科学管理,要做好统筹规划,使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大学文化引领和国际交流协调一致,从而统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在贯彻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过程中,郑州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充分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增设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急需的专业,从而形成科类齐全、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专业体系,大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三)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改革创新。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石和平台。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该注意:1、在进行专业规划时,要开展社会调研、职业/专业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和分析教育资源等,确保制定科学合理;2、在专业设置上应该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尤其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为郑州地方高职教育提供的机遇;3、高职院校应该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理论课够用原则,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体现岗位技能所要求的课程体系。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既是学校办学主体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与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极为密切。河南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加强师资建设,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的凝聚力,从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五)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在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基础上,探索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为主要议事形式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实形成“四共”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动力。首先,加强顶岗实习环节,提高岗位职业能力;其次,重视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体系。

(六)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作为其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对学校历史传统、精神品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学校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而且,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高职院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要结合实际,首先,要重新认识高职院校的性质,重塑正确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应重塑科学精神;最后,高职院校应重塑创新精神。

三、总结

河南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给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准确定,优化办学条件、以特色求发展,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改革创新,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先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内涵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52-02

一、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概念的界定

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国内有不少研究学者对此做过探讨,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看法也存在差别。最初是北大闵维方教授研究高等教育规模效益问题,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效益说”;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则提出高校内涵发展的三标准:是否符合大学规律,是否促进了大学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笔者认为,现代大学成立最初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又逐步有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逐步演化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因此,高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系列优化过程。然而,以往不少研究民办高校问题的研究者把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与高校内涵建设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显然抹杀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中的差异性。由于产权所有不同,办学主体不同,在当前体制下导致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治理结构、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开展工作,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全面而有重点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

二、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特征

高校发展一般认为有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张相比较有其独特性。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与公办高校内涵建设相比较,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内涵建设自身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把用于外延建设的思想方法简单移植到内涵建设中来;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上,既要学习和借鉴公办院校的具体做法,更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民办院校自身优势和弥补自身不足。

(一)内涵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校舍的建设、生员的扩张,可以在短时期里形成规模,然而内涵建设是“软”建设,是一种精神层面、意识领域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绝不可能短短几年就能取得根本性的改观。纵观西方国家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它们的学校治理模式、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力量,尤其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无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积淀而成的。内涵建设只有立足长远,通过数代人传承与创新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令世人瞩目、可以穿越时空的成绩。

(二)内涵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内涵建设无止境,是指内涵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十分宽广和深远。就广度而言,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凡是有利于优化这三大职能的工作都是内涵建设所涉及的范畴。强调广度,并不是不要重点,要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就其深度而言,就是在内涵建设中要不断追求卓越。一是要敢于创新,形成自身特色;二是要敢于超越,包括超越兄弟院校和自身。超越兄弟院校,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超越自身,就是要敢励志于“今日之我校必胜昨日之我校”。

(三)内涵建设具有内隐性

外延式发展成果外显,容易量化,容易显示高校管理者的“政绩”;内涵式发展多属于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建设,其成果大多隐蔽,并难以量化。无论是学校体制机制转变带来的管理力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层次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的加强,还是校园风貌的改变,其成果没有外延建设成果那么彰显和具有可量化性,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能静下心来,敢于寂寞,有苦练“内功”的决心和勇气,评价机构对一所大学对内涵建设成果的评价要遵从内涵建设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做到客观科学。

(四)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更具有艰巨性

民办高校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办学经费全靠自己筹措,现有体制使民办大学教师与公办大学教师在国家的政策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别。这些问题反映在民办学校的内涵建设上,一是很难引进大师级、专家型的教师,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和科研骨干流动性也很大;二是办学经费常常捉襟见肘,影响一些内涵建设项目开展或者深入开展。欧美发达国家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充足,经费渠道来源广泛,每年可以收到大量来自企业和基金会的捐助,而我国企业或因种种顾虑,捐助民办高校的意识还不强,国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政策和激励措施,民办大学接受社会捐助的社会机制建立尚需时日。民办高校要走出当前内涵建设中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国家要对优秀的民办高校给予资金和政策扶助,特别是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逐步改变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在政策待遇上的悬殊;二是民办高校可以尝试走股份合作的道路,与资金雄厚的经济体合作办学;三是根本出路还在于要促进内涵发展,逐步树立品牌,保持一定规模,走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内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益于社会又能为自己终身谋取幸福快乐的合格人才;就是在学校治理中,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制度的制定要人性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大学发展不能止于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大学的发展如果仅仅满足于各类设施的建设,满足于生员的扩招,追求所谓的规模效益,这种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把工作重点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一所学校的发展才走上了一条开阔而深远的道路。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西方著名的私立大学,几百年办学规模没有多大变化,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诺贝尔奖得主。正是因为它们坚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只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才是稀缺资源,办学竞争愈来愈激烈。一所大学要想脱颖而出,重点已不再看它的规模和各类“硬件”,而重点是看它的人才队伍水平、大学治理能力、学科成长机制和文化传统。这些正是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把它们概括为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文化力。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并集中体现在它的办学特色上。可见,一所学校只有不断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人才队伍、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学术科研、学校文化等要素建设,才有可能产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命线

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完全靠自筹,而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因此,民办高校保持一定的办学规模至关重要,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而适度规模的维持需要有足够的生源,显然充足的生源是一所民办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走向“买方市场”。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充沛,各级各类学校众多,其中不少学校动辄数万人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从历年高考报名人数来看,高考报名人数总体呈递减趋势,这必然造成高校之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这种争夺,不仅在民办高校之间展开,也在民办与公办高校之间展开,不少公办高校正在把招生触角下移,侵蚀民办高校原有的市场份额,加之当前民办高校总的社会美誉度不高,不少民办高校面临着生源递减甚至枯竭的危机。此外,近年来随着高校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民办高校确实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挑战,民办高校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提供优质的、独特的服务产品,树立品牌,才有可能吸引市场的目光,招来优质的充足的“顾客”,而这种优质独特的服务产品,就是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所有这些,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够产生,所以,内涵建设是民办高校做强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抉择,是民办高校维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二)地方活力和竞争力的活水源头

经济社会“双转型”首先应该是劳动力素质的升级换代,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秀的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更能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为地方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输送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地方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开往哪里;也许有一天,对某些特别优秀的民办高校而言,它们的专业开往哪里,地方经济增长点就在哪里。民办高校的科研团队与地方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可以为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的升级与改造,树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此外,民办高校经常举办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对活跃和繁荣地方文化事业起着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11-08-29

基金项目:东莞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东莞市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研究”(2011JY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瑞雄(1963-),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康生(1974-),男,湖南娄底人,讲师,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16-02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两种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思想

马克思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1]所谓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活劳动、生产资料要素)质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取得的,它是一种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扩大再生产[2],人们也将它称之为“集约的”扩大再生产。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实现的(即不靠技术进步),这是生产向广度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粗放的”扩大再生产。

其实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外延的还是内涵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使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法有无改进和有无技术进步,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则是区别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性和内含性的基本标志”[3],这一点不明确,很多问题将无从谈起。有无积累和折旧基金都不能成为区别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标准,资本的积累只有用于“从内涵方面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才是内涵扩大,用于“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则是外延扩大。而且发挥原有生产资本的潜能,即强调一定量的资本既可通过外延又可通过内涵的途径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个资本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和产品形成要素的作用大小是有弹性的,可以变化的。”[1]

二、马克思关于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分析

在早期,社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阶段和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时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为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当社会生产逐渐过渡到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都高度发展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后,对于两大部类的生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使得社会再生产须过渡到以内涵为主的方式来进行,这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的“货币资本的作用”一节里,分析不增加货币资本,也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时,就详细分析了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关途径,归纳整理为:(1)劳动工具方面:对于同一固定资本,通过增加使用强度的方法加速其周转。(2)劳动对象方面:对于生产上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和自然力,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率,“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3)劳动力方面:在同样的劳动力报酬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强度、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4)劳动生产率方面: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形成新的资本材料,从而形成资本积累扩大的基础。”[1](5)资本集中度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本的集中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6)资本周转方面:资本周转得越快,就越能实现较少的货币资本推动同一的生产资本,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上六个方面,去掉其中包含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适用的,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实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包括把单纯追求 GDP 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4]。这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马克思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有:

1.技术政策方面。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并有机结合原有企业的技术潜力进行集成创新,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才能从源头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其次,技术改造应全面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5]。对于部门而言,第Ⅰ部类中的能源和交通部门应成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因为能源的质与量保障,交通运输力量的薄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重工业中的加工制造部门的技术改善问题也丞待解决,尽早改善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处境。再者,注重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体制支持,增强技术产权意识;注重对科研基金的管理监督,优化科学研发的奖励机制。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每引进 100 美元的技术,会用 200 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且用自行研发的专利赚回 300 美元。

2.投资管理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以提高投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首先,投资新项目时,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劳动对象的质量及性能,节约生产原料,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等,取代过去一味地依靠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方式。其次,应注重对原有生产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从经济效果上看,通过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来增加生产能力,比通过新建企业来增加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优点[6],这通过充分利用原有企业在技术力量、经营管理、物资供应、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基础,较快地达到经济产量和技术指标,从而实现利用较少投资额,就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造成了大量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再者,重视投资生产的集中化和联合化即提高生产资本的集中度,这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把握投资机遇、应对经济风险、获取投资收益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产业政策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对产业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强调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更注重产业结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首先,需考虑产业的生产周转速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至有损于后者。”[7]因此,对于那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产品有竞争能力的行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我们既应建设一批水平先进、装备精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人口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外延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也应充分发挥服务行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再者,对于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部门应给予整治与淘汰,从而提高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劳动就业方面。首先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在于广开生产门路,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集约型生产。其次,从劳动者自身角度看,由于先进技术是依靠人来发明创造,先进机器设备也是依靠人来使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8],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增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在 7000 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 3.5%。与发达国家 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国家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文化教育质量,是发展生产的长久之计;既要大力发展正规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组织协作能力以及技术熟练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396.

[2] 刘国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9.

[3] 刘国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7.

[4] 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J].当代财经,2007,(12).

[5] 刘国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两个关系[J].财贸经济,1982,(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4.

[7] 张淑智.关于社会主义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J].财经研究,1981,(4).

[8] 卫兴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理论参考,2006,(4).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问题 政策建议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研究

总的来看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学者的观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构成要素的角度;二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三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四是选定某个立足点如微观企业的角度或者制度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如下:

陈慧女、丁力扬(2013)认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包含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等诸多维度的综合就是所谓的经济发展方式。李玲玲、张耀辉(2011)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路径与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运行行为、发展动力、发展约束适应和发展成果分享的变化。黄泰岩从动态角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他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还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即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正是这些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内涵。

高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涵义,他认为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发展质量的综合反映。杨静光(2010)从经济增长的类型定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容包括由粗放外延增长向集约内涵增长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学者于学东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实质,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就此走出历史舞台。

也有不少学者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刘茂松认为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虞崇胜、张光辉(2011)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少包括三层内涵:首先从最基本质的意义说,它是经济运行正式规则的变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永续繁荣。其次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必然内蕴一套新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并在这种新的价值理念与目标的规制与指引下实现变迁。第三是对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批判与反思。

除了上述主要的三个角度,也有一些学者立足于自身的研究领域从其他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许林(2013)从微观企业的角度,阐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看法。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张群、孙志燕(2013)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造成的。曹雷和程恩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任务,由此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且出口是建立在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廉价的所谓“低成本优势”基础上。虞崇胜、张光辉(2011)认为是权力直接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纵向上的僵化和横向上的分割,出现畸形经济和诸侯经济”,而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所必须批判和反思的经济形态。还有学者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主要是因为首先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难以逾越;其次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慢;再次外生机会压制内生机会;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错位;既得利益格局的主导;最后就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还有学者从人口的角度入手,提出短期来看,劳动力总量过剩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增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黄铁苗(2011)认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浪费。产生浪费的根源在于所有制、价格机制、外贸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体制的弊端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郑英隆(2011)认为由于缺乏执行力以及缺乏执行力背后的管理转型,使得集约型发展方式没能从根本上确立。除此之外,还有些学者从法律制度建设、思想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丛明(2010)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更多的是需要采取结构性的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行为进行有效调节。杨静光(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提升制度效率的竞争。所以应该努力地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认真地做好制度供给;合理定位利益结构;积极地推进制度创新。孔祥敏(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行政体制转变,合理规范干部利益引导机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企业治理结构建设;优化技术创新的环境,推动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适度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古新功(2012)认为政府规制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制度保障。曹雷、程恩富(2013)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提出在生产力层面,必须坚持科技的自主创新,完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机制;在生产关系层面,必须真正做到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第三,适当控制外贸依存度。

参考文献:

[1]张连辉,赵凌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历程[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高职;内涵;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欢迎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四个方面构建内涵发展模式。

一、科学定位,理清思路

高职院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内涵发展模式的起点。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1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内涵发展的起点。从我院多年的办学实践看,高职院校只有树立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协调发展的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以特色创建名校的理念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内涵发展。

2 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内涵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特色的形成、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做好发展目标、办学形式、发展规模、服务面向、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近几年来,我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定位准确,确定了内涵建设方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院面向“三农”和老工业基地,灵活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3 确定内涵发展目标,明确内涵建设任务。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是指导内涵建设的纲领。我院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制定内涵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划,同时还制定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单项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

二、协调发展,保证质量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发展速度和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1 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自2001年晋升高职以来,我院以内涵发展为中心,控制发展规模,目前在校生共5500人,教育教学资源充足,质量提高迅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适度规模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应避免规模过大造成质量下滑和规模过小造成资源效率低下这两种不科学的发展。

2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为适应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机化大省、畜牧大省、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我院面向新农村和老工业基地,设置农业工程类、农业技术类、农产品流通类等5个专业群。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适应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切不可贪大求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3 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升高职以来,学院逐步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实施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的“三全”教学管理模式,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现有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主编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近3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为93%。

4 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学院在培养人才取得办学效益的同时,还注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进行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推广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部级“数控”和“汽车”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近5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0多次,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三、内涵发展,提升质量

高职院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内涵发展目标,构建内涵发展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品牌优势。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布局,深化专业改革。建立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采取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形成专业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各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工学结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可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深层次的校农(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机专业与国际农机企业――美国纽荷兰公司合作,实行中外联合“321”人才培养模式:设施农业专业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实行校院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

3 构建特色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根据各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引入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标准,合作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实行现场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实训教材。构建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逐步转向以企业实践考核为主的职业能力考评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除课堂教育外,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4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职业化人才。我院以“仿真化、真实化和工厂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为目标,实现内引外联,深度融合。引进美国纽荷兰公司等企业进驻校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打造了特色职业化人才。采取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企业带着设备和技术进驻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参与生产过程管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参加生产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内涵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优惠政策,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主要做法是:一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每个专业至少1名带头人;二是按照专业群建设需要,建立骨干教师队伍,每个专业群至少有5名以下骨干教师:三是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四是为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确定导师,指导和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特色发展,创建名校

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1 科学定位特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旧常规建立新常规的内涵建设的历史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特色,不断实践,不断升华,历练而成。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7篇

关键词: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隐性现状

高等教育是一种事业,必须恪守,彰显诸多价值基准,但高等教育系统亦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价值追求,利益偏好以及发展易趣。①在各种扩招声音日渐强烈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受《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半血自的激励,积极投身于扩招潮流之中,并在21世纪初形成了极具扩招的重要推动力。受种种冲击力的符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不可阻挡地开始了扩招。短短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不到1%增长到2011年的34%,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3000万,跃居世界第一。而这一系列的扩招却导致了国内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院校,国际交流学校的急剧增长,高等学府教育科研能力急剧下滑,人才及实才不断减少,而大量的“学历垃圾”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导致了部分院校教育理论的模糊,办学模式的偏离。②种种现象背后潜伏着的危机显而易见:扩招规模与大学本身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平衡: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趋于下降:毕业生就业率大跌,薪酬普遍低:硬件难跟上,高校负债重。因此,为相应党在十中第一次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意义上以外延发展为主的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党的十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第一次建设性地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确立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③所谓内涵式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不是不要外延发展,而是使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内涵式无非是把只关注外延扩展的价值取向转向外延扩展与内涵丰富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雄厚的资源,充足的设备,足够的校舍固然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质量更是衡量一所大学价值的重要标准。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是提高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砝码。

三、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高等教育政策需要正视大学精神并像其倾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大趋势,使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出现了某种趋同,教育政策的影响力被超越国家疆界的全球实力所塑造,高等教育被视为生产高额经济利益的源头,高校面临产业文化的侵蚀,而高等教育政策的天平也逐渐向社会公共服务倾斜。对大学市场经济的定位,加剧了大学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本真文化的丢失,使高等教育内涵化越来越远。正如洪堡所言,大学所体现的文化原则将客观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与主观精神和道德培养(教养)融为一体。大学的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是建立在文化属性上的,也可以源于文化属性。⑤只有具有文化属性的大学才能使大学的内涵本质得以延伸,反之,则吾等崇尚的庄重,尊严,神圣,自律,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不复存在。因此,当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必须正视大学精神,应从提升自我精神和责任做起,使我国高等教育倾向其内涵化本质。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高校评估机制

十报告进一步强调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因为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提升是粗放的发展,是缺乏竞争力的发展,有了质的提升,量的发展就会更加有效益。要做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改变评价制度,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高校评价系统应以最新的高校质量评估理念,类型,模式,方案为基准,着实分析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评估标准区分度要强,既不能过于单一,也要发挥其评估分类指导的作用,而且不能封闭于高教系统内的评估,加强社会参与度。⑥教学评价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完善其评价机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3.内涵式发展必须朝着有创新,特色的道路上发展

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不同的高校因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战略规划,凝练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特定的研究问题领域推出系统性的、规模性的和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必须支持那些基于自己客观条件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必须是符合主客观条件的、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必须考虑学校的历史条件、学科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形成开放而又稳定的传统。从而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使自己的优势随时间的演进而得到不断的增强,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4.内涵式发展应当是有长效机制的发展

长效发展应该是遵循通过积累、沉淀而不断超越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战略的发展;长效发展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自己学术传统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模式,创造出积极进取、合理竞争、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用科研事业凝聚人才,用科研活动造就人才,用奖惩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使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引领和带动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高等教育更加自觉的坚持“以人为本”立场,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因此,落实十精神,就是坚定的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总结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提出来的。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十精神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划纲要,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复兴而发光发热。(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熊春文,,试论40%对于中国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意义,《复旦教育论坛》(沪),2012.3.5-10

[2]许智宏,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学报》,20112.6.11

[3]杜玉波,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6日

[4]郑文,陈伟,我国高等教育发张的多维特色:中国模式探索,《教育研究》,2012年7期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第8篇

关键词:绿色交通运输 循环交通运输 低碳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与环境的负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部2013年5月22日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评选活动。江苏、浙江、广东、河南、上海、南京、无锡等省、市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试点实施方案,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当前交通运输业广为接受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方向。但是,行业内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概念还缺乏系统、深入解读,乃至存在诸多认识误区。科学界定和理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对于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运输属于一种经济形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实际包含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的三个概念内涵,它们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别是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的反思,引发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变革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经济学领域产生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从而也派生出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概念。这六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体现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发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国,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他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揭示出生态系统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该理论明确以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单程式线性经济理,因此,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2003年2月24日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被国际社会广泛共同关注,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得到84国签署 ,到2009年月,发展得到183个国家签署(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这些理念、思想、理论与方法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出现大量讨论这些议题的研究文献,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展开。属于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亦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指导性意见或规划。

二、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整个人类与地球的共同利益出发,用科学的、伦理的、注重生态的方式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并进行进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这是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借鉴此意,绿色交通运输就是指出于保护环境和减小能耗的目的,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等环保手段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严重交通运输发展状态。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环、高碳汇和高效率。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循环经济”一词作出如下定义: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由此可推断,循环交通运输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消费、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循环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是一低两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环、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内涵是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交通运输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方面中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更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并且还能维持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一关于低碳经济的界定来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由此可见,低碳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碳生产力和人文水平综合可持续发展并都达到一种高层次经济状态,其本质在于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排放量又实现高规模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其本质是提高交通运输能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建立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观念转变、技术、制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