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质量发展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9:08

高质量发展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1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质量发展;水利财务管理

现阶段水利工作的重点应转向高质量发展,涵盖了包括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在内的水利管理工作的各环节。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做好文章,探索水利发展财务管理支撑作用的重要实现路径,有助于推动水利工作向形态更加高级、基础更加牢固、保障更加有力、功能更加优化的阶段演进,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促进作用。

1不断优化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提供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单位职工的思想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的健康与否对于内部控制体系能否发挥有效作用至关重要,但鉴于其相对不易量化的客观属性,各行政事业单位往往较难对优化内部环境尺度加以把握。总的来说,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相关要求,加强单位职工对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理解,从内部环境层面入手,使得广大干部职工的有关意识、能力水平、工作方式得到全面提升。各级水利单位应以财务检查、审计等发现的问题为基本抓手,深入发现单位内部环境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完善,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控制环境健康度。在此基础上,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能够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集体构建一个良好的单位内部环境,并在这一环境中扎实推进财务管理及其他各项水利工作,有效加强自我约束对新阶段水利财务高质量的内部环境至关重要。

2动态推进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辨认实现特定目标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的过程。风险评估是当前水利系统内各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风险评估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完善起来,加强水利系统内各单位风险的认定、评估及应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单位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国际国内情势等外部环境对风险的产生与发展影响重大。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应根据风险产生的特定规律,发散思维并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行动态评估,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设。此外,水利系统各级单位还应将风险评估与预算管理加以结合,将对风险的控制贯穿在全面预算过程中,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在编报部门预算时,对本单位的各类活动进行预测,应将相关活动可能产生的资金需求纳入预算管理,并持续关注相关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3全面加强控制活动

水利系统各级单位辩识风险之后,应针对这种风险进行控制,控制活动是确保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得以执行的政策保障。控制活动有多种形式,在单位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健全应该从各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入手。各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设计出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各项资金的取得应该提前设定目标和规划,并纳入预算管理。各项资金的支出也应该严格审批、做到按计划执行、按有关制度执行;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配置应该进行科学地规范,并对资产的处置明确审批权;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全过程管理,建立事前集体决策,事中持续跟踪,事后及时验收的有效运行机制;绩效管理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压实单位管理责任,切实发挥绩效管理对于提升预算管理效能、优化资金支出结构、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4有序畅通信息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各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信息的沟通必须有序、通畅、及时地进行,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信息传递制度,根据单位的目标、风险控制等要求,科学规范不同级次经济事项报告的重要性,并制定严密的报告流程,强化有关事项的集成与共享。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应该从优化单位运行模式入手,通过构建“系统化、信息化”的模式提升信息与沟通管理水平。系统化是管理的基础,通过系统化管理可以将单位各部门业务模块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推进单位有关决策快速落实,贯彻落实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信息的流通效率,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延展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空间,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广泛收集各种合理化建议,使信息与沟通渠道畅通,帮助单位及时发现并处理重大问题。

5持续强化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的目的是对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运行情况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修复其缺陷,它是运用综合检验手段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各单位应该抽调一部分管理人员组成评价工作组,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实施测试及运行有效性评价等工作,帮助了解内部管理流程风险关注点。强化监督约束是优化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挥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财务支撑作用的重要保障。水利系统各级单位要加强对包括财务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通过完善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各种管理问题,防范系统风险。当前,各级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监督部门,通过监督部门强化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约束,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在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水利系统各级单位构建内部监督机制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指导的全面内部控制体系,继而保障单位自身和谐、平稳、长久发展。

6结语

以长江、黄河等流域重大国家战略及南水北调工程为参照点,水利行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方向,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内需这一基本点,积极响应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水利行业投资量大、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等优势,不断提出新时代重大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促进水利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得以顺利实现。基于此,水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利财务工作的支撑作用。当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实现路径,有助于帮助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实践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水利工作与新阶段发展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J].机关党建研究,2021(10):15-17.

[2]李国英.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保障—在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水利发展研究,2021(9):1-6.

[3]杨昕宇.科学编制“十四五”水利财务重点工作计划扎实做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财务支撑[J].水利发展研究,2021(7):9-11.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2篇

党的报告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赵乐际同志提出,坚持不懈以改革为先导、为动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新部署,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实效,奋力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政治引领由“令行禁止的一致”向“高度自觉的一致”提升。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与时俱进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判断、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创新需要的变化发展,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思维、战略谋划、精准落实水平;一是作为政治机关,维护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党的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全部工作的红线,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奋发有为的根本理念,是我们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将 “两个维护”贯彻到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巡察、追责问责等每一项工作之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的特殊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责任;二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以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政治担当、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成效、主动向党委报告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行动自觉,推进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三是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坚决纠正制止,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的战略部署实化细化、层层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促进监督格局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在实现“四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定位进一步向监督聚焦、力量进一步向监督倾斜、责任进一步向监督压实,不断提高监督的质效。开展纪律监督,重在以“六项纪律”从严从实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开展监察监督,重在运用职责法定、管辖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法定的优势,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情况的监督全覆盖;开展派驻监督,重在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优势,盯住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六类进行监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

三、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促进反腐败斗争由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简单的反腐败、查案子,而是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十分重视总结管党治党经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坚持一体化工作思路和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部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通过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一手惩、一手治,惩中治、治中惩,惩治同向同步同进,推动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二要在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守住“稳”的态势的同时,突出“进”的领域,对扶贫和民生领域、黑恶势力“保护伞”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开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聚焦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三要把握“进”的方向,注意着眼长远、深挖病灶、建章立制,既要解决腐败存量等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紧盯“四风”隐形变异等新趋势新动向,让腐败治理不留死角,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形;调整“进”的策略,有的放矢遏增量、减存量,善于运用谈话函询等第一、第二种形态及时消化存量问题线索,推动严格监督与强化自律结合,查办大案要案与抓早抓小结合,在红脸出汗中增强震慑,在防微杜渐中构筑堤坝,在警示教育中触及灵魂,在家风建设中管好后院,进一步强化自警自律自觉。同时,在聚焦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督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重大政治责任落到实处,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方针策略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提升。坚持在惩中治、治中惩,实现惩和治同向、同步、同进。一是注重压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职责立起来、严起来,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上积极作为;二是注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中拓展覆盖面、增强针对性,紧扣廉政风险防控重点环节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施之长远,铲除领导干部被“围猎”这个腐败“污染源”,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从源头上消除滋生腐败的深层次土壤;三是注重鼓励担当作为,在实践中探索适用“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在筑牢“高压线”的同时,坚定不移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问责不为者、严惩违纪者,在监督中体现信任、在信任中强化监督。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7-02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模糊,急功近利,使得入党动机呈现不端。当前高校大学生申请入党的人数很多,有的班级甚至达到90G以上,这是可喜的现象。但“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理想信念较为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其价值取向也极易受到干扰。大学生政治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自发性不高,机械学习党的理论,由于学习不够透彻,在入党动机上就会潜伏着不稳定性,并且具有可塑性。此外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望子成龙和应付就业的心态,较少考虑社会贡献,也对学生的入党动机产生影响。

2.缺乏了解沟通,推优标准简单,使得组织程序趋于形式。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已有所控制,但推荐质量还不能保证。因为学生党支部多以学生党员为主,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往往对考察对象思想考察不深,推荐形式单一,考察范围过窄。学生党支部书记又多是辅导员兼任,具体到某一个学生,了解不一定全面,在评价考察对象时,多给印象分。在当前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间交流接触的机会少,导致在发展过程中成绩好、人缘好的学生被推选出来,推荐标准过于简单。

3.缺乏系统长效,党性教育形式单一,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体现。基层党组织“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基层党组织来讲,发展党员是常规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党性教育是可控的,但当学生入了党,其接受再教育和再学习多数依靠学生本人完成,而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个别学生入党后就会丢掉先进性的要求而放任自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宣传力度,点面未能结合,使得榜样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发展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那些被推荐发展的同志,一定是在各个领域都表现非常优异的,他们的发展将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于普通同学以及有发展意向的同学,可以很好地树立榜样和标杆,激励更多的同学前进。但我们对表现优异的党员同学宣传的力度还不够。

二、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机制的对策

1.加大思想教育,做好党性宣传,建立端正入党动机的教育机制。①应关注、引导大学生成才的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应仅停滞在自利层面,而应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追逐自身发展的现实心理的同时,也要将大学生个人动机与树立长期的精神信仰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同时将个人的需要融入社会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②抢占网络阵地,开展党建工作新模式。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喜欢尝试新潮的东西,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交流方式必然会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这些媒介上的信息也会赢得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我们可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渠道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因势利导,建立支部微博、微信,唱响“红色”主旋律,丰富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用党的先进性塑造当代大学生。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90后”大学生难以摆脱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要确立“学生骨干影响、学生辅导员交流、学生家长参与”的工作模式,使得父母也从真正意义上引导孩子思想上入党,而不是仅仅执着于组织上入党。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会为培养孩子树立正确入党动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科学考量标准,完善各项制度,科学规划五位一体的推荐机制。①完善共青团推优制度。充分发挥院系团组织的助手作用,明确各级团组织在推优制度中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标准,把“坚持专业学习并有较大提升,勇于挑战科研创新并有成果,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有提升”等纳入考量指标,同时委派督察员列席团组织推优大会,及时将优秀团员推荐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②建立支部委员联系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委员的指导作用,尽快确立“党支部委员联系班级,党小组长组织实施,优秀学生党员参与指导,辅导员综合考量”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使得班级在推选党校学习人员、向党组织推举重点培养对象等过程中始终都在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帮助下。同时,优秀党员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优秀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引导他们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③构建综合测评考量机制。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运用文化知识的能力,更要求其具有全面的、优良的道德品质,更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事业进取心,我们应该把时代需求纳入引导的范畴。个人申请是前提,班级推选是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感恩之心、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以及能够在同学中起模范骨干作用的人,将是我们重点考量的方向,只有这样选的党员才是讲道德、信得过、有才干的,党员质量较以往自然会稳步提升。④推行发展党员公开答辩制。充分发挥党小组的组织实施作用,尽快确立“专人负责调研了解入党动机,党校强化综合素质和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考评,党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拟发展对象的公开答辩”的工作模式,增强学生党员发展的透明度和普通同学的认同度,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关”,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⑤制定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入党介绍人和培养人应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对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应追究其责任;在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如果不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应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等,通过责任追究机制强化责任心,进一步规范程序。⑥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制。根据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把“自评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由学生党员向党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即自我评议;其次由党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所在党支部综合评议,确定该学生党员是否合格。

3.改进工作作风,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全方位强化理论修养,使得党性教育贯彻始终。①构建教育载体,丰富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政治理论学习非常有必要,不但能够让大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很有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新的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和手段。我们可以利用“三活一课”,即“党支部素质拓展活动、主题团日宣讲活动、主题班会专题活动和形势政策课”等机会,结合国内的一些重要时事,对学生党员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得党性教育学习更易被“90后”大学生所接受。②组织特色评比,拓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支部特色活动的评比,鼓励学生党组织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组织生活,给广大学生党员们创造学习实践机会。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支部的特色活动,带领学生党员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体会。③丰富工作载体,强化党员工作站作用。大学生党员工作站是一个新阵地,我们可以通过成立“以指导老师为组长,楼层长为副组长、班级联系人为点长,以全体站务党员为成员”的理论学习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服务、文体和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党员参与学生公寓楼管理,并能将平时的党员活动和公寓管理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协调、人际互动与交流、口头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党性教育得以更好贯彻。

4.树立榜样标杆,加大宣传力度,由点及面,使得优秀学生党员由点成片,形成广泛效应。①加强宣传,“亮”化党员形象。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淡化,模范带头作用模糊,在校园里,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橱窗、报纸等多样化的宣传载体,对我党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给学生党员们营造一种浓厚的、随手可触的学习氛围,对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②从每年度评选出来的优秀党员中挑出更加典型的学生党员,他们或是学习科研强人,或是学生工作达人,或是践行党的先进理论的活跃分子,通过对这些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报道,使得优秀的党员形象深入学生们心间,一旦有不符或者背道而驰的现象,群众监督就会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党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地锤炼自己加强党性。

参考文献:

[1]李延军.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成因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8.

[2]刘长平.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民主推荐机制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0):72-73.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4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工作过程 ;评价体系;高职院校

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呈现大众化,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发展性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发展性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界定,其次依据评价原则,构建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实际应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内涵及内容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目的,关注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要注重过程的发展性,重视平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使评价由静态变为动态。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教师师德和作风建设,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要求教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包括量化考核和非量化考核,其中量化考核占40%,非量化考核占60%,非量化考核包括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

量化考核主要包括教师参与系部建设、常规表现、科研情况、实践情况等。

督导评价以随堂听课、学院信息反馈为依据,主要从教师的师德作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行评价以随堂听课、日常交流为依据,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评价以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状况、教学效果、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为依据,进行评价。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实情,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加强全过程的教师表现管理和考核,其核心是,通过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架构,本文构建如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详细指标内容如表1、表2。

三、总结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建立和运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是一个涉及到学校每个关节的系统,需要从下到上的反馈评价,从上到下的监控,从下到上的改善,从上到下的激励。相信随着质量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的不断推广及百所国家师范院校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能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很好的完善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许芳奎. 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2)

[2] 周执平. 基于“工作过程观”的双师型师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研究.2013(1)

[3] 姜义 董先.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14)

作者简介: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5篇

论文摘 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构建一套整体持久的质量保证体系用以指导,控制和调整教育过程。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环节、学校各部门控制质量的职能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互相促进的体系,以应对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境。

一、国外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开放式培养是西方世界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有无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开放式培养模式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关。在美国,教育机构质量保证涉及三种(级)评估,一是机构注册评估,二是机构质量保证制度,三是专业质量评估。机构的注册,如同商业机构一样,只是申请办学许可,不反映办学的质量。能够表明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主要是质量保证资格及资格等级。何为质量保证,简而言之,就是以相互约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特点,以质量的连续性提高为最终目的(质量保证手段之一)。也有学者认为,保证的目的是使学校取得校外人士的信心和信任,并进而赢得更好的声誉。美国教育的质量保证对象是所有从事教育培养的机构,负责保证的机构为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组成的保证理事会。质量保证又可细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专业单纯型,比如由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的质量保证;二是政府拨款进行的相关质量保证。后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组织的质量保证(在美国很少见);二是政府委托质量保证机构进行的质量保证。政府通过对质量保证机构的保证标准、程序及工作规范加以认可从而获得对质量保证的间接干预权。通过保证的结果来最终确定政府对教育的拨款额度。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教育的政府补贴多数是通过这一手段而实现的。

与美国相比,欧洲很多国家教育机构质量保证系统稍有不同,多数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实施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分为机构(学校)质量评估和专业质量评估。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两种质量评估合二为一。英国于1997年成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该署于1999年11月首次公布质量评估新框架。2000年开始对42种学科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1)在质量监控与质量改善上求得平衡;(2)在质量保证的各个侧面维持平衡,直言之,要在依赖外部质量监控手段和依靠自我质量保证之间维持平衡;(3)追求效率;(4)与其它高等教育政策相协调。教育作为一个专业,也必将受到英国质量评估新框架的影响。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从1992年开始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以来,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教育观念改革全面展开,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质量保证的研究迅速被提,以质量保证为目的的教育评估广泛开展,1995年国家教委开展了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优与“211工程”建设等工作。但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和借鉴外国经验的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有:

1、质量监控主体单一化。建国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质量控制是政府,他们既是高等学校的兴办者,又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还是高等学校的评价者。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情况下,面对近2000所高校的质量监控全部由政府来完成,其结果必然是周期长,时效性差,质量不能保证。

2、质量控制外部化。在我国现行的质量保证制度中,质量控制主要来自外部,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证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其结果是学校本身高度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部的自我评价,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部动力。从管理学理论角度看,高校内部全体员工自觉的质量控制才是持久的,仅依靠外部的质量监控是很难保证其教育质量的。

3、质量观念片面化。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往往只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这一因素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高等教育是否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是否促进现代化这个根本的内容。高等教育是否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要,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这些本来应该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在质量标准方面,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果又造成了质量标准的同一化。

三、新时期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取向与对策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高校能否保质保量的满足社会对大学的全面要求,不仅影响到社会的进程,而且也决定了大学自身能否从社会换取资源的能力及其生存发展状态。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度是质量的保证,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1、政府部门的质量监控制度。

(1)制定质量保证法律、法规,规范高校行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育立法,规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行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主要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为政策依据,由于该《规定》制定较早,其基本框架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应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为法律依据,并吸收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保证的经验,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目的、组织、程序、周期、结果公布、保证对象及类别、保证结果的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各省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结合本省的实际对所管辖的高校制定必要的教育质量保证政策,使高等学校有法可依,并加大执法力度,使质量保证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质量标准。多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是由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不同的层次、类型、结构和功能决定的,同时,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等方面,越来越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因此,难以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也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机制来保证。正如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中指出的,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如果我们用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不同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区分类型,并以此施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建立分层次的多元化质量评估标准。如研究型院校、理工科院校、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高职高专等,使各级各类高校找到合理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在相应的平台上与其他高校展开竞争。

(3)分类保证。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结构性的合并调整、招生并轨、大规模地扩招等改革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习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中的经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初见端倪的今天,应尽快建立起高等教育的保证制度,制订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多样化、多层次、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进行保证评估,保证的目的是要保证最低的质量要求,以确保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学生是合格的,可以被社会接受,从而证明学校是有效率的。以确保各类高校的教学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2、高校内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主体地位将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变得越来越突出,高校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在获得办学自的同时,应当建立严格的自律机制,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1)强化质量意识,建立校内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基本核心就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质量意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人人做好本职工作,人人抓教育质量,通过抓好教学、科研等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师教学评估制度;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由校、(院)系承担,对专业的规划、设置、监控严格把关,并实行审查。学校设立质量监控中心、学术委员会,(院)系也设立也设立相应的职能结构,目标分解,层层把关,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确保教育质量。

(2)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就是在校内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网,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对稳定的管理标准和质量要求。学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分两个维度进行,一是院系对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主要评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主要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学校实施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就是把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要反映和渗透在各个考评项目中,包括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试卷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纪律、教师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听课、教材、学生纪律、省级以上统考课程、师资水平、实验设备、学生科研和实习工作等评估项目,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要求。为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学校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由分管校长负责,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组成质量监控中心,中心的人员经常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和其他方面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评价,诊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革意见。

(3)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度如何,直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档案,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完整地了解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反馈情况,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需求状况,及时修正人才培养工作的偏差,同时也为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起导向作用,是高校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性和质量保证.东南学术,2002(2):24-28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6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质量观;因素分析;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背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周济部长就有很多论述:“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当前更重要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育是关键”;“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坚决把教学质量抓上去”。财政部和教育部专门拨款25亿元推出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此,我们开展了“有关影响本科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研究”。

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如果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清楚,有利于抓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作为“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的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已提到议事日程,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评什么,如何评,这都是有待讨论研究的问题。教育部为此已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将组织力量进行“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项目”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评估方案的制订无疑可以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二、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质量观

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分析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影响质量的因素,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了分析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我们回到了问题的原点――什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即高校教学质量的概念及含义。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下位概念。一般讲,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是从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上去考虑,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则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人才培养质量的部分。但在价值取向上二者是一致的。概括地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概念界定为:高等学校为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确立的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组织、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以期达到预期效果,这就是教学质量。所以教学质量是一个目标参照性概念。教学质量是以教学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教学活动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时代的变化需要传统本科人才的质量观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教育学理论中,有两种基本的质量理论,即:

工具理性质量理论:把教育看成是有输入和输出的“产品”生产过程,其目的是将毕业生作为产品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按其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来评价的。因此其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必然侧重于评价教学传授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在这种质量理论的引导下,教学过程强调体系化、逻辑化、序列化和结构化,重视纯理性、科学标准,忽视创造性,自主性等品质挖掘,重视社会需要和学术需要,忽视生活需要。

人本主义质量理论: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实现过程,教育质量就是学生个体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程度的反映。它必然关注学生的发展质量,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教育应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课题,更加强调学生潜力的发展,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按这种人才质量理论,评判大学教学质量,不仅看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各种技能,更应该评判其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实现的成效,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当作教育的最高目标。

在这两种教育质量理论指导下,随着时代变化,形成三种质量观:

1,合规定性质量观:如果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教育就是合格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高度计划经济下,高等学校教学上实行的就是国家制定的学标准,当时称为“一包二统”,即包分配,学大纲、材。

2,合需要性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本科教学质量观也随之变化,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的不一,存在着需要类型和期望值的差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分析不同主体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对他们的个性化服务。所以,高等教育越是能充分满足不同需要,则质量被认为越高。当时提出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出发点来进行教学改革,如设置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实行模块化教学等。

3,合发展性质量观: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更要促进社会的积极变革。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也必须使这些人能够适应未来,所谓高质量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来创造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人才培养逐步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质量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转变:在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某种质量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在时间维度,从“为已知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

同时,我们得到三点结论: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应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教育。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结合,必须把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一元目标走向多元目标,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平衡。

2,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是衡量标准基本上仍是由国家或者由具有政府背景的权威机构制订的,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注意到其他多元主体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诉求。虽然人才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仍是人才培养质量观的主流,而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也需要考虑市场中不同主体对质量的需求。但更应了解到教育活动的超前性,而应有发展的眼光,确立既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又能引领未来社会发展也符合更好促进人的发展的质量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作为分析影响本科教育质量主要因素的出发点: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是形成某种质量标准的先决条件,以学生为本是各种质量观的最终归宿。

三、如何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国内外文献中可以梳理出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例如:教学理念、办学定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师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招生方式和生源质量、学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教育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教学设施和条件、国际化等等,这些因素或虚或实,影响作用或大或小,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是间接影响,各种因素往往又绞在一起,有时很难辨析和分离并进行

深入的探讨。这里,我们将努力抓住一些主要因素来研究。

1,根据以上所说,我们抓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反映现代教育发展观的核心,以提高学生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关注学生发展的质量观为主线分析影响因素。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教学的多样化,由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各不相同,衡量其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也不同,影响其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也有差异,所以我们要用分类研究的办法,如新建院校侧重于“合规定性质量观”,部分“211工程”高校和地方应用型院校更多选择“合需要性质量观”,“985工程”高校、“211工程”建设的学科特色学校,更多选择“合发展性质量观”。

3,我们已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高等学校都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质量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什么是学生的发展能力?我们认为它应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既适应当前又适应未来的能力。现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创新能力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其次,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研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探索知识、探求真理的能力: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工程教育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据瑞士洛桑管理开发研究院的主要国家《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我国在49个重要国家和地区中总体排名在中间水平,但有两项指标比较落后,一是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在第43位,二是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合作工程师,中国排名第49位。可见,培养创新能力是何等重要!

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马里兰大学教授刘全生认为,当今的中国大学最需要的是“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创意要有新观念、新设计;创造是指动手能力,有新发明、新技术;创业是指开创事业。要是前两项比较弱,创业就几乎不可能。中国的大学生忙着就业的多,想着创业的少。所以,要使我们的学生不仅具有主动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创业能力。

4,从课程视角思考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它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色的基本途径,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环节。

5,美国两位学者1987年提出的“本科教学优秀实践的七原则”:

(1)师生课内外要经常交流(课堂内外师生经常接触是影响学习动机和参与的重要因素);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相互竞争和孤立地学习(集体努力比个人努力更能促进学习,合作可以提高参与意识以及与别人交流的意识,使思维更敏捷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4)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懂了什么和不懂什么,对学生能力要及时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对自己现有知识和能力作出评价);

(5)强调完成任务的时间,即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

(6)向所有学生――不管是基础差的还是好的学生――转达对他们抱有很高期望的信息;

(7)尊重学生天赋以及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

可以看出,这七项原则都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很值得我们参考。

同时,对于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与我国主要是从宏观研究不同,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例如,我们研究师资因素,更多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等,国外更多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等。

四、研究型大学(主要指“985工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复旦大学为例)

1,复旦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复旦大学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出发点,提出“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增强适应性”为教学目标。本科教学四年中,前两年打好基础,后两年分流培养。

1994年学校提出了“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的教学理念,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对全校课程体系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将全校60个专业按12个大类设置课程,把课程分成“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尽可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力图将专业知识同邻近学科的知识结合,并沟通前沿学科信息。同时,加强实践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

进入新世纪,学校适时提出了构建有复旦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适应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2002年提出实施文理教育的构想――由按类教学向大文大理教育转变,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课程按“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模块设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形成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具备合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构;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适应和发展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2005年为开展通识教育,学校成立了复旦学院,本科生进校第一年不分专业进入复旦学院,接受通知教育。与此相应,在综合教育课程模块中设置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从按类教学到文理教育,再到推进通识教育,这是一个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反映了复旦大学对人才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

2,研究型大学要构建探索型本科教育

探索、研究和发现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身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尽管处在不同的探究水平,但都应是发现者,他们都把探索知识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探索精神,把师生联系起来,把大学的各个学科联系起来;正是这种探索精神,把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大学的各项功能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应该表现出较强的科学研究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十分信奉并一再引用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名言: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并不是“学”,大学生必须独立地去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于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指导并帮助学生去做“研究”工作。卡斯佩认为,大学的基本使命就是探索知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基本的假设和惯例提出质疑和挑战”。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多种探究中去,在那里教与学、教学与研究、知识的交流和发现被结合为一体。显然,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科学研究,了解并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是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

方面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基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习是基于研究”的理念,我们的构想,国内一流大学,特别是“985工程”高校在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应相应地建立起探索型本科教育。

对构建探索型本科教育,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想法:

(1)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发展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授式教学”,以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质疑――查阅资料――确定研究思路――课内外讨论――调研或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它的基本特征是“三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

(2)探索型本科教育倡导每门课都有问题需要学习和探索,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探索的机会,教师要把学科的最新前沿知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甚至是把一些前沿性的学科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去。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甚至通过一个团队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所以也可以说探索型本科教育是基于问题的。

(3)强调实践教学,特别是工程教育尤其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有600万人,但“对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能力”的统计,我国在49个国家中居于末位,600万学生为什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表现在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环节缺失,重论文、轻实践的现象严重存在。

3,研究性教学的几个案例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该课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性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夯实基础,操练思维,感受实际”。它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思考,参与研讨,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力求达到“端正信念,务实辨真”。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开展课堂讨论:每学期课程围绕5~6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倡导各抒己见,主张重在讨论,不做定论。其次,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就讨论问题撰写2~3篇读书笔记,表达思考和研讨的心得体会;第三,联系实际的社会调研。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将自己调研所得作为实例,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并随时关注和研讨与课程同期的全国人大会议信息;另一方面,要求每届学生利用暑假,考察某一政治制度实际运行中的成效与存在问题,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并撰写调研报告。

(2)“细胞生物学”课程。该课程提出了“科学讨论”这种在国外常见、在国内运用不多的教学形式。总结出“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学术前沿,在查找文献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亲身体会科研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科学精神”的教学理念。科学讨论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领悟科学研究精神内涵,锻炼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科学讨论主题为课程知识范围内研究课题或反映前沿学术研究进展,从理论、热点和技术三个方面展开。主题确立后,学生自主结合成8~10人研究小组分组开展研究,每个主题查阅文献必须在20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要占半数以上。经过集体讨论,并通过虚拟课堂、BBS等与教师沟通,利用实验设备和其他教学辅助设施验证,最后形成科学研究报告。

(3)“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该课程不断完善和提高以病例为中心的探讨性教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性教学目标: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生。主要方法是:①将临床病例、研究专题、实验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并讨论,用交叉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制订独立的实验教学方案;②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手段,作科学研究探讨,注重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渗透,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③通过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主动讨论、自主总结、深刻体会;④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向学生发放部分影印原版教材,以使学生尽快接触学科前沿;⑤向学生开放多媒体、标本陈列馆、教学标本等科研实验设备和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

4,影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这些分析,我们认为影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教师的理念及教学观;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小班课;教学条件:实验室、图书;学生掌握基础的程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潜力的发挥;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非智力因素;学习环境等等。通过实证性调研将进一步区分出主要因素。

五、从实证性调研得到的认识

1,问卷调查概况

2007年10~11月,我们对上海市11所不同类型高校各专业的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共4000份,其中“985工程”高校1000份,“211工程”高校900份,一般公立高校1500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600份,收到填好的有效问卷3695份,回收率为92.38%,其中男生填写的占41.3%,女生占58.6%。我们的问卷共涉及133个初始变量,回收的全部问卷包括40多万个有效数据。此外,9.2%的学生还回答了问卷中唯一的一个开放式问题,就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和建议。应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作交叉分析,显示本次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2,学生对目前本科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

对于“从总体上说,您对目前本科教学的质量满意吗?”一题,其中填写“很满意”的为6.0%,“较满意”的为32.9%,“一般”的为46.2%,“不太满意”的为11.8%,“很不满意”的为3.1%。说明学生总体对目前的教学质量处在“较满意”和“一般”之间,并偏向于“一般”。对于“在您进校后所学的所有课程中,令您满意的大概占――%”一题,学生总体平均满意率为53.41%。对该题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上一题的回答结果。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回答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69,表明在1%的层级上显著相关。

关于本科教学的目标,在我们列举的21个方面,学生自我感觉在校几年进步最大的依次是信息搜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社会的了解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进步最小的依次是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实用技能、对学科前沿的了解、身体素质、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

3,学生对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所做的一些判断

当我们要求学生“对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情况做一些判断”时,他们的回答如下表所示:

从总体上看,学生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但课堂讨论和课外向老师请教的气氛还不浓,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今后在这些方面应该下更大工夫。

4,学生对高校教师“教”的情况所做的判断

当我们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对高校教师‘教’的总体情况做出判断”时,他们的回答如下表所示:

该表说明:认真备课、讲解重点且深入浅出的教师处于“一般”和“较多”之间,提供让学生参与他本人课题的机会、在教学中关注到同学的个别差异和仅凭期末考试评定一门课程整个学期的成绩的教师处于“较少”和“一般”之间,其余各项大多属于一般情形。这提示我们,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教师总体的素质,而要提高教师总体的素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特别是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我们的调查还显示,在课外,大学生很少与任课教师交流。两个月内一次都没有与任课教师进行过当面或书面交流的大学生分别占到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5.3%和66.7%。显然,为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在课内和课外的互动都应加强。

5,对学习质量影响最大的心理因素及选课主要依据

关于影响自己学习质量最大的个人心理因素,41.8%(最多)的学生选择了“兴趣”,其余依次是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意志、情感等。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关于学生选课的依据,按学生的关注度依次为:课程的实用性(27.2%),教师的人格魅力(15.2%),教师的学术水平(11.4%),教师的教学艺术(9.3%),教师的给分情况(8.6%),课程内容具有挑战性(4.3%)。由此可见,目前学生选课最重视的还是课程的实用性。至于何为“课程的实用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另外,对于上小班研讨课、精品课程、实践性教学、双语教学课、参与科研活动、使用实验室等,学生总体都“较为需要”,但参与或利用后总体满意程度为“一般”。

6,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作用

在我们列举的21项本科教学目标方面,学生自我感觉大部分(16项)主要受益于课外而不是课内,这与国外的一些著名的研究结果相似。其中,学生自我感觉受益于课内较多的是专业基础、研究方法、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知识面的拓展等,受益于课外较多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的了解、自我反思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提示我们,探讨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绝不能忽视课外活动等。

平均来看,被调查学生每周上课时间和课外预、复习时间之比约为3:1,而按学分制的标准,每个学分应该课内1课时加课外2小时,显然我们的学生没有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学校也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标准。这除了学生学习不够自觉、主动的原因外,还和我们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要求有关。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供需均衡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3003404

0引言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内涵式发展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探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涵义以及评价方式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学者也尝试从不同视角界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切表述,但笔者认为,质量是具有多元性、扩展性的,就像定义文化的概念一样,任何一种定义反而都把其涵义狭窄化了,诚如罗威勒(A.Lawrence Lowell)所言:“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的时候,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无处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指出:“要考虑质量的多样性,并避免使用固定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笔者不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念界定上纠结不清,正如英国学位委员会在一份有关质量保障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的:“我们将不进行什么是质量的本质的讨论,单一的、真实的质量定义是不可能的。”笔者将转换一下思路,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涵义表述,分析研究生教育的供需主体,借助“需求―供给”范式求解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均衡点,探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化轨迹。

1现有研究

随着研究生教育发展转型,质量提升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明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涵义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CNKI查阅现有文献,已有部分学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解读并尝试做出定义。

潘武玲把研究生教育质量界定为研究生教育在特定条件下所固有的满足研究生个人、社会及学科发展明显或隐含需求的一组特征或特征的综合[1];许克毅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其概念界定应涵盖研究生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2];王亚杰等提出了单元质量、体系质量以及作为历史演变形态存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3个层次的分析模型[3];英爽、甄良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促使研究生主体实现个体发展需要并同时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动性体现[4];赵军、周玉清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政府、高校、社会、研究生等主体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研究生教育系统、单元及其从事各项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5];孙健提出研究生教育结构质量的概念,并指出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和区域结构是决定研究生教育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6];廖文武、陈文燕等将研究生教育质量归纳为培养单位在既定条件下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能力的总和[7];程光德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学习者具备独立解决专门问题的科研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8];戚兴华则以知识与学术系统为基点,试图使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一个具有稳定核心、开放边界和过滤吸纳机制的基本概念[9]。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念的表述多集中在涵盖要素、特征表现、价值判断或综合解释,概念主观性较强,指向模糊,更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战略转型的时代背景,限制了概念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的深化。

2研究生教育的涵义表述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序列的最高端,是本科毕业后继续进行的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水平的专业化教育,是国家培育高水平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机制的关键构成。研究生教育按照教育层次又可分为博士生教育和硕士生教育,按照培养类型又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整体与个体的统一,更是质与量的统一。

2.1作为功用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相互支撑,教育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没有强大的国民经济,研究生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和资源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教育又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人力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作为国民教育序列最顶端的研究生教育,则是国家培育高水平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机制的关键构成。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必然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2.2作为过程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校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总和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根据培养方案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其涵盖的内容要更宽广、更丰富。研究生教育贯穿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方方面面,套用梁漱溟先生解读文化涵义的一句话:“研究生教育就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所依靠的一切。”[10]课堂教学、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期末考核、随堂抽查也是研究生教育;导师指导、小组讨论是研究生教育,专题报告、学术交流也是研究生教育;沉思冥想、文献查阅是研究生教育,团体活动、文体比赛还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一切有助于其成长的活动皆是研究生教育。

2.3作为结果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标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各类人才的贡献,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更是企事业单位争抢的香饽饽。同为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别在于研究生的创新性能力。研究生教育代表着具有高学历,研究生教育是各专业领域高水平创新性人才的代名词,研究生教育代表了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学术能力,甚至于较高的道德素养。所以,一直以来研究生教育都是社会选拔人才时重要参考指标,如银行偏向招收金融保险专业的研究生,企业财会岗位喜欢招收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软件行业喜欢招收具有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的研究生等。

3研究生教育的供需主体

3.1政府

政府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主体。我国是政府办教育,中央和地方政府是教育投入的主体,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上,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国家的监管职责。政府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可通过研究生教育传播国家的政策方针、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因此,政府必然关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质量状况。政府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关注或者说需求在于教育投入的效果,即经费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是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要保证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的效果,换句话说,政府要关注国家投入的效率。

3.2社会(或市场)

社会(或市场)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主体。研究生毕业后也必然走向社会,社会是研究生的接收者。作为社会发展进步重要的推动者和建设者,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社会(或市场)必然关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质量状况。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则在于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社会更关注高校的学科结构、毕业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是否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匹配,以及未来的培养方向是否一致,毕业研究生是否具备了市场需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是否能创造性地发展知识、批判性地传承知识,并在各种场合传达学术理念、价值,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3.3研究生

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主体,也是研究生教育最为重要的主体,因为如果没有了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受教者,教育|量决定了研究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因此,研究生必然关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状况,但有别于政府的宏观需求,研究生对于教育质量的需求则更为微观,也更为直接。研究生更关注在受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后,个人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达到了实现自我、个性进步、知识传承、技能提升的目标。

3.4高校

高校是研究生教育的实施者、供给者,但同时高校本身又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者,一方面,高校通过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满足政府、社会和个体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进而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高校具有政府和社会无法替代的功能,其直接决定和控制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正因如此,高校更需要通过高效的配置可供利用的资源,如师资队伍、仪器设备、教育经费、学术环境、规章制度等,优化培养方案,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供需均衡

政府、研究生和社会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主体,三者之间由于利益需求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构成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利益和价值主体,OECD的《教育政策分析2005~2006》较好地指出了各主体的质量需求:“高校通常关心内部的详细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政府关心整体的、可比较的系统数据以便就经费分配作出决策,顾主则要求保障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准备。”[11]但各主体共同关注的目标却又是一致的,即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

政府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求,本文称之为“效率追求”,研究生个体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求,本文称之为“学术追求”,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求,本文称之为“市场需求”,当研究生教育满足任何一个主体的质量需求时,都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是有质量的,但同时另外两个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却未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三个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未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图1表示政府、研究生、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需求的均衡状态。X、Y、Z三个轴分别代表政府的效率追求、研究生的学术追求和社会的市场需求。从三个轴的交点向外代表越来越高,当研究生教育质量位于W1点时,三个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分别为X1、Y1和Z1,如果此时三个主体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求都得到满足,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达到了当时的质量均衡。如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主体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求发生变动,均衡就随之移动,如社会对于市场需求的关注由Z1变为Z2,那么此时,W2就成为新的质量均衡点。

如果将不同时期的均衡点连接,而时间点的选取又是足够紧密,就能得到一条研究生教育质量均衡点的曲线S1,也就是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时期满足主体需求均衡的发展轨迹。如果将不同时间点相对应的全部高校的均衡曲线S1、S2…Sn相叠加,就能得到一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质量轨迹Sw,如图2所示。

当然,这条曲线是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在各个时期明晰的前提下得到的,换句话说,因为无法明晰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因此,就无法提前勾画出一条最优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轨迹。但是,即便如此,供需均衡的评价视角还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通过预判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需求,进而预测研究生教育均衡走向,可为高校制定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支持。

5结束语

笔者选取研究生教育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主体的供需均衡来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优点,借助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视角,既解决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涵义的多元性,也能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涵义随时间的发展而必需的拓展性。笔者相信,将研究生教育置换为高等教育,供需均衡评价范式同样适用。但本文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设置未作进一步的展开论述,也未通过实践案例检测质量评价效果,这将是笔者下一阶段深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许克毅,赵军.从扬弃到超越―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重构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6):3336.

[3]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863.

[4] 英爽,甄良.从主体能动性角度解析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1014.

[5] 赵军,周玉清.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念研究新视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5257.

[6] 孙健.结构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宏观解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1014.

[7] 廖文武,陈文燕,郭代军.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1114.

[8] 程光德.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89793.

[9] 戚d华.多元与泛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理论面相解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611.

[1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11] 黄启兵,毛亚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基于知识的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9.

高质量发展研究第8篇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顶端的逐步上移使得研究生教育无论是数量的扩张还是内涵的丰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科研设备紧张,导师紧缺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正确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在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质量,使研究生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真正精英群体。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正式提出的。他在1973年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个阶段论”,他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同龄人15%以下时,高等教育则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则属于“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则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且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也同时带来了质量问题。如何在研究生扩招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质量观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树立正确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正确的质量观是建立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和评价标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教育大辞典》中把教育质量解释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由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

由此可见研究生质量观是一个多样性、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很多方面,它包括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义及标准、质量观的特点、质量观的转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依据社会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所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这其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的知识、培养的学生以及提供的服务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载体。《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提出,要树立有时代特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体现了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变化。

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最关键的是要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观:

1.发展的质量观

质量观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是动态发展的。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只有在发展中才得到体现。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所以必须确立以发展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进程。

2.全面的质量观

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文化和为社会服务。我们在树立教育质量观时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它要求研究生的教育必须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不能仅以研究生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发展的高低作为衡量的终极标准,还应包括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另外应当强调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3.多样的质量观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类型是多样的,学科种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质量的多样性是建立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统一性的基础之上的。在追求统一性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教育形式,满足多样性需求,是建立正确的质量观的基点。

4.特色的质量观

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种特色纷呈的质量。正如波伊尔所说:“绝没有什么简单的好大学模式,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要让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

研究生扩招后,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进一步放宽对研究生的招生政策,研究生的生源状况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生源素质情况千差万别。同时,研究生生源的结构组成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年龄组成、学生来源等因素也较以前更加复杂,这就使得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优教带来一定的难度。

2.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校研究生人数的增长,使得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增加,这就加大了导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导师的压力。由于导师负担有所增加,投入在研究生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应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研究生导师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一部分热门学科或名望较高的导师周围研究生相对集中,甚至出现了一位导师指导几十位研究生的情况,而一些冷门学科或名望较低的导师可能出现几年带不上一个研究生的情况。

3.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研究生选课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小规模研讨班授课方式受到挑战,因为教室资源的限制就会开设大班课,这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由于研究生教学对专业知识的深度要求较高,对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要求就相对严格,一些选课人数较多的研究生学位课、基础课的教师梯队需要尽快培养起来。另外一些对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一方面缺乏实验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不能容纳众多的研究生同时做实验;另一方面缺乏实验仪器设备,让学生只能停留在理论认识水平。

4.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大众化教育使得研究生在校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量毕业生拥进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这是因为研究生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相符,使得毕业生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对策

1.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入学以后的培养质量。要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就要把好初试和复试的关。良好的研究生选拔制度是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不利于优秀生源的选拔,特别是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而选拔线却由国家统一划定。因为各招生单位命题标准不一,这就显得不公平。试卷可以由国家命题,如实行“3+X”或“2+X”考试形式,这样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虽然它不能体现各招生单位的专业特色或特殊要求,但只要招生单位认真组织好复试,把好复试关,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可以为各招生单位节省人力、财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中去。至于加强研究生的复试工作,招生单位需要精心制定复试的内容和标准,加大复试中人才选拔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注意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好,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有培养前途的考生入学,而不是仅仅根据研究生的初试成绩来决定,不要使复试拘泥于形式。对具备了复试资格的考生应一视同仁,对于免试推荐的研究生要实行严格的综合测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正确的评价,保证保送生的质量。

2.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思想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亟也。”可见,一所高校的骨架是由一批杰出的学者构成的。一所学校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学生水平的高低,所以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因此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导师的熏陶对学生学业的发展与人格的陶冶起着莫大的作用,所以导师要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另外可以对在研究生培养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改变传统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可采用导师个人负责和研究生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除此之外,为了使导师的负担不至于过重,应该限制每名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数量,如规定每名导师最多只能带5名学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年龄偏大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建立合理的导师梯队。可以选拔一些虽然年纪较轻、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造诣较深并有培养前途的学术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请优秀导师介绍经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3.保障科研条件

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完善的实验设施、图书资料和通讯设备等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条件,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另外科研经费也是使课题研究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定期进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和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学术动态的专题报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开拓研究生的研究思维。定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4.完善管理机制

管理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管理队伍的组成应考虑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要了解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并且能掌握先进的管理工具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制定健全和完善的研究生管理制度。

5.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市场需要的不是“研究生”这一身份标签,而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需要构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和劳动市场的需要。由于高校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所以高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并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样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会有一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源升,杨波,等.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2]卢晓中.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3).

[3][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4]常丽萍,赵玮.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环节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6).

[5]王二宝,刘全菊.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

[6]李汉邦,赵婷婷,赵哲.大众化进程中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