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

生态环境的知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6 17:04:56

生态环境的知识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1篇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生态素养;大学生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资源紧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等报告都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计划,建立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尤其近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唤醒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些都表明公民环境生态素养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2016年召开的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经正式实施,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教育学校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一、“环境生态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强调人在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涵养和修养。“环境素养”是后天获取的对于生存环境的J知、态度、意识、行为和技能的总和。“生态素养”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奥尔的《生态素养:教育与向后现代社会的过渡》一书,书中对其定义比较广泛。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

“环境生态素养”并不简单等同于“环境素养”和“生态素养”的内涵总和,它需要人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储备丰富的环境与生态知识与科学技能,能够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在实际生活中积极采取正确的行为评估并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参与”现状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每个人,不分种族、收入与阶层,公众有权利参与到与全民环境利益相关的活动中,每个公民都是环境生态保护事业的推动者,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包括决策参与、影响评价参与、监督参与、司法参与等多个方面。近年,公众对重大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参与积极性仍显不强,对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环境保护参与意识缺乏。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担当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导。

公众的环境生态素养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公众参与的基础,环境生态教育对素养提高的作用是巨大的。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开展了环境宣传与教育工作,但环境生态素养教育又是隐性的、长期的,已有研究证明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从“心动”到“行动”还有一定的距离,环境生态意识与保护行动力之间存在矛盾。高等教育院校作为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应该担当起生态文明的推动使命,把环境生态素养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

三、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培育内涵

大学生的环境生态素养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既包括人们对于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的认知,又包括人们对于环境与生态保护行为的取向和实践。完整的环境生态素养应该包含环境生态认知、环境生态道德、环境生态行为和环境生态技能等多个方面。

环境生态认知素养是指比较系统地了解环境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分辨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必要的生态学与环境学知识首先有助于人们了解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运行、调节与平衡规律,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与过程。从更深层次来看,可以增强对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的认知,对环境问题的持续性、灾害放大性等性质的认知。环境生态道德素养是指具备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与生态环境间的正确的发展观和道德观。拥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承认生态的价值,欣赏自然的生态美,并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是完全的自律约束,不是被动的他律接受。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关注当前生态与环境问题,学习国际上对于生态策略、生态文明与生态建设的新理论,对生态环境的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足够的关注。

环境生态技能指的是可以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环境问题,可以分辨事物和行为是否合乎生态规律与环境价值,可以运用专业技巧,科学有效地识别问题性质并选择相应策略。高等教育学校中现行的环境教育表现为一是重视环境保护教育而对生态知识教育关注度不够,二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环保意识和知识教育,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措施的技术传授不足。环境生态行为是可以将内在的生态情感需求和环境伦理道德,在社会实践中主动转化为相关行动,将生态知识贯彻到日常的行为方式中,包括自我的环境生态保护行动以及对他人不当行为的提醒与制止。环境生态行为是环境生态知识、道德与技能的最好外显形式,生态与环境问题首先引起人的关注,从而产生对自然与生态保护的强烈情感,运用生态学与环境学的知识与技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最终形成有效的语言与行动。

四、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培育途径

(一)完善环境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从各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课程设置来看,环境生态教育一方面是面向环境与生态相关专业的专业环境生态教育,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另一方面是以全部同学为对象展开的环境生态通识教育,以生态意识与环境伦理学为主。目前,大部分院校以前一种环境生态教育为主。今后,高等学校应开展全面系统的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面向全校的非环境类学生增设环境生态的公共选修课,创建国际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与生态教育体系,甚至将环境与生态素养作为学生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参数。

(二)加强图书馆的环境生态教育功能

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必须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为一种隐性教育,同时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环境教育应作为图书馆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馆应支持所在学校的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建立相应的馆藏资源,引入专家讲座视频,丰富教育内容,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成为学校环境和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主页上开设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专栏,方便学生查阅最新的环境类馆藏资源,了解环境知识与新闻动态。

(三)将环境生态素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

教师是高校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自身的环境生态素养水平是教育能力的基础,是环境生态素养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活动,旨在培养懂生态、爱环境、有能力、践行动的师资群体,增强广大教师的绿色工作意识与环境生态教育理念与能力,更好地发挥教育者的推动和推广作用。

(四)积极创设并科学运用自媒体平台

随着手机、移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载体的推广,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而Facebook、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使用群体以青年为主,尤以大学生群体居多。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充足。因而,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生活影响显著,利用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可以提高环境生态教育的工作成效。

自媒体是一种公众媒体,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接受和传播知识和信息,具有信息传播快,信息内容开放性强等特性。学生的信息接受途径更加畅通,但也要求高校环境生态素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积极改革,尽快适应。大力开发并深入运用自媒体平台,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并有意识地管理自媒体中的繁杂信息,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媒介素质培育,增强他们对各类信息的评判和辨别能力,约束自己对制作和传播信息的选择。

(五)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文化,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建设绿色节能校园是高等学校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载体。美观合理的生态校园、校园规划和建设中的新能源应用、中水系统的配备,设备采购中参考能耗指数与原材料类型,这些物化的生态载体与无形的生态气息都对生态素养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在校园文化中倡导绿色理念,推行绿色生活方式,邀请环境与生态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成立高校环保社团、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环境与生态保护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环境保护纪念日,创建独特的平台,精心策划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开展围绕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注人类、关注未来”,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人人注重环境,处处体现生态”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的培育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责任,学生要加强环境与生态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自我培育,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公益活动。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平台加强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未来从业者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唤醒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担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玲.浅析环境新常态下的公众参与制度[J].学术论坛,2016(9):118-120.

[2]亢琦.大学图书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6,35(11):56-61.

[3]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213-217.

[4]张璐,王琦峰.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5(1):53-56.

[5]范瑞英,亢琦,郝倩,等.图书馆环境责任:内涵、履行与意义[J].图书与情报,2015(6):63-67.

[6]贺延x.公众图书馆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57-61.

[7]盛连喜,王宁,杨淑华.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中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4(7):12-14.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2篇

高中的生物教学,教师起着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的作用,要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首先是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生态意识。在生物教师的培训环节中,就要注重加强生态意识的教育,主要针对于环境生物中的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具体的研究。

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宏观方面可以研究一下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富集、迁移、归宿、转化或是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微观方面可以研究一下生物遭受污染物后的毒理作用,以及其遗传变异的规律。通过这些基础生态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例如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时候,利用讨论的方法,围绕着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与如何保护的主题,让生物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获得生态危机的意识,激发其生态保护意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做到心中有生态。根据学生所处环境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教学生活中融入正确的生态意识,并积极开展生态活动。

二、结合实际,教学与实践高度统一

现阶段的生态问题日益加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渗透和谐生态教育,做到教学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可以为生态问题的有效改善奠定基础。在《生物教学大纲》中明确:高中生物的教学,主要倾向于对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营造一个轻松、专业、客观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有关于环境的生物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于环境的感受。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做到有效的沟通,才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教学目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尽量促使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全神贯注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兴奋点、思维点,做到高效的学习生物知识,建立基础的生态意识。

三、结合学科特点,有效构建和谐生态意识

高中生物学,包括动植物知识、生态知识、遗传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在构建和谐的生态意识时可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例如:在讲解藻类植物时,可以与生态知识中的赤潮联系到一起,明确由于水的富营养化而导致赤潮,其原因大多是含磷洗衣粉污染了河流。教师应深入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将赤潮导致鱼类死亡、河流污染等严重后果进行仔细的讲解,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生态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充分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态问题的关联性,在学习生物知识时了解生态知识,在解决生态知识时夯实生物知识,树立现代和谐的环境意识观念。

四、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和谐生态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提问法。这对于比较复杂、零碎的生物专业知识而言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提不起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和谐生态意识。例如可以进行多媒体授课,观看一些有关生态的影片选段或是图片,让同学具体的体会到生态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和谐意识。除此之外,还应该突出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例如生物的多样性变化,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有关生态问题。也可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将同学们带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以城市中的水泥钢筋的“森林”与乡村小路上绿色树木的“森林”形成对比,真正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向学生渗透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利用乡土实际,生成校本资源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小学生 环境素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民的环境素养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中小学校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文明的重要窗口,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文明程度。因此,选取典型学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清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状况,探索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培育和提高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对于破解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中小学生,借鉴《中学生环境素养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围绕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环境素养指标的兼顾效度和信度的《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并以重庆北部新区星光学校的中小学生为测评对象,通过分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200名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调查方式为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200份有效《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全校中小学生对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参加环境保护各项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生态环境知识仍然缺乏。统计结果分析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生态概念和环境热点比较了解,98.2%的学生听说过“酸雨”,96.2%的学生听说过“富营养化”,92.3%的学生知道“CNG清洁能源”,99.5%的学生知道“雾霾”。由于这些内容不论是在学校课堂上,还是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所以学生们掌握的也比较好。但是,只有60.5%的学生知道“6.5世界环境日”,只有60.3%的学生知道“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计划”,只有61.9%的学生知道“黄标车”环境保护标志,只有61.8%的学生知道“消落带问题”。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对很多生态环境知识还较缺乏,环境知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环境素养教育,全校中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但环境伦理观依然淡漠。调查结果表明,98.7%的公民认为垃圾分类重要,也有高达99.1%的公民认为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中小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回到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仅有40.3%的人听说过“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这个说法,关于“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仅有55.2%表示赞成。

3.中小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高。有68.7%的中小学生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比较严重,另有23.5%认为不太严重;在对环境问题的发展的关注度上,也有50.9%的公民表示只是偶尔关注,另有20.6%的人表示从不关注。

4.当前中小学生的环境行为还不能自律。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公民占到82.9%,经常自带购物袋到超市购物比例只有29.8%,经常将“生活污水回用”的只有33.9%;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只有33.2%,有56.1%偶尔使用,从不使用的只有10.7%。

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只有环保决策和教育管理部门重视生态危机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把生态危机意识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作用。

2.中小学生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用生态文明教育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虐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3.中小学环境素养教育应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要求学生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环境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

4.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不知道世界及国家、地方的生态恶化现状。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等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开辟专门的生态环境专栏,让所有中小学生都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资源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等等。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主要途径

1.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与环境素养教育相融合。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其对保护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开设环境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如在上文字处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环保主题的电子小报,学动画创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环保电子相册,举办校级环保类的公益广告创作比赛,开展“我是环保小卫生”“谁在乱扔垃圾”等环保主题的DV创作竞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立场、观点和想法,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加强中小学校绿色环保教育。环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素养的培养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接受能力和学习精力的特点,分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其环境素养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生环境素养与绿色学校环境目标的内涵相一致。结合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开设环保讲座、课程和环保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化理、环境技能和环境行为为基础,围绕“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这五个方面来明确和完善绿色学校评价体系,提升学校绿色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以各级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环境素养教育管理体系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环境素养的教学管理和技能培训。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以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开展以环境素养主题的优秀“微课”评选活动为抓手,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环境素养教育和培训,营造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绿色”校园环境,成为绿色环保的导师,从而使培养出的中小学生会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成为具备环境素养的高级知识分子!

3.发挥班级博客在家校互动环境素养教育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每个人终身都要接受环境教育。在对中小学生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和整个家庭的环境素养,在提高家长自身的环保素养的同时,家长的“身教”胜于“言传”,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成长为坚强的“环保小卫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个班级博客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起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网络平台,让大家意识到世界只有一个美丽的地球,提高家长们的环境素养。在班级博客中通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环保专题FLASH等形式,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如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自觉不使用或重复使用可回收塑料袋、尽量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尽量少驾驶私家车或尽可能多地选择公交和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四、结语

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家庭环境意识教育仍比较薄弱。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引导他们从行动上参与环保,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让中小学生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深造。

环境素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是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长大成为有环境素养和责任感的城市公民。

参考文献:

[1]翟金德.论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及其培育[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6).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环境道德观

随着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利用和开采自然资源的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也日趋严重。居于目前这种不良的情况,受教育者有必要掌握环境系统的性质及规律,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克服对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新观念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一个地理教学工作者, 在教学中把环境素质教育贯穿于地理教学中, 以提高全民环境素质、培养正确的环境观,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使命。

一、我国中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环境教育意识薄弱

一些学校只把环境教育停留在口头上,未能把环境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错误的认为它与升学率不挂钩,抓不抓一个样,抓得好不好都一个样,反正高考又不把环境教育成绩算在考核内容之中,将它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

2.环境保护的知识相对匮乏

环境保护知识的匮乏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宣传缺失有很大关系,学生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一般是从互联网或电视节目中,而从日常教育中所获得的环境知识却相对有限。在现在的一些地理教师中甚至说不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厄尔尼诺现象”等常见的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教师如此,可想而知学生的情况就更为糟糕了。

3.环境教育的师资紧缺

目前中学阶段的环境教育主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即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保技能和环保法规等方面未能接受系统的培训,教学时往往局限于本专业内容,把环境知识作为所教学科的延伸,教学渗透的内容往往浅显、散乱。

二、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

在中学的各个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者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而且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都涉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中学地理教材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为开端,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来揭示地理环境的特征,以自然资源为纽带,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在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使人类增进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初步了解有关环境科学等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逐步培养运用环保知识和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等四项具体内容。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利用地理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地理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分布情况、变化规律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包含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内容,它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球的真实面目,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说教和灌输知识,要善于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多元化的生态环境信息,做到教学信息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积极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就环境问题畅所欲言。此外,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国情教学,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认识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农村中学还应结合乡土地理教学,掌握周围生态环境问题,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进行教学,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2.组织社会实践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即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支配,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作出有责任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课堂中总是“学生坐着听,教师站着讲”的局面,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让学生亲临环境实地体验,并通过各种环境中的探索活动,探讨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使感知得到理性的提升,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其不足。有助于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实际的环境状况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环境问题的兴趣。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造纸厂、钢铁厂、污水处理厂等严重污染的工业区进行调查和参观,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观测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调查报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产生对环保重要性、急迫性和必要性的体验,增强其进行环保的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通过媒体教育渗透环境教育

通过媒体教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认知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法律法规意识,引导学生用积极、科学的态度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之中。媒体教育内容要针对学生的主体需要,避免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充分利用电视、录像、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丰富的表现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6篇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几乎都有开设。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保等学科,是生态学的应用学科之一[1]。同时,“环境生态学”为《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在学科构建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选择问题自1992年金岚主编的最早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出版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教材版本达十几个,总的来看,大多数是面向不具备生态学背景的专业编写的,生态学基础知识所占篇幅较大,适合林业院校非生态类的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类专业采用;而林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开设有普通生态学或生态学基础课程,在修读“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其内容有较多的重复,因此,该专业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有较大的困难。

1.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重叠问题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开设《普通生态学》课程,大三开设《环境生态学》,由于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是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变化、以及适应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与生态学必然存在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象。从教学内容来看,普通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等内容[2-3];而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特征及动态、生物群落特征及动态、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4-9]。不难看出,二者主要在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态系统生态等方面存在着大量内容的重叠。据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统计,两门学科的内容交叉点达到了40%~70%,这种局面不利于建立优化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也造成了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普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较传统的单一板书有其优势,如信息量增大、动态过程可再现等。但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也有不足之处,如大量使用相对浅白的图片,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10]。诚然传统的粉笔授课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但也不应完全摒弃。据学生反馈,板书授课在强调细节(如公式推导)、思维跟随方面好于电脑。故建议依赖电脑教学的年轻教师增加些板书,善于粉笔授课的年长教师适当扩充些PPT。再者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授课多为“授-受”单向式,对学生参与引导不充分,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课后很难提出问题,知识得不到升华,这种局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11]、“情景再现法”、“互动式多媒体”[12]等,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受损生态系统”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同学们所在家乡有哪些生态破坏现象和环境受污染的案例”,学生发言后,归纳常见的受损生态系统类型。

1.4考核问题“环境生态学”课程考核主要问题是考试未能体现出课程性质。环境生态学在学科性质上是属于应用生态学,但在目前的考核中,这一性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的考试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则比较轻视。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分理论与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考核采用“笔试”,实践部分考核依据“实习报告”。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大突击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习报告”存在同组内大同小异的现象,体现不出学生个体应用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

2优化“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对策分析

2.1课程建设要有统领大纲“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

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统领大纲,包括制定详细知识点的教学大纲、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优化体系、目标明确的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

2.2选择适宜教材环境生态学教材的选择是关系到教

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首要因素。教材选择的标准应当根据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通过比较国内外环境生态学教材,一般来说,国内教材比较简练,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国外教材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入,但信息量太大,条理性不强。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环境科学专业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在授课时可选择生态学内容精简的版本;当然有条件亦可建立教材建设制度,鼓励教师自编符合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色教材。

2.3改进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

2.3.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环境类专业本科《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环境生态学”本科课程应当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课程应用方面。另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传授,学生本身对课程的理解差异很大,需要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很多学生在大学4a中从来没有与专业课教师交流过,教师缺乏来自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代网络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纽带[10],学生可以随时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网站上浏览信息、查找辅导材料、提出问题或建议,教师对网站的维护更新过程中,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延伸了教学时空,同时也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3.2整合教学内容环境生态学经过30~40a的发展,基本确立了独立的学科框架。在教学内容上,“环境生态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当前人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干扰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体及群体对环境的响应,以及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以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健康及评价理论作为有机补充,突出课程实际应用性,简化或摒弃生态学基础知识部分。对于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可以在各个应用章节中穿插讲述生态学知识。

2.3.3加强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的生态环境考察是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本课程选择滇池流域作为生态考察区域,在生态考察实践中,通过学生对入滇河流水质、西山周边采石场植被破坏和恢复情况的调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评价中,使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也可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设计成小型的研究课题,如针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理论,提出“××公路护坡及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初探”。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3.4营造学生参与式教学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生态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把相关内容组织成相应案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及实际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分组编制实际案例、进行课堂阐述或书写实践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技能。

2.4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环境生态学”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灵活地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并且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考核。理论课程考核可分为2个阶段,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考核又可以采用分组口试、小组专题论文等形式,每个学生有不同分工,他们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学习、讨论,这样既能轻松掌握考核的知识点,又能增加教学互动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期末考核则主要以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由于学生平时能掌握相关知识点,期末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也大大减少,又进一步提高了下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课程考核也分2部分,即外业考核和内业考核。外业考核主要从学生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野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打分。内业考核可以采用“实训单元模块”的方法[11],教师准备几套不同的实践内容,如浸蘸法模拟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等,学生采取抽签的方法进入相应的教室,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践操作考核评分,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技能等的考核力度,有助于形成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7篇

[关键词] 泛在图书馆 知识生态系统 知识管理

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1.1 知识生态系统概述

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生态系统生态学被广泛应用到管理科学的诸多领域。1991年,美国社区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乔治•珀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管理范畴的知识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将是知识生态学的应用。他认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是信息、灵感和洞察力、人和组织能力的自组织系统。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信息、思想和灵感杂合并且相互吸取营养。从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特性分析,知识生态系统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

1.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图书馆范围内的知识管理各要素(如知识个体、知识、知识管理技术、图书馆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包含这些要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2 泛在信息环境与泛在图书馆

随着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等通信基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系统、软件、服务器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

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也被称为泛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图书馆理念。2005年德国的Oliver Obst博士将图书馆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就是无形的、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它突破现有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遵循用户新的需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服务完全融入到用户中和周围持续的信息流中。其本质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①按需获取信息――信息需求者通过对需求对象的选择,能够自由高效地得到所需的信息内容;②即时获取信息――通过各种泛在信息的获取设备,用户能够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获取;③适量信息获取――图书馆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的智能筛选,保证用户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从而避免信息超载的弊端。

3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知识生态系统中有相互关联的知识生态亚系统。知识资源亚系统、知识服务亚系统、知识创新亚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关系,它们的活动通过知识环境形成一种在技术、文化、领导、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知识资本市场等因素上的互动与交流。其次,知识在各系统中的流动构成开放的螺旋向上系统。知识创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通过积累和再创造重新汇入到知识生态系统中,如此循环构成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知识生态系统内外部之间存在输入、生产能力和输出,知识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保持着开放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促使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形成一个内外交换、开放的动态知识生态体系。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又有了新的特点:

3.1 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进入经济系统的人类知识,是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的成果,它是所有人类(或组织)的一切知识资源的汇总。从范畴上讲,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知识资源。从知识可表达分类上说,包括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从知识载体形式上看,既包括传统的期刊、图书等知识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形式。

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源更加丰富,除商业数据库、共享数据库、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还有各种开展资源组织和跨平台检索的资源集成,泛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有如下特点:①多种形式:能够动态地、无缝地提供异质信息,现代网络技术为图书馆通过多种格式提供信息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些格式包括文本、PDF、图像、幻灯片、音频和视频等;②多语种:能够为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语种支持;③全球化: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应该成为世界范围内知识和信息的门户,这意味着它要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肤色、种族、宗教、语言能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素质如何。

知识资源数量和质量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当知识资源数量相对丰富、质量相对较高时,知识服务亚系统会有强烈意愿进行知识整合并提供给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活动的起点就会相应提高,由此获得知识创新成果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随着知识成果大量涌入知识资源系统,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开放的知识生态系统知识创造循环。

3.2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基于用户问题和知识需要的新型服务机制,它在知识资源和知识创新系统中起到桥梁作用,强调用户参与和对知识创新过程的支持。从知识服务面对的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上看,主要包括知识资源整合服务系统和为产品用户提供知识解答的企业知识呼叫,响应服务系统。

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①基于网络。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资源和服务。②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没有时限,也不存在地理上的局限。③开放获取。除了为特殊用户提供基于密码保护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以外,泛在图书馆为全球用户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特别是开放获取期刊中的学术性信息。

一方面,泛在图书馆构建以信息找人、自动推送为目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按照用户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及时把信息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实现人人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目标。泛在图书馆采取包括免费服务在内的措施,扩大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职权。泛在信息环境下,有肢体残障的用户或盲人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连接到网络图书馆,具有语音功能的计算机能自动地把屏幕上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号,帮助他们读取信息,利用图书馆资源。

泛在图书馆以其四通八达的网络支持,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营造出全民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教育环境,对于国民素质教育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3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科研机构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获得新发现、新规律、新方法等新知识资源的过程。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环境内,以知识资源系统为基础,有赖于良好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智力活动。

在知识服务亚系统中,一般不改变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整理来使用户更加便利地获得而产生的附加值流动,属于经济价值范畴。而在知识创新亚系统,则表现为两种形式:通过使用知识来创造新的科技产品来获取价值,表现为知识的经济价值;通过在原有知识的创新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知识,表现为社会价值。还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隐性知识流动所产生的价值转移,这时候受尊重或信任或证明自己的表现成为关键,属文化价值范畴,它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存在。

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对知识生态系统有着正负面影响。当知识创新的效率高时,知识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能够调动知识服务方的积极性使知识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提高。反之,会严重阻碍知识创新系统的创造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泛在信息技术、泛在智能使知识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和广泛,不同层次、不同种群、不同学科的泛在图书馆知识用户、图书馆员之间可以更加便捷、无障碍地相互合作和碰撞,从而能加强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创新。

4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

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护各个亚系统的组成和良好运行,保持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性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影响知识生态组成、功能的知识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优化,为知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塑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4.1 加强泛在图书馆资源建设

在泛在图书馆学习环境中,交互性明显增强,表现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空前密切。泛在智能超越空间,可以容易地实现互动的学习环境。读者与读者之间能够更方便地探讨问题,读者与图书馆的即时交流可能会占参考咨询的绝对地位。这种新变化也会影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泛在图书馆中,读者将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创造者。图书馆的资源供给不再是书商―图书馆―读者的单向流动,而是形成书商、读者、作者、图书馆四类主体共建资源的新格局。

4.2 促进泛在图书馆内外交流互动

一个静止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不断老化的走向死亡的系统。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中,各种知识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图书馆只有在其内部或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过程中才能获得高效、动态、创新发展。当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逐渐吸收更多的知识资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它就会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创造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经历着从混沌到有序、从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发展过程。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间的要素和知识交流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创新。

4.3 建立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机制

知识生态共享机制是对现有知识进行收集、分类和存储的知识发现过程、通过知识传播交流从而扩展知识量的知识分享过程、对分享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单元集中进行处理的知识重组过程,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最终的知识创新,产生新知识,推动知识的“演化”。

泛在图书馆形成知识生态共享机制的一个思路是: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交流网络系统。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的形式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捕获、交流和共享,形成知识创新、知识进化和知识整合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平台。

4.4 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

群体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信息环境的基本写照。群体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必然决定着群体化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走向,决定着集成式知识构建的结构和层次,决定着不同信息环境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这使得群体化用户就不仅天然地成为社会信息环境的能动因素而统领其它环境因素,也是观察泛在环境的核心因素,还是多元化信息环境的具体表征。

利用知识生态系统体系,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将多个图书馆组织成一个战略群落,群落内共享彼此的知识资源,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盟内知识的流动更加迅速而频繁,从而创造出新的交叉知识,谋求图书馆群落的整体发展。同时,整个图书馆群落应形成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群落文化,不仅在一个图书馆群落内部相互共享知识,彼此学习,而且广泛吸收外部组织和环境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知识服务质量。

4.5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泛在图书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许多新兴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特别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使广大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得到细致周到的信息获取服务。

然而,由于个人、组织的多样性,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带来人文环境的缺失。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倾听用户意见,实现图书馆与用户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这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

对图书馆而言,人既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操作者,又是知识的真正拥有者。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须以人为节点,以知识流为内容,以交流、协作为链,以泛在信息技术为工具,将泛在图书馆建设为一个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平台。

5 总 结

尽管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刚刚开始,但是它开启了一种代表未来整体观的新方向。图书馆在自身发展中,应充分应用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将分散在局部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系统知识。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资源共享和增值程度,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机制,加强知识管理,构建知识生态化图书馆。

其次,泛在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而言,又是一种适者生存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地立足这种社会信息生态环境,将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新的用于传递信息、服务和教育的方式是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Auyang S Y.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2.

[3] George Pór.What is a knowledge ecosys-tem.[2010-12-18].

省略/coil/knowledge-garden/dkescop/index.shtml .

[4] 孙振领,李后卿. 关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图书与情报,2008(5):22-27.

[5] 吴鹏, 苏新宁.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40(2):18-21.

[6] 谢守美. 国内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综述.情报科学, 2010, 28(5):797-800.

[7] 舒宗瑛.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9):103-105.

[8] Youk K H.Ubiquitous library.[2007-06-03].www.dinf.Re.jp/doc/english/access/index.htm1.

[9] 任家乐. 支持泛在学习环境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设计.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24-27.

生态环境的知识第8篇

1.1教材选择问题

自1992年金岚主编的最早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出版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教材版本达十几个,总的来看,大多数是面向不具备生态学背景的专业编写的,生态学基础知识所占篇幅较大,适合林业院校非生态类的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类专业采用;而林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开设有普通生态学或生态学基础课程,在修读“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其内容有较多的重复,因此,该专业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有较大的困难。

1.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重叠问题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开设《普通生态学》课程,大三开设《环境生态学》,由于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是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变化、以及适应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与生态学必然存在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象。从教学内容来看,普通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等内容[2-3];而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特征及动态、生物群落特征及动态、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4-9]。不难看出,二者主要在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态系统生态等方面存在着大量内容的重叠。据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统计,两门学科的内容交叉点达到了40%~70%,这种局面不利于建立优化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也造成了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普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较传统的单一板书有其优势,如信息量增大、动态过程可再现等。但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也有不足之处,如大量使用相对浅白的图片,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10]。诚然传统的粉笔授课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但也不应完全摒弃。据学生反馈,板书授课在强调细节(如公式推导)、思维跟随方面好于电脑。故建议依赖电脑教学的年轻教师增加些板书,善于粉笔授课的年长教师适当扩充些PPT。再者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授课多为“授-受”单向式,对学生参与引导不充分,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课后很难提出问题,知识得不到升华,这种局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11]、“情景再现法”、“互动式多媒体”[12]等,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受损生态系统”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同学们所在家乡有哪些生态破坏现象和环境受污染的案例”,学生发言后,归纳常见的受损生态系统类型。

1.4考核问题

“环境生态学”课程考核主要问题是考试未能体现出课程性质。环境生态学在学科性质上是属于应用生态学,但在目前的考核中,这一性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的考试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则比较轻视。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分理论与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考核采用“笔试”,实践部分考核依据“实习报告”。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大突击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习报告”存在同组内大同小异的现象,体现不出学生个体应用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

2优化“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对策分析

2.1课程建设要有统领大纲“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统领大纲,包括制定详细知识点的教学大纲、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优化体系、目标明确的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

2.2选择适宜教材环境生态学教材的选择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首要因素。教材选择的标准应当根据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通过比较国内外环境生态学教材,一般来说,国内教材比较简练,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国外教材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入,但信息量太大,条理性不强。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环境科学专业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在授课时可选择生态学内容精简的版本;当然有条件亦可建立教材建设制度,鼓励教师自编符合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色教材。

2.3改进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

2.3.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环境类专业本科《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环境生态学”本科课程应当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课程应用方面。另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传授,学生本身对课程的理解差异很大,需要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很多学生在大学4a中从来没有与专业课教师交流过,教师缺乏来自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代网络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纽带[10],学生可以随时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网站上浏览信息、查找辅导材料、提出问题或建议,教师对网站的维护更新过程中,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延伸了教学时空,同时也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3.2整合教学内容环境生态学经过30~40a的发展,基本确立了独立的学科框架。在教学内容上,“环境生态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当前人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干扰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体及群体对环境的响应,以及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以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健康及评价理论作为有机补充,突出课程实际应用性,简化或摒弃生态学基础知识部分。对于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可以在各个应用章节中穿插讲述生态学知识。

2.3.3加强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的生态环境考察是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本课程选择滇池流域作为生态考察区域,在生态考察实践中,通过学生对入滇河流水质、西山周边采石场植被破坏和恢复情况的调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评价中,使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也可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设计成小型的研究课题,如针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理论,提出“××公路护坡及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初探”。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3.4营造学生参与式教学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生态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把相关内容组织成相应案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及实际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分组编制实际案例、进行课堂阐述或书写实践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技能。

2.4改进考核方式根据“环境生态学”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灵活地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并且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考核。理论课程考核可分为2个阶段,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考核又可以采用分组口试、小组专题论文等形式,每个学生有不同分工,他们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学习、讨论,这样既能轻松掌握考核的知识点,又能增加教学互动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期末考核则主要以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由于学生平时能掌握相关知识点,期末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也大大减少,又进一步提高了下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课程考核也分2部分,即外业考核和内业考核。外业考核主要从学生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野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打分。内业考核可以采用“实训单元模块”的方法[11],教师准备几套不同的实践内容,如浸蘸法模拟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等,学生采取抽签的方法进入相应的教室,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践操作考核评分,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技能等的考核力度,有助于形成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