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5 16:45:00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1篇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设施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有一个全新的高度,通

过优秀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一种能力与教学理念的表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许多小学语文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整个语文课堂上只能聆听老师的讲授。没有及时革新教学理念,更没有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本身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动,如果一味地用这样的传统教学形式,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无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而且这样的老师在整节语文课中,都是以单向讲解的教育形式,整整四十五分钟,不断地让学生听,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知识接受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部分教材中存在内容与实际脱离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人教版。虽然人教版的教材具备了相当的权威性,整个教材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但是在整个教材中,同样存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所偏离的内容。比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所讲述的是一名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非常穷困的生活之下,收养了邻居西蒙死后所遗留下来的两个小孩子的故事。通过文章的描述,反映出了在当时沙俄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等这种形式的内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教育与批判意义。但是如果太多地出现这样主题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是没有太大益处的。较远地背离了当前学生的童年生活,无法与实际相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还没有能真正理解这些内容的程度。因此很容易造成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降低,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对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益处。

3.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不完善,影响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现在的小学校中,还有许多的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不够完善,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校更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本质上就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相应的提升。加之师资力量的不完善,一个老师代教多门课程,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方式,同样只能采用传统的“听与授”的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无法让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相应较快的提升。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

想要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避免四十五分钟都是在讲解,而是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适当地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当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用“说”的形式来学习知识,不断提升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意识。

2.改变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性就是好动,对于一个事物来说,他们是很难长时间地保持长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避免采用“填鸭式”教学,要改变和丰富更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灵活地运用教学内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老师也需要针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了解与关心,可以针对某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困生更好地融入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能

有效地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回归,完善教学设施

尽可能地删除教科书中某些负面或者陈旧的内容,可以适当选用与当今时代相融合的内容。可以把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选进教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对于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需要尽可能地进行完善。尤其在当前新课改的影响下,国家对于教育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学校的设施与师资力量的完善,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强大的保障。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求与改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

寻找出更多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2篇

1.教学目标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一环,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进行,从以往单纯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接受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态度等的养成,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不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片面狭隘,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情感的养成,使得三维的语文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2.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依然没有明显转变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语文教学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良好态度的养成,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程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评价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过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转变,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不断地向新课改的精神靠拢。

1.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尤其是要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实际授课中积极实践

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接收新课改的理念,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发动者,不断以自身力量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和实践语文教学目标时,广大一线教师要将三维目标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充分关注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不能机械死板,在设计有关三维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情况综合考虑,做到有重点详略得当,难重点突出,以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评价的改革力度和步伐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紧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更能唤起中小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选取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合适的教学内容,突出特色;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教学评价改革的步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3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美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77

1 概述

美育,简而言之,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就是情感性。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材料多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教材中蕴含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等审美属性,使其独具感性特质,而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体会课文情感,获得审美感受,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现状及分析

2.1 教学目标偏重知识性积累

美育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我国语文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只重知识传授,忽略了育人的大目标。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采用填鸭式的教育,视“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美育教学。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很难从整体去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中蕴藏的美感,阻碍了其审美能力的提升。

2.2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束缚了语文美育教学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仍然是抱着课本,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就算学生们记住了种种关于美的“精辟”分析,也很难受到美的熏陶。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的教学气氛,完全扼杀了学生自我思考及再创造的能力。

2.3 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一位教师自身素养不高,又怎么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参与课堂艺术的创造,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结构,才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和创造欲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美学修养。

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偏重智育,现在的新语文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开始呼吁美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激发审美情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创造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从而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激起学生的愉悦之感,这种愉悦之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他们就会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一起“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激起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艺术、心理沟通艺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如在教《落花生》一课的时候,笔者手里拿几颗花生展示给学生看,讲解“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让学生对花生有个主观印象,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开始教学,使其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学完课文,为学好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吟诵,品味语言美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的心扉。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精心选编的佳作,很多读起来琅琅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吟诵来审视文章的美感,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美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入品味文字作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3.3 想象,感受意境美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创造形象时常常会有大量的留白,供人想象,因而完全把握作品中的形象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主动想象。如学习《海燕》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呼喊的深层含义,进而感受文章饱含的意境美。

3.4 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表达美

语文课文的优美,不仅体现在语言美和意境美上,还体现在形象美和结构美上。这些美感,只有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描绘,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想象,小学生才能在这种感召下如临其境,顺利融入作品角色,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将他们视为审美主体,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使其置身与美的熏陶中,进而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来。如学习《望月》一文时,教师可设计生动的旁白,“此刻,月光正洒在我们的身上,大家感受到了吗?让我们继续望月”。学生会在这样的启发中,主动去想象月光洒在身上的情境,感悟那朦胧月色之美。

4 结论

小学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来。要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充分研究学生的审美需求,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爱美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领略美、享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幸芳.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2):89-91.

[2]孙达宏.让美育在阅读教学中延伸[J].考试周刊,2008,(49):36.

[3]刘铸,仲利亚.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93-94.

[4]钱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教学建议

G623.23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但是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还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在小学生阶段阅读是小学生活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小学生能力的重要过程。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小学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新课改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涉及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乎教学改革成败。在新课改的阅读教学领域我们发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同时也看到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这种阅读教学虽然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效果不佳。只是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而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搞好小学的阅读教学呢?我就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找对问题推进课改。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想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正对现实,找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才能依据问题寻找答案。以下几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阅读文本理解不深,导致教学没有深度。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教学效果大大折扣,这种事情也是常见的现象。对于教师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师水平有限,不能按照参考书建议去理解教材文本,导致小学生理解上出现偏差和不足。

(2)教师选择过多的参考,导致观点混乱,条理不清。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有对教师有用的一面也有干扰的一面这就要看教师有没有正确的主观判断,教师在参照教学资料是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使自己在资料前迷失自我,才不会使小学生也失去正确的方向。

2.没有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个性,影响小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必须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小学生,要允许小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小学生自身对课文理解和考,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认识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小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也不能代替小学生去感悟,教师要允许小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思维锻炼,才能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学生语言积累不足,影响教学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培养小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重心向文章理解分析倾斜,从而导致教师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并且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重语言理解轻语言的运用。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现在小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弱的现状,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效果。

4.重形式不重内容。

近年来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往往要开展一系列的听课活动,教师为了应付这些听课活动,不得不采取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上课的教师只注重了形式,不见实效。形成了课堂上热火朝天,课堂气氛异常炽热,却没有实效的花拳绣腿。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改革的现状,下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几点建议:

1.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小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2.开展设问教学锻炼小学生思维。

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是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1)合理设置问题,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小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的愿望。

(2)设置合理的活动,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小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3.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5篇

【关键词】农村 小学 语文 阅读

引言:

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获取外界信息、认识大千世界、发展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的任务。作为新疆边远农村小学教师,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立足课堂,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拘谨,小学生的阅读想象力亟待培养

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其教学方式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课桌下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拘谨、呆板,让小学生觉得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不敢提问,压制着小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这种传统的教学范式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小学生天真的童心、丰富的想象力,很难在阅读的海洋中展翅翱翔。

2、教学内容单一

在农村,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就是大量的习题集,老师的教学也是围绕教科书和习题集而展开。课上,他们照本宣科地把教材的知识点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又因为担心学生无法完全接受所教知识,于是又利用大量的课内课外时间去机械地重复着一道道枯燥、令人头昏目眩的练习题。他们无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他们的心中学生就是一个等待填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学生没有课外阅读,更没有语文实践,他们每天重复的只是围绕课本,完成习题。这种单一的教材教出来的孩子必然是营养不良的,必然是与时代不相符合的,甚至要被社会所淘汰的。

3、农村小学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缺乏应有的辅导

目前,我国农村家长对教育的关心程度不够重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农村地区出现的一大批留守孩就是典型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不重视。他们长期在外打工,在家监护人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支持,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至多是形式上问一句“作业做完了吗?”,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 不饿着冻着, 就尽力了。至于学习教育, 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更不用说辅导孩子了,孩子到学校便似乎与他们无关了。而作为家长,主动到学校找老师交流或者打电话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也不多,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与辅导。在农村,大多数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爱好庸俗,不看书不读报,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是负面的,更不应说是对语文阅读的辅导。这一点与城市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和教育有天壤之别。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出路

1、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了,才能专心去认真地学好它。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1)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处于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有好奇之心,轻易被丰富多彩的新鲜世界所吸引,易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

(2)注重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及启发激励功能

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符合农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熟悉规律,易于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贴近农村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感到教学的内容离自己很近,就来源于农村生活,使他们很容易参与到课堂上来。

2、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获益终身。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的开展,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获取更多知识的目的,以提升自行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增强阅读水平。阅读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欣赏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指导课、读书汇报课以及读物推荐课等等。在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步骤和方法,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在教师内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能够让他们终生受益。

3、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仅限于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的读书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遨游在书海之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做家长思想工作,做到家校结合教学

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来说有点薄弱,学生的家庭学习气氛缺失,因此学校要多组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活动,如家长会或者教师家访的工作,为家长做思想工作,建议家长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成绩,另外建议学生家长监督学生学习,或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关于五谷杂粮、四季风景的课文,农村的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观察,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童年回忆,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情。

结束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质量将会更上一层楼,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会有突破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2)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优化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该文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审视和研究,提出了优化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长期未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制约着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不牢,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中,阅读教学是长期受到忽视的项目。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渐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缺乏理论基础,盲目跟随教学改革浪潮,为了改革而改革,致使语文阅读教学未能形成理论体系,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迷信教师的教学权威,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目标模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指引者,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只有制定出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才有可能顺利完成。然而,我国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随意教学,想到哪就讲到哪,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低下。

3.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失,学习兴趣不高涨。

纵观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老师为中心开展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阅读教学效果不佳。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生硬化,缺少灵活度。

课前,不少教师都是非常认真地备课,用心设计教案,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教案以外的问题,无法按照业已设计好的教案来上课。这个时候教师则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不管课堂的实际情况,只会赶进度,把教案在课堂一读就完事了。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有点照本宣科的意味,不以小学生为本,不以实际情况为依归,脱离实际,自然不受小学生欢迎,小学生的活跃度自然不够,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目标不明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这样不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引路人,制定好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区分哪些知识适合以直接学习方式,哪些适合自主探究的形式;其次教师要处理好全班讲解、小组活动和学生个体体验的平衡关系;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营造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主动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

2.运用多媒体激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多媒体的出现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粒石子,激起了阵阵的波澜,给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们慢慢地走进书本,钻研课文,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时,学生难以从白纸黑字中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伟大,他们此刻需要实地游览,形成画面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视频,在优美的配乐声中,学生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神奇与伟大。学生们再读文本的时候,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阅读效果很好,类似的课文还有《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等。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积极阅读。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如报纸、报刊、儿童文学等,然后进行集体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在阅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依靠阅读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努力构造阅读情境,结合文本内容,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本内容,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张贴事先准备好的有关长城的图片,增强学生对长城的直观感,然后引出中国的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接着教师说“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来领略长城的伟大吧。”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地阅读着《长城》这篇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阅读中体会长城的伟大,体会到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自主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选择沟通方式。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急切地希望和他人进行交流,来分享他们自身的阅读感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应该尽量不要仅仅进行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应该让小学生自己自主决定沟通的对象以及方式,让他们既能够自由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又能够自由地和同学进行沟通,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画图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一段来细细地品读,同时,采用一种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老师及全班同学。一些学生对“克服自然困难”这一段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学生喜爱“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这一段,可以选择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还有一些学生则非常欣赏“詹天佑勇于接受任务”这段内容,可以通过介绍资料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缺少灵活度的现象,学生们阅读起来也非常投入。

结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一线小学Z文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学依据,同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改变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课程标准理念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和良性运用,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7篇

作为教学活动的初始点和终结点,课时教学目标一般被分为两大类。一是即时达成的目标,这种目标涉及的方面包含能力和知识,常常在课程结束之后就表现出来。因此,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对教材掌握程度的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同时,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将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二、详尽的课前准备

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需要进行课前备课,这是教学的根本所在。首先,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健全的教学任务观念。做好语言能力提升的同时,要扩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其语文素养。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朝着这方面去发展。再者,学生也需要做好课前预备在进行新课学习之前,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比如:熟悉课文内容、生字练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避免因对课文的生僻而难以听懂教师的讲解。此外,课前备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三、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小学甚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与以后语文学习的效果存在巨大的联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定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因为只有学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够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中、小年级的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培养需要从拼音、字母、词语、句子、听、读、说等方面人手,让他们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工具书,工具书的使用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语言、作业、交际等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加强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对其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训练,提升阅读速率,扩充知识面。写作方面需要学会布局和构思,无论是纪实类的作文,还是想象类的文章,都需要做到思维清晰、语言流畅、条理分明。对于自我情感和想法的表达,尽量更多飞采 作文教学研究用自己所学过的表达方法。

四、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作为读书的一把开门器,提问是对问题思考的起始,同时也体现出学者的钻研精神。“读书无疑须教有疑”,这是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指出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发问。学习不好的学生通常是没有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专心的学习态度,就算是提出了问题,也不愿意去思考,对待问题好像懂了,又好像是不懂。当然,发问总是有好处的,它需要特定的方式,也需要得到培养,善于提问并不是乱问。好问先要学会提问自己,给自己多提几个为什么。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对待别人做出的答案,需要加以鉴别和分析,将自己的思维想法与别人的答案相比较,看看存在哪些差异。这样将可以取别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一个学生只要学会了提问、思考,方可与他人建立合作与交流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受到每个学生潜力发挥的影响。

五、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新“课标”的洗礼之后,将教学的阵地延伸到了课外阅读之上,语文课程的学习光凭课本上的知识是无法满足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创新点在于阅读的扩展,将大、小课堂联系起来。对课本上的内容做到活用、活学,摆脱单篇文章的约束,将阅读面推广开来。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5分钟进行互动,主要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故事讲完之后,要对故事的情节做一总结,并谈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引导学生多关心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多看报纸、多读书,让课堂随着时代的创新而生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8篇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主要场所,其教学效率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该文从三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研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

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多媒体

一直以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广大教师不懈的追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纷纷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武装语文课堂,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但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没有从实际出发,随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过于给予学生自由,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率每况愈下。那么,我们如何运用好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就对此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性。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怀着期待、愉悦的心情主动去学习。但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后天激发和培养,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导入激趣导入对一节课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彩的导入犹如一场戏的开场、一本好书的开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热烈精彩的导语导入新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学习中。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故作神秘地说:“海底深处是什么样子?我带你们去看看好不好?”如此一来,便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之后,继续引导说:“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海底世界》便能带你走入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这种悬念导入法能够先声夺人,在课堂伊始便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进入课堂学习中。

(二)游戏激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字的学习,若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对此,我们可以将识字教学游戏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说,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肢体表演猜字游戏。选出一名学生进行肢体表演,同时让另一名学生猜字或词,该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读音相似、字形相似但字义不同的形声字,加深他们对字的认识、词的理解。二是卡片识字游戏。准备一些学生学过的汉字卡,再备一些写有偏旁的卡片,由一名学生手握学过的汉字卡,选部分学生拿“偏旁卡”,逐一组合。要求其余学生看到组合后大声读出该字,同时还要给这个字组词。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掌握一批具有规律的汉字,还能够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二、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其建立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完全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做好以下几个角色的转变。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承担着把人类的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亲自输出”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传统的知识继承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必须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启发者,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创制者和教学成果的评判者,且有着绝对的权威,总希望学生完全按自己的要求进行学习。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对此,教师必须从权威者、独裁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把自己放置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合学生,因其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能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变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许多学生没有见过爬山虎,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爬山虎的藤蔓、根须及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投影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爬山虎的特点。又如《捞铁牛》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捞铁牛中的准备过程和打捞过程,若教师仅口头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对此,我们可将捞铁牛中的准备过程和打捞过程制成动画课件,边演示边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

四、结语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就一定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万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