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工作一体化

德育工作一体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1 16:36:30

德育工作一体化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现状 焦点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

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3] 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7(4).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2篇

关键词:西藏高校大学德育体系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26-02

1引言

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国内高校德育工作走出困境的迫切需要。尽管我国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仍然和大学生教育目标中的要求存在差距。所以,构建完善的高校德育体制,并对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西藏高校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中的主要高等教育力量,也要在把握高校教育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构建起适应西藏高校发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体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德育工作,从而促进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2新时期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现状

如今,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于西藏高校来说,想要更好地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还要先弄清西藏高校在新时期的工作现状。

2.1政治上求进步,识别能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历史使命感,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大事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关心,同时很多大学生积极维护国家荣誉,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在政治求进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大学生缺乏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因而识别能力不高,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从而造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态度不够客观、全面,容易出现价值观念不明确,目标选择自我确实等问题。

2.2价值观念多元化,且有明显的功利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种思想观念价值也涌入了内地,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尽管传统、主流的价值观念仍然占据上风,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被一些学生所接受,这给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难度。

2.3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抗挫能力较弱

目前,西藏高校的学生普遍都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比较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知识讲座、资格证书考试和社会实践活动。虽然西藏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之中,缺乏充分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后,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心灰意冷,态度消极的一面。所以,当前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还要重视对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3西藏高校德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

虽然西藏的高校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导致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在現实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部分高校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一些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的事情,对高校大多数教师的德育教育作用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日程中,导致高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重科研,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3.2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方法比较单一

高校德育工作一般都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和文化道德教育。这种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脱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西藏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首先,在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说教或命令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在进行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只关注道德认知的教学,忽略了道德践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不相信教师课堂教学中讲授的一些两课内容,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兴趣,从而影响了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3.3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价值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原来封闭、绝对和追求共性的单一价值观念,变为开放、相对的多元化价值,西藏高校学生“互联网+”的时代下,受到很多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思想十分活跃,但是辨别能力较低,面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意识形态变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仍然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这给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4西藏高校德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西藏高校的德育改革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对西藏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影响。所以,在西藏高校实施德育体制改革措施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工作内容。

4.1德育是促进西藏地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德育工作是人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藏地区要发展经济,维护国家稳定,还要以高校德育为主,而要建设一个经济发展健康有序、社会稳定和谐的西藏自治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分配方式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改变。面对这种社会变革,西藏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吸取国内外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借助现代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构建多元和上下联动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

4.2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工作体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信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为实际行为。德育是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也是展现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指标。所以,西藏高校在构建德育管理体制时,要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树立以人为主的全面、科学、实用的德育观念,在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理想人格,构建以时代精神为主导的价值体系,提高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西藏高校大学生德育体制改革的应对策略

5.1重视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高校大学生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高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颇,虽然国家在政策理论上重视德育工作。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状况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所以,当前西藏高校的德育体制改革工作不仅要从理论上着手,还要在实践上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要制定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确保德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保障德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5.2要以学生为德育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时,还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西藏高校在加强德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德育教学的核心,引导大学生做到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西藏高校德育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受人尊重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西藏高校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还要学会尊重学生。要在构建德育体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在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协商,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另外,要尊重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和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都要让学生了解情况,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观念和想法。

(2)理解学生。人作为社会性群体,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关系,也会形成各种矛盾。因此,西藏高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还要将化解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因为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其在思想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西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工作人员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积极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做法,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3)关爱学生。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以大学生为核心,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还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个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西藏的高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5.3坚持以生活化的德育观念为价值取向

大学生追求道德目标的过程,就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念为主,以自身的人格为目标,自觉改造自己的一个心理过程。所以,西藏高校在改革德育体制时,还要重视德育管理工作的生活化,要将高校的德育工作回归到生活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念额传统的价值观念介绍给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事件,使学生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和判断。

5.4传统文化的诠释要与当前德育工作相适应

西藏的文化资源很丰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藏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特征,也有超时代性和人类共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比如藏族文化中倡导的和平主义、人性主义和慈悲关怀的思想,都可以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但传统文化中也有对人类精神文明影响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西藏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还要对藏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辨证思考,要一分为二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藏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对藏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对其他的传统文化则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西藏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还要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使学生用理性、包容的心态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对藏族传统的文化进行重新诠释。谦虚的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6结语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3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管理 特点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科技、新媒体不断出现,加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脚步。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其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思想过硬、德行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对现有德育管理体制进行实际考察,积极转变德育管理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进一步推动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高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这种忽略了个性化差异的工作方式,导致学生被“同化”,学生个性的缺失,成为“书呆子”。此外,现代高校德育评价体制不完善,很多高校的评价标准依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没有形成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评价的体系,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等现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现代媒体的出现给德育管理带来挑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这种交流的加深。然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大众媒体也开始进行市场化经营,部分媒体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新闻内容缺乏科学的审查,迎合低级趣味,这样不仅损害了新传媒的形象,也导致很多的大学生受到其危害,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迷失了自我的观点。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扩宽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但是不良的新媒体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这给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高校德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仍然是前苏联模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德育的养成与培育。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构建对事物认知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道德、伦理结构的构筑过程,因此,对学生道德培养,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帮助其构筑科学正确的道德结构。

二、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与运行对策

(一)明确责任,推动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

在当前的高效德育工作的管理中,要更加注重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这不仅仅是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更根本是要明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问题,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时,应该明确德育工作的责任,要将具体责任细分到个人,界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此外,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现代化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维护,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现代媒体的应用,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形式大量出现,新媒体是一个双向性甚至是多向性的交流平台,其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使得其可以让人们进行交互式的讨论,以及在多人传播过程中实现平等的交流,帮助师生充分的了解原始信息,做出独立的判断,提升师生的公共意识。必须提高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勇敢的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切实的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重视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积极的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民意的收集、引导大众舆论,有效的借助新媒体,在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正确的引导舆论的导向,增强校园舆论的积极效应。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构建高效管理机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科学管理,积极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推动高校人才的培养水平的提高。创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向科学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化,提高创新意识,转变工作观念,切实地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将德育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当中。同时,应该对传统德育管理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优秀传统管理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要加大对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的投入力度,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促进现代德育工作与社会接轨,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的培养水平。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机制中,很多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德育管理工作责任,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构建,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07).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4篇

1、人才教育是人文教育和德育的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以往的文献中对人才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涉及,这些资料文献奠定了现代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础,《礼记•曲礼》中有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大学》有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早已经对德育教育相当重视,已经具有了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德育观念。在高校人文教育中运用这些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人文教育和德育的内涵

根据近些年教育工作者对于人文教育工作的研究探索,在现存的人文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人文教育的定义、内容、意义等都有了具体的表述。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理解认为,人文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采取的通过道德、艺术、历史、政治、哲学等人文知识将道德素质、为人道理传授给学生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是在注重思想认识的同时,更注重行为的养成。而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较为丰富,它是一个教育学的特有名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含义,广义的德育是包含思想、政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形式,是除心智技能教育外的思想认识类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是特指道德教育。在本文中,作者所探讨的德育教育指的广义的德育,旨在通过思想、政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促使大学生养成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益、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益的健康思想认识。

3、人文教育和德育二者关系分析

德育教育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人文教育工作的基础。德育教育是一切的大学生都需要接受的,不分专业,因为德育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为人,这是生存的第一保证。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两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实际上都是育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人文教育给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的方法,通过开展人文教育工作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大大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人文教育和德育都是以人为本的不同教育形式,我国高校在人文教育和德育过程中,重视人才全面发展,旨在提升大学的精神品质和人文道德,促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全面性人才。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包括如下几点:

1、人文教育作为德育的理论基础

从我国历来传承的教育理念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已经相当重视。在教育中,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而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也慢慢认识到,人文教育涵盖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保证。

2、人文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

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发现,人文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部分表现形式,通过人文教育工作可以传播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理念。可以说,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它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文化实践活动的传导和相互渗透,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得以形象化地传播到学生的思想中。在生活中,立体化、全面化地以德育教育大学生。

3、人文教育开展促使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人文道德建设相结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仁爱、伦理道德观念是我国社会的道德组成基础。并且,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理念和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具有相同的内涵和目标,都是为了建立道德和谐的社会。因此,人文教育的开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也是对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表现。人文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人文道德建设相结合。是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弘扬,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强化高校人文教育中德育功能的措施

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具体来说,其具有特有的政治性,但是却融合人文精神。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和人文教育工作中,巧妙地结合两者是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契机,也是人文教育的要求。人文教育和高校德育教育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文教育包含了道德的理性,它是以人为本的,为的是促使个人养成道德品质和人文涵养,注重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所以,道德的理性是人文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当今社会,人文道德的发展表现在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定义,这是对道德的责任范围的确定和扩展。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延生和具体表现,现在的教育工作已经愈加明确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关系,首先,德育教育引导人文教育发展,将人文教育落实,并且,人文教育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高校的德育工作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帮助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文教育的教育功能中包含的德育功能能够保证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目标。在人文教育工作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德育功能发挥的关键,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才的受教育需求和根本利益,应该注重人才内心的素质修养和良好行为的养成。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5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72-04

秉承“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就业为主”的办学理念,中职学校必须将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在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任务,需要结合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不断丰富德育内涵,优化德育路径,提升德育效果。

一、中职德育工作现状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教育对象和德育目标两个方面。在教育对象方面,中职学生多具有文化基础差、纪律性差等共性,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实施精心的道德教育进行行为校正。由于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挫折,中职学生多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需要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满意、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德育目标比普通中学更加宽泛和具体,需要在普通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安全、质量、效率、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形成符合社会、企业要求和个人发展实际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际状况分析,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仍偏于理性,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难以使学生将有关学习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二是德育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德育实践。各种德育模式仍停留在学校单一实施阶段,难与合作企业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德育工作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融合度较差,在推进学生职业化、社会化进程方面明显不足。三是社会各界关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将学生思想道德某一方面的缺失完全归结为学校责任,德育环境亟待加强,社会德育力量需进一步凝聚,企业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性需进一步强化。四是德育评价机制虚化,社会内涵和客观性、公平性及可操作性不足。许多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后才显现出来,给就业单位造成了损失,给学校带来了不良社会影响。五是德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够。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及实习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多,成效不大。

二、中职德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及合作企业应以学生思想道德现实状况为基础,以将来适应企业需要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德育模式。

(一)拓展德育实践

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中职学校应与合作企业一起,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及生产实习、实训中去,实现“五统一”。一是立足学生所学专业理论,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创业能力等教育,使技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统一;二是结合实训教学,注重劳动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教育,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有效统一;三是强化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德育,学校与学生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学生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道德规范教育,使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效统一;四是紧密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效统一;五是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德育知识传授与德育学习的有效统一。

(二)丰富德育载体

将德育置于“五大载体”之上,使中职德育工作从无形变有形。一是课程类载体。全面落实教育部《中职学校德育大纲》和《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积极推行德育课教学改革,大力推广模块化教学、生成性教学等方法,提升德育课效果[1][2]。二是组织类载体。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学生辅导员队伍,使学生德育工作实现“思想教育个体化、成才服务菜单化、教育方式多样化”。三是管理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及合作企业党团组织和学校德育机构、班主任的作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健全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系统。注重发挥合作企业的文化影响力,使学生逐步成为道德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四是环境类载体。密切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主动争取政府各部门以及社区、企业的支持,造就学生德育的大环境。五是传媒类载体。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舆论阵地。

(三)健全德育机制

建立德育工作“三结合”长效机制[3]。一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健全《中职学生守则》、《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及合作企业指导教师督导学生全面落实,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从德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中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实现自律。二是行为与效果结合的评价机制。在注重教育对象内在素质变化的同时,兼顾其外在行为的量化积累,确保对中职学生的德育进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健全“三好”学生、德育标兵等表彰激励机制,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本能,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四)完善德育体系

在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中职学生“四维”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程、全面、全员育人的局面。一是德育副校长、学生处主任、系(年级)部主任及班主任相互链接的德育管理体系,统揽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二是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相互链接的德育教学体系,在不断提升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同时,与合作企业一起,寓德育于工学结合之中;三是党团组织、学生小组相互链接的德育活动体系,引导学生实现从“德育”到“德学”的转变,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四是学校与合作企业、政府部门、学生家庭相互链接的德育环境体系,实现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等各类德育的相融互促。

三、中职德育工作的路径优化实践

适应当今社会中职学生德育内容多样化、德育环境复杂化的新形势,唐海县职教中心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六条路径,用以承载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

(一)精细到位管理

精细到位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按着“情、理、法”并重的思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学校和合作企业、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严格落实,时时刻刻让学生处在德育大环境之中。为使学生管理工作一步到位,唐海县职教中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职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并进行军训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首都钢铁公司运输部创建“纪律严明、作风规范”准军事化职工队伍的需要,围绕“一日生活制度化、集体行动军事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体化”的目标,制订并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条例》,创设了富有情感色彩的部队管理情景,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营作风感染学生。通过实施精细到位管理,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了中职学生的意志、毅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规范了道德行为,促进了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课堂教育活化

为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唐海县职教中心在组织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的同时,组织部分教师编印《国学传统教育读本》,用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精髓影响和熏陶学生,实现与现行德育教材的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活化德育课堂组织形式,班主任或德育教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题讨论会,就中职学生普遍关心的早恋、网恋、金钱、交友、就业等敏感话题,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团结互助教育、立志勤学教育、创业教育、荣辱观教育等。通过引进企业文化,以先进思想营造校园德育气氛。学校与合作企业一起,在对学生所学德育知识进行常规测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岗位行为的日常表现,建立起全新的德育效果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道德学习、规范道德行为的热情。

(三)家庭方式爱护

由于目前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实行寄宿制,学生远离家庭和父母,极易形成孤独无助感,产生心理失衡和行为偏差。针对这种状况,中职学校及合作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家长人”责任,融德育于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主动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独立,学会品德实践、品德体验、品德感悟和品德选择,引导学生树立与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格,不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唐海县职教中心专门设置了“心灵之家”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对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学校医务室配备了3名专职医生和应急车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学校商店、食堂等直接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场地,使学生在自我服务及相互服务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利用各个传统节日,并邀请合作企业派员参加,举办各种纪念、联谊活动,积极营造“家庭”氛围,缓解学生想家思亲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法律规章约束

制度能管理人,也能塑造人。中职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成为诚信守法的企业员工,必须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中职德育工作也必须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做到理性推进。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唐海县职教中心及时修订了涵盖德育实施细则、德育考评体系等内容的《学生手册》,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学习及考试,用国家法律及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对个别道德行为不佳的学生,由学校德育管理部门提出警告,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体“会诊”,提出下一步德育措施,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逐步转变为“自律”。在实训及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合作企业一起,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要求,确定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对执行效果进行督导和考核。为保障学生正当的合法权益,唐海县职教中心还为学生聘请了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使德育工作沿着法治轨道不断推进。

(五)日常检查督促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6至20岁之间,各种习惯养成在好与坏之间极易出现反复,必须加强日常督导工作。督导工作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对德育效果进行常规性检查,内在目的是督促学生永久改正不良习惯,养成固定的优秀品格。唐海县职教中心结合合作企业,将德育督导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教师,所有督导检查结果实行“日公布、周通报、月汇总、学期总评”制度,并将之作为“三好学生”、“德育标兵”评比以及班主任和相关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通过督导检查,学校及合作企业及时掌握了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注重与合作企业密切结合,强化督导合力,及时处置发现的各种德育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防范性德育行为主题,以事前、事中督导为主,事后督导为辅,避免形成重大事件。

(六)德育活动感化

为促进德育生活化,实现“教、学、做”合一,中职学校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强学生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唐海县职教中心以实现“大型活动精品化”、“小型活动经常化”为目标,广泛组织开展“体育天天赛”和“文艺周周演”等活动。通过加大各种文体活动的力度和频度,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校动员全体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或爱好小组),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岗位认识。邀请合作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谈体会,与学生一起论现在、谋未来,极大地提升了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娥.中职德育课“以人为本”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83-84.

[2]温绍金.中职德育课生成性教学模式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17-19.

[3]吴兴富.高职院校德育机制的整合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5-106.

[4]崔景贵.职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创新与范式变革[J].职教论坛,2011(10):4-7.

Discussion on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ing-Studying 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Tangh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UN Fang-fang, YAN Zhi-li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6篇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

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

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

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

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

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

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

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

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

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

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

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7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新主体论

中共中央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接着,原国家教委又在1995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以上两个文件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这一规定,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党组织既部署又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应当说是一项重大改革。其中对“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概括,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以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管理。wWw.133229.CoM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德育效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的突破与之相适应,而《意见》和《大纲》突出强调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正是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以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第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对传统的一元化领导管理体制予以否定的主体论。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党的组织在大学内公开化和学校党委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使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保证。进入60年代后,党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的工作中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也过分夸大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领导体制上更加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64年以后,一些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报告》的精神,设立了政治部,作为行使学校党委职能的工作机构和学校主管政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际上进一步消解了校长和学校行政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向“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削弱了行政及教学系统的德育责任,导致了德育与业务工作彼此游离的“两张皮”现象。

第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重新赋予德育管理体制新含义基础上的主体论。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领导等同于学校党委领导,即使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基本上强调的仍然是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即形成了党委领导、党委负责,党务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实施的领导管理体制。《意见》和《大纲》强调要全面认识德育管理体制的新含义,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和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建设高等学校德育领导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如果说党委领导注重政党的优势,发扬党的战斗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重点是从性质把握德育主导地位,那么“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体制,重点则是从德育效绩出发,着力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局面。

第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充分体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渗透性原则的主体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快”、“慢”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渗透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之中,通过在受教育者周围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对他们进行熏陶感染,寓教育于文化、科技、娱乐、管理、教学活动之中,开发心智,培养能力,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环境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量的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实质上是在管理体制中建构以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为前提的主体论,而不是过去那种依靠政党行为的控制力——党委“包打天下”的主体论。

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着力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的新主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以往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正是增强德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载体的体现。

第一,它着力于更新德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必须首先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一是转变德育的功能观,确立政治功能,人文功能和开发功能统一的新观念。当今世界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问题上,德育除发挥它的政治功能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探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作用,以实现德育的政治、人文价值、思想道德和开发功能的综合效应。二是转变“封闭”、“单干”的小德育观,确立“开放”、“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念。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树立开放观念,走向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全面进步。

第二,它着力于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要把提高一代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有利发挥行政系统的优势,不断丰富内容,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引导、强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时间、效率、竞争、开放等观念,提高学生竞争、交往、变通的能力,自主教育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三,它着力于拓宽德育渠道,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现代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即有党委、政府、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体系。行政系统实施的机制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成多经纬、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德育系统与其他部门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员德育格局的形成。

第四,它着力于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如果德育还使用“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校长为主实施的体制有利于加大德育经费的投入,更新德育设备,促进德育的信息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实现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现代化,创造新的道德教育感化方式。

第五,它着力于改革德育考评,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传统的德育考评都是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一次,虽然对促进学生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未免失之粗放。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机制就将阶段性考评改变为记实考评,以学生的行为记实为依据,评定相应的等级和名次,作为奖惩的依据,使德育变成“硬杠杆”“实指标”,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注重在德育实现形式多样化上创新的新主体论

在全面认识德育科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德育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将进一步丰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内涵,大大增强学校德育运行新机制的活力。

第一,德育决策体制与德育实现形式的双重完善是“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的内在活力。由于道德教育特殊的社会属性,高校道德教育不仅依赖于德育决策体制的力度,同时还依赖于德育实施形成的多样性的支撑作用,“党委的统一部署”就是德育的决策机制,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则是德育实现形式的表现。

其一,德育决策机制与德育实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并且德育决策机制相对稳定,德育实施形式相对活跃,变化较快。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德育的决策机制及其实现形式,都要适应社会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发生适应性变化,但是变化的程度、形式、节奏却明显不同。一定性质的社会建立起来之后,在社会性质根本改变之前,作为最能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德育及其决策机制,由于包含着十分明确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会也不能轻易改变。但德育的实现形式作为一种德育决策体制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为了灵敏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切实执行德育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其实施形式必须经常变换,即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实现形式一定要多渠道和全方位,既需要有政治的、行政的手段,也需要有教育的方式。可见,高校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并不会改变德育的政治属性,而只是党政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整体,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说,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可能改变德育的基本社会属性。

其二,任何德育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效果的有效发挥,总要依赖于德育实施机制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主流社会意识,经历了述而不作——独尊儒家——科举制八股文的考试等各种方式,足见封建社会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性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强化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可以说,道德教育实施形式作为一种变化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德育决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是德育决策体制发生质变前的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第二,重新塑造新的德育实现形式是优化学校德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德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关键举措。从一般意义看,高校德育资源可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德育教学的德育教师、设施、课程等;二是涉及面向学生的党、团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和活动;三是学生在学期间接受德育所需的时间、空间、信息及校内外提供的环境与设施,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应该说,学校的德育资源并不贫乏,但总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能够投人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是有限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在学期间接受道德教育受一定时间、空间和精神上的限制。有限的德育资源以及加上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性实现条件,与社会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客观上要求调整高校德育工作格局,不断创新高校德育的实现形式,使学校德育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为有效的利用。可以说,以行政系统为主实现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德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并将成为一个突破口,有助于目前各种德育工作问题的解决。

四、“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落实德育首位的新主体论

实行党委统一部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一项深刻的变革。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机制,并不意味着党委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削弱了,而是旨在理顺领导体制,明确职责,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德育首位优势。

第一,从德育的属性拓展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从而才能真正切实保障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的实现。要使以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实施体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克服“两张皮”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德育实施方式走渗透性和党政密切配合之路,而非德智和党政“分江而治“的道路。特别是改变德育“无所不包”、“包打天下”的格局,而转向为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因此,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体制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德育工作一体化第8篇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全时空育人意识,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素质。拓展工作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把德育教育内容拓展为安全育人、知识育人、环境育人。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通过德育研究小组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德育研究小组的学习对校内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更新德育理念,提高理论与业务素养。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2、加强学校队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有效利用展廊、展板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育人资源,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3、搞好养成教育示范生评比工作,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4、把“大手牵小手、共创新风尚”活动落到实处。

5、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做好“六、一”儿童节表彰工作。

6、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8、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思想,潜心研究,潜心工作,潜心奉献,爱生爱校,团结务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合理的德育教育途径,争取家庭与社区配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做到学校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学校行政会上研究德育为先,各线计划安排德育为主,学科教育为辅,渗透德育。

4、配合学校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

二是开展学习优模活动,注重师表形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5、形成德育管理制度化,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抓好后进生工作,通过教师学生反馈德育工作存在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6、抓好德育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宣传教育做到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每班板报、班星每月更换一次,各中队在每月月末进行评比,纳入期末评优考核。

7、继续强化规范制度,抓反复,反复抓。

一是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等时间,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做到教育时间保证,教育内容落实,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