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8 16:53:56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建筑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保证建筑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如何加强建筑安全标准化建设,也就成了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急切探讨的问题,结合本人多年建筑安全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内容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属于高危险性作业:

其一,十分复杂的作业工程。建筑施工是由沉重的建筑材料, 不同功用的大小提升机组, 多工种密集的操作人员, 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层次作业面上每时每刻又都在变更作业结构的, 全方位全时空立体交叉运作系统。

其二,难以全面控制的施工环境。地理情况,地质情况, 气象情况, 交通情况, 卫生条件, 现场周围居民及社会生活条件对施工作业的限制, 民族风俗的差异, 社会治安的干扰等等构成一个多因素互相影响的复杂环境。

对上述高危险性作业的管理本身已是十分复杂的工程, 然而, 在工程组织体系上又有许多复杂的组织因素。

( 1) 复杂的承包关系。建筑施工实行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承包的管理体制, 多种承包商同时进入现场又各自组织作业, 而每次施工地点变化时承包商也有变化, 这就造成特别难以协调的不稳定的管理体系。

( 2) 复杂的施工队伍。首先是各大建筑公司本身的技术队伍质量不稳定, 流动性很大, 加之乡镇、集体及私人建筑队技术工人少, 质量又差, 这就构成了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上的先天性缺陷; 同时又有不同地区、较低文化技术品质、甚至是完全没有现代安全生产观念的又未受到必要培训的临时工, 大量涌入高危险性施工现场。

( 3) 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由于施工质量引发的建筑物部分坍塌或整体倒塌的恶性事故已发生多起, 既造成施工过程中伤亡, 也曾造成用户及周围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有密切关系, 这就扩大了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 同时也使安全管理需要与材料品质、工艺方法、砼养护、工序组织等管理相衔接。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技术难度。

2、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的难点

基于上述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议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时抓住以下三个难点。

( 1) 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的关键在各级领导。

特别是项目领导, 领导是安全管理的“火车头”, 因此应不断完善组织保证体制建设。根据许多企业推行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经验, 可以将体制建设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建设以行政生产安全责任制为主体的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纵向保证体系。

建设以党、工、团生产安全责任制为纬线的系统安全管理标准化横向保证体系。

建立专业职能部门生产安全责、权、利自我约束组织体制。

可以建立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统一安全管理体制。

( 2) 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的重点在施工队。

施工队控制着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匹配质量, 因此, 需全力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具体内容因施工队性质不同而异, 下面列举数项仅供参考:

动作标准、操作标准、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用语标准、个人防护标准、持证上岗安全标准等。

机具无故障、无泄漏, 危险点控制, 防护及保护装置配置, 信号及标志设置, 安全装置可靠性等安全标准。

定置管理, 安全通道, 物料及工位器具, 堆放及贮运方法等安全标准。¼卫生环境, 物理化学环境, 通风等安全标准。

应急器材、减灾措施及训练等安全标准。

生产安全原始记录标准。

( 3) 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否全面实施的难点在于中层各职能部门的配合。

必须使中层各部门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的一部分, 认真建立全面的部门安全管理标准, 并且严格执行, 使之能认真地承担起职责, 积极地配合安全部门组织的活动, 才能使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

3、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应强化的几项具体内容

( 1) 安全教育标准化管理

安全教育标准化管理是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方面之一, 教育是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前期工程, 又是推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每一步程序的先导工程。施工安全教育标准化管理需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总包单位负责对分包单位主管人员、项目经理、安全主任、教育科长等进行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制、规章、制度、安全监理、安全考评、持证上岗及安全奖惩等教育。

项目单位应负责对施工队长、工长、班组长、特殊工种等进行施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工作方法、安全检查、隐患治理、责任奖惩等教育。

用工单位应负责对全体工人, 特别是临时工进行安全知标、懂标、守标的意识、知识、技术及法治教育。

(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标准化管理

安全责任制是系统安全标准化的核心内容, 特别是需强化对各级领导人的责任制标准化管理:

总包、分包法人安全责任制标准, 包括管理、施工、用工各单位法人的责任制。

建议对各级安全责任人实行民主化标志管理, 领导干部进入施工现场应配戴本级别“安全卫生责任”袖标,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配戴“安全卫生监察”袖标, 以示其安全职责; 不同工种应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以资区别管理; 各级施工管理干部的安全帽可采用星或条图案标志, 以标明其安全职责; 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规定颜色的安全帽。

外购安全用品质量验收责任制标准, 杜绝伪劣安全用品进入施工现场, 并对在役安全用品可靠性进行定期确认。

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全体员工, 建立荣辱教化管理标准。

建立常见重大事故及火灾应急训练管理标准。

( 3)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难点之一, 既要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又要满足社会安全的要求, 特别提示以下两个方面:

场容场貌标准化管理。常规设施工厂化, 临时设施规范化, 生产、生活、物料分区; 生产生活及防火用水, 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标牌化定置管理。

封闭化管理标准。不掉扔物料, 不抛扬尘土, 不向场外流水, 不妨碍正常交通, 不损害市容市貌, 不妨碍市民休息, 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等标准化管理。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改进措施;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对建筑施工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频率,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理解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是指:对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存在的不良工作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事故隐患,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完善,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活动、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及各类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使之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保障施工活动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建筑物与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安全和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

2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内容主要有: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员工作业标准化、生 产条件的标准化与作业环境的标准化等。企业应该具有健全的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个生产的环节与相关岗位的生产工作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程的规定,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强化风险的管理与风险的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的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改进。

2.1安全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建筑企业各个层面安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是目前建筑行业亟需完善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1.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施工企业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的相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等。

2.1.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工程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大型设备安装、土方施工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等易出现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的部分进行工程的严格监控。

2.1.3班组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班组虽然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的安全管理要以施工作业为核心,认真检查本班组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置的配备情况,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落实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现场的某一工序存在的重大危险进行识别,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2.2物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对施工现场实物的安全标准化,主要有各项安全设施设备,及辅助于建筑施工的各类生活办公设施的产品标准化和使用标准化。

2.2.1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防护手套以及三紧工作服等。

2.2.2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警示标志牌、消防设施、现场围挡等。

2.2.3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机具。包括:施工外用电梯、塔式起重机、打夯机、电动吊篮、钢筋切割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

2.2.4办公生活设施。包括:办公室、食堂、洗浴间、厕所、临时宿舍以及娱乐室等设施。

2.2.5临时用电设置。包括:TN-S系统的形成、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设施、电缆的埋地及悬挂、重复接地的设置等。

2.3人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现场施工人员行为的标准化,包括:各个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安全操作流程等。说到底,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被管理者。其行为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是安全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2.3.1从业资格条件方面。第一: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并取得了安全生产考核的合格证书;第二: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取得了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证书;第三:是否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2.3.2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各自安全管理的职责。

2.3.3各个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或者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3.4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时,是否按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与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强令施工工人员冒险作业等行为。

3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有关建筑安全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法律法规,仅仅是靠企业部门与地方上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来推进标准化工作,在力度上远远达不到要求,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还尚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确立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地位以及一些具体的责任与措施。

3.2科技的支撑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就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低、施工工艺粗放、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其主要的操作过程都依赖于手工操作与经验做法,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的精准度与美观要求不高。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精神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新颖、结构的复杂,以往经验做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由此带来的问题与矛盾也更为突出。

3.3管理模式落后,生产组织方式粗放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企业对项目部的管理简化为纯粹的承包关系,工程项目进行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现象尤为突出,而且由于项目承包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抢工期,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投入,对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能省则省,班组的管理也是一包了之,使企业与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班组。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做大规模以及提高业务的承接能力,通过兼并重组来提升企业的规模和资质,但是本身的基础能力却难以满足相应的资质标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弱化的趋势。

3.4建筑结构的类型体系多样化与复杂化

建筑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具有综合性、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目前,一些建筑造型奇特、结构体系新颖的作品屡见不鲜,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以及安全质量要求高的工程不断增多,这就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此外,施工企业针对一个大型项目往往需要专门研究和采购符合该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然而新工艺与新设备往往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样就非常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开展。

3.5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约有3900万农民工,其中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都普遍偏低,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培训,能持证上岗的人员很少,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现象特别普遍。目前,我国政府仅仅建立了对施工企业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对一线工人的准入门槛没有设置,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技能进行强制性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

3.6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招投标模式并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中标价格,致使施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费用与安全管理费用,或者购买价格低廉或者质量低劣的替代品,造成施工现场很难按规范标准实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而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就是,政府在政策并未形成诚信体系建设,对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很难进行取证调查,对安全标准化十分不利。

4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有利对策

4.1转变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虽然法律法规上规定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目前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主要是以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实体进行安全检查,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扮演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与现场监理的角色,像“保姆”一样代替企业做本应由“企业负责”的工作。这种模式,扭曲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使相关部门特别是一线监督机构没有精力回顾总结工作经验,更谈不上研究与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也使得工程安全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只是停留于表面。

4.2构筑由科技支撑的平台

4.2.1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4.2.1.1建立部级、省(市)级与企业级、项目级的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立计算机系统,并相互联网,形成多级全面的信息传递网络管理系统。构建配套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与安全应急系统等相应的软件系统,提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之间安全信息传递、加工及处理速度,使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得到有效的保存与利用。

4.2.1.2打造以人、机、料、法、环为核心的建筑安全物联网立体监控系统平台。

4.2.1.3推进安全软件的普及与应用。

4.2.2加强安全生产科研与技术的开发

4.2.2.1鼓励施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校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构筑高级人才的培养通道,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4.2.2.2营造重视技术工作、技术创新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4.2.3对不适用的技术、工艺、产品、材料予以淘汰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定期《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及时修订有关的标准与定额,组织修编相应的标准图集与计算机软件,对该类技术和相关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

4.3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与专款专用

从思想上重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得以专款专用。

4.3.1工程招标时实行安全费用单列

要求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明确规定安全费用,并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就施工与监理单位人员的合理配置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文明施工费用预付、支付计划、使用要求或者调整方式等条款加以明确。对文明施工费用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50%;合同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预付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30%,剩余的费用要按施工进度予以支付。

4.3.2建立安全费用的第三方监管制度

安全费用应建立独立于建设方、施工方与监理方以外的第三方监管制度,在独立开展安全生产评价的基础上,由第三方确保安全防护与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款专用。

4.4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宣传。

4.4.1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对施工人员的基础教育,现阶段的培训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死板硬套、应付了事,非常的枯燥乏味,有时还会施工人员起到逆反心理。只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例如:动漫教育、情亲教育、安全互动、安全演讲、安全小品等等,让施工人员接受、易懂,认识到安全生产对社会、企业、家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关,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4.4.2安全文化宣传。

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安全文化贯彻执行能带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从上到下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让人员身处其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安全生产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保证作业安全,安全事故才能离我们而去。

总之,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要从很多的方面予以进行着手,对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各个环节都要予以重视,只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安全保证管理的实现,才能有效的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大环境的优化以及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质[2005]232号);

[4] 冯明辉.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J] . 世界家苑.-2012(3)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引言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受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和基础薄弱的制约,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安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状况下,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需求体现为两个层次:1.来自社会的系统而有条理的监督指导;2.在企业内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

1 建筑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我国,1998年8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试行标准,并应一些企业的要求进行了试点实施。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同时下发了开展体系认证的通知。2001年11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规范》,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建筑企业应该以此作为标准化安全管理的依据。

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必要的文件支持。

其中,“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是标准化安全管理的三个重要属性。

标准化安全管理立足于全员参与。管理的职责不仅限于最高管理者和有关的职能管理部门,而是渗透到企业的所有层次。

标准化安全管理需要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和必要的文件支持。将离散无序的活动置于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中考虑,使管理活动更便于操作、实施和评价,而各种管理要素都有相应的文件系统来体现。

标准化安全管理从本质人手,体现预防为主。要求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标准化安全管理着眼于持续改进。它区别于一般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没有固定的指标和参数,不是通过建设的验收或评审,就一劳永逸、坐享其成。而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规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目标、指标、状况、水平”不断提高和改进。

2 建筑市场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

从招投标环节看:①既有建设单位规避招标,肢解工程、化整为零,或者直接指定施工单位等违法违规行为;②又有投标单位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围标、串标,阴阳合同,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③还有招投标机构“中介不中”,与招标、投标单位合谋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承发包环节看:还存在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企业经营管理看:①由于建筑市场过度竞争,或者业主的明示、暗示,企业恶意压价,压缩合理工期、降低标准;②如有的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规范标准勘察设计,勘察设计深度不够;③有的施工单位不按强制性标准施工,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④有的监理、监测单位不按标准规范监理、监测,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不报告、不反映。

从企业资质、注册人员资格管理看:①有的弄虚作假,②有的出借、出租, ③有的资质挂靠,④有的隐瞒不良行为、隐瞒质量安全事故。

以上这些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大量的隐患,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并且,从大量发生的事故调查说明,其中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下功夫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必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3 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1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动中,从事可能对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业的人员。包括:①建筑电工;②建筑架子工;③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④建筑起重机械司机;⑤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⑦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种作业。

3.2 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简称“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

4 采用信息技术.加速标准化安全管理的实现

上文的分析和论述,为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开发依据。信息化和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为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4.1 规范企业总部及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行为,按照既定程序执行管理计划。

4.2 辅助安全管理,向缺乏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经验信息。

4.3 为企业及项目经理部积累和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提供信息平台。

4.4 提供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实现动态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规划、实施、监测、评审”这一系列的标准化操作,用工作流的形式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从而起到规范管理行为的目的。比如上文提到的项目安全管理的运行模型:与进度计划的结合,危险源的辩识,安全计划的制定、执行与反馈等,以目前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很难全面推行,效果也不见得好,而按照信息系统提供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则可以让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变得简单、有条理,减少工作量。

信息技术同样为安全管理经验、技术的积累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实现手段。管理文档、工程资料。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下可以实现有序存储,快速查询;危险源辨识结果、危险预控措施可以积累成一个经验库;企业总部和项目经理部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实现两个循环的互相补充。

信息技术的加入,将加速企业标准化安全管理的实现,真正实现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

5 对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建议

5.1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健全和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施工企业要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建设单位要依法履行安全责任,不得压缩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及时支付安全生产费用。监理企业要熟练掌握建筑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实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

5.2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日常安全管理。工程项目要有施工企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监理企业负责人或项目监理负责人在现场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上班、同时下班。对无负责人带班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负责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负责人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5.3 认真排查治理施工安全隐患

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对在建工程项目涉及的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施工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治理,并及时消除隐患。对重大隐患,企业负责人要现场监督整改,确保隐患消除后再继续施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对重大隐患治理实行挂牌督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强督促检查。对不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不认真进行隐患整改以及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从重追究企业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5.4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4.1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有关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5.4.2 工程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4.3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基本技能和安全防护救护知识。

5.4.4 对新入场和进入新岗位的作业人

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没有经过培训的不得上岗。

5.4.5 企业每年要对所有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

对存在无证上岗、不经培训上岗等问题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

5.5 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

企业要深入开展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活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程度。要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各项内容和制度,从工程项目涉及的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用电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主要环节入手,作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并细化和量化相应的检查标准。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不达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4篇

一、重视安全、关心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首先,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就在于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其次,我们党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不单纯是哪一个阶层、哪一个群体、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这一个伟大事业的实现有赖于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创造活力。弱势群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一部分。他们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员并不是不愿工作或没有工作技能,而是由于社会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造成的,是政策性的产物,关注弱势群体问题,可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创造力,这使一庞大群体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使他们有机地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这样,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才是平衡的,完整的,没有缺陷的,整个社会也才会是真正的活力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的社会,是有序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临界点,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使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视安全关心弱势群体是城市建设管理需要

积极组织研究开发安全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一要改善施工工艺减少和消除危险作业。比如在结构和设备吊装明,将构件及设备上的各种附件和附属设施在地面组装好,将大量的高处作业变为地面作业,减少高坠事故的发生。二是实现安全防护设施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标准化。三是淘汰危及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施工技术。要严禁企业使用危及安全的施工技术,并淘汰老化陈旧的设施、设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施工工人员素质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建筑业农业工约3200万人,占从事建筑施工人员总数的9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每年还将会有大量新的农民工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对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身心健康非常关注,建设部今年也把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士标准》,并与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积极探索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生活环境;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建立建筑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建立发展工会组织,进一步加强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管理。

三、重视安全关心弱势群体是法律责任的必须

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全国建筑领域于20__年初正式实行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和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这两项行政许可。这两项行政许可的实行,正值《行政许可法》颁发和施行前后,当时,国务院清理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但是在建筑领域却新增设了两项安全生产许可,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也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应当强化监督直接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职能转变趋势。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主线,以治理施工企业、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三违”行为为重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__州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杜绝三级以上重大安全事故,事故死亡率在20__年的基础上下降30;重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35‰以下。

2.认真贯彻国家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合格率达到90以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抽检合格率力争达到100;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优良率达到80,二级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优良率达到70,三级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优良率达到60;杜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不合格工程。推动我州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工作。

三、专项整治范围、内容和依据

专项整治范围:全州房屋建筑和市政建设工程。

专项整治内容:控制和预防施工中的高处坠落和各类坍塌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点是:临边、洞口坠落,施工吊篮、升降机坠落等;预防坍塌事故的重点是:基坑、边坡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高支撑模板坍塌等;以及其他易发生群死群伤重大事故的作业环节和部位。

专项整治依据:《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__]82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__]213号)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吉林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内业管理标准(暂行)》、《吉林省建筑施工工人操作规程(暂行)》等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四、整治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部署阶段(20__年5月中旬)。县(市)及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同时,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地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并且按照《20__年全州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延州建字[20__]9号)要求,确保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展开。请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务于5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州建设局安全处。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20__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规定,认真查找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做到五个必须达标:即施工现场各类人员配备必须达标;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必须达标;密目式安全立网防护必须达标;施工现场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必须达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达标。在六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组织施工现场员工开展“为保安全查隐患”活动,号召每位员工查找一条安全隐患或提出一条安全建议,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结合我州“安全生产月”活动,举行__州建设系统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组织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结合我省“局长示范工地”活动,重点开展预防易发生起重机械吊装及安拆、高处坠落和坍塌的安全事故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请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并将专项整治情况于20__年8月20日前书面报州建设局安全处。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各地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州建设局将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县(市)和开发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检查。迎接省厅对我州的检查。请新闻媒体配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将予以曝光和通报,对发生高处坠落、坍塌等重大事故的,将严肃查处。

第四阶段:10月末,在省厅检查结束后,对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进行

全面的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于12月上旬上报省厅安全处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州。五、具体措施

(一)、成立全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州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州建设局副局长

成员:州建设局安全处处长

州建设局建管办主任

州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办主任

州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建设局安全处

主任:

成员:

联系电话:

传真:

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也要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织。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务求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要落实到项目部,落实到具体人,逐级抓好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不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进行查处,坚决追究企业法人及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

(二)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制度。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__,对全州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和安全生产能力进行安全生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企业招投标、“评优”、资质年审相结合。实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制度。依据《国家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州建设局将根据《吉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全州建筑施工企业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建筑活动。

(三)搞好全州建筑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持证上岗。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法律法规,重点对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安全管理层和对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法人等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施工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对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并与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对所有本地和外埠建筑施工企业有关技术工种进行岗前培训与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大力发展劳务企业。

(四)继续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竞赛活动。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__州施工现场管理标准暂行规定》和《__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评估暂行办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生产评估,实行建设、施工、监理三方主体共同负责评估把关,最后报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验。加大对施工现场场容场貌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州积极推广彩色钢板围挡和环保型办公室、宿舍用房,主体建筑物必须实行密目网全封闭。实行建筑工程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并领取《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施工备案书》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项目部野蛮施工,并全面实行意外伤害保险。对不执行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无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密目网),违章蛮干,施工现场脏、乱、差,将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进行严肃处罚。

(五)建立建筑施工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体系建设,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各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建筑施工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增强本地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施工企业要制定本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六)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依据省建设厅《吉林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州建设局《转发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各县(市)及开发区建设局建筑安全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采取有力措施,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清理,抓好建筑机械设备的普查登记。企业要建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凡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无维修价值,超过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必须予以报废。同时强化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安装、拆除、使用和检测的监督管理,全州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未经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同意使用登记,一律不得使用。凡不具备省建设厅颁发安拆资质的,不允许安拆,不经过省建设厅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的,禁止投入使用。

(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要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绝不姑息迁就。处理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6篇

五大方面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017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拓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实行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竣工后永久性标牌、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督促质量责任落实。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

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强化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工作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管控机制。开展标准化示范活动,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夯实质量监管工作基础。加快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规范质量检测行为。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程质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制度和责任体系。出台部门规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以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通报和查处督办,强化约谈制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研究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开展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覆盖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出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强化安全信用惩戒,提高安全诚信水平。

促进全行业安全意识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建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组织宣贯新时期建筑方针,在相关媒体开设建筑设计专栏,引导建筑设计理念与方向。

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开展部分地区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研究修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和标准设计改革工作。

加大推动技术进步力度。出台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继续推动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引导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定绿色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主体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

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制定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标准化手册。组织标准化现场观摩,推动样板示范活动。

建立施工关键节点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条件审查工作,强化风险控制。

开展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针对新开工和事故多发城市开展监督检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加强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抗震设防制度建O。组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抗震设施建设管理研究,做好相关制度研究和协调工作。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强化减隔震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机制,研究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措施。开展减隔震工程和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检查。

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工作机制。规范各地应急响应报告流程和内容,完善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管理制度,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专家队、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完善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工作机制,提升抗震防灾专业咨询能力。

六项工作助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2017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任务分工,根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重点抓好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务实推进智慧城建等工作。

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

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目标和工作任务,指导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制定省级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装配式建筑统计信息系统,加强监督考核,定期通报各省装配式建筑进展情况。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产品评估推广工作,研究梳理并重点推广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编制部品部件标准及图集,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

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配套能力。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装配施工和全装修专项调研,推动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全产业链发展。制定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创建一批部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工程项目。编制《木结构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木结构建筑试点示范和钢结构建筑推广工作取得进展。

加强装配式建筑队伍建设。指导各地结合建筑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装配式建筑能力的企业集团。加大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招投标等监管制度创新,合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

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印发《“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开展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环境全文强制标准研编及严寒、寒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推动重点区域城市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试点。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求,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探索以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适老化改造、建筑功能提升及居住环境整治同步实施的综合改造模式。加强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加大城市级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一批城市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开展公共建筑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并开展试点。

推广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信贷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地区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建立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机构诚信体系。研究制(修)订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年度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工作,编制《绿色建材评价分类目录》和以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为重点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相关要求和政策措施,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等解决建筑取暖需求,推行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配合做好“余热暖民”工程。加快中央财政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强化相关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示范成果总结。推动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房建设。

积极推进建设科技创新

实施住房城乡建设“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研究制订《规划》落实方案、工作分工和考核办法,推动部省联动和工作协同。跟踪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加大行业应用的前瞻I生研究。

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城镇水污染治理、城乡规划遥感监测与评估、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突破和集成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提炼部门和行业重点领域的科技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立项攻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制订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分类组建一批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完善行业专家智库,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研究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编制与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公告,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定2030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组织编制相关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督促试点城市完善落实工作方案。推动实施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与亚行合作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技术与政策研究。

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中英繁荣战略基金“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政策与技术研究项目”、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六期“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项目”中国子项目。继续推进中美、中加、中德、中芬低碳生态城市合作试点工作。

深化建筑能和绿色建筑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实施中美“净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好全球环境基金五期“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深化中德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合作和中加、中欧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合作。

务实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制定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城建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城建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应用发展方向,统筹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开展智慧城建评价。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引导支持各地智慧城市试点参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特点和需求出发,编制智慧城建指标体系,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技术研究,深入开展应用示范,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合格党员,确保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工作每个环节,为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保驾护航。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7篇

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 为确保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和《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暨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建文明企业、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争做文明职工等内容,加强宣传,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严格督查,狠抓落实,促进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保证体系,努力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所有建筑工地达到创建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深化质量通病治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努力增加经济效益,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深入开展“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临川精神教育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文化修养,努力营造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三、创建标准 (一)企业安全生产评价。 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77-2003),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设备与设施管理等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从公司到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有机结合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运行方式的高度统一。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健全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建造让人民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民心工程,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三)加强建筑工地管理。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临川区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达到环保、美观、安全的标准。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安全文明施工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促进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职工文明行为和素质教育。 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临川区民道德规范》、《临川区民十不守则》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争当技术能手,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市民意识和文明行为。做到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公共场所穿戴整洁(齐),无损坏花草树木、打架斗殴、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劳务用工合同管理,按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加强工程款回收的力度和对项目部劳务用工情况的检查和管理,做到按时足额兑付农民工工资,确保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市场秩序。 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执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为建筑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四、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4年6月15日前)。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根据创建目标任务的要求,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文明企业、文明工地和争当文明职工的重大意义,统一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营造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阶段(2004年6月16日至10月底)。各单位按照创建任务标准和制定的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做到扎扎实实,整体向前推进。 第三阶段: 迎检提高阶段(2004年11月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创建标准,逐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自检自改,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为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全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督查工作。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各项目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办事机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把创建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各工程项目部、各生产班组和个人,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间和工作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健全机制。 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一系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职工文明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制度和办法,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全市建筑业企业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严格奖惩。 各单位要将创建文明企业、安全文明工地和争当文明职工等各项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日常工作实行周调度、周汇报、周通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创建步伐。将建筑业企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企业年终信用考评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施工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迟缓,未按期完成任务的施工企业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城工作大局的施工企业,年度信用考评一律定为不合格。 临川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

为确保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和《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暨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建文明企业、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争做文明职工等内容,加强宣传,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严格督查,狠抓落实,促进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保证体系,努力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所有建筑工地达到创建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深化质量通病治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努力增加经济效益,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深入开展“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临川精神教育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文化修养,努力营造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三、创建标准 (一)企业安全生产评价。 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77-2003),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设备与设施管理等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从公司到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有机结合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运行方式的高度统一。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健全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建造让人民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民心工程,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三)加强建筑工地管理。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临川区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达到环保、美观、安全的标准。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安全文明施工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促进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职工文明行为和素质教育。 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临川区民道德规范》、《临川区民十不守则》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争当技术能手,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市民意识和文明行为。做到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公共场所穿戴整洁(齐),无损坏花草树木、打架斗殴、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劳务用工合同管理,按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加强工程款回收的力度和对项目部劳务用工情况的检查和管理,做到按时足额兑付农民工工资,确保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市场秩序。 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执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为建筑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四、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4年6月15日前)。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根据创建目标任务的要求,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文明企业、文明工地和争当文明职工的重大意义,统一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营造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阶段(2004年6月16日至10月底)。各单位按照创建任务标准和制定的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做到扎扎实实,整体向前推进。 第三阶段: 迎检提高阶段(2004年11月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创建标准,逐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自检自改,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为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全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督查工作。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各项目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办事机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把创建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各工程项目部、各生产班组和个人,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间和工作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健全机制。 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一系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职工文明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制度和办法,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全市建筑业企业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严格奖惩。 各单位要将创建文明企业、安全文明工地和争当文明职工等各项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日常工作实行周调度、周汇报、周通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创建步伐。将建筑业企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企业年终信用考评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施工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迟缓,未按期完成任务的施工企业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城工作大局的施工企业,年度信用考评一律定为不合格。

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8篇

[关键词]建筑业 安全隐患 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建筑规模不断加大,施工领域也有着新的变化,科技水平提高、施工难度增大、工期缩短、建筑施工方式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建筑业的安全水平却又低于所有工业部门的平均安全水平。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的大量开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令人堪忧。每年建筑施工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不容小视。

建筑业属事故多发性行业之一,这是由于建筑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处作业多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而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约占90% 。

二、露天作业多

一般工程施工中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以上,因此易受到阳光、雨、雷电、风、冰雪等自然条件以及不同气候的影响和危害。

三、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多

现在建筑施工正逐渐向机械化过渡,但大多时候还是采用人工方式作业,如肩扛、手提等强劳动作业方式。人工作业的弊端是工人在手工操作中,由于工作繁重、强度大,容易使人疲劳、精神不集中,产生误操作,造成工程事故。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立体交叉作业多

建筑工程结构复杂、工期要求短。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一般采用多家单位、多种工种互相配合的方式进行交叉作业。立体交叉作业特点是节约工期,能够使工程尽早完成。但立体交叉作业属于高风险、突发性强、能以预料的作业方式,如果多家单位配合不当、防护不严、缺乏管理都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在交叉作业时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

五、人与机器共同完成项目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与各式各样的重型机器以及一些笨重的施工材料接触,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而建筑工程中的人、物以及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非常多,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排除,将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了能够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切身的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国家和建设部相继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一些部门与企业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不以为意,无论在组织领导、制度完善,还是标准执行等方面,存在着只重形式、不重落实的现象。

从招投标环节看:有些招标企业收取投标单位好处费,选用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进行投标,并将工程交之施工。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资质较差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较好的完成工程项目,这样的企业对工程安全更无法保障。

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来看:没有保证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下工作,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施工现场工人不戴安全帽、建筑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监管人员擅离职守都是施工中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为了尽量减少和有效防范工程建设当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建筑从业人员65%均为农民工。他们的知识储备、工作方式、安全意识根本不能胜任建筑业的特殊环境及工作条件。在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开始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知识培训,因此缺乏在建筑行业工作中应有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

一些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减少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措手之一。

2.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

企业要深入开展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活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程度。

在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和制度下,依照准则与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3.加强安全教育、加大法律宣传

每一个工程人员懂应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了解自己的行为责任就必须对每一位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及法制教育。要求工程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建设;特殊工种岗位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持有相应证件;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者们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造成施工安全事故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但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建筑施工中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是巨大的,我们务必做好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建设更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从源头做起,加大对建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使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秋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