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9 17:24:47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1篇

1、医药工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2、医药工业效益水平稳中趋升,盈利水平增速放缓

3、进出口总额保持一定增长,呈现高出低进的态势

4、市场消费需求活跃,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

5、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持续走低

6、行业生产销售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

7、医药零售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8、农村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医药经济新的增长点

9、医药市场消费结构继续呈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

二、2005年影响我国医药市场重要因素与事件回顾

1.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推行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行,2005年,我国在90%以上的地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参保人数的不断上升,意味着潜在消费群体将迅速扩张,医保用药在医药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会继续增加,从而为中国医药市场特别是主流医药市场注入了新的需求动力。

2.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深化

?2005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进一步规范完善,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GSP时代来临;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都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会显得相对狭窄,OTC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药品价格调整

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9月28日宣布,从2005年10月10日起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降价金额约为40亿元。这是我国第17次药品降价,也是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使企业盈利空间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药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6年开始,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并且根据规划,到2006年,“新农合”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将带来大约450亿元的医药市场空间,今后农村医药市场将成为整体医药市场新的增长点。

5.医疗改革进程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没到位,50%的城市人口和83%的农村人口没医疗保险。2005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布医疗改革报告,提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目前,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模式一种是产权置换,由公有公营变成民有民营;另一种模式虽然产权不变,还是国有事业单位的性质,享受各种税费优惠,但完全实行企业化经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还有就是两者杂揉,许多公立医院与民间资本联合办医。在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第一的目标之下,推行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医疗改革措施,引入市场化方式、提供差别化的医疗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可以预计,新方案将为老百姓带来享受医改成果的喜悦,更将为医药市场巩固正日益脆弱的消费信心。

6.汇率政策调整

2005年7月21日汇率政策的调整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其结果是人民币升值,就短期内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看,程度是不同的,而对产业内部不同子产业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就医药工业来看,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受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对化学制剂药和生物药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国外新特药的进口价格将会下降,间接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盈利空间,国内企业产品的价格会有所降低;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是造成进口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而对中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轻。

三、2005年中国医药市场分析

(一)我国药品行业2005年发展情况分析

1、我国药品市场发展特点

(1)化学原料药工业销售持续向好

(2)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处于增长平稳期,创仿结合仍有可为

(3)中药工业运行基本平稳

(4)生物制药工业销售增幅有所回落

2、我国药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药品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医药产业亟待产业升级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4)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5)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二)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1、近年来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近年来,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一直倍受瞩目。200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达到辉煌的顶峰,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随后几年市场则迅速转入低迷,2001年、2002年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3%和29.8%,2002年销售额仅为200亿元。2003年在初突如其来的SRAS疫情的刺激下,保健品行业明显回暖,当年销售额就达到300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50%;2004年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上升势头,销售额为340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为13.3%,虽低于2003年增幅但依旧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销售额突破了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据商务部预测,200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8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24%,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保健品增长最快的市场。

2、我国保健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2)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发育不足

(3)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力量薄弱

(4)重视广告促销,忽视提高质量

(三)200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分析

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走势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30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容量由2000年的45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860亿元人民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额每年保持在14%左右的增速。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令人担忧

(2)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医疗器械行业缺乏知名品牌

(4)医疗器械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四、影响我国医药市场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

1、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

2、日益增长的医药保健需求

3、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4、农村医药消费市场的发展

5、国家相关政策影响

五、2006年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2006年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总体趋势

1、医药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

2、市场药品价格总体走低,第三终端市场活跃

3、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大,并购、重组仍是主题

4、农村医药市场将有较大发展,推动农村药品市场仍需多管齐下

5、OTC市场将迎来大发展

(二)医药市场分行业发展趋势

1、我国药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医药企业的虎视眈眈,药品零售价格的持续下降,都将给药品市场带了机遇与挑战:

(1)继续保持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

(2)天然药物热潮涌起,中药现代化成为热点

(3)医药制造企业盈利水平仍将下降,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4)医药零售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我国保健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保健品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保健品价格总体水平将下降,不同种类产品价格发展趋势不同

(3)新资源、高技术、方便剂型的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4)营销手段日益多样化,直销渠道将成新宠

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将变得更为广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2)高精尖、中高档医疗器械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国外公司垄断高端市场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2篇

【关键词】 新医改;合资医药企业;策略

2009年伊始,我国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即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提出,将在2009至2011这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五项重点包括了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新医改8500亿的巨型蛋糕使国内医药企业和外资医药企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上。尽管到目前为止新医改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价格制度等方面。但它的推出和实施引发了中国整个医药行业新的思考。

一、合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领域的现状

医药是一个涉及我国国计民生和公共健康的特殊产业,在外资的进入中带来了利好和危机。具体表现为在有力带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加快境外品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外资的市场控制率、股权控制率、技术控制率不断提升,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同时占有中国医药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近年来跨国企业在中国医药领域的投资,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合资和外资制药企业约1500多家,占我国制药企业总数的30%左右。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外资企业的销售额占了我国整个医药市场份额的27%左右;在大城市中,外资药和进口药已占据60%~65%的市场份额;在医疗器械市场中,80%左右的份额为“洋品牌”;有些特殊品种的市场几乎被外资产品所垄断。尽管如此,合资制药企业和广大本土产企业一样,同样面临新医改政策出台所带来的不可预知影响。

二、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的影响

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落实到十七大报告所体现的卫生事业公益性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上。从今年年初的新医改方案的两条主干思路,即向“广覆盖、低水平”发展,就体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这一初衷和目标。“广覆盖”即各种保障项目都应尽可能地覆盖到该覆盖的全部人群。“低水平”即中国社会保障的性质必将定位在较低水平的“基本保障”上。新医改实施方案也必须体现市场化思路,否则无法实施。对医药企业包括合资企业而言,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将会加剧,长远看来医药企业就用药量增加这一点将面临两个机会:一方面医保覆盖面扩大和发展社区医疗将增加城镇居民用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将增加农村用药规模。

进一步分析,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近期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在以医院为销售终端的市场上,外资和合资类药品所占市场份额在一半以上,2008年这一比率还在上升,且销售和利润集中度很高,其对我国医院利润的实际贡献率已达到60%~70%,上海、北京、广州在内的一线市场,优势地位更为明显。2009年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主要精神是“普惠”,即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普惠”,普通老百姓得到用药买药价格的实惠,医药企业质优价廉药品推广的实惠。从第二个层面看,目前外资企业的药品价格相对高昂,“受惠”幅度不大,相对昂贵的药价无疑成为该药品进入各地医保目录的阻碍,这种情况,将是合资医药企业在未来可能遭遇的普遍情况,降低药价将合资医药企业成为现阶段必须提上思考议程的问题。

三、新医改下合资医药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公司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预测报告》)指出:“新医改不但会使我国医药市场大洗牌,还会引发外资企业的一系列动作,不管是设立研发中心、进军流通领域还是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都无不说明了外资企业的动机:控制成本、拓展市场、建立合伙关系、控制当地销售网络,以便在新医改中获得好处”。从这一预测报告至今,不难发现,新医改环境下,合资医药企业可能加紧加快开展的工作会是这样的一种态势:竞相争夺非一线城市的主导权、加强渠道建设、拓展思路进军医药流通领域、加强研发、加大专利药品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环宇.美国行业营销经典案例:美式营销战[M].美国医药业营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8-01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3篇

关键词:以药养医;医疗改革;医药分离;委托理论

2014年5月14日,大型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涉嫌行贿案侦查终结。为了提高药品售价和打开药品销售渠道,在华经营期间,该药企部分高管向政府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疗机构、医生等大肆行贿,非法牟取数十亿元收入。葛兰素史克贿赂事件的曝光再次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到我国药价虚高的问题上。

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据卫生部卫生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持续上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越演越烈。《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3.54%,而2010年该比例上升到5.01%;1995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1667.8元,而2010年该费用上升到6193.9元。目前我国药品出厂价一般为零售价的10%-20%,药企运营费用为药价的20%-30%。环节太多,腐败应运而生,造成药价虚高。同时,滥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医药贿赂等行为流行不息。政府投入资金和医保覆盖上升,医保基金负担连年大幅增长甚至亏损上亿,老百姓却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不少人因高昂的医药费而延误了病情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国“以药养医”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以药养医”是指用药品收支结余来弥补医疗服务亏损,在财政补助减弱和政府严格管制医疗服务收费的现实约束下,医院以药品收入为主要创收方式。这样便助长了滥用药的风气,促使药品收入连年上升,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以药养医”现象的弊端,如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门诊药房改为零售企业试点、降低药品加成率等,但并没有收到显著效果。我国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是真正打断“以药养医”的利益链。而面对“以药养医”,须从历史根源寻找解决办法。

二、“以药养医”问题的根源

中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控制流行病,政府免费向公众提供卫生服务,直接对医疗服务定价并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政府财政全额补助,医疗机构对其经营效果不承担经济责任,国民普遍享受到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这种免费的卫生服务水平很低,仅能控制流行病,无法满足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于1985年正式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于1992年提出“以工助医”“以副补主”,逐步减少财政对医疗系统的投入,导致医疗机构的经费缺口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全行业的政策性亏损。这时政府提出“以药养医”政策,让医院自负盈亏,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医疗服务的资金匮乏问题。从此,药品收入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以药养医”问题愈演愈烈,甚至呈现出“药价越降,药费越高”现象,也诱发了抗生素滥用、药企与医院勾结和医药贿赂等现象。在我国,“以药养医”已俨然成为现今医院追逐利益的主流模式。国内学者就其原因深入分析,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政府财政拨款不足

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措施使各级政府对医疗部门的支持力度大幅下降,政府投入仅占公立医院的支出7%,余下支出需靠医院自行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公立医院开始依靠出售药物来维持生存。《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药品收入占到医院整体收入的41.8%。

(二)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医疗服务价格包括门诊、住院、检查、治疗、手术等项目的收费价格,是医生劳动价值的货币体现。在我国,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其价格受政府管制。医疗服务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成本不断变化,但医疗收费标准在制定后变动缓慢甚至长期不变。医疗服务价格既不能体现医务劳动价值,又不能反映医疗供求关系。医生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医院只能通过药品收入来谋求利益最大化。

(三)定价机制不合理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原料成分、技术含量较复杂,信息不对称造成定价困难。每当政府要求降价时,药企就通过“新药审批”将药品改头换面销售,结果药价不降反升。政府处于信息劣势,缺少专门的监管人士和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药品降价难以落实。

(四)药品生产流通机制繁杂无序

目前,我国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均呈现出“多、小、散、乱、低”和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特点。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促使医院多用药、用新药贵药,甚至采取“高定价、大回扣”的营销手段及通过红包、贿赂等违法手段推销药品,使医疗市场道德行为混乱。

(五)医院的“双垄断”地位

一方面,医院作为患者的人,是药品需求者。受限于低端混乱的发展状况,作为供给者的药企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医院是患者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供给者。由于对医疗和药品的专业程度不同,信息不对称,患者在选择药品时也处于被动地位。药品供需双垄断地位有利于医院顺利赚取大额药品差价。

三、“以药养医”问题的后果

“以药养医”制度在历史上曾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在新时代,该制度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了谋求高利润,医生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进的医术,而是尽量开大处方、新药贵药以弥补收入的不足;药企为了药品促销,争相通过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拉拢医生,“以药养医”演化为“以药腐医”;医患合谋骗取医保也成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道德风险加大。“以药养医”扭曲了药品的市场价格和医生的用药行为,增加了药品的浪费、患者的治疗成本和国家的医保开支,加剧了社会道德败坏,扰乱了药品流通环节和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医药卫生改革进程。

四、“以药养医”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来分析“以药养医”这个现实问题。下面,我们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理论的角度对其内在微观机制予以分析。卫生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医患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作为卫生经济学的奠基之作,阿罗(1963)指出,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医疗领域的根本问题。福克斯(2000)指出微观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是理解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各种问题的关键。国内学者侯振刚和蒋承(2004)认为,医患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会对双方的行为产生影响。汪丁丁(2005)认为,解决当前中国医疗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价医生服务。信息不对称是医疗服务行业的显著特征,患者缺乏足够的医疗信息,而医生与患者之间低频率的交易行为具有随机性和短期合约性。患者不愿承担高额交易成本去改变信息劣势,医院有着维持药品高价的优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医疗机构与政府、医药企业之间也同样存在。我们可以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假设,建立价格管制情况下针对医生的激励模型,以拉丰和马赫蒂摩(2002)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影响。当医疗服务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若政府无法完全限制医生收取其他相关费用,则必会导致“以药养医”的形成;若政府试图控制相关费用的收取以降低医疗费用,则会使医生的努力水平偏离次优水平和患者的福利水平下降。委托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政府、医保、医院、药企和患者是“以药养医”问题的五个市场主体。我们可以按照“政府—医院”“医院—药企”“医院—医生”和“医生—患者”四对关系,利用委托理论,研究在不同的政策假设下各主体的行为方式。例如,建立多部门监督模型和激励模型分析政府和医院的委托关系,从而研究监管重叠、药品加成率高问题;建立过度用药模型分析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从而研究医院过度用药、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医疗资源向高等级医院集中、基层医院效率低下、药品产销市场中的委托关系。具体分析角度如下:

(一)政府与医院

政府将保障全民健康的职责委托给医院,医疗卫生事业支出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选择直接办医院或是通过签订契约购买私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二者都是委托关系,政府委托公立或私立医院为人。

(二)医院与药企

药企依靠提成和回扣激励医院使用自己的产品。药企提高药品的协议价,医院从药品销售中获得合法加成并通过多开新药贵药来谋利,医院购买药品的协议价越高,医院获得的加成就越多,形成了医院和药企间双赢的合谋关系。

(三)医院与医生

80年代以后,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契约关系转变为分成合约,医院将多项任务委托给医生,但不同任务的激励程度不同,其中开处方售药的激励最大。这导致开大处方和大肆收取药企回扣对医生的激励作用最大,加剧了“以药养医”。

(四)医生和患者

首先,患者委托医生治疗疾病,患者与医生存在委托关系。如前所述,这个委托关系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患者不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而医生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其次,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按规定患者需要排队以获取医疗服务,这激励了患者贿赂医生以得到快速优质医疗服务。另外,医生与患者合谋以骗取医保资金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五、“以药养医”问题的解决措施

学术界对“以药养医”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萧庆伦(1988)认为,应改革医师服务支付制度,在医师投入、训练的机会成本和执业成本三项投入要素的基础上制定支付标准。余晖(2004)认为应推动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让保险公司作为患者的人去与药企谈判,从而制定药价。许多文献都对政府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偿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后付制的补偿方式鼓励了高质量医疗服务,但却抑制了医院高效率地使用资源;而预付制则刚好相反。针对“以药养医”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改革医院补偿机制

为了保证社会福利性和公立医院公益性,政府须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力度,同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以确保其建设标准、规模效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补助机制应与医院业务量、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挂钩,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提高基本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让价格合理地体现医务人员的知识价值,从而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而非追求药品的销售和设备的使用;适度降低医疗设备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减少医务人员对患者产生的“诱导需求”。

(二)落实医药分离,加强药品监管

医疗机构不开设药房、不出售药物,患者凭医生所开处方到药店配药,建立并完善法规防止医院和药店采取勾结行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彻底分离,真正做到医药分家。只有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药价才能使患者真正获益,因此加强药品的质量监督是重中之重。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管理,严格把控新药审批关,规范药品生产成本核算等。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药品定价方式,对高价和低价药品实行差别率控制,消除通过开贵药新药谋利对医院和医生产生的激励作用,从而改变不合理开处方行为。

(三)改革药品流通体制

流通成本主要是物流运作成本和营销渠道成本,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成本越高,产品售价就越高。因此必须控制药品流通环节中的成本加成。比如,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实施两票制: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医院过程中只允许开两次增值税发票———生产企业到配送企业,配送企业到医院,有效避免了因流通环节过多而产生的药价虚高现象。建立覆盖广、供货快、品种全的药品批发体系,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鼓励连锁药店经营,加强药品市场竞争。

(四)改变医生绩效评价指标

在保证医生诊治的积极性和效果的前提下,改革医生收入分配体制,改变业绩评价指标,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提高各等级医生的工资标准,并由财政全额负担。医生的收入与各项考核指标是否达标或超标挂钩,奖金和门诊量挂钩,激励医生主动提高服务态度和业务质量。

(五)普及医药知识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药;人力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029-03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需求数量的比较研究”[批准号:高学会(2006)28]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王思民,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俞颂华,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科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刘志勇,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实习科副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4)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民族特色和发展优势的产业,是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最有可能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然而,在这个产业竟出现了“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局面,究其原因,中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企业的成败取决于经营企业人才的优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振兴民族产业。

一、学科特点因素

(一)思维方式因素。思维方式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中医学从它诞生的《内经》起,就浸润了浓厚的儒、道文化色彩,其整个理论体系充满了宏观(整体观)与思辨(辨证论治)特色,其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主要依靠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通、水乳相融。中医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医学科的发展:一是对人文和哲学科学先进的研究成果非常容易接纳和吸收,中医理论在其发展历程中,移植和吸收了各个时代的先进的人文和哲学科研成果内容,如阴阳、五行、气及阴阳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哲学中吸取而来的,中医学体现了医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二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医与现代自然科技文明的嫁接,而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中医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给中医教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理论和自身的发展没有象西医那样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突飞猛进,不仅使中医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延缓了,而且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因素。按照民族、区域、社会、历史等原因形成的研究习惯来划分,方法论大体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以综合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在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方法。它多以哲学方法、系统方法以及最新出现的模糊集合、模糊识别方法等为基础。我国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就是运用这种宏观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其二是以分析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来研究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多以物理学、化学、数学方法为基础。这就是西方西医所习惯采用的研究方法。中医学和西医学由于其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形成两个不同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两者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又决定了两者基础课程教育的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医学模式。西医学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基础课程,重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其对感性知识的获取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比较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学以文学、历史、哲学为基础课程,侧重训练学生的思辩思维能力,培养其对理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时空-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单靠某一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难以达到探寻科学真谛目的,因此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高度综合的倾向,产生了以自觉综合为主要倾向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的改变势必导致两种医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或者临床实践上的结合。这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培养将产生重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育模式因素。中医教育模式有两种:一是师承教育;二是学院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均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最早模式,它是由中医学的人文思想和其经验医学的学术特性决定的,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医的学术体系中,“师带徒”已经成为中医传承的关键。虽然中医师承传统的带徒式的教育方式,为中医学的生存、传承、发展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但是传统师承方式由于少数人、小范围的限局性,无法适应现代这种大规模的、群体性的、敞开性学院教学的需求,不利于中医学主动融入到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中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发展下去,其传承的相对局限和单一性可能导致中医阵地的萎缩和市场的丢失。另外,传统的师承教育特点难以承担中医事业培养多元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中医教育模式因素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质量,产出的中医药卫生人力数量过多或过少、质量好与坏,不仅会影响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市场,也会影响到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因此,只有把师承教育和学院教育这两种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医药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也才能适应中医学科的市场竞争。

二、供需平衡因素

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因素包括两组供需关系:一是中医药卫生服务的供方和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构成的供需关系。在这组供需关系中供方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病床总量、门诊总量、病床使用率等)受社会需方(包括人口总量、城镇人口比例、老龄化和14岁儿童以下人口比例)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供方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数量取决于社会需求量的多少,如果过多或过少提供医疗服务,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不能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的需求;二是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它们构成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第二组供需关系。中医药教育机构是中医药卫生人力的生产者,中医药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的基本情况,中医药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质量的好坏,而中医药卫生人力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卫生供方产出状况。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对中医药人力的需求是中医药教育层次、规模、结构确立和优化的基本依据。因此,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是辨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医药教育产出的中医药卫生人力,应当满足和符合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方的要求,这样二者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无谓的损失,才能符合人力市场规律。但是我国近几年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服务这组供需关系的实际情况却违背了人力市场的供需运转规律。从1999年到2004年,全国实际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呈递减趋势,平均每年减少5729人,平均减幅为0.75%。而中医药每年各种层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这

种现象表明中医药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并未按照中医药卫生人力服务供方对中医药人力的需求相吻合,出现较大的偏差,不符合按照教育与人力市场需求的关系规律。

中医药卫生人力的产出和需求牵扯到中医药教育市场、中医药卫生人力市场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给市场,如果这三个市场的衔接和运转过程不畅通,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提供中医药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导致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从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社会经济因素

(一)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社会因素。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规模、储量、结构是由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的需求所决定的。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的提供的中医药人力数量却取决于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量。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社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因素、医疗观念因素和医疗保险制度。

1、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儿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例。

(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卫生服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与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呈正比例关系,但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影响有多大呢?为了考察人口增长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程度,我们把1999年――2004年人口增长情况与中医药人员数量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造成对中医药人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我们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对人口增长、中医药人员增长数量情况进行比较,排除2002年的人口增长统计数据非正常因素,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增长600万左右,中医药人数增长数为2人,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300万人,但中医药人员数则为负增长。

(2)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的需求,而人均年龄与人均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住院率为80‰,14岁以下少儿人群的住院率为52‰,中青年组住院率为30‰;从门诊数量看,两周就诊率65岁以上组接近300‰,14岁以下组为430‰,中青年组平均为160‰-180‰。根据最新人口老龄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在未来15年里,老年人每年增加590万人,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人,人口老龄化必将导致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3)城镇人口比例。由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交通条件和医疗观念等因素的差异,城镇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卫生服务利用等高于农村居民。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镇)化步伐也随着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成为城镇居民,根据预测,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比例将达到50%-60%,为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中医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必须考虑人口城镇化水平这一重要因素。

2、社会医疗观念。社会医疗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医药的认同;二是对疾病的看法。虽然社会医疗观念属于文化认识范畴,但它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人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很多人群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西医对此疗效不理想,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食品安全、美容美体、整形护肤、健身、养生等中医药保健,老年人对中医药的认同感要较其他人群要高,社会医疗观念的变化会促进和带动了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

3、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宏观干预,是一种解决医疗卫生消费的制度,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是利用社会医疗保险的渠道组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这将势必改变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们医疗消费的方式,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家属半劳保医疗、其他各种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减轻人们对医疗的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医药人力资源市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认同,也在逐步把中医药治疗纳入政府和社会的医疗保险范围,这对中医药人力资源走向国际市场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二)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经济因素。综合国内外多年来的卫生服务研究结果,经济因素对医药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不仅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增量效应,人均GDP每增长1%,卫生服务消费则增加1.04%;二是在影响医疗服务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在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及就业状况等组别中均是第一位影响因素;三是经济因素不仅影响卫生服务的需方,而且对卫生服务的供方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就卫生服务需方来讲,经济水平决定了居民的就医意愿,就医能力,就医地点等;就卫生服务供方来讲,经济水平决定了卫生服务的设备、卫生人力、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经济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宏观观测指标可以从人均GDP和卫生费用占GDP比例测得。

综上所述,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发展的市场因素既有市场供需平衡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

四、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区域差异因素

(一)城乡差别因素。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的统计,1997年至2001年,全国农民卫生总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6%左右,即2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8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城乡在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剪刀差”。随着“新农合”医疗试点和不断推广,中医药人力资源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市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激励政策让中医药卫生人力流向农村,培养中医药人力资源的高等院校也要密切关注农村医疗市场,大力培养适合农村的中医药人才。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5篇

一、改革的公益化方向

(一)医疗卫生公益性缺失分析

在医疗卫生领域,公益性不足一直被视为是多种问题的根源之一。“过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给政策不给钱’,结果把公共医疗机构推上了市场,把营利驱动逼了出来,最终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医疗机构主要依靠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从而导致公共医疗机构看似“公益”,实则“盈利”。因此,面对医改困局,回归“公益性”成为破题之选。

(二)新医改的公益化方向

尽管众所期盼的医改最终方案至今“千呼万唤未出来”,但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被明确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改公益性质渐明晰。

2008年医改新方案同样强调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今年的“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高强多次强调,“医改的核心是要体现公益性。”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联合新浪网对3718名公众进行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占94.9%)赞成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看来这的确是一个顺应民意之举。从民调高达94.9%的赞成率来看,大方向是找对了,但在“公益性”的具体落实上分歧还不小。

二、改革路径之争――政府和市场角色的确定

无论从经济学原理还是从公共政策出发,医改核心话题绕不开“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因为它关系到卫生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关于医疗服务应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医疗界和经济学界之间一直争论激烈。各方观点被舆论不断地划分为“政府主导派”与“市场主导派”。尽管学者们都不赞同这种划分,但公众仍可清晰地看到,“政府派”对市场机制在医疗领域严重失灵的担忧,而反对者却担心“政府主导”下是否有效率与竞争公平。

20年前,卫生部高层提出的“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被认为是中国医疗市场化的信号之一。但是,今天的中国医改却被公认“陷入怪圈”――市场化没有带来医疗事业发展,却导致了公众看病难和看病贵。对此方向性之争,最终以官方的明确表态而有了定论。2008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表示,卫生是公益性事业,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的经验和做法。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明确表态,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医改方案既要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公益性的特点,也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不能影响医疗科学水平的提高。“我们不能因为一顶‘公益性’的帽子而忽视医疗行业的特点。”中国医改不成功的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因此,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探寻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路。

三、医疗体制中的相关利益主体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制度的功能或效果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制度通常是社会行动者的行动背景或者可资利用的资源。在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对制度进行再阐释、改进和创造,从而促进制度的意外功能或效果。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言:“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个体行动者是唯一的活动对象。他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应用各种资源,来左右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制度与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它们之间的关系状态会对制度的预期功能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当环境满足制度的预设条件时,可能会促进制度的预期功能或效果,而当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制度的预设条件时,制度的功能或效果就会偏离制度设计的初衷,甚至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

“病有所医”是13亿中国民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政府不懈努力的目标。然而,受制于体制、经费等深层次问题的影响,医改的步伐仍显沉重。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所涉及利益相关方进行分析,分析其对医改推行的“动阻力”,是我们找出医改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医疗机构

公立医院要坚持实现政府主导这一基本原则。现在医院的定位很尴尬,说是事业单位,可职工的工资不保,要自己养活自己。医院负责人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经营上,医院设立经管处,围绕经营来开展工作。说医院是企业,国家又未按法人治理结构来设置,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同时医院还承担着社会责任。

据分析,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对卫生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发生了改变,药品加价率低,医疗服务成本未能得到合理补偿。现在,公立医院的支出很大,要补偿其支出,主要有3个来源,第一是财政补助,即政府投资;第二是医院服务的收入,住院费、挂号费、手术费等;第三就是药品批零差价。现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大概占医院总收入的10%不到,所以公立医院主要靠提供服务和药品来补偿它的支出。这种过度的市场补偿,导致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大处方等种种不规范的行为,造成“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

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通过药品价格加价收入弥补其财政投入不足所需的运营和发展费用,被称为“以药养医”。 资料显示,医院总收入的50%~70%是药品销售收入,“以药养医”状况严重。现行“以药养医”制度使得定位非盈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不得不同时扮演逐利机构的尴尬角色。医院收入、科室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药品创收。

(二)生产销售药品的企业

1.医药生产厂家。厂家的收益几乎完全来自于销售药品的所得。一种常用药品往往有数十上百家生产厂家,它们的差别主要在于品牌和知名度。厂家之间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由于医药市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药品的定价权又通常为物价部门所有。为了让自己的药品有更好的销路,只有出让部分利润给药品销售终端的医生和药店。对医药生产厂家来说,在医药行业的规制中,药品的定价更加透明,利润空间减小,必然面对收益的减少。

2.药房(店) 。医院药房(店) 作为药品销售的终端,对药品的流通往往起着支配的作用。由于药品生产厂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类但不同品牌的药品根本上具有同质性。要打开药品的销路,必然要在药店和药房上多下功夫。药房(店) 采购的具体负责人具有对药品提供商“生杀予夺”的大权。因此,药店动辄收取少则几千,多则数万的“进店费”就不足为怪了。行业混乱由此滋生。其实,药品的利润在出厂后被层层盘剥,而厂商所得,比较药房来说只占少数。这从根本上是由于它们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平等造成的。这种不平等地位如不改变,局面就难以有所改观。

(三)医生

医生从事的是高脑力、高风险的工作,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思想压力,工作严谨、强度大是其特点。与其付出相比,大多数普通医生的待遇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以药养医”的现象就比较容易出现。

《生命时报》联手搜狐网健康频道、丁香园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并在全国8个城市的19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一期推出“老百姓如何评说医生”,共2067名网友参与了此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做医生并不被多数人认同,不少百姓认为他们受尊敬程度比过去下降、“收入低”、“没时间顾家”,医生队伍甚至可能“后继少人”。这里面虽然有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下降的原因,但医疗卫生体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医生也有很多的苦衷和无奈。

因此,应承认医疗服务的应有价值,以及形成与之相对称的制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杜绝灰色收入。如果医院维持目前的经营模式,自谋发展出路、以药养医,彻底杜绝灰色收入就很难做到,由此加重了患者负担,也加剧了医患矛盾。

(四)患者

医药市场中,药品最终的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有资料显示,生病未就诊、未住院且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中,有38.2%是由于经济困难;应该住院而未住院患者中,70%是由于经济困难。城乡低收入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达到了41% ,远高于一般收入人群。医药市场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卖方市场。在卖方市场上,卖者和买者的地位差别非常大,卖方是支配者,买方是受支配者。根据卖方市场的一般特点,高位价格是它的核心。短缺的供给和过量的需求导致医疗费的高价位。虽然不能说高位价格对卖方总是有益,但是对买方肯定是无益的。对高收入群体来说,如果高昂的药价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对低收入患者来说,则难以承担。患者到医院购买服务的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信息弱于医生,医生对病情的实事求是程度也无法观察。患者没有增加这种信息的来源,无法对医生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听从医生的诊断。在没有约束条件时,有的医生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有的医生达到此目标的手段往往也比较单一,就是增加药费和诊疗费。导致很多患者不能“病有所医”,与医生这个群体也逐渐对立,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6篇

关键词:医疗服务支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医疗服务事业一直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一项基础条件。医疗服务支出本身是一种地成本、高效率的投入,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由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也随着增多。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支出整体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医疗服务支出的现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我国医疗服务支出低成本、公平、健康的目的。

一、我国医疗服务支出现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以来哦服务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医疗服务支出水平偏低的问题,目前的医疗服务支出水平不能够满足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均衡发展的支出需求。

1.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规模呈逐渐扩大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12年的医疗服务支出总费用达到9055.48亿元,到2013年近中央财政的医疗支出预算就达到2602.53亿元,占据中央财政总支出的3.8%。并且医疗服务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也呈逐渐上升,图1所示为我国2000年至2012年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占我国财政支出和GDP比重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其比重在我国的总财政支出中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我国至2006年下半年开始酝酿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责任,在2009年,我国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呈现快速症状的态势。

2.我国医疗服务支出水平较低。2012年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比重在我国财政支出中仅占据7.2%,此支出比重仍不能够按照我国政府支出的需求,且此比重与世界医疗平均水平(10.60%)相比偏低,总体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总费用不足。

3.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医疗服务支出主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第二,我国政府和社会所承受的医疗服务支出比例偏低。目前我国的居民所享有的医疗服务供给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个人的收入。

4.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表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分析我国城乡的医疗服务支出机构,从宏观层面来看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其中城市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卫生服务支出费用相差加大,由此表现出我国医疗服务支出事业严重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由此影响着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支出水平的对策

1.加大政府医疗服务支出规模。根据国际标准,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较低,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的了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但是其投入力度仍有待提高,同时医疗服务的支出缺口会提升社会和个人医疗服务费用,进而促使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支出规模是解决此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加大医疗服务支出规模,从而降低个人医疗服务费用,提升居民的投资意愿,增加消费系数。医疗服务支出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产品的投放力度来实现。

2.调整我国医疗服务支出的结构。首先,政府应充分利用我国公共医疗服务机构所拥有的公共产品,用这些公共产品来提升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其次,加大对私人产品性医疗服务项目的税收力度,一次减弱商业化私人服务;再次,加强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以及加大医疗服务的科研支出,依此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3.调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方向。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方向应注重向公共卫生、基层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的财政支出,逐步加大对初级卫生保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

4.科学构建医疗卫生政府支出的责任分担机制。各级政府应在明确自身医疗卫生事权的基础上,构建支出责任分担机制,责任的划分应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人口、消费水平、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各级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的分担比例。

5.完善政府医疗服务监管职能。目前,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中仍没有明确政府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职能,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对于外部较强的公共服务的件管理力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应尽快完成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体制,强化其监管职能和医疗服务的审核体制,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来维护病人的权益。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预算外资金监管制度,以限制医疗服务机构能力的无限制扩展。

6.合理控制药材市场价格。首先,建立完善的药材储备库。目前我国面临中药材供给不足,国家药材储备不足等问题,若是遇到中的疾病灾害,便会出现药价上涨,不利于我国卫生防御和通货膨胀的抑制。为了解决此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药材储备库,以保证我国医疗服务中药材的供需稳定,进而有效的控制市场药材价格。其次,规范药材市场。第一要严格禁止药品的改名换价;第二,在保证药品的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的外包装,从而降低药品的价格;第三,严格规范药品市场的供需,以防止各商家为利益而提升市场价格;第四,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药品制作厂一定的补贴,从而降低药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市场药品的价格。

三、结束语

医疗服务支出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我国的医疗服务支出现状来看,我国的以医疗服务支出还存在支出规模扩大,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从医疗服务支出投入、医疗服务支出结构的调整、加强政府的监管以及合理控制药材市场等方面来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7篇

城市患者药品消费心理和习惯分析

1. 城市医药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城市患者最关心的是药品的疗效,其次是安全性。

对于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下的城市患者,当他们患病时多数人抱着及早用药,快速康复的心态寻医问药。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下疗效与安全相比略占上风。例如,在抗菌素的使用上多数城市消费者愿意使用高档次、新一代产品,却忽略人体是否能够产生耐药性等潜在的不良因素。

2. 城市医药消费者的国药情节:在适应症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中药制剂的占55%。

经研究表明,城市患者多数人心中认为:中药治本,西药治标。在同样的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城市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中药制剂。例如,在治疗风湿病、哮喘病等慢性常见病方面,祖国医药更受到城市消费者的信赖。

3. 城市医药消费者的广告反应:城市消费者相对大量的药品广告持比较冷静和理智的态度。相对农村患者来讲,城市患者接受到的医药广告信息要更多一些。形形色色的医药广告和治疗手法,包括有效的还是虚假的城市消费者见的也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消费者相对农村消费者显得对医药广告的反应就更加理智。因此,在当今的城市医药市场启动一个新品种的市场周期要长于以往。但如果您的产品确实疗效不错,充满信心地坚持就更显得重要了!

4. 城市医药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影响因素:对于严重或特殊疾病、住院治疗疾病等,用药基本取决于医生;相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轻证疾病,患者除了受医生指导外,还有自身对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判断,用药的方便性、价格、广告的导向及他人的意见等因素都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农村患者药品消费心理和习惯分析

1. 农村医药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农民及小城镇居民购药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是疗效。在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小城镇,消费者在购药时往往先对比价格,无论医生或OTC店员如何解释药物的疗效的重要性,他们都会认真地考虑价位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因为在经济承受能力上他们确实是弱者。因此,在大多数农村市场中高档次的药物很难形成大量的销售。

2. 农村医药消费者对疗效的认识

农村患者认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西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他们认为无效。他们吃药1-2瓶必须见效,否则改换品牌,他们大多无钱也无耐心把药吃5盒以上。因此,在农村市场很难培养品牌的忠诚度。

3.农村医药消费者药品信息的来源

1)重要途径为媒体,依次是电视(央视、省视、地视)、广播、店头POP、报纸

2)乡村医生、药店营业员介绍

医疗医药市场分析第8篇

关键词: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分析

上海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历了10年历程,职工就医由原来的指定两家医院到目前凭社会保障卡至任何医院就诊,方便了职工就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但对医保费用的控制、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何应用好有限的医保资源,服务于广大职工,已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突出问题,也是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难点问题。现就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点做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如下。

1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点探讨

1.1 各医院医保职工数量的不稳定性使医保总量控制的量化指标不够准确 过去公费医疗是根据各医院定点的公费医疗人数,给予相应的费用包干,现在职工凭社保卡可到任何医院就诊,因此各医疗机构就诊的医保职工流动性较大,数量是动态变化的、不稳定的,给经费的定量带来困难。医保局总量控制指标是根据同类同级医院及上一年度该医院医保指标的完成数作参考,而核定下一年的医保经费控制指标,年终清算时超量部分根据考核指标按比例进行分摊,因此,各医院将在医疗市场上围绕医疗质量、收费价格、服务功能、技术水平、社会声誉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关注医疗服务成本、效率、效益与效果,占领并巩固医疗市场,得到更多市场份额已成为各医院竞争的焦点[1]。同时控制好医保指标,以争取第2年更多的医保经费。而医保经费是有限的,造成医保费用难以控制。

1.2 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与医疗服务的无限性的矛盾 医保支付预算经费总额是以上一年度医保正常缴费收入为基数,加上7.5%的增长率后确定的,资金是有限的,而医疗服务是一种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消费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医院是一个利益主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2]。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医保经费,往往诱导职工多做检查、多开药、多做治疗,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职工门急诊一旦进入共付段,自负比例是固定的,且没有最高支付限额,因此没有约束机制。有些职工自己点名开药,甚至今天上这家医院开药,明天上那家医院开药,甚至将药出售给药贩子以谋取私利,从而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而医保基金是有限的,特别是2005年医保机构对费用增长速度快、超预算指标比例高的医院采取缓付、督查等办法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医院为了完成医保指标数,降低均次费用,继而又采取限制药物品种、限制处方用量、分解处方、分解住院等变相推诿病人的方法,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

1.3 均次费与药价、药量及复诊率的矛盾 医保局每年对各家医院都有医保支付费用预算经费指标,包括总费用、均次费、人次、复诊率等。均次费与药价、药量成正比,与复诊率成反比。按医保政策,某些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病情稳定可开1个月处方量,一般慢性病可开2周用量,按照这个处方量医生就很难完成指标。为了降低均次费,出现人为的分解处方、分解次数。虽然均次费用有所下降,但复诊率必然上升,使职工的投诉率上升。

1.4 冒卡就医引发的医疗费上升 一方面,老年职工就医多有家属陪同,挂号、付费一般都由家属排队代劳,因此医院挂号、收费处一般都很难做到核对社保卡上的照片,而医生诊治时一般也只看就医记录册,很难做到核对社保卡照片;另一方面,门急诊医保进入共付段后,其自负比例是固定的,没有约束机制,因此容易造成无医保者借有社保卡的就诊,在职者借退休的社保卡就诊,甚至出现一张社保卡全家享用的现象。致使医保基金承受了超负荷的费用负担,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

2 对策分析

进一步拉开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门急诊共付段的自负比例,拉开住院起付标准,引导相对稳定的就医流向。使职工小病就近治疗,大病、重病、疑难病流向三级医院,防止小病大治等医疗资源的浪费,促使职工就医相对稳定。科学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引导分流病人,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医保核定各医院的总量,除了根据上一年度各医院医保总费用、均次费、人次、复诊率外,还应把医保每月平均人数作为参数指标,因为人次可以人为分解,而每月人数是相对固定的,每月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医院服务量范围的大小,年终清算可根据考核的医保指标、监督检查的结果分段分摊,以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升。据介绍,镇江市的结算办法以“就诊人头”为核心,对医疗机构的工作量、平均费用、就诊人头、就诊人次、就诊人头人次比、药品比等6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结算,合理的费用给予补偿,不合理的费用予以剔除[3]。利用好有限的卫生资源,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经营绩效。医院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应在医疗质量上下工夫,坚持因病施治的原则,优先考虑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杜绝提供过度服务的行为[4]。职工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使职工满意才能使满意的职工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拥有忠诚顾客的数量越多,再通过这些忠诚顾客的口碑传播,从而影响其他职工,提升医院形象。职工复诊率和就诊率的上升,最终将带来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5]。医院要突出特色吸引患者,以差异、特色取得竞争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6]。医保管理人员要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培训,以取得临床医技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并熟练掌握、遵照执行。加强自查力度、注重病种与检查、治疗、用药的关系。狠抓定额结算标准控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均次费与复诊率是一对矛盾,而药价、药量是矛盾的关键。药价在门急诊均次费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药价贵的药一般药量都较少,慢性病要开足一定的量,费用就无法控制,这些都是医院所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职工投诉的焦点,只有医保机构、医疗机构、医保职工三者形成博弈的关系,医保机构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制定合理的药量,提高贵重物品和特殊检查的自负比例,才能形成医疗机构与医保职工相互的约束力,也可能使药商自觉降低药价,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应尽快制定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规范约束和保证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进行。就医记录册应加印照片,防止冒卡就医。扩大医疗保险范围,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缩小自负段费用,其付段形成阶梯式的支付比例,防止借卡给他人使用。

参考文献

1 郑大喜.医疗保险对医院经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49.

2 张腾.合理博弈还是非合作博弈?——镇江市医保费用结算的启示.医院管理论坛,2005;1:21.

3 肖金.近看镇江医改十年.医院管理论坛,2005;7:26.

4 吴爱平,缭银山,龚幼龙,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费用及在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流向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