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17 14:45:55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1篇

个人的技术工作总结【一】 在全县召开的信息技术总结会后,我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查差距、查不足。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信息技术中心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学校校园网建设和维护管理。

1,为使我校校园网成为师生学习的主阵地,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方便教师课余时间进行网上学习、浏览。继续扩大了校园网的覆盖面,全校各科室的电脑都能上网,满足资源共享网络互惠的需要。

2、加强校园网网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建立了管理、维护队伍,确保网络畅通。将学校所有上网计算机IP地址进行了重新分配;网络中心做好电子监控,对全校上网进行管理;定期检查个人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安装情况,净化积极健康的上网学习方式。

3、培养教师使用校园网络的意识,通过培训和指导,教师网上浏览、学校公文的网上传递、电子邮件使用都得到普及,显示了校园网在学校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作用。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有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信息技术中心组各成员积极为学科一线教师服务,一方面努力探索制作精美课件,另一方面也培训在职教师,使他们具备独立制作课件的素质。

为推动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整合实验的开展,我们还出台了多媒体使用班级跟踪记录表,指导和促动教师积极使用现代教育媒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品位。

三、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格了学生微机操作要点跟踪记录表的记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将各级段学生操作的要点一一列出来,进行不间断的考核,确保训练要求落在实处。对不过关的学生,及时进行课外辅导,确保每个知识点的到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只记成功,不记失败。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针对校内教师目前掌握信息技术水平的实情,积极组织学科教师培训工作,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内计算机培训,并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学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学以致用。

五、做好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维护工作。

针对办公室电脑老化、配置滞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我校电脑又一次进行了全面保养和维护。教师微机除了平时的正常教学之外,还承担了全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维修任务,为提高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率,对各班及个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在1小时内给予响应,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修复,确保正常使用。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

1、 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使用本领,使教师使用现代技术媒体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明确分工,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视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大考核管理力度, 使每一位教师尽其所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3、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教育。由于部门工作的特点,还希望学校能安充实排一些专业人员,对现有人员安排进修学习,充分了解当前的前沿技术,以满足教育教学之需,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4、抓好信息技术器材的管理工作,从教学实际出发,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个人的技术工作总结【二】 XXXXXXXXXX技术中心于20xx年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现有研发人员50人,研发场地200㎡,科研设备原值1046万元,20xx年,公司技术中心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研发调整。现就20xx年海韵公司技术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20xx年公司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人员的培训,总共投入20余万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培训。海韵公司20xx年为了加快占据绿色环保模塑餐具市场占有率,加上公司省级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公司围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模塑餐具质量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的摸索和研究。20xx年度,公司总投入800余万元用来研发生产成本降低的问题。经过摸索与研究20xx年公司经过大量的实验研发了一种自动模塑成型机。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公司技术中心目前技术中心共有1个研究所(清洁生产研究所)、6个研究室(下辖草类纤维清洁制浆(造纸方向)研究室(原清洁制浆项目组升级而成)、a纤维素清洁制浆(纤维素方向)研究室,黑液处理从原清洁制浆项目组分离

拨出成立污水处理研究室,模塑餐具研究室)、11个课题组其中包括3个独立辅助课题组。计划今年与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立联合实验室1处。为了配合机构的调整,对人才激励制度、机构负责人产生办法、科研经费使用与报销办法进行了修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齐鲁工业大学针对制浆造纸的清洁生产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并已经召开的可行性论证会,获得一致通过,今年,项目的实施将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基础建设方面,为配合机构的调整,新增自动模塑成型机一套,小型试验仪器两宗,恒温恒湿实验室一间,新增实验室一处、办公室一间。

3、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

20xx年公司新申请专利四项,其中发明专利一项,目前这四项专利均已收到受理申请书。

针对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已经与齐鲁工业大学建立的合作意向,前期公司技术中心已经派人进行的接触交流,并跟踪进行的小试,效果理想,实验生产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理论能耗低、污染负荷小,符合清洁生产的研究方向,行业推广前景十分看好。

四、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情况:

20xx年公司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在采购、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供应链管理等系统进行ERP、EBS项目建设,技术中心信息化进行相应技术改造,采用国际先进

技术架构,通过OPC技术实现了ERP/OA智能电子平台集成,建设新型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搭建报表中心、预警中心和绩效中心,实现企业绩效智能分析,以支持领导决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技术中心的信息交流和建设工作,保证技术中心的信息建设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交流系统。

1.完善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与多家茶叶知名企业共同建立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可以随时传递和掌握茶产业最新动态。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2篇

(一)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信息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我们的教育进行改革,导致教育机构、教学模式的变化与突破。教育的开放性与教育资源的广泛性,最终会引起教育质量和效率地不断突破。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模式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创新教学结构。教育专家认为,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利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本课题负责人杨秀玲曾于2002年至2005年参加省十五重点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是该课题的子课题《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模式创建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成熟的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该课题已于2005年顺利结题,并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学导式教学模式也在全县得以推广。杨秀玲于2008年到我校,通过自身引领,积极倡导学导式教学方法,已带动过半数语文教师运用学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四)我校升格为实验小学后,上级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现代教育装备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更新。现在我校已实现光纤进校、开通了校园网,基本实现教师办公现代化,年内准备完成班班通,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进教室的硬件条件已基本到位。

基于以上背景,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结合我校实际,结合省十二五课题研究,我校拟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有效整合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推广,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更深层次整合,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发展和创新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究在多功能教室环境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方法的具体特点,通过实践研讨,找出规律性,总结形成可推广的学导式教学模式。

2.探究在班班通环境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方法的具体特点,通过实践研讨,找出规律性,总结形成可推广的学导式教学模式。

3.探究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方法的具体特点,研究如何将各种信息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出规律性。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主要采取整体横向对照法和纵向对照法。我校每个年级有三个教学班,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对同一节课的教学实验。实验教师按学导式教学模式准备一节语文课,同一实验教师再利用三个班在三种不同环境下进行教学,通过各实验班学生在课堂表现、三动能力及考试成绩等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实验班在实验前后的自身变化,体验学导式教学方法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不同效果,进而总结出规律。

(四)研究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理论准备阶段(2011.6-2011.9)

课题组成员进行学导式理论学习并在平时无多媒体情况下进行常态实施,调查分析,了解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参研人员分析学生情况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情况,并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

2.第二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1.9-2012.07)

(1)根据实施方案,在选定班级进行不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知识体系和信息素养、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2)实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实践,进一步总结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学整合的方法。

3.第三阶段:深化实施阶段(2012.9-2013.7)

(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手段学习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提高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

(3)实验教师总结反思,形成论文集。

4.第四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3.9-2013.12)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3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罗文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着眼于‘十二五’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关系,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用精炼的语言道出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承载着巨大的结构转型压力。长期以“低效高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凸显的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瓶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暴露出我国产业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等“低端化”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在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

如果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至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话,那么,中国面临的经济转型挑战也是3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就在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透析产业发展趋势的年度盛会――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京召开。

辉煌的盛会

2010(第十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等六家媒体承办。从各方的反响来看,经济年会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影响力和规模达到了空前水平。

在经济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介绍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领导畅谈了对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思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规划司副司长顾强、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正司长级)秦海分别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重点,如何努力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与总体思路、寻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做了精彩而翔实的演讲,受到了与会听众的普遍欢迎,大家反映“讲得实、受启发”。

本届年会还得到了IT业界各大著名企业的鼎力支持。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就互联计算、产业协作创新、云计算、可持续发展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产业界重量级人物在演讲前都经过了精心准备,杨叙更是推迟了去上海出差的行程,特意赶来演讲,讲完直奔机场。

领导和企业家们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现场几百位听众的阵阵掌声。湖南的一位客户对工作人员讲:“这次会议开得太成功了,明年能不能到我们湖南去办?”

经济年会的盛况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当天中午1点就播出了年会新闻,北京电视台也进行相关报道,《北京日报》等平面媒体,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新浪、搜狐、网易、中国日报网等各大网站也都进行了及时报道和转载。

当晚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十年庆典暨成功企业家之夜”更是群贤毕至,嘉宾如云。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和部里十多位司局级领导莅临,钱大群、梁念坚、符标榜等几十位业界著名企业家悉数到场。据惠普的随行人员讲,这是2010年符标榜出席的唯一一次IT业界会议,可见惠普的重视程度。富士康资深副总经理杜家滨带来了总裁郭台铭的贺信,信中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作为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历经贵院多年巨擘筹划,已在海峡两岸建立起广泛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伟仕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佳林和郭台铭一起入选中国信息产业十年风云人物,使得今年的经济年会成为了IT业界精英的一次盛会。

在这次盛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产业以及各企业来说,其中孕育的机遇不容错过。

不容再失的战略机遇期

应对挑战,历史是面镜子。按照历史的坐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山认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归结为五个战略机遇期。现在或曾经的一个个强国大国,无不是抓住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期而迅速崛起的。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将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在拉开不同国家相互对话、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的同时,也开创了第一个战略机遇期。那时,欧洲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起的世界。第二次战略机遇期出现在1760年左右到19世纪中期。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生产力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抓住了这次机会,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三次战略机遇期到来的时候,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随着欧洲以电力、内燃机、新交通工具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机械化工厂体系促进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开始大量生产商品,创造出了消费需求。很快我们又迎来二战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四次重大战略机遇期。二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黄金时代。美苏争霸、全球冷战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期。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在这段时期开始摆脱政治、军事负担,从经济上入手发展自己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并通过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经济腾飞。

总结前四次战略机遇期,可以看到,“战略机遇期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和平环境;二是要出现能够促发生产力跳跃发展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三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卢山指出。目前的主流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20年代是我们面临的第五次战略机遇期,正好和我国2020年长期规划相一致。

“第五次战略机遇期有两个特征,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时代的兴起和国际金融危机背后孕育的新科技革命。”卢山认为。在“十二五”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有助于我国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顺利过渡。

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演进的过程:一方面是通过资源在现有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壮大并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演进。这一过程既包括主导产业的更替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内在价值提升,也包括新兴产业的兴起。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新世纪头10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实现由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00年的产业规模(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4年后突破2万亿元;至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已达6.08万亿元。

产业快速成长的背后积累了行业结构比例失调,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结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产业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开始逐年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2009年是6.08万亿元,同比增长3.39%,较2004年38.1%的增长率下滑了34.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09年是1.2万亿元,同比增长5.3%,而这一增长率数字在2004年是46.55%。

与产业规模发展趋势相一致,2004年以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额虽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进出口总额7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2.8%,较2004年41.6%的增长率下滑54.4个百分点。

除掉产业规模基数逐年增高,增速自然放缓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疲软的原因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分析认为,继彩电、PC、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缺乏新的领域拉动产业高速增长成为产业增速放缓的另一大主因。产业依靠企业数量实现高速增长的时代已逐渐消退,它正在进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领域,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新阶段。那么,哪些新兴领域会成为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

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进入了国家视野,被描述在10月份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

以新型显示为例,根据卢山的判断,国家将紧密跟踪、掌握新型显示器件的国际化领先技术,加大对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进一步完善国内新型显示器件的产业链建设。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电子纸等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开始研发或初步实现产业化的显示技术或器件,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产业化的高峰。再加上2009年投资的大量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将在2011年以后实现量产,中国新型显示器件的产能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释放。基于2009年1.5万亿元测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20%的增速,2015年将会达到4.6万亿元规模。

链接

主要国家新兴产业部署情况

美国先后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明确将清洁能源、医疗健康、生物工程、纳米、先进汽车、航空等作为未来2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和专项行动计划,从资金投入、市场培育、国际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保障。

欧盟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战略机遇规划,实际上都是针对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嵌入式系统技术平台、网络与电子媒体技术平台、软件与服务网络化技术平台、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移动与无线通信技术平台、纳米电子技术平台等在内的现有信息技术领域,以及包括光电子技术平台、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平台、太阳能光伏技术平台、创新药物技术平台、机器人技术平台、纳米医学技术平台等在内的新兴技术领域。在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中,欧盟还破天荒地提出使其绿色能源的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并为此要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4篇

关键词 教育 信息化 评价指标 描述

一、背景及目的

随着21世纪初大规模的硬件网络投入,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正面临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困境。通过对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处在“技术认知观”向“技术环境观”转变的过程中。本文从海南省学校信息化环境构成要素入手,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内容,将关注点聚焦在学校子系统,并将该系统划分为2个层次:一是学校管理;二是教与学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征,特别是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所能体现的关键事件加以表现。将上述两个层面的关键事件划分为四个不同环节――投入―应用―产出―效果,通过收集四个环节上的数据来揭示不同环节、同一环节、同一层次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等方面的要素相关性,建构效果(Effect)、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三维结构的3E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评价主要了解海南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系统要素,局限于学校层面,以教与学实践活动为核心,具体来说纵向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层次(学校管理层、教与学实践活动)形成评价指标框架,横向从实施流程(投入、应用、产出、效益)两个维度构成指标的二级维度。具体形式如图1所示。

如何阐述学校教与学信息化活动的特点,我们认为这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信息化行为特点来加以体现,而这二者的行为又同时融于某一特点的实践活动之中。从纵向看,投入、应用、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干预的最后环节,其他环节包括投入、应用、产出,隔离后面3个环节独立研究,效果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在上述评价架构的基础上,我们分别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层面建构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下面分别对各个层面的指标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1.学校面的评价指标

学校组织管理层面的评价指标,横向维度包括经费来源、硬件、网络、软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人员培训、学生信息化应用活动投入和学校规章等几个方面;纵向主要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

该层面的指标获取的数据都是定量的,其中投入方面主要是指经费投入,分两个方面:经费来源和投入成本构成。其中成本构成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美国CoSN组织的“Taking TCO into the Classroom”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主要运用了总拥有成本的计算方法。

因此,笔者也借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总投入成本来衡量海南农村学校信息化投入的有效性。总投入成本(TCO)是指与联网计算机有关的所有成本,这里的成本主要有三种类型:技术成本、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包括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打印机、网络装置、外部应用服务提供商;直接人力成本是指所有校内和外包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所产生的劳动力成本;间接人力成本是发生在经费预算外的支付成本,是指终端用户为应用某种技术而接受培训或处理他们自己及同事的技术(硬件、软件、网络等)故障所需花费的时间,即终端用户为获得计算机网络应用价值而付出的额外劳动时间。

1999年,美国CoSN组织启动了TCO项目,从总拥有成本的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成本,目的有助于学校领导者全面地了解学校信息化成本构成,从而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实施,进而保证学校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投入成本涉及到的概念如下:

总投入成本:包括该模型中的所有成本,即所有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学校工作期间所产生的所有信息技术和直接人力成本,如硬件、软件、外包服务供应商等。

间接成本:包括终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相互支持、技术培训、自我支持、用户软件程序安装和机器故障等所产生的时间成本。

硬件成本:包括客户端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年费和打印机的成本费用。

软件成本:包括在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所有运行软件所产生的年费。包括系统基础软件、教育管理软件、常用软件、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专业软件。

直接人力成本:包括承担业务和财务支持、专业技术培训或课程发展工作的职工工资成本。

专业发展与培训成本:为教职工提供各项使他们能熟练运用设备和软件完成学校任务的成本。

课程发展与支持成本: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本研究中确定了如下总投入成本可测量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硬件投入成本=各类硬件设备年损耗费用+网络年费

软件投入成本=学校教育信息化总投入*软件所占百分比

学校教育信息化总投入=学校教育信息化自主投入+政府专项投入经费

政府专项投入经费=学校教育信息化自主投入经费*自主经费与专项经费百分比

学校教育信息化自主投入经费=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总和*自主投入经费与生均公用经费百分比

直接人力成本=信息技术人员年均工资总和/2+外包服务费用

间接人力成本=(校长日均工资*参与培训天数)+(教师日均工资*参与培训天数*培训人次)+【教师日均工资*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如公开课、课件制作、课题、论文写作等)平均天数*学科教师总数】+(教师日均工资*教师处理各种技术问题所多花平均天数*学科教师总数)+信息化应用教师个人奖励

隐性成本=【教师日均工资*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如公开课、课件制作、课题、论文写作等)平均天数*学科教师总数】+(教师日均工资*教师处理各种技术问题所多花平均天数*学科教师总数)

课程开发与支持成本=教研投入+教科研投入+【教师日均工资*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天数(如公开课、课件制作、课题、论文写作等)平均天数*学科教师总数】

培训投入成本=(校长日均工资*参与培训天数)+(教师日均工资*参与培训天数*培训人次)+信息技术培训投入

在产出维度,主要关注的有以下几方面:硬件设备配置和应用情况,采用计算机使用周期的概念,有利于确定政府在学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学校未来几年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的采购计划;在软件平台方面,采用了建设和利用率两个维度来横量,有利于明确学校最需要的软件平台,有利于及时剔除应用率少的软件,这样既能节省经费投入,减少学校维护负担,还有利于整合目前学校越来越庞大的信息软件平台系统;在资源方面,从来源渠道(市级资源库、区级资源库、校本资源库、自购资源)进行了划分,有利于明确数字资源的区域构成,以便开展高效的合作共享。

2.教师信息化行为特征指标

表2从应用投入、应用活动、应用产出和应用效益四个方面罗列了教师信息化行为一、二级指标。其中应用投入主要是从教师时间投入多少来计算,用定距变量来描述;其对应的应用效益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应用为教师节省的工作时间为标准,用定序变量来描述,分为8个等级(在测试的时候,我们也从教师对信息技术所带效益的定性主观描述角度来测定,但测定的结果评价等级都很高,且差异性很小,与现实有所不符,所以我们采用了比较客观时间维度来衡量);应用活动分资源制作共享、学校信息化平台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应用、课堂上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目的四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由有若干个三级指标所构成,并采用5等级作为调查评价标准,获取数据属于定序变量;应用产出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其中数量用定距变量描述,参与课题情况采用的是定类变量,其他则采用了5等级定序变量来描述。

3.学生信息化行为特征指标

表3罗列了本研究中有关学生信息化行为特征的评价指标,绝大部分调查评价标准采用5等级,获取的调查数据属于定序变量。

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具有导向性,还能改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学校通过初期的诊断性评价可以具体定义阶段性具体目标,终结性评价能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效益和成果做全面价值判断,一方面能激励学校,另外一方面评价结果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左晓梅.欧洲国家学校ICT应用效益(impact)研究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3).

[2]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6).

[3] 马元丽,费龙.英国ICT试验床项目效果分析及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

[4] Anja Balanskat,Roger Blamire,Stella Kefala. The ICT Impact Report.2006.

[5] Rae Condie, Bob Munro等.The impact of ICT in schools.2007.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5篇

[关键词]北美高校;大学经历;学术经历;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课程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77-07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关注于对大学生群体“大学经历”(或称为学术经历、学习经历、学生投入)的调查研究,比如自2000年起在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起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的系列研究:加州大学系统于2002年始开始了对其本科生的“研究型大学学生经历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英国于2005年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大学生调查活动”(NationalStudent Survey,NSS)等等。这些研究通过大规模、持续性地收集大学生“大学经历”(尤其是学习经历)的相关数据,以便能够相对客观而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状况,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支持、质量保障、信息技术规划等提供研究和数据的支持。

除了上述关于“大学经历”的综合性研究之外,聚焦于“信息技术与大学经历”这一主题的专题调查也日渐增多,其目的都在于研究和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来扩展和丰富大学生的“学术经历”(学术经历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皮尤基金会赞助的“互联网和美国人生活”项目就开始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应用问题,并于2002年了《互联网进入大学:大学生如何使用今天的信息技术生活在未来》的研究报告: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于2004年发起了“大学生与信息技术”的年度调查,至2010年已连续了七份研究报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高校于2006年起开展了专门针对大一新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相关学习经历的调查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JISC自2005年开始主要借助于质性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大学生的电子学习经历。

本论文将主要基于EDUCAUSE在2004-2010年的系列调查。系统梳理和分析北美高校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及学术经历的总体现状和主要特性。

一、研究背景概述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大学经历和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EDUCAUSE的应用研究中心(ECAR)从2001年开始酝酿收集、分析和总结美国高校大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数据,并将研究聚焦于调查大学生群体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行为、偏好、期望及对学业的影响等,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1)大学生在使用哪些类型的信息技术?(2)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如何?(3)信息技术对他们的大学经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信息技术对他们的学术经历(学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ECAR正式的调查启动于2004年,自此以后每年都实施并了相关研究报告。每年参与调查的院校和学生人数见表1: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来自四年制本科院校(还包括一些社区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和三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25岁以下(即出生于1980年之后,属于“新千年一代”);大都是全日制(占到85%左右)学生;学院类型以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大型院校、公立院校为主——即被调查的对象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群体”。除了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之外,还采用了面对面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二、大学生拥有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的基本情况

2004至2010年间,北美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含台式机和笔记本)拥有率一直很高(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没有这些设备),笔记本电脑已经非常普及(占到近85%),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高速互联网(占到98%):并且,有六成多的大学生都拥有可以上网的手持设备。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2004-2010年大学生信息技术电子设备拥有情况统计

三、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状况

(一)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采纳特征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在创新扩散理论中将技术创新的采纳者分为了五个类别: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新者、受人尊敬的早期采纳者、深思熟虑的早期大多数、持怀疑态度的晚期大多数和墨守传统的落后者。ECAR调查了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创新扩散中的角色比例,如图1所示,呈经典的钟形曲线分布,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男生的创新扩散角色与总体样本有所不同,男生中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的比例较高,如图3所示。

(二)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现状描述

1 各类软件的应用状况

目前大学生群体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PPT、电子表格、在线图书馆资源、课程管理系统(CMS)、即时通讯(IM)、社会网络(SNS)、维基(Wiki)、网络购物、计算机游戏等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在即时通讯应用方面近年来呈逐步下降趋势,2008年时SNS的应用开始超过即时通讯。大学生在网页制作和视、音频制作方面的应用有限(占三成左右)。主要软件的应用情况如表3所示。

由于所学专业对信息技术软件的要求不同,不同学科(专业)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方面各有所长,如表4所示:

另外,ECAR连续多年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正在从“看他人到网上的内容”转变为“自己创作的内容”及“和他人交换内容”。Facebook的相关统计也可以说明这一趋势:至2009年3月,Facebook上每天上传的视频有451000个。其中有155000个视频直接来自于网络摄像机。2008-2010年大学生主要的网络参与和创作活动如表5所示。目前只有不到半数的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3D虚拟世界(比如“Second Life”)的参与比例最少。

研究者还发现,大学生学习各类信息技术的最大动力来自于课程的要求,但视音频技术是个例外,绝大部分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

2 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花费

从调查数据中可知,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在逐年增加。其

中有近一成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时,相当于全职工作的时间投入。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与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和学校类型无关,而与信息技术的采纳角色和所学专业相关:信息技术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比其他学生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要多:工程学专业的学生平均上网时间最多,而教育学专业最少:另外。2007年的研究显示,越是低年级的大学生,花在娱乐上的时间越多。如表6所示。

3 其他事宜

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50.3%的大学生愿意使用学校提供的电子邮件账号。2007年时。82.5%的学生倾向于使用学校所提供的账号,其中18-19岁的低年级大学生最为强烈。

(三)大学生对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素养)的自我评估

信息素养是大学经历中的一种重要能力。从2004年开始,研究者每年都会请被调查者评估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及相关的信息素养。七年持续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对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尤其在PPT、电子表格、课程管理系统、大学图书馆网站等这些常用软件的应用方面。大学生在常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自我评估得分如表7所示。

大学生对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估结果与信息技术采纳角色、性别、年级和专业密切相关,而与学习成绩无关——男生及那些信息技术采纳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群体的自我评价更高;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见表8);相比于低年级新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图书馆电子资源、PPT、电子表格和CMS方面得分较高。另外。随着学生在大学里年级和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

ECAR的系列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往往会过高地评价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男生尤其如此。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们在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方面过高的自我评价表示怀疑,其实很多大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评价、识别及判断能力远没有自己认为和感知的那样好。2004年,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焦点小组访谈也发现大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如问题解决)方面仍有所欠缺;2005年的研究认为,在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问题解决方面,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准备远远不够;2006年的研究同样认为,虽然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信息技术,但他们对信息技术在学习(学术)中的应用并不熟练;2008年的研究建议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

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的学术经历

学术经历是大学经历中的重要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生活、交流和娱乐等方面的影响,信息技术开始在大学生群体的学术经历中占据重要角色。ECAR的调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1)大学生倾向于在课程中使用多少比例的信息技术?(2)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使用哪些信息技术?(3)大学生是否使用课程管理系统?如果用,他们对CMS持怎样的态度?(4)大学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持怎样的看法?(5)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有哪些作用?

(一)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是不是越多越好(信息技术应用偏好)?

ECAR每年都会请大学生回答“你倾向于课程中使用多少信息技术”?七年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他们倾向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适当(moderate)。”应用(如图4所示)。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结论。

令研究者感到困惑的是:虽然七年来大学生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但他们对于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期望却始终没有改变。从图4的曲线可以发现,2006年之后持“适当”观点的大学生比例增加了近20%。2005年的研究中大学生们认为:“信息技术只是课堂学习的补充(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性和便利性),他们更喜欢面对面的课堂交互”;2009年的调查表明:“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不能够代替‘真实的书本和真实的教师’,不能够取代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互”:在2010年的调查中学生们再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ECAR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是否倾向于在课程学习中选择信息技术主要和先前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性别、所在年级、所处年龄阶段、所学专业、自身所处的信息技术扩散角色、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密切相关;而与学分成绩不相关。就年级来说。相对于高年级而言,一年级的本科新生对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兴趣相对较低:就年龄组而言,18-19岁的学生最不支持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而30-39岁的学生群体最支持:工程学和商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在课程中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而艺术和人文专业的学生正相反:男生期望在课程中应用更多的信息技术。而女生则相反。那些自身信息技术技能较强、属于信息技术扩散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的大学生,更支持在课程中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另外。教师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能够提高与学生交流和反馈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影响到学生对复杂、抽象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选择倾向。

(二)大学生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

ECAR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自2007年开始调查大学生希望怎样通过信息技术来学习。研究者设计了下列五种学习方式:(1)通过网络搜索来学习;(2)通过可控制的项目(视频游戏、模拟等)来学习;(3)通过基于文本的交谈(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等)来学习;(4)通过创建网站、博客、维基等来学习;(5)通过创作或收听播客及网络直播(webcast)的方式来学习。选择采用上述方式学习的学生比例如表9所示,事实上仍有近一成的大学生不喜欢任何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管理系统(OMS)的应用现状

美国的高校在1997年左右引入课程管理系统(cMS),据EDUCAUSE的“Core Data Service”调查,2009年时全美各类高校中已有九成多的院校拥有各式各类的CMS(通过商业购买、自行开发、开源软件等方式获得),这一数据也被ECAR的调查所证实。但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强行命令教师们使用CMS,是否使用CMS仍由教师自愿选择。

关于CMS的应用状况是ECAR调查的一个重要主题,2004和2005年的报告中还对CMS进行了专题分析。总体而言,使用CMS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长(如表10),每天使用CMS的大学生人数也在增长(如图5)。

1 大学生经常使用CMS的哪些功能

CMS是大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到的与课程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他们对CMS各功能模块的应用情况见表11和表12。

2 大学生对CMS的总体满意度

虽然CMS用得越来越多,但大学生对其越来越不满意(如图6所示),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3 CMS的主要作用评价

2004年的调查表明,CMS的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学习管

理功能,而在改善学习自身方面贡献较少(即CMS的信息和教学管理功能要远远大于其改善学习功能);2005年大学生认为CMS的三大主要作用为:便利性、连接性和学习者控制性,其最大的价值仍然是便利性。另外。历年的调查表明。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认为CMS有用:年龄大的学生比年龄小的学生更肯定CMS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对课程学习作用的评价

2004和2005年大学生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评价如表13所示。可见,“便利性”排在第一位。接下来的优势是“有助于交流”,其次是“帮助管理课程活动”,而“改进学习”的认同比率并不高。另外,虽然大学生承认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其管理课程活动,却并不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提高了其课程活动的参与性: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课程中更多承担的是交流和管理的功能。2006年的研究再次强调:信息技术最大的作用是其便利性,对于大学校园中的成年学生而言,这种“便利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自2007年开始,研究者开始从大学生成功的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基于全美中学后教育协作组(National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operative,NPEC)对大学生成功方面的研究成果,ECAR将信息技术对大学生成功的影响和作用分为了以下四个方面:学生参与、便利性、改进学习和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2008-2010年持“支持”及“强烈支持”的比率如图7所示:

2008-2010年的结果仍显示:便利性排在第一位,与前几年的研究结果一致。相对而言。参与性的比率最低。研究者发现,上述结果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偏好、大学生在信息技术采纳中所处的角色、高校教师在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经历、大学生对CMS所持的态度、所在院校信息技术的服务质量、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等:而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学分成绩无关。

(五)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评价

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对复杂概念的理解。

ECAR从2007年开始调查大学生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持肯定态度,但仍有13.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CMS的应用经历)很糟糕。存在过度使用、误用信息技术等情况,认为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包括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和教学方法相整合)。在开放问题的回答和面对面小组访谈中,大学生们多次谈到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尤其是当教师不适当地应用PPT或CMS,不能够充分理解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与面对面教学之间的区别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008年时,研究者改变了问题,调查有多少教师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2008-2010年中三个年份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相关数据见表14:

五、结果与讨论

(一)“数字原住民”(或“网络世代”)特征只适合于大学生中的技术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

在2004年的首次调查中已有95%的大学生属于“新千年一代”。“新千年一代”的大学生也被Prensky描述为“数字原住民”,人们通常认为他们更擅长于信息技术,喜爱团队合作,愿意参与各类活动,更愿意使用信息技术。事实上,那种认为今天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都是理所当然的“网络世代”或“数字原住民”,都是信息技术“高手”或“行家里手”的观点显然是应该受到质疑的。ECAR的系列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相关行为方面表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特性,符合新事物创新推广的一般规律,即“数字原住民”或“网络世代”的特性只体现在部分大学生(尤其是那些信息技术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身上,这些人约占大学生群体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已经非常擅长和适应信息技术,已经能够把信息技术和他们的社交、娱乐、工作和学术生活有机融合。另外还有许多大学生(尤其是那些低年级学生)不符合“网络世代”的特征,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并不熟练,甚至不喜欢信息技术,更有一些大学生对信息技术持怀疑态度。澳大利亚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他们并不都拥有复杂的信息技术技能。

(二)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中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现象

ECAR的研究者发现了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现象:那些信息技术应用较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纳新技术,更欢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学习,在网络学习方面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更熟悉各类复杂技术,在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和影响方面更倾向于持肯定观点(态度)。也更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自身的学习:而反之亦然。

(三)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熟练和强大

虽然大学生们正在大量地将各类信息技术(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会网络、移动互联网、图书馆网站、课程管理系统等)用于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大学生活,但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熟练和强大,其自身评价往往会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仍然需要得到所在院校及教师的辅导和支持。

(四)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不能够取代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ECAR所调查的以全日制学生、以大型公立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大学生们仍然看重和坚持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他们中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全网络课程形式学习(2008年的数据为2.8%)。选择混合学习方式的学生也不多(2008年时占11.9%)。在全日制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通过全网络课程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而非传统学生(即那些有工作或家庭职责的非全职的、年龄较大的学生)比较倾向于选择全网络课程的形式。这再次说明了目前北美高校网络学习的首要选择群体是那些成人学生。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6篇

一、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 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系统可以分信息和生产两个子系统。为简化模型,假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生产子系统内生产;信息子系统所生产的只是经济数据(知识)的搜集、传递、加工、储存、检索,以及分析、命令或其它指示的联络与沟通、决策实施的评价中的反馈。如果市场参加者不断增加,职业类别将会增加,或者技术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或者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于是,信息过程变得更加集约化。据此,通过对信息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各自的投入效用与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效用的比较,能够得出信息生产效用,即信息的生产率可由实际产出对信息投入要素的比率而获得。根据该原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信息生产率除1929-1934年呈上升趋势外,1934-1974年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为获得1美元的产出,生产者需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活动支出;信息环境“质”的改善与信息成本的上升似乎同步进行。运用乘数方法对其他国家信息生产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7篇

(一)过程性评价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学生技术、合作学习状况的关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形成对学生化学素养、合作精神等的认识,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激励或提出改进建议,而不是通过技术手段通过测试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学业等级或分数的结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合作学习档案袋的记录、表现性评价以及访谈等。如中学化学合作学习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报告含班级编号、教师、组长姓名、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参与人员、活动目录、活动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结果等)、活动后记(收获、感想、经验、教训等)、教师评语、评定等级等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测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学中的小测验和单元检测非常相似,但是更加侧重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中检测本单元教学的所有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以便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进行的成就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一般地,总结性评价要求检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

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的评价实施方法

实验对象是对武汉市长虹中学与武汉四十九中高中二年级六个普通理科班(根据中考时成绩、高一文理分科化学成绩情况选定),从中确定三个班为试验班,另三个班为对比班,在确定他们基础大致相同,智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试验与研究,实施研究方法如下:

(一)熟知理论: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学习比较《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评价特点和理念。

(二)问卷调查: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针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归类整理成相应的问卷,在一定范围的学生、家长、教师群体中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和研究各方面对过去学生评价方式的意见,对新的学生评价方式的期望,以及对尝试探究中的学生评价方式的看法。

(三)评价监控: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依据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化学合作学习方案或课题研究评析情况,对学习方案及课题的情况进行评析。在“教师评价”这一栏中还应当对学生的进步多加肯定,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等等。在形成性评价中,每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项目的等级评价,进行综合评定时,各种评价项目会由不同评价主体给出多个评价等级,其中出现最多的等级,就是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等级。如果相邻等级出现次数相同,本着鼓励的原则,优先取较高的等级,如果不相邻的等级出现次数相同,可取中间等级。

(四)终结性测验:终结性测验评价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结束后,以水平测试的要求为主,采用的纸笔考试形式。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下,这将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方式。我们建议及格率控制在90%~95%,优秀率约为20%~25%,总体难度控制在0.7~0.8,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7:2:1。对必修模块而言,应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而对选修模块则可以使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查相结合的形式。

(五)其他能力自评: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自评,并确立相应等次。

四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第8篇

一、导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被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制定了迈向新世纪“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到2010年,北京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全面的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商业(含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其信息化建设程度和信息利用水平的高低,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即将加入WTO,大量国际跨国商业集团的进入,将使北京商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信息化、建设“数字商业”已成为北京商业进入21世纪和信息社会的首要任务。 二、国内外商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商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及趋势 国外商业信息化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条形码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兴起与推广应用。70至80年代,PC机和连锁经营的大发展,促使商业信息化出现高潮;在这期间,条形码识别系统、电子收款机(ECR)、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银行信用卡及电子转帐系统(EFT)等日渐普及,商业增值网(VAN)开始建设。90年代,在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商业信息化得到空前大发展。美、日、欧盟等先进国家和地区商业流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在大搞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商业MIS由简单模拟型的第一代,发展到具有动态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第三代。商业MIS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挂接“外脑”和“思想库”成为新的趋势。1995年,基于Intrnel的电子商务在美国迅速兴起,亚马逊网上书店向人们展示了虚拟商业的魅力;思科、戴尔公司的网上直销创造了骄人的经营业绩;电子港湾的网上拍卖公司创造了“集体议价”(CtoC)的电子商务模式。90年代后期,网络营销、电子交易很快波及到欧洲、日本乃至世界各地。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网上商店1997年7月开始营业,标志着网上虚拟商店和传统的实体商店的有机结合进入了新的阶段。尽管电子商务还存在诸如法律、安全、税收、认证及网上结算等一系列问题,网络商店经营的商品还很有限,在整个商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还很小;尤其是2000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高科技股市波动的影响,网络经济出现大幅滑坡。但是发展地看,电子商务代表着一种趋势,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迫使传统商业企业进行业务重组,改变经营模式,并将引发一些新兴业态的兴起。 (二)北京商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北京商业信息化在国内起步较早。在国家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金融单位的支持下,“六五”期间开始探索微型计算机辅助管理;“七五”时期引入了MIS概念;“八五”期间在大型企业中广泛推行了POS管理;“九五”期间,在全面推进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适应超级市场、连锁商业的快速发展,推广应用了条形码技术、多种银行卡互通互联技术,探索了决策支持、现代物流配送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网上购物等技术的应用;各级商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十多年来,随着商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商业系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使北京的商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从整体情况看,北京商业信息化还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在信息共享方面还没有根本突破;信息资源的采集、利用还缺少系统规划;信息化的基础,尤其是多数商业服务业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信息获取的较低水平,在单品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小型企业,计算机管理的普及率还很低;制约了北京商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21世纪将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21世纪的前10年,商业仍将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将是商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影响,传统的流通业将面临一系列流通资源的重组和流通结构的变化,全球信息化的高潮更将使一些新兴流通企业 伴随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基于Internet的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将代表着现代商业的发展方向。 三、北京商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积极、科学、稳步地推进北京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政务信息化带动领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紧密结合扩大内需、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和新兴流通产业的中心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流通的规模化、规范化、组织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大商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规划原则 1.要强调已有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强调基础信息规范和数据挖掘,强调系统集成并重在业务实现,坚持行业技术的可持续进步的原则。 2.要坚持与流通领域行业改造相结合,与建立第三方信息服务业相结合,与“数字商业”暨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相结合。 3.从行业特点出发,突出有限目标,按照战略规划研究、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营销及服务方式创新、提升企业与行业信息化水平、商业信息标准建设等几个层次组织实施,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 4.坚持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对象、环境、人才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强化应用、讲求实效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商业信息化在今后五年内有重大进展,基本营造有利于商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有显著提高;促进商业管理的变革,创新商品交易与服务方式,提高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推进政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十五”期间是打基础阶段,要基本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和行业信息资源共享,要建成“数字商业”基础数据库,企业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到“十五”末的具体目标: 大型商业企业、连锁集团、超级市场、专卖店等MIS普及率要达到100%,实现单品管理的要达到80%;中型商业企业MIS普及率要达到60%,实现单品管理的要达到50%以上;小型企业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比例总体上要达到40%,其中城区要达到60%,近郊区要达到 40%,远郊区、县要达到25%。中型以上商业企业、连锁公司、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商业企业,要实现能够顺畅接受各种银行卡的消费用户,并全部实现多种银行卡的互通互联,为消费者创造更方便的用卡环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普及率:大型企业要达到80%,中型企业要达到50%。 大中型商业企业科研与开发经费要达到本企业年商业增加值的1.5%以上。2006-2010年,推广应用及高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使我市商业信息化水平完全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水平,重点项目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同步发展。 四、商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十五”期间,北京商业信息化建设将重点围绕“一库、三网、四区、六项重点工程”实施推进。 (一)一库:即,数字商业基础数据库(北京商情中心数据库):利用最新的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设基于企业POS(MIS)系统的单品商品信息采集系统;利用数据仓库翻译系统,将不同商场的不同单品商品编码转换成基础数据库的标准编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完善的商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经过整合、加工、分析、挖掘商品信息资源,实现面向全市的商业经济预测、商业经济走势判断、商业经济运行质量分析、景气状况描述以及重点工农业产品、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状况分析等功能,实现为政府宏观决策、为商业企业和国内外生产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式交换提供服务。 (二)三网:即,电子政务网、北京商业服务网和政府重要商品储备网。 1.电子政务网: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商业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在市 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之间,市、区(县)政府商业主管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网络化、电子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大各级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市级商业企业的上网力度;实现各类政府审批事项的网上运行。 2.北京商业服务网:建立北京商业门户网站,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网络的方式整合、开发与提高商业服务水平、面向社区、面向公众服务相关的新型商业企业及服务项目等信息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高质量服务。 3.政府重点商品储备网:建立政府重要商品储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政府储备商品的管理现代化,加强政府主管部门与承储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储备商品情况,做好对储备商品的动态的数据采集、分析、市场预测及动态调整工作;通过对本市及全国储备商品的产、供、销情况分析,逐步建立重要商品市场预警系统,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三)四区:即,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CBD商务中心区以及王府井大街、西单北大街两大市级商业中心区的商业企业要率先实现管理现代化、商务电子化,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同行业的前列。 (四)六项重点工程:即, 1.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鼓励商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经营、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及核心业务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采购、营销、物流配送、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和服务成本,建立完善的与企业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为进一步实施电子商务、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基于互联网、以BtoB为主要形式的电子商务平台;选择有代表性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若干家大型商业企业,联合第三方技术支持服务机构,通过对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建立标准化的、通用的商业采购联盟平台,以支持大型商业连锁集团的集中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 3.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商业服务业资源的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商业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支持北京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系统。 4.科教信息上网工程:组织商业系统科研院所和教育单位,通过全市公用信息平台,实现与市商委网站的联接,促进商业科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5.人才培训工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分类别、重实效的商业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和考核、考评制度;逐步建立适应商业服务业岗位需要的、具有时代特色、内容规范实用的教材体系,满足商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各级商业管理部门、各单位及企业都要系统研究吸引和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商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6.商业信息化标准建设工程:在建设数字商业基础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的过程中,完成商业信息采集标准、商业单据传输标准的制定,促进统一的商品编码软件尽快实现商品化。 五、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 为确保“十五”时期北京商业信息化规划的顺利实施,市商委成立了由商委主任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工作的领导,要把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政策和法规,统筹电子商务环境建设,加强对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宏观调控与指导。 (二)明确发展重点。 为加快连锁商业和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十五”期间以至到2010年,要力争突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划的束缚,扶持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向做强做大发展,形成1-2家销售额100亿元以上、5-6家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连锁龙头企业;扶持优势电子商务企业做大规模,形成1-2家销售额50亿元以上、5-6家销售额10亿元以上,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三)商业企业要逐步建立信息化领导责任制,“一把手”对信息化项目要负全面领导责任,建立考评奖惩制度,把商业信息化业绩列入领导考绩、企业考核内容;商业企业要逐步设立信息主管或信息管理总监(CIO),其中大型企业要逐步建立总工程师制度。 (四)要把商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与企业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业务重组结合起来,适应网络经济的要求,建立 新的商贸运行体制及管理模式;通过建设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由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由产品管理为中心向顾客管理为中心、供应链管理为中心的转变。 (五)提高商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和待遇,培育、稳定商业信息化技术骨干队伍;发挥各级各类商业院校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商业企业急需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等各类人才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建立商业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商业领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商业管理、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六)加快商业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对已开发、应用的商业信息化科技成果,由市商业和科技主管部门联合组织评测选优,培植一批经市场检验效果较好的优秀软件应用产品,大力组织推广,加快国内商业信息化软件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七)配合有关部门,加快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营造有利于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是电子交易法规、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税收征管及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