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3 16:44:58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1篇

其实, 现代 企业的文案工作日新月异,特别是现在,电脑、 计算 器、 网络 等得到广泛运用,在多数企业现在已经很难分出哪些工作是属于会计的,哪些工作是属于单证员的,又有哪些工作是属于跟单员的,等等。

算盘退出了会计师的案桌,厚厚的档案资料已经不复存在了,网络取代了人们的四处奔波,许多过去会计师的工作,已经由更现代化的 科学 设备所取代。 目前 企业会计所做的工作是多种多样的,正在逐步向单证员靠拢,网络、办公设备的更新换代等,使工作分工很难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界限不再像过往那样清晰。因而,随着 时代 的进步,会计师很有必要 学习 国际上通用的各种结算办法。学会商务单证操作规程,已经成为对会计师的最起码要求。

企业会计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商务单证”?

随着我国 经济 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版图,内地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可以说,商务单证知识已经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一张进入外向型企业的通行证,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因为不论对外贸易采用哪一种支付方式,买卖双方都要发生单据的交接。实务中,单据常常代表了货物,谁掌握了单据,就等于掌握了货物。人们通过单据的转移,达到货物转移的目的,并实现货物转移的合法化。在国际贸易中,货物的“单据化”大大便利了商品买卖时货权的让渡和转移,这就是单据的作用。如果一个外向型企业的会计没有学过商务单证课程,那是不可思议的,至少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合格的会计师。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外向型企业的会计,连什么是托收结算方式,什么是信用证结算方式,什么叫“前t/t”、“后t/t”,什么叫做“打包贷款”,或者什么叫“福菲廷”,这些外贸结算业务的最基本常识都不清楚,甚至至今仍不会制作商业发票,看不懂支付方式,如何能做称职的现代企业会计呢?

外贸结算方式越来越被内贸看好

有人说,商务单证对于外向型企业的会计固然重要,但是,不少企业只从事国内贸易,商务单证的学习就没有那么必要了吧?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发展 迅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已经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国际化经营,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去。以江浙一带企业为例,多数规模生产企业已经很难依照过去的标准区分为外贸企业或内贸企业,因为它们生产的同一种商品,同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销售。因而,采用的结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着各种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结算方式被众多企业采用,人们逐渐发现,国际通行的贸易结算办法,同样也适用于国内贸易结算。比如,一个客户在浙江绍兴,另一个客户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两地相距遥远,买卖双方相互并不了解。在交易中,同样存在着买方担心付了货款之后收不到合同所规定的合格商品;卖方担心发了货之后收不到货款的担扰。贸易双方的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易的达成。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结算方式,诸如信用证结算方式、托收结算方式、银行保函等,来化解这些 问题 。

 

国内贸易信用证结算方式

近年来,一种简单易行的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应运而生,并且正悄悄进入精明的 企业 家视线。在国内贸易中,同样也可以采用国际贸易通常使用的以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即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

央行早在1997年8月1日就公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只是当时多数企业对信用证结算办法不甚了解,人们已经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赊账销售”、“代销、代售”等传统结算方式。近年来,随着进出口权的下放,更多的企业直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人们更加熟悉了那些通常使用于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对信用证结算方式已经不那么陌生了,在内贸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呼声日渐增高。

信用证结算的信用基础是银行信用,银行取代进口方成为“第一性的付款人”。从 理论 上讲,只要卖方履行了信用证规定的条款,银行就一定要付款。也就是说,卖方通常能够收回货款。免除了商品出售后“收款”的后顾之忧。

正因为有了信用证开证银行所作的“付款承诺”,买卖双方在与他们相关的银行打交道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银行的资 金融 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促进了双方贸易的拓展。

显而易见,通行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正在一步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如果我们企业的 会计 师再不“加油”,就很难适应新 时代 的要求了。

商务单证究竟需要 学习 哪些 内容 ?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2篇

关键词:边境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结算 外汇核销

一、人民币国际化在边境贸易中的地位

(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人民币做为结算货币的数量正在逐步提升,同时在结算中地位不断加强。边境贸易已经逐渐从最简单的以货易货方式发展为以美元为主多种外币为辅的贸易结算。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在人民币结算方面的合作,通过签订双边人民币结算协定,明确双方开户银行可以相互开立账户,规定人民币结算的具体程序和条件、跨境现钞调运等问题。这些制度人民币结算量在边境贸易的地位,过去大量存在的通过非正规渠道办理的支付结算业务也被渐渐引导到银行体系中,促进和便利了边境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的蓬勃发展,人民币在边贸的结算中日益成为主要货币。

(二)“地摊银行”对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市场的作用和影响

边境贸易兴起之初,我国主要的结算方式是以货易货(如:在中俄边贸中的“衣服换农药”),伴随着边境贸易的扩大,货币的结算成为边贸结算的主体,除了传统的易货交易、现金交易、存款账户结算及国际结算以外,边贸结算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地摊银行”结算方式。特别是在中越贸易中,由于人民币和越南盾是不可自由兑换,且芒街市的银行不开办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币币值稳定,因此,在边境贸易结算中被大量使用,这使得从事货币兑换的“地摊银行”应运而生。但是 “地摊银行”帮助进出口收发货人逃避海关监管,影响汇兑政策和外汇管理的正常实施,从一诞生就带有非法性质,为整顿金融秩序,政府也进行了长期的打压,“地摊银行”的总体数量急剧减少。但是“,地摊银行”这种形式并没有在打压中消亡,相反,他们以“民间银行”的形式继续出现。有的分散式的个体银行摊点已经向着规模式经营实体发展,甚至已经形成了少数实力雄厚的金融实体。它们的经营理念和组织形式套用银行管理模式;经营范围从主要以货币兑换为主发展到异地汇兑、货款结算和贸易融资等具有银行性质的多项业务;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和周边国家货币对美元现钞的比价,算出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交叉汇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浮动。“地摊银行”经营灵活,实力雄厚,诚然已经成为了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市场汇率的制定者。

二、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在南北边贸结算中地位不同

近年来人民币在南北边贸结算中地位不同边境贸易中人民币支付比重大幅上升,但是对不同的地区的边境贸易而言,人民币的地位并不相同。在南方边贸结算中,人民币的结算比较普遍。但是,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只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海关不将其作为报关币种,采用人民币签订的合同还不能在海关电子系统上申报,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币计价结算;作为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商业银行出于汇率风险考虑,通常也不会授权口岸支行在人民币账户上保留余额,在每日营业结束时,必须将人民币账户内的余额兑换成美元,这种繁杂转换的手续,不利于本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另外,我国周边国家的货币与人民币一样,也属于国际上不能够流通的“软”货币,在许多边贸结算中美元这样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硬货币仍然是受欢迎的。特别是在北方边贸结算中,人民币的使用还是很有限的。

(二)人民币以现金形式的结算的比重较大

边境贸易中,出现大量的边境小额贸易。由于是小额贸易,现金结算是由于边境交易的需要,在边境贸易结算手段不足的条件下,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结算手段不足带来的矛盾。但是,随着边境贸易量的扩大,人民币现金在边境贸易中的使用不再只是最初的简单动机,伴随着纯粹的方便贸易结算的目的,还存在着大量的投机、价值储备等目的。这些非交易动机的大量人民币跨境流动助长了非法外汇交易,如,为洗黑钱创造了机会,加剧了内地资本外逃,扩大了国际收支统计误差。

(三)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仍处于试行阶段

近年来,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阶段表现坚挺,在周边国家信誉度高。特别是中越贸易货物出口商在与我国的边境贸易中乐于使用人民币,经过长期的贸易积累,他们手里拥有了数额不小的人民币,有能力用人民币从事货物进口。但是,按照我国对外贸易和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进出口货物一般以外汇,主要是美元计价和结算,目的是为了鼓励创汇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如果按照人民进行交易,按现有的贸易政策,进出口货物贸易商用人民币收汇,将无法退税。税务机关是按货物海关监管编码(HS)计算退还出口货物国内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单位只有一般货物报关出口以后凭据出口收汇核销单,才能向海关办理结关手续、向银行办理出口收汇、向外汇管理机关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申报。如果出口货物不能换回外汇,就无法取得出口收汇核销单,所以也就无法办理退税。但是又由于海关规定出口货物需要以外汇结算才能退税,导致以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不能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 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使中国出口商品在边境贸易的占有份额逐步降低。目前,人民币已逐步成为与我国开展边贸的大多数国家可采用的结算工具,如果长期对边贸人民币结算退税进行限制,客观上阻碍了边贸的发展。在现阶段一些边境地区,外汇管理局边贸进口付汇备案及核销报审业务数据与当地海关、商务局边贸进口数据相去甚远。这一方面说明大量的边贸结算游离于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监管之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对边境贸易的发展已经构成阻碍,从而构建人民币退税的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3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人民币边贸结算;自由兑换

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历程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指我国居民可以将其所持有的人民币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特别是国际储备货币)的权力或能力,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1993年,央行和8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2003年,央行分别为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1996年12月1日我国提前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但迄今还未实现资本项目的货币可兑换,国际资金难以自由进出中国,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成设置了障碍。2003年9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方法》,允许在边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目前我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八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我国央行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六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65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为今后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金融30条"),是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最早的国务院正式文件。200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有关管理办法,统一规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活动,稳步推进试点工作。09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率先在上海等城市进行,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供了契机。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身就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一种表现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

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

(一)概念和意义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即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后,意味着进行贸易的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贸易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此外,跨国公司也将会是受益者。对于那些母公司在境内,但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投资的中资企业;或是母公司在境外,但在境内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企业来说,今后他们自己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也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再不用再遭受汇率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率先在上海等城市进行试点,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就是建立一套银行和外汇管理的联动体系,使得企业能够选择降低风险的币种进行结算。

(二)人民币边贸结算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1、俄国。中俄从2005年启动中俄边贸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的办法。但是中俄两国的边贸结算仍然存在人民币计价结算后无法退税、本币结算模式无法达到人民币在俄罗斯"落地"、两国本币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相互兑换等问题。

2、朝鲜。中朝边贸人民币结算开始于2008年,出入境人员每人每次随身携带不得超过2万元。人民币贸易结算只能以现金携带的方式跨境流动,严格的出入境限额使相当多的贸易结算人民币资金以各种手段逃避限额管理。为避开直接办理出口结算不享受退税待遇的政策障碍,贸易双方须将被用于结算的人民币转换为美元。而完成该转换只能通过黑市进行"地下"操作,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机会。

3、哈萨克斯坦。2005年中哈两国中央银行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但缺乏相关政策,现有政策发挥实效难。《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中允许以可兑换货币、毗邻国家货币和人民币以及境内转账支付的结算方式办理核销手续,但受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在新疆若以人民币或毗邻国货币核销,出口企业则无法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

4、缅甸。我国至今未与缅甸央行签署双边结算协议,中缅双边银行未建立行关系。境外人民币管理问题、回笼困难、人民币残损券回收困难等。

(三)面临问题综述

笔者认为,我们可能会面临在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外汇管理、国内外清算安排等问题。

第一,本币跨境贸易结算形成本币境外债权债务。如我国企业进口外国货物以人民币结算,该笔人民币会通过银行行之间的清算划转到该笔进口交易的外国当事方即出口商的账户中,该笔人民币将被作为对我国的(CLAIMS)存在。引申出来的问题是:1)跨境贸易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为经常项目交易所得可以兑换成自由外汇,不兑换则会成为境外人民币存款,其性质就会转变成资本及金融账户的交易。2)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用于直接投资能否享受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直接投资后所得人民币可否兑换成自由外汇汇出。

第二,进出口核销制度操作问题。我国的进出口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出口贸易必须收到外汇、进口贸易必须支付外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

第三,在国内外清算安排方面。人民币国际结算会涉及到:(1)国内清算渠道承接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2)账户问题。关系到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否按照监管当局的制度设计意愿开展的问题,面也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安排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第四,缺乏正规的人民币回流渠道,沉淀在他国的人民币主要通过民间货币兑换点和贸易者携带入境的方式回流,易助长黑市交易和非法汇兑。

三、笔者建议

对贸易结算系统的构建,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与更多国家签订两国货币互换协定、国际贸易支付和结算的协定。第二,转换本币结算模式,拓展贸易结算方式。应在双方商业银行互开人民币资金账户建立结算平台,分别用以双方银行间的人民币资金往来,使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为通过SWIFTT系统办理电汇和人民币划转,并逐步过渡为银行汇票、银行结算凭证、汇款委托书、保证金确认等结算方式上。第三,降低外资银行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门槛,放宽境外机构及个人到境内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限制。第四,尽快构建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法律体系。第五,加强各部门合作,收集结算信息,构建电子资源系统。

参考文献

[1] 参见张瑜:《人民币长征》,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4月28日刊。

[2] 黄武锋、姚伟、孙雯:《沪粤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加速》,载于《东方早报》,2009年04月09日刊。

[3] 沈继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问题与对策》,载于《金融街》,2009年05月。

[4] 交通人民银行课题组:《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载于《新金融》,2009年2月版。

[5] 谢云辉:《人民币在边境地区结算的难点》,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4期。

[6] 张爱军、许爱荣:《对在中哈边境地区推行边贸本币结算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思考》,载于《中亚论坛》,2007年2月刊。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作为企业,要想在全球的激烈市场竞争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从根本上实现自我保护,规避在经济交流和合作当中的风险,保障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2007年9月在美国华尔街爆发的全球次贷危机可以说是历史性危机,起先在美国出现,逐渐波及全球,使得全球各国家都受到连锁影响和反应。美国的多个企业和公司乃至银行倒闭,全球经济陷入了瘫痪,我国在这场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当中,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对国际贸易结算当中的风险进行一个全面分析和探讨,更好地规避风险,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一、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进出口企业在贸易结算当中存在的风险和形势分析

1.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结构发生变化,进出口企业风险加大

纵观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传统结算方式大致分为三种:信用证,托收和T/T。

信用证曾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作为进出口企业国际结算中的首选方式,以厦门某知名XX进出口企业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以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高达90%以上,信用证是银行信用,卖方只要如约交货并提交相符的单据即可收到货款,倘若买方破产或无力偿付,开证行将承担第一付款责任,保证了卖方的收汇安全;另一方面买方在信用证项下付款或承兑即可获得有物权凭证的全套提货单据,如果单证不符,买方可以暂提付甚至拒付,也保障了买方的利益。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主要来自开证行的资质信用,以及能否提交与信用证要求相符的单据,而后者很重要的是取决于信用证是否有软条款(诸如客检条款等),所以只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开证行开立信用证,严格审核信用证条款,以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方式是相对安全的。

但随着日益高昂的银行成本、繁琐且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单证处理,以及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出口买方市场更多要求以对其更有利的非证方式结算,如:托收或TT,其中TT更多是赊销(OA);进口业务,特别是进口稀缺的资源性物资,很多国外供应商也会要求一定比例的预付款(TT)。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其结算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面XX企业为例,出口以信用证方式结算的比例已经不到10%,进口预付款(TT)总比例也增加到5%,个别合同预付款比例高达30%-50%。托收和TT都是商业信用,不再是银行作为第一付款责任人,完全取决于客户良好的履约付款能力,这意味着进出口企业随着结算方式结构发生变化,它面临的收汇或付款风险加大。

2.金融危机加大了进出口企业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

2007年9月在美国华尔街爆发的全球次贷危机,由此引发一系列以金融、银行企业为首的破产、倒闭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遭到世界评级机构的资信普遍降级,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也因为银行资信下降导致风险加大;另外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银行的授信额度紧缩,在进口业务中,国外供应商从银行获得开证额度减少或被要求增加开证保证金,因此国外进口商开始放弃成本较高的信用证方式,转而采取一些非证(如托收或TT)的结算方式,将交易的风险与损失转移给我国的出口企业。

3.汇率变化增大进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不确定性

作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币尚未进入自由兑换,进出口企业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基本上还是选择硬通币(诸如美元、欧元)。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变化可谓是跌宕起伏,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汇率的变化对于进出口企业的结算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外贸经济发展。我们知道企业从签订合同(甚至应该前移至报价阶段)到最后的实际收汇或付汇会间隔一段时间,而且我们还常常选择远期结算方式(如远期90天信用证、D/A90天或OA90天等),如果在这期间合同外币的汇率发生变化,那么合同的预算成本和利润肯定就发生变化,汇率变化愈大,这个影响就越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持续的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举步维艰,对于我国这样的出口大国来说,出口企业的利润风险存在很大隐患。当然另一方面也使得进口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进口的发展。

二、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当中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

面对当前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更好的保障进出口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未来良好发展,就必须加大对于国际贸易结算当中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

1.重视客户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在贸易业务环节当中,客户资信是基础,所以资信调查是非常重要的。鉴于国际贸易横跨空间之大,企业自身去现场了解也十分有限,所以借助第三方(如专业信息咨询公司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新客户做资信调查是我们了解客户基本信息、财务报告、银行交易记录以及诉讼事项的重要途径,这些专业公司有专业的人才团队、强大的信息数据和全球信息网络,还会根据自身内部指标对客户进行分级,供企业参考。当然我们还可通过官网或实地考察等途径多方了解客户资信。总之就是尽可能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进行合作,对于资信等级不好或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就不要开展业务。

有了客户资信调查报告作为基础,企业还可通过客户履约记录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有违约或不良记录客户及时预警甚至纳入黑名单管理,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

2.合理选择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降低收付汇风险

(1)合理选择传统结算方式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选择上也要尽可能的慎重。一般而言,出口业务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地区和国家我们最好选择货前TT或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而且还要关注开证行的资信,如果开证行实力不强,最好还须对信用证进行保兑以保证收汇安全,对于信用等级较好的地区和国家,我们可以综合考虑降低信用证银行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包括托收、TT等多元化结算方式。

对于进口业务,尽量避免预付款(货前TT),如果避免不了也要尽可能降低预付款比例。另外进出口企业乃至国家要通过这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世界不断累积企业的良好信用记录,提高国家信用才可以在进口贸易谈判中争取到对我们有利的又节省银行费用的托收或到货后付款的结算方式。

(2)积极创新贸易结算模式

①传统结算模式混搭组合,根据业务需要将两种以上的结算方式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有利于促进成交和降低收汇风险;

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积极运用新型金融产品,如:信用证项下的福费廷、非证项下国际保理,加速企业流动性,优化财务报表,又有利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贸易额。

3.通过投保信用保险来规避风险

针对目前全球贸易环境,非证结算(特别是出口业务)已成趋势,很多还涉及赊销,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资金压力和收汇风险,我们要积极运用出口短期信用险来规避企业收汇风险,还可以利用地方政府对信保项下贸易融资的优惠利率及时回笼资金,许多地方财政还对出口信保保费和押汇利息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对于进口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的进口预付款保险业务也开始在试点企业实行,进口企业可以在进口预付款保险下开展预付款业务,这无疑是对进口企业预付款业务顺利执行保驾护航。总之,投保信用险是企业规避和降低乃至转嫁风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4.通过运用金融工具减少汇率变动对企业国际贸易结算带来的影响

进出口企业要依托银行专业团队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跟踪和管理进出口外汇,适时通过远期外汇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降低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相反甚至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

三、结束语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状态,进出口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贸易结算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安全,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中暗藏风险,分析风险类型,及时发现风险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实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防范体系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才可以更好地为进出口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李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5篇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3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6篇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使得我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结算是在世界贸易经济的发展中应用而生的,操作较复杂,所以,各种国际结算方式存在许多的风险。国际结算是指用货币清偿因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产生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的经济行为。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每种结算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何面对当今形势严峻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结算风险,是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具有深刻意义的重要问题。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

根据国际结算方式的划分,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可分为汇款方式风险、托收方式风险和信用证方式风险。

汇款方式风险。汇款结算方式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结算方式,是指进口商通过银行将货款汇到出口商账户的方式。从买方汇款时间来看,可分为现货后款和先款后货。在汇款的结算方式下,银行只向进口商提供服务不提供付款担保,采用先货后款或先款后货的方式向出口方支付货款。先货后款,即出口商先发货,待进口商收到货后付款的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利于出口商,因为出口商要承担进口商不付款的风险。先款后货,即进口商先将货款汇给银行,出口商收到货款后发货给进口商的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利于进口商,因为进口商要承担出口商不按合同规定运送货物的风险。

托收方式风险。托收结算方式以进口商的商业信用为基础,没有银行信用的参与,即出口商在规定日期内向进口商发送货物后,才能收到货款,进口商一般只会在货款到期日才付款,所以出口商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主要有:进口商自身的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拒付。进口商国家政策的调整造成的拒付。贸易术语选用不当带来的风险。信用证方式风险。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以银行的信用为基础的,出口商承担的风险也相应降低,但出口商仍要承担由于单证不符而造成的开证行拒付或无力支付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进口商伪造信用证避过通知行直接寄给出口商,骗取出口商发货,此时出口商就要承担银行因单证不符而拒付的风险。除此之外,如果开证行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造成无力支付信用证款项,此时,出口商只能凭借合同要求进口商付款,承担商业信用的风险。

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

汇款方式的风险防范。针对出口商在货到付款中要承担进口商的信用带来的风险,出口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降低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开展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出口商在与进口商签订货到付款的合同时,必须先对进口商的资信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在确定进口商具备良好资信的前提下,然后再与之进行货到付款的交易,这样就可以降低出口商因进口商信用低而带来的风险。采用银行保函或福费廷等方式转嫁出口商承担的风险。出口商与进口商进行货到付款交易时,可以要求进口商开具银行保函。如果进口商到付款日期时拒付的话,提供给进口商银行保函的开证银行就要承担付款责任,这样就将出口商的风险转嫁给银行。另外,福费廷方式,就是将出口商承担的国家风险、商业风险、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转嫁给包买商。

托收方式的风险防范

在托收结算方式中,进口商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商比较倾向于愿意接受托收方式的出口商交易。为了降低在托收结算方式中的风险,保证收款安全,出口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进口商的自信调查。在交易前,出口商必须先选择自信较好的进口商,即使是多次合作的老客户,也要经常调查其资信情况。了解进口商国家的银行对托收的习惯做法和规定。在了解进口商国家的商业习惯和正常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避免因违反进口商国家的政策规定,遭到罚款、货物没收带来的收汇风险。针对与托收惯例相悖的进口商,应该选择即期付款交单的方式进行交易,拒绝远期付款交单,从而避免进口商所处国家的银行将远期付款交单转为承兑交单的风险。尽量选用CIF或CIP贸易术语完成交易。选用CIF或CIP贸易术语后,一方面,出口商可以指定运输公司安排货物的运输,从而更好地控制货物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出口商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掌握保险单据,所以,一旦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失,出口商就可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规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7篇

 

我国近年来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比重逐渐加剧,我国国际贸易在不停地翻陈出新,用以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形势,贸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我国传统的融资在国际贸易前显得笨拙,这时就需要对我国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需要了解我国融资产品的历史以及对融资有一定的风险认知并懂得如何控制,才能更好地对融资产品创新进行展望。

 

一、 我国国际结算和贸易的融资产品回顾

 

(一)市场剧烈的变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逐年提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国际结算和贸易的融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大众对国际贸易的需求。国外的贸易市场逐步入华的脚步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化。2007年,我国国际贸易市场遭遇了剧烈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增值,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有关部门对短期外债的管理方法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事件。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改革,多与外界进行交流合作,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上升,缓解因经济增长过快而产生的压力。

 

(二)服务创新的要求。由于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原有的贸易形式及贸易产品服务等已经过时,各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及实力及时的进行调整,跟上国家的整体步伐,在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方面多加费心,规划出符合国情的计划,除产品外的服务模式都要有所创新。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消费口味,企业要与时俱进,把握好时机,有效的与客户保持沟通,新的服务理念以及服务观。我国企业应努力缩小我们与世界贸易融资产品的差距,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让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世界融资产品中脱颖而出。

 

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一)国际结算和贸易风险防控。我们可以把国际贸易融资分成几种类型来分析:生产制造型企业贸易融资时,首先要确定公司的履约能力,对要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公司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加强对企业人员名单的管理、加强对进出口证明的查证、确保还款来源钱款的充足以及确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受益权;纯贸易类企业贸易融资时,我们应结合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投资问题,在确定企业所能承担的贸易融资的情况下,对企业进行贸易融资;还有一种融资方式是供应链融资,根据要融资企业与其委托方的合作模式,结合融资企业的实力等测算出适合的还款额度,同样要根据企业的客户名单、合作历史等对融资企业进行筛选,要求对方出具还款来源的证明、明确约定协议,严密追踪回款,加强对融资企业经营和信用风险的及时控制。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停止融资,及时回收融资款项产品,保证融资安全。

 

(二)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根据国内外对于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相关研究,结合实际的业务经验,对贸易融资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控制。主要通过对操作流程的细化和定期调整、多渠道了解融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出现的变化、分析财务存货等情况,这些方式对融资企业的贸易融资风险来识别。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最重要的是选择诚信的客户,考虑客户的诚信记录,确定好担保人,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模式。与此同时,要有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它可以加强贸易融资的安全性,对授信对象进行科学的、严格的审查。

 

三、国际贸易结算融资主要产品及银行风险研究

 

(一)国际贸易结算与银行融资相结合。国际贸易结算的本身就是一种融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结算产品,它在贸易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就像是融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保证。国际贸易结算和银行融资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客户在银行办理与信用有关的业务时,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银行会通过的融资的方式让客户不再交这些保证金,如果客户没有得到银行的融资,则会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二)主要结算方式的交易基础和信用本质。国际贸易结算融资主要结算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信用证,常见的信用证就有十几种,可转让、不可转让、即期、远期、延期付款信用证等。信用证的本质上是银行信用,这种结算方式一般存在于交易双方互不信任或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前提下。这种结算方式对银行来说承担风险是较大的;二是使用托收,托收的信用本质是商业信用。

 

银行在此仅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且交易双方是相互信任没有威胁交易利益的不稳定因素,银行不负任何责任,相对的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三是汇款,它的信用本质是商业信用。银行与它的交易基础完全无关,仅起清算的作用,它的成本最低;四是保理,它的优势是商户能够更加了解进口货物的情况,从本质上保理具有追索权。商业信用是保理的信用基础。它很有可能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五是保函,以银行为担保人,用银行信用弥补商业信用,它的风险相对较低。保函的信用本质是兼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三)融资产品的风险来源及控制要点。进口融资产品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转卖货物、贸易欺诈及被人的资信。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了解进出商的信用和实力怎么样,在协议上对物品的质量以及数量都要有所体现,要有第三方的检验报告,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行状态。进口押汇的风险在于资金的周转问题,这时就要及时了解货物的销售情况,严防商挪用货款。出口融资产品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出口商的履约能力和开具信用证的银行的风险,一般来说第二种的风险不大,主要保证融资产品贸易的真实,做到专款专用及信用证的权威性和透明性。

 

四、我国国际结算和贸易的融资产品创新展望

 

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的局面,日新月异的市场导致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很难再在市场上立足,这时就需要我们对融资产品进行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多角度、全方面地研究出符合大众需要的全新产品。

 

首先从应收账款融资,截至目前,我国在海外的应收账款已经远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创新应收账款势在必行,这不仅可以提升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的品质,还更新了我国的金库,大力开展进出口的商票融资业务。积极寻求同业间的合作联盟,与外资合作时,我国商业从事由于经验尚浅,资金实力、信息捕捉等方面不足,离不开同业间的相互合作。多方面借鉴经验,有效解决因经验不足导致的问题。

 

利用国内和国际贸易的相似之处,开展国内贸易融资,用国际贸易的长处弥补国内贸易融资的不足之处,达到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贸易融资的一个创新点是物流银行,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大多外企都会选择在我国进行商业投资,我国的物流业前景广阔,国民需求的逐步提高使得物流市场呈增长趋势。信用是大众最为关注的事情,所以在这方面,我国的融资产品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设相关的服务,有更好的信用措施。

 

五、结论

 

言而总之,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国际结算和贸易的融资产品需要不停地更新换代来保证市场对我国融资产品的新鲜感和关注度。只有不停地进行反思并对错误或过时的观念加以调整,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贸易常用结算方式第8篇

关键词:中朝贸易;人民币现钞结算;问题;思考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亚洲区已经成为影响深远的大国之一,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不断的向国际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作为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一直处于对朝鲜的贸易顺差地位,且近年来随着中朝贸易总额的增加,贸易顺差额也在不断加大,而人民币作为在朝鲜认可度最高的货币种类,在两国的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载体地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人民币现钞为主要结算方式的中朝贸易中无疑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朝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现钞结算带来的影响、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二、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对我国的影响

由于中朝两国之间无法进行汇款,因此在中朝贸易中普遍采用人民币现钞结算的方式。首先,虽然人民币现钞结算方式能使进出口企业迅速交易到货款,但由于外汇监管体系中缺少现钞结算的管控制度,因此很难做到全面的现钞管理,这种循环于金融体系之外的现钞,给结算总量、结算渠道的管理和分析工作带来困难。也很难准确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其次,人民币现钞结算方式的存在滋生了大量货币走私等非法活动,成为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严重隐患。另外,由于这种人民币现钞的流动方式脱离了国际收支统计体系,造成进出口货物与资金内容的不相符,造成统计数据信息失真,而且作为旅游消费时,也会造成国际旅游收支与其外汇收支的统计差异。最后,由于现钞结算会使大量的人民币在境外无法发挥出正常的货币功能,脱离了正常的人民币跨境循环,长久以往会导致例如人民币兑换、存款、汇款等金融业务的增长,但如果这些业务不经银行,而是由一些非法渠道来完成的,就会增加人民币的境外交易成本,而且此类人民币也很有可能因为汇率的突然变动,或者是境内境外的兑换率差价等原因而突然回流,最终可能会冲击到边境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

三、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的形成因素

首先,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中朝双方的企业贸易历来具有金额小、规模小、市场狭窄等特点,所以贸易双方都习惯于采用具有储存价值的人民币现场进行交易,另外,受中朝历史原因的影响,境内企业难以与朝鲜客户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因此更愿意选择较为直观的现钞结算方式。其次,境内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各大银行出于政治风险性的考虑,都不愿意与朝鲜银行方互通结算,造成中朝贸易双方只能用人民币现钞进行结算,另一方面,在贸易结算中若使用第三国转汇的方式,无疑会增加成本,也是造成人民币现钞结算现状的原因之一。最后,朝鲜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在朝鲜境内的认可度较高,人民币几乎成了朝鲜境内的公认流通货币,同越南情况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它货币获取渠道的减少,使人民币成了朝鲜境内的主要流通外汇,加上朝鲜货币改革的失败,导致货币贬值,使得朝鲜国民不敢轻易存蓄本国货币,更愿意选择价值稳定的人民币。此外,是朝鲜金融税收方面的影响。第一,由于朝鲜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征税制度,朝方出于税率考虑而更愿意使用现钞结算方式,以规避过高的税款;第二,朝鲜受经济政治体制的限制,国内金融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导致人民币现钞结算方式反而显得更为方便快捷。

四、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存在的问题

(一)违规携带人民币出入境案例增多

随着中朝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仅仅2万元人民币的出境携款限制已经无法满足中朝双方的贸易需要,加上双方无银行结算通道的影响,以及朝鲜境内对个人所得税的高额税收制度,使得中朝边境中出现大量非法人民币现钞走私流通的现象,难以进行有效管控。

(二)人民币现钞出口退税难

由于中朝贸易人民币现钞结算一般只发生于中朝边境区域,与其他常规人民币跨境银行结算的方式不同,无法将结算业务纳入银行转账系统之中,因此难以实现出口退税申请,因此部分企业在对朝贸易往来中只能将结算的人民币现钞先兑换成美元现钞,在进行退税办理,造成1%左右的结算额损失,长久以往给贸易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影响,因此阻碍了中朝贸易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

(三)国际收支统计信息不准确

目前人民币现钞跨境结算仍未纳入国际收支的统计范围之内,导致在对朝贸易较多的延边地区的国际收支统计信息失真,造成较大的统计误差,非常不利于我国准确掌握该地区的跨境贸易状况以及其资金流通情况,加上相关的海关部门并不提供中朝贸易的相关贸易数据,导致中朝间难以检测人民币现钞的流动情况,导致一旦出现境外大量人民币回流情况,可能将直接影响到中朝边境区域的经济稳定,从而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四)给境内银行信贷分析工作带来难度

由于中朝贸易的特殊性,导致其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渠道不但复杂而且隐蔽,使我国银行很难准确分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将会对中朝人民币流通造成何种影响,因此难以根据人民币的跨境流量、流向准确的预测出其对边境区域的经济影响。此外,由于边境区域市场中基本是通过地摊进行人民币兑换的,因此银行也很难进行准确的市场汇率变动监测,容易造成汇率风险。

(五)给人民币现金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由于中朝之间的人民币跨境流通无法通过银行结算系统来实现,通过各种非法渠道流通的人民币是纳入银行资金流动体系之内的,银行无法进行跨境资金的流量、流向的全面检测,这无疑加大了人民币现钞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无法进行检测的人民币现钞会滋生出一部分境外非法活动的产生,从而刺激更多的不法分子通过这种人民币现钞非法跨境活动进行洗钱,将不法收入合法化,进而加大了人民币现钞的管理难度,导致更多的贩毒、走私、洗钱等违法行为的产生,加大了我国打击不法活动的工作难度。

五、解决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出入境人民币携带数额限制

首先,要根据中朝贸易的特点制定出完善的边境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管理制度,将人民币现钞按照金额大小进行分类管理。如,对旅游等普通活动实现全国统一的限额标准制度,对贸易、投资等商业活动,应该按照其商业活动的真实性,根据其实际需要提升携带限额标准,实行分级管理,并进行备案登记,相关部门按照登记情况开出相应的携款证明,并将实行重点放在审核其商业活动的真实性上,以打击不法活动的猖獗。在中朝汇路难通的现实状况下,顺应人民币现钞区域化的趋势,加强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的管理,以解决人民币现钞跨境非法流通的问题。

(二)调整中朝贸易人民币现钞结算出口退税政策

目前,人民币现金结算很难享受到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制约了中朝双方的贸易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调整针对中朝边境区域内出口退税的政策,消除差别待遇,将人民币现钞结算也纳入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范围内,并加强两国金融机构的合作进度,尽力建立起银行结算汇路,一方面可以使对朝贸易企业能够以人民币现金结算来合理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正式将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额纳入银行常规结算体系中,促进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

(三)推进人民币现钞跨境结算的发展

第一,要加强中朝双方边境区域的金融合作,协商人民币汇率、跨境账户管理等具体业务事项,以建立起真正的跨境清算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外汇黑市的清算问题。第二,应尽快完善人民币境外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实现人民币在中朝贸易以及旅游项目中跨境流通,也要使对朝投资的人民币资本合法化,在对朝开发性援助等投资项目中实现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一方面能够拉动我国对朝出口贸易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拓宽人民币流通渠道,有效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的发展。第三,加强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的政策扶持,可以在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全面开放后,参考其他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的结算政策,并结合中朝贸易人民币现钞结算的特点,制定出保证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能够享受到国家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政策优惠。

(四)建立中朝跨境人民币现钞流通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中朝两方边境区域的反人民币假币的宣传力度。减少伪币的跨境流通。在朝鲜境内加大人民币防伪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利于中朝双方共同打击伪币的制造和流通,保护边境区域人民的切身利益。并要加强人民币回流的检测工作,防止境外流通制造的伪币流入境内,给我国经济稳定带来影响。其次,要完善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渠道的管控工作,防止人民币现钞非法外流。再次,要加强打击人民币非法走私的工作力度,以有效制止非法洗钱行为。可以在边境口内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以实行人民币现钞超额携带的出入境申请管理信息制度,保证银行、外汇局等相关金融机构在办理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跨境流通等业务时,能够及时查询到相关信息,确保流通资金的合法性,打击非法流通渠道。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检测制度,包括流通渠道、流通量、流向等,以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监管分析力度。

总之,解决中朝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钞结算中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工程,但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改革,最终能使中朝贸易人民结算辉煌发展,最终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J].管理世界,2011(10).

[2]陈红泉.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意义、问题与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