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物业管理措施

高校物业管理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物业管理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校物业管理措施

第1篇

高校辅导员队伍 职业倦怠 原因 措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职业倦怠”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上个世纪末提出来的,用来表示人们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动力低,对于职业的热爱程度下降等倦怠的表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长期与高校的学生打交道,要长时间的处理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和困难,工作内容极其繁琐,另外,与高校的教职人员相比,其在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工作价值很难得以量化和体现,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这种现象。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职业精神。高校辅导队伍中在长期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作热情不高,对于学生工作中出现的繁杂事务缺乏耐心,不愿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愿意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工作和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对职业精神缺失。(二)角色定位模糊,工作动力不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属于行政事业性编制,在高校的行政系统里面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又由于其长期与学生打交道,上升空间非常有限,工作待遇也比较低,长期的工作会让辅导员产生工作成就感下降,觉得自身的工作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在工作中角色定位比较模糊,找不到职业的目标,缺乏工作动力。(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长期的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的工作中,会让辅导员错误的以为自身的工作缺乏技术性和专业性,只不过是处理一些日常琐事和杂务。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辅导员对于工作的态度越来越不端正,对于学生工作越来越保证应付的态度,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影响:首先,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职业倦怠,会导致学校日程事务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教育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在人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一旦学生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会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非常重要,既充当着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又充当着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一旦辅导员队伍出现职业倦怠,工作热情下降,处理学生工作的态度不端正,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职业倦怠,也会给辅导员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利的影响。长期工作导致的职业倦怠,会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出现角色定位模糊,工作热情下降,对待人生对待工作都会产生消极负面情绪,产生很多心理和生理上面的问题,给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1.辅导员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会导致出现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学生,其工作内容主要也是处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琐事。由于高校的学生数量众多,一个辅导员需要管理大量的学生,处理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长期以往,这些琐事的积累会使辅导员产生厌恶情绪,缺乏工作的耐心,许多辅导员会认为自身工作的意义不大。高校的学生数量众多,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大量的琐事,辅导员既要应付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和日常部门事务的处理,在工作之余,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进行管理,另外,很多辅导员还面临着许多学术和科研上面的压力,使辅导员工作的时间非常长,工作内容十分繁杂,工作压力非常大,长期以往,辅导员容易产生厌恶情绪,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热情下降,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非常普遍。

2.辅导员的队伍职业上升空间狭窄,待遇比较低,导致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队伍属于行政事业编制,与高校的教职员工相比,其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其工作的价值很难得到有效的反应。与其他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相比,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打交道,与领导和其他人员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很难在工作中得到合理的提拔和升迁机会。其次,一般高校的辅导员待遇普遍偏低,其奖金和福利相对于其他教职人员也偏低,于是,很多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会觉得自己大量繁重的工作得不到合理的回报,长期以往,会使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不断下降,工作成就感不断降低,于是在工作中出现缺乏动力的情况,产生了职业倦怠的现象。

3.高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员管理和考评机制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大部分是处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日常琐事,由于其工作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内容的繁琐,许多工作指标难以进行量化反应,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和考评。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其工作价值很难得以反应和体现,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很多事务性和日常性工作,科研成果偏少,工作的质量和成果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反应。很多高校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对辅导员进行考评和激励的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的缺失使辅导员产生工作中得过且过的态度,感觉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长时间的积累,会使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管理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1.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高校要不断加强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首先,高校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技能培养,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批有着较高学历,较高文化水准,能够很好的处理好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工作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其实是一个有着非常高难度和复杂的工作,其不仅需要辅导员们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不仅涉及到教育,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还需要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辅导员能够掌握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只有不断的对辅导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进行培训,使其得以提升,才能有效的避免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其次,要不断加强对于辅导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在提高辅导员职业操守和职业信仰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辅导员认识到自己这份职业的神圣,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学生学习和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其能够充分的重视自己的工作,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和操守,从而从辅导员自身来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另外,要组织心理方面的专家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定期的心理培训和训练,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应对各种复杂事务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使辅导员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止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2.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高校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使辅导员的工作能能够得以规范化,以制度的形式来改善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首先,高校要通过合理的调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要求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对辅导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明确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制定辅导员工作计划和标准,使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其次,高校的领导要加大对于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程度,带头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对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使辅导员的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使辅导员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另外,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内部竞争,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高校要通过一套合理的奖惩机制的建立,对于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对于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辅导员给予奖励,提高其待遇,给予其升职机会,对于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不负责任的辅导员给予惩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辅导员队伍内部能够形成良性的竞争,也让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反应和合理的回报,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3.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人文关怀

辅导员队伍长期与大量的学生打交道,其工作非常繁杂,工作强度非常大,既要处理好各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又要完成学校的行政事业性任务,还有一些科研和学术任务。因此,辅导员队伍经常会出现工作疲惫,压力巨大,从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也属于情理之中。高校要针对这一情况,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人文关怀,解决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辅导员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的进行疏导。首先,要通过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和疏导,使其能够提高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肯定,从积极的工作中寻找价值和乐趣。培养辅导员形成较高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很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大量难题和压力,积极的对待工作,提高自己的承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要定期对于辅导员的心理和思想状况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辅导员们出现职业倦怠的迹象,一旦发现,要及时的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和思想上的疏导,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和减压,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另外,高校要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活动,帮助辅导员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缓解他们的压力。要经常举办一些业余活动,例如体育锻炼,唱歌跳舞等特长展示,培养辅导员的业余爱好,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这些途径来帮助辅导员提高自己的身体心理素质,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工作,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和缓解职业倦怠。

四、总结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倦怠现象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广泛存在,影响了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校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给予辅导员队伍人文关怀,使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倦怠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和合理的解决,从而提高高校工作的效率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

第2篇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运营管理

0前言

高校物业管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使它必然肩负特殊的物业管理使命。高校物业管理是指专业的管理机构接受高校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为高校物业提供统一的专业有偿服务。第三次全国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中曾提过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和规范化,而且将招投标作为高校物业管理的基本方式,用这种方法来推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为高校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使人性化的程度逐步提升,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生活环境。总体来说,高校物业管理是一种将管理、经营、服务、教育融为一体的系统化工程。高校物业管理招投标针对住宅楼宇方面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这其中包含了教学主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公寓、教职工公寓的卫生、保安系统等方面研究。对于高校来说,如今关于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工作主要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企业,选择合适的委托运营方,以及如何实现对物业管理项目的优化管理等。

1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1.1高校物业管理的相关特点

高校物业管理的类型是在《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的标准要求下多创建的一种物业管理类型。这就体现了高校物业管理的特殊性。高校物业管理首先要满足在以教育为基本的管理方式下进行一系列活动的要求。其次要做到物业管理自身的本职工作,将关联的各个领域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后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来满足高校、教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给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最后通过一定的优质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发展。高校物业管理是通过不同物业管理权来实现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有助于做到针对相关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服务,从而达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并且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养成良好秩序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环节的细化程度,针对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改正。同时,要明确界定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不能将两者进行混淆,造成一种模糊的错觉,只有清晰界定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才能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范围,保证工作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高校物业管理优质的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市场经济走向,将物业管理的收费制度和管理服务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还能满足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创建良好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促进高校物业管理更好的发展。

1.2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物业管理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从最初还不健全的管理体系,逐步发展到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高校物业管理已经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成立了自己的相关公司以及关于物业管理的相关事务所,不仅便于对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办事效率。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关的公司和事务所,但是成立者的头脑还不是非常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业管理的相关体系。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区分物业管理相关部门职能。只能说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框架,其他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填充整合使其完善。并且高校物业管理对于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使用凭证、依据,还没有足够的完善,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在全国物业工作大会中,其实国家的有关部门已经提出并且了有关规范整改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文件。这样的文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物业管理招投标机制建立与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对物业管理的作用甚是广泛,加强管理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平稳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开标、评标、中标的一系列的程序,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格局。高校物业凭借着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确保高校物业管理招投标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1.3关于高校物业项目的招投标机制设计的相关条件

如果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招投标机制的话,首先要针对招投标机制进行一定规划,并且要界定的招标界限。在招标界限以内可以大胆地去想象、构建、设计有关于招投标机制的系统建设,但其中最重要的保证就是不能够超过招标界限。这既是对招投标机制设计进行了一定的保障,也是严格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素养。通过严格的招标界限来选出最优秀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不仅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还能够优化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机制设计的相关条件,主要为关于项目的建设时期、规模、费用、面积进行一定的计算和估测,对委托管理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规范标准,对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有关于职责的范围管理,还要确保项目针对委托方的相关物业的优质化服务和质量保障。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有特殊的规定和管理,预备紧急备案,这样才能保障高校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机制设计的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2提出如今高校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正

虽然当今的高校物业管理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很多规划也已经被完善,针对特殊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紧急预案,使高校物业管理机制更加的人性化,服务也更加的周到。虽然相关程序已趋于完善,但是细微之处,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虽然物业管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相关管理公司,但是物业管理的法人的责任以及在项目中的地位还不够明确。这就导致许多运营机制中存在着政企不分、滥用职权的现象,不仅不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反而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物业管理的体制方面还不够切实,无法完全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跟随不上市场化、全球化的步伐。其次,许多物业管理机构还存在着一些老套的传统的服务理念,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一定的整改措置,将服务变得更加的人性化。相关的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不能达到定期培训的安排,还不能真正达到将学习先进的专业管理知识,切合实际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使高校物业管理体制发展遭遇瓶颈。最后,高校物业管理对于服务管理的售后评价体系建立的有待进一步改进,很多功能没有得到完善。用户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向相关的工作人员反应情况,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一定的整改,致使售后评价体系进入一个非良性循环,成为服务管理售后评价体系建立的一个阻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的应对措施:应该明确物业管理机构的法人地位,将相关的职责权利进行划分,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尽职所能去做到最好;对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招投标机制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要时刻跟随着时代潮流的步伐,以助于不断地进行创新;完善有关高校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机制的设计的相关服务评价的机制,使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从而在相关问题上及时进行相应的整改;通过在第一时间学习先进的专业管理知识,切合实际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将高校物业管理的相关体制发展得更趋于完善。针对于高校物业管理项目的运营管理方面,一定要有明确思想,以及有规矩的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的管理,针对个别问题及时地加以改正,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

3结语

只有针对相应的问题按照提出的整改措施去大力推行,才能更好地实现招投标设计的创新,才能够更好地运营高校物业管理项目,使高校物业管理项目真正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满意,并且将其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推动物业管理领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齐海涛.高校物业管理招投标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5(1):144.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高校物业;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16-02

高校经过大“扩招”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生对物业管理需求的提升,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由社会进入到高校,并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垒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环境、新形势对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

1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及其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在近些年,高校扩招带来了高校校园的扩大和物业项目的增多。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动,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成为高校后勤的一种新模式。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教园区的建立、再加上高校新校区的扩建,使高校物业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巩固和完善,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和分析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特殊属性,明确这一工作的着力点,对于搞好高校后勤保障,办好高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除了具有社会一般物业管理企业的特性,即服务性、专业性、经营性、规范性、统一性和综合性等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育人属性。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作为高校工作的一部分,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和育人开展工作,一切作为都要与高校教育、教学、科研的整体目标相适应,并负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o

(2)服务对象特殊。社会物业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而高校是一个高层次、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场所,其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为主的知识群体,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中的师生员工对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形象、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内容都有较高要求,服务和管理更需要精心组织,秩序维持和学生安全显得特别重要。

(3)融合校园文化。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了高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物业不同于其他物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在做好物业服务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育人氛围等软环境建设。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所承担的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它既受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正是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对其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应该说,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创新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中,在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从总体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校发展形势的需要,其企业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

2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领域和内容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只有在关键的领域进行改革与突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新形势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

2.1 重视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战略管理

战略谋划是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工夫。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创新,要求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高校物业服务市场竞争,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高校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

2.2 构造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企业生态”环境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生态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环境。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兴起以及高校快速发展形成的企业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增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市场意识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改变传统的把“自我”与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必须具备的“环境”完全割裂的意识,确立与高校“共生”的意识,形成和谐的“企业生态”。构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企业生态”,首先要开展协同竞争。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增强,面对日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环境,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必须超脱传统竞争模式,以合作代替对抗,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展开竞争,通过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来寻求竞争优势,即实现“双赢”。

2.3 调整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实现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经营战略的保证。目前,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是严格的层次关系,固定的职责,正式的沟通渠道,集权化的决策,以及管理环节多,管理成本高,企业管理服务效率低等。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瞬息万变,加之高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运转节奏必须加快,要求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而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的广泛应用,又使得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调整和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和虚拟化。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加大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临时性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调整组织结构的理想目标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它高度重视建立全体人员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经营使命。

3 促进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加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运作,特别是需要针对薄弱环节,围绕新形势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

3.1 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如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就无法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因此,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科学管理经营的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3.2 建立有效机制,培育职业化的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队伍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内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目前,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缺乏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管理者有内在关系。因此,要推动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内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育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的管理层。结合目前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现状,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3.3 构建创新文化,形成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在企业内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全体员工。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一、当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从高校物业的使用类别看,高校物业可以分为:教学办公科研型楼栋物业、学生公寓物业、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文化体育类物业、服务接待类物业等,除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外,其它物业产权基本上属于国家所有或极少数企业法人所有。高校物业的基本情况决定了高校物业的性质,与社会上一般物业管理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政治任务

一般而言商住物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住户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高校物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升高校的对外形象。这样高校物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就不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如学生吃及住的管理属于学生生活综合管理的范围,涉及社会安全稳定,其服务费用价格等有些由政府物价部门审批,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校园治安维护、校园环境的综合管理涉及到校园的校风、学风等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稳定治理问题。

(二)高校物业管理具有育人功能

高校的活动主体是在校学生,校园环境的好坏,物业管理水平高低,承载着显性与隐性育人功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校园干净、宽敞、明亮、整齐、优美的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培育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通过后勤物业人的热情主动、文明服务引发大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朴素感清。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以优质服务为最终目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改革的目标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后勒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服务决定市场,只有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才能占领市场,高校物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取得师生员工的一致满意。

(四)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商住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包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公共设施专用维护基金等,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协商制定,资金的使用接受业主委员会、业主的监督;而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费来源较为单一,与校方以合同契约形式确定资金数额和支付方式,完全市场化。全国高校后勤物业基本实现“拨改付”模式运作,对从事物业管理的后勤实体,其服务标准,支付费用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因而与社会平均的同等档次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也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五)高校物业管理大多采用内部甲乙方管理体制

商住小区有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的共管模式、智能化管理模式等,而高校物业管理则是一种内部共管式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职能,乙方作为经济实体,按企业化运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与保障。这种机制下,甲乙方仍为高校的职工,其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行业化、市场竞争等方面,必然呈现着不完全的市场竟争,甚至没有市场竞争。虽然有极少数高校把一部分物业对社会招标,但更多高校其校内物业市场仍然是给后勤实体经营。

(六)教职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未实行社会化方式运作

国务院已出台《物业管理条例》,各省市也出台了住宅小区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的措施和时间表,但推行起来实施进度不快,特别是高校教职工老住宅小区仍然是按过去的福利化服务模式运作。因原来学校教学科研等规划的不完整性,使这一区域较多与高校校园密切相连,基本上属于校园范围的一部分,因此其物业管理较难以按社会化方式运作,也会影响校园的综合管理及房屋产权的上市流转和教职工个人权益的保护。

二、高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的物业管理随着社会上物业管理的发展应运而生,但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阻碍了高校物业管理职能的发挥,近几年,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应该与社会物业管理同步。

(一)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高校都做出过很多努力,但其成效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间的责、权、利不清,遇到问题和责任相互推委,而有利益时又相互争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高校物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首先,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晰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是实现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次,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确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实现政企分开,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障。

(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

高校物业管理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有偿服务,从职能型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根据高校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只有按照企业化运转模式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物业管理社会化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逐步走向社会。首先要稳固自身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校市场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切实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优价和良好的服务,才能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开拓市场时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壮大实力,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注意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

社会大分工中剥离出来的物业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行业,高校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许多项目专业性很强。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高科技爆发的集中地,其办公教学用房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日益先进,这些设备和设施维修难度大,需要专业的管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工具设备。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就必须引进一批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招收一批专业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也是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

(五)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作为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依法经营,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审核;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服务是否制度化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再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最后高校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制定具体的适合高校自身物业管理发展的《高校物业管理办法》,使高校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候光明,冯序鹏.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引进 ;物业管理公司;分析探讨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已全面推行了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根据当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努力打破传统的后勤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这些年来通过逐步加大学校投入、挖掘后勤内部潜力、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开放后勤市场等方式,除了在提高后勤硬件档次、改善校园环境、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外,同时也使高校后勤渐渐做到了管理企业化、服务商品化,为学校物业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体制上的有效保证。从而使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迎来了更深层次、更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对服务质量的需求,以及为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挑战。

一、物业管理在我国高校后勤中存在的问题

1.后勤物业管理服务理念无法适应目前的发展需要

物业管理公司进入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首要内容便是对高校后勤管理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逐步向社会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和开放后勤市场,以达到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逐步做到管理企业化、服务商品化。有不少人认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是在卸下“包袱”、甩下“包袱”,是将物业管理公司直接推向社会。在此同时需要物业管理人员有个正确的职业观念,不要认为只拿固定工资就好,其他都不管,一定要正确的看待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物业管理公司领导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员工、关心员工,使他们愉快地在管理服务中适应各种形势发展的需求。

2.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制度一般有业务、综合、财务、行政管理制度等,我们常见的主要有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机构职责范围,以及服务规范和操作程序等。辖区的管理制度通常分为各区域内的物业管理规定、用户手册、物业管理公约等。我国各高校物业管理部门目前虽然也制定了诸如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等相关的制度,但是这些还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且在实际执行时也无法做得相对严格,种种原因都说明了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不够健全。

3.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

因为我国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仅仅只是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也只是每年拨付相应的费用给物业管理部门,高校师生并不是直接支付物业费的“支付者”,他们只是物业服务的“接受者”,因此,他们无法要求或是很难要求物业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能有所提高。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在服务质量上主要存在着四个问题,第一,对学校的环境管理不够到位,没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第二,对学校的卫生保洁和校园绿化方面管理不够全面,存在着只重视主干道的卫生,忽视偏僻角落等地方的卫生等;第三,对学校服务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巡检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第四,物业管理部门不能够主动的服务学校,在服务方面存在着不到位、不及时的情况,常出现拖拉工作的现象。

二、 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目前的现状

我们从高校后勤管理的性质来说,它其实只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自后勤物业管理改革以来,这段时间是一个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然而在这段过渡时期,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高校物业管理不仅脱胎于高校,而且其服务对象同样是高校内部,它们之间着种种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目前我国还有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后勤物业管理体系,这些高校的管理行为其实差不多都是行政行为。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其实只是建立了管理体制框架,在其部门内部实施了相应的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机制。但是这种物业管理思想依旧处在市场不完善、不健全的建立状态,它的运营模式没能完善、完全的建立。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物业管理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管理体制,有些高校的物业管理公司虽然在名义上是从学校分离出来的,并且有着独立的企业在运行。但这些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学校依旧存在着附属关系。

三 、对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提出的建议

1.高校后勤管理需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

很多人认为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从而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目前正在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能够适度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参加高校的后勤管理,像这样的模式是可以对学校物业管理观念进行转变的,同时还能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学习到更专业的、更先进的服务手段和管理经验,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我们认为高校的教职工也要改变一些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有偿服务理念、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推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更进一步的顺利发展。

2.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需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知道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高校的师生员工。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在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品牌形象。并且需要做好以服务促进物业管理的进步,从服务质量中求效益,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休闲、学习、娱乐、生活等全方位服务,以此来推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有效、协调的发展。同时为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的服务。营造经营有序、文明向上、服务周到、舒适、环境优美的良好环境,让师生满意。在提高硬件档次、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不断加强进步、发展。

3.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需加强创新管理体制

大多数人认为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从根本上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并需不断地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物业管理企业需在管理上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层次;在运营上需不断拓宽经费来源等,以此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注入一个新的层次,使物业管理工作能够长期良性循环以及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逐渐走向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经营的轨道,这样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认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经营服务实体,就一定要进行机制转换,愿意为教育服务、能正确把握改革方向、高效、选配精干的领导班子;以及尽量减少物业管理人员和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同时还需努力、争取实现经营机制的创新等,并坚持按产业化、企业化的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对各种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降低其经营成本,同时建立一个健全“自我约束、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我国高校特色的后勤物业管理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跃建.我国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汤占利,王海.浅谈高校物业管理监管工作新模式[J].高校后勤研究,2010年01期.

[3]张舟.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4]王峰.如何创建富有高校特色的管理模式[J].城市开发,2010年05期.

[5]李才俊,万瑞林. “四会、四自”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03期.

第6篇

高校保卫工作肩负着维护校园稳定,保障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任务。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楼宇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然而,学校保卫部门受保卫人员少、设施未完善等因素限制,无法对全校进行实时、全覆盖的管理。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如何充分结合物业管理做好高校保卫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管理区域;物业管理;安全保卫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办学规模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办学方式也由单一制办学模式发展为多层次办学。以笔者所在的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在扩招后,全日制在校生已发展到近1.5万人,有本专科生、研究生,还有成人教育等多种层次。伴随学生数量增多,原有的校舍面积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而很多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校区建设,建筑物数量急剧增多。为了便于管理,大多高校对各楼宇配备了物业管理人员直接管理辖区内的各方面工作,因此,物业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区域内的安全,做好物业管理中的安全工作也是当前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

1校园物业管理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原因

从校园物业管理的内容来看,安全保卫是其中主要职能,从管理层级上说,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接受学校保卫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但物业管理公司只负责其管辖区域内的安全,校保卫部门负责全校安全保卫工作。然而,在安全工作机制运行方面,大多高校物业管理部门都过于依赖学校安保部门,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对安全问题基本都是通知保卫处,却不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例如,2010年国庆节假期间,江苏某所大学发生一起涉案金额较大的盗窃案件,案犯采用翻趴宿舍围墙、撬锁等手段,在该校男、女学生宿舍楼共窃取8台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主板和硬盘等配件以及若干现金,共计约8万元。放假期间,案犯前后三次来该校作案,作案时间长达4天,期间未被宿管部门、保卫处发觉。事后,公安部门经与学校共同剖析,得出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学校的安保工作机制运行不流畅。案发当时学生宿舍楼只有2名物业值班人员,并且值班人员未巡查区域内各楼宇建筑,工作出现严重疏忽。正是物管人员的麻痹松懈情绪才使得案犯得手。类似这样的管理薄弱环节,在其他高校也很多。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正是接下来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2物业管理在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如今,各大高校为了减轻负担,将物业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校后勤部门统管转变为学校后勤部门分管下的物业管理公司专业化承包管理。由于高校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加上本身是由后勤转型过来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也造成了诸多安全问题。

2.1安全制度不够健全

规范的物业管理制度按性质分为物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物业管理辖区的管理制度。各高校的物业管理部门虽然也建立了诸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行为规划等相关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不成体系,执行也不够严格,且与安全相关的制度未明确、未上墙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制度不完善,物业管理人员在面对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及安全事件时往往以置之不理,以任其发展的态度对待,致使事件未得到及时处理,隐患未得到及时排除,造成严重损失。

2.2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不高

物业管理公司承包管理模式下的物业管理人员多为劳务派遣,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性质等因素,从事物业工作的人员构成往往参差不齐、成分复杂,同时人员年纪较大、学历层次较低,大多为退休人员再就业,虽然组成了物业管理的各个岗位,看似形成了专业化的队伍,其实各个岗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2.3部门分工不明确,交叉环节存在盲区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工作是后勤部门与保卫部门管理工作上的交叉环节,同时也是工作漏洞之一。在高校,物业合同签订的双方多为后勤部门与物业公司,原则上物业管理工作受后勤部门统管,同时在某些工作内容方面学校有关部门也具备监督管理权。例如:安全保卫工作方面,保卫处就应该享有监督权;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学工处应享有监督权等等。然而,事实上,在大多数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所有工作仅仅受后勤部门监管,其他部门无权过问。这就形成了物业管理责任区域内的安全工作由其本部门负责,即使在保卫部门发现物业人员有脱岗、迟到早退现象的情况下,保卫部门对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无权过问的局面,致使盗窃等案件频发。

2.4员工技术有待提高

为满足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要求,近几年,高校技防水平不断提高,技防设施不断增加。为发挥各项技防设施的实时报警、实时监控等作用,在建设技防工程时,有少数安全平台系统安装在各物管站点。然而,大多物业管理人员都无消防、安防特殊职业上岗证,对这些技防设施不熟悉,对平台操作不熟练,甚至连平台系统的“复位”、“输入密码”等较为简单的步骤也无法完成。设备一旦出现报警信息,往往不是第一时间去现场确认,而是通知校保卫部门,从而错失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间。因此,物业管理人员在掌握保洁、绿化、维修等技术的同时也需提高计算机应用、安全技能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3解决目前物业管理中保卫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急需解决目前物业管理中保卫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建立并完善物业管理中的保卫工作制度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保证高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的首要前提,建立并完善物业管理中的保卫工作新制度是进一步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健全安保制度之前,应该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对物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物业管理公司和学校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详尽的了解。之后,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管辖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完善详尽的规章制度,以此促进管理过程中保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通过制度,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做到及时修订、完善,最后制定出最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其次还要明确各区域安全责任人,实行责、权结合,层层落实,形成有效的部门管理体制。

3.2明确管理部门,层层落实责任

学校必须明确物业管理公司的直接管理部门,并依照“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一直以来,后勤部门大多为物业管理公司的直接分管部门,但有的高校签订物业合同的为招标办或基建等部门,在未明确物业直接管理部门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后易产生推诿、踢皮球等现象,从而无法追究责任。所以,明确物业管理公司的直接管理部门显得尤其重要。在明确分管物业具体部门的同时,保卫部门应与该直接分管物业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分管物业具体部门再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安全责任书,物业管理公司再与各分站点签订,以此类推,层层落实,将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个员工的岗位上。这样若发生安全事故,是谁的管理区域,谁的工作内容,谁的责任,一目了然,更便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学校有关部门、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减少了保卫部门的压力,大大提升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

3.3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

首先,要把好合同关,学校在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合同时,应将人员具备一定消防、安防专业技能纳入在内,甚至在某些特殊岗位必须要求具备专业证书,持证上岗。其次,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定期开展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与实战演练,同时也需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再者,组织物业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做到会使用安保器材,会操作安全平台。最后,作为物业管理人员也应维护好管辖区内的各种安保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监控设备等,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维修、更新,确保它们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4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奖惩制度

安全保卫工作做得好与否,很大层面上取决于监督以及奖惩的力度。首先,学校保卫和分管物业工作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力度,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主要包括:对各类值班台账的检查,进行现场专业技术技能的操作考查,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考查等等,确保各类人员各司其职,担起责任。其次,建立奖惩制度,分管物业工作部门要求物业公司可按月、按季度、按年度组织“安全员工”评比,以现金、奖品等方式奖励荣誉称号获得者,当然,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也可通过扣工资、通报批评等方式处罚。通过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物业管理人员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针对物业管理公司,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次对物业管理公司的专项评比,评委由学校有关部门、学生、教师等组成,评比内容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员工服务意识、安全保障能力等各项相关内容,并根据评比结果,决定是否在与该物业公司续签合同。

4结语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不仅仅是保卫部门的工作,也是学校各部门、单位以及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外界单位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需广大师生员工极力配合的,只有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才能人人都安全。

作者:金鹤龄 夏锦鉴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保卫处

参考文献

[1]朱争鸣,汪新.高校保卫工作融入校园物业管理的探讨[J].安防科技,201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后勤物业管理 策略

一、前言

高校后勤物业服务管理和普通的小区物业管理有很大的区别,高校的服务对象以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员工为主,其后勤物业服务把管理和经营还有服务对象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既要保证其服务的质量,还需要符合学校教书育人的原则。虽然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后勤物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服务的品质也得到了一定提升,然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方面,还需要参与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从业人员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弥补某些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高校的后勤服务理所当然是由学校来负责的,而且以往的物业服务也确实是如此,致使高校里的教职工在物业管理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比如物业公司以及其他相关的管理单位在其实施的部分服务方面是要收取相关的费用的,但高校教职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高校后勤管理应该是学校福利性的、行政型的物业管理模式,因而对物业公司的有偿服务要求有时会比较过分,简单来说就是希望物业管理部门能够多做事但少收钱。同时,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于高校后勤服务也存在理念上的误区,大都以为这是一个永远不会丢的铁饭碗,因而没有主动去寻找新的市场,只等着学校的生意自动送上门,这种经营理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同时,因为这种高校后勤物业服务是铁饭碗的观念的影响,物业工作人员在服务方面也不是尽心尽责,认为只要基本上能够完成服务工作就行了。其服务理念的落后也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后勤管理体制滞后

我国目前的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还在改革阶段,还没有建立健全其管理体制,因此不少高校在这个方面都是处在摸索的阶段,因而比较随意和盲目。虽然部分高校的后勤部门已经成立了物业管理的部门,也增设了环保保安等职位,并且于有偿服务方面签订了管理协议合同。然而受高校行政指令的制约,学校所具有的权利还是偏大一些,包括服务的内容以及收费等方面。有时候受体制的制约,物业公司不得不先干活,而费用却很难收回来。这种不计成本也不讲究经济效益的做法严重束缚着物业管理单位的发展和服务水平。

3.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受到传统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目前还很少有高校有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如今不少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的构成多为三个部分:以前的后勤工作员工以及转岗、下岗员工和临时招用的民工。总体来说,后勤管理人员在后勤工作方面的经验上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的文化水平也普遍比较低,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因此在管理理念以及服务水平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市场要求了。其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又属于比较低端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对有高学历、有能力、有水平的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要从事物业服务行业的吸引力不够,造成此行业人才不济,服务管理创新不足,整体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虽有提升,但距专业、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一样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一样需要经过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后才能保障其服务水平。而许多后勤管理工作者在这一点上都无法满足要求,致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1.观念要创新

要想在高校发展后勤物业管理就需要创新思维和管理观念,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只有正确认识到物业管理这一市场经济行为才能发展后勤物业管理。首先,创新竞争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加速的今天,只有提高竞争理念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加强和创新竞争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能够充分的锻炼培养人才,还能够促进物业管理部门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水平,以此完善和发展管理和服务以及人才三个方面,最终促进物业管理的发展。第二,创新质量观念。只有良好的服务水平才能促进公司的发展,因此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一定要将服务质量和业主满意放在首位,不仅要所做物业能够使业主满意,而且要通过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在某些特殊服务方面做出创新为业主所想,为业主所急,通过物业从业人员的辛勤努力工作使得业主能从满意到感动。第三,由于高校的一些教职员工在物业管理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该在物业管理理念的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只有改变教职工的传统观念才能让其更好的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高校后勤如果想要进行物业管理的创新就一定要有一支具备专业技能的团队。为此,我们可以引进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管理水平的人才,对于目前在职的物业工作人员则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来培养其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具体来说,其创新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来选择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并通过激励机制来加强工作人员的市场理念。让招聘引进来的具备现代专业技能和理念的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老员工在培训和学习专业技能和先进服务管理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好的发挥自己特长。其次,加强团队创新的学习协作能力,只有不断努力地学习专业化的技能等相关的知识才能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包括标准的行业规范、专业的服务技能、良好的沟通水平以及判断、应变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提升。也只有物业工作人员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

3.进行体制创新改革

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仅需要学校各主管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学校各被服务的各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高校的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一个企业单位,因此其管理模式不应该与行政管理相互混合,不然很容易导致后勤物业管理的责任分工不明确,服务质量下降。其次,高校进行后勤物业管理创新还需要当地政府在政策以及经费方面给以一定的支持,才能让物业管理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后勤管理也需要紧紧围绕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时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高校后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专业技能,创新理念,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让后勤物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崔逸山.浅谈高校物业管理的模式[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

第8篇

1.1实施两权分离管理结构

物业管理中物业管理权与资源所有权相互分离,即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5]。所有者可以自主的选择管理经营者或者更换管理经营者。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也可以实行两权分离管理模式,将经营权赋予外部机构,学校拥有所有权。管理单位在获取体育场馆管理权的过程中需要与同行业竞争,这既有效地降低了高校的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单位为保持行业优势而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有效管理。

1.2管理主体自主经营

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单位通过自主经营,制定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盈利方向,从而促进公共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也可以实施管理主体自主经营,类似目前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将体育场馆承包给管理单位,由单位自主经营,从而通过市场的竞争性和市场的供需调节作用,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实现合理定价和优质管理的目标。

1.3进行监督和约束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例如羽毛球等场内体育活动,学生要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必须要在体育场馆内进行。当学校和周边院校只具备一个羽毛球场馆时,这就形成相对垄断的局面,容易发生管理单位乱标价格的现象。这就要求学校进行相关约束和控制,例如像高校食堂管理一样,对价格进行合理区间的限制,以保障学生的利益。同时,学校也相应地拨发一笔款项进行补助,从而保证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推广目标的实现。

1.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高校中具备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像小区物业管理中充分利用小区老年资源实施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员成本,还能实现管理的便捷性。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同样可以招聘一些学生兼职进行简单的体育场馆管理,一方面降低场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人员控制。例如大型比赛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增多,需要添加大量人员,而比赛结束后管理人员需求也就相应减少。因此可以充分学生资源,进行场馆有效管理。

1.5管理方式结合高校情况

基于物业管理中具体管理要根据小区的结构、人员等因素具体的情况而定,高校在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时,也要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包括师生人数、学校类别、场馆数量、学生活动时间等。例如某高校羽毛球场馆开放,周一至周五白天30元,晚上50元;周末白天10元,晚上30元。由于师生活动时间大多聚集在周末或者晚上,而这样定价不仅不能有效地实现人员分流使场馆得到充分利用,还会造成周末人员集聚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体育场馆管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定。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