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的定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1 17:07:15

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1篇

[关键词]建筑作品;著作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72-02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目前,就我国立法来看建筑作品仅指具有审美意义的表现形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作品,与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分属不同的客体。虽然建筑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但著作权法并未对其作出过多规定。近年来建筑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的立法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实际情况。另外,我国作为《伯尔尼公约》缔约国,现行立法中对建筑作品的定义及范畴规定并不一致,实际上并未满足履行签约国义务的要求。

我国在建筑作品著作权立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筑作品与美术作品仍有混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作品。根据上述定义,人们完全可以将建筑作品认定为美术作品。虽然现在二者被作为两类不同客体进行保护且分别定义,但只是形式上对其作出区分,并不能摆脱人们长久以来将建筑作品归类于美术作品的习惯性认识。这同时暴露出立法对建筑作品定义过于简单的缺点。第二,建筑作品范畴规定不科学。我国对建筑作品采取狭义定义,即建筑作品仅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三维立体作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也对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进行保护,但将建筑设计图作为图形作品、将建筑模型作为模型作品来进行保护有以下不足:1.如果将三者化为不同客体进行保护,必然割裂其内在联系;2.著作权法虽然对设计图、模型作品和建筑作品都进行保护,但着眼点不同;3.著作权法规定作品著作权自创作完成之日产生。因此,建筑作品著作权应当自建造完成之日产生,而建筑设计图著作权应当自设计图完成之日产生,问题是后者往往比前者提前几个月甚至是三五年完成,这段期间无法涉及到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而这段时间如果发生侵权行为,只能依据设计者享有的图形作品著作权追究侵权人责任,这样对图纸中艺术性设计部分保护力度将大大降低;4.建筑物受到保护的仅是外观而不含技术内容,将设计图转为立体建筑物之权属于版权中复制权。因此,如果建筑物本身受著作权法保护,它的设计图无疑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三,缺少可操作条款。目前仅《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对建筑作品有规定,对建筑作品的认定标准、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对权利人的救济方式等重要的问题都没有立法依据或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现状及不足

“保时捷与泰赫雅特建筑作品纠纷案”是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之一。从该案例及相关案例可知,法院在认定建筑作品及是否实质性相似问题上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立法及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具体到司法实践中,由于不同法官自由心证不同,对同样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另外,建筑作品设计及建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法官由于对建筑知识缺乏了解,很难从专业角度作出判断。审判中难免出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独创性与艺术性的判断标准

独创性和艺术性是建筑作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法律特征。首先艺术性是一个很主观概念,同样一幢建筑物,有人认为具有审美意义而有人认为不具有审美意义,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设置一个衡量标准。独立创作相对容易判断,而对于如何认定“创”的部分,我国立法上无规定,司法上也没有借鉴的标准。在建筑作品侵权案件中,法官自由裁量比法律规定对案件的结果具有更大影响。这显然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相抵触。

(二)缺乏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

任何建筑作品都有借鉴前人优秀设计的部分,或将别人设计的作品加入自己的美学构思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这是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将之称之为抄袭,否则就违背著作权法鼓励创新的立法宗旨。可实践中的难题是建筑作品侵权总介于借鉴创新和完全抄袭之间,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如何判定两个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而实质性相似和独创性一样,是个主观概念。法官作为建筑学上非专业认识得出的是否具有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是很难服众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还包含专业技术问题。两个建筑在多大程度上的相似才能认定为实质性相似,必须参考专业人士的鉴定结论才能定性。

(三)缺乏司法实践中对新问题的指引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情况下进行案件审理,无论得出什么样结果都难以避免争论和质疑。如奥运体育场“鸟巢”侵权案,虽然结果早已尘埃落定,但理论界仍在争论该案中被告的行为到底是侵权还是合理使用。北京市中院的判决除对当事人有法律效力外,对其他人或者其他类似案例审理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我国不同于判例法国家,但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实际上对各级法院审理案件具有标杆性意义,在法律规定不足情况下,实践中起了补充法律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重新定义建筑作品,扩大建筑作品的范畴

很多学者认同美国著作权法对建筑作品的定义,但各国立法都有其独特背景,生搬硬套他国立法对建筑作品定义只会造成更大混乱。对建筑作品重新定义的目的是将建筑作品与美术作品分开。建议应将建筑作品定义为“以建筑物或构筑物表现出来的具有艺术特征且独立于实用功能的作品及与之相关的设计图和模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建筑设计图实施结果不是建筑作品而只是一般建筑物,那么该设计图只能作为一般图形作品进行保护。对建筑作品的范围,应当采取广义的界定:包括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设计图(施工图)及建筑模型。其中建筑设计图包括设计草图、建筑施工图及效果图。

对于建筑设计图,我国著作权法将其列为图形作品而非建筑作品进行保护的。但设计师们绘制建筑图目的是为了建造特定建筑物,并不是为了美术而美术。司法实践中,对建筑设计图复制并不妨碍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我们应更多关注的是建筑设计图与建筑物的关联性,而不能仅关注它与美术作品的关系。建筑施工图“如同计算机程序中的目标代码一样,目标代码一般只有机器可读”,如果建筑设计图还可以作为美术作品拿来欣赏的话,施工图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让施工人员建造出设想中的建筑物。正因为它唯一的目的性,离开建筑物,施工图就失去本身的价值。它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立体建筑物的桥梁,因此将施工图随着建筑物本身受到保护是理所当然的。

建筑模型与建筑设计图的保护模式及其应当与建筑物本身放在一起进行保护的理由是一样的。建筑模型是按照比例对建筑物进行浓缩而成的三维立体作品,是为了实际使用而建造。实践中完全可以通过建筑模型仿造出同样造型的建筑物,将建筑模型作为建筑作品而归入到建筑作品中予以保护对于当事人的行为指引以及司法实践都是有益的。

(二)引入专家鉴定机制解决建筑作品认定问题

对建筑作品独创性的认定,世界各国通过司法判例进行确定,但不论是英美等判例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其判断标准都是来源于法院的审判经验,上述标准的形成及推广应用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它来源于实践但却不能完全指导实践。我国在判断建筑作品独创性问题上,应当引入专家鉴定机制。专家应当在鉴定意见中详细写明涉案建筑哪些部分具有独创性并对创作程度进行分级说明,同时指出该独创性部分是否独立于实用功能。专家鉴定意见作为法官判断的重要参考,在没有足够理由支撑情况不得专家的鉴定意见。至于涉案建筑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建筑作品,由法官依据独立完成加适量创作的标准原则、专家意见及其他证据综合考虑判断。

(三)立法上增加可操作条款,实践中指导案例

有学者建议我国应当学习其他国家制定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单行法,这样可以加大对建筑作品的保护力度,但现在为时尚早。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起步晚,现实中案例少,制定单行法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参考外国先进立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司法解释来弥补立法不足。其中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司法审判和理论界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上,如制定建筑作品独创性和实质性相似认定标准或办法,对权利人以何种方式进行救济等。

从国外经验及我国审判实际来看,建筑作品侵权案件中许多价值判断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涉及法官自由裁量权。最高人民法院有针对性相关案例,首先给法官审判提供借鉴,同时也减少了法官自由裁量全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四)完善著作权登记制度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教学内容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47-01

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必须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相关思想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建筑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很多高校都增设了绿色建筑设计课程,但关于绿色建筑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教材,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都是由学校自行进行安排。下面,笔者将就最近几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进行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现在有关绿色建筑的含义有很多,如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节能建筑等。根据这几个定义和绿色建筑含义的差别可以得出:“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在使用寿命期中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和建筑材料,并能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能意识到建筑设计师在整个自然环境中责任的重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绿色建筑设计的兴趣。

但是对绿色建筑含义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让学生能对绿色建筑的内涵理解的更加深入,老师还要增加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讲解。在对其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能直观了解绿色建筑的样子、需要做到哪些重要的方面。考虑到评价体系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学生感觉到乏味,可以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由此来让学生了解怎样利用建筑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有关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设计之中。高校中建筑学的大四学生对普通民用建筑的设计相关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所以在课程安排时可以适当减少建筑的美观、作用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而将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展现在气候和环境特征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的讨论上。通过建筑设计体现对环境的关注以及绿色建筑室内及室外的环境设计、建筑整体构型以及的结构设计的讲授,来指导学生怎样设计绿色建筑的各个空间,以达到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绿色建筑技术很多,在教学中不能讲解全部,重点应该放在和建筑设计结合密切的部分。比如自然通风及遮阳技术,通过融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在设计时怎样在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绿色建筑技术。

三、绿色建筑教学成果检验

(一)绿色建筑含义教学效果检验

检验这个方面的效果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让学生对当地的绿色建筑进行研究,并对调研的建筑进行评价,写出调研报告。在这种调研过程中,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绿色建筑的样子,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的建筑相结合,而且能在调研中学习到一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二)设计题目的检验

绿色建筑的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而这其中设计题目的设置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地形设置能够直接对学生绿色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考察,所以绿色建筑设计题目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选择设计题目时要考虑到这些学生已经具备解决建筑的作用以及美观这些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做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又融合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在设计中要考虑环境气候的变化,还要周全节约能源的问题。这时如果建筑类型比较复杂,学生的精力就会过多放在对功能的处理上,而忽视绿色方面的设计。所以可以选择设计绿色小别墅,这种建筑的特点在于功能比较简单,造型也是灵活多变的,学生能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解决建筑和生态的相关问题上。

对于要设计的地形设置,首先要确定城市。这个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行确定。建筑设计一定要契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性,并要了解当地的乡土植被和材料,所以学生对设计地点的选择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因为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在冬季和夏季在温度调节上的要求不高,所以在设计中不能明确体现节能因素,因此,建议学生不应选择气候温和地区。

在对绿色建筑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这个部分,要制定准确的评分标准。绿色建筑的评分指标和传统的建筑课程设计评分指标不同,传统建筑课程设计主要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的功能、外形构造及图面表现等。而绿色建筑根据其含义应该增加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节能程度、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些评定标准,还应该增加设计创新这个评定标准,用来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方法。

四、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要以掌握其含义和设计的基本原理为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设置教学、实践调研以及设计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对学生在设计绿色建筑中的创新多加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设计绿色建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磊,刘加平.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4).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3篇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民族混合、各地差异明显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同样,建筑物也都带有其独特之处。建筑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通过它可以体现地域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后现在主义建筑设计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可以作为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法之一,减少和避免建筑设计大量模仿外来文化,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使得建筑设计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叉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地域文化性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80-02

19世纪40-60年代间,建筑主要以现代风和国际风为主,从70年代至今,属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经过30年的国际风垄断,60年代建筑的特性基本消失不见,各建筑物愈来愈趋同,城市的风貌与建筑物变得重复单一,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引发了建筑界的大革命一“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性和实用性外,相比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装饰性和象征性,改进了建筑视觉效果,而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来增加地域文化性、民族文化和风俗特色,彰显本土地域文化性。

1.“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西欧国家和美国于1960年左右刮起了一股反现代主义建筑的潮流。在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引领着全球的建筑界方向。然而,没过多久,现代主义在派内发生了不同的意见,部分人开始反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来自美国的建筑家文丘于1966年在其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指出了跟现代主义派截然相反的建筑思想,并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学生与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1970年代左右,建筑领域中否定现代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大。一般把这种主张称为“现代主义之后”、“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其中最多称为“后现代主义”。然而,建筑界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来自美国的著名建筑家斯特恩认为,借助装饰、有隐喻或象征、跟当前环境融为一体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后现代主义改变了之前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略建筑自身形态的表现,追求从形态上也可以取得与人们的共鸣,增加建筑视觉效果的感染力。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使得现有建筑的不完美之处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对于城市建筑进行了更换的诠释,赋予了建筑“生命色彩”,增加人们对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堆砌。

2.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使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由于西方先进论的主导作用,经济等众多因素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产业未能逃脱此次影响。各地新兴建筑物大都复制欧美建筑的风格,城市规划也趋向国际都市风格,这对于我国古代固有的建筑艺术与风格都是巨大的打击。中国城市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发展建造,漠视区域文化的根基性,放弃区域建筑风格,导致了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筑趋向国际化都市的营造,因此出现了众多雷同城市。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区别于不同区域建筑的差异性群体系统。每一个地域的建筑都是建造给生活在当地的、具有特定思想观念、习俗和行为模式的人群的,这些地域建筑设计都本是当地文化意识的体现,但从现在的发展现状来看,远不及以往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民众的生活模式也慢慢随之改变,如机器在发展中取代了手工生产。这一原因导致的“克隆”产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作为兼具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建筑,却是不能如此。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建筑却没有自身的文化艺术性,缺失艺术表现力和地域文化性是十分可惜的,因为这代表着我国文化的蜷缩。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性,在建筑和城市形象上凸显地域的历史延续因素和文化传承因素,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的居住空间,最终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地域特色文化缺失,一定程度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发展使普通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环境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大环境必然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一定的影响。此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带来的科技共享、资讯共享等,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袭来,使发展中国家等出现了一种“后殖民化主义”的局面,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的生活文化、艺术乃至思维都带有西方的色彩,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到处可见的“克隆式”仿欧式的建筑物。所以,平衡好传统的文化、环境以及建筑三者的关系十分关键。我国建筑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为我所用,使得传统艺术情感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兴的材料,以新的面貌和表现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地域文化性得以延续,而不是单纯地对西方建筑形态进行“模仿”,避免地域文化性缺失。

3.在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侧重于人的心理需求,将传统与现代通过设计相连接,注重建筑自身形态和风格,以及建筑的代表性。其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区别就在于,反对“少即是多”等理论,要适当采用装饰性构件;其次是建筑要有符号性,起到象征或隐喻的作用;最后,是要与当地环境融合,不能与环境割裂开来。

正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满足了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唤起了我们对于当代城市建筑中传统与历史文化元素的渴求,并开始重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可以被我们用来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3.1 融合

融合,是指将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通过设计的途径,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既使地域文化通过象征或隐喻修辞的设计手法把建筑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这样,地域文化便得以传承,建筑也因此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不同区域民俗文化不同,建筑的形态、结构必然也有不用,这意示着建筑设计可以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性文化遗产和精神性文化遗产中抽取元素,进行深化,变形和抽象化处理,来作为装饰性图案和构件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象征着当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甚至可以将当地特有的材料运用到建筑中来,将充满文化性的元素语言与建筑的设计结合,探索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和地域文化性共存的新方向。

有些地域,当地已有独特且成熟的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上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具象或抽象的演变,在建筑设计上再现这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并且不会割裂和破坏周围环境,如此完成的建筑不仅传承了地域文化,更在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维。

例如苏州博物馆,在落成时引起轰动并广受喜爱,它由享誉中外的贝聿铭先生历时五年设计完成,将苏州地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融合创新,在现代博物馆的形态上体现了当地苏式的民族建筑艺术,在运用现代建筑理念的同时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等地域文化延续与传承。苏州博物馆无论是建筑形体还是内部陈列环境设计,都运用了苏式建筑的符号元素,传承了当地传统文化特性。对于游客而言,这种清雅韵致、文气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正是他们所心神向往的。这种将新旧建筑理念的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和回顾,也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的老式建筑甚至生态环境融合成了一个生态的共同体。

3.2 创新建筑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延续地域文化,就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我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结构和形式不变,但实现建筑结构和形式的技术和材料却可以采用现代建筑方式,应用新材料、更新新技术,不但同样可以演绎传统文化符号,保留文化信息,还可以弥补以往的弊端和短处。

在建筑本身的结构上,苏州博物馆运用了钢结构来代替传统苏式建筑的木质梁架结构,在完成的钢结构上用以优质木材镶边包装,既在形态结构上传承了苏州的地域文化性,又通过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弥补了传统木质结构易于变形和虫蛀的短板,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日后维护成本。它不仅对历史陈迹完成再现,更是延续了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可谓是利用现代建筑方式去演绎传统建筑风格元素的典范之一。在现代城市当中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厚重的建筑,是一个难题。利用后现代主义风格使得建筑蕴含浓郁当地文化气息,使得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精神互相结合,是当今建筑弥补地域文化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选择性的提取传统建筑的代表部分,并对表现方式进行创新,这是把传统建筑再造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传统,其核心是以后现代风的建筑思想显现传统建筑思想的提升和创新。首先,有选择性地吸收与加工地域性文化,再借助先进的材料与技术,达到现代会水平的要求,最终表现传统文化的功能。

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市场中签订的合同是必然产物。合同明确规定承包商需要完成符合业主需求的建筑,而业主需提供给承包商相应的资金和施工条件。合同管理对规范市场经济的有次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合同具有法律有效性,若出现法律风险,可用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作为证据。我国的建筑工程合同存在一些问题,给我国的建筑市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提高设计合同的管理对完善建筑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筑的复杂程度越高,制定的合同的难度随着增大。由于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并不规范,交易行为等方面具有不规则性,给市场的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1、阴阳合同影响建筑市场的管理

阴阳合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建筑的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设计人的利益。阴阳合同主要是指双方按照协商签订合同后,业主不按照合同规定,附加不合理条约,而设计人只能被迫同意,例如承包商需垫付工程的资金等。

2、双方难以遵守合同准则,易出现违约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违约现象,主要有业主支付资金的问题,时间和价格与工程合约不一致。业主可能会在工程竣工后甚至处于使用期间,仍然不付费用。拖欠工资和相关费用,严重动摇了了建筑工程市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可能会出现不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所规定的时间、期间完成建筑设计任务,导致工程延期难以完成。

3、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设计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业主的需求,但是仍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在合同上,会出现设计人与业利和义务的不对等。使承包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会违背相关的合同准则,出现报假账,缩短工期,对工程建筑持有不负责的态度,出现危险时,双方易发生经济纠纷,给市场带来了消极影响。

4、双方忽视了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规定,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没有权利对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更改,目前,仍然存在有一方在利益的驱使下违反合约规定的情况。为了保障权益,应整理好合同规定的索赔资料,在一方违约之后,能提供相关的资料赢得官司。然而,我国的承包商和业主存在法律意识低的现象,忽视了法律的力量。产生纠纷后,因没有提前准备好索赔的资料而难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出现纠纷后,不拿法律武器维护,而动用武力等不合法的行为与之对抗,最终给市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5、合同制定不规范

我国制定了《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一些设计人和业主不按照示范文本签定合同。会出现口头合同、自制合同等不规范的私下合同。私下合同往往是设计人为了得到业主的竞标而提出的。示范性的合同往往是对外检查时使用,而双方并不按照其履行义务和获取权利。私下的合同协议并不符合我国的规定,更改建筑设计、材料等行为是违法的。

二、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对策

1、严格按照国家示范文本制定合同

规范的合同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减少了纠纷、风险的出现。我国相关部门应严格检查设计单位使用的合同是否与实际建筑工程内容相一致,避免出现设计人与业主不按照规范性合同进行私下协议。我国需跟随国际的角度,不断完善合同示范文本,使设计人和业主都能认识到我国示范性合同对工程的意义,科学合理的合同能减少因歧义、矛盾带来的纠纷,使建筑工程能顺利地完成。

2、规范合同的管理和执行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是结合设计人和业主的利益而制定的协议,双方需要履行义务同时具有的权利。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在施工时期应严格按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对合同所包含的信息了解透彻,收集相关的信息。制定合同时,双方需遵循法律规定,结合多方面考虑合同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工程延期、拖欠支付等违约的行为,需注明对方在各种情况下违反合同应付的责任。

3、签订合同双方提高法律意识

合同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双方利益的协议,合同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合同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建筑材料价格、工程期限等带来的问题。通过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签订合同的双方意识到合同所具有的的法律约束力,通过合同有利于科学地管理建筑工程,从根源上解决了设计人与业主存在的矛盾,减少了因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有利于使建筑市场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我国应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对不按照法律规定的合同管理双方进行惩戒。

4、提高索赔意识和增强索赔管理工作

若有一方没有遵守合同所规定的准则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时,一方可向另一方提出索赔。目前,我国设计人、业主的索赔意识都较低。合同作为索赔的依据,是约束双方行为的规定,双方应提高索赔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对方不能按照合同进行赔偿时,应采用法律手段。在制定合同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因对方带来的损失,将各个方面列出来,科学评估带来的经济损失。双方都应在合同有效期间,结合相关法律,对施工过程中任一方存在违约行为时,对其提出补偿要求,保障自己的利益。

5、优化合同的管理

对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有利于合同的管理。参考一些国家先进的分包合同,制定出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合同。建立分包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分包合同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但是合同应与我国的建筑市场相适宜。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涉及建筑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利益和应履行的义务。提高对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的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建筑市场,减少纠纷问题。目前我国施工合同主要存在阴阳合同、出现违约、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合同制定不规范等问题,将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带入了困境。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严格按照国家示范文本制定合同、规范合同的管理和执行、优化合同的管理等对策。实行以上对策,有利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和权利,同时提高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于亚薪,谢玉岩.搞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堵塞承包商出卖资质的有效途径[J]. 吉林水利. 2002年03期.

[2]石嘉,陈伟鹏,丁照兵.浅析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合同管理[J]. 山西建筑. 2008年32期.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塑造

现代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富现代化格调的设计工程,仿佛已是城市的商标;综观过去多年来的城市改造工程,在种类和风格上均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古典、传统或是现代化的呈现,凭着设计者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创意,经过他们的一番塑造之后,房舍的每一处,都散发出独特的神韵。作为一名建筑师,理解建筑设计意义使建筑师树立了正确的建筑观和职业目标,然后才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观。

1建筑设计意义

1.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意义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从属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类活动而创造的空间。只不过从数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细小很多。所以城市和建筑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做建筑设计首先要搞清楚建筑物与所在城市的关系。一般来说,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只能有两种结果:令这个城市的环境更好或是更糟。

1.2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建筑的构筑本身就集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凝结无数的人类智慧和人类劳动。在文明史上,许多的文化现象都同时伴随着大量标志性建筑的营造。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

虽然在物质上建筑不是速朽的,但它们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的结果。但其在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3建筑与人的关系

这里要说的是建筑和个人,即和生物及社会意义上的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功能。功能是什么?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年轻的建筑师往往将其片面的理解为平面功能,但平面功能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方法是国内僵化建筑教育方法的产物。有机的,三维的思考建筑功能往往能创造出有趣、灵活的空间环境(例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做品)。

建筑是为人服务,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我想这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和终极意义。

2当代主要建筑设计风格

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观,我们首先要了解当代主要建筑设计风格。

2.1自然主义的开端与风格的摇摆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然而,之后的美国景观建筑经过浮华虚饰的后维多利亚折衷主义式、城市美化运动和古典主义复兴的新古典主义等潮流变换,在数十年的风格摇摆中并没有走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己的道路。

2.2现代主义

二次大战前后,在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下,美国的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在所谓的“哈佛革命“之后逐渐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现代景观建筑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

2.3生态伦理

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LanMcHarg)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麦克哈格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景观规划成为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这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除了是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的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是环境伦理的观念。

2.4现代主义与景观艺术探索

当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转向理性的生态方法的同时,小尺度的景观建筑设计受到60年代以来的环境艺术的影晌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景观的联系问题做了大量新的探索。新一代景观建筑师彼得•沃克(PeterWalker)综合了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极简主义景观。在其充满神秘感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沃克运用简单的形体、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将自然材料以一种脱离这些材料原初的自然结构的万式集合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被一种有着神秘氛围的艺术景象隐喻了出来,景观建筑在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气质。

但在这里,个人的想像力综合了现代主义完善的功能关怀,艺术的思索将现代景观中的社会要素视为创作的机会而不是制约,艺术在创造独特的景观环境上的作用重新确立和深化了,但此时的艺术是设计的激励,而不是先前的形式主宰。

3自我设计风格形成探讨

在发展设计事业的初期,设计者虽然把目标放在城市的住宅设计上,但对商业设计的市场从未忽视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办公室、酒店、餐厅、商场,还是住宅等各类工程在设计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创意空间。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者对每一个新的工程就是一项新的挑战,他们将会全力以赴去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设计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具体来说,一位主观性强的人走进现场环境里,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知道其适当的处理手法,这就要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有主观性的认识。再者,对周围事物不断观察可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随着观点与角度的转变,视野的拓宽,又可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而且,经常赏析别人的设计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最终是为人设计的。在设计之中,实用和美观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往往是先考虑实用,再考虑造型。而设计并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空间。美化是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环境、空间等方面问题,完整地分配、布局。在这之后才进入美化的阶段。美化的理念也要根据客户的不同个案来进行调整。例如酒店是各色人等共处的场所,在设计上就要采取中庸之道,使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要尽量利用每一个空间,使之能合理化地分割,然后按不同功能,配衬上合适的设备和装置,并加以美化、修饰,营造出与之调和的氛围。当然,美化的程度有深有浅,更有不同的风格,做得好不好就看设计师的功力了。设计没有固定的方程式。空间的处理手法是变化多端的。同一空间里存在不同的元素,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即先要考虑实用。再研究造型。一个忧秀的设计师必须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加以发挥。

在设计的同时设计者要很好的审视自己的设计态度。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特有风格而设计。多数人认为设计师的职责在于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而,空间与人的心灵有关,无关乎改造或发现,只有回归的问题,回到人的最深层。以为设计师工作是要担任引导的一方;而不论空间还是人,都有无限可能可以被挖掘,当人在庸碌的生活以后,开始想暮然回首,不论是在旅程里、旅程中途或是行旅末了,追求深刻的心里深处的家,是一个起点。拿穿衣做比喻,怎么穿质地都稳当妥切,才是最终的境界;如果质地不稳,便需要穿成某一种特色,形成某一种样式,好突显身份,却没体现个人的本质。如果一个外在服饰简单的人,空间不会凌乱不堪才对,但其内心世界,又如何呢?空间要的是单纯却不是单调,就怕“创造物”表现简洁,但内心其实是单调,作品风格反变成掩饰内心空洞的手段。但如果内容物很深,那么是可以很有力量的。所以很多事物都只是在“色”的变化,追求稳当的质地,是因为要回归生命本质。

从事设计的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而且会有一种想努力完成某种事情的热情,讨厌站在时代的末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具有心里透视的能力,如此设计师们方能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然后满足需求。绝佳的设计应是配合建筑物施工期,共同考虑结构、环保、对外环境、建筑与室内的界面处理等关系所规划,工程程序安排与建材种类的配合不至于浪费人力、物资,在预算及时间内,搭配建筑物的工程,共同达成空间的精神,让使用者接收一个圆满的住宅空间。设计不单是一项空间美化的工作,它是一项掌握预算、工作时间、控制施工过程,然后以有效率、正确、准确的方式来执行的工作。综合来说,设计是一项结合了人文、艺术、历史、科技、预算、设备、灯光统合的工作。

4结语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6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大问题,必须经由几何形去解决。”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7结语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7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设计,资源配置,意义创生,美学表情

自20世纪以来,人们对建筑文化与美学的整体态度一直是在两驾并驱的立场马车上前行:一种是功能主义立场;另一种是式样主义立场。功能主义主要发生在欧洲,以德国为代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形式为功能服务”。提出该理念的是美国建筑师萨利文,具体提出该理论的是意大利建筑师阿尔贝托?萨托里斯(见他的《功能主义建筑的因素》)。功能主义有三大先驱人物:洛斯(提出“装饰就是一种罪恶”);萨利文(美国芝加哥建筑学派的首领);赖特(有机建筑理论的提出者),他们为现代建筑做出了重大贡献。式样主义主要发生在美国,“形式大于功能”是其核心原则。由于美国战后经济迅速崛起,加之在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企业困难重重,于是提出“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的口号。另外20世纪30年代,德国包豪斯的关闭,大批设计师的加入,美国式样主义猛然兴起。其代表人物雷蒙?罗维,他提出“丑货滞销”的商业美学思维,他为冰点冰箱设计流线型形象,从冰点到卖场的沸点,成就现代商业设计的神话资源配置,随后,式样主义被广泛波及建筑设计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主义美学(列维·施特劳斯)、符号学美学(巴尔特)、后结构主义美学(德里达)、阐释学美学(枷达默尔)等的横空降生,国际主义建筑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如火如荼。国际主义设计是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它只在形式上维持现代主义建筑的某些特征,主张“少则多”(米斯),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符号和象征。后现代主义建筑打破国际主义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结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如“原生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等后现代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使建筑空间的文化开拓与审美设计已经成为今天城市建筑设计的价值追求,也是当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城市建筑环境的重要指标。穿过城市的一条街道,几乎是在穿越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城市每一个建筑空间都联结着文化的血脉,每一款建筑数学造型就是一个审美化量值的语言符号。建筑环境的逻辑秩序充塞艺术与文化的自然规律与审美法则,新建筑空间的美学皮肤与哲学灵魂显现出一种特有的审美意义与文化表情。这种特有的审美意义与文化表情的建筑空间设计,它的原始功能与传统价值在当下已经发生了难以置信的位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建筑设计是一种文化享受与美学情感的多元化创意,建筑空间的情感寄予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行为人的一种生存理想与生活态度,文化享受与美学情感是建筑空间的美学尺度与文化地位的表现与传达。与其说当下建筑空间的新开拓是当下人与新时代的一种心理适应与文化承载,不如说是当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建筑空间植入了设计力或社会生产力,设计力与生产力划上了约等号,建筑设计在文化与美学之间寻找到了某种美学产业意义的数学等值。

在当下审美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建筑设计越来越是美学感觉的组合与排列,美感元素与序列在几何规则与数学逻辑的支配下,构成了建筑的丰富的表情论文服务。但建筑的表情诉诸于美的形象迎合了城市人的美感需求,也破坏了美的本质与社会的环境伦理。因为,美的本质在城市建筑多样的抑或混乱的表情下开始动摇与裂变,建筑美无视环境伦理,使得建筑与自然关系失衡。面对建筑伦理的缺失、建筑审美化的泛滥与建筑经济(或商业建筑)的腐化,传统文化如何在建筑设计活动中创新发展?美学在建筑设计中使命又是什么?尤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今天,建筑是什么?”本文将独辟蹊径,从资源配置、意义创生、符号建构与表情传达等美学视野中探求建筑设计的新概念,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在文化与美学意义上领航。

一、建筑设计:资源配置的求解活动

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今天建筑设计的最有力资源,建筑文化资源有文化的形式资源与精神资源。以中国为例资源配置,建筑的文化资源体现在传统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层面上,传统的色彩、材料、图案、纹样、文字等各种符号都是文化形式资源,传统的“中和之美”、“和而不同”、“顺物自然”、“大巧若拙”等设计理念都为文化精神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中都有所体现,苏州园林、故宫、布达拉宫、长城等建筑中的中国建筑“元素”所传达的文脉信息丰富多彩。

然而,文化资源一旦被今天的市场运作后,就成了市场产业资源。从资源配置学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资源的分配与优化活动。分配与优化意味建筑设计是一个有选择的科学创新活动,而且是从无到有的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也意味着建筑设计是高风险、高投入下的决策投机活动。“有选择的科学创新活动”是一种实用观,目的是最合理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高风险、高投入下的决策投资活动”是一种市场观,目的是最大化的获取经济利润。很明显,实用观与市场观在一定意义上存在某种悖论。因为当下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活动,更多的是建筑的文化创意与审美设计,其实这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文化行为。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成了文化资源。建筑设计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的包装与决策成了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意的成功与否,关涉到建筑资本的运营。但从本质上说,建筑设计的文化行为目的是获得一种社会文化效应,它与建筑“投资活动”不同。建筑作为投资行为目的是获取一种市场经济效应。这样看来,建筑设计作为资源配置活动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冲突。或者说如何配置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源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文化资源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市场资源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经济效应”。

如此,建筑设计的市场化与文化的悖论,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建筑设计观。如建筑商业主义,是典型的市场化建筑设计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二战后的美国建筑设计是其典型,“设计追随市场”是他们的建筑理念,不过,建筑的商业主义并非是错误的,美国的建筑商业化就带来了设计职业化与“有计划废止制度”的诞生。后现代设计对建筑商业化的反思也收获诸多业绩,如生态设计、人性设计等观念的提出与实施。建筑审美主义,也是市场化建筑设计的产物之一。新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其本质就是形式的审美主义。因为形式的视觉美是无法抗拒的,建筑形式的视觉美与自然生命美的和谐也是人居环境无法抗拒的美。后现代建筑设计明显具有审美的隐喻性、荒诞性与戏谑性。形式美是他们的追求,但形式的孤立性与边缘化也是他们的宿命。所以,建筑历史折中主义诞生。他们的科学之处是利用传统文化与艺术创造现代设计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建筑艺术设计与纯艺术联姻,建筑文化创意与传统配对。例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英、美等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在“新艺术运动”与“现代设计”之间寻找到一种折中的艺术设计。

建筑设计在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冲突下,必然会产生建筑资源配置的求解危机,即从美学资源到环境资源的“悖论”。

美学资源与环境资源在文化性上有交叉的共性,因为文化环境资源也是美学资源内应有的资源,所以,在文化性上,它们获得了资源共享的平衡性。人们在“返璞归真”、“顺物自然”的传统设计理念的指引下,用美学资源对建筑环境资源进行开发与创意。但美学资源与环境资源在建筑设计“求解”过程中的失衡性常常会出现,尤其在城市公共建筑设计领域,如城市中的应景之作、形象工程、豆腐渣建筑、复制建筑等“异化”性建筑。“异化”建筑在审美设计上与民众脱离,最终陷入虚无装饰主义,对环境资源的掠夺与剥削也是明显的。这种建筑危机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筑设计中的“应景之作”是当下消费文化的产物,消费文化时代的一般消费逻辑是“时髦的”就是“美的”,其特点是“快餐化”或“易拉罐式”。从本质上说,建筑设计中的“应景之作”是社会“代际”问题,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的转换出现了裂痕论文服务。在当下文化领域,虚拟文化特征就是对传统的颠覆、嘲讽与戏谑,而建筑设计中的“应景之作”也就是文化在建筑领域的表现。建筑设计中的“形象工程”是建筑设计的政治化倾向的产物,政治是建筑设计表情的哲学目的,但“形象工程”的建筑设计思维实际上是政治的“标签”运作,在美学形式中游走。另外,建筑设计中的“豆腐渣建筑”是建筑设计的经济化倾向的产物;建筑设计中的“复制建筑”是建筑设计的文化与美学失落的产物。

以上建筑设计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建筑美学公共理论形态的迷茫。建筑设计的“求解”活动意味着建筑设计是围绕资源问题的创造性活动,也意味着要寻找建筑设计在公共理论形态上沟通文化应用与审美设计的距离。“围绕资源问题”其实是设计的“目标问题”,建筑设计的过程,就是围绕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那么,建筑设计就意味着先有建筑规划,后有解决建筑问题的过程,最后有建筑方案实施完成。所以,建筑设计的求解并非是“涂脂抹粉”的行为。

建筑设计既是资源的分配与优化活动;建筑设计又是围绕资源问题(如文化资源、美学资源、材料资源、环境资源等)的创造活动。总之,建筑设计就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悖论式”审美求解活动,解决“悖论”问题是设计的核心。

二、建筑设计:意义创建与隐喻生成

设计的行为是为了生活的目的性行为资源配置,也是艺术性行为。任何有意义的设计行为,它必然是目的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设计意义的产生是目的的达成,而意义就是艺术中最隐蔽的形态。任何艺术,或艺术家都要为此而努力。艺术作品的表述,就是意义的创建与隐喻的生成活动。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它也是“意义”的表述行为。

“意义”的表述的基本条件是“意义”的创建与“隐喻”的生成,“隐喻”是“意义”的最深层的表现形态。建筑“意义”的创建对象有形式意义与内容意义。形式意义,又称式样意义。它分为建筑内形式意义与建筑外形式意义。内形式意义是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意义;外部形式意义是作为感觉形象的外观呈现意义。内部形式是外部形式的基础,外部形式是内形式的意义表述。内容意义,又称为功能意义。它可分为实用意义、认知意义与审美意义。实用意义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审美意义与认知意义是建筑设计的表情呈现。

建筑意义的表述是通过建筑物的线条、面块、体积、布局、节奏、比例、空间安排、形体结构,以及各种装饰,如壁画、浮雕、灯光、布景等,特别是空间结构的安排营造一种韵律、情调和色彩。建筑的文化创意与审美设计就是建筑外部形式意义的表述活动。建筑上的文化与审美元素是建筑外部形式上的形式,建筑形体一旦获得文化与审美元素,它就会在形体节奏的支配下形成流动的,并具有意义的实体。所以歌德说,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

无论是建筑形式意义,还是建筑内容意义,它们都要以符号为媒介。符号具有(非)物质性、时间性与隐喻性特点。符号作为材料,它本没有意义,而作为设计后的东西,便生成自己生存的意义或“隐喻”了。“隐喻”的生成是建筑设计“意义”的最深层的稳定形态,它亟欲走向“表述”。“隐喻”生成来自两个方面的需要,即建筑的感性形式与建筑的内在意蕴。

建筑的感性形象是审美的基础。建筑设计通过造型、图景、色彩、技法、材料等各种传达感性形象符号意义,审美心理的需要是传达感性形象符号意义的目的。“虽由人作,宛自天成”(计成语)是建筑感性形象的理想目标。建筑的内在意蕴是来自文化心理的需要。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布局的“坐南向阳”、“择水而居”、“面山而居”,装饰设色以“朱红为色”、“白色为基”与“黄色为顶”等设计思维反映了建筑设计的乐生祈福、驱邪求安的文化心理。建筑的宗教意义就是文化心理的一种需求,如歌特式教堂追求飞腾感、模糊感和神秘感,印度的佛塔与石窟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佛陀涅磐的象征论文服务。建筑的政治意义也是文化心理的需求之一,如中国故宫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的心理需求。

“形”与“式”是建筑隐喻的“寄存器”,其基本规则是形喻与式隐。其表情,山川草木与花鸟虫鱼之形喻;其意义,文化审美与文明权力之式隐。因此资源配置,建筑设计用自然宇宙之形喻心灵情感之美。我们可以通过建筑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较,从中可以窥见建筑设计是如何用自然宇宙之形喻心灵情感之美。譬如,建筑设计较之音乐艺术,它不同与音乐艺术直接诉诸情感隐喻,而是使用建筑形式的感觉因素来塑造形式隐喻。总体而论,音乐的意义不在于表现其舞台技巧与完美节奏形式,也不在于展示情感隐喻的奇妙与独特,情感的表现与传达是音乐唯一的意义。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融化了的建筑。一般认为,它是因为建筑与音乐在空间形式节奏与时间运动节律是一致的。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建筑与音乐在设计隐喻的语法上还存在着具有相同的意蕴。建筑的外在表情就是传达情感隐喻的审美载体,它与音乐使用音响、音色或音阶来传达情感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建筑的表情具有音乐传达情感上的功能意义。

建筑设计作为意义创建与隐喻生成活动,旨在“意义”的表述。建筑设计的“意义”表述行为基于审美与文化的心理需要,设计的过程就是“意义”表述过程。

三、建筑设计:符号形式优势的科学灌注

形式就是建筑的细部;建筑的细部就是建筑的一切。建筑需要形式,形式成就了完整的建筑形态。离开了形式,建筑形态就是形而上的。建筑对形式的需要,如同音乐对音阶与音谱的需要。因为,形式的需要是建筑表情的资源库。

从审美的功利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目标在于获得形式优势,而形式优势的灌注是基于形式美感经验的需要。建筑形式优势的选择是选择者的形式美感需要,对质料的一种破坏活动。破坏的目的是达到对形式质料的重构与超选择的过程,也是根据生产者、受众者与设计者的审美情趣、市场资本方位与质料资源的不同方面进行选择。同时,选择的过程就是形式语言的组合过程,或是一种建筑“意象”的优化配置。而“意象”的组合势必打破日常符号形式的状态或选择已经失去的日常语言符号形式,从而达到一种形式美感。建筑“意象”的组合在传达过程中,是一种感觉的组合。组合的过程,产生了建筑符号语言流变,是一次形式的审美提升,指向“意义”的表述。

形式身份的优势灌注,一方面要依赖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更要依靠本土的与民族的文脉信息。发觉本土的文脉中的最新鲜的文化性的血液,是建筑设计身份认同的基础。“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本土的个性价值正是他域文化所没有而被接受);世界化的过程就是本土化的过程(与世界对话,必须要立足本土)。建筑设计的形式符号与意义深度的哲学关系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解读与阐释。因为哲学是文化的最高抽象与精炼。设计的宗教性表现为一种产品在情感上为人们栖息找到适应与寄托资源配置,而设计的审美性是设计与环境、与人的一种心理上的适应。这种审美诉求是建筑获得形式质的必然要求。如图示1-3是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德国勃兰登堡州考特布斯工业大学信息化交流与媒体中心(ICMC/IKMZ),这里的一切都是形式、色彩、技术、文化与审美的身份优势的科学灌注。

形象优势是形象处于一种绝对有利的形势。建筑形象优势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多种优势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如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市场优势、价格优势、资源优势、战略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供应链优势等。

建筑形象优势的获得在于设计师一次审美感受的“泄露”,而这种感受的产生更是形式“优势事象”的诞生,它是通过文化历史厚重感、哲学诗意感、宗教感与审美感的释放,直接呈现于建筑形象。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对象,一旦获得一种形象优势,建筑对象的形象意义就获得灌注。形象优势具有审美性与功能性的双重追求,因此形象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内容优势论文服务。与质料是相对的,虽然质料是可以转化的。亚里士多德就强调“质料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相对于低级形式是形式,相对于高级形式,它是质料。

形象优势的功利性可以分为积极功利性与消极功利性。形象优势的积极功利性在于:和谐。在毕达哥拉斯看来,形式的和谐是美的;而在康德来看,内容是凌乱的,因为他强调先验的形式,即一种具体事物上的形式,超越的形式;主观的形式。而选择形式,意味着切割形式,获得自我的对先验形式的表达,这就是康德的先验的形式冲动。形象优势对于消费形象者的消极功利性在于:消费理智的挑衅;视觉的冲击;形象的诱骗。那么,形象优势也就要面临直觉形象的许多考验:成熟;功能;“信誉”。

形式优势的美学原则主要有以下点:1.符合心理经济原则。优良的形式总是以简洁的线条与干练的立面为其终极形式。“常人要求一件艺术品,无论是绘画,雕刻,建筑,在形式结构上要条理清楚,章法井然,俾人一目了然,易于接受,符合心理经济的原则”。[1]2.符合创新适当原则。建筑形式的生命在于适当的创新资源配置,“形式美没有固定的格式,这是一种创造。”[2]建筑永远没有固定的形式,形式的构图变化是其守恒定律。3.符合资源节约原则。任何形式优势必须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原则之上,用超越资源有限性原则去获得形式优势,只能是一种对自由形式的优势摧残,至少在资源形式上的浪费。4.符合功能良好原则。功能良好是形式优势的保证,没有功能良好的形式优势是浮夸的或庸俗的。5.符合空间美感原则。如何“以有限空间面积,造无限空间”,这是空间形式优势的重要原则。“别具匠心的分景与隔景至关重要。将一块较小的特定空间,区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景观,可以使人获得层次丰富,延伸辽远,连绵不尽,变化无穷的特殊空间感。景分了以后还要隔,不隔则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隔了才会显得深,显得远,显得景外有景,天外有天。隔的作用主要是强化空间转换。”[3]我们来看一下2010年世博会丹麦馆的设计(如图示4-6),创意主题来源波兰民间的剪纸艺术,建筑表皮设计成被展开的一张纹理丰富的剪纸,经过多次折叠后,所呈现最终观众看到的包含了众多斜坡的外观。无论从外型整体,还是室内细节,它都是“一件艺术品”的建筑,在“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变化无穷的特殊空间感”中实现其形式优势的美学原则。

建筑作为空间艺术,它的形式优势的作用是什么呢?宗白华先生在论及艺术形式的作用时,他有精当的归纳:“1、美的形式的组织,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的形象,引动我们对它能有集中的注意,深入的体验。……2、美的形式之积极的作用是组织、集合、配置。一言蔽之,是构图。……3、形式之最后与最深的作用,就是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资源配置,引入精神飞越,超入美境……”[4]进一步地说,形式优势的作用在于机能、形构与超越。机能是建筑直觉形象美的肌肉,一座有生命的肌体建筑总是以优良的机能为耀,活的形象与表情也必须以健康的肌体为基础,同时也是构图的保证。形构,其实在建筑中的法则——借助于绘画形构,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幅构图合理的图画总能为合理建筑构图带来一些启发;其次,构图的有效方法还离不开形式结构,尤其是本然世界中的事物形式结构,如服饰、宇宙、植物、人体等各种形构,它们也是让我们进入生命本真形式节奏的基础。建筑构形,比起本然世界的自然构形不知道逊色多少,但一名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能设计出复杂的比自然构形要丰富的构形。因为建筑的结构就是本然世界形构的集合与配置。建筑形式优势,不过是主体世界超越本然世界的一次征服而已。

德国国立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里就提出“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终极目标”;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其《谈建筑》中说,建筑应该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走向新建筑》中坦言“建筑师就是造型艺术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后现代艺术设计开始登上设计舞台。1966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引发了建筑业界的新革命,以变形的装饰手段来提取传统的元素。后现代艺术设计的代表青蛙公司的“形式追随激情”的设计哲学直接挑战现代主义“形式遵循功能”的理念论文服务。虽然青蛙设计原则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用文化、激情与实用来定义产品。但艺术始终是他们的设计生命。

西方一直到19世纪末期以来,科学与艺术从分离状态才开始靠近。在英国,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艺术的贫弱,力图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所以现代设计先驱威廉?莫里斯发起一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德国,1919年成立国立包豪斯学校,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里就提出“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终极目标”;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其《谈建筑》中说,建筑应该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后人称“密斯风格”。在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走向新建筑》中坦言“建筑师就是造型艺术家”。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推向及致。

建筑设计作为形式优势的科学灌注,是基于形式的美感经验,直接呈现于直觉形象,表现为技艺相通。

四、建筑设计:文化与美学的表情传达

建筑表情,关涉到“建筑风格”的问题。在建筑中资源配置,有人建议:“风格”最好不谈。原因在于:一是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这不利于说明建筑美学的鲜活存在;二是风格是相对固定的特征形式,固定的形式特征,也不利于说明建筑对于文化创意与审美接受的丰富性;三是风格含义模糊,如在瑞士美学家、艺术家沃尔夫林(H.W?lfflin 1864-1945)那里,风格,即形态。他对风格演化的研究看作是艺术史的首要任务。在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G.-L.L.deBuffon 1707-1788)那里:“风格即其人”,而在美国建筑师威托德?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1943-)的眼里,建筑风格,即“建筑表情”。

其实,建筑表情不能等同于“建筑风格”。建筑表情,远胜于“建筑风格”,因为建筑的文化与审美形态并不是固定的,它是在审美活动中是千变万化的。建筑正如人的表情是随着特定的环境、思想、情绪变化等细节一样。建筑设计经常脱离个人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以及不顾题材、体裁等方面的特点而主观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而导致矫揉造作,虚假肤浅的建筑形态。而基于建筑表情的建筑设计对于受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变化十分灵敏。建筑的细部神经联系着建筑表情,柯布西埃曾有一个粗鲁野蛮的定义——“房子是供人居住的机器”——是一种时代的谬误(非本人需要)。建筑是以情感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并以人类的生命形式相契合的逻辑形式呈现出来。也只有这样的形式,才能激发我们对它的认同感与美感。其实,一切艺术的,都必然具有某种形式感的东西才能让我们迸发美感的火花。建筑表情首先能激发我们的,是它的文化美感或文化身份认同感,因为建筑表情形式化追求与时代文化心理与审美密切相关,建筑表情从来就是时代的产物。

建筑表情总是直指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时代信仰。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谈及哥德式教堂时指出:“教堂不像一座建筑物,而像一件细工镶嵌的首饰;简直是一块五彩的玻璃,一个用金银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络,一件在喜庆大典上插戴的饰物,做工像王后或新娘用的一般景致。而且还是神经质的兴奋过度的女人的饰物,和同时代的奇装异服相仿;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夸张的程度正好反映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这都是僧侣与骑士时代所特有的。……从发展的普遍看,哥德式建筑的确表现并且证实极大的精神苦闷。这种一方面不健全,一方面波澜壮阔的苦闷,整个中世纪的人都受到它的激动和困扰。”[5]

建筑表情就是这样存在于建筑空间结构的表述之中资源配置,哥德式教堂的文化里,那“病态的诗意”,就是“骑士时代所特有的”;那“波澜壮阔的苦闷”,“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等正好是那个时代信仰的缩影。但建筑的文化身份是有国别的。譬如哥德式教堂的文化身份与中国长城的文化身份就不大一样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也“不像一座建筑物”,在它的身上显示着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序列智慧表情与时代意义。它像一条蜿蜒盘旋的飞龙盘踞在中国北方大地,有时简直就是一位智慧的东方老人,或是一朵盛开的在风雪中傲视群芳的梅花。那种曲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的回肠;那种崇高是一代君王的权利与暴政的夕阳下的彩虹。如此建筑物,在中国特有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静下而诞生,它的表情是痛苦与智慧的凝固,是狂妄与伟大的眼神,是征服与勇气的笑容,是嗷嗷乎屹立东方的巨大雄狮,是一代人留下的集体文化的伟大印迹。在今天看来,它的表情里孕育着历史的文化之根,必然在今天或明天发育成长成更加粗壮的时代之树,这棵树是生命树,是一棵昭示历史而成为时人的路标。

所以,建筑以自己特有的表情呈现出自己的国别、地域、时代、境遇等文化身份,它以一种具有意义的形式感为我们展示各种文化序列美感。建筑表情,正是凭借她具有意义的形式感,在于他者文化向遇中,使我们产生了文化身份认同。

建筑表情还是美感序列组合设计。美感序列的设计,也即美的规律的设计论文服务。建筑的表情与美的规律是统一的。表情与美的关系是美学中一对重要的论题。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凡是他不应该画出来的,他就留给观众去想象。一句话,这种遮盖是艺术家供奉给美的牺牲。它是一种典范,所显示的不是怎样才能使表情越出艺术的范围,而是怎样才能使表情服从艺术的首要规律,即美的规律。”[6]可见,在莱辛那里,表情服从美的规律。这种思想在温克尔曼那里也有体现,“温克尔曼是一个新柏拉图派的信徒,而且受到斯多葛派禁欲主义的影响资源配置,所以把‘静穆’的美奉为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美就在于‘静穆’,所谓‘静穆’就是凭伟大的心灵控制住激烈的感情,所以温克尔曼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创造美而不在于表情。”[7]莱辛和温克尔曼把美与表情的关系描绘成两样东西,在黑格尔的《美学》中得到了纠正,他指出“高度的表情的真实与高度的美的统一”,[8]美与表情是统一的,它适合一切造型艺术。

建筑表情的美感序列在其场所意义上,其实是一种能够满足我们独特体验的空间美感序列。“不管是抬头仰望万神殿高耸的圆顶,顺着赖特古根汉姆美术馆螺旋的旋涡楼梯往上走,或是站在文丘里那栋小房子的客厅里,对建筑的体验最重要的,就是身在一个分裂的、独特的世界里的体验。这就是建筑与雕塑的不同的地方——建筑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场所。身处在 把建筑师的想象力做成三维空间表现的特殊场所,这种感觉是建筑独特的美感。”[9]

这种建筑独特的美感是依赖建筑细部序列的,它就是一种建筑细部布局,形成建筑表情的一个重要参量。建筑序列,一般意义上是指按照某种标准排列的次序行列。建筑表情设计就是建立在各种美感细部序列关系的组合之上的设计。序列参量是建筑美感设计的元件,一座建筑的表情就是在各种细部序列元件的配置与优选下形成的。一般建筑序列类型有建筑条序、建筑协序、建筑散序等类型。建筑条序谓建筑序列依次排列,其依次性排列要寻求细部序列的条理性与科学性,如采光最多化、空间方格最大化、空间阻隔人性化、线条配置鲜明化等。做到“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当然,即使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混乱序列中也好存在着某种具有条理性的东西。建筑协序谓建筑序列调和、有规律。 规律是美感序列形成的重要因素,做到序列中“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荀子·赋》)也只有这样,才能“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建筑细部序列的规律性是建筑和谐的基础,没有规律,就没有和谐性。建筑散序谓建筑序列不规则列序。散序,原指隋唐燕乐大曲的开始部分。其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不歌不舞。如“散序六奏未动衣,阳臺宿云慵不飞。”白居易自注:“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这种音乐题材对于建筑序列设计十分有用。不规则是对规则理性过度成熟的一种补充与发展。美国著名的建筑评论家哈姆林(T. Hamlin)说:“不规则的序列则充满了流动和各种运动的感觉,这种不规则的序列,能造成另人料想不到的感染力”。[10]

建筑序列,其实是建筑设计师心目中的序列。“建筑师心目中有了某一个主要特征,比如在希腊与罗马时代的宁静资源配置,朴素,雄壮,高雅等等,在哥德式时代的怪异,变化,无穷,奇妙等等,他就可以把各种关系,比例,大小,形状,位置,总之一切建筑材料的关系,也就是某些大小的关系,加以选择,配合,来表现他心目中的特征。”[11]建筑序列,也是建筑关系的序列,在空间、时间、色彩、功能等方面的序列设计最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建筑表情的美感序列通常可以有:1.空间美感序列。空间的特征是结构关系,建筑的空间美感设计就是对建筑的结构的韵律性与形式性的设计;2.时间美感序列。时间的特征是运动,建筑的时间美感设计就是对建筑的文化的发展运动性与审美的感觉运动上的设计;3.色彩美感序列。色彩是建筑表情中最富有的一部分论文服务。色彩的美感序列的形成有很大的地域上、文化上、情感上的差异性;4.功能美感序列。功能的人性化、科学化是功能美感序列形成的关键。

建筑表情就是在美感序列设计中产生一种与时间、空间、色彩与功能相匹配的或具有相同情怀的整体的建筑形态。在这里,“相匹配的”、“相同情怀的”与“整体的”是建筑表情的美感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表情的美感设计用威托德?黎辛斯基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造型艺术的“细节”与“大刀阔斧”的描述,是最能说明问题了。威托德?黎辛斯基说:“细部充当的角色,并不是弥补建筑的不足;这些细部本身就是建筑。”[12]因此,他说“细部就是建筑的灵魂。”[13]建筑师“为了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场所感,周围的环境必须一体成形:空间、体量、形状和建材,都必须反映出同样的情怀;这就是细部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一个不调和的细部,或是前后不一——和周围格格不入——那种幻象就破碎了。”[14]可见“细节”的序列配置形成一体的空间场所感,相同的情怀形成整体的空间序列。而且“细节”必须是相匹配的,“格格不入”,建筑美感幻象就破碎了。但是,强调“细节”,并不是否定“整体”资源配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类的手很粗鲁,只有做那不需要精雕细琢的工作,才做的满意。‘大刀阔斧’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适当名词”。[15]因此,建筑表情,既来源于建筑美感序列的细部设计,也是建筑美感序列的整体印象。建筑的细部序列中任何一个“格格不入”的表情,它无异于一块大红补丁镶嵌在整一的绿色大衣上。

建筑艺术以建筑表情的形式感,让我们迸发美感的火花——文化美感或文化身份认同感。建筑表情,从来就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建筑表情设计是建立在各种时代美感细部序列关系的组合之上的审美设计。

五、小结

综上所述,当下“何谓建筑设计?”我们至少可以从描述性与规范性两个角度来回答。从规范性角度上,建筑设计是设计师构想的成果,其构想是在一定的规范下完成,如意义创生、符号建构等;从描述性视角上,建筑设计是建筑师构想的活动过程,把“有限的资源”到“有限的理性”范围的完成,其过程性具有描述性的特点,如资源配置、文化与美学表情的传达等。实际上,我们回答建筑设计的概念不是目的,建立当代建筑设计美学思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才是目的,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在文化与美学意义上领航。(本文图片采于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id-china.com.cn/谨致作者谢忱)

注释:

[1][2][4]宗白华别集.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62、387、107-108页.

[3]彭吉象主编.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0页.

[5][11][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89、67页.

[6][7][8]莱辛,朱光潜译.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223、230页.

[9][12][13][14][美国]威托德?黎辛斯基,杨惠君译.建筑的表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85、81、82、85页.

[10][美]托伯特.哈姆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43.

建筑设计的定义第8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理论 建筑形式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

[1] [2] 

;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笪侍猓?匦刖?杉负涡稳ソ饩觥!?/P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年一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