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科技概念

金融科技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7 16:13:56

金融科技概念

金融科技概念第1篇

资产价格决定“风口”来临

在资产价格变动加快尤其是快速上涨时期,金融机构可以“短平快”方式获得较高收益,特别是在科技跨越式发展下,几乎所有类型机构都在努力寻找并试图抢得站在下一个“风口”的先机,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类企业。过去多年,中国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帮助包括金融在内的多个行业获得了丰厚收益。资产价格上涨应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大幅增长,此外,信用(主要是货币)因素对资产价格上涨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正是资产价格的上涨为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创造了“风口”,银行信贷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优质资产,在投向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如房地产)中,银行获得了较好的投入产出,体现在过去十年中规模、利润和坏账等指标的持续优化。

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低迷、新兴市场光环基本消失,以及各类被认为经济增速较快的代表性国家(如各种“某某几国”)失去期待,资产价格或普遍将面临较大下降风险。当然,在货币超发、汇率体系变动异常(如英国“脱欧”对全球汇率的 急速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国际市场资产价格变动也将呈现分化态势,在创造短期套利机会的同时,对银行业的风险冲击也将增多。一方面,分化和波动的价格走势将对银行体量巨大的存量资产收益带来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银行业从资产价格震荡中获得的“投机”收益,远不如更为灵活的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所获,如对冲基金。实际上,资本金比例极少的银行业,长远发展之路是从稳定的资产价格走势中获得风险系数低的收益,而维持稳定的资产价格走势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价值信心等诸多因素。

在“经济增长――资产价格――银行收益”这一链条外,目前还没有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较好系统性解释。最近两年,全球市场资产价格变动加剧,原油、大宗商品等主要资产价格经历暴跌;国内市场,房地产价格上涨波动强烈,而作为重要价格体现的股市则暴涨暴跌,当前仍停留低位。综合来看,目前影响资产价格变化的因素更为复杂,资金、增长、信心与价格的关系更不明朗,因而不会出现新的银行业增长“风口”,更何况国内普遍态势是“资产荒”。

区块链对资产价格几无影响

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很多,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如货币、汇率、人口等)都与资产价格变动紧密相关,资产价格变动要素也是经济金融研究的重点和市场努力找寻之所在。在诸多影响资产价格变动要素中,科技或技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几乎不存在有效逻辑,实践中也很少见到相关案例。实际上,科技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更多是对资产交易或资产价值实现的便利性,而非创造或过多增加资产价值及价格。当然,技术进步增加“无形资产”是另一问题,如在会计层面;而最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对经济金融体系中“资产”价值也无太多影响,大浪淘沙后依然更多体现为增加交易行为的便利。

区块链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最新成果之一,在技术层面的稳定性已经通过运行近七年的比特币得到体现。作为理念先进的技术,区块链的深入、完善及转化落地,必然对未来科技尤其在互联网技术层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效应,借助技术进步,也必然影响到经济、金融体系等宏观层面,进而对实体经济参与者、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带来变革,这也是区块链被认为“颠覆”包括货币金融体系在内的现有经济运行系统的逻辑。一方面,区块链被认为将对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区块链被认为对微观银行业运行带来十分可观的正面效应,如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大幅提升运行效率、有效防控风险、提升资产交易质量等。对于前者,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已产生并运行七年,这被视为区块链可应用于未来虚拟货币研发的技术成熟性之证据,换句话说,区块链可以提供“数字货币”以替代现有实物货币。同时,借助区块链及数字货币,金融监管将更加精准,例如对特定资金划拨的编码将使资金只能被投向规定主体。对于后者,是区块链在银行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设想。例如,第一,点对点交易,类似基于P2P的跨境支付和汇款、贸易结算以及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合约的买卖等;第二,安全记录交易信息,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特征使其能被作为可靠的数据库来记录各种信息,如存储反洗钱资料及交易记录;第三,验证并确认各项权利,如土地所有权、股权等合约或财产的真实性验证与转移;第四,自动智能管理,如自动检测下一交易节点是否具备生效的各种环境,若满足预先设定的程序,交易会被自动处理,如自动付息、分红等。

区块链包括最近两年火热的“互联网+”本质都是去中心化。如上,区块链被认为将“颠覆”包括货币金融体系在内的现有经济运行系统的两个层面中,宏观层面的数字货币依然遥远,金融中介进而金融监管去中心化不仅目前进展不畅,甚至金融监管中心化加强的趋势“若隐若现”,如国内市场所揣测的“一行三会”将改革且方向是合并,则我国的金融监管将在适应市场变动形势下更加集中和中心化。全球层面,各国央行对可能削弱监管的区块链在宏观经济金融的运用都实为谨慎。微观操作层面,在诸多设想场景中,银行短期内还无法替代对资产、资金转移和交割的传统式审查及监控,更何况交易运行系统的研发投入巨大,区块链技术全面改造银行业系统还十分遥远。而最关键的原因有二:一是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互联网应用协议,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基础,虽然创造了比特币等“新型货币创造”实验,但新型货币长期内不会取代现有货币,因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政治等综合方面;二是区块链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不仅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而且各种技术方案还在快速发展中,对区块链技术的可扩展性,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践考验,现在还主要停留在原型设计阶段。从微观主体角度,对技术进步最敏感的银行业也只将区块链作为信息传输工具而研究,并不传输金融资产的价值,金融资产仍要在线下结算。综上,区块链从属性和对宏微观经济的影响层面,都几乎不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金融与科技难以实质融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理论上科技与金融“高大上”主体的结合将产生“1+1>2”的良好效果,这也是国内理论与实务届一直致力推进的重大课题。在2013年“互联网+”概念盛行前,“科技金融”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重视和实践推进了多年,从国家部委到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都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如政府科技金融发展规划、银行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高校科技金融研究杂志及成果等。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科技金融被认定属于产业金融范畴,主要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落脚点是强调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强力助推,因而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在“互联网+”出来后,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迅速提出并成为热点,大量机构声称自身具备“互利网金融”属性。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努力拓展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如各类网上商城等,但仍然被市场认为在此领域的进展缓慢,不符合“互利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精神。从“科技金融”到“互联网+”的演进时间轴上,“金融科技”的概念随后出现并炙手可热,被称之为“金融圈的科技革命”,体现出市场对金融与科技已然紧密结合的某种肯定性判断。

金融科技英文为“FinTech”,即Finance加Technology的缩写,FinTech是目前金融圈、互联网圈最为风靡的概念,被认为核心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维基百科(Wikipedia)对其的描述是:一种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富有效率的商业模式。无论从字面还是具体定义来看,金融科技强调科技对金融服务的帮助,且落脚点是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此前的“科技金融”更多强调金融对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金融科技被认为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进行改造、革新乃至颠覆,从而提供更为普惠的金融服务,可被应用于金融领域各方面:借贷、财富管理、支付、保险、众筹、征信,甚至零售银行和房屋中介。“互联网金融”及归属于其的P2P都可被划定到金融科技概念之下,而目前区块链正是金融科技话题中“热度最高”的一个。在金融科技尤其区块链应用上,包括:美国证监会(SEC)批准在线零售商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发行股票计划、纳斯达克在个股交易上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发型与管理、商业银行内部成立区块链实验室(花旗银行、瑞银、纽约梅隆银行等相继成立研发实验室,重点围绕支付、数字货币和结算模式等方面测试区块链应用);在中国,平安银行加入成立于2015年9月的全球区块链联盟R3,2016年4月、5月,国内分别成立了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和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合作开展区块链在金融中可能的应用研究,但距离形成有效盈利模式仍为时尚早。

实际上,从“互联网金融”火热开始,都带有市场对科技与金融实质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深刻期许,就像科技与制造业的实质融合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一样,但效果不达预期。从金融本质属性来看,是资金融通以便利交易达成与价值实现,而金融创造的价值广义上永远无法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流。从“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虽然侧重的主体不同,但并不能代表科技与金融的实质融合,如果前提是定义“实质融合”的核心是创造全新、持续和不断增长的商业模式。因而科技进步对金融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缺乏依据且言之过早,区块链同样不会带来银行业营运模式的彻底性变革。

仍要保持对区块链“憧憬”

在科技与金融寻找实质融合的过程中,区块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技术属性,其“颠覆”意义的社会属性拓展,还需要在社会认知层面和自我技术层面的不断调整和突破后,要在理念与实践皆切实达到被很多观点期许的那种“革命性”转变基础上。抛开“数字货币”等依然长远的话题,从微观层面的现实运用来看,区块链作为一项很好的中心化数据库和互联网协议,在银行业目前运营中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如在区块链技术成熟下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确认将更为便利和准确,银行间业务合作的清算、对账可以实时并显著提升效率,由此一些因技术手段受限于T+1类规则的交易可以做到实时交易,高效率带来的将是交易收益的增长。作为对科技最为敏感的行业,银行业研究和试验区块链技术也是自然,更何况区块链概念自流行伊始就更多与金融业联系在一起。

但也如上文所述,银行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如风控理念与成熟业务模式,具有很强稳定性,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投入布局的结果,虽然银行业应对市场变化作出应对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最近几年迅速布局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开展区块链合作研究,但其运行体系及逻辑并未有重大乃至根本性改变,银行业传统业务内核依然稳固。如果区块链仅是从“技术属性”角度为银行业运行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而不是从“颠覆货币金融体系”的宏大愿景出发,则区块链将不会带来银行运行模式的变革及收益模式或商业模式的重大革新,但却有助于获取效率收益。或许,作为一项互联网协议,区块链目前首要的任务也正是从技术角度提升银行现有业务模式的效率与安全系数,而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商业模式”也更多是由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作为主体,由其承担银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升级外包”工作。当然,效率和安全层面的优化也会为银行带来收益,只不过相较银行从“资金融通”的核心商业模式中获得的收益,区块链目前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收益。

金融科技概念第2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 融通仓 仓单市场 物流银行 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 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 、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 (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 “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 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金融科技概念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大数据;推动作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而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的结合已经悄然发生。紧跟时代潮流才能不被潮流拍入历史的大海中,在现在社会,大数据已经是企业甚至政府必须正视和投入学习使用的技术。

一、互联网金融及大数据概念及其理论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同互联网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采用网络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或者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而近几年,大数据也是热门的概念,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2014年世界杯期间,百度在世界杯赛事预测正确率超高,实际上,这背后的助力正是大数据技术。百度大数据部收集整理了近三年年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队以及俱乐部的全部赛事数据,构建了一个赛事预测模型。这个模型综合了过去5年时间里全世界九百八十七支球队的近四万场比赛数据、以及四百多家欧赔公司的赔率数据。为了提高这个模型的精确性,百度使用了南非世界杯的淘汰赛的数据进行模型的准确性验证,为模型输入了该年世界杯期间的比赛、球队以及球员等相关数据,由预测模型产生淘汰赛比赛结果,最后用预测的结果和真实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计算预测的准确率,最终成功预测了2014年世界杯赛事几乎全部赛事的结果。除了预测赛事,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也大放异彩,甚至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大数据金融。

(二)大数据金融的概念

大数据金融指的是,集合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向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的全方位信息,金融机构在分析客户的消费或者交易信息的基础上,把握客户的交易或者消费习惯,进而对客户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如此以来,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服务平台在控制风险或进行营销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这里提到的金融服务平台,指的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子商务类企业,它们开展金融服务时所依托的平台就是金融服务平台。大数据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可以从大量数据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或者可以迅速将大数据资产进行变现。所以,利用大数据来处理信息,必须以云计算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二、发展大数据金融的优势

发展大数据金融,是当下公司占领战略制高点的一种必然选择,大数据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主要具有三点明显优势 :

(一)大数据金融能够做到精准营销,着眼于个性化服务,并且能使放贷快捷,这是传统金融所做不到的。大数据金融可以根据各个企业的生产流程及信用评分来构建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实施放贷行为,这样,就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同期限管理很好地进行匹配,从而解决了流动性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结合各个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服务,并且高效、准确和快速。举个例子,近年初,淘宝信用贷款在淘宝网聚划算平台横空出世,几乎可以说是一经上市就抢购一空,它是阿里金融旗下的一款商品,服务对象是淘宝网卖家,目的是对其进行金融支持。这个贷款服务很快被一些卖家接受,并戏称为最简单贷款,而这种贷款的抵押并不是物品,也不需要担保人,而是信用诚信,淘宝网用卖家的网络行为数据计算出诚信评分,评分高的卖家能贷款的额度也越高。这一点能够满足中小卖家的所需的贷款,且申请流程方便,贷款时间短且灵活,也是很多卖家资金周转的手段之一。通过这个例子可见目前的平台金融和供应链有多么灵活多变,然而其都有一个基础,便是大数据资金流,以及信用信息。信用评分的概念也越来越热,甚至有些平台可以通过网上支付方式,实时根据信用评分计算出贷款额度,并以此来放出贷款。

(二)大数据金融由于其特有的模式导致运营交易成本降低,客户群体广阔。就例如阿里小贷,它是淘宝网等平台推出的,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它还能一定程度上的分散和识别风险。同时,它的批量的作业方法使成本下降。一般来讲,和文字相比,数据有些更真实的特点,它能更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运营情况。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是全国著名的信用卡服务中心,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实施了EMC Greenplum 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可以通过该方案去了解熟悉其客户的价值体系和价值需求,为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这个数据仓库提供的全面的数据分析,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可以将客户按照价值高低来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多层面分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也降低了数据金融的运营与交易的成本。

(三)大数据金融属于科学决策,它对风险的评估、管理和控制比传统金融强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公司、政府等C构的一项重要资产,大数据能帮助企业渐渐探究出新型的创新商业模式以及不同的商业盈利模式,甚至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核心企业或是使企业发展更加便利。而一些风险的管理和定价等项目也可以通过信息处理再利用数据模型来完成。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风险分析

然而,目前大数据金融的现状并不如人们预想的那么好,甚至可以说目前的的大数据金融的概念噱头大于实质,其内里存在很多风险在现阶段很难规避。首先,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和基础,互联网仅只能够被用作是一种新颖的方法和高科技的手段,所以,传统金融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模式下也会出现 :由于流动性强而带来的风险、在技术层面面临的风险、系统性和操作性风险甚至信用风险等。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本身特质,其也有独特的风险,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级数据分析能力,但是现今阶段很多宣称搞大数据的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哪怕具有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也存在着数据信息复杂,质量参差不齐的缺点,目前很多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结语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大数据不能提供最准确的标准答案,它的预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指标,这个工具提供的帮助是有时间限制的,它的参考有时效性也需要各种条件的满足,同时它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应用工具中改进工具,学习工具原理时思考和成长,不能在科技的摇篮中沉睡堕落,总有更加优秀的工具能够被发明,总用更加便捷的方法可以去运用。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利用工具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能停止思考和成长,也要时刻保持着谦恭之心,不能忘记人性之本。

参考文献:

[1]刘英,罗明雄.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J].中国市场,2014,(43):29-36

金融科技概念第4篇

智慧物流物流金融课程建设一、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背景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金融科技概念第5篇

黄金五月,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作为今年最大的主流热点拉开了主升浪战幕,主要基于如下因素驱动:第一,国家采购中心禁止中央国家机构采购WIN8系统;第二,由于美国监听带来巨大威胁,国内媒体高调公布美国监控记录、曝光思科路由器预置“后门”等丑闻;第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2日发文称:我国将于近期推出网络安全检查制度;第四,彭博社5月27日称: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国内银行放弃使用IBM服务器,用国内服务器进行代替;第五,5月28日媒体报道:金融机具行业将停止使用外资品牌产品,未来国内发行的银行IC卡统一采用国内厂商的芯片。综述,笔者认为,国家层面在信息安全问题上的密集政策,展示出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国产化的积极信号和决心,勾勒出国家在信息安全战略建设上的宏伟蓝图,必将促进未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软硬件设备、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壮大发展,也将诞生中国的IBM、苹果等科技巨头。

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掀起主升浪潮。主力机构对国家信息安全的炒作,本质上就是去年去IOE概念股沉寂6个月后的演变的主升浪,依据“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大数据金融机具军工信息化”的投资路径挖掘炒作。龙头旗帜选取标准为:具有国家背景的实力大股东、处于领域主机联盟龙头企业、国产化替代产品的唯一性等特质因素,中国软件、浪潮信息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的两大龙头旗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公司旗下的中国软件,因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使其具有替代WIN8操作系统的唯一性,率先启动并点燃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的炒作浪潮,在不到2周时间内股价从13元飙升到24元,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暴龙。浪潮信息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服务器生产基地,及大股东浪潮集团的天梭K1服务器的基本面,一举成为IBM服务器的唯一替代者,本周最大涨幅接近40%,成为继中国软件后新的龙头旗帜,并带动以新世纪、浪潮软件、世纪鼎利为代表的国产软件概念股,以银之杰、御银股份、广电运通、汇金股份为代表的金融机具概念股,以海兰信、东土科技为代表的军工信息化概念股,以汉得信息、同有科技为代表的大数据概念股的涨停潮,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无疑是本周市场最大的主流热点。

酷热六月来临,大势或将呈现急速下跌寻底之势,笔者预测上证1888点附近或将成为波段低点,故建议投资者在端午节后坚持空仓策略,耐心等待6月底投资转机。

展望后市,笔者预计国家信息安全概念股的中线行情,将运行到世界杯开幕前的六月第三周附近见顶,故建议投资者采取逢低吸纳的投资策略。

金融科技概念第6篇

一、都市科技产业的概念及发展都市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都市科技产业的概念。经济学上还没有明确的都市科技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都市科技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暂且将其概念定义为:都市科技特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空间占用少、环境污染少,对中心城区依存较大,有益于城区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城区财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产业业态。可见,都市科技产业是一种涵盖面比较广,跨越多个行业,并以科技含量和对中心城区的依存为主要特点的新事物。

(二)发展都市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发展都市科技产业是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都市科技产业也就成为贯彻落实新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都市科技产业是完善城区功能定位的需要。城区功能和都市科技产业相辅相成的发展。都市科技产业也是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区经济发展环境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3、发展都市科技产业是调整城区产业结构的需要。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国家“十一五”规划也在大力加大科技发展的力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应该加大都市科技的投入力度。都市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变城区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城区产业结构。

4、发展都市科技产业是提高城区创新能力的需要。科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效地整合城区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都市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在每个城市,都市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态都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中有发展比较完善、系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人才市场也都非常发达。城市发展科技含量非常高,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科技企业也相当重视,可以说科技企业发展有很好的环境。第二类是在青岛、大连等发展比较好的地级市,以及石家庄、济南等发展一般的省会城市。在这些城市中也存在高科技产业园区,但发展要比中心城市差很多,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人才市场也发展的不是很完善。科技企业不多,科技含量不是很高,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科技企业投资存在顾虑。第三类是在更一般的小城市。这些城市发展科技含量低,发展都市科技产业难度最大。由于第一类都市科技产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第三类还不存在发展都市科技产业的基础,所以我们以中心城市为指导,重点讨论第二类城市中都市科技产业的发展。都市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出现在科技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的合作上。体现在科技企业融资和科研开发两个方面,这就要设计一套完善的系统支持都市科技企业发展。

三、发展都市科技产业具体措施

(一)提供和政府职能配套的综合服务。鼓励并帮助科技企业申请政府的高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认定。申报各级政府科技资助和奖励,以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我们把科技企业大体分为大型科技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两种,融资问题主要出现在数目众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上。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借款、占用客户资金、民间借款、募集股份(内部集资)等。资本市场公开融资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根据统计有83%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没有得到满足,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直接取得贷款,而民间资本又很难介入,这就使得融资问题成为各个国家、地区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金融机构仍然是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对象,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也不应该承担带来的风险,但金融机构是个独立的体系,有其自己的运作规律,这就要求政府做好促进科技企业逐步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中介工作。

(三)为科技企业创造条件。科技企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科技含量高,属于技术密集型的集约经济体。在国家大力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发展科技企业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为科技企业、科技项目服务。

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智力资源的汇集基地,要发展科技企业,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依然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一定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连接科技企业和智力资源,为科技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连接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智力资源,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和评价。

科学研发在科技企业和高校中有不同的体现,高校中的科研更重视理论的可行性,不怎么关心产品市场。科技企业关心的是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前景。所以,从经济利润最大化考虑,应该由科技企业选择项目进行开发,用高校资源弥补企业科研力量不足的劣势。科技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也应该是一个互利行为。高校有企业需要的科研力量,科技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一些利润回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也为高校科研提供有意义的课题。

政府就要突破区域限制,联系全国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分布面广、合作融洽的关系网。不仅可以为科技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为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多层次的信息,完成信息共享。为项目审核时应实行匿名制,这也要求同一个项目的开发和审核应该至少有不同的两个点,做到评审的客观公正。而对于科研开发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包含项目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它是科技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方面的研发应选择科研力量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果科研经费不足,也可以签订合约让高校参加利润分配。另外,还要注意保密性,未申请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另一部分是作为保障的科技,包括核心科技的配套科研、公司的治理、产品的营销策略等。企业可以选派职工定期到高校进修,也可以招募一些学生在企业实习,定向培养。

金融科技概念第7篇

论文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 c.dow、carlos 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 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 e.,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oxford univ. press, 1973 

[2]austin, the province 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 bei jing: china renmin univ. press, 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金融科技概念第8篇

Abstract: The time of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roposed is not long, but it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parti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rough relevant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ry to straighten out the inclusion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then define the scope from two aspects of innovation system and service system, finally discuss ideas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关键词: 科技金融;体系;政策意义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system;policy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31-04

0 引言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1]。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①。这为十三五时期国家主推的供给侧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因为改革主要从资本、创新、政府和劳动力四个方面发力,这意味着技术创新及财税金融改革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息息相关,同时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产业及政府财税支持。因此,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及政府支持紧密联系。科技金融,通常被理解为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因此,科技金融的发展,取决于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技术进步、技术创新。

科技金融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②,但在各国的相关实践早就开展,并且日益受到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有关各方的重视。进入本世纪后,科技金融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有关文献层出不穷。不过,由于科技金融是较新的概念,各方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例如政府过度的投资主导甚至对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具有负面影响[2]。

因此,本文拟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总结试图厘清科技金融的内含机理,进而从创新体系、服务体系两个方面界定科技金融的范围,然后对科技金融的发展思路进行讨论。

1 文献综述

国内率先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并围绕科技金融进行了一定的相关研究。而国外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围绕科技金融的针对性研究也不多见,但是国外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起步很早,有关金融对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支持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可以说科技金融相关的研究起步很早,研究文献很丰富。本文进行如下梳理:

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学界围绕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讨论了很久。大致而言,西方经济学界的讨论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熊彼特以前,西方经济学理论通常将经济产出所依赖的生产要素简化为资本和劳动,对技术因素予以省略。熊彼特首先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3],他的做法也被其后诞生的宏观经济学所吸收。

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只有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经济才能不断增长。后来的学者将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门施的周期理论、弗里曼的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和卡曼的市场理论[4]。这些观点都基本认同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1.2 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就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进行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认为:货币、信贷与利率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就越强[5];另外,针对发展中国家全面论证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摒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使金融资产以快于非金融资产积累的速度增长,例如允许按照金融方式动员与分配储蓄,促使产出与就业稳定增长等[6]。

1.3 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的文献开始涌现。这些文献认为:在每次技术革命及其扩散过程中,金融和信用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金融体系通过增加投入、提供风险分散工具和披露信息能够选择支持有前景的企业或项目以促进技术创新;强调金融资本对于重大科技创新的发生与扩散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有利于使用风险较大但生产率较高的技术;资本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变化对技术创新具有影响;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并通过实证证明金融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资本存量[7-14]。

1.4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国内率先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并围绕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关科技金融概念的讨论。有人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15];还有人从科技资本化、金融资本构成提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6]。

二是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的研究,这方面文献多针对特定地区或区域进行考察,例如有人讨论了武汉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现状[17-18]。

三是基于特定行业视角的分析。有的提出以科技银行为核心发展科技金融体系[19];还有学者讨论了科技金融的制度保障[20]。

四是考察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有文献分别从影响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角度及科技与金融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21-23];还有一些则偏重于实证分析,如考察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等[24-25]。

上述文献围绕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层面的分析。国内外学者都意识到科技金融对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只是国外学者没有提出“科技金融”这一概念,更多的是从金融的角度来考察金融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虽然围绕科技金融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科技金融的普遍共识。例如有人先提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后又提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两者的范围相差不多[18,26];同时,就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的讨论并不多见。

显然,在讨论科技金融内含机理时,科技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是金融与科技的存在和发展,并且科技金融的意义在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接下去在对国内外相关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围绕上述前提和意义对科技金融的内含机理进行分析,接着讨论科技金融的范围。

2 相关经验总结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超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而科技金融在引导资金支持并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同时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即技术进步不但会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也会驱动金融产业的发展。

2.1 科技与金融的互动融合

从国内外科技的发展历史来看,至今人类社会在近现代文明时代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或者说工业革命。其中,第一次是以煤炭为能源引发的蒸汽动力技术革命,第二次是以石油、电力为能源引发的内燃机动力技术及电气化革命,第三次是正在发生的以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从经济角度看,每一次科技革命诞生时都具有巨大的收益前景,但同时伴随的又是巨大的风险,包括庞大的研发资金需求和可能的高额亏损③。可以说,科技革命都对资金的供给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从近代金融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后,银行信用与证券融资发展迅速,相比之前的高利贷信用,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为巨额资本积累及低成本投融资提供了可能,解决了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同时以银行信用与证券融资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初步建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为了满足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庞大资金需求,金融制度发生了革命性创新,即货币制度从实物货币时代迈入了信用货币时代。随后,在低成本信用扩张的推动下,新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日益多元化并向全能型混业方向发展,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移动支付、比特币等为代表的新支付手段对传统信用货币制度提出了挑战,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网络金融、移动金融等低成本服务和相关增值金融服务,这些都促使金融体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得以进一步发展。

纵观国内外科技和金融的发展历史,容易发现科技与金融是处于互动融合过程的。一方面金融为科技提供资金供给,科技发展向金融提出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金融发展也要求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所以,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和金融两者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双向互动的融合。上面提到的主要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与金融的互动,但容易理解的是,科技革命不常发生,但是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技术发展的常态,同样也对金融产业提出资金需求。因此,科技金融的发展或者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持续进行的。

2.2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

科技金融存在的前提条件是金融与科技的产生,科技金融的意义在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支持和促进,而技术创新的功效最终也通过经济增长体现出来,因此讨论科技金融的内涵机理需要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着手。

经济增长问题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即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长期问题④。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学说常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主流的派别从发展时间看先后有两个,分别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这两个流派的主要分歧在于:前者认为技术因素是经济增长体系中给定的变量,显然这与现实是有悖的;而后发展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因素是经济体系内生的影响变量,不过对技术与金融之间的互动未予详细说明。但是这两者都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主要是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供给,其中劳动供给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

因此,经济增长问题相应的数学模型均可以表示为:Y=f(A,K,L)。其中Y为经济总量,可以理解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产出;K为资本投入,可以理解为金融资本;L为劳动供给,包括人力资本的供给;A为技术因素,也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金融是由科技和金融这两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构成的一个旨在支持科技创新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耦合。科技金融的重点功能在于支持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尤其是孵化期、种子期等初期阶段的企业或科技项目以催生技术创新成果。因此,科技金融的核心在于解释科技与金融是通过何种方式予以结合的。

由于科技金融发挥核心作用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成果产生的过程,考虑到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经济增长模型,本文认为科技金融的内含机理在于: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即首先是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科技金融产品,接着企业或科技项目通过科技金融产品获得所需的科技金融资本K',然后通过科技金融资本K'和研发性劳动L'的投入催生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A,接着A一方面会反作用于K',另一方面A与L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通过科技金融资本等形成的资本存量K和包含研发性劳动的劳动供给L增加企业产出,进而增加经济的总产出。

因此,科技金融产品运作的全过程主要涵盖从金融创新提供科技金融产品到供求双方等相关主体参与产品的交易。

2.3 科技金融体系界定

沿着上面的思路,科技金融主要包括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主要负责科技金融产品的供给,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则为科技金融产品的市场交易提供相关服务。

由于科技创业企业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等特征,特别是处于生命周期初期阶段的,对资金的需求往往是很迫切的。但是,从通常的金融监管要求和资本逐利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引导和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提供科技金融产品的动力未必很强,因而科技金融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政府财政性机构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包括间接金融机构和直接金融机构,前者主要提供信贷及担保等金融产品,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后者主要提供相关投资服务及进行直接投资,如证券期货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等。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政府财政引导与金融机构的配套投入及投贷联动等科技金融产品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也得到了市场比较广泛的认可。

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或科技项目对科技金融产品的需求较迫切,如果有相应的供应,科技金融产品的市场化运作貌似较容易开展。但是从已有的科技金融实践来看,其实不然,主要原因在于实践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首先,企业等需求方的技术创新进展直至资金需求并不易被金融机构等供应方所知晓;其次,需求方的资产构成中,技术创新形成的无形资产往往占据较大比重,其价值多少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鉴证意见;最后,由于需求方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具有中小企业高成长、高风险的共性,资金供应方及政府相关机构对相关科技金融活动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因此在科技金融实践中,需要着力推进相关的信息披露,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提供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这就有赖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一体系主要由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参与,能够提供平台让企业和政府财政性机构、金融机构等供求双方进行信息交流,提供相应的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并对科技金融活动进行监管。

3 结论与展望

从科技金融发展来看,通过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机理可以明确科技金融在整个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科技金融体系来看,科技金融的发展需要从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两方面着手。基于科技与金融的互动,未来着重要从新的信息技术环境的视角探讨科技金融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机理。

3.1 科技金融的发展定位

我国“十三五”处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任务期,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升级⑤。这些都对金融支持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不论从科技和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内含机理和体系界定来看,科技金融的发展都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成本较低的资金支持,满足技术升级和经济改革的要求,同时又可以为资金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促进金融产业的深化发展。因此,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下,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应当是科技金融。

3.2 强化科技金融创新

从国内相关金融数据特别是M2广义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的态势,以及国内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居高而下来看,资金供应是充足的,但是相关科技金融机构和产品的供给并不充足。就现有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整体而言,供给方面仍然呈现政府财政支持和间接金融机构主导的局面,相关科技金融产品和人才还不够丰富。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进一步推进直接金融机构的发展,尤其是专业从事孵化期、种子期企业或科技项目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加强对科技金融的供给支持。其次,强化科技金融产品的创新。从目前实践来看,较为常见的是财政支持、投贷联动等科技金融产品。产品的形式和风险管理功能还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可以用于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的手段较少,尤其是相关科技金融衍生产品的供给不足。最后,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

3.3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除了成为科技金融产品的供给者外,还要成为科技金融体系的服务者和监管者,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科技金融体系的引导和支持。具体而言,应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协调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出资主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相关服务平台机制。在平台支持下,可以共享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各方相关信息,从而改善相关信息不透明的状况。同时,在信息透明度提高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科技金融相关风险,提高对风险的预防和管理能力。就这一点而言,目前在科技金融投入方面,政府的投入和服务力度相对金融机构的投入而言仍显不足。

3.4 云环境下科技金融的发展

云计算的技术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从组织的内部职能演变为可以购买的外化服务,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保障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问题。这既为科技金融体系的云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挑战。因此,在云计算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投融资模式和风险管理等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予以明确。

3.5 加快科技资产评估发展

在科技金融实践中,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往往是相关中介服务的核心环节。无形资产的评估,在理论上主要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进行评估,但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相关市场建立较为困难,即使建立后交易往往不够活跃;从金融监管的要求来看,收益法评估的结果还不能得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因此,加快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实务发展,提高评估结果的普适性是推动科技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技术环节。

注释:

①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②科技金融概念在1994年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首届理事会上被首次正式提出。国外研究中,没有文献明确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

③例如,1876年,爱迪生在门罗公园建立实验室并组织研究团队改进电灯技术时,每天耗费高达数百美元;而当时普通美国人月生活费不过几美元。

④经济增长是最古老的经济学议题之一。

⑤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呈现“三多一少”格局,即依靠垄断政策和财政补贴的国企多、产品附加值低的“技术克隆”型企业多、完全无技术的“三来一补”型企业多、技术含量高并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少。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64.

[2]余泳泽.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2):93-101.

[3]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y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4]克瑞斯提诺・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Gurley J G,Shaw E S.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M].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0.

[6]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资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Saint-Paul G.Technological Choice,Finan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763-781.

[8]King R G,Levine R.Finance,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513-542.

[9]Bencivenga V Smith B Start R.Transactions Costs,Technological Choice,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5(67):153-177.

[10]Levine R,Louyza N,T Beck.Financial International and Growth:Causality and Caus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46):31-77.

[11]Chou Yuan K. Chin M S.Financial Innovations and Endogenous Growth[A].Working Paper[Z],2001.

[12]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动力学[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Aghion P,Howitt P.b Mayer Foulest.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onvergence:Theory and Evidenc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73-222.

[14]Chou Yuan K. Chin M S.Financial Innovations and Endogenous Growth[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Journal,2006,12(3):146.

[15]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6]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10.

[17]肖泽磊,等.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6-11.

[18]王朝平,等.武汉市科技金融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0):35-40.

[19]陆岷峰,等.构建以科技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管理体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12):6-10.

[20]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3):72-81.

[21]刘文丽,等.我国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2):87-94.

[22]赵丹妮,等.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2):97-100.

[23]李健,等.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平台模式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5):23-32.

[24]徐玉莲,等.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