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9 17:11:53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1篇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现代科技与美学高度统一的学科,它的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本文分析了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初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指出其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向多元性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在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等领域相互关联的新的体系。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知识结构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亟待适应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深入分析和研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的工程师。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设计师既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即人与物的关系,又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还要熟悉施工工序,并且能判断市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这是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以个性化、标准化的形式出现,但又必须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大要素的综合。因此教学中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双重的、多元的。 

1、实用性要素的分析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第一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制图知识,主要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知识,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感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理化基础。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人们的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更习惯用个人在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经验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这在客观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学科常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把握一定的民族特点、经济、地域文化和社会意识,去更好的统一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2、文化性要素的分析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优秀作品。 

因此教学中相关的美学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绘画基础知识,提高素描、速写、默写能力;色彩知识,色彩的构成和色彩的运用能力;构成设计基础,二维和三维空间构成的能力等。 

3、经济性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它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体现其价值。因而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诸如现状、需求、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也要求设计与国际接轨,因此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和施工等是保障主雇双方合法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合同、建设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观念 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调用多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设计,它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大众艺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社会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无论从社会背景还是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来讲,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对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1.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定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创新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具有洞察社会和生活的能力、设计表达与实施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而高校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前沿,其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缺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以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为切入点,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措施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培养出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2.主要教学模式分析

2.1偏重于室内的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范围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多数侧重于室内,只安排少量的室外设计教学勾容。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学校在室内陈设和装饰用来教学,形成了一种教学特点。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该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容易导致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整体上的把握能力不够,其思维往往容易局限于细部的设计之中,而忽视对整体环境的宏观协调。

2.2 偏重于建筑方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常被建筑类院校采用,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偏重于建筑学专业内同,适当设置一些与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相关的课程,形成了重视建筑轻视室内外设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建筑学相关训练,能较好的处理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问的衔接。但是也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该教学模式不可能让学生有较多的对诸如家具、室内陈设等室内环境设计因子的设计训练,也难以安排足够的学时让学生对外部微观环境诸如雕塑、园林小品、环境设施等有足够的设计训练。

2.3 建筑、室内外三者并重的教学模式。少数院校为了能让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较为整体的把握,把室内环境、建筑以及室外环境相关内容统统教给学生,这样的学生在专业上可塑性较大,就业口径也相对较宽。但是,从课程教学的深度上来讲,这种教学模式不及前两者,使学生失去重点。

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现代艺术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我国现在的艺术教育体系来源于“欧洲的古典体系”或“苏联体系”,其知识结构大都还停留在传统手工艺时代的概念模式,而这种艺术形态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滞后于西方的现代艺术,也一直影响着我国的设计教育。

3.2缺少“综合性”教材。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主要分为偏理论类、偏表现技巧类、偏材料类、偏施工、构造类等,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应该以“设计思维”为主导,通过概念拓展、原理分析来图解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行调研和综合评估、审定来完成设计的“图面作业程序”再通过正确的材料选择、合理的构造运用和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来完成“项目实践程序”,所以,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必需有完善的专业体系结构。

3.3盲目因市场需求而设置课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课程因市场需要而设置,这一点是好的,但市场不需要的,有些高校便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从理论上讲,学界作为一个主要从事教育、科研的机构,它必须是引导和指导市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地调研与实践,最终来指导生产与营销的。

3.4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具备艺术、园林、理工综合的知识结构,既熟悉现代艺术和林学又精通现代工程建造技术,还有良好的环境意识,而目前大多数教师都很难做到这点。

4.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探索

4.1完善环境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这种专题性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学习方法恰恰与创新设计人才要求的综合素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谋而合。

4.2多专业背景构筑多元化思维。大学教育的趋势是厚基础宽口径,拓宽专业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设计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学、人类工程学、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经济学等等。因此,我们提倡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注重人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尽可能进行广泛的涉猎。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多样性的选修课学习,引导学生重视潜在课程,这对于学生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4.3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高校应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教研团队,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要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设计实践,不断拓展视野、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3篇

【关键词】环境美学;传统艺术;突破

环境美学是指:通过研究不同生活环境的社会群体对的审美的要求,分析环境艺术美感给人们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环境艺术美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困扰的一门艺术性学科。传统艺术审美,是通过观察艺术载体,分析外物与艺术载体之间的发展规律。传统艺术审美的基本原理,就是挖掘艺术载体存在的真、善、美。传统艺术审美中,审美载体一般为较成熟的物品、或者是建筑等,不包含自然美。自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将发展目标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之后,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审美。传统艺术审美中,单一的静观审美已经无法受众审美的需求。因此,文章以“分析环境美学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有力突破”为话题,深度展开研究[1]。

1环境美学的艺术特征

1.1纯粹的审美形式

环境美学的审美过程中,其审美形式是纯碎的,不包含审美载体功利、概念。仅仅只是通过艺术载体自然的形态,进行联想。例如:当我们身处于树林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人们在分析树林这种类型的环境模式,就会给人们心理和身体造成怎样影响的过程中,不会考虑这片树林中的树木有多少年的历史,栽种树木的人物是谁?树木的品种是否名贵。人们只会根据树木呈现的最自然的状态,分析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或者工作,给人们带来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而传统艺术审美中,更多的是通过研究艺术载体所蕴涵的历史故事、年代,分析研究载体的艺术价值。

1.2动态审美特质

环境美学所涉及的艺术载体具体动态特质。它会根据时间、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上文讲到的树林,每一个季节的树林的颜色都不一样,那么给人们的视觉冲击程度也会不一样。同时树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其自然形态。因此,环境美学具备动态的审美特质。而在传统艺术审美过程中,艺术载体一般为博物馆或者是展览馆陈列的艺术品,由于特定的保护机制,它们的形态不会因为时间的变换而发生改变,而这种单一艺术特质,容易给人们形成视觉疲劳的状态[2]。

2环境美学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有力突破

2.1艺术审美单一场域的突破

传统艺术审美模式中,静态审美模式是由18世纪以康德为代表的艺术学家们共同提出。后来黑格尔提出以通过社会哲学的角度进行艺术审美,由此审美模式转变为艺术与哲学的相结合。人们开始通过分析艺术载体的功利性,来研究它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接受事物逐渐呈现多样化状态,这种单一的审美模式开始遭到质疑,现代艺术家认为,审美过程不应该局限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单一的场所,而是人们所看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正确的环境范畴,正确认识自然物体的表现形态。以蓝鲸这一生物为例,如果把它放在博物馆,人们只会把它当成是一项艺术品,人们根据它的形态研究蓝鲸的曲线美,但是它正真要呈现给受众的不是它的曲线,而是它的力量美。因此,只有把它放在海洋这个大环境中,才能真正表达它的艺术形态[3]。

2.2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命题的突破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一结论的由来是受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和生产力较低这两项因素导致。人们身处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不含任何科学加工技术的产品。因此,形成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审美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科学加工产品逐渐增多,人们对艺术美出现了审美疲劳。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美的概念的解释越来越模糊。而环境艺术审美中,纯粹的审美形式打破了这一僵局,使人们对美又有了新的概念。其次,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耗了我国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保存一个优美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环境美学受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艺术审美模式[4]。

3环境美学在传统艺术审美中的价值

环境中的审美趣味有助于达到道德目的。毫无疑问,日益增加的环境美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我们有证据表明,丰富的积极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而且可以减少身心疾病、社会疾病,如犯罪和破坏公物。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领域。此外,因为环境美学本身是好的,即使它并不总是一个独特的和孤立的好东西,它也是值得支持的。它被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一种道德目的。尤其是环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审美趣味的重要焦点。理解环境的内在环境美学并不要求它与非审美用途和意图相分离。事实上,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情况下,环境的使用离不开环境的优美,如风景道路,或农田景观的使用。保护农业景观,购买许多项目,保护景区规划,表达道德义务和政治意愿,将服务于审美目的。保护和提高环境美学是道德目标。艺术审美与环境美学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例如,我们可以问:环境美学是整个艺术审美结构的一部分吗?这是我们寻找和防守的因素之一吗?如果如此,审美关怀将在艺术审美中占据重要地位。学术界探讨了传统美学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为艺术环境美学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依据。如果是这样,那么艺术环境美学就可以看作是环境美学的源泉。因此,环境美学对艺术审美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艺术审美理论也将被应用到其他环境应用中。显然,艺术审美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与环境的许多方面。例如,雕塑经常出现在室外,周围的环境可以是草坪、花园、起伏的山峦和“借景”。环境雕塑使用各种自然物体、材料和背景。音乐是音乐厅的音乐家或演讲者、声音、背景和环境特点的户外使用。希腊和罗马有一个露天剧场在历史上的戏剧,今天他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演在街上。舞蹈还借用了各种自然背景,包括海滩。然而,在艺术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复杂的问题。自然、荒野、乡村、农业、沙漠、海洋、城市和建筑环境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美学范畴,如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环境类型有什么区别?如果存在差异,那么这些不同的环境领域在环境美学、审美鉴赏和审美判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环境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欣赏与环境欣赏的异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例如,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城市景观的欣赏有什么不同吗?如果存在差异,应该用什么样的审美标准来批判性地判断这种不同的环境?这些不同的环境欣赏方式与艺术欣赏有何关系?此外,我们仍然回答传统意义上的欣赏问题,例如,仍然认为欣赏是非功利的和沉思的吗?这些环境领域是美学理论的新主题,还是只是不同的价值观?这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诉,环境美学这一审美模式的诞生打破了人们审美疲劳的状态,其纯粹的审美形式、动态审美特质使环境美学在艺术审美领域地位逐渐提高。它在拓宽传统艺术审美单一场域、提高自然美在美学史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提升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让人们清楚认识到,环境将给人们身体和心理造成直接性影响。从而改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破坏性的发展行为。

参考文献

[1]郝娉婷.构建中国式环境美学体系的可贵尝试——阿诺德•伯林特与陈望衡环境美学思想比较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5,(06):46-54.

[2]刘克.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环境美学的思想构成及其使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3):83-89.

[3]刘长星.环境美学的伦理维度——以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为核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05):100-104.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4篇

1、什么是产学研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将科研、教育、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发展,政府不断为社会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为我国高校生的发展创新提供平台。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在产学研背景下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市场实践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校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适应社会需求,以达到产、学、研三者的真正结合与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已经在各普通高校开始实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定,将实践教学也列入了教学部分,并且标明的实践教学的方式。然而,在各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定进行,在实践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也多由老师个人决定,教学内容也停留在了老师的自发性,随意性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个人实践由老师布置,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而是通过网络拷贝应付作业。结果导致这样的实践教学开展没有了任何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了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达到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学习效果。

2、学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践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设施的完善需要有经费的保障,聘请实践教学人员也需要大量资金,没有经费保障,环境艺术设计课实践教学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没有足够的经费,因此阻碍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另外,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实践课程设施不完善问题,这使得学校要想开展实践课就必须改变实践方式,这便导致了我国高校开展实践课教学无法落到实处,导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3、学校缺乏专业的授课人员,且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今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这使得很多高校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为独立的学院,且学院同学同时进行授课,这样大规模的班直接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组织难度。未了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只能减少社会实践课程量,这使得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校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不断调整与革新就成了教师们的新挑战,很多教师也因此不愿加入实践课程。这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落实与发展。

三、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实践的学习理念

纵观教学制度的发展,不难发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如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在设计教学各方面内容都要首先分析社会使用者的需求。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审美需求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有适合所有人的艺术设计学习资源。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满足所有社会人员者的不同需求,这同时也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市场的不同特征,满足社会不同的审美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市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的知识学科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在学校的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想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做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然而,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需要利用现在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以现有的实践课程为支撑,使学生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与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学习。这样的结合可以使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实用效果。其次,要想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需要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体系。利用产学研三合一的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真正发展。

3、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社会市场实现对接。要实现这一对接,师资力量对此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市场的实践不了解,那么在给学生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就更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必须完善学校的实践基础设施,安排学生的课程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完成与社会市场接轨。

四、小结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5篇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环境艺术设计、创新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真正在中国的发展只有近三十年。它脱胎于室内设计专业(或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其专业的内容划分通常以建筑空间为主体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社会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表明,它的观念性要远胜于技术性。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从物质设计的关注转向战略设计范畴。因此,无论从社会背景还是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来讲,提出环境艺术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进行教学研究的关键举措是系统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定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具有洞察社会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设计表达与实施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而高等设计院校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教学环节又是关键中的重要一环,理所应当要明确自己的设计教育定位。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从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来看,各个院校一般以工程方案设计和概念创意设计两类来进行组织教学的。由于工程方案设计的结果必须能够实现,且实现结果要经过使用过程的检验。现在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笔者认为以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为切入点,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措施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构建好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平台,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多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通识的设计观念

创新与创意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艺术设计面临的新时代背景事实上就是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于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等的认识有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层面,就要改变以往固有的理念与认识,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拓展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视野。

设计最初动机是要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习设计,并不仅仅是学具体的设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更要建立通识的设计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很简单,应该说,学会思考比仅仅学会技能更重要。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训练课题,均是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设计(住宅、商业、办公等)、景观设计(庭园、广场、公园等)、建筑设计(教育、文化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熟悉这些类型的设计,以便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熟练地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然而,这种教学观点和过程是要斟酌的,因为今天的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不是可以用类型来划分的。例如同样是住宅设计,高端豪宅与普通住宅,由于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其性质也就天壤之别。当然,设计也要对诸如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等客观知识的认真学习,但是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的方法。

设计教育主要是思维变革,无论是教授者或是受教者,其思维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体现社会化、创意化、信息化。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物、因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而改变的。因此,从设计开始就要深度了解社会与文化,拓宽自己的视域,从而使设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积极思考的手段,以能更加接受多元的价值。比如学生作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设计》,设计选题是基于当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从设计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老年人生活的概念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设计概念以“转换”为主题,分别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角度入手,提出化被动为主动的建构一个充满趣味、健康生态的老年人户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设计者的职业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

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这种专题性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学习方法恰恰与创新设计人才要求的综合素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谋而合。同时,我们认为概念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接近设计本质的环节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引领设计学科的前沿信息,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从宏观上以跨学科为启发点、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设计课程,从微观上设计制定联系社会需要、符合学校实际资源的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的课题设置上适当削减一些纯技巧性教学环节,结合针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的基础上,以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的多向性作用为基点,提出诸如“从生活的体验到设计”、“跨界设计”、“关于地域文化空间的关注”等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来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矛盾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扩大专业视阈。比如笔者指导的学生作品《积木•运算》,该设计选择设计学院所在的21号楼二楼大平台作为基地,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原有场地存在着功能(零售、社团服务、展示、交流等)的缺失,同时提出在原有场地上加建任何一个固定设施都有可能破坏原来的环境。设计概念受到“移动景观”的启发,将设计关注的目光投向作者儿时玩乐生活的世界,从“积木”游戏中汲取设计的灵感,试图探寻普通生活经历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设计智慧和创造力。该设计正是学生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

2.重塑专业内核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意识的提高促使艺术设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加强,许多设计的完成已超出设计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控制范围。社会对人才的能力和竞争力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应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运用上,由此可见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专业内核来支撑。

今天,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展高等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师扮演何种社会角色?虽然这些问题难以一时定论,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核应该是以创造性的思想培养为主要导向,模糊专业界限,进行跨学科系统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专业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能顺利进入社会面对设计实践作好充分准备。这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的自觉整合。

3.打造多学科背景的教研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作为引导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教师师资结构应该是多种学科背景的,尤其吸引有海外受学背景的,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文化交融、价值判断的冲击,进行教学观点的同异识辨。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才能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而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另外,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4.建立跨学科合作的开放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进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得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型教学模式不仅是专业内的开放,还要根据特定课程常态引入诸如电影、戏剧、艺术、文学等课程或活动来开拓视野启发观念,以期使学生不仅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人文艺术的涵养,同时要把设计创新的思想贯彻到实际。2010年,笔者开设的概念设计课程,便是结合设计、艺术、心理学等领域的合作课程。学生针对社会现象、社会资源等背景,通过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结合特定的课题要求进行的创作。

另外,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重结果的课程评估体系,重视对设计过程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效率,将准备资料、收集资料、完成作品均安排在课外学时,这样无形中促成了以讨论和评价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保证课堂几小时宝贵时间用来充分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郑曙炀.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杨小军、宋拥军.环境艺术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3]汉宝德.给青年建筑师的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

[4]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6篇

关键词:市场运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35-01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现状

(一)专业师资力量水平参差不齐,艺术专业侧重点有所偏颇

就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来说,仍旧存在着专业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专业艺术技能基础过硬的教师过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对于科研和工程项目的钻研和研究上,忽视了对于学生的艺术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承担的大部分都是较为浅显的基础课程知识的讲授内容,而专业性课程则由资历较浅的教师担任,无法将核心内容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造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一知半解的现象。

(二)基础教学设施落后,缺乏专业性技术指导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基础性教学设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的应用。比如:学校电脑设备陈旧,学生无法完成专业技术知识的实际操作。再加上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为了掌握某一技术知识不得不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后缺乏工程人员的专业实践指导,导致了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流于形式,较为片面,无法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对口企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能力较低,而对口企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缺口逐步增大的尴尬现象。

二、构筑市场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推进专业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对于学生艺术专业技能和设计手段之间融洽而科学的应用,这也就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知识学科。这就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力量水平要求较为严格。这就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打造艺术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团队,推进专业教学,为学生深刻的学习和把握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平台和保障。

(二)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步伐的增快,高等教育行业所涉及方面呈现出了越来越细化的趋势,影响的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深。自上世纪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出现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步的成为了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会实践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时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工学结合教学”,致力于专业人才素质培养

市场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更为突出的是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并且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是基于社会中每个项目实施过程的经验对于设计人员专业技能提出的高标准。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深入、细化,悄然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专业学科。“工学结合教学”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机会,有利于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提升了人才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提升人们生存环境的期望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城市化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了提升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的专业技术手段,同时更是一种设计和艺术相结合的科学手段。本文通过对于市场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分析,以加强市场运作的导向性作用,将“工学结合教学”落到实处,有效的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现实社会相连接,以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市场,提升学生对于社会市场竞争的应对能力和竞争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人才保障。

本文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市场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Lgy11y002)阶段性成果。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7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联系;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全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在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和主要的能动者,人类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劣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势必作用于生态环境的构建;而教育系统本身作为一个由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多因子融合而成的体系,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观点也适用于教育现象的解释和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育生态学应运而生,并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为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教育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教学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然后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的缘由,以期对问题的解决和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有所启示。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生态学的产生最早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进而研究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教育系统中教育内部和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他们都是由主体、客体、环境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教育与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生态观可以适用于该系统。教育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倡导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教育观。教育要沿着生态发展道路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自然原理:动态平衡原理、协同进化原理、生态位原理、适度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阿里氏原理、花盆效应原理等。同时,教育生态观倡导以下基本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人作为教育生态中的主体,也是自然生态的成员,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范畴。因此,教育实践和理念要符合自然规律、尊重个体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

(二)系统性原则

教育生态系统由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学环境、社会环境等因子组成,有宏观的教育大环境,也有微观的课堂教学小环境。系统性原则要求用系统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意大环境和小环境、宏观和微观、各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动态的检测,微观的发现,宏观的把握。

(三)整体性原则

“牵一发,动全身”,一种生态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因素影响,这都是整体效应的体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具备整体观念,保持教育生态圈的平衡与协调。

(四)能动原则

生态系统通过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环境变化的相互调整,以达到系统适应环境之目的,教育生态系统亦然。但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能动性,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可以经常通过决策调整其发展目标和行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作出积极的预测和调整,提高教育效能。

二、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常见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艺术类大学生长期以来是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英语平均入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一直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学效能低、效果差。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总结,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常出现如下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弱

据调查,除外语专业外,理工科学生的积极性最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积极性最低。艺术类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学习对自己的专业和以后的职业帮助不大, 他们大多屈从于外在压力而学, 为考试和证书而学, 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学等等,课外基本不花时间学习,没有学好英语的内在动机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特征与英语学习有矛盾的一面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而语言学习与逻辑思维密切联系,这恰恰是艺术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局限。此外,专业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艺术注重的是创新和美感,语言更加侧重规则和信息互动。因此,有些艺术专业大学生尽管用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但对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只是凌乱的死记硬背,不能形成体系,找不到英语学习规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大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多数高校在选用教材时没有把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文理科学生加以区别对待, 而是同样选用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设计的大学英语教材, 如《新视野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等,只是在对艺术类学生授课时适当放慢进度。这些教材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陷入被动, 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

三、基于教育生态观的问题分析

以上问题是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结果强差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依然不高,学习兴趣仅在活动开展时因为活动的趣味性有所提升却不能持续。有的学校选用了难度较小的针对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编写的教材, 如《新编实用英语》、《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等,但这些教材内容注重科技英语多,很少涉及艺术领域的知识, 无法照顾到艺术专业学生的需求, 学生学习时兴趣依然不足,日常英语学习状态没有显著的改善。

教育生态学倡导用系统、整体、联系的眼光看待教育现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大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元素,其教学实际中问题的出现必然与教育生态体系中的其它组成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时我们总是拘泥于微观的小环境,势必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和“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因此,在解析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时,应以更宏观的眼光看待问题,做到微观的发现、宏观的把握、动态的监控。

根据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原则,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各因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而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弱并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产物,而是教育生态体系中多因子作用的结果。首先一直以来艺术类学生大学入学考试时英语分数要求低,因此在中学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生就形成了英语学习不重要的观念,英语语言基础没有打牢,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艺术类学生英语要求低理论上折射出社会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需求,但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在过去中国开放程度低、世界全球化进程慢的背景下,艺术类行业英语要求低可能是一个事实,但在现今“世界村”的时代,各国艺术文化交流频繁,跨国企业众多,艺术行业对从业者英语的要求势将有所提高,这种英语需求不仅涉及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涉及跨文化交流素质和世界公民意识等。然而现阶段对艺术类行业的英语需求分析几乎为零,这必然影响到学校教育中英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继而影响学校微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材内容、课堂活动设计等。

另外,根据花盆效应原理,“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同样地,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从书本到书本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学校教育失去现实意义。因此,艺术类大学英语教育必须根植于社会现实,而严重缺失的艺术类行业英语需求的分析更显得刻不容缓。

此外,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自然性原则,教育实践要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包括教学环境中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虽然艺术类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薄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但艺术类专业学生也有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情感丰富、自我艺术突出、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容易着迷等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如果能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被充分利用也能增强语言学习效能。因而,教育者应调查了解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征,不能强求改变其英语学习方面的个性弱势,应通过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教学活动和方法尽量发挥其个性优势。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

[2] 贾小娟.综合性大学艺术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启示[J].文教资料,2006(12).

[3] 李继红.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征与外语认同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1).

[4] 李新国.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尴尬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5] 王爱英,院佳莉,王乐,郑爱国.我校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6] 王蕊.综合性大学体育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第8篇

摘要 民族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它表达着一种无以言表的深刻情感,在艺术领域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且民族舞蹈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民族舞蹈之所以深受喜爱是因为具有审美价值与现实价值。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民族舞蹈有新的变异出来,以更好地适合人们的新的审美需要,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转型期民族舞蹈的未来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化转型 民族舞蹈 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转型就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伟大的成绩。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以不可遏止的势头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某一特定时代民族舞蹈形态的风格传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无视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蹈,将会陷入孤立主义的境界之中。

民族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创作风格样式,它的存在与发展依据于对社会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适应性,换句话说,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需求是它存在的基础。无论是民族舞蹈的原生态还是把民族舞蹈的素材发展出新,创作成分更多的一些样式,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编舞技巧和表现方法上均有新的突破,显示了民族舞蹈仍然具有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其经典作品无论何时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探索其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机制向现代化转型关键在于寻求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为依托,立足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动作运动形态,掌握动作风格,以发散思维,即兴创作调动内在因素的潜能,达到传承文化,激活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从中华民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民族审美习惯的传承性即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状况的变化和差异性。

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来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把本土民族舞蹈和国外舞蹈进行比较如此,吸收外来舞蹈也是如此。比如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民族舞蹈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既满足群众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向商家以及国外游客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为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时的民族舞蹈无论是外在的形态,表演程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当下社会中,人类文化面临深刻的文化转型期,如何清醒地认识这一形势,分析民族舞蹈所处的环境、地位和发展趋势,是在世纪之交回顾与展望民族舞蹈学科前景的重要课题。文化转型就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对新时期的舞蹈进行美学思考,通过对新时期的舞蹈审美创造、舞蹈作品的回顾与反思,应该揭示其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勾画出其历史发展脉络,探寻其内部规律。

而更主要的以时间为序,从纵向上梳理新时期舞蹈的审美发展历程,考察其发展原因、发展特点,力图总结出历时的发展规律。要对新时期舞蹈创作进行审美研究,主要分析创作者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舞蹈创作取向、创作个性、创作意识、创作思潮、创作立场等层面的作用与影响。还对新时期舞蹈作品进行审美研究,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舞蹈内容、形式等的影响,考察在这些影响下的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特点。对影响舞蹈审美创造的各种新时期社会文化环境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舞蹈美的各个层面,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规律。

研究客观规律是重要课题。列宁曾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说:

“在优秀的艺术中表现是真实的;在差的艺术中表现是虚伪的;而在拙劣的艺术中表现则是失败的。凡是基本没有愿望和冲动而要表现任何东西的作品都不一能算作艺术。”

在艺术创作上,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民族舞蹈也不例外。在继承与发展传统问题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点,应大量的学习并掌握各种民间舞的素材,并从中去了解其规律、内涵、传布地区、传承方法、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其渊源流变等。在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前提下变异新的舞蹈。

简言之,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民族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必然要受到国内外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总的趋势是适应不同的职业,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群体的需要,横向开拓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位,高立意,高水品的民族舞蹈作品,在接纳吸收各民族舞蹈和外来舞蹈的同时,继续维护好自己的特色,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而且舞蹈佳作应当是高度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结合的产物。

舞蹈技巧属于美学范畴的一种艺术技巧,而艺术技巧不同于艺术手段与手法,是舞蹈艺术家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对艺术手段和各种技巧的精密运用。具体可从民族舞蹈的文化品位、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民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特性等角度进行审美变异和技术革新。在提倡艺术走向市场的今天,笔者认为还应重提深入体验生活,把握时代脉搏,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真正创作出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优秀舞蹈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注:渭南师范学院科研立项,09YKS0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