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7 16:30:09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1篇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丰富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同时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努力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校,互联网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圈,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他们在网上冲浪,发e-mail,与亲朋好友相互交流,加强沟通;在网络世界中畅游,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和科技动态;在网上论坛、在线栏目里点评天下大事,关注祖国命运。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计算机犯罪问题日益凸现:网上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和信息产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不利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像鸦片一样诱惑青年人,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凡此种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要让广大学生自觉抵制这些灰色思想的侵蚀,只能靠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X)7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我国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其中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并且互联网的普及率在大专及以上学生中已达到97.5%。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特征、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实践是它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原动力网络深刻地触及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材料和肥沃的土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充分运用了网络这一媒介,结合网络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空间中的延伸和拓展,它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通过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以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改进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特有传播方式,恰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也使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消极负面影响。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碰撞,冲突十分激烈。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网上西方文化中不健康的东西就十分容易破坏青年学生固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毒害青年学生,使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观念和原则毁于一旦。要保证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价值观,可以借助“网络”载体,把思想政治贯穿于直观、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把“互联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库、宣传站,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个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教育和有针对地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实现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当务之急是要借助于网络的优势,借助于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对大学生思想进行网络管理和教育。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地域性、开放性特点,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快速了解到自己相关的信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程度;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利于学生与老师的平等交流沟通,改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使教育成为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动;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即时性和低成本性特点,减少了不必要的内部运作和时间耗费,增强了工作透明度。由此,网上思政确实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要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采取切实措施,给政策、投资金、添设备,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者思想理论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其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的培训,同时为思想政治敦育工作者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培养出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又能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善于吸收新事物,善于学习新知识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人,应主动加强有关网络知识的学习和网络技能的培训,掌握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巧,更要学会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在高校校园网等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场所,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是网络上信息收集传播和网络的管理者,在做好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同时也做好网络辅导员,紧跟时代步伐,努力适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需要。

(二)努力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踢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以及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已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建设主题网站是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立有利于及时收集学生中对国家、学校等敏感问题的思想信息;有利于把教育者的观点及思想意识通过网络向受众传播;有利于提供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载体,实现真正的网络虚拟与互动;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反馈自己意见的场所。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成立网络管理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主题网站的建设步伐,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与此同时,要加强制定有关校园网等网站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思想文化信息特别是对电子公告服务的管理与监控。还应注意避免照搬照抄的公式化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互动娱乐性基础上开展政治观教育,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积极开展各项网络专题教育;开办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进行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开设网上“两课”、网上就业指导课、以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专题教育栏目;切实开展网络调研和办好网上论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网上为学生传道解惑。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运用中,受教育者处于一个相当自主的位置,能动性相当强,所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效果。现在的青年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对网络的接受和掌握很快,但有的同学道德修养比较薄弱,网上独处时自控能力差,在好奇心驱使下,在争强好胜和自我炫耀心理的支配下,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丧失理性。所以,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快步跟上,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范围,提出具体要求,将其作为素质培养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效实施的关键。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既有积极的信息,也有消极的信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首先要实现从“灌输信息”为主到“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转变,培养青年学生在网络时代面对复杂信息和道德冲击时,能够进行判断和选择而且具有创新的能力即敢于提出新的行为准则。其次,建立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新体系,并纳入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青年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再次,实现德育阵地观念转变,将德育工作伸展到网络中去,利用互连网生动活泼的特点,在网上开辟道德教育栏目,拓展道德教育新天地。

(四)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

由于网上信息具有不可控性,网上行为具有隐蔽性以及网络监控和监督技术目前尚不完备,致使近年来“网上道德”问题日益突出,网上违法犯罪事件直线上升。比如,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篡改网页信息、扰乱金融市场、网上散布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和流言蜚语、传播色情内容、网上泄密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保持长久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2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8 — 02

一、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出鲜明的群体性特征。其积极表现一是政治意识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关注国家改革发展的前景和国际政治经济走势。二是个性鲜明。他们思想开放活跃,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是政治参与愿望强烈。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发展,他们大多都积极建言献策。四是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他们通过互联网论坛、开微博等方式,或与学生沟通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等。

同时,高校青年教师身处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置身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消极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想信念模糊。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并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作为可塑性较强的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和迷茫,由于社会阅历和能力的局限,一些青年教师难以凭借自己的理想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现实功利主义在较大程度上占据了青年教师的思想,有的青年教师逐渐对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导致他们内心不同程度的浮躁,对政治冷淡、对职业倦怠和对理想前途迷惘等不良现象开始浮动。

2、 价值取向异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乃至异化的态势,他们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趋于实惠、实用。于是,他们有的较少钻研业务,较少潜心科研,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热衷于在校外做一些兼职,经常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一些赚钱工作,把这些看作比本职工作还重要。

3、 职业精神淡化。当社会“没有一个终极的价值目标,传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标准被破坏,人因不知何为道德而无法选择合乎真理的伦理生活,在多元价值观中茫然失措,人同终极目标分离,无法领悟生活的意义,无意义则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特征”。〔1〕多元文化特别是拜金主义思想的传播,极大地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有的青年教师过度关注自我利益,物质欲望膨胀;有的职业责任感不强,随意应付教学,不惜愧对学生;有的敷衍科研,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高校青年教师中有的职业精神淡化,乃至缺失,影响了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形象。

4、 集体观念弱化。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上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在不断滋长,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缺乏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弱化。在教学和科研中,有的青年教师不善于同他人多沟通交流,多切磋教学方法和科研思路,而是喜欢独来独往、单兵作战,缺乏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高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不以为然。”〔2〕

二、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问题,也有客观环境问题,既有历史影响,也有现实因素。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分析:

1、 国内环境的影响。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浪潮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腐朽的思想文化乘虚而入,进而对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在高校广大青年教师中,有的意志薄弱,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容易动摇理想信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日益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质与物质的关系,甚至说金钱成为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疏密程度的重要尺度。这些都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概莫能外。

2、 思想上重视不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政部门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但是,目前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仅是流于简单的形式,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关注和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忽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者也认识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并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青年教师个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受多元化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在面对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时,不能做到言行合一,忽视自我教育,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及政治理论水平的学习和提高。

3、 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性和有效性。虽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安排了相对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但方法多为“单边政策”,看看报纸、读读文件、讲讲有关会议精神,教育形式缺乏新意和艺术性,对网络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已失去了吸引力,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与学生相比,高校青年教师已完成高等教育,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独立自主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突出,对自我价值、职业前景更关注。高校管理者如果不抓住青年教师群体的这些特点,不紧密联系青年教师生存发展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不采取青年教师喜闻乐见、独特新颖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4、 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既是规范约束,也是指挥棒,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考评机制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的错误导向。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只重视教学和科研,轻视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和提升,结果必然是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

三、 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形式,健全激励机制。

1.强化理论学习,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是思想引领,重视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正如于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的那样:“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4〕因此,高校管理者对青年教师要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作用,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国梦等重大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在强化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方式,通过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通过青年教师与社会、与实际、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实现教育学习目标。

2.坚持以人为本,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需要和个性发展。首先,充分尊重和理解青年教师。如选派青年教师代表参与制定学校改革发展的规划,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开设网上青年教师论坛,坚持管理者与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情感沟通,让青年教师充分体会到学校的信任和尊重,使其有归宿感,有用武之地。其次,对其业务上多给予指导。青年教师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十分关注自我价值,希望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关注青年教师这一需求,通过愿景引领、名师牵引、能力历练、团队打造等方面,赋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牵动力,为他们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再次,对其生活上多给予关怀。大部分青年教师正处于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承受着极大的生活压力,高校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并努力解决青年教师生活方面的困难,在温暖关怀中增强教育效果。

3.创新教育方法,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代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5〕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时代新情况和青年教师新特点,创新方法,拓宽渠道,要寓于政治理论学习、学术研讨、谈话交流、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之中,注重形式的新颖和多样,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教育,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设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充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播放电影、电视,利用网络进行博文评选,探讨网络话题,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二是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许多青年教师虽然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炼,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升其思想境界。

4.健全激励机制,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围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各项激励手段。由于高校对青年教师在激励目标和激励手段上存在的错误倾向和短视行为,造成了青年教师重眼前、轻长远、重物质利益轻精神底蕴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特征,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凝聚力和实效性。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将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干部选拔、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及出国进修、评奖评优等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另一方面,要将学校的工资、奖金、科研经费、住房等物质激励措施与青年教师追求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结合起来,使青年教师真正具有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持久动力。

〔参 考 文 献〕

〔1〕王颖.转变观念构建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23).

〔2〕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1,(03).

〔3〕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3-05-28.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是指高校党政干部、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

总体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状况良好,尤其是专职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这是一支具有时代精神、学历层次高、思想作风好并保持动态平衡的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整体数量、综合素质、工作职责和相对稳定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于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受政府对高校人员编制、岗位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工作队伍难以达到高校的需要规模,客观上加重了专职学生政工干部的负担。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存在非专业化现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半路出家”,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因而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深入细致地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作效果不能即时显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并无直接关系,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一些人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是人生的一个跳板,工作使命感不强,从心理上造成这部分人难以全心投入,劲头不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空间小、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不高、单调重复、缺乏成就感,在此岗位上难以求得发展。这些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由德才兼备的党员教师组成。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他们是一支处在成长状态的力量。因此,笔者认为要从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这一立足点出发,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确保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选拔标准要严格化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严格把好“入口关”。要善于甄别人才,把校内外优秀的人才合理配备到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仰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选拔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个人品格,这样才容易被学生信任和接受;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全面性,在积极借鉴不同学科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真正热爱这个职业,才能自愿主动,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队伍建设要专业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工作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要做到专职人员为主干,把他们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日常事务繁杂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确保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本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教育、服务、管理于一体,构成了他们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促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学生工作主线的基础上,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想工作的研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队伍管理要科学化

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自己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劳动需要,这些需要具有依次递增的关系。想要使这支队伍具有持续的战斗力,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在保证教育效果的同时实现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就应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心投入工作中去。

1.满足工作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在新时期,职称评定同实际利益密切相关,不能评职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房子、工资、奖金、升职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应有待遇,就无法合理解决。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明显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责与角色定位,切实把他们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日常事务繁杂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保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他们开展工作创新。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和配套的激励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实现教育者自身、学生和领导共同参与,确保评价的全面性,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考核的内容应是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到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状况;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将考核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等公之于众。最终要把考核的结果同专业职务和职称管理结合起来,作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奖惩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主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工作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从而调动这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2、满足工作者的发展需要

同志强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制订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除了教育者自身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选送进修和组织参观访问,让他们在参观交流过程中积极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和政策水平、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长足的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因此,我们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和完善,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新民晚报,2005,(1).

[2]黄靖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新论[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作者简介: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理念

一、新形势――自媒体时代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科学和技术推动了人类更新颖的创作。互联网不断积累并爆发其能源需求,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

门槛低,平等化。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相比,他们的生产是需要一个巨大的人员和技术支持,自媒体和生产传播简便,广泛,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行动的新闻会。

自主化,个性化。因为者和媒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内容和格式是完全独立的,自主的,将阐明的个体凸显出来。90后的一代,充满了年轻,个性张扬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表达也是新颖独特,通过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的角度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内容和形式上创新,突破时空限制。由于媒体独特的传播和影响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的传输的形式,它包含文本,图像,动画,动态图像,小视频或组合的形式,这是形式和内容的变革,而且媒体的传播并不限定于工作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互联网,这个问题可以被出去,打破传统表达方式,学习的人也实现自由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高校不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求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发展。目前,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用现代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要在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深入了解,并对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抓住时代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难点,以培养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社会上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全靠课本,应在实际工作中,与时俱进,了解新形势的新变化。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抓住重点,注重开展符合现代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以学生为本,首先是教育理念人本化,坚持学生第一位,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有效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教育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按照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教育部将服务与关怀,爱和尊重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愉快的合作,舒适和健康地成长。

(二)树立全员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新理念

首先,高校所有的课程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教师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第二,我们要改善高校在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在软环境方面,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环境管理,职业道德,艺术和环境等,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硬环境方面为建筑,道路,公共设施等环境。例如,学校的建筑风格、文化底蕴、文化品位,甚至也包括商店、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和结构等,都可以从育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性格、品德、习性、行为产生教化以及改善的作用,因此需要给予很高的关注度。最后,我们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通过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三)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

我们必须制定正确的德育观、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让大学生有新的发展概念,成为一名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我们必须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大学生分阶段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层次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的发展程度的认识只是一个相对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使用同样的标准和相同的比例来测量。

参考文献:

[1]郭侠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5篇

关键词:文化载体;功能;现实意义;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84-02

一、文化载体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服务的。它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反映、升华、储存、证实等功能。

(一)反映功能

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反映,是在高校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清楚知道的。如果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的反映功能。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必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的反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使我们在高校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晓各种相关的“反映”信息,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的效果程度。

(二)升华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特别强的导向性,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学生朝着弘扬真善美的方向去发展。

(三)储存功能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可以作为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老师主体和学生客体之间的录音机,分别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收存起来。例如,我们将爱国主义历史的画面、声音、图片以及现实信息以文字等一定形式存储起来。

(四)证实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不仅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内容、相应要求和重要信息进行相互传递,也能将活生生的人的生平事迹以一种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用来论证某种思想的存在的真实性和教育内容的立体生动性,增强教育对象学生客体获得信息的立体直观感。

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的意义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为了增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必须得研究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相关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已经不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传递,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必须选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必须恰如其分地表达和传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和对应信息,大刀阔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受到我们广大学生的欢迎,并积极地去接受和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2.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有效性。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某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能完全承载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的新需要等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实效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十分必要。

3.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与其他工作一样面临着信息技术领先的新科技革命严峻的新挑战。如果高技术手段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结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方法就会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跟上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的建设必须加强研究,只有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高科技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建设中,充分认识到高科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更加顺利。

(二)使我们的大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教育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

1.有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我们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能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用时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学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大学生归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

2.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大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更加崇尚自由。但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相关理论,一些大学生道德责任观逐渐模糊。为了帮助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载体的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通过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意识到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一切学习和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促进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 者、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建设是包含了校园环境、制度管理等诸多方面,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此,本文仅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当中的校园制度、校园文化的管理、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展开论述。

(一)完善高校校园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当中的校园制度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校园制度,对在校大学生起积极的保护作用,任何以损害校园人的正当利益为前提和凌驾于制度之上的行为,都是必须受到相应的制裁。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当中的非正式团体的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当中的校园文化有非强制性、自发性、多元性的特点,这就使得我们必须严格要求管理。第一,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当中的学生社团的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社团是校园文化重要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创造者。由于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加入社团的目的、想法及不同的素质,尤其是各个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不同,必然会对学校社团活动内容、方式产生不尽相同的看法,如果我们不加强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文化载体当中的社团的管理,其活动的后果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二,我们必须要对校园文化阵地加强管理。

(三)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

众所周知高校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校园物质文化物质环境,高度重视学校的校容、校貌、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的各种配套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发展。

(四)必须加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把握住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理论武装,而且要我们牢牢把握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得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爱国爱校的情感得到增强。为了实现校园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显性课程的安排,也要配置相应的隐性课程,使其形成合力,释放校园文化的最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9.

[2]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6篇

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在高校校园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只要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工作将会更及时、更有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网络思想教育认识不到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改革与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简单地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网站建设,认为开辟几个主题,上传一些照片就是做好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导致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2、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影响力不够

各高校都建立了思想教育宣传网站,但是网站内容枯躁,形式单调,网站在栏目设置上只考虑“宣传”和“教育”,双向互动交流、在线交流少,对待学生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而涉及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的内容却很少,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往往点击率低,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得我们思想教育工作收效甚微。

3、在网站管理上分工不明确

目前高校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更注重本单位工作在网站中的体现,而对于全校性的工作,如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却难以在各网站中得以实现。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和部署,使得多数校园网定位不准确,主题不突出,结构不严谨。

4、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欠缺

网络素质包括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及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只有既懂网络知识又懂思想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才能提高网络思想教育的吸引力。然而,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懂网络技术的人,缺乏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懂德育工作的人,又不懂网络技术。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举步维艰。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想出新点子、找到新路子,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革:

1、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各高校都应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把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站当成是重要工程来抓,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做全面细致的研究和规划,为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全面部署。

2、建立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网络服务育人的功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发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流量,定期更新、丰富信息资源,保持生机与活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辟网上专题论坛,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重视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网络上的约束力要弱很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实,网络和现实一样,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虽然我国网络技术起步较晚,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正处于初期阶段,但这两者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并且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日趋完善,对广大网民的约束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进一步重视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网络法规,让大学生知法、守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4、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网络与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就有可能在上网时忘记自己的角色和社会责任,甚至还有可能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等一些网络心理疾病。 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正确的处理网络与生活、学习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对那些过分迷恋网络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寻找其沉迷于网络的原因,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有心理障碍或者疾病的学生及早走出困境。

5、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长效性,就必须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一是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组成由宣传部、网络中心、思想理论部教师、计算机教师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队伍,进行策划设计,保证网站内容的系统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二是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性人才,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改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同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涉及到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网络发展的特点,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由权威式、灌输式教育向自我需要转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及科技含量,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的同时增加其自身魅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1(5).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7篇

关键词:生命关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30-02

一、生命关怀的内涵

生命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高校生命关怀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的重视、尊重、爱护和引导,生命关怀是“充分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生成和完善,并由此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生命关怀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的生命关怀教育,将通过对个体自然生命的重视、对个体精神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对个体社会生命的引导,来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在高校贫困生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④。高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生命关怀,重视提高贫困生的生命、生活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一)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要面对家庭的经济贫困、繁重的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对自我的存在产生怀疑,从而对高校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教育因人而存在,教育因生命而存在,高校要实现持续发展,人的存在是最基本的要素和前提。因此,在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迫在眉睫。

(二)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成长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经济资助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学生外在经济压力,能确保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难得的受教育机会,但这并无法改变贫困生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恐慌、焦虑、不自信。高校贫困生要形成完善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是最关键的时期。他们正处青春年华,风华正茂,他们需要沟通、他们追求时尚,期盼爱情,向往和憧憬有美好的前途。而贫困生由于长期存于内心强烈的自卑感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有的人就会失去信心和勇气,自暴自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和现象。在高校贫困生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有助于他们正确看待个体生命的价值,健康成长,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经济贫困的现状。

(三)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是有效缓解社会外部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校面临的外部社会环境十分复杂。首先,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多元思维方式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织影响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迷惑。其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各种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不断冲突对于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和诚信观的树立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很多高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分不清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第三,是西方国家通过大量的文化产品的宣传,影响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西方很多文化产品里充斥着色情、暴力、单纯的物质追求等有害东西,部分大学生难以抵御,很容易滋生个人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有害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贫困生遇到挫折时,面对学业、情感、就业压力等问题时,很容易使他们对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怀疑。在贫困生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有助于贫困生正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效缓解社会外部环境压力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四)人文关怀滞后是高校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的现实原因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高校能否妥善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稳定的民生工程,而解决这一问题最为关键的着力点在于能否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文关怀的工作实效。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资助中心专职老师等人员是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对于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投入不够、班主任老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真正能深入到贫困生中的时间有限、资助中心专职教师负责全校贫困生系列帮扶工作,更是无暇顾及人文关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直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但在大多高校他们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沟通,教学过程?中无法针对贫困生的个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贫困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生命关怀教育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此方面工作的缺失会导致一部分贫困生对生命产生漠视、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生命关怀教育强化途径思考

随着社会变革的纵深发展,价值取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只有在正确合理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强化高校贫困生生命关怀教育不仅仅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贫困生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自身存在层次的需要。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哲学观,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利、公平公正要求、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以及人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具体而言,重要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特点,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掌握贫困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2)坚持以学生特别是贫困生为主体,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管理,全方位实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3)认真研究贫困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既考虑到他们的共性,也要根据不同的个性问题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正确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增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高校贫困生中深入开展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在高校贫困生中深入开展生命意识教育,有助于贫困生提高认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1.学会珍视生命。高校贫困生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经济贫困的面貌,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站等校内媒介资源加强宣传,积极营造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贫困生在珍惜个人生命的基础上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让他们意识到只有生命的存在才可能有美好的发展前途,放弃生命的追求对自己不利对家庭不负责。

2.重视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注重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高校有着比较明显的人才优势,只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引导,就能在校内挖掘出不少先进人物典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要善于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讨论会等形式的活动就能够在广大贫困生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改变暂时的经济贫困现状。这种效果比任何书本的灌输要好得多;任何高校都有着丰富的校友资源,其中也不乏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只要高校重视校友资源的维护和联系,积极通过校友回校宣讲、制作专题片等形式的活动也能够起到鼓舞贫困生自觉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注重家校合作,努力形成生命关怀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成长和发展问题的关注。高校贫困生生命关怀教育要取得实效必然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家校合作的有效渠道。新生入学报到时,辅导员和班主任就应当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通过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发放给新生家长;积极通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告知家长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广泛共识;新生进校后要通过全方位了解确定贫困生的人选,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贫困生家长联系方式数据库;充分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时段,积极鼓励贫困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既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也表达对父母亲辛勤劳动的感恩之情;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积极通过面对面对话、QQ聊天、微博沟通等形式加强对贫困生的了解,特别是发现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进行情况沟通,形成学校教育正面引导、家庭教育侧面跟进的良好互动局面。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8篇

关键词: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34-01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积极应对、灵活转变”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西方一些国家企图瓦解我国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二是,信息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些大国政治,文化上殖民主义扩张的新方式。他们通过对政治、文化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合理的垄断,使那些不健康的西方思想无休止的灌输给我们的青年一代,从而削弱了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颠覆了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基础。三是,信息垃圾无孔不入,信息选择难上加难。网上的信息并不全是绿色的,其中不乏黄色的、暴力的有害信息。处于思想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因为自制力差、好奇心理重往往迷失了自己,不仅使自己深陷困境,同时给心理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

再者是高校教育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首先,我国高等教育想谋求自身的发展,就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寻求切合点。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让高等思想教育工作遇到很多的困难。另外,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学生群体出现易变性,思想容易动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稳定性、长久性受到挑战。

1.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新对策

1.2.1 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准确的把握社会思想变化的节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钻研,解决新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管理、服务”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教育、管理有机结合”的转变。

1.2.2 意识

强化首位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要始终坚持德育的首位意识不动摇。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前瞻性,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塑造人才。最后,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目标,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

2 “三个代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1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改进是息息相关的。

2.2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需要以完善的创新机制为基础。机制创新是顺应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机和活力的需要。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优化就是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过程。机制创新包含四个方面:运作机制、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四个机制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3 “三个代表”与“三观”教育――“防微杜渐,警世育人”

3.1 新环境、新世纪德育工作的意义

我们之所以重视“三观”教育,主要的出发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当今世界,多元发展和多极化发展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也来越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各种思潮互相碰撞,相互震荡,必然会对我国的思想领域、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给我们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外,弊端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塑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他们始终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

3.2 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的途径

首先,抓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三进”工作,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具体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全面领会“三个代表”思想精神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做一个合格的传播者;其次,在学生中开展重点的学习“三个代表”的课程;再次,让各门课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接受、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用鲜活的事实去教育学生,使大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把握人生方向,从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机制[J].教育研究,2001(7):53-56.

[2]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