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管理目标

科技管理目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7 16:26:39

科技管理目标

科技管理目标第1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

一、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色

首先,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个人特性比较鲜明,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较高。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教育背景良好,通常他们严格要求自身,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上给自己的设定较高的追求,这一点在他们的工作上也有展现。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对于具有挑战的任务比较感兴趣,并希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专业能力,高科技企业的员工通常不喜欢过度的制度束缚和权利约束,在个性上也不喜欢趋炎附势、言听计从的工作模式,某些一般企业中不管理不理解都要执行领导的命令的人事管理理念在高科技企业员工中是行不通的。其次,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通常会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工作通常是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重要场所,在工作中他们逐渐学习、改善不足、步步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是企业内部最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群体,他们不屑于受到领导的硬性束缚,厌烦职场中的阴暗面,他们更注重的是在工作中的自我提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时,他们希望借此展示自己。因此,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宽松的、工作氛围应该是融洽的,这样才能保证高科技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另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知识结构较强,年龄较轻。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高科技企业面临着高科技技术随时更新、知识不断转变的经营环境,所以,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专业素养和个人知识水平必须过硬,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视野和前景预测的一般比较准确,在企业中通常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因素。最后,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工作方式随意,工作绩效难以量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从事的是创造性和创新性较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的工作流程不是规范制式的,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随意的、受主观支配较强的。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灵感可能来自于任何的时间和任何的地点,并不局限在工作岗位之上。此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表现为创造性的思想、革新的技术和对管理的优化和创新上,这样的工作成果难以用经济的效益指标来衡量,因此,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衡量成为高科技企业的一大技术难题。

二、我国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研究

首先,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和高科技企业的战略规划相脱节。很多高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陷于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中不能自拔,这些企业的人事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显得疲于应付,难以和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对于人才的吸收、培养和晋升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规划,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和企业的战略规划部搭配,使得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受到人才缺失的制约。另外,高科技企业在选用人才、激励人才时没有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高科技企业不同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如果用传统的以经验来判断员工的工作绩效的话,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肯定受到打击,这种主观的考核方式也会让员工觉得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估有失公允。高科技企业在激励机制上的不完善通常导致其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绩效降低。最后,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没有精确地定位。目前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自身定位较低,觉得自身的发展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没有多大的帮助,人事管理部门的人员通常素质较低,业务不精,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往往难以做不到统筹安排和规划。

三、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上人才激励的目标定位及管理措施

高科技企业在人事管理上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掌握着对于高科技企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因此,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倒要仰赖这些人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的是解决事情,人员管理上以对事不对人为原则,在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上这样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高科技企业为了对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给高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气氛,帮助他们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热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把高科技人员当作自身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在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中都去积极的和高科技人员去探讨和探索,将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与高科技人员。高科技企业应该给予高科技人员相应的工作自由,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公司发展中不适应的政策和方针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勇于对公司的进步和发展提出批评。只有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感受到自由、轻松的工作气氛,他们才会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奉献自身。高科技企业还应该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岗位上需要的人员的能力和技能。对工作进行分析可以为高科技人员的吸收、奖惩、激励和晋升提供明确的标准,如果高科技企业不能认真地分析其工作流程,那么必然会造成对人才的利用不合理,使得人才的绩效奖励和职业晋升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公正,这种情况是高科技人员难以接受的。工作分析的匮乏直接致使高科技人员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难以实现,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企业中难以实现自我,长此以往,高科技人员就会产生辞职之心,使得企业面临着人才留不住、发展难进步的窘境之中。第三,高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激励,在人才激励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使得高科技人员通过企业的激励和奖励获得心理成就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对于高科技人员来说,公平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他们觉得在企业中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对待,那么他就会觉得心理舒畅、充满干劲,如果他觉得公司的薪酬和奖励制度不合理,那么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充满怨气,对工作也不会上心。在客观、公正的考察高科技员工绩效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在薪酬奖励上给予相应的客观、工作的表示。这里所说的薪酬、报酬并不单单是物质上、经济上的报酬,还包括非经济的报酬,譬如说给高科技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高科技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等。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在企业内部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和重视,富有挑战的任务会让员工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去工作,也让他们举得只有富有挑战的工作任务才能对他们以后的升职加薪具有帮助。最后,高科技企业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高科技企业的文化建设一直落后于其发展的脚步,过去的高科技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基本停留在表面,只注重公司外在的面貌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对精神风貌建设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定义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并力求把这种价值观念内化为员工的意识理念,并在无形中加强员工的凝聚力,让所有员工拧成一股绳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斗。高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内部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培育,让高科技员工的个人职业追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衔接在一起,做到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高科技企业面临的是知识性和智力型并重的员工,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人事管理成为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高科技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公正的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并树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于贵穴,周景坤.浅谈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贺建军.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商场现代化·人力资源.2004

科技管理目标第2篇

关键词:科技计划 信用管理 体系建设 困境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311 文献标识码:A

为加强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严肃处理科研不端行为,提高科技计划参与和执行主体的诚信水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国家科技部先后出台《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和《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部署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为做好科技信用管理工作,贵州省对科研人员、评审专家、项目承担单位实行黑名单制度,做了大量约束性工作,规范管理。但由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市场不景气、承担单位内部人员调动频繁、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黑名单制度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亟需寻求新的突破性研究,营造良好的科技计划管理、评价、执行环境。

一、科技信用管理概述

(一)概念

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是指科技行政部门对有关单位、个人在参与和执行科技计划项目中`行承诺、履行义务、奉行准则的诚信程度进行客观记录、公正评价,并做出相应行政处置的行为。

(二)国内外科技信用管理情况

国外研究现状。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科技信用评价管理方式,由此看来科技信用管理需结合本国国情来制定相应办法。美国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回溯法、定性法(如专家评价法)、定量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法);瑞典采用项目事中评价方式,也称“先建后补”;加拿大采用项目进行中、项目完成后评价方式对项目进行科技动态管理。以美国、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从科技政策、科技活动、科技项目、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五方面较为全面综合地对科研情况进行评价;澳大利亚、韩国主要是对科技政策、科技活动、科技项目方面对科研情况进行评价;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对科技项目评价则只侧重对科技项目本身或是科技活动进行评价。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贯穿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要在科技管理的立项、预算、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中建立信用管理机制,评价对象包括执行者、评价者和管理者,以期更好地解决我国科技信用缺失的问题。李小燕认为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级指标,并赋予各项指标标准值,信用评估分值,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活动产出、科研道德,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能力、个人信用,项目评审专家的综合能力、个人信用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徐华认为科技管理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务公开及管理规范、人力资源素质、咨询专家数据库、科研项目管理、不良信用记录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科技管理者的信用评价模型。

二、贵州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有力的政策保障。2015年,贵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印发《贵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从十个方面全面推进全省科技和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此《方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及其任务分工,推进贵州省科技和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而制订。《方案》从建立科技(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管理制度、建立重大科技(知识产权)依法决策制度、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守信践诺机制、制定专利违法行为失信标准、加强科技(专利)中介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和管理、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守信主体激励和失信主体惩戒制度等十个方面,对全省科技和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谋划,明确了各个方面信用建设的具体内容、责任单位及其完成时限。

“黑名单制度”与信息化管理结合。贵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建立“贵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电子监察系统”,采用黑名单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及其所系项目、项目评审专家进行诚信备案,建立贵州省科技信用信息数据库,对进入黑名单系统的企业将受到三年内不得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的处罚。同时,针对知识产权诚信方面,充分利用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信息平台,加大对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和评级结果推介制度,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环境,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风险。这些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研造假行为,对规范科研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不足

科技计划信用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目前,贵州省对于科技计划信用管理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定性考核,即对查实造假的项目,认定为科研失信,予以备案。其次,对于科研诚信考核主体也只涉及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评审专家,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部门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评审专家信用考核没有与科研项目形成责任连带效应等。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没有形成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项目管理部门 “五位一体”的局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及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对失信人员未形成威慑力。目前,贵州尚未形成省、市、县联动齐抓科技信用管理格局,这便助长了存有侥幸心理的违规企业顶风作案,套取国家财政资金,影响政府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这类事件贵州并非个例,全国很多省也存在类似情况。此外,对于失信项目负责人的处罚,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目前一些科研失信的项目负责人换了“一张皮”(指更换项目申报主体单位)后,依然活跃在科技计划项目的舞台上。这是对科技管理部门及科研诚信制度的一种藐视。

政策宣传力度不足,科研诚信“最后一公里”难以突破。政府政策好,还须宣传好,才能发挥好政策的最大效应。据调查,贵州出台一系列的科技和知识产权信用管理政策,并实施强有力的黑名单制度,但企业和科研人员知晓率并不高,这就反映出从政府到科研人员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申报资料造假、知识产权造假等事件屡禁不止,科研失信举报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目前电子监察系统记录数据为14条,涉及企业审计报告造假13家,发票造假1家,审计报告涉事率达92.8%,企业失信也成为科研失信的重灾区。

三、完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党的十以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一度成为“科技最强音”,政府多次在重要大会及政策文件中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完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就是需要政府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型,管理好科技计划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对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公正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完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科技计划主体的信用意识与信用水平。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推动有序的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可靠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是现阶段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三)推进依法行政,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严肃科技计划管理,贯彻落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时刻牢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的重要论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保障,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明媚的春天里,唱好“贵州好声音”。

四、构建贵州省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贵州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基本框架

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是发挥信用管理机制作用的重要保障。信用管理基本框架由规范的组织结构、清晰的管理流程、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共同构建,见图1。

由框架图显示,首先是确定对整个科技信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科研征信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监督考核执行部门。对于管理体系,科技计划信用管理系统与科技计划业务管理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作用,数据互联互通,即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信用记录结果,将作用于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强行限制失信个人或单位进行项目申报;信用管理系统分别与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中介服务机构、项目评审专家、项目管理部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每个主体对信用管理系统有监督的权利,同样也是被监督者。项目管理部门对评审专家有考核评价的权利,对项目管理系统、中介服务机构有管理和监督的职责。而项目管理系统又对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有约束和服务的功能。总体来看,整个信用管理框架构成了一个生态圈,彼此既独立又统一。

(二)建立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五位一体”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五位一体”考核指标体系,必须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项目管理部门的角色分类,并确定考核指标:

项目承担单位。主要是项目申报主体,也是信用管理考核的重点。对它的考核主要指申报阶段、中期检查、后期验收三个阶段。申报阶段考察申报书、财务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知识产权、生产规模、资质条件、技术参数等是否真实;中期检查阶段主要是考察项目执行情况,看是否严格按照课题任务书所设置指标进行,同时对科研经费进行抽查;后期验收阶段考核指标包含是否按时验收、逾期时间、项目验收指标完成情况、项目验收材料是否存在造假(包含专项审计报告、知识产权、论文著作、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等)。

项目负责人。主要是科研项目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这一角色对项目是否顺利实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项目负责人的征信考核一是连带责任考核,二是个人征信考核。连带责任考核指项目承担单位信用考核结果的反作用,单位征信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个人项目申报;个人征信考核主要对个人承担科研项目的结题率、经费使用合理性、科研经费使用率、个人廉洁情况、学术能力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

项目评审专家。即项目立项的评价者,由相关领域学术能力较高的科技人才构成,从省科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具体信用考核指标有出席情况、客观公正性、是否早退、学术能力、领域熟悉程度、组织管理能力、会场o律、专家遇利害关系是否回避、不良记录情况等,定性和定量进行考核。

中介服务机构。即项目申报过程中,受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协助编制项目申报书或出具《财务审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专利评价报告》等科技服务的机构。其考核指标主要指是否单方面或受企业委托对《财务审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专利评价报告》、银行对账单、社会信用报告、知识产权等材料进行造假以满足申报要求,采用定性考核法进行考核。

项目管理部门。即具体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验收的组织和管理机关。对于其信用考核主要是指对其公职人员信用考核,具体考核指标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由项目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进行反评价。

(三)完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各项奖惩配套保障机制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科技计划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急需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完善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奖惩制度,有助于树立科研征信的权威。要树立权威,必须要做到有奖有罚。对信用良好者,在参与科技活动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对科研失信者,将严格管理程序,深入调查确保定性结果公平公正,确认失信事实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予以曝光,并报上一级科技主管部门备案(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自行备案);其次,将失信指标记录在信用管理系统,做到信息互通,终生连带。

(四)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信用管理政策宣传普及

加强政策普及,开展科技计划项目信用管理政策宣传系列活动,可以通过每年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专题培训会,项目申报前在项目管理系统中提交“征信明白卡”“征信明白卡”包含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征信考核指标及惩罚方式,使申报主体在知晓政策的情况下,提交申报材料,这为后期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扫清障碍。

加强政策普及,还需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政策宣传片、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途径让政策走出办公室,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在全省构建人人是宣传员、人人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

(五)省、市、县三级联动保障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实施

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保障机制,旨在科技系统建立科研失信“零容忍”制度。一旦出现科研失信,相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五年内将不得再承担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此项指标参照社会个人征信制度执行,不同的是科研征信没有失信基础数,科研征信只有“零”失信,因为科研失信有可能导致国家财政经费的大量流失,关系重大。此外,根据《贵州省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修订)》(黔科通z2015{188号),项目评审专家出现失信的,将被清除专家库,不得参与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结合三级联动实施,制约专家失信行为。通过建立这样的征信信息互通机制,科研征信直接影响申报人及其单位切身利益,对提升贵州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水平切实提供了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 陈宇山,熊小满,吕亮雯.广东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框架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06):01- 04

[2] 李小燕;广西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07):31- 34

[3] 国家科技部.科技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J].科技资讯. 2004(112- 114)

[4] 任惠萍.吉林省科技信用管理模式研究[D]. 吉林大W,2007(35- 42)

科技管理目标第3篇

摘 要:为强力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兴企战略,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自主创新积极性,完善自主创新工作流程,提高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保安全、增产量、降成本、提效益、促发展,鹤煤五矿在科技创新方面同行业领先。

关键词:科技市场;招标;煤柱;瓦斯;防突;锚网;软岩

中图分类号:TD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11-01

2011年,为加强河南煤化集团鹤煤五矿的科技创新管理,实现科技项目技术市场化运作,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产业化,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按照集团级验收成果,鹤煤五矿重奖创新人,唱响了安全生产的平安曲,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科技创新市场。

一、科技市场管理工作职责

ビ墒谐“烨M罚生产计划科主要负责。制定矿自主创新发展规划,上报矿自主创新工作计划和创新成果,协同业务科室提供自主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技术支持,做好矿自主创新成果、论文收集及成果鉴定,做好自主创新工作总结及成果奖励事宜,搞好自主创新信息交流及普及工作。

二、自主创新项目的立项原则

タ笞灾鞔葱孪钅勘咀糯葱隆⑿б娴脑则,突出自主创新,科技推先,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的提高;矿鼓励和支持全体员工积极申报并承担河南煤化集团公司、鹤煤公司创新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安排的创新项目在我矿实施,鼓励广大员工深入持久地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活动,切实有效地解决工作现场遇到的难题和隐患。

三、科技市场运作

1.列入集团公司和鹤煤公司的自主创新项目计划,矿通过考察、论证确定的重点项目的技术方案报鹤煤公司,由鹤煤公司或集团公司对项目进行审核,确定项目技术方案可行性。由集团公司或鹤煤公司对项目按程序进行项目、招标、签定技术合同、技术、项目验收、评审、奖励等工作,矿负责项目开展的日常服务工作;矿鼓励集团公司或鹤煤公司技术和管理创新项目在我矿实施,对承担集团公司或鹤煤公司创新项目的我矿员工实施奖励,项目完成后优先进行收购。

2.矿科技市场是矿与各项目攻关小组或单位(主要指区队、科室,下同)之间的内部模拟市场,市场运作采用验收成果、进行收购奖励的办法。按照自主创新规划的要求,矿年初下达相应自主创新项目计划。对生产中出现的新的技术难题,经论证后报矿自主创新领导小组批准后,可及时安排自主创新技术攻关项目。自主创新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制,鉴于我矿工程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一般情况下根据项目的专业类别由领导小组指定项目负责人,个别情况或重大的特殊项目负责人,由领导小组确定进行公开招标选聘。

3.科技市场范围界定

ゴ葱峦瓿傻男虏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以及职务发明专利等;推广创新技术项目:对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已有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成果;优秀技术决策,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

四、自主创新项目管理

1.科研项目的确立

1.1根据日常生产中出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各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攻关项目,经矿自主创新领导小组确定,由矿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进行科研项目立项;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矿优先考虑由项目提出单位承担相关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研究及实施工作;没有单位提出的项目由矿自主创新领导小组根据研究项目专业技术特点指派单位进行项目研究。

1.2优先以矿内科室、区队为单位进行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单位组成项目技术攻关小组,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有权调整项目小组成员,有权决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奖金分配、成员职责及排序等。

1.3凡是矿实行招标的科研项目,在竞标前竞标单位必须向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呈报科研项目竞标方案意向,其主要内容包括科研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设备、材料概算,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1.4矿科技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具体中标单位或团体。

2.科研项目招标程序

ザ杂谛枰进行招标的科研项目,经科技市场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由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招标:

2.1创新科研项目招标公告,公布科研项目名称、最高投资限额、技术要求及招标时间和地点。

2.2各竞标单位或团体按期向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递交标书,标书需包括:竞标单位或个人所组建项目攻关小组基本情况介绍,项目初步计划实施方案,研究资金、材料、设备的概算。

2.3由科技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及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共同议标,确定中标单位或团体,签订科研项目合同。

2.4凡参加投标的单位或个人在议标时实行回避制度。

3.科研项目资金、材料及设备管理

3.1各中标单位(团体)或被指定的科室、区队在获得或接受科研项目时,必须根据项目的特点及实施方案,系统、全面、细致地概算研究资金、材料及设备,向矿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交书面材料,由矿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上报矿科技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审议,最终的研究资金、材料及设备以矿科技市场领导小组认定为准。

3.2每一项研究资金、设备、材料的投入使用前,项目组必须出具详细的书面材料,经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审阅签字后,逐级报呈矿领导审批后,划拔使用。

3.3对于研究资金、设备、材料使用采用分批投入的原则,首批研究资金、设备、材料投入使用前必须经矿科技市场领导小组批准。

3.4对于投入使用的研究资金、设备、材料,各科研项目研究单位或团体必须严格进行控制,资金、设备、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技术性论证,有详细的投入使用明细及效果评价。

3.5对于投入使用的研究资金、设备、材料,矿科技市场管理办公室可以进行抽查、核实。

五、科技之星

タ蠹岢帧耙辉乱黄郎螅一月一收购,一月一兑现”。不仅如此,为了加大科技创新宣传效果,科技市场创办了“科技之光”内部月刊,全面收入了矿所有收购的科技项目,2010年元月河南煤化集团公司对鹤煤公司“双基”考核中,我矿科技创新工作因普及率高,成果收购多,转化快,受到上级领导好评,并成功接办“鹤煤集团科技创新现场会”。

プ2009年实行“科技创新”工作以来,在我矿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下,共收购科技创新项目500余项,其中论文62篇,技术推先26项,技术创新116项,管理创新132项,优化设计48项,技术成果58项,小改小革65项等等。

ハ衷冢五矿呈现出了 “人人谈科技,人人搞项目”的新气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如:《1105煤柱工作面及改造工作面优化设计》、《强化瓦斯区域治理,防突煤巷掘进工作面单进刷新公司历史记录》、《锚网带索联合支护在高应力、复合顶板、防突地区煤巷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深部高应力软岩联合支护技术研究》等,这些是优化生产、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突出亮点,同时也为五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参考文献:

[1]《鹤煤五矿科技市场项目管理制度》.

科技管理目标第4篇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科技项目管理是集成创新技术及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科技项目管理一般要经历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管理技术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队伍管理、 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因此科技项目管理通常指通过协调与科技项目相关的各种关系,有效地利用人、财、物等科技资源, 以促进项目目标实现的动态活动。由于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活动,无论时间进度、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很难把握的,所以说科技项目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因此,了解和把握科技项目的特点,认识当前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项目的特点

1.科技项目的创新性。科技项目的本质属性别就是其创新性,没有创新性,其立项及实施的必要性也就不存在了。创新性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独创性、新颖性、实践性的人类活动。科技项目的创新性不仅指项目的阶段或可交付成果具有创新性,还包括对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可供参考,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去实现对于具体项目的有效管理,寻找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思路。

2.科技项目的明确指向性。科技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内容是具体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不是宽泛的。科技项目的明确指向性贯串于论证、立项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旨在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是解决某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科技项目预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3.科技项目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不可预见性以及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能力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科技项目完成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的可变性: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有些项目由于研发方向的失误,或研究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实现预设的科技目标,反而进展缓慢,甚至于失败;有些项目由于研究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而需要重新变更研究内容等也是时有发生。因此,科技活动无论时间进度、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是很难把握的,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到底会出什么结果往往难以预料和不可预见。

(2)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技术本身的因素,如技术不成熟作为科研的不利因素,已被国外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验证。当一项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时,―是会加大科研的工作量和难度,二是会增加失败的比例。另一方面,当我们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不一定会对所运行的科研项目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先进的技术并不具有运作的可行性。

(3)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估一般项目基本的标准,就是看项目是否在预定时间和预算成本内达到合同所要求的质量要求,大部分产品可根据其所具有的特性直接定量评估;但科技活动所涉及的指标和成果多为定性的不易量化,也正是由于它相对于其他项目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不易量化造成评估体系不易规范,使得我们不能直接把对―般产品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套用到科技项目成果中去。

二、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技项目是以提升核心产品和行业、产业的竞争力为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创新程度较高、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技术产品,因此科技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提升科技实力和某一行业或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都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科技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利润水平,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更甚至关系着行业、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企业中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科技项目的技术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远远高于企业内部其他项目,并且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风险和不确定性都比较高,因此科技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科技项目的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多种资源协同合作,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是保证科技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的部门设置都相对独立,以往合作工作的经验较少,因此在科技项目的管理中容易出现不合作的情况,造成企业内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2.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中对项目缺乏系统性的管理。科技项目的目标在于促进企业或者行业内科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于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非常不重视,直接降低了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也容易造成项目的不良后果。并且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企业的不少科技项目都可以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从而使得企业人员将更多的精力耗费在前期评审和立项上,对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较少,但是项目实施过程则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因此科技项目管理缺乏全程的、系统性的管理有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3.科技项目缺乏系统性的管理还体现在对于项目后期实施中的风险管理极少,科技项目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调整的项目,因此存在风险是一定的。但是不少企业为了科技项目的立项,在项目建议中对项目风险缺乏前瞻性、有效的分析,并且项目确立后,不少企业内部无人指导、无人监督,因此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没有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从而造成对于科技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预估不足,直接影响了项目目标的实现,并且一旦科技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失败都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并且非常不利于行业内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科技项目管理的策略

科技项目是将知识转化成生产的重要途径,整个过程包含了可行性论证、计划、实施、验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利于科技项目的有效进行。因此科技项目的管理策略主要有:

1.企业在进行科技项目申报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科学论证,通过对与项目相关的产品、行业、设备、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客观的调查研究,充分分析科技项目的可行性、适应性、潜在风险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作为企业科技的管理部门也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并且与当地和本行业的优势、特色相结合,形成科学的、合理的项目建议书。

2.科技项目的管理必须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防止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在此同时设置项目监管协同项目负责人做好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内部成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详细划分,且定期举行项目进度汇报,及时沟通项目的实施内容,掌握项目的实施动态。项目负责人的人选需要同时重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道德水平几方面的因素,项目组成立时,对于项目成员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保证内部成员的技术水平和归属认同。科技项目的监管职责在于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保证投入的合理性,并且监督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使项目能够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同时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3.科技项目的实施要实行全程的、动态的过程管理。科技项目一般时间较长、耗费较大,因此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形成快速的、有效的运作机制和反馈机制。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实行分阶段管理,将科技项目实施的过程划分为比较清晰的几个阶段,每个实施阶段确定一定的目标,依据目标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并且对阶段成果进行内部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并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组形成高度的目标认同感,形成良性的合作机制。

4.过程管理必须建立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对实施过程的全程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项目中已经出现的风险和预期将要出现的风险,通过风险等级的划分,提出不同的风险控制策略,进而通过及时调整项目计划等手段尽可能规避风险,将风险水平降至最低。

5.对于企业申报于政府的科技项目,政府要做好审批约束工作。对于科技项目的建议书要从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论证。同时,对于已经立项的科技项目要进行动态监控,并且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科技项目的管理是一项计划性、系统性较高的工作,要很好的做好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进科技项目的科学管理,最终提高科技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使科技项目真正成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艳萍.科技项目的特点及其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

科技管理目标第5篇

【关键词】经费预算;财务管理;措施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是指通过事先确定的一系列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目标,实现对过程的控制,并以预算目标为依据对结果进行评价,是会计管理权力和功能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科技项目经费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企业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强科技经费预算管理,不但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而且能够增大资金使用效益,但是目前企业在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方面还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管理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从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审计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我们就可以看出,科技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未经批准调整预算、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这样对企业整体财务而言是利润的大量流失,但对一些科技项目团队成员而言,项目越多,也就意味着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越高。

二、企业科技经费预算种类

企业科技项目的计划周期普遍存在一定的持续性,其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大体上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1、会议费预算编制

会议费标准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2006】56号)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在预算中应说明会议的规模、次数、开支标准和会期,会议中涉及到国际合作和交流,应在预算中说明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情况。

2、设备费预算编制

企业科技项目研制、样件加工、批量生产等应尽可能的使用现有设备仪器,选型也应在能够完成课题任务的前提上,尽量选择性价比最佳的仪器设备,在科技项目中需要租借其他单位的设备而发生的设备租借费,需要在预算说明书中说明预算依据。

3、专家咨询费预算编制

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参与该计划及项目、课题管理的相关人员。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每人500-800元/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每人300-500元/天的标准执行。以现代化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费,预算开支可酌情减少。

4、事务费预算编制

事务费的内容较为宽广,可以在预算中列支出版费、资料费、专利申请费、临时人员劳务费等,在预算中应当列举出每项支出与科技项目任务的相关性、价格测算依据、费用发放标准等

5、差旅费预算编制

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可以参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在预算编制时应合理的安排出差任务内容、人次、时间以及是否存在考察内容,并在预算说明书中说明考察的地点,次数,参加人次以及标准等

6、其他费用预算编制

其他费用是指在企业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其编报其他费用时应该注意:支出内容不应于前述预算费用支出内容重复,支出内容应该与科技项目任务密切相关,在预算说明书中详细列举测算依据。

三、科技经费预算管理现存的问题

1、企业科技经费预算编制不准确

由于科技项目负责人以及成员基本都是从事项目开发应用研究的专业科技人员,在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都是专业人才,但是涉及到项目管理所必需的财务管理知识,他们往往比较生疏,尤其是企业科技项目开发中动辄几十万的大额经费管理,企业科技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也只能凭以前的“经验”,估计出一组数据,没有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和归口审核,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企业科技经费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企业只针对科技项目的总量和成果应用进行奖励,并未对科技项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更不对未完成预算的项目进行惩罚。这一考核制度造成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使得经费被变相挤占挪用。

3、企业科技经费预算控制力不足

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项目经费归口管理部门,但由于企业科技经费预算的下达与执行相分离,财务部门只有在项目经费下达时才能知道某个科技项目经费总额,至于这些经费中具体有哪些支出项目则全然不知,以至于财务人员只能起到一个日常工作中简单票据合法审核作用,忽视了支出范围是否符合项目预算的现象。

四、加强科技经费预算的措施

1、严格遵循“三性”原则

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编制的预算一定要与研究任务目标相关;遵循政策相符性原则,编制的预算要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编制的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准确核算经费开支范围

企业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是项目研究开发活动中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首先要清楚各项费用的开支,例如: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该计划及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3、科学确定各项支出项目控制比例

ERP财务软件集成管理应用使得企业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动态管理目标的实现有了可能,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预算执行中各项经费的动态信息,可以为我们今后编制企业科技项目经费预算时确定各个支出项目控制比例提供一个科学的参照。

为保障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技项目经费的审查和评审工作,并对科技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以及结余资金的管理做出制度性规定:(见上表)

五、结语

目前国家在经费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科学、统一的预算定额标准,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对一些支出科目预算的控制性规定,可以为我们在确定各项支出控制比例提供很好的思路。另外,加强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科技项目人员采用成果指标考核的同时还进行预算日常执行情况评估,这样便可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体现出经费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金云美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附件农林大学学报 2008.11

[2] 孙思维 科研经费预算报账制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09.6

[3] 张赤中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财会研究 2009.1

科技管理目标第6篇

【关键词】水利科技;项目;管理

1贵州水利现有科技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贵州水利系统各单位承担了省级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有科技基金计划、重大专项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等,承担的水利部项目计划有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948”计划等。附图为贵州水利科技计划体系图。在当前水利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下,贵州水利科技围绕解决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在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治理、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为贵州省水利建设事业提供科技支撑。“十一五”以来,以贵州水利建设为依托,共开展了6项水利部“948”项目、公益性行业项目专项、科技推广和项目等应用研究、2项省级重大科研专项、14项省级社会发展科技攻关、农业科技攻关等项目研究,省水利厅自主立项开展了《复杂地基上混凝土高拱坝抗震性能研究》等71个项目的研究工作。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3项,编制完成1项水利行业标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完成《全坝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拱坝技术规范》(DB52/T720-2010)等2项地方标准,立项开展4项省地方标准《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测定技术规程》等编制、参与了水利部行业标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启动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2科技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项目立项管理机制不完善。“十一五”以前,由省厅自主立项的科技项目管理立项机制不健全,缺乏专家评议程序和科学决策过程,由于水利科技项目资助力度不足,水利与科技厅、教育厅等各单位间科技项目计划缺乏有效信息共享,也存在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立项问题,产生效益低下,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现象,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不够。

(2)承担单位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贵州省水利厅自主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有3个中止,占立项数的4%,已完成项目中,有5个不能达到预定计划目标,占立项数的7%,主要原因是负责人更换、项目实施中遭遇自然灾害等问题。未完成预定计划的主要原因是立项时承担单位对项目研究方向调研不够,对拟达到的目标计划制定不切实际,也有对承担单位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评估不到位等原因。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对科技项目执行中不确定因素估计不足导致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项目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当前,各级的科技任务多是传统过程管理,主要通过阶段性考核、现场检查、汇报会等方式进行监管。如省科技厅立项的项目,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水利厅并没有真正监管权力,仅仅签署任务书时知晓,沟通不畅。项目主管单位受人力时间、专业等多种因素影响,也不可能对所有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通常项目出现问题后,再被动进行调整,往往只对省重大专项等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他项目监管方式也多是中期,年终时,根据项目承担方填报的年度执行情况开展常规检查或者现场抽查等,很难全面深入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情况,项目执行不易到位。科研诚信体系制度也还未建立,缺乏有效的监管,对项目实施中存在较大问题者也没有严格惩罚措施和手段,仅仅只是几年内不予再申报新项目。

(4)项目预算执行不一致。虽然在项目任务安排时都做了预算编制,比如水利部也采取了项目负责人约谈制等方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但是各来源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差异较大,进展不均衡,预算编制和实际使用脱节,测算依据不充分,执行过程中变更较多。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不足,实际情况与预算情况不一致等等,影响资金计划的下达。

3当前科技改革的需求

2014年,国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了系列部署。根据改革方案,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评估、监管等。并将对国家层面近40个部门管理、近百个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合并整合,避免再出现项目不能聚焦战略目标需求,多头申报、重复资助等问题,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进一步适应创新规律。水利部现有水利科技计划体系是基本完善的,涵盖了科技创新的自主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吸收、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推广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根据国家改革的统一部署,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治水思路,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水利部与各部委共同开展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要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解决科研项目不能聚焦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方向的等问题。贵州省科技厅也针对省内出现的科技计划碎片化、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两个重点问题开展了改革探索,即科技计划的“452”架构,着力四大改革举措,优化五大计划体系,形成两大功能体系,并在2015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开始施行。新申报方式强调按照目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的科研方向聚集资金,整合资源,集成攻关;同时以后补助支持方式推动从项目管理向创新管理方式转变。“452”架构改革部署,重在强调资源统筹、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功能发挥,参照中央后补助管理方式,依据刚刚出台的《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后补助管理暂行规定》,分先备案后补助、后审查后补助、科技服务后补助三种方式进行管理。这些对行业科研管理部门原有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有效进行科技项目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应用在解决水利发展需求的关键问题上,保证项目实施可以产生既定的科技创新或推广目标越发显得迫切和必要,改革现有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建议

(1)创新申报项目方式。根据改革的要求,国家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成五类: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省级层面的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三类计划,都强调将自上而下的战略研究和自下而上的产业创新相结合,强调创新目标、技术产出、服务经济社会等指标,从而形成创新功能体系;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建设计划,以企业创新行为的绩效以及各创新要素服务企业的绩效为主要考核指标,从而形成成果转化体系即后补助功能体系。作为省级行业部门,更应该根据当前水利建设的需求,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行业内科研力量,改变原来分散申报的模式,结合需求提出重点能解决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能推动提高整合行业科技贡献率的项目。

(2)加强项目监控和评价体系。为了保证项目立项、监管科学、客观、公正,各单位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更需要引入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开展科学的项目评估和监控评价体系。如:完善科技项目评估程序,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库,发挥行业内专家的决策支持作用。可以通过同一个问题引入竞争机制确定承担单位,也可以通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邀请招标等确定。在中期评估体系上,关键是现场考核、时间进度和验收管理上,应加强未结题项目管理,对不能整改、不能按时结题的单位记录信用管理体系,视情况减少今后项目的立项数。

(3)建立专业机构管理具体项目的模式。科技项目的监管评估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水平,在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有专业背景的中介组织替代政府部门延伸行使部份管理职能,参与项目跟踪反馈,在独立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计划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管。

(4)推进科技计划信息化管理。改变传统人工评审时在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根据顶层设计的目标,建设项目管理信息数据,包括立项审批、合同管理、预算申报管理、中间进度实施控制、项目验收、成果登记等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效率,并可实现资源共享。贵州水利厅也根据当前科技改革的情况,组织开发了贵州水利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建立了水利科技业务数据库,在项目申报、专家论证、审批立项、进度跟踪、验收等环节实现网上管理,可方便地实现水利系统的相关文档和资料统计、查询、管理,并可提供科技信息、科技成果服务。当前,贵州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正在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要求和生态保护要求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还存在着喀斯特山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科研难题和新技术推广需求。在新的形势下,科技计划管理也要统筹衔接水利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以水利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来引领各项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梅伟.对科技项目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9,(6).

[2]李旭红,徐玉高.关于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1,(9).

科技管理目标第7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以人为本;知识经济

随着以高科技的开发与利用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这就使面向当代为其服务的高等学校的科技管理工作日趋显得重要。而广大科技人员不仅是知识资本的载体,更是知识竞争力的源泉。所以,在当代科技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将广大教师、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管理中最核心的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是高校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试图运用人本管理理论,根据当代科技管理的特点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探析以人为本的高校科技管理模式及构建。

一、“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

早期的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代表的人本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对其行为有激励作用,倡导要重视对人的管理,重视人的需求。他认为人的需求是有明显界限的层次需求,人是由低级层次需求向高级层次需求的顺序来实现自我的。人在不断追求高一级的需求中取得进步和激励,企业也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中得以发展。以耶鲁大学克林顿阿尔德弗尔教授的ERG理论为代表的当代人本理论,进一步强调了管理中以人为核心的重要性,摆脱了马斯洛时代社会现实的制约,以当代的社会现状为依据,更能反映当代人的个性和需要,增添了更多合理性。他以人的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etedness)、成长(growth)重组了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论。他认为人的多种需求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低层次的需求的愿望会更强烈。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的进步,使等级和阶梯式需求的实现成为过去。追求更高目标、更多自我实现的群体,可以跨越数个需求的初级阶段,直接步入成功的高级阶段。这就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存规律和传统,个性更趋自由和张扬。从而使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本管理具有了新的内涵。

首先管理中的人是:“目标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因此,人都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在管理中应把人看做“目标人”。其次,对管理中的人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应视为人本身来看。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它精辟地表达出人本管理的本质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从而使人本管理理念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本科技管理

(1)中心型的人本管理模式。该模式要求在高校科技管理过程中以广大教师科技人员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校科技管理虽然是对广大教师科学研究的管理,但是科学研究是由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创造完成的,他们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管理者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要重视管理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因素,一切应以人为中心,把人看成是社会人、经济人和道德人、自然人的结合体,要在见人中见事。(2)激励型的人本管理模式。该模式要求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活动应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来展开。在科技管理中,要了解广大教师科技人员的各种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并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激励型的人本管理模式,充满了科技管理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它不但可以使科技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主体性,而且能够保证和巩固已有的成果,不断推进科技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3)机制型的人本管理模式。法律、法规除了具有惩罚、警戒、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还有评价、指引、预测人们行为,保护、奖励合法行为,以及思想教育等基本功能。该模式要求科技管理工作始终有法可依,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依法治校,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因此,机制型的人本管理不但是学校科技工作公正、有序、合理、有效开展的有力保证,而且也是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减少无序和混乱的必然选择。(4)多赢型的人本管理模式。该模式要求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致力于广大教师科技人员之间、各学科之间科技力量的整合,谋求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各学科与高校发展的共赢。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将管理视为合作。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和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新局面。努力扩大科研规模,提高科研层次,全方位、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使科技工作不但在规模而且在层次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以上各种人本管理模式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校科技人本管理的思路、策略和方式,各有侧重点,可以相互融合,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整个管理过程。

三、高校“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

目前,我国各高校为争取早日建成国际或国内一流大学,纷纷推行科技改革新措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培养,“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提法越来越多,但并没有真正抓住人本管理的内核,更多地强调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和绩效优先的原则,大学科研的发展更多地寄托在向社会争取资源和为社会提供服务上,高校这一组织中的个人并没有摆脱作为一种资源或者人力资本而存在的地位。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高校科技管理者,必须积极倡导和树立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的新观念。广大教师科技人员是高校科技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这意味着高校一切科技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用人、激励人而展开的,而高校的其他资源(如资金、技术、设备等)都应围绕着如何服务于此而展开,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理念。

2.营造自由、民主、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广大教师科技人员是高层次知识结构的人,追求的目标是事业的成功,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对他们及时的关爱是必要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科技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人既是管理中的主体又是客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鼓励他们为学校科技工作献计献策,使他们既是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实现他们的自主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监督机制。使他们产生积极从事科技创新的动力,要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管理环境,激发其科技创新的活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如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申报先组织公开答辩,上级项目通过各级学术委员会充分筛选论证、择优上报,提高获准率;校内项目按照立项原则择优资助,为今后上升层次奠定坚实基础。对高层次的科技项目给予配套资金,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同时也鼓励广大教师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工科院校的基础研究、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给予多种倾斜政策并进行有力的扶持,使那些从事研究的人员尽心尽责的工作。设立青年科学基金用以鼓励和激发青年教师科技人员的科技原创动力,使他们在科技创新的峰值年龄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坚强的后备力量。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工作量考评及在科技工作中有贡献者的奖惩制度。对科技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兼顾,科技项目、科技论文、科技著作、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各方面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要有相应合理的的科技工作量考评及奖惩制度,以提高学校的总体科技水平;形成各级学术监督机制,扩大校务公开,对科技管理工作全方位监督。

3.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针对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科技管理人员要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如:“高等教育法”、“技术合同认定规则”、“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作为学校实施科技管理的依据,规范科技管理中的各项制度,依法进行管理。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认为:西方世界的兴起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不是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所致,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所以,科技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科技发展水平,高校的学术繁荣、科技创新、科技硕果累累都将得益于一种长期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制度保障机制。依托科技制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促进学校科技的发展,最终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大教师科技人员职责已经变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并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化的创造中实现目标和自身价值。科技管理人员就是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科学决策,并不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给他们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不断地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倡爱岗尽职,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树立教师、科技人员至上的观念,充分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从而得到自身和学校发展的双赢。同时明确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利用科技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网络、科学数据共享、科学资料提供等方式,使他们随时随地了解全校科技工作状况,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他们从事科技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5.发挥群体智慧,凝聚科技力量。高校具有学科众多的科技综合优势,学科间相互渗透和可资利用的知识点,通过有效组合有利于科学创造和发明,所以科技管理中必须与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建立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与目标,发挥群体力量,鼓励并组织不同学科教师科技人员形成团队联合攻关,使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建立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持教师科技人员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拥有共同的目标,整合科技队伍,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不仅重视管理人员与教师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同时也重视教师科技人员之间的思想、业务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保证高校科技发展的协调、有序和高效运转。

总之,人本科技管理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只有建立科技创新的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营造自由、民主、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建立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体系,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使科技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

参 考 文 献

[1]陈勤.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观念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9(10):20~23.

[2]李宗澍.关于管理创新的几个问题[N].科技日报.2000.04.05(4)

科技管理目标第8篇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下简称沈冶机械)为我国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等重型机械装备制造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长期致力于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制造。2005年,为了集中科研开发力量,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沈冶机械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作为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既是公司科研项目的管理平台,本身又承担着公司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任务。

1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

1.1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及重要性科技项目管理是系统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它所着力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运行;一是项目层面的运行,通过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运行,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转。做好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有利于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有利于保障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科技计划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2科技项目来源与分类

(1)项目来源:省、市及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公司签订的新产品合同;与大专院校共同研发的项目;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的项目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项目等。2009年沈冶机械承担省市上级部门科技项目8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2010年承担省市科技项目4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企业自立项目8项。

(2)项目分类:项目根据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分为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现有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重大技术改进、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项目或产品质量攻关。

1.3项目运作程序、方法及要求企业科技项目运作程序包括项目立项申请、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立项批准、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等。

1.3.1项目的立项申请由技术中心下设的各研究所根据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自立项目编制立项申请,对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论证等工作并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项目立项评审与批准由公司的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申请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报副总工程师审定,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立项。

1.3.3签订项目任务书公司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的责任、权利、义务。

1.3.4项目实施

(1)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1~6]。其内容包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详细的经费预算、项目研究人员以及研发实施进度计划等。

(2)计划内容的实施。项目组人员根据计划内容和分工,按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各自任务。

(3)计划内容执行情况检查与协调。项目负责人要全面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了解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动态,协调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管理办公室;

(4)召开项目实施调度会。技术管理办公室不定期(至少每季一次)地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科研调度会,检查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沟通信息,处理问题,制定下一步的实施要求和实施措施;

(5)项目实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3.5项目验收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组按要求提出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专项经费决算报告等材料,提出验收申请,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科技项目由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定并写出评定意见,对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予以验收,对未达标的,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由项目组改进与完善,达标后再予以验收。

2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沈冶机械于2006年10月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公司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卓有成效科研开发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省市政府的科研和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项目,在实践中不但增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拓展了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领域,随着企业科技项目的增多,现行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力明显落后。下面就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项目多,而且杂。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技术中心下设的研究所有时出现了上百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造成了一个多项目的环境和很多新的问题。

(2)有的项目负责人存在急功近利的做法,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有的项目负责人贪大求全,预期目标虚高定位,主观夸大项目预期目标,效益指标预测失真,技术水平先进性评估过高等。2009年在公司实施的110项攻关项目中,通过验收的项目只有50%,很多项目起点低,水平不高。

(3)科研项目组中缺少具有市场营销知识的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无法将研发项目与市场产业有机的衔接。创新技术难以取得成果转化,形成新产品。公司在研发的新产品中,有的作为储备的项目几年内没有市场需求,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4)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没有真正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规律出发,未能建立项目的监督和监理机制;,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赖项目组成员的自觉性,缺乏对科技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课题完成的质量不高。尽管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了节点控制,但它的意义已经与原来的一般过程控制出现了很大偏离。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采取的是职能式管理进行运作的,在遇到比较多的项目一起实施时,相关的项目员工就有日常职能工和项目工作的冲突。例:2009年攻关项目中,有20%的项目由于生产任务紧张,终止项目的进行、有5%的项目由于人员的变动终止项目、有10%的项目随意更改了项目内容。发生变化的项目不能及时反馈到技术管理办公室,造成信息滞后,监管失控。

(5)在资金和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009年,沈冶机械大约有半数的科技项目由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立项时不能给出资金的预算,或者预算不规范,不准确,致使在项目管理中不能监控和项目完成后的评估。且公司成本核算体系不能支撑项目核算需要,没有按照立项的项目予以独立的核算支出。因此,无法准确核算项目成本。

(6)项目管理水平低,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沈冶机械没有专职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现有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项目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粗放型的项目管理是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3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可行的管理模式探讨改革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高效、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科技需求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增强科技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遵循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贯串于科技项目论证、立项、实施的全过程。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科技活动是多层次的,因此管理方法也应是多层次,而不应是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进行管理。如:在项目立项时,可外请专家把关,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基础研究项目、新产品研发可采用计划管理模式,技术攻关计划可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科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要相应有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管理方法。

(2)科技项目管理与组织整合。沈冶机械应建立独立的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受公司的高层直接领导,在科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全过程的顺畅管理。对于项目的管理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计划实施、项目经费的使用;并对项目的进度、完成的质量和阶段性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解决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纠正研究方向。同时要进行科技项目之间的整合,企业内同时运行多个项目时,可根据项目的优先等级、资源需求情况、技术类别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促进项目的有效运行。

(3)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整合。项目的实施,不只是单纯的技术研发,还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谁来组织实施,如何组织实施,相应的责、权、利如何界定等,都会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因此,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配备既懂项目实施,又懂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整合作用,起到互补型的倍增效应。特别是跨部门合作的项目,项目管理专家的综合管理优势尤为重要。

(4)建立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评估的总体目的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实施、推进或总结整个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评估标准,从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优,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科技经费的经济、社会效益。

(5)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培训,培训包括:项目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及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6)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积极开展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定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和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