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生德育表现

高中生德育表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2 09:43:38

高中生德育表现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教育;时效性

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所以短短的时间内就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娱乐类型以及思维模式等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而且新媒体也受到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德育内容该如何发挥影响力,吸引教育对象的关注,传统德育方式该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根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情况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新媒体是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信息交流中都离不开新媒体。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个人信仰和心理承受水平都受到了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主要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大学生道德整体上表现出包容、开放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在新媒体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不同的信息能够在新媒体上快速、广泛、完整的传递,而大学生利用手机以及移动设备等能够非常方便的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想,并且在新媒体上实现交流。新媒体中的交流主体越来越多,交流的范围已经不受性别、年龄以及种族和国界的限制。而社会思想文化在内容、结构、形式以及表达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文化、利益以及思想意识对社会文化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不仅表现出了包容、开发以及多元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难以取舍、困惑的特点。

二、把握新媒体的特征,有效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从新媒体的特征上看,它主要具备了虚拟性以及个性的特征。所谓虚拟性,指的是网络中所产生的虚拟环境,它能够给人带来非常真实的感受。其中虚拟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空间、虚拟的行为主体身份以及虚拟的网络行为。首先,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所以对网民的网络言行监督力量要更弱,网民言语表达的具有更大的自由行。对于大学生而言,虚拟的网络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的虚拟性可作为到达行为在网络中延伸的平台,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具备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都能够在他们的网络行为中得到明显的反映,所以虚拟的环境中的道德行为是无法与现实环境中的道德相割裂的。有些人认为网络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性并非网络中的人名代号、也并非这个人,而是人的思想,人的灵魂。在网络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倾诉,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着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把握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广开言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结合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统一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借助虚拟性网络实现德育诉求的平等,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网络德育行为以及现实的行为,确保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一致性。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道德教育,必须看到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协调发展个性与集体。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刻把握学生的个性,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制作出层次性、个性化的德育内容,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的个性简介,并且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来展示自我个性,表达出个性化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

三、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素质,强化德育力量

(一)当前德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依靠德育队伍,而且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德育队伍。然而,当前,我们还必须看到德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德育队伍信息素养较低。当前在高校当中,新媒体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校园网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自身能力问题,不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实施德育工作,甚至还有些教师抵触这些新事物。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部分德育教育者对新媒体的利用还是停留在信息的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流上,以学习网站以及网络课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没有能够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互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群中,高校德育教育者没有发挥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当前,针对高校舆论进行引导的情况较少,而高校舆论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很多网络舆论事件爆发后学校才开始重视到问题,才开始采取引导的措施,然而这样效果就大大降低。从整体上讲,我国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提高德育队伍整体水平,强化德育力量

当前,有学者指出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优化德育队伍组成,高效利用新媒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帮助德育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熟练应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素质、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在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时,应当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特点,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培训层次。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德育教师创新能力以及新媒体使用能力的提高。其次,要组成多元化的德育队伍。在传统情况下,专职德育教师是德育队伍的主体,其他的学科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该队伍当中。在新媒体时代,要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构建出多元化的德育队伍。所以,要召集更多的德育人员进入到德育队伍中。一方面,培养出新媒体应用能力高、思想政治理论扎实的骨干德育力量;另一方面,构建出有辅导员为主的德育专职队伍。最后,构建出学生与教师的混合德育队伍,其中包括了网络中的版主、群主等,让这些教师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力量。第三,建设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舆论中包含了各种理性以及非理性的成分,它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现象、事件等表现出的意见、信念以及情绪的综合。舆论对社会有关事态的进展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必须建设高校舆论引导队伍,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道德引导,保证新媒体的活力,形成新媒体的“意见领袖”。

四、更新道德教育内容,提升道德教育内容的感召力

(一)借助新媒体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作为德育内容

虽然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然而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所以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感。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应当合理把握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考虑到亲和力、人性化、科技化以及情节话,构建出感召力较强,具有亲和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创新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视觉环境计划,将活动变为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感知的“故事”。在设计情境时,要将学生作为核心,德育工作者要将自己看作是策划者以及促进者,引导大学生表达出自己的道德体会,积极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了多角度的认知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学生的情况。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将其作为道德实践内容,丰富了德育内容,而且有利于德育内容的内化。

(二)挖掘隐性德育内容并与显性德育内容相结合

网络具有交流双向性、信息集成性以及可选择性特点,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环境。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德育内容不仅具有滞后性,同时还具备了先进性,不仅具有自主性,同时还具备自律性。传统德育内容过于刻板,枯燥,并没有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进去,这也是造成传统德育教育效率十分低下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更新德育内容,避免传统德育内容中暴露的问题,结合显性内容与隐形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主义教育以及基本道德教育,德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是利用显性教育的模式,采取灌输式的教学,传授德育内容。正是由于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偏差,而且大学生普遍对德育课程以及德育内容产生了抵触心理。反观西方国家,并没有专门开设德育教育课程,但是通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不同的学科当中,通过隐形教育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所谓隐性课程,指的就是这些教育行为并没有在学校的政策以及文件中进行强制规定,但是却在学校的行为以及经验中是重要的部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中,要将我国传统中优秀的道德内容与社会现状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完美结合,引导大学生思考在现实以及虚拟生活中该如何处理伦理、道德问题。通过这种纵向上的结合,让传统道德内容与当下的道德内容有机融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横向上,要实现中西方德育内容显性与隐性的结合,借助多媒体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中国德育内容与西方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德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选取西方有益的文化,剔除糟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实现良好的衔接。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认识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该表了道德教育方式、德育观念以及德育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特征,结合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丰富德育内容,壮大德育队伍,提升德育队伍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水泉,辛志友,李海燕.辨析"体质教育论"--兼论"身体教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9,(03):97-100.

[2]杨文轩.准确理解"新课标",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J].中国学校体育,2012,(04):2-3.

[3]李一平.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进历程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162-165.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2篇

一、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中不断加深自己的道德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道德认识的发展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在道德认同和道德行为上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表现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在探究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中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知行矛盾冲突中发现,形成高效学生知行冲突是由以下的原因导致的;第一,德育教育局限于德育课堂教育。高校德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德育课堂的教育,高校在德育课堂的时间设置上是一周两个课时,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中表现出教育的中断性。同时,在德育内容的上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基本是照本宣科,而教材多是关于德育理论的探讨,未与学生的日常德育行为相联系,使得学生在德育认知方面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学生普遍认为现实为给道德理认知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美德。第二,德育教学方式为传统的接受式。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需要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共鸣的思想才能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可以理解文本大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并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也必然要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第三,德育理论的强化缺乏有效途径。德育的知行转化需要两个过程,第一是对德育内容的思想认同,第二是根据自我的德育思想树立或者纠正德育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表示学校对于学生的评定基本呈现以学生成绩为参照标准,以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为参考,很少与学生的德育认识和德育行为相联系。

二、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以行动导向为核心设计教学

德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个转化过程通过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和分析。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核心设计英语教学是突破这个难点的重要途径。这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分析本节课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相联系,围绕主题选择学生典型的日常作为,作为课堂开展的主要案例;第二,促进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对道德行为是否需要改正进行讨论;第三,确立本周的道德养成行为。例如,在“say yes”的单元教学中,配合的课文中心思想是人的极限是不断突破的,We usually only accept 55 guests but at a pinch we could take 60.围绕此主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大学生不易坚持,容易半途而废的特征,渗透“坚持去做,努力突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通过坚持取得胜利的故事进行句子练习,其次引导学生设计近期的目标,并设计具体实现的步骤,通过一二百字的英语课堂小短文进行表达,第三,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将目标予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枯燥的讲解课文中设计的语法和复杂句子,而是将语法的学习和短语的使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潜移默化的进行坚强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以情境教学为途径开展教学

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学生道德思想的情感认同,这个过程只有在同伴的交流中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强调以情境教学推动学生的同伴交流,促进道德认知的情感认同。道德情境的设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素材,将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进行综合或者典型化的凸显,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或者PPT的展示,引起学生作为旁观者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省视,与同伴对道德行为展开讨论。例如,在“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 By Richard Moran”的学习中,教师通过ppt展示社会中因为不同的错误认识导致的犯罪行为,引导学生对性和谐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设置促使犯罪人改过的措施。这样的情境教学促进道德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让学生领会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行为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3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高中生 实效性策略

一、当前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工作方式是一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知行脱节

在高中学校里,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课堂德育活动,课堂德育活动可以分为思想政治课和各学科渗透德育两个方面。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仍然注重的是一种理论的灌输;学科德育的渗透也往往流于形式。这种德育工作方式的实质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脱节。德育工作方式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没有情感上的熏陶,没有道德意志的锻炼,也就谈不上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德育工作中高中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强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即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是人们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翁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倾向,是主体能力培养过程中展现的自主意识、主观能动性。”[1]德育工作中高中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的表现主要有:

1、高中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独立意识薄弱

青少年时期是教育者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主要包括自尊自信、独立判断决断意识、自觉自律的意识[2]。独立意识弱的高中生在德育活动中由于缺乏自信往往表现为胆小、害怕、恐惧,不敢与周围的人过多的交流,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缺乏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的能力,不能自觉的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思想。

2、高中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意识落后

主动性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它主要由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3]。主动意识弱的学生大都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不感兴趣,要么不参加活动,要么在活动中表现畏缩,不能主动的思考问题,极少发言。

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策略

(一)德育工作要与高中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1、转变德育工作理念,适应时展

德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发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学校里要改变过去简单的说教方式,把学生当成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正如鲁洁教授把当前学校盛行的德育观概括为一个特点:“这是一种知识德育”。[4]知识德育就是把德育当成知识来看待,也就是说德育表现为客观化的知识,德育工作者把德育当做一门知识来教授,学生把德育当做一门知识来学习。德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深入浅出,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习生活的实践之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2、德育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强调知行统一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即“三贴近”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要使德育工作内容来自生活世界,才能使德育工作者与高中生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使德育工作者与高中生的交往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德育工作者一方唱独角戏。

(二)努力增强高中生的主体意识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

积极主动性是相对于消极被动性而言的,德育工作的消极被动性是指德育工作落后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发挥对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在高考指挥棒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地位比较低,德育工作的好坏似乎与学校德育工作者没多大关系,从而表现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不够强,重形式轻内容,德育工作者是我们学生德育工作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发动者与领导者,通过灌输理论知识、启发觉悟、言传身教等多种方式影响学生。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是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学校一方面应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就必须强化对德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遵守纪律情况,又要考察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情况和创新品质;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测评,既要充分考虑全班级学生的互评分值,又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自评分值,进行综合考核。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4篇

一、高职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学习方面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习好的同学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再加上有些高职大学生在中学就养成了不认真学习的习惯和高职院校教育方法存在一定问题等原因。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认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屡有发生;有一些大学生在课堂内不尊重老师的教学劳动,讲话、睡觉和玩手机;有许多大学生作业相互抄袭,论文在网络上下载资料拼凑,考试作弊,等等。

(二)生活方面在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目前有一些大学生不顾及家庭的现实情况,盲目攀比和高消费;一部分大学生忘记了国家和父母亲寄予他们的希望和自身的使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把恋爱当成儿戏,玩弄感情;有的大学生在恋爱中不讲社会公德,在校园和食堂甚至教室,举动过于亲密;有的大学生沉迷于恋爱,荒废了学业;有些大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等。

(三)就业方面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造成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就业不能依据社会、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而是好高骛远,只想找舒适、安逸和高工资的收入。有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制作的简历不真实,存在一定的造假情况。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遵守工作纪律,随意跳槽。更有甚者在家偷懒不愿意找工作,成为“啃老族”。“德”是人才的灵魂,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面对大学生存在一定的道德失范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从管理制度建设人手,建立大学生德育档案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高职大学生德育档案建立与管理的意义

大学生德育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信息,参加各种道德教育活动的表现,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的经历,一些高尚或低劣的道德行为等。大学生德育档案主要记录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接受道德教育的经历、表现和结果。建立大学生德育档案有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招工,有利于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一)有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1.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遵守法制和道德准则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考虑问题往往是以利益为出发点。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往往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利益而忽视了相应的道德规范,例如,大学生在招聘简历上造假、欠贷款不还等,而建立大学生德育档案,并把德育档案作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依据,那么这样可以让那些道德行为表现良好的同学在校内评优、学生干部竞聘和就业等方面取得优势,保护了他们的利益,在这种氛围的引导下,大学生必然从重视自己的德育档案而重视自身的道德行为,达到了“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2.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目前在高校德育中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全面、真实了解每个大学生的道德表现,这样就会造成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从而造成德育工作实效性不佳。而通过德育档案的建立,可以让学校较好地了解每个大学生的道德表现,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德育效果。3.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德育档案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德育档案的建立过程中,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依据大学生的德育的相关信息填写相关记录和相关管理人员签字盖章,这样可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育人意识,有利于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二)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招工工作当前,大学生求职造假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据《上海大学生求职路径调查》提供调查的数据:42.4%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过违背诚信的行为。其中13.3%在面试时夸大自己的能力,还有11.1%曾在简历上作伪。[2]在这种状况下,招聘单位就很难根据大学生的简历而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用人单位的招工工作。建立大学生德育档案,用人单位就可以参考德育档案而了解大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从而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招工工作。例如,北京物资学院为学生建德育档案已经5年。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小静介绍:我们主动提供德育档案给用人单位,用事实说话,让用人单位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学生表现,从而对学生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增加认同感。

(三)有利于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目前,我国还存在几百万贫困大学生,他们需要助学贷款的帮助,可是由于缺乏对大学生信用的评价可靠依据,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出现一定问题,有少部分道德品行低下的大学生,有能力偿还贷款而不还,这样影响了银行对发放助学贷款的政策。因此,建立德育档案可以帮助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道德状况,为银行发放助学贷款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让那些道德素质高的贫困大学生顺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三、高职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德育档案具有重要价值,高职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了让德育档案发挥应有的价值,需要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德育的相关表现,学校一般不需要对学生的德育表现给与评价,只需要如实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同时,要把每个学生的认证记录进行公示,学生对认证记录有疑问者,可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关部门再进行调查核实,以确保客观公正原则。

(二)全面真实原则大学生德育档案反映的内容,既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利益。这就要求大学生德育档案既要全面具体,又要真实可靠。全面具体是指档案反映的内容要全,要严格按德育档案收集制度规定的范围进行收集,在德育档案中既要记录高职大学生表现好的方面,同时,也要如实地记录大学生表现不足的方面。真实可靠是指档案反映的内容要客观实在,不存在虚假的内容。

(三)动态管理原则“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大学生德育档案建立要坚持动态管理原则。也就是要依据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做好相应的档案工作,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德育档案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让学生的德育档案能够全面及时反映大学生的德育和道德修养状况。

(四)正面引导原则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是对大学生管理创新的一个探索,其目的是通过德育档案的建立和公示,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要在坚持全面真实原则的基础上,要把大学生一些高尚的道德表现,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记录在案。同时,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就业推荐等方面要优先考虑这些大学生,这样不仅给予这些学生一定得精神激励,同时,让他们获得一定的实际利益,这样可以比仅仅给与一定的精神激励会更好地发挥德育档案的正面引导作用。

四、高职大学生德育档案建立与管理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基本业务环节的相关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档案的一部分,与其他档案工作一样,大学生德育档案也要具备相应的基本业务环节。因此,就要相应的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其细化到立档部门和立档人员的岗位职责中,使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提高德育工作人员档案业务素质大学生德育档案主要由学校德育工作者来完成,而德育工作者往往缺乏一定的档案业务素质,因此,需要对必须对每个德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的档案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组织他们学习好、领会好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业务要求,为大学生德育档案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德育档案的网络建设德育档案的建立是为了使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职院校可以在网络上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及时充实和完善相关信息。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及时了解自己的德育状况,用人单位与银行以及其它关心大学生德育状况的部门和个人,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相关德育信息。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5篇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当前民办高职德育的现状

笔者对广州市3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师生就德育基本情况开展调查,调查问卷涉及道德品质、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内容,涉及大一至大三的所有年级,年龄段为19~23岁,平均年龄21.3。这些学校的办学背景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65份,同时就德育方面的内容对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统计显示,师生对当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的总体评价并不乐观,有31.5%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好以上”,有41.1%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差以下”;28.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状况教育在“较好以上”,35.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在“较差以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德育观念淡化,就业和学习压力大

学生对就业、学习的关注远远高于对政治、价值、信仰的关注。调查中发现,只有20.1%的学生关心时速政治,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家事、国事、天下事,只关心自己事”还成了部分学生的口头禅,这与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分不开,也是德育工作们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2.思想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但责任意识淡薄,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缺乏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还存在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之间的反差、思维敏捷性较强与社会责任感不强之间的反差等问题。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多数学生虽都有正确的道德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律性,有一定的勤俭自强、明礼遵纪等道德意识,60%以上的同学反对浪费粮食、逃课、考试作弊、语言行为不文明等。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有超过70%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这些不文明行为。

3.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的淡漠

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甚至厌倦。不少大学生在上德育课时却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英语等书籍或睡觉、玩手机、聊天等。上海大学滕云教授在对“两课”教学有关问题的调查发现:从传统指标来衡量“两课”教学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只有50%左右的学生对课程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课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另有调查表明,“认真读过教材”的大学生仅占13%,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本调查发现德育课程在授课形式上也存在问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48.7%。而以“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形式授课则较少。

4.价值取向功利化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利益的驱动也使民办高校少数意志薄弱的学生容易被各种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而不去考虑正确的道德准则,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表现得自私自利。使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正确思想观念和高尚情操受到了挑战,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表现出功利色彩和不择手段。

三、民办高职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民办高校的先天不足容易轻视德育

首先,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公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不足,为更好吸引生源,民办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喊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口号,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容易相对忽视德育。学生也以为花钱上学,买的是知识,要的是专业技能,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其就业乃至一生事业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其次,民办高校的生源有着多重的复杂性,在专业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主要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人文与科技的对立更加突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更加凸显,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和倾向使得德育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2.简单的、传统的德育内容、德育说教已经远远不能

满足学生自身的教育发展需求调查显示,只有30.4%的教师和37.8%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与学生需求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认为“说不清楚”的师生均超过30%,认为不太符合或根本不符合的师生分别为34.8%和31.6%。受德育主导论或称为主体论的影响,让教育者做主体、学生做客体,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德育常沦为纯粹的德育知识课讲授,进行的是“知性德育”,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道德个体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课堂教学中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久而久之,德育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出需求,渴望了解社会现实,渴望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程逐步淡漠,德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3.学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没形成团队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力量缺泛整体德育力量的联动,学校在教育学生如何树立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而媒体却时有在“宁可以宝马里哭泣,也不肯在自行车上笑”拜金观的出现;学校在讲诚信教育,非法传销魔爪却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像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这无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不少困难。与此同时,学校内的德育力量也缺泛合力,调查中发现近40%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专职队伍合作性较差或很差并且大多数教师不想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缺乏德育意识。后勤管理人员认为德育是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校内各种德育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达不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导致德育效果低下。

4.德育目标理想化,使得德育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侧重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民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这是正确的,但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的评价却较高,这充分说明他们更加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个人发展问题。民办高校德育目标与学生个性目标有较大冲突,学校德育优先定位于过于理想化的抽象目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构建民办高职和谐德育的教育模式

1.转变观念,实现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和谐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学生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对像,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双主体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能简单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被动接收体,要把德育过程理解为“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及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

2.营造大环境,促进德育环境的和谐

和谐德育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为支撑,对大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接受德育的最主要场所,但家庭和社会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洗礼、熏陶、践行的场所,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社会德育是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正是这种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三者互为联系和补充,而只有三者的和谐互动,才能让德育融入学习、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让生活成为德育的教材,让活动成为德育的载体,让社会成为德育的课堂,让环境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3.打破德育教育单一化,实现德育与智、体、美、劳

以及各学科的综合化,构建和谐大德育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学校要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把德育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综合化,与此同时,还要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人文、社会、自然各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自然学科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人文学科中的人文关怀,艺术学科中的创新和审美体验等,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同专业学科中得到渗透、丰富、完善。在实践中,教师应把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规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

4.促进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

“六要素”和谐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注重以下几点:

(1)德育地位切实化。真正地把“以德立校”落实到实处,真正认识到德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出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

(2)德育目标科学化。避免空洞和超前或滞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体实际需要的目标。

(3)德育内容合理化。选择和积累包容德、才、学、识、能、美于一体的传统美德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阐发和扬弃。

(4)德育功能全面化。充分发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6篇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们实施德育中工作中必须更加讲究务实性和科学性,强化德育的效果。首先要从树立德育的素质观入手,更多地激活知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其次,要注意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在道德教育上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稳定性;再次,要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让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素质;效果优化

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把高校德育放在明理导行的大背景下认真实施,已日愈显得必要和紧迫。

(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学校,所有的育人工作都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垒面提高人的素质,就必须用教育的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予积极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方面,人们开始力图摆脱过去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过去的一些道德准则将会失去规范的力量,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在部分人当中流行。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又比较缺乏过去那种传统道德规范制约的基础,以“我”为主体的个人利益趋向很容易表现出来。对他们实施道德教育,如果不是从构筑一种良好的道德素质的角度来运作,就不可能优化他们内在的个性品质。

从我们面临的社会大背景来看,我国整个社会改革正在深化。新世纪的建设者,所具备的素质必然要与时代的进步相吻合。德育工作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热情,不仅仅要使学生在大学里具有良好的表现,我们还必须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进取的精神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用理性的观点来思考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确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发挥自己的潜能,显示自己的活力,成为能良好适应社会的现代文明人。这一过程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其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发挥的过程。毫无疑问,它的目标必然定位于人的道德素质上。

(二)

高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决定着其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手段上、方法上都不可能是单一化的、简单化的。这种教育的功能在于让受教育者在知之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自觉的内化和转化的过程。而这种变化最集中、最根本地反映出道德教育的效果。

第一,人的道德素质由诸多方面构成,对其作出的评价也是综合测评的结果。与单纯的课程考试相比,更具垒面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向学生灌输,而考试只是检测学生接受课本知识的一种手段。这种应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反映学生上课听到了多少,平时记住了多少,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的程度、心理素质的状况却很难在现行的考试中体现出来。在现实中,有些人在考分上也许是冒尖的,但在实际运作上、在品行上却不令人满意。这类事实不仅告诉我们考试不能代替对一个人素质的测评,而且还提示我们,思想品德课必须真正发挥其明理导行的效果。

第二,道德素质的体现是内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人们一定的行为表现虽然是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反映,但不可否认,人们的行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支配下发生变化。就青年学生而言,主动的和被动的行为表现常常交织在一起,如果过份强调学生的外在表现,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双重个性,从而使他们在表现一种行为时掩盖着另外一种心态。大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对于一些富于哲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生活价值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一些政治理论的思考也往往是激情多于理性。即使是参加某些活动,心态也不一。比如说,参加为社会做好事活动,如果不注意在活动中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而仅仅是简单地为开展活动而行事,就很容易出现类似“小屋不扫,而扫大街”的情况。这样出现的效果往往是虚假的。只有内在与外在的表现达到了统一,才能具有素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上、心理上的变化起伏较大,而今天高校德育的目标要求及所处的环境都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在实施德育中必然会碰到一些新的问题。强化德育的质量意识,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去做好各项工作。

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纪律松懈、自理能力差、艰苦创业精神不足、不懂礼仪、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比较突出、人生价值观发生倾斜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我们自身工作方面的。许多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成了家庭的宠儿,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礼仪,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公德意识都比较差。一些大学生的素质“先天不足”,加上进入大学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而我们日常的思想教育与现实生活又尚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不高的情况。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更加讲究务实性和科学性,以强化教育的效果。

首先,要从树立德育的素质观人手,变“移植教学”为提供生长营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与这种全面素质教育相适应,学校的德育不能简化成知识的移植,不能总是在念书本、背讲义,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负效应,而必须围绕提高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狠下功夫。德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活知识,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善于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让学生主动地向着完善的人格自求自长。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7篇

关键词:教师道德 师德 职业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生命价值的判断标准,道德在保证个人的自由本质的基础上还要升华为社会的和谐。“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对象中体现出来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相通,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包含了个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群体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哲学本源上看,道德与美同样源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目的上看,侧重生命价值判断的道德和侧重生命体验的美追求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因此,德与美不仅是五育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更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共同体现,两者在哲学根源和目标诉求上具有同质性。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包含以德性为核心的多项内容,多强调“德”及其内涵,实际上,师德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以美启德”是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古代文化传统中的美善同源

道德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终指向是“善”,而“美”在审美思想的萌芽时期更多的是从善的角度来解读。当楚灵王面对高大宏伟的章华台自豪地问大夫伍举“台美夫”时,伍举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在伍举看来,美是对各方面都无害的,而不是像楚灵王那样劳民伤财。伍举的“无害即是美”“美即是善”的美学观在先秦美学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和伦理意义。虽然后来随着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美”逐渐从“善”中脱离出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善”始终都是“美”的标准之一。孔子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说《武》乐 “尽美矣,未尽善也”,看似是将“美”和“善”分开了,但在评价标准上仍然是倾向于“善”的。

在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之初,也是常将“美”与“善”并举。亚里士多德曾说:“善是一种美。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善。”普洛丁也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原。”虽然随着美学理论的发展,“美”渐渐从“善”中独立出来,但“美”和“善”之间的必然联系一直都是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十六、十七世纪,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鲍姆嘉登、康德等人也将其定位为连接“善”和“真”的桥梁,在他们看来“美”与“善”并不冲突,“美”之中包含了合目的的善与合规律的真。

二、现代教育中德与美的结合

1.教师的善与美。教师的善是指“对受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教师的善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升华,它包含着强烈的人格美和社会美。

第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美、社会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遵从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定会对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视教育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献身于教育事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是人格美;而如果上升到人类建立在共同文化价值体系上的情感认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社会美。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表现在品德、情操等素质方面。品德,体现着一个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有所判断,形成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于真、善、美有所追求。这种追求,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有系统的习惯情绪,便是情操的表现。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在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美。”由此可见,人格美本身就与道德密切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荣誉八个部分构成。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人格美也始终贯穿其中。

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应当充分显示教师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本性,实现教师作为人的价值;应当帮助学生及他人寻找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学会选择人生道路。以上这些又都是社会美的表现。

第二,

崇高的师德与美学的崇高。教师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职业,但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劳动崇高社会意义的认识,对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来自于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自我道德觉悟的提高”。所以,教师职业的崇高来源于其“树人”的本质,这里的崇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事实上也符合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在西方的起源很早,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强调,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来自伟大的心灵,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与我们对“崇高”的德性探讨是一致的。

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的本质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并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因此,崇高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态展示。相应的,师德的崇高也表现出了这一对抗与提升的过程,那些在大地震中奋不顾身地护住学生的教师们,用感性形式的毁灭换来无数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些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教师们,用一生的时间表现了坚持的崇高;那些甘守清贫的教师们,正在同社会的畸形审美观进行激烈的斗争,其最终结果是精神的升华和飞跃。

2.德育与美育。崇高的师德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德育和美育是教育的两个方面,即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两种。但实际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每一种形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德育和美育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国语·周语下》分析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目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这说明,通过人体的主要审美器官眼和耳,人们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审美感知,并且感知的内容对人本身有美育作用。因此,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德育因素,这样才能使人明辨善恶,振奋精神,归心向善。此外,古希腊、古罗马的“净化说”“寓教于乐说”等美育原则也是与德育紧密联系的。

在传统观念中,德育侧重的是说理,用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等让人们知道行为的准则和界限;而美育则侧重于用感性的事物和形象打动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但北师大檀传宝教授在《德育美学观》中强调,德育美学观是对以往功利主义美学观的超越,是解除功利主义美学观危机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德育与美育具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既相融也相成,而且美育能够育德,德育也须立美。

三、师德之美的具体表现

1.身教之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以身作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则著名的表现师德的事例:一位北大的新生因为要去办入学手续,让一位看上去像校工的“老师傅”替他看包。在他一个小时办完手续回来时,那位老师傅仍然很尽职地守在原地。在后来的开学典礼上,他惊讶地发现,那位看包师傅竟然是北大副校长、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崇高的师德的确让人感动,而受他帮助的那位新生也必定能够受益终生。

身教之美包含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又包含仪表美、体态美、外在行为美,而内在美则主要表现为主体的人格美。在对教师的审美评价中,气质、风度、性格、知识、修养等方面的审美价值较为重要。虽然它们多是人的内在美,但却能够外化为人的行为举止,体现为外在美。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的总和,或者是指行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的行使公民权利责任义务的资格。人格美历来都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是人类所展现的强大的道德力量,体现着个体道德修养的完美程度。

在教育战线上,无数教师忘我奉献,无私耕耘,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理想境界,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有许多教师的自由精神超越了生与死的世俗考量。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典范的人格精神都具有原创性的生命魅力,可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2.言传之美。教师的言语表达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师能够将高尚的师德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语言之中。例如,一位姓缪的教师刚开始给一个新班授课,自我介绍后就听到学生中有人“喵”的一声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缪老师并没有生气,接着说:“我还没有讲课呢,你们就夸我讲得妙,那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希望你们能

一直夸我妙。”这样就巧妙地缓和了尴尬的气氛。

言传之美包括教师语言的内容美,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又要富于哲理,体现崇高的师德;还包括教师语言的形式美,即要有良好的语言形式,遣词造句准确生动。教师的言传之美还要注意使用教育言语的原则:正面教育,爱护学生;实事求是,平等民主;结合实际,因人施教;审时度势,择机而行;找准症结,晓之以理。言传之美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赞美学生和赏识学生。“在德育中对‘美’的关注与推崇是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更加丰富地体现了他的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美的,在他们精神世界中都有美好的愿望与追求。只要通过教师的发掘与赏识,使学生能感受到自身和身边的美——首先是人性的、心灵的,还有科学的、自然的、人群的、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学生就会更加理解美、珍爱美,最终能创造美,从而构建美满人生,创造美好的道德世界。”

高中生德育表现第8篇

关键词:中庸;德育思想;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

首先,从专业领域来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专业精神、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人文科学生缺少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化的单向度发展。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虽有自身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专业精神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公共课程设置看,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从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这个角度进行公共课程的选择,把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上课模式也大多采取简单的说教与灌输,学生相当排斥和反感。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为标准,把物质利益作为审视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他们的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过于重视学习社会上热门的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基础学科知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忽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表现为高校德育内容以及目的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法则也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当前许多高校的德育仍然局限于强调理论知识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传授,缺少对大学生生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与时展严重脱节。许多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信仰缺失、理想缺乏,道德选择能力明显不足。

(三)大学优秀德育教师团队匮乏

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然而,一些高校缺少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认识到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专门的德育老师,也需要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和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只是政工干部的职责,只是注重抓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长此以往,大学德育必然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中庸》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一)以“知、仁、勇”为德育课程的内容

在儒家理论道德体系中,有一系列的德性范畴,如仁、刚、简、温、勇、恭、知、宽等。《中庸》一书提出了“三达德”的道德范畴纲目,突出了知、仁、勇在儒家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地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品质或品德。孔子贵仁,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仁礼结合的伦理学说。而中庸人格首先表现为仁、礼的统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完善自我,是仁的表现;成就物之性,是智慧的体现。“唯天下至圣,方能聪明睿智”。天下仅有圣人,能够做到聪明睿智。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爱人,成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仁以孝父敬兄为先,又扩大为泛爱众,即爱父兄以外的其他成员。仁作为内在的德性和礼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

在以仁作为中庸至德性的人性根据后,孔子进而提出了要达到这种至德性还需具备的两个要素:知和勇。知,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能力。“未知,焉得仁?”没有这种理性的能力,就无法达到仁,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中庸。孔子之中庸强调时时用中,事事合理,这就必然要求一种理性的认识能力。至于勇,可以视为意志的品格,它首先具有自主选择的功能,还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坚韧毅力。孔子之中庸,是仁、知、勇的统一,并且也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中庸人格。

(二)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慎独与固执”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中极高明的一句话,也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德性即近代所谓理性,问学即接受前人的经验;“尊德性而道问学”,兼重理性与经验。“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在“至诚”这条路上又处于何种地位,《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从这个理解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手段,“至诚”之路需要二者的兼顾和统一。

“中庸”之道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慎独与固执”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方法。“慎独”最早出于《中庸》,是子思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法。“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自我反省,时刻警觉地鞭策自己,将不良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慎独,不只是掌握了修身以道的方法问题,更是真正认识到修身以道的意义、端正修养动机的问题。也可以说,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固执”是另一种德育的方法。“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要择善,省察内心,以保证自己始终处于明觉的状态,同时人们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要择善固执,以实现诚的境界。

(三)以“至诚、中和”为德育理想境界

《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后,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宇宙间的至诚之德是没有终止的,因而,人们追求至诚之德意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向着至诚的方向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博后、高明、悠远的境界。“诚”的最高境界不是“成己”,而是“成物”。“成者,非自成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宇宙与个体本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要实现理想的人格就不仅要成就自己,更要成就万物,所以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天人,和内外”。这样,也就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中庸》对“中和”的解释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思想。“中”实际上就代表了一种天命、天道。而将这种“中和”推之于万事万物,便是与天地取得了同样的地位,便可参与到化育万物的过程中。“致中和”的过程,便是“诚”的发现、认识并实现的过程。

三、《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大学应当重视“知、仁、勇”等传统德育内容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其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和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知、仁、勇”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的专业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应把握“中庸”之道,志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的态度积极主动地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信息资源,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使学生在学校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累之间达到“中庸”状态。学生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也不仅限于社会实践的积累,而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两者有力结合,将大学生内心的道德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在道德选择中不断提升。

(二)大学德育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

首先,从道德他律的视角看,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和环境来实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的目标,所以在德育课程上“不仅要关注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正如《中庸》所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德性引导,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塑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除了这种他律机制,还有一种自律机制,也就是《中庸》中讲到的“慎独”。早期儒家十分重视道德自觉与自律,以及道德自觉对于培养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功用。学校要用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他律转换成自律,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内省”的状态,内省是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大学生自我道德不断完善。他律和自律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二者兼具则相得益彰,二者分离则造成混乱和失序。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

(三)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古人说,“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既是社会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十分必要。《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教师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以广博的智慧吸引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操与无私地奉献感化大学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鹏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