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工程管理

高校工程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9 16:31:51

高校工程管理

高校工程管理第1篇

随着当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目标、管理手段与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程质量管理只是诸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兼顾招标管理、资源节约管理等。大量非专业人员加入高职院校校区建设队伍,这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原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迫使承建企业利用高效合理的管理体系着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这时,原有的管理指标、管理方法与手段就不适应高职院校这个特殊群体的工程管理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全局化的工程管理体系来构建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校区,改善工程管理,形成质量管理、价值管理、市场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范式。

2基于资源节约型工程体系的校区建设、政府工程及房地产建设项目对比分析

资源节约型工程建设不仅适用于校区工程建设,还适用于政府工程及房地产建设项目。为全面分析校区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我们有必要将其与政府工程及房地产建设项目进行横向对比。

2.1政府工程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工程的规模也呈逐渐攀升的态势。政府工程因投资大、涉及面广,其能否顺利完工、能否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并获得预期效益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政府工程的管理主要有六种:第一种,临时型,即计划部门下达建设任务后,由政府部门组建临时基建班子参与建设与管理;第二种,指挥部型,即一些具有长期基建任务的部门组建起指挥部,以执行业主的部分职能;第三种,代建型,即计划部门下达计划后,由政府部门全盘委托某一企业执行业主职能;第四种,事业单位型,即国家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执行工程管理;第五种,项目法人型,即政府设立企业法人,负责筹建与管理一些由政府投资的工程;第六种,政府部门型,即一些由政府部门投资的道路、桥梁、水务等市政工程由政府部门组织建设与管理。

2.2房地产建设项目管理

国内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管理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但受市场经济竞争的影响,这种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扭曲。第一,注重设计-招标-施工-预决算-进度控制的管理模式。从项目设计、项目招标到具体的项目施工、项目预决算和项目进度控制,房地产企业或多或少都参与了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往往不能发挥出其应有效应。建设单位往往设立项目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进行直接管理,并聘请造价顾问,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只是核查,而不直接参与工程管理。这就造成房地产项目的管理缺乏专业性。第二,垫资、欠资的资金运作盛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许多房地产建设单位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垫资、欠资方式促使项目提前完成,这诱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房地产泡沫,也导致了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虽然工程建设与管理之前,双方已经签订了合约,但是房地产建设单位往往不执行合约的相关要求。

2.3校区建设管理

现有的校区建设管理与政府工程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大同小异。高职院校以招标的方式,在建设各个阶段分别委托相关建设单位进行施工与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项目的整体掌控。一方面,在高职院校投放招标计划之后,缺乏相应的监管组织对承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以至于建设单位如何开展工程进度、如何进行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仍然以成本、利润作为管理的重点,对资源节约与否则考虑较少,以至于工程交接之后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在校区建设中出现明显的季节性,7、8月学生离校时节正是施工黄金时段,必须充分利用这短时间的资源闲置期快速建设好已开工工程。但为了配合开学的日期,赶工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往往忽略管理的真正目的。

3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校区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工程管理,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节约型校区建设工程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决策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实用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一准则层。为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校区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运用熵值法来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指标系统,以构建起合理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

3.1熵值法介绍

在信息论中,熵是人们对不确定事物的一种有效度量。信息量与熵成反比,信息量大,熵就小,反之,亦然。根据熵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事件的随机性、某个指标的离散性。所以,建立健全熵值法的工程模型对促进在建项目的资源利用率及对已有资源的整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说来,熵值法的主要步骤为:第一步,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即将异质指标同质化,也就是将负向指标转化成正向指标;第二步,将指标值转化为评估值;第三步,计算具体的熵值;第四步,判断指标的离散程度及计算指标的差异系数;第五步,确定指标权重,进行综合选择。

3.2熵值法在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指标系统中的运用

3.2.1集成管理系列在项目分析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并加以协调利用。集成管理层应统筹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工作,使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尽可能地发挥应有的能力。一方面项目顾问负责监督项目的整体施工与管理,严格按照合约执行工程管理,完成集成管理层的交代任务。另一方面,成本控制人员应该全程参与严格估算工程造价,并与施工人员一起完成工程施工,既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又保证工程建设与管理符合资源节约型高职院校规划与建设构想。

3.2.2范围管理系列定义项目的边界,着眼于“大画面”的事物。例如项目的生命周期、工作分工结构的开发、管理流程变动的实施等。工程管理的成功与否不仅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周期有关,还与项目本身的运转周期与质量有关。某一个项目的资源利用率高,但工程本身的生命周期短,则这种工程管理在范围管理上就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好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边界,以长期的、发展的眼光做好项目规划,将工作分工、项目管理流程与项目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

3.2.3时间管理系列另外,要求培养规划技巧。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当项目出现偏离规划时,如何让它重回规划,保证工期。项目管理者在程序的约束下,控制按照项目合约进行施工与管理,促使招投标双方利益最大化。但是,当在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发现工程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管理人员就应该重新规划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时间,适当变更工程管理模式,从而强化时间管理效率。

3.2.4成本管理系列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培养经营技巧,处理诸如投资估算、计划概算、成本控制、资本预算以及基本财务结算等事务,还应掌握较强的合同管理技巧。例如,应能理解定价合同相对于“成本附加”合同所隐含的风险,了解签约中关键的法律原则。其中控制资源和成本的核心内容是将资源和成本的投入降到合适的水平并保持已降水平。

3.2.5人力资源管理着重于人员的管理能力,包括冲突的处理、对职员工作动力的促进、高效率的组织结构规划、团队工作和团队形成以及人际关系技巧,包括责任、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的加强,特别是员工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

3.2.6风险管理系列项目管理人员还应该在风险确定、风险影响分析以及风险应对计划上做好规划。第一,项目成立后,应该从专业的角度评估工程的风险,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及时使用。第二,以高职院校为主要环境背景,着重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校区建设工程的主要因素,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第三,本着零风险的态度,追求高社会效益,制定好工程风险应对计划,调动工程建设各部门相关人员参与风险管理,形成评估、管理、追踪为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3.2.7质量安全管理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在熟悉基本的质量管理技术基础上,用专业眼光注重安全控制。例如,制作和说明质量控制图、实施规则等尽力达到零缺陷等。一方面,让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意识到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要求各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招标-施工-交付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把工程的每个流程落实到实处,以实际行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3.2.8循环管理系列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使用管理手段、技巧,掌控工程建设项目的可循环管理因素。在此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与高职院校相关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足够了解高职院校本身的水电安装、房屋建设、建设实施等情况,达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中应用,从而为工程建设向可循环、可利用的阶段迈进。此外,项目管理人员应该适当采用高效节能的原材料,本着节约资源的管理理念,促使工程向着循环管理的方向发展。

4结语

高校工程管理第2篇

关键词高校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的发展,既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日趋程序化、正规化、法律化。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工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是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重新得到各界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也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10年,我国各高校对建筑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的新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高等学校,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量”的角度看,已经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发展;从“质”的角度看,也在逐渐老化,不堪重负,有些建筑甚至成为危房;从“美”的角度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适应,与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极不吻合。高等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维修、改造、装饰美化等所需列支的经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所占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从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志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空间的拓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二是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办学硬性条件普遍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是高校学生的住宿和膳食条件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过去,高校工程项目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机构设置与环境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高校的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与后勤的关系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由学校的基建处和后勤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定经费额度以上的新建工程,由学校基建处经过规划立项等严格审批程序确定经费预算等,前期报审后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方,使其依法建设;对于维修改造工程,则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来承担,所以无论是规划立项及预算、还是队伍的确定等,多少有些随意性,有时被戏称为“手指工程”,领导或部门提出要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就边设计边施工,计划性差,经费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的好坏全凭施工方的“良知”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没有正式的监理队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可靠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需要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对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对专项工程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管理,这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学校相继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管理办法》;2004年,参照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设施改造与房屋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后勤年度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一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工程也必将逐步按照正规建设工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2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积极探索加强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特别是修缮、改造过程中的审批、内控、内审、监管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也不够规范。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贪污、受贿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结合多年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还影响着高校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

在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提出之前,高校的建筑工程(含维修改造工程,下同)市场几乎是由学校内部的施工部门占据的,这些施工部门在各高校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总务处修缮科,有的叫总各处房修科,无论称谓如何,其性质都是相似的。当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学校直接委派给总务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有些工程就省略了工程的扣投标阶段。学校的后勤部门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维修改造工程就应该由后勤来完成,至于如何来管理,则由后勤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工程施工进步要求进行安排。有时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也是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在这种施工状态下,缺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工程目标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样的工程可以说没有什么“项目管理”而言。

随着我国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建筑工程市场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学校后勤部门垄断。学校也制定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家法律及财政制度相匹配的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得到提高,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而且由于高校市场的相对放开,一些资质等级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涌人高校建筑市场,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筑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但由于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深入不够,高校还不能完全对工程市场彻底放开,以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一定的阻碍与制约。

2.2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边缘化”倾向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建设资源,对高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尽管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地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能随意地扩展办学空间。退一步讲,就算扩展了办学空间,但老校区的建筑物“老龄化”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老龄”建筑的修缮、改造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重视对大型的新建建筑的项目管理,认为大型的新建建筑才有必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去筹划,而忽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这就是所说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边缘化”问题。其实,维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占学校工程项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2006年度用于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经费就高达800多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所应遵循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自然不同,但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样不能与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有关规定相悖。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较高效地应用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改善,并在改善过程中尽可能高地保证质量、控制经费,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新课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全新领域。

2.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都比较早,许多高校目前的基础设施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早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快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单凭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高校校园相对比较封闭,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各高校在教、学、研方面的发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在逐年增加,各高校纷纷在学校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邮局等,使学校以一个“小社会”的状态存在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等甚至“足不出院”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程的迫切性而缺乏必要的规划,有时甚至出现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4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多由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基建处(科、办)来进行管理,若遇到校区扩建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随着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市场化,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已日渐明显。

2.5 高校新建工程项目经费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基本是国家财政拨款或学校自筹,但由于这些年,学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使得许多工程匆匆上马,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大量的洽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3.1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加以重视和加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逐步为高校摸索出一条更科学、更规范的投资决策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3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问题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 实行干部轮岗制度,并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学校的干部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轮岗,又称职位轮换,一般指在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使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首先,可以实现人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其次,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经受锻炼,激发振奋精神、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再次,可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大力倡导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作用。

3.5 要高度重视高校整体化校园规划

在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化、开放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高校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就校园本身来看,高校整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校园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同时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以营造丰富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氛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特别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认真解决好新老校区的优化组合、优化使用问题。对这些新校区今后的使用,学校一定要认真筹划、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其作用。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能用得失当,更要防止在对校园做出科学规划之前,又去盲目征地匆匆建设新校区。

面对未来,高校工程建设工作的必然出路就是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高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学红.现代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高校工程管理第3篇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基建工程已经由财政拨款向着多渠道投资的方向发展。为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高校对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符合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加之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经验,使得高校在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中遇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已经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立项论证不科学

高校基建工程大多属于扩建或改造工程,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工期要求比较严格。正因如此,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立项比较匆忙,缺乏系统的项目立项论证。甚至有些高校为了赶进度,存在着领导拍板工程的问题。这导致高校基建工程概预算准确性难以保证,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预算和施工同时进行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更无法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导致高校基建工程很容易发生预算超标的问题,酿成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风险。

(二)设计把关不严,设计变更超预算

正因为高校基建工程对过分追求项目建设效率,导致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为了赶工期,忽略了对设计质量的把关。还有些设计单位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未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就盲目的开展设计。这导致工程设计经常出现问题,设计方案根本无法得到实施,致使施工中工程变更的现象十分普遍。工程变更项目数量的增多,直接导致项目超越算现象比较严重,并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困难。

(三)工程合同签订不严谨,随意性大

高校作为教学单位,其对基建工程的建设和项目管理经验并不丰富。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大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发包,但高校管理团队由于对市场行情不清楚,仍然习惯采用粗犷的承包和合同签订方式。这导致学校的基建工程经常先施工后签合同,致使签订的工程合同缺乏专业性和严谨性,导致工程结算阶段发生很多不必要的劳资双方经济纠纷,甚至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

(四)竣工结算不及时,审计难度大

及时的报送竣工结算资料,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但由于高校施工合同签订不严谨,对工期仅仅有口头上的约定,导致施工单位对报送合同工作不积极。这使得高校基建工程常常出现施工单位工程竣工结算资料迟迟不报送的现象,导致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加大,影响了竣工结算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二、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一)严格把握好工程造价关

为了提高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质量,高校项目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视,适当提前审计工作,做好项目立项、设计的监督和审批。只有审计部门提前投入工作,并提高对项目估算和概预算的质量,才能确保高校基建项目不会出现超预算问题。审计工作的提前开展,还有助于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并提前做好项目资金的准备,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除此之外,一定要选择工程招标模式来进行项目发包,实现对施工单位资质、技术的优选,确保学校基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运用市场竞争来优化项目施工质量,并更好的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二)严把工程招标上的控价审核关

现如今,建筑市场上普遍采用工程量计价清单的工程造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项目的投资风险大部分需要校方单位承担。正因如此,高校在基建工程项目中,就更要加强造价管理工作水平。实践证明,在高校基建工程中,采取平行委托编制招标控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工程招标控价的完整性,并避免出现工程缺项、漏项和清单描述不清的问题,因此这种模式可以在高校基建工程中推广应用。

(三)把好工程招标监督关

在高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提高对工程招标模式的认识,并提高工程招标工作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力度,确保参与招投标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招投标管理经验,并做好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其次,要做好投标报价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投标报价控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尽量较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招投标成本。

(四)严格把控工程跟踪审计关

为了提高学校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审计人员可以采取跟踪审计的方式,实现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施工开始就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并做好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工程款支付等一系列跟踪服务,实现提高工程造价审计控制的工作质量。

(五)完善内部管理

高校作为教学单位,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缺乏足够的工程造价控制经验,这也正是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关键。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队伍,通过专业人才的外聘和内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高校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从而推动高校内部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高校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虽然当前各高校在项目管理和造价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但相信通过制度的完善、经验的积累和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将逐步提高,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高校工程管理第4篇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1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暴露的问题

国外相关学者在进行对中国的教学调研时曾经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受到人才的制约,从而难以有效的推行产业升级计划。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判断,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主要使用书本型、理论性以及教师单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很难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培育出的高校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应当改变当前以课堂、教材、教师等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当面向社会需求以及日后的工作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走上一条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道路上。笔者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进行调查,总结了如下几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水平差异明显,许多院校需要对专业进行提升

目前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而这项学科是一项涵盖较广、跨度较大的学科体系,有着理论紧密连接着实践,并且呈现出文理交融等特性的综合性学科。此外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存在差异,各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开设院系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水平也有很大不同[2]。当前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专业有六成的学校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社会突然对此专业需求扩大,导致许多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直接开设这项专业,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述院校在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后并没有跟上相关的配套设施,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到全面的知识技能。

1.2缺乏实践教学

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调查可以看出,多数高校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学生缺乏对这项专业的了解,并且对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认识概念,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学生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切身了解,影响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的能力培养。

1.3缺乏对学科定位的准确认识

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还有这一定的分歧,不确定这项专业应当是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还是应当以管理技术作为中心进行教学。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将不同的方向的专业捆绑到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导致了不同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放在了不同学院中,。如有些学校将工程管理放到管理学院。有的则放到建筑工程学院。这种学科定位上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专业课重视也不同,所以最终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与知识架构也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对于日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2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2.1突出重点课程,合理进行专业课设置

各个高校之间工程管理的归属存在差异,有效高校将其划入管理学科、有的是工科;此外还有着房地产方向、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如何划分以及哪种培养方向,都应当让学生明白核心课程是哪些,这样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的知道学习重点[3]。此外不仅要指明重点课程,还需要强化重点课程所配套的实践。当前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到了社会工作后,空有书本知识而不能施展,还需要从头进行实践学习,面对这种状况就要有针对的去解决,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实践。

2.2高校明确培养目标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专业牵涉到建筑施工领域的许多环节,所以在进行专业的设置上,许多高校以为求大求全,但是在实际的培养方向上,却没有清晰的目标,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工程管理教学中,要明确和清晰培养目标,在不同专业上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其他专业,只有搞懂了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在进行其他方向上的学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3强调对学生专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社会中许多建设单位反映,当前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与之配套的职业素养却较低。进入工作单位后,在实际的工程管理时间中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在一些人为因素上对建设工程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这当前高校教育中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所以这一点也应当应用到高校教学的优化中去。

2.4对教师队伍进行机构上的优化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大建设的时期,迫切的需要实践性人才。而在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工程管理教学理论知识储备上较为雄厚,但是在实践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在面对工程管理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解决方案缺乏操作性、过于理想化等现象[4]。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认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进行师资力量建设时,应当注意多使用实践性人才进行工程实践类的教学。工程管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较强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发展中应当注意理论知识需要搭配着实际的工程管理实践进行,也就是说高校应当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时间培训,使教师对实际的工程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学生能够从学校也学习到工程管理的实践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国家在应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以及高效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将实践项目与专业知识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全方位的让学生认识到应用管理专业的特点,并且有效的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保证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质量上的提升。与此同时,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发展中也需要依托工程管理的行业与社会支持,我们国家的高校应当在办学中通过突出自身优势的办法,形成专业特色。并在进行理论教学的环节中,不断的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时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课题研究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9.

[2]谢丹凤,郭树荣,李素蕾.基于递进式思想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教学特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

高校工程管理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基建 修缮 工程管理

1.高校基本建设和修缮改造工程概述

1.1 高校基本建设的现状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各类高校普遍扩招,使得众多的学子圆了大学梦。我国高校已由1978年的598所发展到2011年的2429所,在校学生由1998年的341万人发展到2011年近3000万人。然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老化,教学、实验用房,学生公寓严重不足。许多高校都面临着扩大、调整、改建、新建等各项任务。高等院校基本建设、修缮改造成为高校发展的保障。高等教育走向市场的今天,拥有足够的办学空间,先进的教学设施,就能吸纳足够多的生源,其规模效益凸显。《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GDP 的4%(约13万亿元)。这也为高等院校基本建设、修缮改造提供了资金保证。

1.2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范畴

高校基建工程是指教学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物的建设。高校基建维修工程是指零星土建、装修、场地硬化、道路铺设、庭院绿化、教学或生活用房水、暖、电的改造、抢修、拆除工程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

1.3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特点

(1)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多数为修缮改造,涉及的工种多、施工地点多分布零散、工期短,多的一、二个月,少则一半天,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大多数没有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多采用定额计价,不使用清单计价方式;较大的改造项目,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工程管理面宽。

(2) 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目标涉及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对其规划、质量、投资、进度等进行全方位跟踪式管理,不能由监理单位完全替代。

2.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的内容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与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均可按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分为项目前期管理;项目中期管理;项目后期管理;具体内容见框图2-1和框图2-2。

2.1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计划管理

高校基建修缮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情况,结合各院、系部的修缮改造要求,深入调查情况,按轻重缓急、预算资金,将基建修缮工程分为零星工程、抢修工程、专项工程。强化修缮计划和决策的严肃性,减少盲目性。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定目标、定计划、定落实、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按现行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并在确保质量、进度、安全的前提下,控制造价。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2.2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

大、中型的基本建设、装修、改造工程的管理,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认真调查中标的或外委的施工单位资质情况、技术力量情况、注册资金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并在合同中明确质量、结算、进度、安全、保修及违约责任。对本校的施工单位也要加强“三控一管”。 并对修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进行监控,抓好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投资的预期效果。对施工项目改造情况说明、图纸等竣工资料留档备查。

3.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特点,各高校都制定了自己的基建修缮或小型工程管理规定和办法。但在修缮工程的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3.1 修缮管理程序制度不健全

从工程立项、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就宏观方面,国家对零星修缮工程具体的约束性很少;就微观方面,大多数高校零星修缮工程管理制度或措施,操作性不强。后勤社会化进展不完全的高校采取后勤处牵头、审计处、财务处、基建处协助粗放型管理模式。

3.2 修缮工作量大、项目多

随着高校校区的新建项目逐年累计增多,由于每个单体从立项、设计到竣工投入使用的周期短,经常有年初开工建设暑假结束就要使用的工程,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在确保主体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赶进度,特别在工程后期阶段对一些细部问题管理不够,给以后的修缮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建筑上的主要通病以显现出来,加之各个单体工程即将或已过保修期,后勤部门将面临着大量的修缮工作。

3.3 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修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道路、上下水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修缮时间相对集中。对于其管理,是由后勤安排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对工程施工要求进行安排。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或者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使得其监督管理较为困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部分工程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对于修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工程方案确定及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个别施工人员为一已之私,修缮材料以次充好。比如,明明应用三级钢筋而使用二级钢筋,基础梁和圈梁砼标号分别为C30和C25,施工中进商品砼时都用了C25。监管力度低,致使工程质量下降,返工,浪费现象较多。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3.4 缺乏计划管理意识,缺乏整体规划意识

目前高校建筑、旧有基础设施多数已超过设计合理使用年限的一半时间以上。原有设施破损、老化严重,超负荷运转,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更新、修缮或重建。但是项目布局选址及修建先后次序、修缮档次、标准上没有一个整体规划和设计。如何修缮,工程管理缺乏严格论证和整体规划, 高校每年都将修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但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有些领导对小型修缮工程重视不够,后勤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仅凭现实急需和个人意志办事或领导意见办事,一遇建设任务就临时设计,仓促上马,急于求成,往往造成布局混乱,使用不便,导致校园道路、管沟反复开挖,当年修缮次年拆除等重复建设现象屡屡发生。修缮程序不规范,缺乏计划管理意识。与学校的整体规划不统一。修缮质量无法保证,有些修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3.5 校外施工单位预结算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

高校修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采用定额计价,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基建审计部门审核。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对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了解不透。被校外施工单位钻了空子,在一定程度上虚报工程造价,结果使工程造价提高,学校蒙受损失。

3.6 审计、核算造价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高校非常重视修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修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修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审计的重点往往放在新建大型项目上,小型修缮项目的审计仅放在程序上,缺少工程修缮的全程跟踪,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会计出身,业务水平有限。工程审计对其来说专业性强,要深入掌握基建修缮工程各相关专业知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全过程监督力度不够,工程审计存在风险。

4.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4.1 修缮工程项目立项审批难

各院、系、部修缮项目多,涉及面广,由于修缮资金的限制,在修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修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后勤基建修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修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修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修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缺乏掌握学校有关方面工作的能力;不能对主管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使该立项的没立,不该立项的立了。人为造成资金浪费,审批困难。

4.2 修缮工程项目的经费控制难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具有工程量小、报修部门对专业知识不了解,施工内容不确定的因素多,增减弹性大,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修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修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修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3 修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难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存在单项工程量及修缮金额较小的特点,修缮工程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地点变换频繁。使修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上级修缮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或干脆缺乏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基建修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修缮工程质量是高校基建修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4.4 修缮工程项目的工期控制难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修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后勤社会化程度高的高校修缮施工队伍多来自校外,受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单位,节、假、双休日多不上班,人员联系通道不畅,工程进度难以保证。

4.5 修缮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管理重视得不够

由于高校的基本建设的大型新建工程及大型装修工程施工由基建处负责,其工程主体都有竣工图和工程管理及保证资料存档。但其配套的水、暖、电外网附属工程多没有竣工图存档。后勤社会化程度高的高校修缮施工队伍多来自校外,由其施工的电气增容改造,给、排水,直埋的暖气管线

和道路雨水管道,过路预埋管、沟,在施工后多没有施工图,更不要说竣工图存档了。出现跑水、连阀门都找不到的现象和施工中造成地下光缆、电缆、管线挖断破坏的事件时常发生。

5.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措施

5.1 有计划地确立修缮项目

基于修缮资金的限制,无论是高校整个修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修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要对各系部申报的拟实施的基建修缮改造工程逐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深入实地调研、精心设计,确定修缮工程方案,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在满足使用单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编制项目概算。按轻重缓急,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确定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并为突发的临时抢修工程项目留出一定预备费用。在确定项目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定出开竣工时间)、质量控制(制定目标)、投资控制(年终结算不可超出概算)等,以达到强化修缮工作计划与决策严肃性的目的,减少进而杜绝修缮工作中的盲目性。

5.2 基建修缮工程进行可行性论证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涉及资金较大的如教学楼、学生公寓等的装修改造,达到公开招标所规定额度,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师生日常生活、科研、教学的需要,应经过科学的论证。首先由使用部门提出修缮要求和目的,基建、后勤、财务、审计管理部门制定建设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工程预算等项目可行性报告,再由校办公会讨论通过,最后由主管校领导审批,形成决议,主管部门才可招标选定施工单位。

5.3 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

实行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两者共同管理、监督工程,使用部门负责工程的使用要求,管理部门监管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分工合作责任明确。

5.4 严格规范招标行为,确定施工队伍

修缮工程规模达不到公开招标所规定额度,高校又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应根据项目特点,邀请建筑市场上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适合的3-5家施工单位。较小的项目由后勤处牵头、使用单位、纪检相关部门组成议标小组。达到公开招标所规定额度的项目,由主管校领导牵头聘请专家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对于高校自有施工队伍的,其有能力施工的小型工程、抢修项目及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应由其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节约资金。且有利于使用修缮。对于自有队伍的施工材料,单笔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宜采用招标采购方式进行,以做到材料采购透明。

5.5 严格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性文件。修缮项目的施工有别于新建工程,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对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一一明确,并对承包方擅自转包、违规操作等明确处罚措施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必要时,应建立修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5.6 加强修缮工程施工管理

修缮项目的施工与新建工程不同,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因素,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十分重要,应该尽可能委派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工程师或聘请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督管理。

(1) 控制修缮项目的变更

修缮改造工程的工期短,工程变更多。应聘请或指派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全程跟踪监督管理,确保工程方案落到实处,处理好突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工程,以及暗埋的管道工程等隐蔽工程必须严格验收,认真做好验收记录、签证工作,并附以变更图纸,为竣工后的工程结算和今后的修缮、改造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资料。

(2)控制修缮项目的工期

高校修缮工程的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必须做好与有关单位的协调、联络、调和工作。组织协调是实现有效进度控制的关键。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建设周期,是促使工程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高校的重点建设工程,大都是确保招生或教学急需的项目,工期短、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是施工进度计划。对具体项目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画出横道图或网络图。管理者按预定的项目计划定期审定实施进度情况,分析并确定进度拖延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的工期竣工。

(3) 控制修缮项目的质量

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机、方法、环境五个方面。是全方位,全过程的。通过分析、研究、对比的方法,在确定可行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方案、工艺、设计和措施的控制,通过指导、督促、检查建立良好的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旁站检查、测量和试验的方法进行控制。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还要审查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要求必须持证上岗。让“对的人”干“对的事”。对材料要做好检查验收,严把材料检验关。混凝土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对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距离也要考察,运输距离太远,造成到达施工工地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对无生产厂名、无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无产品说明书的“三无”产品,坚决不得用于施工项目中,做好材料的收、发、储、运管理工作。对机械要了解其工艺和性能,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建立各种管理制度。采取平行检验、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对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2)对工程实行定期回访,后评价。将其施工质量情况列入绩效考核,与其收入挂勾。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必须实行监理的项目,委托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修缮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由基建、后勤工程师控制,项目竣工由使用单位、纪检、审计、财务、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同时对工程重要部位要做好技术备案。

5.7 加强高校修缮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

注意安全、文明施工,保持校区清洁、安静。在抓工程质量的同时,我们也不忘把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如遇考试期间,尽量安排低噪音工种,除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种,如浇筑混凝土之外,一般晚上施工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等等,以此来降低噪音,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校园日常工作的影响。

5.8 加强修缮项目投资经费的全过程控制,降低工程造价

(1)修缮施工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

①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现场签证、工期与质量控制均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2)高校修缮工程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施工过程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窝工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所占的份额。而且,修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导致修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修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高校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或自己的队伍不能胜任的修缮工程,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

(2) 修缮施工过程的经费控制措施

①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修缮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十分必要。目前,因修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高校修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

② 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修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多方面衡量工程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定额、取费标准、材料差价等因素,认真评定工程投标价的组成是否客观、合理。

5.9 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1) 工程价款结算的原则

工程结算应本着依据合同、实事求是真正做到:(1)使用部门的满意原则;(2)施工现场签证资料真实性原则;(3)审计严格、公正合理原则;(4)财务依据审计部门审核付款的原则;(5)竣工结算资料完整及时归档的原则。

(2) 工程竣工结算

施工单位按修缮计划方案或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所施工的工程,经验收合格,向学校基建、审计部门报送竣工结算书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审计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审核并提出审查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后,校财务处按双方认可的经审定的结算书结清工程款。

(3) 工程审计监督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监督了施工单位,另一方面又监督了建设单位,在修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审计部门在注重结算审计的同时,应注重项目的过程审计,全程参与项目的立项论证、招标投标、合同签订、现场管理和竣工验收等过程,对高校修缮工程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对招标项目,严格按照合同、招标文件、竣工图纸、经工程师签证的变更洽商、工程量清单细则审核工程量,对采用定额计价的还应重点审核套价、取费等是否合理,实事求是做出修缮工程决算。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制定的资金使有计划内的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修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6. 基建修缮工程的档案管理

6.1 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高校的基建档案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科学依据。其中竣工图纸管理在基建工程项目档案中占有很大比重。从归档的利用情况看,学校对竣工图纸利用需求较频繁。因此,只有做到图纸与实物完全相符,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竣工后的实际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建设者也很难永久地记述清楚整个工程全部详细的运作过程,特别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隐蔽工程和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无法重现在人们面前。只有将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程中形成的竣工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档案及时归档,才能为后人合理使用与管理建筑物、构筑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可通过基建资料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规模和办学理念。

(2)在新校区新设施的建设,老校区的扩、改建、修缮、增容改造中发挥独有的作用。

一所相当规模的学校不仅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林立,而且地下各种管线和各类工程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这些建设和设施是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的必需,一旦受到破坏,可以根据档案所提供的依据,尽快组织抢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之恢复正常。

(3)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基建档案,不仅减少了重复劳动,而且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6.2 基建档案管理的作法

(1) 注重新建工程的竣工图、工程管理、工程保证资料的收集和存档

对于高校基建处负责的新建单位工程,从工程报建到竣工验收及结算的全部资料应由专人整理,收集,提交一整套合格的工程竣工资料给学校档案室存档。特别是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编制提交。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应由学校档案或基建处专人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指导做好室外配套管网综合图纸的编制工作。有条件的可向后勤部门提供一套完整的竣工图已备修缮改造急需。

(2) 注重小型工程、改造工程的竣工图纸的收集和存档

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或修缮改造工程,往往设计单位不设计室外水、暖、电、消防管线图纸,而这些恰恰是高校内施工利用率最高的图纸。有能力的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施工或根本没有设计按建设方的现场要求施工。工程竣工后,校外的施工单位离开学校,没有人说清地下的具体情况,致使给后续的修缮改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这类图纸的收集和归档。

(3) 注重电子数码信息收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数码存储技术日臻成熟,U盘、光盘、移动硬盘用于竣工图的存储管理,不但存储空间大,便于保存,而且便于查找利用。目前建筑设计已实现CAD化,施工中的变更可以方便的修改。

(4) 注重学校地下总图的修订绘制

高校建校多在二十几年以上,随着新建筑的不断建设,旧建筑的修缮改造,地下管线不断增加,即使有图也大都是单体竣工图,而建校时的校区地下管线图已远远表达不了校区地下管线的全貌,在校区的建设中不能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因而,学校地下管线总图的补充修订绘制是高校基建档案的重要工作。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7.结语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及时总结探索,持续提高高校基建修缮改造工程的管理水平,随时对工程情况、投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时刻把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探索高水平地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工作的方法,切实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陈选程.谈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安徽建筑,2009 年第16 卷第2 期

[4]王艳.浅谈高校维修工程管理[J].成功(教育),2010,(3):174.

[5]唐凌峰.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2009(3)

高校工程管理第6篇

(一)维修工程项目缺乏规划性。我国许多高校都是几十年前建成的,有的时间甚至更长,许多基础设施老化,多年未能进行大规模修缮,这一现状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要求,大量的办公用房、实验室、道路、绿化都等待返修改善。可是高校每年的维修资金十分有限,由于项目多,资金紧张,高校的维修项目立项时,严重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但是先修建什么,后修建什么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主要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办事;加之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大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造成的结果是维修工程项目缺乏规划性。

(二)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维修工程主要由学校总务处等后勤部门直接实施,由于维修工程量小,加之高校后勤维修工程项目复杂多样,类型五花八门,存在着对建立系统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有畏难情绪,对建立维修工程管理制度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在维修工程管理中缺乏维修立项、项目批准程序、施工单位选择、材料采购、现场管理、竣工资料的收集、维修后的保修和使用情况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或措施,使维修工程无章可循、无据可依,造成部分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维修工程造价管理不完善。我国工程造价主要依据相关定额进行预结算,由于高校维修工程类型多样,定额不能完全包括维修工程的所有项目,使得有些维修工程无据可依,有些单个工程项目金额不大,且多为临时或突发性的,计划性较差;加之施工时间紧,缺乏招标环节,项目实施中常采用“口头协议”,使得材料的认价困难,维修工程内容的变化、增加、窝工、返工以及定额的滞后和市场的变化都增加了维修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有些施工单位预算高估冒算,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维修工程造价管理不完善。

(四)审计监督环节有待提高。审计部门对小型维修项目工程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但一般高校的审计部门就有几名员工,学校需要审计的项目很多,审计部门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大型新建工程的过程审计和结算审计中。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道路、上下水以及一些基建工程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维修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进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高校对小型维修项目工程审计监督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维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规范维修工程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可以使维修工程项目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出发点。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修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二是维修工程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考勤、考核、奖惩制度;三是维修工程申报程序和批准手续;四是工程招标管理和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审计制度等。

(二)提高维修项目的计划性。高校维修部门要对学校需要维修的项目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学校所需维修项目的全部现状,并建立相关资料的档案。在全面了解现状基础上,每年年底先由各学院、系、资产等部门提出维修项目,再由后勤部门会同财务、审计、资产等部门规划论证。对维修立项要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考察、调研,与申报用户沟通,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减少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对已经批准的立项项目,管理部门要统筹好维修资金,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来安排维修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顺序,尽量防止超计划施工。

(三)加强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积极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维修项目校内公开招标的起点金额。为了统筹招投标活动,可组建招标领导小组,成员由基建、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人员和建筑专家、法律专家组成。所有招投标活动必须在招标领导小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推行招投标制度有助于建设成本的降低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优选施工单位。无论是实行招投标的维修项目,还是未实行招投标的小型维修项目都必须签订施工合同;订立合同时,应明确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并对承包方擅自转包、违规操作等明确处罚措施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四)重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维修项目的施工有别于新建工程,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因此在施工阶段除了实现与项目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以外,对施工全程的监督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应该指派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监督,制约并配合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方案落到实处,处理好突况。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施工规范等,督促施工单位施工,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严把工程材料关,防止以次充好,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无特殊情况坚决不作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项目,要先计价后,按照变更的程序和手续进行审批。维修工程完工后,要细心做好工程验收,对于因种种原因导致工程没有按时完成、产生质量问题、不能顺利验收等情况,需要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费用等责任后果。

高校工程管理第7篇

【关键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施工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及上级文件进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维修施工管理要科学规范的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建立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对施工队伍完成的维修工程,收取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对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责令其返工,拒不返工或返工仍达不到要求的扣除其质量保证金。对提前完成施工并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四)加大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工程竣工后,严格细致地计算监督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维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连之,闵启武.对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7).

[2]罗春霞.浅谈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3]陈亦文.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与管理,2006,(5).

高校工程管理第8篇

一、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辅导员精细化管理必要性。从当前的高校学生工作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仍然处于维护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的时期;在高校扩招、学生难管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和政治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因此,对辅导员工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同时也是确保高校稳定发展的要求。(1)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复杂。大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对象,有理想、有抱负、学历高、年轻有活力、信息反映快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特点。随着全球化速度以及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人类思想解放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垃圾文化对当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不仅在行为、思想上出现偏差,在理想信念、学习目标、自我约束、就业压力、家庭经济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力度以及学生数量的上升,对于日趋复杂的思想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精密的流程化管理。(2)工作内容成果化。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直是最繁琐与具体的,所以也让很多人忽略了对法律的研究与探寻,这对辅导员工作成果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辅导员的工作一直是起早摸黑的,但是很难落实到具置,对交流、学习、推广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正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直接性与繁琐性,才让我们更加笃定,必须将其作为艺术形式进行研究,教育研究不仅是教育家与专职老师的事情,对辅导员流程化管理进行探索,对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也有重要作用;它能加深辅导员对各项工作的把握与认识,加速工作形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果。(3)工作团队稳定化。辅导员作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主体力量,从近期全国普通高校辅导员建设性调查结果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待遇不高、素质偏低、数量不够、缺乏积极性等特征。由于大部分辅导员的任职时间不超过五年,缺乏职业认同感,从而对工作条理性、有效性、科学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完善辅导员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模式,在努力增强辅导员工作创造性、积极性的同时,为高校创造出具有高素质的辅导队伍。2.高校辅导员流程化管理的可行性。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流程化管理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发展出来的技术与理念;它用一种极为规范的业务流程,以不断提高组织业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逐步由科层制向职能化的管理形式转变,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就面临着每项工作都需要清晰的结构,各流程必须有对应的内容;而对于不太清晰的内容,必须明确定义。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内容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流程精细化管理是以高效规范的办事流程为核心,以学生成才为落脚点与出发点,从而生成稳定、服务、发展的管理体系。在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及时梳理各种工作的内容;通过设定工作时间、资源安排以及预期目标,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与评价,最后达到强化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组织信念为核心,整合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以及荣辱观,开展符合时展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活动。在日常工作,流程化工作的重点是整合资源,构建对应的机制。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完善组织结构,推动管理流程。

三、辅导员工作流程化管理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