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资源生态效益

水资源生态效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7 16:02:27

水资源生态效益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1篇

关键词:农业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内涵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56-02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1],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以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和水污染为主的水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破解水问题,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中度缺水国家,根据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 816.2m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亩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 [2]。农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城市的扩张都需要用水,缺水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是成为干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农田灌溉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稳定和增产的基本措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农业用水量过大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尖锐化,而发达国家,如法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2.5%,美国为48.7%,农业用水量不到总用水量的一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将不得不采取生活和工业用水发展优先于农业用水的方针,意味着未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将继续增加,加上生态环境部分地区恶化严重,生态用水必须得到保障,因而农业用水的所占比重势必降低,而且其绝对数量也可能减少,农业用水面临巨大压力。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农业用水在现阶段中国用水结构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节水有巨大潜力,实现农业高效用水是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关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一、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十分重要意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以最少的水资源利用与消耗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农业用水来讲,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就是指在相同耗水量的情况下,使农业生产用水达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状态,既在耗水量相同情况下,农业水资源利用能够使经济功能、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佳,或者是在以三者效益最佳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目标前提下,使得农业水资源消耗量最少。

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现在水资源的消耗过程之中,高效利用内在的包含了水资源利用高效率和利用高效益这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就是使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单位灌溉水量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产量的转化效率达到较好的指标,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好的经济收益 [4]。

1.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水资源的消耗过程中实现

水资源的利用形式具有多样性,除了航运、渔业、发电等非消耗性途径外,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消耗性途径来实现的,可以说消耗性是水资源的重要性质。水资源消耗性是保证农业这种结合人类劳动和自然力量的独特生产部门能够存在的最基本条件,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一般由两种途径:一是被生物体消耗或者转化为各种最终产品;二是通过蒸发、扩散、渗透等形式重新参与到经济和生态的产出过程中。水资源被利用的过程就是消耗的过程,因此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对水资源的消耗中,只有在水资源的消耗过程中其潜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价值和功能才得以体现。

因此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是一方面减少水资源从水源地到被作物利用过程中的无谓损耗,降低消耗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就是作物利用环节提高水资源消耗的价值量,提高作物的用水效益。

2.高效是指农业水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与高效益

主水资源高效利用主要是指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农业效益提高的双赢过程,其内在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与农业用水效益提高,前者主要指利用过程的高效率,后者主要是利用结果的高效益。

农业水资源使用率的提高:利用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损失浪费的减少,有水资源节约的意义,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农业高效用水中水资源的使用率的提高不一定意味着水资源使用量的减少,是与节约用水有区别的,其更加注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总量。农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各种技术、工程、管理和经济措施,减少水资源从水源到作物间各个环节的无效和低效水量消耗,减少各个环节的水资源浪费,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用水效益的提高:由于水的用途、用水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水平存在差距,导致在经济活动中水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统观点认为用水效益的提高就是要把水资源利用到高效益领域和产业,实现单位水资源产出价值的最大化,但是伴随着对水资源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逐渐重视,用水效益的提高已经从单一的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领域。具体到农业用水领域就是要一方面注重农业用水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农业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倾向于经济效益高、耗水量少的作物倾斜使得单位用水产生的效益增加;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提高农业用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要求及其表现

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水资源高效利用有如下四点要求:(1)水资源实现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水资源利用具有较高的产出率;(3)水资源的投入和利用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

根据上文部分概念、内涵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高效利用有以下基本表现:(1)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用水量不变条件下,高产作物的种植,使得产量增加,进而提高农户收入。(2)高效益作物的广泛种植:在用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效益高的作物广泛种植,单位水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3)节水技术的广泛采用:节水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得农业用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田间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使得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进而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农业用水效率提高。(4)农业高效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高效用水制度建设,在区域内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起到对农户采取农业高效用水行为的督促鼓励,建立惩罚机制,规范农户的用水行为,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黄锡生.水权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

[2] 王亚华.水资源特性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20):8-12.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2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特点,既体现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协调的基本内容上,也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途径中,这是现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实际需求。传统水土保持发展观突出“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以物为中心。而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关注“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得更快更好”,以人为中心,发展目标和应对措施更加明确。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统筹规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探索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水土流失是贫困的根源。目前全国9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0多年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到2003年,全国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71.36万公顷,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累计达到3562.84万公顷。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水土保持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技术路线,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防治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许多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活动,在动员社会力量综合治理方面,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四荒”(荒山、荒滩、荒坡、荒沟)治理;坚持征收“两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增加治理投入,建立“责、权、利统一,治、管、用结合,全社会参与”的水保治理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快治理步伐。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对重点区域实施集中连片治理。对重点项目除继续推行“三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外,同时增加了工程建设公示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建后管护责任制。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要抓好不同类型的试点。严格治理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在推广先进技术经验方面,引进优良树种草种,推广机修梯田、果树高接换头、集雨节灌、生物护坡、鼠害防治等常规成熟技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水源保护,加强河道及湖库周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农村污水和流域垃圾治理纳入小流域治理之中。加强“3S”技术和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试用,提高水保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

(2)进入新世纪,国家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相结合,把环境改善与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如何结合水土保持工作,扶植农民发展生产,消除贫困,既涉及技术开发问题,更要研究政策问题,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比如研究国家、地方和群众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问题,研究消除贫困的扶植政策问题,研究水土保持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保护水土流失治理者的合法权益问题。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机制改革,可以促进山区致富,再造秀美山川,推动水土保持的良性发展,实现生态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远景目标。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应当在开展水土资源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进行相应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如水保建设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城市水保规划以及山区、草原、牧区等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加强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 现代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优化模式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评价的目标,一方面是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就是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维持或扩大土地资源产出能力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土地保护措施一般要求有长期的资金投入。在这类活动中资金投入长期占用,收益则以长期、分散的收益流形式获得。这就要求水土流失治理成员应由资源所有者(国家、集体)、水土流失治理出资者(政府、集体、公司、个人)和治理者(农民)所组成。如各治理主体产权关系清晰和利益分配均匀,通力协作,必然会保证农户和集体的近期经济收益,增强治理力度,并维持治理成果的长期有效性。这样便实现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投资者和治理者利益并重的“双赢”发展目标。

(2)外部经济性指在生产和消费中,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结果对其他生产或消费者产生的未加偿还的正面或负面作用。水土流失治理存在外部经济性。如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使下游水库淤积减少、水质提高、污染减少而产生效益。这种效益下游居民没有付出任何资本就能享受,而上游居民付出了产生这部分收益的资本却不能得到回报。如果农户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所产生的外部收益大于外部费用,则农户的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规模小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规模,土地质量会发生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利用。如外部收益小于外部费用,则农户的经济活动规模大于社会所要求的规模,土地质量会显著提高。如果社会不补偿农户投资的费用,农户是不愿支付费用保持与其实际可获收益相关程度不大的资源功能的。如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有利于下游减少泥沙淤积而产生航行、灌溉、行洪等功效,但上游农户可能对此并不太关心。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维持或增加这些功能效用所承担的费用并不能获得补偿或完全无补偿。假如下游居民对营造林木活动给予补偿,使上游营造者可获得超过最低预期的收益,则有助于扩大造林规模,加强对植被状态的维护。一些地方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忽略直接效益和内部效益,使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经济效益同生态效益之间出现矛盾,治理活动就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只好依赖外部“输血”,出现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农户偏重于获得短期收益,结果会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发生冲突。如果降低水土流失治理收益的不确定性,那么农户追求短期收益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会有一定的缓解。因而土地保持收益稳定、预期贴息率低的流域治理项目会对农户有足够的吸引力。

(3)小流域不仅仅是一个水土流失治理单元,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小流域的治理要由过去的生态防护型向生态防护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型转变。小流域承包治理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下游收益——费用统一平衡核算,下游收益补偿部分上游经营费用,使外部性“内化”,从而获取显著的综合效益。

(4)从理论上讲,水土流失治理既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诚然,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收入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问题在于:小流域治理的私有品性质越浓,公共品性质越弱,个人目标(或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短期效应和长期效益之间的相容性就越低,也就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度量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不仅要看地上植被丰度和地表水利用率的变化,而且要看地下水位的变化。

(5)“四荒”资源的产权安排,除了要与“四荒”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适应,还必须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诱导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关键。一般来说,只有在“四荒”资源使用权界定清楚的情形下,农民才会对“四荒”治理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进而采用可持续的“四荒”治理措施,所以必须搞好产权界定。“四荒”资源的产权界定决不是简单地发一张产权证就能奏效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产权界定所包含的具体的内容。同时,要给“四荒”资源的经营者较长的治理时间,使其能够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采取可持续的治理措施,真正实现“四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规范“四荒”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入手,积极培育“四荒”资源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四荒”资源的流转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其成为提高“四荒”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6)以拍卖的方式诱导农户竞争“四荒”的使用权,确实有助于加快“四荒”治理的进程。问题在于:有能力竞争到“四荒”资源经营权的人并不一定具有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而有治理水土流失经验的人又不一定有能力竞争到“四荒”资源的经营权。在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里,实行的确实是资本面前平等的规则,然而,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过早地强调资本的平等,有可能形成“四荒”资源的大户垄断,多数农户失去“四荒”资源的经营权,从而形成有资本的人承包“四荒”并雇佣有治理经验的穷人治理“四荒”,而有治理经验的穷人竞争不到“四荒”资源不得不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体力受雇于人的局面。这种结果是不是最优或次优选择,应该加以探讨。目前,政府政策主要是为前者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提供优惠政策,而不是为后者获得“四荒”资源提供适宜的条件,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7)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有些地方的“四荒”拍卖的透明度很低,少数人以极低的成本拍卖到了大面积的“四荒”资源。问题在于:产权成本实际上是又获取产权的成本和保护产权的成本两部分组成的,获取“四荒”经营权的成本越低,今后的产权保护费用就有可能越高。更直截了当地说,“四荒”治理的成果被群体哄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需要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8)水土流失治理进入“四荒”拍卖阶段以后,“四荒”资源的产权主体既有社区内的村集体、承包户,又有社区外的企业和个人,“四荒”资源的产权结构变得复杂起来了。产权结构越复杂,今后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尽早地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 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3.1 为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妥善解决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生态修复与集中治理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治理,实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

(2)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要在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

(3)正确处理点上治理与面上管护的关系,要切实解决好重建轻管的问题,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治理步伐,实现水土流失防御、治理与管护的有机结合。

(4)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要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5)正确处理能力培育与执法监督的关系,要在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执法监督,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加大能力培育强度,实现能力培育、监测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机结合。

3.2 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双赢策略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调控:满足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有效的政策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从偏重评价经济指标特别是数量指标,改变为评价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的综合性指标,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制度保证。应注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优惠信贷和投资保险等方法支持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共同构筑合作和协调的平台。以确保各部门共同按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展流域的集中连片治理,既不交叉、也不遗漏。

(2)技术保障:采取由生物、工程和耕作技术组成的综合性措施,改变立地条件,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和蓄水保土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政府要增加技术服务的供给。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应包括编制水土保持建设总体规划,技术培训,推广适用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种苗和有效的市场信息等。

(3)组织建设:提高各级政府水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调动和运用全社会的力量,组建水土流失治理联合体,将上下游项目,农林牧渔等开发项目组成联合体,统筹兼顾,综合评价。农户或企业的治理规模要适度,既不搞平均主义,又要避免规模过分悬殊带来的资源分配进而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3篇

关键词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评价;青海玉树;三江源区

中图分类号 S75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03-01

森林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其中森林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出,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显得十分困难。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生态系统,不仅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三江源头的高山峡谷中,这些森林资源面积84%以上分布在海拔3 000m以上,生长在高寒、干旱的严酷环境中,广大的高原失去了乔木生长的生存条件,发育着较大面积的高寒灌木林。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确全面认识森林的效益潜能,从而更好地保护发展森林,提升森林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可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更将为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1 玉树三江源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玉树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流域总面积23.8万平方千米,有“中华水塔”之美誉。这里占绝大部分的天然林受气候、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制约,仅在水热条件好的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带呈块状分布,且树种稀少,林分结构简单。林业用地总面积为98.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28万公顷,疏林地面积2.9万公顷,灌木林面积54.11万公顷,木本植物有120种左右,分属21科30属,其中乔木树种14种,主要是云杉属、圆柏属、杨属、柳属和桦属。另外,还有多种草本、厥类和真菌,其中有许多种可供药用和菜用,林区内还栖息有多种高原野生动物,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2 生态效益评价

2.1 涵养水源效益评价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玉树三江源森林资源每年涵养水源5 307万吨,我国1958~1991年规定,水库工程每建库容1m3成本0.67元(均按1960年不变价计算),玉树三江源区森林资源涵养水源的价值约是3.6亿元。

2.2 保持土壤肥力效益评价

利用相邻地段,有林地和无林地之间的养分含量差值,折算成化肥进行计算评价。

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V=Q・b・∑(Pi+Ri+Ci)

式中:V―保持的土壤养分总价值,Q―保持的土壤总量(98.28万公顷×3m3/hm2),b―泥重(1.4g/m2),Pi―土壤中全氮,Ri―土壤中全磷,Ci―土壤中全钾。

全氮按2009年市场价1 800元/t计算,磷酸二铵2 700元/t,有机质10元/t,因本地区土壤中富钾,所以钾含量差值不作为价值计算之内。经计算,有机质、全氮、磷、钾总养分在森林保护之下,多年积累的养分总价值为1.16亿元。

2.3 保持水土流失效益

保持水土流失效益,采用防止水土流失节省的清淤资金来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V=Q・S・P・C

式中:V―清淤总价值,Q―减少的单位面积侵蚀量(3m3/hm2),S―集水区总面积(98.28万公顷),P―淤积率(74.3%),C―单位清淤费用(1元/m3)。

经计算减少的清淤效益经济价值为219.1万元。

2.4 净化空气效益

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方程式原理计算,森林每生产1.0t干物质可固定二氧化碳1.6t,释放出氧气1.2t,三江源区乔木每年材积生长量为59万立方米,按照木材比重0.6 t/m3计算,玉树三江源区主要乔木每年固定 二氧化碳56.64万吨,释放二氧化碳为42.48万吨。参考《中国环境资源价值评价》报告中规定的指标标准,森林每固定二氧化碳1t,成本为273.3元,每释放氧气1t,成本为369.7元,按照这样计算,玉树三江源区每年创造的价值分别为1.6亿元和1.6亿元,2项合计为3.2亿元。

3 结论与讨论

玉树三江源区森林资源每年产生的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土壤肥力效益、净化空气效益折价为7.96亿元,尽管在效益评价方面不全面,但也看出三江源区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国家在实施三江源区生态公益补偿机制时应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加大补偿标准。同时,也可根据公益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发挥功能的大小,制定不同标准的补偿政策。对三江源区的森林生态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着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4 参考文献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43-03

近年来,生态农业这一现代农业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农业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增多。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虽然我国生态农业试点不断增加,但生态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尚不成熟,对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还不完善。

学术界对生态农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重于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如刘刚等以区域研究为基础提出不同功能区发展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1]二是关于生态农业效率的研究。如吴小庆等将农业生态效率指标分为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两个子系统,对无锡市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2]潘丹等将农业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中国 30 个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3]三是对生态农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程翠云等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2003―2010年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4]高亮等运用DEA 方法对安塞县商品性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率进行了评价。[5]这些研究无疑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一、生态农业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构建其评价体系的基础,对生态农业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6]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既能带来生态的良性循环,稳定地、持续地提供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7]综合以上观点生态农业的内涵可概括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本质上更关注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其中土地、水、劳动力、机械、肥料、农药、农膜等应受到重视,这为构建生态农业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

(二)资源利用效率的诠释

经济学认为物质的稀缺和人类需要的无限必定带来资源配置的问题――即如何配置资源才能达到两者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单位产出消耗的投入来衡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体现了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合理性,包括研究单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多要素配合时的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8]农业生产的投入多种多样,一方面需要考虑各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技术的最优化,即考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所以还需考虑要素投入的整体规模是否合理,即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二、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农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壤自然肥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财政投入、技术、管理、农用物资、能源等。其中农业自然资源中的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地自然肥力倾向于农业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能源更倾向于对农业技术的研究。

生态农业的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既包含其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总贡献,也包含对农户带来的微观收益;生态效益既包括其正面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也包含负面效益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而这些污染可以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侧面反映出来。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食物保障功能、农产品的质量方面。

生态农业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体现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即资源投入的减少和产出效益的增加;准则层则是目标的细化,其中资源投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层是将准则层的具体化,其中的分项有的属于农业经济研究方向,有的更偏重于农业自然科学研究或农业技术研究,如表1所示。这里主要从农业经济方面研究生态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研究资源利用效率既可以对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单个要素进行分项衡量,也可以对若干重要要素进行综合衡量。

(一)分项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土地产出率来表示。土地产出率=,体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的综合水平,是反应农业生产力的综合指标。[9]其中使用产量指标时可体现土地作为粮食基本保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用产量时侧重土地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了单位农业用水获得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可选用农业用水效率系数=,这一数据体现了农业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了体现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可使用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来表示,这一点体现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程度。

2.社会经济资源

劳动力的利用率可通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体现,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农产品的数量来表示,[9]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倾向于对微观农户的研究。宏观来看,当研究对象为某一区域或地区时可运用劳动力利用效率来计算,劳动力利用效率=。

农用物资主要包括机械、化肥、农药和农膜。农用物资利用效率=,其中的物资投入量可以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等。这些指标中化肥、农药、农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所以,这些指标对应的利用效率可体现农业污染程度,可表征农业的生态效益。机械总动力则可表征农业的经济效益。

财政投入主要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财政投入,在统计数据上主要体现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财政利用效率=,用来衡量农业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体现农业财政投入的高效利用情况。

农业技术投入方面,受限于直接农业技术投入数值较难统计,可以根据历年统计数据中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或动植物新品种技术成交额等数据从侧面反映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也可以选择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等从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反应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其利用效率的计算使用公式为:技术利用效率=。也可使用农业科技贡献率体现农业科技的使用效果,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单要素利用效率分析侧重对农业要素的分项对比,在考察多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是会显示出不足,所以,应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考查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可选用多因素综合评级模型,其公式表达为P=Wi×(Wij×x'ij)。其中,P 为综合农业资源利用生产率评价分值;Wi为各类型要素 i 的权重,Wij为要素 i的指标 j的权重(权重可根据专家咨询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确定);x′ij为要素i 的指标 j的标准化数值。由于农业资源利用的指标存在量纲不同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研究时换算为标准数值。[8]

式中:y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选用资源耗用的绝对数来表示,其中土地资源可选择农用地面积、耕地面积表示;水资源可以用农业灌溉供水量表示;劳动力可选用农业从业人数或农业劳动时间来确定;农用物资可选择农用物资的耗用量,如农用化肥折纯量、农膜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表示;财政投入可使用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技术可选用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等指标表示。在具体运用是可根据研究侧重点或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资源配置效率旨在研究各类资源的投入比例和投入规模的合理性,其中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相对值,是几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对比,取值在0和1之间,越靠近1的决策单元资源配置越有效,反之越无效。同时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现有资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即技术是否有效;二是现有的资源投入规模是否合理,即规模是否有效。

测量资源配置效率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它不受量纲的限制,可测量不同决策单元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下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具体表达公式为。

(DC2R)minθ

xjλj-θx0+s-=0,

yjλj-y0-s+=0,

λj,s-,s+≥0,j=1,2…,n,θ∈E1

其中n为被评价对象的数量( 即 n 个决策单元);

每个 决策单元中分别有 m 种投入( 输入) 与 s 种产出( 输出);

xr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使用的第i种投入的数值;

yi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创造的第r种产出的数值;

xj =(x1j x2j… xNj )T ,j=1,2,……,n;

yj =(y1j y2j… yNj )T ,j=1,2,……,n;

θ 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λ 为评估该决策单元的效率时参考的其他决策单元的比例;

s- 为松弛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减少的投入量;s+为超额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增加的产出量。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指标,如若研究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重点选择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等;研究农用物资的配置效率可选择机械、化肥、农药等指标。产出方面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选择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户经营性收入、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等指标。

五、小结与讨论

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的判定及研究方法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必须从生态农业的本质内涵出发,充分关注其特殊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生态农业实践。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其本质、要素、特性、功能等各个方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其本质、要素、功能也将会发生变化,所以,生态农业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也需要适应时代节奏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 刚,张春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生态经济,2011(10):117-120.

[2] 吴小庆,王亚平,等.基于AHP和DEA模型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6):714-719.

[3] 潘 丹,应瑞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 SBM 模型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12):3837-3845.

[4] 程翠云,任景明,王如松.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J].生态学报,2014,34(1):142-148.

[5] 高 亮,王继军,等.基于DEA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率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210-214.

[6] 马世俊,李松华.中国的生态农业工程[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1:1-20.

[7] 厉以宁.论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道路[J].科技导报,1991(7) : 22-25.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5篇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在渔业、航运、水利灌溉、发电、维持生物繁衍、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速增长,水域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改变和损害。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有限的水生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到水域生态系统中。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域生态系统面积减少、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域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因此,延缓及阻止水域生态系统的受损进程,保持水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研究,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四种:(1)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2)限制发展区域;(3)重大工程建设;(4)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不同的人类活动会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影响。一般来说,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和重大工程建设都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同时又带来正面的社会经济效益;而限制发展区域和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则会对水生态产生好的作用,但同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考虑到这四种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各自影响,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损害,本文以杨凌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杨凌地区水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损益情况,探讨了其价值损益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杨凌地区水域生态系统的损益价值。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一)杨凌示范区城市概况

杨凌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4°14′ ~34°20′,东经107°59′ ~108°08′之间,东西长16km,南北宽6.5km,总面积94.18km2,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水,以渭河为主,形成三级阶地。杨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多风,夏热多暴雨,秋凉多连阴雨,冬寒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2.9℃,多年平均降雨量63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820 mm,平均风速2.4m/s。耕地面积9.3万亩,园林草地等面积1.79万亩(园地0.72万亩),灌溉面积8.48万亩。总人口20.1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93万人。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蔬菜和果树等。

(二)杨凌示范区水域生态系统概况

杨凌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区内共有三条过境河流,即漆水河、渭河、韦水河,其中以渭河为主,均属渭河水系。同时,还有宝鸡峡二支渠、渭惠渠、渭高干渠等人工渠系越境而过。在示范区东郊、漆水河西岸,还修建了一座水电站,利用塬下灌区非灌溉期和灌溉期的水量来进行发电。杨凌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为28.2亿m3,多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137.62万m3,其中潜水2207.84万m3。地表水含酚量超标,仅适合于渔业和农田灌溉。地下水除大肠菌数超标外,其余各项指标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属良好性水质,符合饮用和灌溉用水标准。

二、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损益核算

本文将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界定为人类进行的工业、农业、生活等一般性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取用水和废污水排放,具体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这种消耗水资源的同时并破坏资源的行为必然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当这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干扰超过环境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又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本身,限制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计算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活动的生态损益,适合从生产生活取用水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取用水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

根据一般生产生活用水的特征以及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初步确定生产生活用水的生态环境损失包括水循环价值损失、污染净化价值损失以及防止地面沉降的价值损失。其中,水循环价值损失包括农业水循环价值损失和工业水循环价值损失,污染净化价值损失包括生活污水净化价值损和工业废水净化价值损失。由于表现形式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别,每一种生态损失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而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农业用水效益、工业用水效益以及生活用水的社会效益三方面。

(一)生态价值损失核算

1.水循环价值损失

考虑到水分调节和水分供给并没有市场价格,我们可以用机会成本法来计算水循环的生态价值损失,即用由于水污染所带来的工农业产值损失来估算水循环的价值损失。具体计算本文参考张增强在我国水污染经济损失中的研究,其中,农业水循环价值损失的计算公式为:QA=M×WA

式中:QA为农业损失;WA为农业产值;M为农业损失系数。

工业水循环价值损失的计算公式为:V1=M×W1

式中:V1为工业水循环价值损失;W1为工业增加值;M为工业损失系数。

2.污染净化价值损失

水体具有自净功能,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污染净化价值损失包括生活污水净化价值损和工业污水净化价值损失。本文用防治成本法来计算污染净化价值损失,其中,生活污水净化价值损失计算公式为:Vcv=-W×P×PW

式中:Vcv为生活污水净化价值;W为人均产生的生活废水量;P为总人口;Pw 为生活废水处理价格。

工业废水净化价值损失计算公式为Viv=-W×G×PW

式中:Viv为工业废水净化价值, W为万元产值工业废水量, G为工业总产值,Pw为工业废水处理价格。

(二)生产生活用水经济效益核算

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由于淡水供给所带来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中的效益,具体数值用农业用水效益、工业用水效益以及生活用水效益的加总来计算。

1.农业用水效益

农业用水大部分都是灌溉用水,因此可以用灌溉效益来代替农业用水效益。灌区开发以后,农业技术措施有了较大改进,此时应将灌溉效益进行合理分摊,以便计算水利工程措施的灌溉效益,计算公式参考孙静,董新光等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益的计算:

式中:B为灌区农业灌溉净效益(元/m3);εj为j种农产品灌溉效益分摊系数;Aj为作物灌溉面积,Yj为灌溉作物单产(kg/hm2);为作物旱地单产(kg/hm2);Cj为j种农作物产品价格(元/kg)。

2.工业用水效益

工业用水效益可以根据产值分摊系数法来计算,产值分摊系数法的公式为:

式中:ei为i区域工业用水效益系数(元/m3);qi为万元产值取水量(m3/万元);β 为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f为净产值率,即工业净产值与总产值的比例系数;r为年利率,取10%计;

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β 的计算公式为(竺士林和杨裕英,1997):

式中:K水为工业供水投资或固定资产(万元);K总为工业生产总投资或总固定资产(万元)。

(三)生活用水社会效益

生活用水主要指使用公共供水设施供水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的自来水,其中包括冲洗卫生洁具、洗澡、洗衣、烧煮、清扫、浇洒及家庭洗车等用水。计算方法采用影子价格法,根据生活供水的价值量来表示生活用水社会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Vc=W×PW

式中:W为生活用水量,包括城市生活用水量和农村生活用水量;Pw为水的价格。

三、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杨凌水域生态环境的损益核算

对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对杨凌水域生态环境的损益核算,主要参考上文的损益核算内容以及公式来进行。因此,确定杨凌区生产生活用水的生态环境损失包括水循环价值损失、污染净化价值损失,生态环境收益则包括农业用水效益、工业用水效益以及生活用水效益。计算数据主要来自陕西省2011年的统计年鉴、陕西省2010年水资源公报、杨凌示范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报告的统计数据以及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陕西省水利厅等网站上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2011年的统计数据很多还没有公布,所以本文的计算年度为2010年。

(一)生态价值损失计算

根据张增强的研究,农业损失系数的确定与地区水域质量参数相关。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对杨凌区三条过境河的水质级数(见上文)进行平均得到数值为5.3245,与此相对应的农业损失系数约为0.41,杨凌地区2010年农业产值为3.75亿元。因此,农业水循环的价值损失为1.5375亿元。相对应地,杨凌地区的工业损失系数为0.837,工业增加值为1.58亿元,工业水循环的价值损失为1.32246亿元。

根据陕西省2010年的水资源公报,2010年杨凌城镇居民生活总废水量为0.03亿m3,而陕西省物价局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杨凌地区生活废水处理价格为0.8元/m3。因此,生活污水净化价值损失为0.024亿元。从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10年杨凌工业废水总量为70.85万m3,工业生产总值为16.24亿元,杨凌地区工业废水处理价格为0.8元/m3,万元产值工业废水量为4.36m3。因此,杨凌区2010年工业废水净化价值损失为56.6451亿元。

因此,杨凌地区2010年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的水域生态系统损失为59.5291亿元。

(二)生态效益计算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计算杨凌区农业用水效益时,本文排除了果树以及畜牧业的灌溉用水效益,仅计算杨凌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几种农作物的农业灌溉效益,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和花生。作物的旱地单产量则以延安市2010年的同种作物产量为准。很多文献在选择作物旱地单产时会以当地未灌溉前的作物单产作为标准,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物价等因素并未考虑在内。因此,本文选择同为陕西省的延安市作为比对对象,希望在降低品种差异的同时尽量避免地域差异。农产品价格选用当年陕西省物价局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其中小麦价格为2.11元/公斤,玉米价格为2.13元/公斤,油菜籽价格为4.21元/公斤,花生价格为10.03元/公斤。根据文献资料,农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一般取值为0.2-0.6,北方干旱少雨区可以取值0.4-0.6,杨凌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可以取值0.3。因此,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为 3.09亿元。

工业用水效益则由工业用水总量与工业用水效益系数的乘积获得。杨凌区2010年工业用水总量为133.9万m3,工业用水效益系数按上文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其中万元产值取水量为8.25m3,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为0.35,净产值率用杨凌区十年来工业投资效果系数的平均数来表示,为0.4659.因此,工业供水效益为2.91亿元。2010年杨凌地区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为510.18万m3,水价为1.4元/m3。因此,生活用水的社会效益为0.071亿元。因此,杨凌地区2010年一般性生产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为6.071亿元。

四、结论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6篇

【关键词】森林;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7篇

1.1分配原则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时首先应以流域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为约束条件,在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确保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和谐共赢。

(2)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水量分配中责、权、利的主体均应为上游各县(市)政府。保护当地水资源和保证下泄水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使用自产水量是当地政府的权力,分配各地区的水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地政府的利益。

(3)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分配方案既要体现用水公平,尊重历史,维护各县(市)已有的利益,同时也要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未来新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分配时应侧重考虑各主体的用水效率,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

2晋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以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水资源经济价值,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节水资源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5]。近几年来,为保障晋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相对贫困、生态相对脆弱的流域上游县(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但存在着与大力发展经济之间的突出矛盾。因此,基于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晋江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晋江市政府及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对于理顺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加快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是针对生态保护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国际上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通用做法是通过统计分析,评价主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3结语

水资源生态效益第8篇

(一)生态水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境,充分体现了生态圈林城市美景

相关文件表明,建设规划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必须要协调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展现的市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敏感区域,例如植被、自然地貌、湿地、水系等。同时绿地的分布科学合理,水系环境和大气环境基本良好,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确保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到和谐融通的效果。同时以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为基础,维持原来的历史风貌,逐步构建“绿网十路网+水网”的生态格局。生态水网的实施,促进了城区四周绿色走廊、湿地公园、森林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的构建,打造了一个环境优雅、蓝天碧水、生物多样的宜居城市,充分体现了生态圈林城市美景。

(二)生态水网能够统筹兼顾,获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邯郸生态水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无限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首先,生态水网成倍的扩大了地上水灌溉面积。生态水网通水初期,仅仅经过1年的试运,就已经输水达到3.54亿立方米,地下水的补充量达到九千万立方米,而且灌溉面积上升了126万亩。其次,实施“两引工程”之后,将会提供更多的备用水源,逐渐优化配置工业用水资源。另外,生态水网确保了东部13县的春播夏种和夏粮丰收,使得东部一千多个行政村、一百多个乡镇、十多个县均受益。在水网辐射范围,传统的灌溉方式机井提水浇地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转变为水网自流灌溉浇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最后,生态水网优化配置了水资源。实施生态水网之后,基本实现了拦住出境水、蓄住天上水、回补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邯郸小气候。

(三)生态水网能够惠及百姓,获得和谐生态杜会效益

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首先体现在改善主城区环境。生态水网通水之后,城中就迎来了西部蓄水区源源不断的水源,这些流水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给邯郸市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修复了平原水生态环境。水网工程不仅能够满足小城镇生活用水需求,还能够形成坑塘、河渠,从而形成天然水库。自从生态水网通水之后,骨干河渠蓄水量达到了六千三百万立方米,河渠通水长度长达一千两百千米,甚至在城区形成34.4km的生态水面。另一方面,水网沿线大量种植绿色植物,绿化渠岸长达675千米。由此可见,生态水网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了平原水生态。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通过地表水来置换地下水,并且通过补给地下水,从而对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起到缓解作用,最终对地下水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生态水网通水以后,对地下水的补充量至少有大九千万立方米,大大改善了地下水生态环境。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自从生态水网通水之后,“五河四湖”基本进入到良性水循环状态,甚至城区还形成了清洁水面,居民空闲时间可以漫步到河边及湖边。城市水质改变之后,居民、企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均意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增强了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早在几年前,邯郸市每年的地下水补充量已经达到了一亿立方米,蓄水能力已经达到2.5亿立方米。

(四)生态水网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全局,同时提升区城经济圈向心力

要想综上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必须要制定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体现为跨区域整合资源、跨区域经济合作,寻找发展契机。区域经济已经不局限于点对点的竞争,而是发展到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及产业链的竞争。建设生态水网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豫、鲁、冀、晋四省交界区域经济圈的环境。邯郸市以生态水网工程作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延伸生态水网工程的内涵,积极建设区域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