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3 16:21:11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1篇

(白城师范学院,白城 137000)

摘要: 从根本上讲,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深入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可供企业经营者参考和借鉴。不同企业的经营风险各有其不尽相同的成因,就其一般性因素来看,可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在因素两方面。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对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做出评估。通过对某市电力设备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预测、确定经营风险具体存在于哪个环节,可以为防范经营风险奠定基础。与此相应,通过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可帮助企业掌握控制经营风险的一般策略,以及与其发展状况相匹配的控制经营风险的具体方法。

http://

关键词 : 企业;经营风险;成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040-03

作者简介:李明(1982-),男,吉林白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步入到中高速换挡的“新常态”形势下,企业都在积极应对经济转型,总体经营稳中有进,但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行业增速普遍放缓,经营风险时时存在。企业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利。常言道,利从险中求,高利润总是与高风险并行相生,企业只有具备出色的风险预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才有可能从容应对,规避风险。本文针对构成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展开深度剖析,提出风险控制策略,旨在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1 经营风险的含义及测算方法

目前学术界对经营风险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认同其中一个观点: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波动,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1]。企业分析经营风险,研究风险控制措施,目的是通过规避或消除风险因素来减少效益损失,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经营风险时刻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甚至可能危及企业生存,所以必须防患于未然,于是,对经营风险的测算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说来,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资本结构风险等,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比率的计算加以衡量。

一般根据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中的指标来测算经营风险。具体来讲,首先应该掌握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包括是主营业务还是非主营业务带来的盈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及利润总额各是多少,以及本年度与前一两年相比呈现何种变化趋势等等,这些都是评估企业经营风险的基本指标。

除此以外,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状况,一部分财务比率会成为测控财务危机的主要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毛利率等等。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100%”这样的财务比率计算公式,属于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里不再赘述,只强调一个关键节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各不相同,切忌按传统测算方法,用同一套财务比率来预测不同企业的经营风险,否则难以得到客观又精确的结论。笔者建议,测算前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重点评估其营运特点、偿债及盈利能力,然后运用功效系数评分法来确定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功效系数评分法,即按照多目标规划原理和各自的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功效系数函数将各指标权数转化成可度量的评价分数,再把各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分类求和,据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记分的方法。下面是财务风险预警函数模型:

G=∑Gi×Wi

Wi——指标权数;G——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

Gi——单项功效系数变量。

2 企业经营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分析经营风险的成因,通过测量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为风险预控和防范提供可靠依据。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手段,经营状况自然存在差异,导致经营风险的因素也各有特点。

一般而言,这些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两方面。外部环境除了有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外,还包括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总的来说,外部环境主要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因素[2]。其中,政策导向因素就包括国家信贷、银行利率的调整,每一项政策调整都可能扰乱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企业应该多加关注。

外部因素的变化皆源自内在因素的调整,企业虽然无法干预外部因素的调整,但是可以加强内在因素的研究。笼统来讲,企业内在因素涉及资本结构的缺陷、经营决策失误、财务等各项管理不力等几个关键项。尤其是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生产管理决策存在极强的主观意念,导致风险管理呈现出间歇性特点。[3]企业管理者主导着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不断深化风险防控意识,深刻认识到内控机制的重要性,要严格针对岗位规章、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实施再管理,从岗位操作、制度执行入手,预防关口前移,使内控合规制度成为内控管理中执行最普遍的习惯基础;通过对业务操作的防范,提高员工素质水平和意识行为的规范控制,从而达到风险再规避。[4]

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财务因素在风险预控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以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表面化的措施加强风险管理,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笔者认为,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维度综合评估经营风险。笔者以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对其经营风险的成因展开实证分析。

2.1 偿债能力

为了防控经营风险,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应该在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始终维持一个合理的负债比率,以免财务政策过于激进引发经营风险。以下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

表1揭示了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009年~2011年的偿债能力。可以看出三年间现金比率出现了大幅度波动,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的变化相对平稳。其中,2010年的货币资金呈现增涨的趋势,可以看成是一个拐点。

2.2 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 就是通过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 来判别企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而公司对资产的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其经营风险的高低。要判断该公司资产运营能力,可以先观察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在表2中,该公司无论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还是总资产周转率都明显下降。这表明该公司对经济资源调配不力,导致资产结构存在缺陷,无法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但是在2009年到2011年间该公司不断存货,表明经营风险始终可控。

2.3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代表着公司未来的成长性。盈利即获取利润,提高盈利能力有助于防控经营风险。要衡量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该看其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

由表3可以看出,该公司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风险固然存在,但从整体来看,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是良好的。盈利能力代表着公司的发展情况,因此,公司要发展,首先应该提高盈利能力。

从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结果来看,该公司经营风险的成因:首先,资产结构的优化力度有待加强。其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逐年递减的,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风险较高;再次,销售信用体系有待改善、赊销比例有待缩减,需加大力度催收应收账款。另外,筹资渠道还需要完善,应尝试进行一定比率的股权融资,或争取一些短期借款,使财务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笔者认为,企业通过上述财务指标的分析,不仅可以预测、而且能够确定经营风险具体存在于哪个环节,从而为防范经营风险奠定基础。

3 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

3.1 北京市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某中小型锅炉产销公司注册资本7600万元,总资产8000多万元,拥有130多名在职员工,年生产能力50000多台,年营业额5000万元~1亿元。截至目前,该公司生产的2万多台壁挂锅炉已在国内部分地区投入使用,用户反馈产品质量优良。

①计算该公司2007年~2011年的综合功效系数G:

G=∑Gi×Wi

=0.1X1 0.08X2 0.06X3 0.06X4 0.08X5 0.04X6 0.04X7 0.04X8 0.075X9 0.075X10 0.05X11 0.05X12 0.075X13 0.075X14 0.04X15 0.03X16 0.03X17

=72.5298

②判断该公司的财务预警警度。

根据该公司五年的综合功效系数72.5298,判断出该公司的经营风险处于中警状态,并且其整体功效系数水平较低,投资及资金周转不顺利。

3.2 经营风险防控策略

①要加强内部成员的风险防控教育,讲解行业内的典型案例让员工李乐诗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状况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不断提高营销利润。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过精益预算、会计核算和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向管理决策层实时反映公司内部财务运作情况,为决策者进行危机防控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最终通过高效率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提高运营效益。

②要加强公司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判,准确把握市场规律,时时关注金融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和管理思路,灵活地规避不利因素,主动适应宏观环境,从而有效规避风险、防控风险,提高运营效益。

③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及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落实企业内控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工作,将内控理念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之中[5]。

3.3 控制经营风险的具体方法

这里仍以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控制经营风险的具体方法。从偿债能力分析表(表1)可以看出,某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流动比率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其值是在1.1至1.2之间,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明显偏弱(该指标值一般以2为宜),存在着一定的债务风险;从运营能力分析表(表2)可以看出,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似有下降趋势,应重视对应收账款企业进行测评和考察。尤应注意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逐年递减的,说明企业在这方面的风险是较高的,需要补充流动资产以作为延缓周转速度的代价,造成资金的浪费和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

从盈利能力分析表(表3)可以看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大体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公司未来的成长性较好,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经营风险。综合以上的分析,提出适于案例的控制经营风险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注重提升品牌实力。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亟待完善的起步阶段,从产品知名度来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注重与著名企事业单位谋求合作,同时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首先要注重同行企业之间的市场协同,以管理创新引领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其次,从技术研发与创新角度来说,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果要能够迅速应用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并获取收益,这是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再次,企业应加大研发费用的支出,研发出既能在市场上立足又具有较大盈利空间的新产品。最后,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宏观经济环境提供的机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③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首先开展生产自救,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节本降耗;其次,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管控能力;再者,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力度,灵活分配运营资金,坚持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减资金成本。

④借鉴综合功效系数法。通过借鉴综合功效系数法构建出中小财务预警模型,可以判定企业所处的经营和财务风险预警程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企业状况,适当地调整某些指标。

4 结论

经营风险有可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致命性影响,故此,企业不仅要善于识别和评估经营风险,还要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将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进而把潜藏着的效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http://

参考文献:

[1]王霆钧.财务风险与控制.中国证券期货,2012(02):103.

[2]桑洪峰.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质量春秋,2011(5):6-28.

[3]姜艳艳.基于财政政策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规避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09(11):67-68.

[4]张炳莲.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经营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09(30):124-125.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2篇

[关键词]负债经营 经营风险 因素分析

企业的资金结构大体分为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两部分。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的权益资金是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的基本保证,但一个发展中的企业仅靠权益资金是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于是,举借债务便成为企业获取更多资金、加快发展速度的重要方式。负债经营的合理运用,既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又能为企业增经济效益。正确认识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合理适度地安排负债资金,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一、负债经营的内涵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由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产品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而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来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1]。简单来说,企业筹资一般是两种途径,一方面是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以及留存收益转增的资本;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即负债,而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资金的这种经营方式也就是负债经营。

一般而言,经营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负债经营的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方式而带来的风险就被称为负债经营风险。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包括负债经营导致的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也包括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二、负债经营的特点

1.融资速度快

负债经营是通过举借债务方式来获得资金,而这种方式较容易获得资金,限制性条款较少而且程序较为便捷。

2.融资富有弹性

通过负债经营方式取得的资金,自主性比较强,资金使用比较灵活,富有弹性。

3.融资成本低

通过负债经营这种方式来进行融资只需商业信用优越,无需其他费用或办理其他手续,融资成本比较低,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4.融资风险较高

负债融资到期偿还本息,如果资金安排不当,就会使得企业财务发生危机。除此之外,利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影响财务支出。

负债经营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更加看出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负债经营的缺点,所以要合理正确的利用负债经营,从而使得企业在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

合理的利用负债经营除了要正确认识负债经营以及其风险的概念和负债经营的特点外还有了解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只有了解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才能更好的避免风险,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1.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还本付息的资金的最终来源是企业的收益。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常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够到期还本付息,这样企业就会有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导致企业信誉降低,不能有效的再集资,从而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的破财。

2.企业的投资决策

企业由于投资决策失误导致投资项目不能完成而无法获利,从而使得企业资金短缺导致不能到期还本付息增加财务风险。

3.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当企业负债规模增大,相对应的筹资成本-利息费用支出就会增加。而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偿付能力的丧失或破产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于此同时,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就会加大。因此,负债规模越大,企业潜在的负债风险程度就越大。

4.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用不同的筹资渠道所筹集来的资金的比例关系,从大的方面考虑,贷款、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商业信用这四种负债方式所筹资金各自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关系[2]。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是否恰当,与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的时候,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相反,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不同的负债筹资方式,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资本成本的水平不一,对企业约束程度也不同,从而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肯定不同,因此,负债风险的程度也就不同。

5.负债期限结构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限,所使用长短期负债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长期负债利率较高,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比较大。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比如应该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⑴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变的,而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可能就会有大幅的波动;⑵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投资长期资产,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时,由于投资的回收期没有到,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这种情况,而此时,如果债权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延期,那么企业有可能会被迫宣布破产;⑶长期借款的筹资速度比较慢,而取得成本通常较高,并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6.利率变动

在筹集资金时,企业会面临着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当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7.政治风险

由于战争、内乱、罢工、政局波动及政府政策的变化等原因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外部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约束,这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负债筹资活动有重大影响。

8.自然风险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企业遭受意外的损失,难以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的活动。企业由此而产生负债风险是很正常的。

9.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由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及市场变动等引起的企业负债风险的不确定性。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的时候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的情况,而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和汇率的波动都会导致企业的负债风险。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都与负债相关。正确对待负债,正确核算负债,按期清偿债务,是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具体表现。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负债,控制得当,举债可以给企业发展、壮大增加动力,负债失控,不仅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和信誉,还会给企业、债权人、国家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郑江.论企业负债经营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4:77-78

[2]徐清海.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模式的选择和理念创新[J].特区经济,2006(6):126-127

[3]周志田,王海燕.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27-28

[4]包晓红.浅议企业负债经营的极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55-57

[5]丁启军.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J].合作经济学与科技,2007,04(318):P28-29

[6]郑雪梅.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企业论坛,2007,06(346):P101-102

[7]王玉英.负债相关问题剖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8,02:P15-17

[8]李玉玲.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分析[J].山西科技,2008,5:P82-83.

[9]杨依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防范分析[J].经济师,2008,6:P220-221

[10]鱼红锋.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J].新西部,2008,8:P87-78.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3篇

【关键词】负债经营;经营风险;负债弊端

一、引言

资金对于企业,如同血液对于人体一般重要。离开了充足的资金供应,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良好地生存,更谈不上稳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资金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负债经营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负债经营指企业在拥有一定股权资本的基础上,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的形式,有偿利用债权人或他人资金, 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规模扩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负债经营这种方式将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最需要的地方上,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其充分发挥增值功能,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然而,企业负债经营也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现实情况下,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负债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致使这些企业负债额过高,偿债压力过重,最终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倒闭。因此,对企业负债经营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X化工企业负债经营情况

1.企业简介

X化工企业是国内著名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该企业主要依靠其周边地区丰富的锰矿资源,进行二氧化锰、电解金属锰、电池材料及其它能源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X化工企业于2014年投资约5亿元启动了新基地建设及整体搬迁项目,目前已全部竣工投产,新基地预计实现产能3万吨/年。企业于2014年2月向X市某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发行2212.5万股,募集资金1.77亿元购买其持有的X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涉足污水处理行业。

2.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

X化工企业负债经营导致企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或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在分析X化工企业负债经营潜在的风险程度时,首先要分析报表中各个项目对公司财务的影响程度,确定X化工企业数据变动较大的项目和比率。本文分别列举了X化工企业近3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简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确定了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重要数据相关财务比率,将变化较大的几个项目列示了出来。

(1)X化工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表现不佳,出现大幅度减少,资产总额虽有增加,但主要是负债总额大幅增长所致,企业近三年发展状态呈下降趋势,获得的利润降低,从而减小了企业的自身利润率, 甚至造成了亏损(见表2)。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且自2013年起远低于市场资本利率,企业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极低,资产运营效益很差, 负债经营并未实现其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多收益的目的,相反,利息费用需要用企业的利润额进行弥补,引起了财务杠杆的负效用,存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风险(见表1)。

(2)债务的本金及利息是企业必须按时偿还的法定责任。偿还短期债务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流动资产,当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如果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变现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就只能宣布破产。从表3可知,X化工企业资产负债率几年来居高不下,2014年甚至高达79.68%,严重超出行业60%(见图1)的整体水平,债务偿还压力大,保护债权人利益(清算时)的程度较低。与此同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均呈下降趋势,企业的短期变现资产和现金资产偿债能力变差,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见表2)。

(3)如表2所示,X化工企业产权比率过高,资金结构不合理,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负债额为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结构非常不稳定。

(4)负债期限结构是指企业不同期限的结构比例,企业长短期借款应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之中,不合理的负债结构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通常认为,短期借款风险要比长期借款的风险大。短期借款一年内需要偿还,长期借款一年以上的时间需要偿还。但从长远来看,所有的长期负债随着年份的减少都会慢慢转化为短期负债,所以如果企业原本就有当期的短期负债需要偿还,再加上在当期需转化为短期债务的长期负债,这无形中就给企业增加了大量需要偿还的债务额。而针对于那些偿债能力本来就相对较弱的企业来说,因此而引发的财务风险也是必然的。X化工企业的资产负债中几年来所占比例最重的就是短期负债,与此同时,2014年长期负债出现巨额增长,负债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对于X化工企业来说,很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X化工企业负债结构见表3。

(5)2014年为筹集新基地建设和搬迁所需资金,X化工企业接受控股股东X市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化集团”)拆借总额不超过4亿元。同时,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接受控股股东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拆借资金不超过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大股东如此大手笔“输血”,确实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充沛的资金流,但大股东的支撑行为往往与隧道行为并行,支撑行为的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而隧道行为的目的是实际资源向大股东转移,虽不影响当期业绩,但对公司价值和小股东利益将造成长期损害。图2为该企业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框架图。

X化工企业因企业改制不彻底,导致长期负债经营,对主要股东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不够,从而与大股东之间产生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同业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对其他公司的过度依赖,让企业自身陷入极大的被动地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遭受到极大的质疑。公司与控股公司及其相关公司的关联交易见表4。

三、企业负债经营的弊端

1.负债经营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对于负债经营,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律责任。偿还短期债务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流动资产,当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若企业利用负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未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额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

2.经营失败引起财务杠杆的负效用

当经营失败时,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利息费用需要用企业的利润额进行弥补。此时,企业获得的利润降低,最终减小企业的自身利润率,降低盈利能力,甚至造成亏损,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3.负债经营使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大

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以满足固定的利息支付和到期偿还本金的要求,使企业的现金流出量加大,因此加大了财务负担。

4.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5.负债经营会减少股东的财富

股东的红利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利润。当企业的负债越来越多,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也相应增加,这就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从而减少股东财富。并且债权人放贷时会考虑企业已有负债规模的大小,并要求对可能的破产风险进行补偿,这也会减少股东的回报。

四、结论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部分甚至超过了70%的警戒线,这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历史遗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并不是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而是盲目地利用负债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因此,能否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并且消化高负债所带来的额外风险,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然而,具体的负债经营比例的确定,或者说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则没有通用的模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所处行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从宏观和微观上加以考虑,最终确定最合理的负债经营比例。

参考文献:

[1]陈兆江,王珊琦.论负债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以万科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160,163.

[2]刘玫.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27(02):143-145.

[3]刘爱娇.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2,(32):184-186.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4篇

论文摘要: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含义和优点、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然后对其风险防范进行了探讨。

一、负债经营的含义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借入资金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它也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采用的经营方式。

二、负债经营的利益

负债经营的内涵从资本经营的角度看,负债经营并不一定对企业不利。债务是企业的资本,对于债权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出资本,可以获得利息报酬,并且也是一种资本经营;而对于债务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入资本,利用它来进行经营就是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可以获利,可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报酬率较高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具有如下许多优点:

1.负债经营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一方面,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筹资的资金成本。另—方面,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2.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利息支付是一项与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更多的利润。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在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今天,货币贬值现象一直存在。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债券或向银行等金融部门借入资金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时,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负债筹资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权,又能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5.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因为按现行制度规定,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故可产生节税作用,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成本费用加大,利润减少,应纳所得税额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额,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上优点,但因经营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企业在举债时预先设想的经营条件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又会带来以下风险:

1.负债经营能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虽然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金收益的大幅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数额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负债经营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面临较好的市场行情时,负债经营能获得对企业有利的杠杆效应。可是—旦市场行情变差或企业经营出现不善,由于利息的支付是无论企业盈亏都必须按时支付的,因此这给企业带来加大的财务风险,它使处于困境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以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用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可能使企业破产。

4.负债经营增加了再筹资风险。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筹资的角度看,由于企业的负债经营,必然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当企业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一定程度后,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影响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四、负债经营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经营者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负债经营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要承认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适当的筹资规模和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3.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具体项目上,企业所采用的筹资风险决策法是:首先,在筹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其次,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后,在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

4.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负债规模,保持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形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速度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企业必须大力补充自有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5.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企业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6.根据利率走势,做出筹资安排。在利率水平较高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出利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并在预测利率变动的同时,在筹资战略和具体筹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

总之,负债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财力策略,也是一项经营战略,全面准确地把握负债经营、科学使用所筹资金,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深远。管理负债经营风险,实现负债经营最优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事关企业存亡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负债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负债筹资风险,掌握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时代经贸,2007(3)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5篇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因素分析;模糊评价

1 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因素是指导致或增加某种损失的频率和损失的幅度的因素。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因素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治风险因素

即国家政治、政策、社会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因素。因此分析政治风险因素,要研究企业所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变更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另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必将受到国际国内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企业经营也要关注国际经济、政治的变化。

(2)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因素

其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宏观经济的周期。

(3)金融环境风险因素

金融环境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金融环境风险由于是金融市场基础金融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风险,因而并不是由企业自身决策所决定的,而是企业外部的一种客观存在。

(4)技术风险因素

企业技术风险因素的产生主要是由企业相关的技术变化频度所决定的。相关环境的技术变化频度越大,企业的技术风险因素越高,企业的经营环境风险也就越大。在与同行业比较中,企业技术水平与行业的差距越大,企业面临的技术风险就越大。

2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根据风险的含义,风险不仅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函数,而且是风险事件发生所产生后果的函数,用Pf表示风险事件发生概率,Ps表示风险事件未发生概率,则

Ps=1-Pf(0

对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后果也用概率来表示,用Cf表示风险事件发生影响程度的大小,用Cs表示风险事件未发生影响程度的大小,则

Cs=1-Cf(0

那么由概率为变量的风险函数如下

Rf=f(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事件发生产生后果的概率)

=1-风险事件未发生概率×其产生损失的概率

=1-Ps×Cs

=1-(1-Pf)(1-Cf)

=Pf+Cf-Pf×Cf

显然有0

一般认为,当Rf0.7时,风险较高。Pf和Cf的值可由专家判断结合模糊数学分析获得,详细过程在下面的案例中给出。

3 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

某企业经研究得出六类主要的经营环境风险因素的可能程度分布和三种主要的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布结果。转贴于

评价项目集由六类风险因素组成,各风险因素的权重A,A=(1/6,1/6,1/6,1/6,1/6,1/6),确定评价尺度V分为五级,V=(0.1,0.3,0.5,0.7,0.9),分别表示{小,较小,一般,大,很大}。

评价项目集由三种风险后果组成,各风险后果的权重W,W=(1/3,1/3,1/3),确定评价尺度V分为五级,V=(0.1,0.3,0.5,0.7,0.9),分别表示{低,较低,中等,显著,高}。

请由专家或主管组成的风险评估小组对当前的环境风险状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一种模糊映射,即使对同一个评价项目的评定,由于不同评价人员可以作出不同评定,所以评价结果只能用对第i项目作出第j评价尺度的可能程度的大小来表示。这种可能程度称为隶属度,记作rij

rij=对第i项目作出第j评价尺度的专家人数/ 参加评价的专家人数

这样得到Pf的综合评判B:

B=A×R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B′=(b1,b2,b3,b4,b5),则

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表示为

Pf=B′×VT=0.1b1+0.3b2+0.5b3+0.7b4+0.9b5

同理可得出风险后果的程度估计。下面看具体计算过程。

(1)经营环境风险发生概率Pf的评价

假如专家对经营环境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了评判,经过统计整理,

因而B=A×R

=(1/6 1/6 1/6 1/6 1/6 1/6)×R

=(0.317,0.267,0.233,0.133,0.05)

则该企业经营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为:

Pf=B×VT

=(0.317,0.267,0.233,0.133,0.05)

(0.1,0.3,0.5,0 7,0 9)T

=0.367

(2)经营环境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Cf的评价

因而B=W×R

=(1/3 1/3 1/3)×R

=(0.033,0.3,0.4,0.233,0.034)

则风险后果的程度大小为:

Cf=B×VT

=(0.033,0.3,0.4,0.233,0.034)

0.1,0.3,0.5,0.7,0.9)T

=0.487

进而求得该企业经营环境风险的大小为:

Rf=Pf+Cf-Pf×Cf

=0.367+0.487-0.367× 0.487

=0.675

由于0.3

4结论

从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因素的定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六大企业环境风险因素;而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了企业经营环境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方法对其它风险因素的评价也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强志源.现代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6篇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财务风险类别

企业财务风险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经营业务对象角度把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如下类别:

(一)筹资风险 筹资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在筹集项目所需资金方面有两种决择,面临两类风险。如果选择股权筹资,筹资成本较高,且当项目实际运行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提供机会;如果选择债权筹资,虽然可能产生财务杠杆效应,降低筹资成本,但如果债务比例过高,而该项目实际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还本付息风险。

(二)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营的必备条件。企业如果现金流过于充裕,那么就意味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资金闲置的问题,而如果现金流始终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那么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企业又会面临现金流中断的风险。企业海外大型项目的实施必须警惕现金流风险。例如,在2004年海外并购前,TCL公司手中通过整体上市和以往积累的现金超过30亿元,但由于在海外并购方面的失误导致的连续两年巨亏让公司在2005、2006年的现金流开始遭遇困难,一度银行方面到期的短期债务让公司总裁李东生甚至要通过抵押自己的股份来度过难关,而TCL盈利情况不错的电工和低压电器也被迫出售。

(三)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企业在资本的筹集和运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利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企业投资贬值或收益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借款和贷款活动中利率的变化、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以及不同国际金融市场不同货币利率的变化所产生的风险。我国绝大多数跨国并购都涉及巨额资金的支付,应注意防范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四)货币风险 货币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汇兑风险。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通常会收付大量外汇,或有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和债务,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汇率风险。2007 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元汇率急剧下跌,使以美元计值的跨国企业资产和负债遭遇很大风险。例如,2007年3月中铝并购奥鲁昆项目总投资约29.2亿美元,澳元兑美元汇率当时维持在0.68左右,而2008年7月却一度攀升至0.9848,升值约40%。由于中铝外汇存款以美元为主,澳元升值使得该项目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汇兑风险可以分为禁兑险和转移险两种。前者指投资者不能将投资原本、收益或其他合法收入的货币财产从当地货币转换成母国货币或其他种类货币的风险;后者指投资者不能将投资原本、收益或其他合法收入的货币财产转移出东道国的风险。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利润汇回不设限制,但对外籍居民、法人的汇出款超过一定数额者需经批准;印度尼西亚对外汇交易原则上允许自由进行,但须办理申报;缅甸对用当地货币兑换美元汇出国外者,每月只允许1 次,而且不得超过1 万美元。另外,非洲国家严格的外汇管制条例对外来投资的束缚也开始显现。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立的水泥厂就因东道国政府对外汇出境的管制,投资收益无法汇回国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非洲新兴市场成为我国企业的投资重点,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国家的商贸与投资明显增加,尤其要防范汇兑风险。

(五)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无法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所有财务风险的主导,主要有投资结构风险、投资组合风险、项目估价风险。由于同本国投资环境相比,海外投资环境更加复杂,更难以适应和控制,投资结果的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更大。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投机石油巨亏事件就充分反映了投资决策失误的影响。时任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的陈久霖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从事高风险的石油指数期权交易,擅自决定对亏空期权交易挪盘和挪用备用信用证,致使该公司累计亏损额高达5154亿美元,大大超过其净资产1145亿美元。由于该公司严重资不抵债,被迫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项目估价风险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项目价值评估不准确的可能性。无论企业在国际上从事何种项目的经营,都存在对经营项目标的物的估价问题。就业务对象而言,国际承包工程和国际并购的估价风险都比较大。在国际承包工程中主要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这种合同使我国承包商承担了全部的价格风险,估价中不可预见风险的费用较高。在国际并购过程中,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卖方往往更了解所出售资产的实际状况。这种状况使得买方在对有关资产评估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容易付出过高的溢价。另外,在大型项目并购方面,我国企业“出海”充满内讧,往往一个项目多家企业相互恶性竞价,增大了估价风险。与估价风险直接相联系的另一种风险是项目营运建设开支预算不准确的风险。

(六)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客户因资不抵债而出现破产、所负债务难以偿还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常见的信用风险包括:贷款未能回收、应收账款未能回收、债券跌价、买卖金融市场产品而未能兑现、企业因合资、合作、联盟、外包等经济活动而产生或暴露的信用风险等。2004年年末,四川长虹在美国的经销商APEX公司拖欠账款高达4.675亿美元,而可能收回的资金仅有1.5亿美元,导致企业巨额亏损。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和资源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如果经济不景气而导致资源市场上供过于求,很多资源类企业的客户由于经营效益差或出于恶意会拒绝履约或停止付款,很多客户甚至以转移购买为要挟,要求企业提品却拖延付款,这都给资源型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七)收益分配决策风险 收益分配决策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决策不当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收益分配决策不当主要表现在过度保留留存收益或过度发放盈余。企业过度保留留存收益,会引起股东及员工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可能会导致股东及员工联合罢免管理层等举措,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当企业保留盈余时,其假设前提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未来收益,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股东和员工一定程度上更重视短期利益,不分配或少分配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企业收益的过度留存,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者低估公司价值、抛售公司股票,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企业过度发放盈余将加大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风险,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我国许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其股东及员工也将是国际化的,因此,收益分配决策风险也不能忽视。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财务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运用

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财务风险的特征,对于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非常重要。本文归纳的企业国际化经营财务风险的特征见表1。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分散和分摊等。我国企业应尽可能运用这些策略,防范和控制国际化经营中的财务风险。

(一)风险规避策略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以及风险的影响性较大的情况下,采取的中止、放弃某种决策方案或调整、改变某种决策方案的风险处理方式。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风险规避有主动规避与被动规避之分。所谓主动规避,是指企业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因对东道国不了解而导致的风险。主动规避的措施包括:(1)加强对东道国政治、文化、经济和法律的了解,避免因对东道国环境不了解而出现不当行为最终引致风险;(2)跨国并购时尽量避免并购那些非友好型国家的企业;(3)聘请当地咨询公司为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提供帮助。所谓被动规避,则是指企业因无法忍受东道国的风险而被动放弃对该国的投资。例如,我国金城集团在开拓南美市场时,最初打算在人口最多的巴西建厂,后经过深入的考察论证,认为巴方合作伙伴实力不足,再加上日本厂商已基本控制了当地市场,金城集团短时间内在技术、营销等方面难以与之抗衡,因此放弃了投资计划。另外,我国武钢采取“渐进式”投资方式进行海外收购也是风险规避策略的运用。武钢对刚投资的海外矿山,先投资一部分钱,如果开况好,就继续投资,否则就终止投资。

(二)风险转移策略 对于企业而言,转移风险是指将其自身可能遭遇的风险或损失,有意识地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的风险处理方式。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财务风险转移的对象可以是交易对手、保险公司、银行等。风险转移最主要的方法是购买保险。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向国内企业提供有关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和违约保险业务、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为成员国企业的跨国投资提供的货币汇兑风险和违约风险担保业务都可以用来转移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货币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我国企业可采用欧元支付或者是仍采用美元支付但在合同中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固定下来,从而把美元贬值的风险转到业主身上;在分包合同和采购合同中选择和业主合同相同的支付币种,可以将分包和采购部分的汇率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和供货商;通过分包的方式,要求分包商或供应商接受业主合同的各项条件,让分包商或供应商分担部分筹资风险;估价风险也有可能通过合同条款转移给业主,如在固定总价合同中规定,如果劳务和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化等因素造成承包商成本增加达到一定幅度,承包商有权利要求业主给予补偿。对于我国企业国际金融类投资,企业还可以通过远期或掉期交易以及通过购买期权的方式转移财务风险。企业还要尽可能运用“保护伞”转移风险。最通常的保护伞是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双边协议,目前我国已与一百多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当企业在与我国签订有投资保护协议(生效)的国家投资而面临风险时,企业就可以通过政府间的磋商来解决。

(三)风险承担策略 风险承担策略是指企业接受现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时,企业需要自行承担风险发生后的损失,并要求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置换受损的财产,满足责任要求的赔偿,维持企业的经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可以通过将自身塑造成“被投资国企业公民”,使风险得到消化吸收。

(四)风险分散与分摊策略 风险分散主要指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划分为若干个较小而价值低的独立单位,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以减少企业将遭受的风险损失的程度,其目的是减少任何一次损失发生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的幅度。我国企业在开展跨国融资时, 可以在金融工具、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等方面实行适度分散策略,以降低筹资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可选择的项目、产品进行恰当的组合,可降低机会成本,分散企业财务风险。

风险分摊是指由于单个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则选择与多个风险承受企业承担属于某个市场的一定风险,从而降低本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对于具有一定风险的大型国际并购项目来说,风险分摊最常见的形式是联合投资。联合投资是一种基于风险分摊的要求,通过联合投资协议,投资企业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资金进入时期、进入金额等条件,在保证投资项目顺利实施的情况下,投资各方在共享收益的同时,分散各自承担的风险。经历了竞购优尼科、注资力拓的失利之后,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大型项目的并购业务方面,开始对联合投资模式进行尝试。2009年7月,中石油联合英国石油公司(BP)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的技术服务合同。除了减少市场上同行业的竞争度、降低中标难度外,与其他公司分摊风险也是我国企业寻求联合的原因之一。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7篇

一、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假设

(一)博弈主体i假设。假设参加博弈的主体1是经营者,主体2是股东,两者都是风险中性者,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信息完全假设。假设经营者具有独立决策权,决策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决策时间假设。假设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对方的决策选择或调整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博弈双方可看作是同时做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

(四)行动集合假设。假设博弈主体各自可选择的行动集合(ai={ai},i=1,2),股东的行动集合为a1={监督,不监督},经营者的行动集合为a2={道德,不道德}。

(五)博弈结果假设。假设经营者通过不道德手段而获取的收入为r;股东监督经营者所花费的成本为c;经营者为采取不道德手段而花费的成本为f,包括被所有者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对经营者的罚金;股东监督经营者的概率为p,p∈[0,1];经营者采取不道德的概率为q,q∈[0,1];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会被发现,且c

二、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到股东与经营者在各种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或损失,如表1所示,每个组合中第一个表达式表示股东收益,第二个表达式表示经营者收益,如果是负值,表示损失值。

表1 博弈收益矩阵

经营者

股东 道德(y) 不道德(n)

监督(j) -c,0 f-c,-f

不监督(h) 0,0 -r,r

在股东与经营者的博弈中,根据假设三,博弈双方同时作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因此,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从表1可以看出,假设经营者选择道德(y),那么对于股东来说,最好的策略选择不监督(h),可以省出监督成本c;但当股东选择不监督(h)时,经营者的正确策略是不道德(n),而不是选择道德(y);如果经营者选择了不道德(n),股东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监督(j);而当股东采取监督(j)时,经营者为了保护自己,必然选择道德(y),如此不断循环。

在经营者与股东的博弈中,经营者分别以概率q*和1-q*随机选择不道德(n)与道德(y),股东分别以概率p*和1-p*随机选择监督(j)与不监督(h)时,双方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或概率来改善自己的期望收益,因此构成混合纳什均衡,这也是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由表1中的数据可推出股东、经营者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是:

q*=c/(f+r),p*=r/(f+r)。

即对经营者而言,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小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不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大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等于p*,经营者可随机选择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对股东而言,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大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小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等于q*,股东可随机地选择监督或不监督。博弈的纳什均衡与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以及监督成本(c)有关。不道德成本越高,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越小;而监督成本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就越大。为什么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反而越小呢?因为不道德收入越高,股东监督的概率越大,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风险也就越大,经营者反而不敢作出不道德行为。由此可知,经营者是否作出不道德行为选择,关键还是取决于股东监督的概率p。股东可进行经营者不道德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监督约束机制,以加大经营者的不道德成本f,使经营者的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从而把经营者的不道德寻利行为转变为道德的寻利行为。即这一监督约束机制应是一个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折衷,通过这个监督约束机制,使股东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终极目标。

三、eva财务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建立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提出的eva财务管理目标,是解决股东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最佳途径。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股东,终极目标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包括员工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而在衡量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时,看到的不应仅仅是会计利润,还应包括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eva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的是经营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eva=nopat-k×wacc

其中,nopat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k是资本投入额,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占用的资本额,既包括债权人投入的资本,也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总的平均资本成本。

(一)eva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eva强调对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要求企业经营者无论是使用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不仅包括企业必须付出的现金成本,而且包括机会成本,克服了传统指标对成本计算不全面的缺点,其资本成本率反映了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因此,eva被认为是对真正的“经济”利润的评价,eva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长。

(二)eva能使股东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eva考虑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克服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矛盾,用eva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可以使经营者不仅注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对值,而且还要注意减低资本成本,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成本(f),使经营者冒险的机率大大降低。而且,如果按eva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可以使对经营者的激励与股东的财产增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与股东的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进行不道德行为的概率q降低。同时,为追求更高的eva,经营者必须关注顾客、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监管机构等企业利益相关人。正如思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贝内特·斯图尔特所说:eva可以让经理人富有,但条件是他们使股东更加富有!eva赋予经营者与股东一样关心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

(三)eva能够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使用eva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能够提高股东监督经营者道德风险活动的概率,降低监督成本(c),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成本(f),改变了博弈的不均衡格局,使经营者预期的不道德收入(r)小于预期的不道德成本(f),从而使经营者因道德风险的预期效用为负而自觉放弃不道德行为。

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第8篇

关键词:风险控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概述

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系统,能够推动现代的企业的成熟和发展,能有效的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最初该系统的功能只限于计划和协调生产,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了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多种功能,成为一种综合型的经营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成效,离理想效果相去甚远。因此,进行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总结,是十分有必要的;还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管理系统,它要求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而进行战略和经营预算的编制,将预算目标确定下来,以便能够进行预算的空着和追踪以及考评绩效。它的优点是能够预测企业活动,确定经营目标,落实目标的实现过程,并且能够全方位、全过程的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以便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经营目标。

三、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可行性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在服务对象上具有一致性,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二者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服务。首先,在现财理论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追求价值,即追求最大化的资本价值成为企业的目标,而这种最大化价值目标的追求过程必须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而风险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追求最大化的公司价值。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进行有效的交互式沟通,协调各项功能,这就能够通过预算的方式合理的进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划、预测和监控,让企业拥有更为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并且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而风险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及时化解,减少经营损失,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2.将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能够更为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首先,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价值,这就使得预算管理必须要依靠市场预测的帮助。预算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说明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而这种防范是一种主动的流动性的防范,依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来进行。而面对风险时,企业应当采取预算管理的方式来主动应对,而不能够受风险的控制。如此看来,预算管理本身就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是一种有效的内在机制。对于企业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进行初步的揭示,而这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控措施,来防范风险,并及时化解风险。在具体的执行时,要进行日常的必要性监控和决策有效进行风险监控工作。其次,有效的利用和配置确定的、能够预测到的资源是预算的目的所在。而预算的灵活度很大程度上受突发事件处理设计的影响,如果设计存在缺陷,会使企业错失良机,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倒闭。而风险管理就是要管理突发事件。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1.通过预算编制明确企业经营风险目标和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企业的预算必须先进行战略规划,再进行经营计划,最后是全面预算,不然制定出来的预算就不能切实进行。战略规划是指企业宏观的发展方向、发展路线的规划;而经营计划则要具体的多,它包括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以及产品的开发和客户的维持等一系列问题。全面预算则是在遵循经营计划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经营计划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而且还对经营风险的范围、目标、防范和控制、化解方式以及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风险控制而言,在编制预算时,企业首先要把风险目标进行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根据管理角度和管理范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的结合,并实现协调运作。

2.通过对预算目标的分解落实风险监控点和具体责任人。完成全面预算的编制后,要将它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工作责任人上去。而这应当采取合同形式进行层层分解下发,首先是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签订预算合同,然后部门经理再下发下去,最终下发到预算执行人手中。这样预算目标就在企业各层次实现了知晓和落实。同时也明确了各级的具体责任任务,包括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开展哪些工作,配置哪些资源。对上级部门而言,就是要明确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后的投资回报有多少;要求下级部门如何进行防范和控制风险,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如何进行成效的评定,如何完成工作绩效,如何获得相应的奖励。对下级部门和预算执行人而言,就是要明确预算的内容和目的,如何获取资源保障、如何有效配置当前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标准和具体的数据信息和关键的控制点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所有那些。以上这些预算内容不仅仅包含了经营效益的预算,还有生产经营环节的预算。对着预算进行分解能够明确各个部分的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能够落实风险的承担,并且有利于预算执行者更为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因为风险控制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他的业绩评定和考核,这反过来会促使他们将风险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3.通过预算将企业内部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内部各个管理环节的有机结合上风险集中存在,这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外部市场开拓与内部财务支撑的结合、新产品开发与财务支持能力及生产支持能力等的结合,融资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的结合等。全面预算的能够消除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的隔阂,能够使得各个环节有机协调,密切配合,各种力量联动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平衡各部门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顺畅的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保证企业的良性整体运转。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确定因素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虽然风险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将企业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良好的企业防范机制能够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化于无形之中,推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进行全面预算是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良好经营状况的有利举措,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要大力进行企业的预算编制,进行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预算,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这样企业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长存不衰。

参考文献:

[1]陈冬明,肖林,谭全运,张振中.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3).

[2]刘.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五大误区剖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2).

[3]丁敏. 进一步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问题[J].经济论坛,2004(14).

[4]许本强. ERP系统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