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理财金融知识

理财金融知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3 16:21:06

理财金融知识

理财金融知识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理财的必要性 学习途径 理财应用

一、高中生理财的必要性

近年来,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压岁钱管理相比从前会更宽松一些,相对有独立能力的高中生就更是如此了。由于人们普遍的认为成年后就应该自己生活并自己理财,而法律上界定成年与否的标准是年龄,大部分高中生的年龄在16周岁到18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一般被认为心理年龄成熟度较高,就得到了比较普遍的、程度比较大的理财自由。

可惜的是,课本中的理财知识非常少,仅仅有一句“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和一些关于股票债券的笼统概括,这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高中生阶段的未成年人自以为对金钱有所了解,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对金钱的概念更多的限于数额。不知读者是否听过身边的大学生们说起“钱原来这样值钱,以前父母给付钱的时候都没什么感觉”之类的言语,笔者曾多次听到学生这样抱怨,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部分学生高中时期都跟父母同居,生活起居由父母供给,平时的支出由父母控制,到了大学后,财务完全由自己来进行打理的时候,他们才渐渐的开始有了明确的金钱概念。因此,高中生非常容易因为金钱概念的模糊而花钱大手大脚。

根据一份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约20%左右的高中生拥有超过5000元的年存储额,而年存储额超过1000元的高中生则大约有62%,该调查报告在最后根据调查人数和全国高中生总人数(不含港澳台)大致预计,全国高中生一年的总存储额大约为一百五十亿元。笔者私以为,这样可观的数额不论是被没有金钱概念的拥有者随意挥霍掉、或是躺在银行中等待每年的微薄利息,都是很可惜的;因此,倘若高中生多多接触金融理财知识,这样资源浪费的情况就能大大改善。

二、合理利用金融方向的书籍、报纸与新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高尔基的名言。此言不假,想在要对金融理财有更多的了解,读书看报是最直接的了解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新闻,可以通过了解国家的政策,帮助高中生从侧面的了解经济背景。

(一)通过书籍接触金融理财知识

国内外金融方向的书籍大约分为入门、中级、高级等。一般来说,针对高中生的年龄段,能够涉猎一些入门书籍,对一些经济学原理有所了解,并拥有对经济体系的运转有所看法也就足够。在所有的此类书籍中,内容最为严谨的大都是教材,故而下文笔者将介绍几本适合高中生作为读物的经济学教材。首先,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学习金融方向内容的人大多知道曼昆,他绝对称得上该领域的大家。而这本教材大多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使用,内容基础、行文优美有趣,很适合高中生略作赏读。其次,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该作者研究的内容横跨多个相关的领域,因此他的书行文竟是难得的结构宏大,糅合甚多元素。此书对于高中生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可以快速的帮助他们在思想中构建一个对经济学的认知框架。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上述的两本书虽然出自大家之手又各有优势,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公允性,很好的补充了前两者的不足。最后,由我国知名学者梁小民、宁承先、尹伯成等人编纂的相关书籍大都行文严谨,均适合高中生选读。

(二)通过报纸接触金融理财知识

受益于证券市场近年的繁荣,金融类报纸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其实,理财包括的不只是支出,更多的是怎么样投资。近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股市,然而高收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因此笔者虽推荐高中生可以阅读一些财经报,却并不建议受高中生此类报纸的影响而轻率的将手头尚算微薄的资金投入股市。最值得一看的金融类报纸有:《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第一财经日报》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新闻联播。虽然大部分的内容似乎是民生、我国与各国的互相访问,却会从侧面看出当下值得投资的产业和项目。

三、理财类应用

目前应用市场上有大量的理财应用,通过下载其中比较合适的应用,关注它们的推送消息,可以对金融理财知识有所了解。这一类应用在设计时由于面向的人群较广,会考虑到使用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将使用方式设计的比较简单,不会有太专业的理财模块直接划分。

虽然针对高中生群体的理财应用较少,但也不是没有,此处推荐几个较为合适的应用:压岁宝、快乐宝、未来宝和财富宝等。这几个应用针对高存储性的高中生群体设计,比较适合高中生使用。

理财夏令营这个模式最早在美国出现,别名“省钱夏令营”。是的,就是通过夏令营教导孩子怎样适度消费。不过,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也称它为“赚钱夏令营”,通过参加这样的夏令营,可以帮助高中生进行理财实践。在美国早期,此类夏令营通过教导孩子们对入门的经济规则和财富观念帮助其培养较好的投资理财素养,最直接的是帮助他们防止因大手大脚过度消费成为“卡奴”甚至陷入更深的债务危机;众所周知,这是美国人的消费常态。当这种模式运营的夏令营进入中国时,考虑到中国家长一手包办家庭财政的模式,更多的会帮助理财知识还为零的中国孩子了解金融理财知识,并通过让他们尝试建立自己的账户并进行管理的过程优化他们的理财思维和模式,这能帮助他们建立明确的金钱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渐渐的对投资有涉猎,进而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会使得他们在金钱管理上拥有比同龄人更超前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总体来说,对于理财基础薄弱的高中生群体这样的夏令营其实值得一试。

高中生可以直接与长辈交流,一般来说,长辈的理财经验多是比较丰富的。而平辈中已步入社会的兄长姊姊,甚至同学朋友中理财比较成功者都是可以交流的对象。同时社区、银行和学校举办的理财讲座应积极参加,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与讲师进行交流,相信可以有所进益。

四、结论

在高中生阶段,孩子就应该自己接触金融理财知识,避免日后因突然的理财自由而产生无法负担的债务,或者是月初大手大脚月末啃泡面的中国大学生常态。大致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纸、收看新闻、尝试使用理财类应用、参加理财夏令营以及与经验丰富者的交流等方法丰富自己的金融理财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晨.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途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

[2]胡广宇.高中生消费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09).

理财金融知识第2篇

时代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此形势下,面对社会和市场对人才日益更新的要求,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探究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推进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科研小组面向省内外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大学生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了有关股票证券、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卡、留学贷款等方面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研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推进现有高校金融理财教育,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调查问卷共计500份,主要针对省内外7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共计478份,有效问卷420份(其中河北经贸大学173份,省内外其他院校247份),无效问卷38份,空白问卷20份,问卷有效率为87.87%。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现状

(一)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男生占70.7%,女生占29.3%;年级选项大一占18.6%,大二占43%,大三占27.4%,大四占11%;专业选项文科生占57.6%,理工科生占41.4%,体育艺术类生占1%。总体来看,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很大不同,有强烈需求的占24%,有比较强烈需求的占34.5%,需求不大的占39%,没有需求的仅占2.4%。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显著差别,为了研究这种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用spss20.0软件的相关分析进行了具体研究(见表1)。通过研究发现:专业和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负相关,即文科对金融知识需求最强烈,理工科次之,体育艺术类学生最缺乏需求。年级与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即大一的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缺乏,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四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强烈。而性别与金融知识的需求相关性不显著。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

对于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我们设定了网络媒体、学校教科书、报纸杂志、证券公司宣传、专家讲座、亲戚朋友、其他等七个选项,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网络媒体和报纸杂志是非金融专业大学生金融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从学校教科书获得金融知识的不到调查人数的两成。

(三)大学生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

对于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调查显示,个人理财类(包括证券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51.42%),其余依次是实业投资(占比16.19%)和保险类知识(15.24%)。金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普及金融知识,增进在校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

针对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显示,理财(包括证券投资)知识需求占比较大(33.81%),其次是创业贷款(19.05%),这跟大学生创业需求程度有关,大学生信用卡需求占一定比例(18.57%),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理财需求。留学贷款(10.24%)和助学贷款(9.05%)知识的需求相对比例较小。

对股票债券等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于相关知识比较了解的仅占13.38%,仅限教材知识的占24.65%;对创业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目前有自行创业打算的只有27.54%,而为以后创业储备相关知识的占到绝大部分;对助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助学贷款相当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到55.27%;对学生信用卡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很有需求或有较大需求的占到73.07%,而对学生信用卡了解程度看,相当或比较了解的仅占32.05%,吸引学生办理信用卡的因素依次是购物分期付款(33.33%)、消费透支(19.23%)、消费积分(17.95%);对留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留学打算的占到95.35%,对留学方面的金融知识比较了解的占62.79%,留学时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贷款的占到95.35%,留学时一定或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保险的仅占13.95%。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金融知识有需求的占到半数以上,尤其是对个人理财类(证券投资等)和创业贷款的金融知识需求比例较大。证券投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证券投资都报以好奇和投机的心理,所以,很多学生最初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涉足股票投资,由于受到部分学生炒股赚钱示范效应的影响,加之从众心理严重,不少大学生也随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这一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财经类高校比较普遍。

大学生对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可以说是大学生寻求就业出路的基石。近些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种种原因造成就业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矛盾突出,高校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影响着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发现,69.6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依靠贷款资金。所以,大学生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供给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石家庄地区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发现当前大部分学校尚未开设理财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财课程真正得以开花结果的寥寥无几。通过调查还发现,教育部和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大学生理财教育,只是开设几次讲座,并未真正达到理财教育的目的。

在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中,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校缺乏培养大学生理财素质的观念。当前,理财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有意义的理财教育尝试,但是,零星支离、实施过程单一化的理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推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深入。理财课程设置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大学生理财素质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我国高校的理财教育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二是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理财课程中讲述的内容多为宏观的投资理财,微观的个人理财内容涉及较少。教师常常是理论说教多,实际操作少,大多数是在口头上的理财理论,而真正具有说服力的理财实际操作微乎其微,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理财意识滞后和缺乏理财实践,不可能学以致用。

三、对高校理财教育的建议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理财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大学需要开设理财公共选修课,普及金融知识和培养理财能力。

(一)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制定理财类选修课程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高校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理财类选修课程,构建文理交叉、互相渗透、专业口径全方位覆盖的课程体系。金融知识具有较多的数理知识,对于理工科院校学生来讲,运用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进行理财、投资、贷款计算不成问题,但对于文史类学生来讲,涉及到专业公式、模型等就会稍显吃力。对此,建议院校在开展金融知识课程时,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理财课程,注重文理交叉有针对性地展开理财教学,理工类学生侧重投资理财的收益计算、风险分析等,文史类学生可以侧重理财管理技能等。

(二)循序渐进,注重课程连贯性

从调查研究发现,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理财知识越感兴趣。因此,课程开设时间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这一阶段是进行理财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理财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从在校大学生身边的金融需求入手,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理财素质。先教学生制作个人收支平衡表,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然后从小额储蓄、学生信用卡、助学贷款、股票投资等实际操作逐步推进理财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增强自立感和责任感。进入二年级再开设理财基础理论知识,如理财规划原理、金融基础、税务基础、保险基础和理财法律等,可让学生对当今比较热门的理财方式有常识性的了解。到三四年级时,可以逐步开设理财实务性课程,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年级的提升,大学生应该逐步学习较为专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课程的连贯性,循序渐进,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育,提高理财技能

理财金融知识第3篇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投资理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53-03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0年7月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导思想别强调,本科教育应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学错位竞争发展趋势下,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型重点大学的培养任务,地方院校应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金融工程本科培养以地方财经类院校作为中坚力量,51%的金融工程本科在地方财经院校。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严峻的挑战,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根据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确定财经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张进,2006)。因此,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也需要实施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改革,以顺应高等教学大众化趋势和响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部的本科质量工程。

一、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困境

国内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属于教育部认可的目录外专业,其培养是以国外金融工程硕士教育(Master in FinancialEngineering,MFE)为蓝本,要求学生具备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从学科结构、培养层次和学生能力分析发现,作为金融工程本科培养中坚的地方财经院校根本就培养不了本科生具备这种金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能力。

1.地方财经院校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薄弱。作为金融、数学和计算机三学科融合交叉的体现,国外金融工程硕士通常由大学的商学院(国外金融属于商科)、数学系和工程学院联合授课,其实质是以数学工具来建立金融市场模型和解决金融问题。然而,地方财经院校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和学科体系限制了其对金融工程的数学和计算机学科支撑:一是这些院校的数学教学以“经济数学(俗称数学三和四)”为主,要求较低,即使为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理工科数学(俗称数学一和二)”,教师长期习惯“经济数学”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以及课程的成熟度都难以达标;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缺乏专业性,授课主要由偏重管理的信息管理学院负责,难以实现程序设计、算法优化等教学要求。数学和计算机偏科的现象不仅是地方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财经院校也同样因为学科问题而被排除在“985工程”之外,与研究型综合大学差距明显。同时,财经院校学科偏科还体现在“金融工程”课程建设上,所有获得“金融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的高校都是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985”研究型综合大学,没有一所财经院校,即使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财经院校也如此。因此,数学和计算机学科缺陷严重制约了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的培养。

2.地方财经院校本科层次难以到达金融工程的培养目标。在金融、数学和计算机学习过程,金融工程本科生面临工商管理专业同样问题,跨学科学习导致学生疲于应付金融、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学习任务,泛泛的学习难以精通,因而数学建模的金融工程专业技术能力难以形成,这种天方夜谭式的学科交叉培养形同虚设。因此,以金融、数学和计算机学科交叉培养不适合地方财经院校当作金融工程本科的培养要求和培养定位,只适合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这不仅是国外金融工程只有研究生项目的原因,而且也体现国内实力雄厚的“985”综合性大学不设金融工程本科之上,例如四所“金融工程”国家精品课程高校仅武汉大学保留金融工程本科,而同是首批开设金融工程本科和“金融工程”国家精品课程高校的厦门大学2009年取消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

3.地方财经院本科毕业生难以胜任目标职位。从培养方案来看,金融工程本科定位培养面向投行、基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层次金融技术人才——金融工程师(Quant),从事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精深的数学建模能力,而事实上金融工程本科生只具备金融基础知识和常规业务素质。因此,地方财经院校培养的金融工程本科毕业生不能胜任需要数学建模的金融工程相关职位,同时各大财经招聘网站的相关职位招聘信息也从来不把本科毕业生作为招聘对象。

综上,地方财经院校难以将本科生培养成具有数学建模能力的金融工程师,因此,其金融工程本科培养必须重新定位。

二、金融工程本科面向投资理财的培养定位可行性

地方财经院校难以培养跨学科合格的金融工程人才,其金融工程本科培养必须顺应人才需求的趋势,经分析和梳理,面向投资理财的专业定位是现实的选择和最可行之路。

1.投资理财就业稳定而有潜力,是金融工程本科最佳的就业渠道。遵循著名哈佛校长德里克·博克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就业市场)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思想(潘金林,2010),将投资理财作为金融工程本科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从培养规模来看,金融工程本科只需很小的金融就业细分市场,2010年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仅有2000—3000人,不到金融专业的8%;同时,整个金融就业市场前景广阔,2003-2007年我国金融从业人数比例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齐小东,2010);再者,资本市场扩容和直接融资比例增长的趋势下,以证券业发展为基础的投资理财就业将获得结构性增长和突破,金融工程以投资理财作为就业方向将非常稳定。

2.投资理财紧密联系金融实务,是金融工程本科最好的切入点。由于数学和计算机培养的学科缺陷,地方财经院校实现不了数学建模解决金融问题的金融工程本科培养目标,只能退而求其次,弱化数学和计算机的培养要求,利用其经济金融的学科优势,凸显培养以投资理财为主的金融知识和能力,不失为可行之路。抛开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国外金融工程硕士的金融课程主要是股票市场分析、投资组合分析、期货和期权、资产定价、资本预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风险管理等,这些课程正好构成投资理财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投资理财是金融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本科生可以从投资理财切入证券业,积累经验提升成为真正意义的金融工程师,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无限。

3.投资理财实务素材丰富,是金融工程本科合适恰当的教学内容。投资理财内容翔实具体,既可发挥地方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又能作为金融工程本科生的培养定位:(1)投资理财教学内容充实丰富,与以期货期权为重的金融工程教学因国内实务匮乏而枯燥空洞截然相反,投资理财实务工作成熟而繁荣;(2)投资理财的教学素材易于收集,例如,丰富的证券软件财经资讯和各大网站财经专栏的投资理财专题;(3)投资理财不仅是有丰富的案例和实务可供讲解和学习,而且得到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代表的现资理论体系强有力支撑。因此,投资理财非常适合用来培养本科生。

三、面向投资理财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应用型金融工程本科面向投资理财的培养定位是一条现实可行之路,为了进一步理清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培养的教学改革,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考察金融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结构重新设计和课程改革。

1.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工程本科的背景介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工程本科教学和培养由金融工程教研室具体负责,所属金融学科背景扎实、优势凸显,是贵州省唯一的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点、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和金融学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单位。同时,该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备受关注,先后获得了教育部2009年度“‘面向基层、面向三农’的金融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贵州省级教学团队“金融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和2010年贵州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研究”等项目。

同时,金融工程教研室师资科研实力强劲,投资理财专业背景扎实。该教研室15名教师博士占10位,集中金融学科70%的科研力量。同时,教研室以投资理财教学为主,有“证券投资学”省级精品课程、“金融工程学”和“投资银行学”校级精品课程;教师证券研究和从业经验丰富,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和《管理工程学报》权威期刊发表证券文章5篇。

2.金融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设计。参照刘德仿等人(2009)的“以能力为主线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发挥学科背景和教师专业背景优势,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工程教研室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定位为投资理财,以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作为议题进行教研室讨论,采用逐层分解的结构化方法,将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分为方向、岗位、能力和知识点等四个层次:(1)就业方向分为投资分析和理财规划,其中投资分析是理财规划的基础;(2)岗位以就业方向为导向,梳理出适合本科生工作的相关机构的基础岗位,投资分析方向面向实务投资、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创新等三个岗位;(3)能力则是岗位需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为了凸显专业能力,省略通识能力,以证券投资岗位为例,以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等三种能力为主;(4)知识点是专业能力的知识基本框架,技术分析能力包括基本指标、分析指标、图形学、分析理论等四个知识点。

3.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建设。与此同时,依据面向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体系,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工程教研室也提出了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建设基本方向:(1)教研室集中精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建设,专业课是教研室的主要任务和特长,而通识教育和基础课非教研室所专长,由基础教学部门负责;(2)选择投资分析作为专业主干课,理财规划为专业选修课,以体现投资分析作为理财规划基础的课程规律;(3)采用马建荣(2010)学科逻辑和问题逻辑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投资分析专业主干课以“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和“金融衍生工具”为原始蓝本,借鉴国内相关课程的主要成果,按照不同投资工具分为八门课程(详细见表1)。

四、展望

地方财经院校是培养金融工程本科的中坚,但在由于学科结构、培养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原因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数学建模能力的金融工程人才。依据地方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金融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科培养的特点,地方财经院校将金融工程本科培养定位面向投资理财,以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与研究型综合大学错位竞争的地方院校应用人才培养趋势。与此同时,针对地方院校应用金融工程本科培养,面向投资理财梳理出方向、岗位、能力和知识点的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并提出按照学科逻辑、问题逻辑和投资工具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依据学科优势、金融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科培养的特点,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与研究型综合大学错位竞争的地方院校应用人才培养趋势,作为地方财经院校的代表贵财金融工程教研室将金融工程位面向投资理财,并提出由方向、岗位、能力和知识点构成的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和按照学科逻辑、问题逻辑和投资工具改革的课程教学方案,这种应用型金融工程培养模式可以作为其他地方财经院校借鉴的范式。

未来落实面向投资理财的金融工程应用化培养,地方财经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对金融工程的主要理论和思想进行重新梳理和组织,分课程讲解,避免同一个理论在多门课程重复出现的现象;二是吸收丰富的投资理财实务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增强金融工程专业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三是兼收并蓄,吸纳成熟的投资类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按投资工具细分的金融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特色课程。

理财金融知识第4篇

【关键词】金融意思 数学教学 趋势

一、目前国内外金融意识的教育趋势:

1.目前的国际的金融意识教育趋势:

在世界的发达国家,财经教育从儿童开始,并制订了各年龄阶段教育计划。美国:财经素养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拿大:积极谋划财经素养国家战略;澳大利亚:致力于将财经素养融入国家课程。犹太人在经济金融界实力首屈一指,犹太《家庭教育》杂志上的一个数据调查表明:财商能力培养越早的人,日后的年收入越高。因为财商能力起步早,事业意识萌生早,以后正式加入就业大军越容易先声夺人。因此,他们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开设家庭金融课,这也成为犹太民族的惯例。

2.目前的国内的金融意识教育趋势:

我国金融意识教育近几年正在兴起:在一些教育专家的呼吁下,城市较少数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金融意识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金融意识教育,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在农村学校,勤俭节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金融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就少之又少了;甚至,开展“小银行”存储活动、“我是小小金融家”等也很少出现在一些社会实践。另外,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几乎没有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至多结合人民币教学渗透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偶尔也根据合理安排等内容渗透一下消费合理性教育。从整体来看,教师没有把“渗透金融意识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理念来提倡。平时对学生中存在的花钱不合理等不正常消费现象,仅仅是零零碎碎教育一下而已,造成了金融意识教育空白。致使学生的金融意识能力普遍较低,普遍存在高消费、盲目消费,享乐主义、等不良消费现象。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金融意识的意义.

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第二、三两条是:1、“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学会运用数学去分析思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象,即金融意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2.充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没有本课题提倡的理念,几乎没有数学教师会在数学教学中联系金融意识教育目标,在钻研教材时也不会考虑到金融意识教育这一点,设计教学时更不会思考如何落实金融意识教育目标。虽然知道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知道数学应该为现实社会服务,但还是只停留在其他一些联系生活的问题上,不会想到金融意识教育。在本课题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思想意识中就会有金融意识教育,就会自觉地在日常教学中落实金融意识教育目标。这是对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质”的充实。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金融意识教育,要让学生学到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对生活有帮助的金融知识,现代社会生活决定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3.丰富学生的金融知识,提高金融意识和能力

平常的数学教学,并未顾及金融意识教育,也就无所谓增长学生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能力。本课题提倡长期坚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渗透金融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理财知识,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能力。这样,学生肯定能获得一定的金融知识,金融意识和能力也必定能得以提高。

4.填补农村学校“金融意识教育”的空白

在农村学校,没有金融教育课程,家庭金融意识教育也不成气候,更无法谈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系列教育。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金融教育,可将系列金融意识教育目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完成,很好地填补了农村学校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空白。

三、金融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

1.金融意识目标,即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意识。

比如:多余的钱应该存银行获利息,零花钱要有计划消费,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报酬,节约是好习惯,有了钱要让钱生钱,自我价值不是靠名牌服装获得等等意识形态的观念。

2.金融知识目标,即通过数学课堂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理财的知识。

比如:人民币有纸币、硬币,纸币硬币的面值多少,什么是赚钱,花钱,利息、折扣、投资的概念,学会合理消费,学会计算银行利息,知道哪些途径可以赚钱等。

四、金融意识培养的建议:

1、金融意识教育理念要常处心中

教师心中要时时装有“渗透金融意识教育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多创造可渗透的机会,让数学教学渗透金融教育付诸实践。

2、金融意识的教育目标不可喧宾夺主

在大部分课堂里,金融意识教育内容是依附在数学内容中进行的,教学目标要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技能目标相结合,金融意识的教育目标要坚持做到以数学课堂知识技能目标为中心,课堂教学目标内其仅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目标构成部分的形式出现。

3、改变日常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中开始渗透

从教学目标开始关注渗透,让教师从根本上重视理财教育,把渗透理财教育作为倡导的教学理念加以落实,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渗透金融意识教育的必经之路。

4、课外作业应用中渗透

课堂中的练习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部分,练习设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渗透理财教育的效果。另外,如果能在日常作业中随时渗透理财教育,那么,落实巩固金融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理财金融知识第5篇

关键词:全民理财;高校大学生;理财现状;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2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个人投资理财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在“全民理财”“草根理财”的时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也加入了个人投资理财的大军。然而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对理财市场发展滞后。由于缺乏理财知识和风险意识,不少大学生陷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理财意识觉醒和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是新金融时代的重要课题。

1982年“理财教育”由安德森(Anderson)首次科学系统提出,理财教育就是使得受教育者学会设立理财目标,认识个人收入基础,制定详尽可达到目标的理财计划,应用、调整理财计划,评价理财目标和理财过程的一系列环节[1]。之后,罗伯特・清崎(Robert T.Kiyosaki)1999年出版的《富爸爸穷爸爸》提出财商的概念,为理财教育的深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商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另一重要因素。智商是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情商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而财商是活动的结果和制约因素[2]。

国内对大学生理财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其中陈希(2008)对南昌,黄伟明、周源源(2010)对广东,耿黎晓(2012)对安徽,陈瑜(2013)对兰州,匡月(2013)对南京,刘禹辰(2015)对上海,劳小燕(2015)对广西,陈倩文(2015)对武汉,程力维(2016)对泉州高校大学生理财意识、理财能力、理财行为等理财现状进行了研究。不同地区大学生理财现状存在地区差异,但总体研究结果共性较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认知存在误区;理财资金来源单一,资金量较小;理财渠道单一,理财环境受限;接受理财教育严重不足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大学生理财现状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理财现状,本文以无锡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相结合采集数据。所有样本为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1000份,有效问卷为946份, 有效率为94.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高校大学生理财现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都缺乏资金,处于“无财可理”的状态;第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校园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市场的冲击,大学生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但面对理财产品的时候缺乏辨别能力,缺乏理财知识和心理准备,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第三,接受理财专业教育的经管类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理论状态,缺乏理财实践。

(一)“无财可理”:缺乏资金

从资金来源角度来看,76.56%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1000元左右,86.29%的大学生资金来源于父母的供给,56.69%的父母都采用每月定期形式支付,可见大学生每月可用资金少,资金来源主要靠父母。剩余13.71%的大学生资金来源于各类奖、助学金和校内外兼职收入。调查发现学生兼职形式多样,兼职中除了传统兼职外,增加了直播、微商等新兼职形式,学生兼职比例高达80%。突出显示了大学生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以往调查结果不同,54.8%大学生会进行预算,63%的大学生会进行记账,但仍有高达58.03%的学生没有结余,向朋友借钱弥补费用的比例为39.13%,43.12%的大学生会使用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等透支工具。观察大学生消费结构中86.92%为生活费,交叉统计女生在衣服、鞋帽、化妆品上、男生在请客吃饭、抽烟消费上消费比例高。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可支配资金少,资金来源单一,除基本生活费外其他消费旺盛且多元化。大学生兼职比例高,兼职形式多样,出现微商、直播等新型兼职。同时随意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现象不普遍,大多数大学生会进行基本的预算、记账,使用透支金融工具,有一定理财意识。

(二)“无从下手”:缺乏专业知识和心理准备

部分学生对金钱和理财的认识存在误区,有19.51%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利,钱少谈不上理财,13.90%认为理财就是单纯的买基金、买股票,甚至仍有6.73%的大学生理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等一系列狭隘的理财观念。

在对理财难点的调查中,60.72%的大学生认为是缺乏理财知识。深度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理财的难点在于“不了解金融工具,不知道有哪些理财产品和渠道,不懂得如何理财,惧怕风险,觉得无从下手”。大学生缺乏理财知识和心理准备,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

非经管专业学生接受公选课和讲座的人数却微乎其微,接受课程教育不足2.9%,讲座等形式占比也仅有4%。而大学生从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和报刊、网络渠道的微博、微信、理财节目等占据42.72%。由此可见,非经管类大学生接受的校园理财教育存在严重不足。

对每月结余资金利用上,69.5%的大学生选择将结余资金放入余额宝、微信钱包等货币基金中,有25.56%的大学生选择不做处理,以现金形式直接加入下月生活费。风险态度上,因大学生对抗风险能力弱,59.73%的大W生属于保守型,追求收益稳定和低风险,36.29%的大学生属于稳健型,只有3.98%属于激进型的。可以看出,得益于移动支付、线下支付的便利,相对于现金,收益性和流动性较好的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成为学生主要选择,且和大学生的风险偏好保持一致。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有资金保值和增值意识。

调查还发现,71.6%的大学生父母无理财行为,父母的理财观念对子女理财意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这部分学生缺乏家庭理财教育。

(三)“眼高手低”:缺乏理财实践

从理财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80%的非经管类学生不知道余额宝是货币基金,不认为自己有参与理财实践。接受理财专业教育的经管类学生高达 62%没有理财实践经历,处于理论状态。有理财经历的大学生的投资理财实践主要在少量资金买卖股票,投资纪念币,购买短期国债,基金定投,薅各种P2P羊毛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在理财实践中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分析的比例仅占2%,其余参与理财实践的学生存在羊群效应,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选择跟随购买。突出显示大学生极其缺乏理财实践,非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理财实践因缺乏理财意识和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经管类大学生即使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参与理财实践的比例也不高,并且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理财的也少之又少,处于眼高手低的状态。

三、全民理财背景下高校校园理财教育对策

(一)开设理财专门课程,普及理财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理财意识形态形成和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提高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开设理财课程是获得系统性理财知识最有效的方式[3]。国外很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财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来促进理财教育。学校在教授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普及基本的理财教育,提高学生的财商。[3]普及理财教育应明确理财教育目标,确定理财教育内容,分专业分阶段开设理财教育课程。对于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可以首先将理财教育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进行结合,做好前期基础的理财意识和理念的教育,后期可对非管类专业学生进行传统的理财专业课程全校公选课程和新型校园金融O2O平台深入学习。

(二)以学校为纽带,进行“家校”、“校企”相结合的理财教育

1.“家校”结合的理财教育

家庭对学生的理财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理财意识和行为对子女的理财意识和行为呈高度相关,同时大学生理财障碍最大是缺乏资金和缺乏理财专业知识。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不仅包括大学生还要对大学生所在的家庭进行家校一体的理财教育。进行“家校”理财教育一方面是学校对大学生所在家庭理财给予关注,通过家校平台如QQ群或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普及理财知识,提高父母的理财意识,对父母进行理财教育。另一方面是家庭对高校理财教育实施给予支持,并配合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参与家庭理财活动,了解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家庭理财目标,家庭理财规划。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兼职获得收入,并取得收入支配权,对学生投资理财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

2.“校企”结合的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不是空中教育,必须和实际经济活动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在寻找利益共同点,金融机构一般都有投资者教育活动,学校的理财教育可以和这些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让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进校园,对未来潜在客户进行投资者教育和新产品介绍和推广。金融机构可以针对大学生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理财产品,从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客户忠诚度。另外高校通过和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形式,为学校理财教育提供课外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金融市场。

(三)构建校园金融O2O平台开展理财教育及实践活动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进行线上系统性理财教育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也随之进入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时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理财教育更加契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目前线上金融理财教育资源分散且不成系统,主要以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销售中介的官微、金融考试平台、知名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及简七理财、力哥理财、越女事务所、周知客等少数自媒体。高校可以整合金融理财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资源,教师微课资源,案例研究等构建系统性线上理财教育资源,为非经管类学生深入学习理财知识提供平台[4]。

2.以校园金融为核心开展线下理财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线上活动,线下开展的形式定期开展围绕新型理财产品和不同金融市场热点的沙龙、邀请金融理财专业教师以及金融机构和理财专家到校开设讲座交流理财心得。同时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可以开展理财活动月,通过知识宣讲、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比赛、动画比赛等形式开展系列理财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高佳.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2008(7):34-36.

[2]高凤娟.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35):206.

[3]陈瑞莲,肖润花.高职学生财商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3):183-184.

[4]邓人芬.新时期大学生财商修养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19):115-117.

作者简介:周晓莲,江西九江人,硕士,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理财金融知识第6篇

金融理财师,是为个人或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保证人们财务独立和金融安全,帮助人们规划和实现自己财务目标的专业人士。

金融理财师在美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美国个人金融营销观念和体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转变,金融理财师逐渐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金融理财师在个人理财生活中作用的不断提升,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逐渐加强了对金融理财师从业资格的审查非常有必要:一方面,金融理财师需要有完整和扎实的金融知识,他们应该对各种理财工具和保险产品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套专业的金融策划程序帮助他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理财师和所有其他的职业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资格认证体系对整个金融策划行业进行道德约束和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的金融理财师认证体系迅速发展起来。

在美国,金融理财师认证种类五花八门。尽管花样繁多,但其中最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是注册金融理财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此外,还有两大认证体系在美国非常著名,他们分别是公认财务顾问师ChFC(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和个人理财专家PFS(Personal Financial Specialist),在这期中,海外采风栏目就对这三个重要的金融理财师认证体系做一番介绍。

注册金融理财师

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注册金融理财师是由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CFP Board of Standards)管理和制定的资格认证体系。CFP也是美国最著名的金融理财师认证体系。

在美国,想要成为注册金融理财师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复杂的CFP认证考试,同时,还必须遵守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制定的职业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包括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规定。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对职业道德的强调使CFP在美国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成为注册金融理财师,必须要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简称 "4Es",即:教育(Education)、考试(Examination)、从业经验(Experience)、职业道德(Ethics)。这四个要求是CFP资格认证的核心内容,也是美国金融理财师行业几十年发展的经验总结。

教育(Education):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要求参加注册金融理财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从 2007年开始,注册金融理财师候选人(candidates)必须具备学士学位(bachelor),但是,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 会对学科种类没有限制,任何学科的学士学位都可以作为参加金融理财师考试的通行证。

考试(Examination):当学员达到所要求的教育水平后,他们就具备了参加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的资格。CFP考试的内容主要针对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列出的考点清单进行设计。这些考试不仅对学员理财知识进行重点考察,而且非常注重理财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学员具备了把理财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从业经验(Experience):金融理财师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单纯的知识在复杂的生活面前自然“力不从心”,因此,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要求金融理财师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金融策划从业经验。2007年之后,合格注册金融理财师必须具备三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职业道德(Ethics):当学员满足了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后,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将会为学员发送一个信息包(Declaration Packet),这个信息包中包含一些需要个人签字的文档以及学员个人状况的一些调查。在信息包中,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要求学员必须严格遵守道德手册中规定的职业准则和金融策划实践的种种标准,同时,学员也必须承诺接受财务规划师标准理事会的监督和指导。

金融理财师资格包含一个严格的更新过程(Certification Renewal)。按照规定,CFP资格必须每两年更新一次。

种种制度上的安排保证了金融策划从业人员的素质,维护了个人理财市场的秩序。

特许财务顾问

ChFC(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

特许财务顾问是由美洲学院(American College)管理和制定的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系统。这个认证主要针 对保险业的从业人员。

特许财务顾问必须具备至少三年的金融从业经验并且通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的个人财务规划、所得税法、保险、投资以及不动产投资等,考试共包括八门课程:五个必修课程以及三个选修课程,学员通过考试之后还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经验和遵守美国学院专为策划师制定的道德手册。除此之外,美国学院对学员还有继续教育的要求。

自1982年产生以来,已经有四万多名申请人拿到了ChFC认证。

个人理财专家

PFS(Personal Financial Specialist)

个人理财专家是美国公认会计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为AICPA)为具备CPA(公认会计师)资格的金融策划业从业人员专门设立的资格认证系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CPA才能申请个人理财专家的职业资格。

在申请个人理财专家职业资格之前,学员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1、 拥有由州立政府颁发且至今仍然有效的CPA认证

2、 至少在登陆系统(multiple entry point system)中得到100分以上,其中包括通过PFS考试的要求。

3、 400美元的申请费

4、 在个人金融策划行业工作的各种证明和文件

除此之外,AICPA非常重视对理财专家的继续教育:如,AICPA规定,PFS 认证有效期为三年,三年之后,理财规划师必须对职业资格进行重新认证(recertification)。重新认证的要求甚至包括一份热情洋溢的决心书(written statement of intent)。

AICPA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行金融理财师的终身教育。

以上就是美国金融理财师的三大认证体系。

理财金融知识第7篇

[关键词]经济条件;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一、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对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可从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从宏观环境来看,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

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从微观环境分析,表现为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而每一方面都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浪潮。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广泛应用,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大行其道;二是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三是WTO等多边组织、非政府组织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1].金融已经成了改变我们生活的关键性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未来不是信息时代,而是金融时代。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选择权是有价值的,所以说,金融全球化客观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找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更加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这将极大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企业理财环境也将发生很大变化。从企业外部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WTO的加入,将使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发展的速度将更快。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全面可兑换将指日可待。这是因为,当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利率放开和外汇管制解除、货币实现自由兑换,是为许多国家经验证明过了的一条必然发展道路。利率市场化和货币自由兑换,意味着企业外部金融风险的加剧。如何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带进

许多先进的金融服务项目,包括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是各种新型金融服务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的出现,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理财活动的需要,这也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将面临更多选择。如何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将成为我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企业内部来看,WTO的加入,将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将迫使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WTO的加入,意味着我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服从企业的这种战略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也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其次,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必然要求财务管理要谨慎控制财务风险、恰当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上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使企业财务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以增强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再次,企业生存压力的加大,必然要求降低各项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同时,为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还可能运用多种财务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例如,企业向顾客提供各种信贷以促进产品销售。因此,如何充分运用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最后,为接受加入WTO后的挑战,企业必然加强内部各项管理,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和评价工作必将大大加强[2].

2.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以促使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近10年来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3.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企业主体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贸易伙伴间商业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交易过程中的数据、资料用电子方式实现,在商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实现交易无纸化和直接化的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reporting),企业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发展前景是诱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

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

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很少论及。

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

5.现行财务评价体系主要限于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缺乏适当的指标加以考核评价。

另外,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还有两个显著问题。第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如资金筹集方式更加多样化,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保险管理和税金管理等陆续出现。第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比较薄弱,日常财务管理一直是以资金管理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有关外,可能与认为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大事,单单依靠财务部门很难完成有关。另外,也可能与有些人把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混淆起来有关。

三、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理财金融知识第8篇

根据分析调研问卷情况以及与村民实地沟通发现,虽然全村经济发展得很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是村民的金融服务意思却很淡薄。总结得出天马村的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金融机构结构单一且服务态度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实际上是由政府控制的,准入门槛太高,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国有企业,缺少竞争对手,能获得垄断利润。天马村没有金融服务机构,在歇马镇上也只有几家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数量少、距离远。被调查者中有13人认为服务网点少,占23.41%;10人觉得金融机构太远,占17.24%;7人觉得金融机构服务态度差,占12.07%,这些直接导致村民要进行相关的存取款或者其他理财服务都很不方便。

1.2农村金融服务配套制度不完善,对农村金融不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体的金融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就农村金融而言,虽然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一些优惠政策,却还不完善。国家出台的一些针对农民的贷款优惠政策等也未真正使农民得益,大多是落在了关系户的身上,被调查农户中有57人未从政府获得过金融方面的资金支持,占90.48%,仅有6人获得过支持,占9.52%,这使得农民不能享受到国家对农村金融的优惠。1.3金融服务在农村普及程度低目前,农村信用信息开放度不高,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之间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农民的信用意识薄弱,对金融服务了解浅显,在对农民熟悉的金融服务调研发现,有54人熟悉存款业务,占66.67%;16人熟悉贷款业务,占19.75%;8人熟悉理财业务,占9.88%;3人熟悉支付结算业务,仅占3.70%。再加上对政府和金融机构不信任等情况存在,农民不敢轻易尝试理财产品,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的资源未达到优化配置,使农村金融的发展停滞不前。

2、改善歇马天马村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多个部门以及多项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逐渐增大,金融中涉农的产品和服务也逐渐增多。农村金融服务能否得到发展,关系到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做出贡献。重庆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金融服务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根据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建议:

2.1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视

从调查中分析得知,45%以上的农民对金融服务认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缺少对金融服务的认识,自然不会进行金融交易。而政府和金融机构无疑是当地最了解农村金融服务的,因此,需要加强他们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视,政府要积极落实相关农村金融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为农民谋福利,金融机构需要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耐心为农民讲解金融知识,方便农民更快地认知接受农村金融。

2.2给农村居民提供系统性、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培训

由村委会带头,在每个村建立农村金融推广小组,挑选全村知识文化水平较高且对金融服务了解的人作为组员。通过政府的带领,邀请金融专业人士为小组成员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培训,并授予他们金融服务的知识和理财的相关技能。然后再由金融推广组的成员专门针对全村进行定期的金融服务知识推广,鼓励村民积极理财,从而带动全村金融的发展。

2.3设计出多样化的农村理财产品

目前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大多数是针对城市的,理财起点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化知识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虽然近几年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村民手中的闲置资金达不到城市理财标准,大多数理财产品都不适合在农村进行推广。因此要想使理财在农民中广泛推广,就必须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多种符合农民实际情况的理财产品。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