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封闭式英语培训

封闭式英语培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7 15:35:22

封闭式英语培训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1篇

随着新课程地不断众深推进,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更是有待大力加强。因此,教师培训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新课程对英语老师要求也不例外,尤其是的问题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自英语新课程推进实施以来,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成为培训的主要的对象,广大英语教师都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我国幅地辽阔,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教育差异较大。尤其广西百色市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上尚不足以支撑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不了师资培训工作的需要,初中英语师资队伍急需大力增强。我们在百色市开展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分析,正是要全面了解全市广大初中英语培训现状,对于今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促进全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调查研究

2.1 调查对象

我课题于2010年7月20日对参加全市初中英语骨干培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参加本次全市初中英语骨干培训的教师共300多人,教师来源含盖了我市12个县区的县城及乡镇教师。

2.2 调查方法

我课题组根据确定的调查内容设计了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课题组共发放了25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24份,回收率为89.6%。回收样本比较有典型性,同时问卷采取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回答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问卷调查的科学性。

2.3 调查内容

我课题组在充分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充分了解新课程对教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并确定了以下调查内容:(1)教师个人基本情况,(2)教师培训内容,(3)教师培训形式,(4)教师培训收获感受和建议,其中(1)-(3)项为封闭式问卷,(4)项为开放式问卷。(问卷情况后附)

3.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内容共有四项,其中(1)-(3)项为封闭式回答,(4)项为开放式回答,前三项主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一项根据回答情况做了定性分析,现主要把统计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以上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统计表明,我市初中英语教师以女性居多,占了近2/3,年龄在30-49岁占164人,工作年限10年以上占绝大多数,可想而知这是一支年富力强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初中英语教师队伍,来自乡镇农村的老师占155人,乡镇初中英语教师是我市初中英语教师主要群体,来自百色东部(包括交通便利、经济较好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和平果县)占115人,来自百色北部(靠近越南边境的靖西县。德保县和那坡县)占72人,来自百色西部初中英语教师(多山交通不便的田林、乐业、隆林和西林)占37人。相对来说,东部经济交通优势能够接受培训的面较广,而东部尤其西部由于“边、山、穷”原因使初中英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从学历层次上看,本科达到177人,专科47人,无研究生学历,职称上中学高级7人,一级91人,二级116人。

3.2 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需求情况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培训所有调查项目当中,回答非常需要的占半数以上,而唯有英语教学理论的回答仅占38%,不到半数,而有趣的是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非常需求的选择竟达85.9%,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并未把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到认识高度,而不重视理论学习甚至否定理论学习的作用都终将导致教学方法的误用和滥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3.3 教师培训形式的认可程度情况

在本表所列举所的七种培训形式中,近半的教师回答非常好的选择了名师课堂、共同研讨、参与式培训、实地观摩型,选择较少的是专家讲座报告型、自学反思型、课题研究型,我们分析,教师之所以不太欢迎专家的讲座,原因主要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空洞的理论学习容易使教师厌烦,认为解决不好实际问题,自学反思自己有缺乏理论支撑,无法自己进行反思,不知该如何下手,课题研究又无人引领,也不知如何开展。而名师课堂、共同研讨、参与式培训、实地观摩型等这些类型由于教师有具体方法并且可观察体验领悟,可以模仿容易学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3.4 培训收获感受

本次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主要邀请了广州外语知名教育专家和广州市名校名师负责培训,笔者通过大体分析教师的培训收获感受情况,简要把受训教师的收获感受归纳如下:

(1)普遍感受到了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也见识了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经验和名师的人格和教学魅力。

(2)体会到了面对当前课改,教师需不断把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面对不断众深推进的英语新课改,教师必须不断被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4)许多教师同时认为广州先进地区教学条件和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模仿和借鉴难度太大。

(5)大多数教师表示要重视课改理念的要求,同时必须结合自己学校自身情况实施课改。

4.对策和建议

在当今既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又要肩负应试教育的教育大环境中,我们该如何在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培训途径,既能激发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以推动素质教育,又能顺应当今仍然盛行的应试教育,确保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

第一,变重心上移的教师培训为重心下移的教师培训。实践证明,教师离校离岗接受培训并非唯一正确选择,外出接受专家的过多理论培训学习,虽学有所获,但仍然无法有效地把所学变为所用。相反,如果能够重心下移,培训专家走进校园,即把培训工作立足学校,结合教师教学岗位,基于课堂教学问题,帮助教师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实际问题,再通过学区的帮扶结对,连片共同研讨,这样培训工作能够以点带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训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效果。

第二,大力提升学校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明确要求学校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当中,教师培训应该成为学校工作重要事务,只要校长具备课程引领能力,学校自然能够承担得起教师培训的工作任务。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放松和减少对学校的外控和行政命令,少些僵化的行动指令,让校长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比教学质量更显得重要,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学水平无疑也得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然不在话下,教师培训也才可能有效率。

第三,要求大力加强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学校要组建以学校骨干教师为首的学科教师团队,加强自我研修,形成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教研氛围,努力营造学校教、学、研的培训文化,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学习型组织,树立教学即研究、学习即培训的意识,把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始终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真正使教师做到边教边研边学,这样能使教师培训活动产生效益。

强国需强教,强校先强师。抓好教师培训是学校强师的关键。而教师培训工作只有真正做到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当然,教师培训工作也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只要我们能够理顺当今教育的大环境,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使广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并能够自觉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才能够有力推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07

[2] 孙平华.英语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原则、问题和策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01

[3] 唐淑敏,王雪梅.级部校本式中学英语教师模式探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01

[4] 张琳. 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存在的与思考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2篇

关键词:词汇学;精品课程;高职英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2009年开始,我们按照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对《英语词汇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试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英语词汇学》是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语言词汇的一门学科,属于语言学范畴。本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在于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词汇的性质、构成和变化规律等知识并能运用到英语语言实践中去,发展词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独创精神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实际运用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英语词汇的知识,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和所出现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着重掌握英语词汇的各种构成方式及词的应用与理解,使学生能够把掌握的现代英语词汇的各种知识应用到英语语言实践中去,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遵循高等职业英语的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掌握词汇的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在词汇领域独立工作的能力上。本课程倡导“学以致用”,要求学生把词汇理论学习和扩大词汇量以及加深对词的理解结合起来,在词汇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词汇构成规律,培养和优化自身词汇学习策略。同时,本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后研读相结合,通过自主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理论课程的互动性,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出词汇学课程教学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发展。

2.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彰显词汇学课程的实用性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英语词源和词汇用法,收集和整理构词方法,研究词汇最新发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词汇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3.突出形成性评价,完善词汇学课程的评价机制

突出形成性评价中学生对理论探讨的参与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考察,注意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

4.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增强知识的条理性,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教学效率。建有教学资源丰富、能有效共享的课程网站,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高职《英语词汇学》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遵循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理念,理论上做到“必需”、“够用”为度。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以利于发展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

(3)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教学内容分为系统的词汇学理论知识模块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为26学时,主要学习系统的词汇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训练模块为10学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词汇学习策略。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模块一(26学时):词汇学理论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 英语词汇学概况以及词汇学习策略探讨(2学时)

第二章 基本构词方法(4学时)

第三章 其它构词方法(2学时)

第四章 词的理据(2学时)

第五章 词义的组成(2学时)

第六章 词义关系与语义场(2学时)

第七章 词的多义和同形异义(2学时)

第八章 词义与语境(2学时)

第九章 词义变化(2学时)

第十章 英语成语(4学时)

第十一章 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1学时)

第十二章 英语词典(1学时)

(2)模块二(10学时):词汇学实践训练模块的主要内容有:

①构词法和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②词义关系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③语义场理论与词汇学习策略、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④词义变化与词汇学习策略(1学时)

⑤词的联想与词义的理解和运用(1学时)

⑥词的多义与词的运用探讨(2学时)

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本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为《英语词汇学教程》(汪榕培、卢晓娟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可以使学习者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词汇的知识,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和所出现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教材内容用汉语编写,适合专科层次的学生使用。辅助教材包括:《实用英语词汇学》(张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CAI简明英语词汇学》(汤红娟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一系列参考资料,目前,在教学的同时,正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

(2)相关教学资料。本课程教学团队制作了整套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试题、研究课题等。

四、高职《英语词汇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词汇学理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意义协商,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实现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问为渠道,以课堂讨论为基础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

(3)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教育实践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以学术研究和问题思考为导向,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课堂上教师精讲理论知识,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或以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得自我探究能力。同时,课内的自主探索与课外的自主研究相结合。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的章节以讲授为主,对于实践性强的章节,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专题做研究,并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引导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和论证。其间,教师予以启发引导,作解释补充。最后教师对讨论的内容作归纳总结。

(2)个案分析法。教学中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具体情境或问题,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得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可通过鲜活的自然语言案例来代替抽象的理论讲解,学生既可感受到自然语言的丰富内涵,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理性思维。

(3)论文专题研究法。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个研究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师生共同分析论题文献检索和整理论文撰写成果交流与评价。学生通过课内自我探索与课外自主探究开展论文专题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并将全部教学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课堂讲解全部使用电子课件,这样能够减少理论学习的抽象性,增加理论学习的直观性。学生也可上网查阅进行研究性学习,拓宽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五、高职《英语词汇学》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

1.改变传统单一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开放、教学关系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上。教学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间教室开展教学的单一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采取了三大板块的教学模式,即集体讲授、小组互动和自主学习。集体讲授侧重理论知识讲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课件,属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小组互动模式注重理论指导实践训练,以学生为中心,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行课题探究,属于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充分利用网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属于开放式教学模式。

2.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全面的动态考核方式

为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更为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代之以全面的动态考核方式。评价范围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表现以及平时课外研究,即课件制作、论文研究等活动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强化过程控制,凸显学生的动态表现,可使学生在主动体验中习得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词汇现象进行独立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

3.引科研成果于课堂,提高词汇教学的科研含量

关注现代社会语言发展的特点,把握当前词汇学研究的热点,与词汇学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凸显理论学习的实用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词汇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知识,提高词汇教学的科研含量。

六、结语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过程建设,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本课程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开发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词汇学教材;加强词汇学课程与英语精读、泛读、写作、听说等其它专业课程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张华.实用英语词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3篇

主流文化的意志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的宏观语境,而舞蹈教学力量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的微观语境。除了对主流意志的服从之外,尽管芭蕾受到强大的外部因素(诸如政治力量与宗教)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论承受怎样的影响,它毕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规律,并因此而相对独立。艾尔雅维茨指出:“如果数十年前美学还是艺术哲学和美的哲学的话,那么今天它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各种平行的理论话语共存的广大领域。美学今天显然不再被视为一种霸权,而是某种东西的‘第二特性’,无论这个东西的‘第一特性’是什么,无论它是艺术史、比较文学、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艺术社会学、文化研究,还是音乐学、舞蹈理论。就像今天的帝国那样,美学也失去了中心,或者具有诸多不同的中心。”换句话说,由于美学在“第一特性”上没有任何确定的所指,或者说由于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空的能指”(empty signifier),因此必须可以包容许多不同、甚至冲突的理论--像舞蹈理论,而这些理论又必须建立不同的艺术门类--像舞蹈的基础上。如此,在美学的庇护下、在艺术中学术与技术的庇护下,职业舞蹈训练场中作为审美构建的舞蹈身体语言就获得了相对自主的空间。

17世纪法国一个叫索枚士(Somaize)的文学家编过一部语文词典--《女士大词典》,“这部词典汇集了当时的所谓贵族语言的语汇,给当时附庸风雅、矫揉造作的贵族妇女--即所谓‘女才子’或‘才女’们检索应用”。这部词典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时的一些贵族只愿在他们自己中间进行交际活动。他们从世俗人间的语言中抽取一些基本词汇(他们认为优雅的),在这种封闭的语境中产生一种特定的交际工具。

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词典”同样是在学院这样的封闭空间中产生的。在学校这个微观的语境内,古典芭蕾的训练场形成了一座座独立的主要由技术垒成的舞蹈训练的华丽城堡。借用福柯的话讲,这座舞蹈的华丽城堡是某种权力“控制范围”用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规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封闭的场所”,并与“其他因素”形成“间隔”。这个封闭的场所通常会产生一种“控制的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一种不间断的、持续的强制。它监督着活动过程而不是其结果,它是根据尽可能严密地划分时间、空间和活动的编码来进行的”。换一个温和的词,就是在“控制范围”内对“控制的对象”进行“控制模式”的培养。这种控制的培养甚至在舞蹈之前即已开始控制。

与《女士大词典》不同的是,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词典”从未停止过自己发展的脚步。舞蹈教师们不断的从民间舞蹈的舞步中寻找动作的原理并对宫廷芭蕾进行修改,在这些改良中舞蹈技术得到提高,“在法国,他们将有乡间风格的舞蹈称为豪特舞(Haute,法语中‘高’的意思),舞蹈中包括许多跳跃的动作,有人认为芭蕾舞中许多腾空动作(danse en l’air)正是脱胎于此。”这些跳跃动作在训练场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许多男子技术都得益于此。在职业化的训练中,芭蕾技术的训练越来越细化--专门的表情训练、哑剧的学习、身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微观的身体语言的训练完备了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表达体系,就像编导科兰克用高傲的步伐、快速的旋转,低沉的表情、迷失的眼神将奥涅金的身份、地位和情绪充分的表现出来,丝毫不逊色于原著传达的信息。

学校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建立一套相关的纪律制度,使教学能井然有序的进行。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受雇于有钱主顾的音乐家们成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在为上流社会提供用于社交舞会音乐作品的同时,舞蹈内容的规定与传承也主要由音乐家来掌控,并沿袭了几个世纪。由皇室法令许可建立起来的音乐家行业协会有权批准舞蹈教学的授业资格证,旨在培养那些在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及乐谱标记等方面有较高素养的人。为了培养人才,获准进行舞蹈教学的协会成员可挑选一到两名学生,常年追随其左右。可见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像拉斐尔最初开始学习绘画都是从在作坊中打工开始的。这种学徒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数有限,缺乏固定的时间,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够稳定。职业舞蹈学院建立后,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且按学生程度的不同分属不同的年级,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包括时间、地点……对身体活动的控制时间表将学校每个个体都纳入它的控制范围。

二、培养目标

时至今日,职业场中职业群体的培养日趋精英化。“在一个孩子被学校收为严肃地搞芭蕾专业的学生之前,骨骼构造、心肺健康等必须先经过医生的严格检查的……对于芭蕾舞的选材来说,我们更为关注腿在胯关节里向外转开的能力,必须能往外转到百分之六十的程度,这个孩子才可能在古典芭蕾这一事业中取得成功。”除了身体器官的功能和关节的外开,四肢的比例、头与身体的比例等等都要符合所有条件才有资格进入职业训练场,才有机会开始接受训练。挑选出的职业舞蹈群体在身体成长的最关键阶段还要接受至少7年的身体训练,入校后,须接受了一系列具有连贯性、顺序性、渐进性、系统性的从易到难的训练。

瓦冈诺娃在《古典芭蕾基础》一书中格外强调,教学的连贯性、顺序性、渐进性、系统性,就像她在书中所认为那样:“初学舞蹈的孩子们开始只做扶把的基本练习和形式毫无变化的、枯燥无味的中间练习,随后学习简单的扶把组合,并在中间重复这些组合。此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舞姿。再往下,就学习容易的慢板(adagio),它不包含复杂的组合,其目的只是在于锻炼稳定性。各种舞姿加上手的动作以后就变得复杂了,这样我们就逐渐地学到了经过组合的、复杂的慢板……最后,在慢板组合中加进去一些跳跃动作,它们使学生进入最后的完美阶段。在慢板中也要学习上身和头部的转动……先从最容易的慢板动作开始做起,以后每年都无止地加以复杂化和增加各种变化。这些群体被要求普遍地使用一种具有模范作用的舞蹈动 作。”

在接受严格训练的过程中,芭蕾职业者们还要面对层层筛选。英国皇家舞蹈学校有初级与高级之分。初级学校的学制为五年,学员入学前多在十岁左右。头三年每年实行淘汰制,第一年为试读期,淘汰率较高,有时高达三分之一。四、五年级后,基本上不淘汰了。学生经初级学校毕业后如想进入高级学校,还须经过再次筛选。高级学校的学制为三年,学生毕业时大多十八九岁。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员通常从皇家舞蹈学校挑选,学生在校学习时可参加剧团的演出,但毕业时却只有少数优秀者才能真正进入剧团。

英国三一学院拉班舞蹈科学部开展了对舞者应具有的天赋和能力记忆寻找培养学生的最佳教育方案的研究,针对英国各高级舞蹈训练中心的约800名10岁至18岁的舞蹈学生,从生理、人体测量、心理分析、伤病以及舞蹈创造能力角度进行跨学科的数据收集和科学分析。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具体的变量数据通过每年两次的测量获得,包括有氧能力、上下肢肌肉能力、旋转、平衡,人体测量(手臂跨度、体高、坐高,腿臂长度、小腿大腿和上臂条件,受伤情况、一般健康状况以及自尊、焦虑、完美、进餐态度、教室里的表现,跳舞的激情等等。此外,还有针对创造性和训练态度以及责任感等内容的访谈等,不胜繁琐。

从学习与接受舞蹈身体语言的角度上说,这种方式带有强迫性,不管愿意与否,都要接受学校所指定的身体语言的训练。在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中,国家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权力关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似乎与此毫不相关,“空的能指”美在实有能指的“舞蹈理论”和“舞蹈技术”前望洋兴叹。但事实上,形而上纯粹美的思辨和形而下身体美的塑造都摆脱不了社会权力隐而不显的制约:

首先,需要学习和接受什么样的舞蹈身体语言是谁规定的?一般而言,学校从名称上就带有一种很强的指向。“法国皇家舞蹈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从名称上看,以上三所舞蹈学校以国家命名,舞种指向非常明确,其背后的决策者不言而喻。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4篇

关键词:开放式;商务英语;课堂;应用

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推动教育的变革,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挑战,开放的思维观念变得尤为重要,思维观念的变革需要教育的发展,而教育主要的有效途径就是课堂。我国对“开放式课堂”概念的引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开放式课堂是从开放式题目开始渐渐由各省市推广开来。目前为止,开放式课堂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高校课堂更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讲课形式。对于开放式课堂的研究更多的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的变革,很少触及到理论层面及教学模式上,其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高校的学生主体都是成年人,在思维观念上较为成熟,因而对比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更能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开放式课堂的理论基础

长久以来,封闭式课堂不论是在中小学或是在高校课堂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封闭式课堂就是在有墙有黑板有电脑有投影的教室开展,由教师担任主讲,其形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师点学生划,教师布置学生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动能力被完全剥夺,成了消极被动的接收者。尤其在高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低头族”“瞌睡虫”“聊天群”,这无疑降低了课堂效率,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和质疑。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推进,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不断开放以适应新社会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90年代以来,数学开放式题目成为重点课题,不同省市也开始了对开放式题目乃至开放式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其目的在于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创建高效课堂。然而,此阶段对于开放式课堂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对课堂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较少触及开放式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整个课堂模式的探讨。开放式课堂的教学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来进行引导规范。开放式课堂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的,可以说是吸取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approach)、行为主义(behavioristapproach)以及激励理论(motiva-tionalapproach)的精髓。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在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构建一条道路引导学生从错误观点走向正确观点,构建主义的精髓就在于依据个人的自身情况进行教育,也就是开放式课堂中主张的“以学生为本”;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之上的,强调学生的经历在学习过程的作用,也就是开放式课堂中强调的“学生的实践经历”;建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如何去学习(learnhowtolearn),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完成课堂的基础任务(如何记笔记,如何分析写作段落,如何备考),这些技能都是我们在传统课堂上所忽略的部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技能,因此开放式课堂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的重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是“助产师”的身份。建构主义具有以下特点:课堂活动具有互动性和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课堂的民主性;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建构主义课堂需要团队合作;互动式教与学是课堂的主基调。开放式课堂正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挑战质疑学生的旧观点,激发学生创造新观点,同时,开放式课堂关注提升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将学习和行为联系起来,他认为学习是当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时才发生的,而这种改变源于学生对刺激的反应,因此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强化(rein-forcement),操作性强化刺激可以帮助教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作为开放式课堂的理论基础之一,意味着开放式课堂应该改变以往单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课堂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创立新的评价、奖惩体系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也启示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变奖惩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之上,JohnKeller提出了学习的ARCS模型,即attention(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evance(课程内容的相关性)、confi-dence(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satisfaction(使学生获得满足感)。Keller的学习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式课堂上,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励机制的最高奖励---学习的满足感,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开放式课堂有了这三个强有力的教育理论作为其操作的理论基础,可以很好地指导教师如何掌控课堂、激励学生以创建高效课堂,更好地传授知识。

二、开放式课堂在商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范例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有别于通用英语教学,商务英语是英语在商务情境下的使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对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掌握,最终提高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问题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本文将以开放式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以及激励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剑桥商务英语初级》为范例,展示开放式课堂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1.课堂教学内容课程应该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以及其他教学材料这几个因素组成。以《剑桥商务英语初级》第三单元为例,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必须准备的就是课程教材、练习册、教案以及分发给学生的讲义。这里讲义非常关键,它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上课指导同时有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回顾。在制作讲义时,教师应该注意不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都写出来,讲义可以采取填空的形式,流程图的形式,树形图的形式展示课堂重点及难点,同时讲义要注意多留白这样可以便于学生上课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笔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应当发生改变,形成师生互讲。本堂课的话题为“公司简介”,教师会在课前给同学任务,让不同小组选择或者创立一家自己的公司,以ppt,视频或者word的形式进行展示,在讲解过程中以及讲解结束后教师会对不同小组进行发问。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教学的巅峰境界就是理解。让学生去解释或者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教室自由活动,改变以往上课必须挺直腰板坐立的形式。同时,为了更好体现本堂课的主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布置一些公司的标志,不同小组也将自己的标志摆放在桌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一直在讲台上,可以在教室走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积极认真听课。这样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以及贴近商务情景的教室布置会让学生更好进入角色,融入课堂。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开放主要包括课前课后的开放以及将课堂转移到实训实践基地。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更注重课前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课后的知识拓展延伸。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发挥好教学“助产师”的身份,依据建构理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做课前预习,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后的巩固以及知识的延伸。同时,如今大学更希望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对于商务英语这门理论实践综合性强的科目来说,实训实践基地的开放将大大提升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3.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开放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发问的形式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分析。如在讲到第三单元有关麦当劳那篇语篇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还有哪些快餐连锁?这些快餐连锁的企业背景是什么?他们和麦当劳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以此来拓展学生对更多企业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变式教学,保持学生上课的热情。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辩论、知识竞答、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4.教学评价系统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用分数的形式来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开放式教学法在教学评价系统方面的改革应当更注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如学生提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学生是否可以很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当中(搜索、分析、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公众演讲的能力如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如何?学生的实践实训表现怎样?教学评价系统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差异性彰显出来,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开放式课堂教学应用到商务英语课堂之中,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互讲互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情境的转变使课堂更加活跃、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得到发展,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互助,不仅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参与课堂设计的过程中知识结构、授课方法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课堂的理论学习也得到了检验。开放式课堂教学适用于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它将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无限的提升和挑战。

作者:赵瑞楠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运姣,马进财,王志兴,等.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传递过程原理”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4):30-34.

[2]苗淑华.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2):37-39.

[3]陈长,孔雯雯.浅谈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80-281.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5篇

[关键词]以中小学为基地;教师培训模式;BEd课程;PGCE课程

Abstract:Sincetheearly1990s,Englandhasreformedthetraditionalteachertrainingpatternanddevelopedanewpattern,whichisschoolbased,andBEdandPGCEarethemajorparts.Thispapernarratesbrieflythepatternandanalysesitsconcretecharacteristic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China''''steachertraining.

Keywords:schoolbased;patternofteachertraining;courseofBEd;courseofPGCE

一、英国教师培训模式概述

英国的教师培训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ofEducation,简称BEd)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另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先后进行的“3+1”模式,即先获得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它以“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中学教师。目前,PGCE课程越来越受到英国政府的推崇,已成为教师培训模式的主体。

1BEd课程

BEd由大学、非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与高等教育学院提供,入学要求与大学其他本科的招生标准持平或更高。其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中等教育会考合格证书是入学的必要条件。其课程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经验、主要课程四部分构成。其中,教育实践经验在课程计划中占很大比重。

以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MorayHouseschoolofEducation,theUniversityofEdinburgh)2005~2006年度BEd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为例[1]:学院第一、二学年的主要学科课程包括数学、语言、环境研究、宗教和德育、表达艺术;教育理论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教育思想、终身发展与学习、学习与教学、教育的社会背景;课程的原则和问题;教学与学习;教育的社会背景。后两学年中,数学、语言、表达艺术仍然是主要的核心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集中在发展学生的专业责任,以满足教育过程各个阶段课程的需要。最后一年主要包括一个专业计划,即对教与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行动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实践。实习通常在中小学进行,由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合作指导。另外,还提供大量的选修课,如现代语言、科学、技术与环境;宗教、道德与哲学研究;儿童文学;英国课程历史;小学主题教学;合作学习;家庭、学校与社区;信息与传播技术;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政策背景;学习的额外支持等。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选修。

2PGCE课程

该课程的招生对象是希望担任教师的大学非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中央教育局的规定,意欲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英语和数学的成绩必须合格。课程学制一年,之后,学生可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拥有教师的法定资格。该课程主要由学科研究(SubjectStudies)、专业研究(ProfessionalStudies)、教学实践经验(PracticalTeachingExperience)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教学实践经验是课程的重心。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theInstituteofEducation,UniversityofLondon)2005~2006年度面向中学的PGCE课程计划为例[2]:课程主要由“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TeachingasaPracticalAction)、“影响教学的背景”(ContextsAffectingTeaching)、“教学与专业发展”(Teaching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三个主题构成,具体包括四类课程:①课程学科研究:要求师范生关注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掌握特定学科的教学技能,在课程教学上,与著名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并学会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成果。②专业研究:旨在提供专业学习更广阔的背景,注重师范生从专业角度对学校政策与实践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过程和影响教学的因素,以及教师的专业职责和法律义务。③教育实践经验:由“小学经验入门”与“教学实际训练”组成。课程开始之前的第一周,师范生在附近一所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小学阶段的专业经验。之后,在中学进行三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让师范生获得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师范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被安排到两所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学校的学习需要和管理方式。这类课程约占整个培训课程时间的2/3,是培训课程的主干。④学科专业选修课:由课程学科研究提供,包括艺术与设计教育、经济与商业、地理、历史、宗教教育等。师范生从中选修一至两门作为自己的发展领域。

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学院还提供一些临时性的短期课程,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005~2006年度,学院开设的短期课程多达21门。课程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有讲座、学科研习班、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从学院的研究项目和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图书馆中寻找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等。学院采取连续评定的课程评估方式,通过定期评价与学校咨询对整个课程学习进行监督。

二、英国教师培训模式的特征

1师资培训完全高教化,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目前,英国的师资培训基本定位在本科以上,实行开放、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对师资培训尤为重视,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控。英国成立了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简称CATE),专门负责根据最新制定的课程鉴定标准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鉴定和评估[3]。CATE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教师教育直接干预的开始。此外,英国还通过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来控制师资培训课程,BEd和PGCE均与教师资格证书相联系。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

BEd和PGCE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非常注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有的甚至以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就开始盛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教师)——徒(师范生)制”教师培养模式[4]。1992年,教育大臣帕顿发表的《职前教师训练》报告,强调师范教育机构必须建立服务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基地学校,两者的关系应是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式开始实施。新的模式以“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改革应基于彻底了解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与大学培养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师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这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

3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BEd和PGCE这两种培养方式各异、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的模式形成了英国颇具特色的“混合型”教师培养体制,它能灵活地适应教师数量的供求变化,保证师范教育的办学效益。课程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实践调查、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自由交换意见,这也是一个鼓励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英国教育有注重个性的传统,这在师资培训课程中也有明显体现:既有必修的主干课程,又有选修的辅助课程;既有学习时间较长的课程,也有几天或几周的短期课程。这些课程种类繁多,明码标价,师范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特长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些课程学习。这样,课程的开设、学生的选修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师范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5]。

三、启示

1教师教育体制由单调、封闭走向开放、多元

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长期实施的是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严格控制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从而造成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师范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导致办学效率低下,进而限制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而今,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这种封闭运行的教师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只有在教师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才能使教师教育得到健康发展。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正在于其开放性。同样,单一的师范院校也可以通过走综合化的道路来创造同样的优势。我们要寻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最佳平衡点,尽快在新的背景下形成师范教育新的内部机制。

2加强师范院校(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教育实践活动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小学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基本不和师范院校发生联系。这种情况不利于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影响教师培养质量,也不利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武装,也需要真实的实践体验。大学是教师的理论学习场所,中小学是教师的实践基地,只有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也有了师范院校与学校合作的尝试,出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它是在原学校建制内,由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不过,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英国在此方面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

3将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它应该贯穿教师的一生。在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之下,职前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进行,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中小学的事。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这种分离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在英国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师范生在学校度过大量时间,由专门的学校指导教师对其教育实习进行专业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要接受由大学进行的指导教师培训,这也是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师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我们可以建构一种能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实习模式,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是指高师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师生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种种资源,主要在校内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以及每个师范生和在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二者的双向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6]。总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场所,通过教育实习中的教学指导这一环节,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与学校的资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BEd(Honours)PrimaryEducation[EB/OL].,2006-09-01.

[2]SecondatyPGCE(fulltime)[EB/OL].,2006-09-01.

[3]Furlong,J.&L.,Miles.,Whiting,C&Whitty,G.Teachereducationintransition:reformingteacherprofessionalism[M].OpenUniversityPress,London,2000.22.

[4]胡艳,蔡永红.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6.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6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作为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和补充的英语课外作业也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情境作业——具有创新精神的课外作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去体验、参与、实践与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学生的能力在作业中得以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升华,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作业;兴趣;英语教学

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业,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新知。

然而传统的教学观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现行的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等机械训练,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就曾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家庭作业。”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种新的作业形式——情境作业,已在悄然改变这一英语学习的现状,使英语作业及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观。笔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情境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PEP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习和心理需求,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插图,以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情景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这一单元时,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布置了如下家庭作业:“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今天所学的单词,比如说:给家庭成员画自画像,写上我们所学的单词;拿上你的“familyphoto”给大家介绍;也可以“actlike your father…;还可以用录音、摄像的方式介绍你的家人……”学生听完以后一下子兴奋不已,相互说着自己要用的作业方式。第二天上课,学生们争相展示着自己的作业。盖泽宇同学穿着自己爸爸的衣服走上讲台,学着爸爸的样子说道:“Father, Father ,I’mthefather.”滑稽的表演逗乐了全班同学,连平时最不爱写英语作业的张凯文都拿着自己的全家福给大家介绍“This is my grandfather…”。正因为作业情境的创设,才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作业情境创设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形式,如改编课本剧、表演朗读等。对于这样的作业,可能比机械抄写要多花些时间,但在完成这类作业时,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涉猎了与教材相关的音乐、表演等方面的知识,并走进了社会生活

二、情境作业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在的作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等特点,我们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由浅入深,设计情境作业,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田地中去锻炼、去实践,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目的。如PEP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Isthis your skirt?”,教师让学生设计一次“Fashion Show”,在一周后的活动课展示。活动课上,学生们带着自己设计的衣服开始展演,有旧报纸做的T-shirt,有用彩色年历做的dress,还有纸箱做的vest…。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英语活动中学习英语,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教学由真实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既有效地获得知识,又增加了社会实践,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来参与学习。使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情境作业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7篇

关键词: 初中 英语作业新模式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适量而又合理的作业,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重难点提供练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熟悉题型,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难题。

1.目前作业的弊端

1.1“质”与“量”不相协调。市场上的英语学习辅导资料比比皆是,更是质量不一,甚至是资料间互相抄袭,缺少一定的创新性。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往往采用越多越好的训练方法,作业量也就显得多了,自然,学生的学习厌恶心理也随之加深。

1.2作业形式枯燥单一。现行的作业较为流行的便是抄单词、背短语句型、默写课文,以致形成抄抄、背背、读读的枯燥形式,缺少一定的学习情趣。

1.3生吞活剥学习资料。教师为了省事,往往布置学生完成身边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都有参考答案且题型的设计不够灵活,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的练习也就很难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了。

2.新模式作业的特征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文本特点,我校英语教研组分年级组织设计和编写了三套“新模式”作业(供七、八、九年级用),力争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发展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和显性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全面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提高学习技能。

“新模式”作业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一体化”,即通盘考虑训练量,将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融成一体。

(2)“二利”,即有利于学生疏理知识,加速形成认知结构,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监控管理。“新模式”扉页上的“一览表”,呈现英语学习的动态变化,便于教师教学调控。

(3)“四多”,即多层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及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多维度,显示了作业的日期、内容、完成的质量、订正情况及所花时间,表明了教学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展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轨迹;多效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显性学习能力,也培养学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又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依据之一。

3.“新模式”作业设计原则

3.1目标性和针对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依据教材,围绕教学要求,服务于教学目标。作业任务必须与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据此,教师必须首先详细制定每篇教材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再具体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设计编制作业任务,保证总目标的落实。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可布置书面作业,也可布置听说、阅读或表演(我们统称之“软作业”)等形式的作业。根据不同课型,可布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可布置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作业。但不论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都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四会层次)有机结合,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3.2层次性和差异性原则

对于学优生,应着眼于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等生,应着眼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学困生,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业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又要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好”。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即分层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这是学生完成英语学习的大前提,因为它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而作业的分层实施,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了综合、转换信息等较高层次的认知策略,作业有易、较易、较难、难之分。比如,“新模式”作业针对有耐心、细致而踏实,但又不善表达、缺乏自信心与开拓精神的内向型学生,如果让他们完成单词的朗读拼写、词汇的基本用法、针对课文回答问题等基础题,他们感觉较易完成,从而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效果会比较好。而针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外向型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承担较有挑战性或较难的作业。同样,对学优生和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作业也应是有其差异性的。对后者,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不要眼高手低。

3.3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听、说、读、写、译)、多形式(字母、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多题型(机械性的、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型的、能力型的等)、多用性(供新授课巩固和复习用,课内和课外用),让学生手、脑、口、耳、目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等都得到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贯彻多样性原则要防止题量过多和题型繁杂的倾向。作业题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同时,应讲究“作业效度”,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3.4循序性和复现性原则

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编制作业题。给学生有序的、台阶式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步步登高”,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而有机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的语言材料是如何与他们已学过的语言材料相联系的,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加快了学习新语言材料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5开放性原则

封闭式英语培训第8篇

学好英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但是,学好英语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Oral English(英语口语)。英语口语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劳动,同时,也自有其规律性。讲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地练习和提高。

著名的英语语言学家L. G. Alexander 认为:“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有听才有说,有说才有读,有读才有写”,一语道出了说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说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拟通过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总结出来,对口语交流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口语的重视不够

当前我们国家还没明文规定测试英语口语,所以许多老师及学生为了应付中考及高考而忽视了英语口语的培养。他们认为中考或高考考的是书面,是听力,是阅读。我曾经对10名老师、30名学生做过这么一个调查,看看他们对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及英语语言点的重视程度,结果是: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口语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虽然现在教材的口语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大提高,但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都舍不得花时间在对考试没用的东西上。而学生们也因为考试不考而将其置之不理。

2.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担负起扮演社区型、开放型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教学的重心偏重于书本知识,而与社区的“真实”活动相脱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3.教师因素的影响

从教师方面来说, 曾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知识之水, 要从教师的心泉流进学生干涸的心田, 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教师的作用,重在一个“导”字,也就是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启发、鼓励作用,而引导的前提,都必须以教师自身素养和努力程度为条件。但当前在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存在以下问题:

(1)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教师往往忽略了语言运用环节;

(2)教师个人知识素质及能力的不均衡;

(3)教师对口语的重视不够;

(4)教学没有针对性,不能因人施教。

(四)学生因素的影响

(1)口语交流水平低;

(2)词汇量不够;

(3)心理障碍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矫正轻视口语思想

要达到《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随意砍掉或随便应付新教材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

2.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小孩之所以能学会说话,主要是因为他置身于一个语言环境中,每天他都能听到来自周围许多人所说的话。为了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我们在上课时尽量采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解释英语。尽可能避免用汉语上英语的现象,不再把所有的文章或对话都翻译成汉语,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适当运用母语。

3.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给别人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必须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及时扩大知识面,充实外语教学实践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必须了解外语习得理论,科学有效地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艺术。

4.打破传统教师形象

(1)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2)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英语。

(3)注意改错的艺术。学生初学说英语,出错是难免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

5.掌握足够的词汇量,过好词汇关

背单词时不能只挑比较熟悉的意思来背,要经常使用英语中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及复合词。对于较为陌生的单词要反复操练。同时要重视记忆能力的培养,通过图像法、图画法和反馈法进行训练,增强单词的记忆。

6.树立自信心,驱除语言焦虑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告诉他们:只要有信心,就会有进步。当他们发言时,教师要以微笑、欣赏的表情去倾听,默默地给他们以鼓励。

7.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课堂活动的总体结构是将英语口语教学的各种方法融为一体。首先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活动。在“教师中心”式活动中,教师像“导演”,教师“导”,学生“演”,教师起控制和指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