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13 22:15:00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1篇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会通过详细的板书向学生们一一展示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是低头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并没有动力去理解教师板书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下。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们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课前提前备课,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结合文章中描绘的每一个海上日出情境找出相应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动人景色,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尽快融入文章描述的氛围中,一边欣赏,一边回想课文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雄壮和美丽。其实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学,因为学生会将课文知识逐渐渗透到情境中,并且在美丽景观的深刻感染下,学生的情感也会得到熏陶和升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2篇

摘要:在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易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业内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切实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行就尤显必要。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一、情感交流,让学生带着深情学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仔细品味语言,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趣美,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是进行激情教学的前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入者,只有教师真正被文章感动时,学生才可能受其感染,真正进入到作品中,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在讲解文章时,教师首先要发白内心地去欣赏文章,努力挖掘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脉络,用优美动人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富有激情的讲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略文本内容,体会文中的高尚情感,让学生受到感染,主动进行情感体验。

二、借助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了两方面的要义:一是知识经验的积累;二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融汇整合,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让自觉能力成为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基础呢?结合新教材、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点滴所得,笔者利用“‘学案’培训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所说的“学案”,就是学习者独立自主地探究完成学习的方案。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推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语文教学特点,关注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和个性学习需求,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尽一切可能去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大力推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要理解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努力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把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师生之间要积极开展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倡导各组员间的互帮互助,以保证教学活动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负担在课堂上,小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快速教课对于小学生们而言,绝对是不实际的。按照教学目标硬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在这方面小学教师应该制定独有的教学计划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教师在这些备选中调出侧重点,然后针对不同的课文来进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不告诉学生们要讲解哪一课,而是先问学生们是否有迟到的经历?迟到对不对?怎样才能避免迟到?给予学生们几分钟的时间去回答与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入正题,讲解这篇课文。在课文讲解结束以后,学生们自然知道了教师问的那些问题,并且在这篇课文中学到了生活中的道理。就是说,教师以教育为目的进行授课,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引入一个话题,让学生们以这个话题为主线进行学习,这样教学目的性明确,效果好,课堂效率也高。

五、带动学生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从小学生自身的情况考虑带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们不配合不学习,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学生的积极配合,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古板的语文教学生动化,在讲解景色描写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再如写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先进行观察.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实际。而避免空想。一些教师采用出游的方式,让学生们去接触自然,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有东西可以写,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语文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有效教学也得以提高。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新型教学技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注重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等技术优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手段创设直观、形象、富有感知的形象世界,促使学生的思维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多媒体教学不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资料,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因此,多媒体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器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潜能,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几张与诗中意境相符的画面,展示出“霜满天”、“寒山寺”、“江枫渔火”等景物,将诗中的抽象场景变为形象、具体的实物。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轻松地进入诗歌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感感悟,为进一步掌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引导”与“放手”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他们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持久”“稳定”的学习习惯,以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蒙班 语文教师 情景教学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蒙班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汉语文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汉语文知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上好小学蒙班汉语文课。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问题情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上还显得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汉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汉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二、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教材的选择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蒙班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蒙班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汉语文知识。

在蒙古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轻课标、普遍模仿或照搬了汉语母语教学的路子、教学没有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脱节、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汉语教材选文跟不上时代、选文的数量较多,题材、体裁不够丰富、选文在具体的教学中未能体现出适应性和选择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提高蒙古族汉语教学质量的瓶颈。据此,通过《全日制中小学民族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个课标进行系统的比较,来明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汉语课标》,提高对《汉语课标》指导性的重视度,依据课标要求以培养汉语能力为重点目标。在课标理论下,通过适用于蒙古族学生的小学汉语教材以及人教版普通语文初中教材选文体系的比较,分析汉语教材选文的优点以及纰漏,汉语编写者也依据课标教科书编写要求认真选取材料,根据内蒙古蒙古族学生的实际特点,汉语教材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教材选文既要符合城镇蒙古族W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农牧区地区学生的实际水平,更要充分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三、交还课堂主动权,让学生当老师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参与性 有效性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就不仅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想要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就要适应新课标的发展,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营造师生互动,建构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想要为学生建构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学习氛围,那么首先就要教师和学生能够互动起来。因为,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个非常严厉的角色,让学生不敢去接触老师,有时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敢去找老师,对于自己在教学课堂上不懂的地方也不去询问老师。那么,教师就要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和教师近距离接触,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是民主平等的,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轻轻松松的学习,还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思考一下草的身上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爱护小草呢!那么学生就会踊跃回答,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只是一时的,只有与师生进行了互动,讨论,才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的提升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成教学课堂中的主人。教师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位学生产生偏见,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对待任何一位学生都要是同等对待,不能给学生带来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不好的,此时教师对待学生的进步都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在关心自己。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提问的时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从而增加自己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d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识,还提升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保持一定的微笑,给学生留下一个亲和力,在教学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激励,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任何一个问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学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大大提升,从而教学课堂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升。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把书本中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把书本中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做到动静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心情,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掌握,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章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课堂也会变得具有生动形象性。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这样教学课堂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反思,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举报多种多样的演讲比赛等,重点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课堂充满乐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改变自己上课的方法,例如:教师在教《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知不知道诗仙是谁呀,这时学生就会讨论,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出李白并且学习李白的古诗,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李白的了解。在学习杨万里《小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风景,来引出今天所要学的知识,这样就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有所提升。

五、多激励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会去评价他人和自己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5篇

一、精心备课,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精心的备课。从大的方面讲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三个方面。针对教学实际,要把备课重点细化,以精心的备课来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了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教师在备古诗《赠汪伦》时,可搜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如教师在备《花名歌》时,要先抓住城市绿化的扩建,设置花卉名称悬念,引出问题;然后大量展示生活中的花卉及对应的名称。第三是网络资源。网络把整个世界缩小了,在课堂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如教师在备《海底世界》时,可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图片或课件中精选一部分,使得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见过大海的学生也会激起美好回忆。

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在备课中考虑的问题生成主要还是预设性的,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真心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4、教学方式、方法灵活选择。教无定法,贵在变通。倡导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二、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就是求知欲,来源于知识本身。间接动机来源于与学习相关的外部,教学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如:在作文教学中,同学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没什么可写,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负担,视作文是一件无用的苦差事。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息。”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农村生活,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可带学生野外踏青,让学生用眼晴观察春天的美景,用耳朵倾听大自然和谐的乐章,这样学生作文就会有话可说,不仅踏青的过程会叙述完整,而且也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春天美景进行描写,有情可抒,他们或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或感慨此次踏青的收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会认识到:作文是记录生活、交流生活的重要手段,只要认真去体会,多观察,用心去写,就会化难为易。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只有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的教学事半功倍。如在教学《矛与盾》一课时,可通过分角色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学生喜欢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效果很好。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优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四、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提高师生友好互动的有效性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充分利用实验操作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课程。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和科学态度。因此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那如何帮助学生做到实验操作规范,真正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呢?结合教学中的反思来谈谈自已的几点想法。

一、充分的实验前准备保障实验操作的规范

1.教师自身要充分准备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更高。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需要教师认真地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科学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自已会规范地加以使用。

其次,教师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书中的每一次实验,教师都要通过备教材,了解其目的,明白这个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同时对于这个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的地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弹力一课中,在同样的橡皮筋上各挂上1个、2个、4个钩码,橡皮筋的长度不同。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弹力的概念。

最后,教师要做好每一次“下水实验”。任何事情只有经历了,才能知道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据此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亲身经历了实验的过程,就容易把握学生在课堂会生成怎样的问题,就可以在事先控制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从而有效控制某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的产生。有些问题,即使无法避免,也可以事先想好应对的方法小学教学论文,不至于面对问题措手不及。另外,教师自己做过了,才能很好的使用好器材,对器材的出示,使用规范的讲解就能到位核心期刊。如五下《摆的研究》一课,教师自已动手做过摆,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摆在摆动时会打转,会碰到铁架台等等,只有在反复实验后,才能想出一些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就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2.实验材料要充足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活动,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有力保障。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而材料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心选择,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活动材料。比如《油菜花开了》一课,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完整的油菜花,保证学生在解剖的时候,不会出现油菜花的各部分不完整的情况。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分组时要安排两人一组,每组解剖两朵油菜花,提供给学生两人一个镊子,每人一朵油菜花、一份记录单。

又如在教《简单电路》一课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要配套,新的工具箱里的电池盒与旧的实验盒里的电池盒它们的连接点连接方法不同,教师提供给每一组的材料要相同,这样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组装。

对于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教师试先都要进行调试,保证材料的完好性、可用性。如《摩擦起电》一课前,教师首先要检查一下玻璃棒、丝绸、橡胶棒以及毛皮是否干燥。若不干燥就要在灯泡或其它热源附近烤一烤。否则,潮湿的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不会起电,或起电很微弱不能吸引纸屑。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或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偏差,以至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有效指导实验过程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

1.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1)学生认识仪器,知道使用方法。

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败,影响着探究的效率。

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求,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等;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

因此,每一次实验如果要使用一些仪器,教师都要进行复习与强调,而对于第一次出现的仪器小学教学论文,就要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名称,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教师规范演示,不做反面示范。

很多科学实验要求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但有一些实验操作要用到一些科学仪器,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些仪器的操作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有效探究。这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切不可故意做出错误的动作,然后再告诫学生:“这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操作!”这样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如《研究斜面的作用》,在制订实验方案后,先让学生说说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教师要对弹簧秤的使用进行复习,在讲到用弹簧秤沿斜面测出物体的拉力时,教师就要在讲台的小方凳上进行演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多教师可能会采用让学生演示,其他学生进行指正的方法,但我认为如果教师正确演示后,再让学生上来演示,这样更加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要求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操作正确率。有时学生错误的演示反而会让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

(3)教师巡视实验,确保有效进行。

学生小组实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特发事件,以免造成课堂的混乱。

例如在上六年级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巡视,不断地帮助学生,指出看不到标本中微小物体的原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会正确地使用显微镜,都能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微小世界。

又如,“用碘酒检测食物中的淀粉”这一实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时滴管的正确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后面几次的实验效果。

2.指导学生规范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记录要及时规范,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记录,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核心期刊。当然,相对动手活动来说,记录显得有点枯燥,有些发现,学生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表达,教师要尽量使记录变得简易。

三、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如观察水葫芦,就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看到的水葫芦画下来,非常形象。除了图画或文字记录外,还可以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记录,因为有些特征是没办法用图画表达出来的,如气味、味道等。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完整地填写实验记录单。特别是一些实验获得的数据,一定要如实地填写。如斜面的作用小学教学论文,就要学生把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在汇报交流后,教师要让学生对部分记录不规范的记录进行修改。学生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更仔细更深入,实验中观察能力也就不知不觉的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指导学生规范材料整理

实验完毕后,材料的整理也是一种学问。材料整理的规范有序,可以加强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学生在整理材料前,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时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在整理材料时,重新认识整理的材料,比如酒精灯、烧杯、量筒等这些是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石棉网加热后不能用手碰,必须用夹子夹取放到指定的地方。

整理材料,不是一个人的事。学生在整理材料时,组长要进行分工,谁整理桌面,谁放回材料等等。教师要对分工明确,合作较好的实验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规范地整理材料,提高课堂探究效率。特别是有些课型,一节课的实验有很多,如果小组整理材料不规范,就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后面几个实验无法完成的后果。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有效指导学生实验,规范实验教学,就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有助于课堂探究效率的真正提高。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7篇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项活动。学科知识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输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又是一门学问艺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因此,教师应该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作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机会和任务,设计出高效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是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撰写教案、组织搜集讲课用具,上课时,教师阅读课文,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总结段落大意、文章大意,找出段落难写字词,组织学生练习生词,教师自认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讲台下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记笔记、背优美句子、写生字。一节课下来也感觉很充实,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却无疑是耗时多、效率低、成果低。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开放教学思想、构思出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等。

二、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对象,不应该由教师做主人,在以往教学中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生发言的机会非常少,更不用说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学习新知了。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提出适合全员参与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三、精心设计教学,让课堂保质保量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将语文课堂设计成充满活力、具有挑战性的竞赛课,也可以叫做活动课,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竞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欲望。但是,有些教师忘记构建高效课堂的初衷,一味地认为只要设计出多种花样的教学活动就能上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一节课在哄闹中结束,学生乐呵呵的什么也没有学到,课堂知识活力四射了,却没有高效率的踪影。这样舍本逐末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教师要把握教学设计的度,时刻围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目的组织施展活动。

四、严格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外在环境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要想维持班级秩序,特别是大班额秩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学生自持聪明,在上课过程中不顾班级秩序抢着回答问题,甚至大喊大叫,不仅不能起到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还成了带头扰乱课堂秩序的领头羊。面对这种学生,教师不能直接在课上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这样既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会打击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待这种学生要有耐心,在课下对其进行单独的批评教育,学生是单纯的花苞,教师要耐心引导,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而对待全班秩序管理问题,教师要想出更有震慑力的办法维持秩序,例如,班规书面化、制定评分标准规范等。

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法还有适度利用多媒体教具、语文教研小组集体备课探讨语文教学方案、开展阅读训练、讲故事大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方法,需要我们去发掘运用。

小学高效课堂论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快乐高效 构建

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表现出活泼好动、喜欢新奇刺激、过分依赖教师等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很好地抓住了他们的特点,迎合了他们的喜好,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特别卖力,主动参与程度就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会好。反过来,如果我们无视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就会对课堂兴味索然,课堂学习参与度低,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好。

相比较而言,上述前一种课堂肯定会是小学教师所喜欢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轻松愉悦的,学习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突破了。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学习的内容明明是很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很有趣的。可是,原本一堂好好的语文课却偏偏被语文教师上得索然无味,这是很可惜的。所以,相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更渴望自己能掌握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构建小学语文快乐高效的课堂呢?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高效课堂的基石。可以想象,在一堂课上,教师和学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淡漠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构建起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的时候,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的激情,就能充分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学习就能达成高效。所以说,构建小学语文快乐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繁复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必须先从处理好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入手。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首要因素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之所以有部分教师还是“霸占”着课堂,师生的关系还是不甚和谐融洽,其原因正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怀疑。而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遗传学告诉我们,只要是发育健全的儿童就完全有能力读懂先人的文化密码,具备学好文化知识的能力。只有当人类的被爱与被尊重的需要满足了,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下身段,用心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构建自主合作的课堂模式

自主合作的课堂模式是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随着教育界对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此种学习方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学方式的主流,而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正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么,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究其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苦教”的解放。虽然不可否认有些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很深的,教学基本功也是很扎实的,但是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只能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点而非教给学生求知的本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正如学生所说的:“是教师教给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要学的!”二是这种学习方式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苦学”的解放。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汇聚,思维得到了碰撞,经验得到了交流,不足得到了验证。可以这么说,几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交流绝不只是简单的加法,他们学习的效果应该是几何等级的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努力构建自主合作的课堂模式

三、构建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

构建起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生成了自主合作的课堂模式。那么,课堂的快乐就得到了保证。有了快乐的基础,高效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只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呢?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来看,仅限于对知识点的复述还不能等同于掌握了知识,只有真正地理解并运用知识点来解答疑难才能算是掌握了知识。进一步说,只有当对知识的认知上升到综合运用才能算是课堂学习的高效。所以,判断一堂课是否高效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通过一些针对性强的习题就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能力生成情况亦即完成对该堂课效率评价。

正因为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说是“讲练结合”,其实应该是以学生的“练”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把握,让学生在尝试中出错,在出错中修正自己。而教师的“讲”则应该是尽可能地精当,教师应该讲在当“讲”处。如果通过教师的“讲”能够使得学生从迷乱或是错误中走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堂课很好地完成了“讲练结合”。

总之,小学语文快乐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快乐高效课堂时应该牢记快乐是前提,是先决条件,而高效是结果,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诚能如此,我们相信小学语文快乐高效的课堂就离我们不远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