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8 09:40:21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1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较高的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唯一的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求当前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行业,水土保持行业也包含其中。

一、景洪市水土保持现状与存在的间题

1. 景洪市水土保持现状

景洪市地处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中部,距省会昆明733km,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景洪市市委、市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市水土保持委员会,由主管水利的副市长任水保主任,并同时成立了景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负责全市的水保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水利水土保持站,聘请专职或兼职水保员,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997年至2010年主要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法规宣传以及监督执法等工作,累计1999年至今,共实施了七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59 km2。目前景洪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量还很薄弱,大部分地区未开展预防监督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收效不大;《水土保持法》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的水保意识还比较淡薄。自2002年至今,景洪市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国土、林业等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相继在一些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土地整理开发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管护,使得景洪市水土保持工作收效不大。

景洪市的各个乡镇都有水土流失,但总的来看,澜沧江以北的几个乡镇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因此水土流失程度较轻,而江南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开发建设项目多,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水土流失程度相对较重一些。根据《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2004年),景洪市土地总面积6867.50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745.64km2,占总面积的25.4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411.8 km2,占流失面积的80.88%;中度流失面积320.18 km2,占流失面积的18.34%;强度水土流失面积13.37 km2,点流失面积的0.77%;极强度流失面积0.28 km2,占流失面积0.0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内群众大力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取毁林开荒连片单一种植橡胶林,特别是澜沧江以南各乡镇经济林面积较大,土地开垦程度较高,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持水土、水源涵养的功能显著降低。

(2)林地大量流失,原始森林受到残蚀。根据《云南社会林业》的调查,“两山一地”使全市85296hm2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荒山草地通过“轮歇地”形式变成了农地,占国土面积的12.5%。目前集体天然原始森林基本消失,代之以经济林或变成轮歇地,只有自然保护区里还保存有集中的原生地带性森林植被。

(3)坡耕地质量不高,在广大山区广种薄收现象十分突出。在耕地构成中,表现为“旱地多、水田少;轮歇地多,固定耕地少”。旱地中轮歇地仍占高达80.1%的比例,其中景洪、勐养、勐龙、景讷、景哈、基诺乡等乡镇轮歇地的比例均在80%以上。

(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景洪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37%,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国内外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十分敏感,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但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十分突出,非常需要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5)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秸杆废弃物、农药、化肥以及畜牧养殖的粪便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逐渐影响到水环境质量、食品的安全和旅游景观质量。另外,在广大的山区坡耕地、轮歇地仍占很大比重,固定耕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效益的任务十分繁重。

(6)经济发展过程中无序的资源开发加剧水土流失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对砂、石等天然建材的需求量将增大,而无序的掠取资源必然给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得一些地方普遍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现象。

(7)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

(8)农、林、水、土各部门未建立合作意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大。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然农、林、水、土各部门在改善景洪市生态环境,建设景洪市秀美山川这一目标上形成了共识,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过于追求各部门本身的成绩,而使得利用有限资金,获得水土保持最大效益这一目标成为纸上谈兵。

近几年来,景洪市各级政府从宏观层面上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认识上的误区非常值得引起重视:一种是认为气侯得天独厚,破坏以后恢复很快。科学研究证明热带雨林经过破坏以后恢复的次生林其物种组成、结构、种群数量、小气侯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除部分水土条件好,破坏程度轻的地段,尚能进入达到气侯顶极的演替,但必须经过漫长的岁月,大部分地区由于反复轮垦火烧,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将很难完成最终顶极群落的演替。另一种认识是将经济林等同于“森林”,有人将景洪和大勐龙在50年代的气侯与70年代的气侯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雾日天数减少,月平均相对温度降低,日照时数及平均气温增加,“干热化”现象明显。此外经济林在保持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难于发挥作用。正确处理橡胶、热带森林、热带经济作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的首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据统计仅2006年汛期,景洪市共发生大小洪灾6次,风暴灾害1次,致使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128个村民小组,8397户,40319人遭受不同程度的风暴及洪涝灾害。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受灾总面积达72566亩,公路毁坏16千米,毁坏桥梁3座,损毁沟渠450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73.33万元。

2.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而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行拍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据2005年统计,景洪市由于水源林未得到有效保护,至今已造成中型水库曼飞龙和云盘、曼么耐等15座小(一)型水库以及红跃、纳老等53座小(二)型水库的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淤积。

3.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仅2008年8月11日,街道办曼戈龙村委会小曼咪村小组出现滑坡险情,村民家中裂逢宽达45公分,深度达3米,长度达20多米,全村共245人受到威协。

4、水源枯竭、水质变差,人畜饮水困难

目前农业在景洪市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数量;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耕地被占用,耕地数量下降,向森林要田要地现象也随之而来。森林的减少使得水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昔日清澈的河流,部分已枯竭,成为季节性河流,即雨季河水暴涨、浑浊;旱季河流干枯,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据2005年统计,景洪市丫口村、曼达山村、景洪农场二分场7队等1155个村民小组和农场生产队共23.54万人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现象。

三、实现景洪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景洪市地处世界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丰富的水资源、光热资源、生物资源,为景洪市水土保持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全面实施景洪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历史经验,坚持小范围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

景洪市部分山区由于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沿袭落后生产方式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人多地少、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就必须采取高标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才能在小范围内达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

(2)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景洪市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点

由于景洪市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防治任务的艰巨性、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与国家以及当地政府、民众对水土流失防治投入资金有限存在必然的矛盾,因此要想使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景洪市现有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大范围内开展生态的自我修复工程,加快植被恢复,促进生态的改善。实践证明,实行封育保护,加强管护,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自然植被,不仅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尽快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省钱、省工、效果好。大面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多种措施并举。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除了必要的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外,要尽可能地采取封育措施,尽量不破坏原生地貌植被进行人工造林种草,推行“猪-沼―果”的生态治理模式,推广沼气和节材灶,解决好能源问题;对于水土流失轻微地区,重要水源型水库库区,江河源头地区,要坚决实施封禁保护。

(2)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针对景洪市大面积开垦橡胶园的现实,市政府应立即采取分地块、分阶段对现有橡胶林园逐步实行“退园地还林地计划”,以此保护生物的多样化,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3)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人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人工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

(4)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推动二、三产业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景洪市非农业人口比例低,要逐步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5)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

保护生态和保护农民长远利益是相得益彰的统一体,不能顾此失彼。生态修复必须由水利、林业、农业、畜牧、科技、财政、扶贫、执法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因此在景洪市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应设立专职机构,加强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农、林、牧、水、土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统计、重复估算治理效益的弊端。项目实施中,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明确规定必须有水土保持,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

(6)将科学技术与专业科技力量直接切入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开展生态修复建设中的监测和科研工作,是生态修复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研究机构应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加区域或大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从规划、实施、直到评估验收的全程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纳入一体,形成直接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把景洪市的需求与教学、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用责、权、利联系起来,既可以保障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又可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使科研教学单位多年的科技成果在项目区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6)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以及监督执法力度,防治新的水土流失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2篇

关键词: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人文绿都;景区发展

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它使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也为风景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优化景区服务和环境质量,使景区各项事业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提供了契机。实施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是建设“绿色南京”、“人文南京”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党和政府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一、缘起与背景

中山陵园风景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占地31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南京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被市民认作南京城的“氧吧”、“绿肺”。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城市森林的典范,紫金山茂密的森林对南京市区的空气净化、滞尘吸收、噪声减弱、气候调节、环境美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风景区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440万吨;释放氧气380万吨,年生态效益可达13.1亿元,城市“绿肺”作用明显。

紫金山总体绿色生态资源较好,各类植物资源丰富,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合生长地区,各类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共有113科600多种。花木资源丰富,四季如花。最具有特色的是梅花和桂花,现有梅花品种350多种,桂花38个品种万余株。动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昆虫200多种,蝶类76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重要分布区。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保障南京经济发展、改善南京城市面貌、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意义深远。

风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在松柏参天、峰峦巍峨、绿海茫茫的山水之间掩映着各类文物古迹、遗址200多处,其中世界遗产1处,国家文物级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盛名享誉世界,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然而,在综合整治前,景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和谐现象。由于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内一度驻扎着13个自然村庄、100余家大小单位,部分土地被蚕食、卫生环境差,住房成套率低,满目疮伤,建筑凌乱。尤其是风景区外缘与城市结合区域,几乎家家住户都有房屋租住给外来人员,违章搭建屡禁不止,居住环境拥挤不堪,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加强整顿,仍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些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到紫金山与南京市的生态安全,影响到风景区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南京整体优良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的基本思路,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巧遇南京大规模进行老城环境整治的契机。2004年初,中山陵园风景区作为南京老城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为当年“两河、两带、三区、四点、五片”之中的三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投资近20亿元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自此,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

二、实施步骤与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包括:宁杭公路以北、环陵路以西、宁栖路以南、太平门沿城墙至中山门以东围合区域,共3l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实施拆迁工程。对景区内l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和19家工企单位实施拆迁。二是实施退耕还林、拆建还绿工程。对7500亩原有耕田和建筑用地进行绿化植树,增加绿地面积。三是实施景观建设工程。根据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精心设计,在风景区周边重点建设邵家山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观。

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加快发展为根本目标,按照‘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协调发展、彰显特色’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围绕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思路、围绕老城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全面整合中山陵景区内的景观、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按照“统一组织,分区实施;统一规划,同步设计;突出重点,注重成效”的总体思路,统筹考虑政府与市场、速度与稳定、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关系,遵循“高起点规划与高标准建设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速推进与确保稳定相结合,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分步走达成了先期愿望。

(一)圆满完成一期任务,取得“一环两片”阶段性成果.中山陵园风景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占地31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南京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被市民认作南京城的“氧吧”、“绿肺”。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城市森林的典范,紫金山茂密的森林对南京市区的空气净化、滞尘吸收、噪声减弱、气候调节、环境美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风景区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440万吨;释放氧气380万吨,年生态效益可达13.1亿元,城市“绿肺”作用明显。紫金山总体绿色生态资源较好,各类植物资源丰富,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合生长地区,各类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共有113科600多种。花木资源丰富,四季如花。最具有特色的是梅花和桂花,现有梅花品种350多种,桂花38个品种万余株。动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昆虫200多种,蝶类76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重要分布区。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保障南京经济发展、改善南京城市面貌、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意义深远。风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在松柏参天、峰峦巍峨、绿海茫茫的山水之间掩映着各类文物古迹、遗址200多处,其中世界遗产1处,国家文物级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盛名享誉世界,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然而,在综合整治前,景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和谐现象。由于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内一度驻扎着13个自然村庄、100余家大小单位,部分土地被蚕食、卫生环境差,住房成套率低,满目疮伤,建筑凌乱。尤其是风景区外缘与城市结合区域,几乎家家住户都有房屋租住给外来人员,违章搭建屡禁不止,居住环境拥挤不堪,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加强整顿,仍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些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到紫金山与南京市的生态安全,影响到风景区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南京整体优良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的基本思路,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巧遇南京大规模进行老城环境整治的契机。2004年初,中山陵园风景区作为南京老城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为当年“两河、两带、三区、四点、五片”之中的三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用4年的时间,投资近20亿元对中山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进一步改善风景区的面貌,改善城市的环境。自此,钟山风景区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修复。

(二)乘势推进二期工程,全面夺得综合整治最后胜利。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是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南京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品牌的重大举措。2005年11月一期工程完成之后,二期工程在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中山陵园二期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王家湾、钟灵街(含东、西洼子)、铁匠营剩余片区的拆迁和天地科学园、博爱园、钟山体育运动公园、山北民俗风情园的建设。博爱园位于主城通往明孝陵的通道附近,包括水生植物园、季节性花园、环境雕塑园等。天地科学园结合南大太阳塔、地震观测所、陵园老邮局等成为一处与基地历史相关的考察学习天文学、地质学等天地科学的主题园,其中溪流间还规划了许多露营场地。钟山运动公园则结合南京体育学院,为中山陵景区增添一个全新的体育休闲场所。这三大主题公园的新建为把中山陵园风景区打造成“生态之园、文化之园、旅游之园”,为南京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放大城市特色与魅力做出了贡献。2008年是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决战”之年。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同心协力、一鼓作气之下,彻底结束紫金山南、北的拆迁遗留工作,完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手表厂段的改造出新,完成博爱园、钟山体育运动园的环境修复建设。紫金山南麓的博爱园和钟山运动公园景色宜人、姿态毕现。风景区的水环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紫金山山南风景游憩区、沪宁高速南风景改善区的污水都被统一收集,排入城市管网。紫金山北麓出现巨大改观。在大规模的拆迁之后,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使全山植树将达20万株以上,逐渐“显山透绿”。紫金山山北入口公园与位于蒋王庙附近的王家湾片区被一举拿下。航空烈士纪念馆亦在山北逐渐建成。整个中山陵园风景区面貌全然一新。

三、效果与评价

整治工程自2004年3月全面启动,历时4年,共计投入40亿元,完成了330万平方米1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总计3729户居(农)民和31家工企单位的拆迁,拆迁的建筑总面积共约70多万平方米;同步实施拆建还绿、退耕还林,使景区新增绿地7000多亩,南京市民人均绿地由此增加0.6-0.8平方米,景区森林覆盖率由70.2%提升到82%-85%。真正实现了“还景于民”、“还绿于民”。

同时结合风景区历史人文特色,在景区外缘建设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前湖公园、博爱园、天地科学园、钟山运动公园、山北民风区、山水生态区等景点,提高了周边环境的景观质量,丰富游览设施,进一步增强了风景区为本地市民的服务功能,使中山陵园风景区成为生态之园、文化之园、旅游之园、繁荣之园,成为南京城市“绿肺”、都市发展区的核心地带和历史文化集中代表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负厚望,成为体现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态文明的扛鼎之作、南京市政建设的震撼之作。四年的环境综合整治达到了“惠民、惠山、惠城”多方受益的优良效果。随着综合整治的推进,大批市民和游人受益。过去被村舍、农田和污水包围的景观湖,重新成为绿树鲜花环绕的湿地公园,大批前来晨练的市民从中受益。一批免费开放的遗址公园,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寻古探幽。全长2.4公里的人行木栈道与山南山北两条登山道,方便人们登高漫步。搬离景区的拆迁居民在妥善安置中生活质量今非昔比。环境综合整治也使紫金山满身披绿、景区水灵气四溢,为野生鸟类等动物的在此歇息、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紫金山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延续。霹雳沟的自然山水引入梅花谷公园,形成了近百亩水面;琵琶湖公园水面扩容1/3,新增面积50亩;下马坊、博爱园、钟山运动公园三大公园的建成,又使紫金山的水面新增了200亩。在对遍布山林的水沟实施整治后,水系贯通,“十水绕钟山”的格局成型。整治使南京“人文绿都”的生态品质凸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更加丰富。青山入城,山城一体。绿地、山林、水体面积的增加,扩大了城市“绿肺”;一批散落民间和地下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治得到了发掘保护,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明孝陵重现600年前历史风貌,观音阁大石壁等一批重要文物被发掘保护。

四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为改善了景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面貌,为景区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水土风貌和生态建设得到切实维护和提高。景区周边原来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完全展开的精美画卷。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的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各项事业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在2007年底成功进入国家首批5A级景区,2008年底又成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景区管理是景区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确保景区有序运行的基本手段。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拆破、景点出新、景区亮化等专项治理,初步实现了景区由治理脏乱向提升品质的转变,城市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提升,景区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景区新一轮的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命题、新任务,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前提离不开良好的生态建设。中山陵的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了景区遗留问题,为进一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扫清了障碍,夯实了基础,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是中山陵园风景区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次机遇中,景区用时4年耗资40亿,完成了一系列拆迁、绿化与建设,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紫金山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南京城市“人文绿都”生态品质得到凸显,城市吸引力和魅力得到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将进一步发挥拉动旅游经济、打造旅游强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中的示范作用,对今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宏坤、戴永宁同志在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1日。

[2]《钟山风景名胜区外缘景区规划设计》,2004年5月。

[3]万志洲等:《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第4期。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3篇

论文摘要 阐述了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论述了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探讨了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工程。生态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基础和前提,以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开发为目标,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水质改善、具有多样水生物物种互相依存形成系统并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景观。

1 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1要求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1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1.2特征

(1)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

(2)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河岸选择栽种的树种、草种尽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长、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不要紧。由此来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

(3)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2 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水利建设发展历来是与农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我国的农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低级的吃饭农业发展到温饱农业;由温饱型向综合发展的小康式的农业,又发展到种源、生态、装备的现代化农业。水利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单纯为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服务的温饱型农田水利,发展到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小康型”农村水利,又发展到综合型的农村水利。每个发展阶段对水利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很少考虑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协调,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整治河道的方式似乎已经定格成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河道整治有了新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追求豪华洋派,硬质工程比比皆是,投资规模日益庞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的“硬伤”。于是,生态型河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水利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型水利的河道,应当是生态的。生态型河道建设更多的强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水利建设中对河道整治做到江河不能断流,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水质不恶化。注重生态河流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生态型河道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水景观建设是与城市的现代化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唯一指标,应当体现生态、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和农村。

3 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问题

建设生态型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规划,确定目标,科学论证,合理选项,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生态型河道建设,发挥整体效益。为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3.1河道综合整治涉及的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综合治理的观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实现通畅;在安全基础上的陆域部分的绿化;水体的治污、调活、净化;污染源的截流、纳管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清水长流,永续利用。二是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对形式主义,防止片面强调景观而导致水利工程园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观建设,也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小品,减少污染物,减少硬质工程。要十分强调规划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绿地和大片空间,以后通过非水利的途径再去营造景观。三是要处理好点与面、段与线的关系,可以一次确定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化问题。当前特别要注重贯彻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政府采购,对工程决算的审价和对建设的审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经过考验,实行建设效益后评估。对上述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以扎实推进生态型河道的建设。

3.2管理中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的管理更是以前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二是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3.3投入问题

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它只能用于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性的建设。因此,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投入,不可能指望全部由公共财政投入来解决,只能是根据工程性质和分级负担原则,实行综合性配套性多元性投入。按照补、扶持性、引导性的原则,予以适当投入,以推进生态型河道建设。二是社会配套投入。这种投入是带有公益性意义的,是自愿的。三是受益者投入。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由受益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商、农业企业或者其他受益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受益比例分摊投入。

4 参考文献

[1] 彭历.城镇河道生态化建设初探[j].山西建筑,2008(30):349-350.

[2] 牛松杰.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8):25,29.

[3] 胡方,杨利,赵静.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与发展[j].山东水利,2008(6):49-51.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4篇

一、景色旅行区历史沿革

地域不只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山区、库区、边区、穷区。1968年水库枢纽工程完工后,原县委、县县政府成立水库治理处。为发展旅行经济,1993年改名为治理区,1995年成立景色旅行区治理委员会,2000年经市编委同意成立景色旅行治理处,为正处级事业治理单位。年7月,区委、区县政府成立以景色旅行区为中心,涵盖周边旧街、徐古等地景象资源的东部生态旅行新区。着眼于科学、合理、适度开发东北部地域丰厚的旅行资源,依据湖北大学编制的《东北部生态文明旅行总体规划大纲》,东部生态旅行新区以东北部赤色旅行通道为轴线,将旧街、、徐古等田主要旅行资源整合开发,构成“一带五区十景”的发展大格式。其首要目标是经过招商引资,加速基本设备建设措施,精心打造旅行节庆品牌,创新发展特征旅行文明,构成一个全新的“东部旅行文明链”。适合的产业契机、优越的政策情况、优胜的地舆地位,丰厚的旅行资源,为旅行产业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本。

二、旅行开发建设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旅行资源得天独厚,但不断以来,颇具特征的旅行资源特别是景色旅行区却没有发扬出最大的成效。经过反思当前旅行发展的近况,探究我区旅行业打破之路,必需处理好五个问题:

(一)旅行业的位置与效果的问题。效益欠安、实力不强、发展不够,是景区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分析本源,最首要的是没有将旅行业看成战略产业来抓。当前我区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担,资源情况的宏大压力,旅行业作为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完全可以作为破解转型难题、优化资源装备的一个主要打破口。旅行业的发展,应放在综合装备天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范围内规划,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思索,使之逐步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环节,成为促进产业构造升级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二)景区旅行开发与营销问题。当前,投入不足且投入导向单一化,招致我区旅行资源难以深度开发、精品景区配套设备难以完善到位,严厉影响了旅行经济乘数效应的发扬。其次,开发认识存在误区。依据资源价值实践,经济价值只是旅行资源总价值的很小局部,我区旅行开发当前过火注重经济价值,在维护和发掘天然文明资源、打造人文生态景象等方面做得不够。旅行资源只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旅行产物才是旅客完好的旅行体验。旅行投入的缺少、旅行产物的单一,也是招致营销难以构成惊动效应的首要缘由。旅行开发应着重研讨旅行产物的市场及其消费的可行性问题,只要走旅行资源旅行产物旅行市场的途径,才干完成旅行业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改变。

(三)旅行业构造与条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旅行业以旅行旅行为主,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公事旅行、节庆旅行、文明文娱等现代旅行产物的开发相对滞后,旅客消费基本上逗留在吃、住、行、游等刚性消费上,购物、文娱等弹性消费占比例很小,产业链条范围在传统的低条理消费领域。无论从国内照样从国际来看,旅行市场发生着深入的转变,只要依据旅行市场需求,加大现代旅行产物的开发力度,推进旅行产物的转型升级,才干做大做强旅行经济。我们要充分发掘我区在农业、工业方面的特征资源,加速发展农业旅行与工业旅行,促进旅行业与一、二产业交融;大力推进旅行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交融,积极发展会展旅行、商务旅行、公事旅行、节庆旅行,拓展培训旅行和旅行征询、旅行规划与筹划、旅行信息与服务等新兴交融业态,具体提高旅行产业条理。

(四)旅行业治理与服务的问题。随着旅行业的发展强大,县政府的效果应由主导型向治理型、协调型、服务型转化,我区这个转型当前还没有到位。国表里旅行治理首要存在三种形式:①县政府直接投资治理;②行政化治理和企业化运营;③完全市场化行为。第一种形式,首要用于一些掉队地域和旅行业发展初期;第二种形式,既可以完成非盈利性的资源维护,也可以完成盈利性的资源开发与应用;第三种形式,要坚持在市场体制相对完善的基本上,不然轻易发生县政府“一卖了之”的短期招商行为。针对市场行为发育度及治理技能成熟度的近况,完全市场化还不具有前提,完全由县政府操盘也不合用,当前的关键是明确县政府本能机能,既要充分发扬市场机制的效果,又需求在基本设备建设、旅行业行业治理等方面发扬效果。

(五)旅行开发与文明建设的问题。旅行开发依然处于一种低程度、粗豪型发展形态,短少旅行文明建设这根主线:一是旅行文明建设研讨不够。没有文明主题,少有形象设计,对外宣传促销无从着手。还,在项目引进、建设和功能提高中存在必然的自觉性,致使很多项目有壳无魂,损失竞争力、发展力和生命力。二是旅行发展规划不足本乡文明特征。发展规划大多范围于“跟风”,简略模拟其它地域发展形式,没有依据本身的生态优势和文明特点,构成共同的区域文明主线。三是旅行开发建设与文明建设别离。在开发进程中,天然景象得不到有用维护,人文景象没有更好地赋予文明内在,或开发力度不够,无法发扬资源的最大经济功效。四是旅行产物与文明建设脱节。旅行业尚未构成文明主题突出、当地特征光鲜的旅行产物,不能知足旅行的需求。五是旅行行业逐利行为影响文明建设。当前,旅行投资业主和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存在分明的功利性,不注重旅行文明建设,显示为短期行为严厉,人文精神缺掉,品德程度下降。没有文明的旅行,是没有生命力的旅行,没有旅行的文明,是无法提高价值的文明。旅行业要取得活力与发展,必需在文明与旅行的结合上寻觅新打破。

三、景色旅行区旅行发展思绪

(一)坚持高规格指导,整合伙源力量,构建“大旅行”板块。整合景色旅行区、旧街街、徐古镇资源力量,成立东部旅行新区管委会,真正完成对东北部旅行资源开发施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治理,完成旅行产物的设备共享、品牌共有、宣传共推、线路共营、市场共占良性发展。在发展理念上,要果断摒弃“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小进即安、小成即满”的保存思想,结实坚持“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大招商、大建设、大板块、大旅行”的发展认识,深化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构建景区新型运营治理形式。景色旅行治理处必需彻底解脱传统街镇治理形式,重点突出旅行开发治理本能机能,把工作中心向发展旅行经济转移。

(二)坚持高起点规划,引进先进理念,施行可继续发展战略。一是把生态情况维护放在首位,完成人与天然和谐发展;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能,促进旅行资源的继续应用,旅行产物的升级换代;三是充分依托丰厚的旅行资源,推出富有吸引力的“生态游”。“十二五”期间,景色旅行区以通禅大路为主轴,呈扇形发展“旅行名镇”、“通禅湖景区”、“农耕田园旅行区”和“保安寨山地旅游区”。

(三)坚持高投入建设,打造精品景区,提高旅行产物中心竞争力。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渠道。积极争夺招商引资、借款、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优化旅行投资情况,建设旅行投资平台,吸引更多外资、民间成本投向旅行业。二是施行产物创新工程。优化旅行品牌构造,构成以主品为中心,以精品、名品为重点,以新品为增补的中心辐射式旅行品牌收集构造。三是提高旅行综合招待才能。增强交通基本设备建设,增强商贸、金融、卫生、邮电、通讯收集建设,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便当水平。增强招待设备建设,指导建设一批度假型、贸易型、大会型旅行星级饭铺。建设一批家庭旅店、汽车旅店、青年旅店和露营地,顺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等散客市场需求。四是充分发扬文明景象资源的支持效果,加速旅行与文明的有机交融,提高旅行文明内在。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5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有机更新

1前言

目前,中国大部分城镇普遍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理念将逐渐替代先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建设,而城市的有机更新则是“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杭州的河道是杭州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杭州江南水域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重要骨骼,杭州因运河而兴,因西湖而名,市内河道纵横,水系丰富,共有大小河道1100多条,总长度约3500km。但工业化引领下的城市发展造成城市河道承载的城市生活功能作用逐渐丧失,城市河道逐渐在城市发展中被边缘化,沦落为排污纳垢的场所,甚至有大量原本成体系的河道被填埋而完全消失。但由于污水的直接排放和人为的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导致河道污染严重,使河流丧失了生命力。

城市河流作为城区内用于防洪、排涝、排水及航运的天然或人工水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就近提供水源、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丰富城市景观和城市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廊道。而以往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更侧重于考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因此多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材料修筑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随着杭城“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为结构特征的新城市形态格局的形成,原本处在城市边缘和的河道水系开始纳入城市统一管辖范围,这为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奠定了资源基础,生态护岸作为有别于以往硬质护岸的一种河道有机更新的护岸形式,我们将结合杭州市区河道中的生态型护岸的建设应用情况,对河道生态护岸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2河道生态建设及发展

2.1国内河道生态建设及发展

国内开展生态河道治理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近几年前,国内许多省市在生态护岸的研究上也作了许多尝试,特别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例如始于1986年的江苏南通壕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引水、生态河道建设、截污等综合措施,已收到良好效果,形成了“水包城,城包水”的特有景观,2005年荣获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浙江绍兴环城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沟通活源、截污清污、生态护坡、岸上绿化等建设,将城镇河道的防洪排水、发展航运、休闲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呈现了江南水乡美景。北京市的转河治理工程,在“以人为本、少留人工痕迹,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指导思想下,将部分已经填埋(地下)的转河恢复成地上的自然生态景观河道,是一个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人水和谐生态河道建设的典范。在大连、西安、天津、成都、深圳等城市进行了城镇河流生态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美化城市、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等效果。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城镇都在广泛开展城镇河道生态建设,在生态护岸型式、选用原则和方法、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为我国生态河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2.2 杭州市区河道特点及建设

杭州市区河道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河流众多、水系水位变化多、闸坝多。城区内河道按地形趋和降雨径流的流向分为运河水系和上塘河水系。二是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除主城区已整治的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外,大部分城市河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有大肠杆菌、溶解氧、氨氮、总磷和石油类。

从1983年开始至2005年,杭州城区河道生态建设完成了三轮市区河道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水流循环不畅、水生态恢复不足、水文化挖掘不够、水景观单一呆板、水旅游有待发展、水岸开发规划滞后等问题。2007年以来,杭州在以往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河道综保工程,通过河道的有机更新,来带整治、带保护、带开发、带改造、带建设、带管理,最终带动城市的有机更新。即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举措,结合河道生态设计的理念,把杭州打造成“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亲水型宜居城市。

3河道生态护岸的作用

河道治理包括治污工程、生态恢复和强化管理三大系统,其中河道生态修复就是重建受损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创造适合于各类生物生存、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符合自然演替规律的生境改善、绘声绘色优化、功能强大、系统稳定的河道良性水生态系统。而目前,我国常用的河道生态建设又可分为:生态护坡和生态浮床两大类。生态护坡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满足防洪、排涝等安全性

河道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如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及旅游等,生态河道整治工程也是综合性工程。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要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生产生活要求,又要考虑生态系统健康和河道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首先,河道护岸必须满足水利工程的基本要求,要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性、结构的耐久性。护岸工程应能承受波浪冲刷、洪水侵袭、冰冻干旱等外力作用。其次,按河流设计过水流量进行水力学计算,选用河道的纵、横断面尺寸,应充分考虑河流泥沙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现象,采用经济合理的护岸工程措施。

3.2满足人类的美观性

城镇河道的建设,景观设计方面不可小视,城镇生态河道建设要结合当地具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考虑河道风景的整体性。在视觉上,要以透视图将设计对象空间确认为立体,要深潭、浅滩结合兼顾。河道平面上结合自然现状“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以徐缓、曲折的岸线,显示自然生动和野性,以达到河川景观的自然美的怡人效果。另外,充分考虑城镇当地居民乐水、亲水习惯,建设一些简单方便的亲水平台和较缓坡的踏步。

3.3达到经济合理、实用性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在满足水流、结构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兼顾护岸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即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要考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达到既能保证堤防安全,防止洪水泛滥,又要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另外,设计河道生态护岸时,不能只考虑高洪水位的流动运行状态,更多应考虑正常水位时,当地居民生活需求及场景,即城镇生态河道岸坡要考虑经济适用性。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多利用当地石料、树种和草皮,做到就地取材,综合利用,降低造价。尽量防止追求美观、时尚和奢侈浪费,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4河道生态护岸的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与大众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开始建造公园、公共绿地、整治河道水环境等来改善环境。生态护岸建设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方法,它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栖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并富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4.1直立式河岸

从某种意义上讲,直立式河岸在城市内河整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必须进行直立式河坎的生态化研究,所谓生态化必须使河岸形式能够适应水土交换,使水生动植物能够在护岸上生活、繁衍、栖息。在宁波化工区河道整治方案设计中采用“蜂巢”挡墙结构,所谓蜂巢挡墙是由六边形机编网线编织而成的蜂巢格网,内填石头的结构,蜂巢格网由六角形高镀锌线机器编织而成,具有防锈、防静电、抗老化、耐腐蚀、高抗压、高抗剪的特性。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能够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体,具有延展性;具有高抗压性,柔性结构,具有很好的适应变形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孔隙水压力带来的影响,具有透水性;能有效抵抗地震的冲击力;有强耐久性;导入了生态环境理念,具有环境保护作用,美化景观恢复河网的自然生态。同时台阶型布置有利于亲水性效果和人性化设计,一方面“蜂巢”结构有利于水土交换,具有可渗透性,目前从石缝中已长出自然野草,水中出现鱼虾戏游,自然生态恢复较快;另一方面,台阶型“蜂巢”结构有利于攀爬,即使有人不慎落入河中,也能简单自救,减少高挡墙污工结构引起的各种溺水安全事故。因此认为这种结构比较适合城市内河护岸。

4.2自然式护岸

4.2.1自然原型护岸

自然原型护岸的做法通常采用发达根系固土植物来保护河堤及生态。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岸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进行景观造景,在城市河道护岸方面可以借鉴。固土植物可以选择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黄檀、池杉、龙须草、金银花、油松、黄花、常青藤、蔓草等,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采用植物保护河堤主要用于小河、溪流的堤岸保护和一些局部冲蚀的地方,以保证自然堤岸特性。如种植柳树、白杨、水杉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发达的根系稳固土壤颗粒增加堤岸的稳定性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可以降低流速,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这种方法从工程角度上来讲比较简单,当河岸较陡时可辅助采用土工织物固坡。

4.2.2人工自然型护岸

人工自然型护岸做法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石笼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具有较大的抗洪能力。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主要由镀锌或喷塑铁丝网笼装碎石、肥科及种植土组成。镀锌铁丝网笼容易锈蚀,在河道护坡方面一般不宜选用,而应选用耐锈蚀的喷塑铁丝网笼。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比较适合于流速大的河道,抗冲刷能力强、整体性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又能满足生态型护岸的要求,此种材料可以保证河流水体与边坡土体中地下水之间正常交换,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满足河道洪水期抗冲的需要。这种材料不仅有利于水草、鱼类等的生长栖息,而且适应地基变形、施工简单、相对廉价。国外在这方面已有较多工程实例。铁丝网笼可以做成不同形状,既可以用作护坡,又可以做成砌体挡土墙。

4.3综合型河岸

综合型河岸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此河段水文情况和河岸的强度要求,然后合理布置各类植被,营造生态与绿色景观。水生植物在河道中的使用对固岸、固泥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分蒸发等多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水生植物也是河道植物造景的极佳材料,因此在综合型河岸护坡设计中应多考虑水生植物的作用。水生植物种植环境的设计往往要结合各种坡岸的绿化种植,一般在河道底坎的坎基外侧设置静水槽或称沉水槽,使水生植物在水位较稳定、水流较缓的地方开始生长,并形成规模。

5生态护岸的发展趋势

5.1生态护岸的总体趋势

日本是生态设计用于水利工程的较好的国家,其1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一些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根据国外的实践,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原则及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设置。主要通过扩大水面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和水质保护等实现。(2)水边景观的设计。通过设置建筑物来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保证水边景观的连续性、自然性。(3)亲水空间的设计。通过水边的台阶、缆绳、绿地、亭台等设施来实现。(4)循环型空间的设计。用木材、石头、砂子等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控制废料的产生,尽量避免未来发生的处理问题及二次性环境污染问题。

5.2杭州生态护岸发展方向

河道的岸线应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充分体现水的流畅柔美,不做小尺寸的变化,不使其产生小圆弧式的变化,不要为了景观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引入多余的曲线,平面形状的变化应以大尺度的空间变化为主,细微处的变化通过采用水际部处理手段,培养水生植物,改变水流形态。同时采用生态清淤的方式,使驳岸及河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

新建河道驳岸以自然或人工生态型驳岸为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常规生态环保型:如松木桩、毛竹桩、各类景观石、卵石;

2、新型土工合成材料驳岸:如生态袋、植物保护毯、三维土工植草网垫;

3、常规材料改进后用于河道驳岸:如生态砼砌块、石笼网箱等;

4、用于其他领域的结构创新用于河道驳岸:常用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与加固中的树根桩,在杭州市和睦港整治工程中首次用作河道驳岸,结合草坡入水,满足了安全性、景观性的要求,同时因其施工进度快、结构可靠、抗冲刷能力强,在随后的河道整治中得以推广采用,效果良好。

5、新型护岸结构型式:在杭州市上塘河整治过程中,提出了T形桩的生态护岸型式,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桩模形式、尺寸、施工工艺各方面进行了多次改进,优化了设计,最终该型式在上塘河中得以运用,效果良好。

6、常规的直立式块石驳坎:尽量做成不露水的型式,同时结合草坡入水和水陆交界处的植被设置,形成自然生态的岸线。

此外,由于大部分河道位于市区,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受周边现状条件的限制,部分河道驳岸需予以保留,同时岸边存在房屋、道路等建、构筑物,在河道疏浚清淤时需采取保护与加固措施。根据现状河道驳坎与岸边建、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可采取抛填块石加固、石笼网箱加固、松木桩(或毛竹桩)+块石(或石笼网箱)加固、树根桩加固等加固措施。对现状保留的较为生硬的直立式驳坎,也可采取种植垂挂植物、削顶降低驳坎高度等措施进行美化处理。

6结束语

生态护岸作为河道有机更新的一种方式,决定着河道生态修复的程度,从而最终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方向。杭州的市区河道生态化改造正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护岸的建立仅仅是河道生态化改造的第一步,而生态护岸的选择方案,最终要结合每条河道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驳岸、水文、水质、地质等性质,结合文化、旅游要求来综合确定。

参考文献:

[1]陈曦,陈芳清,刘德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生态岸堤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84-87.

[2]张筱媛,浅谈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设计[J].治淮,2007(6):38-39.

[3]傅小鸥.人水和谐设计在某市内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3):61-63.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6篇

[关键词]喀斯特旅游;石漠化;生态环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高原喀斯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8%,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_。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贵州特殊的气候、地质和水文等因素,经喀斯特作用的地区常常是山水奇特、风光秀丽、奇峰异洞、瑰丽多姿,再结合当地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其人文景观,往往成为独特诱人的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

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古迹、气候资源禀赋独特,“多彩贵州”日益彰显出特有的优势和潜力。喀斯特资源的特征及對旅游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1.美学特征与旅游美学。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在于它主体的特征,奇形怪状的石头、雄伟壮观的峰林、深邃莫测的洞穴、千姿百态瀑布、诗情画意的森林等与游客心灵深处交融在一起,让游客从不从方向、不同心态、不同背景下對喀斯特景观产生不同的感受。

2.科学特征与科研旅游。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最为理想的地区,大面积强烈的喀斯特侵蚀地貌吸引了大批中外科研队伍来此考察,进而带动科研旅游的发展。

3.生活特征与生态旅游。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特点影响着人类生活居住习俗。喀斯特生活区使人们對土地类型、自然规律、气候变化等因素有了经验性理解和掌握,人们依据经验對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进而生产生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与自然互相协调、相互影响,保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促使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以石漠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灾害

“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并称为我国三大生态环境灾害,同时也是制约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全省95%的县(市、区)有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目前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据2007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喀斯特出露面积达109084.5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石漠化面积达37597.36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58%;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17%;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1%;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49%。在一些石漠化地区具有最典型的一类脆弱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出现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全国和世界喀斯特及贫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的严重超载,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农村经济十分落后且发展困难,农民贫困。一些石漠化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成为中国农村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以地区经济和地理环境为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良好的地理环境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落后的经济以及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首先直接导致地理环境的脆弱性,进而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喀斯特旅游发展是石漠化治理的客观需要

旅游产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或“绿色产业”,因为旅游产业的营销和利润的增长不是以资源或环境作为代价,旅游是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又有资源环境保护功能的产业,把旅游开发作为石漠化治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开发理念,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石漠化景观价值转变,增加居民收入及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这种投入一产出方式正好符合治理石漠化的客观需要,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行业是一种关联度很强的行业,旅游与酒店住宿行业、饭店餐饮行业、客运交通行业以及旅游景区等很多行业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分析,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可为相关行业创造5个就业职位。因此,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们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的同时,可以进行无污染的旅游开发,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的封闭模式,有助于贵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使贵州经济融入全国经济的大环境。

2.环境保护的需要。石漠化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稀少,粗放型经济为主,人们生活困难。为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过度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并且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森林面积锐减,植被被破坏,石漠化面积增大。为了严格控制并有效治理石漠化,发展旅游成为保护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3.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石漠化地区引进旅游开发,不仅能有效利用闲置浪费的自然资源,实现自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能从生态建设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进出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设计特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到生态保护及社区发展中来,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一方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方面为石漠化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喀斯特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不仅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也加强了当地居民對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改变了人们只知道一贯索取自然资源的态度,最终使得人地矛盾得到和谐解决,并逐渐走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最重要的是取得了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的双赢。

三、旅游发展的制约条件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一)限制性因素

1.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停留于商业价值层面。贵州省情欠发达欠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层面。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许多景区的管理经营权掌握在开发商手中,而许多开发商只注重所创造的利润,而忽视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喀斯特洞穴中滥用灯光效果、肆意在景区中修公路以及房屋、超负荷地接待游客等。

2.旅游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旅游景区应该配有专业人员,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景区放任游客随意踩踏景观植物、损毁形美的喀斯特石头,并且允许机动船只在湖泊河流中航行等,这些行为不但有损旅游景观的原生性,而且可能导致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破坏。另外,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整合水平较低。贵州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观光型为主,呈现出景区资源单一,发展独立,区域间缺乏互补及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相同的旅游内容在多处旅游景点出现,这将导致景区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贬低、各自夸耀、相互排斥,甚至打“价格仗”,形成恶性竞争。从长远利益看,各旅游区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旅游市场和客源共享,实现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二)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早在九五、十五期间政府已开展了一系列针對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十二五”国家规划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在全国选择100个示范县实施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进一步探索石漠化治理经验和成效。贵州师范大学在石漠化治理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并总结出了九大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有: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主导型、石漠化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型、石漠化人工造林与林产业主导型、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石漠化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农村能源建设与庭院经济主导型、喀斯特生态移民与自然恢复主导型、喀斯特旅游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

四、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共赢模式的建立

在景观独特、类型多样,文化浓郁、保存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按照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开发与石漠化治理协调发展的思路,可以培植观赏林木,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旅游设施,建立以“旅游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喀斯特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导向型模式,促进景观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从而达到石漠化治理的效果。

1.共赢模式建立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地貌构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独特的喀斯特形态是构成区域旅游景观的基本骨架和重要的自然资源。石漠化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地下独特结构,具有很好的组合形式,结合古朴浓郁、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2.共赢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综合考虑石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石漠化程度等因素,以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提升旅游价值为取向,转变和调整石漠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建设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石漠化治理方式。對于那些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或生态文化积淀地的治理区,应加强生态恢复和重建,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资源及市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减少农民對耕地的依赖,使石漠化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打造一条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开发导向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3.共赢模式实现的技术路径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7篇

关键词:1、废弃矿山2、露天开采3、生态治理4、环境修复5、技术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ut also bring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opencast mining first need to do a lot of surface soil dissection, largely destroyed stable soil and vegetation, easy to cause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form land barren, rock and bare, abandon ShiMan to mining desertification phenomenon; And it is likely to produce collapse, geological hazards, such as landslide, cause losses of lives and property and even casualties. The basis of opencast mining development phase is divided into new mines, the production of mining and closed down the min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xinyi municipal situation, main research has universality of opencast mining of the mining may cause of landform, land occupation, soil erosion, surface water quality,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 deep research of opencast mining mounta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dew mining section repair management process, uncover the management of stope slope technology and dew stope the rehabilit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1, abandoned mine 2, 3,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coal mining 4,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5, and technology

一、前言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为加强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江苏新沂市积极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新路子,在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实施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示范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的、技术的和资金的原因,废弃矿山的矿业用地整治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矛盾仍很突出。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关闭的44个矿山中,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20个,需要整治的矿业用地面积近万亩。从2003年11月起,新沂市国土资源局就致力于废弃矿山用地整治研究,把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矿业用地整治,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市”,为新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措施,作为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解决全市耕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根据全市废弃矿山分布区域和矿地整治的现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马陵山风景区和北沟、双塘、王庄、新店等镇开展调研活动,实地察看了废弃矿山的矿业用地和正在治理的矿业用地现场,查阅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沂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矿业用地整治的模式和机制探讨。

新沂市马陵山废弃矿山紧邻249省道,坐落于马陵山风景区西部,紧邻黄巢关水库,总占地面积为8hm2。马陵山废弃矿山是走向近南北的一个废弃矿带,白垩系王氏组砂岩是废弃矿区的主要地层,岩层多呈厚层状一块状,较为坚硬。矿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断裂控制,单井涌水量多小于lOOm3/d。矿山停采后遗留下来的石堆、沟叉、坑穴和小型削壁导致该区域变得支离破碎,破坏了当地和谐的水土相融、季相更替的自然特征。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新沂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本文主要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露采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形地貌、土地占用、土壤侵蚀、地表水水质、景观格局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深入研究了露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工艺技术,包括露采场采空区的修复治理工艺、露采场边坡的治理技术和露采场生态环境的恢复。

二、露采矿山生态环境破坏

新沂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矿山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采矿毁坏土地和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采矿掘进面高差大,边坡陡立,埋下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结合下图(图2-1)露采矿山破坏实景,总结出我国露采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2-1 露采矿山实景

(一)景观碎裂化

景观的退化从形式上可分为景观结构退化和功能退化。结构退化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各种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度减少的现象;而功能退化指由于景观异质性的改变而导致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的衰退现象。露天开采剥离表土,挖损土地,破坏地被,以及堆放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和冶炼渣,地下开采造成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管道、道路、桥梁等设施变形及破坏。土地面貌变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直接影响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

(二)污染及扩散

露天堆放的矿产品与废弃物,开采产生的矿井废水和有毒矿物元素等对周边地区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露天堆放的矿产品与废弃物易发生氧化、风化和自燃,大量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及矿物灰尘会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周围环境。而露天堆放的矿物经雨水淋溶,地表水冲刷以及人为的洗煤会污染水系,形成浊流。同时有毒矿物元素会存在于尾料中,随废弃物堆放会加剧土壤的污染和退化,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作用。

(三)破坏水的过程

采矿破坏植被,造成水分涵养下降,破坏了地表径流的下渗过程。河流作为水的运输通道,在矿区往往被作为废水排放的直接途径,河床常当作堆场阻碍行洪。而河岸植被带,如河岸防护林、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起着涵养水分、提供生境的作用,但往往在固化处理中被破坏,直接影响河流的生态效应的发挥。

(四)破坏生物栖息生境

生物多样性降低采矿活动破坏了一些地区的原生生境,如作为物种源的大型植被破碎为一些小型的残遗斑块,影响作为跳板的林地斑块的功能发挥,造成生物迁徙受到阻隔。乡土植物群落并且受到破坏,植被急剧发生向下的演替过程。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内部物种的数量和质量,造成野生物种如鸟类栖息数量和种类的减少,多样性降低。

(五)诱发灾害

地表植被的破坏,水系的紊乱以及采空区的形成会加剧水土流失,带来极具破坏力的灾害,如泥石流和山洪暴发,更严重可能会加速荒漠化。如北京房山区地处首都西部,被称为北京市“五大风口”之一,但由于采矿活动十分严重,因此作为西部生态屏障的一部分,其生态恢复和建设意义重大。

三、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露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在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因此,通过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措施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使之恢复到可以再利用的状态,是采矿废弃地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基础。根据新沂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露天采矿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目前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包括露采场采空区的修复治理工艺、露采场边坡的治理技术和露采场生态环境的恢复。

(一)露天采矿场采空区的修复治理

露天采矿场采空区是指露天剥离与回采后形成的空场。露天采空区地表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遭到了彻底的破坏,自然恢复过程相对缓慢,因此必须进行生态重建。目前我国露天矿采区生态重建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农林利用生态重建模式

对于较平缓或非积水的露天采空可以采用农林利用为主的生态重建模式。具体的工程措施是将露天采空区充填、覆土、整平,然后进行农林种植。根据充填物质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剥离物充填、泥浆运输充填和人造土层充填 种重建类型。

2、蓄水利用生态重建模式

对于常年积水的挖损大坑,以及开采倾斜和急倾斜矿床形成的矿坑,可以作为蓄水体加以利用,如渔业、水源、污水处理池等。

3、挖深垫浅,综合利用生态重建模式

对季节性积水或某 不积水的挖损坑,可采用挖深垫浅的措施,一部分开挖成水体,发展水产养殖、用作水源等,一部分发展种植业。

4、此外,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的如离交通线或者旅游点较近,且可视面积较大的采空区,可以考虑结合城市片区规划和小区设计,从文化艺术与体育的视角进行整治,对采空区进行景观再造,或用植物造景,美化环境。

(二)露天采矿场边坡的治理

露采石矿大多位于人们生产、生活频繁出入的区域,因此,对于已经废弃的露采石矿,在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开始之前,应首先了解露采场边坡的特点,并进行露采场边坡的安全评估,然后开始治理。

1、露采场边坡的特点

在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时,矿山边坡治理是“复绿”的基础工作,其中边坡的稳定性治理是生态治理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边坡的特点主要有:

(1)露天矿边坡一般比较高,走向长从几百米到数公里,因而边坡揭露的岩层多;各部分地质条件往往差异大,变化复杂;

(2)边坡最终是由上而下逐步形成,上部边坡服务年限可达几十年,下部边坡则服务年限较短,底部边坡在采矿结束时即可废止,因此上下部边坡的稳定要求也不相同;

(3)在未停采的石矿,由于矿场每天频繁的穿孔、爆破作业和车辆行走,使边坡岩体经常受到震动影响;

(4)边坡是用爆破、机械开挖等手段形成的,暴露岩体一般未加维护,因此边坡岩体较破碎,并易受风化等影响产生次生裂隙,破坏岩体的完整性,降低岩体强度。

2、露采场边坡稳定性治理

结合露采场边坡的特点,边坡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是边坡的排险,消除崩塌和落石隐患,这是生态恢复的基础。

一般石矿边坡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于坡度不符合要求,开采面已过山顶的边坡进行削坡减载。对于高度不大的此类边坡,也可填方乐坡脚;

(2)对富水地区边坡必须进行疏f排水,必要时可钻引水孔排水;

(3)对于地质条件易造成滑坡或小范丽岩层滑动的岩体,须采用抗滑桩、挡石坝方法治理;

(4)对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破碎带,采用锚杆、钢筋网喷砼护面;

(5)对深部开裂、体积较大的危岩,宜采用深孔预应力锚索、长锚杆进行加固;

(6)对于边坡石质较软,岩石风化严重,易造成小范嗣塌方的削坡后低处宜用挡土墙支挡,高处可采用框格式拱墙护坡;

(7)为防止滚石伤人,坡面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撬毛工作,然后可结合绿化下程存坡上铺设金属网或塑料格栅网挡石;

(8)对于地势较高的矿山,须检查矿山废碴场(堆)有无可能形成泥石流和坍塌,若不符合安全要求须进行清理或建拦碴坝拦挡;

(9)此外,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的如离交通线或者旅游点较近,且可视面积较大的石壁,可以考虑结合城市片区规划和小区设计,从文化艺术与体育的视角进行整治,对石壁进行景观再造,将石壁整形、雕塑或用植物造景,美化环境。

(三)露天采矿场生态环境的恢复

露采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主要是植被的恢复,充分发挥植被的固土、滞尘、涵水、同化和改善气候的生态功能,这是治理的目的。

1、植被的恢复

(1)矿区的表土和植被往往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整体的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短期内采矿地植被恢复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水土流失,减少灾害,且对保护土壤防止侵蚀、促使形成良好的微粒及聚集营养等起到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通过自然的过程来实现,即通过生态演替。利用乡土植物来恢复植被群落十分重要。通过观察什么样的植物在废弃地最先自然的生长出来,而不是人工引种的,可以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尤其那些在矿业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植物能适应极端条件,具有很强的忍耐性和可塑性,与栽培植物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可以形成多结构的生态系统,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植物。恢复需要以低成本和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利用自然演替是较为可行的途径。

(2)国外由于采石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岩质边坡坡度超过60°时一律要求台阶式开采,所以石壁很少有陡高坡,因而国外采用种子喷播法、客土喷播法、植生卷铺盖法、纤维绿化法以及客土袋液压喷播植草法等等一系列的坡壁绿化工程技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石壁的坡度都超过60°甚至达90°,因而直接模仿和引进国外技术方法,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成本过高,不适合我国国情。如目前国内较常用的喷播技术,由于喷浆与岩体的黏结很差,防护效果也不理想。石壁实现绿化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坡面上必须有植物能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二是种植基质能永久固定在岩面上。

四、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特点及对策

(一)新沂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为符合现行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运作,达到整治恢复用地的目的,新沂市废弃矿山的矿业用地整治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矿山开采的年代久、规模小。

新沂市的原有矿山大部分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多以集体企业为主,近10年多以个体企业为最。一般规模比较小,年开采量不大,约在3万吨左右。因规模小,占用土地面积少,达不到土地复垦的立项标准。

2、矿地整治的成本高、周期长。

一般矿业用地经开采后,残壁断垣,高低不平,甚至峻峭陡立,需要削减坡度,降低标高,回填整平,挖沟、造渠、修路,资金投入量大,加之复绿费用,所需的成本较高。而且整治工程复杂,工程量大,一般需要1―2年才能完成。

3、矿地整治的土地收益差距大。

马陵山风景区内的矿业用地经整治后可作为景观用地,经济效益很快显现出来,有些土地的产出效益抵不上治理成本,影响了矿业用地整治的积极性。

4、部门管理职能分割、矿地整治难度大。

废弃矿山的治理和矿地整治涉及到农业、园林、旅游、水利、环保等部门,必须由政府协调。

(二)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对策

根据新沂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特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废弃矿山矿业用地的整治纳入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加以扶持,制定标准加以规范,发挥矿地整治后的作用。

1、加大整治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

新沂市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稀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激增,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加强废弃矿山矿地整治,无疑已经成为我市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大力宣传废弃矿山矿业用地整治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2、加大规划管理力度,认真做好矿产资源规划修编。

《新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绿色矿山”的目标,对废弃矿山的矿业用地坚持因矿制宜的原则,“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复垦为建设用地则复垦为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闭坑矿山的每一寸土地,把矿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矿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

废弃矿山的矿地整治不同于土地复垦和园林绿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将有条件的矿业用地整治项目列入省政府的“百矿整治”计划,接受省政府资金的注入。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整治工作新机制。

需要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企业为主体”为主要内容的废弃矿山矿地整治工作的新机制,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治理资金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矿山矿地整治工作的开展。

六、结语

采矿地类型多样,应根据实际问题采取措施。相关生态和工程学科的协作可以对废弃地退化景观进行处理,而通过景观设计学,可以达到重新利用和“变废为宝”的目标,以平衡生态退化带来的土地资源不足,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涉及生态、工程、美学、经济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我国的采矿废弃地、垃圾堆场以及工业废弃地等退化景观规模巨大,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应力求通过对退化景观的治理与可持续利用来达到缓解人地矛盾,争取更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推进我国建设资源保护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未来退化景观的恢复与设计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吕纯瑕,李秋植.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 治理方案.魅力中国.2009年(11):23―27.

[2] 卞正富,张冈良.煤矿区土地复 的理论和方法[J].地域开发与研究.1994,5(1):3―10.

[3] 鲍艳,胡振琪,陈改英.矿山关闭后矿 城市丽临的问题研究综述[J].测绘通报,2005(6):59―61.

[4] 胡振琪.露天煤矿土地复究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l995:34-38.

[5]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58-67.

[6]彭建,蒋一军,吴健生,等.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基典型技术[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38―47.

[7] 包维楷,刘照光,刘庆.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3(1):4~48.

[8] Cairns J.Restoration ecology[J].Encyclopedia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1995,31:83― 102.

[9] 白中科,赵景逵.试论矿区生态霞建[J].自然资源科学报,1998,14(1):35―41.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第8篇

关键词:城市水域;生态景观治理;西安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66-01

一、前言

城市水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开放空间,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复杂的地域,是城市最理想的生态走廊和最高质量的城市绿斑。城市水域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也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景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改造现有景观要素、引进新的景观组分,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生态系统,从而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确保景观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大力进行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恢复水域空间,以期恢复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水域景观。在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域,满足其景观、防洪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同时,依托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中表达出地方精神,挖掘出人文内涵。本文将结合西安市“八水绕长安”水域生态景观治理建设加以讨论。

二、西安基本水域景观生态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城之所以能成为十三朝古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八水丰盈绕长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市区东有灞河、汉,南有河、楹,西有涝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 km,年径流量为25亿 m3。如今西安正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充分发掘自然人文资源。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西安市将形成“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发展新格局,昔日的“八水绕长安”将成为西安的城中河,“八水进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和有水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正在形成,在增强城市防洪排水功能同时,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三、“八水绕长安”治理建设概况

2006年,潆绕长安的8条河流中有7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誉为“母亲河”的渭河水域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对此西安市政府以“清水行动”拉开序幕,并推出了“水气同治”的举措。

(一)治理水域源头,净化水域环境

2006年“清水行动”,针对造纸企业采取以关为主的政策,逐步提高造纸企业生存的规模,使全市造纸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由61家减少到20家,每年可节约水资源近1.5亿多吨,削减化学需氧量4万多吨。同时关停113家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定的电镀企业。通过对水源的治理,沣河、涝河、黑河水质主要污染物已达到功能区标准,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污染负荷下降70%-95%不等,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二)重点治理水污染,提高水域水质

市政府加快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2007年以来持续开展皂河、新河、太平河“三河”流域专项整治,“三河”水质达到了近十几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加大对涉水企业特别是造纸、化工、淀粉行业的现场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严肃查处偷排、暗排和超标排放废水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并督促企业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伴随着西安的蓝天越来越多,河流也变得越来越清。受益于清水行动,如今一些被污染的河流已经重新碧波荡漾,又见鱼儿游。

(三)制定政策方案,投资水域景观治理建设

市政府颁布了《西安渭河城市段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环保部门开展主要河流排污口摸底建档工作,绘制《西安市地表水系及重点污染源分布示意图》。并相继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市政部门新建截污管网737.72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到1054.83公里,为已建污水处理厂收水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政策方案落实、投资建设,“八水”水体污染得到缓解,生态景观得到恢复,生态功能得到发挥。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生态景观评价

(一)水域景观面积广大

西安市河流众多,“八水绕长安”,境内有渭、灞、涝、沣、黑、石川等54条较大河流。水域总面积约192 038 km2,主河道长度1 708 km。随着“八水进长安”的水文生态景观治理建设,未来的西安将成为中国西部“东有哄惫阍颂丁⑽饔秀愫永ッ骱、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独具特色历史文化与各类水系相得益彰的魅力水城。

(二)文化特色浓郁

渭河流域曾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中华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十三朝古都兴衰,到大唐不夜城,水文化一直是西安的精神内核,水渗透了西安的文化和历史,延续着阡陌街巷的生命和活力。水是西安的血脉,晶莹灵动的水为西安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像“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旁水田”,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句一样细腻地摹画出了“绕长安”的八水带给人们恬淡、闲适生活的美景。

(三)水域景观治理初见成效

2009年,全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10条河流24个断面中,7条河流、20个断面水质污染较上年同期减轻,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下降近40个百分点;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更是整体好转,渭河干流西安段4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降幅明显,入渭的7条支流中,黑河、沣河、涝河的化学需氧量已达到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皂河、新河、临河化学需氧量浓度降幅分别为74%、94%、82%。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主要指标优于入境水质。据西安市水务局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西安市共建成各类水面面积37793.2亩。2010年,西安市将开始治理沣河,恢复汉代昆明池,修建6处沣河平原水库,预计还可增减水面1万亩。休养生息的八水正在为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景观缺乏主体特色

随着“八水”的治理建设,水进西安,但西安市的水域景观存在水文化建设主题不够突出,缺乏特色的问题。应加快对太液池、昆明湖恢复建设,打造皇家主题水文化。根据两湖在历史上地位和作用,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皇家水文化主题区,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又可领略雄浑的汉唐文化,追忆辉煌的历史。进一步加快广运潭生态水文化建设,突出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主题水文化。广运潭将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绿色资源成为西安的“绿肺”,服务于西安的生态建设,同时也将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加大加快渭河流域治理,打造渭河滨水特色文化主题区。渭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黄金之页,在建设生态特色滨水文化中融入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l]孙麟.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