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8 09:40:14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1篇

当今时代,钢铁生产加工企业正处于低效益运行阶段,要想钢铁生产加工企业能健康的发展下去,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主要靠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来执行。加强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者的技能、知识和道德品质,确保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激发企业员工的动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为钢铁企业的发展服务的,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根据企业不同的现状,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展开。

一、在国有钢铁企业中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近些年,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国有钢铁生产加工企业正处遭遇寒冬,钢铁的价格升不上去,企业严重亏损,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惶惶,为使企业员工振奋精神,提高斗志,应及时有效的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军心。

第二,国有钢铁生产加工企业中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者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好,这是工作者首要面临的问题。政治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不同,需要政治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萌发出更好的工作理念。

第三,现阶段从事政治思想的工作者大部分都不具备专业性,来源一般都是管理层或者基层调用过来的,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有的企业都是兼职,缺乏专业性,和很深的理论修养。

第四,现阶段,政治思想干部队伍人才贫瘠,常有专业知识研究不透等现实问题,为有效的开展工作,企业必须注重教育和训练一批年轻人做好接班工作。

二、两种主要的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提高国有钢铁企业的效益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时刻为钢铁企业的生产工作服务。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只是走形式主义路线,只注重过程而没有看到结果的思想工作,对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起不到效果,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毫无兴趣可言。在企业的实际发展,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是潜意识的把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工作分开,觉得政治思想工作第一,生产工作第二,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事实上,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生产。因为,维持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企业的生产效益必须好,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主要依附于生产的安全、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等。例如,在作业中确保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去谈生产的发展。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宣传好安全教育,让员工形成一种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感,让员工对日常工作易接触的水、电、气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杜绝或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培训员工在生产中出现安全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同时对于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以及在处理突发事故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提出表扬。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敬业精神,适当增加岗位薪酬,综上所诉都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思想工作的重要举措。把政治思想工作真正运用到企业生产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工作并行。因此,不断满足企业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使思想政治工作要符合实际,以人为本,为满足生产而工作。只有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时刻为钢铁企业的生产工作服务,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才能增加。

第二,以人文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内容的多样性。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2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后勤服务窗口;思想政治工作

新钢作为中国制造企业的五百强之一,其钢铁产量不论是在全国钢铁企业还是在世界钢铁企业都是榜上有名,发展近50年的新钢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钢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从无到有,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之后的新钢不论是从企业主体装备、生产规模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得到了升级换代。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支持,而员工的思想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定期对企业员工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坚持“三个把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新钢是江西省著名商标,它的成长带动了江西经济的发展,作为国有企业的新钢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都保持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传统,思想是工作开展的动力也是工作进展方向的导航,只有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让企业走得更长远。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到来,钢铁行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作为省管企业,新钢担负着推进江西省新型工业化的重任,不仅如此,新钢还肩负着更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责任。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利用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把握政治原则,改进并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其次在依靠力量上要把握,把握员工的力量,尊重员工奠定他们在企业主人公的地位,保证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全心的投入工作,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在问题解决上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从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针对性的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员工享受合法的权益,将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一一化解,在企业营造一个良好企业环境。

二、常抓不懈形势任务教育,坚持“三个贴近”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的凝聚力是衡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的困难需要员工的齐心协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形势任务教育也应该作为重点内容,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企业发展、职工思想和生产经营,形势任务教育的主题应从实践出发,加强教育的主动性;其次要注重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势教育;最后是加强成果转化,凸显形势教育的实效性。企业领导需起到模范作用,带领员工认清企业的形式和任务教育,在企业内部制定“学理论、议大事、谋全局、出思路”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党员进行思想教育,贯彻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将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党课内容严格实施,再由党员和企业领导对员工进行定期授课,开展各种形势报告会,利用新钢电视台、新钢报和内部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让企业形成良好的形势任务教育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三最”利益问题优化思想政治工作

新钢长期以来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原则,关注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并积极协助他们解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三最“利益问题,即员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从员工关注的问题入手,尊重员工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让员工在平台上自己对于企业的设想和建议,分析并妥善处理这些建议,促进型钢的快速发展。作为管理人员信息渠道不应局限在上级指导和下层汇报,应多去从生产线走动,比较实际生产情况和汇报结果之间的差异。增加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机会,让员工意识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认真对待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三最”利益问题的同时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员工与企业的和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佳动力。

总而言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员工作为企业的基础,两者的和谐至关重要,而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转变思想观念,不仅仅是领导,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所有员工,只有保证员工与企业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企业平稳转型。思想作为引导企业走向的导航,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了关注,在保障员工利益中求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员工与企业间的和谐,推动新钢的转型与升级。

参 考 文 献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3篇

2005年,****冶金公司以抓安全保证生产为基础,抓原燃物料管理为辅助,以抓生产成本控制为根本,坚决贯彻执行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坚决保证原、燃、物料最低进厂价,坚决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仔细分析周边市场环境,审时度势,限制高耗低效产品产量,增加高利润产品生产的同时,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分解经营指标,落实责任制,倡导全员节约,实施低成本局部扩张运营。经过一系列整改措施,企业经受住了2005年钢铁行业大风大浪的洗礼,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完成了2005年企业脉络的成长之年、完善之年。

展望2006年,钢铁形式依然严峻,低成本经营将是钢铁企业唯一的出路。任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的变化,降低生产成本永远是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结合当前钢铁形势与公司现状,2006年我们要想取得发展必须突破成本限制,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实施战略调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由于市场行为而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必须依靠企业自身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解决。企业应主要着眼于节约挖潜,努力降低消耗;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增产增收,提高效益;调整产品结构,应尽量多生产耗材少、成本低、效益高的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提高抵抗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能力,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全面提高,公司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继续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上,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落实新矿集团和矿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推行职工安全素质培训年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反事故措施得到落实。

(二)生产经营成本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版权所有

继续狠抓原燃物料的管理,保证原料的最低进厂价,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坚持公司"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战略",加大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科学的研究,来降低生产成本,走低成本局部扩张的经营战略;继续倡导全员节约,把节约的概念扩大到时间、空间、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上,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公司成本建设节约分分毫毫,力争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三)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层面再上新水平。

继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各公司经营考核,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并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生产有序、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人才储备,培养和锻炼生产技术人才,稳定员工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加强对职工素质的培养,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技能,达到应知应会,自觉正规操作,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深入开展"安全技术素质培训年"活动。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次全面的业务技术培训,使职工具备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大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培养生产技术骨干队伍;加大人才教育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有效的人事和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对业务好、素质高、肯学习、好上进、全心全意忠于企业的员工签订佣工合同,办理相关保险业务,来激励员工奋发图强的精神。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4篇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唐钢把职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把维护职工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成为了职工的幸福家园。唐钢连续八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并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示范单位称号。

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拥有七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职工三万多人,年产钢能力1800万吨。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唐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创新和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努力建设幸福唐钢。

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深入推进安全精细化管理,全员全过程建设“安全唐钢”

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顺行的基础保证,是企业创造效益和实现职工利益的根本前提。唐钢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安全工作在企业生产中的全员全过程有效覆盖。

精细化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职工安全“防护网”。由工会、安全、生产、企管、设备、保卫等部门组成的安全工作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青工安全工作委员会等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覆盖所有二级单位,纵向覆盖所有车间、班组的立体安全管理网络,在公司所有2500多个基层班组设置了2886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唐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唐钢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唐钢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等65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保证了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向公司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强力促进安全责任落实。

精细化推进“安康杯”、安全生产“挂牌”竞赛,筑牢职工安全“防火墙”。唐钢大力开展“安康杯”竞赛,竞赛委员会主任由公司党政工领导担任,工会、安全部门、宣传部门等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各单位工会、安全负责人任委员,为竞赛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唐钢每年都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下发竞赛具体安排意见,做到了企业安全重点在哪里,竞赛就推进到哪里。“安康杯”、安全生产“挂牌”竞赛结果与各单位领导班子考评挂钩,与奖金浮动挂钩。此外,安全生产竞赛与开展“安全承诺”行动、“隐患排查百日攻坚”、“百日安全无事故”等安全治理专项活动相结合,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精细化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撑起职工安全“保护伞”。唐钢成立班组长协会,开通班组、职工工作热线电话,对330名车间主任、2568名班组长进行集中培训,完善班组安全台账,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在每月第一周设立厂处级干部“班组活动日”,所有厂处级干部全部下班组,宣讲安全形势,掌握基层安全信息,实现了公司安全管理与职工“面对面”、“零距离”,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安全工作监督检查网络。广大职工争当“安全卫士”、争创“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示范岗”,落实“职工安全联保”、“家庭、职工安全互保”措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广大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二、围绕企业科学发展,打造安全健康的生产作业环境,全员全过程建设“健康唐钢”

唐钢把维护职工身心健康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在钢铁市场非常困难、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计成本地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大力改善职工劳动环境,使全体职工在清洁、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工作,最大限度地履行企业安全责任。

营造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唐钢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培育特色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公司利用报纸、网站开辟专栏进行安全宣教,广泛开展“安全巡回演讲”、“安全理念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图片展”、“安全相声、小品”展演等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公司管理层发表《致广大职工及家属的一封信》,得到了全体职工的热烈响应。近一年来,唐钢对310名安全管理人员、1138名班组长、1932名特种作业人员、32958名岗位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职工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安全技能显著提高。

建设安全生产样板车间、样板工厂。唐钢在车间、班组大力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为主要内容的“5S”活动,打造样板车间、工厂,为安全生产提供清洁、整齐的环境,保证职工操作环境安全。在生产流程控制方面,推行TPM全工序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在设备方面实施PM管理,积极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全体职工打卡入厂,开通物流车辆专用通道,保证物流安全。

三、围绕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强化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和后勤保障,全员全过程建设“幸福唐钢”

企业是职工赖以生存的“家”,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职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唐钢一直把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增强职工幸福感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使职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在安全和谐的大环境里建功立业。

加大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资金投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唐钢引进华北地区第一台64排CT、数字胃肠造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投资6000余万元对职工教育中心、职工住宅小区和单身宿舍进行了高标准装修和环境治理。开通厂区巴士,定时、定线、循环运行,免费接送职工,保障广大职工出入安全。此外,唐钢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为职工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投入600余万元,慰问一线职工,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有效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扩大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覆盖面,保障职工幸福安康。唐钢定期为职工进行免费体检,送医疗服务到一线,扎实开展职业病群防群治工作,支起了职工“健康防护网”。每年为3000多名先模人物、基层班组长进行健康体检。每年为从事粉尘、高温等重要岗位职工体检达1.5万余人次,为女职工定期体检8000余人次,为职工进行300多万的就医补助。根据体检情况,唐钢为所有参检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对个人健康情况提出改善建议,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关爱。

当好关爱职工安全健康的“幸福使者”,全力打造“幸福唐钢”。 唐钢按照国际一流企业标准建立生活服务区、职工停车场,建筑面积达24000多平方米。职工就餐、更衣、洗浴、洗衣、停车实现了集中规范管理。建设统一的洗衣房,配置了先进的清洗设备,为职工免费清洗、缝补工作服。新建了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的就餐中心,食品品种多、价格低,深受广大职工好评,保证了职工饮食卫生安全。

唐钢把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覆盖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成功探索出一条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为企业在市场逆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5篇

[关键词] 安钢 发展战略 成本领先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间内,国内钢铁市场供需两旺,带动了钢铁产能迅速扩张,我国钢铁工业年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为5.82%;20世纪90年代为6.9%;2000年~2005年,在1亿多吨钢产量的基础上,年平均增速达22%左右;2006年,我国钢铁业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最大的钢铁消费市场,而且出口超过了4000万吨,成为全球钢铁出口第一大国,并且,还有将近一亿吨的钢铁产能即将释放出来。另外,我国钢材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却连年出现大幅度的回落,再加上铁矿、煤、水、电等原燃材料、运费成本大幅度提高,钢铁产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钢铁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一、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安钢位于豫北安阳市西郊,是集采矿、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及机械加工、冶金建筑、科研开发、运输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河南省最大钢铁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中厚板、炉卷板、高速线材、圆钢、螺纹钢筋、角钢、槽钢、离心球墨铸铁管等30多个品种、2000余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及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国防、汽车、交通、机械、建筑及船舶平台、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

2006年安钢年产钢突破700万吨,全年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668万吨、702万吨、605万吨,同比分别净增163万吨、122万吨、157万吨,增幅均超100万吨。

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230亿,连续四年平均增长30亿。销售收入达231亿元,同比增长28.22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5.28亿元;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2.79亿元。

二、安钢在我国钢铁行业所处的地位

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从销售收入、利润指标来衡量,但要结合其钢产量、实际檄纳税金、工资总额等支出共同分析才能全面反映其效益情况,吨钢利润水平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2005年1月~9月,安钢钢材产量位居全国第16位,销售收入列21位,说明安钢钢材产量较高,板材类高附加值产品少,普材产品比重高,吨钢销售价格偏低,因此销售收入位次靠后。同时,由于同期安钢税金总额排名第14位,工资总额排名全国第11位,说明企业负担过重,特别是企业冗员过多,机构雍肿,造成人均产钢量低,这也就不难看出其利润总额排名全国第34位的原因。此外,安钢吨钢利润水平在以上17家企业中排名14位,但这一数据如果放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去比较,仍然是不容乐观的。

综合以上因素,决定了安钢在全国1200家钢铁企业中虽然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但在前17家大型联合钢铁企业中处于下游水平。在同周边企业武钢、莱钢、济钢、太钢、邯钢的比较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安钢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差距,迎头赶上,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取胜。

三、安钢战略发展的基础选择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曾经提出过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集中专业化战略。他认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一般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产业中成为成本最低的生产者;二是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企业可以在或宽或窄的经营目标内形成这种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企业凭借其成本优势,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

根据安钢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应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原因如下:

1.由于钢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价格下滑成必然趋势,而安钢自产铁矿石比例不断减少,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两头夹击之下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如果不能降低产品成本,必然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淘汰。

2.由于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3.钢材产品的下游用户一般是大规模采购行为,在用户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如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决定用户对价格较敏感。

4.安钢钢产量突破500万吨,达到700万吨,己具备大型联合钢铁企业的经济规模,生产设备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属于中上等水平,这些条件都决定了企业适宜采取总成本领先战略。

安钢确定以总成本领先战略来确立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就是以最低成本生产并提供为顾客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通常可以通过投资相对于生产规模最为有效的设备,压缩成本,控制费用以及使服务、销售和研发的成本最小化等。

安钢必须创新成本管理思路,用系统优化的眼光审视企业的成本,抓好影响、制约成本降低的薄弱环节,实施成本倒推、系统控制、系统考核,确保每一项成本指标,傅一个成本要索,每一次成本变化都在企业的控制之中。

安钢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必须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最终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6篇

[关键词]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机遇;对策

一、世界钢铁产业格局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资本市场的活跃以及区域人口的结构变化,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重新布局,由此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也自然随之发生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全球的钢铁产量增长逐步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其经济重心逐渐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直到21世纪独联体和东欧主要国家结束动荡,亚洲经济恢复,发达国家经济也开始复苏,尤其是中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进程,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全球钢铁生产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在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钢铁生产重心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钢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末达到1.3亿吨,而2006年粗钢产量降至9868万吨,2007年产量不增反降,为9820万吨。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现早已转变为最大的钢材净进口国。显然,美国的钢铁产业正逐渐向境外转移,美国国内的钢铁需求正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对世界钢铁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世界产钢量11.32亿吨,比2004年的10.67亿吨增长6.1%,2007年世界粗钢总产量比上年同比增长7.5%,其中中国内地的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73%,如果扣除中国内地的增长因素,则世界总增量仅为3.2%。

随着并购重组进程的加快,世界钢铁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塔塔集团2006年并购了英国的康力斯之后由世界第50名一跃至第6名。2006年7月,米塔尔集团并购安赛乐集团后,彻底颠覆了世界钢铁工业格局。此次并购产生了年产钢量1.16亿吨、年营业额600亿欧元、员工数超过32万人的超级钢铁巨头,占有全球钢铁市场份额的10%,生产规模至少是最大竞争对手的3倍。可以说,米塔尔的世界钢铁霸主的地位已经确定。安米集团一枝独大,并与新日铁、浦项、宝钢、JFE、等形成了众星拱月之势。由此,新的世界钢铁格局正式形成。

二、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区域性强、企业集中度偏低

从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整体粗钢产量为48928.8万吨,而仅河北省的产量就达到了10569.3万吨,占到全国比例的21.6%,我国的钢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钢铁是资源型行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仅仅将其按行政区域划分,应当考虑各种因素的结合,选取最佳组合,以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2006年,有学者对世界范围产量规模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集中度进行了测算,2006年世界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7家,其中日本有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当年产钢量的75%;美国有3家,占美国当年产钢量的48%;韩国有2家,占韩国当年产钢量的83%;俄罗斯有6家,占俄罗斯当年产钢量的96%;欧盟15国有7家,占欧盟当年产钢量的74%;中国有22家,占中国当年产钢量的51%。除了美国和印度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之外,其他主要产钢国家(地区)产业集中度都达到50%以上,俄罗斯甚至达到96%的高水平,钢铁产业发展高度集中。中国和世界各国钢铁产业在集中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突出一个特点就是中国中、小型企业多,从而导致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导致中国钢铁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偏弱,竞争力不高。

2、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生产与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自1996年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第一的宝座之后,至今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仅仅从量上取胜是远远不够的。从产品结构上看,线材、螺纹钢等低端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主要是中小企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我国现有钢铁产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明显比国外大型钢铁企业低,在出口产品中钢铁初级产品占很大比例,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如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等在生产能力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以能体现钢铁产品技术含量的“板材比”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板材比重一般为60%以上,而我国的板材比从2001年到2003年分别仅为35.42%、34.96%、34.96%,2004更是下滑到了17.20%。而2007年该比例为34.86%,比2006年提高了2.97个百分点。我们能够看出,虽然下跌止住了,但是这个数值并没有大幅上涨,反弹点仅与2002年持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3、体制限制、小型钢铁企业退出难

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6649家钢铁企业,在产业政策颁布后,不少企业已经选择了并购重组这条重生之路,但同时也是由于钢铁产业政策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小规模企业进入到这个产业,直到2007年,我国已经是拥有7161家钢铁企业的产钢大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其中的1085家亏损企业。他们由于规模不足、生产方式不当、技术水平过低等原因,已经无力再续经营,但是政策上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保护”使他们不能及时退出,从而导致了大量过剩低端产能。这样不仅造成钢铁企业自身维持困难,过多小型钢企的存在也拉低了我国钢铁产业整体的集中度,从而出现越来越不合理的钢铁工业格局,给中国的产业发展增添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新格局中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对策

1、以产业振兴规划为契机,促进产业融合优化发展空间

总理于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钢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内容。对于钢铁产业来说,应该利用振兴规划提供的机遇,注重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可以尝试各类产业的相互融合,达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的目的。十大产业中,汽车和船舶业属于钢铁产业的下游产业,加强二者发展的同时,为钢铁产业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对于物流产业来说,钢铁业与其有着更强的渗透性,规划中还特别提到发展钢铁物流的重要性,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随之也出现了很多物流企业群和物流园区,但是我国的钢铁物流还是明显滞后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因此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二者的有效融合能为钢铁产业节约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以组织创新为支撑力,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营

2005年出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钢铁产业政策。但是政策中关于准入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以及利益的导向,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但是过高的退

出壁垒以及利益关系的迁涉致使这些亏损企业难以马上退出,这就造成了低端产品的重复建设。另外,参考国际主要产钢国家的经验,我国也可以进行产业组织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打破原有的兼并方式,尝试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联合,这种在我国尚未出现的“强强组合”会造就成一个更强势的钢铁企业,就像米安集团一样,占据国际无可比拟的强势地位。因此,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应该按照钢铁企业的实际进行兼并重组,而不一定要按照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技术先进的企业兼并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的旧规则来进行,改变原有的兼并规则,将会给我国的钢铁产业带来一次全新的突破。

3、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

为了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聘用以及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专业人才的就业率低成为了这个时期普遍的问题,而这正好也是影响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钢铁产业就是这样的情况,它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相对素质不高,同时因为所处的资源型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特点,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就业观带有偏见。要想改变钢铁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这一状况,实现技术转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把人才放在重要地位对待。

第一,要有足够的教育培训费用于职工基本技能和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培训。

第二,重用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待遇方面应有合理的安排,可以考虑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海外科技学习;对于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现或有特殊贡献的人给予适当奖励。

4、以管理创新为向心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首先应考虑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模式的创新。我国在原料上主要依靠进口,降低成本的重担就压在了钢铁物流成本的节约上。改善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如宝钢与中远结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日本三井商船签订3-5年的中长期合同,这些都是有效地降低运输费用的战略性选择。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7篇

一年来,在县整治办和保障企业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镇立足本镇实际,围绕企业发展环境,以法律宣传、政策教育、依法规范企业生产,保障企业发展,兼顾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全面开展了企业发展环境整治和保障工作。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了企业法制宣传月活动。镇上成立了企业法制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及各村(居)工作组,在企业及各村(居)开展了《安全生产法》、《矿产资源法》、《土地法》、《水利法》、《森林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切近企业发展,维护和保障企业和群众利益方面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也对企业依法生产、合法经营、维护合法权益方面进行了教育,指出过去企业和群众在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增强了企业和群众在发展环境上的法制意识,树立了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群众依法维护正当权益的法律理念,进而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法制环境。

二、扎实开展了企业发展环境整治和保障工作。针对我镇矿山企业多、矿点多,又处在铁路沿线,企业发展环境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重点抓了略钢公司吴家山铁矿开采和青岩湾组群众搬迁方面存在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的整治,一方面督促企业在生产过程影响群众居住安全,从危险区搬离,协调安全地点集中安置建房,并妥善解决了搬迁户安置过渡问题。同时几次三番地引导、教育群众履行合同约定,搬离危险地带,及时在规划安置点建房,动员在建房期间撤离危险地带,入住略钢白水江铁矿过渡房,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群众居住安全。并采取“两条腿”走路依法对执意不搬,并再次阻碍企业生产不履行合同的搬迁户由略钢公司进入司法程序予以解决。抓了来我镇投资开矿、选矿及河道采沙、采金的生产环境整治,监督检查其合法生产,引导他们在投资赢利的同时,支持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谐融洽地处理厂地关系,也从企业带动地方发展,企业合法生产受法律保护,不能向企业提无理要求方面,教育群众、支持企业生产。

三、从严查处违法经营企业和无理阻挠企业生产分子,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针对无证私采滥挖的矿点,镇政府组成了国土、公安、安监、电力等站所,从矿石开采,爆破物资使用、安全生产、电力供给方面给予执法,并给予关停的处理,全镇查处私采滥挖矿点13家,特别是围绕“十天”高速建设材料供应引进的石厂加大检查力度,针对在土地使用手续不完备的百丰公司梁家湾石厂进行了叫停,督促其尽快完善。对在主体合法企业范围内开采的矿山,督促其与资源拍卖主体企业签订开采协议,并从支持当地企业发展角度,优先确保略钢矿石需求。为加大执法力度,针对少数不服管理者,申请县执法部门从重从严查处,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开采行为。对于合法生产的权益进行维护,对无理阻挠矿山生产的青岩湾组群众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少数牵头策划分子绳之以法,起到了威摄作用。将河道沙金开采企业的合法经营,在确保当地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给予少数闹事分子以制止,并对产生的纠纷依法进行处理,教育了大部分群众。

一年来,我镇整治和保障企业发展环境工作在上级的领导下,特别是县整治办的大力指导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妥善化解了企业生产中的种种矛盾,确保了企业生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群众维权法律意识增强,各级政府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使群众趋于一味讲权益,加大了企业发展环境整治和保障的难度,在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部分企业合法性上还存在不完善方面,一味强调企业正常生产,以合法生产、安全生产上加大了基层政府的责任,也为环境保障增加难度,发生阻挠生产,无合法依据说服劝导群众。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努力和改进,以利做好下半年工作。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第8篇

毋庸讳言,在给社会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安阳西部也和其他传统工业基地一样,长期的高负荷经济运转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依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牺牲环境来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质疑、摒弃。为寻求出路,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应运而生。两年来的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发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了一条符合安阳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可资亟须寻找改造传统工业突破口的安阳市其他相似地区为鉴。

一、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是河南省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已列入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现辖安阳县西部12个乡镇,296个村(居委会),面积717平方公里,耕地51.2万亩,总人口48万。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状况,试验区内规划了“两带六园”的产业格局。“两带”指以西部山区丘陵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南北生态建设带”和以试验区内的曹操高陵、马氏庄园、唐塔、万佛沟与市区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名胜景点组成的“精品旅游观光带”。“六园”包括水冶精品钢基地产业园、铜冶煤焦化产业园、曲沟铁合金新材料产业园、许家沟新型建材产业园、伦掌蒋村装备制造产业园、水冶现代物流产业园等六个特色园区。

辖区内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电力水利充沛,是河南省最大的新型煤焦化产业基地、全省规划建设的钢铁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铁合金生产、集散基地,也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域。现已形成了以钢铁冶炼为主导,以煤焦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辅料、机械铸造等为辅助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真正实现规划先行

聘请北京大学和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按照“突出资源特色、强化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产业、实现循环发展”的要求,高标准编制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产业和阶段目标任务,为循环经济发展绘制了美好蓝图。同时,成功举办“2010年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高层论坛”,邀请经济日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各界专家200多人齐聚安阳,共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二)重视环境保护,加强区域整治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连续12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共淘汰关闭“十五小”企业693家,停产治理企业108家。关闭120m3以下炼铁高炉243座,淘汰生铁产能700万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700吨,烟粉尘6180吨;关闭水泥机立窑生产线33条,彻底告别了水泥机立窑时代。2010年,全市开展了以安林公路、大白公路、安姚公路和水冶镇、铜冶镇为重点的“三路两镇”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企业205家,停产停建企业44家,大幅度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建立了新上项目预审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前后将总投资8亿元的35个“两高”项目拒之门外。

(三)倡导循环理念,延伸产业链条

紧紧围绕产业优势和特色,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向节能减排企业转变、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推动主导产业向两头延伸,着力打造四条特色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钢铁方面,先后建成了沙钢永兴200万吨精品棒材、汇丰管业20万吨无缝钢管等项目,实现了由“钢”向“材”延伸,逐步形成了“采矿―炼铁―钢坯―板材、线材、铸管―精密铸造、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在煤焦化工方面,实现了由“焦”向“化”延伸,逐步形成了“原煤―洗煤―焦炭―煤气收集―煤气发电和焦油提炼―化工产品”产业链条。在水泥建材方面,逐步形成了“水泥生产―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的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工业废渣―水泥―新型建材”的固体废弃物再利用循环产业链条。在铁合金方面,逐步形成了“城市垃圾、工业固废―建材产业”产业链条。

(四)实施项目带动,推进节能减排

以项目为载体,实施了总投资19.7亿元的24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推动主导产业循环式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梯次利用。如利源焦化公司总投资3.6亿元,新上直燃式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建成后可年发电5.3亿度,节约标煤7.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6万吨、二氧化硫1230吨、粉尘1.8万吨。

(五)突出横向联合,强化科技创新

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技术链、产品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构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加大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推广应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

(六)搭建重组平台,促进产业耦合

加快区域内优势企业整合重组,促进企业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集成,推动企业之间的产业耦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今年试验区内的沙钢永兴钢铁公司、华诚特钢公司和汇丰管业公司、利源煤焦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成立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形成了焦、铁、钢、材的完整生产链,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

两年来的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探索与实践,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改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不等不靠,积极化传统发展之“危”为科学发展之“机”,主动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延伸产品链条,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局面。

带来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钢铁、煤化工、建材、铁合金等四条产业链及产业互动、产品关联的循环经济内在融合,企业内部的资源、能源小循环和产业间的中循环已初步形成。

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变。通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试验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强度逐渐递减。2010年区内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少299吨和4251.8吨,空气质量、城镇污水处理率等环境指标逐年趋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持续提升。

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根本改变。循环经济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过去钢铁厂、热电厂的水渣、煤渣由付费外运变成现在的有偿使用,昔日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弃物,今日变成了“香饽饽”;企业也由过去的“排废大户”变成了“吃废大户”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思考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管理体制。科学制定《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责任考评办法》,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纳入发改、环保、科技、国土、财政、税务等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支持服务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作,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合力;研究制订《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安阳县产业集聚区、水冶试点镇机构“三套合一”工作方案》,把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重要平台。

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动力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河南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等优惠政策,参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技术研发、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进一步加快示范推广,提升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以“3255”行动计划为抓手,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面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四是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健全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开展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宣传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向社会提供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五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平台。加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 ,推进产城互动发展。要把水冶镇建成约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主动融入安阳中心城区建设。打破乡镇行政区域和地域界限,高薪聘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水冶未来发展规划。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通过政府性资金引导,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把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支持园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整合园区各种要素,促进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产业集聚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