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养殖业论文

养殖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9 16:34:23

养殖业论文

养殖业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巴西翠龟及其人工养殖技术

 

巴西翠龟是龟类中的优良品种,原产美洲,现引进我国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此龟有两个特点:一是乌龟不乌,色彩斑澜,头部有红色及纵向淡绿色条纹,背部呈深绿色带规则几何图案,圆周裙边似花蝴蝶翅膀农业论文,腹板处有黄、白、黑相间的甲文字式花纹,且每只龟不尽相同。二是运动活泼,比一般龟好动而且速度快。观赏价值高。

一、生活习性。巴西翠龟喜食动物性饵料,如红虫、小鱼、小虾、蚌、螺、蚯蚓、瘦肉等。在动物性饵料缺乏时,也食植物性饵料,同时,还能忍受长时间的饥饿。

二、饲养设备和环境条件。

只要有水源、光照,一般家庭都有条件饲养。如果专业户饲养,最好是搭棚建池核心期刊。饲养容器可用一般的水缸、水盆、塑料盆、玻璃缸、水池等,只要能储水又不能使龟外逃即可。幼龟(50克以下的)可用平底盆养殖。一个普通脸盆可养3对左右。一个大号塑料盆可养10对左右。盆要倾斜放置,使一边水深一边水浅,1/2盆底无水。青年龟和成年龟可用水泥池饲养。新建的水泥池必须进行冲洗,晾晒多日后方可使用。1平方米可养大龟10对左右。

三、繁殖。

1、繁殖方式:其繁殖方式为卵生,一年能产3至4次卵农业论文,在自然环境的温度下进行孵化,也可进行人工孵化。一般5月底至8月为交配期,6—9月为产卵期,夏至左右为产卵盛期。母龟年产卵45只左右,最高的达80—90只。

2、 雌雄鉴别:同龄龟中雌龟要比雄龟大,尾巴细小,腹部平或较凸,雄龟尾长而粗,腹部内陷凹形。刚出壳的幼龟不易识别。

3、 孵化方法 把卵放入铺有湿沙的透气漏水的木箱内,湿沙厚2—3厘米,把卵排在湿沙上,卵与卵之间相距3厘米以上,然后卵上再盖2—3厘米厚的泥沙,箱口盖上木板农业论文,3—4天检查一次,如果沙子干燥要淋水,保持沙湿润。在24—35℃气温下,一般经过50—70天左右的时间,小龟就破壳而出。

四、饲养管理。

1、定地喂食 每天要定时投料,使其养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后,到时必定前来觅食。

2、定时喂食:在气温20—25℃时,每次饲料投喂量占体重的5—10%左右。气温高时,投食量要增加一些。

3、定位喂食 即固定一个或数个饲料台,一经固定,不要随便改动核心期刊。

4、定质喂食 即饲料要多种多样、新鲜,不能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5、水质管理 应经常换清洁的新水,以保证良好的水质。龟池的水位深浅应随季节而增减。气温低时要浅水农业论文,以提高水温。夏季气温度,要深水,以免烈日曝晒。

6、冬季管理 冬季要保持水不结冰,可以将龟池用塑料布盖好。如放养在盆内的,需把盆移入室内。水温14℃左右转入冬眠。

五、病害预防。

养殖业论文第2篇

2013年神木县草原植被、草场丛生牧草、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总体长势喜人,由于在降雨量偏多季节就进行了及时施肥、补播、除草、灭害等一系列到位的管理工作,加强了养殖业发展维护力度,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上年提高了10%,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达150多万吨,折合干草有近40万吨,较上年增加了8%。

1.1灭鼠除害

分布于神木县草原害鼠有近10种,主要草原常见害鼠群落有达乌尔鼠兔+中华鼢鼠群落、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群落,草地害虫主要有各类土蝗和草地螟。针对当地鼠、虫害的泛滥,县政府调动和畜牧部门调动草原站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4次有效的检查、修复、灭鼠除害工作,草原、草场鼠害对草场没有造成损害现象,大幅度提高了产草量。

1.2维护草原生态

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工作还是草原、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沙化面积占天然草原面积的0.6%左右,盐渍化面积占天然草原面积的0.15%左右,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的现象也较为多发。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对于退化不太严重的草地进行围栏封育,使其自然恢复,对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现状用人工松土、浅耕深翻、增施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或补播本土优良牧草以促进草地土壤肥沃恢复。我们的实践经验是适当地季节性施肥是保证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平衡和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措施;补播牧草可挽救类型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人工草地的建立是恢复退化天然草地的有效途径。根据人工草地的研究进展,高效型人工草地的建设是缓解草原压力、促进农牧区草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扩大种植饲用玉米、苜蓿、沙打旺是建立人工草地的上策。

2生态化畜牧养殖业发展

2014年神木县积极推广“传统种养模式、草地围栏散养鸡模式、草羊一体化模式、猪沼蔬模式、肉羊养殖模式、休闲畜牧业养殖模式、秸秆养牛模式、园区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畜禽养殖快速增长,实现畜牧业产值持续迅猛增长,预计今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0亿。2013年全县已超额完成人工种草任务,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130多万亩,羊子饲养量达150万只,猪饲养量达30万头,牛饲养量为5.4万头,鸡饲养量为160万羽,肉类总产量2.8万吨,比上年增长9%;其中猪肉产量1.35万吨;羊肉产量1.2万吨;牛肉产量0.25万吨;禽蛋产量0.68万吨;奶产量1.89万吨;羊毛产量1500吨,羊绒产量300吨。种畜禽场有38家,实现畜牧业产值13.5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0%。今年神木县养殖业正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方式发展,散养户比例下降,集约化养殖比例大幅度提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正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牛50头以上饲养群、羊子100只以上饲养量,奶牛10~20头,猪20~100头,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30~50%。饲养方式由舍饲改为轮牧或放牧饲养,合理规划草场放牧,畜禽有了充分的阳光浴和适当活动的机会,牛羊舍饲养殖天数110~120天,基本实现冬春季节舍饲养殖,夏秋轮流放养的养殖模式,使奶、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口感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养殖业论文第3篇

“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安全生产是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这都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提出的要求。企业法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贯穿于每个生产环节,制定岗位职责时必须包涵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同相关岗位职责挂钩,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到人,做到要履职有责,要工作有力,要落实有方,做到对安全生产事故不要心存侥幸,对工作职责不要模糊不清,对安全隐患不要习以为常。也许有人会认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远着呢,安全生产问题与我们不沾边。其实不然,电源、火源就在身边,自然灾害、养殖病害的多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员工对生产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各项生产设备检修维修保养情况,对时常湿滑的养殖生产场地的警示防护,养殖投入品质量管理,防偷防盗,强化值班巡查等等,都离不开平时的重视,需要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从企业负责人到每一位员工,都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并把制度落到实处,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二、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技能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员工队伍,全面提高员工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水产养殖知识、养殖技术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职责、突发应急情况处置等。鼓励激励员工自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员工认真细致,不马虎应付,遇到应急情形,能熟练应对,有效处理。各项生产操作技能规范娴熟,就能有效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就能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意外、小过失做出正确判断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小意外小过失变成大损失。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不仅对生产、对企业必不可少,也对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员工自身收入水平大有益处。

三、提高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

工厂化水产养殖企业虽然不象装备工业企业那样有大型的复杂的生产设备,但每一项关系到养殖生产过程的必备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是保证养殖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取得养殖效益的根本。如工厂化养殖密度大,离不开增氧设备,为提高养殖对象生长速度,低温时段需要加温系统等等。因此,采购、安装生产设备时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建立设备运行使用、巡查、检修、保养制度,针对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不到位、操作方法不当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低而容易导致设备故障等问题,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日常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杜绝人为操作失误而引起故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要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按规程处置,不要盲目指挥、盲目操作。准备充分的应急材料、备用设备或加装故障报警装置,要有专业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及时获得指导或抢修。

四、提高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首先要强化对水源水质的管理,保证养殖用水水质达到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加强养殖周边环境整治,防止污染源进入养殖区域。其次,饲料、肥料、渔药等养殖投入品的质量问题,关系到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养殖生产和人畜安全,选择的这些养殖投入品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渔用饲料要根据养殖对象选择信誉好、规模大的饲料生产厂家作为供应商,不使用劣质、变质、发霉、超过保质期的饲料,只有投喂高质量的饲料,才能使养殖对象生长快、病害少、产量高、效益好。渔药的使用要严禁超浓度、超剂量、超范围、超频率,严格执行休药期。再次是要认真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如实记录养殖生产情况、养殖投入品使用情况、收获和销售情况等,力求做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五、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养殖病害能力

工厂化水产养殖虽然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但外部环境特别是极端天气条件下仍然会受到极大影响,有时还会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极端天气过程包括暴雨、台风、干旱、高温、寒潮等,应根据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受灾的程度和类型不同,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同时对不同养殖品种,有针对性地落实技术措施,在灾害来临前,全力做好防范措施落实,灾害过程中,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做好防抗工作,灾害过后,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投入恢复生产自救,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管理人员要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随时了解天气变化趋势,调整生产管理措施,平时要组织员工学习应对暴雨、台风、干旱、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渔业生产技术要点,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苗种、饲料等生产资料的大范围交流流通,工厂化集约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对养殖对象的生产操作频繁,加上养殖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加剧,这不断加大养殖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风险。必须自始至终切实做好养殖病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做好水质监测与调控,在提高养殖技术人员病害防治水平的同时,还应与高等院校、水产研究所、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以便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及时与专家实现零距离对接或远程问诊,减少病害给养殖生产带来的损失。

六、提高接受安全生产监管的自觉性

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做到政府督查、行业检查、企业自查全覆盖。水产养殖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虽然远不及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燃气、道路交通、消防、矿山等重点领域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但也有自身的行业特点需要接受安全生产检查和指导。自觉接受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随机督查、明察暗访、联合执法,让各类专业人员对养殖场内部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安全生产制度等做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到位,这样,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更有保障,才不会因一时疏忽、一次意外而使企业遭受损失,或陷入困境,甚至毁于一旦。

七、结语

养殖业论文第4篇

近年来,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菜篮子工程的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加快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专业户)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为2.43亿吨,尿液产生量为1.63亿吨,已居农业污染源之首。目前,大部分养殖场污染防治水平低下,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畜禽养殖粪便和废水未能得到妥善处置和处理,严重威胁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

2造成污染的原因

2.1国家法律法规不够完善。2001年5月8日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实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和2014年1月1日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仅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污染治理要求。但对于养猪500头以下、鸡3万羽以下、牛100头以下的养殖场未作规定,且其对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条款还是原则性的,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加上国家没有统一出台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技术规定和标准,尤其是对上述养殖规模以下的小型养殖场法律监控还是空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畜禽粪便依法监管和查处难以到位。

2.2地方政府和养殖业主环境意识淡薄。有些地方政府在大力扶植和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没有对辖区内畜禽养殖业提出规划布局、污染防治等建设要求,致使辖区内大、小畜禽养殖场无序发展;另外,畜禽养殖业主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益轻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谋划的心理,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畜禽养殖场未经环保部门环评审批和验收,擅自将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2.3治污设施不齐全,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畜禽养殖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建设都是因陋就简,没有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是微利经营,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养殖户单独治污资金匮乏,负担过重,大多数养殖场自身很难承受,致使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还停留在直接还田、甚至直接排放等粗放模式上。

2.4缺乏部门联动,环保部门监管力不足。目前,畜禽养殖企业主要受畜牧部门管理,能养能卖已经成为养殖业主养殖盈利的最低门槛。对于畜禽养殖项目的环评审批及建成后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特别是规模以下小型养殖场,环保部门没有有效的制约性措施。

3污染治理对策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制。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立畜禽养殖行业准入机制,从行业准入、建设施工等源头实施依法监管。

3.2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在全社会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污染事件,加强对民众的警示教育,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企业、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广大群众,唤起环境忧患意识,使民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提高群众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3对已存在的畜禽养殖场进行限期整治。对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范围内已存在的畜禽养殖单位,地方政府应及时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限期搬迁或者关闭、限期治理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集中治理。

3.4建立行业准入制度、科学规划、上大限小,合理布局。对新、改、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国家应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的要求,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统筹考虑人口、城市发展、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对畜禽养殖业进行合理布局,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科学指导辖区内畜禽养殖的发展。

3.5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鼓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

养殖业论文第5篇

水产养殖校外实习基地应用型人才水产养殖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进入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校外实习基地具备一定的规模化、完善的专业设施等条件。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实习基地,就难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难以培养出适应生产一线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校外实习基地是高职水产养殖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来,我校对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作用

1.弥补了校内实训资源不足

校外实习基地能有效的弥补校内实习资源的不足。虽然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内实训设施建设,但近几年发现,实训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实习教学需要,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仍制约着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通过加强与辽宁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企业的联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从而有效弥补了校内实习资源的不足。

2.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将淡水鱼类人工繁殖、鱼苗培育等专业实习项目安排在锦州市海洋渔业局淡水水产良种场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将文蛤等贝类苗种生产内容安排在盘山部级文蛤原种场进行,将海参苗种生产项目安排在锦州达连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盘锦金利水产养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将大菱鲆等海水鱼的养殖内容安排在葫芦岛兴城知名养殖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打破了原有“教室讲理论、实验室做试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带薪实习,在水产养殖生产一线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边学习边实践,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操作,有效的提高了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同时,组织专业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到生产企业中,将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工作逐渐融入到实际生产中。专业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生产实践能力有所欠缺。通过长期深入生产一线,专业青年教师一方面增强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实习,能准确把握水产生产中的岗位设置及各个岗位对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能力要求,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水产养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状况

1.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生产实习教学是水产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指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在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加大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学生生产实践实习的需求。

根据辽宁沿海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及时调整水产养殖教学计划,从2006年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将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等专业基础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和《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的集中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上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考核结内容包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规范以及生产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

2.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初期,我们选择生产条件好、业务水平高、社会信誉好的水产养殖企业为我校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在确保实习基地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交通、学生食宿等条件是否便于实习工作开展。一直以来,学校与辽宁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有比较稳定的生产实习合作关系。例如大连鹤圣丰海珍品养殖场、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凌海达莲海珍品有限公司、盘锦市海洋与渔业局淡水水产良种场以及盘山部级文蛤原种场等十余家生产企业,这些单位每年能提供近100名学生的实习岗位,充分保证了学生的生产实习教学的需求。

3.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专业人才规格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增强专业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深入生产一线。由于教研室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跟班下企业蹲点,必须对学生实习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同时,还聘请水产养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学校教师结合自身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特点运用理论来指导学生实践,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水产企业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现场专业技能熟练的特点,讲解实用的技术内容并指导生产操作。

4.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过程中,教学与生产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但通过校方与生产企业不断沟通调节,生产实习最终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有效解决了生产单位工人短缺不足的难题。

三、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在辽宁沿海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辽宁沿海地区水产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水产技术人才,初步形成了校企双方长期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郝瑞荣,王伟伟.提高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5):91.

[2]熊良伟,王权,李育培,朱云干,张力.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2,(3):124-125.

[3]肖调义,文祝友,肖克宇,向建国,陈开健.水产专业“学研产”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中国农业教育,2003,(3):28-29.

养殖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校企合作;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27-02

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农业项目,关系着我国渔业的发展规模。而且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的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大专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水产养殖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实践锻炼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在职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资源创建学生的就业实践平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得不到相应的实践锻炼,导致专业知识的不稳固,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没有经过实践经验的培训条件下,很难激发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专业发展成为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对本科院校教学方案的压缩,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缺乏专业上的创新。

2.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

我国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除了海洋类的大学以外,还包括综合类的、师范类的、理工类的都相应的设置了水产养殖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各个院校的师资力量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大中专院校,由于教学条件、科研实力的不同,很多具有丰富水产经验的教师都聚集在重点院校或者相应的科研院所,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开展来说,专业教师的人才队伍还是十分匮乏,教师对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当前的企业生产实际并不了解,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锻炼,不利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

3.缺乏对学生专业理念的培养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探究能力,能够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生产实践中去。另外,对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精神意志也是一项很大的考验,需要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锻炼中具有热爱水产专业、不怕吃苦、勇于献身水产事业的毅力。而当前的水产养殖专业缺乏对学生在专业理念上的意识培养,没有从最初的专业认识上,使学生养成不怕吃苦、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奉献精神。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过于重视水产养殖专业技能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在应对未来岗位的变化时,对专业变化的适应力较差。

4.水产养殖专业学科的发展困境

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或者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识上存在误解,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水产养殖事业。导致水产养殖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水产养殖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国家也在不断关注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前景,其专业面逐渐从传统的水产品养殖技术与管理转向了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技术与管理,使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规模逐级扩大。另外,由于水产养殖专业与农学专业比较相近,其生源质量也并不占优势,据调查,国内水产养殖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还不到30%,很多在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学生,都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或者是补录进来的,对职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在学科发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5.学生与企业对养殖专业兴趣不高

水产养殖在当今社会是一门冷门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以及兴趣不高。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作为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也应该协助学校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二)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目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展开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企业热情不高的现状。随着水产养殖基础知识的传承和新知识的不断更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由于学生对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在最终的就业中,其实际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差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积极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加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端丽能力,从最直接的就业环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补充相应的知识,改善学校人才培养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政府对于校企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还存在很多欠缺,需要政府更加关注校企人才培养的物质和经费问题,促进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建立。

二、校企人才培养策略的应用

(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构建

1.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对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上的教学模式形成双方的协作意见,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全过程都由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并且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践的锻炼。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企业可以提供困难学生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的奖学金,以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学校也可以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通过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增加恶露就业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才的引入,实现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2.在企业中实践,增加技术应用能力

对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将知识熟练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将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培训基地,可以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的实习培养模式。通过在实践中展示水产养殖的全过程培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具备独当一面的水产养殖技术。

(二)校企人才培养的策略

1.学校提供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平台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专业基本技能的了解,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体系。水产养殖专业的内涵已经从以往的淡水鱼、虾、蟹的人工繁殖发展到了多样化的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学校提供的专业知识学习应该更加全面化,加强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涉及到名特优和高附加值养殖品种的开发以及养殖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全方位了解,增加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创造更大的利益价值。另外在大力推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学校还可以增设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毕业之前更早的接触到科研工作,帮助其提高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就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企业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重点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稍微处于弱势,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共同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这样的培养条件可以增加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实力。

3.企业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通过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实习和锻炼,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文化和组织建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所以企业可以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优选,学生也能从实践中得到企业本身的素质熏陶,可以直接与合作企业之间签订就业协议。由于毕业生之前的实习经验,在正式进入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快地适应相应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校企人才模式的培养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企业更快的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良好发展模式。

结束语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产业也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面对我国职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现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结合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锻炼,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共同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养殖业论文第7篇

(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畜牧兽医站 132302)

畜牧养殖业自古以来就是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关系着人民对肉类的供需要求,人民的身体健康。如今也不例外,畜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然而畜牧业任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一些养殖者任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使得养殖场建设结构不合理,卫生不达标,消毒意识不强。部分养殖文化水平不高,修建养殖场华而不实,药物使用不得当,养殖投资虽然在加大,效益却不高。采用一个科学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对养殖业的收益至关重要。本文就养殖场的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进行简要探讨。[1]

1 养殖场建设要求

1.1 注意养殖场的周边环境

对于养殖场来说,注意周边环境,选好养殖场地址是关键的第一步,养殖场要远离喧闹的地方,按照科学标准,养殖场应远离村庄、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域、饮用水源地、屠宰加工场、公路铁路、畜禽交易市场,距离在 5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 1000 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 m以上;两个养殖场之间不得少于 500 m;距离动物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 3000 m以上。

1.2 注意养殖场的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养殖场的光照时间,对于养殖场的灯光铺设要尽量简单,养殖场的灯管颜色要满足所饲养禽类的喜好。养殖场的规模要适当,太小显得拥挤,太大对于群居累的家禽来说反而不适应,养殖场中应该有动物饮水池、消毒池、草坪植被等。

1.3 对养殖场的设备安装

为了给养殖动物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要有齐全的设备。养殖场中应该有消毒系统、灭火系统、灯照系统、还有给禽类治疗疾病的医务室,还应该有预备的空间,留给患有传染疾病需要隔离的畜类,除此之外还有排泄物处理池,和污水处理。

2 养殖场应该特别注意防疫

2.1 对疾病的预防

由于大多数家畜吃喝排泄都在一处,容易产生大量细菌,家畜很容易腹泻、出现各种炎症等。应该定期对粪池清理,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清理消毒,还要经常对畜类进行预防接种,防止季节变化带来的禽流感入侵,和一些由于基因缺陷禽类容易患的高危疾病。[2]

2.2 对疾病的治疗

尽管预防工作做得好,也难免会发生个别畜类的疾病和传染性的群体疾病,养殖场要有治疗这些疾病的基本能力。至少对于典型的高发疾病应该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能力。对医疗器械要清理干净,保存好,用完的空瓶子、针头要科学的处理掉。

2.3 对畜类进行实时观察记录情况

畜类的一举一动无形中表现一些信息。比如家畜食欲消失,怀疑生病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并会及时治疗,挽生命。又如,家畜经常咳嗽,可能感染肺炎,如果整个群体没有活跃气氛,说明有禽流感会发生。管理者都应该对这些情况一一登记在册,然后根据登记的记录进行信息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再根据实际情况寻求解决的办法。很多疾病都有前兆,并不是在明显发作的时候才能发觉。这是畜类养殖者必须具备的能力。[3]

3 应该注意对养殖场的管理

养殖场的管理至关重要,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再好的技术也无从发挥出来,相反,如果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就可以做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投资小而回报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各人员职责

一个大型的养殖场,应该有监督者、普通员工、技术员、兽医等,各个员工应该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各行其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场主应该对员工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监督员应该认真严谨,严格按照程序来仔细检查,遵守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技术员负责病虫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采取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采购员采购药品物品,必须有地方签字,采购单要上交一份到公司财务办公室存档备案,合理科学管理备用金,不能拿备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

3.2 卫生管理

包括了环境卫生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免疫预防管理、药物管理。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对于药物管理应该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场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对于医疗器械使用后清洗干净,安置有序,并定期消毒。为了防止病毒的产生传播,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不许将死鸡、生活垃圾乱扔,应采取措施,死鸡要深埋或焚毁,生活垃圾要选好地址统一堆放,定期销毁。

4 小结

畜牧养殖业作为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重点产业,发展到如今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了,但是社会在进步,养殖者大多文化素养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学习能力不高。他们往往通过前沿后教而获得一些传统的成功养殖经验,而他们对卫生标准的标准跟不上社会与时俱进的高度。对于消毒的技术、免疫的技术知之甚少,对于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更是难以接受,造成药物滥用、投资大而不见效果的现象。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养殖者要想得要理想的收益,就必须在各方面好好地改进一番。本文就此情况分析了养殖者在建设养殖场是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养殖场建设对结构的要求,然后介绍养殖场免疫的要求,最后写了养殖场管理,希望通过本文浅显的阐述,对读者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超.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第八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3.1-3.)

养殖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冷鲜肉供应链;委托―理论;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47-02

冷鲜肉是指动物屠宰后将卫生检验合格的动物胴体迅速冷却到0℃~4℃,并在此温度下,对动物胴体进行加工、贮运和销售的肉类。冷鲜肉供应链由饲料、仔猪、兽药等生猪生产资料供应商、生猪养殖场、冷鲜肉加工企业、销售商和消费者构成,其运行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成本和保障质量,而要想达到此目的,必须促进供应链上各阶段的密切合作。其中,生猪饲养和屠宰加工是冷鲜肉供应链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即加工企业和养殖场的合作是决定冷鲜肉质量的关键。本文以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为基础研究加工企业与养殖场之间的合作问题。

一、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的委托―分析

1.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的委托―关系

根据委托―理论可得出,在委托―关系下,违约方在是否采取违约行为上相对于另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合作的契约安排与履行过程中,另一方难以准确预料违约方的类型和可能采取的行为,使得违约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另一方不得不为违约方的行动承担风险。应该说,加工企业与养殖场之间就是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冷鲜肉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屠宰、加工、贮存、流通、销售等环节有保障的情况下,生猪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并且生猪质量是冷鲜肉质量的源头。而生猪质量除受饲养管理、技术和环境影响外,主要取决于种猪、仔猪、饲料和兽药等质量的高低。所以,生猪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养殖场是否按照加工企业提出的要求和管理技术进行生产。但加工企业不可能完全掌握生猪饲养情况,整个饲养过程的信息加工企业无法完全甄别,养殖场可能在生猪饲养过程中违背加工企业的希望来追求自身的利益,如养殖场购买不合格仔猪,用廉价的不合格饲料,没有按照合同标准饲养等。从而给加工企业带来了利益的风险。这样,便构成了加工企业作为不知情者与养殖场作为知情者的委托―关系。加工企业称为委托者,养殖场称为者。

2.加工企业与养殖场委托―关系的特征

(1)合作竞争关系。供应链本质上强调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在冷鲜肉供应链中,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彼此当做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协调生产。但是,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毕竟是单独的利益主体,有其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因此也存在利益冲突,双方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这一特征要求通过委托―理论在双方之间设计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加工企业和养殖场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达到促进彼此合作的目的。

(2)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的。冷鲜肉已经成为生鲜肉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成为肉类消费的主流,因此加工企业与养殖场之间需要进行长期的生猪交易,需要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养殖场的道德风险问题相对没有那么严重。养殖场或许有短期行为,但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发现虽然从短期行为中得到一时好处,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止,而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带来的收益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这一特征决定了冷鲜肉供应链运作管理中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加盟供应链的好处会诱导养殖场争当冷鲜肉生产资料的供应商,他们可能会向加工企业传递歪曲的信号,而加工企业又由于信息不完全未能发现,产生逆向选择;同时,养殖场成为了供应商之后,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发生道德风险问题。这一特征进一步说明了加工企业慎重选择养殖场,并加强对其进行激励与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加工企业对养殖场的激励机制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冷鲜肉供应链中加工企业和养殖场之间要进行有效的合作,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即加工企业要给养殖场相应的激励,使养殖场严格按照加工企业要求的综合技术标准进行生猪饲养工作,能够按时提供给加工企业合格的生猪。根据委托―的激励相容约束,只有当养殖场选择加工企业所希望的行动(严格按照养猪综合技术标准进行生产)能够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它选择其他行动所得到的期望效用时,养殖场才会积极地选择这一行动。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显性激励措施主要有产品交易价格的确定、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等。在技术和产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价格成为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在确定生猪收购价格时,应充分体现对养殖场的激励作用。即各方均有利可图且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因此,这里将重点研究生猪收购价格的确定问题。

1.模型假设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得出,只有当加工企业与养殖场之间的生猪交易价格满足式(6)所示的条件时,双方才能获得冷鲜肉供应链以外不能得到的收益。尤其是对养殖场而言,只有当式(6)成立时,才有加盟冷鲜肉供应链的动机和欲望,并采取加工企业所希望的行动,严格按照养猪综合技术标准进行生产。

参考文献:

[1] LEE H L. Greating value through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2,(4):30-36.

[2] 卢凤君,叶剑,孙世民.大城市高档猪肉供应链问题及发展途径[J].农业技术经济,2003,(2):43-45.

[3] 戴迎春,韩纪琴,应瑞瑶.新型猪肉供应链垂直协作关系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122-126.

[4] 李善良,朱道立,王斌.供应链企业间委托―分析:成因、特点及模型[J].物流技术,2004,(1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