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提升工程论文

提升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19 16:48:08

提升工程论文

提升工程论文第1篇

1.工程化实践教学能力师资队伍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工程实践的师资队伍建设。如果专业教师本身缺少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实践能力低,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指导学生工程实践环节,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师工程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偏低,不能深入工程化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依托“工程化"教学,加强构建中青年教师“工程化"培养模式,培养“双能型"专业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实施“工程化"培养,加强教师工程实践的训练,可以了解学科专业的现实需求,加深教师对工程实际和产业的了解,可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蚌埠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相关科研院所,如蚌埠玻璃设计院、玻璃企业、水泥企业较多,专业人才丰富,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优势,只要教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必定能提高“工程化"水平,加强“双能型"建设,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化培养水平。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化"师资队伍实践水平的提高必须寻求校企合作,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求企业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班,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并应用于教学过程。支持教师参加岗位职业资格培训,强化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我系逐步建设一支熟悉行业企业需求、工作经验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兼职结合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同时,企业可以推荐专业骨干教师与高技能人才承担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组织“双能型"专业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整个工程实践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师资队伍的工程化教学能力。对于工厂实践教学我们将学生带到工厂,利用工厂的生产设备,聘请生产一线的企业工程师现场授课,比如玻璃窑炉的实验课程,我们就组织学生到企业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依据企业的窑炉现场讲解整个窑炉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非常生动形象,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工程化实践能力。同时现场教学也增强了学生“工程化"思想,在工程化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成为工程师,将来能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工程化"教育中学生体会和掌握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的基本分析方法,提升综合实践素质。

二、促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一直是工科专业的薄弱环节,如何借助“工程化"提升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工程化方面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工程化方面的培养,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基本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组建成工程中心,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满足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需要。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利用蚌埠玻璃设计院等具有丰富工程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智力资源,利用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安徽鑫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德力集团、凤阳珍珠水泥集团、海螺水泥集团等企业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化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合作办学和产学研合作

提升工程论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思想;规律;实践

1.茅以升科技思想产生背景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他出生于江苏镇江的书香之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好学上进,善于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茅以升深受感染,坚定了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之后,他便把建设自己的祖国视为己任,更加努力读书。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之后,茅以升被清华学堂官费保送,去美国留学。1917年,他不仅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还荣获了该大学奖励优秀研究生的“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

在求学过程中,各位指导老师的思想使茅以升深受启发,并且在今后的一生中,不仅自己坚守老师的正确指导思想,而且试图不断把这些思想发扬光大。比如大学时的恩师罗忠忱。此人曾留学美国学习土木工程,深受西方教育思想,因此他的教学方法也很西化,讲课注重逻辑性且言简意赅。而且,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会出其不意地考学生,而且严格限制时间。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交卷,判为零分;若计算结果没有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判为零分。他的思想,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的绝对准确。因为将来在工程设计中,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2)。从后来要求人民大会堂的工程设计方案中一定“要有茅以升的签名来保证”,可以看出,罗老师对茅以升做工程设计的严谨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

再比如当时在桥梁力学界有所建树的康奈尔桥梁系的主任贾贝克,他对茅以升在科技思想上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注重实践。他曾对茅以升说:桥梁这门专业,实践更为重要,没有实际经验等于什么都没学会。在茅以升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茅以升特别强调做工程要边实践边学习,这与贾贝克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2.茅以升的主要科技思想

2.1新科技方法要依自然规律而提出,利用已有的客观条件解决问题

在中国,茅以升这个名字始终是和钱塘江大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它是由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3)。然而,这个成就的取得相当困难。由于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几乎无法实现。1933年,在资金紧张、设备简陋、国内政局不稳可能随时停工的条件下,茅以升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在工程实践中利用自然规律,突破了80多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些新型的施工方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在建桥过程中,茅以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打桩。根据测量,当时一共要将1440根长桩准确地埋进江底。虽然为此特别制作了两只能起重140吨的打桩机船,但是因为江底泥沙中有砂砾层,轻则打不下去,重则桩会折断,这种力度很难掌握。这个难题让茅以升和其他工作人员很焦虑。后来看到有人拿铁壶浇花时,流出的水向花坛猛冲过去,把花坛中的小块泥土冲出一个小洞,突然给了他灵感。他利用钱塘江水多的优势,把江水抽到高处,再向江底猛冲,把泥沙冲出一个洞后再把木桩放到洞里,然后用汽锤击打。通过在工程中使用这种利用自然优势打桩的方法,茅以升使打桩的效率提高了30倍。

在建桥的过程中,怎样把桥墩筑好也是一大难题。钱塘江水深流急流沙厚重,厚重的材料放在流沙里一般会随江流的冲刷往上流方向移动。为此,茅以升利用江底的水压,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使其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把箱里的水排走,让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最后在沉箱上再筑桥墩。尽管方法已经设想的比较全面,但因浪潮和江流的猛烈冲击,放置沉箱仍会发生“乱窜”的情况。于是,茅以升和工作人员仔细研究江流和海潮的规律,趁涨潮时放下沉箱,落潮时借潮水之力让其迅速就位。由此,解决了筑桥墩的问题。

在钱塘江上建桥,利用江水的优势来辅助运用在了很多方面,很多科技创新思想也都由此产生。而这些,都是光学习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无法创造出来的。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更容易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思路找出应对方案并检验,再在实践中得出检验的结果。茅以升处理工程难题,不是想要通过征服自然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善于利用自然的力量,顺势解决。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长远来看,这种科技思想是非常正确的。

2.2科学为生产服务,理论需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

茅以升所从事的工程建设领域,尤其需要产生实际的成果。仅通过研究理论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是不可靠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理论研究时假设存在的诸多理想状态,实施过程中总是有意想不到的外部因素干扰。例如在钱塘江大桥筑桥墩时,若只通过思考放置沉箱是否可行,而不是通过实际放置,就不会发现海潮的干扰作用。因此要想理论和实际成果不脱节,就应该把理论研究放到实践操作中去检验,不然只研究理论,不出成果,只会导致空想(4)。

基于此理念,1954年,茅以升率先提出“生产教育和研究的三位一体”,即“产学研”三结合的观点,并在他所主持的铁道科学研究院中贯彻执行,要求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他认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出关于新技术的建议,在工农业生产中试行推广,以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或者生产新品种,实行新措施;二是提出科学上的新理论,以便逐渐形成新技术,为将来的生产服务。总的来说,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为了生产,包括今天的和明天的(5)。”

茅以升对此做了一个生动的类比:如果基础科学是棉花,技术科学是布匹,那么生产实践就是衣服。科学的最终归宿还在生产的运用,棉花、布匹的最终归宿就是做成衣服。为了提高科学变为生产的转化率,他提出了“习而学”的思想,打破传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建议学生边实践边学习。他把桥梁专业学习内容按学年分为四个阶段(6):第一年级,新生在造桥工地和桥梁工厂各实习半年,练习绘图;第二年级,前半年学习与桥梁有直接关系的理论课程,后半年在施工现场实习,晚间阅书及绘图;第三年级,前半年在学校学习较为基本的理论课,后半年在施工现场实习较为负责的施工、管理和设计等项目,晚间阅书及绘图;第四年级,全年在校学习基础科学课程并在实验室做实验。在现场实习时,必须有各种教师(教授或者工程师)协助布置每天工作计划,讲解工作内容,并安排有经验的工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掘新的解决方案,其结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创造出新产品。

不仅如此,为了尽快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理性契合,加快教育界与产业界的互动,茅以升还设计了弹性化的学制管理,即在每一学年结束后,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是否需要继续接受理论知识来选择是否直接开始就业。这种弹性化的学制管理,可以将拥有不同层次理论的人才根据企业需要,安排在各个岗位,将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不同层面的实践中去,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快不同层面工程项目的开发,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这种理念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产学研”,概括起来说就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通过合作,将科研理论通过开发,变为实际成果推向市场。

2.3生产要为科学服务,引申为国家要为培养科技人才而实施激励政策

茅以升所提出的生产要为科学服务,主要是指生产要为科学提供器材、输送科技人才等。但是,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优质先进的科技器材需要大量资金购买,没有国家的资助,个人难以承担;杰出的科技人才如果仅占少数也是不够的,一个国家整体科技力量的提高,需要杰出科学家和千千万万个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如果没有国家的激励政策,难以确保大多有科技天赋的人愿意从事这一工作。

从茅以升自身的经历来说,也处处可以看出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政策。由于茅以升之前的学业优异、能力突出,国家给他提供工程人员、经费、器材,助他修建钱塘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让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修建完毕,给他应有的职位、赞誉和待遇,让他在受褒奖、无后顾之忧的条件下继续努力工作;同时,由于对他的信任,给予他培养更多科技人才的机会……想要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国家的激励政策作用相当显著。

3.总结

利用已有的客观条件,依自然规律解决问题;强调“产学研”,提出科技要为生产服务,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认为生产要为科学服务,是茅以升的主要科技思想。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茅以升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并为科技思想与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提供思路。这些重要的工程科技思想对我国目前的科技领域研究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婷.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茅青.我们家的人和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

[3]茅以升.钱塘江建桥回忆[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3-15,22

[4]吴大中,赵远东,盛毅等.电路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徐炎章.论茅以升的工程科技思想[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2年5月

[6]鲍健强,翁默斯,钱佩忠.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习而学”工程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

注释:

(1)李瑞婷.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茅青.我们家的人和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

(3)茅以升.钱塘江建桥回忆[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3-15,22

(4)吴大中,赵远东,盛毅等.电路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提升工程论文第3篇

关键词:干部队伍 工作嵌入 绩效管理

一、前言

对于实现一个组织的战略目标,干部队伍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队伍作为组织的核心主体,其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能力,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很多研究者与企业的管理者在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的评价与绩效结果的运用等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提升了我国干部队伍的绩效管理水平。但是,较少有基于组织与员工关联程度与忠诚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干部队伍绩效管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工作嵌入这一概念引入到干部的绩效管理之中,分析工作嵌入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有效激励干部队伍并提高其工作绩效。

二、工作嵌入理论概述

(一)工作嵌入概念界定

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Mitchell于2001提出的,用来表示员工个体与工作内容的嵌入程度。工作嵌入理论一经提出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对于工作嵌入的核心概念已被广泛认可,其核心结构变量包括三个核心维度,即联结、匹配和牺牲,其含义如表1所示。

(二)工作嵌入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

由于工作嵌入表明了员工个体与组织的关联程度,通过回顾相关的文献,归纳出工作嵌入的前因变量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以及个体认知、动机等心理因素;第二层次是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特征、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第三层次是指外界因素,包括社区等组织外部环境。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作嵌入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工作嵌入的结果变量研究表明,工作嵌入与员工离职行为、工作态度、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均存在相关性。工作嵌入理论最早被提出来是用于研究员工离职问题,研究表明工作嵌入与员工的离职行为及离职意愿呈负相关;早期工作嵌入的研究多集中在离职模型的研究中,近年的研究表明,工作嵌人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动机,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工作嵌入也与员工行为与工作绩效相关联。因此近年来,工作嵌入的研究热点正在从离职领域转向工作绩效领域。

三、基于工作嵌入的干部绩效管理策略研究

现有的研究表明,工作嵌入与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即员工的工作嵌入程度越高,工作绩效越高。因此,工作嵌入理论为组织进行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过去组织较多地从绩效管理的流程本身来提升管理水平,但忽略了从工作态度和工作动机的角度来提升工作绩效。那么,将工作嵌入的引入干部绩效管理之中,建立基于工作嵌入的干部绩效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一)从个体层面提升工作嵌入策略

1、提升干部的组织身份意识

目前,企业对干部的培养大多数是基于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升,较少涉及干部的个人认知与行为动机方面的引导。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绩效好坏的要素,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这些要素不容易直接测量,而且提升较慢,所以往往受到企业的忽视。因此,企业对干部队伍的培养,不应仅关注其显性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更应强调对隐性胜任素质的提升,如自信心和成就动机等。与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式不同,对于干部的自信心、成就动机等隐性素质的提升,应以干部个体为中心,注重采取个体体验的参与模式,可以应用情景模拟的人才测评技术,如角色扮演。通过测评实施者与受训者沟通与结果反馈,使受训者对自己的素质能够进行客观的认识,达到自我评估、提高胜任素质的作用。通过对干部的个人认知与成就动机的培养,可以在个体层面上加深干部与企业的工作嵌入程度,改善其工作态度与行为,提升绩效水平。

为提升干部队伍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企业应树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应减少监督程度,充分给予干部授权,增加自我管理。因为创新一定存在着风险,所以企业不仅要制度奖励制度来正面激励创新精神和行为,还应建立失败宽容体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允许创新失败。这种允许失败的企业文化会激励干部队伍的创新精神,提升自信心与成就感,进而加深干部与企业的情感联系与匹配,提升工作绩效。

2、提升干部的心理资本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Seligman教授在2002年提出了“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的概念。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定义为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能力。其中自我效能,也称自信,指个体在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激励来调动资源及采取行动;乐观,积极心理学界将其理解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或情绪,能够给个体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优势及愉快的感觉;希望,是指个体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所进行的自我激励,希望可以带来完成目标的决心和刻苦困难的意志力;韧性,是指在困境和冲突中完成职责、寻求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

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提升的,并且心理资本发展的回报是非常巨大的。心理资本中包括的自我效能维度,可以通过“体验成功和模仿他人”和“说服和觉醒”来提高;乐观维度可以通过“树立信心”来提高;希望维度可以通过“目标和途径设计”和“执行障碍计划”来提高;韧性维度可以通过“构建资源和回避危险”和“改变影响过程”来提高。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法来有效地对心理资本进行干预。通过培训和辅导来提升干部达成目标的能力,同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不断地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开发积极的期望,对干部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心理资本可以提升雇员所感知到的与一个组织和其环境的相容性或舒适性,即工作嵌入的匹配维度。

(二)从组织层面提升工作嵌入策略

1、开展家庭支持实践

由于我国干部队伍的年龄构成情况,多数处于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家庭负担较沉重的阶段。为了帮助干部缓解工作职责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组织可以开展家庭支持实践。组织家庭支持实践可以分为正式家庭支持实践和非正式家庭支持实践两大类。一类是组织的正式家庭实践,是指由公司制定的有利于员工家庭成员的规章制度、行动章程,如实施家属成员医疗保险计划;增加哺乳期假、护理假和家庭旅游假等;发放结婚、生子、儿童节补贴及子女教育经费等;有条件的公司可以成立公司托儿所、敬老院等,为干部解除一部分家庭压力,为工作―家庭增益提供可能。另一类是非正式家庭支持实践,是指来自于非公司政策或制度所明确规定的支持,工会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亲子活动平台、开展邀请家庭成员参加的活动来增进公司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使经常得到鼓励和安慰等,提升干部的工作嵌入程度。

2、提供优厚的薪酬回报

通过对外部薪酬调查,将薪酬水平确定在市场的较高分位,制定出既能符合组织发展又能体现干部绩效结果的薪酬体系,同时兼顾在薪酬分配过程的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与信息公平来提升干部的薪酬公平感。较为优厚的薪酬回报可以为家庭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是个人价值的直接体现。优厚的薪酬回报可以提升工作嵌入的程度,因为个人离职将会丧失的感知到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心理上的预期利益。

3、自主的工作方式

干部队伍更倾向于对自我进行管理,在保持工作效果的前提下不喜欢上司对工作过程过多地控制及干涉。组织在与干部明确绩效目标后,可以充分授权,给予自,让其自由地选择工作的方式或方法,比如允许在灵活的时间、场所进行工作。自主的工作方式可以提升工作嵌入程度,即使之感知到的与一个组织和其环境的相容性或舒适性。

4、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

干部队伍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和拓展自己的能力,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储备能力。组织应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推行全面的培训计划,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提升干部的领导能力,为干部的学习成长提供工具性支持,感受到组织对其职业成长的关心,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三)从外界环境层面提升工作嵌入策略

工作嵌入可以分为工作内嵌入和工作外嵌入,工作外嵌入通常指个体与所生活社区的嵌入。尽管企业介入工作外嵌入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企业依然可以从雇主品牌、企业服务等的角度出发,来提升干部的工作外嵌入的程度。

雇主品牌是指企业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出发点,通过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建立良好的雇主形象,从而汇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建设。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信誉与地位,均可为企业雇员带来社会交往关系的地位、信息等资源,良好的雇主品牌更加可以提升干部与社区的联系、匹配,如果干部个体离开组织将面临的较大的牺牲或损失,从而增强工作嵌入。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生活保障方面的服务还提升干部与企业的工作外嵌入,如住房、子女教育等特色服务。企业可以为在职员工买房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为员工子女提供学费、医疗费用等。

四、结束语

工作嵌入理论为员工工作绩效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全新框架,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新的关注点。工作嵌入程度较高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工作绩效,这表明工作嵌入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干部队伍作为组织的核心主体,其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工作嵌入引入干部绩效管理实践中,分别从员工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及外界环境层面出发,通过提升干部组织身份意识、实施心理资本干预、提升组织支持感及塑造雇主形象来提升干部队伍的工作嵌入,以工作嵌入为中介变量驱动干部队伍绩效管理的提升,使之成为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水平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舒菲.“工作嵌入”模型对员工离职意向的预测效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6

[2]吴杲,杨东涛.工作嵌入的理论思考:社会网络、匹配理论和资源理论的启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14(9)

[3]蒋诚潇,罗文豪,陈刚.工作嵌入前因变量研究述评[J].经营与管理,2014(2)

[4]袁庆宏,陈文春.工作嵌入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

[5]李敏.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21

提升工程论文第4篇

为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根据区委《关于推进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区年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要点》和《开展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决定在全街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学习教育活动。

一、内容和形式

“素质提升工程”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干部创新力和执行力提升工程,在企业实施党员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在农村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提升工程,在社区实施党员文明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升全街道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为全街道跨越发展、进位争先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1、领导干部创新力和执行力提升工程。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深入发展。以集体学习、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形式,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文历史知识以及当好领导干部所必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文化业务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开展领导干部“五带头”学习活动,即带头学习,每季度自学一本政治理论书籍和若干本人文科学书籍;带头宣讲,每年至少开展2次以上理论宣讲或形势报告活动;带头撰文,每年撰写2篇以上学习体会文章或调研报告;带头听课,每季度听1场党课或专题报告;带头调研,每年下村蹲点、调研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工作时间。

2、企业党员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企业党员干部围绕做大做强企业,通过举办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积极开展“两争一树”(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创业创新型企业,树新时代职工形象)活动。要按经理人、经营者、技术骨干和职工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逐步形成一批职业经理人、技术带头人和技术能手。

3、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党员干部围绕各地产业特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党校、党员干部轮训等载体,开展“学科技、学经营”“双学”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带头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通过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文化活动,活跃农村学习形式。

4、社区党员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围绕“共建文明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这一主题,在社区党员干部中开展“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学习活动,整合社区教育、文化、培训资源,组建各类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小组,举办系列主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学礼仪、学文化、学法律,努力提升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二、活动载体

1、在全街道党员干部中开展“五比五看”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即比党性意识,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比奉献精神,看服务意识是否增强;比业务水平,看工作效率是否提高;比工作业绩,看任务完成是否出色;比社会评价,看群众反映是否满意。通过“五比五看”学习实践,使每位党员干部在党性意识、创新发展、品行修养、服务奉献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好表率作用。

2、开办“党员学习讲坛”等各类讲座。动员和鼓励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利用现有学习资源,积极开设“党员学习讲坛”、“周末大讲堂”、“社区大讲堂”,积极探索完善各类讲坛讲堂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讲座质量、层次和形式,增强讲座的影响力、吸引力。

3、举办“书香,共读经典”全民读书活动。多层次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好书推荐、读书征文演讲等读书活动;多种类举办文化展示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多形式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多途径开展“书香惠民工程”建设。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5月份):各党支部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街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本通知要求,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2、实施阶段(6-11月份):各党支部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并及时上报活动信息,

3、总结阶段(12月份):各党支部进行活动总结,街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年工作进行组织考核,评比表彰。

四、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要把“素质提升工程”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来抓。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各项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提升工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仓储管理;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建设格局。而课程思政正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载体与手段。专业课程应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属性,更不是把专业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调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有效教学载体,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1.2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实现专业课程的德育职能。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梳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建设格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追求卓越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二,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学习为中心,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先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历史故事、现实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合理地结合,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2《仓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思考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主要包含仓储的概念/仓库的概念与文化自信;货物堆码的要求/仓库现场5S管理与工匠精神;货物出库的要求/出库凭证审核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三个结合点。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2.1结合点一:仓储的概念;仓库的概念———文化自信

在模块一仓储认知的任务一仓储与仓库的概念的讲解中以介绍我国早期西安半坡村的仰韶遗址作为导入介绍我国古代人类对于仓库的早期运用,我国人民早在远古时期已经开始利用智慧来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及生活环境。不仅使人类能够立足于自然界之中,而且有所发展,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通过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仓储与仓库概念的同时,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与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从而提高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2.2结合点二:货物堆码的要求;仓库现场5S管理———工匠精神

在模块五在库作业管理的任务三货物堆码要求和现场5S管理的讲解中为同学们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的思想。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货物堆码原则与现场5S管理的同时,能够具备专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树立工匠精神意识,并能将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益、专注”的品质运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为创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品牌做出贡献。

2.3结合点三:货物出库要求;出库凭证审核———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在模块六出库作业管理的任务一货物出库准备的讲解中以分析“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库审核凭证”案例为导入讲解出库作业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出库单据审核包含的具体内容,分析未按流程操作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等。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主要是指本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从事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用于规范自己行为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行为原则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由于未按流程操作或工作过程的疏忽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办事公道的意识与品质。

3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3.1教学目标达成效果

从教学目标方面,在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以达到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等内容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教学设计方面,通过融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案例达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课程思政的内容丰富了授课内容,使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一味地枯燥乏味,一些有趣的案例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在提升学生思政软实力的同时也提高理论知识的吸收率的目的。

3.2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在教学资源方面,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内涵开发出若干适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小知识链接、小讨论等,并与原有理论知识内容相结合,制定符合当代大环境下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形成新的教学大纲、教案及课件。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通过小知识链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展开分组讨论,充分进行头脑风暴,并请学生们分享体会。教师对各组分享进行点评,进而引入课程主题及相应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基于理论的讲解渗透各模块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达到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软实力的目标。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主要包含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授课形式的切换,改善学生长时间听课易疲劳的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吸收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3.3教学效果及反馈

提升工程论文第6篇

1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学习时间减少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进而就会相应地减少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所学习的知识缺乏深度等问题。这种情况的产生说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小,不利于高职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1.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高职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学校中主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待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之后,便会到相关的企业、岗位上进行实习。由于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与在学校内的学习模式及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学习的方式、途径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在企业实习期间,会有学校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但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因此,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提升,进而使得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全面的开展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十分低下。

1.3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较低

现今,虽然有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教育方法,主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接受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工作困难及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与疏导。进而对学生的工作心情、工作能力及身心健康等多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学校与企业需要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从职业道德等方面入手并展开,由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及心理状态,从而促使高职学生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

2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及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基础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出现错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结合现代企业,尤其是与学校合作企业的相关用人标准及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一半的时间是在企业岗位中实习。对此,就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高效融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更好地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能力培养。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要以“校企合作、校企结合”为原则,由此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提升学生们在岗位实习及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能力。

3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改革策略

3.1整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依据“05方案”的相关要求设置及开展的,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开展情况为: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开展过程中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但是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进而造成一定的偏差。此外,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习时间不连贯的问题。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及发展的空间,促使高职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与提升。因此,学校需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提升、拓展及整合,进而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依据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模块化教学。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适应校企合作的不连续性,同时还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学校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就业观的内容等等,由此来逐渐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由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很多学校从大一第二学期就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由此学生可以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并进行模块的重新划分,例如“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祖国的和平统一理论”等等,进而能够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3.2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学生应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习的过程中接受全面、实时的教育。但是在企业岗位实习过程中,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多种条件及因素的限制,无法得以良好的实施与开展。因此,学校就需要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尽可能任用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教师来教育、管理学生,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仅要从教学、工作的素质及能力方面进行培训及提升,同时还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对教师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进而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对企业文化有良好的认识,由此更加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教育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传统的考评制度及措施只是从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制度标准及方法措施。对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考评体系与学生在企业实习相融合,建立其一个新型的全员参与考评体系。这种考评体系不仅需要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一定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学校的学生工作者以及相关企业人员做出评价,由此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学校与企业依据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3.4发挥企业育人的作用

高职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身份是企业员工,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其他员工一样进行日常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文化加以学习,遵守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及准则。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工作之后,对企业文化及相关的用人要求及标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就会依据相关要求来提升自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需要企业将这种育人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进行言传身教,由此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及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高职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及作用。因此,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加以不断创新与提升,通过对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出学校与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善高职生的学习环境,进而更好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培养高职学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作者:邓宝仿 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

[2]张军.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浅思考[J].山东青年,2013(7).

提升工程论文第7篇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一、前言

过控专业研究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很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口径比较宽。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出现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现状

1.管理监控不严格

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1]。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具体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出现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

2.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量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教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学生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非常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3.选题不合理

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2]。现阶段很多过控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是指导教师完成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没问题,但在实践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方面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有足够的经历,因此很多毕业设计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仅仅存在与理论上,对实际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工科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积累,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这些在现阶段的毕业设计中都是缺失的。而且选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过控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才能将提升毕业设计的效果,这些都是存在问题的。

4.设计时间短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实际上需要考虑两大问题,那就是就业和考研[3]。这两个问题也需要在这一学期解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毕业设计的完成在时间上有直接冲突。学生为了顺利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压缩,而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毕业设计受到时间上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是难以保证的,现阶段过控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质量评价,也只是一般,说明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是受到严重影响的。

5.学生缺乏写作技巧

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便捷[4]。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了文献检索的途径。在写作方面也会设立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完成论文进行指导,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弱点。学生完成论文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语言,很多学生会将一些内容拼凑到一起,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比较复杂的环节就是文献引用、标点符号、图表绘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后,还需要与指导教师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论文格式,相应的对论文内容与创新的分析就减少了。

三、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1.工程设计

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设备,参考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设计[5]。此类题目优点是对基础非常重视,要求有完善全面的技术参数,工作量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计算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论文实用性比较强。现阶段过控专业学生通常是在毕业设计前决定好了毕业后的趋向,所以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要选择题目的。该类题目目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尤其是一些已经到就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对企业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接触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2.科学研究

该类题目通常是指导教师以自身科研情况为基础[6]。申报的一些子项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创新性比较强,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时期将这一子项目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质的。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积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这类题目由于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数量上不会太多。此类题目对学生是可以起到启发效果的,而且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研讨的活动,两节相关的过程。

3.创新型

创新型的题目主要是通过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进行[7]。是团队进行的一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完成论文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新,其实这类题目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考验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改革

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高校管理制度[8]。因此各高校为了让毕业设计的各步骤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全程监控机制,教师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升重视程度,高校也要对教师职责进行强调,严格控制学生抄袭的行为。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根据设计手册,保证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不出问题,根据课题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内容的设计、论文设计方案、撰写格式等,对学生负责。

2.充实教学资源

由于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9]。而且过控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高校为了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而且地方科研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网上虽然有各类参考资料,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筛选起来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将教师招聘的重心放到如过控专业一样的稀缺专业,将师资力量补充上来,调整好师生比例,同时将年轻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3.保证设计时间

学生为了确保升学和就业,会提出在毕业设计阶段请短假,而高校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就业也会允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做出调整。因为考研与就业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毕业设计若是出了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将设计前的一些基础工作提前到上一学期,这样毕业设计与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就可以解决。

4.加强团队指导

现阶段高校过控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这类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都需要有所设计,知识面非常广泛。但专业教师无论是研究方向以及自身专业,都是受到限制的,无法给过控专业学生带来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团队,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从原本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这样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毕业设计与其他环节的整合

1.与课程设计整合

实际上毕业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延伸,而课程设计相当于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选题上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通常课程设计开始于第七学期,而学生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阶段,可以了解到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有助于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这对学生解决毕业设计和考研以及就业之间的时间冲突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课程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前学生要经历的实战演练,与毕业实习共同组成了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目前过控专业正在增加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2.与毕业实习整合

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需要进行灵活处理,要想将二者进行整合,需要注意一下细节,首先是实习基地的设立,这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其次是高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然后是课题研究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和教师研究情况相结合。最后是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在应用能力上获得提升,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高校需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面临的困境。

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高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于毕业设计的讲座,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动员,要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学位认定问题。同时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要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就形成严肃的意识。

2.提升选题规范性

论文选题要与过控专业相关,过控专业的实践价值是保证企业设备可以高效运行,是将机械、控制等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在选题时需要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在选题类型上,可以与科研单位和教师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一些学生可以在研究院等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需要提升真实性,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团队指导,这样可以保证题目具备真实性和综合性。在选题上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拟题时教师要制定好指导的时间,避免造成双方的疲劳。

3.查阅文献

完成论文的第一步骤就是查阅文献,学生对查阅文献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查阅文献需要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确定查阅的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期刊、研究报告等资料,然后完成资料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结合选题写出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检索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高校的图书馆的电子资料、维普数据库等,这些途径查找到的文献是比较新的。然后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各地的图书馆。最后是网上也可以找到资料,只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慎重筛选。

4.强化过程控制

毕业设计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讲座、确定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完成文献的英文翻译、完成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以及评审和答辩。经过对选题的审定和初期、中期检查,然后是答辩检查、最后是成绩评定和论文评选。这些步骤都是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每周两次的一对一指导,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管理工作,要对毕业设计阶段实施量化管理。

5.加强成绩管理

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从三方面进行评定。首先是指导教师从设计方案、完成状态、翻译情况、学生的态度以及在个人纪律评价等方面评出成绩。然后是评阅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规范性、外文翻译的质量以及内容创新性等方面评出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是答辩委员会,以各小组的答辩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课题、表达、工作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各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做出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小组会以规定的比例,对总成绩进行评定,总成绩是需要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七、结论

总之,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后,经历的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对在校期间成绩的总结和提升,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和理论研究强化的有效途径。提升设计质量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是为了满足社会最新的人才需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毕业设计的质量上进行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当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这样对以后的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娟.过控专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23):188-189.

[2]俞建峰,崔政伟,沈贤,陈海英.基于专业能力矩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3(28):39-41+53.

[3]郑秀红,张翠英,王洪涛,林楠,卫明社.行动导向法指导下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41-242.

[4]高能文,王洪,李军,全学军.“双导师制”提升过控专业毕业设计工程应用能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16):234-235.

[5]宋健斐,胡雪飞.SW6软件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备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2):73-76+84.

[6]孙红梅,努兰•苏力坦汗.影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因素[J].广东化工,2015,42(01):117+100.

[7]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综合改革探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2):29-32.

[8]张文华,袁文,王世刚,李东生,郝光香.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应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125.

提升工程论文第8篇

关键词:茅以升教育理念 拔尖创新人才 茅以升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4-001-02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号召,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及国际化战略对教育的需求,西南交通大学在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7年成功开办茅以升班的基础上,总结前期的教学经验与成果,践行茅以升“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工程教育思想,于2010年创办了茅以升学院,依托轨道交通类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坚持“志于工、视野宽、基础坚、上手快、后劲足、善创造”的培养特色,按照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式,塑造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掌握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通晓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际化准则,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引领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方向、推动铁道科技进步、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国际竞争力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什么以“茅以升教育理念”为指导

茅以升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土木工程专家和桥梁专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工程教育家。 他曾五次出任西南交大校长,并在东南大学、北洋大学 等多所中国高校任教和主持校务,以其不凡的学识和才能,致力于授业育人和教育改革。他的教育思想,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

茅以升教育理念―先习而后学

茅以升对高等工程教育极其重视,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首先确定了“通而专,专而通”的教育方针[2],分析了以“先学后习”为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先习而后学”的独特建议。“先习而后学”的思想萌芽于他在1925年执教期间,是从“感性知识”到“理论知识”,然后再回到感性知识,循环发展。只要打破了传统观念,学与习便会自然地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结合”的工程教育[2]。同时建议“精简课程,增加实习,改编教材”等。反观目前的大学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唯分数毕业论等问题[1]。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大学》已经提出了“致知在格物”。而当今的教育者大多没有实际生产经验,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值得我们反思与重视[2]。因而我们高等工程教育应该整合协调师资、教材、现场、企业等资源,以“先习而后学”为指导,强调实践环节,虽然这是针对旧式工程教育而言的,但在今天仍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1]。

茅以升教育理念―启发式教学

茅以升在执教期间,不断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极力倡导并实行启发式教学,独创了“以考先生来考学生”的教学方法[2]。以此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育质量。这实际上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他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和解答疑问。茅以升早在几十年前就坚决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可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紧迫。“以考先生来考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以“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为特色的教学方法[1]。

茅以升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

茅以升不仅重视工程专业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培养。他曾撰文指出:“学文科的要学理,学理科的要学文。大家都可以学点音乐、美术之类”[2]。他极为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他早年即立“教育救国”、“工程救国”之志,在美国学业有成之后,毅然舍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效力,表现出一位教育家的崇高风范。他长期致力于桥梁工程建设和高教事业,善于团结和组织人共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茅以升不仅是一位工程技术专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1]。他生前撰写过200多篇科技论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文字通俗、文笔生动。文学造诣之深,在工程技术专家中尚不多见。今天的大学教育,虽然与茅以升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教育环境、背景、条件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茅以升丰富的教育经验、博大的教育思想,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们致力于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3]。

推广“茅以升教育理念”,创办茅以升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是学校在总结茅以升班七年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由经过考核筛选的优秀本科学生组成的荣誉学院。主要依托我校土木、机械、电气、信息、运输与物流、力学和材料七大强势学科,覆盖包括全国排名第一的交通运输工程,全国排名前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土木工程,以及全国排名前十五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优势专业在内的28个本科专业。整合利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四大部级科研平台和2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际化交流合作项目,为茅以升学院学生放飞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先习而后学”基础创新培养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本着“宽基础、重实践”的办学思路,加大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力度,改变以往“增加学时、提高考试难度”的单纯“提高解题能力”的办法,而是将计算机理论教育放到课外自学内容,加强对C语言编程、数据库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数学和物理教学,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茅以升学院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为了更好的践行“先习而后学”的教育理念,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论学习之前都安排有相应的实践课程或思考题目,例如:数学建模、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编程实验等。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过去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心的转变[4]。茅以升学院实行小班上课、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注重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构建多学科“立体化”提升创新培养平台

茅老说:“盖人类求知之欲,发源于好奇之念。今先授以精深之理论,而不使其知其应用之所在,则不但减少其求学之兴趣,且研习理论,亦不易得明澈之了解。”可见激发兴趣才是专业学习的根本,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对专业兴趣引导,虽然在学生进入茅以升学院后没有固定的专业,但是学院经常开展各个专业讲座和学科前沿介绍,并积极组织所有专业学科竞赛,搭建多学科“立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以激发专业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发掘创新潜能。

学院构建多学科“立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贯穿“课程、实践、科创”立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创新能力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拔尖他们人才培养的关键。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集课程体系、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教学团队、政策保障机制以及精英教育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课程方面:推进“教学-科研”相融合,将先进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的思维与方法,同时加大课程设计的比重,让同学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基础的创新实践。

实践方面:推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学习以实践应用为背景,同时在实践中检查验证理论。通过科学设置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践行“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思想,让创新有灵感之源,实践之根基。

科创方面:依托本科导师制,通过学生自主立项、SRTP立项,加强科创指导。采取引导式培养模式,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成立项目小组,自由选择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SRTP科研训练。建立茅以升学院学生科创基地,同时开展结构、力学、电气、机械、信息、交通物流等多学科的竞赛,以学科竞赛激发同学们专业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科创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动态,培养锻炼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构建“综合性、国际化”拔尖创新培养平台

以“茅老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化教育的趋势,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构建了“综合性、国际化”高素质培养平台。为了让学生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学院专门开设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环境保护类、化学类、天文类等系列课程。以满足同学们多方面、立体化的知识要求。按照茅老的要求:“学文科的要学理 ,学理科的要学文。大家都可以学点音乐、美术之类。”因此学院建立学生文化素质基地,还以学生社团为主体打造了一支学生乐队、创办了艺术学社,让同学们可以打开艺术的帆,乘着知识的船,徜徉在无比浩瀚人类创新的海洋。

茅老说:“获得全面的知识,领悟广阔,使学习更富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院还非常注重国际化的教育,拓展国际化视野、争强学生国际化竞争意识,正如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茅以升学院副院长所说:“我们要引领世界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

以此为目的学院突破传统的英语逐级式教学的模式,将原来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后,为茅以升学院的学生开设《英语综合能力》,在课程中增加了跨文化交际、实用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商务英语、英语口语等应用能力训练内容,而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英语的四六级,而是英文文献的快速翻译及与外国有人无障碍交流。

学院在夯实英语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设立专项资金资助茅以升学院学子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学院于2011年加入美国大学荣誉学院联盟,共享教育和科研资源,拓展与国外院校更多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博士阶段部分优秀学生可与国际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或直接攻读国外大学博士学位;依托与海外大学签订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为学生赴海外游学或定期交流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支持本科生参与我校与海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的科研项目[5]。现阶段茅以升学院已经和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马赛中央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新竹交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5所高校签订交流与合作协议,为学生赴海外游学或定期交流学习创造条件。

Abstract:Mao Yisheng is not only an excellent civil engineering expert and bridge experts, but also an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educator. As the 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call for education reform, to meet the national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 reform in the years of talent, in 2010 founded the college.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ultivating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a global vision of th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Mao Yisheng'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Mao Yisheng honors college

参考文献:

[1]刘占祥.论茅以升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Z]. 2001(5).

[2]茅以升科技文选――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00周年[Z].1995(12).

[3]戴颖.茅以升工程创新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