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少儿文学论文

少儿文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6 18:40:00

少儿文学论文

少儿文学论文第1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除生理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比如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等。这些社会性需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陆续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的内容与层次就会更加发展,成为心理活动的一部分。而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

通过赏识,可以维护孩子自尊,建立孩子的自信。其实每个孩子在学画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逆反心理,明智的老师鼓励孩子,从不挖苦孩子。当学生画了一张很糟糕的画,不忘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若再认真些就一定画得好!”这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WwW.133229.CoM在这样宽容的老师面前,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胆小的孩子,要鼓励他大胆画、不要怕画坏,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孩子会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久之,将具有独立创作的能力。

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孩子绘画的潜力。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类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现在的少儿美术教育往往更注重后者,专业技术的训练成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孩子的潜能受到限制,把技术混同于艺术,使教学成为毫无兴趣可言的机械运动。我认为,对少儿最好不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而适合进行放松的、自由的、鼓励发现的趣味练习,这也是培养孩子绘画兴趣的关键所在。如果对儿童进行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的绘画练习,就会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要求他,儿童就会为“不像”而苦恼,最终会因为“不像”而对绘画失去兴趣。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巩固,可以在少儿绘画中适当地进行以线为主的静物写生训练。既不失儿童绘画的趣味性,又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作一些有必要的衔接。在素描的初级阶段意在建立素描观念,不要进行长期正规的写生训练,应以短期小幅的画为主,画好的可能性更大,给孩子一种“马到成功”的感觉。但不能时时、事事都让孩子“马到成功”,因为兴趣的巩固需建立在绘画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孩子对绘画内在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使他们对绘画兴趣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多为孩子提供展览、比赛、交流、发表的机会。这种“赏识方式”能让孩子受到奖励和好评,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满足,做到了初步的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孩子自主创作的欲望强烈,绘画兴趣得以持续。

有人把“赏识教育”推至“无批评教育”,显然不合理。赏识教育应以表扬、肯定为主,批评为辅。在少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浅见。

用宽容、和善的心面对孩子,不要吝惜赞赏。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适时运用肢体语言。当孩子画画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也可采用将画全班传阅或是贴在墙上等宣传形式,让孩子感到成人对他的尊重、信任,使之充满信心。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鼓励孩子,但要具备耐心、方法得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时,批评是必要的,切记情急之中不加鼓励、反倒讥讽,用敏感的语汇如:“这么笨,别再画了”“你真没记性”等,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

适当把握赏识度。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但不等于孩子画得多糟糕也不去批评,盲目赏识。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懦弱或有攻击行为,以至于破罐破摔;反之,频繁的表扬和奖励也会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偏离,使学生对绘画本身的兴趣异化为对老师表扬的虚荣追求和既得的物质利益,从而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教师应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身心需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面对内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聪明、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帮助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作品,因人而异、避免用统一标准评判学生。调皮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偶尔也会画得不错,在常人看来这也许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或家长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及时肯定,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表扬我的画了”,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寓画好的标准还差远了”。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对绘画失去兴趣或缺乏信心。而貌似不经意地说句:“你进步了”“老师希望你画出更好的画”,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良好的效应,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实践证明,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赏识激发孩子,不但能开拓绘画题材的空间,有效激发少儿进行美术创作,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儿童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因此,该课题的研究价值不仅仅在于美术的本身。让我们慎重地对待每个孩子,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走好这关键的一步,使孩子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著《人类动机论》,《心理学评论》1943.

少儿文学论文第2篇

本文作者:陈晓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们可以看到叠音作为一种特殊的词语使用形式在儿童文学中被大量运用,存在着AA、AAA、AAB、ABB、AABB、ABAB等多种形式。在儿童文学中,叠音词语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相同音节的复叠使得儿童文学的语言自然而然地透出儿童式的稚嫩、童真,给人以儿童特有的“小”“、可爱”“、亲切”之感。儿童特别是幼儿,受自身语言生理机能的制约,本身就常用叠音词,儿童文学中叠音词的使用迎合了幼儿的这一语言特点,保留了“幼儿自然口语的原生状态”,“用最简洁、最自然的语言形式传达出了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意趣”(王金禾2009)。

另一方面,相同音节的复叠和谐了音韵,调整了节拍,或模拟声音、或描绘色彩、或状写情态、或摹写动作,使语言流畅、生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美感。比如,例(11)中的“喵喵叫”、“笑”、“哇哇喊”“、呜呜叫”,通过叠音的运用,既使得前后音韵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又是对猫和女巫声音的模拟、状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了狂风来之前的惬意、悠闲和狂风来之后的紧张、慌乱。例(13)中的“湿答答”、例(14)中的“黑乎乎”分别描述了小青蛙刚从池塘里跳出来的状态和小熊饼干烤糊了后的颜色,叠音的使用摹其声、绘其色,既显得具体真切,让人产生了相关形象的联想,读来又显得亲切可爱,儿童味十足。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为面向儿童的文学作品,其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语言也必然具有特殊性,必须是儿童所“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语言,必须具有“儿童味”。为实现此目的,儿童文学的语言必然受到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本文选从词语的使用这一方面对儿童文学的语言展开了讨论。从词语的使用形式上来说,叠音词的使用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具有多种不同的叠音形式,不仅使得儿童文学的语言显得稚拙、质朴,儿童味十足,而且和谐了音韵,调整了节拍,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美感。当然,限于笔者本人的能力,本文对儿童文学语言词语上的讨论只能是浅尝辄止,很多方面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少儿文学论文第3篇

2006年年底,看到了吴其南的新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方卫平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明天出版社出版)、朱自强与何卫青合著的《中国幻想小说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可以说,整个2006年(连同2005年末)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毫无疑问成为这一年儿童文学界不可错过的风景。这些著作还包括《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张之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论》(朱自强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文苑品评录》(张美妮著,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了儿童的文学》(金波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王泉根、赵静等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谭旭东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童话创作散论》(谢乐军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创作论》(王瑞祥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等。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在这些著作中得以阐释或被提出,甚至这些著作本身又隐含或生成了很多问题,儿童文学研究正是在对于各种“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越行越远。可以说,儿童文学研究在今年的确出现了“新的拓展”,而非重复性研究。

儿童电影有了“历史”

首先是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给了儿童文学界一个惊喜:是啊,早就应该有这样一本书了!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儿童电影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从1922年算起,中国儿童电影已经历了80余年的历程,虽然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关于儿童电影的论述,但大多零零散散、只言片语,即便偶有富有见地的研究也被淹没了,在大量的史中又难见儿童电影的踪影。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史论可以说是在这块空白之地上砌下了第一块砖。它不但留存了许多史料,而且梳理了学界对“少年儿童电影”的种种定义和印象,尝试着对中国儿童电影进行了最初的阶段划分和分类。虽然,像作者所说,由于“在电影理论上既孤陋寡闻,又缺乏理论素养和训练”,“书中一定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但是,无论作者本人和后来人对这块砖是多么地不满意,他们都要在这块砖的基础上往上垒,这个领域的研究也才能向着系统、严谨并极具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图画书的“狂飙突进运动”

整个2006年的下半年,儿童文学界甚至是所有关心儿童文学的人都被彭懿带着图画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宣讲激荡得热血沸腾。彭懿的研究经常是走在本土创作的前面。虽然最近几年,儿童文学界和出版界都相当关注图画书,但是能够熟悉图画书的历史、图画书的文本特征的人,却没有几个,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这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对很多人来说便是一部迟到的教科书:从结构到方法,从史料到评析。同时,在铺垫基础、展现图画书魅力的同时,彭懿也告诉了我们研究图画书的难度:从他对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拆页与散页、色彩、节奏、方向等方面的介绍便可看出,图画书的阅读和研究绝对绝对不是我们惯常的文字阅读和研究,它需要新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但是,就研究来说,彭懿的著作还仅仅是个基础,不过,是一个铺垫得比较规范、踏实的基础。

教育的文学与文学的教育

最近几年,随着语文教改的推进,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成为儿童文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标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就是使儿童文学重新走进语文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见《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我注意到王泉根教授在此用了“重新”一词。“重新”针对的是上世纪后半叶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分家”。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恰恰是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文学的教育功能被空前看重,儿童文学被直接表述为“教育儿童的文学”,也正是从这时起,儿童文学被从语文课本中剥离,也就是说,加强了文学中的教育性,削减了教育中的文学方式。所以,在今天,一批学者强调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不是儿童文学教育工具论的死灰复燃,不是号召作家本着“教育儿童”的目的去创作,而是正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亲缘”关系(而非同一关系),二者携手面对他们共同的对象――少年儿童。 王泉根、赵静等合著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这项工作的学理依据、途径和具体方法上都提供了一些参考。

现在,很多儿童文学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朱自强、周晓波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做了很多尝试,方卫平也因为参加《新语文读本》的编选,学术思路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对儿童文学的思考开始与当代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实际阅读生活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而我业已形成的儿童文学阅读趣味和评判尺度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性的打击和洗礼。”

幻想文学备受瞩目

在幻想文学这个称谓尚未流行,甚至这个文体的独立性尚未被意识到的时候,朱自强便在1992年发表了《小说童话: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敏锐地发现了童话大家庭中的异己分子,并将其命名为“小说童话”,对“小说童话”的语义、本体及艺术风格都做了一些探讨。1994年,他的《人类幻想精神的家园――论童话的本质》再次考证童话和幻想之间的关系,仍旧使用“小说童话”的称谓。但是在这之后,他已经明确使用“幻想小说”一词,如《论幻想小说与童话的文体区别》、《中国大陆幻想小说的沿革》。这种变化体现的正是我们对“幻想小说”(幻想文学)这种文体的认识和接受过程。在幻想小说大行其道并成为阅读宠儿的今天,朱自强、何卫青在新著《中国幻想小说论》里,对幻想小说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文体的“正名”和辨析,而是对这个文体在中国的源头、发生及其流变进行了考察,并直接进入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当中,以“幻想小说”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很多作品,包括许多被作为“童话”阅读的作品,新的角度展现出作品新的内涵。这部专著和彭懿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以及刚刚出版的舒伟《中西童话研究》,构成了目前对童话本体和幻想文学研究的主体,他们的学术观点各不相同。

作家作品研究有了新收获

说儿童文学缺少有分量的作家论,应该不会有很大的疑义。作家研究,特别是对与自己同时代的作家的研究,经常是件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事,但它又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研究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到的多是印象式的评论,或者与新书有关的时评,真正富有学理性、方法独到而得当并探究到作家心灵深处的研究并不多,吴其南扎实、恳切的著作《守望明天》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开拓。在对象的选取上,作者兼顾了小说、散文、童话和诗歌等不同的体裁,达到了“作者希望,本书虽只是一本作家论,但合在一起,能对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有一个大致的描绘”的目的。他所说的“这个时期”,也就是他一向关注的“社会转型期”。作为一部作家论,必然要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新发现、新阐释,吴其南抓住了韦伶写作中的“少女”,发现了《男生贾里》系列作品中“叙述者和人物的分离”,关注到“结构”在周锐童话中的重要性,等等,都显示出他丰厚的文艺理论储备,摆脱了印象式的批评,切入到了作品的细部。在著述中,能够感觉到吴其南对研究方法的注重,特别是在《班马:一个任命地走向儿童文学的东方精灵》一章中,面对班马这个特殊人物,他绕开生硬的切割,而是以札记的方式、对话的态度试图走进班马的精神。

重新认识“童话”

2006年岁末,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对童话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它在童话本体论和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两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不容忽视。对于童话本体的考察、童话与幻想小说(幻想文学)的异同、中国古代的童话存在等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中是比较零散和薄弱的,朱自强、方卫平、彭懿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舒伟的研究是一个继续,但却不是观点上的继承,这部专著使得之前几位的研究不再孤伶冷清,缺乏参照、对话和争论。舒伟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托尔金的童话观,在中与西、童话与神话之间做了深入的比较,并用托尔金的童话观来求证中国童话的源流。“人类基本愿望和愿望的满足性”,托尔金的这种童话观更趋向人类学的、统括的定义。但它是一种“童话观”,绝非是童话的“定义”。

舒伟对于童话和幻想文学的讨论有点“逆时而动”,如果他的这些考察成立,特别是对于托尔金的童话观和作品的考察,那岂不是有些“拨乱反正”的意味?但是,我相信,在今天,每个人的研究都是对答案的“寻找”,而非盖棺定论。观点的分歧恰恰证明了问题的重要性。彭懿在《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中,也以很大的篇幅阐述了托尔金的思想和作品,特别是他的“第二世界”,连同《中国幻想小说论》一起比较阅读,想必会生出很多话题。

舒伟对《山海经》和《西游记》的研究,不但是童话本体研究的深入,也延续了儿童文学界很久以前即有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童话(儿童文学)?很多人也会顺口说一句《西游记》是童话,但并非言之凿凿,似乎只是为争得个“祖上既有”的英名,舒伟在对《西游记》的“童话性”和“成长性”认定上却是认真而严谨的,那这是否是对《西游记》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像很多人注意到了《西游记》的成长小说特质一样?(见施战军《论中国式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报》2006/12/21)这本身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游记》在文体上是“童话”还是“小说”?舒伟对中国古代作品的这些阐释,其实也是他在儿童文学史观上的选择。这部著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带来的讨论也是很有价值的。

面对这些著作,我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之后,我们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梅子涵认为,“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应该说已经成熟了。几代人的相继努力,终于在今天,开始更为科学和完善”(见《中国儿童文学》2002年第1期)。在这个问题上,王泉根教授显出他乐观而实干的性格。他认为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正在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儿童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都出现了新的成果,在图画书、童话、幻想文学、科幻文学的研究上不断拓展。面对儿童文学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他更愿意去以实际的行动去填补。这是事实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批评的问题。方卫平认为现在的儿童文学批评真正富有批评锋芒和批评勇气的声音实在太稀缺、太微弱了。仔细想想,雷达在《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中对于文学创作的批评,何尝不适宜于当前的文学批评呢?但是,相比之下,儿童文学界显得更为严重。儿童文学理论资源的匮乏也是个时常被讨论的问题,在这些著作当中,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吴其南在写作这部作家论中坦言:“近年虽也读过一些学术前沿的理论,尝试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画虎类犬,感到还是在原来的思维轨道行进方便些。”王泉根认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之处就在于理论视野的封闭,我们经常是自说自话,缺少与西方的交流;二是在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上也亟需突破,目前关键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最近两三年,两本西方论著――《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和《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儿童文学论文中,明显地感觉到它们对于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启发。这么反复地引用是否恰恰印证了我们在理论资源上的匮乏?其次,为何我们已有的儿童文学理论没有这么强大的思想能量?我们已有的这些著作当中,有哪些能够成为我们长久的理论资源?

其次,在最近几年出版的各种论著中,可以说没有一本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哪怕是当代儿童文学史,原因何在?有没有必要?王泉根教授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正说明了研究者们的严谨。他认为,写作文学史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深厚的学术能力,要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作家负责,不能随便动笔写史。如果是就个人学术风格而言,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几本有分量的文学史或教程、概论,那也是很成问题的,毕竟,每个初学者都有这样的需要。王泉根教授介绍说,现在全国的初等教育学院就有80多所。我听到这个数字后想到的是,这么多学生在学习儿童文学,他们不需要较有权威性的文学史吗?初等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这么多从业的儿童文学教师依据什么来教授这些学生?

但是对儿童文学研究的抱怨,并非是对研究者的抱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之责任与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之少也有很大关系。专业人士的缺少便容易造成自我重复。每个人的学术思维是较为固定的,学术资源是有限的,精力也不是用之不竭的,这便使得很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上气不接下气,没有形成对这些问题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认识。比如,关于儿童文学的幽默问题和少年小说的问题,几位研究者的早期论文中都有一些思想的灵光,但是随着个人研究兴趣的转移,很快也就中断了,没有人续接上,当娱乐的、搞笑以及真正幽默的儿童文学大量出现的时候,当青春文学、成长小说和伪成长小说大量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和讨论要从头开始,而不是在已有的高度上继续走高,这些都是资源的浪费。

少儿文学论文第4篇

一、文化修养对少儿美术编辑的影响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一直都提倡着诗画同源,很多的绘画大师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在是画家的同时更是诗人、文学家。在今天,提高少儿美术编辑的文化修养依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由于这些综合文化修养的缺乏,使得他们解读文字信息并为文字信息定位恰当的视觉符号的功力稍有欠缺。当然要提高少儿美术编辑的文化修养也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少儿美术编辑都必须要能诗善文,而是要求他们能够结合本刊或是本报的特色和办刊宗旨,找准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在充分理解栏目特点和文字风格的基础上,用图画作出诠释和表现,使得直观、灵动、隽永的画面和深刻、准确的文字能够和谐、完美的达到统一,从而令整个刊物看起来有内涵、有深度、有艺术感染力。

二、文化修养有利于少儿美术编辑进行视觉优化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是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决定其生存的主要是其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等因素。而新兴的电视、网络等媒体更能给人以直观上的视觉冲击,作为传统媒介的纸质出版物想要抓住读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必须要充分的发掘自身的视觉潜能。现在的少儿美术编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进行一些版面设计工作,而是要在充分理解文字编辑所要传递的信息的基础上,将各种纷繁琐碎的文本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得文字信息与美术图片能够最优化的结合,更好的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的多元化,人们很多时候已经无法静心的进行报刊书籍的阅读。因而这就更需要纸质媒体除了要有深刻的文字内涵之外,还要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少儿美术编辑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视觉优化对文本就行二次艺术创造。这就需要少儿美术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也是少儿美术编辑必备的素质之一。少儿美术编辑对文本信息的在整合与视觉优化对整个纸质媒介的视觉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少儿美术编辑的视觉优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简单诠释,使文字信息与图片基本相符。简单诠释要求所选的图片与文字的主体要能基本吻合,如倘若文字中描述的是秋天的萧瑟,那么就要求所配的图片应该是落叶、荻花等能代表秋天特色的景物,而不是一派百花争艳、春光明媚的景象。用图片对文字信息进行简单的诠释是作为一个少儿美术编辑最低要求,也是少儿美术编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如果一个少儿美术编辑连简单诠释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那么所配的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也会对读者的整个阅读产生不良影响。

2.深入理解,用图片拓展文本信息。这要求少儿美术编辑有足够的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能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文本信息,并且还需要有准确的视觉符号定位能力。从文字信息中找准关键字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配上合适的、恰当的图画。少儿美术编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进行阅读训练,不断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理解和领悟文字信息的能力,并且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进行二次艺术创造,使得所选图画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3.超越文字,给予读者独特深刻的视觉印象。一个优秀的少儿美术编辑应该能够结合刊物的特色和创办宗旨,从市场定位、读者定位、栏目特点、文字风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再以自身独特的理解力对文字进行深入的理解并用图片信息加以诠释和表现,从而使创造出的视觉形象超出文字本身的内涵,给读者更深刻、更独特的阅读体验。

1.提高专业素养,丰富理论知识。少儿美术编辑除了要掌握美术

基础、色彩构成、透视学及一些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知识外,还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少儿美术编辑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美术设计专业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是前人创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包含着美术设计的艺术规律,能为少儿美术编辑的视觉创作提供理论知识基础。而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则可以在更高层次上的指导着视觉形象的创作。

2.建立广泛的兴趣,博采众长。少儿美术编辑要建立广泛的兴趣

爱好,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其他艺术领域的知识,从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如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装潢艺术、戏剧电影知识……从这些艺术形式中可以感受异曲同工之妙,得到触类旁通的启示。并且受众的思想意识通常都会受到哲学、心理学、美学、民俗、经济学和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作为少儿美术编辑,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的进行市场定位分析和读者定位分析,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好的抓住读者的眼球,得到读者的认可。

3.搜集资料,积累形象。少儿美术编辑要重视对专业资料和各类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人的思维能力的增强,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只有多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才能为创作提供灵感和形象。少儿美术编辑艺术形象的积累,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源自于生活实践,任何一项创作都是离不开生活的,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4.提高艺术技巧,发挥艺术个性。艺术技巧是使一幅作品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手段,它对于创造完美的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幅的作品的构思、立意都是需要通过艺术技巧来体现的。少儿美术编辑应该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掌握色彩、造型、美术字体等更多的能力。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老人即使到了晚年也坚持每天进行绘画练习,提高自己的技巧。熟练的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的保证,同时也是优秀的美编设计的保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晓燕.由“诗画同源”看少儿美术编辑的文化修养[J].科技与出版,2013(08)

少儿文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目的论 儿童文学 具体赏析 二者结合

一、目的论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目的论的起源及其内容

目的论最先是由弗米尔(功能派的代表人物)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提出的,其主张利用占据主要功能的部分控制翻译,它的形成经历了大约三个部分。第一个阶段是莱斯提出的,她坚持把原作作为翻译的中心,并强调翻译的基础要建立在内容、语言、交际都要与原文对等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对比她还提出,翻译的基础是文章的功能,不再是对等原则。之后,哲学家及文学家汉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翻译目的论――功能学派的奠基性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翻译伴随着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简单的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过程中碰到的理解性问题。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和读者的理解能力,从原文的多元化信息中进行筛选,这就说明,翻译不再是简单的――对应的语言交换行为。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就是功能学派对目的论的完善,虽然目的论的提出遭到了不少学者的批评,但是功能学派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反驳。

(二)目的论适用于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论很明显被应用在文学翻译上,这在一些比较流行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翻译目的论更多被应用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上,因为儿童的理解力和艺术鉴赏力与成年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用传统的观点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原文的信息具备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些知识对于外国的读者而言,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环境,因此需要译者根据翻译时的目的性做出合适的抉择,因此不同的目的造成的理解不同也是正常的。目的论依据上面提到的三大原则,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的功能特征,从三个不同的目的出发,为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了完美的辅助作用,具体实例在下面的介绍中会详细分析。

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现状分析

随着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时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儿童文学性质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成为高回报的行业之一。孩童时期是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不同年龄阶段用不同的材料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是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家长、教育专家、学者等也都在研究如何让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对国内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这就导致国内很多的出版集团和文学翻译部争相翻译优秀的文学作品。譬如在下面将要介绍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被翻译进入国内,因为其书本内容幽默风趣,人物角色生动可爱,场景和环境设计完美,受到了大多数儿童的追捧。其次,小说中还蕴含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及基本的语文语法结构,如果译者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些基本点,那么译文则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些具体内容,在保留原始风格的基础上突出这部小说的寓意。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应该时刻谨记翻译的核心目的是要让少年儿童理解文章的寓意,用很简单明了的语句结构生动地凸显原文的书本内容。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理解力和审美需求等特点,孩童时期的理解主要依据表面的文章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儿童文学翻译继续向目的论方向发展了。

三、翻译目的论在《爱丽斯漫游仙境》中的运用

(一)语言的准确性

儿童处于最初的学习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格外注意译文的表达方式。因此,儿童文学作品译文中不准确的表达方式不是对原文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赏析。即使功能学派的目的理论和对等理论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对等理论。

(二)句式的结构简单清晰

成年人一般在阅读时更加注重的是内容的深意,对内容是否有趣并不看重,与之相反儿童更加看重书本的表面内容,而不是文章的深意。如果书本内容无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他们就会把书扔到一边。过于冗长的书本内容只会给儿童的阅读带来压力和负担。因此,翻译文章时必须学会将一些过长的句断开转换为简洁明了的短句。

(三)语言的生动性

译文是否生动直接决定了文章是否会被大部分的少年儿童所接受,这是翻译的核心部分,有趣、活泼、色彩斑斓的内容可以吸引儿童的目光。这也就是目的性原则中的读者目的,译文的目的就是吸引读者。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时刻注意文章的生动性表达,在不改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对译文进行小范围的生动性处理。

目的理论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已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不断扩大着其影响力。如何正确地将目的论运用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也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理论知识,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完全摒弃对等理论,二者在某些时候可以结合在一起,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发挥翻译目的理论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具体内容、发源及其发展过程的简单探究,可以明确目的论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目的论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到翻译目的论对翻译理论的强大推动和促进作用。结合对《爱丽斯漫游仙境》中某些精彩片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译文的对照,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进行区分。德国的功能派学说提出的目的论在这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目的性原则”作为首要原则,需要在翻译时始终牢记。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幽默生动、趣味横生的语言技巧更能吸引儿童读者的眼光,激发阅读兴趣。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才更好地推动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媛.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与审美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02).

[2]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04).

[3]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少儿文学论文第6篇

一、从个人的童年文学经验出发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门类,每个成年人在自己人生的最初阶段都曾以不同的方式与儿童文学发生过联系。可以说,认识儿童文学的路径虽多,路途之长短曲直,探路之难易深浅各有不同,但个人的童年文学经验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儿童文学最为便捷的起点。童年生活中的文学经历呈现着多元的面貌。小时候缠着妈妈把已经听过好几遍的故事再讲一遍,跟着奶奶用方言哼一首歌谣,和伙伴们抢着读一本图画书,或是盯着电视里的动画片而忘了吃饭的时间,这些经历构成了许多人最初的文学经验,并成为我们童年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年人回顾这些经历时,却未必会把它们与“儿童文学”这样一个行业名词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会表示记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儿童文学的,却又能够清晰地说出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书的名称,可见,“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广泛认知的程度是较为低下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开始儿童文学的探寻之路。个人的童年文学经验可以让我们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儿童文学的大致轮廓,这种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的把握虽不太准确,甚至还有些偏颇,但因其具有亲历性的特点,所以较容易转化为个人继续探究儿童文学的精神动力,并可以为相关问题的思考提供有益的参照。当我们对自己童年时代的文学阅读深感不满时,就会去思考如何避免这种缺憾在当今孩子的身上重演。童年文学读物中所描绘的游戏情景、食物喜好、吹牛故事和当下孩子所热衷的文学阅读一经比较,就显示出时代变迁的痕迹,也反映着文学自身的发展动向,了解这一动向无疑将深化我们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个人的童年文学经验还有助于我们去观察身边儿童的文学生活状态,思考当下儿童对文学接受的环境和方式与前一代人相比发生了哪些改变,而这些改变中,哪些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哪些是优秀传统的流失。源自个人亲身经历的体验与思考可以使我们以更为自然的方式去亲近儿童文学,进而理性地认识儿童文学。童年的文学经历很容易被庸常的日常生活所蒙蔽,不少人的童年文学记忆处于“沉睡”的状态,需要一个“唤醒”的过程。陪伴自己的孩子进行文学阅读,与他人交流童年生活经历,都可能发挥唤醒记忆的功能。此外,阅读他人的童年回忆录也是唤醒沉睡文学记忆的重要途径。冰心、陈伯吹、严文井、孙幼军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在回忆录中常常提及童年时代文学阅读的种种经历,其中不少就涉及当时刚刚兴起的儿童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最近出版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的童年回忆书《我也有过小时候》中,就有不少作者小时候阅读儿童读物精彩而有趣的记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个人文学经验的回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随着记忆的自然衰退,很多童年文学经历难以被真实地还原,细节性描述失真的可能性更大。从另一方面看,童年生活还常常被赋予成人生活反向参照的功能,当我们对现实生活心怀不满时,往往会借助夸大童年生活的幸福感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疏解,这种心理状态自然也会影响成年人对童年文学经历的准确回忆。因而当我们在发掘童年文学经验这一宝贵资源时,也不可过度夸大其作用,尤其不应把它简单地视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通过与他人回忆的相互对照,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等途径,修正个人回忆中可能存在的失真状况。

二、对现实童年文学生活的观察

文学创作是作家将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文学构思转化为文字符号构成文本的过程,文本生成后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纸质媒介、电子媒介或网络媒介)使之成为可以被读者接受的文化产品,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做出审美、认知、道德等多维度的不同反应。与一般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样貌,儿童文学承载着成人对未来一代的人性期许,也体现着成人对儿童精神特点的认识水平,参与儿童文学建构的力量比一般文学要来得更为多元。成人作家既要发挥主体的文学创作才能,又要顾及与主体精神相去甚远的儿童的精神特点。儿童文学的读者接受不仅涉及儿童自身,教师的教育、家长的引导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的参与,也会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对儿童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相关社会现象的观察,是我们认识儿童文学的重要途径。大众传播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童年文学生活信息。童书出版的热络状况,校园里的文学教育活动,社会化儿童阅读推广的发展,家庭亲子共读的普遍出现,网络动漫对儿童阅读的影响,经典性阅读与娱乐性阅读之间的博弈等,都是各类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类媒体信息的关注与思考,为我们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认识儿童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就儿童文学创作而言,近年一些在领域已取得较高成就的作家开始涉足儿童文学。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为儿童读者创作了《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和《寻找鱼王》等一系列作品,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马原推出了童话作品《湾格花原》,此外还有赵丽宏的《渔童》、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阿来的《三只虫草》等。在纯文学受到网络快餐文化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这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寻求自我艺术突破的努力,也折射出当下童书市场的巨大感召力。知名作家开阔的文学视野、深厚的艺术积淀,必然会给儿童文学的艺术规范带来新的审美元素,影响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取向。启端于新世纪的国外图画书引进与推广,对中国的儿童阅读产生了深刻影响,图画书以其独特的“图文互补”式的叙事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富有艺术创意的图像信息享受到别样的文学接受乐趣。图画书的普及也使儿童阅读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以“读图”为主要特征的早期阅读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图画书为幼儿园各领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不少幼儿园教师也因此成为图画书的热心读者和积极推广者。同时,国外图画书的引进还促进了中文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从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图画书评奖项目“丰子恺图画书奖”和“信谊图画书奖”的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中文原创图画书的品质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有的作品的版权还被国外出版机构购买,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余丽琼编文、朱成梁绘图的《团圆》入选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以上所谈论的儿童文学发展动态在各种媒体中都有广泛的报道,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通过关注这些媒体信息,我们不但可以获知儿童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了解儿童文学美学风格的变化动向,对于从事儿童教育的教师而言,还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素材。媒体中关于儿童文学、儿童阅读的各种观点也可以为教师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对身边孩子文学活动的关注,是我们认识儿童文学更为直观的渠道。来家中做客的小朋友可能对书架上的某些书籍发生了特别的兴趣,通过观察和交流,就有可能获知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如果还能与小朋友的家长做进一步的交谈,则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阅读的态度以及亲子互动的情形。对于在职教师而言,教学现场本身就是观察儿童文学活动的便利平台。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小朋友对阅读材料做出的反应有可能超出教师原先的教学预设,此类“教学事件”正是我们观察儿童真实文学理解力的极好机会。例如,有的小朋友会认为《拔萝卜》这个故事中小老鼠的功劳最大,只有小老鼠来了,萝卜才被拔了出来。有的小朋友在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后,并没有被温馨的母子亲情所感动,反而认为是因为小兔子的身材矮小,才会在“爱的比赛”中输给妈妈,认为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这些源自教育现场的读者反应,为我们认识儿童审美心理与儿童文学文本内涵之间的多元关系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案例。

三、专业化的儿童文学知识学习

少儿文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儿童文学;夏洛的网

0引言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的德国,经历了几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构架,并在许多文体的翻译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儿童文学是文学分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的翻译同样也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内容。

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要关注译文的目的,译者要与源文作者或委托人保持联系,明确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重点;同时,译者还要兼顾译语读者或译文使用者对译文的要求,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如此,译文不再被看作是源文的“复制品”,而是被看做独立的目标语文本产品,只要译文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就是值得认可的译文。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关注的重心从“对等”转移到了翻译的功能和对翻译决策的解释方面来,为人们对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和动态地处理语言文化问题。

2儿童文学翻译

所谓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儿童文学在我国的创作历史较长,但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其发展和研究较都比较滞后,儿童文学的翻译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的关注的不断重视,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投身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儿童文学的翻译除了要保持源文所要传达的基本含义之外,还要更多关注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能力,词汇和句式的使用都要简单化,保持语言的趣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渗透一定的人生道理,有利于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夏洛的网》译本分析

3.1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中词汇的使用要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避免出现生僻晦涩,或者过于书面化的词汇,看下面一个例句:例1:“IworryaboutFern,”shesaid.“Didyouhearthewaysherambledonabouttheanimals,pretendingthattheytalked?”(E.B.White,2008:48)“我为弗恩担心,”她说,“你听到她嘟噜嘟噜谈那些动物了吗?说得好像他们会讲话似的。”例1中将ramble一词翻译成叠词“嘟噜嘟噜”,而不是相对文学化的“漫谈”,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习惯,避免使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影响理解效果和阅读兴趣。

3.2文学因素

在翻译儿童文学时,除了要保证语言传递的准确性以外,还要保持其文学性的存在,整个句子或段落的连贯性和语义的传达要完整,而且要充满趣味性,看下面一个例句:例2:Sowhilethechildrenswamandplayedandsplashedwaterateachother,Wilburamusedhimselfinthemudalongtheedgeofthebrook,whereitwaswarmandmoistanddelightfullystickyandoozy.(E.B.White,2008:12)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哒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源文句子是一个由while引导的长句,其中又包含一个由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如果单纯地直接翻译,会对小读者的理解产生困难。任溶溶先生采取的措施是将长句拆分成短句,并且增加叠词的使用,不仅完整传达了源文信息,而且保证了其文学性和趣味性。

3.3文化距离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文化距离的问题也是对译者翻译水平和能力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来看任溶溶先生的处理方式:例3:“Ithink,”saidthegander,“it’steedoubleeedoubleeedoublerrdoublerrdoubleeyedoubleffdoubleeyedoubleseeseeseeseesee.”(E.B.White,2008:77)“依我想,”公鹅说“‘了’字是一横一钩一竖一钩,最后这个钩要长,然后跳过去到‘不’———‘不’———‘不’……”此句中要求译者传达的是中文汉字和英文单词之间的差异,任溶溶先生直接将源文中的字母转换成了汉字的笔画,不仅保持了源文的意义,而且用词简单易懂,表达清晰明确,有助于小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溶溶先生翻译的《夏洛的网》充分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了恰当的翻译策略,通畅易懂,充满童趣,充分体现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White.E.B.Charlotte’sWeb[M].ShanghaiTranslationPublishingHouse,2008.

少儿文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大理 少数民族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68

Abstract Dali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minority culture of Dali children's education value analysis,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ception,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four aspects of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which fits in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ontent when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o on how to sele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Keywords Dali;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ourses

1 大理少得褡逦幕的内涵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是唐中叶至两宋以洱海流域为中心的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政权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大理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大理地区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大理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音乐与舞蹈,体育与游戏、传说与童谣、历史与名胜、饮食等内容。

2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儿童教育价值分析

2.1 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体育活动和民间游戏都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涉及了走、跑、攀、爬、跳很多基本运动能力,同时使幼儿的大小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体育活动中的跳马(也称跳山羊)、跳“铁门槛”、跳花盆和民间游戏中的跳皮筋、老鹰捉小鸡锻炼了儿童的平衡力、反应速度。同时体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学到很多基本动作技能,如体育游戏游戏“舞龙”包含了走、跑、蹲、钻、爬等多项基础动作,有些体育活动是通过模仿鸟兽的神态创作而成,取法自然、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又能够愉悦身心。

2.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化内涵丰富,无论从科学、语言、艺术或是社会领域看,大理少数民族文化都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首先,大理少数民族化中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中的图案涉及了许多几何图形,如扇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能够提高幼儿的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其次,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说与童谣经过大理人民群众的锤炼与筛选,节奏明快、富有韵律,能够促进儿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有,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童谣、传说故事、民俗节日、少数民族建筑和饮食都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地理知识,幼儿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活动直接或是间接的了相关的知识,扩展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最后,大理少数民族的民间游戏中、服饰工艺活动中、建筑活动中有很多的建构游戏和造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了,并逐步增强了想象、思维和表征的能力。

2.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理少数民族工艺和服饰中涉及了许多色彩搭配的原理,幼儿通过认识、欣赏和制作工艺品和服饰,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色彩美,也能学会一定的色彩搭配;还有工艺和服饰中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幼儿在欣赏和制作工艺品、服饰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图案美,并学会一定的装饰技能;再次,从少数民族传说与童谣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其中词语美和音韵美,提高幼儿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大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节奏感强,易于幼儿表现。

2.4 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

无论是大理少数民族的传说与童谣,还是少数民族的民俗与节日中都蕴含着尊老、勤劳、勇敢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传说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了解大理的传统美德,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继承大理的传统美德。同时教师通过开展与大理民俗(如三道茶)和节日有关的活动(如火把节),让幼儿了解和继承大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