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6 18:39:59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第1篇

第一类为带有成套性的技术这包括石质急流滩、石质汉流滩、沙卵石滩、支流河口和日调节电站下游航道整治技术.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从滩性分析方法入手到整治原则确定、整治措施选择等,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第二类为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这包括消滩水力指标的确定方法、泡高计算公式、泥沙矢里输移公式、乘峰通航计算公式、块石稳定结构计算公式、水面线计算的改进方法等等

第三类为专项技术.包括散抛石坝防冲毁措施、土工织物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和山区河流水面线计算软件等。

成果应用于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广西段贵州段、赤水河航运建设工程、汉江漩涡至安康航运建设工程为这些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成果的应用对于规避西部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失败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保证航道整治建筑物的安全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延长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起到关键作用。

技术创新程度

就山区河流中各种类别的滩险以及支流河口、日调节电站下游河段的航道整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形成了具有成套性的创新技术,特别在支流河口整治技术、日调节电站下游滩险整治技术、石质汉流滩整治技术、整治水位确定方法、整治线宽度二维计算、一坝整治短过渡段浅滩坝位确定方法、坝头局部冲刷坑预测方法、通航汉道需加大分流量和锁坝高度的确定方法散抛石坝的水毁机理和防毁措施、沙卵石位置函数、泡水成因和泡高计算、水面线计算改进方法和计算软件、消滩水力指标针算、反映床沙位量特性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及泥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泥沙矢量输移公式、三维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电站下游不满足设计航深延续距离的估算公式、乘峰通航的调度计算公式、流速安全系数的概念、丁坝坝头块石稳定结构的计算公式、坝体渗流条件下丁坝回流长度计算公式等实现全面创新。

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

项目的研究成果同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相比总体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汉流滩整治的流量负反馈原理、支流河口段航道整治技术、日调节电站下游的追峰通航计算方法和整治技术、整治线宽度二维计算、散抛石坝水毁机理、沙卵石位t函数概念等都处于国际的前列。项目的经济等指标也位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土工织物应用、散抛石坝防毁措施、支流河口整治技术实现干支直达等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投入产出比超过10.而且对保护环境不受大的人为破坏十分有益。

技术创新对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项目所研究的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成功率及至消饵失败风险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工程的维护费用这对于提高水运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增强水路运输在交通行业的地位非常有益。已获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及对未来交通持续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投入工程建设后到目前为止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365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约为5.6亿元。技术的使用对于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工程维护费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护环境等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对改善贫困山区的交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研究项目所依托的工程均位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山区.区内多民族共居.资源丰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发展内河航运打通沟通东部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优势,对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环境、自然和资派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形晌:

由于水路运输依靠的是天然河流.不占用耕地.特别是航道建设属于弱环境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研究成果中利用河道内的沙卵石充坡土工织物用作坝体材料可改变目前的石料开采.更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益;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河流航道条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采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优的航道条件.由此对环境、自然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利用河流发展航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符合环境对人类活动的要求.而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极大提高了水运行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的诸多方面.解决了诸如列入规范的汉流滩整治技术、散抛石坝的水毁问题、泡水的治理问题、整治线宽度的二维计算问题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学科的发展进而对工程建设的技术推动都已经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整治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47-01

现代新技术具有平台化、数字化、多向化等教学特征,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政治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并能够实现知识单向传授者向多元教学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将单一、机械的政治课堂转化成多向互动、多元教学的知识殿堂。在这样的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够激发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政治学习欲望,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1、课堂模式单一。笔者纵观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状况,发现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机械性较强,因而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趣,使得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极大受挫。我国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严重,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教学功利,从而使得学生这一教学主体难以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单向灌输思想政治知识点,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教学惰性较强,难以实践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措施,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政治知识点,教师也在消极传授理论知识,教与学难以实现双向互动。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题海战术,,而问题针对性往往较差,使得高中生对高中政治课堂的厌烦感日益增强。

2、缺乏教学重点区分。高中政治教学教材内容抽象、复杂,且常与人文道德、时事政治、国家政策、公民权利等内容紧密联系,而高中生由于其他文化课学习压力较大,与社会生活缺乏联系与沟通,从而在政治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着较大难度。部分高中政治教材知识点所涉及的理论年代背景较为久远,且时空地域局限性较强,大部分政治教师难以利用高效教学措施与教学语言进行课堂讲述,使得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难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教学问题也日益加重。在当前政治教育环境中,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与理念束缚,在课堂上仍然采用落后的图表分析、表格展示、语言阐述等教学方法讲解高中政治知识点,不仅在教学内容上难以实施深度教学,政治教学重点与难点也缺乏有效区分,使得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思路混乱不清, 对高中政治课堂知识点的重难点把握能力较为缺乏,从而难于形成完整的高中政治理论学习体系,获得较高的高中政治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的整合优势

1、教学技术性明显。信息技术具有典型的数字化、产业化、互联化等技术特征,高中政治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教学相结合,不仅让高中政治理论探究教学课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技术指导,更让高中政治教学摆脱了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融入了现代新型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工具,使得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师在课堂上能准确实现教学双向互动,脱离高中政治探究教学瓶颈。

2、转化学习模式。高中政治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政治探究教学,可以有效转换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策略与模式。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影响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不能陈旧于传统“听课学习、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学习模式,要向“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转化。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信息技术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多元化与互联化,给予高中生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与知识探索渠道,让学生们增强政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学习思维,从而逐渐形成完整的高中政治学习体系。高中教育阶段必须注重对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与锻炼,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养成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要有充分的理论思想交流与沟通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下,及时、高效汲取政治教学知识点,使得学生不仅具备了强烈的政治求知欲望,还充分提高了政治学习能力,进一步完善政治学习体系。

3、深化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不断推行苏素质化进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高中教育体系。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的教学结合,给予了学生培养人文思维、时政素养、政治学习能力足够的教学空间。在传统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难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个性化教学,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引导与资源整合下,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被不断激发,教师也能够较好的贯穿创新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整合措施

1、搭建探究整合平台。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渠道搭建政治探究平台,让学生们摆脱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困境,而积极投入到政治知识理论探索中去,实现学习结构模式的优化与转变。

比如,在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政治教学课堂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等多项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时政化资源平台上进行政治探究,提高探究课的教学效率。

2、推进网络教学。如今,我国已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的教学意义日趋重大,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政治课堂上不断推进网络教学,构建高中政治教学网络平台,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广泛接受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比如动画、视屏、音频等等。在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进下,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才能够被逐渐激发,学习体系也更加显得科学化、人性化与逻辑化,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高效推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高中教师要紧跟现代化教育潮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相整合,优化政治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整治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思想政治课程;整合方法

如何实现信息资源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奥秘,建构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切实推进思想政治课的现代化教学,是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深化信息资源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思想政治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解决整合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超越这种困境已是当务之急。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有以下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理论,力促教育创新

1.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乃是人类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性的、观念性的理性认识,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认识、教育理性、教育主张、教育信念等密切相关的源自对教育现实的体察和反思。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性的以及多样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2. 充实教育理论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更要不断补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理论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理论,以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能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3. 力促教育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创新教育,力促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教师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明确整合内涵,把握整合目的,优化整合过程

1. 明确整合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并非将二者简单生硬地机械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以物化形态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使其作为一种要素有机融合到政治教学中,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多样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增强教学时效性、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学习。

2. 把握整合目的

笔者认为整合目的有二:一是借助课程整合,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各种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二是通过课程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便捷、多样、形象、直观等优势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切不可将信息技术片面视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展示工具而忽略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训练。

3. 优化整合过程

对课程整合内涵和目的的明确和把握为课程整合的顺利推进指明了方向,而过程实施的优劣则是整合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评判标准。优化整合过程,教师要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仰,敏锐政治洞察力,辩证分析时政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深刻理解课程整合内涵,把握整合目的,切忌将课本内容不加选择地堆砌到教学课件中,使教师这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转变为课件播放者;结合网络、教材、师生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教材和师生之间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教学系统。

三、提高信息素养,搭建资源平台,改革评价体系

1. 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教育理论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整合的前提。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政治教师加强计算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文稿演示、互联网、多媒体软件制作等相关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培训,使其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网络习惯,借助网络查阅学习资料,浏览健康网页开阔视野。

2. 完善资源体系

一方面,要进一步搭建网络教学软硬件应用平台。政府要加大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人才和技术的投入支持,促进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完善建设,在网络教育信息领域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教育软件开发基地。另一方面,构建政治学科内教学资源库,分模块和专题两类,便于检索应用;构建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加强学科间联系;构建校际间信息资源库,加强校际联系。

3. 改革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学生评价是目标取向的,注重结果,而新评价规则倡导过程取向和学生的主体取向,倾向于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进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迅速发展,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身心健康发展弊端,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本文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信息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的成果,(课题号2003-JS-008)。

参考文献:

[1]赵惜群,翟中杰. 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

从传统到网络[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2):104 -109.

整治技术论文第4篇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时事性、概念性、枯燥性的特点,推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整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就是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整合的产物。

1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产生、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等相关的技术与手段,具有开放、灵活、交互、共享和协作等优势。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展提供了极大方便。

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是新课程的重要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媒体演示、互动、辅助等方式,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及采取影音互动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课本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开展式、拓展式、互动式教学,才能不断深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海量的多元化、特色化的信息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特别是通过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辅之以个性化、特色化、趣味化的案例,能够极大地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载体进行教学和学习互动,还可以通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网站进行网上教学、网上互动、网上研讨等,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客等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接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整合的原则

坚持围绕目标 尽管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辅助教学功能,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过程中,必须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找出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确保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的辅工具。因而教师必须围绕“双基”教学要求,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学情”的调查和分析,根据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理解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特别是要着眼于强化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特色化、趣味化以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

坚持务求实效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整合,必须把务求实效作为重要原则,牢固树立“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初中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必须有利于构建主导和主体“双主”教学结构,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坚持务求实效原则,还必须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加强对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

3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融合的策略

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融合,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投入是基础,因而学校必须着眼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化水平,大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学校要大力加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和环境,为初中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奠定重要基础。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信息资源库建设,创造条件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网上论坛、微博客等互动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信息化平台。

提升教师信息素质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融合,必须提高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初中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理念以及信息应用能力等信息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

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脱产学习与岗位培训、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积极培养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使教师不仅成为技术应用者,更使教师成为技术设计者,以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推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整合。

强化师生教学互动 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融合,除了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媒体等形式进行教学外,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着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同时提高学生的科技信息应用能力。强化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必须从过去的主体转变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4 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强化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围绕目标、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提升教师信息素质,尽快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露.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3(6):96-98.

[2]孙德宝.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学周刊,2012(25):138.

[3]王继文.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170.

整治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敌托邦

Abstract:AndrewFeenberg,themainrepresentativeofthenewgenerationofFrankfurtschoolintheUnitedStates,broughtuptheCriticalTheoryofTechnologythroughanalyzingtheinsufficiencyofearliertheoriesoftechnologyandturningthefocusoftheFrankfurtschool''''scriticismfromabstractsocialcritiquetocommontechnologicalfacts.Thistheoryisdiscussedintheperspectiveofitsbasis,targetvalue,theoreticalcore,methodologyframeandthemeofcritique.Amongthemthetheoreticalbasisisanalyzedforthatthetechnologyisinadilemmaoverbeingacceptedorbeinggivenupasarguedintraditionalphilosophyoftechnology;thetargetvaluereferstohumanbeing''''sliberationandthetheoreticalcoreistherationalizationofdemocracy;themethodologyframeisthatusedtostudythetechnologyonthebasisofsocialconstructivismandthethemeofcritiqueisfarewelltodystopia.

Keywords:AndrewFeenberg;criticaltheoryoftechnology;Frankfurtschool;dystopia

安德鲁•费恩伯格(AndrewFeenberg)是马尔库塞的学生,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他从传统法兰克福学派抽象地对社会展开批判转向对社会中最为常见的技术现象展开批判,提出了技术批判理论,并自1991起在十年中写下了“技术批判三部曲”:《技术批判理论》(1991,2002年新版本《改造技术》)、《可选择的现代性》(1994)和《追问技术》(1999)。本文将从理论基础、价值目标、理论内核、方法论框架和批判主题等方面剖析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内涵。

一、理论基础:在“接受”和“放弃”之间

技术理论是对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系统观点。学术界存在多种技术理论,如技术工具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等。这些理论相互交叉,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美国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AlbertBorgmann)在《技术和现代生活的特征》(1984)[1]一书中,把以往的技术理论归纳为技术工具论和技术实体论两类。技术工具论把技术视为时刻准备服务于它的使用者的“工具”,它自身不包含价值,是价值中立的,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同样的效率标准。技术实体论则认为,技术构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将整体社会重构为一个控制对象。这个系统具有扩张性,最终将侵入每一个前技术时代的领域,形成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这样,技术就不仅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力量,能够冲破所有传统的和现存的价值体系,进而变成一种环境和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所无法抗拒的“天命”。在技术面前,人只有两种选择,或者退回到传统,或者接受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费恩伯格借鉴了这种分类方法,并在分析这两种技术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他的技术批判理论。

在费恩伯格看来,尽管技术实体论和技术工具论有许多不同点,但它们对待技术都采取了“接受或者放弃”的态度。可如果技术仅仅是一种不关心价值的工具,它的设计和结构就不是政治争执的问题,只是它的应用范围和效率问题;而如果技术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载体,我们就会由于或者追求把技术推进到非理想的状态或者退化到一种更原始的生活方式而受到谴责,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改变它,因为在这两种理论中,技术都是命运。工具理论视技术为其他社会方面所建立的价值的颠覆者,实体理论则把一种自主的文化动力归因于超越了所有理论传统中相对抗的价值观的技术。它们的根本症结在于把技术看做一种既成的事物,看做不能改变、只有接受或者反对的事物,这正是众多试图通过对技术设置道德的或政治的限制以创造出一个有着根本不同形式的工业文明失败的缘由。

正是以对这两种技术理论的批判为基础,费恩伯格提出他的技术批判理论,并声明其目的是“在一个近乎单向度的技术世界中找寻一种识别并解释内在张力的方式”[2]106。受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思想的影响和社会建构论的启发,费恩伯格把技术安排构想为以类似于按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座架”建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产生实践,形成认识的顺序。从不同的技术安排中和不同的观点中涌现出不同的世界,它给人类的某些方面以特权,也使其他方面处于边缘,这样,技术既不单纯是工具,也不是独立的工艺系统,而是非中性的社会性产物,是一种悬置于不同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的”(ambivalent)发展过程。不仅在技术的使用中,而且在技术系统的设计中就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的价值。因此,技术“不是一种命运,而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它是一个社会的战场,或者用一个更好的比喻,是各种因素相互争论的产物(parliamentofthings),各种文明的替换物在它之上,进行着论争并作出决定”[3]13。技术的生成过程就是技术的价值负荷过程。

费恩伯格把技术的批判理论与工具论和实体论作了比较,认为它与后两种理论分别都有一致之处,是对后两种理论的超越。首先,批判理论同工具论都拒斥埃吕尔或海德格尔的宿命论,在技术的胜利面前,它没有绝望,也没有要求人的精神从远离社会的如宗教或自然的领域里复活,而是设计出一条介于放弃和乌托邦之间的道路。当然,它必须跨越将激进知识阶层的遗产与当代世界的技术专业知识分离开的文化障碍,并解释如何重新设计现代技术,以便使它适应一种更自由的社会的需要。其次,技术批判理论认为技术命令(technicalorder)不仅仅是一定量的工具,而实质上以或多或少的“自主的”模式构成这个世界,统治阶级和精英们的价值和利益正是在理性化过程中和机器的设计中甚至在这些过程确定一个目标之前就确定好了,从而正如马尔库塞早就提出的那样,技术理性已变成了政治理性,它介于意识形态和技术的界面,代表了一定阶层的价值观和利益。

二、价值目标:人的解放

费恩伯格明确地把技术批判理论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的范围之内,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最早确定了这个方向。他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思想家一样,把马克思作为批判理论的开山,并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景气的形势下宣布自己是“新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目标就是“人类解放”,而他在对技术的批判中始终贯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这个价值目标。

这种理解与马克思哲学的传统是一致的。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马克思那里,尽管“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4],但“人类解放”绝不仅仅是“政治解放”,它不仅仅使人成为“物的依赖关系”下的自由个体,而是指人类最终摆脱心灵的束缚和阶级压迫后的全面的解放。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批判了当时把“人类解放”等同于“政治解放”的观点,认为“政治解放”只是从形式上获得自由,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而“人类解放”则包括摆脱思想束缚,打碎精神枷锁,必须消灭私有制,以获得“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5]。可见,马克思之“自由”同鲍威尔等人所说的政治解放并不相同。

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对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表现出来的人对物的全面依赖展开激烈批判。霍克海默从一开始就把“批判理论”称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理论源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其目标并非仅指增长知识,还在于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在马尔库塞看来,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人获得解放,马克思的基本观念是人的实现,由此才产生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把革命的目的看做是改变下层大众的贫困生活状况,使工人获得今天资本家所拥有的财富,在马尔库塞那里,革命是要解放在工业社会被压抑的人的否定向度,恢复原本属于人的本能的方面,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改变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性质,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由于马尔库塞的革命的动因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他的革命理论中也就有着不同于前者的革命主体和革命道路。

费恩伯格曾于20世纪60年代师从马尔库塞并研读海德格尔的思想,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一起探寻社会革命的组织和道路问题,他直接承继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价值理念,试图寻找使工业社会发生激进变革的方式,以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压抑的人的潜能。具体说,就是通过技术理性的重构,重现技术的解放潜能,使那些受到压抑的人的利益得以实现,这样,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就从技术哲学转向技术政治学,从技术的民主化引出社会的民主化问题。

三、理论内核:民主的理性化

尽管技术成为现代问题之源,但技术问题的始作俑者却是理性的分化导致的技术理性对现代社会的统治,由此对理性的批判不仅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共同的主题,而且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是整个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批判主题。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受韦伯的影响,他们对“理性”的理解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哈贝马斯“技术理性”和“交往理性”的二分法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费恩伯格同样以对“理性”的批判与改造为基础展开其技术批判理论,进而建构起他的技术民主化和可选择的现代性理论。不同的是,费恩伯格对“理性”的批判与改造既不像早期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在纯粹的思辨哲学领域中进行,也不像哈贝马斯那样在语言哲学的领域中进行,而是在技术政治学的视域内展开的。他提出,传统技术哲学认为技术理性只关注效率,从而人为地造成客观理性与主观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其实,现实世界的多样性注定了理性的分化具有相对性。

在费恩伯格看来,技术理性并非只包含单纯的效率(即科学理性),而且包含了社会意义和文化视域两个方面,技术并非既定的事实,而是等待确定的未成事物,它既可能保护等级制度,也可能用来建立民主制度,费恩伯格把后者称为“民主的理性化”[6]或“颠覆的理性化”[7]131,以取其对现实社会的否定与颠覆之意。这种否定与颠覆恰是理性的本质功能,与马尔库塞所说的技术理性的“单向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民主的理性化”始于技术本身的后果,始于围绕技术媒介而推动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正是这种行动坚守技术民主化的许诺。技术政治学预示了这样一个世界:在其中,技术作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社会“法规”,将从这些新型的公众的协商中产生。“民主的理性化”是实现那些被系统忽略或拒绝了的技术潜能的附属方案的结果,为使技术民主化提供了可能性。“技术民主化”就是扩大技术行为参与者的利益范围,要求对那些缺乏金融资本、文化资本或政治资本的社会角色开放技术设计过程。技术的民主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设计上的民主化,另一个是在技术行为中的外行和专家、客体和主体间权力分配上的民主化,费恩伯格称其为“深层民主化”[7]142,以区别在法律程序中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改变技术领域中现实的权力关系的变化。

从“民主的理性化”到“技术的民主化”是一个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民主的理性化”表现在技术的设计过程中,是对技术理性的修正与改造,这是思想上的改造,而“技术的民主化”则是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是把理论物化的实践过程,是具有民主特征的技术现实化的过程。理论的先在性反映出人类行为的能动性。

四、方法论框架:社会建构论

的技术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批判理论经过了60年代的“秘密希望”和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由于左派力量的减弱而出现“新的冷静”,进入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新时代。社会建构主义对技术的经验研究给予费恩伯格以启发,使他在总结哈贝马斯和马尔库塞的争论后意识到,尽管马尔库塞的许多观点仍然很有道理,但哈贝马斯对他的思辨基础的怀疑却也表明马尔库塞的理论基础即“技术合理性的两个方面”的理论过于抽象。这样,“与其简单地回到马尔库塞最初的阐述,或许,不如在一个更可信赖的框架内重新建构他的批判理论的各个要素”[2]70。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正给费恩伯格提供了这样一个方法论框架[8]。

技术研究提供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原则,如技术设计的“待确定”原则、人工物解释的灵活性原则、对称性原则等,这些原则内含于费恩伯格对技术的理性批判、本质批判、民主政治批判和整合现代性的全过程。研究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会感受到他的理论体系中处处充斥着浓浓的建构论色彩。他的整个理论体系贯穿的就是一种“批判”与“建构”共存的框架模式,而他批判理论的每一部分都运用了建构论的方法。比如,费恩伯格在对技术的理性批判中运用了拉图尔的“待确定”、“授权”、“社会图景”和“技术图景”等概念;在对技术本质的批判与建构过程中,他提出了揭示技术本质的“技术解释学”,并以技术人工物的“待确定”原则和行为者—网络理论的“对称性原则”为方法把技术本质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不可分割的层次;在对技术的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时,他改造了社会建构论不涉及政治问题的局限,将其改造成为一种“政治学的建构论”,与西蒙栋的“具体化”理论整合在一起,提出了“第三种对称”作为其“民主的理性化”的理论基础,以“深层民主化”的纲领替代技术统治论;在构建“可选择的现代性”的过程中,他运用“人工物解释的灵活性”原则,提出了技术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辩证法。

从总体上看,费恩伯格对技术的理解贯穿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面对别人对他的理论框架的质疑,费恩伯格声称自己并非完全放弃对技术的本质追问,而只是要避免技术本质主义者的局限。他在对技术本质主义的批判中借鉴了社会建构论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整个理论都转向社会建构论。他认为建构论对技术的研究也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其狭隘的经验论以及对技术的本质,对政党、阶级以及现代性等宏大问题的忽视,对技术问题的研究需要把本质主义的技术观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整合到一起。

五、批判主题:告别敌托邦

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这就是在剧变和因特网在全球的兴起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工业社会进行激进变革的可能性。以往的批判理论对技术的理解基本上属于一种敌托邦(dystopia)的观点,其技术态度过于悲观,从而出现“渴望成为原始人”的文化病症[9]。费恩伯格提出,不能从技术之外去寻找走出敌托邦的途径,因为如今技术无所不在,它已构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从技术文化的内部向前”才能推进这个问题的解决[10]。他通过思考传统批判理论的得失,同时也是受马尔库塞理论和社会建构论理论的启发,提出应当对技术理性的生成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它的构成要素,进而把握其本质内涵。

费恩伯格通过对“利益”概念的分析指出,技术活动中不同参与者的利益要求不同,他们对技术的形成都能产生影响。这样,在众多可能的构成基础能够产生出有效履行其职能的作业装置的意义上,技术是“待确定的”(underdetermined)。包含在设计中的不同行为者的利益表现出细微的差别,因此效率不是一个能够解释所有可选择设计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那么是什么制造了差异呢?答案是在问题的界定及它的解决中的社会选择干预。技术具有社会相关性,技术选择的结果是一个支撑一种或另一种有影响的社会集团的生活方式的世界。因此,技术的合理性不仅包含了普遍性的因素,还有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内容,这正是马尔库塞想表达的,技术合理性的概念不能等同于效率和控制的形式概念(“技术图景”),而是必须有一种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的目标指向模式的内容(“社会图景”)的思想。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技术理性即费恩伯格创造的“技术编码”范畴。技术的“社会图景”因不同的社会而异,从而理性化的普遍原则是不存在的,“特定的理性化一直受到偶然的利益而不是普遍原则的推动。它是从不同的理性延续下来的,而且理性化总是可能的,这就是说,理性化在当前社会中采取的形式并非它们的唯一的形式”[11]。既然技术的效率原则本身不足以确定一个独立的技术设计,社会的利益在技术发展中起到持续的作用,因而其他的选择也是可能的,就是说,技术编码的社会建构性导致其变动性,甚至在一个物质的设计完成之后亦然。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编码也会不停地与社会相整合,它导向不同的使用,甚至可能导向对材料的重新设计。

技术编码就是技术(合)理性。费恩伯格通过对“技术理性”内涵的重新阐释,批判了传统技术哲学将“理性”抽象化、神秘化的不足,不仅揭示了技术理性的现实根源,还打开技术黑箱,揭示了“技术理性”成分的多样性。这就为改造技术并进而使技术民主化提供了可能。这同样意味着,要改造技术,必须首先改造技术理性,而要改造技术理性,首要的是使人的思想发生改变。因为技术是人设计、使用的,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集团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费恩伯格和海德格尔在思想上有相同之处,这就是都强调人的思想改变的先在性。先有技术思维的改变才能导致现实技术的改变。这样,先有技术理性的民主化,才能使技术本身实现民主化。

当代西方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承认启蒙理性的分化对现代社会的基础地位,并由对“理性”的否定和怀疑直指对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CD2]现代性。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批判,而是以他对技术本质、技术理性的理解为基础,建构更加合理的现代性理论。这样,尽管他的理论侧重于技术批判,但并未局限于技术本身的改造,而是要扩大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以发挥人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性对话并创造性地使用技术。他明确指出,民主的技术政治学的本质在于扩大设计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说,在技术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相互交流对技术的需要和设想,以使技术反映更广泛的人的利益,从而建立一个使技术的进步服务于交流的进步的民主社会。这正是费恩伯格所构想的新的民主的技术政治学的本质。可见,费恩伯格关注的是“以技术为媒介的制度的民主化”[3]153,这与传统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甚至包括哈贝马斯对建立规范制度的强调这一理论特色都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BorgmannA.Technologyandthecharacterofcontemporarylif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4:9.

[2]陈凡,朱春艳.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3]FeenbergA.Transformingtechnolog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4]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43.

[5]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6]FeenbergA.Subversiverationalization:technology[EB/OL].[2008-03-10].http:∥www-rohan.sdsu.edu/faculty/feenberg/Subinq.htm.

[7]FeenbergA.Questioningtechnology[M].London:Routledge,1999.

[8]安维复.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6):33-38.

[9]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M].陆俊,严耕,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5.

整治技术论文第6篇

一、“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的整合是国家课程的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置于社会生活现实的主题之中”。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政治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成为必然。

2.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的整合现代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理解、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及时、迅速、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适时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的整合是政治课改革的要求

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理论较多,部分内容枯燥乏味,教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度较大。在信息技术化的大潮下,思想政治课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真正发挥其实效,无疑成为摆在我们所有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列宁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树之长青。”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中阐释理论,用理论去认识实际生活,才是政治课的生命和魅力所在。

4.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的整合是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日益推广,势必推动基础教育整体的改革,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因此,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二、“整合”的可能性

1.高中学校硬件的改善为整合提供了物质前提

近几年,各高中加大了对媒体的硬件投入。从我省高中情况来看,绝大对数县一级的高中和重点中学已基本上实现了班班配备多媒体,为实现整合和全面改变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维护人员,保证了使用的顺畅。 转贴于

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是整合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教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加大了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力度,相关部门把计算机的考核作为教师晋级、职称的必要条件。这客观上促进了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多媒体和学科整合提供了条件。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整合的关键因素

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有新的工具和手段;认识到寻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整合”的意义

1.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模式也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的学习模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整合”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获取、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及时的资源。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围绕某一主题,既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情境,又可以使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搜寻相关资料,这就为学生提高获取、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条件。

3.“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整治技术论文第7篇

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讲究科学与实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常识,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思想政治课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

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头头雾水”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师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通过其声、画、形把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能牢牢掌握,在教学中也就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讲课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鲜活、生动、真实、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利用其直观、形象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超越时空界限,模拟再现我们所需要情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

(四)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使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从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伸。信息技术使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转变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再是围绕知识传授转圈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时存在的误区

1.“信息飞逝、满堂灌”

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老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2.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课件的制作,将备课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忽视了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课堂上就见教师轻点鼠标,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程序中,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是自主思维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时,要根据教学需要,要遵循媒体选择和使用的一般原则,要本着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理念,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才能发挥各种媒体的最佳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只有真正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成功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并举的局面。这些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二)明确整合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学科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适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类型;多媒体软件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等等。弄清这些理论问题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有实效,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不会陷入盲目之中。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2)最优化原则。(3)服务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5)适度性原则。

整治技术论文第8篇

梁柏明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政法系(2012信箱) 524048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在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上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 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 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1]研究课题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3]研究课题的评价: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字数:3600字)【参考文献】[1]张 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程 智,《网络教育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3]刘婉华 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4]陆 宏 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6]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7]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8]毕作勤 刘 强 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9]童光慧,《研究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10]陆 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cn 教育科研网)。作者真实姓名:梁柏明通联: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政法系2012信箱(邮编:52404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