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3 09:49:54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理论科技创新成果作用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论文第2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为专家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让专家们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展开应用技术研究,从而带动产业带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专家大院模式拓展为一体两翼模式,示范推广的同时开展三个层次的系列化培训,并进行综合信息咨询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强,产业方向明晰,提供的设施条件优良。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模式强调高校科技团队直接与农业基地一一对接,并建立长期工作机制,在管理制度、合作机制建设上都有一定突破。“双百工程”模式推行项目责任管理,以制度来规范、约束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方式、效果,使农业高校为农服务走向了主动化、制度化、程式化的规范管理轨道。

2依托高校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启示

2.1高校参与农业推广优势突出

1)人力资源。至2007年全国独立建制的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和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达到74所;同时,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达150所。2006年371244人,其士在校生7302人,硕士在校生32336人,本科在校生188067人,专科在校生143539人。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优秀的人才与智力支持。涉农类高等农业院校、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力军、生力军。

2)物质资源。高校非常重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许多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重大科研基地。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直接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对生产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多,建设力度大。

3)科技资源。科研是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往往有完成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参与技术研发等的科研任务和考核要求。从对科技成果的贡献率来看,我国高校相较其他科研院所、企业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近20年来,农业高校先后转让重大科技成果915项,大部分已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应用,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农业高校在推广、服务中同时获益

1)推动教学。与理论学科、基础学科教学相比,作为科技型、实践型的农业院校,需要将教学与农业工作对接、融合,在实践中教学、在推广中学习,在应用中研究,实现教学、科技、服务三位一体。教学贴近实际,一是将农业推广的知识体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纳入课程体系建设范畴,二是在教学阶段上设置专门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到农村去,进行具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这种教学兼有科技服务的功能,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推动科研。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成果的价值与效益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可带来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广大农民在应用科研成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通过科技推广人员反馈给高校,成为高校进一步攻关的科研课题或教育教学案例。

3)推动就业。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可有效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农业高校学生在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与农民、农村、农业工作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对我国三农现状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增进与农民的感情,体会农民的困难与需求,逐步树立用科技改变农村面貌的理想,有利于推动农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

2.3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政府部门尤其是当地科技部门的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政府部门在推广过程中有三个主要职能:一是产业规划布局,二是相关政策、信贷、农资、市场运销体系的配套,三是管理协调。只有技术,没有政策、信贷、农资、市场运销体系的合作,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不了,在小范围实验示范成功了,推广效果也不会好。技术的推广要符合当地的产业规划布局,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避免权益损害。鼓励和支持高校参与农业推广,政府可以将一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如培训、示范、推广等下放或委托给院校承担。在资金引导上,政府势必要加强投资,如设立专项培训和科研、推广经费等对涉农高校给予支持。

2.4推动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涉农高校普遍存在农业科技人员市场意识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农业高校的科研项目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性研究数量不占优势,且现有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获取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业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因此要大力推动涉农高校建立与市场紧密对接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科研项目的遴选、确立、评价上进行有效引导。

2.5必须建立长期服务机制体制

农业科技论文第3篇

1)美国。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农业教育体制、推广体制和农业科研体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体化发展。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和推广服务通过州立大学农学院这一中间环节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科研、推广和教学工作不能很好衔接的问题,消除了三大系统之间的壁垒,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7]。农业部是农业推广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性农业推广工作。就各州而言,主要在各州立大学设立农业推广中心或推广站,主要工作是:帮助各县培养优秀科研推广人员;及时向县级推广站传播本大学及其他大学、国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美国共有51个州立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和3100个县级推广站,拥有一个完整且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8]。2)日本。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行的是政府与农业协会协同推广模式。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要把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了专项推广基金,1995年,投入推广经费达352亿日元,占农业预算的1.2%;加强了对推广人员的培养,1994年,经地方考试、全国通用的改良普及员数量已达到1万多人。除以上举措外,日本政府还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荷兰。荷兰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采取了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作的模式。就其各方职责而言,农渔部主要负责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重点是发送与传递农业信息;私人推广机构主要是一些生产资料公司的技术服务部门或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付费方式获得所需的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这种政府、地方、农民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研究成果的推广、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助推作用。

2国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的基本特征

2.1农业科技投入主体呈现多元化随着农业市场开放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及农业大企业等的发展和壮大,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有所变化,私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无论从绝对额还是相对额来看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投入主体也由最早的政府包办转变为以政府为主、私人为辅的多元化模式。这种投入模式的转变主要基于各国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的完善、大型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有效农民组织的建立等。

2.2政府与私人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界限日益明显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投入仍是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但近年来,政府投入的重点主要转向基础研究,这主要由于基础研究的正外部效应较大,且由于与产出挂钩并不直接,因此,需要政府增加投入。此外,政府投入在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的、技术难以物化的、社会效益较高的项目;而私人投资则重点放在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2.3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由政府主导在科技推广投入领域,政府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些发达国家,其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面向的是农业企业等机构,而一部分能够物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则主要是由私人企业来承担的。市场化的机构和私人企业同样承担了一定的农业科技市场推广活动,而并不完全是由政府经营。

2.4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并非一成不变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一般并不是固定的,都要随着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各国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加以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就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较快,而且私人参与较多,政府的投入主要面向基础性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则反之,以我国为例,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分配充分体现了农业研究以实验、推广和应用为主的这一特点,2010年以来,基础研究投入仅占约6%,应用研究约占20%~30%,农业科研成果的实验和推广约占60%~70%[9]。

2.5改革农业科研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关注的重点,改革的主要方向大致有三个:一是在资金管理上逐渐向基金化管理方向发展;二是在科研人才和队伍建设方面,实行聘任制管理模式;三是在投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农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如法国在1982年成立了风险投资保险公司,主要由政府出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风险担保。总之,开放、竞争、协作成为国外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10]。

3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3.1继续推行政府主导,合理分配政企分工我国在农业科技推广领域,政府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私人企业也开始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参与主体,但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主要活动应该仍由政府统筹规划,所以我国应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但是,下一步应合理分配政府与私人投资的领域,如政府投入的重点主要转向基础研究,在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的、技术难以物化的、社会效益较高的项目;而私人投资则重点放在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3.2增加投入、吸引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及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和科技投入总量的比重,整体偏低。因此,建议我国应逐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稳步提高两个比重,一是农业科技投入占整个科技投入的比重,二是农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使农业科技投入与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基本持平。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拓宽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3扶持优势产业、明确投入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在农业科技投入项目的审批、立项中,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并结合地方优势资源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农业项目的分布,推广先进技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农业科技投入经费的管理上,由于农业投入的周期性较长,还要特别关注项目投入的可持续性,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3.4鼓励农业研发,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服务传导的长久机制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多数企业对该问题未认识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11]。因此,建议继续鼓励产学研结合,形成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对接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研究,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发机构的中坚力量,体现其研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兴建,鼓励农民科技致富,提高农民对科技兴农的认识,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服务传导的长久机制。

农业科技论文第4篇

1.1农业科技体制的发展

2005年,法国成立了国家研究局(简称ANR),它的成立成为法国科技体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ANR的主要职能是对重大科学与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资金管理和分配,并通过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来支持重大研发项目。全国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都可向ANR可提交项目申请。在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大力推动下,法国形成了完善的、高效的、先进的农业科技体制,为法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1.2农业科技体制的管理

法国农业科研工作和科研创新政策是由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共同组织实施的。这两个政府部门共同监督管理法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其主要组织管理方式为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与其下属的科研机构每4年签署三方合约,政府部门派员参加各研究机构理事会会议,共同制订各机构的科研活动计划,并提供年度预算。法国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及其他部委有多家科研机构,其中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食品卫生安全署(AFSSA),法国农业机械、乡村土建、水利及林业中心(GEMAGREF)和海洋开发研究中心(IFRE-MER)等4大农业科研机构构成了法国农业科学领域的主体,牵头执行了大多数与农业相关的各领域研究课题。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参加ANR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因此,ANR资助的重大项目的内容和研究方向直接显示出国家的发展趋势和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体现这些领域较其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2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

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成立于1946年,是法国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是法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相当于中国农业科学院。INRA的科研管理人员为政府公务员。从1984年起,INRA受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共同监管。

2.1机构设置

INRA的机构设置包括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两个部分。行政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理事会、科学咨询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等决策领导部门,以及财务、人事、法律、会计等职能部门。理事会是INRA的管理机构,负责审议该院的研究战略及其管理、科研、资金和项目等方面事宜。在科学研究方面,INRA根据学科领域在院一级设置了13个研究部,各研究部由INRA直接领导,是组织领导科研活动的实体机构。研究部下设213个研究单位,其中有与其他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研究单位112个、合同制单位41个。此外,INRA还根据生态及行政区域设置了18个区域研究中心,包括21个课题组和150个实验站,其中一小部分在国外,包括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

2.2人员经费

2013年,INRA约有在职职工8500人,其中1837名研究人员、2590名工程师和4061名技术人员。作为其国际交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农业科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科研人员,目前有171名外国科学家就职于INRA,占全院高级研究人员总数的30%,根据项目研究需要受聘的外国科学家有25名。此外,INRA还在国内外招收研究生,代表法国科技部委托培养相关领域博士后。2013年,INRA的总收入为8.81亿欧元,其中6.79亿欧元来自科技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拨付的用于公共服务的费用,占总经费的77%。另外1.5亿欧元为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0.42欧元为科研成果与服务收入,其余为其他产品收入。在总经费支出中,人员费占65%,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占31%。

2.3发展战略

INRA的优先科研主题包括食品健康、温室气体排放、生物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和全球粮食安全,其科研重点是加强生物学预测能力,如基因组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等。目前的科学研究中,生命科学占78%,环境科学占14%。大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使得INRA在全球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论文引用频次来看,其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二位,在植物与动物科学位居全球第四位。INRA在微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领域也位居全球领先水平。

2.4绩效考核

INRA重视对科研人员和成果的考核,围绕如何测定研究单位(或个人)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制定了考核方法和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知识生产、创新能力、专业培训和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并从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两个角度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一是对研究团队进行考核。从1999年开始,INRA对下属的13个研究部进行考核,每4年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包括科研成果质量、在全国乃至国际学术地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对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个人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生产、对团队或专业学科的贡献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5“Meta计划”

为应对21世纪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带来的粮食安全挑战,INRA对13个研究部进行统筹管理,推行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规划,启动了“Meta计划”(Metaprogrammes)。目标是实现交叉研究,广泛动员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并尝试找出在上述有关领域中待研究的主要瓶颈。跨学科性将贯穿“Meta计划”内的各个项目,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就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前缀“Meta”反映了期望超越传统项目的愿望。INRA财政预算的1/3投入到“Meta计划”近期拟开展的10个项目中,总计3亿美元/年。到目前为止,已确定8项“Meta计划”,以推动综合和跨学科的研究。

3法国农业、食品、动物健康及环境研究与教育联合体(Agreenium)

2009年,法国成立了一个部级的农业、食品、动物健康及环境研究与教育联合体(Agreeni-um)。Agreenium是一个汇集了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法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CIRAD)等2个研究单位、6所高等院校的法律实体。其目的是促进法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设施的有效使用,促进农业和兽医研究以应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Agreenium总部设在巴黎,由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协助开展工作。执行委员会由30人组成,除来自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外,还包括政府代表(食品、农业和渔业部,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外交及欧洲事务部)以及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Agreenium的目标将法国科研和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农学和兽医学优先研究领域提升至国际层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Agreenium依赖于其成员单位在国际上所形成的广泛协作网络,主要包括区域主管和法国农业科学院、法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联合海外代表。除了促进法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国际化,Agreenium还为其所有成员单位提供技术咨询、确定合作伙伴和提供经费渠道,为发展双边、多边合作提供支持。Agreenium已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中国多家科研教学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4法国科研经费分配

法国的科研经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科研经费,一部分是公司研发经费。公共科研经费部分用于大学、公共科研机构和财政部门,也包括国家研究局支持的重大项目研究经费。国家财政部也会以全额形式直接给一些科研机构拨款,或通过法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基金会(CASDAR)有目标性地向农业科研机构征集项目来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相关研究。此外,公共科研经费还包括法国地方政府的投入,以及来自慈善组织、公司和欧盟的资助。公司研发经费,主要是国家通过法国创新署(法国的一个公共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由中小型公司发起的创新项目。法国政府也非常鼓励外国公司支持本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法国国家研究局除了支持由国家公益性机构开展的项目外,也支持私营企业从事的研发项目。2011年,法国的农业科研经费为44.9亿欧元,其中57%的经费来源于公司。63%的科研经费用在私营部门,15.9亿欧元的经费用于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团体,如大学、学院等,其中:约9%的经费专项用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包括食品和农业研究),约2%专项用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

5法国农业科技体制对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

5.1建立国家层面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Agreenium将研究、培训和成果转化等各个单位有效链接到一起。作为一个研究和教育机构,其全部或者部分组成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允许每一个成员保持其自己的职责和地位。这种灵活协调形式,允许各成员在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可以在长期的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上得以应用。在农业面临全球化挑战的背景下,Agreenium在参与由全球农业研究论坛(GFAR)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牵头的全球农业科技体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现存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组织“有体无系”,日益呈现出定位不清、分工不明、资源分散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的提升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迫切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与机制创新加以解决。在现有体制下,借鉴Agreenium的经验,组建以农业部、科学技术部主导的,由部级科学院牵头的,农业科研院校共同参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无疑是推动农业科技高效协同创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与科研产出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5.2优化布局,建立区域性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法国在规划和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业的区域性特征,使农业科研工作更能满足区域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农业科技更能适应区域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农业科技的“本土化”。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中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在全国布局上还有较大的缺陷,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例如,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部分部级农业研究所分布在中国东部和中部,而在中国西部布局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使得目前开展西部农业研究缺少部级的根据地与支点,与中国西部农业的规模和地位不相称。建议按照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优化农业科技布局,设立区域创新中心和地方试验站,打破原有创新体制对农业科研的行政分割,建立以农业区划及农业生态特征为基础的科技体制。

5.3促进企业科技投入,适时发起以我为主国际重大科技计划

农业科技论文第5篇

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些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信息形式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3]。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业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钱永忠,2000)。因此,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规律,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深入到千家万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

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搭乘“信息快车”,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作为回应,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或一定的经济补贴来支持信息供体,鼓励其开展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服务。当然,现实中也有少部分信息供应商,如一些刊物、报纸、信息咨询中心等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获得了成功,但网络信息供应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甚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外,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困难,也使得技术供给者市场活跃程度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因来自于农业科技带来的产品创新或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其本质是带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收益的提高,因而带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我国农业生产者经常处在被市场挤压的境地,生产效益不高,单位产品的利润有限,加之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中国农民更是深受“平安是福”、“小富即安”思想的浸淫,不愿意冒险行事,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风险不明的农业科技信息。而等他们看到别人使用某项科技信息获利并开始模仿时,其技术收益又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往往比预期的要低。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者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积极性的因素。

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信度是反映事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立意是否以解决特定问题为导向是决定其信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问题导向在决定科技成果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信息形式,即它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特点。比如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业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

5.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

信息不对称最经常地表现为“不懂”技术的使用者(包括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商、科技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和“不懂”市场的技术持有者之间的沟通困难。

进行信息充分沟通的一个前提,是对话双方能够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上把事情“说清楚”。可是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封建社会婚姻中常见的那样一种现象倒是时有耳闻——技术持有者出于对技术保密的心理以及法律、政策所允许的某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技术成果的信息不完全,就像一位护雏心切的家长,对自己的女儿娇宠过度,不让她抛头露面,同时又不论其长相如何,在自己看来总是貌美如花,因此希望她能找到一个上好的婆家;而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对技术了解程度有限,但出于保护自己投资利益及规避风险的本能,总想更多地获得有关的技术信息,可是科技成果这一待嫁的新娘却总是披着红色的

盖头,在她与自己正式成婚之前,无论如何难睹芳容。于是,双方在成为亲家之前,总要先互为敌人,都想摸清对手的情况,而又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最后是“不打不成交”或者以告吹了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技术持有者对技术效果的高估,而投资者迟迟不予投资的现象。如果信用制度完善的话,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但恰恰是由于不规范行为的泛滥,政府评奖制度以及中立性的技术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往往仍不足以为投资者采信,所以,科技成果使用者对一项科技成果的接受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果持有者的声望,投资者的眼光、胆魄和运气。

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加之制度的失范,造成了以上的尴尬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能是让科技成果使用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使科研人员成为项目经理人。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中立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6.信息的梯度转移问题。信息的梯度转移规律是指信息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方向循序进行传递的。

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在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甚至在接受者群体之间都存在着“知识差”[4],由此也就难以避免形成“信息差”。这一差距的大小直接决定信息传递的速度、方向、范围和效果。“信息差”的大小决定了信息转移的梯度。梯度是指某物质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实物的能量是沿着梯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水向落差最大的方向倾泻,电向电位差最大的方向流动,热量向温差最大的方向传导,等等。然而,科技信息的传播扩散却与之相反。由于它是一种知识商品,如果接受的一方没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很难接受、消化它。所以,科技成果是沿着应用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

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与科技成果梯度纵向转移(由科技发达地区转向科技不发达地区,这是地域上的纵向转移;由发达地区的衰落型科技转移到落后地区变为先进型科技,这是时间上的纵向转移)规律,提醒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平民化”和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1.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制定政策,健全民间科技推广体系。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它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三,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消除噪音,提高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消除噪音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信息源的信息行为。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推广转化组织(包括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户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完善法律、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是消除人为信息噪音的根本。同时,缩短信息传输路径,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直线传递,是减少信息噪音的技术手段。

实施信息的标准化是提高信息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措施。农业标准信息是指反映农业标准的技术性文献。它不仅技术手段先进,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为信息用户所接受。农业标准信息对于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信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努力做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

3.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农业信息化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与效率。要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尤其是农业生产者喜闻乐见、易于采用的信息手段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

4.遵循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要求,精心选择技术信息对象,因地制宜地做好科技成果和成果形式的选择工作,以提高产业化效率。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等资源禀赋条件,以提升经济层次为目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进行尝试,努力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5.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由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寻求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其彼此间互相进行信息的封锁,以确保自己处于信息垄断者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彼此间的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最终是打碎了科技信息垄断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梦想,使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而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者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牺牲者。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本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孙宝寅,曹自学:《科技传播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农业科技论文第6篇

作者:魏小红 单位: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只有不断对软硬件进行更新,选择质量优良的软硬件产品才能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正常运行,跟上时展的脚步。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而农业科技档案保存了许多重要内容,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创造的特征,资源弥足珍贵,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的高效性。因此不仅从应用方面,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也要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以保障档案系统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档案服务人性化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在信息化背景下,应改变传统档案管理“重保存、轻利用”的理念,树立起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意识,在保证档案管理专业性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性,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二要创新服务手段。档案馆要通过互联网广泛开展服务,建立档案网站,为档案使用者实现档案信息网上检索提供方便,做好档案资源库建设,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在实践中要对服务的方法不断创新。例如:可以开展“一对一”农民科技档案服务,即为某些种养规模较大的农民建立专门的档案,把档案管理部门主动为农民搜集相关档案信息,通过互联网供农民查阅,更好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档案的科技利用率。最终建立以现有档案部门为基点,以服务“三农”为核心职能的档案信息体系。三要拓展服务领域。将传统的农业科技档案主要为科研单位、农业生产企业服务,转化为向全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可以针对科研部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农民等部门服务,为其建立不同的档案数据库模块,实现档案管理的“精细化”,使农业科技档案部门成为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指挥部、智囊团、咨询中心。四要利用信息化促进档案管理中的交流与反馈,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了解档案使用者的现实需求,深层次研究开发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管理的合理性、快捷性、准确性。档案管理部门可通过建立网络论坛、微博等形式,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交流与沟通。档案管理模式市场化农业科技档案馆是农业科技信息的聚集中心和交流中心。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一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也是国家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创造性的探索科技档案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农业科技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活力。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的科技档案使用过程进行商业化运作。各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可将一些农业科技资料到互联网,进行适当的收费阅读,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档案资料咨询服务,扩展科技档案管理咨询业务,为档案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科技信息指导咨询、科技资料检索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可将档案管理工作拓展到扩展到社会活动中实现商业运作。农业科技档案馆要深入的进行市场挖掘,研究自身特色,把传统的信息采集、编目、使用、咨询等业务扩展到社会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增强科技档案馆的品牌知名度和群众认可度。

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复合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在数字化条件下,农业科技档案馆要树立“人力兴馆”的意识,把既精通传统档案管理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的人才做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要建立学习型档案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人才进行精细化培养,强化数字化应用的重点。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的体制和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接受数字技能的培训。二要建立文化型档案馆,不但要做好员工管理、技能上的培训,更要做好人文观念上的培训,要丰富档案馆文化内涵,使员工理解农业科技档案馆的精神实质,热爱档案管理工作,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档案馆的发展中去。三要建立研究型档案馆,档案馆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各类农业科技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及农业科技知识的运用水平,提升档案编研能力,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保证。总之,农业科技档案包括着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各类文字、图纸、数据、声像等资料,囊括了农业科技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总结、成果鉴定”各个领域,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再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更为档案管理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服务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软硬件更新实时化、档案服务人性化、档案管理模式市场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复合化将是农业科技档案馆管理信息化的新途径。

农业科技论文第7篇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农业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探索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知识传播的枢纽。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辽宁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科研、教学、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各类农科专业人才。同时,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农业继续教育以及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为辽宁现代农业、农村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骨干、规模管理者、企业家、各种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间组织者。(四)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基地”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的源头,它既担负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责任,又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使命。近几年,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当地社会、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这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网站的顺利实施,为实现高等农业院校进行科技兴农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等农业院校提高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模式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构成:(1)搭建农业创新基础平台。重点实验室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的重要基地,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是高水平基础研究、聚集和培育优秀科学家、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2)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区域内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企事业和检验检疫、质量标准检测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建立。(3)构建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高等农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集成有关农业科技各方面现有的科技文献资源,提高科技文献的利用率。(4)创建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高等农业院校要逐步推进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自然科技资源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提高资源加工、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技术平台的共享机制,扩大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数量和范围,提高自然科技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能力,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创建“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将这些基地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挂靠,并与企业相关单位进行横向联合,把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及“高、新、特、绿”的生态产品向下辐射到农户。“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立主要包括:(1)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依据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优势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从师资队伍中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科研人员走进农村,分别作为基地的科技副县(市)长、副乡(镇)长,便于专家、学者与农村进行联系,这些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经营理念,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2)根据当地农业现状,优先选取当地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联合省内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区(点)推广最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现展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技术咨询与规划。(3)构建适应实际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多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是指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这种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其构成是:(1)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试验示范站,打通“大学+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推广新通道。(2)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培训对象,建立“大学—试验站—示范点”多层次技术培训体系,定向制定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3)组建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相互协同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团队。一是高等农业院校要以项目为纽带,组成一支高校科技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共同参与的推广队伍;二是在地方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4)高等农业院校和示范区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借助电视网络、电信、报刊、电台等信息传播媒介,构建全方位、多渠道、高覆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在实施科技特派行动的过程中,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师资优势,结合院校自身学科建设特点,派出学校专家、教授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教兴农工作。要不断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由高校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所组成的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为主体的科技特派行动,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出贡献。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主要包括:(1)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组织学校专家、教学科研人员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形成科技特派团,派驻到全省各市、县、乡,根据当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组织学校专家、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科技特派组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助企业开展科技龙头企业创建活动。(3)学校选派教学科研人员,毕业生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县(市、区)的农村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4)选派村级示范户、特派科技员、农民技术员到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以科技为基础,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形成集“基础研究、科技开发与应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企业孵化、加工、物流、交易、会展”于一体的现代高水平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创新能力最强,功能齐全的农业硅谷。“一院三区”,“一院”即创建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主要由区域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区域龙头企业组成,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主要负责基础性研究,龙头企业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商业开发及产业发展。“三区”即:(1)成立科技创新区,彰显科技资源聚焦效应。农业科技园区应创建依托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农业科技创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2)打造企业孵化区,实现科技资源最密集。孵化区内的农业企业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师资优势,搭建农业高新技术人才交流平台,技术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和农业技能人和培训中心,创建农业科技中试基地,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保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3)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形成科技资源有效配置。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主要实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展教学科研与商业生产结合的科技、推广和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核心区农民人均收入。

农业科技论文第8篇

1)从农业的技术创新供给来源来看,无论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企业的R&D或者技术引进都是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源头。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是湖北省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最主要来源,而企业的R&D和技术引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据统计,湖北省有研究机构157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65个,占41.4%。这一比例充分表明科研机构的农业类成果的重要性[6]。当前体制下,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受到政府意向及目标的影响,缺乏动力去了解农民生活生产及市场适用技术的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偏差。因此,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弊端。2)从技术创新的采纳动力机制来看,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新技术供需双方更加容易实现耦合。而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非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学术上的造诣,追求学术声望;再者,技术需求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搜寻、采纳新技术获得生产上的优势,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此一来,由于供需双方所面临的动力激励不同,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一个主导者来调节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扩散的对接,科研机构能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一角色[7]。

2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以农业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农业研发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要技术推广主体,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集创新理念、研发活动、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到市场推广为一体,并以农民为最终受体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是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科研机构是该模式的创新主导者和组织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开权力,只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可以直接领导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机构完成任务。科研机构主导型首先采集信息,通过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然后进行创新研发,将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到农村,供农民学习采纳。因此,政府是该类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机构则是其知识技术发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科研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它既充当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又充当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角色,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使这种模式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机构中,农业科研人员既是农业教育人员又可能是农业推广人员,因此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扩散等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核心技术不能突破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具备突破这种核心技术的能力,能及时给予技术支持[9]。在农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农民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敏感度,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投向无门,而科研机构拥有发达的信息体系和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及时向市场推出新技术。正是由于科研机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农户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结合的中间模式,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容易实现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三者的协调统一,该模式的主体为科研机构,多翼指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参与者,双驱指外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的驱动,因此,这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又可总结为“一体多翼双驱自组织”创新模式。

3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非平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农业技术相应成果,从而形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这种涨落主宰着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就必须用到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是如何协调运作,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因此下文应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链模式的运行[11]。

3.1内部驱动运行机制

3.1.1以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为内部驱动力

该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它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和交易市场。因此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分工与合作。首先,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活动对应着不同的主体要素,以及从事相同活动的不同主体要素之间,都存在竞争。根据不同主体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竞争既可以表现在仪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上,也可以表现在工艺、方法、流程等知识手段上。正是这些竞争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充满活力,不停留于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在市场经济风向标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各主体要素为了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农业技术相关产物。正是这些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断重组与进化。总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这些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本质。

3.1.2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整个过程

从创新理论上讲,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特别是农户)与涉农企业及市场的对接,在农业生产者日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可以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同时既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愿望,又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科研机构不但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专业人才、充足资金、先进设备等开展自主创新,致力于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转向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创新实践来看,当农业技术需求被科研机构认识到后,科研机构就会根据农业技术需求产出相应的农业技术相关成果,并据此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将在创新研发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涨落。涨落创新给系统提供了选择对象,一旦系统选择了某种涨落,该环节的涨落会得到其他环节的响应,这种响应使得这一涨落不断放大,引起的巨涨落就会影响系统的演化。科研机构将最终主宰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体现科研机构主导创新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及相关联的各环节还充当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负责下游部门与上游部门的信息输送,又与产业链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在这一自组织系统内畅行无碍。

3.2外部驱动运行机制

3.2.1以科研机构为主导驱动农业技术创新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因看,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市场与技术的混合因素所驱动的。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技术需求情况,同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明,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因素驱动下,农业技术才得以不断地创新。针对市场导向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加以描述。即现有的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迫切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满足生产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调研获取这一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并将市场信号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随后投入研发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市场导向的变化就是该系统运行的外部驱动力,而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作为创新过程的随机涨落能否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就需要市场的检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在市场进行推广和试验新技术成果。

3.2.2以科研机构为主导推动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从农业新技术、新发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12]。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建立以政府、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多渠道技术传递途径,保证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最终传递给农户,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新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应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一般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出现,例如农业气象信息、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有时则以物化的形式出现,例如高端农业机械用具、转基因种子、新型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形态。在传播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既可以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传播,也可以与物质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传递。那么,科研机构将依据研发技术的表现形态进行技术流传递。科研机构应农户所需,研发出新品种、农药及肥料等生产资料时,技术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并与信息流相结合,捆绑式地推广[13]。

3.2.3以科研机构为主导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研机构不单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展示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示范园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直接教学等途径,转化到农业生产,最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实践运用,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农业科研机构将引导农民种植农业新品种、采用农业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当科研机构向市场普及推广某种高产有效的新耕作技术时,技术流则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出现。即科研机构将该技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输出到涉农企业,涉农企业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投入生产、加工,推广到市场,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的角色,进而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从市场获取所需,市场机制将供需信息反馈给科研机构,至此完成了创新链条第一轮的运作。接着开始新一轮创新,最终会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创新浪潮。

4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