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结构化教学论文

结构化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1 10:12:01

结构化教学论文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公共课教学 传统文化 结构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一、何为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性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也展开了传统与现代的分化与转化问题。这一时代课题在改革开放后表现出一股又一股的“文化热”现象。不过,由于此时人们不仅对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各有侧重,而且在认识的方法上也表现得很不相同,所以导致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主干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有的认为是道家,有的认为是儒家和道家,最后有人认为是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些讨论无疑是对传统思想文化之结构的认识。通过这些讨论,现在我们应该达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即传统思想文化不应作为单一某家的思想文化去理解,而应该作为多家思想文化的共同体去理解。

那么这一由多家构成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同体还有没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互补性和开放性来进行一番说明。

首先是互补性。人们常说,儒家入世,道家离世,佛家出世。又说,儒家治世,道家养身,佛家修心。这些说法虽然不甚全面,但是道出了作为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诸家相比之下的各自特征以及对人类需求的互补功能。事实也是如此,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而服务的。道家的修身则更多是指通过大道之个体的养生来成就顺应自然大道的愿望,所以孟子批评其末流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孟子・尽心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多是对于今世今生的关照,对于他世别生多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而佛教在这方面则广泛汲取人们的智慧成果,不仅有三世报应之说,还有六道轮回之论,甚至有西方彼岸世界之地。所以,儒佛道三家确实为不同人群及其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着丰富而互补的智力支撑,以至于传统社会中的不少人一生中会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文化归宿。

其次是开放性。百年来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开放性。梁启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最早是儒家与道家融合,后来又与印度传来的佛家文化融合,现在我们正在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这些融合都蕴含着一种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正是基于构成传统文化诸家的互补性而来。儒家以家族伦理道德为起点构筑现实礼仪制度,道家则以玄妙大道为前提规划人类发展的自然状态,魏晋玄学则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道家的玄妙大道来为儒家礼仪进行论证,最终提出了“夫仁义者,人之性也”(郭象《庄子・天运注》)这样的命题。至于道家道教方面,则最终出现了以忠孝为特色的净明道派;而佛家则出现了强调“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作为日常修行的禅宗。作为宋明理学的儒家则常常被指为“出入佛老,阳儒阴释”,由此也可见三家在思想文化上由互补而呈现出的开放性地融合情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的互补性和开放性共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即特别强调人文精神。从这一特质出发,我们不仅可以在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做到知己而定位好自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也能更好地为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如何实现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性教育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是大家最先接触的公共课程之一,而且也是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乃至新体系的启蒙课程之一,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授一些具有结构性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些涉及结构性知识的教育中,关于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结构性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它广泛地存在于关于人生价值、家庭美德、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以及生态文明等等方面的论述之中。在这里,笔者主要围绕生态文明来谈谈如何实现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性教育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融为一体。这是我国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有不少资源可以发掘。

首先是整体观。我们发现,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的叙述结构都蕴含着深刻的整体观。道家以宇宙大道为根本,以顺应自然为原则,将自身视为小宇宙,希冀物我两忘,达至逍遥自在,这无疑是一种天然的整体观。儒家虽然强调仁义的内在基础性,但是也特别强调要将之发挥出来,由近及远,亲民爱物,最终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佛家既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认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但都是为了说明内心与外境也是浑然一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这种在宇宙之境下探索实现自我完善的整体论思维模式,对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必然有其深刻价值。

其次是人文性。我们知道,生态文明之所以今天受到如此的重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则根源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以生态问题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人自身的问题。俗话说,从哪里倒下,就应从哪里站起来。解决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还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而不能依靠他者的力量。这种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的精神,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直的。儒家孔子云:“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所以宋儒强调儒家实乃为己之学。道家《老子》中亦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大道的实现要靠日积月累的点滴努力。至于佛家,即便其有“见性成佛”(禅宗)和“念佛往生”(净土宗)这样快捷的法门,也从未有任何派别放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样一个共法,所以中国佛家的诸多派系特别强调要止恶行善,主张先学做人才能成佛。

笔者在这里只是强调了其中比较具有结构性并且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关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资源还可以找到很多,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欲望的节制以及对感觉表象的破除和对真理的追求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三、结语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 渗透 美育 欣赏美 鉴赏美 感悟美 体验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d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另外还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如“Two Tigers”等)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比如,在教pretty时,我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我在教授picture时,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学生兴致很高,于是抓住机会,问What is this ? It's a picture .然后师生问答,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还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 ,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3、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 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4、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 ,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5、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参考资料: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其现状

大学生素质结构是指大学生各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其内在要素和层次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功能联系,并且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主要应该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和专业素贡,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四部分组成。在整个大学生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索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文化与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保障,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各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当代大学生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注重思想修养,热爱知识学习,重视能力锻炼,呈现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渴望成材、立志有所作为等特点。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大学生素质结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酐一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呈阶梯型,即知识结构强于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强于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强于品德结构,品德结构叉强于心理结构。二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内容发展不全面。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内容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说都十分广泛,但从目前大学生素质内容的发展来看,既存在着片面性,又存在着肤浅性。比如,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却缺乏基本的政治修养;有改革的思想,缺乏创新的意识;有求知的欲望,缺乏刻苦的精神;有自立的要求,缺乏自律的能力;如此等等。三是大学生素质水平发展程度不高。一名大学生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反映出其素质达到什么高度。目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程度较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和形势所要求的高水平,特别是在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修养水平、创造水平等方面,都还处在中低程度上。

二、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索质结构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系统,要同步协调发展,必须综合提高,这就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即紧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重点,根据大学生已有的自然素质和知识基础,对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安排,使教育系统性强、逻辑层次清晰、梯度适宜和有新鲜感,起到补充、健全、完善、拓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素质和能力的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素质结构诸要素功能的最大发挥千诸要素间的最佳配合,争取大学生素质结构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既有自觉性,又具有受教育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保证其主动接受教育;保证学生有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也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二是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过程中,共性发展,有利于个体素质的提高;个性的提高,也自然有利于全体索质的发展。三是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必须把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全面推进。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其合理性、可行性。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其中高校教学活动就是关键内容之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保证其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要在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作为个体的创造性、自由全面地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协调发展、良性竞争等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能力并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先导,但这些恰恰是我国当前教育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上的应试化、教学内容上的狭隘性等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绝不能停留在—般的道德和知识灌输的层面上,应重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塑造能力,认识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其自身的精神起支撑作用,还渗透于其他各项素质之中,并起统帅作用。思想政治理论的各门课程虽然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但作为系统课程都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作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起主导、政治保证和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导向作用,并且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有效地结合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思路

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渐进,要充分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合理成果和一般规律;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切实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中,观念转变是关键。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而言,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教育单一政治功能向教育政治与知识功能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灌输式教育向有效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教师主体教育向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说理教育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应试教育手段向综合素质形成和考核的转变,等等。

2.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在传授知识、巩固政治功能地位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以及创造等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强化当代教育理念,树立素质革新的整体观念,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二是要有全面而完整的知识,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与学生一起学会学习,构建充实、稳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加强理解、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诸如热爱本职、教书育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

3.确立价值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着重解决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改革,开展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注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理解社会,培养其解决实际新问题、新情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其自我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并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考评体系,从而使各项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人性化。

4.坚持民主化道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当代教育体系中民主化的趋势已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过程和教育教学的民主趋势,也要从总体上尝试朝这个方向发展。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就是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就要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中的被动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作为教学关键地位的教育者,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探讨,扩大共同自由探索的空间要强调的是,这种民主化,不是自由主义,不是放任自流。

5.切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传授。但联系丰富的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教学,却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但归根到底要围绕增进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来进行。只有抓好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为其他教学环节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合理的凝聚点,才能使师生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连结,从而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更大的活力。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媒体 高职外语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在语言教学界迅速流行,并显示出空前的活力。目前,国内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MC人LL)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已进人实际发展期,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学院开始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作为理想的认知工具进行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曾受到三种教学理论的影响,即形成于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60年代初,认知主义魂笋习理论(。09-nitive  learning theory)问世,并逐渐在教学领域扩大影响;90年代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流行,并传人我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Yi-aget)的“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皮亚杰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5-R(刺激一反应)公式,提出了S-(AT)-R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个体同化(assimilate)于认知结构(tex-tune)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response)根据这个公式,他认为,人的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反应,而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智慧活动。人类就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木过程,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纳进来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因而它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扩充;顺应则是指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致使认知结构自身发生重组与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所以它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变。随着同化和顺应的循环,于是就形成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的建构过程。由此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扩充,是量的变化,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是质的变化。认知个体就是通过“适应(adaptation)"(包括“同化”与“顺应”使这两种形式达到相对“平衡(equilibration)" o“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它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由较低水平的“平衡”持续不断地向较高水平的“平衡”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r’},提高和发展(Piaget,1972)。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建构主义的发展工作。维果’Yrc J} (}’Ygethk y)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对其社会文化内在化的能力决定他(她)的高级思维活动。所以,人的高级思维系统不是无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他还认为,人的社会化、文化本身的发展和个人的生长发育促成厂儿童的思维急剧发展,儿童的文化内在化是通过他(她)与大人的接触,使其低级的思维过程向高级思维过程转变。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活动,他认为,当人们联合起来共同探讨问题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从三个方曲为建构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是经验的,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世界不仅可以认识,也可以建构。

    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Bruner)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的理论,后来他倡导“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1970)",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教师由传统的“教员(instructor )”转变为“促进者(facilita- tor)"或“指导者,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 P.Au,ubel)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 learning)”理论,即认知结构同化论(或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所有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进一步莫定了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对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网上的信息资源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二)刘学习者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简单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释了它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建构主义理念并付诸实践,目的在于有效地优化外语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外语语言能力。

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格局。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影响最为深远巨大。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去建掏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经验与所要建构的知识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WWW.lw881.com学习者有自己已形成的对社会各种各样的认识,有自己的知觉经验,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经验相互冲突不断产生问题。学习者要解决问题,就要分析当前的问题,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方案,进而解决问题。由于这种认知矛盾是学习者内部产生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教师或其他人在外部提出的,学习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因此,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冲突是产生于个体内部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的内部需要,这与教师在外部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相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设计出具有一定弹性的任务或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构建建构主义外语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缺陷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空,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其自身的创造力。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观纳入外语课堂的教学之中,对优化外语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构建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三个要素是:基础语言能力、文化体系与交际思想观。

1.加强外语基础语言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及思想的内化过程。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当将新的语言知识的教学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要有意识地加强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外语的基础语言能力一般是指学习个体掌握并在特定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它还属于纯语言的范畴,但它是语言素质建构的根本。长期以来,外语课堂的传统教学往往是围绕孤立的语言点、句式结构或是语法知识来展开活动的,各层次学习活动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大,学生很难形成较宽的知识网络,在实际运用时很难得心应手。事实上,语言学习并非是单纯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对于即将“输入”的知识,教师应合理界定它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其记忆方法及使用渠道。如果教师一味挖掘新知识的内涵,那么新知识只能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运用过程便显得很呆板。

2.构建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指学生对外语语言背景及内涵理解的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文化的存储与传播。教师应认真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缺乏生命力。

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语言形式、忽视功能意念的翻译法、分解法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我国外语课堂的教学。语言被看成一个封闭的符号体系和应用工具,教与学双方常常忽略语亩的文化背景和交际功能而过于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的操练,文化障碍使交流出现屏障。构建文化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外语国家的文化,通过加深对文化和语言的理解逐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网络,达到提高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目的。

3.培养交际思想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互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通过沟通与交流。可以看到问题的各个侧面及其解决途径。因此,教与学的关键是学习者是否有机会、有热情充分参与交流。学生面临的各类考试在刺激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正确的语言教学思想,而正确的语言教学思想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交际思想观要求教师与学生树立以培养口头与书面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思想。

外语交际能力包含基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信息运载能力与语篇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基本语言能力是训练最多的,而社会语言能力、信息运载能力以及语篇能力训练量很少。教师应利用教材,注意运用信息沟(informationgap)等多种形式加速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转化,真正做到“语言一交际一语言”的良性循环。

三、付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外语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4)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1.教学目标。新的语言知识不是孤立出现的,不存在与已授知识无关联的新知识。外语课的教学应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即以不计模式、分析情境、组合原有经验来建构具体的解决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分析新旧知识的关联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获得新经验而非纯粹的新知识。

2.教学手段。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那么,外语学习的课堂应成为进行有意义语言活动的自主空间。教师应提倡一种“独立思考、主动交流、互相合作、合理推断、努力理解”的课堂气氛。外语学习离不开语言知识的输入,但无动于衷地机械接受最多只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词汇、语法仓储室,只有在思考与运用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外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传统语言教学也强调交流,但目标是单一的,即通过师生交流形成统一结论。建构主义的交流追求高水平的沟通,学生之间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随着交流进而形成认识。交流是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而不是教师在控制。

3.教材。在认识意义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更为优越。既然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那么其教学材料当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外语教师应以情境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把知识经验的形成作为指针,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材料。情境与教材相关,应使学生通过情境中的交际自然达成对教材的认同。

4.教法。外语课的教学是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在这一点上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相似,但次序不同。传统教学是先讲原理、先学后做,而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则相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学生可以讨论。可以得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查阅资料来作出判断,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更新与升华。

5.教学调控。传统教学的调控者是教师,学生围绕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活动。知识在教师的预设中逐步呈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体现在教师预设的空间中。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学习理论 化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64-02

教学设计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对教材、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的系统安排,是对“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的总策划。本文结合学习理论和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知识结构设计、模块设计、主题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四个层次对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 学科知识结构设计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他认为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就是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以及内在的规律性,这些基本结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教师选择学科的基本结构来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有助于学生记忆。只有搞好整体设计,才能进行单元和课堂教学设计,使新课程实施取得较好效果。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设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解读剖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化学学科观念属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它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化学知识的“浓缩和提炼”,是通过化学学习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括性认识。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课程,关键是在研究、吃透并依据《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的说明进行教学设计。

2.分析所用教材设计思路和结构体系

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设计反映了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教材中的所有知识要素和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总和,也是教材中最深广最复杂的设计。化学教材是使学生达到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将化学课程理念和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一定的呈现形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将化学知识、学科思想、社会生活素材精心整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线索和结构体系。教材作为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程改革的直接成果之一,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研究新时代的教材编写和评价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学界同仁,包括教材主编对教材设计思路和结构体系做了深入研究,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化学学科知识结构的设计既要考虑保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该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课程模块设计

课程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居于中层,起到“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2个模块和选修6个模块构成。就目前研究的情况而言,学界同仁,尤其是教材主编正在对新课标教材模块进行深入剖析,所发表文章带有很强的系列性,对我们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的“纵横贯通”作用,必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模块与学科知识结构的关系。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具体化。对模块的教学设计需要理清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作用以及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意义,突出模块对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第二,模块与模块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2个必修模块以及6个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显然,2个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基础,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理清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能突出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第三,模块与主题的关系。模块进一步“逐渐分化”则是内容主题。而各个主题又要设计为若干个课堂教学设计。

处理好模块与学科知识结构、模块与模块、模块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把化学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意义建构。

三 主题教学设计

主题教学设计即单元教学设计,指的是对模块中的主题进行的整体教学设计。王磊等学者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反思三个方面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的课程新理念,本文不再赘述。

四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主题教学设计的“逐渐分化”,是教学设计最主要的部分。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为了贯彻课程新理念,在保持学科逻辑顺序的同时应尽量做到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要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对课堂教学内容明确定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学习的情境性、注重知识建构的过程性、注重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下工夫的同时,并注重归纳与小结、习题设计以及评价,力求在保持学科逻辑顺序的同时做到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意义建构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化学知识体系。

总之,教学设计犹如一场大戏开演之前的精心排练,必须纵横贯通,仔细雕琢。当前,世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课程新理念,应重视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从学科知识结构设计、模块设计、主题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四个层次展开,并注重四个层次之间以及层次内部的有机联系,能较好地达到“纵横贯通”的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意义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教学设计是教师研究的永恒课题(代序)[J].化学教学,2006(235)

[2]陈伟、李宏亮、王心东.学习理论运用于化学教材设计的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0(9):12~13

[3]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张渭城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7

[4]吴俊明、骆红山.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意见[J].化学教学,2006(Z1):1~4

[5]陆军.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科观念体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28~29

[6]王祖浩.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整合——“苏教版”《化学1》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Z1):3~9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7篇

Abstract: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situated learning has provided abund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Masonry Construction” projected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situated learning, we are having taken two measures to advance the courses reform which are: firstly, carrying on the training & testing all the teachers’ vocational teaching skills; secondly, developing the course and making it work-process projected courses.

关键词: 《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Masonry Construction”;projected courses;course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63-01

0引言

当前,高职课程正处于两难境地,一些人批评高职课程不高,与中职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另一些人则批评高职课程简单沿用本科课程体系,是本科课程内容的压缩。这两个批评都是致命的,然而又是很难兼顾的。高职课程既要体现职业性,又要体现高等性,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笔者认为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实现高职课程职业性与高等性的融合,培养出既高于中职学生,又有别于学术教育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本文探讨《砌体结构施工》这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途径。

1《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世界;情境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不能跨越情境边界,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学校情境或社会情境中发生。

1.1 先实践后理论以前《建筑施工》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的学习逻辑是从理论到实践,其前提假设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这种逻辑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就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厌恶感。情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将现有的理论与实践的位置颠倒过来,以“适应论”的逻辑来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适应论”认为个体的成长是与周围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个体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其感觉到自己的素质不足于应付环境时才会被激发出来。因此,素质本位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要实践在前,理论在后;先让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感到不足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最终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砌体结构施工》就是将以前《建筑施工》这门课程中分出来的,目的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在实训现场教学,让学生先实践,在实践中中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1.2 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知识、技能本身有自己的逻辑,学习者也具有自己的学习逻辑。学习者自身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任何外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学习者的“同化”和“顺应”才能够变得有意义。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推崇学习者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因此,在《砌体结构施工》教学过程中,要从一定的施工现场情境出发,教师应以前的课堂“主宰者”变成了课堂“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这“两变”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保证。

1.3 教学应该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它侧重于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据情境学习理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境则是职业环境。因此,《砌体结构施工》应该尽可能地在施工现场、学校实训场地中进行。尽一切可能把教学放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2《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路径:一种路径是从课程的开发入手,先构建项目化课程,然后再进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和教学设计,最后付诸于教学实践;另一种路径与此正好相反,它从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入手,先培养教师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然后再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采取了第一种路径:第一步是进行《砌体结构施工》这门课程的开发,将以前的《建筑施工》与《建筑结构》结合起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第二步是进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试,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项目化教学水平;对教师采取暑期下工地实习、技能考核等模式结合起来。

2.1 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如何转变高职教师的职教观念?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尊重和引导教师的主体需要的前提下,摸索出了一条能够职教探索与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新经验系统重建的途径: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理念,按自己任教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聘请建筑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年要求专任教师下工地实习,并组织检查、评价、考核。

2.2 《砌体结构施工》课程开发《砌体结构施工》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实施课程内容开发,有效地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作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工作过程本身的逻辑来重构课程。根据这一原则,《砌体结构施工》可分为主要七个项目,墙体构造及砌体结构施工图、砌体结构基本构件计算、砌筑常用工具、砖砌体砌筑、配筋墙体及填充墙砌体砌筑、砌筑施工方案编制、砌筑工程季节性施工。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课程的职业性与高等性[J].职教论坛,2007(22).

[2]程凌.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结构化教学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的关注。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又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敏感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客观主义理论中,唯有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检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一个标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力。这种建构不是简单地将外部世界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WWw.133229.COm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们的关注。学习者在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客观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固定的、概念化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会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导致交际失败。因为学习者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刻板地知晓、记忆一些固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去感知和应对现实的文化情境,这就是跨文化潜藏的、隐现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即思维能力、意识能力的一面,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到底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国内专家们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似乎主要有这样的看法: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或导入。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却是主观的,知识不可能仅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者的这种建构不仅涉及结构性的知识(即客观的成分),也涉及大量非结构性的知识(即主观的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具体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人们常指的行为能力,一种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首先,在外语学习中,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本族语人与目标语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外语语言能力,这是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跨越文化障碍,缩小本族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交际文化、升华本族文化的目的。

三、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选择已有的教学材料,如《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还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隐藏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的实际意义等。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breen&candlin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遵从某种规范,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那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和掌握那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事实、文化知识或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规约的能力,这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价值观念、礼仪、禁忌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除教师在外语语言课上注重跨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等,这些知识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即交际个体的行为能力,即一种与目的语人交往的技能。比如善于识别交际对方身份和交际意图的能力、与对方沟通的能力、善于消除交际障碍、解除交际尴尬的协商能力等。由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具有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吸收、取舍、宽容以及尊重差异等,以适应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和挫败感。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gopaul-mcnico,lsharon-anngopaul-mcnico,janetbrice-

baker.cross-culturalpractice:assessment,treatment,andtraining.johnwileyandson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