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方文化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30 11:29:14

地方文化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第1篇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而文化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方文献,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是文献这个大家族中在内容上涉及一定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部分。它不仅记录了地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与地方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它与其他文献内涵的界定,在于其内容必须是能够反映当地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图书文献资料。与其他文献相比,其首要特征是地域性。它在内容上涉及一个地区内的自然与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本地区事物的特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一定的情况为基础的,这些事实和情况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地方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的文化从整体上包容了人类从浅到深的全部进化活动,这种进化活动既是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又是具有稳定性,根深蒂固的,它的“根”来自传统、民族和时代,这就决定了文化是具有区域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的范畴。所谓地方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就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恰恰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区)文化,一般可分成圈、群、体三种类型。圈、群文化是指世界和国家而言,范围较大。体,即文化个体,是指国家、民族文化内部的个体组成部分,如我国历史地域所形成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因此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已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优势,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记录,地方文化是这部分地方文献的源泉。当然,无论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其首要特征都是地域性,由于它们丰厚的蕴藏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心理有着很大影响,其中积极的先进的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小至乡村,大至一国一洲,全社会全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个地方文化的总和所构成的。文化是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同样,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地方文献的产生以地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为前提,记录了地方文化积累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离开了地方文化,地方文献就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在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肯定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地方文献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结合的部分,也是界定地方文献定义的首要因素。因此,它们两者是积淀历史、记录地方人民的认识和实践,并传承于现代与未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财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并开发利用好当地的地方文献。

2 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作用

正如文献信息对于文化所起的作用一样,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也起着保证继承、加速传播与交流、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地方文献并非消极地被地方文化所决定,而是不仅仅在内容上动态地反映着地方文化的情况,而且对地方文化的发展起着能动的反作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重视地方文献,就是要重视它们对地方文化继承、发扬、交流的作用,这是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由于地方文化与其产生的地方文献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氏)族性等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文献对于该地区文化的作用又有着具体的特点和表现,在利用中应该具体地区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地方文献对于地方文化的作用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心理层面——地方文献对地方群众心理的影响

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是地方文化最深层面的内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中就包含了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共同心理素质或心理倾向之意。群众心理是在一个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地方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地方文献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2.1.1 提高地方群众的爱乡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说:“国者,乡之积也,爱国者,亦必爱乡。”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事实;每个地区也都有着令当地人民骄傲的辉煌的历史。这些历史上的辉煌事实正是靠地方文献如实记录和流传下来,让人们了解和接受的,对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记述本地区现实情况的地方文献,使人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建设状况,更提高了人民的爱乡情爱国心,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2.1.2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地区凝聚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地方文献记载了各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他们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贡献,以及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对民族文化的轻视,造成了大民族主义和各民族的不平等,少数民族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大量散藏于民间的民族典籍正随着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去世而消失,将成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损失。而解放后,国家开展抢救整理民族文化的工作,抢救整理出大量的民族古籍,并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根据地方文献编写了大量有关民族问题的专著,不仅挽救了民族文化,也加深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友好,防止大民族主义,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增强了一个地区各民族的凝聚力。

2.1.3满足地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每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以本地区拥有与别地不同的独特之处而骄做,并乐于保持这种本地的特色,人们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于本地的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掌故,这已经构成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从报刊上经常刊登的这类文章我们便可略见一斑。如浙闽的茶文化、广东的饮食文化西北的黄土文化,都是这些地区生产、生活必备的条件和特色。因此记载这些内容的笔记。杂记类地方文献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如《东京梦华录》、《洛阳伽蓝记》、《梦溪笔谈》等。人们还常从地方文献中撷取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2.2物质层面——地方文献对地方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

地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资源、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由其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显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及传统心理的影响,其物质文化或以商业文化为主,或以农业文化为主,或以交通运输为主,抑或多元化发展,各自呈现出地方的特色,这些与地方人民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自然也是地方文献记述的重要内容光焕发之一。近年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当地经济发民服务是信息工作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地方文献对地方物质文化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这种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持和发扬地方原有的物质文化特色。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不仅记录了这种特色的形成原因、发展基础,也记录了当地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所得的成就,形成的经验。这种经验对保持和发扬当地的物质文化特色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二,发掘潜力,建设新的物质文化。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讲求创新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潜力,因地制宜地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充分掌握信息资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知己”的有力武器就是当地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是了解一个地方的资源状况,从而选择其新的发展点的知识宝库。同时,地方文献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而科学的进步也可能成为物质文化新发展的契机。

2.3心物结合的层面——地方文献对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的作用

我国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涉及内容广泛,资料翔实细致,可信度高,其深度、广度比正史中的“地理志”强得多,而真实程度也要超过正史中的“一统志”,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研究中国的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史书的不足。地方志首重地理,对当地的地理沿革、山川河流、疆域城池、湖泊海道、交通驿站、关隘厄塞等都详加考核,详细记载,为我们研究地理变迁提供可靠的史料;地方文献对地区政权组织机构情况。各种官吏名额和任免情况、历代沿革变迁都有详细记载,是研究地方典章制度、政治史不可缺少的资料;地方文献记载了当地风俗习惯、名山、寺观、名胜、建筑,如《王屋山志》、《洛阳伽蓝记》、《说嵩》等,对研究地方风俗史、旅游资源有很大帮助;地方文献提供了该地民(宗)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生产、宗教等资料,对民(宗)族史、宗教史研究很有帮助;许多人物传记的资料,正史上不记或语之不详,往往能在地方文献中找到,如许多在当地有相当影响的杰出人物、科学家、能工巧匠等,《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便是一例;地方文献还记载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料,录有金石、古迹、艺术、歌谣、诗文、农谚、碑碣,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相当的影响,是地方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对科技文献资料的记载也是研究地方科技发展史的必要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利用地方文献编写“断代史”、地理书、地方志、大事记、会典、会要、类书、政书等史书和资料汇编的传统。两晋以来的地理书如《水经注》,《陈留风俗记》,唐宋以来的类书、辞典,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在编写过程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清朝学者顾炎武根据一千多部地方志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书》,前者类似经济资料汇编,后者为历史地理著作,都很有名。我国古代的地方志有许多已不传于世,但靠着这些资料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如现存于世的最早的河南地方志为元代的《河南志》,是清嘉庆中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广东潮州早期方志《潮州图经》,也是饶宗颐先生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可谓取之于斯,又用之于斯,对我们研究地方的历史提供了许多细致宝贵的材料。

利用地方文献,编写各种专著和资料汇编,修编地方史志,对研究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是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将地方文献中大量的天象和自然灾害资料按时代按专题编成各种资料丛编,可为科学研究补充有价值的数据和事例;整理地方文献中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编写中外友好往来的历史,可为促进中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服务。建国以来,利用地方文献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的成果累累,层出不穷。

2.4地方文献对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作用

每个地方的文化活动当中都产生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色文艺的形式包括民间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曲艺、舞蹈、杂技、花卉、陶瓷,甚至饮食、方言等内容。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安徽毫州的剪纸、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的牡丹、河北户县的农民画、吴桥的杂技等,这都是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式。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使一个地方原有的特色文化项目发扬光大,构筑起更加显著的优势和更加鲜明的特色,是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建设。

在古代,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继承主要靠当地人们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将它们形成专著进行记载和传播的也有,但并不多见。地方文献虽然对它们有相当多的记载,但较为零乱,不成系统,这是一部分特色文化的优势逐渐丧失,特色日趋平淡的因素之一,甚至有些民间技艺已经逐渐失传。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方文献在特色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开始重视采访、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为特色文化项目服务,并形成了许多专著,保证了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为这些文艺形式的发扬、发展、迎接新事物的挑战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地方文献的宝库新增了一笔财富。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编写出版了许多文化志。文化艺术年鉴、方言研究、姓氏研究等地方文献,以及有关各种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专题文献,如《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长安月季别样红》、《中国浙菜》、《广东曲艺选集》、《评弹艺术》等等。

3 结语

文化,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独特的创造物。虽然世界各国对文化定义至今仍众说纷坛,但在社会发展中,文化现象仍然明显表露出来。我国早在汉代,就有“文化”一词,通常是作为封建帝王所施用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现代文化的内涵,由于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正逐步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和观念。它表现在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思维、价值取向等一切方面,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系统。而文献,即是记载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因素,文化和文献都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方面,即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应该说,地方文化包括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属于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同等、并列的关系,而是依存、从属的关系。当然,它们也有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从上述的各项分析比较中,已看出其端倪和得出初步的结论。为此,我们认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图书情报部门除了要充分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更要积极配合文化事业机构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好文献开发并主动提供给各个部门利用,建立起全国性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网,以使其在地方文化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图书情报部门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3)

[2]李权时. 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张敏,党铁久. 建设地方特色文化的构想,群众文化

论文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l990[4]骆伟. 论地方文献[J].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8,(4)

地方文化论文第2篇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1]。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自己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沂蒙文化就是要把我们鲜明浓厚的红色文化彰显在沂蒙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并且通过临沂大学这所地方院校实现沂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从文化分层上分析,沂蒙文化与临沂大学文化,作为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组织形态,随时随处都在发生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协调共生的互动关系。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1)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2)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3)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2)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3)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对于临沂大学而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2]田建国.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2005-1-14(4).

地方文化论文第3篇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第4篇

实践证明:各地的千差万别,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不同地方学生的作文教学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而现代“大语文”观念的建立与“生活即教育”观念的形成,更为作文教学地方特色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现实背景。只有发现,提炼、加工,利用好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才能突出作文的地方特色,作文中的本土意识,历史感,亲切感等就会自然流露。鉴于地方文化资源的这些优势,就其与作文教学的融合谈一些体会。

一、基于地方文化开发作文资源

审视当前常态下(指非公开)的作文课,不难发现,当前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整天被关在学校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大量存在按作文的题目仿、编、抄、硬凑些内容装进命题的框框里的情况,进行着“书本――作文本”的闭锁式小循环。老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书”,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老师也为作文教学困惑。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紧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滞后性,要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不够紧密的状况,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建立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变革与创新。具体地说,(一)扩充课程概念。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孤立的设计,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课程的所有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天下万物皆为教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地方文化,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资源。如:寿宁自然风光类的作文教学就有犀溪漂流、仙岩赏杜鹃、南山顶观日出、杨梅洲探险等取之不尽的素材;(二)树立大课程资源观,无论是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还是社会类资源,无论是火热的学校生活,还是温馨的家庭生活,凡是适合作文课程的,都应该将其纳入作文课程资源库。比如我们寿宁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水文化、状元文化、廊桥文化、古建筑文化、北路戏文化等地方文化都是作文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在课程开发主体观上,需要具有强烈课程意识的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去开发,去生成,去建构。比如:寿宁斜滩是闽东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有是千年的历史。从2009年开始,斜滩中心小学从挖掘地方优秀文化入手,组织具有强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老师编写《人文斜滩》这本校本教材。《人文斜滩》多方位、多角度介绍了斜滩的地理概况、古镇史实、名胜古迹、地域风情、传说故事、人文春秋等内容,共18万字,154帧古今珍贵照片,全书集史料、知识、趣味于一体,是一本可读性强,教育意义凸显的地方历史文献。为寿宁校本教材的开发填补了空白;(四)在课程实施观上,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具有人本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作文课程来。如: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可以针对“红色少年张高谦”的地方文化资源,去写缅怀张高谦、瞻仰烈士陵园、追寻烈士足迹的内容。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可以针对“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宦游之地”、“中国贯木拱廊桥之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等地方文化资源,去表现智慧、传承、坚守等主题。

二、探求作文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结合

1.收集地方资源,作为作文素材

教师要指导学生要留意身边的资源,如家乡的变化、农务农活农趣等,寿宁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廊桥和冯梦龙等人文景光,南山顶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闹元宵、提线木偶、北路戏等民间文化,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竹木制品等地方特产,甲坑红色旅游线、以及实验课、实习课等都可纳入乡土作文素材库中。

有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编排的目录、日记等文字载体,也可以是图片、音像软件和网络资源,当然还有即时生成的情境等。

2.探求地方文化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

在捕捉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之后,更重要的是有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效益。我们要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比如:来到高山茶园,开始“采茶舞曲”的时候,就可以同步链接体验类习作,写忙碌、欢快的劳动场面;荡舟漂流,攀爬白云山、白鹤仙岩就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探寻古廊桥,参观古民居,走访古村落,便可以描写乡史乡貌。走进犀溪闹元宵,欣赏北路戏、民间流传的俗言俗语,就可以整理民间文化,介绍民情风俗。摆弄各式各样的木质玩具,面对琳琅满目的竹制器具,就可以写自己喜爱的小物品,介绍家乡的物产,撰写有关竹木研究的小论文。

三、开展综合性作文教学,发挥地方文化的作用

1.走近自然,获取生态文化资源

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亲近自然不仅能激发兴趣,而且能促进体验,容易使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面对鲜活的素材,自然会期盼用笔来表达。如,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和学生一起郊游踏青,感受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芬芳,看到春的色彩。大自然的美丽场景很容易被活化为丰富鲜明的语言在孩子们笔下流淌: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盛的礼物。她路过田野,小草发芽,庄稼绿了;她走过山坡,枝头吐绿,花儿红了;她淌过小河,河水清澈,鱼儿欢快。噢,春天来了!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我们可以“查”果园:板栗鼓起它的刺襄,向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熟透了的柿子娃娃,扬起红彤彤的脸蛋,在枝头上挂起了红灯笼。我们还去山林中“查”树叶:“霜叶红于二月天”的情景就在眼前。我曾指导学生为家乡的旅游资源写广告词,他们纷纷发言:“我们的家乡寿宁是山区县,这里山势巍峨,水势回环,山水相映,独具魅力。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高直入云宵。溪涧清波,流水潺潺。廊桥犹如长虹,躬身于山涧,百年沧桑,风韵尤存……”这样作文写作就回归到了生活本源。因为学生身处现实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对他们来说,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

地方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地方性;地方文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64-04[作者简介]李徽昭(1975―),男,江苏泗洪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周睿(1984―),男,江苏泗洪人,硕士,淮阴师院文通学院讲师。

当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丰富、多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与发展动力。在此过程中,教育国际化意识逐步增强,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有更多深刻感受。但仍还有不少办学单位的教育国际交流参与者依然存在着结构性思维定势,抱守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想观念,忽视了教育立足地方办学的实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文化得不到凸显,国外合作院校与人员不能深层感知教育所在地的文化特色,也就无法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的思维误区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教育加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级办学机构推动本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各大高校也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本单位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但“国际高于地方”“他国文化优于我国地方文化”依然是众多办学单位主要的思维方式。由此在教育中出现了忽视地方文化,盲目无主地参与国际化的现象。

(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维误区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化为主要发展趋势的21世纪,教育国际化并非某些发达国家所特有的教育,而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对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与合作互助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乃至于基础教育不得不日益走向国际化。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适切性”“质量”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也就是说,教育国际化对教育变革与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步骤。由此可见,各国对教育国际化已达成一种共识和认同,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

面对汹涌的教育国际化潮流,我国教育国际化也陷入了西方化、美国化误区,表现出文化弱势的卑微心态,使我们在比较和评价中外教育时失却了客观标准,失去了立足本地发展的文化主体性。各教育机构办学地方的文化无法在全球化的文化体系中与西方或美国文化比较,无法凸显本土文化价值。尤其是,不少办学机构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出现了误差,认为既然教育已经走向了国际化,那地方文化就没有意义了,教育国际化主要在于吸收西方文化,引进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更有一些办学单位简单地把教育国际化理解为聘请外籍教师上几堂课、选派学校的一些“达标(达到西方高校的入学要求)”学生出国交流或留学,这就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认为与国外高校进行一些合作和交流、举办几场访谈,就叫国际化。

上述理解都是丧失本土文化自主性的陷入误区的教育“国际化”,他们把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变成了简单而狭隘的片面之词,人为地把教育国际化和地方文化分离。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向强势国家学习并吸纳、融汇本土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在与强势文化比较中重新观照自身、向西方国家推介地方文化使双方互动交流融汇并适应的过程,这样的教育国际化才是教育思想、经验及资源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地方文化与西方互动学习借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国际化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化的过程。

(二)国际与地方的文化辩证关系

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于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课程中的国际内容;二是与学者、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1] 地方文化是地方教育机构办学的立足点,各教育机构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地方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性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积淀,向人类展示着特殊而多彩的地域文化精神。教育国际化与地方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一方面地方文化通过教育受惠于国际化,吸收国际化的养料,显现出地方文化的价值与特性;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又能很好地为教育国际化吸收,由此促进地方文化与国际教育的互动,推动地方教育国际化。

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显然已经更为深入,民族的东西必须具有世界性、全球共融的文化特质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否则只会被时代和世界淘汰。因此,地方文化只有通过国际化与全球其他异质文化不断碰撞,才能找到地方文化的独特位置。也可以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既要在两者之间坚守科学合理的文化立场,更要以本土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保持一种胸怀开阔的批判理性,通过全球化壮大地方文化。正因为如此,教育本土化不能代替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也不能排除本土化,两者必须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二、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文化与国际化

(一)大学教育具有地方文化属性,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中

“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蕴含着文化因素。文化功能是教育众多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院校在地方文化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利用地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展名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江苏淮安各高校对精神的研究,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有的高校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载体,宣传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使地方文化深入人心;有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把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大学文化既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明显区别于地方文化,高校四大职能中的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对地方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高科技服务的教育机构,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教育与地方文化的交融应该愈加深入。大学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条件,为地方文化开发和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地方文化应该成为各高校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是对地方文化精神的研究。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文化发展问题也很多,高校对地方文化的整理、考证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地方文化精神的梳理推动学校校风与办学精神的深入发展。三是对地方文化创新和宣扬的作用。地方文化既有与时俱进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有发扬光大的内在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和技术汇集地,创新地方文化、宣扬地方文化责无旁贷。

(二)教育国际化首先须本土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将大学教学、学习、研究及管理等置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及世界教育和文化的大环境中去进行建设与管理”[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多样化、民族化的地方文化逐步凸显出来。从教育本身来说,它具有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创新功能,这就要求它既应该有“兼容并包”的系统,又要具有“海纳百川”、吸纳各民族或地方先进文化的度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为了形象地理解上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麦当劳的本土化策略成功的事例也许是最有说服力的。首先是麦当劳公司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麦当劳公司根据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作变化。在中国,麦当劳就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麦香猪柳蛋餐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其次是制定本土化的促销组合策略。本土化促销组合策略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传统。麦当劳公司的员工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本土化促销主要是通过在电视、报纸、互联网上做广告,广告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国本土人民,广告充满地方文化气息。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无疑应该学习麦当劳的本土化经营策略,不断在国际化过程中凸显地方文化,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本土化,使之适应地方学生、办学环境等,这样的国际化才能真正符合地方文化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各个立足办学地方的高校的发展。

三、教育国际化的地方文化方式

(一)在全球文化中找到地方文化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教育、风俗、人情、物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国国家文化多元性的根本表现。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血液,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源泉。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建设应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苏州地方文化发展与苏州大学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例:20世纪初,苏州得海外风气之先,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苏州文化重焕生机,苏州文化中的精致优雅、争先发展等因素成为苏州大学的重要特质。[4]

在全球文化中找准属于自己地方文化的定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在此方面,不少地方做出了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扬州立足自身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抓住“京杭运河沿岸众多城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亮点,通过“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这个平台,推动自身走向世界,使扬州文化获得国际化发展。扬州是世界最早也是中国唯一与运河同龄的城市。历史上,扬州因运河之利几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频繁。扬州的鉴真东渡日本、韩国崔志远来扬为官、意大利马可・波罗旅居扬州,不仅向世界介绍了扬州,也促进了扬州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2007年以来,扬州先后与31座外国城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向世界展示扬州地方文化魅力,成为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5]

(二)办学单位应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国际化

地方院校要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必须结合课程教学,将地域文化内容灵活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文化与课程存在着天然联系,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内容的课程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学生正确对待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安排介绍地方文化的课程,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确保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与提高地方文化知识储备并重。具体而言,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可以在英语阅读教材中设置地方文化为主的文章,介绍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认识、传播地方的传统文化,能用中、英文双语表述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达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双赢局面。地方文化是内容,英语是形式,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外语学习言之有物,更有现实意义,既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又能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英语基础学习产生倦怠。[6]

除此之外,地方文化建设可以从教材建设入手,注重地方文化品牌的外译和输出,将本地的历史、民俗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翻译成英语,推广本地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将这种地方文化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只有凸显地方文化价值,增强地方文化与国际化思潮的互动交流,才能深刻感知教育办学所在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上得到深入发展,从而更好地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2]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张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4]李徽昭.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地方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方言词,地域文化

 

语言普遍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很多语言现象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借词、地名、亲属称谓等等。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由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很早以前就被学者们注意到了,“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德国哲学家海德,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曾撰有《语言与文化》一书,专门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本文即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汉语方言词词义的文化因素。博士论文,方言词。

一、地域文化与方言词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而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域文化必然要利用该地域通行的语言——方言承载、储存和传播文化信息,并以这种语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发挥其引导、制约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简言之,地域文化的特质必然要反映到方言中,也可以说,地域文化就是通过方言本身表现出来的,这样,方言就成为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同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语言层级结构水乳交融,互为里表,而方言词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言词直接承载、储存、传递地域文化信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一地区的人群获得了大体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评价,至少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会对包括方言词在内的整个方言系统产生强大影响,对方言词词义的形成产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和均衡作用。面对同样的客观现实,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人群能产生大相径庭的观念,从这些观念出发,根据地域文化的特质,混合地域文化内在精神实质的方言词就大量地出现了。

方言词作为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是传递地域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这是方言词对地域文化的重要贡献,同时,方言词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方言词,既要符合语言运用表达的规律,又要达到地域文化的要求,但是,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制约有时与语言结构规律发生龃龉,无法达到二者动态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是语言做出让步,以适应地域文化的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注意:第一,在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方言的词语同其他方言或标准语的词语相比,往往词义差别很大;第二,方言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有时无法在其他方言或标准语中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有时甚至缺失。博士论文,方言词。也就是说,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面对相同的客观实在,但是表现这种客观的方言词可能存在迥异的面貌,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出现缺失的局面,这就形成了“语词空缺”。这种“独有”或“空缺”现象,说明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方言词存在着独特的地域风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什么地方的,不仅需要听他的口音来,还要听他用的词,因为方言词承载的地域文化使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虽然“独有”和“空缺”现象出现在个别的方言词上,但是从方言的整个词汇系统来看,地域文化的痕迹还是处处可见,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方言是负载着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

二、东北文化和东北方言词

东北文化是在中国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地理、移民、民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北文化的许多特点都存在这些因素作用的痕迹,比如,东北人多性格豪爽,重情义,同东北物产丰富、地广人稀等地理因素密不可分。又如东北人习惯从血缘角度称呼别人,这和东北移民有一定关系。东北文化是汉文化在地域上的分支,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同东北方言分布区域基本一致,这更容易理解东北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方言和华北方言一起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其分布范围大致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同普通话比较,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很多特点,尤其在词汇方面。东北方言语音铿锵有力,较粗犷,有一定程度夸张;词汇幽默生动,好诙谐,有夸张成分,等等。这些特点形成了东北方言独有的特色,表现为生动形象、活泼贴切、富有亲和力,语义表述精当凝练。东北方言的部分词汇已经进入普通话,但大多数东北方言词仍流行于东北口语中,而这些词语在东北方言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东北文化作用的结果。

有许多东北方言词在形式上同普通话词是一致的,但是在东北方言和普通话中词义差别很大,有时候甚至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贼”一词在普通话中指偷盗别人财物的坏人,可是在东北方言中“贼”用来表示“最、特别、极致”的意思,如口语中常说“贼好吃、贼好看、贼有意思”等等。

在普通话中“打狼”是一个动宾短语,指打“狼”这种动物,但是在东北方言中“打狼”和普通话里的“打狼”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很大差异。博士论文,方言词。在东北方言里,“打狼”的意思是“在某项竞争活动中处于最后的名次”的意思。“打狼”已成为一个意义固定的方言词,通行于东北三省的很多地区。

普通话里的“猫”是指一种抓老鼠的哺乳动物,可是在东北方言中除了指动物,还有躲藏的意思,常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东北气候寒冷,冬季冰天雪地,人们在冬天一般呆在家里不出门,所以有“猫冬”的说法。在东北方言中,“猫”还可用来指妇女生小孩,有“猫下了”、“猫月子”的说法,妇女生下小孩之后,要不出房间休息一个月,吃有营养的食物,不见生人,类似躲藏起来,所以这种现象也称为“猫”。

“调理” 在普通话中指人受伤或生病后的调养护理,而在东北方言中指算计人、陷害人。“造”按普通话理解,是建造、生产的意思,但是作为东北方言词的“造”意义极其丰富,有“糟蹋”、“祸害”、“吃”、“弄”、“做”等多个义项,用法十分灵活。

这些东北方言词在形式上同普通话是一样的,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意义。博士论文,方言词。当然,这些词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不排除有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语只是在字形上重合,真正的本字还没有找到,但是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博士论文,方言词。

东北方言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有时无法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有时甚至会缺失。如“嘎拉哈”一词源于锡伯语,是“嘎尔出哈”的汉译音,指骸骨,多取之于猪羊等动物,是妇女和儿童游戏的器具。“发纸”这个词,从表面看仅仅是个动宾词组,在普通话中是分发纸张的意思,而在东北方言中“发纸”往往作为一个名词来用,它专指在除夕晚上,东北广大农村地区举行的祈福祭祀活动。这种活动是群众自发举行的,在除夕晚上22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家家在院子里燃起篝火,同时放爆竹,之后会在住房、谷仓、鸡窝、猪圈等的门口焚烧一些纸钱,祈愿神灵保佑来年生活安定幸福。这种仪式会因地而略有不同,但“发纸”负载的东北地域文化信息却惊人的一致,这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在东北方言中用“瞎白乎”表示,普通话里的“很多、极多”在东北方言中用“老鼻子了”来表达。东北方言词“丁价儿”是副词,一直、不间断地的意思。“晃常儿”是副词,时常的意思。“埋汰”是脏的意思,“乌拉巴涂”是水温热的意思,“泡子”是小的湖泊的意思,等等。博士论文,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很难找到准确对应的词语,有的甚至缺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冲击,东北方言词具有了东北文化的特点,在东北方言词中留下了东北文化的烙印,使得在东北文化影响下的东北方言词保持着独特的风貌。

三、结语

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直接促成方言词的产生,因为有了现实的需要,人才会想着要用词语去指称表述。在民族语内部,即使语音上、形式上相同的词,因地域文化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意义,如果地域文化差异过大,可能出现“语词空缺”的现象。而方言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播着地域文化信息,富有生命力的方言词甚至会起到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比如东北方言中的“忽悠”一词,不仅让全国人民知道这是欺骗、哄骗的意思,同时把东北文化中幽默诙谐的文化特质也传递出来。方言词和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无法分离的密切关系。研究地域文化,少不了方言词研究的支持,同样,研究方言词,也可以从地域文化研究中获得启发。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主张把语言学和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可以给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起一个桥梁来”,罗先生的治学方法在今天仍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萨皮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贾晞儒:民俗语言表述之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9.

地方文化论文第7篇

1、有人说:古代行政官员靠志书提供资料,现在每个地方保存资料有图书、档案、统计、情报等部门,有各种辑录,保存资料的先进手段,如复印铅印、微缩胶卷、电脑储存等,还有必要编纂地方志吗?这是属于对地方志的内容和功能不了解。有人说:现在设立有各级科学研究院(所),党政各部门还有政策研究室、调研室,它们都是为“资治”起信息、咨询、参谋作用,编写有各种专门著作,还有什么必要再编修地方志的专业志呢?这也是对两者的不同功能不了解。还有人说:“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靠的是吸取当前最新的资料、信息,编修地方志是“翻故纸堆”,编辑的是过时的资料,于“资治”何益?诸如此类,我们必须对地方志的功能和作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阐释。

2、在修志部门内部,对“资治、存史、教化、认同”这八字功能,看法虽有分歧,但总的还是都认为地方志是“民族血脉”之一,应该为现实服务,而且能够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重大作用。为此,笔者仅就新编地方志的社会功能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3、众所周知,地方志是以反映一地各方面基本情况见长的资料性著述。古人云:“志者,记也”。记什么?我认为就是记“变化”,即记述一地自然、社会各要素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一般地说,剧变要详记,微变则略记,不变则不记。而这些变化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之内,对反映基本情况具有典型性。我们记述这些基本情况的过程,就是“存史”的过程,而方志必须具备了“存史”的特性之后,其他功能才会有所依附。

4、“存史”,就地方志的功能而言,是形容志书有如仓库,具备将史料储藏其中的功用;如若用于修志过程之中,则指修志者在一定的指导思想支配下,将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载入志书的过程。可见其涵义是有所不同的。但修志过程的“存史”与志书功能的“存史”又具有无可否认的因果关系,即没有修志过程的存史,就不会有方志功能的存史,其他功能的“资治”、“教化”、“认同”等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存史的工作完成了,那么方志“资治”、“教化”、“存史”、“认同”的功能自然在其中了。如果说“资治”是编修地方志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存史”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前提。

5、说到修志的指导思想,人们自然会想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不仅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实际上,存史的过程就是体现指导思想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束之高阁,不与所存之史料相结合,那这一指导思想只能是空洞的教条,是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的.就纂修一部志书而言,其指导思想是整个志书的灵魂,是决定志书为哪个阶级服务,能否实现自身功能的关键.在志书的具体编纂中你会感到,决定某一具体资料能否入志,仅满足于“观点正确”是很不够的。这是因为,有些资料虽然原则上符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具有典型性,也看不出有何“资治”、“教化”、“存史”、“认同”的作用,那这一材料能否入志就很值得考虑了。只有不违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具有“资治”、“教化”、“认同”作用,或者虽然看不到有此种作用而具备“存史”的价值的资料,我们才应该将其载入志书,并尽可能地将笔者的情感、愿望寓在所选取之资料的记述里。只有这样,我们的志书才有可能真正地体现指导思想,从而达到反映一地基本情况,借以“资”当代及后世之“治”的目的。而那种试图通过空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而掩饰自己知识的贫乏,或者通过寻找“资治”材料来引起地方官对修志工作的重视,以达到让其拨款调人的目的的人与做法是十分可悲的。一句话,资治、教化、存史、认同等都应在指导思想的制约之下。

6、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的历史传统。旧地方志的目的和作用很明确,就是为统治阶级治理朝政服务,这就是“资治”。所谓“存史、教化、认同”,归根到底,我认为还是为“资治”。从历史上看,我国编修地方志,都是由当时的中央政府倡导,由地方各级政府主持纂修,即所谓的“官修”。特别是明、清以来,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把编修地方志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由上而下规定任务,限期完成。其原因,就是这些封建统治者把地方志看成是“资治明鉴”的“辅治之书”,其作用在于为“天子明目达聪之助,以扶大一统之治”,当时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也说过:“每地修志,主要目标在于备行政官吏之鉴览,以定其发号施令之方针”。很明显,作为封建文化形态的旧地方志书,其主要功能就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

7、今天我们编修新地方志,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由党委领导、政府主持,正式列入了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目的无他,也就是为今天的“资治”服务。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编修地方志当然不能背离这个方针,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修志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决定了它必须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是今天的“资治”。地方志的“资治”功能,也是由其丰富的内涵决定的。由于地方志是“系统地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它为一代一方的自然、社会、人文以及百科之业的历史与实现建立起资料总库,资料性是地方志的本质特性,它辑成的资料,其广泛、丰富、真实、细致,更见长于群书。而且,地方志所辑编的资料,其来源主要又是经过核实的官方的档案资料,比起其它资料著作来,更具有可靠性、权威性。这就决定了它能为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决策起咨询、信息、参谋作用,能为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教材,当然也为子孙后代积累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由此可见,为现实政治服务是地方志的主要功能。

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内容是事物的基础和本质并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纂修地方志也有一个形式和内容的问题。要做到系统、翔实地记述一地基本情况,就必须把握该地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归类,形成表现内容的形式(如篇目等),然后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及具体编纂原则再现内容,即内容——形式——内容。从这公式可以看,形式只是实际内容与志书再现之内容的媒介,起着过渡的桥梁作用。但必须指出,“形式”前后的内容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正如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不等在建筑物一样,即前面的内容是客观实在,后一个内容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支配下,经过加工提练使之具有某种意义、具有揭示某种规律的内容,而这一“内容”正是地方志要存之史的核心所在。

9、方志是“一方之总揽”。它是用资料反映一个地方在一定时期内的自然和社会的基本面貌的著作。内容比较全面、广泛、丰富。它可以为读者提供本地区的系统的综合性资料。“志属信史”。地方志所提供的资料是经过整理、考订、加工提炼的。它不是原始资料的辑录。这些资料在使用时,一般来说应该是准确可信的。地方志是动态的反映。新地方志的编排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社会、人文诸方面事物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设篇立目,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依时记述。它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对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来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将各事物的盛衰起落、成败得失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都记述清楚,使人能详现状、悉源流、通变化、明因果。它通过对资料的筛选、排比、提炼、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各种档案资料、文献汇编,以及其它资料储存手段所不可能具有的功能。

地方文化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西部地区;行政文化;地方行政改革 

 

一、文化及其在行政组织中的表现 

(一)文化之内容与功能 

“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体”,它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社会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常规行为、规范和标准等。其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除这些积极作用外,文化还常表现出其消极的作用。因为其本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特点,使得社会环境变化时,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却不能及时跟上环境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使得人们可能同时面对多种价值观,产生观念碰撞下的心理矛盾,而这种观念冲突如果超过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则会造成诸多社会群体问题。 

(二)文化在行政组织中的表现 

1、行政文化与特定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任何一种行政文化都离不开特定地区的历史、经济、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陕西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封建史上辉煌的汉唐盛世,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土地广茂、物产丰富,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社会文化中包含着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保守封闭的文化心理,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小富即安、积极性缺乏、创造性差等特点。 

2、行政文化直接作用于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行政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行政文化主要通过行政人员的认知和情感对其行政活动产生作用,当行政人员对工作的认知表现出责任、意义重大,其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情感关联时,其一定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同时,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以及心理和行为倾向性,由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性所组成”,一定的态度引致一定的行为,比如,西部地区受传统文化中旧的行政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工作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意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问题能躲则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种态度下工作只能是缩手缩脚,进步困难。 

3、行政文化是行政活动进行的环境因素,正如雷恩所说,“一切管理都是文化的产儿”,人类对人、管理、组织的思想,是基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行为准则的变化而变化的。西部地方政府的行政组织如何管理?用什么组织结构、什么评估模式等管理方法的选择都受制于行政文化这个环境因素,超脱这个环境,管理活动无法进行,所以不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管理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 

4、行政文化创新是行政改革的先导。一定的行政文化实际形成了行政体制的灵魂,文化创新是体制改革的前提。特别是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对行政人员的具体管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价值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的社会社会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观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其代表着人的一系列基本信念。不同的行政人员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有人重视工作的成就,有人看重物质利益,有人则迷恋于权力和地位。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各自的价值观不同。西部地方行政改革,要先从行政文化上入手,从行政价值取向上倡导追求公平、效率、民主的行政价值目标。 

二、西部文化对地方行政改革的双重作用 

(一)我们应该看到西部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成果 

比如,西部人不畏艰险、积极奋进的创业精神,从二千多年前三赴西域开通丝路的张骞,到历经磨砺西去印度求经的唐玄奘,再到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创业,都造就了西部人自力更生、勇于开拓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西部开发大业中,仍然不可缺少。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等现实特点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地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力量变革发展,不被任何恶劣环境和困难所屈服。 

(二)西部文化中的实事求是、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值得我们发扬 

毛泽东讲过“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因为这个中共在陕北由小变大,不但壮大了革命力量,并形成了一系列来自于实践的宝贵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就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重要遗产,在新的时期行政改革仍必不可少。穷则思变,但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照搬东南沿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繁荣,有的只能是暂时的物质或心理满足。只有从当地实际入手,通过调查研究,亲身深入基层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探索适应西部行政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才是要走的路。 

(三)我们不能不看到西部文化中落后的、消极的部分依然影响着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 

“按文化地理学分类,将西部地区文化划分为内陆文化,这种文化模式是封闭性强、变化缓慢,文化内部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呈现一种高度刚性结构”这样的文化特征对西部地方行政改革来说是个直接障碍。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上缺乏变通性,固步自封、刻板僵硬;行为方式上受官本位思想较重,强调亲缘、地缘,人情至上,制度和法制力量薄弱,行为缺乏理性和规范性。在行政组织内依然较多的存在着依附顺从的封建家长制思想,行政人员不是“为民服务者”而是高高在上的“统治管理者”。一些行政人员过多地强调对上级负责,却对下级不负责,对自己的“利益”负责,却对百姓不负责。这使得惟上级领导的意志是从、阿谀奉承的思想广泛存在,更甚者不惜利用手中人民给予的公权力侵犯人民的利益,以换得领导的欢心和自己日后升迁的资本。 

三、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行政文化,推进西部地方行政改革 

新型行政文化应该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要求的行政组织的价值观念体系。西部地区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行政文化从根本上讲是要对行政人员的职业思想观念重新整合。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观念改变非一蹴而就之事,观念的改变相对于社会的发展常存在着明显地滞后性。特别是在当前,西部地区并存着自然经济下产生的传统行政文化、计划经济下产生的行政文化、市场经济下产生的现代行政文化,以及中国本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多种文化在此相互激荡、糅合,更增加了观念转变的难度。旧有的行政价值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已显然不适应行政现代化的要求,行政人员和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系统却还尚未建成,特别是行政人员对各自的观念缺乏理性选择。因此,观念转变要适度地进行,以将观念滞后与观念冲突的副作用减少至最小。具体而言,这种观念创新应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职业观念的确立 

与其他任何职业一样,行政工作也是一种职业,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由于长期人治思想影响,无论是行政人员本身,还是一般公民都对此认识模糊。传统宗法行政文化产生的任人为亲的用人观念,导致大量贤德被拒之门外,并造就出一批专长于游戏官场、精于相对权术变化但却缺乏行政职业观念和技能的行政人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都召唤着一批具有现代行政知识与技能的从业人员。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无疑为此铺开了大道,但仅仅从制度上规范是不够的,深层次的观念认同才是根本。这种观念的确立,首先要倡导行政职业价值意识,行政人员要意识到,行政工作亦是一种体现个人价值的途经,而且因其代表并维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而更具职业荣誉感。其次要倡导职业责任意识,“责任与特定制度结构中个人的角色相应,与个人在某种组织中承担的使命相关。个人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他就应该负怎样的责任。”行政人员的职业角色决定其必须对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活动的结果负责任。责、权、利一致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行使多大权力,就相应地要承担多大责任,注意增强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 

(二)行政开放观念的确立 

新型行政文化需强调公共性和民主性,以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参与。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人们习惯地认为行政人员、政府都优于公民,有着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在政府面前,公民只是消极的被治者,存在实际上的不平等。随着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推广,公平、平等的观念日益为更多公民所认可,并要求一个开放的政府,能使公民更多了解政府,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意愿反映给政府。实现这一目标,增强行政透明度是关键,畅通公民沟通政府的渠道是基础。我国近些年实践的听证制度就是为保证公共政策中各方利益主体平等参与的一项基本制度设计,只是有些地方的听证会更流于形式,实际民主沟通作用乏力。政府应进一步扩大、畅通政府与公众间的常态沟通渠道,让公民以更低的成本、更容易地与政府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和政府的交流由“单向”变为“双向”,公民可以从网上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亦可以将自己的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和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地避免“无序化参与”,即参与者仅借助网络发表观点,而这些观点或建议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汇总分析,导致参与达不到实际效果、流于形式。 

(三)法律观念的确立 

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的核心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在西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虽然也可以看到行政活动中法律的影子,但诸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提法多数时候只是口头上的标榜,实际中却处处存在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行为准则,这种观念影响至今。现代行政必须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对于拥有权力的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对其权力进行制约,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具体而言,要树立法律至上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处于平等地位;完善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通过法律法规对各种行政权力的明确界定,行政机关只能行使法律限定的权力。所有公民尤其是行政人员要明确法律的目的是体现人民的意志,保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同时,在实践中还要将法律由偏重义务设置、权力保障转向重视权利维护和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