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生儿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6 08:38:13

新生儿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1篇

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来我院妇产科病区出生、阿氏评分为8—10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0例(包括顺产和剖腹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研究新生儿出生后,行气门芯断脐的两种方法进行脐带脱落时间、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有无出血情况,出生后脐带出血安全系数的差异及结扎后脐带残端24小时、48小时的干燥程度的效果比较。

结果:对新生儿出生后用二个气门芯进行断脐的方法在脐带脱落时间、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时出血情况、出生后脐带出血安全系数及24小时、48小时脐带残端干燥程度等数据研究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新生儿出生后使用两个气门芯断脐方法,能更好地护理新生儿脐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25-02

脐带是供胎儿与母体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而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脐带残端却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新生命的危险通道。因此,脐带残端脱落、愈合越早,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就越小[1]。目前,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方式有多种,如棉线结扎法,气门芯结扎法,脐带夹结扎法[2]。较常用的有气门芯法及脐带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气门芯结扎,但就气门芯结扎方法在临床也有不同的两种操作,第一种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一个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进行结扎,第二种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两个气门芯并列套住脐带根部进行结扎[3]。研究随后的出血情况及其安全系数、24小时48小时后脐带残端干燥程度,72小时后实行二次断脐时是否出血、及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情况有非常大的不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600例阿氏评分为8—10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0例(包括顺产和剖腹产)。所选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见下表1。

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阿氏评(肌张力、喉反射、呼吸、肤色、心率)为8-10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选取满足一下条件的新生儿作为两种不同方法比较的基本条件:①产妇无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妊娠并发症;②宫内妊娠37~41周;③胎儿无宫内感染;④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

1.2方法。

1.2.1观察组。操作方法是:第一次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脐带停止博动后,将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无菌区上,房间温度在25-28℃,用止血钳套带丝线气门芯距脐根0.5cm处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方2cm处剪断脐带,将带线气门芯滑至脐根处结扎,注意不可套住皮肤。随后再并列套一个气门芯,剪断气门芯上的丝线,以防止在护理新生儿时拉伤脐部。常规处理后,覆盖消毒纱布并包扎健婴宝胎毒清结扎包。待次日沐浴后取去纱布,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并用脐带结扎包进行包扎。到72小时后(可在新生儿沐浴后做完新生儿疾病筛查时)行二次断脐。备一消毒断脐包,包内有:剪刀1把、止血钳1把、纱布1块、棉球3个、棉签3根。另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1个、云南白药、75%酒精或碘伏等。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脐带,用止血钳剔去气门芯,提起脐带残端,沿脐轮上缘剪去脐带残端,用明胶海绵条或云南白药敷在脐带断端处,纱布覆盖,外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嘱家属尽量让新生儿安静,防止因新生儿哭闹用力,引起脐部残端结痂处再次出血。保持脐部干燥。于剪后0.5h、2h观察脐部渗血情况,如出血较多,局部应用凝血酶原粉再常规包扎,以后每天消毒。包扎24~48小时后拆除。以后每日沐浴后常规用75%酒精消毒脐部至脐部残端处长成正常皮肤。

1.2.2对照组。操作方法是:第一次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脐带停止博动后,将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无菌区上,房间温度在25-28℃,用止血钳套带丝线气门芯距脐根0.5cm处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方2cm处剪断脐带,将带线气门芯滑至脐根处结扎,注意不可套住皮肤。剪断气门芯上的丝线,以防止在护理新生儿时拉伤脐部。常规处理后覆盖消毒纱布并包扎健婴宝胎毒清结扎包。待沐浴后取去纱布。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随后同观察组一样进行常规新生儿脐部护理及二次断脐。

1.3结果。通过对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脐部出血情况,工作人员观察并记录脐部出血安全系数,二次断脐时的出血情况,72小时脐带脱落情况。5天后脐带脱落情况,24小时48小时后脐带残端干燥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方法结果优于对照组的结果,更适用临床工作,两组情况见表2。

2护理

2.1新生儿沐浴的室温为26—28度,关闭门窗,水温37-40度,房间湿度60-80%,注意给新生儿保暖。

2.2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肚脐,保持干燥。

2.3在加强护理工作的同时,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的护理脐部是预防脐部感染的重要环节。重点是观察脐窝是否有分泌物,脐轮周围有无发红,换尿裤时婴儿的内衣不要置于尿裤内,尿裤要向外翻下,切忌盖在脐窝上,且爽身粉等不要洒在脐窝内,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4]。

3讨论

3.1脐带大小因人而异,当脐带大时,与皮肤相连处的脐轮则大,产生的脐孔伤口则大,愈合就会慢。同时,当脐带在干洁过程无收缩或干洁程度欠佳时,则容易引起脐部出血,而且脐带高蛋白胶质组织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如果脐部伤口大,愈合慢,极容易引起脐部感染[5]。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用脐带夹、棉线或气门芯在距脐根0.5cm处结扎脐带残端后,需脐带自然脱水硬痂后才自然脱落,所需时间在6~10天以上,胶质脐带则需更长时间,个别还会有新生肉芽出现。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新生儿脐带都不能自然脱落,出院在家中脐带与脐周皮肤形成凹陷有渗液或异味,护理时还会牵扯脐带残端引起出血、脱脐,易引起家长们的担忧而抱来就诊[6]。

3.2使用气门芯结扎脐带根部,一方面使脐带动静脉、胶质组织缩细,加速血管收缩、胶质干洁;另一方面,在脐带干洁的过程中使脐轮内收、脐孔缩细、变窄,利于伤口愈合。因气门芯内收使脐轮(脐根部)直径缩小、脐残端容易干燥脐部愈合快、脐感染机会少[7]。

3.3在常规结扎脐带30小时后进行新生儿二次断脐,由于剪去脐带残端组织,脐部干燥,使脐孔闭合时间提前,避免了潜在的院外感染,方便家长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3.4由于二次断脐48小时后基本上脐部不需包扎,减少护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纱布等用物,而且使用气门芯经济,每条气门芯价格极低,一条气门芯可分成许多只来结扎脐用,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3.5对住院新生儿观察和出院新生儿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方法断脐后脐孔恢复良好、美观,无1例发生继发感染,家长满意率100%。

4结论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有脐带出血、脐部发炎,造成脐带结痂脱落愈合时间延迟,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观察组的操作方法是安全可靠的结扎方法,关键操作是使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可达到操作简单、日常护理方便、二次断脐不出血、脐带脱落早、新生儿安全等效果。在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等待其自然脱落,可减少脐部并发症[8]。对照组新生儿此法结扎脐带后于24~48h后行脐带残端剪除,消毒,止血再包扎固定24h,虽然也能促使脐部创面早期愈合,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新生儿脐部出血和感染及护理安全问题。

为实现减少脐部出血和避免脐部感染,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新生儿于出生后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实行标准护理,等待其自然脱落。结果显示:操作简单,出血情况明显减少,几乎无感染,随访愈合好[9]。符合病理生理发展规律,不必采取脐带残端修剪[10]。本次两种方法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方法更适用于临床,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断端的愈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缩短脐带结痂脱落时间,防止出血,有利于新生儿脐部观察及护理。对促进新生儿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菊区.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11,17(4):252

[2]夏海鸥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974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6297

[4]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08(3):137-143

[5]刘亚红,冯海云,罗静.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1,12(5):94-98

[6]梁秋霞.不同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01(8):40-42胡传军;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1,06(7):121-122

[7]李文平;新生儿脐部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08(2):29-32

[8]李娟,王庆红,吴红,等.2005年中国城市产科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J].2012,14(1):7-10

[9]陈红.暴露脐根部断脐对新生儿脐带水肿护理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0-14

[10]王俊青,李莉苹,李波,商存平.改良式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01(5):93-95

[11]党利梅.两种新生儿脐带残端护理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4):151-152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2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60

脐带作为胎儿的附属物, 是胎儿从母亲体内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 并排泄废物的主要通道, 其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 一端连着胎儿腹壁脐轮[1]。通常情况下, 新生儿在断脐之后, 残留的脐带会逐渐的硬化、干枯, 进而1周左右脱落。在临床上, 脐带夹断脐法和气门芯套断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生儿断脐法[2, 3]。脐带结扎的方法将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 若脱落时间延长便增加了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的几率, 同时也增加了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4]。为此, 本文作者对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 采取不同的脐带结扎方法及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 其中500例为顺产, 产妇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7.6±4.5)岁,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5±3.7)周, 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 g以上, 脐带直径0.8~1.9 cm, 平均直径(0.83±0.3)cm;500例为剖宫产, 产妇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27.5±3.5)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6±4.3)周, 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 g以上, 脐带直径0.7~1.8cm, 平均直径(0.88±0.2)cm。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双重结扎断脐法:①将直径3 mm的气门芯2个分别套于丝线内作牵引, 放于脐包内用压力蒸汽灭菌消毒, 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业的助产士应用双重气门芯结扎脐带, 在新生儿脐带根部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 在距脐轮0.5 cm和1 cm处的脐带用气门芯分别套扎第1道, 第2道, 在距脐轮2 cm处剪断脐带, 挤出残端血液, 用碘伏消毒断面, 并用纱布包扎脐部。②24 h后进行沐浴, 并于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部残端和脐轮处, 脐部暴露不用包扎。③每天检查脐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观察脐带脱落时间。对照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传统的脐夹结扎脐带法, 常规进行消毒新生儿脐周, 使用脐带夹慢慢用力加紧并关闭, 注意距离脐根0.5~1.0 cm处, 将脐带断离, 并使用碘伏消毒脐带的残端, 再使用无菌的纱布将开口处置于脐带夹的下方, 进行覆盖脐带夹的切除口处, 最后使用脐绑带进行包扎, 待24 h后剪掉脐带, 放云南白药止血、包扎。

1. 3 护理干预 ①在新生儿脐带结扎后24 h内检查脐带卷清洁情况, 观察有无渗血的情况。在48 h后将脐带卷取下, 暴露脐部, 有利于干燥。②每日洗澡后, 使用0.5%的碘伏进行脐部消毒, 密切观察脐带残端有无血肿情况和干燥程度。③为新生儿勤换尿布, 注意不可将尿布把脐部覆盖, 避免尿液将其浸湿, 引起感染, 如果被尿液污染, 应立即消毒。如果新生儿脐部根部部分脱落, 有少量的分泌物, 应使用碘伏进行消毒, 由内而外, 将分泌物擦净, 保持其干燥。④观察并记录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红肿情况、渗出和异位情况。⑤未脱落者出院后电话进行回访或复诊。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残端渗血、感染、脱落时间, 结扎0.5 h后由助产士检查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情况, 护理人员24 h内每2小时检查1次。每日洗澡时均要检查脐部情况, 并记录。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0.60%、感染率7.60%, 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6.00%、感染率43.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脐部渗血 感染

观察组 500 3(0.60)a 38(7.60)a

对照组 500 30(6.00) 215(43.00)

χ2 8.954 43.572

P

注:两组比较, aP

2. 2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 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5.67±2.35)d较对照组(9.89±3.84)d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比较( x-±s, d)

组别 例数 脱落时间

观察组 500 5.67±2.35a

对照组 500 9.89±3.84

t -6.844

P

注:两组比较, aP

3 讨论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3篇

[关键词] 新生儿;断脐;留取脐带;脐带残端长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4-38-03

Influence research on the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of neonatal cord clamping

LIU Xianyin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Hospital, Zhanjiang 52405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of neonatal cord clamping. Methods 510 neonates were divided to group A, B and C through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170 neonates in each. In group A,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0.5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0.5cm from umbilical cord. In group B,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umbilical cord. In group C,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2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umbilical cord clamp. Errhysis of umbilical cord, periumbilical secretions, periumbilical skin inflamed, and time of loose umbilical cord clamp and umbilical cord detachment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ccurrence rate of errhysis of umbilical cord of group A was 6.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C (P

[Key words] Neonate; Cutting umbilical cord; Subsistenc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基础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处理脐带可减少或杜绝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加快脐带脱落[1]。目前国内外对脐带护理的研究颇多,对断脐的时间、断脐时使用的用具、断脐后日常护理、断脐后脐带的消毒、自然脱落和二次断脐法的护理效果比较等均有报道。但在断脐时留取脐带长度对护理效果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

道。研究发现,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不同对新生儿脐周的清洁度和脐带脱落时间有较明显的影响[2]。而目前文献报道关于新生儿断脐留取脐带残端长度不一,同一个医院不同助产士的做法也不尽相同[3]。本研究旨在探讨断脐脐带残端不同长度对护理效果和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助产士断脐时留取适当脐带残端长度,以减轻护理人员护理脐带的工作量,减轻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

表1 三组入选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性别 母亲平均年龄(岁) 平均孕周(周) 新生儿平均体重(kg) 剖宫产/顺产(n/n)

男 女

A组 170 90 80 28.3±2.1 38.5±1.1 2869.90±31.63 61/109

B组 170 89 81 27.7±4.3 39.0±0.8 2872.20±28.34 65/105

C组 170 83 87 28.1±3.8 38.9±1.0 2871.70±30.57 60/110

表2 三组脐带护理效果及脐带脱落时间比较[n(%)]

组别 n 脐带渗血 脐周分泌物 脐周皮肤红肿 脐带夹松脱 脐带脱落时间

(h)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A组 170 11(6.5) 139(93.5) 10(5.9) 160(94.1) 7(4.1) 163(95.9) 5(2.9) 165(97.1) 145.56±30.75

B组 170 32(18.8) 138(81.2) 32(18.8) 138(81.2) 40(23.5) 130(76.5) 22(12.9) 148(87.1) 168.83±26.62

C组 170 40(23.5) 130(76.5) 39(22.9) 131(77.1) 48(28.2) 122(71.8) 37(21.8) 133(78.2) 170.72±33.56

x2/F 6.217 5.973 5.378 7.234 5.236

P

脐带的心理压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对象为来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和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内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后的健康足月新生儿510例,新生儿体重范围在2500~4000g之间,所有参与研究的新生儿母亲了解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并愿意参与。510例中男262例,女2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入选的510例新生儿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70例,三组入选新生儿的性别、母亲年龄、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等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A组新生儿在距离脐轮0.5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夹0.5cm处剪断脐带,所留脐带残端共1cm;B组新生儿脐带在距离脐轮1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夹1cm处剪断脐带,所留脐带残端共2cm;C组新生儿脐带在距离脐轮2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夹1cm处剪断脐带,所留脐带残端共3cm。剪断脐带的短口平整。断脐后用无菌纱布将脐带残端的血挤擦干净,用2%碘酒消毒短口后,用无菌纱布包裹脐带残端至出生后24h,24h后去掉纱布。出生48h后将脐带夹剪除。断脐后2h内,每10~15分钟观察脐带渗血情况、脐带夹是否脱落;出生后2~6h,每1小时观察脐带渗血情况;出生后6~24h,每4小时观察脐带一次,观察脐带渗血,脐周的分泌物、脐周皮肤红肿情况、脐带夹是否脱落、脐带渗血情况。如果脐带夹脱落或脐带渗血,必须立即重新消毒脐带断口和残端重新用新的脐带夹钳夹,重新消毒包好纱布,预防脐带出血。

1.3 评价及观察指标

设计脐带护理效果观察表,内容包括:脐带渗血:有或无;脐周分泌物:有(多或少两级别)、无;脐周皮肤红肿:有或无;脐带夹松脱:有或无;脐带脱落时间:记录具体脱落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或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2 结果

三组脐带护理效果及脐带脱落时间比较,详细见表2。由表2可知,A组脐带渗血发生率仅6.5%,显著低于B组、C组(P

3 讨论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若脐部护理不当会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出血、脐带脱落时间延长或脐带渗血、脐周分泌物较多,以及脐周皮肤红肿、脐带夹松脱等[4],而脐带若果长时间不能脱落,游离的脐部是细菌繁殖的场所,局部易出现脓性分泌物,异味,脐轮周围皮肤红肿,易发生脐部感染,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严重时可威胁新生儿生命,给新生儿家长造成困扰,增加精神负担,同时也增加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5]。

正确处理脐带可减少或杜绝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加快脐带脱落,减轻产科护士工作量,减轻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脐带的压力[6]。临床工作中发现,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不同对新生儿脐周的清洁度和脐带脱落时间有较明显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脐带护理的研究颇多,对断脐的时间、断脐时使用的用具、断脐后日常护理、断脐后脐带的消毒、自然脱落和二次断脐法的护理效果比较等均有报道[7-10]。但在断脐时留取脐带长度对护理效果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如何做好脐部护理,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脐部早日愈合,是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研究断脐脐带残端不同长度对护理效果和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由表2统计结果分析可知,A组脐带渗血发生率仅6.5%、脐周皮肤红肿发生率仅4.1%、脐带夹松脱率仅2.9%、显著低于B组、C组(P

综上,本课题期通过对比分析新生儿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不同对脐带护理效果和脐带脱落时间段影响,得出合适的脐带残端长度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护理脐带的工作量,减轻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脐带的心理压力,在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降低围生儿感染率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13-16]。

[参考文献]

[1] 戴淑艳,金雪静,祁慧娇.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l4,26(1):69-70.

[2] 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不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04.

[3] 华少萍,张宏玉,周红,等.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572-1575.

[4] 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5] 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6] 唐学敏.二次断脐护理在新生儿脐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2):940-942.

[7] 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8] 李小花,朱亚萍,朱为.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62-63.

[9] 廖伟强.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10):30-31.

[10] 徐小静,虞人杰.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12):61-63.

[11] 邱立志.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1-63.

[12] 崔雪珍,杨燕,黄群丰,等.延迟断脐对母儿影响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3):396-397.

[13] 殷秀珠,陈小荷,胡善荣,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873-874.

[14] 路静,任胜巧,张静茹,等.晚断脐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9):151-152.

[15] 宋红辉.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70-171.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4篇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体会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门户,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差, 很容易发生局部感染, 并导致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严重的更会导致败血症的出现, 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因此, 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是非常必要的[1]。近年来各大医院也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根据新生儿脐部炎症的情况, 大多数医院认为临床上使用脐带包包扎最有效, 能预防炎症的发生。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526例足月新生脐炎患儿进行治疗护理, 所有患儿经过Apgar评分, 分数值≥7分, 患儿的体重为2.6~4.2 kg左右, 平均体重为(3.5±0.2)kg。男276例, 女250例, 所有患儿均足月生产。本次研究主要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人数各263人。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在距离脐带根部约2 cm的地方使用消毒气门芯结扎, 在距离结扎部位的1.5 cm处剪断脐带, 将残余的脐血挤压干净, 再使用浓度约2.5%左右的碘酒烧灼脐带, 当清洁烧灼之后, 使用脐带包进行包扎。除了日常包扎之外, 还要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 其中护理包括以下两点:①每天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 在沐浴之后使用碘酒消毒脐根部以及脐部周围的皮肤, 第2天再次消毒。②在消毒过后, 使用剪刀沿着脐根部沿着椭圆形进行修剪, 在修剪完毕之后使用脐带包包扎, 医护人员每日对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 并更换脐带包。

1. 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之后, 对所有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 观察两组患儿的脐部是否出现潮红或者分泌物等, 观察患儿脐部周围的皮肤颜色是否发生改变, 观察患儿脐带脱落情况。对所有患儿的情况进行判定分析, 分成无感染、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四个方面:其中无感染:患儿的脐窝开始干燥, 并结痂脱落, 脐孔闭合情况良好。轻度感染:脐窝潮湿, 具有少量的分泌物。中度感染:患儿脐部周围的皮肤有轻度红肿情况, 脐窝具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重度感染:脐部皮肤周围发生红肿, 分泌物带有血性, 患儿出现发热等症状。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两组之间的比较以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发病率比较 两组患儿脐部渗血、潮红、粘液等方面的发病率比较, 详细如表1显示。

表1 两组患儿脐部渗血、潮红、粘液的比较[n (%)]

组别 人数 渗血 潮红 粘液

观察组 263 60(22.81) 54(21.29) 23(8.70)

对照组 263 88(33.46) 127(48.29) 48(18.25)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儿在渗血、潮红和粘液三方面的发病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 P

2. 2 新生儿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比较 两组患儿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详细如表2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脐部在正常情况下经过断脐和包扎处理之后, 残留的脐带会逐渐干枯变硬, 并在7 d内逐渐脱落, 创面在11~13 d完全愈合[2]。然而, 由于一些产妇和家属的经验不足, 对新生儿的照料不到位, 经常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 从而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生儿生命健康, 对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本院自2011始采取脐带包包扎, 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有效护理, 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脐带残端的修剪,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3]。

本次研究发现, 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精心护理, 患儿的脐带脱落、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263例患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3~7 d, 只有1例患儿在8~14 d内脱落。创面的愈合时间≤7 d有212例, 占80.61%;8~14 d的有41例, 占15.58%;≥15 d的有10例, 占3.8%。对照组只有53例患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7 d, 177例患儿在8~14 d内脱落, 脱落时间>15 d的有33例。创面的愈合时间≤7 d有66例, 占25.09%;8~14 d的有126例, 占47.98%;≥15 d的有71例, 占26.99%。可见, 观察组在护理后, 其脐带脱落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此外, 观察组患儿渗血、潮红、粘液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医护人员在修剪脐带时, 必须掌握专业的修剪技术和修剪方法。在修剪脐带的时候, 要根据患儿脐带的干枯程度选择修剪的时间, 避免过早或过晚进行脐带修剪。在正常情况下, 医护人员在患儿出生后48 h内剪除脐带[4], 对于干枯较慢的可以延迟2 d进行修剪, 以免在修剪脐带的过程中引起局部出血。修剪的方法为:将剪刀从任意方向沿着脐根部按照锥形慢慢剪掉脐带。

在修剪完毕之后, 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并记录好修剪的准确时间, 护理人员之间也要做好交接班工作, 密切观察好患儿脐部是否出现渗血, 若出现渗血现象, 则应该采用脐带包进行包扎。根据本次研究显示, 选择好的脐带包包扎,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此外, 护理人员必须指导如何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避免感染现象的出现, 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的质量, 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几率, 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5]。

本次研究发现, 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 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 其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冯桃花.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评价.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06):664-665.

[2] 胡素芳.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05):290-291.

[3] 谭玉君. 新生儿脐部护理100例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32):218-217.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5篇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重要的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且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如果不给予妥善的护理,脐部感染侵入血液循环,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局部脐炎的发生,或可导致全身感染,如感染严重还可能会产生新生儿败血症,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命[1-3],所以要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高度重视。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因此,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儿2000例,体重>2500g,Apgar评分为8~10分,产妇无宫腔内感染,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两组新生儿在体重、性别、Apgar评分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用0.5%的碘伏对其根部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采用消毒后的气门芯距离脐带根部3cm处进行结扎,在脐带的远端距离结扎部位0.5cm处把脐带剪断,把脐带内的残血挤出,对脐带的残端用0.5%碘伏消毒。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用0.5%碘伏对其脐带根部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采用消毒后的气门芯距离脐带根部1cm处进行结扎,在脐带的远端距离结扎部位0.5cm处把脐带剪断,把脐带内的残血挤出,对脐带的残端用0.5%碘伏消毒。

1.3 脐部护理 根据新生儿护理常规,脐部护理要求每日观察护理脐部,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粪污染脐部,并注意脐窝创面情况[4-5]。两组新生儿均使用相同的护理方法:在新生儿每天沐浴后进行脐带护理,用95%医用酒精从脐根到脐带的残端全部擦拭一遍,如不慎发现尿粪污染脐部,清洗干净后,同样可以用此方法处理,直到脐带全部脱落[6-7]。

1.4 指标观察 对两组新生儿脐部是否渗血、潮红、残端不完整脱落情况准确记录,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用PEMS3.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 论

在正常情况下,脐带于出生后6~10d干燥和分离,因此脐带内的动静脉等结构仍保留在基底部[8-9]。脐带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质硬,为黄褐色或浅棕色。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好坏是产科质量的体现。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脐部护理,可有效减少细菌侵入机会,减少脐部并发症,降低感染率,提高产科质量,是消除新生儿脐炎、破伤风、败血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10-11]。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6篇

【关键词】 新生儿;75%酒精;脐部护理

Research of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second umbilical cord cutting with 75% alcohol

SAHO Mei-xian, FAN Li-ying, LIANG Jian-hong,et al.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Guangdong 526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umbilical cord (second cutting umbilical cord) with 75% alcohol after 24 hours. Methods 120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mpro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sists of 60 neonat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mprove group was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given nursing of 75% alcohol dressing. Results In improve group, neonates’ umbilical region was patently drier and clean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was quite rare (P

【Key words】 Neonate; 75% alcohol; Umbilical nursing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主要联系纽带,胎儿的营养是母体通过脐带供给胎儿,胎儿出生后即在产科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一次剪脐)。我院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均常规予钳脐24 h再剪去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此时的脐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如处理不当,轻者可至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而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如何做好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一直是我院新生儿科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护理工作。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了75%酒精棉球湿敷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均是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3 d,最小10 min,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19例,新生儿黄疸23例,早产儿1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2 d,最小13 min,诊断为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黄疸25例,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1例。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初生婴儿经钳脐24 h再剪脐(二次剪脐)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良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75%酒精棉球湿敷脐部。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是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立即用茂康碘(茂名市消毒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消毒脐部及脐周,再贴上输液贴,第1天密切观察脐部有无出血,以后2次/d,上、下午各进行脐部护理一次。

1.2.2 改良方法 改良组是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用无菌棉球蘸75%酒精,棉球以半饱和状态为宜)湿敷脐部,并用抗过敏胶布在酒精棉球上交叉、稍加压固定,第1天同样要密切观察脐部有无出血,以后每天两次,上、下午各进行脐部护理一次。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改良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度、渗血、渗液情况以及脐痂脱落、脐部创面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资料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P

2 结果

见表1、表2。

两组新生儿采用改良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第1~3天,如表1改良组的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120例新生儿均是我院产科出生、产科断脐、需治疗的初生患病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后常规钳脐24 h后进行二次剪脐。虽然,在产科一次剪脐后脐带残端经常规消毒处理能渐渐干枯变硬直至自然脱落,但需要一周左右才能脱落,创面约10~14 d才完全愈合[2],在脐带脱落过程中脐部分泌物增多,脐部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而引起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为此,我科实行了钳脐24 h后再行二次剪脐可弥补了脐带残端自然脱落过程中造成的细菌感染等不足之处。新生儿脐带残端干燥,无红肿等情况即可行二次剪脐[3],而钳脐24 h可使脐带残端干燥变硬,此时行二次剪脐可使脐部创面缩小。

新生儿经钳脐24 h的二次剪脐虽然可使脐部创面缩小,但此时如果护理不当,仍存在被细菌感染的机会,过去我科采用茂康碘对二次剪脐后的脐部作常规护理,因为茂康碘的主要成份是碘及酒精,碘具有稳定性强,不易挥发,杀菌力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保湿性强,不利于脐部干燥而渗血[4],75%酒精具有杀菌功效,但也容易挥发,常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长,所以用茂康碘作为二次剪脐的脐部常规护理虽未曾发生脐部红肿或脓性分泌物而发生脐部感染,但却易发生脐部渗血、渗液,且脐痂脱落时间长,创面愈合时间也长。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后,脐部无发生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而且在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方面,改良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见表1P

新生儿脐部在干洁的情况下不利于细菌生长,但要使新生脐部完全没有感染机会就有待脐痂脱落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脐痂脱落一般需要7 d左右,脐部创面完全愈合需要7~14 d。如表2结果,改良组在5 d内全部脐痂脱落,对照组脐痂脱落在5 d内仅10例(17%),脐部创面愈合改良组10 d的仅3例(5%),对照组10 d15例(21%),由此可见,改良组脐痂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参 考 文 献

[1] 陈秋兰,李坚彦,佘宝钻.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相关因素.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54.

[2] 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3] 王雪红,何育萍,吴俊.新生儿24 h后脐部暴露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71.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护理对策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2]。因此,新生儿脐部感染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45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经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均在母婴同室区,均无宫内感染,Apgar评分在7分以上,体重大于2500g,经临床统计有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5~7d。

2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端在血液供应停业后24~48h脐带干枯后采用暴露疗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残端,使其脱落愈合,避免脐部感染。在2848例临床观察中发现脐部感染与脐带本身的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脐带结扎高低、残部的处理及护理有密切关系。脐部感染相关因发生率见表1。

0.23合计2848451.582.1断脐不当

2.1.1结扎部位太高个别医务人员结扎脐带位置太高,致使脐带残端较长,容易受到新生儿尿液浸湿及尿布、尿裤的摩擦,影响残端干枯而易感染。

2.1.2结扎下方有血肿结扎脐带时未挤尽残端积血而在结扎下方形成血肿,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导致脐带残端干枯时间延长而致感染。

2.2剪脐不净

2.2.1剪脐后创面较大脐粗大者剪脐后创面较大,愈合相对慢一些,脱落时间延长,也是脐部感染的好发因素。

2.2.2剪脐后仍看见脐动脉和脐静脉断端说明脐部血管未完全收缩,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见于剪脐太早。

2.2.3创面潮湿有分泌物剪脐后1~2d内创面稍潮湿是正常现象,因新鲜创面有一个愈合过程,但此过程时间长及分泌物多容易发生感染。

2.3脐部用物消毒不严脐部感染与断脐用物消毒不严(如剪刀、气门芯、纱布等)、脐部断端消毒不严或烧灼不彻底有关,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洗手不规范也是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护理方法不当在日常护理中往往发现产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如把婴儿内衣置在尿不湿里面,这样内衣被尿液浸透,脐窝就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男婴换尿布时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有的家属把尿不湿外面向里面卷进,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故不利于脐带干枯;也有的家属把爽身粉等异物洒在脐窝部。

3护理对策

3.1严把脐端结扎关选择正确的断脐方法并掌握好结扎位置是预防脐部感染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0.5%的碘伏消毒脐轮及脐轮上5cm的脐带,脐周皮肤5cm,在距脐根0.5cm处用气门芯结扎,在结扎部位上0.5cm处断脐,挤净断端的残血,脐带断端用20%的高锰酸钾或10%的碘酒烧灼,用无菌小纱布覆盖,用压脉带剪成2mm宽的橡皮圈捆扎纱布并将脐带往腹部上方压倒、脐带根部予以暴露[3]。

3.2加强脐部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须无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触及脐带残端。脐带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脐残端、脐根部及脐周围皮肤,Bid,一般情况让其自然脱落,尽量避免剪脐,因剪脐后为防止出血常需加压包扎,影响新生儿的腹式呼吸导致不适哭闹而影响脐带的收缩[3],又加之脐带布绕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湿,如不及时更换,尿液刺激脐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诱发局部感染。严密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若脐孔潮湿或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双氧水清洗后消毒包扎,必要时取脐部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医嘱局部或全身用药,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可有效预防脐部感染。

3.3加强宣教教育医务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尤其是年轻工作者,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工作,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掌握脐部的护理方法以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在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对3078例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采用以上脐部护理对策后,脐部感染率为0.56%,脐带在7~10天内愈合。大大提高了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对降低围产儿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床位周转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李阳,黄群,何红燕.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护理学报,2008:7

新生儿脐带护理第8篇

【关键词】新生儿;粗大脐带;双位点结扎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31-01

脐带是胎儿通过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有丰富的华通胶,具有保护血管和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有些新生儿脐带较一般新生儿的粗大(俗称“水脐”)含华通胶较多,在脐轮上0.5cm处结扎脐带,气门芯或丝线易滑脱出血,且由于有丰富的华通胶,脐带粗壮,气门芯或丝带不能直接结扎血管,使结扎处至脐根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或常使脐带液化,有渗液,致使残脐长时间不能干燥,而影响正常脱落。残脐护理不到位还易发生脐部感染甚至败血症,而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1],若处置不当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采用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1月由同1名护士结扎脐带的新生儿共120例根据分娩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新生儿健康无异常胎龄36~42周,平均孕39周,新生儿体质量2300~5400g;平均体质量3850g,产妇年龄19~38岁,平均28.5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结扎脐带初步断脐的方法同观察组,之后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根3~4mm处夹住脐带,用剪刀在止血钳外上约0.8cm处剪断脐带,消毒后将气门芯牵拉到脐根部1mm处以不压住脐根周围皮肤为宜[2]移除止血钳后,气门芯不能紧挨脐根处,又自动回落在止血钳夹过的位置[3]。

1.2.2 观察组用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法:胎儿娩出后先用2把止血钳在距脐根10~15cm处夹住脐带,用剪刀在2把止血钳中点初步断脐,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每个气门芯宽约3mm)的止血钳轻扣在距脐根部0.8~1cm处,在套气门芯的止血钳外上0.5~1cm剪短残脐,把1个气门芯滑入脐带根部1mm处,轻轻旋转,以不伤及脐带根部皮肤为宜,把另1个气门芯滑入此止血钳扣痕处,再放松止血钳,结扎完毕,用纱布挤尽残端血后,将纱布包绕在脐根周围保护皮肤,用10浓碘充分消毒残脐断面。

1.2.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脐带气门芯滑脱的例数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的例数。残脐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质硬,为黄褐色或浅棕褐色[4,5]。出生后最初24小时脐带气门芯无滑脱出血。脐窝完全愈合:残脐脱落或二次修剪后的残面由脐轮周围向内聚生长的皮肤逐渐愈完全长好形成清洁干燥皮肤完整的小窝即脐窝[6~8]。。

1.2.4 统计学方法研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各观察指标的比较见下表 (例%)

由上表可见,两组新生儿分娩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例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的优点。

3.1.1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结扎粗大脐带时,一个气门芯结扎的位点距脐根1mm处,挨近脐根处,脐根部的华通胶最少,为脐带的最细部位,在此结扎气门芯不易滑脱,能直接结扎血管,且止血钳扣合后能迅速将血挤回到新生儿体内,使残端全部失去血液循环,加速残脐干燥、脱落;另一个气门芯结扎的位点距第一个气门芯0.5~1cm,止血钳扣合时在脐根处形成了双面凹形压痕,移除止血钳后套扎的气门芯刚好落在该压痕上,起到了加强固定的作用,即使在新生儿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不至于造成两个气门芯同时滑脱的现象,适用于脐带本身粗大的新生儿。

3.1.2 本研究两组新生儿因为气门芯结扎脐带的位点不同,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也明显不同,对照组脐带的干燥率为78.3%,脐窝完全愈合率为73.3%,脐带气门芯滑脱为1.7%。而观察组脐带的干燥率为91.7%脐窝完全愈合率为9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本研究对照组有1例因呛奶,出现脐带气门芯滑脱,虽经积极抢救后该新生儿脱离危险。对该项统计学数据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果处理不及时,轻则出现失血性休克,重则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对粗大脐带实施双位点气门芯结扎法是可行的。

3.2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的操作要点。

3.2.1 此操作要求注意两个气门芯结扎位点的间距为0.5~1cm,过长不利于脐带的干燥、脱落,过短起不到双重固定的作用。

3.2.2 防脐带扎断由于粗大脐带含华通胶较多,容易扎断,故还应注意扣合止血钳时的力度及速度,尽量做到轻、稳、准,扣合止血钳时注意只需轻轻扣住止血钳的1个齿即可,如用力过重,则易将脐带从根处扎断,导致脐带结扎失败。本组研究无扎断现象。

3.3 加强健康宣教:住院期间,我们还应对产妇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掌握护理新生儿脐带的常规知识,消除家属的害怕心理。这样,有助于促进新生儿脐带尽早脱落。

参考文献

[1] 罗小翠,蒋红梅,王贤华,等.新生儿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10(6):19~21

[2] 李阳,黄群,何红燕.新生儿脐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7):18~21

[3] 曾乐荣.2种新生儿期待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当代护士,2005,(6):41~42

[4] 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879

[5] 杨凌艳,黄玲,付玲.三种方法处理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5,20(18):38~39

[6] 叶晓燕,于翠香,杨小月.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剪脐术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11(3):176~177

[7] 任建国,于静梅.新生儿脐带处理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