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8 15:01: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化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之下产生的。当下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巨大变革之下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不能离开计算机以及相关现代办公软件的支持,整个过程的档案生成、归档、贮存、签发、查阅都必须以机读形式存在。往往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中,收集和贮存的档案信息必须要精确、真实、有价值,这就给其提出了要求,整个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模式,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模式,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模式。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之上进行积极改革、更新、改善而建立的一个开放性的全新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是对从前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必要补充的模式,也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不规范、管理封闭、管理衔接不严密等问题。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取代煤炭行业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是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一种应用。在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传统的纸质文件记录的文字、报表、信件等利用计算机的现代办公软件形成数字记录的电子文件。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得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更加快捷,让其具有可修改性、可共享性、高速传递性、快速贮存性等特点。正常情况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一是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煤炭行业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利用档案信息的电子档案形成所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从而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档案工作人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审核、检查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价值性等,使档案工作在保证实效性的同时保证了质量。
二是通过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档案管理方式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实现了煤炭行业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软件和档案管理系统加以连接,便能够让档案资料的电子档案从收集到查阅实现一体化操作,使档案资料归档和查阅同步。最终让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社会人士查阅与煤炭档案资源相关的信息更加便利,促进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以及档案服务工作的创新。
三是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当复杂,档案内容涉及了运营、生产、技术、科技、实物等,类别相当复杂,查阅和检索过程较为漫长。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在查阅和检索过程中的快速性、精确性。煤炭行业在传统档案管理工程中档案查阅和检索需要大量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人工操作查找的方式在大量庞杂和类别多样的档案当中进行找寻需要的档案,这样的检索和查阅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误差率极高,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使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利用现代办公管理软件高效、精确地查阅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信息。而在现代化办公软件中可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模糊查找、精确查找和分类查找等多种检索方法,让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检索和查阅过程更加方便、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四是电子信息化有效提高了煤炭行业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保存时长。煤炭行业引起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档案管理中的保存工作一直都是一个重点环节。由于环境问题的影响,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某些档案资料缺失、丢失或者是保存不当无法使用等问题。这是因为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中档案保存加工流程多,而且繁琐,加工之后的保存也由于特殊的生产环境容易对档案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加工环节中解放出来,采用计算机现代办公软件完成加工工作,提高档案加工效率。最后使用电子档案进行保存,确保档案贮存的安全性。
三、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
档案管理工作各阶段中的作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由于煤炭行业所涉及的科技、技术、实物等档案管理,就涉及到很多保密环节、鉴定环节等。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的收集阶段,利用电子信息化模式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收集网络电子档案的工作,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煤炭行业的档案资源共享数据库。
二是利用计算机的现代办公软件可以在档案管理的整理环节对电子档案进行科学的有序化处理,让电子档案形成逻辑目录。
三是对于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言,档案管理保密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既要防止黑客篡改共享资源因特网的地址,也要防止核心档案资料的被窃取。因此,对电子档案分级保存,加设多层防护密码,设置使用权限,以保障档案管理的保密阶段安全。
四是鉴定环节是对电子档案鉴定的过程,利用电子信息模式的生成条件和可取性进行鉴定。
五是煤炭行业的档案服务模式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强调利用环节,利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建立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管理,增加各种检索和查阅方式,提供多种阅读方法,为档案的阅读和检索提供方便,使煤炭行业的档案服务更上一层楼。
六是在统计环节主要依靠的是电子信息管理模式中的计算机自动系统来实现,大大降低统计环节的时间浪费和人工浪费,保障统计环节的效率以及精确。
四、结语
1.1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结果,计算每组患者每项结果的平均值,具体包括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同时计算每组患者的高血钾率以及心力衰竭率,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笔者所在医院信息化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电子病历的建立与管理为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建立电子病历,详细记录患者的各方面信息,比如基本信息、血液透析情况、用药情况、各项检查的结果以及手术情况等,并将电子病历纳入信息化管理中,患者另外自带一份纸质病历。
1.1.2查阅患者资料将会更加便捷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一般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会累积较多的临床资料。传统的管理方法比较繁琐,并且相关资料的保存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查阅起来也非常复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每天的状态、治疗效果等信息都会随之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医生需要以前的临床资料作为参考时,直接进入患者的电子病历就可以直接找到所有关于患者的临床资料,非常快速和便捷。
1.1.3预约功能责任护士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的统计功能计算患者治疗期间的耗材以及管路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治疗被耽误的情况。在统计功能的帮助下,医务人员可以提前领取。运用信息化系统的预约功能以及自动排班功能,患者就可以根据所预约的之后的治疗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有利于各班的清场。
1.1.4监测功能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监测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期间,透析方案的变化、脱水量、干体重以及患者在透析期间生命体征所发生的变化、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些信息的记录起到了一定的检测功能,让医生可以更加详细和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病情的变化。
1.1.5评估功能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责任护士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患者血液透析结果的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针对动态结果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指导患者相应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生还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动态检测结果,根据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相关护理措施的合理性以及透析方案的科学性,同时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随访率、感染率、营养情况以及透析的充分性,然后再次将评估结果输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1.1.6计算患者的医疗花费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患者的卡片式管理,因此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可以在相应患者的电子病历中实现血液透析费用的自动计算。笔者所在医院的34例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其对应的患者卡片信息上就会自动计算出患者的治疗花费,大幅减少了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1.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生活质量也更好。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高血钾1例,发生率为6.67%,发生心力衰竭1例,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患者发生高血钾7例,发生率为36.84%,发生心力衰竭5例,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信息化管理之后,由于动态监测为医生护理以及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依据,因此患者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更加有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手工记录是传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管理方式,但是由于化验的单据众多,因此相应的保管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同时很容易出现数据被破坏以及丢失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后期对相关情况的查询。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为医务人员节省出了很多的时间,同时患者的相关信息也得到了更加妥善的保管。在信息管理系统强大数据储存功能的帮助下,医务人员可以快速查询相关资料,实现管理的有序化,缓解血液透析工作人手不足的情况。
3.2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让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透析期间的病情变化情况得到了更加系统与全面的观察与记录。因此医师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了更加具有参考意义的临床资料,进而在患者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的恢复情况对透析方案进行优化,使得透析治疗的效果得到了强化,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
3.3防止了感染情况的发生临床感染是医师需要重点防范的情况,其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造成较大影响,所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让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监测,这对于预测并发症的具有积极作用,医生可以在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予以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有效防止感染情况的出现。
3.4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加强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同时患者家属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医生的相关指导为患者疏导情绪,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也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进而激发出患者的求生欲,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3.5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在信息化平台下的帮助下,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都可以得到全面地反映,因此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微小差异也可以得到明显体现。医师就可以根据患者之间的微小区别对治疗方法以及透析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不仅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提高,同时患者也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医生的认真和负责以及医院对每一位患者的重视,进而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是笔者所在医院实行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之后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研究结果,患者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更加有效。这主要是由于在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患者病情的各方面信息得到了更加准确的体现,同时医师还可以掌握患者病情的细微变化,进而针对具体的变化情况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治疗有效性得到了提高,也因此,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出现了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对照组。
PASS系统不仅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处方审核,同时也方便采购人员提前对所采购药品的说明书进行查询,及时核对用药信息是否正确,无需等药品到库才能看到说明书以确认是否是本院所需用药。并且病人越来越强烈的身体健康的要求,对药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从原来的只听医生开药、服药到现在的认真细致看说明书,有疑问不仅对医生提问,还对药师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PASS数据库系统可以提前对病人所用药品进行核对,是否就是病人所需,满足个体化用药。
2对药品信息管理的展望
(1)改进药品信息管理,减轻采购工作人员工作量,快捷方便地从繁琐的千万种药品数据中寻找需要的药品。药品采购并不像其他商品采购一样随意性大,可变性强,药品的专业性、特殊性要求采购必须经药事委员会通过的药品采购目录中采购。通过医院药品管理系统HIS的药品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字典管理过,各种信息维护,包括基本的药品信息外,对抗菌药物分级,剂量限制处方使用量,限制使用科室,销售包装限制,药品分发单位配置等等。
(2)药品采购信息更加丰富、更加合理化的个体化用药,将来治疗方式应该是患者个体化用药,对药品的品种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患者对不同药品的规格要求,不宜口服药物的患者选择注射剂剂型,儿童患者对药品色泽、外观、口感的要求等等来选择同一药品的不同剂型。通过福建省药械集中采购网的医疗功能模块登录进行新增药品,对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如下。①对药品的匹配不准确造成医药公司收到订单与医院订单有误,这种情况多出在现在采购量比较大的三甲医院,采购品种少的医院可以通过增加中标药品目录添加,药品目录多的医院通过编码配对正确选择药品信息,配送医药公司的更正,如医院订单导入时因没有对药品进行配对,造成网站对数据全部以非中标统计,最容易出现有问题是非中标药品,备案药品,以及低价药品的采购对照,它们的价格未参加招标,但临床又必须使用,容易出现价格浮动,而采购网的数据更新,往往需要医院整理上报卫生局,再上传至采购中心进行调整,存在滞后性,为了保证采购数据的正确性,可采用取消对照来正确发送采购订单,我们保证采购网数据正确性。②采购网对于中草药以及品采购未来采购中心将加以维护更新,现阶段正常情况下同医药公司电话联系,容易出现药名、数量、价格错误等,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采购网进行订单发送,这部分药品在药品编码对照进行标注为非集中采购药品目录中,而不影响采购数据统计。③生物制品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这些药品都是市场上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经常断供,这类药品又属于临床必需,物价委有最高零售价,医院和医药公司对峙基本处于弱势,零售价往往接近于购进价,甚至零利润销售。为了保证用药,多通过几家医药公司联系对比竞价,限制临床使用范围等手段进行调控,满足临床抢救用药,呼吁国家进一步调控血液制品供应不足问题才是根本。
(3)加速无线、无纸化办公,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已经不是问题,长远而想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手持PDA能够让药品采购更加规范化、便捷化,也能让临床药师随时随地为病人查询可采购用药的药品信息,更好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合适患者用药的药品,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4)包括对采购药品的网络查询功能,各医院用药有自己的目录并不是统一的,而对医院数据与外网进行无缝对接,可根据病人姓名、病历号,对自己病人用药信息进行查询,可以体现详细的用药信息,防止时间过长遗忘,病人异地续诊提供用药信息网上云服务,随时随地可以查看自己已往用药情况。
图1是棒线材的一般信息化管理流程,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并由信息系统约束、控制、推动整个销售发货结算流程的运转。
1.1棒线材的待销库存锁定棒线材的销售主要是现货销售,对于订货客户来说,他们希望最好当天付款就能完成提货,但是对于销售业务人员来说,下订单却不容易确定还可以签多少量。由于同时进行的签订并录入系统的合同很多,对于同一钢种、规格的材料也许查询库存量的时候还有很多,但实际上都已经签给某个客户了。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信息系统,在数据库里建库存资源跟踪表t1,以钢种、规格等为主键,在录入合同时,系统实时统计已签合同锁定库存量lock_wt,在产出材料和材料发货时实时增减统计实物库存量stock_wt,这样准确的统计可以给销售员在下订单的时候以准确的支持,只要查询可订货量allow_wt=stock_wt-lock_wt,就可以知道还可以签订多少订货合同。
1.2棒线材销售T+N优惠当销售合同录入系统后,经过审核下发,就可以发货了,但是由于运输距离较远,当客户收到货的时候可能时间距离签订合同时已经过去十几天了,而棒线材现货价格的波动有时很大,调价的频率也很高,收货时的价格可能比订货价格便宜了很多,为了对订货用户进行优惠补偿,在系统中增加T+N结算,设T为签订合同的时间点,N为实际交货时间点。首先在合同优惠交货周期维护界面根据交货地点、产品大类维护交货周期,其次发货之后在合同优惠批量处理界面筛选出已发货且需要“T+N”处理的合同码单,根据合同优惠交货周期计算优惠金额,并最终生成优惠后的结算单,抛送财务结算。
1.3棒线材销售合同的强制结案棒线材的销售合同在签订的时候由于是不指定到具体材料的,因此订货量在发货的时候不可能刚刚好正好发完,总是在发最后一捆钢的时候,要么超出订货量,要么不足订货量。不仅合同存在这个问题,提单也存在这个问题,总会在最后不能与订货量、提单量刚好相等。对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在签订合同时是预付货款的,最后按实际发货量结算,因此为了避免资金风险,在系统中禁止超量发货,并在系统中设置自动结案比例,对于发货超过该比例的合同,程序自动运行对其做结案处理。
2棒线材发货信息化管理
订单录入系统后,销售部即可给用户开出提单,提单上指定了提货仓库、提货量等信息,由于计划员在开提单时如果不知道该仓库还剩余的可开提单量,就会开出超过库存的提货量,为保证仓库库存量满足订货量要求,提货时不会无货可提,在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建仓库库存跟踪表t2,以仓库号、钢种、规格等为主键,在提单开出时对仓库库存进行提单量锁定stock_lock_wt,在仓库产出材料、转库入库、出库、材料发货时实时增减统计实物库存量stock_wt,这样计划员就可以在开立提单时,实时参考该仓库实际可开单量stock_allow_wt=stock_wt-stock_lock_wt进行提单编制。棒线材是按合同订货量发货,并不指定材料号,这就决定了棒线材发货只要匹配合同属性,挑选材料即可,而基本上不需要倒垛。与板卷发货流程所区别的是,由于提单不指定材料,棒线材在系统中挑选材料一定是在实物先装车出库之后,发货员根据现场实物台账记录,在系统中挑选已装车发货的材料号,根据钢种、规格等匹配到相应的提单上,完成系统中的发货并形成码单信息。如果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管理,就不用勾选材料了,直接输入过磅发货重量,系统自动从满足钢种、规格等条件的t1、t2表相应跟踪记录上扣减库存重量。
3棒线材仓储信息化管理
棒线材的仓储管理主要分为入库、转库、发货等作业,倒垛作业相对板卷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棒线材是现货合同发货,并且由于品种规格相对较少,可替代性强,因此产出入库后一般是按照钢种、规格等属性来进行堆放,这样有利于现货发货,减少倒垛,发货时只要从上往下发即可。棒线材的转库不同于板卷类的转库,板卷由于需要精确管理到每个材料号,因此转库前必须先编制转库计划,转库计划指定了目的库区、转库材料号明细,而棒线材管理不需要那么精细,因此转库前实际上是不用编制转库计划的,转库时直接先装车,再将需要转库的材料从系统中挑选出来,置上系统转出标记,并将转出材料明细清单打印出来作为交接凭证。在目的仓库入库时,根据材料明细清单核对后,将材料实物入库,并在系统中查询到转库清单号,进行入库确认操作。
4棒线材的寄售业务管理
寄存销售业务指的是对当前尚未实际发货的材料可以先行销售结算,等客户有需要的时候再对该材料进行实际提货的业务,即物权已经转移给用户,实物暂时存放在卖方仓库。区别于普通的先发货后付款结算的销售模式。解决方案:在信息系统中设计寄存销售合同类型,在寄售合同录入系统后,即可由系统自动生成虚拟的发货计划后,人工确认后,首先生成为销售财务结算使用的寄存码单,该码单仅用作财务开票结算。在后续实际发货时再根据用户提货情况生成实际发货清单,此时发货清单仅为指导现场发货使用,该清单不用于结算。这种方案中实际发货清单就与实际的装车情况相符。前提条件:在寄存发货流程中,因为产品会长时间存放在仓库里面,但是对材料进行实际发货时,仓库(包括厂内库、厂外库)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按照编制的发货计划来执行发货,在不单独划分寄存发货材料堆放区域的情况下,会存在仓库现场多次倒垛的风险,从而可能造成现场操作混乱、甚至无法发货。因此建议单独划分寄存发货材料堆放区域。
5棒线材的JIT业务管理
JIT(JustInTime)就是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行提出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又称作零库存生产方式,对于钢厂来说就是即时供货,随要随交,用多少结算多少。要解决即时供货的问题,就必须提前备货,准备好用户所需的钢材。在系统中,我们将用户方仓库,设置为钢厂的一个虚拟厂外仓库,在用户要求供货之前与其谈妥,将备货转库至该厂外虚拟仓库,也就是说实物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客户的仓库中,但是货权还是属于钢厂的,当客户随时要求供货时,只需要在系统中进行发货出库确认即可完成货权转移,并生成码单进行结算。
6结束语
为了确保强检类与非强检类计量仪器检测的完整率,避免发生漏检现象。在软件开发初期,需通过医院的资产管理系统调取计量仪器的基础信息(见表1)。设备编号由资产管理系统产生,是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便于以后和资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所属科室字段是用于较为直观的掌握各科室计量仪器的情况;同时也是起到权限控制的作用:各科室之间自动屏蔽对方科室信息,设备科则可以查看所有科室信息。为了方便微观管理,可以用仪器基础信息(表1)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在计量仪器台账管理模式下,“购买价格”的右边还有一个“设备状态”的字段,可以使管理人员清楚的了解每台计量仪器的工作状态,但在台账管理模式下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2计量仪器状态管理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每种计量仪器都必须进行定期定点的检测。管理软件把每种计量仪器的状态分为以下几种:(1)正常:设备在检定周期之内且正常运转,设备为正常状态;(2)报修:临床发现设备故障并通知设备科,设备进入报修状态;(3)维修:设备科查看故障后提出维修方案,且临床同意方案则进入维修状态;(4)待检:维修后未经有关部门检测或强制检定设备到达检测预警时间,设备为待检状态;(5)停用:超出计量周期未检定或其他原因长期不使用,此时设备进入停用状态。(6)报废:计量检定不合格、损坏无法维修或达到其他报废标准,设备进入报废状态。在计量仪器状态管理模式下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可以对“设备状态”进行修改,以明确各仪器使用情况。状态管理模式在台账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字段(见表2)。其中“上次检定时间”由设备科管理人员在仪器检测结束后批量或者单次修改,修改以后系统根据“加定周期”自动生成“下次检定时间”,同时相关设备的“设备状态”字段自动改为“正常”。“检定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一般分为半年、一年和两年三种。“预警时间”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一般设置为下次检定时间前一个月。“维修费用”是在将仪器状态改为“维修”后必须填写的数据。
3计量仪器使用情况统计管理
计量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数据产生,如计量数量,维修数量,维护费用(维护费用=维修总费用+检定费用)等。将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对我们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计量数量可以让我们宏观的了解全院计量情况;维修数量可以了解全院或各科室仪器使用情况以及某一品牌仪器的使用情况,对以后的采购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维护费用可以分为维修总费用和计量费用两部分,维护费用加上仪器的购买价格(如果有耗材则记入维修费用中),除以使用年限所得到的数值可以大致反应一个设备的使用成本,这个数值对仪器是否报废、停用以及以后的采购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使用情况统计模式在状态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字段(见表3)。“检定次数”、“维修次数”和“维修时间”在状态管理模式下修改状态时系统和自动进行记录,“检定费用”在统计管理模式下维护,“维修费用”。
4小结
1医院药房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1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
1.1.1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是指对医护人员及所属科室、就诊患者的信息进行整合,存储在信息系统中,当患者来药房取药或者某些科室需要专业用药时,可以直接从药房电脑中通过整合信息来确定发放的药物,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2]。1.1.2药品信息管理。主要是药品的种类、数量、有效期、库存和医保农合目录药品等信息的维护管理,方便医师查询,保证患者用药。1.1.3医院资料的收集。包括临床用药:门诊处方用药、住院病历医嘱用药的调查分析资料等。医院各科室用药、不良反应监测、抗生素使用等情报的收集,为合理安全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提供重要资料。医院药学、药剂科业务方面资料收集:医院《药品集》、《药讯》等。
1.2医院药房的自动化管理
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医嘱执行方面实行无纸化传递,结合医院的药品信息,可以使药品调剂达到自动化。1.2.1自动数药装置。医院药品片剂进行二次分装,之前一直由人工进行,现在使用自动数药机,只需人工辅助操作,即可实现高效工作,减少差错,保证药品安全。1.2.2自动摆药机。此装置实现了药品的自动分发,医院的药品种类多,需求复杂,通过此装置与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可将病房所需药物准确分发,避免了人工摆药出现的差错和污染。1.2.3智能药品传输系统。经过信息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分药系统可以根据电子处方,将药物传输给临床科室,建立医院内的物流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
2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具体举措
2.1药品采购需
借助药房信息化的管理来实现。药库管理人员根据临床科室的用药信息定期统计药品的消耗情况,及时提供药品采购信息并保证其准确性,按时编制药品有效期,避免药品紧缺和积压现象,确保药品的安全可靠[3]。
2.2药库信息化管理
药库是药品集中储存养护的地方,也是药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因此,要做到药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的全方位管理,必须充分掌握药品的使用情况,保证报表生成的准确性,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尤为重要。进入药库的药品一定要严格验收,填写登记表和入库数据,明确药品的种类、数量、来源等内容。当药品出库时,要科学填制出库订单,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自动减存。药品价格变更时,计算机自动及时更改,使之生成新的价格数据。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做好库存盘查和清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掌握药品的变动情况,做出精准的分析。
2.3门诊药房信息化管理
门诊药房属于“窗口”药房,是药剂科直面患者并为其服务的最后一步。之前门诊药品的管理依赖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且易出现错误;现在医院药房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智能手段对药品名称、规格、价格、剂型等进行系统生成,且便于保存管理[4]。一旦患者需要退药,即可实现系统自动更新,有效提升药品的管理力度,做好门诊药品管理工作;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最大方便、借助计算机管理实行“零距离”服务,患者划价、交费后,计算机将信息传入药房,将过去的患者等药房,变为药房等患者,在调剂过程中对处方进行审核,看是否存在药物配伍禁忌,用药的合理性等情况。药房信息化管理在节省患者时间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现代药房已经由原来的单纯发药转变成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医院都设有药学咨询窗口,通过对患者信息以及药物信息的收集整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2.4病房药房信息化管理
病房药房是为住院患者提供用药支持的场所,一般由医生开药,药房取药。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之前,药品信息不够透明公开化,患者常常不清楚药品金额,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药品的公开管理,做好患者使用药品的明细单,便于随时查询。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患者以往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做出对比分析,做好库存记账,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根据住院患者个人信息以及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差异,可以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设计,实现用药的精准化,现很多三级医院已经开展。
综上所述,加强对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药房信息化管理的提高,不仅可以更好地管理繁多药品,还可以提供药学服务,以适应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药学服务理念。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实施措施的可行性与整体性。
作者:吴继红 单位:山西煤炭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李晓丹.药房信息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设想[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33.
[2]李立,刘松林.焦毅.中心药房网络化管理在我院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2):75-76.
自2011年6月开始进行技术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于2012年2月初完成各项调试工作。同在6月份开始对资料的整理过程进行详细分工,确定分类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7-9月期间我们对建井以来所有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记录,并形成系统数据源表;10-12月进行计算机录入,形成电子数据源表,并且针对各个文件箱所存资料,打印出目录,并有总目录;2012年1月底完成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整体调试工作,实现了分类检索和关键字检索两大功能;2月将电子数据源表导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实现了局域网内共享,经过多次调试,最终达到预期目的,随即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图。
2数据库管理系统简述
2.1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该系统是在Access2007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因此,要求计算机安装Access2007软件方可运行该系统。系统包括六个界面:密码登陆界面、系统主界面、资料查询界面、资料编辑登陆界面、数据库编辑查看界面和数据表界面,系统大小约50M。
2.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
2.2.1查询数据库操作
首先,双击技术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图标,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主界面;其次,从文件类别组合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别,显示子窗体将自动执行刷新窗体命令,相应类别的文件就会全部显示;最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所要查询文件的关键词,例如北翼、补20、探水等,单击查询按钮,与关键词有关的记录将显示在子窗体中,通过窗体中的显示信息定位纸质资料,对于已经录入系统的文件,还可以通过详情栏下的文件超链接查看和修改源文件。
首先,单击编辑数据库复选框,进入登陆界面,输入正确的登陆密码进入编辑查看界面,单击“最后一项”按钮,依次填写资料的各种信息,文件名和文件类别这两项做为主检索项必须填写。填写完毕,单击查看数据表按钮进行数据核对或退出。
2.2.3备份数据库
这属于Access2007自身的功能,通过导出数据表备份并放在指定文件夹下。当现用数据库系统瘫痪时,我们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表恢复数据库系统。
2.2.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局域网共享
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文件型,所以我们采用数据库同电子资料文件夹联合共享的形式实现局域网共享。同时把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员组具有管理权限,可以进行查询、修改等,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另一类是用户组具有查询和下载权限,不能对源数据进行任何的更改。
2.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点
总体上讲,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实现了文件的快速查找、定位、阅读、编辑,结束了以前查找资料“翻箱倒柜”的局面,也避免了电子版资料的假丢失;②通过本系统使现有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链接成一个整体,使技术资料管理实现一体化;③系统占用空间小、界面简洁大方、操作简单、反应灵敏、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用户对资料的归类、查找、查看效率;④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防止了资料的损坏和丢失。
3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更好的管理技术资料,只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资料整理这些基础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并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确保整个体系健康有效运行。在制度中明确了技术资料在存档、借阅、归还、销毁等环节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确定了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人的权限审批办法。好的管理在于好的流程,为了规范技术资料管理过程的各个细节,管理流程的制定是影响体系顺畅运行的关键要素,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存档、借阅、归档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详细划分了执行步骤,明确了每个步骤中所需要办理的手续,如图1所示。好的流程在于好的执行,为了更好的执行《陶一煤矿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度》,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能按照《陶一煤矿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流程图》要求执行,我们又查阅了各种档案管理资料,特制作了《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借阅申请单》、《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室资料归档登记表》、《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室资料借阅登记表》等表格,提高了资料管理的规范性。
4应用情况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是一种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选择MicrosoftSQLServer作为本次开发的红茶加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因为它具有靠性、可伸缩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特点。MicrosoftSQLServer作为一种典型的关系型开放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在许多操作系统上运行,并且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存取和更新数据,符合红茶加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要求。Powerbuilder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开发工具,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下的一个集成化开发工具。Powerbuilder是具有可视化、多特性的开发工具、具有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技术、支持高效的复杂应用程序、具有企业数据库的连接能力、具有强大的查询报表和图形功能。本系统选用PowerBuilder9.0(简称PB)来开发服务器客户端。P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拥有灵活方便和易于扩充的特点,并且能在客户端构造非常复杂的应用。界面友好易于操作,与后台SQLServer数据库完美结合。
二、红茶加工系统结构
1、基本信息管理:对需要进行管理的物料、商品进行分类,按分类分别管理加工所需要的原料、辅料、其他耗材,以及所生产的成品。商品类别维护是管理商品物料的种类,可按照原料(茶鲜叶等)、辅料、耗材(包装袋等)、半成品(毛茶等)、成品等等。计量单位维护是管理计量商品物料的单位,不同种类的商品应设置不同的计量单位,便于进行管理。商品明细表是管理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某商品的类别、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参考价格等信息。供应商管理是管理为厂家供应原辅料、耗材等物料的商家或个人的信息,便于在采购管理中使用。销售客户管理是管理厂家所销售到的商家或个人的信息,便于在销售管理中使用。
2、采购管理:对商品物料的采购进行管理。记录物料采购的金额、规格等等。(1)使用电子计重秤称量各个批次茶鲜叶的重量由系统进行采集,记录规格,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茶鲜叶的含水率;(2)能够打印采购单据,交予供货人和留存档案作为凭据等等。(3)可随时查询当天或者历史的、对应每个供货商的采购数据,也可以根据时间段进行查询,打印相应的报表等等。
3、销售管理:对所销售的商品物料进行管理,记录所销售商品的客户、品种规格、金额等等。(1)使用电子计重秤称量茶叶成品的重量由系统采集,记录销售的客户、品种规格、单价金额等等。(2)打印单据作为凭证,交予客户或留存。(3)根据客户来记录成品干茶的销售情况,以便今后统计收益情况等。
4、生产管理:对红茶加工生产的原辅料及耗材领用情况,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的入库进行管理。管理红茶生产批次,记录每批次的基本信息。(1)生产采用批次管理,需要记录的信息有品种、月份、外型、鲜叶级别、品质、产地、日期、成品级别等等。(2)记录物料的领用和红茶加工生产情况,保存数据记录。(3)记录每批次红茶加工过程中凋萎、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所需要的关键参数。(4)统计生产情况,形成数据报表。
5、库存管理:对红茶加工所需要的原料、辅料、耗材,以及半成品、成品进行库存管理,管理各种类物料的入出库情况,统计物料的实际库存情况,便于管理者及时对物料的调整,方便生产。可以随时统计和查询库存情况,通过冲账出入库、报损、盘点优化库存进行管理。
6、查询统计:查询和统计采购情况、销售情况、生产情况等详细信息。7、系统管理:维护和设置系统各个功能模块操作权限,维护系统用户角色,管理系统操作用户,为各个操作者分配权限等等。安全性管理还包括密码管理,数据备份和系统初始化,此外还有一些便于操作的设定如设置窗口大小等等。
三、红茶加工工艺分析与系统实现
(1)萎凋:是红茶加工工序的第一道工序,鲜叶自然摊放,以水分蒸发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叶水分散失到相当适度后,自体分解作用逐渐加强。水分的蒸发和内质的变化,叶片面积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鲜绿转变为暗绿,香味也相应的改变。萎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红茶的品质。在这道工序中,萎凋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风力对品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每批次红茶加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萎凋时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风力、萎凋时间等信息。
(2)揉捻:揉捻的目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萎凋叶操卷成条。充分破坏叶细胞组织,茶汁溢出,使叶内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接触,借助空气中氧的作用,促进发酵作用的进行。揉捻对红茶的外形和内部发酵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需要记录揉捻时的温度、湿度、投叶量、时长、压力、揉捻次数信息等等。
(3)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特征工序,是以绿叶红变为主要特征的生化变化过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和其它成分的深刻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红茶发酵是一个氧化的过程。发酵温湿度、时间、送氧量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也需要记录这些数据。
(4)烘干:发酵完的茶叶需加温烘干,红茶烘干分两步进行即“毛火快速,足火厚窨”。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互相影响,温度高时间短,温度低则时间长,同时鲜叶的嫩度,叶层厚度、萎凋程度都有很大关系。烘干过程中的摊叶厚度、温度、烘干时间都是关键因素。其中二次烘干之间进行摊凉也很重要,也应掌握摊叶厚度和摊凉时间。通过掌握红茶加工四道工序的关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加工过程中对于红茶品质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对加工工艺的调整及改进。
四、技术关键和难点
本系统的难点一是开发应用于生产加工数据的监控接口,使用自主研发的数据通讯接口,我们可以直接从设备采集到相关数据,由计算机实时采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形成数据链。在外部使用的电子计重秤也通过串行接口通讯连接进行重量数据采集,避免了人为录入数据易造成的失误。本系统的难点二是对于一个以购、产、销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说,商品库存量的准确,是一切数据的基础。在以往的一些信息管理系统中,常采用的是在后台数据库中相应表单上建立触发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不利于维护。而且实际运用中,常碰到引起触发的事务回滚了,触发器却不会回滚的情况发生,也就是引入了不能回滚的部分,这就最终导致了数据的不准确。在本系统中,为了避免该情况放弃了触发器的使用,其功能的实现全部通过程序脚本在客户端实现。虽然增加很多编程工作量,但在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上能够得以很好的控制。
本系统在用户的操作权限上,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系统采用的是角色授权方式,可以细致划分到某操作员仅能删除、修改或查询到本人输入的数据,而不能对其它数据进行操作。因此,数据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