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1:38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教学;高职

【abstract】this article researches into the high professional institute students’ characters of study in computer english, and develope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bility standard.

【key words】computer english;teaching;high professional institute

1 课程性质与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其极高的发展速度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快速掌握新技术。新概念、新术语、新资料源源不断从国外引入,直接采用英文术语或缩写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的普及更是带来了大量的英文信息,同时,计算机操作过程中也经常有英文提示及反馈。因此,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各层次的高校都把计算机英语作为必修课,而且部分国内、国际计算机认证考试中都出现了计算机英语的试题。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学生单纯的英语过渡到和专业领域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的作用。主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来培养学生阅读并查阅英文专业资料和文献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屏幕英文提示信息、英文菜单、英文帮助文件、英文出错提示等,并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等英文资料。计算机英语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以及术语,能够提高对常用的英文提示及英文说明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英语知识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为职业能力支撑课,适用的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2 课程能力标准制定背景与论证情况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按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授课,没有对学生提出能力上的要求。因此,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高职教育特点,按照“能力本位”的要求制定了本课程的能力标准。该课程能力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体系,完全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按照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该课程能力标准为任课教师确定了本课程教学的质量标准与目标,也为学院的教学督查确定了依据。

本课程能力标准的制定经课程所属专业教研组讨论后,经各本院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家论证并正式批准。

3 能力标准构建思路

本课程能力标准构建,主要根据本课程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参照《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原则意见》和《关于制定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的意见》而制定的。本课程能力标准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英语是一门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计算机英语词汇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常用计算机英语的基本表达形式,能在阅读、翻译、实际应用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在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本课程的能力标准构建基本遵循以下思路:

3.1 将课程内容模块划分为应知目标和应会目标

以原教学大纲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充实,分成若干个知识模块,要求每个模块都必须明确本模块应掌握的知识要求和应达到的实践应用能力标准,即应知应会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能力要求上,注重对最新、应用最广泛的专业英语术语的收集,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应用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2 为每一个知识模块制定一个可操作的鉴定标准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每个模块所描述的知识

和所构建的能力都是针对计算机领域内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设立的,因此针对每个模块单独制定了应知应会鉴定标准。

3.3 传统计算机英语授课都是以单纯讲授课文为主,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构建本课程能力标准时将能力本位的思想贯穿始终,添加了计算机英语知识的应用,如bios设置、系统英文提示、英文菜单等,将“实用”落到实处。

3.4 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构成图

图1

4 课程能力标准分布及其权重

将课程按照内容归属划分模块,按照模块化要求来进行细分,共包含有以下6个模块,其中包括应知目标33项,应会目标32项,鉴定标准43项,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各模块能力标准数量分布及其权重

5 课程考核与标准

计算机英语是一门英语和计算机相结合的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能力支撑课,它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来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英文问题,辅助学生使用英文学习计算机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程标准的制订中,将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作为重点。对于本课程的考核遵循以下思路:

5.1 考核标准

本课程每个模块的鉴定标准就是课程的考核标准。

5.2 考核形式

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放在期末考查课时间进行,实践考核放在平时实训课上进行。

5.3 期末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查课,课程期末成绩由期末测试成绩、实训成绩和学生平时表现分数综合计算后得出,期末测试成绩占60%、实训成绩占20%,平时表现占20%,最后成绩以五级制的形式给出。

【参考文献】

[1]司爱侠,张强华.计算机专业英语[m].科学出版社,2006.

[2]梁文玲.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j].中国科学教育,2006(15).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实效性

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已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骄人业绩。但是高中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认识不足或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忽视外语课程对高中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情感个性成长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指向;更为甚者,教师误解新课标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缺失,英语学习缺乏有效的学习环境,学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处于瓶颈,止步不前。语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学生丰富、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应试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典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线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将在最大程度上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输送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文化、高情感以及积极向上的全能型人才。

一、新课程标准制定立足于英语教学实践,是现阶段教学现状的间接体现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发展都离不开强盛有效的综合国力,而影响综合国力的发展因素就是人才培养,新课程标准作为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具有权威性的核心教育标准,其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的指导各大中小学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那么简单,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新课程标准的长期实施目标就是建立健全我国教育体制,全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1.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日益迫切,自主性学习培养是新课标其中体现。现阶段高中英语课程教学长期处于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引导,英语课程教学活跃氛围匮乏,学生学习一直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教育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学习思想是任何个体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优秀学习方法,它能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空间。被动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长期有效学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课程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改革是英语教学的迫切需要。

2.评价模式制度不健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有效评价模式制度不健全,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仍然只是局限在每次英语考试过后的分数上,简单将分数低的为差生,分数高的为优秀的学生,这种粗暴简单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的自信心的形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学习付出之后的成功感受,即强调鼓励教学的评价模式。这将大幅度改观以往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匮乏的现状。

二、严格执行新课标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创新学习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启发学生个性情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于现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中出现的影响英语教学正常有效开展的问题,笔者以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据,提出具有相对建设性的,切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有效教学思想。

1.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英语语言实践机会。如何确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贯彻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第一前提。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切实转笔教育观念,转换教学角色,从英语教材的优秀层面挖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开展各类英语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与学会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性。

2.整合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情境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者有机统一。新课程标准讲究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与学生学习英语能力之间的差异,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课堂的45分钟时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可拘泥于死板的书本教学模式,为了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开设辩论会、表演会、交流会等形式对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中涉及到的最易出错的英语知识进行引导感悟与再学习。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讨论与探究,将很大程度上调动其对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饱满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其学习思路更加活跃。

三、从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全方位解读新课标思想,大力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自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2004年开始进入实施与试用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也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教学活动中,社会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高中毕业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式之一。在未来的十年中,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新时期下的高中英语学习应当摒弃以往的传统应试教育陋习,在全方位解读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大力发展课程创新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基础英语教学,2004(9),6(3).

【2】张耀辉.构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8.

【3】陈丹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6(4),8(2).

【4】陈梅.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法新探[J]教育科学研究,2005,5.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 英汉翻译 课程融通 课程改革

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这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前者反映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后者证明他们的职业技能;“融通”即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与就业、教学与考证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一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具体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素质通过证书得以清晰地体现,能增强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

一、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方面,各类工作岗位对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应用性与实践性是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色之一,高职商务英语的学生要想突出其职场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优于其他教育层次学生的职场适应性和商务英语相关岗位的从业能力。然而,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考证并不多,大学英语四六级、PETS等非英语专业考试以及国际上通用的托福、雅思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的英语通用能力,并不能作为国际商务领域的行业准入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BEC)考查商务环境的英语语言运用,认可度较高,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针对性不强,职场实际操作性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组织推出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并于2007年4月组织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的首次考试,填补了我国国际商务领域英语考试的空白,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英汉翻译课程为例,全面展现围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该课程所做的改革、创新与探索。

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对英汉翻译能力的要求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着重考察被测试者在商务环境下各个业务环节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涵盖语言与商务两方面的要求,英汉翻译无论在“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中,还是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环节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国际商务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该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两大部分,其中笔试分为听力、阅读、翻译与写作四大模块。必须明确一点,在日常教学与考试中,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托,不可分割。无论哪种题型其涵盖的商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商务办公,如公司介绍、电话接听、来访者接待、邮件收发等;二是商务礼仪,如电话礼仪、名片礼仪、信函礼仪、求职礼仪等;三是国际市场营销,如市场与需求、消费者购买行为、产品、定价等;四是国际贸易,如合同磋商、质量和数量的表示方法、包装与运输标志、主要贸易术语等;五是其他国际商务相关内容。

涉及到英汉翻译方面,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中的商务短文翻译(英译汉)涉及题型为一段50~60词左右的英文段落,要求考生将其译成正确、通顺的汉语,段落翻译的内容是实用性的应用文,包括广告、告示、报告片段、说明书片段、合同片段、商务信函等。“正确”与“通顺”两个标准,听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难。翻译(笔译)是考查学生的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转换的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译者同时对两种语言都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商务英语作为普通英语的功能分支,其用词、句型、语篇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交际中还须把握专业术语、正确的格式、恰当的语气,以及须特别留意普通词汇在商务语境中的专业释义。达到“正确”与“通顺”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要有商务意识和文化意识。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考生平时大量的积累,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的诸如函电、公司简介、产品说明书、商务广告、单证等现实材料进行对比练习与实践。

三、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原则

围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试,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外贸函电、英汉翻译、英语听说等各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教材的选用及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相应改革,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综合文化水平提升与职业技能的提高做到衔接与沟通。以英汉翻译课程为例,要以就业为导向,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重构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有效对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英汉翻译基本原则和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商务文本的翻译技能。

因此,进行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将英汉翻译日常教学内容与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要求相对照、相融合,以考促学,使学习有目标、效果有参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益。借考证推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汉翻译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思路,变枯燥的翻译课堂成为学生提高实际翻译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工作坊。

四、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具体思路

1、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证书考核要求融入英汉翻译课程标准的制订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得以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英汉翻译课程的标准要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学科性和学术性,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深入分析商务岗位和外贸岗位的职业需求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中融入证书考核内容,在翻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实践的能力。传统的课程标准无法与全国国际商务考试同步,课程与考证相互割裂,学生必须单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考前突击复习和参加考前培训,从而影响了学习和考证的效率。

2、改革课程内容,把考证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根据教材内容,英汉翻译的词法翻译方法(如词义的选择、增益翻译法、凝练翻译法、词类转换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法)以及句法翻译方法(如主语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英语从句的翻译、词语调整翻译法等)占据了大量篇幅和时间,不可否认,这一部分是整个英汉翻译入门的基础。但是,对于高职学生和职业岗位需求,翻译理论不可研究得过深,根据考证要求,必须以理论为基础,重点在商务语篇的实践,诸如商务信函语篇的翻译、商务广告语篇的翻译、商务说明书语篇的翻译、商务合同的翻译、单证的翻译、公司简介的翻译等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将课程选用教材与考证培训教材相结合,讲授翻译方法时,多选用现实商务材料作为实例,尤其是考证考纲中重点要求的商务语篇,将商务语篇的例子分解个个击破。在基本翻译方法入门之后,通过集中的商务语篇的翻译实践强化翻译技能。在整个课程安排上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比例要恰当,可适当扩大实践环节。

3、翻译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融合

改革后的翻译课程,要以英语技能学习为先导,辅之以广泛的商务专业知识和翻译实践技能的强化。从语言角度看,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国际商务相关岗位上所需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中英文的相互转换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功底和专业技能。然而,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第二个层面,即学生要通过本课程涉猎各种商务、国际贸易、营销、管理、会计学原理等广义上的经济学知识,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语言处理各种可能面临的经贸实务。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广度,注意教学内容中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的融合。例如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中涉及许多专业词汇,如运输标识、贸易术语、保险等方面,教师不仅教授的是英汉两种译文的记忆,而是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在理解中从英语汉语两个层面获取知识。

4、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传统的翻译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获得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注重用例子讲授翻译的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参考译文,视参考译文为标答。改革后,课程中的某些章节尤其适合以特定的翻译项目和翻译的全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完成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传授。翻译的全过程分为译前的准备工作和任务分析,译中的语言转换和修改润色,以及译后的固定表达总结和翻译技巧点睛。任务教学法适用于部分句法翻译方法的传授和所有商务语篇的翻译实践,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结合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证需要,项目设计重点放在60字左右的商务信函片段、国际销售合同片段、商务报告片段、说明书片段等实用性应用文的英译汉。

5、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建立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由于专业性质与工科专业的差异,以及中小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应当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校内,扩大课内实践教学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翻译工作坊,借助现实材料强化翻译实践;聘请外贸公司或翻译公司的企业专家指导实践教学或举办讲座。校外,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地观摩工作过程,选派一定比例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实操能力,不仅须考取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官证及培训师证,还须到企业进行半年的顶岗锻炼,丰富实践经验,了解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围绕考证展开的任务型课程改革”(编号2014136)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王颖。)

【参考文献】

[1] 谢潇、罗集广:商务英语方向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名师出高徒”,教学问题主要是教师问题,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有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就能教出优秀的学生,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体现课程改革和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逐级申请参加七至九级之间各级别的考试。要使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达到以上目标,英语教师的高素质和多样化角色是关键。高中英语教师要具有哪些素质呢?高中英语教师有什么角色要求呢? 

 

一、新课标下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个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既要具备一般高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即个性品质、教学能力、事业心和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外,也应具备高中英语教师的特殊素养。综合起来,一般应该具有以下几条: 

1 ,热爱高中英语教育事业。高中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高中英语老师要把个人的工作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新世纪跨文化建设栋梁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只有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高中英语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才会对三尺讲台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而乐于奉献青春。 

2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外,还要作有心人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无论是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持之以恒。 

3 要有高水平的语言素质。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只有讲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才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学生进行相应的Listening、speaking、read-ing和writing的训练。 

4 要有熟能生巧的教学技能。高中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我现在任教的高二(2)班是一个女生较多气氛活跃的文科班,高二(15)班是一个男生较多、基础较差的理科班,我经常研究这一文一理两个班的特点,即使上同一节内容的课,我都会设计出具有风格、迥异的教学程序与模式以适应各班的教学。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老师能做到教学艺术化。教师只有在“演(表演)、唱(唱英语歌)、画(简笔画)、做(制作教具)”等方面下功夫,掌握高中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要有教学策略和文化意识素质。《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令师生满意的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自信的同时,能学会交际,学会互动,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只有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是语言教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可以指所学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餐饮礼仪等。例如必修一中Unit 1Anne’s Diary涉及了犹太人的血泪史;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dd告诉我们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英语;Unit 3 Travel iournal让我们知道了六国之河,湄公河·澜沧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标准》规定的英语教学。 

6 有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录音机、幻灯片、图片、自制的教具、课件和多媒体等都是吸引高中生学英语、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在信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了全国推广普及和迫在眉睫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熟练自如地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老师的角色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迅速适应多样化的角色转变,总的来说,高中英语老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当以下一些角色: 

1 教书育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角色,社会要求和期望,决定了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充当教书育人的角色。在现代高中英语课程中,教师要改“一言堂”教育为“群言堂”教育,改家长式教育为讨论伙伴式教育,教师既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在学生眼中高中英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活字典,又是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源泉,因此我们所传授的知识要准而新,要有时代感。 

2 行政管理者的角色。除了班主任外,高中英语教师也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为了使英语课堂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不仅要管“教”,还要管“道”。即高中英语老师一方面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当然,每个班上都有不爱学习的玩劣生,我们面对人长树大的高中生,应多以正面教育,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平等地走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尽量多采用朋友式的交谈,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3 心理导向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也是一名心理卫生服务者。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积极地生活,如对有“偏理轻英”的学生,教师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帮助他,让他在这一科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有“网瘾”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努力戒掉上网的坏习惯,要帮他补上落下的功课,帮助他摆脱过度的自卑、焦虑、冲动等,以发展正常心理,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考试失败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应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和谐气氛,让学生受伤的心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得到抚慰与治疗。 

4 勇于创新的研究者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网络技术是现代技术的核心,它以强大的主,动性要求、交互性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给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对计算机应用性技术的掌握是新时期评价教师的标志之一。”多媒体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课型训练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应自制课件、自编幻灯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创新。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适时地撰写教学后记和论文,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三、结束语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说英语,课堂朗读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其中“说”的作用在交际上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英语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成绩。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不愿开口说英语,影响进行正常的课堂活动。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英语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枯燥乏味,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一、“听”与“说”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1) 培养“说”的能力。从听入手, 先听后说。英语课上教师要全英语授课,更要示范性的多说英语。还可以利用中午学生活动时间10-15分中,播放适合初中学生听的英语,也可以在班会课让学生观看全英文的电影。但让学生“听”之前, 教师一定要对较难的听力摘要内容。学生在广泛听的基础上, 在语言的接触中吸取大量积极而有用的词汇。通过这种长久“听”“说”结合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2)重视朗诵和背诵。朗读和背诵使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有效途径。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好多句子就会脱口而出,头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立足课堂训练强化学生开口说英语。

(1)“值日报告”和“师生会话”来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每节英语课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英语演讲、对话或用英语讲小故事,甚至是唱英语歌曲,形式通常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时间通常为3-5分钟。 这种“值日报告”可以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对于“值日报告”中所涉及的见闻,谈论的人物,爱好、景色等进行师生会话,一般先安排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对于稍差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降低会话的难度,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每个学生在课堂能展现自己,有所收获。

(2)组织口头练习为主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开口说英语。例如,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ow do you make abanana milk shake ?”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屏幕上出现各种水果。先请一名英语学习较弱的学生说出水果的英文名称,其他学生听写所提到的英语单词。然后,请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分别用课文中学过的单词联词成句。最后,请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看图复述这种食物的制做步骤。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训练,因人而宜,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3)模仿和复述课文中的部分段落也是训练学生开口说英语的重要形式。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个关于人物外貌,兴趣等特征的描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这一段来描述身边所熟悉的喜欢的家人或朋友。初中的学生对这种训练很感兴趣,乐于开口用英语来表达。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人称、时态来复述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写在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引导学生复述。教师也可以用简笔画,边画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三、倡建有效地课外活动使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开展一些说英语的课外活动。比如,定期召开英语演讲会,关键词,如何过渡和如何结尾等。其他的学生要准备演讲稿。在这准备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让每个学生都进入自己的角色,有声有色地完成整个活动。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说英语, 语言环境也非常重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可以布置一个充满英语的环境。可以每周出英语黑板报,教室墙上可以贴英语标语、英文地图,教室书架上可以准备英语报纸、英语杂志、英语阅读等等,可以让学生随处见到英语,随时翻阅英语书籍。学期开始让每个学生取一个英文名字,英语课上, 教师叫英文名字,同学之间也互相叫英文名字, 这些都能创设一种浓浓的英语氛围, 使学生渴望用英语交谈。总之,一名英语教师,就如同交响乐队的指挥家,组织学生进行大量丰富多彩的训练,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市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程玉根的“新课程下的英语朗读教学策略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3.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改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首先从课程这个根本点出发,构建起多元化的完善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从而指导和规范教学工作。本文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构及其特色作一探讨。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国际贸易往来日渐紧密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中广受学生青睐的专业;然而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使其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快速地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良好地融合到相关产业当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本专业的整体建设,其中体现高职特色、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相应课程的开设和完善更是商务英语专业赖以安身立命的基本。

尽管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步凸显出有别于本科学院的自身特色,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要提升学生英语运用和专业实操双向技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起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切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思想出发,重新思考各类课程的定位和要求,明确目标和方向,实现课程教学的合理创新和规范有序。

二、打造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要打造体现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就业为方向”的课程设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建立课程标准体系首先需要从课程设置着手。商务英语专业应当遵守“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三接轨”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与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趋同的弊病,去除冗余的重复建设性课程,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念贯彻始终。我们可以按照专业群必修课、专业群限选课和专业群任选课等模式划分,把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所应具备的所有语言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都涵盖在内。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体现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1.语言基础课程(专业群必修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积极性,在基本语言能力上做到全面提升;同时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依其最大利益来读书,为他们将来就业、升学、终身教育做准备。

2.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群限选课)则显现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等岗位一线需要的,能直接应用所学知识,具备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英语教育的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将学生将来走入商务职场所需的技能课程纳入范围当中。

3.在提升语言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课程设置还应紧密结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开设一些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需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任选课程。

(二)“多元化、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包含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评价制度,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从目前的课程评价方面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评估考核学生的方法仅仅是英语卷面考试,主要内容是趋同于本科院校的知识性和基础语言性考核,标准则是分数的高低。这样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无法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考核是单一片面的。

要想真正达到公正客观评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我们应该搭建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光要考查期末成绩,还要考查平时表现;不光要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更要检验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从而实现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的三方有机结合。同时,课程标准还应该依据社会、企业要求,由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将教育标准与企业(或行业)标准融合,并且把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证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进行从头至尾、全方位、公正合理的考评,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考核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摒弃盲目和形式主义。

(三)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范围。

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单一以课程本身为载体,还应该将课程的实际操作者——教师纳入课程标准构建的规范之内,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让教师规避教学的盲目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避免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因此,这就要求从基本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教学质量要求等几方面对课程执行者——教师进行理性规范,让教师明确职责,从而形成“教师—课程—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职业能力的要求较为关键,让教师自身通过各种一线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成为区别于本科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应该在对传统教育模式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要贯彻以人为本、能力优先的教育理念,把“能力本位、素质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参与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国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理性探讨,结合国内外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今就业形势下对人才的岗位需求,构建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为切实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柳茜.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主题的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2).

[2]黄克孝.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4).

[3]王莉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04,(5).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技能培养;职业观念;课程安排;技能训练

在当今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格局下,在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社会背景下,英语这门国际交往中的通用语言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倍受重视并广泛开展,从各级各类学校到社会办学的英语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教育部《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而作为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虽在改革中调适,但仍然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从加强师范学校对中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培养的角度提出转变职业观念、调适课程安排、增加技能训练三点建议。

一、英语教学法存在问题分析

英语教学法课程是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课程,是英语专业师范生接受教师职前教育、发展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这门课程的教学现存问题主要有两点:

1.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足

现行教学内容不太科学是导致学生未能达到培养目标,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原因。比如: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缺乏全面的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理论和实践条块分割,缺少二者的有机融合。重视专业基础知识、轻视技能训练;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课脱节。教材陈旧、实用性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教材也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材仍没有太多变化。这门实践性、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成了“一贯制”。

2.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不够充分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沿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和单项技能的训练,忽略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教师讲授的理论性知识太多,给学生的感性东西太少,而且学生实践机会以及教育实习的时间有限,没有从实际教学工作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缺乏技能上的培养和训练,更没有经验的积累,学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教师这一角色。这种教学现状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英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极不相称。

二、英语教学法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培养学生标准的取值

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因而培养学生的取值体现为:一是必须透彻地了解新课标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各个级别的教学标准,更新教育教学和语言教学观念。包括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采用新的语言教学方法,特别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和实践;二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语言教学法方面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对学习策略及其指导方法的理解能力;三是学会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课本去教学,而不是只会照本宜科;四是学会并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新体系、新方法、新技巧,进行反思型教学。

2.端正教学观念

要把新课标作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去认真学习、领会。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理念、新内容、新观点;了解未来教学对象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向学生介绍和推荐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最新动态和最新文献,鼓励学生提高意识,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的转变。同时把中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权威期刊作为补充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法理论研究。

3.合理课程安排

师范教育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职业教育,而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以培养英语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为目的的,因此,课堂教学应突破教学结构的小天地,让师范生接受一个全新的整体教育教学概念,获得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相当的教育学科素质,教学方法和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把传统上的《英语教学法》课程分解为《英语教学设计》和《英语教学技能》两门课程,以加大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该门课程的有关内容安排字三个学年分步进行,做到三年不断线。(具体安排为第二学期《新课标研读》;第三学期《探究式学习法》;第四学期《中学写作教学与研究》;第五学期《中学阅读教学设计》;第六学期《中学任务型教学设计》;第七学期《微格教学》)。分别设置这两门课程,可以使各门课程有自己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使培养师范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都能落到实处。《英晤教学设计》这门课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教学规律,形成外语教学的整体意识,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英语教学技能》课程是把专业知识与教学理论相结合,示范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教学能力为目的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学生的动手机会,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落到实处。

4.增加技能训练

《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仅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将学生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对学生实施三年不断线的全程师范技能训练。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训练,每学期各有侧重点。主要包括英语教学基本功训练如英文钢笔字和粉笔字书写、学习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分析教材、备课、编写教案、设计教学课件、试讲、实习等。说到底,就是对于学生要突出授课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在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后能够做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

新课程改革对现有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观、教学观、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高校英语师范教育应以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为契机,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英语教学法课程现代转型。促使高校英语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新课标接轨,保障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与实施。

参考文献:

[1]荆莉.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7.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新标准;英语能力;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就是其中一个。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研究对象是教材《高中英语新课标必修1》。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英语能力的重要性;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结果;笔者思考与建议。

一、英语能力的重要性

教材形成的上一级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了同世界接轨现在叫“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分为5个方面: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又下分为4个级别:1~2级为6年级毕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5级为9年级毕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6~8级,8级是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9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每一级又分为:(1)语言技能:听、说、读、写;(2)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功能、语法、话题;(3)情感态度:愿望、动机、信心、民族精神;(4)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交际策略;(5)文化意识:文化交流。上述5个方面就构成了英语素质即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核心是英语能力,即能力立意。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高一英语新教材中的新定位:

1.理念新定位。主体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这一理念的,承载方式是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体参与者。新教材将这一理念科学地渗透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中。例如,Unit 1 Friendship中的Warming up谈论友谊以调查的形式出现,通过选择打分来测验学生对友谊的了解和看法,话题是学生熟悉的,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去表达的欲望。课文中语法知识、听力部分以及写作部分,都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都能参与进去,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技能新定位。侧重阅读能力,阅读部分为:pre-reading,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分层设计为提高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平台。pre-reading主要从reading中提取经典的问题和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以便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文章主旨大意有个大致的了解。阅读材料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题材和话题。Comprehending部分主要让学生反馈阅读的结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哪些技巧和知识。

三、总结研究结果

根据对《英语新课标高中教材必修1》的分析,得出结论是课文题材多样,语言优美,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获取处理信息以及英语思维的能力。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和人格塑造的发展性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把素质教育体现在英语教学中。2007版新课标英语与我国提出的对中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近。

四、笔者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