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快乐教学法论文

快乐教学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5 10:48:57

快乐教学法论文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游戏 快乐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5-02

在高中体育课中,快乐体育的前提之一是体育教师需要快乐教学,在体育教师营造了“快乐”的气氛之后,快乐体育才能成立。在21世纪课程改革之后,人们对体育课的“快乐”和“健康”呼声越来越高,基于此,在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了“快乐教学”和“体育与健康”。而在体育课的“快乐教学”中,人们难免想到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体育游戏,目的是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快乐地运动成为许多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凡体育课的“快乐教学”似乎离不开体育游戏,教师一堂体育课设计了体育游戏像吃了定心丸。那么我们有必要在厘清体育游戏与体育课快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高中阶段为例,试分析其二者关系,望同行指正。

1.快乐体育渊源

王水泉、毛振明在其《快乐体育论(的源头》对快乐体育诞生源头进行了追溯,认为:日本脱产业化社会的到来为其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基础;之前以运动手段论为特征的日本学校体育暴露出来的弊端刺激了快乐体育论的诞生;胡伊青加与凯亚洛斯的游戏论则为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概括而言,不应对快乐体育的快乐望文生义,把其单纯地放在方法论水平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学校体育的现实,从发生论、存在论的高度予以把握;快乐不是达成体育目的(体质、技能、社会性)的手段运动,亦不是获得快乐的手段,快乐作为显发游戏本质的要素,与运动同在。

可见,运动和快乐分割之后,快乐体育就不再存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快乐体育需要教师快乐的教学,而快乐体育的诞生因素之一是离不开体育游戏的,在本文中对于构成快乐体育的其他元素不作讨论,仅与快乐体育不可或缺的体育游戏作为探讨内容之一。

1.体育游戏

李燕强①认为,体育游戏包括了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和娱乐性及与竞技运动专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专门性游戏,多数表现为竞赛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游戏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性,而是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运动”效果,同时具备的竞技性,能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时候形成一个个团体,互相竞争、互相鼓励。从而将学生塑造成身体健康、四肢发达,能够独立思考,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完人。

2.快乐教学

不同课程都有其快乐教学法,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体育课的快乐教学。毛振明认为:“快乐体育既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还是一个包括较完整的教材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教学实践体系。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和体育学科的目标上明确地提出应与终身体育相结合。在不否定运动的手段意义的基础上,提倡让学生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各种运动的不同乐趣,使学生认识这项运动,并热爱这项运动,把运动学习本身作为重要的目的(运动目的论)。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那么快乐教学和快乐体育有什么关系呢?显然,前者是在教师的主动下带给学生的快乐体育活动体验;后者是经过教师的主动(教学)和学生在接受(教学)后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两者具有互补性,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快乐与否)的反馈,从而改进快乐教学是否真正达到快乐的目的。那么体育游戏作为快乐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高中阶段它和快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笔者试图从高中生的特点、教学方式进行讨论。

3.高中生特点

高中阶段的体育水平级别为水平五,水平五注重发展某一项或几项体育技能作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内容,其与高中、初中或小学水平难度有所提升,这主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而设置的水平五。按《课程标准》,从水平一至水平六,体育游戏的内容占比逐渐减少,水平越高,相应的对体育专项要求越高。因此,对于高中阶段(水平五),要根据其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体育游戏的成分也要相应减少。

埃里克森说,这一阶段是青年(高中),需要完成的是确定自我同一性,防止自我同一感混乱,需要认清自己。可见高中生具有他们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心理特征:一、具有独立性;二、平衡性;三、逆反心理;四、攀比心理。第三条“逆反心理”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极大的挑战,比如他们不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他们就会排斥,甚至对体育教师发出挑战。所以目前如何正确处理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快乐”,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高中生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熟,力量、速度、耐力等都已经具备成人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较高难度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与专业运动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这些生理特点,设计相应难度的教学内容,以防治出现“喂不饱”的现象。

4.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关系

针对高中生的特点、体育游戏和快乐教学的内容,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有以下几个关系。

4.1互补关系

并不是说没有了体育游戏,那么体育课的快乐教学就无法实现。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导入、场景设置、教学策略等,都可以将快乐教学发挥出来。但是,体育游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身体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对于后者,是其他教学内容不可比拟的,它可以弥补快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快乐教学如果不选体育游戏作为其中的内容,那么体育教师面临的是将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在语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上面,从而通过其他内容、方式使体育课变得快乐。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把体育游戏加入到教学中就不需要教学设计、语言组织、场景设置等这些内容)。

4.2促进关系

体育游戏内容的加入,不仅可以促进快乐教学的“快乐”效果,还可以将体育教师的思维拓展。体育教师在设置一堂课的时候,根据其教学内容找到或设计相应的体育游戏,比如:在教授排球时,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地滚排球”游戏,具体方法为将排球场两边底线(宽)作为球门,学生分成两队,一队5-8人不等,学生必须用手触球,不能抛球,以地滚球的方式将排球传给队友。此游戏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找到对排球的球感,调动学生的激情、兴趣。

可以看到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快乐教学的效果,而且体育教师在快乐教学设计时,反过来促进了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游戏方法。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体育游戏使得快乐教学更加有了“快乐”的效果,快乐教学使得体育教师需要更多的体育游戏内容、方法等,从而激励教师编出更多体育游戏内容,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体育游戏教学策略,两者并进又相互完善。

5.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要综合高中生特点、快乐教学与体育游戏之间的关系,以《课程标准》作为突破口,从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达到符合快乐教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等,现将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之间的应用归结以下几个:

5.1以《课程标准》为重点,适当添加体育游戏

《课程标准》以前叫教学大纳,现在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将固定模式的教学大纲改作《课程标准》,从此教学内容不作固定要求,学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但必须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不同水平的层次要求。

水平五属于高中阶段,《课程标准》指出水平越高体育游戏应相应减少,要更加注重体育专项内容,要使学生学会多种运动项目,并将这些运动项目作为终身体育内容。这里并不是说体育游戏不需要加入到高中教学,而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适当的加一些与所授课内容有关的体育游戏,这样可以适当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致,使学生之前打下的体育运动项目基础更加稳定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提高。

5.2以体育搭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某一个或多个体育运动项目,这是根据高中生独立的特点决定的。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因为自己喜好某一项体育运动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几乎达到了成人的高峰期,所以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将学生引入到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中。

体育运动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一个篮球、一个排球、一场比赛都可以突显学生的个性。所以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张扬个性的特点,多创设一些难度适合高中生的体育游戏或竞赛平台,使能够借助体育运动突出个性“张扬”,让他们在体育中找到自信。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教师若充分将体育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平台,那么学生岂有不“快乐”之理。

既要快乐教学,又要注重健康第一,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体育课的快乐教学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幽默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的场景设计、一段搞笑的体育舞蹈,这些都可以使学生表现出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没有表现出兴趣来,那么快乐教学就免谈了。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身体也潜移默化地“接受”运动了,所以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得到了健康,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要快乐教学、健康第一相吻合。

参考文献:

[1]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3(2)

[2]段旭光,符谦,王阳.快乐体育异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4(2)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学行动 快乐教育 大学商务英语 教学情境

一、研究背景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在1854年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因此,根据他的理论创造的各种课堂快乐教学法,在英国教育界普遍受到师生的欢迎。我国对快乐教学法的研究也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和中小学生人群方面。

语言教学活动是交际的活动,交际活动中充满着情感和乐趣,这种情感和乐趣对英语教学成效的推动尤其重要。而课本中蕴含的这种情感和乐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激活它,使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提高能力的动力。如果没有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就是说,将快乐教育引进教学活动中来,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自然大学商务英语也需要借助快乐教育的方式,增强教学成效。笔者参阅了大量快乐教学法的研究文献,发现快乐教学法的研究范围比较小,研究者的研究出发点与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更多停留在一种设想阶段。另外,研究者强调学生接受多于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的快乐情境创设。

在基于快乐教育的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行动研究课题中,有几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1)商务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种类如何设定。(2)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究竟对双方有什么意义,如何正确操作。(3)教师教学反思与教学成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必然联系。(4)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以至于最后的解决问题,快乐教育的情境创设怎么进行。

本课题旨在通过创设各种愉快的教学情境,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进行各种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去挖掘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通过不断反复的研究、试验,创设一种适合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商务交流技能。而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结合时代信息,不断反思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而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他们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良好教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文献综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教”与“乐学”是孔子最先提倡的教育思想,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我国“快乐教育”这一提法,始自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国内外对快乐教育的研究学者比较多,但国内对快乐教育(快乐教学)的研究涉面比较狭窄,延伸的深度还不够。然后在实践方面,全国各地的小学中涌现了一批推行快乐教育和快乐学习成功的学校,比如1987年首先提出和实施愉快教育的上海第一师范附小,继该校后,不少学校也相继了愉快教育的实验,各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有益的经验。有实施了“愉快教育,全面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的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给孩子欢乐的童年为主题,走入愉快教育行列的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等。

但是,对大学阶段课程的快乐教育研究数量极少,更别说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的快乐教育了。并且这极少的研究文献中,大多处于一种设想阶段,没有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各种教学情境的设计也不尽合理,也就是说,研究者把教师放在一个想当然的位置上,对学生进行快乐教育,对快乐教育的效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

本课题采用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快乐教育的情境创设,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记忆一些乏味的单词,学生根本没了解商务情境对话,跨文化交流应注意的禁忌等方面,创设相对应的教学情境,采用“计划—行动—观察分析—反思”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郑敏,陈凤兰,2000),不断改善教学情境创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的目的,同时针对他们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在这个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教学设计

本课题拟从2010学年开始,选取丽水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英语本科1班和2班为实验样本,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时间设定为2个月,1班为实验班,2班为参照班。对1班学生授课时,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直观情境、合作情境、问题情境等,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投入到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来。对2班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不采用快乐教学法,也不对课堂进行情境创设。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丽水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英语本科1班和2班的60名学生。1班和2班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当,优、良、中、差分布均衡。在同样起点上,有利于分析实验后两班的变化,同时两个班实验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交流,收集不同班级对快乐教育中各种情境创设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参与快乐教育的学生与不参与的学生之间看法的差异,找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同时对不完善的情境创设进行改善。

2.数据收集与处理

①数据收集。通过设置调查问卷,收集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兴趣所在;采用与学生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学生对快乐教育方式的看法;将两个班学生集中进行讨论,收集学生对快乐教育的建议;实验一周后,收集实验班对快乐教育方法及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测验,分析试卷中的主要错误。

②数据处理。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归类,对占据比例比较大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分析、考虑;对测验试卷中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分析,辅之以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分析正在实行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的缺点;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修正正在进行教学方法,根据后期的变化,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3.研究经费预算

带网络的电脑一台——已有资源

打印机一台——700元

录音机一部——300元

相关文献购置及复印、扫描费用——500元

合计:1500元

参考文献:

[1]冯克诚.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

[2]郑敏,陈凤兰.教学行动研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31-436.

[3]李炯英.行动研究:概述、理据及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134-138.

[4]唐玲.实现“快乐教育”要跨越的几个障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8-59,62.

[5]朱运朝.快乐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7.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3篇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教育和学习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最小的仅有7岁,年龄较大的也才十二三岁,对学习尽管有着非常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但是很容易存在情感上的波动,闹情绪、闹小脾气的问题非常常见,他们的情感丰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和培养,从情趣下手,从而构建快乐学习的氛围,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都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目前出现的快乐学习法,值得教师去探讨与思考。快乐教学倡导的宗旨是学生快乐学习,通过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呼声正不断增强,与之相关方面的尝试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在当中大放异彩,而本文所述的快乐教学法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情感教育对情感特征比较突出的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本文通过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情趣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快乐教学实施策略等多方面就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快乐教学,进行详细阐述。

1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情趣教育的本质其实是情感教育,在情趣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转变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智慧潜能、情感交流的开发和培养。情趣教育包含了志趣、兴趣、情感和性情等,儿童阶段的情趣是天真烂漫的,同时也有对后天学习和情感的倾向。教学中的情趣,就是教师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知识和课堂的积极情绪。也是教师对学生求知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从而让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城市化行为,而是让学生充满情趣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情趣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快乐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是情感和学习成型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学中必须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好玩、好动、好奇和好强等天性,在课堂上严格避免填鸭式的教学,以情趣为导向,引导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其中在小学语文快乐教学中情趣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则如下所示:

2.1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趣味性:要想让学生在趣味引导下快乐的学习,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更加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营造语文快乐学习的关键。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有效的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并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兴趣能够让人更愿意为之付出劳动和努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了给学生展示图片、音乐和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或结合教学内容设置课堂小游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通过趣味性的练习来丰富课堂,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业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这极大的损害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练习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2用鼓励性语言激感:在情趣教学模式下调动学生的情绪就必须善于运用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一方面鼓励他们,一方面又要启发他们,不做空洞的表扬。考虑带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心智都还比较稚嫩,因此常用鼓励的语言去赞赏他们的表现,既能够调动被赞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其他的学生认真的学习,从而得到教师的认可和信任。但也不能过分的鼓励,要做到一个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本来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是给予鼓励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真棒”、“很好”、“不错”,这些简单的词语可能对于成年人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3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师的权威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看似规规矩矩实则是“想入非非”,上课开小差。而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权利去质疑、去发问、去讨论,从而让课堂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也要放下架子,允许学生提出自己新奇的想法。为此教师必须努力的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启发和引导,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辅导,努力和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伙伴。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突出课堂上的民主性,让学生在“玩儿中学”、“讨论中学”、“创造中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创造力。

2.4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既然是情趣教学,那么就不能忽视每个人的情趣自然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个性。因此在情趣教学下的语文快乐学习中还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启发,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看云识天气》的学习中,教师在讲解完不同的云形状和特点后,可以让绘画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上黑板画出不同的云,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涂鸦,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有的学生字儿写的好看,那么在生字、生词学习中就可以让这些同学来黑板上板书。总之,要想充分的发挥情趣教学的魅力,就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要认真的观察,给予每个学生发挥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均均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的快乐、自信和活跃。

3结语

总之,情趣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思想。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情趣激励中快乐的学习,充分展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

作者:王艳春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龙召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董玉霞.论小学语文快乐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02.

[2]杜永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宁波大学,2012.

[3]杜娟.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184-186.

[6]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2,24:210+228.

[7]管玉芝.小学语文快乐教学策略[J].教育,2015,30:37.

[8]邓修兵,王天明.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66.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 理解 记忆 方法

众所周知,基本乐理课程是音乐理论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音乐入门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作为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的课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形成阶段,具有丰富的课程内容。而面对这样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很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并不是那么乐观,通常表现为对乐理的记忆困难、思维混乱以及容易遗忘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困扰很多乐理教师的问题。因此,如何才能在基本的乐理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不必花费太大的精力,而又能够获得丰富的乐理知识,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以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正是本文即将探讨的内容。

一、基本乐理教学中常见的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学校中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而随着学生之间基本乐理知识水平的差异化进一步提高,就更需要教师在基本乐理教学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其快速理解。当然,不同的教师都有着不同的基本乐理理解与记忆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通过对多个基本乐理课堂教学中的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进行调研后发现,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是口诀方法、游戏方法以及图表方法三种。首先,口诀法即是把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的方法编成口诀,利用押韵等特点来达到快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游戏法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其能够通过在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知识。而图表法就是利用图表来快速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该种方法有着清晰、直观的感觉,目前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

二、基本乐理教学中常见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的运用

(一)口诀方法的运用

对于基本乐理教学中运用的口诀方法来说,其主要是将基本乐理内容编成押韵的口诀,这些口诀的编制和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提取,在提取归纳时还需要找到贴切的字词准确表达意思并达到押韵。可见,该种方法对归纳者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在学习《音程、和弦基本乐理教学记忆术――乐理教学记忆秘笈之二》时,有学者就将介绍音程及和弦协和性规律时其归纳为“纯一纯八极协和,纯四纯五全融合;大小三六能凑合,大小二七动干戈。”明显可以看出,通过该种总结,仅仅需要简短的几句话,便让我们很轻易地对极完全协和、完全协和、不完全协和与不协和音程进行了牢固的记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时刻留意对基本乐理知识的口诀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理解还能快速记忆。

(二)游戏方法的运用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游戏方法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够将枯燥的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学习知识,并能牢牢地记住。比如:在学习基本乐理课程中“音名与唱名”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做出14张卡片,并将选出来的14名学生按照每组7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人手拿着一个音名,另一组人手拿着一个唱名,让他们通过某种游戏的方式找到各自对应的音名或唱名。通过一通游戏玩下来之后,学生也能够充分掌握了同一音级有音名和唱名两种记法,从而让他们能够真正在游戏中快速理解和记忆乐理知识。

(三)图表方法的运用

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图表的方法,最为直接的效果便是清晰、直观,而且学生最为容易接受,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比如在对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内容进行讲解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和记忆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相互关系,可以向他们展示下图:

可见,通过把这些音程简要列出后只要将图中括号内的文字提醒学生,也即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了相邻两种音程间的关系为半音,向左为减少半音,向右为增加半音,就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取得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能够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这门基本的音乐理论课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有效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的运用,再加上教师的总结、引领,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声乐知识得到不断的丰富,并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一种理念和思维上的正确导向。

参考文献:

[1]姜秦丰.谈乐理教学中的“举一反三”[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

[2]李金玲.浅论基本乐理教学中调式调性的分析方法[J].音乐时空,2013,(08).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兴趣 快乐 成功 创新

我主张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欢乐的游戏氛围里体验到创造的喜悦,让生命之花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由地绽放。“快乐作文”,才是写作教与学的一条最理想、最有效的途径。

一、让快乐重新回到作文课堂

论嗅觉,人不如犬;论视觉,人不如鹰;论敏捷,人不如猿;论力量,人不如熊……但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在于人能创造。创造不仅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的第一才能。

传统的教法,陈旧的写法,反映的是乏味的生活,流露的是单调的情感,感叹的是庸俗的人生。作文课上学生的无奈与尴尬,老师批改作文时的沮丧神情,以及我们在作文教学上所花费的大量时间与极其微弱效果的强烈反差,足以令我们感慨万千!

叶圣陶说:“谁能给孩子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老师。”顺应时代潮流,投身教育改革,让学生学得轻松、写得愉快、学有所获,这正是为人师的神圣职责。

拿起笔来,东拼西凑,强拉成文;亦步亦趋,人云亦云;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无病,徒发感慨……实在是无聊至极的苦差事。广大师生应切实打破“坐端正,不讲话”、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作文课堂,对传统的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努力摆脱无形的束缚,去开创一番新的天地。

我想,假若我们能够把写作看作一种游戏、一种快乐,因生活而作文,因作文而快乐,让作文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我们的写作会显得更有灵性。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快乐的情绪中才更加富于创造性。作文的快乐之后,将会转化为积极而持久的作文动力,每一个真情故事都自然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最纯最真的情感。作者泪光盈盈,读者泪流满面——我想这未免不是快乐的真谛,因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还体会了人间的真情。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来培养其作文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作文实践中,我们应该切实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拿起话题作文的新武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构织优美的篇章。

教师不是为教作文而教作文,孩子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设定情境,学生应积极主动热烈讨论;教师应把握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应迎头赶上捕捉灵感。模仿训练,求异训练,发散训练,口头训练,现场选拔,网上竞技……各种形式的作文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尽情尽兴,轻松随性,冲动自然蓬勃升腾,内容自然丰富多彩,快乐也便油然而生。那么,就让我们把“快乐”重新请回到作文的课堂。

二、让创新成为一种作文时尚

创新加上快乐,等于一种升华;创新加上快乐,就会营造一种时尚。快乐中去创新,就会出现奇迹。有了快乐的心情,自然就会有创新的激情;有了创新的激情,自然也会有成功的快乐。创新的写作,是快乐的写作。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情趣盎然,笔调灵秀,深刻透辟,文采飞扬,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气息,既有“新莺出谷”的清新,又有“小荷才露”的灵秀。正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作文的创新,不是虚张声势,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刻意造作,更不是奇谈怪论,而是创新思维开出的鲜艳夺目、光彩照人的花朵。没有创新,作品便没有个性;没有创新,作品便没有生命;没有创新,我们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快乐。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教育; 艺术; 审美; 快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98-02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常常伴随着酸甜苦辣。但是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和学生一起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与欣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教师与学生切磋学问,砥砺品德,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让课堂充满快意。教师的进取,加上方法的多样,再利用审美的魔力,让教成为愉快的艺术,使老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

一、教师是动力——内外兼修

(一)在思想上,不断地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是我们的职责。教师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影响学生的人格。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即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因为文学课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道德、人格教育的良好途径。正如南怀瑾先生说的:“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3]P10“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得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3]P11

在讲文学欣赏课时,融会贯通,对于前人的思想精华,不遗余力地挖掘,讲解,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把前辈的人生历程、深刻思想、精神境界铭记在心,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道路。例如:在讲梁启超先生的《论毅力》时,学生们对梁启超提出的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颇有感悟,其中的思想认识及其所阐发的事理,对学生如何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文学课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的途径,普及文学课势在必行。

(二)在工作中,不断地进取

备好课是第一关,可谓提纲挈领。每次备课,差不多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查阅资料,组织材料,设计教案,熟悉教案,一环套一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这样精心准备一番,还不满意,然后自己讲给自己听,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这样一番折腾,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稍有疏忽,肯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记得有一次,由于客观原因,没有时间精心准备,结果又有老师突然袭击,检查教学情况,这下我可吓懵了,乱了方寸,导致课堂沉闷,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时纵有千般理由,亦无可奈何!悔之莫及、悔之莫及呀!

上好课是第二关,也是重中之重。教学效果如何,课堂是关键。讲台如舞台,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像一个演讲家,侃侃而谈;有时候像一个朗诵家,声情并茂;有时候像一位歌唱家,引吭高歌;有时候像一位书法家,笔力遒劲;有时候像一位舞蹈家,翩翩起舞;有时候像一位指挥家,指点江山;有时候像一位博学者,激扬文字;有时候像一位母亲,苦口婆心;有时候像一位姐姐,倍加呵护……此时此刻,我陶醉了,就像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一样,十八般武艺全都派上了用场。这时候,我深深感到,唯有在讲台上,才能展现自己的风采!唯有在讲台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改好作业是第三关,称得上是画龙点睛。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很重要。按时批阅作业,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在下次上课时点评,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笔画、用词、标点符号等方面,从不放过。经常要求学生认真写字,练练书法,做到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经过一年的指导,学生的书写逐步在提升,他们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相互影响,学生的热情也使我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难忘的一页。

(三)在科研中,不断地探求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自己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但是也不能放松对学术的钻研,关注学术动态,了解学术前沿,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课外时间,我最喜欢放下一切,在书海里自由自在翱翔,博览群书,可谓人生的一大乐趣。大至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文学、游记、书画等,小至养花、黄帝内经、烹饪等书籍,无所不包,我努力学习,不断补充自己的不足。从书籍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为自己的课堂带来活力。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在案,与学生分享,从而推进自己的学术水平。

(四)在生活中,不断地充实

尽管工作辛苦,但也不能使自己的生活过的单调,单调的生活对工作绝没有好处。在工作之余,除了博览群书之外,我利用节假日和同学去郊外游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还能和同学们交流,或许会从中得到一些珍贵的东西,对教学工作是一笔财富。还有,亲自出去旅游,所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成为文学课教学的一部分。例如在讲《马伶传》的时候,讲到金陵雨花台,我拿出了自己南京旅游时买的五彩缤纷的雨花石,学生叹为观止,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感叹不已,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玩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丰富多彩的生活,必将会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

二、方法是关键——动感与快乐

如何使课堂充满动感,充满快意,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忱?我认为快乐、“善变”、读写原则是通向快意课堂的捷径。

(一)快乐原则

每当看到学生面带微笑、全神贯注的听我讲课时,我讲课越发卖力。讲到情深处时,学生也跟着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所打动,激动、惊讶、忧郁、叹息……,学生的表情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时候会对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大加挞伐,唯有此时,我深深懂得,这堂课总算是没有白讲,我的辛勤劳动总算没有附水东流,唯有此时,才觉出教学的乐趣!有一首歌唱到:“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教学工作中,唯有学生快乐,老师才能快乐,唯有老师快乐,学生才能快乐。快乐,对于教学工作无疑是很重要的。在讲课中,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他们产生兴趣,继而产生学习的动力,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二)“善变”原则

当然,要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实非易事。老师作为引领者,必须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讲一堂精彩的文学课,并非容易,要堂堂课都精彩,更是难上加难。想让学生堂堂课都快乐,我觉得要“善变”,即善于改变教学方式。就如同总用一种腔调讲课,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催眠曲,那么,总用一种方式上课,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快乐便无从谈起。所以,每堂课都要有一个闪光点。闪光点从何而来,教师就要动脑筋,把你所知道的十八般武艺全部派上用场。这时候教师的角色就像演员一样,朗诵、书法、歌唱、演讲、舞蹈等不一而足,都要亲自去展示,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学课的艺术性、审美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当然取决于老师多方面的素养,知识水平、艺术细胞、演说能力、表演能力等,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快意课堂的源泉。我在讲《蒹葭》这一课时,就通过亲自演唱《在水一方》,把学生带进一种思念的情境当中,再把这首诗深情并茂的朗诵一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懂得了“伊人”的多层含义,同时体会到了古代民歌的艺术魅力。

(三)读写原则

“读”占鳌头。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成诵。对于这个传统,我认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宋代大问家朱熹曾经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是朱老夫子的经验之谈。“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不正是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了吗?而熟读正是达到上述境界的重要前提。

就文学课来讲,名作荟萃,阅读时要注意细读,揣摩作者的语言与写法。不仅要默读,而且提倡“朗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出作品的情感和韵味。我在给学生示范朗诵《再别康桥》时,语调舒缓,把学生带入一种离别的场景中,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在“我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深情诵读中,教室里依然静悄悄,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流露出很享受的神情,这首诗我不用怎么讲,因为学生已经从朗读中感受到了徐志摩诗歌的魔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讲《离骚》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朗读,一个人读,分组读,全班学生齐声诵读;没讲课前读,讲完再读,这样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要读课文。读完之后,不禁为屈原的人格魅力而感动,学生发自内心感叹:《离骚》真是美文,屈原真是“美人”!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个烂笔头子”,学习文学课,在多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多动手。2009年9月1日,西安思源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的老师和实老师座谈时,一位学生代表问:“我们为什么写不出像陈老师在《白鹿原》中那样厚重、朴实、有力的语言?”陈老师概括为:“多读多写,无巧妙办法。不读一种风格的书,不读一个作家的书,要博采众长,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还要多写,一个人的文字功底,除了智慧之外,还要亲自去写。我除了记日记之外,还有记事笔记,把每天看到的一件事,一句幽默的语言,一句话……都可以记下来,这是锤炼语言文字最好的方式。如果一天中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可以写今天的天气,天气每天在不同时段都是不一样的,美丽的朝霞,变幻无穷的云彩、风雨雷电、夕阳西下……可能在你将来写作时用到有关天气的描写,那么,你这时候写出来的天气,既不同于马尔克斯笔下的天气,也不同于海明威笔下的天气。”陈老师的一席话,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

三、审美是钥匙——美与善的情趣

“美”在汉语词汇里,总是那么动听,那么惹人喜欢。姑娘们愿意人们说她“美”(美女);小伙子愿意说他“帅”(帅哥);中国的艺术家们、作家们一般也欣然接受对作品的这种赞赏:美文,更不用说美的自然环境和住所、服饰之美了。“美”在中国艺术和中国语言中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使用的次数异常频繁:松涛海语,月色花颜,多么美而又多么奇妙呵!

梁启超提倡审美教育,在《饮冰室文集》里说,审美教育即趣味教育或情感教育,目的是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压伏、淘汰和铲除低级的、恶的、丑的情趣,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4](P585)

学习文学课,是为了提高我们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对我们进行健康人格及审美观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塑造人,培养学生的艺术心灵,形成艺术人格,促成学生向人格理想全面发展。鲁迅先生认为,文学能“涵养人的神思”,也即培养人的理想。文学还能启示微妙幽玄的人生真理。他说,如果人们去读从荷马以来的各种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不仅读到了诗,而且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人生的优点和缺陷,就会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努力使人生更为圆满。所以文学有教育意义,从而有益于人生。鲁迅认为文学的这种教育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十分重要,一旦没有这种教育,这个国家就要零落颓唐了。他“弃医从文”的文学道路的选择是最有力的例证。[4]P648

(一)趣味教育

趣味是人类生活的原动力。孔子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情性心灵的。[6]P240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快乐,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看一些娱乐性的东西,对理论缺乏兴趣,觉得太抽象。但对于一门学科来讲,理论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还能称得上学科吗?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兴趣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讲义课本著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应该学习。但以为学习就是念讲义、看课本,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师这时候应该告诉学生,自己可以在课外发现好书,或许会对此门课产生兴趣。如果仅仅看课本,很难培养兴趣。例如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十分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为考试而读书,便觉索然寡味。朱光潜在《给一位中学生的时而封信》里谈到“兴趣要在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因此,兴趣应该从读课外书中培养。

(二)艺术教育

孔子曾经用绘画来比喻礼,用雕刻来比喻教育。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把各种艺术融入教学活动中,让他们走进艺术殿堂,领略艺术的魅力,通过艺术意境,陶养学生的性灵,使之进入高尚的境地。因为各种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诗画相通,情景交融;诗乐相融,浑然天成;诗舞相伴,气韵生动。艺术的形象、优美的自然、生命的舞姿、音乐的旋律、建筑的秩序、书法的遒劲、笔墨的神奇,一切艺术在“虚实相生”中给我们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不觉为之神往、陶醉、惊叹!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适当讲述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园林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让学生通过“迁想妙得”的艺术想象,领略错彩镂金的美、芙蓉出水的美、飞动飘逸的美,培养学生的艺术心灵,达到最高的境界,使心灵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形成“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人格。

(三)审美教育

宗白华曾经说过:“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它的力量更大了,它可以倾国倾城。”[7]P21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谈到:“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它成为审美的人”,按照当时的历史情境把这句话翻译为普通话来说,这就是:要把自私自利的腐化了的人变成依理性和正义行事的人,要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变成合理的社会制度,唯一的路径是通过审美教育;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8]P442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无论在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审美教育,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人。审美的过程,就是培养爱心的过程。“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9]P16生学乐、诵诗、歌唱、舞蹈,寓教于乐,通过作品中的诗情、诗意、诗境,从而认识美,欣赏美,懂得爱。

面对神圣的教育事业,我们应当负起责任,研究方法,利用审美的魔力,不断创新。要记住,富有学问的、富有创造性的老师才不至于缺乏听众。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南怀瑾著述.论语别裁(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朱光潜.大家小集[M].广州: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9.

[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7]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教学是基于学生情感,给予学生情感体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获得快乐、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实现体育知识的巩固以及体育技能的熟练运用,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日本引入我国[1]。现阶段在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开始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并获取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注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能够推进学生个性发展。快乐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使学生内在潜能能够得以激发,有助于其个性化发展。第三,能够建立师生和谐关系。学生与教师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二者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第四,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2]。快乐体育教学的运用中,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巩固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意识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对策

2.1 实现快乐体育思想的激发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品德修养[3]。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激发,强调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以及思想的良好转换。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怠于参加体育活动等消极行为和消极情绪,运用体育活动实现对学生快乐思想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精神。

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展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并请学生出谋划策,尊重学生建议,使学生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实现对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的培养。学生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积极思想的激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 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因而,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建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消除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排斥感。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学生不同的体育特长,并着重培养,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激励评价方式,通过分层次教学的结合运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体育素养的提升。从而,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感。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兴趣设置教学内容,如学生十分喜爱游戏,则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体育教育游戏。从而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产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2.3 采用快乐的体育教学方法

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体育运动也多为几种简单动作的重复锻炼,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因而,教师应采用快乐的体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体育赛事视频。学生对体育赛事十分感兴趣,十分容易受到视频中紧张的赛事过程、激动人心的赛事实况受到影响,从而对体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结合视频内容,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视频中所运用体育技术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获得问题发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能力的有效提升。

3 结论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势,并将其积极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快乐体育教学氛围的营造、快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2):105-111

[2]杜放,郑洪才,罗彭,马文卿.“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2):63-65

[3]王蕾.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3(3):37-39

快乐教学法论文第8篇

关键词:快乐教学;兴趣;多样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62-01

一直以来物理学科都是令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学科之一,无论是已经接触到物理或者是即将接触过物理的学生都对物理存在一种畏惧的心理。下面主要从兴趣、快乐教学和激励评价三个当面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快乐。

一、兴趣是快乐教学实施的前提

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二之前就已经畏惧了物理这尊可怕的“老虎”,加上物理教师刻板严厉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是不见踪影。然而在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影响下,物理教学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提问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灵感。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时,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便可以以问题的模式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三个主要的内容,它们就像是‘物态变化’这部电影中的三个主角一样,然后在‘分子热运动’的舞台上上演着各种各样的表演,那么接下来你们是否可以在学习之前将这三个演员找出来呢?”教师的问题设计快速的激发了学生追根究底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目录和提纲,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三个演员分别为蒸发、液化和升华,由此学生的好奇心会进一步的增大,这三个演员到底有着怎样的表演呢?接下来学生自然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而全然忘记了之前对物理产生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法来实施快乐教学法。为了避免物理知识的枯燥和机械,教师有必要将这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以另一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二力平衡”的内容时,教师如果机械的讲解“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如果能够使得这一物体处于静止或者是匀速运动状态,即为二力平衡状态。”这样的陈述无非起到强硬的灌输作用,学生学习的快乐感无从谈起。教师可以选择10名学生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将这10个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进行拔河比赛,当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一度难决胜负时,教师可以趁机向学生讲解“同学们,你们看现在双方将所有的力量都作用到了这条绳子上面,此时他们使得这条绳子处于基本静止的状态,这就是二力平衡状态。”当一方逐渐表现出胜利时,教师可以接着讲解“同学们再看,现在二力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如此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理解了二力平衡的状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快乐的比赛情绪和好奇的求知欲望将会一直伴随着他们。

二、多样化教学模式是快乐教学实施的渠道

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着较为枯燥和抽象的特点,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单调严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则枯燥中更显枯燥。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教师不但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讨论,集思广益解决物理难题;当遇到了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组织讨论来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目的;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离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组织讨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在讨论中将各持己见的意见归于一个方向,最终确定最标准的、最有效的意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教学法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尤其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实验的原理和内容设计一些小魔术、小惊喜、小游戏等。比如在学习“摩擦起电”的原理时,考虑到学生对电学的微观现象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便通过魔术可以让实验变得有趣起来。比如教师可以以魔术的方式来呈现“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可以手带一个线手套,将乒乓球放在手中摩擦一段时间,然后将乒乓球放在桌子上,教师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乒乓球,就可以带着乒乓球一起前进。如此神奇的魔术迅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小老师”、“辩论式教学”等方法来丰富物理教学的课堂,从而让学生远离物理学习的枯燥。

三、激励性评价是快乐教学实施的保障

在快乐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决心。其中语言的评价方式时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将语言激励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比如在学生正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或者是一向表现内向的学生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如“你的回答和勇气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你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等等,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斗志。此外书面评价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方式。在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考试试卷上,教师都要避免只留下无情的分数,一定的激励性文字的评价可以达到让学生重视作业和试卷的作用。如“你的字迹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你的解题方法独特新颖,值得借鉴。”等较为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这样可以在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现状的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时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总之,学习本应该是快乐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物理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充分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爱学、主动学、高效学的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