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4 15:14: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品营养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在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的发展历程中,分会通过召开特殊营养学术会议等方式,为各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发展特殊营养学研究。
1986年11月,第一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80名正式代表和47名列席代表,再加上其他相关人员,共计187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特殊营养专业组,于志深担任组长,吴训贤担任副组长,而这便是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的前身。在这次大会上,共收到了各界特殊营养研究人员的94篇论文和12篇专题报告,这些成果最终汇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特殊营养学专著――《特殊营养学》。该书于1991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自1986年首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召开至今,特殊营养分会已经召开了8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每一届会议都有众多的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每一届会议都对当时特殊营养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中2006年8月20日至2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的第六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提出了修订1991年出版的《特殊营养学》专著的意见,以反映我国特殊营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我国特殊营养工作的发展。
而3年后在吉林延吉市召开的第七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上,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营养学报》名誉主编顾景范教授受邀作了题为《特殊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的专题报告,同时程义勇教授也作了题为《改善军人应激适应能力的营养措施研究》的专题报告,两篇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这次学术氛围浓厚的会议上,《特殊营养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第二版《特殊营养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由顾景范教授、郭长江教授主编,经过20多位从事特殊营养学研究的专家共同修订完成,并由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亲自作序。该书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特殊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我国今后特殊营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的一次特殊营养学术会议是2012年8月16日至17日在贵阳召开的第八届会议,这次会议上众多特殊营养学专家作了研究报告。
会上,挂靠单位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汪海研究员亲临会议,并发表了讲话。汪海研究员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回顾了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在高原营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采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先进技术,发现急性高原暴露可导致一些维生素的营养状况显著下降,补充相关维生素后,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同时对低氧的耐力也显著增强,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多基因表达有关;该所的科研人员还应用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草药,研制成功了参归片,可显著提高机体的低氧耐力。
同时,李可基研究员通过文献调研,提出了科学补钙的新理念,即除了补钙外,还应考虑其他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如运动等,以针对性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而杜松明博士则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四城市成年居民夏季饮水量,并提出了我国成年人每日饮水推荐量。
另外,白树民研究员的报告针对长期航天飞行营养和食品研究面临的挑战,展望了今后我国航天营养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而杨昌林研究员则在报告中探讨了雷达兵服用膳食补充剂营养改善效果,其研究结果表明雷达兵服用膳食补充剂后相关营养素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刘民航副研究员报告了模拟480m氦氧饱和潜水试验的营养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员在水下存在着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口感异常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其他学者的报告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特殊营养研究领域内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由此可见,历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不仅仅是特殊营养学专家的交流平台,更是众多相关领域科研成果的平台。
特殊营养研究 成果丰厚
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是中国营养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团结全国特殊营养工作者、共同交流特殊环境与特殊作业营养研究和营养保障工作经验、培养特殊营养人才。
分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传播和普及相关的营养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改善或提高高温、低温、高原、低照度、辐射、航空、航海、潜水和工矿、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以及运动员、军人、农牧民等的营养水平状况。
如今,特殊营养分会在郭长江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分会以上述目的与任务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郭长江教授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营养科研基金课题等研究任务。在他所主要从事的特殊人群营养代谢、营养需要量与食物天然成分保健功效等研究领域,200余篇,主编专著 8 部,参编专著 10 部,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中国营养学会优秀青年人才奖、美国农业部研究成果证书等多个奖项。郭长江教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他在特殊营养分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未来,他将继续从事特殊人群的营养代谢研究,并针对特殊人群存在的营养问题,研究制定特殊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改善或提高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与作业效能。
近年来,在郭长江教授等一批优秀的特殊营养专家的推动下,特殊营养分会进行了多项特殊环境和特殊人员的相关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郭长江教授说:“特殊环境条件下,人体对于营养的需求也会与正常条件下有所差异,特殊营养分会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对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研究。研究发现,营养干预可提高人的耐缺氧能力,机制与改善能量代谢有关。进而,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高原人群营养素推荐供给量,有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国家军用标准《军人营养素供给量》。”
夏季人体代谢的特点
夏季气候的特点是“暑”、“湿”。根据这一气候特点,古人将整个夏季又分为夏和长夏。夏为暑热,五脏属心。由于气候炎热,毛孔开张,出汗量较大,人体的代谢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季节,功能活动强盛,机体能量消耗也是一年之中最大的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会增加,同时由于气温高,影响体温的调节,人们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入夜难眠、倦怠乏力、日渐消瘦等症状,有时还出现心烦口渴、头晕脑胀、自感发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疰夏。
现代医学对疰夏发生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中医认为其病因多由体质虚弱又感暑热之气所致。一是元气不足,二是津液耗伤,三是暑湿困脾,前两者导致机体气阴两虚,后者则致脾虚。
夏季食养原则
1、清热解毒、清心驱暑。夏季五脏属心,宜清补,心喜凉宜食酸,食物以性寒凉味酸为宜,不吃辛辣温燥之类食物,注意冷饮不宜过度。
2、清热利湿、止渴生津。长夏五脏属脾,宜清补,宜食味甘、性寒的食物,即食物以甘凉或甘寒为宜,宜清热生津止渴。
3、补气益阴、健脾养胃。饮食宜清淡、松软易消化,达到健脾养胃之效,常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的膳食为主,少吃油腻厚味、油煎之类膳食,少食多餐。
夏季食养建议
1、驱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品常选用:黄豆、绿豆、金针菇、冬瓜、荠菜均性味寒凉,可健脾利湿、渗湿、利水,可驱暑热;而茶叶、西瓜、黄瓜、冬瓜、丝瓜、甜瓜、芹菜、苋菜、高粱、甘蔗等均为性味甘凉或性平食物,可清热解毒、清热驱暑。常用清热的食物还有、苦瓜、香蕉、荸荠、茄子等。此外,青菜、芹菜、金针菜、茼蒿、茭白等均有清热利湿功效。
2、夏宜清补,以清淡食物、素食为主。宜用蔬菜、水果和粳米、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饭。
3、夏季津液亏损较多,宜驱暑生津为主,辅以滋阴益气,常用食物有:菠菜、藕、茭白、西瓜、甜瓜、菜瓜、桃子、柠檬、椰子、甘蔗、绿豆、番茄、竹笋、黄瓜、胡萝卜、橙子、枸杞苗、柚子、柑、豆腐、蛤蜊肉、鹅肉、鸭肉、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等。这些食物均有清热除烦的功能。
夏季食养方
根据上述原则,建议读者朋友在夏天食养方面采用下列饮食,当能助您平安度过炎夏季节。
各类粥:莲子粥、玉米粥、大麦粥、山楂粥、鹅肉粥、绿豆粥、丝瓜粥等。
菜肴:莲子藕羹、丝瓜蛋汤、番茄炒蛋、笋丝金针菇、蒜茸茄丝、豆腐汤、马蹄炖鸭、荷叶粉蒸鸡、柠檬汁煨鸡、鸡翅苦瓜、菠菜蛋花汤等。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营养 营养补充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科学的膳食营养摄入是保证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中营养需求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影响身体素质和成分的先决条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合理的膳食营养对运动员来说能够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对训练的适应和疲劳的消除、防止伤病、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的运动水平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以首都体育学院网球专业的本科学生的膳食营养为研究对象,学生为19岁至24岁的成年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阅的有关运动膳食营养及网球专项营养补充的论文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观察法
通过对追踪观察网球专业本科学生日常摄入食品的种类及多少来推算运动员摄入的营养,总结运动员的饮食习惯,为研究做好充足详实的准备。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1.首都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学生食谱调查与分析
(1)早餐:主食:油条、烧饼、糖饼、鸡蛋,汤类:大米汤、小米汤。
(2)午餐:主食:馒头、米饭、面条,副食:白菜、蘑菇、油菜、洋葱、豆芽等素炒菜;也有菜和蛋类肉类搭配的副食如西红柿鸡蛋、苦瓜鸡蛋、青椒肉丝等,肉食:鸡腿、鸡翅、排骨、肉丸,汤类:鸡蛋汤。
(3)晚餐与午餐种类大致相同,有时提供高淀粉类食物。
通过以上总结看出,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学生所摄入的食物中涵盖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这些运动员必需的营养物质。
2.首都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学生饮食习惯调查与分析
(1)早餐:一般为烧饼和鸡蛋,去食堂就餐的学生一般食用鸡蛋搭配油饼富含淀粉蛋白质的主食。
(2)午餐:网球专业学生进行午餐时通常会选择烧饼、米饭做主食,并搭配两菜一汤,但由于口味原因有时会出现浪费过多现象,这种情况下运动员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来应对下午的训练,造成过早疲劳的出现。
(3)晚餐:由于食堂晚餐与午餐供应食物的种类相同,学生在经过训练后偏向于“味道可口”的食物,忽略了维生素的摄入,不利于运动员在下午经过中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
(二)网球运动员的合理膳食研究对策
1.网球运动员训练日配餐依据及设计原则
网球运动是一项集技巧、耐力、爆发力、速度、反应等综合素质的体育运动。网球运动员膳食食谱设计既要考虑均衡、全面等原则,同时也要针对每个运动员自身不同特点以及在训练、比赛前后不同生理阶段的状态分别进行膳食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建议:
(1)保证食物多样性,以谷物为主,营养平衡;
(2)早、中、晚餐及加餐的热能分配比分别保证为25%、40%、25%、10%。
(3)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热能配比要合理,分别是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质占11%-15%、脂肪21%-30%。
2.网球专业训练课后的营养和恢复措施
为了调整需要,以恢复最佳比赛状态和进行高效的训练,此时补充营养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或超过(超量补偿)赛前水平。由于赛后酶活性增高,机体急需必要的营养素(如糖原合成)。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富含矿物质的水或功能性、运动性饮料,所以要补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此时营养安排:
(1)运动后按照运动体重的偏差,应保证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液1升。
(2)多方面的高糖饮食(大米、面条、土豆),使工作肌群的糖原快速、广泛、高效的恢复。
(3)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相应地减少脂肪的摄入(可食用去脂奶制品、低脂肉类),尤其是儿童和少年。
(4)新鲜的含糖食物,以及大量的水果蔬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和纤维素,使机体能快速的消除疲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学生的饮食调查发现,他们摄入的食品种类较为单一、固定,食堂的午餐与晚餐所提供的食品种类、菜色基本相同,导致口味与营养单一,间接地导致了学生不在食堂内而是在校外就餐情况的出现。
(二)建议
学校应不断加强对食堂管理员和厨师的营养学知识培训;食堂应在采购时保证副食与主食原材料的多样化;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控制含添加剂食物的进货数量,运动类饮料要根据其配方进行选购,碳酸类饮料要减少。
参考文献:
[1] 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后期成长阶段,另外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脑力,都是需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素来支撑。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的他们主要以技能回报社会,在校期间,营养摄入和膳食结构关系着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成型。本论文对广州某高职院校100名在校学生的膳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水平,发现膳食中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出合理平衡膳食建议。
调查对象与时间
随机选择广州某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各50名,男生35人,女生65人,年龄在19-22岁,劳动强度为中等体力型。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12日-2015年4月18日。
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以及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固定在一个食堂,膳食调查表记录每个学生一周的膳食,统计调查者为期一周的主副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制作出调查者膳食结构表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将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将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分析并总结。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的计算
BMI=体重(kg)/[身高(m)]2
结果与分析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学生的体质特征见表1。中国成人正常的BMI指数为18.5-23.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或等于24.0且小于28.0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0为肥胖。因此,被调查的100名学生的BMI均在正常的范围内。
调查对象膳食结构。根据一周的调查结果,统计出调查者的日常食物消耗量,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膳食以粮谷类为主,蔬菜类、豆及豆制品的摄入量基本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要求,男女生的日均奶及奶制品摄入量达不到推荐量的50%,男生的水果类摄入量仅仅达到推荐值的一半而女生也是刚刚达到推荐量的最低值,鱼虾类的摄入量严重不足。
调查对象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能源物质,能源物质对于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以下两表为本次调查大学生膳食中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男女生日均膳食三大营养素以及能量摄入量差异显著检测结果如表3、表4所示,以男女生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单一样本t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a=0.05,调查者日均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与相对应的推荐值两两进行比较,均是差异有显著意义(碳水化合物:男:t=9.387,p
从以上两表中可看出本院男女生的总能量摄入均属不足,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相比,均是差异有显著意义,能源物质摄入中,合理的能量摄入比例要求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摄入总量的65%,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应为20%,蛋白质的供能比例应为15%.从表3表4中数据显示可知,男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8%,女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3%,摄入量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范围。表中显示脂肪的供能比男生为20%,女生为19%,男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充足;蛋白质的供能比男生为14%,女生为16%,均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范围。但是在总能量摄入不足的前提下,单纯分析能量来源意义不大,因此建议学生增加各类食物的食用量,在整体提高三大营养素摄入量时提高膳食能量的摄入量,尽量减少食物的重复,做到膳食平衡。
小结与建议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建议学生的日常饮食中除了注重每天一个鸡蛋,一杯豆浆外,还应注重牛奶的摄入,最好是早上喝豆浆,晚上喝牛奶。另外,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每周吃两次鱼类食品,动物内脏比如猪肝也是摄入优质蛋白质不错的选择,可一周吃一次。
合理摄入脂肪。食堂在提供菜肴方面应当适当调整一下荤素比例,增加禽肉类、鱼虾类的供应,本院男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偏低,由于女生爱美,看中身材导致她们对富含脂肪的食物产生抗拒,校方除了多加宣传平衡膳食的重要性,纠正女生为了保持身材抗拒脂肪的心态之外,可在饭堂提供菜肴上做出改善。
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在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富含膳食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学生的膳食中的粮谷类不应该只是提供大米,还要增加杂粮类的供应,做到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英文名称: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主管单位: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895-3988
国内刊号:11-2816/Q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7-03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的符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两个特色:实践特色和提升特色;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相关权威机构预测,与公共营养、身体健康相关的职业将是我国本世纪最热门、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作为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高职院校,我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申请并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营养相关人才的重大举措。虽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传统的营养本科教育及医学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这就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度《经济蓝皮书》指出:2000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从每年107万增加到611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解决70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面临的境况:一是因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二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不符;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与职业资格脱节,创造力弱;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严重不足;六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业率必然较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是导致人才供求脱节的关键。因此,以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而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笔者的研究在我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并实践“123”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两个特色”与“三个结合”有机统合,探讨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括两个特色体系: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个结合层面:校企结合层面、工学结合层面和双证结合层面;其核心是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据此建立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测评形式。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不仅体现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如通过营养学、营养餐配制等强调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能力,通过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强调营养宣教能力和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能力以及健康评估与保健指导能力,通过食品安全与法规、保健品概论等强调食品卫生质量检验控制能力,而且突出了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网络信息检索等强调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强调创新能力,通过普通话演讲、社会交际与口才、市场营销等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分析都是就业导向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
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 实践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营养教育、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肠内外营养液配制、营养门诊、营养代谢、营养品营销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及营养调查、营养配餐、营养宣教、营养门诊等综合技能训练和各种社会服务与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对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和对象,如师生、设备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指标。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拥有高级营养师等“双师型”教师、营养配餐室和营养门诊室等实践实训设备、《美容营养学》等实践教材,以及医院营养科、疾控中心、配膳公司、健身中心、美容美体企业实践基地等。本专业的素质提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继续学习、服务创新、自我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发展和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在继续学习素质提升方面,着重专科教学与本科自考的无缝接轨,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如营养、食品与健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兼顾自学考试的特点。在服务创新和社会适应素质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服务创新教育及实践、遴选服务创新项目、建立校内外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于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将学生的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出版《营养与健康》小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素质的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个结合 在校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次上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上,改变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学生实习,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现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学习模式的改革,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使企业不必担心因工学结合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在双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的现象,注重两者的同步性,利用我校作为省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没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123”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鲜明的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方式,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等特色。在形成了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后,我校对本模式进行了规范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设计方案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咨询业内专家、市场相关行业负责人以及开设营养相近专业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对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查阅文献,修改并制定更完善、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初步构建高职院校“123”式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召开学生座谈会、发调查表、设置网络调查、搜集企业人才招聘信息等方式,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初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模式进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一个导向”的根本保障。要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对接。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应贯穿于从模式的建立到实施、到效果分析、到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也要评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评估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具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不断完善该模式的内涵。
完善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研、实践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做准备,可以首先应用于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经过专业评审后,再应用推广到省内及省外高职院校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不仅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种奖项,而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届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为100%,每届中有93%左右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64%,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4.6%,这充分显示了“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4]周育辉,李军民,等.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7-108.
[5]柯玲,刘吕高,等.城市型综合大学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1(5):43-46.
[6]蒋新革,刘国生,彭.“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35):26-28.
[7]闾振华,杨立静,王燕平.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46-147.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2001年,教育部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编外目录专业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截止到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达到134所。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布特点是:在食品工业较发达、粮食和农牧产品产量较大以及经济发达省份,开办该专业的数量相对较多[1]。吉林省是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如何正确把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设置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2],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是制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1 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面向农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流通业、监督管理等领域,培养既具有宽广坚实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又懂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综合性专业[3]。
由于高校所在的行业不同,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高校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有所不同,特别应突出本校的强势学科背景[4]。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在原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基础上,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安全控制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食品科学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生产、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从事食品检测、安全评价、控制和监管能力;具有制定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的基本能力。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工具性知识,达到能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手段获取科技信息及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 课程设置的特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需有四种知识体系的支持,即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关法规、标准,并能从事实际测试、分析、化验以及技术管理;具有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及隐患的能力,能够预测并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将食品、健康、免疫结合探讨相关问题[5]。任何一所高校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各高校只有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与办学特长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才能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6]。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检验,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要求的“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7]。正确的做法是在提供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提供食品的现代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防控技术、管理、法规等相关知识课程[8]。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三方面考虑[9],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2.1 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10],其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主干专业课程的需要、学生的知识及素质结构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公共基础课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人体生理学概论等,另外,还开设了农业环境学、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食品专业导论、管理学原理、网络资源与信息简索、科技论文写作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等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知识打好基础,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10]。
2.3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包括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检验、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法规与标准等到课程。
2.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包括粮油及制品检验、食品分子检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物流学、食品企业管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乳肉制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加工技术、食品包装学、绿色食品生产、专业外语等21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2.5 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应将实践教学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诚信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1],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组成,教学内容应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2.5.1 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本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选择实验项目,将实验分为两个层次,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精选实验内容,强化滴定分析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食品分析课程实验中的饮料总酸度和有效酸度的测定,选择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目的一是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训练;二是pH计的使用训练。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顺利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奠定基础,如酸牛乳检验,完成该实验学生应首先了解酸牛乳的加工工艺等到相关知识,熟悉评定酸牛乳质量的相关检验项目,并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然后选择1~2个检验项目完成实验任务。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保持稳定,一般以4人一组,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状况不断更新,以4人小组在课程实训期间完成。根据年级、课程确定两种类型实验所占比例,一、二年级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三、四年级强调逐渐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2.5.2 实习实训教学
实习实训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食品工艺课程实训、仪器分析仿真课程实训、食品分析和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联合实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习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愿组成科研小组在业余时间内完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另外,为使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习实训教学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行业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结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应将教学中心放在核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另外,为了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的需要,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构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吉林省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敏,肖新生,夏岩石,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4-37.
[2]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228-233.
[3] 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轻纺织,2010(3):36-41.
[4] 安广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60-62
[5]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28-229,233.
[6] 李延辉,张传军,王喜萍.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3):76-78.
[7] 杨勇,任键,宋春丽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考[J].华章,2011(27):170.
[8] 宫春波,仇宏伟,于翠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61-63.
[9] 宋晓庆,李大鹏,陈义伦,等.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53-55
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布随即引发人们对辣椒价值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说:“原来身边就有如此低成本的‘长生不老药’,赶紧去采购!”
“吃辣更长寿”有何根据?食用辣椒对身体是否具有特殊功效?是否所有人都适合常吃辣椒?记者就此采访多位食品与营养专家,揭开辣椒不为人知的秘密。
最新研究:吃辣降低死亡率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4日报道,《吃辣有助长寿》研究论文的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齐潞介绍,“科学界已经对辛辣食品的好处有了一些了解,此前主要依据的是动物研究和非常小范围的人体研究。”
而此次“吃辣”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近50万名中国人,年龄在35~79岁之间,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域 。研究人员对其中一半人的跟踪时间平均长达7.2年,考虑其年龄、婚姻、教育、体力、家族史、日常饮食以及吃何种辣、吃辣频率。
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周食用辛辣食品不足1次的人群相比,如果每周吃上1~2次,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0%。大量增加摄入量则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如果每周有3~7天食用辛辣食品,死亡风险只比不吃辣的人低14%。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很有价值,但目前仍需通过更多实验才能搞清楚辣椒这种保护作用的原理,另外“现在还不能完全证明死亡风险降低就是辛辣食品造成的”,因此“后续仍将研究吃辣对改善健康、降低死亡率是否有直接关系”。英国开放大学应用统计学教授凯文・麦康威表示,吃辣可能与中国人的烹调、饮食习惯有关。
正确吃法:吃辣椒时减少油脂摄入
辣椒也讲究正确吃法。专家表示,辣椒的保健效果离不开正确的食用方式,建议在食用辣椒时减少油脂的摄入,将更有利于辣椒发挥保健作用。
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告诉记者,“新鲜辣椒是个好东西,富含维C,但配合什么吃很关键。建议吃新鲜辣椒,尽量不要添加过多的添加剂和油、盐等。”
辣椒食用时也要注意所在环境。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说,一些干燥的地区并不太适合大量食用辣椒。辣椒如果搭配油炸熏烤,很难达到调血脂和抗肥胖的作用。多位专家还建议,鉴于“辣椒助长寿”尚无定论,消费者不要盲目改变饮食习惯。
并非每人都适合吃辣
当然,辣椒虽有益健康,但专家也表示,食用辣椒因人而异,“有些人吃辣椒会长痘,有些人吃辣椒会上火,有些人味觉承受不了太过辛辣,有慢性咽炎和痔疮的人吃了会不舒服,这些人的体质便不适合吃辣椒。但即使喜欢吃辣的人也要注意节制,适可而止。另外,人是否长寿要看基因和环境。别指望一个辣椒就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外,产妇、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胃溃疡、胃出血、痔疮、慢性胃肠病等胃肠功能消化不好的人群在食用辣椒时应谨慎。患热性病、皮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或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