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4 15:14:17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校园安全

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在联系和管理学生、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逐渐突显。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可以提高学校和学生的管理水平,并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平台,逐渐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在加强学校和学生的交流和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还与校园安全息息相关,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安全是社团成员安全和社团活动安全的综合体,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安全性和校园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消除高校学生社团对校园安全的不安定因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出现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高校没有对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提起较高的重视,因此没有将社团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做到位。在缺乏学校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学生以同乡或者地域等作为骨干组建学生社团,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让同乡会等非法组织有机可乘,进而威胁到高校校园安全,给学生和学校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社团经费和场地缺乏保障。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由于社团经费有限和场地无法保证等问题,极容易被一些有所图谋的不法分子和不法商家等利用进行不法活动,对校园安全建设造成威胁。除此之外,高校社团建设中由于缺乏经验可能会受到网络社团的非客观言论的影响,甚至因此制造不安定言论,导致校园不安全因素的不可控性。

(三)社团发展水平较低。高校校园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高校学生社团,丰富和发展着校园文化,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社团组织发展不平衡,社团的继承与发展力不足,社团的活动缺乏计划性、整体性和教育性,社团组织活动质量水平较低且缺乏品位和思想性等问题,如果社团照此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引发其它事端,对校园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二、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安全稳定中的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团建设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社团成员了解自身的权益、义务以及责任,并使各项社团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要对高校社团建设提起较高的重视,将社团管理和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社团的重大活动要严格审批,严把安全关,去除校园安全隐忧。在社团内部也要进行科学管理,并明确权责,对社团进行规范和高效管理,保证社团稳定发展和校园安全。

(二)消除社团发展中的不安全因素。高校校园中由于管理机构管理问题的存在和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等,使高校学生社团逐渐兴起和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出现不少问题,社团管理缺乏力度和效力,甚至造成了安全问题。所以高校社团在今后的建设中要找出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认清社团所处的社会环境,从实际出发,建设稳定有效地高校社团组织,去除校园安全的不利因素。

(三)提高社团组织的责任意识。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于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所以要正确引导和指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错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兼职观念和行为准则,并能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高校学生社团可以对学生关注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敏感问题和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坚定学生维护校园稳定和安全的信念,并能积极主动的投身校园安全建设中去,为校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加强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密切联系、严格监管高校社团建设,对于社团成立和发展的程序和手续以及规章制度等更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保证高校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有效制止错误行为,防止高校学生社团受到不法分子的操控和利用等对校园安全造成的威胁。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要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明确目的,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增长才干,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等方面。还应该加大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经济支持,培养社团骨干,建设高素质的社团队伍,保证高校社团在学校的正确管理和引导下,为校园安全做出贡献。

三、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社团的纽带作用更好的发挥,将学生和学校沟通的更加紧密,并且要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以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将校园安全工作目标落实到位。在今后的社团发展中,要力求建立一套高校学生社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长效机制,针对学生参加社团的新特性形成对于校园安全稳定的有效预防系统,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预防办法,尤其是针对一些图谋不轨的份子和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学生社团从事非法活动,有效监管网络社团的非客观言论或制造不利于校园安全稳定的言论等,促进社团发展和校园安全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哲.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校园安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25(4).

[2] 蒋拥军.大学生社团参与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及发展思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25).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付龙海(1983-),男,河南南阳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讲师;刘影(1981-),女,安徽阜阳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党建与思政课题研究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2DJSZ001)、江苏省教育规划办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综合改革’视阈下江苏省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c-c/2011/01/6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219-02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致使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越发成为独立学院工作的“重头戏”。做好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既关系到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又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特点

独立学院作为全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不容忽视。由于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暂,发展迅速,同时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安全稳定工作有着不同于传统高校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校园安全稳定主要来自于传统安全观视野下的安全稳定问题,如治安刑事民事案件、消防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校园传统安全稳定问题亦呈上升趋势。但是,独立学院诞生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下,使得其安全稳定工作越发呈现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矛盾。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独立学院多属于三本院校

独立学院介于二本院校和专科院校之间,同时由于数年来人数成倍增长,致使学生参差不齐,成分更加复杂化,素质层次亦差异较大。

2.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差;行为特点是自律性差,生活没有规律,上网或其他娱乐活动时间多;思想特点是意识多样化,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强;思维习惯是看问题较片面,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1]

3.管理模式带来的新问题

独立学院延续一本或二本母体学校的管理模式,相对比较自由和宽松。由于其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其管理难度较一本或二本院校更大,对独立学院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4.社会变化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面对虚拟网络世界的迅猛发展,面对社会风气的快速改变,社会转型导致的归属感缺失,传统信仰断裂导致的信仰真空,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以及“90后”大学生脆弱、敏感、自私和张扬的性格特点,使独立学院安全稳定工作越发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独立学院安全稳定工作产生了不同于一本、二本及专科院校的、超出传统视野范围的校园安全稳定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学生突发意外事故增多;学生暴力事件与行为偏差事件涌现;师生矛盾冲突事件增加;影响稳定的政治敏感性事件出现。

二、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问题

做好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不仅要应对传统安全视野中的安全稳定问题,还要解放思想,紧跟时代,结合当前社会背景,积极应对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当前独立学院应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功利主义心态的驱使,不少独立学院把盈利放在首位,在投入方面严重不足。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需要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投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存在极大隐患。

2.工作理念、方法落伍

多数独立学院主要依赖主办的母体学校,在管理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难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安全稳定教育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应对理念上,使得其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严重滞后。当前,独立学院不但要应对传统的安全稳定问题,还要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安全稳定问题。依靠传统安全稳定教育理念,显然不足以应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3.技术防范意识薄弱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校园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成为可能,这为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之外的科技方面的支撑。技术防范能力是从技术层面来解决校园安全稳定的高科技手段。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稳定认识理念落伍和建校时间短暂等原因,多数独立学院只建立了部分技术防范系统,使得技术防范力量和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从而给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带来隐患。

4.工作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借由社会力量来解决或辅助后勤工作,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导致人员成分复杂、经验不足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同时,大多独立学院实行员工人事或人才派遣,福利待遇比较低,导致员工归属感不强,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另外,人员流动频繁和责任心不强等成为常态。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独立学院安全稳定队伍参差不齐。

三、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建设

独立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问题繁多复杂,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在提出具体对策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在独立学院安全稳定工作中,网络体系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良好的网络体系有利于快速做出反应,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实现工作目标。

1.以人为本,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独立学院在短暂的发展过程中迅速壮大,要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就要求其把责任心和良心放在盈利之上,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好人力、物力和高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真正把校园打造成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场所,为独立学院乃至我国高等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2.解放思想,转变传统工作理念

当前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求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及教职员工转变传统观念,深入研究独立学院新形势下的特点、学生所具有的新特点,从而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3.科技创安,构建技术防范体系

校园安全稳定技术防范体系是校园人防和物防手段的延伸与加强,也是对校园人防和物防在技术上的补充与加强。防范体系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网络安全系统、消防安全系统、门禁系统、应急报警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2]

4.多管齐下,打造良好工作团队

面对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参差不齐的复杂局面,独立学院要通过改善待遇、增加福利和加强责任考核等途径,多管齐下,逐步解决安全稳定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建立一个高素质且具有奉献精神的良好团队。

5.完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构建主要从管理机制、法制基础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人为本,建立校园安全稳定的管理机制。构建校园安全稳定的管理机制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前瞻的安全预防机制;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广泛多层次的参与机制。[3]前瞻性的安全预防机制是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能够有效防范或减少安全稳定事故的影响。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及时、迅速开展工作;要增强师生意识,强化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师生防范和应对的意识和能力;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尽可能减少显患。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是通过会议、协商、讨论、沟通和交流等方式,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整合校园各部门资源和力量,以达到及时、迅速处理问题的目的。要提高认识,建立校园管理协调机构,协调各部门行动,避免推诿、掣肘,提高效率,形成合力。广泛多层次的参与机制则是通过整合校内外力量,共同参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种方式。应鼓励师生和校园维稳队伍参与到校园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局面;要启动警察进驻校园工作,通过警察校园执勤、驻守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校内外力量。

第二,依法治校,构建校园安全稳定的法制基础。要实现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必须有法律层面的基础和支持。校园安全法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建筑和设施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和财产安全;餐饮安全;医疗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和其他可危及学校及师生安全的事项;校园安全事故处置办法;校园服务安全等。一是要借鉴欧美高校经验教训,尽快启动校园安全立法,逐步构建完备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校园安全稳定的预防、处理和事故问责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借鉴美国《校园安全法》,确立校园警察制度,从法律上确立校园警察地位,对其工作要求、执法权力和授权做出明确规定。[4]三是要设立校园专门机构和严格的法定程序,对安全稳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鉴定和处理。四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做法,逐步创建完善的校园伤害事故赔偿制度。五是要在校园公共医疗保障之外,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学校或政府为学生投事故责任险,家长为学生购买人身伤害险,从而形成良性的保险运作机制,使得发生事故时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

四、总结

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做好独立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要在深入了解独立学院特点、学生特点、学生行动逻辑及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安全稳定工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校园安全稳定网络的构建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努力,多层次、多方面通力合作,经过持久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乔宏伟.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学生工作途径[J].管理之窗,2009,(7);140.

[2]李红,阎耀军.基于前馈控制的高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100.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现状评价 校园环境 安全意识

如何有效化解和应对危机,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迫切关注的重大课题。通过对高校安全稳定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摸索高校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方某省20所高校学生对所在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情况的现状评价,对所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意识及对协助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态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和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高校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供实证依据和数据支撑。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南方某省20所高校的三、四年级学生,随机抽取500名,开展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研究及与面向部分学生的预调查和座谈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四个方面:一是对所在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情况的现状评价,项目包括:对所在学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评价,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评价,对校园安全稳定影响因素的评价;二是所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情况,项目包括:对所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情况的评价,以掌握火灾逃生能力为例评价自身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三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意识,项目包括:所在班级组织外出集体活动前是否讨论过安全问题,遇到生活难以适应、学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及就业压力等情况时的处理方式;四是对协助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态度,项目包括:当发现校园内的违法行为或预先知道将发生较大纠纷时是否会向学校反映,当在校园内发现有安全隐患时是否会向学校反映。

2.2.2问卷调查的实施

首先,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在某高校随机选取2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情况对问卷个别选项进行修订。随后,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开展正式调查,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及时收回,进行统计处理。实施正式调查时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98份,有效率为99.6%。

3.研究结果

3.1学生对所在学校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现状的评价

3.1.1对所在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评价

认为非常满意的有21人,占4.22%;比较满意的有247人,占49.60%;一般的有198人,占39.76%;比较不满意的有25人,占5.02%;非常不满意的有7人,占1.41%。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体评价主要是比较满意和一般,不满意的占6.43%,非常满意的仅占4.22%。

3.1.2对所在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评价

认为非常安全的有7人,占1.41%;比较安全的有195人,占39.16%;一般的有221人,占44.38%;比较不安全的有68人,占13.65%;非常不安全的有7人,占1.41%。学生对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总体评价主要是一般和比较安全,不安全的占15.06%,非常安全的仅占1.41%。

3.1.3对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因素的评价

校园安全稳定的首要决定因素方面,在五个选项中,按百分比高低依次是“本人或同学未受过违法犯罪侵害”,为217人,占43.57%;“自我保护能力强”,为111人,占22.29%;“治安、消防、监控等防范设施完备”,为94人,占18.88%;“校园安保人员、辅导员工作到位”,为73人,占14.66%;“其他”,为3人,占0.60%。

校园欠安全稳定的首要决定因素方面,在七个选项中,按百分比高低依次是“校内外来人员繁杂”,为161人,占32.33%;“校园治安、消防、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差”,为114人,占22.89%;“校园周边秩序混乱”,为97人,占19.48%;“师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行为安全不够”,为84人,占16.87%;“食堂秩序及卫生状况不佳”,为23人,占4.62%;“心理障碍人员影响及威胁”,为11人,占2.21%;“其他”,为8人,占1.61%。

3.2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效果的情况

3.2.1对所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效果的评价

认为非常满意的有7人,占1.41%;比较满意的有92人,占18.47%;一般257人,占51.61%;比较不满意的有128人,占25.70%;非常不满意的有14人,占2.81%。学生对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一般,不满意占28.51%,非常满意的仅占1.41%。

3.2.2对自身掌握火灾逃生方法的评价方面

认为完全掌握的有52人,占10.44%;认为一般了解的有401人,占80.52%;认为没有掌握的有45人,占9.04%。结果显示学生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足。

3.3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意识

3.3.1所在班级组织外出集体活动前是否讨论过安全问题

“会考虑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的有467人,占93.78%;认为“校外环境总体安全,没有必要讨论”的有11人,占2.21%;“从没有讨论过”的有20人,占4.02%。

3.3.2遇到生活难以适应、学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失恋以及就业压力等情况时处理方式的选择

选择“寻求心理咨询老师帮助”的77人,占15.46%;“向周边同学们倾诉”的298人,占59.84%;“不求人帮助,自己调整”的123人,占24.70%。

3.4对协助学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态度

当发现校园内的违法行为或预先知道将发生较大纠纷时,选择“会向学校反映”的426人,占85.54%;选择“不会向学校反映”的72人,占14.46%。

当发现校园内有安全隐患时,选择“会向学校反映”的276人,占55.42%;选择“不会向学校反映”的61人,占12.25%;“不知道报告给哪个部门”的161人,占32.33%。

4.研究结论

4.1学生对所在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现状的评价不高

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对所开展的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情况缺乏全面的认识;二是学校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所开展的安全稳定工作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在影响学生对学校安全稳定评价的因素方面,43.57%的受访学生将“自身及同学没有受过违法犯罪侵害”放在肯定校园安全稳定影响因素的首位,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安全稳定情况的重视。同时,32.33%的受访学生将“校内外人员繁杂”放在危害造成校园的首位,显示了学生对校内外人员繁杂对自身安全造成危害的担忧,提示高校应加强对校园内流动人员的监控和管理,防止破坏校园安全稳定的事件发生。

4.2当前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本调查以火灾逃生为例,考查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从学生的自我评估结果可知,学校安全教育亟待加强。同时,当发现校园内有安全稳定隐患时,有32.3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报给哪个部门,这从侧面显示了学校在安全维稳宣传教育上的不足。学校应当在学生中开展针对性强、有特色的安全教育工作,如开展校园安全文化节活动[1],建设短信平台发送安全提示短信,开通平安校园微博等,为学生提供安全咨询,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

4.3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绝大多数学生所在班级都会考虑安全问题,但在一些班级中仍存在对该问题重视不够,应进一步加强专题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开展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和前提。同时,学生借助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意识有待增强,甚至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自我调整,容易产生因自我调整效果不理想而产生的极端事件,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辅导工作,通过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2],帮助学生正确消除各种心理压力。

4.4部分学生协助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不强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安全是校园平安建设的主题,学生的参与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构成,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地使“平安校园”深入人心,才能切实保障校园平安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培养[3]。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增强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意识,加快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科学、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校园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除了常规的安全稳定评估外,各高校一定要在深入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周详的、行之有效的前馈控制机制,通过加强预警,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成长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俊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性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77-79.

[2]宋明钧.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88-91.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从当前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出发,对威胁校园网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服务器系统安全、校园网络层安全、校园网应用层安全等,提出了构建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方案。

1威胁校园网安全的因素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校园网建设在全国各高等院校越来越普及,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信息等校园网络信息服务越来越广,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构架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性及各类信息的准确性,使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已成为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校园网及其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既可能来自校园外部网络的“黑客”人侵,又可能来自校园内部,校园网经常成为一些居心巨测的人的实验目标。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间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黑客”人侵、数据泄露.ip盗用、病毒攻击、非法站点的访问、垃圾邮件等。所有的人侵攻击都是从用户终端上发起的,他们往往利用校园网系统的漏洞并肆意进行破坏。针对校园网的各种安全隐患,深人分析产生这些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及随时出现的网络安全需求,通过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策略,将安全技术、统一身份认证技术与严格的网络管理结合起来,从而构架一个安全、通用、高效的校园网络系统。

2校园网安全方案设计

2. 1服务器系统安全方案

(1)禁用某些不必要的服务。w indows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服务,其中有很多我们根本用不上。如windows 2000的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telnet服务、netbi0s服务、iis服务和ras服务,都可能给校园网带来安全漏洞。为了能够在远程方便地管理服务器,很多机器的终端服务都是开着的.如果你的也开了,要确认你已经正确地配置了终端服务。有些恶意的程序也能以某种服务的方式悄悄地运行,要留意服务器上面开启的所有服务,每天检查它们。可以根据校园网的实际情况禁止某些服务,windows 9x的用户,可以启用新版的优化大师禁用服务。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可以减少安全隐患.还可以增加windows的运行速度。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安全问题;政策法规

一、引言

安全教育工作随着校园安全问题的增多而备受国内外各大高校的重视,国外先进国家的一些学校已经具备成熟的安全教育体系,特别是日本,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安全教育工作细致入微,从设置课程、制定教材到健全制度、全民协作,得到了很大的重视。美国的安全教育做的也十分到位,如实施安全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时安全信息通知以及营造校园的安全文化环境等,美日的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与生命安全,并且关系到学校的安定,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校应将安全教育放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做好预防工作。本文以国内外高校的安全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中美日三国的各大高校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美日两国在安全教育方面制定的政策法规与防范措施的成功经验,这为我国在此方面提供了借鉴,以推动我国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改革与发展。

二、中美日各大高校安全教育现状比较

1.日本

日本是一灾难频发的国家,并且近年来日本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和校园恶性事件也屡禁不止,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促使日本不得不加强学校的危机管理以及完善安全教育体系。日本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立法方面,日本高校制定了完备的安全制度体系,1977年颁布了《学校事故损害赔偿法》和《学校灾害补偿法》,这次立法主要是明确了学校安全事故的赔偿主体以及赔偿金额,确保了学生能都得到及时的补偿。2004年颁布了《日本学校安全法》、《学校伙食法》、《学校保健安全法》、《日本学校安全会法》等,日本先后关于学校安全方面制定30多部法律法规。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日本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设定了安全教育课题,丰富安全知识、改善教育方法以及营造学校安全文化等,日本高校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日本高校的学生在遇到灾难时逃生率超过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大学生;三是在学校管理方面,日本大学专门成立了环境安全机构,开设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安全教育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具有很高的防灾、防范以及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对大学的研究机构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2.美国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暴力冲突在所难免,校园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矛盾冲突相应较多,如种族歧视、恃强凌弱、枪击事件等威胁学生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美国种族歧视和贫富差距现象较其他国家来说比较严重再加上法律允许人们佩带枪支,这种种原因致使美国校园加强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美国高校为了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术研究环境来保障大学生的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各大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如下努力:首先,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1965年公布了《高校校园犯罪统计报告法》,联邦政府以高校是否遵守此条例作为向高校资助的条件,此条例中重要的规定就是高校必须设立校园安全警察,还列出其他条件保障学校的安全;其次,美国各高校设立了较完善的信息通知系统,一旦有灾难或紧急事故发生,学校通过网络、专栏、广播等多种形式通知学生事件的具体情况,告知学生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并对遇到紧急事件的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最后,美国特别注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各所高校创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发放安全指导手册、紧急事件公告、张贴安全知识的海报、设立报警热线以及危机支援的热线等,在学校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学校的安全理念的存在。

3.中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突出,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高校在校园安全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高校只注重校园的安全管理而忽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高校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问题时,只会加大对学校的安保人员以及完善安保设施,不断地约束及管理学生的行为,学生做的只是被动的服从而不是主动去预防及防范安全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学校缺乏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遇到安全事件时只是进行问题的研讨,临时做出规定,没有统一的硬性法律条文来保障学校的安全,学校不注重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规定。

三、美日的安全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制定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安全

美日两国在校园安全方面从很早就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已近拥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高校教育的顺利实施,才能促使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时有章可循。借鉴美日的安全教育,我国应该制定统一的校园安全法,明确学校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规定赔偿金额与明确赔偿主体,确保学校的安全教育得到法律的保障,促使学校的安全教育能够及早步入法制的轨道。

2.提高重视,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机构

为了应对学校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各大高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任务之一,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机构,如日本有专门环境安全机构,美国有专门的安全信息机构和危机支援热线等。借鉴日本和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安全教育指导老师、及时公布安全信息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扩充学生安全防范的知识与技能。

3.创造安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谐校园

从日本、美国两国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来看,除了制定硬性的法律法规以外还重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将校园安全文化理念植根学生的意识中去。我国高校应该营造安全文化的校园环境,让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学校的安全理念,如设立安全教育讲座、办宣传安全教育的板报、张贴安全教育知识普及的海报、创立安全教育小组、开班会、运用校园网站及广播宣传安全教育等,是安全教育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里以及内心里。

四、结语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和谐校园的创立,高校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减少以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不仅致力于安全教育硬性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要注重软安全文化的传播,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能够有条不紊、冷静理性的处理问题,在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为国家培育出拥有很强的安全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蕾.日本的学校安全机制[J].北京教育,2013(10).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品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平安校园文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努力创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平安和谐的校园。

工作原则:“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是一项综合工程,推动此项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是: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平安和谐校园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二、活动创建领导小组

为保障我校“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确实保证本方案的顺利实施,现成立“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下设“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教师

三、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主管安全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德育处、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

工作小组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建设的日常工作:

(1)负责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安排落实学生的课外活动;负责学生的文体娱乐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文明班级创建评比()活动。

(2)负责校园的绿化、美化,督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建设和安全卫生工作;

(3)全面负责干部、教师的安全管理教育及道德教育。

(4)负责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安全综治工作。

(5)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负责督查安全教育理论学习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注重安全教育管理思想建设

1、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开展讨论。学习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我校实际问题进行。

2、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努力采取新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提升我校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

3、注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把解决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放在保证学校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实、做好。

4、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配备能力较强、责任意识较高的安全课教师。

(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教师中倡导“爱校爱岗、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学生中倡导“爱国守法、敬业勤学、尊师爱校、勤俭自强、文明礼貌”的基本道德规范。

2、建立教师安全教育质量评估的规定或办法。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行教师联系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家访。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

3、加强学生自我安全教育与自我管理,教育学生明确遵守法律法规安全保障的必须。

4、依法健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按照学校安全、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法纪教育,将安全、法制、国防教育列入校本教材和学生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载体树立学校总体形象,在师生中宣传倡导“文明、自主、博学、创新”的优良校风,制定学校的校徽,倡导学校特色。在学校大门及其他重要场所设置醒目、美观的校训、校风,使之深入人心。

2、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文化设施和对外窗口建设和管理,规范校园内安全宣传横幅和展板、报廊、宣传橱窗的管理。

3、坚持开展安全教育系列讲座或学术报告;坚持正确引导、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活动。

4、建立和完善学校有关安全、综治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顿和管理,净化校园环境。

(四)紧抓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校容校貌建设,不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培育和维护现有的绿色资源,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学校安全教育特色和风貌的重要载体。认真做好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清理整顿校园内不文明现象。

2、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执行学校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强化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和重大活动安全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坚持安全巡逻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地震、防事故、防破坏工作;加强校园内车辆和道路文明秩序管理。

3、加强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办公室等校园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制度。

(五)注重作风建设

1、从作风、校风、教风、学风入手,抓好作风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安全教育管理的公开化,加大社会群体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达成“安全事关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的共识。

2、严明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严肃教风、学风。

五、工作要求

1、各部门应结合各自实际,把安全生产示范校园建设纳入到工作目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2、严格安全管理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示范校园建设同教职工的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7篇

【关键字】高校 安全 创新

近年来,危害校园安全、侵害学生权益的案件日益突出,各类针对校园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校园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关系重大。维护校园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整个社会都应从保护学生安全、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本文就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形式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安全管理、学生心理干预等方面存在的特点和不足,探讨解决方法,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化、系统化,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

一、突破治安领域,形成新的高校公共安全观

传统学校安全的主体是学校,其影响因素与外部紧密联系,具有有限性、可预见性的特点;而非传统安全的主体一般是人以及人组成的群体,其影响因素是与人造风险相衔接的,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包括工作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等。在解决问题时,应强调社会问题间的广泛联系性、强调学校间、区域间、群体间的协作采取双向思维模式,因此这对于高校安全保障的管理者而言,这意味着性质的区分、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 高等学校安全不应局限于社会治安领域,还应向相关的领域拓展,如交通、心理、网络等;并应积极寻求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运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解决新形势下安全问题,使师生都能感受到安全。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和探索,尝试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当前学生特点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并将研究结果提交学院,实验性的开展在系统理论之下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加强学校各级领导对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发挥学校的行政管理资源,将安全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中,整体性的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新理论、新方法的实施工作,保证实施效果。

二、注重研究,建立符合学生职业特点的校园安全教育体系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将校园安全工作与学生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院相关管理部门逐步摸索出了基于高校学生特点的校园安全工作理念,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各类人才在未来从业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的高危岗位工作来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将院校原有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完善,确立一套适合当前形势之下高等院校学生特点,并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借鉴意义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三、提升高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目前,高校危机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安排也缺乏系统性,未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不同性质的高校,因其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的危机问题,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很大程度上国内还存在条块分割、高校各自为政的社会现实。院校应在安全工作中尝试实验性的建立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安全防范教育体系,通过系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使安全防范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以及各个层次,明确自己的目的、方法和内容,也可为各教育机构之间,教育项目之间等关系协调,分工协作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教育对象对危机的理解从朴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地、有效地配合或推动危机教育开展,使人从无形到有形都有所改变,以达到减少事故灾祸的发生。

四、整合高校教育和管理资源,在校园安全建设工作上形成合力

高校的日常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校园安全建设工作应由学院学生处和保卫处共同负责,统一调配资源,相互配合,同时应进一步的发挥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校园安全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把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干预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应增加校园安全保卫设施的必要经费投人,配置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加大技防力度,实行人防技防相结合。探索人防与物防的最优结合方式,根据现代化管理设备的特点确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和运行规程,提升人防的软实力水平借以发挥技防设施的最大效能。

五、突出心理干预对于校园安全建设工作的作用

学生心理问题是目前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安全管理人员应在研究工作中系统的开展有关心理问题对校园安全建设工作影响的研究和分析,汇总和分析学生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主要表现,掌握心理亚健康学生的一般行为方式,并尝试探寻通过普遍的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活动在最大范围内稳定学生情绪,消除学生不良心理,调整学生行为习惯以确保学生安全和稳定的理论体系。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师专;校园安全管理现状;策略

安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高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幼儿师专(以下简称为幼专)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重要基地,其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主要就在于:学校学生几乎都是女生,女生比例高达90%;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课时较多,训练强度较大,学生锻炼、展示机会多,使得幼专女生既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亭亭玉立,活泼可爱;学生下园见习时间多,到园实习时间长。正因为这样,堪称“女儿国”的幼专更应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改进、优化人防技防体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1幼儿师专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调查

1.1调查对象与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幼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探究幼专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应对策略,课题组成员选取了省内外共五所幼专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借阅等形式,对幼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了相应的调查与研究,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8份,问卷有效率为89%,充分体现了此次调查的代表性、广泛性和有效性。

1.2调查内容:此次调查,以幼专校园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安全意识、技防体系等方面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全面了解幼专安全管理现状与技防水平,了解幼专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成效,了解幼专师生尤其是女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程度与应急能力,了解幼专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及其对校园安全现状的看法与建议,从而探讨幼专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1.3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收回的1798份有效问卷与访谈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借阅文献的分析显示,幼专均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定的人防技防体系,大部分师生对目前的校园安全状况是比较满意的;但幼专校园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改进与提高。根据对幼专校园安全管理状况的实际调查研究,现将幼专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客观分析如下:

(1)校园安全管理理念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健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幼专的安全管理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理念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管理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安全管理与师生的关系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甚至彼此之间难以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幼专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学校各系部、各处室工作职能与权限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一定的交叉,存在模糊的不明确的职能空间,极易导致出现问题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管理漏洞与薄弱环节,既给保卫部门与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又严重影响着幼专校园安全。比如学生之间的纠纷、财物的丢失等问题举报到系部,系部相关人员略加问询就报送到学生处、保卫处,不愿承担调查情况、解决问题的责任与义务。又如学生食堂的卫生条件、饭菜的数量与质量、服务人员的态度等往往是其主管部门――后勤处负责监督管理,保卫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管理权,一旦学生因不满其服务态度或饭菜质量而与之发生冲突,保卫部门往往就处境尴尬,难以采取有效措施。

(2)保卫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高校保卫研究专家吴心正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高等学校保卫工作规模庞大,面临复杂的局面,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方针政策、措施对策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本上没有解决好。”由此可见高校保卫工作之重重困难与巨大压力。也正因为这样,许多高校保卫处往往都下设有治安交通科、消防科、调查研究科、户籍室、校卫队等职能科室,以确保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而幼专作为高校系列中的小字辈,却存在保卫干部人员配备不足,机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幼专保卫处下属机构很单一,仅一个综合办公室,整个保卫处只有一名处长几名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尽管有多所幼专为了弥补人员的不足而与保安公司签约,由保安公司提供保安人员参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但由于工资待遇较低,保安公司很难招到符合学校要求的保安人员,致使校保安队人手不够、素质较低;也有许多幼专学校发动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诸如校风纠察队、校园安全志愿者协会、食堂卫生监督员等,但因种种原因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3)人防、物防、技防组成的校园安全体系防范能力薄弱:调查表明,许多幼专不仅保卫处人员不足,而且因为经费投入有限,其技术防范体系还处于相对低级的状态,校园内原有的监控设施不完善,技防系统维护不及时,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很小,很多区域还没有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更谈不上建设电子巡更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和安防管理系统。如此一来,校园的安全防护主要依靠人手不足的保卫处、校保安队和并不严实的实体防范,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4)硬件设施完善不及时:调查表明,幼专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却明显滞后,尤其是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等学生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风等安全设施与卫生条件的更新、完善不及时。如学生公寓这种高密度的学生聚居场所,一方面存在电器、电路老化的问题,一方面又存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时常被破坏的现象,再加上学生经常在室内使用违章电器等,增加了老化电路的负荷,致使短路等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校园安全。

(5)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活动方式不够多元化: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幼专对女生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交往安全等方面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比如女生防盗、防骗、防抢劫、防害、防滋扰等的安全教育与应急技能培训,比如针对教育见习、实习的安全教育与应急技能培训等。调查显示,97.8%的学生表示在进入幼专后接受过学校的安全教育,但只有38.5%学生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比较系统,有一定的针对性,91.7%的学生希望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能够更加多元化,60.6%的学生希望学校多多开展“安全逃生自救演练”之类的体验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幼专既有专科学生,又有中专学生,民族涉及回族、藏族、壮族、彝族等。不同的学生层次、不同的民族习俗与性格、不同的管理需求与教育需求,无疑是对幼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挑战。针对中专层次未成年学生,幼专往往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中专学生管理制度,以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学习与成长。如中专学生回家或临时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不得随意离校。但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又不太适合大专学生,大专生们需要的是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这种参差不齐的学生层次与同在一个屋檐下对安全管理的不同需求,应引起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人文本,思考、构建更为合理、更加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以适应幼专目前的实际需要。

2.4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约束、凝聚导向、激励助推、迁移辐射等功能。因此,幼专应注重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加强安全文化的实物载体如安全提示牌、安全宣传栏、物防装置等的建设与维护;积极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如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女生管理制度、教育见习与实习安全管理制度等;积极创新安全教育活动,尽量给学校师生提供一些将安全教育理论用之于实践的机会,如组织师生消防疏散演习、地震自救与逃生演习、安全技能培训等;依托“普法社”、“安全协会”、“学生剧社”等校园社团组织,开展校园普法、女生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扩大安全文化宣传阵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开拓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教育、宣传与熏陶,有效提升幼专师生尤其是女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能力。

2.5积极改进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校园安全预警机制,是一套能够及时发现校园内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并及时报警的系统;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是一套能够快速应对和处理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系统。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调查显示,幼专虽制定了相应的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校园安全状况、日益多样化的安全隐患与风险,现有的校园安全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显然就有所局限、有所不足。所以,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从而使其作用最大化。

2.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针对幼专学生因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因素产生的心理问题,幼专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因为心理健康是保证幼专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所以,要对幼专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应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医务室为主要机构,以心理学教师、辅导员、校医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倾听者、疏导者和安慰者,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幼专学生尤其是女生心理安全辅导,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及时处理,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与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