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混凝土工程论文

混凝土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5:10

混凝土工程论文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1篇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一)水的质量要求

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用水还应符合下表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质量控制

项目

指标

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油类,糖类或其他有害杂质

不允许

PH值不小于

4

硫酸盐,折成SO4,其含量不大于

1%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

(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

(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

(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所以对混凝土用量很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骨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从而影响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有条件的地方宜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

1骨料料场规划

骨料料场的合理规划是骨料生产系统的设计基础,是保证骨料质量、促进工程进展的有力保障。

骨料料场规划的原则

(1)满足水工混凝土对骨料的各项质量要求,其储量力求满足各设计级配的需要,并有必要的富裕量。

(2)选用的料场,特别是主要料场应场地开阔,高程适宜,储量大,质量好,开采季节长,主辅料场应能兼顾洪枯季节互为备用的要求。

(3)选择可采率高,天然级配与设计级配较为接近,用人工骨料调整级配数量少的料场。

(4)料场附近有足够的回车和堆料场地,且占用农田少。

(5)选择开采准备量小,施工简便的料场。

2骨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度、抗冻、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级配和杂质含量。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质量要求:

(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2/3、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的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2)在施工中,宜将粗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种粒径组合:当最大粒径为40mm时,分成D20、D40两级;当最大粒径为80mm时,分成D20、D40、D80三级;当最大粒径为150(120)mm时,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级;

(3)应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

(4)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实验确定。

(5)粗骨料表面应洁净,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应清除。

(6)粗骨料的其它品质要求见下表:粗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备注

含泥量

%

D20D40粒径级

≤1

D80,D150(D120)粒径级

≤0.5

泥块含量

不允许

坚固性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5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应进行混凝土强度对比实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表观密度kg/m3

≥2550

吸水率%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经实验论证,可以放宽至25%

细骨料质量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实验论证。

(2)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3)细骨料的其它品质要求见下表: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备注

天然砂

人工砂

含泥量

%

≥和抗冻要求的

≤3

≤5

泥块含量

不允许

不允许

坚固性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8

≤8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0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

≤1

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不允许

表观密度kg/m3

≥2500

≥2500

云母含量%

≤2

≤2

轻物质含量%

≤1

经实验论证,可以放宽至25%

石粉含量%

6---18

二、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三、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许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

拌和容量Q(立方米)

最大骨料粒径(mm)

最少拌和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

0.8≤Q≤1

80

90

60

1<Q≤3

150

120

75

Q>3

150

150

90

注:①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

②加冰混凝土拌和时间应延长30s(强制式15s)

(2)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

(3)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且必须拌和均匀。

(4)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按不合格处理。

①错用配合比。

②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

③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

④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过最大允许质。

2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1)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运输时间:

运输时段平均气温

混凝土运输时间(min)

20—30

45

10—20

60

(3)5—10

(4)90

(4)低温天气应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

(5)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者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6)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想办法将混凝土运送到浇筑仓位否者以不合格处理。

四、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立模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其质量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1入仓铺料

混凝土入仓铺料多采用平浇法,它是由仓面某一边逐层有序连续铺填。铺料层的厚度与振动设备的性能、混凝土粘稠度、骨料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

其具体要求参见下表:

振动设备

浇筑层厚度

插入式

振捣机

振捣棒头长度1.0倍

电/风振捣器

0.8倍

软轴式振捣器

1.25倍

平板式

单层钢筋

250mm

双层钢筋

200mm

混凝土层间间歇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层间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歇时间:

混凝土浇筑气温

允许间歇时间(min)

中热、硅酸、普通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5—10

195

----

2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应平仓后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其振捣具体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3浇筑中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

(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质,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

(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

(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5在浇筑埋石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证埋石洁净以及埋石与模板的距离,杜绝施工单位为了单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在施工中努力确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离,以不影响振捣为原则,提高埋石混凝土质量。

6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五、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二)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下表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悬臂板、梁

其它梁、板、拱

跨度≤2米

跨度>2米

跨度≤2

跨度2-8米

跨度>8米

70%

100%

50%

70%

100%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施工武汉大学出版社

2混凝土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立全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的情况,并在分析配比试验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某工程实例,证实钢纤维混凝土实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论文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上的车辆荷载及密度越来越大,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致使路面的损坏也日趋严重起来。特别是对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它不仅翻修投资大,且施工周期较长,严重影响交通畅通及行车安全。如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修复路面虽有强度高,板块性好,有一定的抗磨性及承受气象作用的耐久性好等特点,但它的最大缺陷是脆性大、易开裂、抗温性差,路面板块容易受弯折而产生断裂,所以就要求路面面板应有足够的抗弯、抗拉强度和厚度。用钢纤维混凝土修筑路面,就是意将钢纤维均匀地分散于基体混凝土中(与混凝土一起搅拌),并通过分散的钢纤维,减小因荷载在基体混凝土引起的细裂缝端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高整个复合材料的抗裂性。同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纤维接触界面之间有很大的界面粘结力,因而可将外力传到抗拉强度大、延伸率高的纤维上面,使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个均匀的整体抵抗外力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原有的抗拉、抗弯强度和断裂延伸率。特别是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冲击性。实践证明,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这一新型高强复合材料对路面修理,既可提高路面的抗裂性、抗弯曲、耐冲击和耐疲劳性,而且可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老路开挖,对节省工程造价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道路补强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1 基本要求1.1 钢纤维混凝土材料钢纤维混凝土就是在一般普通混凝土中掺配一定数量的短而细的钢纤维所组成的一种新型高强复合材料。由于钢纤维阻滞基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但具有普通混凝土的优良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折、抗冲击、抗疲劳以及收缩率小、韧性好、耐磨耗能力强等特性。可使路面厚度减薄50%以上,缩缝间距可增至15m~30m,不用设胀缝和纵缝。钢纤维混凝土用钢纤维类型有圆直型、熔抽型和剪切型钢纤维。其长度分为各种不同规格,最佳长径比为40~70,截面直径在0.4mm~0.7mm范围内,抗拉强度不低于380MPa。在施工时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入量为1.0%~2.0%(体积比),但最大掺量不宜超过2.0%。水泥采用425#~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为钢纤维长度的2?3。不宜大于20mm。细集料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35mm~0.45mm,松装密度1.37g/cm3。砂率采用45%~50%。1.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钢纤维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的要求首先应使路面厚度减薄,其次是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有较高的抗弯强度,以满足结构设计对强度等级的要求即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以及施工的和易性。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强度设计值以及施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确定试配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的确定:fftm=ftm(1+atmPfLf/df)式中 fftm———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ftm———与钢纤维混凝土具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3篇

混凝土强度的批号应当接受检查,在取样中取同一批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生产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组成。每一批混凝土强度验收应在同一批次的样品的标准上来评估所有的代表值。该项目的验收有时普通混凝土取样方法,试样不符合验收标准的要求,这一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理只是强调常用的两种标准试件取样方法。

1.1一般普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立方体,试块大小值的普通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每组3块。在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估检查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当使用非标准试块100mmxl00mm~l00mm,并确定了测试立方体强度,抗压强度必须由系数乘以0.95和1.05,分别将被转换成一个整体对标准试样的抗压强度。

1.2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系统使用试样直径d顶面是175毫米,底部直径D为185mm。高度h为150mm的直径和圆柱试样,每组6块。应用钢丝刷将水泥顶表面。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查及处理措施

2.1在混凝土缺陷检测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一般缺陷出现时,建设单位应当作出技术处理方案,并重新检查验收。

2.1.1装饰混凝土墙。考虑到它的装饰效果是使用的主要功能,所以其表面缺陷形状,表面缺陷确定为严重缺陷。

2.1.2限制对各种缺陷,在标准规定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所有规定的具体数目。毛龙泉、沈北安等编写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作出了如下解释的一般缺陷。

1)少量露筋。粱、柱非纵向钢筋的露筋长度一处不大于l00mm。累计不大于20cm:基础、墙、板非纵向受力钢筋的露筋长度一处不大于20cm,累汁不大于40cm:

2)少量蜂窝。粱、柱上的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500cm.累计不大于l000mm;基础、墙、板上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l000mm。.累计不大于2000mm;

3)少量孔洞。梁、柱上的孔洞面积一处不大于l0mm,累计不大于80mm,基础、墙、板上孔洞面积一处不大于l00mm,累计不大于200mm;

4)少量夹渣。夹渣层的深度不大于5cm.梁、柱上的夹渣层长度一处不大于5cm,不多于二处,基础、墙、板上的夹渣层长度一处不大于20cm.不多于二处:

5)少量疏松。梁、柱上的疏松面积一处不大于500cm。累计不大于l000cm,基础、墙、板上疏松面积一处不大于l000cm,累计不大于2000cm。

2.1.3各组成单位列统计

每一个从下层顶面列从底层地板的六个方面考虑:上端顶面,所考虑的一个统计单位的梁;梁:每个从列和列梁,梁和柱之间,或光束,光束,审议了统计单位;板:由统计部门,统计部门认为是每一个垂直和水平轴分;墙:是否水平,垂直轴。他们之间的每一个统计单位经营者的两轴。

2.2具体措施来处理质量缺陷

2.2.1抹浆修补处理补丁

对于数量有限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混凝土表面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可1:2~1:2.5水泥砂浆地面修整。尤其是对携带有小裂缝的结构要加以处理,先清洗裂缝,再用水泥浆填充。如果存在较大较深的裂缝,应在靠近裂缝表面上的混凝上表面拉毛,扫净洒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道,后用1:2~1:2.5水泥砂浆涂抹总厚度控制在l00mm~200mm左右,同时压实和做表面精加工处理。

2.2.2水泥灌浆及化学灌浆措施

化学灌浆用水泥灌浆法Buxiu环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水,防渗裂纹,结构完整性,从而恢复抗渗性。

2.2.3填补细石混凝土的措施

事故发生在孔洞的,可以在旧混凝土表面处理设施中使用共同的方法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在孔洞坡顶的凿成斜面,以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擦洗,保持湿润,用比原来较高的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捣实,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内,而其中的万分之一控制水泥量与铝材料混合,分层夯实,以防止一些新老混凝土裂缝接触。

三、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的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

1)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4)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

3)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而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从以下几点注意:

1)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水泥安定性良好;砂石级配通过试验要优良,砂不要过细,砂石含泥土、石粉不能超标,不能使用反应性骨料,科学地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采用水化热适宜的水泥。

2)建筑结构构造进行检查,结构整体性和变形缝设置应合理;结构受力上,应进行设计断面、应力情况、超载、抗裂验算。

3)施工工艺方面控制。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不宣过多;混凝土拌合要均匀;配合比控制要准;浇筑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浇筑方法要妥当;浇筑速度不要过快,振捣要实;模板不能变形、漏水漏浆;钢筋保护层要适宜,浇筑时是不能碰撞钢筋;施工缝处理好;拆模、加荷不能过早;施工不能超载;及时养护,不要受冻。

4)注意地基变形和温、湿度变化。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4篇

1.1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水泥是混凝土配置材料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主要有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种。不同种类的水泥,其性能也各不相同,水泥选择不当或用量不对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同时,骨料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砂石,有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之分,其质量和用量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

1.2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混凝土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较低或责任意识不强;在材料配备比例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或者材料配置的比例不科学。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1.3混凝土的拌制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拌制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控制和重复核算,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出现这种问题,有拌制人员自身技术水平较低的原因,也有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材料加入不当的原因。例如,拌制后的混凝土加水过多,残留的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后成为水泡,水泡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上留下许多气孔,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

1.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不注重模板质量、浇筑过程不连续、振捣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混凝土的养护上,对温度控制不合理、养护方法不恰当、养护工作不及时等问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

1.5模板质量模板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①许多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拼缝不紧密、表面沾有杂物、未涂隔离剂等问题,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出现坑洼现象。②模板拆除过早,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无法与钢筋进行有效的结合,还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导致缺棱掉角的现象。③振捣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因素。振捣时间不足,会使混凝土紧密度达不到要求,而振捣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大量的砂石沉淀、水泥浆漂浮等问题。另外,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振捣力度不够,会出现混凝土空洞、漏筋、蜂窝等问题,进而对工程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

2控制措施

2.1选择合适的材料与配比在水泥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水泥的性能、应用方法和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另一方面,在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混凝土变形。在骨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保证选用的骨料颗粒和杂质含量符合相关规定,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尽量减少骨料中细骨料的比例,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避免混凝土变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在国家规定的配合比范围内,尽可能进行多次比例调配试验,保证配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注意调整砂石含水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保证混凝土的收缩性。

2.2混凝土拌制控制在混凝土拌制中,首先,要确定一次投料量、投料的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拌制的混凝土均匀、优质;其次,在第一次搅拌时,注意砂浆的流失,在卸载干净已拌好的混凝土之后,再进行二次投料工作;最后,注意选择适合工程规模的搅拌机,且每次的投料量不能过多,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该符合规定,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均质性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2.3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浇筑的持续性,不能间断,且要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前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后,还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混凝土的养护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问题的有效手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温度梯度、预埋管线设计不当、养护措施不当等。对于温度梯度问题,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控制,减小内外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造成混凝土裂缝;其次,避免将混凝土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尽量保证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的相对稳定;最后,要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不融合的现象。在预埋管线设计上,一方面,要保证预埋管线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3;另一方面,对于较粗的管线或线管集中位置,可以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加铺200mm间距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在混凝土养护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对于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以使用蓄水养护的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d内,应该保持混凝土周边环境潮湿;如果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适当的养护剂来养护。

2.4模板、钢筋施工技术控制在立模的过程中,要以顶基中心为参照物确定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的找平层应该通过水准仪超平挂线的方式来确定。等到砂浆硬化后,再在线路中间的两侧立模。模板安装应该将人工辅助与塔式起重机有机结合起来,安装顺序应该先由外模板到内模板,使用M16螺栓来连接两层模板,最后安装拉螺杆。固定纵向主筋,并保证连接质量符合规范。对已连接的样品进行现场抽样测试,保证模板、钢筋施工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2.5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设计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对建筑物的年限和受力情况深入调查和分析;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检验植筋的结构能否承受拉拢力度,采用冲击电钻替代钻孔机钻孔、清理钻孔时确定钢筋是否合格,结构胶必须有效且合格,均匀搅拌植筋胶并保证在植筋工作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固化。只有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5篇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逐渐成为首选的路面技术。道路工程施工中,应该掌握混凝土路面技术的要点,才能发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技术。

1.1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需要积极安排准确工作,为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性能效益,准备工作以基层验收和路面试验为主。基层验收的目的是消除道路基层对路面施工的影响,强化路面施工的规范性,掌握道路基层的具体情况后,再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落实准备工作的服务性。路面试验用于检验路面施工技术的可实施性,避免其在道路工程内引发安全隐患,根据道路施工技术的需求,在准备工作内安排机械诊断、材料验收、设计复核等试验,排除不利的技术因素。

1.2拌合技术

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技术,主要是控制各项混合料的配比,配合混合料的拌合工艺,进而发挥混合料的质量优势。首先道路工程企业需要安排混合料的投入,包括顺序、使用量等,全面实行技术规范,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电子计量设备,保障各项混合料的精确度;然后设计拌合的时间,拌合期间严格控制温度,不能出现温度过度的情况,重点防止拌合超时,以免混合料碳化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最后审核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达到路面施工的标准,针对拌合技术中的缺陷实行弥补控制,避免拌合技术出现质量问题。

1.3铺筑技术

混凝土摊铺前期,需要重新检测路面的状态,特别是路基工程质量,确保其符合路面标准后才能安排混凝土铺筑。摊铺是混凝土铺筑的核心,按照混凝土铺筑试验中的参数,保持一致的混凝土厚度,可以随时调整铺筑的速度,确保现场摊铺的质量。铺筑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摊铺机作业的效率,铺筑过程中不能出现缺料停工的现象,防止影响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效果,做好铺筑技术的管理工作。

1.4接缝处理

混凝土路面施工不能一次性完成完整铺设,由此施工技术中面临着接缝处理,而接缝处理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例如:某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该工程内两段混凝土路面相隔时间较长,接缝处理时还要考虑时间差的影响,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该工程为防止两段混凝土路面收缩,提前遮盖、洒水,提升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接缝处理不选在多风、多雨的气候环境内,以此来确保接缝处理的质量性能,其余按照正常接缝技术处理即可。

2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提升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落实各项施工技术。结合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2.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是路面施工技术的主要对象,其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道路工程外界环境对混凝土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温度差异可以干扰混凝土的性能。所以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严格控制温度质量,特别是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路面施工中混凝土的标准性,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控制混凝土的调配

混凝土的调配基本是在室外进行的,调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道路工程应控制混凝土的调配质量,避免出现不利的影响。道路工程针对调配完成的混凝土实行质量检测,评价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如果混凝土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必须重新进行调配。

2.3控制碾压质量

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表现出粘稠的特点,碾压时的附着性强,很容易粘合在碾压设备上,干预混凝土的完整性。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着重控制碾压的质量,防止混凝土粘合在碾压设备上,保障路面碾压的有序进行。

3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优化措施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存在影响,应积极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以此来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

3.1提高工程衔接的水平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衔接工艺是优化的重点,用于规避前后施工中的缺陷,强化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同时完善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体现高水平衔接的优势。

3.2选用专业性的人员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选用专业的人员,既可以高效的执行施工技术,又可以落实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利于规范混凝土路面施工,而且专业人员可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3合理安排养护

养护是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措施,养护阶段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耐久性、强度等,道路工程单位应合理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养护工作,发挥混凝土养护的作用。

4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6篇

1.1水利施工现状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无论从技术支持、还是政策支持,国家和政府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但是随着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多,水利工程施工中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尤其是混凝土施工环节。这些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给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而,在诸多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着重对混凝土施工环节进行了监督,并寻找更好的施工方式降低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产生。这也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的重点内容。

1.2发展现状

对于水电项目施工,我国施工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而随着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针对项目招标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从整体上分析,我国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步较大,但是同国际水电工程发展状况相比,施工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相对较多。在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专业的高素质监理人员,因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管,产生了质量问题也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针对此类问题,我国针对实际问题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施工经验,改进了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同时也开设了监理师相关培训课程,培养了大量监理人才,并对建筑行业展开了监督和规范。

2混凝土实际施工问题

2.1施工中的问题

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规模相对较大,所涉及到的结构类型变化较大,因而在施工中需要着重予以注意的关键点较多,尤其在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会直接对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混凝土质量也会受到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的直接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针对现代我国水电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混凝土施工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艺问题

我国水电工程在不断的施工建设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很多工程在施工中会遇到混凝土施工作业面狭窄问题,加之不科学、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很多环节操作都依赖于人工进行,而没有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也受到了区域限制,只有大型城市才有条件使用,因而混凝土在施工中必然会遇到诸多质量问题。此外,很多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施工人员主观因素,由于不了解混凝土性质以及质量要素,因而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准确控制。并且其本身的技术水平同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无法及时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例如在混凝土中若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质量时,由于受到施工技术限制,一些施工人员根本无从下手,从而无法将混凝土质量发挥至最大。而对施工时间控制不当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产生质量问题的关键。例如,间隔施工导致的表面病害。在很多水电施工中,由于施工时间控制不当而出现裂缝和麻面现象,尤其施工裂缝的出现对于水电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都会造成影响。

(2)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管理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实际的施工中,大多数的施工质量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当所致,混凝土施工也不例外,若没有严格的施工管理会极大的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很多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都是由施工人员自由进行,而没有相应的跟进管理以及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监管,即便是存在监管人员,其素质也相对较低,不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予以发现,只能进行简单的进度监管,无法发挥对隐患的排除作用。除此之外有些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存在思想漏洞,只严格监管重要部分,而不注重细节管理,因而造成很多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

(3)设计等级不足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强度等级进行预先设计,以此保证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水电工程施工设计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会完全达标,容易在抗渗性、耐久性上存在问题,从而对水电工程项目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2生产中的问题

(1)原材料问题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有水泥、各种骨料、水以及各种添加剂。在混凝土原料选择中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在水泥的使用中,很多施工单位使用的是小工厂生产的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和安定性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在水泥储存中没有采取严密的防水措施,导致水泥受潮,不仅影响了混凝土施工质量,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其次,在各种骨料的选择中很多施工单位对骨料的颗粒大小以及含水量没有严格控制,骨料不符合施工混凝土拌制要求。最后,添加剂的使用。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在混凝土拌制中需要添加混凝土添加剂,但是在添加的过程中,对用量没有严格的控制,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2)拌制问题

一些边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由于经济不发达,所以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比较落后,搅拌的效果就比较差。还有一些单位在混凝土拌制中为了赶工期,在混凝土拌合中的时间不够,造成混凝土中各种原料没有搅拌均匀,导致不同部分的混凝土的强度不相同。最重要是在拌制中对水的用量没有控制好,对水与灰的比例没有严格的把握,增加了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砂率,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在施工中也容易引发各种质量问题。

3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7篇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大多数工程的施工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所以工程质量的好坏受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影响。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尤其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所以施工人员要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积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其成因,并将预防作为主要的手段并加以治理的手段来进行混凝土施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应当实施合理、科学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方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按照设计的后浇带划分为许多个施工的区段,每一个区段的合为一个温度单元,按照划分好的温度单元进行浇筑,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施工单元应当连续进行浇筑,从而不留施工缝,但是具体应用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一个坡度、循序推进、连续到顶”的浇筑方法。第二,在浇筑700毫米筏板时,就应该分为两层浇筑和两层振捣层,在浇筑400毫米厚筏板时,整个可以作为一个振捣层。每点振捣时间为20至30s,每一个振捣层整点间距为400毫米,振捣的效果就是混凝土的表面不再出现翻浆和气泡,并且混凝土表面明显下沉,振捣的产生的泌水应当逐步进行排除。第三,当混凝土浇至上平就是振捣完毕,这是应当首先进行刮浆和粗找平,然后在上部均匀部撒5至20mm厚的碎石,以每平方30kg为宜,然后用铁辊滚压提浆。在初凝前采用二次振捣工艺,用铁抹子分两次压实压光之前终凝前用木抹子反复搓毛。第四,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向混凝土供应厂家详细说明本批次混凝土的用量,这是保证需要多少量,混凝土运输车才能连续浇筑不停顿,也是为了以防止形成施工缝,及影响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又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间隔时间太大而又能发生泵送管道的堵塞。第五,按照本方案的计算,为了延缓混凝土降温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就应保证满足其保温保湿养护时间至少15天。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管理和控制技术

结构厚实是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工体条件也很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技术的要求极高,比如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以及结构物变形,这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及查看各个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的要点之后,施工企业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点就是浇筑施工的管理与控制,这个是减低施工企业质量质量的费用,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所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浇筑管理,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管理中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必须注重浇筑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质量,而且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结合季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浇筑过程中,应当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段分层,依据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混凝土的连接处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时,为了检验混凝土输送泵是否稳定运行,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与检验、确保模板安装达到施工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还需要对混凝土泵进行控制与管理,从泵送的过程收集了了解混呢共同的浇筑情况,这样,进了在泵送过程中对泵送路程的布置和操作流程进行控制,在浇筑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浇筑的技术参数,控制与管理这些技术参数有助于工人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浇筑,从而达到对浇筑质量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要点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这不仅是技术控制还是管理的要点。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当快插慢拔,按照操作的规程进行操作。为了在慢拔时空洞不能够填满,快插防止上层振实后将下面的气泡排除。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振捣的时间和插点进行控制,避免振捣时模板和钢筋碰触造成移位。。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必须由质量监控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浇筑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二结语

混凝土工程论文第8篇

该防渗渠道工程位于新疆境内,全长4.9km,为改善原有的老渠水资源浪费现象,特对老渠进行防渗改造,但受施工地区农场灌溉因素的影响,将本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水渠引水口处的节制分水闸以及标号为0+000~1+650渠段工程,第二阶段是标号为1+650~4+900段渠道防渗工程。防渗渠道初体设计是双层防渗。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地质验收模板支立仓号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检查及处理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工程施工

2.1基础清理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对防渗渠渠底进行基础清理,清理工序结束后要填土并且碾压密实,所用土料的干密度控制在1.55g/cm3以上,土方填筑时各分层厚度≤30cm。砂料进入施工场地前要将其中的大块胶结物、植物根系等杂物清理出去,填筑砂料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填筑土料中的黏料含量不得高于设计规范要求。

2.2模板支立本项目混凝土墙采用木模的形式,木材和其他材料的质量达到2等以上标准。模板制作要满足结构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在模板安装前应该进行测量放样,为了保证重要结构物的尺寸和控制点应该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进行校正。为了防止模板变形和倾覆,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该进行加固处理。在采用木烤石蜡模板时,表面涂层或采取其他防护涂层。注意模板拆除时限,根据施工图纸拆除。

2.3止水、伸缩缝按照施工图纸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所用止水设施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式、尺寸以及埋设位置。在安装使用橡胶止水带的时候,要特别留心止水带的变形撕裂。止水带安装好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和防护。施工完成的伸缩缝混凝土表面应该及时进行整平和清扫,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2.4混凝土浇筑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5、W6、F200。对于各种不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进行配合比的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遵守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听从监理人员的指示,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浇筑现场分别安排相关人员对混凝土的工作进行监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具有保温作用混凝土专用运输车。所选用运输设备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分离、泄漏、严重泌水以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的情况,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因为某些原因停止时间太长,混凝土产生初凝时,按废料处理,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中途加水后运入仓内。混凝土运输设备和浇注位置,要有必要的覆盖或防雨设施。无论运输设备的类型,混凝土入仓要防止离析,最大骨料直径80mm三级配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好≤2m,超过这个限度应该采取缓降措施。

2.4.1混凝土分层浇筑作业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温控措施,对混凝土的浇注采取温控措施,浇筑分层分块,按浇筑程序进行施工。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要自低而高逐层浇筑到保持水平面为止。入仓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如仓内的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合格应该及时处理并安放到固定的地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所用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标准,不允许往仓内加水,可以采用适当加入减水剂和加强振捣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

2.4.2浇筑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该保持连贯性,当混凝土出现间歇时应该以混凝土试验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为理论依据进行控制或按SDJ207—82有关规定确定允许浇筑间歇时间。浇筑混凝土超过允许间歇时间,这一分层的混凝土接触面要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2.4.3混凝土浇筑厚度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施工现场的浇筑能力以及施工振捣和现场施工的数量、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一层浇筑厚度≤30cm,在进行分层混凝土浇筑前,如果出现了施工缝应该进行凿毛处理。

2.4.4混凝土表面修整及缺陷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偏差不能超过施工技术规范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数据。多孔混凝土表面,如混凝土内凹隐藏的缺陷或其它损坏,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对出现缺陷的混凝土应该及时的进行修复或采用措施除去缺陷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