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共享经济论文

共享经济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10:27

共享经济论文

共享经济论文第1篇

【关键词】共建共享 和谐秩序 科学发展 全体更富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成果共享”或“成果分享”问题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很多学者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党的十报告多处指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该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于,要求将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富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统一起来,笔者将这一思想概括表述为“共建共享与和谐的有机统一理论”,简称为“有机统一理论”。这一理论是党和全国人民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高度理论抽象和总结,从严肃的学术研究视角对这一理论进行解释和发展是有意义的。

首先,共建共享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或者全体社会成员更加富裕。与单纯的富裕目标不同的是,我们明确提出的是“共同富裕”,准确来讲,即不断的共同更加富裕,这个过程也是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过程。其次,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和谐的秩序。和谐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追求的秩序则是一种和谐的秩序。第三,共建共享的方法和手段是科学发展。科学的发展就是“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发展,只有实现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将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共同富裕的相互关系总结为“一体”、“两翼”、“一目标”的“有机统一理论”。该理论内在地蕴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思想。共建共享在“有机统一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是通过以共建共享对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为基础,而对该理论进行深入阐述。

共建共享与“秩序”之翼

“有机统一理论”中的“和谐”作为一种秩序,本质上是指社会成员行为之间的相对均衡、相对稳定与相对协调的状态。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利益等完全同质,或者将不同质的社会成员抽象为利益等完全一致的“人”,和谐秩序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种抽象本身就意味着和谐。所以,研究秩序与和谐的前提在于承认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的不同社会个体的存在。这也意味着单一社会个体形不成秩序与和谐,秩序与和谐必须讨论整个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富裕”中的“共”强调的正是整个社会中不同质社会成员的“共”,所以,共建共享不但为秩序和谐提供了基础,而且也对秩序和谐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理解“共”的主体即“人民群众”时,应该将之理解为由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理性水平和行为倾向的众多社会个体构成结构性概念。同时,人类是群居生物,人类出生以后必然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中,必然生活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某种共同理念、共同价值、共同追求和共同利益的共同体中。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具有不同称呼和涵义、可能在某些方面相互交叉的各类利益共同体:个体、家庭、企业、学校、军队等;集体、集团、群体、阶级、阶层、党派等;政府、机关、组织、农村、城镇等。“有机统一”理论中强调共,就是这些具有不同利益、不同势力、不同权力的社会主体的共。“共”字的基本涵义就是各安其位、各尽其才、各得其获,同时又使各个阶层个体都有生存并且向上流动的希望和途径。这就是一种社会和谐的良好秩序状态。但不同阶层安何位、尽何能、得何获,社会个体如何保障生存并向上流动,也就是如何形成秩序和谐,却需要规则的调节。

规则是用于激励、约束、引导和协调不同社会个体的行为的,而规则本身则是一个由多个子规则组成的复杂规则层次系统。社会规则总体上包括非正式规则和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包括个体习惯、群体习俗、硬性惯例等,各非正式规则之间要求保持结构合理与兼容;正式规则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条例、部门规定、地方规定、政府政策等,各正式规则之间要求结构合理和相互兼容,而不能相互冲突。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规则还可以分计划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则。规则调节行为可以形成良好的秩序,也可以形成混乱的秩序,和谐秩序要求规则结构必须是合理的。具有合理结构的规则体系调节众多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个体“共”的行为,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目前,我国微观上出现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公众与企业矛盾突出、公众与政府关系紧张等现象,中观上出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产业结构优化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等现象,宏观上出现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等“中国式失衡”问题①,这些社会秩序不和谐的背后是各类社会个体行为激励和约束的失控,即社会规则结构存在问题。

规则体系内部的冲突,首先表现为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的冲突。比如计划经济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强调等价交换。其次,是法则与其他正式规则的冲突。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我国公民对政府政策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较为缺乏。再次,一般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如我国《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物权法》等法律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冲突。第四,政府政策与其他正式规则之间及政策内部也存在冲突。第五,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由传统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转轨国家,因此,计划经济体制规则与市场经济体制规则的冲突在我国十分普遍。规则结构的矛盾、冲突、断层等不协调问题会导致主体行为失去约束,并对社会主体行为产生错误激励。规则结构的冲突为不同社会主体在同一事件中适用不同的规则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与政府密切相联系的强势利益集团,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选择适用那些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而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只能被动接受对自己而言并不是利益最大的规则。社会和谐秩序形成的前提是规则本身具有普适性、公平性并为大多数社会群体所接受。而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规则适用上的不公平性,必然导致双方行为冲突和矛盾,社会秩序和谐就无从谈起。

共建共享与“发展”之翼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物质财富创造,即科学的经济增长。这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参、建、享和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中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的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包括了社会各弱势群体和普通人民群众,以他们的利益和发展为本,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共”。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要求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发展的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因此,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中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内在的要求实现共建共享,而共建共享的实现也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

保障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共参、共建、共享和共富的权利,对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确定下来,对于提高各阶层、各群体社会个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者周其仁指出,正式制度对原来就属于并且其最终效果实际掌握在个人身上的个体私人资产的保护,可以真正的激发社会个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从而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及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所有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这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对于保证我国公民共参、共建、共享和共富的权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许多社会成员的这种权利并没有得到保障。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富裕方面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使社会财富和发展成果向少数社会强势群体集中,在需求方面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和成果共享不均。

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共参、共建、共享、共富权利得不到实现,将会直接影响科学发展的实现。一是,如果没有共建共享的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是低下的,会导致增长与发展的脱节,经济增长就不是科学发展;没有成果共享的实现将会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成果共享不公将导致贫富分化,影响社会个体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进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成果共享不公会通过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③。二是,如果共建共享无法实现,还将对我国总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成果共享不公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严重时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这都会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增长④。所以,共建共享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反过来,如果科学发展没有实现,共建共享也只能成为空谈。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非科学发展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思路和发展方案,如研究比较热的可持续、包容性、共享型、益贫式和集约型增长等。而要实现这些发展策略从深层次上都离不开共参、共建、共享、共富的实现,否则单纯从技术层面来强调科学发展而不解决深层问题,科学发展将难以实现。

理论的有机统一性

有机统一理论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共建共享、秩序和谐、科学发展、全体更富。其中,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应该与强势群体都能够实现更加富裕,并且最终实现共同的更加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目标。科学发展是指为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更加富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并且发展过程要求以人为本,这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翼”。秩序和谐是指包括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个体行为和谐以及社会各领域发展之间的和谐,从而形成一种协调、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也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翼”。而共建共享是对有机统一理论中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共同富裕的简称,是有机统一理论的“体”。理论中的有机统一讲的是以上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可以简单称为“一体”、“两翼”、“一目标”以及“体”内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在中央各类相关文件政策和学者们的有关研究中,多侧重于说明共建与共享的关系,一般认为共建是共享的前提、途径、手段和基础,则共享则是共建的结果、目标和动力,要求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关于共建、共享和和谐三者的关系,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和谐与共建共享等。笔者认为从严肃的论研究角度来说,这些表述或者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

首先,可以分析理论之“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的分析,我们在共参、共建、共享、和谐有机统一的基础之上,再向前推理加上几个规则属性的维度。可在原有框架内加入决、参、权、法、宪、德六维。对由德到参,最后到富,这些概念本身属性就知,必然不只是某一或少数社会的行为属性和结果,所以,在这些概念之前要加一个“共”字。如此以来,就形成了从共德、共参至共富的系列分析维度,所谓有机统一则包括所有这些分析维度的有机统一,称为广义的共建、共享、和谐有机统一理论,简称广义有机统一理论,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从德到富一系列分析维度有相互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二,是共与德至富的逻辑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三,是从共德、共参到共富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四,是指共建共享、和谐秩序、科学发展、全体更富五个因素之间是有机统一的。

其次,还应该以“共”字作为核心来分析有机统一理论的有机统一性。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共”的主体问题,它包括各个组织、党派、阶层、集团、群体。由于弱势群体在共的主体中处于越来越低的地位,而且弱势群体在我国公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目前强调“共”,更多的强调弱势群体的“共”。其次回答的是何为“共”。要求“共”并不是一拥而上,“共”讲的是同、均和等,“共”要求良好秩序,其本质是和而不同即和谐。就其内涵上来讲,“共”讲究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获。从这个角度来看,“共”是讲究效率与公平,各尽其能要求的是效率,各得其获要求的是公平,而各安其位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配置过程,资源配置手段包括集中计划权威配置和分散自主市场配置,不管哪种配置手段,都要求效率与公平。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共”。如何实现和谐的“共”?这需要结构合理的各层次规则的调节。第四个问题是共什么。“共”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共”改即共同参与改革,第二类是“共”建即共同参与建设。共改是规则形成层次的共同参与,共建是在规则指导下具体建设实践层次的共同参与。所以,“共”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化建设、法治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第五个问题是“共”的结果是什么。“共”的结果就是体现在文化、法治、经济、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上,表现为社会成员拥有更多更好的精神粮食、合法权利、物质财富、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由于富、建此类要素本身并非绝对,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所以,理论中的有机统一是指动态有机统一理论。

最后,应该将“一体”、“两翼”、“一目标”结合起来研究有机统一理论的有机统一性。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即是有机统一理论中所强调的: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更加富有,此目标实际需要科学的建设、实践、改革和发展即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要求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均衡、协调即和谐,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求保障结构合理的规则的实现。实质上共建共享不但通过规则影响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而且也会直接对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产生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共建共享本身也就意味着秩序和谐和科学发展。

(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李炳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探索”,《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第26~34页。

②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③张贤明,文宏:“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实现机制的理念定位”,《理论月刊》,2009年第7期,第5~10页。

共享经济论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绩效评估 理论研究

[分类号]G253

应该重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广泛和深入,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美国,OCLC、OhioLINK、RLIN等全球性或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自建成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英国则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如e―Lib,SCHR(Specialised Col-lections for Humanities Researchers)计划等;澳大利亚也实施了PANDORA(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计划等。在我国已陆续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而与此同时,各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毫无疑问,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对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避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投入,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评价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活动的绩效评估。2003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 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际互借制定相应的策略。澳大利亚通过对近十年全国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开展绩效评估,为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参考。Lars E Leon等学者的研究则力图通过实施馆际互借的常规绩效评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国内学者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成本分析、对馆际互借、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模式进行的社会收益成本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效度评价的研究、对信息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的研究、对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的研究等。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从技术、经济、制度、人文等多角度,从微观、宏观等多层次对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本专题汇集的4篇文章,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课题成果。文章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理论依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若干原则;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要素,提出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评估方法的应用特征,论证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适用性问题;在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要素、确定评估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并讨论了指标内涵。当然这些还只是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的初步研究,后续的研究我们仍在进行中。

自20世纪60-70年代OCLC、OhioLINK、RLIN开展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相继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随着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与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文献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集文献信息采集协调合作、馆藏文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联机合作编目、联机公共检索服务、馆际互借与电子全文传递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系统。图书馆联盟则是这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绩效,从字面上理解,“绩”是指业绩,侧重效果,“效”是指效率、效益,侧重过程。“绩效”则是对两者的综合,就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对于绩效评估的定义,由于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但是不管如何表达,绩效评估的本质是一样的。所谓绩效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由于绩效是从过程与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因而可以从行为与结果两方面来定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对其设定共享目标的贡献和实现程度。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义为: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评判及分析。

2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1998-2000年,欧盟图书馆信息通讯计划(Telematics for Libraries)中的图书馆绩效评价质量管理系统EQUINOX项目启动,目的是寻求一种适应新的网络数字环境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并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发一种绩效评估与质量管理的集成工具。美国研究图书馆联盟(ARL)开发的ARL统计和测度计划(ARL statistic and MeasurementProgram)中的电子计量项目(E-Metrics Project,2000―2003年),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成员馆关于电子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调查、统计,研发电子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统计标准和绩效评价指标。启动于2002年3月的网络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项目COUNTER(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目的在于设立在线电子资源统计标准,促进在线使用的统计记录和交换以一种稳定、协调一致的方式进行。2003-2004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及其馆际互借的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藏发展和馆际互借服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除此之外还有如美国著名地区性图书馆联盟OhioLink、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投资的JUBILEE项目(JISC User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Seeking),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OCLC)等都做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调查研究。

在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也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从技术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来构建适合中国目前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其中共包含12项绩效指标;有的学者从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人手,提出以信息资源共享率、信息输出、输入率和信息资源贡献率作为评价和改进资源共享工作的几个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的则按照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准确性、实用性、比较性原则提出联盟评价两级指标体系。有的学者以上海科技文献共享系统为例,提出了将文献资源的可知晓性、可获得性和获取便利性应作为文献资源共享评价指标,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然而在实践层面,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3.1有助于客观准确掌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状况,制定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通过评估可以获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及各环节运行的客观、准确的数据,通过系统本身在不同阶段绩效的纵向对比、现实绩效与目标水平的对比以及各项评估内容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整体、客观、科学地审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明确优势,发现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最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3.2有助于系统成员了解系统运行绩效,调动其参与共享活动的积极性

任何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员,都会十分关注其所参加的本机构所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是否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机构的信息资源,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为本馆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通过绩效评估,成员单位可以获得这些问题的科学、量化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3有助于国家和社会了解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状况,增加对系统建设的投入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投入。作为投入主体,国家和社会必然关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决定是继续增加投入,还是减少乃至停止投入。通过绩效评估,国家和社会可以更加清楚和准确地了解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

显著效益,从而增加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会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支撑理论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程,然而它也需要有理论的指导。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等都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4.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机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这一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指导意义在于,应该着眼于对系统整体功能,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效率、资源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要素的全面评价,而不能局限于单个要素或子系统的绩效评估。从目前的文献调查来看,芬兰的FinELib项目,就是对图书馆联盟绩效进行整体性评估较好的实例。

系统的联系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又一重要原则,它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各个部分的组成状况及相互联系就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系统的联系性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在设立指标体系之前,应该全面分析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内部和外界影响因素,以保证指标体系设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次,在指标体系设立时,应该具体分析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设立的层次性等;同时也表现在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综合应用各种评估方法。

4.2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年,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企业绩效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

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相关者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本身、参与建设的成员馆和用户。因此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就要从系统本身的运行情况、用户、成员馆三者角度出发。对于系统本身来说,主要的“利益要求”包括: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本与收益、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用户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用户所带来的服务的便利性,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成员馆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成员馆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资源采集和服务上便利。在绩效评估中应该围绕这些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来进行评估。

4.3成本一效益理论

成本一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系统经济分析方法,是实现决策管理的良好工具。在这里可以将成本一收益分析应用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从经济角度来评估资源共享系统。

绩效评估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益问题。经济学上的效益指的是投入和产出之比,比率越大,效益就越高。效益观念的本质就是用有限的投入带来尽可能大的产出。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共享系统同样存在成本效益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生产成本主要指系统建设投入的经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创造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即提供了哪些可供利用的资源与服务以及资源服务的使用情况。主要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文献保障率、信息资源的可获取性、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等。而间接效益是用户在使用信息资源和成员馆提供信息服务时所表现出的间接效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共建共享带来的开支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购置成本的减少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资源得到更多用户的有效使用,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等,促进了成员馆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质量的提高、成长与竞争力的加速等。根据以上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到绩效评估中是可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成本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4.4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与其他传统资源一样,同属于经济资源的范畴,具有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等经济学特征。

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能否合理配置各种有限的资源至关重要,配置得当,信息资源的效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配置不当,信息资源就会被限制和浪费,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因此,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利用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在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中,普遍应用“帕雷托最优”来衡量信息资源共享单位之间通过组织协调而实现的经济效益。经济学意义上的“帕雷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做如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生产的有效性,指不可能再找到另外一种生产方式增加一部分信息产品的产量而又不减少其他信息产品的产量,即信息生产的产出/投入最大化;各种产品比例的有效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交换的有效性,即市场中不存在交易障碍,产品的分配与交换是充分的。

“帕雷托最优”原理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只有各图书馆、文献服务机构大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才能保障资源共享,但是这样是不是能充分保证资源共享的效率呢?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信息资源的简单相加并非意味着信息资源总量的增加,资源的重复建设只能是增加了成本投入,却并没有增加共享效率。只有合理的文献资源协作采集方式以及资源建设结构,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优化的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要注重从资源建设方面来考察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关于产品的有效性,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主要体现在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否则都是无用功。在绩效评估中,也需要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关于交换的有效性,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供资源的可获得性、服务的便利性以及为用户提供的利用平台是否方便使用,是否易于用户接受等,在绩效评估中这方面也需要体现。

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虽然“帕雷托最优”是一个几乎无法满足的理想状态,但是信资源共建共享单位和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评估、反馈来不断改善,实现“帕雷托改进”,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率。

5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原则

5.1科学性原则

首先,科学性体现在评估方案与具体的评估方法要合理,能真实客观地反应评估对象的情况。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也应贯彻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指标的制定是对评估内容的一种抽象描述,要简练、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各个指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能模糊含蓄,要做出具体的、科学的规定。再次,统计指标的原始数据必须客观准确,具有可行性,所以数据采集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具备科学性。

5.2可行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最终是要应用到评估过程当中的,所以除了具备科学性外,还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来讲就是:首先,相关的部门都要求能快捷方便地使用,所以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在保证评估指标全面、客观的情况下,评估指标尽量简化,不能太繁琐,突出重点,各评估指标之间的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内容,相互之间逻辑关系要清楚;其次,评估指标所需要的数据要方便采集,易于量化。统计方法也要明确,易于操作。

5.3系统优化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要从整个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出发,兼顾共享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各因素。同时还要统筹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适应的关系,最终要统一到追求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最优化上。同时系统优化原则还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方面,从综合绩效评估出发,依据各系统的具体特点,系统优化指标体系。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也可以体现系统优化的原则,那就是综合考虑绩效评估的内容,比较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准确分析评估方法对评估内容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共享经济论文第3篇

关键词:共享经济;价值共创;协同生产

一、文献综述

(一)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社会学教授MarcusFel-son和JoeLSpaeth于1978年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提出的概念,主要的思想是,通过第三方提供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将闲置的资源,如住房、汽车等以出借或者出租的方式给使用者,优化资源配置,获得相应回报的经济模式。

(二)价值共创

价值共创思想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主要在服务经济学研究领域出现。1823年Storch在研究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时曾指出,服务过程需要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合作。Pra-haladRamaswarmy(2004)基于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从竞争理论视角,强调顾客的体验价值,提出价值共创理论。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两点:首先,顾客与企业共创价值的核心在于共同创造消费者体验;其次,价值共创根本的实现方式是参与者之间的互动。Vargo和Lusch(2004)把服务重新定义为:实体为了自身或其他实体的利益,通过行动、过程和行为表现等使用专业化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基于共享经济下的价值共创研究

PrahaladRamaswarmy(2000)将共享经济与服务创新中的“共创”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享经济是由供应方和需求方双方共同创造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共享经济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消费者参与到价值共创的过程中,从而享受更多的选择、更高的消费质量和更加低廉的价格。对于共享经济中服务或者商品的提供者来说,将闲置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获得额外收益。对于服务的中间平台,通过汇集多个买方和买方,从中获得交易费用,使得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交易成本降低,交易范围扩大。有学者认为共享单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范畴,不符合“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不是将共享经济获得的收入当作其收入主要来源”的特点。但从共享经济“用而不占”的角度理解,盛行的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共享理念催生的产物。

二、共享单车盛行的现实基础

(一)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即使在基础公共交通十分便利的城市,上班族也经常要花费5-30分钟走到最近的地铁站或者是公交站台,共享单车的出现,给早起上班的人节约了时间,在出行高峰期的时候,不会出现堵车的情况。

(二)市场需求巨大

全球移动数据研究机构猎豹全球智库2017年3月的《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增至2.27亿,预计2019年规模达到3.06亿,而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头部企业当时已经获得共享单车90%的市场份额。

(三)模式触动了小部分人“奶酪”

共享单车主要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与出租车、滴滴打车、公交车、地铁等城市其他交通工具形成了互补关系。当距离较远的时候,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和地铁;只有当距离较短,公交车不能到达、出租车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

(四)低碳、清洁的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与国家鼓励的“低碳出行”政策相契合。从国外的研究看,斯德哥尔数据的分析显示,共享交通节约了3%的里程并减少了5%的骑车使用量,因而有助于环境保护(Uber,2015)。

三、共享经济模式下价值共创维度的确定

K.R.Ranjan(2016)通过对以往研究价值共创文献的整合和梳理,重新定义了价值共创的概念和测度,总结出价值共创的两个基本概念维度,分别是“共同生产(Co-production)”和“使用中价值(Value-in-use)”。协同生产是指通过合作与对话整合多边资源到价值配置中;使用中价值是与个人动机、专业能力、行为过程、偏好有关,根据消费者的意思和主观评价产生使用中价值。

(一)协同生产

结合文中对于共享经济的重新定义,将共享经济背景下价值维度确定为协同生产和使用中价值两个维度;知识共享、公平、相互影响、体验、关系、个性化六个次维度。知识共享是指分享消费者的知识、想法、创造力和技能。知识共享维度可以用年龄、学历、性别、是否拥有骑车技能来衡量。公平维度是指企业愿意分享控制权,消费者也愿意参与策划活动。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自愿下载、注册、运行共享单车企业提供的智能服务终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骑行前、骑行中、骑行后都可以使用共享单车的服务终端向共享单车服务商反馈信息。公平维度用单车使用者是否自愿注册或退出使用共享单车来衡量,若使用者资源注册并在线登记使用共享单车,表明使用者愿意分享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使用者缴纳押金注册成功使用贡献单车,表明企业愿意分享控制权;企业如约退还全部押金,表明企业不再分享对共享单车的控制权。

(二)使用中价值

体验是指通过体验产品或者尝试服务产生共创价值。在共享单车的推行阶段,各大共享单车运营商推出免费骑行业务,或者低价格的月卡业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共享单车骑行的体验服务,由此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锁定目标客户。关系是指使用中的相互依赖需求建立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增加感知和自我动态价值交换的循环,而不是线性的交互。目前在共享单车与使用者的关系中仍然是单向、线性的。共享单车的服务商给予使用者奖励,比如免费骑行、邀请好友得免费骑行、分享或者骑行集卡得红包等奖励机制。个性化与实际的或者可感知的使用过程的唯一性相联系。单车使用者可以自己规划行车路线,不必像公交车和地铁有固定的运行线路,这条自行规划的路线是唯一的,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最优化选择。

共享经济论文第4篇

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随着社会形式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改变,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就应该注重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借助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其渗透到经济管理教学中,以此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强化提升,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以及对经济管理教学的积极意义

所谓校企合作模式,其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在某种基础上构建起相互合作的关系,发挥彼此的优势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不足,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才的培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开展形式,比如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实践基地的构建;学校帮助企业培训内部人员,而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企业向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等。这些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使其能够在理论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对于经济管理教学而言,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意义是比较显著的。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目前经济管理教学主要是以书本教材为主,而这些书本教材在编写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讲解的还是以前的旧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就可以将企业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产生的新成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如此可以让经济管理教学的内容更加具有先进性。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素养的提升。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中,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偏向理论,学生往往只是对经济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形成了掌握,但是却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根据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同时积累一些经验,这就可以推动其能力水平的强化。

二、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经济管理教学

从不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成果来看,实践基地是最为突出的成果。通过企业出资,校方提供技术支持,构建起一个实践基地。在这个实践基地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培养,也可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养,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互利。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的实现也可以通过构建实践基地的形式实现。即由学院和相关企业进行商讨,在合适的条件下构建一个经济管理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中,可以设置各种经济管理模型,编制各类经济管理的素材资料,甚至可以设置虚拟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实践。在经济管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托实践基地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带领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展开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于人员交互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

基于人员交互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其就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人员进行的一种交互学生模式,即学校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而企业人员到学校接受理论教学,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经济管理教学,重点就应该放在实践上。在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主要对学生进行企业规章制度的讲授,严格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中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的资深员工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实践方面的经验分享。比如对于会计学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邀请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分享,比如电算化操作经验,数据处理方面的经验等等。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可以邀请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分享。如此,通过这种企业专业人士分享传授实践经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中获得很多收获。此外,学院还可以和企业进行沟通,从企业的实践工作中拿出一点工作,将其交由实习学生负责进行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从实习上升到了真正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结合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接受到了实践经验,将其综合起来开展实践。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的整体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三)基于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

除了构建实践基地或是学生和企业人员互换进行教育之外,还可以在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展开校企合作,实现经济管理教学。共享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预示着未来共享经济将会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基于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可以建立共享资源的校企合作模式,展开经济管理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彼此共享,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给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经济管理教学。同时共享学校和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一些资源,比如数据资源、计算机资源等等,通过这些基础资源的共享,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教学平台,支撑经济管理的教学活动。不仅如此,还可以共享机会,将学校或企业中的一些就业机会进行共享,以此深化校企合作,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共享经济论文第5篇

[关键词]分享经济;理论;国际比较

一、中西分享经济的代表性理论

分享经济思想,顾名思义,是与利益独占思想相对立的,指各利益集团共享经济利益的一种经济思想。李炳炎与威茨曼是中西分享经济理论的代表性人物。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最有代表性的分享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L・威茨曼的理论。威茨曼在其1984年所著的《分享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分享经济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现存工资制度的不合理。在工资制经济中,利润全部被资本所有者拿走,工资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无关,而是与某些外在的因素(如货币或者生活费用指数)相联系的。当经济运行健康时,固定工资制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刺激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自动地把劳动力从边际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从而成为在各种不同的职业需要中合理配置劳动力的理想工具。然而,一旦经济状况不景气,随着社会总需求的萎缩,由于工资是固定的,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只能维持产品的既定价格并通过裁减员工来降低成本,从而保持劳动成本与劳动收益的平衡,而这种决策势必引发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失业,这反过来又加深了需求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恶化经济运行,导致滞胀。为此,“我们要选择一种具有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功能的报酬机制,即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如厂商的收入或利润)相联系。”因为分享经济旨在提高薪酬的可浮动程度,与传统的薪酬相比,利润分享制下的薪酬水平要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薪酬水平能随着经济周期的循环而波动,则就业规模的扰动幅度就会缩小,经济衰退期的失业水平就会下降。首先,在分享经济中,企业的劳动成本与企业的产品价格直接挂钩,任何价格变动都能自动地反馈给劳动成本,因此,分享经济总是有较少提高价格和较多降低价格的倾向,所以,分享经济具有内在的反通货膨胀的倾向。其次,在工资制条件下,工资报酬与企业的人数无关,劳动的平均成本始终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这样,企业就会因为雇佣一单位劳动所追加的劳动成本等于追加收入而不会扩大雇员人数。但在分享制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工人,其他工人的收入就会稍微下降一点。增加的工人使劳动的边际成本下降,而且一定低于劳动的平均成本。这样,企业追加一小时劳动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总是大于追加的成本。所以,当劳动力市场上能够找到可资利用的工人时,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因此,分享经济必然具有扩大就业和增加生产的偏好。

而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李炳炎教授在“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1981)和“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1982)两篇论文中,与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即作为新成本价格的生产资料成本价格、企业净收入概念,工资不进成本、用净收入分成制取代工资制。否定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工资范畴和利润范畴,突破了旧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价值构成新公式:w=c+(v+m)=c+n=新成本价格+净产值。1984年南京汽车工业公司7个企业依据李炳炎提出的新成本、净产值范畴制定并试行了“净产值分成制”方案。接下来,李炳炎在论文“关于建立以净产值为中心的企业核算新体系的设想”[4](1983)中进一步提出将净产值划分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三个部分,和“净产值分成制”的概念。用公式表示为:

W=c+n,n=n1+112+n30

式中,w表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表示社会主义成本,n表示净收入,nl表示国家收入,n2表示企业收入,n3表示个人收入。

在分配过程中,首先将国家收入的部分分离出来,即从旧价值构成中的剩余价值中,通过税收等方式,将国家收入的部分n。先行扣除。旧价值构成中的剩余价值m在扣除国家收入后余下的部分与旧价值构成中的可变成本v合并,构成可供企业层面分配的净收入。接下来,通过税收等方式先将国家收入扣除后,剩余净收入部分n2+n3,再在企业层面进行调整后净收入的分配。即从(n2+ng)中分别划出属于企业收入的n2部分和属于职工收入的n3部分。之后,李炳炎对1980年以来的探索作了总结,“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提出并界定了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自主联合劳动”、“需要价值”和“社本”,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理论总纲的社会主义价值构成论,明确了新价值的三部分划分及其次序;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成本范畴是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观点;完善了新生产价格和二次按劳分配论;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资金循环公式;应用新成本范畴和净产值范畴建立企业核算体系和新概念成本核算办法和成本控制法。总结了分享经济理论的实践形式,将“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作为典型形式。

(一)两种代表性理论的共同点

比较李炳炎的社会主义分享理论与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可以清楚看到,这两种在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内独立完成的理论创新,从主要思想到政策主张上具有许多共同之处:(1)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2)两者的研究出发点是一致的,它们都从微观的企业行为出发,在分配领域中探寻经济动力不足的原因。(3)两者都以改善现行的经济刺激结构,建立新的动力刺激机制、新的微观经济基础为目标。(4)两者都把现行的工资制度视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根源,认为它是一种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的制度。(5)它们提出的新方案是相同的,即建立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的利益矛盾,只不过所用的名称不同,一个称作“净收入分成制度”,另一个称作“利润分享制度”。(6)它们都对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影响经济活力的最重要因素。(7)它们都把制定新的有效的财税政策作为新制度运行的保证,都强调了政府在确定分享比率和推行新制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两种代表性理论之间的差异

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都是从微观的企业行为出发,从分配问题人手,希望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体制中的利益矛盾以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两者都存在共同点将人视为影响经济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高度重视企业中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但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差异。

1 两者的理论研究背景和目的不同。威茨曼的理论提出时,正值“滞胀”问题肆虐西方之时,他的理论从解决当代资本主义“滞胀”的经济顽症这一目标

出发,以寻找“滞胀”的原因为目的,侧重于分析了分享制度对解决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缓解作用。可以看出,推广分享经济制度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利润分享制度的发展上来看,利润分享计划的实施数量,与罢工事件的数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见下图),利润分享明显带着抑制工会运动,调节劳资纠纷的目的。

然而,李炳炎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背景。理论提出之初,目的在于破除僵化的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劳动者利益受到了损害,李炳炎的理论同时具备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李炳炎理论是把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的应然模式,试图说明企业净收入分成制是建立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的基本途径。它可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做大“蛋糕”,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分享。总体说来,李炳炎理论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有制形式,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 两者的理论来源不同。西方分享经济理论实践来源是利润分享思想。利润分享思想在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中就已经存在,威茨曼提出分享经济思想,是从日本的劳工制度得到启发的。日本劳工制度的特点,一是终生雇佣制,二是奖金制度,奖金与工资分开,与利润挂钩。从19世纪末起,利润分享制度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二战以后,西方各国政府纷纷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在理论渊源上,20世纪60年代,“民主的资本主义”者美国著名的公司和投资金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和建议作了论述。他的两部著作:《资本家宣言:如何通过借贷使800万工人变成资本家》和《两要素理论》,被公认为是关于利润分享思想的经典之作,对薪酬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些理论与实践背景下,威茨曼(Martin・L・Weitzman)从日本的劳工制度得到启发,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

我国分享经济观的理论渊源于《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商品成本范畴的一个直接论述。在这一段论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是“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成本价格”。这些分析表明,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由c和新价值两部分构成,新价值包括工人的工资和工人为自己占有的剩余价值。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的实践,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引发出的新的经济思维。安徽凤阳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配方案规定:生产所得的农产品除了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和扣除各项社会基金(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基金、后备基金、一般管理基金、公共福利基金等)外,剩下来的那部分产品直接归农户所有。如果由价值构成公式表示,则w-c-m=v,或w-c-n,-n2=n3。式中,w为总产品的价值,c为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价值,m为公共需要价值,v为个人需要价值,n,为国家需要价值,n2为集体需要价值,n3为个人需要价值。这一价值构成公式,是公有制分享经济观的理论核心。

农村联产承包制中的这一分配公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集体企业改革中被发展成为“除本分成制”的分配方法,它直接构成了公有制分享经济观的方法论基础。“除本分成制”的具体做法就是从企业每月的实现销售收入中,扣除职工工资以外的一切成本支出以后,剩余部分为企业的纯收入;将纯收入按上级核准的比例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企业分成额(应上缴的所得税和合作事业基金包括在内),另一部分分为职工工资总额。工资不包括在成本中,实行工分制浮动工资,职工收入随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劳动好坏而浮动。两者的共同逻辑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个人的”,这里已含有分成制经济思想,成为企业净收入分成制的思想来源。

3 两者的立论基础与作用原理不同。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分享制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挽救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从社会主义商品这种特殊的价值构成出发,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按劳分配以巩固壮大公有制,使劳动者致富,为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主张分享制度应通过可变的收入和稳定的就业(刚好与工资制相反)来发挥作用,通过降低单个工人收入,来保持厂商收益,从而打消厂商裁员的意愿,保持就业率。而中方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认为中国的充分就业不全是通过市场机制,劳动报酬制度难以对企业就业量起作用的特殊条件,它认为净收入分成制不能引致就业量的变化,而只能通过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调节个人劳动收入的变化来起作用。

4 两者内容的广泛程度不同。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只包含了改变工资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所有制和企业控制权的问题。威茨曼就曾经表示过,分享制关键不在于谁拥有所有权,而在于工人参与利润分享。他认为分享制是重新分配企业收益,而不是重新分配企业资产。

与此不同的是,李炳炎的理论中既包含产权理论,也包含与产权安排相对应的企业治理制度。

首先,在所有制和产权方面,李炳炎的理论主张建立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李炳炎认为,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就是劳动者因拥有公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与支配权、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以及劳动产品的支配权进而劳动者是作为主体来使用生产资料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公有制形式。它是一种多层次的公有制形式,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所有制,即社会主义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社会生产力的总和,属于整体自主联合劳动;第二个层次,是集体所有制,即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局部实现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者以“总体工人”的形式存在;第三个层次,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自主劳动者个人构成联合体的细胞。这种个人所有制就是马克思在当年要求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即实现劳动者个人对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个人所有权。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要其按照自主联合劳动三个要求改造原有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只有将传统的以工资制和利润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造成企业净收入分成机制才能使国家、集体、个人实现各自的所有权,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自主联合劳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李炳炎主张建立劳动主导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净收入分成制和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典型公司组织形式。这些新型的企业制度将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联系,从而调动了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一方面为增加净产值而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注意节约生产资料成本,节约物耗。这是因为,这些措施要求以取得销售收入作为前提,从而促使职工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挥积极性,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这是因为,这个办法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所得按既定比率随净收入变动而同向异步变动,在动态上正确处理了三者利益关系;同时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

制。

5 两者对待劳动者的态度不同。威茨曼的理论在处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时,对于劳动者的利益维护不够。威茨曼也承认,在经济繁荣时,固定工资制度也有其有力的一面,它自动地把劳动力从边际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可以刺激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从而成为在各种不同的职业需要中合理配置劳动力的理想工具,此时厂商自然选择工资制。然而在经济衰退时,根据威茨曼的理论,“滞胀”被归咎为工资的刚性,似乎经济的衰退是由工人的工资太高造成的。工人的人均收入与企业的产量、就业量以及收益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因此,在实践中,企业总工资额、总收益、总利润都会因为就业量增加而上升,而工人的人均收入则会下降。在是否选择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时,工人面临的选择,要么是冒丢掉工作的风险坚持固定工资制度,要么是实行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制度保住工作但减少收入,不论怎么选择都是对工人利益的侵害。

而李炳炎认为,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所主张的净收入分成制因为其依据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工人的报酬直接与自己的劳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会在现实的分配过程中造成工人收入与企业效益呈反方向变动的情况。而且,不论在经济繁荣或者经济不够景气的时候,李炳炎教授的理论都能够起到保护劳动者利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

6 两者对实现公平的作用是不同的。应该看到,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是为了继续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克服滞胀而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变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微观经济理论,虽然它在形式上构成雇员和资本家共同分享利润,但其实质仍然是按资分配,不可能真正实现公平的收入分享。这一点国内学者姚海明教授早已做过分析:“威茨曼始终把劳动的边际价值作为确定分享比例的依据,无论是完全分享还是混合分享,工人的收入只能相当于劳动的边际价值。如果增加工资,哪怕是增加一个美元,由于新工人的不断涌入,企业产量的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工人的工资也会降下来,直到恢复原来的工资水平;如果减少工人的工资,工人会离开公司,导致在业工人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迫使公司把工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否则公司将无法维持它所需要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制度仍然是围绕着萨伊的工资铁律展开的,他所提出的分享收入方案,只不过将原来直接按劳动的边际价值确定每个工人的工资额,改为按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来分发工资。工人没有多得到一分钱,资本家也没有少拿一个子。”

而李炳炎提出的公有制净收入分成制则不同,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和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就是企业劳动者集体决定做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的新价值的分配,因此,实现真正的收入分享是顺理成章的。净收入分成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条件下对新创造价值的分享,它可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做大“蛋糕”,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分享。

共享经济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知识共享 文化权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职能 知识管理

分类号 G250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ory Rising in the Library Circle

Kong Gongsheng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ory has been on the ris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library. There are four reasons as follows: 1. From the economic form, the efficienc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need be strengthened by librar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creative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 2. From the technical support,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advanced technology platform has to be built by library to deal with the marginalization of knowledge centre in diversified knowledge setup; 3. From the practice of sharing,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re still existing that restrain knowledge sharing; 4. From the social perspective, library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o promot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 Knowledge sharing. Cultural right.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Social func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作为知识管理领域的核心理念,“知识共享”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保罗・S・迈耶斯在《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1997年)著作中首次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的深入,图书馆知识共享问题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截止2014年6月,以“图书馆”和“知识共享”为题,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有效论文112篇。现有成果多集中在于图书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对象、知识共享中介、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等主题,而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兴起的原因、图书馆知识共享理论的价值观意蕴缺乏必要的探究。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热的根源做一些分析,希望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加强我们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理论的理性认知。

1 从经济形态上看,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图书馆迫切应对的问题

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财富的标志,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财富的标志,那么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标志则是知识。那些掌握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业界翘首。比如,比尔・盖茨创办的软件公司,仅依靠卖软件和磁盘其产值早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没有哪个时代的知识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改变世界,创造出如此众多的财富神话。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迈耶斯认为,能够使企业保持稳定竞争优势的知识,必须是独立于任何特定个体的知识,这些知识体现在组织系统、过程、产品、规则及企业文化中,如何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学习、交流和共享,在认定、管理、组织的环节中,实现企业知识生产、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实质与内核。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的凸显,使作为最大知识管理机构的图书馆面对这种知识变革的局势,必须就如何进行高效的知识管理及服务社会知识创新做出积极回应。藉此,知识共享问题开始进入图书馆学界研究视野。研究图书馆知识共享问题,目的在于“扩展图书馆知识共享的范围,提升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水平,提高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效率,改善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效果,推进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实现社会的知识普及、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一句话,使图书馆知识共享达到理想的境界”[1]。

2 从技术支撑看,图书馆为了避免知识中心边缘化的趋势,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可供知识共享的平台

信息技术革命之前,图书馆无疑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知识中心。人们要获取系统而大量的专业知识或业余知识,除了老师的教导和购买少量的图书外,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和资料,是学习和研究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化和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最大特征。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路径正由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向网络资讯和图书信息等方向发展。知识和纸质图书的关联越来越模糊,大量的电子图书、网络图书、手机报纸、手机小说等把不少读者或者说是消费者从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中吸引了过去。有些人基本放弃了对纸质图书和报刊的阅读,他们把大量的阅读都花在阅读网络上的东西,而用很少时间去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曾说,在中国网民数已达5.38亿、在线阅读率近30%的浪潮中,图书馆被边缘化的境地不可避免。据预测,到2020年,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量将会平分天下,这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些新媒介的大量涌现,诞生了许多新的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地位和生存,导致图书馆有日益边缘化、虚拟化的趋势,甚至有学者提出信息时代纸质图书资料消亡和图书馆消失的惊人话语。

每一次社会的变革或新技术的出现都会给社会科学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网络化、信息化在给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给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化、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完全可以为图书馆实现更大规模、更加便捷的知识共享提供技术支撑。以近十年新出现的网格技术为例。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认为,网格实际上是继传统互联网、Web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可以称之为第三代互联网应用。网格就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实现互联互通,彻底消除资源“孤岛”,使网络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处理平台,最充分地实现信息共享,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来自整个网络的个性化服务。

以网格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其特点是对具有海量的、多媒体的信息资源进行制作、组织、存储和的能力,可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终极信息服务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将分散于“不同地域、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海量存储”[2],为读者或用户提供远距离的即时服务、广泛服务,这种突破地域和内容条块分割的状况,在传统纸质图书时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二是打破了时空限制,能够提供不同于纸质型文献的电子信息,实现了文献资料的快速检索和传递及远程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区别的根本标志。这些根本的改变为图书馆实现更广泛的知识共享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证,也“为图书馆服务的真正社会化开启方便之门”[3]。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审视时代变化需求,明确自身功能定位,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创造一个即时、开放、便利、高效的知识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快、准、全的信息知识检索查询服务和个性化的终极信息服务,这是关涉图书馆生存之道的不二法门。

3 从共享实践看,制约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引发图书馆界对知识共享问题的持续关注

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的个性体征。图书馆为知识共享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这是历史赋予图书馆的一种基本诉求。人类正是借助知识的这种共享方式,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在思想和心理上的交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现代图书馆在知识共享的范围,由少数人享有的共享扩展至大多数人共享;知识共享的重点,由图书馆业务过程和结果的内部知识共享转移到以读者或用户为重点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目标,由纸质文献资料的提供发展为以创新的知识服务方式,促进用户的知识创新和社会知识创新。人类知识资源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就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内部升华四个互动过程促进知识在共享者之间不断地学习与交流[4],以发挥知识的效用,实现知识价值的过程。换言之,知识共享是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在相互碰撞,促进人类客观知识主观化的过程[5]。

无论显性知识共享或隐性知识共享,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离不开基础层、资源层和目标层三个层面。基础设施、制度安排、思想观念、组织机构等对图书馆日常运行和知识共享的实现起着支撑的作用。其中的基础设施和组织机构构成“硬体支撑”,而制度安排和思想观念则构成“软体支撑”,二者相互补充,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个系统整体的图书馆知识共享文化,对于图书馆各类知识的共享起着培育影响和支撑的作用。馆藏以及外延的网上虚拟馆藏的显性知识资源、内涵的各类隐性知识共同构成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资源层,这是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核心层。因为图书馆供用户利用的知识无非就是其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显性知识资源是知识共享的逻辑起点。“目标实现层”是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顶层,就是最大限度地让用户共享图书馆的所有知识资源。这三个层面以抽象的方式揭示了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基本图景,这三个层面基本境况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知识共享的水平。

当前,图书馆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也同样存在于其三个构成要素之中。从支撑层面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市场化、GDP至上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上历史欠账较多,造成图书馆硬件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难以吸引广大市民把图书馆看作获取知识的心仪场所。知识共享理论虽然在图书馆学界提出十多年了,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知识共享观念还比较淡漠,有些共享主体存在价值观偏差,不愿将个人知识与别人共享,有些知识共享主体能力不足,不能将隐性知识内容准确表述为显性知识为其他人共享动力不足,再加上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难以形成一个浓厚的知识共享文化的支撑系统。在知识资源层面,当前我国图书馆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分属高校、公共、党校、军事院校、社会科学院等各个系统,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不能跨馆借阅,所以,读者获取文献资源仍感不便。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在有些馆闲置着,不能发挥作用,而不少研究人员却苦于找不着、借不到资源,使供需严重脱节。信息资源分割管理,造成很多图书馆馆藏资源不够丰富,对于用户需求的基本保障不足,造成读者借阅率下降。在知识共享目标方面,有些图书馆服务意识不强,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问题上处置不当,也影响了知识共享的实施。如所购买的数据库系统的检索界面不友好,或检索表达式构造难度大,并且数据库存在最大访问量限制。另外,图书馆不恰当的存包收费、复印收费、办理借阅证收取押金与身份限制等,无意间也阻挡了许多读者的光临,影响了知识共享的效果。这些障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这些难题激发了图书馆学界的研究热情和执着情怀。

4 从社会职能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有上千年的历史,伴随着时代变迁其社会职能亦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早的图书馆几乎不具备知识共享的功能,只有保存、收藏的功能。在农业文明时代,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搜集、整理、收藏文化典籍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历法等资料,供执政的王公大臣等浏览、参考。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呈指数形式增长,各类图书馆纷纷建立,对知识共享的要求日渐凸显。图书馆逐渐成为“一种公共性社会机构,一种公共知识平台,一种公共知识管理中心”[6],一种知识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图书馆除了传统的收藏、保存职能之外,在知识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越发重要。有句名言如是所说,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多建一座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1975年国际图联将图书馆职能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三是传递科学情报,四是开发智力资源。有学者进一步认为现代图书馆有保存信息资源、开发智力资源、传递适用信息、开发信息产品、提供信息娱乐和开展网络导航等六大社会功能。社会教育是图书馆承担的最重要社会职能。正如《公共图书馆宣言》所指出,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7]。图书馆是一个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意识之中的社会装置,在知识的传递、移植、共享过程中,人们获得了教育的机会,保障了文化共享的权利。

世纪之交,我国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已成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责任。一般地说,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均等性特征。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满足人们知识共享的需要而提供的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8],其“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9],必须保障社会上任何机构、任何成员都能够平等地、不受限制地利用这个公共文化资源中心,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教育。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戈曼(M・Gomm)所说:“图书馆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的及思想的自由)的集中体现。一个标榜是真正自由的社会,如果没有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平等使用的图书馆,则是一种可笑的矛盾修饰法。”[10]

在公民文化权益方面,图书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机构,不仅要保障公民可以自由地在图书馆获得免费的知识服务,而且要保障公民不受身份、年龄、工作等因素限制,平等公平地获取知识信息,这是消除当今社会存在的“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的客观要求。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发表了一份 “政治声明”,宣称:“我们相信,公平获得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在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信息必然被视为人类平衡发展的一项基本资源,每个人都能够取得。我们关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产生的严重危险,使得基于性别、宗教、民族或种族歧视而造成的现有不利因素更为扩大。……我们同意,应该在图书馆、教育机构、公共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场所设立接入点,让公民可以廉价或免费进入因特网,并有足够能力向使用者提供协助。”[11]这是数字时代图书馆适合社会发展,满足公民文化需求应当具有的现代担当。

参考文献:

[ 1 ] 周九常,等.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M].北京:知识产权版社,2010:前言1.

[ 2 ] 郑红京.知识共享效益:基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评价[J],新世纪图书馆,2012(11):58-61.

[ 3 ] 高民.图书馆的服务性及其评估模式构想[J].图书馆杂志.2002(2):11-14.

[ 4 ] Nonaka I,Takeue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Japanese companies crem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York:Oxford Univemity Press.1995:56-61.

[ 5 ] 蒋永福.客观知识与图书馆:从客观知识角度理解的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44-49.

[ 6 ] 王知津,周九常.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4-8.

[ 7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EB/OL].[2014-04-30].http:///ssxlib/ClassOP.aspx?ID=1412.

[ 8 ] 沈小玲.论图书馆的经济学属性:公共物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80-82.

[ 9 ]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2014-04

-30].http:///ssxlib/ClassOP.aspx?ID=1412.

共享经济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共享发展;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实践路径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其中,共享发展是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也是其他四个发展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本文主要探讨共享发展的相关内容。

一、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

社会是无数个体组成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要实现共享发展,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探究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以及、邓小平、和对人本思想的理解,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本思想是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是社会发展的起点,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每个人的发展。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又提出,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共产主义,他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要得到自由发展。而提出的共享发展理论,要使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这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一致的,所以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

2、三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共享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民主革命时期把人民群众比作铜墙铁壁:“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依靠人民群众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继承了前人的人本思想,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提出了人民利益标准论,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此外,他特别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5]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他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思想,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

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一思想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历史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我们就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权益,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这三代领导人的人本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一个丰富和发展,也成为共享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共享发展的理论价值

共享发展的理念是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它和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及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具有一致性。共享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1、共享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要求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现状使我们必须采取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但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社会上的不公平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人民的幸福感也不断下降。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共享发展成为迫切要求。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共享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共享发展是贯穿十三五规划民生工作的一条主线,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条主线,而执政为民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使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哪一时期的奋斗和探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阶段发展到了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阶段,不断向共同富裕迈进。共享发展找到了发展的落脚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共享发展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统领地位,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开始。“小康”一词是一个贴近民生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当前,摆脱贫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共享发展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应。共享发展的措施之一就是精准扶贫,要求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从而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一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个人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把各个地区都纳入到了我们的发展范围中。五中全会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就业优先战略、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共享发展措施,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

共享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更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理念层面,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从而真正实现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笔者认为,实现共享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其次必须进一步夯实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再次必须守住民生底线突出民生重点,最后必须提高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

1、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讲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所以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建的原则。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各方面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建共享,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人人参与、各尽所能、人人享有的原则,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解决的重点,进一步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共建共享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共享发展必须进一步夯实共享的经济基础

共享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人民实现改革开放成果共享的前提。目前,由于我国共享的经济基础不够坚实,出现了人民群众共享成果总量不足和地区失衡的问题。所以,要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把蛋糕做大,为人民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了促进发展,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价值,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从而夯实共享的经济基础。

3、共享发展必须守住民生底线突出民生重点

守住民生的底线,是指守住就业的底线,用发展来促进就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守住民生的底线,是指守住贫困底线,因人因地精准扶贫,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守住民生的底线,是指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这个底线,实现养老、救助、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并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社会保障水平。目前,突出民生重点,就是要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看病质量,不断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总之,民生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事业,永远没有终点,每一历史阶段的新问题就是民生发展的重点。

4、共享发展必须提高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

要实现共享发展,提高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目前,受传统文化和民主观念的影响,人民群众普遍来说主体意识不够强。因此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人民群众明白,自己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一般情况下,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为社会做的贡献也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也高。所以,要提升广大人民的共享能力,必须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发展教育。

总之,共享发展是全体人民的不懈追求,是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归宿,而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需要全体人民不懈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9: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

[3]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1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23.

[6]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36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享经济论文第8篇

【关键词】共享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小康

一、绪论

(一)发展的含义。发展即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氏族、部落到国家,发展始终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必须寻找一种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所以,如何使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二)共享发展的概念界定。自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其发展观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我国当下的主题是共享发展,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发展的过程上,比如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而共享发展的核心则是发展的目的意义,或者说更多的强调发展的享受主体。共享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之上。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历届政府的重要决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随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学习和借鉴。

二、共享发展观现实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了解共享发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发展观,在哲学上,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内部矛盾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变化。人们思想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主体对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自觉反映,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然、社会的反应,用更符合实际的克服原来的观念,即发展观。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

(二)贫富差距的巨大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约合4437美元,有的省区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更好的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的红利,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基尼系数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13年0.473,虽然呈逐步回落趋势,但仍然超越0.4这一数值仍须引起高度重视。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这充分说明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应随着生产力的调整而调整。此时提出共享发展,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一剂良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享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提高到国家的战略高度。

三、共享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享发展的表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做过精辟的表述“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在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有矛盾。所有必须由统治阶级取得进而对利益再分配。”因此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全的关系,是所有国家所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不管发展观如何改变这个前提是不会改变的,社会经济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不可改变。

(二)思想中有关共享发展的探索。1、建国初期的与共享发展。建国初期,中华民族已经遭受了百年屈辱,积贫积弱是全民族心中的隐痛,因此,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成了党、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愿望。当时,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手工个体劳动的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况且,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企图把刚刚成立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领域对我国实施制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是党和国家还是从全局出发,制定了一些惠及大部分人民的政策,尤其是、一化三改等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发展了生产力,同时消灭了剥削阶级和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得到了无产阶级的拥护,同时工农阶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热情都空前高涨,尤其是1952年开始的,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仅资本家获得利益,同时无产者也获得了利益可以说这是一种共享发展的体现。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共享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速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超越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党和国家领导人希望人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和欧美国家同样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的估计不足,盲目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急于求成,其中以化运动和运动较为明显。虽然这些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的成果,但忽视了中国的国情,严重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享发展的雏形显现。1、先富带后富的共享发展思维。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一系列思想、政策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理念,社会经济发展逐渐驶上了快车道。邓小平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由于个人在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候,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的时候,这样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反应了一个人对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明确共享发展不是平均主义,虽然目的是所有人共同富裕,但是过程必须有先后顺序,不能操之过急。2、党的第三、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共享发展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丰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第四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有力的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延续和深化,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可持续发展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第一次把人本思想明确纳入发展的目标中,共享发展的雏形初步显现,它围绕为了人而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协调相互动的社会发展模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人民,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相一致。伴随着经济社会巨大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经济的负能量也随之显现。社会的矛盾也极为突出,人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相差巨大,区域发展也极不协调,资源消耗巨大。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型,是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人民的生活异化。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很好的带动后富的人,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时需要对生产关系作进一步调整,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有力的指导了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发展要求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四个统筹是最能体现共享发展的,统筹发展就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1、党的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即将完成。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即将到来,党的十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中央所提出的共享发展正是对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环顾当今世界,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引领时展。2、共享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从教训看,一些国家在发展中不注重共享,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失落感”甚至“被剥夺感”基础上,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对立,甚至社会被撕裂,国家内斗不断,民族纷争不止,内耗效应使这些国家的发展步履异常沉重。从经验看,随着对经济增长没能带来贫困人口减少这一现象的反思,国际上提出了“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包容性增长”等理念。这些理念及其实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的借鉴和超越。同志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张晶.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霍布斯鲍姆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12(01).

[2]本刊记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讨论――赵家祥教授访谈[J].高校理论战线,2011(07).

[3]靳辉明,洪光东.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

[4]王伟光.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

[5]庞卓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