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教改论文

高校教改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8:10

高校教改论文

高校教改论文第1篇

据某调查显示,人才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人际沟通、工作态度、创新意识、道德品质等六个方面。许多企业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的首位——强调对职业的操守和负责任的态度。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的关注远不如对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的关注。专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更看重知识更新的能力,而工作经验可以在企业工作中去积累。[1]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转换和适应新职业的能力成为生存法则。确立高职教育教学立足“素质本位”,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这就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强调专业素质教育,也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还是能应变、生存、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总理去江苏考察时特地到当地一所职业院校,与学生交流中讲到,现在就业形式比较严峻,高职学生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知识理论本位”模式、“专业能力本位”模式和“人格本位”模式。“专业能力本位论”以单一的专业技能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视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语言能力等为附属性的东西,甚至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无足轻重了。“人格本位”模式以人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格本位”模式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能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生存、发展,用向上的精神和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走向职业成功。[2]

三、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改革措施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高职教育同样承载着职业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还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精神。

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通过各种教育,增强学生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要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即非专业素质教育)。

1.重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大学生因成长环境比较优越,遇到问题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能力差、意志力脆弱、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学生多与社会的交流中锻炼自己,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2.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在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跨专业的能力,称为关键能力。行为导向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因此在行为导向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具有运用跨专业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创业教育。《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高职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人才市场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对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可使一些优秀的学生由谋业者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形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一体化的新体系,以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改革目标的高职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职业生存,更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的无限发展;不仅要传授学生生存的知识,更要传授学生发展的知识;不仅要给学生造就现时的职业平台,更要留下一个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接口。

参考文献

[1]张克新.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2]王秋梅.人格本位教育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高校教改论文第2篇

在我们把马克思人学了解为科学人学并用来建构新的教学范式之前,先精要勾画马克思人学所呈示的基本科学人学意涵特征,包括:

1.“科学人学”的哲学自省

马克思人学涌现了“科学人学”的历史、反思、批判、科学、实践等的自觉自省的精神实质和理性呼声,突出表达了一种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希望”和“暖流”(布洛赫语)。马克思一生热情地坚守着自中学时期信守不渝并为之奉献毕生的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一踏上哲学舞台就批判地做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宣言。从最初对“人”的理解的道德批判和伦理诉求的抽象性,最终跃升到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达至了对“人”的认识的空前境域,在苏格拉底古典人类学转向之后开辟了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现代先河,形成了从人的历史存在状况进行自觉反思和实践批判的科学视界。这种鲜明的历史性哲学自省特征,使马克思人学区别于一般实证的自然哲学和思辨的精神哲学。高校思政教学一旦建基在这种“科学人学”之上,就要把科学的理性逻辑和哲学的自省精神结合起来,对自身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和活动进行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保持科学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的统一。

2.“道德人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将哲学转向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后,除宣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还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在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发展命运的关注中,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终极价值诉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做出对人类解放价值目标的追求与承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马克思认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科学地阐释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状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马克思学说的实质而言,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科学人学和道德人学。高校思政教学必须从最终极的意义上来传递关于人的解放和幸福的信息,并且将思政教学本身作为一种塑造施教者和受教者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活动和历程。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内含着一种道德诉求和价值干预,它的讲授和传达必须关涉社会整体的道德审问和价值判断,这是马克思人学内在的禀质和性态,而绝不应该把它讲授成一种(门)实验性(实证性)的技术科学。

3.“历史人学”的实践路向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个文本中,马克思通过“实践”范畴实现了哲学的本体论逆转,伴随着这次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也确立了其实践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根本意义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实践人学’理论”。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实践基础性和现实性,鲜明地体现为:在本体论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基础。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对人的“斯芬克斯”之谜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他们要么诉诸一种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要么诉诸一种纯主体性的能动性,而不能从感性实践活动的维度去理解人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开辟了一条把握人的问题的历史道路,它以人的“劳动”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为钥匙开启了人之存在的实践本体之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言:“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的一种带有必然性和第一性的历史活动。这种主张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的见解,无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或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皆有所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科学人学-历史人学”的实践宣言。在这个层面上,高校思政教学应当被视作一种科学-历史的实践事业,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或理论传播工作。在高校思政教学和课堂上,基于马克思人学的“科学人学-历史人学”视域,我们(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够从事那种关于改变世界的实践,一如它对思想、意识问题的追问、塑造和导引,而不是一再使之成为一种边缘化、客体化、外在化的课程。从上述维度来看,马克思人学意蕴丰富的“科学人学”思维范式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转换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向。

二、现实归向:基于马克思人学视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1.突破“单一化”培育方略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和政治观念往往是通过教育来表达和培育的。教育目标的选择、确定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着教育全过程的开展,也是评价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传授的主导内容侧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理想、政治诉求、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等相关内容,其目标在于塑造出符合社会和国家特定需求的、合格的“社会人”、“政治人”、“道德人”。就是这种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单向输出思维衍生了某种隔阂,成为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遭遇学生疏远并呈现疲乏之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使得受教者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为他者之事(国家之事),于其个人而言并非必要和迫切之事,甚至无足轻重。迄今为止,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依据一定的准则和需要塑造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这本身无可厚非。当这一塑造及其目标不是基于个体认同感而涌发的期许,而是嵌入式地施加给个体的“学习任务”,施教者的外在化“应对”“转达”、受教者的“困倦”“逃避”成了一种惯性。这种过于强调社会性、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的单向化、单一化培育目标,忽视了受教者的个人需求、个体生存体验和个性化价值诉求,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徒添了误解和矛盾。马克思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本身不是抽象的、思辨的,而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它是一项非常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其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政治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升个人思想和思维能力,激发个人的对社会事业和国家事务自觉关注,使得受教者个体的诉求与社会整体的诉求达成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了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之特质,还应具有启发个体思想性或精神性的特性。例如,针对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个体道德的塑造和育成,有研究者言:“德育本质上也是人类的精神生产过程,是一种借助于精神生产资料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德育的对象是人及人的心灵,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触及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德育是铸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的德性的精神生产过程。它的产品是精神性的。”这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具有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外,不应是个人价值的“飞地”,除去其意识形态特质外,不应是个体精神性特质的“空场”。当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推进,突破单向化、单一化的目标培育方略势在必行。马克思人学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社会关系总体出发来了解和建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基本命题和价值目标。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和揭示了人存在的三种历史形式:“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形式。第三种状态的人———拥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人存在的新型历史样态,是马克思人学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应从根本上体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促进人的整体关系和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

2.范式转换

从“工具性”转向“工具”与“价值”双性契合基于前述,在哲学反思意义上,遗缺了人学基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往往内在地隐匿着见物不见人、重智识轻人事、抓条框废思想的倾向,这集中体现在两种相互嵌套的结构关系上:其一,教育机构和施教者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结果等工具性存在倒置为目的性存在;其二,受教者和施教者双重客体化对峙的现象日益凸显。这种倾向的特征呈示为外在性、灌输性、技术性、效用性等等,实质是一种工具性、功利性、机巧化教学范式。不仅破坏了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主体间性”的良性结构和关系,更掩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和价值批判的功能,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乃至推进此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成熟完善都构成障碍和侵害。那么,何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由“单性”向“双性”范式的转换?我们认为,应当尝试把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之一。马克思哲学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单纯从外在事物和既定事实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从社会关系、从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角度去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视域。马克思人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整体图景之上主要关注人的天职和使命、正当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科学人学”的思维范式。

3.几条假设和建议

首先,开拓新的理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传递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三大目标问题。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实践形式和实践结果。明确培养目标和价值诉求,是各阶段教育的关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否则,教育就失去了风向标。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诸多不力之处,与价值目标不明确和不全面有一定的关系。从此角度看,马克思人学应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树立全景价值目标提供科学理论导向。

其次,奠立新的哲学基石。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本身通常被当做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公共课程教学,似乎既不实用,亦无关宏旨;实则,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我国最普遍、最直接、最集中的思想传承和探索的活动和历程。在其起点导向设置上,应是双向互动式的,譬如它不仅传递从国家上层意识形态发出的声音,还应关注从现实的个体及其群体意识中产生的各种声音,并将其纳入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而不是对个体和群体思想现实视而不见或刻意回避。中国教育应当吸取近代历史上“千年只颂一本经,不闻时世异又新”的惨痛教训,必须深入现实,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导向、内容和形式。在其落脚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符合国家意识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是培养出用“知识”和“思想”两条腿走路的人。故而,马克思人学应为其奠立政治与人学融通、知识与思想合体的哲学基石。

高校教改论文第3篇

一、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可以从校园文化的表现、特征以及有效的学校管理中,总结出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管理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对校园整体和校园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社会所确定的目标。校园文化之所以会有导向功能,是因为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全体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追求与学校发展趋于一致,并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种趋同性心理特征。当学校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学校教学标准产生悖逆现象时,校园文化将发挥导向作用,使学校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学校发展的总目标保持一致以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有利于学校成员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比较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感受,这是校园文化凝聚和激励功能产生作用的基础。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借助校园文化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势样,团结和吸引学校的师生员工通过一致的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学校的真挚感情,在学校内建立起高度和谐、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的群体关系,并达成对真理和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在这种共识和追求中形成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校园精神风貌。[1]在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下,师生员工们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有自身价值,就会有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高效地完成工作,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三)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有利于降低教育管理成本

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指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人们行为具有重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它是学校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和学风,内化在学校肌体内,对校园人而言是一种非常强制的规范教育。“学风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氛围,一种育人的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2]使校内成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的硬性管理带来的学校成员的逆反心理,使学校成员朝着学校要求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教育管理成本也会提高其管理效果。

二、校园文化对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对教育改革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根源是校园文化的惯性问题,校园文化的惯性问题是指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很难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还会在组织发展中得到强化。

(一)校园文化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障碍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学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学校管理者为了适应外部的环境的变化,为了有效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不断的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创新。然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文化,非常容易形成一种思维与行动的惯性模式。当教育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动态变化时,学校内部长期形成的稳定性的组织文化可能成为学校改革创新的阻力。如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根深蒂固的校园文化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对教育体制转化的障碍

高教园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区,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以集约化的方式来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一种可行途径。同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结构调整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以便适应于外部坏境变化的需求。但是在校园合并和学校体制转型过程中,往往对文化因素考虑甚少,而学校未合并和学校体制未转化之前的惯性文化也将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兼容性差的学校组织文化将会对新的组织带来影响甚至危害。

(三)校园多元文化对学校管理的滞后性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学校组织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校园内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正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产生了校园的多元文化。不同年龄、民族、宗教、地域、性别的人,往往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组织文化对全体成员具有一种规范性、一致性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拟制了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学校人员流动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后,学校组织成员的多元化结构趋势更加明显,稳定的组织文化带来的惯性也将可能成为学校实现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障碍,造成内部冲突或管理失效,从而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如何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推进教育改革

(一)建立开放性氛围的校园文化,进而推进教育改革

开放性氛围的校园文化的特征是合作性,在开放性氛围校园文化中校长乐于倾听和听取教师的意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正是由于校长和教师两者之间的行为是开放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高,责任心强,在高度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时,可以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对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课程改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同样对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参考性的价值。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和行为导向功能,进而推进教育改革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导向功能,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学校针对课堂内外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制度文化的导引下,青年学生形成核心校园文化内容—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塑造自己的人格特征,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意识。从而在这种氛围下可以更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当学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为了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校园制度文化的约束力可以制约着教育组织向组织的目标方向进行改革,从而使组织在新的环境下实现育人目标。

(三)吸取惯性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推进教育改革

高校教改论文第4篇

尽管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创造了在办学规模等重大指标上的世界奇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人们从更为宽广的社会视野进行必要的回溯与探索。

(一)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特征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当时社会发展背景的鲜明烙印。而令人感慨的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完全呈递进式展开,而是以共生的形态同存于我国现时高校远程教育体系之内,形成一种“三教并行、各自发展”的中国特色。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我国现代函授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1914年商务印书馆成立的函授学社,新中国建立后发展迅猛,自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高等函授教育伊始,在经历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1980年9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后,我国绝大部分高等学校都举办函授教育,并延继至今。在这个阶段,“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其主要特征,这与我国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滞后状况相适应,但因计划经济色彩过于明显,虽在办学规模方面创造了世界奇迹,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是当前高校远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第二阶段是广播电视教育。1960年,以建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标帜,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教育的新时代。1978年根据邓小平关于“创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倡导与批示,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各自所在区域内建立了若干地级分校,以及诸多县级教学点,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在此阶段,“独立办学,服务多元”是其重要特征,不仅开展了各类学历、职业技术、岗位技能、社会证书等等继续教育,积极举办社会化的再就业培训,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还面向企事业单位、农村、部队、社会机构合作办学,并为高校网络教育和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第三阶段是现代网络教育。199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引导下,截至2012年,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已有68所,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超过1000万人。在此阶段中,“双向并进”是其显著特征。一方面,国家以普通高校为基点,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构建普通高校网院加校外学习中心(点)为重心的“网络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又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及幅射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举办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教育”。目前,普通高校、中央电大及公共服务体系共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点)9000多个,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二)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研究

当下,我国关于高校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正进入一个由引进与消化国外相关远程教育理论,向发散与构建新的高校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迈进的新阶段。第一,着力于丰富和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基础理论。许多学者正尝试着将百年来的国际远程教育发展思潮引入相关研究,努力将国际教育远程教育前沿理与中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实践密切相联,进而形成既具国际视野又重本土实践的理论构想,对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实践给出富有指导意义的策应。第二,积极为我国普通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寻求一种新视野和新路向。还有诸多学者针对我国普通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滞后与路径狭隘等等现实问题,提出了“重返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的理念,认为进入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管理实践、技术实践等等领域,进而揭示它们与社会、政府、学校、市场、机构、学员所应有的种种本质联系,将是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断然不可舍弃的天然路径。而上述这些理论研究趋势与获得的学术成果,将对现时与未来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思维元素与理性活力。当然,从现有文献的分析也可以看出,现时有关高校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也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可供开拓。一是研究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远程教育基本结构、运行机制、教育对象、教学模式等共性及基本规律进行解读与诠释方面,而对有关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个性特征、推进取向、行为方式的研究涉及甚少,有必要进一步拓展。二是研究的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相关高校远程教育研究还处在形而上学的状态,忽略了普通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对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对区域性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路径选择这个核心问题研究所表现出的整体性缄默,导致难以合理解读诸如如何通过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路径创新加快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重大现实问题。

(三)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上述理论与实践两个界面上看,我国高校代远程教育改革发展正呈现出一个“六大变体”基本态势,换言之,即在整体发展上表现出“理念变新、体系变革、结构变身、机制变化、技术变迁、资源变更”的综合趋势。这种趋势,既彰显出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目标,又概括出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存在问题,把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引入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总体框架;同时又提出了“拓宽发展视野,为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确立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又体现特殊要求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创新力、持续力、服务力”的改革思路,充分张扬了我国普通高校传统远程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社会学角度分析,我国普通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是一种以“学习对象开放、学习过程开放、学习资源开放”为基本形式,以“服务社会、社会学校、服务学员”为基本取向,以“传统成人学历教育与现代成人学历教育相契合”为基本格调的社会化教育创新活动。因此,对其内涵的界定要立足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上,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在引导和推动我国高校远程改革发展的理念、路向、环境、资源等等要素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除了要对目前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梳理外,还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更深入地把握国内外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资源投入、办学模式等重要因素的“变体”提出有效攻略和运行方案,尝试着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多元性、多层性、多维性的新型高校远程教育体系,寻找到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与路径。

二、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变革的快速推进,其原有的蕴涵、机制与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深层的问题与矛盾也不断浮显,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也促发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谨慎思考与质性分析。

(一)办学体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差异

自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迄今,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体系仍呈现为一种有限发展趋势。在经历数次拓展后,2012年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增加到了68所,初步构建了我国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然而,细分之下就可发现,这个体系存有两个硬伤。一是体系结构失衡。在我国现有1170余所高校中,只有68所重点高校获得教育部授权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的试点资格,其他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仍停滞在传统的函授教育或电视教育阶段上,尤其一些经济欠发达省区迄今尚未有一所高校获得现代远程教育改革试点资格。而实践表明,尽管68所高校和中央电大在全国设立了9000多个教学点,但教学站点布局失衡,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等教育发达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教学点建设风生水起;而西部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学站点建设却很薄弱,覆盖区域十分有限,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二是专业结构失衡。大多数高校远程教育专业设置的比例不均衡,基本上集中在计算机类、经济类和法学类等专业领域,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种状况不仅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造成人为的人才培养结构失调,甚至造成一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既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高校依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合理培养人才,更难以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网络学习需求。深而析之,这种差异产生的源头应是高校远程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差异。推进教育公平是当代社会发展大趋势,而目前我国高校远程教育体系显然是一种另类的教育不公平。一是对不同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不公平。把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使命与责任长期固定在少数高校,而大多数高校却被搁置,不仅极大挫伤了广大高校发展远程教育的热情,更易产生不同类型高校发展竞争的不公平。二是对广大考生的不公平。针对同一人群的学历教育,由于政策不同,有的高校就必须考试入学,而有的高校则免试入学,所引发的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有悖于我国推进与构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

(二)办学机制与高校教育创新相脱节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办学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只有经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年检合格的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包括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只能在试点高校的统一组织下配合开展招生工作,不允许自行开展招生及录取工作,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机构招生。乍看起来,这种由政府职能部门统筹的办学机制似乎运行有序,管理规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极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导致办学特色虚化。由于绝大多数试点高校的远程教育主要由校外学习中心来行使相关职能,而几乎所有校外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只是招生和学生教务管理,导学功能很弱甚至不具备导学能力,教学工作保障难以得到落实,教学和导学工作只能完全由主办校承担,学习支持模式趋向单一化,极大消解了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二是导致办学品牌弱化。虽然参与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都具有良好的社会品牌,但各校在省市设立的学习中心或办学点则良莠不齐,功利意识严重,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以试点高校名义违规招生,仍有一些办学点或与之有关的培训机构或个人,利用甚至冒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名义,通过网络等媒体进行“不用考试”、“一年取证”、“考试有答案”、“论文保通过”、“拿证零障碍”、“包毕业”、“包过”等虚假招生宣传,严重毁坏了试点高校远程教育的社会声誉。可以说,高校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创新相脱节是上述种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因果。高校教育创新的核心是办学特色与办学品牌,远程教育无疑是高校拓宽办学特色和树立社会品牌的重要方面。而一些高校的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在学校教育创新框架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仍受着传统惯性的制约,只是单纯的作为学校服务社会和市场的窗口,甚至有意无意间把自己作为一种创收或谋利的工具。这也就佐证了,如果脱离了发展的时代主流,任何办学机制都将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三)办学行为与文化建设要求相剥离

无须讳言,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办学行为还有诸多缺失。一是办学形式单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远程教育主要是提供社会化的高等学历教育服务,包括研究生课程进修、专科起点攻读本科、高中起点攻读本科和普通专科,而社会经济发展亟需的非学历培训则涉及甚少。二是所收学费高昂。现在通过高校远程教育攻读学位,学费至少需要1万元左右,尚有管理费、书本费、选课注册费等多项收费需要交纳,此外,学生个人还要承担大部分的上网费用,明显高于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其他成人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对于广大学生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而言,要想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接受名校高质量教育之梦,高额的学费成了主要障碍。三是竞争趋于激烈。目前我国高校远程教育领域正处在一个“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由于没有招生指标限制,为了招徕更多生源,“67+1”(高校网络学院)和“44+1”(电大系统)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不仅日趋激烈,甚至有演变为学校品牌恶性竞争的嫌疑。四是教学行为返祖。高校远程教育虽强调教学的网络化和远程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高校网络学院正在搞变相的全日制教育,变相的双轨制,消解了应有的办学特色。显然,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也许上述问题的产生有着历史的遗存或现实的因素,但办学行为与文化建设,尤其是与制度文化建设相差异当是根本原因之一。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高校远程教育建法立制明显是其中重要内容。而就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而言,从根本上讲,目前还没有能真正形成一个利于远程教育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无论是在办学定位、办学体系、办学机制,还是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办学形式等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对高校远程教育的“漠视”现象,还没有形成一个经国家法律制度确认的正式制度层面,只是凭借着惯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以至高校远程教育依法办学、以法办学的法制依据缺失,办学行为的鱼龙混杂与短见薄识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策应思路

当下,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正呈现出社会化、专业化、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变迁趋势,要求人们在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理性分析和政策导读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应思路。

(一)以“大同一”应答高校远程教育体系转型

就社会学而言,“多元学习理念同一、多层学习目标同一、多类学习内容同一、多维学习类型同一、多样学习资源同一、多种学习手段同一”是高校远程教育体系转型的基本架构。当然,这种“大同一”并不是局限在“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并允许批准开办远程教育的高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自主制定计划、自主招生、自主出题进行入学考试,颁发何种毕业文凭也由高校自主决定,所有开办的专业均能授予学位。这些文凭和学位国家均正式承认”的范围之内,而是诉求在全国高校范畴内进行远程教育体系的重组与布局,实现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的“大同一”。推进“大同一”的路径有二。一是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自2007年我国高校停止招收脱产学生和停止自考助学活动以来,在普通高校领域内以函授教育为主体的传统远程教育,已逐渐演变为以课堂面授为主的业余教育,它与远程教育的区别仅表现为面授和自主学习份量的差异上,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成人高考录取成绩呈不断下滑趋势,明显呈现出宽进的特点,已失去了入学门槛意义。因此,国家可以根据这一趋势,在政策上重新启动高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67+1”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高校的范围与层次,更加合理、更为平衡的对高校远程教育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二是促进高校的自我整合。近年来,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推进,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项目不断出台,一些试点高校对校内远程教育结构进行了重组,原有的远程教育在组织机构上有了新变化,出现了“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或“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学院”等等新机构。显然,这种少数试点高校的整合行为是对未来高校远程教育趋势的准确把握,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国高校探索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向。

(二)以“大网络”应对高校远程教育机制转体

从现代科技入眼,“大网络”是高校远程教育机制转体的基础所在。在以往的实践中,高校远程教育缺乏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在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师生交互和评估考试方面软肋颇多。而“大网络”正是针对这些状况,突出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凸显了高校远程教育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它根据高校远程教育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社会阶层、年龄层次、知识层次、学习层次的种种差异,一是重视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熟练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能力,自我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自我新知识体系重构的能力等。二是注重网络教育技术的不断提升。着重在软、硬件技术的拓新上下气力。在硬件技术上,与国家电信部门联系,有效提高网络带宽与网速。在软件技术上,采取引入、合作、创新的模式,培育校本化的远程教育软件产业,以此不断完善高校远程教育教学服务各个环节,进而建立起长效的远程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强调了不断完善高校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实践价值。它包括了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推动高校远程教育的社会化。诉求政府出台新的相关法规与制度,对高校远程教育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尤其是在学习年限、接受面授时间、学校资助网络教育学生的比例等方面有所新意,以达到扩大学生接受网络教育机会和推进高校远程教育质量提升的目的。二是建立社会化的高校远程教育联盟。倡导和扶持有关高校与其他机构合作,采用“高校与社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机构”等等联盟形式,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高校远程教育社会同盟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高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互动,网络教育教学软件开发交流,达到促进高校远程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之目的。三是建立高校远程教育的评估体系。除了在国家层面外,还要求在各省区由政府牵头建立区域性高校远程教育评估委员会,对本区域内高校远程教育使用的所有教育教学软件进行研究与评估,并负责择优推广。主要目的是提升高校远程教育的社会信誉与社会品牌。

(三)以“大资源”应顺高校远程教育技术转换

高校教改论文第5篇

1、理论基础及优势如何培养与国际并轨的国际化人才呢?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指出的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且具备了国内国际化教育相关政策上的保障。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首先引导了国际化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国际化教育项目的推进,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实现课程和人才与国际的并轨。成功的案例有昆山杜克大学,该大学通过高水平课程体系和跨学科教育模式,实现了高质量、国际化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中非常必要的一个方面是发展大学生的科学思辩能力(批判性思维),这一点有着积极的战略意义。科学思辨能力是创新的前提。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科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人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会影响其工作与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从而影响工作、学习效率,而且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其持续性的进步。为此,如果要培养具备竞争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保持国家经济的持续性、高效性发展,那么绝对不能忽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4]都将国际化人才“能力”培养与“创新”提升到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高度。不过在实际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具体能力归根结底要建立在大脑的科学思辨能力之上。当今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日新月异,并快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加快科学信息国际范围内交流的同时,也加大了科技信息在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差距。发展国际化人才的科学性批判思维能力对其生存能力及个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一个民族在国际世界的立足以及生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两位时任总统布什和克林顿均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国际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结果,并对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际化人才是高科技信息与技能的掌握者与驾驭者,国家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批国际化的人才,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的素质便是科学思辨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们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能够用所学的知识选择性地接受、理解并对各种现象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各自专业领域知识的实践驾驭能力,以及国际视野,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国际竞争实力。

2、国际化人才科学思辨能力缺席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际化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国际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的多文化适应能力,以及掌握跨学科综合知识信息、科研成果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精通本专业基础上,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发展较强的自学能力、思辨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各相关域内的创新能力。《纲要》特别提出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挑战性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挑战性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科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极受重视,思辨能力的突出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相比较而言,我国对人才科学思辨能力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足。它正是我国高校各专业领域内人才培养的软肋,即不管学生在写文章还是课堂上普通发言,不管是听讲座还是听课,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类似任务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适应的症状,即不知所措,焦虑不安[5]。其原因在于科学思辨能力的缺乏导致思维、论辩以及写作水平均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国际化数据,没有国际认知高度,缺乏国际竞争力。科学思辨能力不足对毕业后的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诸如缺乏科学思辨能力,没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有提出挑战性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长期的缺乏,最终会导致自信心、创新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退化,长期以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地位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黄源深将其命名为“思辨的缺席”。如果要克服思辨缺席症,就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加强科学思辨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锻炼与强化训练。

3、解决方案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P·A·Facione领衔的特尔斐项目组,经过两年的研究于1990年了《特尔斐报告》,并给科学思辨能力给出了权威性的定义,包括:它是目的性极强的自我调节及判断;它是非常重要的探究工具;它既是教育的解放,同时又是重要的资源。思辨能力与完善思维不同,它是一种自我矫正的人类现象。具有科学思辨能力的人不仅在处理个人问题上、在处理全局性问题上均能够纵观全局,科学客观、民主理性地分析问题,在关注国内时局的同时,也能够放眼国际相关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孙有中曾指出,我国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就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山西高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符合山西地方经济、教育、文化发展需要,并可以与国际并轨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战略规划中尤其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纳入教学大纲中,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全面素质等。

二、课程设置改革

1、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在大学各专业课程设置中,把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核心培养目标,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中,适当扩大其他课程比例,即除语言文学以及专业课程外的文、史、哲、社科的内容,设立跨专业辅修或双学位机制,利用校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平台,如社会语言学概论、西方文论选读、文化研究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开设学分课,或系列讲座,专题介绍思辨能力的有关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思辨能力的学习意识,促成课程改革。这些举措总体上有利于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政策上、大纲性的保障。

2.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推行课程设置改革的同时,把思辨能力训练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纳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整体规划不同年级、课程、课型在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任务。教师则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设计相应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针对性地训练思辨技能,做到多角度、分层次地展开思辨能力的系统训练。其次,建议授课教师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即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提问与相互辩驳等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挑战性问题辩证思维,避免过多传统单向填鸭式知识传授方法。此外,建议多采用讨论形式,分配学生课前阅读任务,课堂展示,并引导其他学生积极提问,进行开放式讨论。最后,不管什么课,何种授课形式,在检验课程效果时,将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之一,督促教学方法的改革。

3.规范课程测试。教授什么知识,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如何教,课程测试便成了重要的方向标,决定了教与学的态度和方法。只有将课程测试重点放在思辨能力及综合知识的考查上,规范测试程序与方式,才会加强对思辨能力训练和提高的重视程度,为此特作如下建议。一是专业课程采用自学、调查等研究性方法授课、考查。二是制定科学评估体制,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或个人展示、开展调研项目、记录学习日记等方法授课与考查,激发大学生综合创造力。三是改革传统选择类考试题型,增加个性化语言、思想和设计输出的考查。文科课程测试中,还要将归纳总结、分析或评价的写作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4.教师自身发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过程中,重点放在构成思辨能力核心的思维品质和认知技能的培养上,发展并加强自身思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思辨能力培养的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相应的情感素质,创造有利于思辨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并形成一套客观测评自身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健全体制。此外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跟踪观察、教材研究、教法研究等方式,通过量化和归纳的研究范式统计各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目标群体思辨能力缺席的相关原因,提供如何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展和渗透思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山西地方专业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培养的要求,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山西地方与中央、国内与国际的国际化统一。

高校教改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市场经济的需求在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开放性和多样化的同时,也给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本文试从传统市场营销课程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改革。

一、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与实践课课程安排不合理。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其中,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专业理论,实践课则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两类课程相辅相成。当前,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仍沿用学科体现加实践环节的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毕业生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

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知识更新慢,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缺少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企业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以求每一个岗位都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效益。因此,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需要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

(三)教学方式与学生特性不符。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存在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不仅崇尚自我,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讲话能力要求更高。而且学习兴趣发生变化。由于掌握了获取知识的工具———互联网,因而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概念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层面,这必然形成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

1.职业教育。刚进入大学校门,许多学生并未形成职业概念,他们不知道营销工作的内容,将营销与推销、直销或传销等同起来,因此,应首先进行职业介绍,将学生从一名素质教育的学生转变为一个职业人。

2.教学内容与考证相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需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助理营销师证,因而应实现教学内容和考证内容的结合。

3.理论部分实践化。由于目前教材版本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打破教材的束缚,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而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将教材的主要内容提取出来结合营销工作实际来设计教学内容。可考虑引入行动导向理论,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将理论课程实践化、项目化。例如,还可利用沙盘、营销软件等形式进行实践,融教室、实训室于一体,把教学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竞赛。

4.实践部分真实化。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工作岗位压力与挑战,是软件情景模拟难以做到的,因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亲身经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采用“合作双赢”的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让学生到学校食堂、超市等地方实践。三是在学校内设置创业园,由学生创办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应创造一种以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为目的的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该环境中顶岗实践,检验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法。

由无效学习变成有效学习,学习过程不再是听讲过程,而是行动过程,老师给出任务,学生运用知识自己解决。应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明确任务、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完整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决策是如何影响结果的”,进而掌握核心技能。具体方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真实的产品结合教材主要理论知识进行营销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顾客、竞争者,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营销战略,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开发产品,制定价格,进行促销活动。学生和老师边学边做,亦工亦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回到课堂上来讲,通过提问、辩论、答疑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法。

原来的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等)占3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70%。但是这种考核方法过于侧重书本知识,使得有些同学平时不认真听课,小组作业积极性不高,也难以检测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技能。在正确把握知识及其评价的基础上,可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在考试方式方面,由原来单纯的闭卷考试为主,转变为开卷、闭卷、课程论文、阶段性小结、平时作业等考试方式相结合,把大量考核放在平时。具体如下:一是平时作业。指导教师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尽量布置思考型的作业,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体现基本理论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教材理论问题的理解。指导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批阅和评定成绩。二是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操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过程。本课程将安排至少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和提交的调查报告进行成绩评定。三是专题讨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者网上讨论。讨论题目自拟,也可参考上述选题。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参加、发言、发言提纲、总结他人观点、参加讨论的体会等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评定成绩。四是小组学习。若干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协作学习活动。小组学习要有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参加者、学习效果、存在问题等记录。例如,在讲到“竞争者分析与竞争策略”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研究的真实产品,找出产品的竞争者,并对竞争者进行分析,制定本企业的竞争策略,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这种考核方式主要的指标是: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合作精神等。考核成绩的评定过程:首先学生自己根据以上指标评价自己在本次行动过程中的表现,给出成绩等级;再由学生互评,每组组长给出成绩等级,分为优(A)、良(B)、中(C)、及格(D)、不及格(E)五等;最后由老师评价并给出最后成绩。将本学期每一次项目考核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该学生本学期本课程的小组学习最终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尽量不出死记硬背式的题目,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或调研报告等实际分析型的题目,从现实出发,联系社会实际问题,鼓励同学们走出去,自己动手、动腿、动脑,不抄袭,自己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命题方式方面,改变过去由任课教师单独命题的做法,实行系室同课教师共同命题并最终过渡到试题库。

三、改革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可收到以下成效:首先,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改革后,教师的作用十分独特,他不再是讲解者,不再提供任何现成的方案,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主持人、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评论员、业务顾问等。师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讨论、共同操作,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使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积极地参与和表现自我,积极地完成每项任务,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营销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上网、书刊或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知识,了解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了统观全局的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信息处理等),从行动过程中体会实践的乐趣,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后,可以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由教室走向社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使得传统的传道解惑已经不可行,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角度看问题,才会使学生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成功。超级秘书网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上课时间与地点的安排问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决定了上课时间与地点的安排要灵活、开放。上课时间不能硬性规定为两个小时,上课地点也不能仅限于教室。就市场营销课程来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安排还有待改进,现在的安排是一个学期前十几周进行理论学习,后几周安排各课程的实训,最后一周考试,理论学习每周4节,分为2天,学生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很满,课余时间还有一系列文体活动要参加,难以抽出时间走访市场、写报告,很多工作只能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二是学生安全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而市场营销工作和市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经常要去市场上做调查、访问等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

总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融合的模式通过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使学生在不同形式下反复实践营销技能,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周炳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教改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学体育的基础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思想。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素质教育,忽视体育文化的教育,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竞技体育技术教学,这一切严重地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的一面,如何使学校体育教育顺应社会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化改革,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育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因素

1.传统旧观念的影响

在“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的观念影响下,中国学校教育中体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受到重视。从“秀才挟弓矢出,父兄以不才视之”、“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话语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何等偏差,而如能静下来,读“圣贤书”,则被认为“当刮目相看”。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观念思想正在慢慢地改变,但仍具有强大的延续性。

2.原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的影响

传统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竞技性项目在各级学校的教材中重复出现。以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为例,起跑及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技术从小学到大学再三学习,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造成高校体育教学没有起到延续和发展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引起某种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其发展态势改变着高校体育的面貌,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却出现了在教学内容上盲目效颦、不求实效,不求特色,相互攀比,简单模仿等现象,这些都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且长久以来竞技体育成分在学校体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兴趣等的培养。

3.单一、滞后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教育思想的出现,高校体育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已经到来。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模式单一现象严重,总体滞后于体育思想的发展,弊端日益突显。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活动原本是件快乐有趣的师生活动。然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自执行全国统编教学大纲以来,以“三基”为教学目标,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形成了体育课程教学“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小结评价”的机械性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练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淡漠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枯燥、沉闷,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长期运动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讨厌这种缺少主体乐趣、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活动。其次,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都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再次,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束缚着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人条框之中,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容易让人觉得体育课毫无科学知识,任何人都可以“以葫芦画瓢”教好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人们对体育工作者的评价,进而潜在地影响着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

4.体育课成绩考核制度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体育课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且多采用班级授课制,只有少量的学校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采用了“俱乐部”形式的授课方法。他们在同一教材,同一老师教导下其学习结果必然有很大差异。在成绩评价方面我们却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及运动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理解及运用能力这些因素,以统一的标准实行“一刀切”方式,在一定的范围里存在着科学量化的不足。

5.高校扩招的的负面影响

高校的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明显的负面作用,首当其冲的三大问题是:第一,扩招使得本来就不足的活动场地更为捉襟见肘,而这个问题在学校整体面积暂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之内予以解决;第二,体育经费投人到体育器材上的力度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需求;第三,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高校体育教师、体育管理人员与递增的学生之间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转变传统观念

学校体育改革是创新过程,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只有革除那些影响和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念,才能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人人都把健康与体育联系在一起,强化健康意识,体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核心的目标,从而使全社会树立健康体育意识,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和方法使他们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把体育作为娱乐健身手段而坚持终生,促进整个社会新体育观的形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意识环境。

2.教学内容应增加健康教育和健身娱乐体育。要与学生兴趣和实践需要相结合,更新扩展理论教学内容注重教法的创新

(1)教学内容改革。原有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并事先为体育教师预定了模式,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娱乐性,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而现在高校体育之所以不受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乏娱乐性,因而它不能构成现代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学内容应选择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有利于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从个性出发,强调健身性和娱乐性、修身性,淡化竞技性;要根据有限的教学时数,改进教法,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应体现大学生的兴趣特点,符合学生的需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项目设置要与实践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为适应终生体育的要求,理论教学必须更新其内容,加强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运动生理负荷与健身效益、健身与营养、常见运动损伤与简单处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突出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体育知识教育;应注意把时尚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素材。

(2)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了适宜的教学项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结果,这里还存在着教法手段运用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强调师道尊严的,教师的权威不可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板着面孔的,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或者是十分不快的,何谈快乐?我们要改变“教师讲一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做”这一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要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体质状况以及场地器材的制约,帮助学生系统地、有层次地制定锻炼计划,实施体育课的教与学。高校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自我意识和合作性的群体,在技术巩固过程中可尝试一下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及培养其合作精神.还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比赛的魅力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上竞技项目的体育课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革新,应通过有趣味的组织形式使竞技体育更具娱乐性,即软化竞技性,如在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降低难度(如排球降网,篮球降低篮框高度,铅球推实心球,跳高横杆采取皮筋等方法,降低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难度)以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这些竞技项目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上体育课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体育的兴趣,把体育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进行练习。

(3)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确立以终生体育为指导的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主。研究体育教学模式,实质是对教学进程的整体性合理程度的探讨,可以基本反映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然而调查结果表明,面对如此复杂的体育教学体系,且又要体现体育的多目标、多功能特征,仅采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都是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实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就得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依据本校特点与实际情况,构建一种多维、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彼此影响的互动过程。

(4)改革体育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在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考试是最直接、省时和有效的一种手段。考试成绩是学生体育方面受教育的水平和程度的反映,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及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考试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其考核评价时应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为中心,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形式、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应注重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注重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变化,采用绝对评价指标与弹性评价指标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所谓绝对评价指标就是按照考试内容的要求、标准所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成绩评定的指标。弹性指标则是指以考试内容要求、标准为基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接受体育教育的起点等,进行成绩增长幅度、健康指标增长幅度的评价。采取“分段式”评价方式,根据学生某一阶段的进步程度予以评分。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潜能,使学生满怀信心和充满希望地进行体育学习。:

高校教改论文第8篇

关键词:教学组织管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性财经类高等学校面临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多年来在经济管理类人材培养中作出了许多探索,也发现了地方财经院校的人材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以实验教学为抓手,以强化素质和能力为内容,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贵州财经学院多年来坚持统一规划建设学校级的实验教学中心,在此基础上,2006年获省级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获部级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授牌,2008年,获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以《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申报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得全国二等奖,并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完善和建设为契机,结合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并为此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

一、统筹规划实验教学资源

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有限,体现在资金不足,人材短缺,各种硬软件资源不足,难以向综合或理工科院校那样按专业院系配置实验教学资源。

1.1集中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学校采取集中力量,共建共享的思路,集中建设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以及社会各界和企业的支持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建了11400平方米“实验教学楼”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会计、ERP实战等22个实验室。通过引进、购置与研发相结合的方式,配置了金蝶K3ERP、税务、社保证券投资等实验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近28套建立了教学资源中D(http://2l0.40.86250/)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网站(http://swgzife.edu.cn/),采取协同开发、资源共享等办法,构建数据资源平台。供实验课和学生自主实验使用,实行教学资源共享,为实验教学的开放运行创造条件。同时按照实验教学层次模块对实验室进行布局,模拟业务的实际流程进行设计,建成了网络化、开放式仿真模拟实战教学平台。对不同的学生,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与帮助。

1.2加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学校组织实验教学教研室等相关机构的人员,全面系统的搞清了我校现有实验教学软件的所有功能,并提供相应的建议项目目录清单,供各专业教研室进一步设计、更新和完善实验项目时使用。组织相关分院、机构和人员,分步完成实验教学所需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和创新性实验平台的建设。同时有针对性地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联合,共同研究开发适用于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的实验教学软件,提供社会服务。

各分院组织教师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项目,安排实验教学教研室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对口进行开发;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各种项目组,负责各类数据库的开发建设;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积极的措施,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采取协同开发、资源共享等办法,构建数据资源平台。

1.3积极研发实验教学软件

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软件研发工作,研究和开发我校实验教学所特需的部分教学软件,与企业合作,在DADP开发平台上研发的实验教学软件,目前已开发出l0项左右的实验教学软件,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二、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1探索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和实验中心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由校长直接统领、分管教学和实验中心的副校长共同负责、教务处负责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各分院负责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各专业教研室和课程教研室负责并承担实验项目的设计与选择、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编写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实验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各教学分院(部)建立起有分管领导主持的实验教学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工作的组织和运行管理,领导各教研室开展实验项目的设计与选择、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落实专业教9币承担相关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要求等。

2.2构建高效的实验教学队伍

成立实验教学教研室,由学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和各分院推荐的实验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直属经济管理实验中心领导,承担或指导学校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完善,帮助其他教师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转换。对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验教学的指导,开发实验教学软件。实验教学教研室是我校实验教学工作的一个推进机构,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该教研室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运行机制进行指导,发挥了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3健全实验教学规章制度

学校完善了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实验教学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逐步完善各实验环节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监控机制,创建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指导和质量评价,各教学分院(部)据学校实验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状况和自身实验教学的实际,制定、完善本分院(部)实验教学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把实验教学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强化培训考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1开展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培训

明确由教务处、人事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共同组织并负责完成专业课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分45岁以下和以上年龄段,要求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技能考核,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熟知我校的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了解我校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掌握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本专业应用软件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受培训人员须通过考核,取得实验教学技能资格认证,方能上岗开展实验教学,并将教师受训及考核情况,纳入各分院的年度目标考核。

每年根据实验教学推进的情况和各专业实验教学软件的建设情况,定期不定期对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技能培训,把培训和实验项目的设计、更新、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3.2不断完善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

按照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在我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已明确了课程类实验教学的时间安排,要求专业课实践、实验教学学时的比例不少于专业课总学时的30%,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共同课实践、实验教学学时的比例不少于学科共同课总学时的15%。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不适宜在实验室开展教学的课程,组织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并按学校规范编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案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课程实验、实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等工作,充分蕈视、认真指导和切实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其质量。

学校要求各门课程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和设计,要能够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学时安排等。同时对课程以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得到加强。对于需要到校外基地进行实习的专业,亦须预先设计实习(实训)项目,要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流程和成果考核标准,从而加强对实习过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

3.3完善考核评价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建立并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并从2008年春季起开始全面实行。同时,学校还要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对实验教学成果特别是教学效果进行评选,并使之常态化。

通过课程类实验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推进,实验、实践教学要覆盖全校各专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从认知到验证、再到综合设计、仿真模拟、以及研究创新全过程的实验、实践经历;通过修订完善本科培养方案逐步使实验、实践教学总学时和学分达到学生在校学学时、学分的30%以上。每年开展优秀交验项目的评选;每年举办教研室“5+1”评比活动;在组织申报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时,向实验课或含有实验项目的课程倾斜;近年来每年有1-2门含实验项目的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并通过实验课程或含实验项目的专业课程的建设使我校在部级精品课评选中实现零的突破。

四、加大实验教学工作投入,完善实验教学激励机制

4.1重视实验教材建设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是实验教学的基本文作,也是实验教学研究设计成果的表现形式。根据实验教学大纲,优选新近出版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学校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我校交验教学实际要求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教研室及相关教师制定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的编写计划,落实完成时间,形成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的基本内容框架并投入使用。为此学校要求,第一阶段各分院必须完成2~5门专业课程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基本内容框架;第二阶段再完成5~10门专业课程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基本内容框架。最后在全面完成各门实验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力争出版10—15种优秀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4.2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为保证通过学生专业实习开展的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学校决定增加学生专业实习的经费投入,在原有毕业实习经费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专业实习经费纳入年预算。学校要求将两项实习经费合并统筹使用,确保专业实习即专业综合仿真实验的时间和教学质量。

在近两年内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验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项目、实验教学教材出版等,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汪,提出实验教学教改项目的选题指南和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要求,确保实验教学教改项目和教学软件开发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4.3提高开展课程实验教师的待遇

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核发课酬时,对新开设实验项目的课程,所开实验课时的工作量及课酬按一定标准上浮,以提高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对开设实验项目的专业课教师在职称评定、教师评优等考核中予以政策倾斜,教师实验项目的实验课程形成相关专业在申报职称时,实验教学工作量按上述计算课酬的办法核算,并对开展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评价上给予适当加分,在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方面,凡应在主讲课程中开设实验项目而未开设的、未按学校规定参加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评优;各分院评选优秀教师或推荐教学名师,是否能按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应作为必备条件。

4.4加大实验教学在学校目标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权重

实验项目开设达到一定数量且教学效果好的,要进行奖励;在开展优秀实验教学项目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作为本单位目标考核的加分依据。并开展优秀实验教学教改项目、教材和指导书的评选工作,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五、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形成特色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财经学院实验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特色日渐鲜,在全国高校实验教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校内外示范作用突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运行,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管理实验平台已具规模,每年完成近96万人时的实验教学。在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规律,形成了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系列成果:中心实验教师承担20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3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60余篇,出版专著18部。至2008年,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l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l项、三等奖4项,全国多媒体课件三等奖l项、优秀奖l项。

上述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运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我校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198项,在全国性和省级的各项比赛中成绩斐然。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等学生科技活动项目中,我校共有2l项获奖,此外有6项课外科技作品通过了省教育厅等组织的鉴定,有3项已被推广应用。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