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摄影技术论文

摄影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9:44

摄影技术论文

摄影技术论文第1篇

(一)新闻摄影大众化,作品的专业性受到挑战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数码相机、Ipad等具有摄影功能的数码产品渐渐大众化,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摄影师”,但是这些“非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大多在第一时间的新闻现场拍摄,新鲜生动而全面,作为新闻媒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是记者们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而这些“拍客”们却无时不在。例如,2005年,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案,乘客亚历山大用手机拍摄了紧急疏散的场面,许多大媒体都用这张照片作为报纸头条。媒体为了能够快速获得第一手新闻图片,十分热衷于使用普通读者或者网民所拍摄的图片,这使得摄影记者的专业职能优势被减弱,另外,大众拍摄的新闻图片都是自由选择题材,在作品中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使得新闻图片有时对待时间的立场不够中立,显得专业化水平较低,而用PS等图片软件进行编辑又让图片的真实性受到挑战,这是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视频需求增加对新闻摄影的冲击

数字时代网络发达,自媒体在新闻媒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微博、4G等业务的普及到来的媒介融合,多媒体、视频等视觉传播形式渐渐取代了图片。视频报道提供的信息更全面、易读更适合新一代的读者,当下快节奏的阅读模式,受众需要更加直观的不加思考就可以看到事件本质的新闻形式。画面加声音的新闻传播模式使新闻报道运用动态视频取代静态照片,用摄影机取代照相机,让新闻更直观,更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2011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4.6%,达到3.25亿人次,这一时代的读者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来了解新闻,传统媒体记者如果不能在这个时代的档口完成技术转型,向视频摄影记者转型,那么自身的生存将会受到挑战。

二、新闻摄影应对数字网络技术冲击的办法分析

(一)坚持以新闻的真实性为第一原则

在新闻记者碰到突发事件时,由于事情紧急且场面混乱,很难在合适的角度,合适的光线下取景,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会色调昏暗,颜色不正,这种照片虽然坚持了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出来之后往往主题不够鲜明,有失专业水准而造人诟病。因此,在不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保证照片上所表现的时间、空间、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信息是完整的,是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剪裁,但要将修改之前的照片一并交给图片编辑。另外,一度去追求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总想以完美的图景向读者展示,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有视觉冲击力并不代表一定是美的,有真情实感的照片才最能打动人,如果照片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即使技术上的一点点瑕疵,观众也会认为是美的。

(二)保证新闻摄影作品的精确性、专业性

新闻摄影作品的大众化的的确确是现在摄影记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会淘汰许多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摄影记者;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残酷的竞争让新闻摄影记者群体更加专业化、精英化。面对竞争,摄影记者要思考的是,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于摄影,优势也在摄影,摄影记者都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普通大众无法正确抓住之间的本质拍摄到具有“决定性瞬间”的照片,而摄影记者们都是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锤炼出来,能在最快时间里抓住事物本质,抓拍到宝贵的瞬间。另外,摄影记者的专业性也决定了他们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对事物进行阐述,更全面的反应新闻事件,没有深度的新闻就不会很好的引导公众的认识和思考,所以,数字媒体时代仍然需要专业的摄影人才。

(三)完善专业技术,向全媒体型记者转型

视频只能够完整的向观众展示一件新闻事件,而一张好的图片,往往抓取的是事件最为重要的时刻,而这种重要时刻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读者在回忆某件事的时候,头脑中是一张图片一张图片的回忆,所以决定了照片在对读者认知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观众对事件完整性的需求,人们需要清晰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照片很难达到了,所以新闻记者要具有时代性,积极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向全媒体型记者转型,既能全面报道,也能深度剖析。

三、结语

摄影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 《电视摄像》 实践教学 艺术 技术

《电视摄像》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以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开设了此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活动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就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程通过讲授摄像的践行方式,讲解影视节目的摄制原理和摄像设备的操作规范,以及新条件下影视节目摄像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把握电视摄像艺术的品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摄像技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进而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基础构成与知识映现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具有社会沟通、知识交流、新闻报道等职能;影视作品能够如实地摄录记载现实世界的宏观、微观方面;而在影视艺术的众多要素中,画面作为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是传达信息、审美娱乐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影视画面的促成行为而言,摄像就显得尤为重要。

摄像作为影视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单元,上接编导,下承后期创作人员,既要按照编导的构思进行拍摄,又要为后期编辑人员考虑。摄像者要对创作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要摄录到他们各自想要的素材。因此要求摄像者要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编导、灯光、美工、布景、录音、后期编辑等方面的知识。费雷里赫在《银幕的创作》一书中说:“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通过情节反映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因而,影视艺术中的画面作为第一要义,和其他相关工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电视摄像者而言,对各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要拍摄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不是随意而为的,是按照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蒙太奇的镜头分切方法完成的。摄像作为画面的主要创作形式,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环节,摄像者不但要理解和吃透编导的创作意图,考虑到最终的画面效果和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摄像者决不能做一个单纯摆弄摄像机的人,而应该让冷冰的摄像机变得有生命,让镜头画面成为自己塑造形象、渗透思想、表情达意的有力武器。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摄像者是简单地记录画面,还是根据内容有所创新,是是否积极参与创作的重要标志。摄像者是否积极参与创作,是一部精美影视作品能否成形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像者在拍摄之前应该和其他创作人员一样,研究稿本,吃透稿本,并领会创作意图,对作品的风格、节奏、色调及镜头的调度等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拍摄方案。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根据作品内容在合适的环境、光线、色彩等条件下,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从适时的理解角度去揭示、表现眼中、心中的事物,改变事物的时间顺序,创造影像的空间关系,对画面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拍摄出内涵丰富和深刻的画面,使编导意识在运动变化中形象地表现出来。

电视摄像作为广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仅仅是技术的显现,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从事摄像活动者的艺术考量,因为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学生在拍摄时的反应速度及灵活应用镜头进行时空创作的应变程度的强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促成的。而《电视摄像》实践教学是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标准。广电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在摄像基础理论、电视编导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与其它科目的互动与显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摄像技术。也就是说,在完成培养之后,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就不仅知道摄像机的使用,懂得摄像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以摄像技艺为手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其培养路径应基本遵循理论与实践螺旋循环上升的原则分阶段进行。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现代传媒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是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因而《电视摄像》教学也必须以我国现代传媒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多学科复合教育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传媒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知识渗透,让其学以致用,成为传媒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问题表露与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拍摄的画面,有时明显缺乏视觉中心,画面形象之间没有蒙太奇关系,平淡而无序,仅仅是画面的简单排列,缺少应有的艺术提炼,致使主体形象含混不清,难以引起观者的兴趣。出现这些缺陷的原因,大都是不善于或根本没有提炼和组织画面的意识。同时,在进行创作时,没有或很少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造型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没有充分发挥摄像带来的艺术新感觉。如果画面缺乏富有动感的直观形象,就失去了影视传播的优势,将使影视作品变得枯燥乏味。

1.现实问题显现

第一,以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存在偏差。摄像教学多停留于摄像技能的传授,仅把摄像当成单纯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东西,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摄像的层面上。这种以学习和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使得师生将教学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摄像机本身及其基本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技巧操作过程,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首先必须对摄录设备及编辑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电视画面的表现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二,教学环节单一,评价尺度偏颇。以笔试为手段的评价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摄像能力及渗透在摄像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其一;其二是教学的环节应多样灵活,现代传媒业的媒介平台的多样灵活化也迫使我们在摄像的教学中打破以传统摄像机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摄录各种影像的电子产品都应适量纳入其中,而拍摄练习也可因势利导,其内容除去基础练习外,应以可提升的艺术化创作为导向,结合教师要求并收集学生意见,循序渐近、螺旋衍升。

第三,一些高校的电视摄像教师是从某些电视台聘请的摄像者,而以前电视台的很多摄像者都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教学中就容易出现重技术忽视艺术的情况。而另外一些学校的摄像教师是学习美术出身,更重视画面的表达、构图、色彩的运用等艺术类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易出现忽视电视摄像艺术与技术双重性的情况。

2.主要教学框架

为了培养学生电视摄像的全面知识和良好的动手能力,《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重系统性,主要教学阶段罗列如下:

(1)摄像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与摄像摄影相关的影视基础理论等。

(2)摄像设备的认知和摄像构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熟悉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掌握各功能开关和按键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白平衡的调整;掌握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的拍摄要领;掌握各种景别及构图等。

(3)体验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手法、技巧与手段。实践机位运动、变焦距运动和被摄对象运动等几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拍摄技巧;掌握光圈开度、拍摄距离等。

(4)学生实践阶段,给学生布置拍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悉摄像机的使用,理解消化与电视摄像相关的基础技艺。

(5)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的摄像化学习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在编导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摄像的编导意识,为下一步自己独立创作影视节目作准备。

(6)独立创作时期,拍摄主题、拍摄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教师选题,目的是让学生拍摄出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作品。

(7)总结提高阶段,主要是分析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拍摄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实例对摄像技艺进行分类讲解,如音乐电视的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电视短片的拍摄等。

(8)摄像的社会实践阶段,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到中小学、当地电视台、影视制作单位实习,让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摄像技艺水平。

在这些基本点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原则作为指导准绳,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初级拍摄到综合拍摄,由简单训练到复杂训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拍摄实践。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够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践行力和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

3.教学实验策略

(1)以素质培养为根本。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学生责任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实践练习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影视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真实有效、全面地用镜头捕捉信息。除应有绝对的时间观念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者也同样重要。在画面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失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摄像实践中,都应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

(2)以新闻摄像为基础。新闻摄像所体现的摄像者的特征主要通过富于个性的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表现出来,而这就是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者所必备的条件。以新闻画面的捕捉为基础,可全方位锻炼摄像人员的耐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因为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基础,其画面也要设计、美化和丰富,也要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从而既保证科学性,又增强画面表达的艺术性。

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时,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播出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则会大大降低其时效性,因而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应运而生,它主要体现的是摄像者的蒙太奇思维能力。摄像者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可以帮助他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内涵,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高效率、对于提高报道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无剪辑拍摄意识的本质是摄像者带着编辑的意识,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工作,它要求摄像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以这种意识为基础的摄像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摄像实践的有力引导,更是对《电视摄像》课程的现实要求。

(3)将理论与实践相融。电视摄像的技术特点是文理渗透、技艺结合,要学好这门课程需多看、多练。多看就是根据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及一些影视理论知识等,多看国内外优秀电影电视节目,从中学习它们成功的编导经验和制作技艺。多练就是多编写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多拍摄影视作品。摄像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穿行的原则,这样可使学生把刚学的知识通过实训来加深论证,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深化和接受。如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上,先讲完理论再上实验,由于时间的间隔可能会使理论与实验脱节,实践时学生可能出现“回头学”,出现在理论课讲过的内容在实践时又要重复讲,理论指导实践得不到及时发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如:对于应做的常规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实验计划、步骤、流程;对于设计性的实验,实验老师提出实验目的、要求,以及有关设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每次学生拍摄的素材都要求其本人认真观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老师在学生观看时进行集中点评,让其从中找出原因。

(4)以艺术作品为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理论知识毕竟过于抽象,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理解问题。如果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接触某些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变抽象的理论讲授为形象直观的艺术作品鉴赏,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摄像技术,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获得某些创作感悟。而在实际的拍摄中,通过已认知的影视作品又带给学生许多创作灵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素材。

电视摄像技术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应当把艺术作品的引导有计划地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这样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再经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和自我的长期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摄像技艺。

(5)以评价体系为保障。摄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业评定中应加大实践部分的得分比重。笔者认为将实验成绩的比重提高到50%―60%也不为过,特别是对于创作出优秀影像作品,并在大赛中取得较好名次或在影像杂志上发表的学生,应予适当加分。笔试成绩所占比例应低于40%,甚至可用完成小型影视作品代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倾注自己的感情来理解和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就有利于营造一种既有学术探讨又有一定人文关怀相渗透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主体。

三、技术关照与艺术渗透

摄像创作的目的是要使画面具有风格和美感,有视觉重点;其关键在于把摄像的技术融会于摄像的艺术之中,让摄像的艺术创作承载其技术因素。没有精湛的摄像技术处理,就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画面;而没有唯美的视觉效果,也不会表达和反映出深刻的技术内涵。因此,摄像人员必须是熟谙摄像技术的专门人员,要对摄像机运用自如,对取景构图、运动摄像等多个环节应对无误,要艺术地运用影视摄像装备和影视摄像技术,更好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摄像者必须置身于技术与艺术的汇合地,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

对于影视制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还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要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必须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电视摄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技术环节的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摄出优秀的电视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清楚自己手中的工具,对电视摄像师而言,摄像机就是记录这个世界、书写华丽篇章的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不断更新换代,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摄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基本的技术没有改变,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加重视基本的艺术表达。

在学生对基本的按键、内部的菜单、持机的姿势及推、拉、摇、移等基本功练习娴熟之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摄像艺术的强化。电视摄像是一门造型艺术,它通过构图处理、光线处理、色彩处理、运动处理等手段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运动地表现被摄对象,通过构图、光线、色彩、运动构筑起独特的屏幕时空,并在这特定的屏幕时空里完成故事的讲述、意义表达和情绪渲染。所以应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并通过这些艺术手段达到叙事与表意的目的。此外,学生应该知道凭借熟练的技术,也许可以拍到完美的电视影像,但却不一定能保证我们拍摄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影像,当拍摄的素材不是电视节目的真正所需的,即使凑合用上也是词不达意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工作,电视摄像者的基本功和电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图像质量的好坏,最终会对整个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视摄像不是单纯地记录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素材有选择、有概括、有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这就对电视摄像者提出双重要求,既要有繁重的技术操作,又要有复杂的艺术创作。摄像者要想拍好各种条件下的事物,在操作时除了掌握摄像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注意自身的美学素养。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一种从技术到艺术的学习过程,但也应该在艺术的讲解中贯穿技术知识。让学生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只要在教学中做到了从技术到艺术、在艺术中贯穿技术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电视摄像技艺的双重性。

摄像如何反映主题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根本点在于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在于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因为随着摄像机自动化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摄像机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化,技术的掌握变得越发容易,摄像者自身的能动性就变得越发重要。因而加强对摄像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关注课程运行中的人文因素,是有效进行摄像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这就要求建立起编导化的摄像思维,当摄像人员具有编导意识后,在拍摄中就不会盲目;他可以以自身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合理的艺术想象,摄制出符合某片要求的电视画面。因此,在技术操作日渐简化的背景下,摄像教学除了技术层面的把控外,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才是重点,人文关怀的凸显才是本质。因此,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琪.对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2.

[2]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欣.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今传媒,2009.7.

[4]马金钟.“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8).

摄影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 美术技能 摄影技术 商业文化

一、概念

商业化以来,在美学表述中的“技术”与“艺术”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商业化的技能和市场化的技术,一是商业摄影艺术文化,另一个则为市场摄影技术文化。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点的分歧大致有以下几个视角:

1.手段论:文化一体,艺术也是手段。这个观点强调技术对文化的作用。在对商业与市场化以来的技术与文化关系的阐述中,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最为重要的一位。他竭力推崇技术文化的作用。他认为“技术上的更新应受到重视。”他对技术重新进行了界定,技术包括生产、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革新,形式手段的变革,还包括物质性的技术手段、工具等。本雅明之左翼对技术持有这样乐观的看法,体现在他从摄影、电影这些新技术手段发明所受到的强大鼓舞当中。摄影技术的发展进步根植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摄影技术不仅表现出有形的物质性特征,而且它还体现出无形的文化特征,它是以“技术文化”的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的。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摄影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摄影文化发展的历史。

2.环节论: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取决他的记录功能,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记录的任务,技术是保证社会文化认识、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据。因此,商业化模式下的艺术就是适当的调节审美活动和技术活动。所有市场技术都承担着文化的任务,如属于技术的各种艺术活动都涉及器官,不仅承担着文化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社会方面的一些任务,因此,摄影在艺术中地位没有确定,文化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易被人瞧不起。

二、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文化的反思

视觉文化,就是对身体以及文明、竞争的广泛的认识,就是人类悟性的、文明的、行动的基础。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产生了西方美学的“机械复制时代”,在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中最先提出后,美学界对机械复制时代,就是工业时代,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农业社会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工业艺术作品同时具备了其他工业产品的特征,这就是可以在相同品质的基础上无限复制。技能表现向技术复制转化,一下子打破了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好感,使得摄影成了复制的代名词。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是区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遗憾的是,摄影的技术化、商品化,这个物欲文化倾向不仅冲击着摄影艺术,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前摄影技术与科技发展轨迹。传统艺术作品具有原真性、永恒性、权威性、膜拜价值,它还带有个人独特的审美品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势。人们可以用一张底片复制大量的照片,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时间。照相摄影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人们触不可及的神圣之物,它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机械复制技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无穷复制性、可修改的特性、可展示性,给众多的欣赏者带来无距离的直接震撼。机械复制也有别于传统手工复制,它比手工制作更加独立于原作,另外技术复制能把原本摹本带到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些在照相摄影中表现尤为深刻。 转贴于

三、商业化时代重塑摄影文化精神

回溯古今中外的美术文化史,莫不是源于劳动,竟于技艺,化与美学,劳动史、艺术史、美学史具有相关一体的特征。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人类个体工艺结构(亦可称作实践结构)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并揭示其与个体语言、思维结构,文化、科学结构,意志、情感结构以及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导致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1.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方向:机械复制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的复制可以独立原作,也为作品的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如果说人们在以往时期欣赏传统艺术作品时,要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生产和大范围远距离传播特性为人们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由于摄影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在大范围远距离进行传播,这就以为着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艺术事业,艺术真正地从神圣的殿堂中走出来,预示着大众文化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2.摄影艺术在电子影像时代的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广告和MTV,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正如詹姆逊所认为“以大众文化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它的特点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文化”。摄影技术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超越文化的力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尤其到了电子影像时代,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构造了一种特定的“合理化”的现代文化制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它的复制性与传播的便捷性,还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摄影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以“技术”为依托的摄影,又恰逢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的出现必将是摄影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或者说是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3]张楚翔:《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摄影文化流变》

摄影技术论文第4篇

1.全球背景下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

后现代背景下,摄影更专注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传统摄影既注重宏大叙事,也关心微观表达,但仍以相对客观的纪实摄影为主体。伴随中国进入后现代社会,传统摄影师不再满足于纪录,以相机为工具,进行纯主观的“观念”表达。从后现代社会特征看,后现代主义是源于西方波及全球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思潮,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批判,颠覆、怀疑、否定、反叛一切。主要体现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视觉艺术,摄影更强调视觉化交流,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而纪实摄影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从创作主体看,观念摄影创作者致力于消融与解构一切,否定艺术之间的鸿沟,消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别,导致摄影艺术的大众性与随意性,使摄影趋于平面化与游戏化,从而达到一种轻松、享受的目的,使摄影艺术向世俗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从摄影本质看,突出摄影艺术的复制特性,多元化改变了摄影的创作与观看关系,摄影师摒弃一元状态的客观记录,观念摄影使观看者领略了多元氛围的重要性、边缘立场的可理解性,以及个体选择的合法性,求同存异,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性。从摄影独立性的消失看,摄影已不再以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主动参与到现实干涉现实,并且主动地“导演”个体所理解的现实,观念摄影很快就成为其他艺术门类的一种表现工具,而摄影由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一种综合特质的艺术,相对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

2.观念影像的几种观念的混乱表达

观念摄影的“反传统性”,将传统摄影体现国家、民族、社会、民众和集体利益诉求的思想言论及其言论,皆归为“体制内”,讥讽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应声虫、文化专制主义的卫道士以及僵化的保守主义、虚伪的道德主义等。反之,则把自我搁到“体制外”,异口同声地指责“文以载道”“社会责任”“道德规范”“艺术标准”。观念摄影的“反文化性”,以“身体化”“行为化”“视觉化”“材料化”“工具化”大力张扬人的动物性和人文生活的物质性,把夸显兽性、野性、痞性、劣根性的“去蔽”“自虐”“反常”“涂鸦”阐释为“人性解放”“人权尊重”,阐释为诉诸“艺术创新”的“文化重建”。观念摄影的“唯西方性”,把西方艺术理论中所体现的价值尊奉为适用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普遍真理,不加选择地套用西方概念或理论框架,将西方艺术经验普遍化、人类化、中心化,却将中国艺术特殊化、民族化、边缘化。

3.作为艺术语言的数字影像

被数字与高科技融合的当代摄影,观念摄影同传统摄影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摄影教育也无法再停留于纯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使摄影由客观“纪录”向主观“表达”转化,传统摄影的经典叙事语言成为观念摄影首要的改造对象,数字技术、高科技的运用,使影像的创作、传播和观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胶片时代,摄影还是本分地“纪录”,数字化后,表达摄影者个体“观念”的摄影,为艺术家的想象与表达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图片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字、词或句子”,进入大数据“云时代”,电脑及其存储的图片与影像显示了无所不能的威力,任何一个人可以从海量的图片库里找到其想要表达思想的图片,既有纪实图片,也有观念图片或艺术图片。摄影不但能够复制、揭示和记录,而且还可以展示人类梦想中的另类世界,想象力是观念摄影创作的核心,改变了观赏者的视觉标准与视觉习惯。数字技术使观念摄影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摄影重在表达,并且强大的后期支撑,使摄影的表达无所不能。但数字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为影像带来变革时,也为摄影美学、摄影创作和摄影理论带来冲击。一些摄影师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停留在胶片时代纯记录模式里。

4.艺术影像的产业化制作

读图时代的观念影像消费,需要大批量的照片提供给消费者,流水作业“制造”观念影像的产业应势而生。相机作为工具,宣泄苦乐哀愁,传达深刻或浅薄的理念,展示个性化的“小我”,总而言之,观念摄影仍只是一种类似文学或音乐的表达手法而已。观念摄影的“导演”特性降低了摄影门槛,观念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师不必自己动手,完全可以用专业手段,可应现实与商品的需求而作,或迎合商人的要求定制,用产业化方式去导演制作。当下产业化的流程已成定势,不会摄影甚至不会用相机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观念摄影的全民创作特性,后现代语境下,观念摄影的繁荣成为一种趋势,融合了高雅与世俗、草根与精英创作群体,都在用相机表达。以“后现代”的方式、自身对于社会的理解、个性化的艺术观念,用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

5.艺术影像的新传播格局

摄影与艺术的轮回之中,艺术摄影的传播格局悄然改变。170年前摄影开始替代绘画的工作,逼得绘画无路可逃;又过了许多年,电影和录像开始替代摄影的工作;当下则是新媒体替代了摄影的工作,改变了摄影的传播格局。后现代语境下,摄影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传播,无论是私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必须融入新媒体的传播环节,在传播中消费。摄影的传播格局经历三大转变:即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摄影作为一门产业,这三大转变让摄影有艺术的更多物质。作为产业的影像,给摄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伴随科技进步,视觉媒介越来越呈现出机械复制性和数字复制性,大众生活愈加被视觉化的图像所充斥。摄影本身具有媒介特性,观念摄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裹挟摄影消解了传统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数字媒体形态。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从生理与心理角度,融合视听触觉的互动无边界媒体。新媒体中的摄影具有“LOVE”特点,即Life生命力、Originality原创性、Value价值、Effect效应。彰显摄影的“HINDV”特征,即:Hypertextual(超文本性)、Interactive(交互性)、Networked(网络性)、Digital(数字性)、Virtual(虚拟性)。摄影完全具备了新媒体传播特征,体现在摄影的制作、展示与观看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因此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的摄影,称之为读图时代的摄影。

二、后现代观念摄影的迷局和症结

1.分类评价之后,观念摄影的标准之争

目前,观念摄影尚未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摄影一直采用分类评价的标准,但对于观念、先锋、后现代摄影却无法适用。当下观念摄影作品一味地强调思想与形式上的新奇,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作品让观众无法看懂、无从理解,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家让观众一头雾水。观念摄影强调观念先行,重心是观念,而非摄影本身,借用摄影的图像形式结合语言文字把抽象的观念展示出来,摄影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之一。“观念”的混乱表达,摄影本身的图像被淡化,开始强调图像后面所展现的文字,人们无度地用这一方式进行表达,寻找合适的形象象征,用照片打比方,说事讲道理。但由于对摄影的工具特性的把握不准,或者技术性差,因为照片的多义性,只好附加以文字说明,一旦离开文字注释,观众就看不明白读不懂,观念摄影不自觉地变成低级的看图说话,将原本直接从图像本身获取的审美感受变成读文识图。观念摄影仍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观念必须以摄影为基础,在后现代迷雾的遮蔽下,很多观念摄影只用摄影作为表达工具,并非纯正意义上的摄影。

2.观念摄影的伦理沦陷与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

后现代社会艺术家将消解僵化之物作为其表达的基本内容,具体施加在文化的解构策略上,观念摄影又有扩大化之嫌,将观念影像的价值虚无主义置于整个文化精神上,使得一些文化游戏主义、文化游击主义、文化冒险主义风行一时,尤其是一些粗俗、暴力、虚无的文化观颇为流行。观念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在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其实是对“行为”的单纯记录,艺术家通过身体摧残等方式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感受,并加以另类言说,不免出现一些以丑恶、肮脏、恶心来展示身体或色情的极端方式。不少摄影师围着色情和政治打转,手法单调、思想肤浅、道德沦丧。

3.“观念”影像的商品叙事策略

从创作者“观念”的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来看,影像作为“个性化观念产品”的宣传手段,为造成光怪陆离的“轰动效应”,冥思苦想制作“艺术影像产品”。随着中国当代影像市场的火爆,影像交易在国内几乎疯狂,国际艺术市场上也是“大放异彩”。在一些“天价”影像作品的感召下,原本门庭冷落的观念摄影,也摇身化作名利场的娇宠,俨然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心中的摇钱树。面对如此巨大的金元诱惑,“邪念”就好像产生得合情合理了。从“观念”到“照片”的直接转换。一些“艺术家”或“观念摄影师”萌发一个观念,总会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花费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关注和最丰厚的收益。故作深沉地把一己之念套上一种文化的外衣,说三道四,忽视社会理想和主流价值取向,把个别等同一般,把偶然视为必然,把瞬间当做恒常。

4.“艺术”名下影像艺术

摄影艺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并不能直接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对于摄影者将来成为艺术家提供了可能,营造艺术表达的训练与养成环境。当下的摄影艺术教育存在一种“误导”和“摄影病”,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里的映画廊,一群摄影批评家“解剖中国摄影之病”。研讨会没有诊断出病在何处,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摄影是艺术表达的工具。摄影教育仅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与方法,至于内容还在学生自己,摄影教育不能局限于技术的误区,要注重其工具性与系统性。第二,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摄影已不再是纯技术性的匠人手艺,对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想象力成为衡量观念影像品质的关键。第三,注重摄影传播的变革。传统胶片摄影在思维方式和美学含义上同数字摄影有本质的不同,胶片摄影重在记录,数字摄影重在创作,也就是说,数字摄影运用技术创造出当代生活中难以看到的视觉奇迹,既要有科学思维的修养,还须具备数字整合能力。第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艺术创作者的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等决定了影像艺术的品质,要树立主体意识与本土意识,不仅要从摄影的本质来看社会,更要学会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表达自己。

三、当下的探索与未来的发展

1.构建艺术摄影的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

观念摄影评论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以“绝对自由”为实质的“多元化”提倡,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去文化”的排他性。后现代语境下,摄影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的混乱,急需重新建构观念摄影的标准与价值体系、影像理论。

2.影像艺术教育的培养定位

摄影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航空摄影,数字航空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V4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48-01

引言

随着陆地资源卫星,星载SAR计算机水平的迅猛发展,使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有传统的野外测量的单一方式,发展为现在的内外结合的数据采集方式。本篇文章根据对近几年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当前的发展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这项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等等。进一步分析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难点等。

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仍然处于发展的新生阶段,是随着计算机水平发展以及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他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计算机代替“人眼”,使得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无论是在理论体系框架,还是在基本科学实践中都象征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胶片摄影技术终将被数字摄影技术所取代,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航空遥感事业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和必然发展趋势。

自从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航空相机的问世,ADS40推扫式航空摄影仪,UCD航空摄影仪和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在不断的涌现,加之近几年逐渐流行于大众群体之间的GPS卫星定位技术,数码扫描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等高精尖技术的密切结合,大量出现了类似于基于GPS的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等技术。当前是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时期,所以当下已经阻止不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了。

1.2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之广泛,无论是在地质测量还是在地质地理信息的获取,无论是在资源环境的管理还是在农林业地理信息的获取,城市建筑工程,能源开采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还有现今的汽车行业等,都有很全面的应用。

2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2.1空中三角的加密技术

空中三角的加密技术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主要是应用 VirtuoZoAAT+Pat-B 自动空中三角加密模块,将数码航空影像作为空中三角加密的原始数据,应用平差软件进行光束法的区域平差处理,通过内定向、公共连接点转刺、相对定向等航空影像测量外业测量控制点的数据成果与POS数据导入系统并按照严密的数字平差模型对其进行区域整体平差。从而得到加密后的外方位元素与加密成果,加密分区间必须要接边,而且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填写相关的简历报告,输出作业说明,加密点的分布略图等数据,检查点坐标,大地定向,接边点坐标以及检验报告等。

2.2数字正摄影成像(DOM)的数据生产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数字正摄影成像数据的产生、建立、修补等相关工作。

1)DOM数据生产技术的路线

采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成像摄影工作站制作1:1000的DOM,并在工作站系统中导入空中上三角加密恢复测区并建立立体像。利用生产区域DEM(数据高程模型)数据的特点,特征线参与计算修改生成数据高程模型,利用数据高程模型的数据对原始影像进行数字微分纠正,运用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区模型的正射影像进行无缝拼接,完成DOM的数据生产,

2)数据高程模型(DEM)的生产

利用空中三角加密成果,自动生成测区的立体模型以及参数文件,生成核线影像。DEM数据采集时,应用影像自动相关技术生成DEM点或者视差曲线,并且在视差曲线编辑中保持合理的时差曲线间隔。DEM或者视差曲线应该切准地面,从而真实的反映出地势形态,保证数字航空影像测量技术的准确可靠性。

3)数据高程模型(DEM)的建立,根据加密点直接按照区域生成大范围区域数据高程模型,并通过引入的特征点,特征线,以及特征面等数据生成三角网,进行插值计算,最后按照规定的网格间距建立数据高程模型。

4)数字正摄影图像(DOM)的生产

应用数据高程模型的数据对原始的影响进行数字微分纠正,按照分区对测区内影响以像元大小为0.1米进行双线性内插,或者三相卷积内插法进行重新采样,生成分区数字正摄影图像,再利用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区的分区DOM进行无缝拼接,最终完成DOM的生产。

5)数字正摄影图像的检查修补

对数字正摄影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失真或者变形,特别是高大房屋、道路、桥梁、是否出现房屋重影,房角拉长,桥梁扭曲变形,道路扭曲变形等现象。如果出现数字正摄影失真或者变形现象的发生,应该重新采集数据高程模型,重新进行数字微分纠正,保证数字正摄影的准确无误。

6)影响的匀色

为了保证镶嵌无缝拼接后的数字正摄影成像色彩一致,均匀。针对航空摄影过程中所出现的色差问题,可以对生成的数字正摄影图像进行单影像色彩调整 或者多影像色彩均衡的色彩纠正。根据标准图样,对数字正摄影进行全自动色彩调整平衡处理,确保最终的数字正摄影图像整体色彩一致均匀,即图像纹理要清晰,影像的层次感要丰富,影像色彩要没有失真情况,影像反差要适度,影响色调饱和度要符合要求不同图幅间的色彩过渡要自然而且色调要一致。

总结

当前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正是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且逐渐趋于成熟,特别是高科技数码相机的发展,对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于数码相机在技术方面还有不符合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方面,所以,导致数码相机的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还存在着很多困难的地方,所以在先进的研究中我们要针对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破解技术方面的难题,对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有着空前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摄影技术论文第6篇

艺术创作、艺术鉴赏都需要审美高度.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社会价值。资源本身不是艺术,更不是艺术作品,资源只有被充分利用,通过审美转化,不断升华,具备了审美高度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才能成为被社会认可的艺术作品。从形式上看,摄影创作的过程似乎很简单,简单到只要拥有一台相机,按下快门就可以称之为摄影,同时有可能成为摄影家,即使成不了“家”,作品可以送人,甚至可以发表,拍得痛快,用的得意,成就感骤然而起,于是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者蜂拥而至,热情涌动。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果我们从艺术规律出发,审视当前新疆的摄影作品,可以说在审美高度上是有缺陷的,艺术内涵、思想内涵被娱乐化以及带有功利色彩的实用性所弱化。于是摄影作品出现了两极状态,一方面是一部分摄影师为社会奉献了一批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时代感非常强的作品,二是队伍数量规模的剧增所面临的作品艺术价值的提升。娱乐并非不好.有时正是这种娱乐性能让很多人关注艺术.接触摄影,参与其中,为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的诞生奠定了队伍基础。然而当摄影艺术的娱乐性和实用性被无形放大后,其艺术性、高尚性就难免受到挤压,把艺术当娱乐对待,作品将因缺乏内涵而导致平庸,如果把娱乐当艺术,那么艺术品位将无法提升。摄影是借助设备记录影像,作用的对象是自然与社会。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便成为一种必需。音乐、美术等需要一个很长的培养周期.需要练就“童子功”。入“道”比较难。而摄影则不然,因为相机很方便地能帮你实现这个追求,这种非常便捷的途径成为追梦者的首选,继而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道”途径和实现方式,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摄影速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疆的摄影艺术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优,在于我们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大量、方便的摄影实践会对摄影艺术的提高提供极大的可能。劣,在于我们需要在艺术观念和理念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同时,如果资源与创作的关系处理不当,资源所带来的优越感也将使我们背上负担,制约发展。艺术走向大众化后就会产生一高一低的结果.即人们对艺术追求的期望值很高,而把学习、积累和提高的过程简单化,作品或产品质量就大大降低。

摄影是个大概念,外延很大,大到只要用相机记录就是摄影,只要将影像进行二度、三度甚至N度的创作或处理就可称为作品。从新疆摄影队伍的实际看,大多数摄影者没有像其他艺术创作人员那样一开始就进行过系统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理论(包括摄影理论)、艺术史(包括摄影史)以及美学、构图、色彩、艺术鉴赏、作品分析等等,由于理论上的先天不足,造成摄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作品质量提高慢。如果要在摄影艺术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习,勤奋实践,除了摄影本身的基本知识外,要阅览各种知识,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等等,还要欣赏其他艺术样式(包括美术、音乐、文学等),知识的储备成为提高审美高度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艺术作品的产生.一位艺术家的诞生往往需要边缘学科的支撑。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碰到一种现象,即当他人看到某幅摄影作品时,往往会先问作者是用什么相机拍的,在lilULS~的。在这里,器材和拍摄地点已经被无限放大。器材对于完成摄影创作非常重要.一个有特点的拍摄对象对创作同样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创作者的思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再高端的器材还是由人的思想支配,再好的拍摄地点同样需要创作者的归纳与表现。如果器材和地点的作用高于创作,高于思想内涵,那么这样的摄影就仅仅属于玩家而不属于艺术。一个艺术作品如果没有审美价值。其社会价值是无法体现的,如果仅有审美价值,缺乏社会价值,这样的艺术作品是肤浅的。当下有的作品视觉效果极佳,却不能直逼心灵、摄人心魄;有的作品记实性非常强,但艺术性却不高,无法修身养性,摄影艺术要追求审美高度。更要体现社会价值。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但凡传世经典之作无不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呈现。照相机发明后,当摄影者满怀信心地迈向艺术之门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非议。十九世纪欧洲一些批评家始终不能接受摄影为艺术。今天摄影已经进人艺术的殿堂。其综合价值越发明显,社会贡献越来越多,我们应当承担起更多的历史责任.去回报曾经为摄影讨回脸面的前人。

二、摄影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艺术既要遵循共性的规律,又要呈现出百花齐放,风格多样的局面。摄影不但要充满创作的亢奋与激情,又要保持思想的理性与冷静;既要尊重艺术规律,又要体现和坚守艺术个性。我们坚持艺术上的崇敬与尊重,提倡摄影在学习阶段的模仿,但当我们开始艺术创作时,绝对不可以盲目跟风。特色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作品的符号,此别于彼的重要标致是体现在艺术个性上。从喀纳斯的桦林到守望大漠的胡杨,从辽阔的草原到浩瀚的沙漠,从圣洁的雪山到碧波荡漾的湖泊,到处都是摄影者的身影,兴冲冲、行匆匆之后便是大量的产品,但仔细审视后发现个性化的作品不多.虽然图片形式感很强.色彩绚丽,但这种视觉上的瞬间美代替不了心灵深处情感的荒芜与个性的枯萎,掩盖不了刻意模仿的痕迹。我认认真真拜读的摄影作品不多.但有几幅作品至今印象很深,如李学亮的《风迹》、郝沛的《点线面》,这些作品艺术上有个性,内心中有情感,视觉上有张力。如果忽略创作前敏锐的眼光和复杂的构思,仅从结果去欣赏作品,我认为在拍摄手段上并无超人之处。《风迹》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绝美的光线,但它却不失为一幅佳作,画面如同视觉上感受到的那样.以一种千军万马之势直通人心,它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既有大自然的冷漠与无情,也有大自然的宽容与胸怀.既有黎明般的寂静,也有朝阳般的澎湃与激情。从《风迹》可以折射出人迹,可以折射出人类社会中的形形,作品耐人寻味、浮想联翩。《点线面》的作者拍摄前如何构思不得而知,但作为一个观者我认为作品反映出作者对世界看法的梳理和归纳,看完作品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自然界有点线面,人类社会中也有点线面,人是点,人的行为、人的感情是线,而社会就是一个面,这就是个性。也有一些作品曝光准确,构图精道,形式感、装饰性都很强,在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从视觉上也能体会到作者的一些情感,但却无法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无法被心灵收藏。为什么呢?因为它缺乏个性,缺乏律动而厚重的思想,不能打动人心,无法塑造心灵。

三、艺术的真实与现代科技的应用

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图片的后期处理提供了极大空间。但是,这项新技术给摄影艺术的创作同样带来了一些影响,错不在于新技术,而在于人。由于一些摄影者不能够全面理解、正确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出现了滥用数字技术的现象。拍摄者没有把创作的激情与执著放在前期阶段,没有把艺术的严谨体现在拍摄中,导致图片留下很多缺陷,只好期待甚至依赖后期制作,以达到预期的追求。或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某种效果,在后期制作时不恰当地使用数字处理技术,在图片密度、色彩饱和度、反差等方面刻意追求,导致图片失真,这个问题在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过度渲染。甚至弄虚作假给摄影的发展、给摄影师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Dec.,2011No.4,vo1.96艺术需要夸张,但绝不能无度夸张,艺术情感要真实,创作态度也要真实。摄影因为其记录功能而表现出明显的客观性.客观性的关键之处表现在真实性上,这也是摄影与美术等视觉艺术的重要区别。我们必须保持和还原艺术的真实.把一个多彩的自然、精彩的社会用艺术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

四、健康的艺术交流与良性的艺术争论

风迎八面。开放豁达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特质,艺术的发展、创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相互间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开阔眼界,培养成熟的审美鉴别力和美学思想。百家争鸣是艺术创作一贯的方针,用具有高度的美学思想推动艺术交流.推动艺术的发展是艺术兴盛的重要形式。我们提倡艺术争论.推崇艺术批评,只有在积极、健康地争论和批评中,艺术才能向前发展。每个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尽相同,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表达艺术思想的方式。摄影也是这样,无论是哪个流派.哪种风格的摄影家围绕摄影展开了不少的争论.但是争论要有意义,争论要有胸怀,一些争论对摄影艺术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争论并未从正面发挥积极作用。

照相机诞生已经上百年,它的出现对视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胶片甚至成为传统摄影和专业摄影的代名词,从记录、复制客观对象到表达主观思想都给视觉艺术带来了一种澎湃的激情,为视觉艺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二十一世纪以后,数字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数字相机的普及对摄影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给摄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解释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形式和手段.使摄影艺术在创作思想上得到了革命性的延伸,特别是数字技术让更多的喜爱艺术、喜爱摄影的人们有了实现艺术之梦的可能。然而这项让摄影艺术插上飞翔翅膀的新技术却让摄影师和追梦者陷入了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近几年,从普通爱好者到摄影师围绕胶片与数字费了不少El舌,争论很激烈,甚至一些权威媒体推波助澜,我认为这种争论没有实质意义。’艺术有共性的规律,但没有具体而统一的标准。

摄影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影视人类学;特征

一、中国影视人类学及其发展历程

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是人类学与影视学、心理学、民俗学、考古学以及视听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类学界尝试用影像来记录人类的社会生活,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人类学片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影视人类学这一术语,并逐步建构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复杂体系。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以影像为基础,将影视学运用到人类学的实践调查之中,运用影视拍摄形成影像资料,剖析影视中的文化信息,以此来研究人类文化。影视人类学传入中国后,我国人类学家开始以影视来记录人类文化,并将其运用于1956年至1966年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研究之中,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志电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就影视人类学的本体理论(包括定义、对象、方法、目的等)、专业特色、区域特点、发展前途以及田野调查与拍摄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其专业机构和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国影视人类学在进行人类学片拍摄的同时,也将与影视有关的文化现象纳入研究,与时俱进的运用先进影视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将继续其本土化过程。

二、中国影视人类学的特征

(一)文化专业性

影视人类学借鉴和依托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影视技术为拍摄基础,通过影视来直观的展现文化,具有文化专业性。第一,拍摄前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广泛查阅资料,对所拍摄对象及其社会历史环境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通过镜头探询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第二,拍摄者需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积累,熟练掌握和影视人类学相关的理论方法与影视技术,加强同国际影视人类学界的交流,将国外先进影视人类学理论与影视技术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并将其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拍摄出能更有效的诠释人类文化现象的优秀人类学片。重视拍摄者的学术修养、拍摄技术以及拍摄经验,专业性较强的拍摄者所拍影片的质量和价值相对较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第三,拍摄时需注重拍摄的文化性,在真实的记录和显现文化现象的同时将一个个的文化现象解释清楚,即要破译文化点,增强影视人类学片的学术性与价值。影片的拍摄需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视角,以自己的视角和理解通过拍摄角度来对所拍摄内容的文化意义进行解读,把握所拍摄文化与其他文化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影像直观的展现所拍摄地区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其影视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人类行为模式和一些人类学信息,为他人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科学真实性

影视人类学片具有科学真实性,即拍摄的纪实性,需具有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环境以及真实内涵等因素,这也是在拍摄和制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为客观的反映所拍摄对象的文化内涵,需彻底排除自身的主观因素,利用自己的拍摄技术和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真实的记录人类文化,对人类行为过程进行客观真实的采录与分析。真实性是人类学片的生命,人类学片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并再现一些不为人知的文化,透过镜头向人们展示文化现象及其内涵,探求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影视人类学应追求科学的真实性,揭示和剖析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并将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拍摄技术增强人类学片的自然性,使其不具雕琢感,可信度高,让观众随着摄影机的视点进入另一种生活,感受不同的文化。当然,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影片中不可避免的带有拍摄者的个人经验及其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存在着一些非科学性的见解与文化认同,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拍摄者对人类学片的影响,从而达到真实性与客观性。在研究与拍摄的过程中,人类学家以被拍摄者的角度并在不受干扰的情况进行拍摄,运用科学的思维与方法尽量避免失真,以便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

(三)伦理道德性

影视人类学的伦理道德性与科学真实性密切相关,人类学片的拍摄需遵循真实性,但不能为了追求真实而冒犯其拍摄对象。首先,拍摄者需要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以及持之以恒的品质,不急于求成,不滥竽充数,也不弄虚作假,杜绝摆拍、重现、复原等技巧,对于一些没拍好的镜头可以重拍,但不可以后期加工。其次,拍摄者需要充分尊重被拍摄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问题,不论在拍摄的理念还是在拍摄过程的态度上,都要给予拍摄对象充分的尊重。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鼓励和引导被拍摄者在镜头前表达其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但不能强迫,尽量回避那些他们不愿提及的隐私内容,否则,不仅不利于人们真实的了解文化,还会阻碍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当然,影片的拍摄还需要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良好互动,仅有拍摄者努力是不够的,有深度的被拍摄者对一点感觉、一些轻微的嫉妒与生气的简单表示都有可能成为丰富人物非常重要的细节。最后,在影片制作完成后,还需将其带回本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以便能更准确的反映所拍摄的文化现象。

三、结语

中国影视人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还不成熟,其学科体系也未完善,尚处于人类学界的边缘地带,在理论研究、实践水平以及运行机制上都与国际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影视人类学应当开阔其学术视野,在实践中总结并提升理论,开展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理论研讨,完善学科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中国影视人类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江华等.影视人类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摄影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非艺术类专业 摄影基础 兴趣 改革 素质教育

一、非艺术类专业开设摄影课程的教学情况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非艺术类专业中,很多学校开设了《摄影基础》课程,如与工民建相关的专业,旅游服务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的课时少,有的作为选修课,处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边缘课程的位置。为了上好该课,一些任课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教材选用、课程目标及课程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轻重、实践场地硬件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以下几种趋势。

1.摄影基础课程教材的选用偏重新方法新技术。

有专业教师认为,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更新与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与数码科技产品的不断普及,应该着力进行摄影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改革,教材中应及时提供最新的学科和技能知识,增加实验项目。如:图像处理、影像编辑、数码照片修饰等,并及时补充最新的影像发展信息,从而使社会需求与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接轨。

2.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偏重于实践。

有专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传统摄影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摄影基础》以往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调整课时的分配;坚持以传统摄影知识为基础,以数码摄影操作技术为学习重点,将数码摄影实践部分的课程比例加重,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创新需要。

3.教学实践设备与实践平台建设偏重于加大专业设施的投入。

有的摄影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只有保证摄影硬件设备更新与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摄影实践能力与摄影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加强学校摄影与摄像、多媒体、广告等实验室资源建设,拓展学生自主实验的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能力。他们认为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的实践平台建设只有通过加大学校的专业硬件建设,为学生搭建自主实践,相对独立的操作平台,才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4.师资的建设偏重于专业性,对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不够。

有教师认为加强高职院校摄影师资队伍建设,就应该坚持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国际性的,不分国界、肤色和语言。因此要不断提高摄影教师的素质,应使教师全方位了解世界摄影的尖端知识、技巧和方法。要更新理念并灵活运用先进思想,渗透于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实现我国摄影教育与世界摄影教育的接轨。应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外培训,参与国际教育论坛、学术研讨班,并以此为任课教师主要知识更新的手段。

综上所述,国内高职院校的非艺术类摄影基础课程改革中存在套用艺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情况,这样的课程改革后,在非艺术类专业摄影课程课时少、学生艺术素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教学,一般采用专业摄影教育的经验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缺乏艺术基础的学生来说并不合适,这类学生艺术素质与理论基础相对较差,通过较少的课时很难学到专业的技术,同时因为轻视理论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经验式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科学的素质化的摄影教育目的。

我校在现有非艺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较差,学时短,使用的教材与时代脱节,实践器材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等诸多问题,组织摄影专任教师及人文素质、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教师进行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结合南通职业大学和其他高职院校实际,精心选择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有关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典型案例,组织交流并用成熟的经验、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通过研究国外高等职业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的资料,我们发现,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在国外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通识教育部分都引入了摄影基础课程。欧洲的重点大学大都设有与摄影相关的基础课程。摄影文化在其常规国民教育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在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类课程安排上很注重人文内容的讲授。他们通过俱乐部制等方法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性、现代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保持前沿创新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教学的改进措施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低下的基本状况,以及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应试教育大背景,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非艺术类《摄影基础》应是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随着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摄影器材与技术逐渐普及,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入手,改变仅以学习器材使用和基础理论及专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现状,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摄影技术和摄影内容的社会性、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并能完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社会性、艺术性的课程作业。课程改革应该着重研究以下方面。

1.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教材实用性与适用性。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编制具有高职特色的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教材。可以组织摄影教师自编,教材的编写应在素质教育框架的基础上,以鉴赏吸引学生的兴趣,注重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

教材应难易度适中,既便于教师在较少的课程时间内达到通识性的课程目标,又保证有一定的延伸性知识,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课程结束后继续学习。

2.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建设应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学习基本知识点外,还应利用有限的时间安排更多的摄影艺术欣赏、鉴赏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将实践的作业尽量安排到课余的活动课程中去。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在课后安排模拟性练习,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自己完成的作业,并组织合作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教师点评以鼓励教育为主,以此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的相互评判及教师的审美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准,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甚至终生学习的目的。

3.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实践器材配置与作业交互平台建设。

按课程难易要求对器材需求分类,逐步完善硬件投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整合优化摄影硬件设备资源。针对硬件配置的淘汰周期短的特点,可以多用学生的手机、自动相机训练构图、色彩、光线等基本课题。采用逐步完善的办法,根据每年的淘汰率,不断增加先进的基础设备。同时,通过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利用合作企业的专业摄影设备,对一些专业的灯光或器材,分组分批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实践训练,缓解学校在该课程硬件投资上的压力。

4.建设以继续教育为抓手,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的师资队伍。

以继续教育为抓手,加大双师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由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进社会锻炼实习,亦可聘请摄影专家或商业摄影师来学校任课。鼓励专职教师承接社会性摄影课题,或在授课之余参与商业拍摄,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避免教师的专业技术与时展脱节。

通过美育、人文素质及公共艺术等多方位的艺术讲座、艺术培训等手段,开阔教师的视野,增长摄影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的横向关联。摄影基础课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师来说,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同样重要,需要教师从各个层次丰富知识,适应时展的要求。通过以上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与摄影教育中的理论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在课程中除讲授最基本的名词与基本的技能外,将时间多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由兴趣学习法引入模拟学习法,再介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后至项目学习法等诸多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终生学习的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将非艺术类专业的摄影基础教育办出特色,应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以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艺术素质的学习与技术基础的学习完美融合,使学生产生兴趣,打好知识基础,通过动手实践、结合专业、自我设计、服务企业等方式使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感到满意。从而培养出有一定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洲.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及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4).

[2]唐劲松.高职院校“摄影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3).

[3]殷强.浅谈国外摄影教育借鉴与创新.中国摄影教育网,2011-06-01.

[4]马鑫祺.对我国摄影教育的新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5]李学杰.数字环境下《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