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摄影实训报告

摄影实训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5 22:59:51

摄影实训报告

摄影实训报告第1篇

关键词: 广告摄影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意义 实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广告摄影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艺术素质的设计型高技能人才,注重学生艺术理论素养与艺术表现技能的结合。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仍沿袭本科院校传统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由于本科院校课程模式过于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人为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割裂开来,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结果是高职毕业生在理论研究上“缺乏理论”,在操作技能上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努力寻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点,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广告摄影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途径。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下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了积极推广,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现将探索过程中的做法和思考呈献给各位同行,希望共同构建和完善适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广告摄影课程教学的模式。

一、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广告摄影课程,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实训操作在摄影室进行,实践教学在室外或企业中进行,沿袭的是先理论后实训实践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时,一般使用简单的图片,对照相机各部位结构、部件功能、工作原理进行讲解,缺乏直观的操作展示,学生对所听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特别是照相机成像原理、各部件工作机制等理论学起来枯燥无味,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时,由于时间上滞后,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遗忘较多,而不能应用于实训操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步,造成学生不能有效地掌握足够的技能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最终导致技能训练效果差。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源于德国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讲授型教学法的根本性变革,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即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放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内同步进行,学生可以在同一地点(专业教室)同一时间内既学理论知识又进行实际操作,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在同一课堂内交替进行。

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为了构造模式而教学,而是为了解决广告摄影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广告摄影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使用针对性较强的“理实一体化”教材,运用灵活变化授课方式,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空分离”现象,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广告摄影创作的关键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面取消传统的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对教材中生涩难懂的原理分析等内容进行针对性删改;课堂教学取消系统讲授的传统方法,采用让学生边听边练、边练边学的形式,师生双边交流,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技能训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被动地灌填知识,而是用脑和手主动去吸吮知识,在课堂上调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

广告摄影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为广告摄影基础实践模块;第二为广告摄影专项实践模块;第三为广告摄影创作综合实践模块。

广告摄影基础实践模块是广告摄影课程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论上具备摄影实践基础的能力,如了解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在技能上要求掌握操控数码相机的基本技能。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摄影基础实践模块的教学放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讲解围绕摄影基本技能训练展开,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既能完成理论教学,又能加快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完美结合。通过“教、学、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操作训练,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广告摄影专项实践模块是广告摄影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同步进行,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广告拍摄的造型能力、用光技巧和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边学习广告摄影创作理论,边进行广告摄影拍摄技能训练,互相支撑,交替进行。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完成广告摄影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自己会自觉地寻找理论支持,老师只要稍加点拨、示范,学生就能从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很快提高。

广告摄影创作综合实践模块是广告摄影课程教学的综合阶段,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广告摄影各专项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广告摄影创作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广告摄影创作的整个体系。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不要求像第二模块那样有深度,但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以命题创作和广告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让学生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通过具体的广告摄影创作实践,使学生明确广告摄影创作前期构思、中期拍摄、后期电脑制作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创作体系的,使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能熟练掌握广告摄影创作全过程,为进入社会无缝对接做好准备。这一模块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只起辅导、解疑的作用。

三、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专任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也要求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实训实践的一体化和生产教学的一体化。

实施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要摒弃传统的克隆式、机械式、灌输式等固有教学模式,将广告摄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入“同一时空”进行,广告摄影理论教学全部放在专业教室进行。学生在听课时,不仅要做理论笔记,而且要动手操作相应的摄影器材。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立即提问,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提问,即刻印证老师刚刚讲的知识点。如过去在课堂上讲摄影景深现象,由于该知识点内容生涩,难以用语言描述,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而现在讲景深概念时,学生马上可以在专业教室进行现场拍摄,通过对拍摄画面与现场实物的对比观察,对景深现象的理解深入具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同一时空进行,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交融,有效提升学生技能训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实行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建立一体化的摄影专业教室。摄影专业教室不同于普通的摄影室,不仅要配备相应的摄影专业器材和灯光设备,还要配套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施。运用一体化摄影专业教室,教师讲理论时可结合摄影器材讲解相关的摄影原理,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时,可以穿插理论的延伸,通过理论讲解和操作演示的交替,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加快对操作动作规范的掌握。以前讲数码相机持机方法,多用图片示意讲解,在专业教室,教师用数码相机实物讲解和演示,学生边听边用数码相机模仿,教师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增强了学生对所学技能的理解,强化了技能训练的效果。

实行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摄影专业教师的一体化,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指导与实习操作同步进行,紧密结合,相互印证,避免学生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进入误区,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为了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摄影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广告摄影领域新知识,关心摄影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使自己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具有熟练的摄影创作技能,更具有广告摄影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能力,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实行广告摄影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做好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实训实践一体化的文章。根据广告摄影行业发展趋势与艺术学科发展特点,明确广告摄影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拓宽基础,加强实践,提升能力,服务社会”为目标,以强化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坚持理论讲授与随课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大胆将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延伸到课余,规定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摄影艺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广告公司广告摄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了解广告公司广告摄影运作过程,熟悉广告摄影策划、制作等工作流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做好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实训实践一体化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产教一体化的工作。丰富而规范的产教一体化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检验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大学生创业园活动,创办广告摄影工作室或广告公司,将课堂学习与广告摄影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提高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创造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依托校外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经常有选择地参加广告行业内的各项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广告摄影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使广告摄影创作服务经济的价值理念得到积极践行。学生运用在专业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的本领,通过全程参与广告公司广告摄影业务的整体策划与创作,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结语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告摄影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广告摄影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必须坚持将人才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双向互动,坚持以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摄影实训报告第2篇

论文摘要:以往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面临教与学的双重困惑,有鉴于此,我院大胆改革,创新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一、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影视创作还属于影视的专业领域,被媒介长久羊断,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仪使得数码摄像器材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且出现大幅度降价,稍具规模的广告公司都有能力配备精良的数字摄录编系统,他们不再依赖专业公司和台的专业人士进行电视广告或宣传片的制作,在招聘员下时将日光投向那此不仪具有广告学专业背景,同时具有影视创作能力的者,在实际下作中要求员工不仅能进行电视广告创意写出文案,还要求他们能根抓文案写出分镜头脚本,绘制故事版,有此公司将拍摄交给影视公司进行,后期制作则由员工完成,而有此公司前后期制作完全由本公司员工完成。再如电视台在招收记者时,除考虑相关的专业背景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抓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要能采、能写、能编甚至能播。

而对对人才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视学院、广告学院均开设有与影视创作相关的短期培训班,而向招收学员,学员中除在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下作的从业人员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即将踏入社会和刚踏入社会的具有广告学、新闻学、、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于是开设有以上专业的各院校也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相继开出了与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我校广告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进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非影视艺术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带来的教与学的双重困惑,教师方面,而对毫无影视艺术基础的学生,在课程目标、内容、侧重和深度上就很难把握;学生方面,一部分文科背景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他们渴望多学此理论,增强自己的人文索养和理论分析能力,一部分理科背景的学生则抱着艺术专业的理想甚至简单地与专业性院校的影视艺术类专业相比,希望通过开设影视制作课程迅速掌握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能力,对影视制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主要经验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经过了5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厘清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进而规范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

我们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不仅具有一定的影视艺术修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影视制作能力的电视广告创作、各类宣传片创作的专业人才,为广告学专业服务

2.厘清课程设置的特点

影视艺术类专业从整个影视学科的整体出发,培养通晓影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面人才;体例上,以整个影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和基本技能为主体,包括影视理论、影视、影视摄像、视听、影视剪辑、影视编导、影视照明、影视造型、影视、影视声音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从师资、学生的来源、教学条件都不全面和专业,因此不能要求学生能达到影视艺术准专业的程度,但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画而感,即能将文学的作品视觉化,写出分镜头脚本,同时使学生具有一般镜头叙事能力,完成影视作品的前后期创作。

3.规范课程教学的内容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有《电视摄像与编辑》、《电视广告制作》这两门和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电视摄像与编辑》是《电视广告制作》的先修课程,《电视摄像与编辑》教授的是影视制作的基木理论与基木技能,理论教学着重讲授不同镜头的艺术特性、画而造型的元索以及艺术特性、画而构图、固定画而及运动摄像的特点及影视剪辑学的相关理论,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是《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的后续课程,理论教学具体涉及到的是电视广告的分类及特点、电视广告创作的原则、电视广告创意的原则、电视广告视听语言的风格等等,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AFTEREFFECT影视特效合成软件的学习,主要通过该软件让学生掌握电脑合成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最后在教师的下进行实题化的电视广告创作实验

4.教学实践

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让学生进入到影视创作的学习状态,迅速培养学生的画而感并能较好的运用镜头叙事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摄像与编辑》课程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和理论部分相结合,如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不同镜头的特性,紧接着的实验项目就是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光学镜头训练时能迅速领悟到理论课讲述的如广角镜头景深范围大、透视感强、强化纵深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适合抢拍、抓拍等艺术特性。再如当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电视剪辑中动作的分解与组合,紧接着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就利用不同机位拍摄的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索材进行动作的分解与组合,这样一个环节下来,学生明自了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通过后期剪辑将前期不同机位拍摄的镜头进行分解与组合,通过画面完成一段情竹的完整表达,使观众的视点得到的解放。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得到了统一。

前后期制作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将电视摄像与编辑结合在一门课程中,而影视艺术专业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两门课开出,影视艺术学院之所以分得细是因为已开设有电影电视剪辑学、视听、影视编导等等影视理论方而的课程来实践性较强的电视摄像与编辑但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象影视艺术专业一样分得很细,过程拉得很长,我们要求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迅速培养学生的画而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另外电视摄像与编辑木身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前期拍摄是为后期编辑作准备,而后期编辑也是为了完成前期创作的思维和理念。如果分为两门课,电视摄像使学生虽然掌握了电视摄像的艺术和技术,但不明自拍摄的镜头将作何用,不适合培养学生镜头叙事的能力,而电视剪辑部分讲授的内容大多是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对电视剪辑的理论和技法涉及较少,软件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教导学生运用电视剪辑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作品的剪辑,培养学生剪辑的思维,如果要求学生将自己前期拍摄的索材剪辑成片,就会发现前期拍摄的不少问题,如画而的构图不美,景别不够规范,拍摄的角度和机位应该调整等等,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画而感,同时对镜头叙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我院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一门的一独的课程开出,配备了一位具有影视制作综合能力的师资,既能进行电视摄像的教学也能进行电视剪辑的教学,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电视小短片的前期制作,包括剧木的拟定、分镜头的撰写及拍摄,然后要求学生将拍摄的索材剪辑成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让制作小组的学生发言谈创作的体会,让同学们对各组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这一过程下来同学们很快对影视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把握,同时对怎样用镜头叙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字表达与视听语言的表达相结合。影视作品其实就是作品的视觉化除了在实题化作品上培养学生的画而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外,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抓教师规定的主题即兴用一段文字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一段情节,然后将这段文字视觉化,利用分镜头表达出来,这一训练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及《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均被采用,在《电视摄像与编辑》中会以约会、离别、感动等主题由学生先进行文字表达再将这段文字用分镜头表达出来,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将课前布置的30秒的电视商品广告的文案创意表达出来,少将其视觉化,同时请其他学生提出意见井进行修改。学生们在这个环节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能写能说,但画面感不强,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画面感以及镜头叙事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在影视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如同影视艺术专业般在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上给学生全而细致的培养,作为任课教师要推荐一此与影视艺术相关的书籍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任课老师还要推荐一此好的影片给学生加强读解影片的能力,将影片中的创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如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中,仃课老师布置学生课外观摩经典影片,在课内针对其中精彩的段落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蒙太奇的思维、时空的转换、时空的压缩与延长,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运用等等,课外布置读解电视广’告,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教学中播放一则广告马上让同学们说出共有多少个镜头,背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里而时空压缩与延长的段有哪此等等,利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由提高学生读解影片的能力,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画而感、

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得到初步解决,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告学专业特色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之路,学生们可以自由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

在2007年部高教司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我院的影视广告作品在湖南省分赛区取得了影视类作品的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在全国的评比中又获得两个三等奖,影视作品的获奖等级在湖南省处领先水平。

从2004年开始我院陆续有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导演系研究生。另外从事与影视创作相关下作的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正逐年增多,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文案创意及分镜头和故事版的制作,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有的在电视台从事摄像记者,有的在电视台从事后期编辑,有的利用学到的影视创作知识为单位创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或是情景式的培训短片。如在深圳某外资公司下作的三个2007届毕业生联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部企业形象宣传片,该片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将该形象宣传片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形象推广片,并向我院寄来感谢信,信中说到“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这无疑是对我院广告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的肯定。

[2]宋红岩.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影视语击的读解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刘军.全国高校影视专业的DV设备配备及学生DV作业情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1)

摄影实训报告第3篇

为了使未来建成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在“技能型”、“应用型”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我校还建立了3个核心技能实训室,分别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摄影技术实训室。除此之外,还建立有N个协同实训室(基地),分别为摄像技术实训、动画制作实训室、20家校外实训基地等。“3+N”模式的具体建设实施方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严格按照“足够、配套、先进、高效、共享”的原则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产品开发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先进水平的实训基地。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学生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要求。实习实训仪器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使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满足50人以上实习实训。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主要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日常实训教学,运用成熟的实训手段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观察事物的客观规律;运用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归纳,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运用相关的技能,独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实际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模拟专业岗位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在满足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和技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参与实际的商业运作等活动;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实训室,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结果,也使实训基地在具备了教学基本功能外,向“生产性”的层面迈进。广告策划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专业群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广告策划、项目/活动策划、公关策划、品牌策划、CI策划的教学和实训要求,实训仪器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使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满足50人以上实习实训。其工作任务是实现专业共享,更好地为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服务,满足平面广告设计制作专业、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策划类课程的实训要求。除此之外,该实训室可辅助相关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使用,共享度较高。摄影技术实训室摄影技术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学生对于广告摄影、静物摄影、人物摄影的教学要求,该实训室的建成便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对应的行业标准匹配度提高到90%以上,加之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的整合就完全形成了广告产业一条龙的硬件配备标准。其工作任务是形成对广告项目设计制作前的服务功能,建成的摄影技术实训室,可以与广告公司合作开展特定项目的实习和生产,条件成熟后可以承接广告拍摄任务等工作。

协同实训室(基地)协调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优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在以3个核心实训室的基础之上,联合辅助实训教学的力量,扩大实践教学手段与资源覆盖面,通过摄像技术、动画制作实训室进一步弥补核心实训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我校根据在校学生的人数强化校企的范围与形式,目前,广告传媒生产性实训基地已与校外20余家行业“标兵”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能够满足基地所需的生产性实训项目量。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了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在协同实训室(基地)的工作任务是以实训基地为纽带,采用项目承接式、项目外包式、项目资源整合式等多种手段扩大、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最终使学生毕业后与行业形成“无缝连接”的态势。“生产性实训基地”软件建设之“4C”模式“4C”模式是指真实化(credibility)、公司化(com-pany)、角色化(character)、商业化(commerce)。这四个方面涵盖了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关键过程及特点。真实化(credibility)项目真实化是生产性实训的基本要素,校企双方应依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面向的广告职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广泛调研,共同研讨,最终确定平面设计与制作、宣传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CI设计等为校内核心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大类,并基于此拓展出相对应的具体生产性实训项目。项目引进的真实化可以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后续教学流程提供保障,通过项目引进企业理念、质量管理、产品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等,逐步建立企业的文化与生产氛围。公司化(company)项目的真实化必定要以公司化的运行模式来加以推进和完成。因此,学校应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逐渐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中完善公司化的管理形式。学校与公司在人员数量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满足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推进,相关专业的系部应采取工作室制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将以“班”为单位的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在一个单位的工作室内将公司化的管理进行引进和运行,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以小组为主导的具体执行。详细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角色化(character)生产性实训基地中真实项目在确保了公司化的运行和管理后,便进入具体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的适用与否是较为核心的环节,如果不能确定一种与公司化运行和管理的方式,则公司化的概念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存在意义。

另外,如果生产环节的形式不能够让学生切身执行企业中的任务分配方式,则注定会对生产性实训的最终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基于公司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在具备了成熟的实训环境后,应对具体的执行者(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所有工作室及小组、人员的角色均参照广告公司职位进行划分,如按照创意总监、设计总监、设计主管、项目组长、设计师的标准。详细的角色扮演及分配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商业化(commerce)生产性实训一定是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实训教学过程后进行的,所进行的真实项目会产有一定量的项目效益,因此,界定与评判的重点应放在被“量”化了的项目效益及社会效应上,并完全以商业化的项目运行模式进行。前期的广告业务洽谈、广告合同签订到最终的根据合同约定获取一定量的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应用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根据项目工作室或项目小组的工作表现及成绩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这一方面为对方人员在本单位领取相应报酬提供弹性规约,另一方面也为对方人员在各自原单位的考核评比提供依据。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总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单方面的发展就会促进实训基地整体的发展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应力求在各方面的建设中达到平衡发展。

作者:房振兴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摄影实训报告第4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摄影的商业功能日益凸显。各行各业对摄影图像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带来对职业化摄影人才的广泛需求。社会的需求变化和和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等实际情况,促使摄影摄像技术人才培养方向的主动调整:①从单一地拍摄人才培养扩展到图像素材采集、图像处理、图片编辑、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包装等综合性制作人才培养。②学生就业从单纯面向商业影楼扩展到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等企事业单位。同时,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工作岗位也由传统媒体和商业影楼扩展到影视文化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商业影楼、广告公司、杂志社、报社、企业策划部、事业单位组织宣传部和专门的电子商务企划和包装机构。就业岗位出现了网店摄影师、微电影摄像师、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数码设计师、影视编辑及企事业单位策划、组织宣传人员等。

根据对石家庄以及周边地区婚纱摄影行业和儿童摄影机构的实地调研。虽然极具商业色彩的婚纱摄影行业进入中国已有30年之久,但河北省在该行业上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甚至也不能和西安、成都、武汉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西部城市相提并论。加之京津两大直辖市对人才的吸引,导致河北省包括省会石家庄和其他地级市该行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专门的摄影摄像人才和熟悉商业摄影机构运作的技术人员缺口很大。目前,该行业在河北省仍旧以国际婚纱摄影集团的直营店或连锁店为主要载体,具有原创性的本地影楼虽然数量巨大,但人才储备完全依赖于教学和师资、生源相对脆弱的培训机构。近年互联网商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淘宝摄影师、网店图片编辑与产品包装等。于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成为各院校或培训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摄影美学修养和摄影摄像技术、影像后期处理技术等影像制作行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摄像基本技术和影像后期制作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艺术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图片编辑、策划宣传、数字影像的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需要掌握素描人像写生、色彩风景写生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造型能力;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等摄影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能力结构则包含了独立进行摄影摄像的能力、从事影像后期制作的能力、从事图片编辑与制作的能力、从事影视广告短片制作的能力、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立足商业影像技术前沿,数字技术与影像制作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着力拓展技能素质,兼顾影像艺术感觉与专题意识培养。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专业素质结构。其中专业知识结构包含:①摄影摄像基础知识,支撑课程涵盖了美术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知识、摄影摄像器材原理、摄影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摄像技法与表现等专业基础知识;②专业知识,学习内容包括摄影美学理论与作品分析、灯光组合与人像美化技法、摄影构图技法与实践、影视画面语言分析与实践等;③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媒介与传播案例分析、形象设计与美姿造型、采访与写作实务、影视作品鉴赏等。职业能力结构包含:①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其中人像摄影策划与实践和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技巧为专业核心能力;展览策划、海报设计与专题制作为专业拓展能力。②职业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数字影像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摄影图像的分析与鉴赏、人像摄影的策划与创作能力和图像专题的策划与宣传推广能力。专业素质结构包括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要求摄影摄像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地人生观;自律性强,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图像理解能力和运用软件进行影像后期处理和图片编辑技巧,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等。

摄影实训报告第5篇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摄影实训报告第6篇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85-02

2014年3月18日国家林业局发出《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林造发z2014{36号),决定于2014―2016年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z2014{26号)第一个“主要任务”的“强化灾害预防措施”中,明确要求“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普查”。

1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重要作用

首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调查。通过组织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面查清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维护林木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林业有害生物信息。

其次,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以有效锻炼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队伍,提高其工作水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性强、区域性强、实践性强,仅仅依靠学校的书本知识,是很难胜任的。因此,5年一次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锻炼一线防治检疫人员的重要措施。通过普查可以让基层一线人员及时掌握所在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更新防治实践知识,提高防治理论水平,保证其防治能力保持较高的水平。

再次,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以摸清林业有害生物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状况,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学研究,乃至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积累基本素材。

2 普查的准备工作

像其他调查工作一样,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并且必须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生活规律和危害方式进行。

首先,在国家层面进行筹备工作,成立普查领导小组,组建由森林虫害、森林病害、生物学、生态学、遥感、计算机、气象学、灾害学、农学以及营林学等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然后起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与工作方案,并公开征询意见、论证,与此同时开展省级普查队伍培训,在培训中对普查技术方案与工作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公开;再次对一线普查人员进行培训;最后进行外业、内业,对普查成果进行验收(图1)。

3 普查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基础性资料收集

在普查过程中,要做好基础性资料收集工作,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料,以便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自然和经济情况。特别要查阅有关国家、省级最新测报管理办法和林业生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情况档案记载、工作总结、调查研究报告等。参考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拟定比较切合实际的调查方案,另一方面有助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2 合理安排外业工作程序

在宏观上,首先根据当地历年发生数据,确定踏查范围。踏查可以由乡镇林业站、护林员进行或协助进行。其次,根据踏查结果,进行抽样,设立标准地,开展标准地详查。

林业有害生物中,许多都是动物,尤其是昆虫,有些非常活跃,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进行影像拍摄,就会错过拍摄时间。因此,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微观程序为影像拍摄―采集标本―信息采集。

3.3 外业信息采集

在完成影响拍摄、标本采集后,就要进行外业信息采集。为了防止遗漏外业信息,要养成良好的外业信息采集习惯。一般情况下,外业信息采集程序为测量地理坐标―填写标本采集记录―填写外业调查表格―现场审核所采集的外业信息―现场核对所采集的标本、拍摄的影像信息与外业调查所采集的信息一致性―现场纠错。现场纠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阅读各种表格的填写说明,注意量纲与单位,注意与各种技术标准保持一致。

3.4 踏查与标准地调查

要重视踏查,提高踏查频次和强度。踏查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危害来追溯林业有害生物,是此次普查的特点和重点。

对于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应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对于已知或已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可用当年的测报数据,在本次普查中可不设立标准地调查。

对于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和发生区域均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同时还应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4 普查内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汇总与上报

实行逐级上报的方式,由县级上报至市级,市级汇总上报至省级。县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报送内容包括标本、影像资料、汇总表、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为了便于汇总,所有汇总表要用Excel填写。

4.2 地方成果

地方成果包括:完成本级行政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建立和充实各级行政区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包括影像资料);完成风险评估报告;完成本级行政区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

4.3 内业汇总数据流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为本省级行政区内普查发现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汇总表,不包含“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数据;“果品、种实、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为本省级行政区内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生产和经营场所中普查发现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汇总表,即对“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的汇总;“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为2003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者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汇总表,不包含附表5“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中数据;“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果品、种实、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为2003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者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在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中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汇总表,即对附表5“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中外来有害生物的汇总[1-4]。其中普查数据流可以用图2、3表示。

4.4 保密工作

在国家林业局对外前,所有普查数据资料均属机密,未经国家林业局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表,不得提供给本单位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5 普查工作改进建议

5.1 加强省级专家组力量建设

组建常设性省级普查专家组,吸纳本区域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基层一线专家,在普查时指导普查工作,平时为本区域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5.2 加强省级标本室建设

可以与本区域院校、研究机构共建高标准有害生物标本室,条件许可时,可以考虑建立市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

5.3 研发适合有害生物普查的智能摄影摄像系统

有害生物普查摄影摄像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用现行市购摄影摄像设备拍摄林业有害生物影像,需要进行专门培训和相当长的时间实践摸索,这对于基层一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员来说,要求太高,使基层一线人员人人成为摄影高手也不现实。因此,研发并普及推广适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外业的傻瓜式智能摄影摄像设备显得尤为必要,同时这也是尽快大批量获得高质量林业有害生物影像资料的硬件基础与前提。

5.4 突出用于鉴定的显微照片拍摄

现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都是强调生态学照拍摄,其实生态学影像并不适合于有害生物鉴定,尤其是新种或非常见种。因此,在有害生物普查中,要更加突出用于鉴定的、典型特征的有害生物影像拍摄。

5.5 研发自动鉴定测报灯

研发并普及推广具有自动摄像、传输、识别的虫情测报灯,实现森林害虫自动监测常态化,以减轻一线人员技术压力。

5.6 研发智能外业终端

利用现有智能通信设备,研发适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具有摄像摄影、信息采集、传输、智能识别有害生物的林业有害生物林间调查信息采集终端。

5.7 研发便携式外业标本快速制作与保存设备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中的标本采集工作技术要求高,研发并普及推广便携式外业标本快速制作与保存设备,可以大大减轻外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大提高标本质量[5-8]。

6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培训材料(安徽)[EB/OL].(2015-03-23)[2015-03-24].http:///home.php?mod=attach ment&id=67154,http:///home.php?mod=attachment &id=67155,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 &do=blog&id=876527.

[2]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3]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EB/OL].(2012-05-25)[2015-03-24].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http://blog.scien /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4] 张国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应该关注的问题[EB/OL].(2015-03-23)[2015-03-24].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876687.

[5]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5-03-16].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 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 =3344&do=blog&id=674444.

[6] 张国庆.基于高分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EB/OL].(2015-03-07)[2015-03-1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872568.

摄影实训报告第7篇

>> 力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本体感觉训练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及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运动类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数码技术在风景摄影中的应用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物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几点应用 三维动画技术在体育运动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平板电脑在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程序化参赛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仿真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延时摄影在电视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

[2] 王笑恒.运动控制延时摄影系统初探[D].中国传媒大学,2013.

[3] 贺资涵.摄影图片在体育新闻中的功能及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4] 魏晓飞.延时摄影在广告电影中的表现与实践应用[D].中国美术学院,2014.

摄影实训报告第8篇

1.1 工程概况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公司合作举办、并获香港理工大学全力支持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市,毗邻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交通便捷,环境宜人。校区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规划建设中的新校区建设落成后,将提供8万余平米新增面积,包括新的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行政大楼和学生活动中心等。

此次需要设计的是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大报告厅舞台系统。该大报告厅主要用做校级大会、学术报告、演讲会等,其次是举行中小型文艺演出,属于语言与演出兼顾的舞台工程。本次设计的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的建设,对提升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设施水平、促进学校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大报告厅舞台工艺尺寸:台口:宽约12m,高6.0m;舞台进深:约7.6m;舞台宽度:约17.5m;舞台栅顶高:7m。

1.2 系统设计综述

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为促进学校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大报告厅应适应大中型学校会议、学术报告、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的需要,是可向校内外团体提供功能齐全、有优良视听条件、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现代化会议和演出场所。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化正迅速发展、成熟和普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舞台设备发展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在充分理解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图纸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国内学校多功能大报告厅、会堂的成功经验,将舞台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概念充分应用到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的舞台系统设计中,使之技术先进、稳定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扩展性强,在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3 设计原则

一个完善的舞台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的用途和投资规模拟定出系统总体技术指标,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并结合场地条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计算,得出正确合理的系统方案。依据业主使用要求,结合我多年来从事舞台系统工程设计的经验,并遵循以下原则对舞台系统进行设计:1)先进性;2)可扩展性;3)安全可靠性;4)经济性。

1.4 对本项目的理解

作为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来说,舞台系统功能是多样的。

1.4.1 作为会议场地使用时

扩声系统作为会议场地使用时,要求观众席处要有适合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影响音质的缺陷。在保证语言清晰的条件下应尽量保持声源原有音色,再现声音质量不仅要满足客观测试指标的要求,还要满足主观听音评价要求,要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音质评价方法,使再现声音在听闻方面能够符合大报告厅、会议厅的各种功能。

视频显示系统中,将高速摄像头安装在会场合适位置。配合会议发言系统使用,发言过程可对发言人进行实时图像的跟踪拍摄,画面稳定,平滑自然,方便现场会议显示和后期录制摄取,也可将会议主席台实况实时传送到投影机投放。摄像头所摄视频还可通过多媒体录播主机可实时传输至学校互联网以供远程实时播放或后期点播,也可以通过调制器接入学校有线电视网,实现远程播放。灯光系统应能满足主席台的照明,还注意要为摄像、录像,提供良好的光照、色温、显色性条件。舞台机械和幕布系统应能迅速方便的搭设出适合会议的场地。

1.4.2 作为文艺演出舞台时

扩声系统在举行各种演出的时候,要能充分表达出相应的艺术感。音响系统是为听觉形象服务的,就最终的音响效果而言,声音重放的还原度要高、逼真、自然以及良好的声像定位(或声像的一致性)。总之,要最大限度地、最准确地体现出完整的舞台艺术表现力。

舞台灯光系统作为文艺演出时,需要面光、耳光、顶光、侧光等,提供艺术照明。要使观众很好地看见舞台上演的景物,即能正确理解戏剧、舞蹈的创作意图。写实,使舞台看起来好像是真实的生活景物,即照明的如实反应效果。美感,要把舞台表现得很美,使观众获得符合场景的赏心悦目之感。表现,要渲染出戏剧、舞蹈剧等的思想情绪。舞台机械系统作为文艺演出时,要能实现快速的场景转换。

1.5 系统特点

我在进行系统设计时,结合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的特点,设计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系统科学、稳定可靠、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易于维修等。方案中的主要设备选用国内先进产品,充分应用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设计理念。

1.5.1 更先进性

(1)视频系统中除配置了高端教育投影机、高速摄像头等设备,还配置了集录制、直播和点播功能于一身,单一的设备内具备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后期点播、自动导播、在线远程导播、自动跟踪、后期编辑、后期导播等多种功能多媒体点播机。另外还配置了可将视频信号接入有线电视网的调制器。

(2)扩声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如调音台、效果器、无线话筒、CD机一体机均采用先进的国际知名产品。

(3)扩声系统中音箱、功放等主要设备采用国内著名的在奥运会中使用的“β3”品牌高端产品。

(4)会议系统中主要产品也采用国内著名的迅控(SVS)的产品。

(5)灯光系统中采用先进的国内著名灯光设备厂家新舞台(RGB)生产的具备以太网接口、具备双处理器备份功能、抽屉式的调光柜以及功能强大的灯光控制台。

(6)舞台机械设备、幕布等采用国内知名厂家的成熟产品,舞台机械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PLC控制系统,采用进口编码器,定位精度达±2mm。

摘要:“感觉”是人类最初级、最直接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途径,“感觉训练”是声乐教师描绘歌唱和发声的最好手段,是学生学习声乐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情绪感觉;音乐感觉;呼吸感觉;共鸣感觉;字的感觉

随着教育创新的发展,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声乐教学改革,除了改革一对一的不完善的教学形式外,还要突破传统的生理技能教法模式。传统的生理技能教法,注重生理机能和物理音响,忽视了心理教学和思想教学的感觉训练。

1 感觉是心理的重要特征

歌唱是生理的,也是物理的,但归根结底是心理的。因为一切生理机能和动作都是受控于心理之下。同样,音响也不例外,它必须受到主体心理的约束,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一切行为和动作,都是人的意识的外化。

歌唱这一活动,充满心理感觉、音高感觉、音准感觉、音色感觉、音的力度感觉、音量感觉、共鸣感觉、节奏感觉、速度感觉、情绪和情感的感觉、美的感觉等。而心理感觉是其中的重要特征。因为心理感觉是具有自我调整、控制的机能,感觉既有丰富的知觉性,又有与肌肉运动的一致性,同时一种感觉还兼有其他感觉的关联性。因此,强化感觉训练是声乐教学的突破口。

2 感觉训练是学生认识歌唱的最佳手段

感觉训练首要的是听觉训练。歌唱者本身通过听觉来明辨声音的好坏,再通过神经系统来指挥歌唱和发声运动器官的动作。教师和学生根据听觉对声音的反馈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歌唱的行为和动作,使之不断完善,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没有这个学习方法,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是不完善的,歌唱的每个技能技巧,每个环节将在于感觉之中。因此,感觉训练是学生认知歌唱的最佳手段。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对他们不能讲述生理和物理的深奥道理,只能在听、唱、视、辨、想、动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感觉教学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从声乐学科的特点来谈,声乐技能的教与学在诸多学科中是最困难的一类。歌唱的发音技能技巧,也很难用语言描绘,即使用语言描绘清楚了,学习也很难理解。“感觉”是人类最初级、最直接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途径,是声乐教师描绘歌唱和发声的最好手段,是学生学习声乐的最好方法,是声乐教师指导学生描绘歌唱和发声的最好手段。“感觉”虽是人的天性,但可以训练“感觉”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充分利用人的天性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肌体群协调运动。

3 声乐教学中应科学合理地训练学生的“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及特征的反应。我们欣赏一个歌手的演唱时,有的“感觉他的声音比较明亮”,有的“感觉她的声音较暗淡”,有的“感觉她的声音很美”,这都说明,当声音作用在你的耳朵时,你的大脑就产生了声音特征的反应,就是我们所谈的感觉。这样的感觉都离不开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训练呢?

3.1 歌唱情绪的感觉

感觉是心理的重要因素。感觉总是具体的,由某种客观事物引起,或者是以它为目的的。比如道德情操的感觉(爱、恨、恐惧、骄傲、妒嫉)、理性的感觉(好奇、求知欲)、实际上的感觉(满足、伤心、喜悦等)、审美的感觉(激动、兴奋、艺术欣赏、自然界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引起的类似感觉)、世界观的感觉(讽刺、幽默、对事物的见解、高尚或不幸的感觉)等等。这些感觉都是情绪的感觉,情绪综合了一个人的种种激情的感受。这些感受超脱出自己的来源,并且不自觉地提炼出某种共同的更主要的东西,它基本上决定此人此时对于现实的激情关系(如愉快、忧伤、振奋、沮丧、沉思、果断等)。

歌唱表演中情绪的感觉,应该是兴奋、激动、快乐和美好的,有了这些情绪感觉,演唱就会沁人心脾,否则就谈不上歌唱表演艺术,正如声乐大师曼齐尼指出“丑的、没有表情的面孔,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歌唱者的责任是不仅自己具有美妙的情绪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听众也具有相同的感觉。

情绪像其他表现激情的过程一样,它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所以,即使在音乐仅仅表现情绪时,我们不仅能判断产生情绪的主体(人和人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判断出客体(社会和自然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和情感感觉。

3.2 歌唱的音乐感觉

音乐感觉有音高感觉、音的时值感觉、音的响度感觉、音色感觉、音量感觉、节奏感觉、谐和感觉,还有美的感觉(如歌曲中的连音、断音、滑音、簟音、装饰音等)等等。

上述众多感觉主要是听觉上的感觉。从声学角度讲,声波是听觉最适宜的刺激,任何一个声波都具有特殊的波长,振幅和波形。波的长短和发音物体振动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振幅的大小表示振动强度,振动越强其声波的振幅越大,振动越弱,声波的振幅越小。这些基本的原理都是要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的。

声音是运动的,它是以运动的特征被人感知的,我们对歌唱的认识,是以动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综合感知的。例如,当我们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时,你就会感觉到他(她)的歌声悠扬,或者说色彩很丰富,透明漂亮,或者说清脆甜美,或者是松弛柔和,或者高亢等等,这就说明,我们是通过各种感觉共同感知歌声的。

歌唱的音乐感觉也包含着节奏感觉。节奏感觉主要以内心感觉为依据,体态运动感觉为节律,以情绪感觉为速度,以情感感觉为起伏,使之歌唱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3.3 歌唱时的呼吸感觉

歌唱时呼吸感觉,音乐界各执己见的不乏其人,但我认为应从感觉上理解、认识,就会统一在一个基点上。我在训练学生时,要求他们体验歌唱时呼吸总体感觉是“漂浮感觉”,犹如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样,身体空飘飘的;又犹如身体腾空的感觉,或舒适的感觉、沉下去的感觉、深的感觉,或扩张的感觉等等。对此,要求学生把握下列要点。

第一,呼吸时状态感觉同歌唱时的状态一样,有姿态健美、风度翩翩的姿态感觉,同时是情绪振奋、信心百倍、精神焕发,具有高度责任的心理感觉。

第二,吸气时身体各部器官的感觉。总的是开放性的感觉,胸腔与肺是开阔的感觉;小腹与腰肌是膨胀的感觉。

第三,唱歌时养成气息控制的感觉。所谓气息控制的感觉,就是各部器官仍然保持在呼吸时的状态,致使空气在有意识控制之下均匀使用。在起音时,任何想把腹部或肋间肌肉收缩的企图,嘟必定会给气流造成一种压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喉咙收缩,造成歌唱喉部肌肉紧张。

歌唱时的用气,绝不是一边唱一边收缩,恰恰相反,歌唱用气时,呼吸器官要有一种扩张的感觉,而不是收缩的感觉。这种扩张感觉,会使歌唱者处于非常舒适的,平衡的状态中,其表现是:稳定喉头,防止喉头关卡压等紧张状态出现,解除“泄气”、喉音及一切用力的动作心理。防止提肩、抬胸、伸脖子等错误动手产生。小腹及两肋间肌肉的扩张感觉,能使身体处于轻松灵活的状态,这样就能排除任何部位的紧张。

唱歌是一种全身心的有机运动,用正确、适当、合理的唱歌方法,积极、饱满和振奋的歌唱心理感觉。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使歌唱器官相互配合,协调运动,获得理想的歌唱声音。

(2)效果器选用了日本YAMAHA的SPX2000数字效果器。该效果器具有4进4出立体声/环绕音效双混响效果器。内置DBX动态处理程序。支持USB接口,4声道环绕音效计算法则。

(3)系统配置了3台β3数字音频处理器,采用先进的32位浮点DSP及数字滤波算法,24位AD/DA转换技术,提供超过110dB的动态范围。可以将2路输入信号灵活地分配到6路输出中,配置为2路立体声或多达6路单声道分频器。还包含延时、滤波、压缩/限幅、参量均衡、电平及相位调节等功能。

(4)系统还配有1台高品质的β3均衡器。

1.6.3 话筒和音源

(1)系统在话筒上配置了4套美国SHURE手持无线传声器;配4套SHURE领夹式无线话筒;2只SHURE有线演唱话筒。

(2)系统在音源上配置了1台先锋DVD播放机;配置了一台日本TASCAM专业CD机。

1.6.4 视频显示系统功能

配置了2台SVS高速会议摄像头,两台会议摄像头分别从两个角度摄取会议主席台、会议主持人、会议发言人的图像。根据会议的需要,将2只高速摄像头安装在会场合适位置。配合会议发言系统使用,发言过程可对发言人进行实时图像的拍摄,画面稳定,平滑自然,方便现场会议显示和后期录制摄取,也可将会议主席台实况实时传送到投影机投放。

视频系统中配置了2台高端的日本夏普教育投影机以及150寸的红叶投影幕,投影机采用电动吊架。配置了集录制、直播和点播功能于一身,单一的设备内具备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后期点播、自动导播、在线远程导播、自动跟踪、后期编辑、后期导播等多种功能多媒体点播机。另外还配置了可将视频信号接入有线电视网的广播级调制器。设置1台8进4出的音视频矩阵,以及1台RGB矩阵,统一处理和分配摄像机及RGB视频信号。还配置了一台高性能的多媒体笔记电脑,用于音视频的播放、编辑等工作。

1.6.5 会议发言系统功能

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重要的功能就是举行会议、报告会、演讲会等活动,所以会议发言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会议讨论系统中配置了SVS会议话筒,包括1只主席话筒和10只代表话筒

配置了1台SVS视频会议主机,该主机可以连接电脑进行操作,也可脱离电脑独立工作。单台主机可带64套代表/主席单元,单台主机的通信能力最多可达到250台具有面板具有液晶显示工作模式;支持多种会议模式:自由讨论模式、轮替模式、限制发言模式、主席模式可选,自动关机(A.OFF)、主席音乐提示音可选;全数字信号传输;主机内置监听功放,并可通过前面板旋钮调整音量大小;前面板五路音频分类调节,后面板具有四路独立话筒总线;内置四进一出摄像头视频自动跟踪切换。系统还配置了一台SVS中控主机,采用触摸屏集中控制,可对投影、摄像头、会议系统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

1.7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介绍

1.7.1 控制系统概况

数字调光控制系统是标准DMX512与智能数字调光设备和控制台的集成。该系统的组成如下:

(1)配置了调光控制台为主流的综合性控制台,演出时控制调光器,也可以控制换色器、机械装置、烟机、等所有舞台灯光相关设备,可同时作为,位于灯控室。控制台具有DMX512、以太网接口,完全兼容ACN(Advanced Control Network)格式。

(2)调光柜具有回路数:96单回路功率:4kW。有独立的DMX512接口输入端口,并符合DMX512-1990;双DMX512光耦合隔离接收,位于硅室。

(3)灯光控制信号接口分布点的合理安排不仅对演出的方便性及可操作性有很大的影响,对日常的维护意义重大。所以控制信号分布思路:不仅要考虑当前演出灯光的需要,更为今后的使用所考虑。

1.7.2 回路及信号节点设计说明

现代剧场灯光布置,回路分布分为调光回路、直通回路分布。分布点的合理安排不仅对演出的方便性及可操作性有很大的影响,对日常的维护意义也很重大。回路分布思路:不仅要考虑当前演出灯光的需要,更为今后的使用所考虑。设计回路分布时充分考虑了各种演出的配光要求以及使用的可操作性,调光回路、直通回路做到各个位置到位。本系统配置了调光回路68回路、直通回路28回路。

1.7.3 舞台灯具系统

灯光布置依据剧场的建筑格局、舞台机械布置并参考传统的使用方式,以面光、侧光、顶光、天地排光等部分组成舞台灯光灯位。

(1)面光设计说明。面光功能:主要用于照亮舞台前区,对表演人物正面照明。投射方位及投射方法:舞台正面设置的面光槽,面光轴线与舞台大幕线形成45°左右夹角。面光投射主要由以下三种手段:垂直投射:使舞台表演区获得照度均匀效果;交叉投射:增强舞台中心区域及纵深亮度;重点投射:加强局部舞台表演区域的照明。面光组成:面光由一组分左中右三道面光组成。灯具布置:面光配20只2KW冷光聚光灯。

(2)顶光设计说明。顶光功能:中后区的布景光、轮廓光,对向舞台纵深延展的表演区空间进行照明。加强舞台后部人物造型及景片的照明,前后顶光相衔接,使舞台表演区获得比较均匀的色彩和亮度。

投射方位及投射方法:第一道顶光与面光相衔接照明主演区,第二道及以后各道顶光可向舞台后部投射、可垂直向下投射、还可作为逆光向前投射。根据机械布置的结构,来配置灯具。灯具布置:根据位置不同配置2kw冷光聚光灯、2kw回光灯、PAR64灯等常规灯具。考虑到召开会议的需要,同时配置了12只三基色会议灯。

(3)天地排灯设计说明。天地排灯功能:天地排光用于渲染天幕色彩。投射方位及投射方法:天排灯安装于灯光吊杆上,地排光安装于天幕前台板上。天排灯由上而下,向天幕上半部分投光,地排光由下而上,向天幕下半部分投光。灯具布置:天地排各配置了8只非对称散光灯。

(4)效果灯具。配置了6台电脑摇头图案灯,作为演出效果灯具。

(5)换色器。为了舞台灯光的效果,配置了66台11色数字换色器及相应的控制台、信号分配器等设备。

(6)效果设备。配置了2台智能化烟机、2台专业雪花机、2台专业泡泡机作为歌舞演出的效果处理。

1.8 舞台机械系统设计介绍

在本次方案设计时,我充分了解业主使用要求,结合万向职业学院大报告厅的土建结构,在舞台机械配置的种类及其性能指标方面重点参考国内同类规模剧场的设备技术参数,并进行综合优化,设备配置技术先进,综合完善,并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