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33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1篇

1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和城市林业统一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化体系对于城市建设十分重要,制定适宜的城市绿化管理体系,对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类型以及城市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长久稳定发展的城市生态绿化环境体系。按照城乡发展状况,如果实行城乡统一管理,就必须提高对城乡统一管理的绿地系统要求,严格监督管理城乡区域分布格局,统一管理生态绿化环境以及城乡公益绿化设施等。以前的绿地结构主要是由城区内部环境绿化、农村森林以及城市郊区几部分组成,并且以城市为中心组成一个同心圆结构,而城市的环境绿化和城市林业没有进行结合管理,只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区域[1]。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如今对于城市绿化体系要求更高,不但要求管理好本身的绿化区域,各个绿化结构还应该相辅相成,构成新的绿化体系。而城市结合部,城市组团以及城市近远郊都应该合理地使用绿地系统,相互融合,进而构造出适合城市发展的绿化体系。城市园林和城市林业两者各有其特点,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一体化体系,进而实行统一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效益。

2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和城市林业的主要特征

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环境绿化指数,提高城市绿化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景观,供给市民良好的休闲场地,为城市建设提供防护以及避灾场所。然而,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

2.1建设尺度和研究不同

城市园林建设主要是以平方米作为尺度,以庭院,苑囿等类型为主,建设空间较为密闭。而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主要是以亩作为尺度,建设空间较为开放,且具有城市环境绿化服务性。城市森林的林地建设主要以公顷为尺度,建设面积较大,具有城市防护性。

2.2绿地组成类型不同

城市园林绿化环境主要组成类型是居住区绿地、公共林地、生产性绿地、城市防护绿地以及风景林地。城市林业森林主要组成类型是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以及道路防护林、城市化环城绿林、林地、果园、苗圃、森林公园,以及速生丰产林和自然风景区。由此可以得出,城市园林绿化环境的城市防护绿地,风景林地以及生产性林地和城市林业中的森林公园、苗圃、防护林以及自然风景区在一定程度上有交织。

2.3城市功能不同

对于城市园林来说,根据园林不同的重要性顺序排列为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城市休闲场所、城市绿化环境;而城市绿化顺序是城市景观、城市休闲场所、城市绿化环境,城市文化;城市林业顺序是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避灾防护、生产、城市景观。

2.4衡量指标不同

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面积覆盖率、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作为城市环境绿化的基本指标;城市林业的主要指标是深林覆盖率。

3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措施

3.1实行统一化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相关部门主要有:城市林业行政部门、城市环境绿化行政部门以及环境绿化委员会。为了实行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林业统一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相关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相关部门管理一体化。引用优秀绿化城市以及国家的经验总结,将有关部门统一综合管理,相互融合,从而建立城市环境绿化市政管理,并且建立指导监督委员会,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比模范城市绿化建设,从而制定出适合的实施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城市绿化稳定持续发展,应该加强对城市绿化区域管理,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绿化区域规划。根据植物的主要特点,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时可以采取多样式,进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绿化标准。加强城乡远郊和近郊的城市绿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城市边林以及环城林带的建设,处理好城乡间的绿化环境建设。在乡镇地区,增强对植物以及农田网的建设,并且可以组织绿化示范村活动,从而提高农村绿化建设。对于城乡绿化规划,通过城市带动乡镇,乡镇协助城市,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建立城乡绿化统一管理体系。

3.2生态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加快速度建立,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绿化计划,城乡一体化环境绿化规划应该以城市区域性生态绿地系统为中心,将城市绿地和城市林业区域进行改变。加强对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城市远近郊的统一管理,将各个领域特点进行融合,从而提高环境绿化质量。城市郊区对调节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绿化坏境,进而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2]。根据绿地提高环境质量效益数据表示,北京近郊区的区域、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以及石景山等近郊区区域绿地产生的环境质量效益比重较高。因此得出,近郊对于城市绿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环境质量效益。而远郊区域较大,产生的绿化效益更高。因此,为了城市的长久发展,应该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确保市民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3成立一体化管理平台和体制策略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差异。在城市绿化中互相结合,共同为城市环境绿化进行服务,因此,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从而为城市环境绿化做出贡献。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统一管理,那么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在同平台上研究,有利于城市环境绿化的建设。因此,根据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林业发展趋势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讨论:3.3.1对城市绿化网络体系进行研究讨论。对于城市绿化来说,应该要保障城市绿化体系结构中的廊道、中枢以及节点结构的规划规范,必须达到城市绿化网络体系的要求,可达性、相互流动性、相互渗透性、结构设计均匀性以及资源节约性和绿化效益最佳性[3]。3.3.2对城市中的废弃场所进行合理利用。对城市中的垃圾填埋场所、废弃采石场以及废弃采矿场等,通过城市绿化,将这些场所进行生态环境绿化,从而提高城市绿化效益。3.3.3加强对城市绿化的货币化计算研究讨论。城市绿化过程中,加强对土地的利用、房地产增值以及环境改变的研究讨论,提高对树木交易、设施以及土地拍卖等货币化计算研究讨论。3.2.4对城市绿化的潜在植被进行研究讨论[4]。对乡土植被群落进行研究讨论,潜在植被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效益,进而保护城市绿化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4结论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景观;生态学;运用

人们在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平衡需要良好的保持,而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正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城市建设。同时,景观生态学可以使得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更好地对城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的视觉容量。人们只有生活在绿色生态的城市中,才能对生活充满希望。

1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1.1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与评价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的评价过程中。其中城市景观价值最主要的体现是城市是否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与人类共同发展,在这种城市价值观念下,城市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标准、城市的结构是否标准以及城市建设是否科学和文明成为评价城市景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对城市区域景观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基底理论对城市区域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城市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功能要求,确保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面积的科学性。其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理论对城市各条街道和公路等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密度和人群疏散等功能进行优化。另外,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景观边际效用理论应用方面,这是确保城市规划经济性和生态性协调统一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生态价值。

1.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城市空间环境内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了城市空间环境,其中城市生态环境又包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区域环境以及区域整体环境三个主要层面,不论是哪一种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规划管理中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在城市环境中,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同存在、和谐发展的。其次,人类要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实现城市景观的自然化和多样化,并且要对自然景观的原始形态进行合理的保护。另外,要注重城市环境的保护,如果发生了环境破坏问题要及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城市环境破坏的影响降至最低。当前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成为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显得更加重要,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对城市空间环境划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效用,这对营造丰富的城市空间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是目前应用景观生态学较为成熟的领域。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性、美化性和经济性,这样不仅能够对城市进行绿化,增加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范围,而且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效果。其次,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构建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进而为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的科学规划和优美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利用景观生态学还能够对城乡环境一体化,或者说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途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景观生态的变化,不仅能够统筹城乡景观变化,而且还能够体现出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2景观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启示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启示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注重保留地方性,要尊重原有的地域传统文化,要尽量的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然后再进行城市规划。其次,要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节约自然成本,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流、能流进行保护,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例如可以将过去废弃的工厂规划成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通过场地的改变和修饰变废为宝。最后,在城市规划中要体现出自然性,高楼大厦的出现让城市渐渐失去了自然元素,自然元素的消失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注重自然过程的显露,在城市中增添绿色空间,形成城市生态系统,将人工栈道和自然野生植物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当前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城市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未来,景观生态学能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城市环境优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北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39.

[2]王华新,曲艳鹏.我国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174.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生态红线;环境容量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22-01

现阶段的城市环境规划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规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环境规划工作体制。即《关于开展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确立了部分城市开展城市环境规划试点城市,并以环保部颁布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规程》为辅助指导性文件,从而确立了十二个城市的环境总体规划工作,随着试点城市对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的开展,至2013年已经有第二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制定试点已经启动,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针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推进实施工作当中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一、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设计

1.有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由我国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建议,并以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当地的环境资源状况为基本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核心目标,将城市整体环境布局在满足以上条件以及人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M行的维持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相关部署工作。统筹国家发展规划,优化城市环境,针对目前城市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并且试点城市需要满足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的需要,以编制要求为基本点,开展符合城市特色的环境总体规划工作,并且鼓励相关的编制理念在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需要。

2.在现阶段对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已经处于规划开始的实施阶段,但是对于部分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出现了两种理论上的分歧,一部分认为,对于现在试点城市环境规划已经出现部分成效,主要由于对部分已经开展过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城市,提供的生态红线、风险防线、环境容量底线等数据作为基本依据,为今后第二阶段城市开展环境总体规划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性依据;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应当以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的规划管理机制为基础,利用一系列系统规范的审查工作,对于城市开展环境总体规划成果特别重要。

二、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现存问题

随着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城市工作开展以来,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别开展相应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但是从主要的规划内容和技术总体线路等方面来看,还是有一套完整的共通体系存在,其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目标层,根据对基本环境资源的分析,针对目前的环境发展整体趋势,对于今后的环境发展走向,对于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估工作,确立明确的规划目标和体系指标。对于部分城市城市规划目标过高或是不明确的情况,应当提出部分对当前城市环境规划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质性建议的观念。

二是分区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范围多是以全市域为主,区划大多依据生态环境的分类表述,如山地、平原、滨水等分区。对于地类比较单一的城市,多按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等类别分区。

三是规划层,该部分是环境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基本上以空间开发管控为主,按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管控分区明确控制标准;依据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设定控制等级;环境承载控制一般可以测算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承载容量,并可提出总体消减量,而对于土地的承载控制缺乏更有效的测算和管控方法。

四是实施层,地方环保局长期处于一种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的状态;并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以环评、监督检查、制定规划等工作为主导,责任大、管控面大、管控手段有限、实施效果差等问题表现突出,环境总体规划缺乏有力的实施机制。

三、城市环境规划的具体实施

通过环境总体规划以及试点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颁布的实施办法,对于缺乏监管的情况,规定要求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对规划和审查工作进行分离,建立明确评估系统,并针对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管工作,对于现阶段试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进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经由上级人民政府对相关内容和评估修整情况进行备案,同时上报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一是加强规划目标针对性,虚实结合,既要体现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发挥总体规划的综合指引作用,加强与城市、土地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又要指引下位专项规划,健全城市环境规划体系,层层落实。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保护、提质和治理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规划目标的构建、实施、跟踪评估以及执法决议的流程,建立目标推进的严格修正程序,保障环境规划目标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是完善指标体系。在环境总体规划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规划实施效果。受限于城市经济发展压力、民生保障压力以及城市的GDP考核压力等因素,大多试点城市提出环境保护的底线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红线控制范围,进行刚性限制。这种底线控制法将环境问题压于一线,一旦突破底线将难以恢复和补救。建议仿效国境线的设计原则,两国陆地之间并非一根线作为国境线,而是两根界线,之间为过渡地带,即双线控制或带控。

三是因地制宜制定区别化的管控路径。关于环境质量改善路径,应对全市域城、镇、乡、村规划建设区探讨不同管控路径。不同的环境功能区管控范围尽可能与行政边界相结合,便于建立基层的管理机构。环境总体规划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城市控规单元和土地规划的不同类范围中,管控的范围市域不同于市区,管控的内容即有差异,又有交叉,可实施、可操作性加强。

四、结语

根据以上对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实施中问题的描述和建议,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无论是已经开展过环境规划工作的前车之鉴,还是严格遵守和依据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章程,对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来说应当根据城市自身情况,以可持续发展为环境规划工作中心,针对部分城市环境资源总量以及城市发展状况开展具有区别性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整体城市环境规划工作的进步以及今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4篇

一、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分主题发言和学术报告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由北京城雕建管办副主任王希希通报了《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和2012年度工作要点;随后,东城区规划分局局长宋志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董书兵、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曦等三位同志进行了城市雕塑和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建设经验交流的大会发言。第二阶段由北京城雕建管办主任于化云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李涛两位专家围绕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规划和设计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二、黄艳主任对北京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工作提出要求。

黄艳主任对近几年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本次会议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工作,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 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结合奥运契机,首都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发展无论在雕塑数量、行业队伍、平台建设方面,还是对工作本身的认识范围、高度和深度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要求进一步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冷静、适度,用科学的态度找准定位,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过去城市雕塑的单一模式为基础,向更为综合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拓展,多方位、成系统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进行管理。

2 切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管理,需要通过规划、管理、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从精细化管理着手,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科学发展。

各规划分局要依据《规划纲要》,根据区县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规划设计和建设;结合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探索新公共空间的营造方式和方法。

功能区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市地区,相关功能区管委会要依据《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重视,建立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同步实施的理念,推进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和高品质建设。

3 关注实效,以实事为抓手,全面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

①搭建规划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对重点功能区、重要公共场所等城市公共空间,分区、分类、分项指导,确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有序、高品质、各具特色的规划建设。

②加强重要题材的研究和建设。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大力量深入研究,运用城市雕塑等艺术手段深刻解读和践行“北京精神”,组织高水平、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新建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高品质的公共环境艺术精品。

③组织讨论,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专题研讨,讨论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人文北京,什么是北京精神,在争论、驳斥和共享的过程中推进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发展。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5篇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 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 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6篇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 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 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海港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



一、海港区环境卫生现状和存在问题。



基本现状:海港区城管局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道路总面积540万平方米,清扫面积460万平方米;负责67240户城区居民和14个城(中)村郊的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工作,垃圾日产量约700吨。现有垃圾收集站34座。近年来,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大,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投放果皮箱2600个;对原有29座产权公厕进行了水冲式改造并全部对市民免费开放;新建两座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和两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并对8座生活垃圾收集站进行了压缩式改造。



存在的问题:(一)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足。近几年来,秦皇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方兴未艾。市区政府虽然逐年加大了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由于历史欠账太多,造成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例如,按照我国部颁标准,城市区每平方公里至少要有3座公厕,而面积为220平方公里的海港区城区内只有184座公厕,公厕数量明显不足。(二)市民公德意识明显不足。目前,海港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建设时期,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市民文明素质产生了明显差距,对新城市文明的认识有待相应提高,过往陋习亟待改观。表现为部分市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对环境卫生认识的不足,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街头随意散发广告,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三)市区政府环境卫生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聘用清扫员经费不足、生活垃圾转运经费不足、公厕管理经费和日常办公运转经费不足四个方面,成为有人管事还需有钱办事的主要颈瓶。(四)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状况混乱无序急需政策支持。目前,海港区旧城改造过程中,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或部分物业公司因收费和管理困难纷纷在撤出,造成部分小区托管严重,急需各部门协调联动标本兼治的政策支持。



二、城市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定位和具体对策。



环境是秦皇岛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这座滨海旅游城市的“第一名片”。秦皇岛市提出了倾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秦皇岛发展目标。海港区委、区政府提出城市发展要精致建设和精细管理的工作要求。海港区城管局确立了“落实责任最迫切、市场机制最见效、宣传活动不能缺、加大投入不能少、严加管制不能软”的工作目标,具体要在五个方面抓好工作突破。



(一)提高城市管理工作认识。未来几年是秦皇岛市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海港区推进城市管理改革的重要之年。市容环境作为城市形象最直接、最外在、最感性的反映,成为各级领导和中外客人判别我市城市形象优劣和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尺。强化城市管理,打造净、序、亮、美的容貌景观,让秦皇岛更干净、更舒适、更生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现实要求。城管局将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三年上水平”我们怎么办、助力“旅游立市”战略城管怎么干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倡导和确立“我为人民管城市、我和百姓心连心”的服务宗旨、“全区一流、全市先进、全省有名”的发展定位和“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城管精神,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二)筑牢管好城市的责任感



借鉴北京、青岛、南宁等市主城区的先进做法,积极探索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行层级负责制,全面实行三级责任制和责任倒查制,实现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环卫各部门根据所辖区域街道的实际情况,按照“定人、定街、定时、定标准、定奖惩”的“五定原则”,明确2至3名执法人员值守,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城市管理违法违章行为。坚持严格考核和落实奖惩的原则,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力度,有效解决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完善领导带队督查制度,在坚持日常督查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交叉督查、暗访督查、联合督查等新的手段,把督查事和督查人紧密结合起来,确保督查效果。严格按照《海港区城管局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将目标分值量化到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对管理不到位,执法绩效差的责任地段按标准量化扣分,直至免除相关负责人职务。



(三)持续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秦皇岛市在日常城市管理的基础上,还有服务暑期,为中央领导在北戴河办公服务的重要政治任务。海港区城管局在提升认识,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细化责任,加大执法力度,针对性开展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店外经营、整治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烧烤、整治市场外溢、整治马路遗撒、整治乱扔垃圾等9个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创新环卫工作思路,启动了环卫保洁市场化试点、渣土运输专营化试点、装修垃圾专营化试点、户外广告拍卖试点、清雪工作承包制试点、设施投入社会化试点、设施维护社会化试点。成立了环卫业务考核中心环卫作业情况进行日考核、周评比、月通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效促进日常保洁。



(四)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



通过借鉴秦皇岛市城管局在山海关区进行环卫改革试点的经验,在海港区引入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机制,采取公司承包、企业运作的形式,将街巷道路、自管小区、垃圾清运、公厕清掏等作业推向市场。引入市场化机制有两种办法,一是将作业内容向城管局内部职工定额承包,在摸清底数、详细测算后,由城管局按月拨付一定的承包费用,承包人对承包路段自主管理、自负盈亏。城管局制定管理质量标准,成立环卫作业监理公司负责日常监管,根据作业质量核拨承包经费。二是将作业内容全部推向市场。清扫保洁、垃圾上门收集作业服务权的拍卖工作,须由专业中介公司进行测算,拍卖完成后,统一签订承包协议,实行统一标准的监管、考核、奖惩。



(五)大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环境;转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一、城市管理内涵与高职城管专业课程建设的联系分析

1.城市管理内涵

城市管理,包括对城市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综合管理与服务。其中,环境系统又包含环境组成及特点、城市环境效应、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影响因素、城市环境污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城市环境规划等全方位管理。

当前全球,尤其是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引进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污染排放量非常大的工业项目作为城市的发展基础和政府业绩。不少引进的大型工业项目,如印染业、造纸业等污染排放极为严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一般产业高10倍以上。

(2)城市垃圾处理仍然以采用大面积牺牲农业、畜牧业及污染下游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代价的方式为主,二次、三次再循环、再利用及综合控制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以成多次污染事实。

(3)工业污染物终端的处理仍然以排向江河、海洋为主要形式。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调查报告,仅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排放量高达57亿吨,另外每年还有200万吨固体垃圾。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超出正常水平的24倍,污染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即流动性和均一性,其最终结果将是污染扩展到全球水域。

(4)追求高效率、高速度发展及GDP的双位数突破,汽车工业突飞猛进,创中国工业产业新品牌。但汽车却是造成空气污染、噪声和二氧化碳绝对量和相对量增加最主要的来源和危害最大的凶手。经大量研究表明,城市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汽车;空气尘埃中含有50种以上有害物质;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H)、铅(Pb)、苯并芘(BaP)等等。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为此,加快监测与治理,是全社会的责任,环测行业企业的担子和机遇并存。

2.城管检测与治理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专业队伍

环境检测和监测治理的行业所覆盖的大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势头不断增强。因此,急需大批优秀的、专业的、又能在工作一线扎实努力的大专及以上的人才。所以,就业渠道相当宽阔,就业岗位群充足。环测工作的特点是,一方面基础的环境检测工作有着行业规定的标准方法,日常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处理;另一方面当前环测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操作人员的细致耐心度要求较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技术环节的操作,也需要检测员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判断和提出建议,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3.高职城管专业(城市服务方向)课程建设思考

随着全社会生源的变化,高职招生定位已基本商定为"文理兼收"。

被召入的高职生,无论文科还是理科,一般都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基本掌握了基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进行化学课程中的简单计算。进一步增强化学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分析测试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高职学生在就业初期,面向的主要是生产、检测与服务等一线岗位。在这些领域入门,相对难度和要求均较低。以环测员为例,主要工作包括:按照环境标准提取和处理规定的化验项目样品和直接进行分析测试或微生物培养等具体内容;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保送工作;负责对所在检测室的化验仪器、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巡检及管理。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城管专业开设文理相兼的环境监测相关课程,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培养,使合格的学生在这个行业寻求发展,是非常可行和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探索

根据"高职生培养方向:重在培养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1)理论体系教学设计:在原有化学知识基础上,进行系统复习和巩固,并有选择性地深入。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化学基础》、《应用化学(初级)》、《环境学导论》。(2)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教学安排:通过教学计划的设定,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化学仪器性能与使用方法;能掌握常规化学分析操作技能;能掌握环境材料(气体、液体、固体)的取样和检测手段、仪器使用及基本方法;能较准确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对分析结果作出科学评价;善于与客户进行业务交流。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基础》、《环境保护综合技能实训》、《应用文写作训练》、《客户服务实训》、《办公室自动化实务》等。(3)顶岗实习阶段的全方位学习和锻炼:通过严格执行高职"2+1"教学模式,安排学生第三学年进入环测相关企业跟班顶岗实习,全面掌握一线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团队开设这类文理兼并的特色课程应具备独特的教学条件:有具丰富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环境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检测和维护、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评价的专职教师队伍;有较为完善的分析测试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实训室及相当规模的综合实训中心;有环测行业优秀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基地,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