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5:47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terature search course, proposed project teaching, illustrate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roject teaching,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are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键词: 文献检索;项目教学;项目实施

Key words: literature search;project teaching;project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58-01

0引言

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跟本科院校是不同的,是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工作技能为目标的教学。针对这种教学目标,必须有相对应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是从2005年教育部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推广的教学,以培养高技术型人才,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各职业院校正在逐步应用此教学方法。

1文献检索课程分析

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研究信息、应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按照老的教材讲解每章的理论知识,学生听的云里雾里,考试一张卷子搞定,学生考得一塌糊涂。老师没激情教,学生没兴趣听。开设这门课的目标没有实现,学生等同于没上过课,碰到任何信息需求依然只会用百度、Google搜索,学生应该学会的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要么淘汰这门课程,要么改革教学方式,后者是明智之选。

2文献检索课程中的项目教学

2.1 项目教学的定义项目教学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设计一个个实际工作项目,把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操作过程、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工作环境等寓于其中。其目的是为了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只负责指导与解答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2 文献检索课中项目教学的实施文献检索是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边缘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对文献检索课程还不够重视,一般都是选修课的形式,老师不重视,学生没兴趣,觉得学了没什么用处,搜索引擎足够了。如何改变这种观念呢?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认识观念,提高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下面以实例来说明。

2.2.1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设计设计的项目要有新意,学生要感兴趣,难度要适中。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可以分科分层次的进行文献检索中的项目的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检索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以就业技能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模块;也可以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到毕业及工作以后生活中实际可能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设计项目,针对性强,目标明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

项目教学要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由教师提出,学生独立完成,以实施主题为“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兴建核电站”的辩论会为例。

2.2.2 制定项目计划全班有40个人,按照辩论会的规则,四人一组,五组是正方,五组是反方。分组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组的性质,制定相关的计划。

2.2.3 实施项目围绕辩方主题,根据分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各自任务,包括检索辩论赛的一般规则,查看辩论赛的相关视频,增加对辩论赛赛程的理解;利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查找与辩方的主题相关的信息;整理查找到的论据及相关论证支持,便于同组人的参考与梳理;与同组成员交流检索结果,编排辩论程序。

2.2.4 项目成果展示辩论赛开始了,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跃跃欲试;现场观众反应热烈,掌声不断。

2.2.5 项目成果评价教师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讲评,指出各组的优缺点,应注意的事项等。再根据各组的综合表现,个人发挥的情况,材料搜集的是否充分,论据是否充足到位,观众表现是否热烈来评定成绩。

2.3 文献检索课程的项目教学的效果分析经过两个学期的项目教学的试验,发现学生通过做项目,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在课堂提问、发言的现象增多;学习效率增强了;考核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项目的实现,促进了教师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动力,教师的组织操控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教师教课的激情和成就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4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1 项目设计范围、深度、关联度掌控难度较大范围大的项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很难完成,范围小的项目价值度不高,如同课后提问;难度大的项目学生不愿意去探究,难度小的项目学生又觉得没有可操作性。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原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关联度、清晰度有待提高。

2.4.2 理论知识的穿插不协调,无法体现项目教学的优势有些项目中涉及理论知识的范围太广,教师觉得都是完成项目的重点有必要讲,空篓子倒米,学生无法完全接受,类似回到了传统教学法的模式。

2.4.3 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不均,经验不足教文献检索课程的老师基本来自图书馆,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培训,文化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涉及到的是学生而非老师熟悉的专业内容,就很难指导学生把项目进行下去。同时,由于项目教学实施时间不长,经验不够,教师对这个教学方法也在摸索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2.4.4 学生的自主性、适应性有待加强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增加了学生自学的负担,学生也需要时间来适应现在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吸收专业理论知识。

3结语

文献检索课程中的项目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要能够摆脱传统模式的教学,领会项目教学的精髓;学生要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两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文献检索课程,在各专业各年级分科分层次的开设该课程,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英春,忻志海.”项目教学”的试点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27):82-84.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16-02

项目化教学是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职业或项目情境中,赋予师生一定的工作任务,在项目情境中通过职业角色完成相应的项目操作,通过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操练,熟悉并掌握该门课程相应的能力要求及知识要求。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营造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与岗位要求最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本课程按工作类型(任务)精选若干个写作项目,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合到项目任务中来,也就是将传统的应用写作知识转化为若干个与学生身边生活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项目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内容、组织教学。实践项目任务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并与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监控,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检查、评价,促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去写作工作生活所需的应用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应对现在生活和将来工作中常用的应用写作的需要。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实践

(一)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之“必需、够用”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课程以文体分类的惯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增减、取舍、整合,将使用频率高、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作为重点,以职业工作任务为线索,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结合学生现在生活与将来工作中最大需求的可能,筛选了日常生活条据、专用书信、毕业文书、求职文书、调研文书、报请商洽公文、计划总结文书、礼仪文书、产品推介文书、会务文书、规章制度、合同文书、诉讼文书13类常用文体,贯穿于“筹划迎新晚会”、“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成立公司”、“产品推介”、“年终总结”、“依法维权”六大项目之中。

这样的整体设计,突出了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特点,不再是传统教学那样孤立、枯燥、单调地逐一地讲解每个章节的某个知识点,而是使知识技能服务于工作生活,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今天的生活和适应明天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内容整合的6大项目,创设了项目背景、项目任务和情境设计,设置了21个具体任务,筛选了近40个应用文种。每个项目下设有项目背景,每个项目背景下设有具体的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下设有项目情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写作技能,掌握职业技能,培养提升了职业素养。如下页表1所示。

(三)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理论阐述删繁就简 项目内容采用条文与框架式的结构模式,简明清晰好学。对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进行有目的的综合,对性质相近或内容相关联的文种合并讲述与比较分析。理论解说重在文体的结构与写法,理论知识与实训体例的一致性,使学生较好地确立“文种”概念,理解文体特点,明白写作要求,写出合格的应用文书。

项目训练深浅适度 针对项目任务与文体知识的特点,设计了“情境设计模拟写作例文评析写作研讨病文指正能力拓展”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写作认知规律。在写作训练方面,每项训练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而开放的写作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写作训练始终是一个学知识与用知识水融的整体,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理论知识的零碎部件。每项任务有难有易,深浅适度,按18周36课时计算,每周完成一项写作任务(有个人完成,有小组互评修改),每学期完成一项团队合作任务(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所需的系列应用文),使学生在完成个人写作任务的同时,也通过项目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灵活实在 根据项目化教学与应用文不同文体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在“毕业就业应聘活动”项目中,创设招聘会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写作和收阅求职信、个人简历。再如“年终总结”项目,让学生模拟组织一次公司年终总结大会,要求学生以办公室秘书身份准备会务文书,撰写“会议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表彰通报”,从中了解与会议相关的应用文,然后分组模拟写作,最后作品成果展示,小组评议和汇总评价。(2)比较教学法。应用文文种繁多,有些文种极易混淆,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种间的差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如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公文,常常被混淆使用,但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3)互动评改法。让学生参与对例文评析、病文指正,找出例文的结构写法与语言等方面的优势,用以指导写作实践,而对病文的症结所在,并加以修改,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整合、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都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最新理论,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1)通过课程整合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项目内容,创建了一种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学生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职业岗位要求。(2)项目任务采取“先做后学”、“在做中学”、“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项目任务的实践活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更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体验和实践感知。(3)创设了与学生未来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现场写作应用文的工作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的鲜明特点,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4)运用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和项目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互动评改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实在、注重实效。(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汇总评价,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有效地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工作生活的有机联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清,胡赛阳.应用文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太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夏惠敏.对高职应用文写作“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运用[J].群文天地,2011(1).

[5]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3篇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项目管理;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3-0083-04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上升为一级学科,终于实现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平级,这是对旅游管理专业近年来办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的确认,而与这一利好消息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国旅游教育教学体系的无序与教学方法的乏力。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特征[1],在培养方案中具有显著地位。该课程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科的发展情况,构建旅游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更要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使其树立明确、科学的专业学习目标,为后续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2]。但目前旅游学概论教学存在课程教材建设混乱[3]、教学内容的内在一致性不足[4]、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性[5]及教学方法偏重理论讲授而实践性不够[6]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学者给出了各种解决策略,如构建教材内容体系的合理框架[1,3,7],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师中心型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4,5],增加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8]。但这些都是对教学各方面进行的理论性研究,而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更为细致的且可操作性的研究则较少。

本文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索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这一视角切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涉及知识面较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够将课程内容各组分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理顺,同时还能表示出与后续学科的逻辑关系;(2)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便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展,且项目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表示实践性教学的插入节点,便于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3)用项目管理法可以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进行精确的描述,便于学生了解教学进程,消除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便于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督促与反馈。

1 基于项目管理的旅游学概论教学体系构建

项目管理是一次性、多任务的工作,具有明确规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围、预算和要达到的特定性能水平。每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都包括四个阶段:项目规划、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完成。每个阶段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工作成果的完成为标志,即“里程碑”[9]。在此基础上依据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及实际情况设计旅游学概论教学项目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1.1 项目内容分解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首先对项目范围进行确认,并采用工作任务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方法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WBS是将需要完成的项目按照其内在工作性质或内在结构划分为相对独立、内容单一和易于管理的工作单元,从而有助于找出项目工作范围内所有的任务。由于目前旅游学概论教材版本较多,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性版本供教学使用,本文参照目前诸多的教材及学者对教材的研究[3,10-12]将本课程的教学分为几个专题进行,即子项目,从而构建出较为独立的教学板块,如表1所示。

项目内容主要为旅游学概论的教学情况,本课程教学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教材建设成果及实践教学成果分解为一级子项目3个,分别为旅游学概论的基础内容、旅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旅游研究的外部性问题,3个一级子项目下设10个二级子项目。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用时16周,每周3课时,共48课时,项目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组员由班级学生构成。理论内容上,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块中除常规的导论、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基本概念和范畴之外增加了“身边的旅游”这一子模块,目的是拉近学生和所学内容的关系,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所学内容的影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性行业视角。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等二级子项目的理论教学也由最初的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师生互动式,即主讲教师负责基本理论的引入与基本概念的澄清,学生项目组负责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理论内容还包括旅游组织、旅游影响等方面,也实行师生互动式教学。而在实践内容的分解上,主要采用依据项目进度在不同节点插入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同时还增加了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为学生做行业动态报告或讲座等方式。

1.2 项目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为WBS表所做的分解内容,包括课程基本理论的讲授、学生实践内容及行业最新动态的研究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不是承上启下的逻辑关系,而是依板块展开,交叉进行。

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表现为项目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模式的选择达到了统一,除基础内容之外,每一个二级子项目都有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两个组分构成,教师讲授主要为学生传达本项目运作所需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实践部分则是项目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点,在课程开设之初自组项目小组,从已有的子项目中自主选择展开研究。研究题目自定,研究方式自定,研究结果以研究报告和PPT汇报的方式在课上呈现出来。

以常州工学院2010级旅游管理Y班的教学为例,30位同学组成了5个项目小组,分别作了常州市旅行社发展调研报告、常州市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常州市周末短途游调研报告及旅游花博会对常州下属花卉种植基地经济影响的调研报告,另外还有一个项目组同学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各种预测,罗列几种可能性,组织全班同学在课上进行讨论。调研报告只是项目组可见的有形成果,除此之外,项目小组还需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员分配问题、时间计划、费用、调研方式及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等以PPT讲授的方式在课堂进行展示,并接受其它同学的提问与质疑。

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则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教学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打分;二是各项目组同学做出的成果及PPT汇报,会有除本项目组之外的其他项目组成员为其打分,所得分数与任课教师的分数加权获得最终结果(见表2)。另外涉及到旅行社实习等一些实践环节无法在本学期完成,则其反馈由实习单位给出,不计入本次课成绩。

表2 学生成绩计算

评教 人员 时间 费用 调研 调研 PPT 成

成员 分配 计划 运用 过程 报告 展示 绩

(10%)(10%)(10%)(20%)(20%)(30%)

教师评教()

学生

评教()

……

总评成绩()

2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组成员管理及课程实施进度管理两个部分,而进度管理又由时间进度管理与内容进度管理组成,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2.1 成员管理

课程教学作为项目来进行管理与一般的管理不同,存在着特殊性,由于学生未受过专业的项目管理训练,在自组项目小组做项目时表现出一定的茫然,需要老师在课余时间对其存在的疑惑进行跟进,具体做法可采用网络跟踪教学的模式,构建项目论坛以随时解决学生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具体管理上由项目小组成员自选组长,自主分配任务,主讲教师只负责解答成员的疑惑及组织成员选择项目。

2.2 课程进度管理

课程进度时间管理主要采用项目进度计划表的方式,本文采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对项目时间进度进行整体管理,表3为经过整理的项目时间计划表。在课程教学之初将项目进度计划传达给项目组成员,并作为项目成果评估的考核依据之一,从而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表3中所示基础内容的教学共9个课时,其中6课时为教师对基本概念及理论的讲授,3课时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旅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共由21个课时组成,其中9课时为教师的讲授部分,6课时为学生用PPT等方式对其项目小组所研究的成果进行汇报及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有3课时为酒店见习,3课时为请行业内人士做专题讲座,学生的实践部分则依据进度表课后进行展开,其实践考核的标准为实践报告的撰写及课堂汇报;旅游外部性问题由18个课时组成,其中9课时为教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讲解,3课时为请业内人士做报告,6课时为由学生项目组成员组织的相关板块内容的讨论。

在项目进度的内容安排上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调研不占用上课时间,采用课下自主完成的形式,表现出课上内容学习与课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特点;(2)学生调研结果或研究结果的展示并不是与同一板块的理论内容依次进行,而是在调研结果结束之后再进行,从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研究内容;(3)内容的完成设立关键里程碑,在本门课中表现为各项目组研究报告的上交,且关键里程碑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时间点。

3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学概论教学中的实施,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理论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是对于综合性课程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这种方法的运用无论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上还是对教学内容的掌控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在其他学科的运用中,还需要在对复杂教学内容进行的合理划分、教学模式做出的适当选择、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修正。

参考文献

[1]盛蕾.关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J].商场现代化,2011,(2):182-183.

[2]黄萍.实用性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研究——《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启示[J].统计教育,2007,(4):116-119.

[3]陶卫宁.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合理架构的建立[J].旅游学刊,2005,(10):98-104.

[4]孟秋莉.提高“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70-172.

[5]张胜男.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之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2):144-147.

[6]雷可为,刘晓莉.PBGS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科技信息,2010,(10):524-543.

[7]张凌云.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J].旅游科学,2012,(2):13-25.

[8]李会琴,杨湖浩,周玲,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旅游研究,2009,(12):80-83.

[9]徐龙海,刘殿红.项目管理在涉农高职院校优质公选修课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22-124.

[10]张晓慧.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的合理构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旅游学刊建设与旅游教育增刊):35-38.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 独立学院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51-01

引言

“项目导向教学法”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准则,把项目的研究与理论知识统串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师、学生分别承载了主线、主导、主体的作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从实践中去获得语言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又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项目导向法的概念、意义及特点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导向教学法意在使参与者通过讨论、协商、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学会运用多种学科技能来完成项目的研究。

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把生活与英语结合起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项目导向教学法以其特殊的属性验证了它的创新性。

第一,项目教学法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第二,在项目导向研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共同参与。第三,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可以自主地进行项目计划的实施和创造,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学生层面,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心理上有着很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这无疑成为英语教学的难题。

在教学模式层面,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

在教师层面,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中的英语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典型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缺少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二者之间仅仅是填鸭式的讲授和蓦然被动地接受。

三、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一)项目的选定

教师设置符合学生特点和水平的项目,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计划的设计

项目设置选定后,则应把总项目分成多个“子项目”,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 确定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三)计划的运行

围绕项目主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确定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分工后,确定解决“分任务”的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参与,并起到指导作用。

四、“项目导向教学法”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一)认真选定项目

正确合适的项目能够保证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而项目选定的优劣,则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败。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状,结合理论和实际来选定。

(二)明确项目主旨

一系列富有情境化、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将由教师、活动设计者来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项目研究中寻求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试着解决问题。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学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学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导向教学法”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四)“项目导向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项目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和目标。作为项目主体的学生应对自己准确定位,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总之,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要想改变传统现状,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又要符合独立学院教学宗旨,就必须把“项目导向教学法”带入课堂中去。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才能显著提高,才能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锻炼,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合作者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专创融合;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创业促进”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议题,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国务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深化部署[1]以来,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相分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创融合将成为双创教育改革新的抓手和突破口。

一、专创融合的概念界定

专创融合是将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理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现实问题出发,由真实流程驱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解构,最终通过师生共创实现价值产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专创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侧重在不开设新课程的情况下,将创新创业理念、方法与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真实性项目研发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实践层面更加深刻而广泛的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双向耦合,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向师生共创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情景体验和行动导向,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深度思考、合作共创[3]。高校应依托现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4],推进专业教育在不同阶段围绕专创融合主题,利用访谈法、观察法、互动法等方法,对产业格局和趋势、社会热点事件、产业企业奋斗史、专业难题突破史、风云人物励志故事、行业和用户痛点、创新创业机会识别、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实践场景、创新创业校友资源、技术与工艺创新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教授,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现状

(一)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森林、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十大健康旅游专项为主,以“心理、环境、运动、营养”等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辅。该专业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十大健康旅游资源的禀赋,掌握专项健康旅游服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项健康旅游的服务技能,并具备相关健康旅游项目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及健康促进活动的日益广泛多元化,全龄人口积极投身大健康旅游的趋势正在形成,健康旅游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5]。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健康旅游概论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内实践不足,缺乏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平台,导致其对有关健康旅游项目的服务技能、规划设计能力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教学资源基本集中在线下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上,且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参与度不高,同时单项知识“灌输”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最后,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产业资源优势如实践教育基地优势、企业行业优势等利用不充分,导致学生对于健康旅游市场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缺乏与健康旅游相关产业行业的融合和与市场的对接。

三、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一)递进式循环的教学目标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兼顾健康旅游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以健康旅游专业知识为导向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规划设计、寻找市场机会及组建与管理团队的能力[6]。基于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本文进行了一个从理论知识、作用机理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四级递进式目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健康旅游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理解健康因子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项健康旅游项目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技能,最终能够识别市场痛点,对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而这也是创新创业思维的集中体现。以四级递进式目标为基础,形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健康旅游项目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可以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螺旋式提升,特别是情感方面,主要从专业认同和思政教育两个角度进行培养,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使其形成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良好修养与品德。当然,这一能力循环模型不仅适用于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内不同模块间的教学,同样也可拓展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既能实现课程内的目标能力循环,也能实现课程间教学目标的融合。

(二)主辅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健康旅游概论的课堂教学应以项目式驱动为主,以案例式、访谈法、小组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辅,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结合,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其中,项目式驱动是指以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十大健康旅游项目为依托,学生择其一,以组建团队的形式进行健康旅游项目实践,并在项目实践中寻找市场痛点,进行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模拟项目运营和实施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流程,从而体验真实的健康旅游项目运作过程,推动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7]。对于其他辅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如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分享,也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案例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旅游业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访谈法让学生与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者交谈,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掌握行业状况、寻找市场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健康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对应训练

在进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以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型、应用型、成果型教学操作的内容模块为主,贴近行业实际进行创新创业场景的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以“什么是健康旅游”“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内容的基础理论部分,以“森林浴、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为内容的资源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以及以“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为内容的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8]。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为主,注重加强学生对于行业的研判、市场分析及知识的探究能力;资源型和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项目式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以学生组建的团队为单位,进行某一种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的设计,培养其发现市场痛点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和思维。教学内容与对应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旅游创新研究、项目设计、产品开发,使其在实践中体验、总结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可增强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及可视化呈现

专创融合的课程考核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化、结果导向的倾向,坚持弱化纯知识点考核、突出过程性考核的原则。本文对健康旅游概论课程考核的成绩构成体系进行了再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过程性评价,从团队组建、小组合作、案例分享、精益创业画布等方面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作品考核主要以学生团队的健康旅游项目规划文本为依托,考查其市场研判、项目创意与产品开发的能力及团队意识,这既是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考查[9]。另外,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可视化的呈现设计,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四大课程目标为一级指标进行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在课程教授前和课程教授后进行问卷的发放和统计,并通过Before-After的对比,进行教学效果的可视化呈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

(五)多方共享的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源优势,可提供教材、案例库、规划文本、实践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视频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和访谈,从而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10]。

四、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6篇

一、项目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优势

项目情境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由学习者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另外,建构主义理论家布鲁纳(J.S.Bruner)也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同时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应用写作项目情境教学正是立足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情境教学、学生为主体和“主动建构知识”这三个基本点,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师生通过创设情境,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而学生则以小组工作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学习计划,相互协作、探究完成整个写作项目的学习。尽管每一个项目教学的具体目标会随着文种的教学发生相应的变化,但项目教学的目标的核心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项目的分工合作不但熟练掌握各种实用应用文体,并且能够付诸写作实践,同时,在团结合作探究的项目情境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得到提升。

与应用写作课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讲授———例文评析———练习强化———练习讲解”相比,项目情境教学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课堂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知识信息输出者,学生是教学的客体,是知识信息被动的接受者;项目情境教学的主体则是学生,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他们在项目情境教学方案的引导下,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结构,主动构建应用文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负责组织好课堂,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其次,课堂的教学目的彰显“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基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容易“满堂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练习时学生又习惯依葫芦画瓢,照着课本或教师提供的案例,模仿写作,写作格式僵化,而一离开模仿,下笔如蜀道之难。这种教学效果架空了该门课程的应用性特征,达不到教学目标。项目情境教学法尝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鼓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写作项目的学习,也就是改先“学”后“做”,为“做”中“学”,在“做”中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实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情境教学的实践方案

应用写作项目情境教学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创建学习小组,调动积极性。每个教学班级要求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约5~8人为一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兴趣、性格、性别、写作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习小组之间的各因素差距不要太大。同时,每一学习小组里举荐一名组长,总体负责协助教师开展课堂的教学活动,其余组员在项目学习中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角色任务,完成项目写作。组员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要纳入期末课程考核中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评价体系。第二,创设情境,确立项目。本阶段属于项目情境教学的规划阶段,关系到本次项目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合适的情境和拟定科学的项目学习计划、写作计划。情境的创设,切勿远离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合乎实际,让学生凭着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情境,从而助推对项目的理解。另外,合乎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觉得应用文写作来自实际工作、生活的需要,可以帮助自我解决实际中的写作难题,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热情。项目的制定需要科学、合理,应具有适应性、实用性、探究性特点,适应性指的是项目内容应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实用性指的是项目内容应来自实际工作和生活,探究性指的是项目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透彻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以及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情境和项目可以相对单一,也可以较为复杂。在单一的情境和项目里,一般为一类文种的写作,具体操作为: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某个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情境中;然后学生理解情境,进入角色,领取项目任务进行写作知识的自我学习和写作训练。

例如,教师课堂上虚设一个求职场景,这个场景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堂话剧来完成,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求职场面的实景来完成,教师扮演企业的人事职员,学生扮演求职者,完成一份求职简历和求职信的制作。较复杂的项目情境教学主要针对多个文种的综合学习和实训项目。以公务文书的项目情境设置为例,教师可设置一个“大型的校级会议”这个总项目情境,在此总项目情境下设若干小项目,包括草拟召开会议的请示、批复、会议通知、会议邀请函、会议纪要、会议上的表彰通报、会后向上级部门撰写的报告、会议开幕词和闭幕词。这些小项目,由教学班的学习小组自由领取,理解写作知识,撰写文稿。在复杂的项目情境教学活动里,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掌握写作技巧,完成写作项目外,还培养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思考,形成一种整体的写作认识结构,从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制定学习方案,撰写相关文案。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主要是课堂的主导者,支持和协助学生完成文种的自我学习和写作。项目学习启动前,教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与步骤、写作要领、典型案例等相关知识以多媒体或者文本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自我学习有一个引航灯。教师这些“授人以渔”的提示文本,实质是一类文种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自学成功一类文种,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掌握另外的文种,从而提高自身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此环节,主要任务是小组讨论研究,自学相关的应用文知识并动手撰写文章。第四,修改定稿,分享成果。学生的写作练习,采取小组交叉修改的原则,如第1组和第2组的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文本,互相模拟教师的角色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巡视,进行答疑,并且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探究,找出文本的优劣点。理想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完成了第二个文种的学习,并且培养了学生批判性的逆向思维,改革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弊端。修改阶段完成后,课堂上由师生一起共同展示学生的作业,包括作业修改前后的两个状态。展示的文本应该具备典型性,有优秀的文本,也有写得较差的文本;有批改得当的文本,也有批改存在需要改进的文本。第五,分析得失,总结提高。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师生针对课堂展示的作业成果和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的讨论,包括分析小组的学习方法、作业的优劣、相关文种的学习技巧和写作技巧等等。教师的分析应该涵盖每一个小组以及每一个写作项目,并且鼓励小组代表发言,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点评中完成本项目所涉及的文种的学习。第六,综合考核,查漏补缺。项目的学习、写作、总结完成后,还需要一个考核验收的阶段,也就是对本次项目所涉及的文种进行一个考核,测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课堂上的写作测试或者课后的写作练习来完成。项目情境教学法既科学又具备趣味性,教学设计新颖,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按章节循序渐进的程式化教学和普遍采用的分类教学,将文种的写作方法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情境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与教材的编写

教学模式运用得成功与否,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诊断,并为教学献言献策的活动,它通过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应用写作项目情境教学的评价体系可在三个层面进行构建。第一个层面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项目写作启动前,教师应制定一个可量化的学生自评表格,表格采取分数制,内容包括对文种概念的熟悉程度,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遣词造句的能力,文章的条理性等方面,在写作训练后,综合考核环节前,让学生自我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参考此自评表,判断学生对项目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个层面上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包括对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教学工作的评价。这里可邀请应用写作领域的资深教授、学校的教学督导、应用写作教研室的教师,参与制定课程项目情境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环节,同时到课堂进行评课与听课,给出建议与意见。第三个层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包括小组的互评,教师反馈,具体又可细分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法,掌握程度;结果考核主要通过考试与写作训练进行。在考试环节,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以及学生对错误案例的纠正能力,以此来判断学生对文种的掌握程度;写作训练,主要通过项目情境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完成写作任务。过程考核评价的是学生综合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比如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等;结果考核侧重的是学生对本项目写作知识的把握和写作能力。

项目情境教学法的创新性在于课堂教学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项目的优化设计又与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材的编订也要求有所创新。传统的教材在章节顺序上是以文类的性质、类别进行逐一编排的,例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信函文书、传播文书、司法文书、经济文书,每一类文书下又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文种的排列,教师则按照文种排列的顺序进行先后教学;另外,传统的教材在编排每一文种的理论知识时,内容一般按固定顺序分别囊括五部分:文种的含义与特点、文种的结构与写作技巧、文种的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种八股式的、规规矩矩的章节编排和理论知识的条理分布,看似规范严谨,实际上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极大的弊端。教师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教学过程流于程式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孤立地学习文种知识,笼统地提倡多写多练,学生惯于依赖案例,依葫芦画瓢,一旦离开课堂和例文,下笔如蜀道之难。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二段四步”教学法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田广东(1968-),男,吉林长春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研究员、教授,主要从事物联网、通信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重庆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高职软件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编号:D/2009/01/095)和2010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工学结合‘12345’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CG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46-02

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化进程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各异,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锤炼也呈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国际上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培训”;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职业教育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

国内的高职教育从建国初期的“半工(农)半读”制度发展至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顶岗实习,在企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以获得实际开发经验;二是订单培养,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将企业所要求的内容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融入教学计划;三是校企集团,由企业办学或学校办公司,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融合。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地区行业的差异性以及国内外教育体制的不同,使国内高职高专教育急需从业者进行机制创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的学生具备经过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的职业技能。

一、“二段四步”教学法的内涵

针对高职教育及学生的特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提出了通过实践项目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把知识变能力的“二段四步”教学法。

“二段”就是将高职教育分成“文化理论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阶段。“文化理论素质培养”阶段就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使高职教育与中职和社会培训机构相区别,使学生具有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素质;“职业能力训练”阶段就是面向市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锻造阶段,使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四步”就是“职业能力训练”阶段,分成“学着做”“跟着做”“自己做”“带着做”四个步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二段四步”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以就业为中心,以具备工作能力、让学生有吃饭的本事为中心。将培养再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典型引导和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具备完整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与企合、教与学合、学与工合”,建立“学生、学校、企业”的合作共赢机制,依托企业促教学、促就业,依靠教师、依赖学生建设特色院校和专业。并用“五化”(校企合作市场化、课程开发多元化、教学模块化、实训项目化、考核实际化)作为实施的保证措施。

二、“二段四步”教学法的运行机制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机制。这种创新机制的教学法的运行机制是变现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习或实践课”机制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二段四步”教学法。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育人方案、营造育人环境、搭建育人平台、管理育人过程、享有育人资源,实现工学结合日常化,校企合作全程化。

“二段四步”教学法将三年高职教育分成“文化理论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阶段。“文化理论素质培养”阶段将人文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压缩在一年完成,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为主。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经过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训练”阶段就是面向就业的职业能力锻造阶段。这一阶段将培训包等教学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以实际项目的训练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学会吃饭本事,解决企业、社会要求毕业生工作就能创造价值的问题,本阶段分为四步:“学着做”就是将职业技能要求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逐渐增加技术难度的实例,学生学着一个一个实现项目,通过训练熟悉技术开发环境和基本技术技巧,具备职业基本能力和常用工具。这个阶段的方法是先做后讲再讨论总结知识点。通过实际项目实例训练,让学生体会职业技巧,了解职场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带着问题通过实践学习理论,总结掌握知识点。“跟着做”就是将市场化校企合作得来的过去完成的真实的实际项目让学生重新实现一次,通过逆过程总结、比较、感受完整项目的职业运作过程,找出差距。“自己做”就是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将市场化校企合作运作来的实际项目,让学生以企业的角色参与,通过真实项目训练,使学生感受职业技术能力要求和心理素质的差距,通过教师引导,用总结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带着做”通过创设品牌特色专业,以技术优势保证获得长久和稳定的横向课题和项目,由教师当项目经理或顾问,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团队运作实施。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培养教师成为能带领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师。用市场化机制,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建立“实训、实习与企业需求对接网”“创新团队推介”“项目展示会”“创业大赛”等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三赢”模式。通过市场化校企合作平台,激发教师和学生用市场化的方法,参与市场竞争,以技术优势赢得稳定的实际项目,变“求企业合作”为“我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以吸引企业主动合作。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运行机制。要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承办“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建立“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协作体”“产业联盟”,实现“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的目标。在协作体内邀请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科研院的主要负责人建立校企联合董事会,与学校科研人员定期召开对接会,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建立稳定通道。建立由企业各层次人员参与的校企联盟,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以能提供实际服务为基础,坚持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定期组织活动,并使之制度化。通过“校与企合、教与学合、学与工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合作共赢。企业通过合作,解决技术难题,获得稳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学校通过合作,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办学所需的实习实训条件、案例及实际项目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既能享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实习津贴,又能解决毕业就业问题。实现学生接受系统专业教育与接受职场文化的同步,接受学校教育与作为准员工适应企业过程的同步。培养学生对就业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变“以工代学、以学代工和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为“工学融合”。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群)和工作过程分析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学习项目载体,以职业能力形成为课程内容设计依据,以实际项目实践和真实职场环境为课程教学主线,实现学生学习过程、职业能力训练与学习结果的统一。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在高职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成立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将就业目标深入教师和学生心中,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手段。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软件培训包,用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机制代替传授知识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课程开发多元化”“教学模块化”“实训项目化”“考核实践化”。“课程开发多元化”是课程开发主体由“教育专家主导”变为“社会需求主导”,开发主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模块化”是将行业企业成熟的核心技术,按教育理论,采用“技能层进”的方法,由浅入深模块化为专业的学习培训包。“实训项目化”是用实际项目完成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的综合,实训的每个项目都为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考核实践化”是改变过去的答卷考试方式,引入项目实际效益和用户考评的方法。以考核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实行过程性考试与实践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核心,将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以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三、“二段四步”教学法的意义

1.微观意义。一是创造性地引入模块化学习培训包。二是在高职教育阶段引入由企业人员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三是在校企合作中引入市场机制,解决了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杜绝了校企合作停留纸面、流于形式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得实惠、学校得就业指向、学生得锻炼和教师得提高的多赢局面。四是在课程中引入心理素质影响和职业素质模块,解决了高职生从学生到员工的心态转变问题,使学生从大不了考试不及格重考的学习心态,转变为做错了或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要赔偿损失的工作心态。

2.宏观意义。一是有利于丰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机制的问题,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二是有利于提升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育内涵,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当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院校的培养模式改革滞后,理论规划有、动作少,校企合作协议多、实施少。落后的培养机制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机制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本文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人才机制,特别是“全程化、日常化”的教学机制,市场化的合作机制,联盟化的运行机制,也就是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二段四步”教学法,可操作性强,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成果可作为其他高职院校机制创新的蓝本。用市场化手段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人才培养机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软件培训包的模块化、项目教学体系,对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化解就业难题,实际效果好。

[参考文献]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第8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58-01

1 项目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纷纷开设项目管理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低撤治龅哪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良好的课堂互动,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生源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项目管理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互动的困难,减少了互动的频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也偏低;[2]第二,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单向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是配角,被动的接受知识,对解决项目管理中实际问题的系统方法不够重视,也很少将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分析,导致课程比较枯燥;第三,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项目管理课程的内容难度较高,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高,无法在课上掌握知识的学生在课下自学时难度也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模式

要想优化项目管理的教学,就需要将传统的“拉式”教学转化为“合作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既有实效性又有创造性的教学理论,这种理论将教学目标指定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合作型教学的评价是以团体成绩为依据,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减少学生间的消极竞争。将合作学习引入到项目管理的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合作学习具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参与预设的项目,将学生安排在一个模拟的项目团队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个项目的组织、策划、分析和实施。先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由小组成员自行选出能力较强的项目组长,每个小组选定一个模拟项目,这样在授课时就可以以课程内容为主线,围绕项目的五个过程和九大知识领域,组织开展项目小组的活动,这样在每一部分知识讲授后都伴随有实战演练,按照课程讲授的先后顺序,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的演练包括:项目章程和计划的制定、项目开启前的动员、项目分解结构的创建、项目进度的制定、项目成本的控制、项目的验收等等。另外,在每节课的演练之后还要安排项目经理对模拟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这样有利于各项目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合作型”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注重团队合作和平时表现,再加上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增强了小组内的积极合作和小组间的健康竞争,强化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改进教学方法

3.1 情景教学法

项目管理本身不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很多内容更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项目管理又是整个项目实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项目沟通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方面,就要求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一软技能。[4]这样才能使沟通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贯穿项目始终。沟通效果的好与坏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要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单凭教师的讲授是难以实现的,而情景教学法正能够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是针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的有效方法。情景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真实案例为背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学生在指定的情景下表演或操作。情景教学法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精心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演绎好项目中的角色,并适时总结学生们的表现,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3.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师生间、学生间形成多向的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分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并在课堂上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学生要对案例作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以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另外,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讨论环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聆听、劝说、语言表达等团队合作能力。由于项目管理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是想领略项目管理的精髓,就一定要实际体验、亲身参与。教师如果想在课程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博的理论作为基础,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项目管理方法的掌握和对项目管理理论理论的深刻认知。因此,案例教学法是项目管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

为了在项目管理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协助和启发学生设计或寻找相关项目案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开展对项目的管理。

学生在项目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由项目的综合性、独特性、一致性所决定。[5]因此,教师在项目管理的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还应该自身角色的转变,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扮演好聆听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师生角色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4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更加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继而各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提高。高校虽然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但是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中引进合作型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项目管理的理念,从而为学生日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翟宁.项目管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世纪桥,2008(7):29-31.

[2] 骆殉.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2-114.

[3] 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