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1:54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1篇

根据国家、省、市、区安排部署,请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回头看,全面梳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深刻检视问题,尽快整改到位。

一、目标任务

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对脱贫攻坚战以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短板进行一次总盘点、大排查、大起底,看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是否全落实、无遗漏,看工作任务质量是否全达标、无差距,看存在问题是否全整改、无反复。

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挖掘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把实践探索上升为理论指导;要梳理任务目标完成情况,高质量、高标准实现我办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目标,为明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决战决胜奠定坚实基础;要抓好抓实问题排查整改,注重整改措施的持续性,全面提升我办脱贫攻坚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结合。把脱贫攻坚“回头看”和当前正在开展的建档立卡动态调整、“三个清零”行动,以及年度工作总结结合起来;既要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更要查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检视整改问题,统筹推进,防止单打一、片面性。

(二)把握重点。以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对象,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四不摘”为重点内容,以全面检视整改问题、提升工作质量为根本目标,不空泛、不跑偏。

(三)从严从实。坚持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较真碰硬,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排查务实、整改扎实、结果真实。

(四)各司其职。各村支部书记,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回头看”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从下至上,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三、工作重点

问题排查是此次“回头看”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三落实”方面的情况。就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

1.责任落实。主要包括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分工责任落实,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社会力量等帮扶责任落实情况。

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突出5个方面:一是是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扶贫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理解是否深刻、行动是否自觉、落实是否到位;二是是否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政治站位是否达到要求,有没有抓一阵放一阵、松一时紧一时的现象;三是是否真正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是否到位、推进是否有力,有没有发展不平衡、顾此失彼的问题;四是是否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有没有做到政策领会不走样,安排部署不走形,贯彻落实不棚架;五是是否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保障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有没有松劲懈怠的思想和表现。

各村党支部主体责任落实突出9个方面:一是是否认真研究制定本村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完不完善,标准把握执行是否到位,计划安排是否真正落实;二是是否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党支部每月至少专题研究或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4次,支部书记每个月至少要有10个工作日用于扶贫,遍访贫困对象等相关要求是否全面落实到位,真正落实有效;三是是否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否建全督查检查机制;四是领导干部是否保持稳定,扶贫工作力量是否得到加强,帮扶队伍是否稳定;五是扶贫资金投入和整合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到位,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政策规定执行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明显和“隐性”违纪违规问题;六是是否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七是是否全面落实扶贫干部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关爱激励脱贫一线干部、提拔使用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基层扶贫干部、支持优待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等相关工作和要求;八是是否对照2018年中央第一巡视组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巡视反馈意见抓好整改落实,重点是“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的整改落实;九是巡视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抓整改还有哪些差距。

各相关科(室)分工责任突出4个方面:一是是否专题研究部署本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主要领导重视程度如何,分管领导主抓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二是工作谋划计划是否实在合理,兑现情况如何;三是财政、金融、土地、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水电路讯房等政策举措制定是否合理,是否便于落实;四是在推动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和组织实施行业扶贫项目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

2.政策落实。主要是对照各行业部门政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排查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情况,“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落实要结合“三保障”情况进行排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扶贫助残、交通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综合保障脱贫等方面政策举措落实情况依据相关要求开展。总体上突出4个方面:一是相关政策目标规划和实施进度是否达到要求;二是政策落实是否拔高或降低标准;三是政策落实精准性、实效性是否达到预期;四是政策落实是否具有持续性,有无短期行为。

3.工作落实。对照脱贫攻坚各类计划方案进行梳理,突出8个方面:一是是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安排,是否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攻坚总目标任务,有没有打折扣、没完成的问题;二是是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三是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开展是否扎实;四是扶贫项目组织实施是否规范,验收是否严格,质量能否保证;五是扶贫资金和扶贫资产使用监管是否到位;六是脱贫攻坚各项监督考核检查发现问题是否及时整改解决;七是扶贫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八是扶贫扶志工作开展是否扎实有效,贫困人口发展内生动力是否明显提高。

(二)“三精准”方面的情况。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是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情况。

1.精准识别。突出4个方面:一是识别程序是否规范,“两公示一公告”等规定程序落实有无疏漏;二是识别标准把握和执行是否严格,有没有降低和拔高标准的问题;三是建档立卡系统信息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准确无误,是否做到账实相符、群众认可、上下左右衔接一致;四是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是否及时,是否做到应纳尽纳。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2篇

一、总体情况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创新脱贫攻坚思路,以村年度“户脱贫、村出列”为目标,调动全院力量,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坚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杆,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产业和就业的能力。

医院结对的花石乡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38300亩),耕地面积2024亩,山场面积为28300亩。全村辖37个居民组,946户,3690人,其中移民有190户,55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91户,998人,贫困发生率为28%,安排扶贫干部68名,其中我院有44名医务人员参与结对帮扶,通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2016年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199人,2019年脱贫户为23户,31人,预计2020年实现贫困户全面脱贫。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包保责任

医院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设置专门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加强医院整村帮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帮扶措施有效落实,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医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对照包保单位、帮扶干部职责要求层层传导,压实责任。

2019年,为继续推动村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医院根据村实际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再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年度帮扶目标,细化帮扶措施,并积极与花石乡政府以及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协调配合,院领导多次到村召开协调会,听取产业推进情况,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实现年度脱贫和村出列目标任务。

按照帮扶工作职责要求,医院充分结合单位实际和村脱贫攻坚工作需求,继续扎实做好本年度结对帮扶工作,并根据干部工作实际,及时对扶贫队员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报相关单位备案并同步修改大数据平台结对数据。结合每月目标任务,相继开展并完成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工作。帮扶干部结合日常帮扶工作对帮扶措施、走访记录、帮扶成效等在扶贫手册中进行了完整记录,并按季度准确核算收支,和更新大数据平台数据工作。

(二)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年初,医院扶贫工作领导组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召集全院干部职工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大家拔高认识、沉下身子,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要点和每月重点工作任务,每月均邀请村驻村工作队来院开展1次月度工作培训,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截至今年12月底,共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和推进会各9场,及时安排、传达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要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落实结果等,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在村原有集体茶园、茶厂和民宿旅游的集体经济基础上,积极帮助联系技术和资金支持,合新屋茶厂的建成和民宿旅游项目,推动村旅游开发,扩大集体经济建设规模,实现了村今年集体经济收入78.6万元。

(二)帮助完成周转性住房建设。根据村贫困人口住房保障需要,医院在上年度给予8万元的基础上,再次从业务经费中安排了10万元资金的经济支持,帮助完成贫困户周转性住房建设任务,目前周转房已全部建成,13户无房、危房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三)落实各项到户政策。继续上年度医院制定的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规定,扎实开展干部走访工作,每月安排帮扶干部至少到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的走访,结合各户实际需求,将现行的就业、产业、教育、医疗、易地搬迁、金融、光伏等各项到户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由于今年生猪疫情严重,为将贫困户损失将至最低,医院帮扶干部及时告知贫困户提前进行宰杀并帮销售卖,帮助联系就业门路等。截至今年9月底,村贫困户各项帮扶措施均得到全面落实,各项补贴、奖励资金全部分发到户。

(四)大力开展医疗脱贫。结合上年度工作经验,在切实为全县贫困人口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扎实开展“351”、“180”健康脱贫医疗保障政策和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申报工作,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工作的同时,继续针对村贫困人口施行免除来院住院治疗的门槛费(起付线)和特困优抚。

医院还结合党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文明创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到村开展医疗服务和社会扶贫、六净一规范活动,着力改善村贫困群众生活和健康状况。

(四)开展帮销农产品工作。全院44名帮扶干部全部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消协议,积极帮助贫困户推销种养殖产品7万余元,有效树立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

(五)全力做好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工作。

医院2018年选派的高光远同志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前往慰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在选派待遇上给予有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当中,驻村工作得到了乡村两级的充分认可。

(六)社会扶贫。

今年,医院主动与村对接项目,采取直接认领和积极向上级医疗卫生单位争取援助形式扎实开展了本年度社会扶贫工作。

1.医院直接到村认领项目,捐资10万元;

2.在继续联系军医大学为村小朋友实施先天性外耳缺失手术;

3.9月20日,争取到县中医院到村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并捐资1万元;

4.10月16日,争取到医药集团向镇卫生院捐赠了总价值10万元医疗设备;

5.10月23日,向村贫困儿童捐赠总价值20.36万元的服装;

6.今年2月份、7月份两次到村开展义诊活动,捐赠药品总价值1万元。

本年度累计争取资金或折合资金以及干部帮销,共计63万元。

(七)核查整改迎接评审

医院根据村各项督查、暗访工作需要,均及时安排人力全力配合开展好迎检工作。

1、根据本年度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及时部署、及时整改。

2、11月中旬,为确保村年度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医院精心组织安排年度扶贫工作自查工作,全面梳理年度结对帮扶工作,查漏补缺。

3、12月初,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本年度脱贫户23户31,其中医院结对帮扶的有18户22人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乡镇学校为支援对象,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作用为主线,以相对薄弱学校为重点,以推进薄弱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帮扶目标

按照“整体帮扶、软硬兼施、长短结合”的帮扶总体思路,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通过实施校对校“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城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所有优质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帮扶时限

帮扶活动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6年8月止,为期三年。所有优质学校要对口帮扶一所薄弱学校,制定相应的帮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好对口支援计划。

四、帮扶任务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帮扶工作。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援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受援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期互派至少1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支教领导每学期支教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指导工作不少于一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年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5、帮助受援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做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引导受援学校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受援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受援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4、帮助受援学校加强部室的建设、配备,并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时,双方学校互派师生参与,促进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6、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学生进行多方面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受援学校教师每年全员培训一次以上,3年内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培养一定数量的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受援学校科任教师人数在20人以下,至少培养1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20-50人,至少培养2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50人以上,至少培养3名。

2、帮助受援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受援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包括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年要互派教师不少于2名到对口学校任教,尤其是短缺学科,确保受援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支援学校教师每学期支教时间累积不得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支教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四)经济物质方面帮扶

支援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给予受援学校经济物质帮扶,也可提供自身闲置的教学仪器、教具和图书等。

(五)其它方面帮扶

提倡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其它帮扶,并能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薄弱学校改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促进支援学校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对口帮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安排专人负责。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教育局每学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考核和评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目标责任,要通过建立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校对校沟通,及时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做好工作小结,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帮扶办法。

(三)签定帮扶协议,规范双方行为

对口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签定帮扶责任书,进一步明晰3年内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任务。支援学校要加强与受援学校沟通和交流,逐项落实自身担负的责任目标。各受援学校要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帮扶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以及好思想、好作风,要克服依赖思想和各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落实优惠政策,创设帮扶条件

各学校要将“对口帮扶”所需的经费列入预算,给予保证。教师在支教帮扶或挂职培训期间,原学校待遇不变,年度考核由对方学校负责,年度考核的情况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并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对口学校应给予支教人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备的条件和积极的支持与关心,为他们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支援学校三年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将作为校长评聘重要业绩进行考核。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4篇

一、以扶贫开发十项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进度,全面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一)扶贫重点村建设工程。坚持“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流域治理,整村推进”的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开展以“五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基地建设,以科技培训为重点的脱贫能力建设,以“四改”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做到开发自然资源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实现改善发展条件与提升发展能力相统一。完善提高2启动建设的18个扶贫重点村,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面完成启动建设的8个扶贫重点村年度建设任务,科学规划,依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将县财政支持的太吉河镇寺湾等8个村打造成扶贫重点村建设示范村,全力打造扶贫重点村新亮点和扶贫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典型。

(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中心,以治水保土、兴水治旱为重点,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科技措施,实施山、水、田、林、路、堤、村综合治理,达到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切实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完成镇0.9万亩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启动富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三)扶贫移民新村建设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按照“相对集中、规模开发、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扶贫移民与工赈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的有效衔接,在高质量搞好移民建房的同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同步支持搬迁户发展产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移民搬迁项目村建成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致富路子明晰的新农村。完成启动的3个贫困人口搬迁项目村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实施城关镇二道河、梁家湾镇姚楼、青山乡白龙、十里坪镇中棚、白鲁础乡大竹园5个贫困人口搬迁项目村建设。

(四)“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工程。继续采取输出就业培训与就地创业培训有机结合的双向培训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培训、订单就业”的原则,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拓宽输出就业渠道,提高安置效果。围绕旅游产业开发,瞄准农家乐经营户,有效开展文明礼仪、农家烹饪、经营管理、民俗文化、农业观光、汽车驾驶、工艺绣品等方面技能培训,拓展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创业空间。完成“雨露计划”培训招生600人。

(五)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与职教中心、科技、农业、林业、畜牧、人劳等部门的联系协调,有效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推广活动,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科技素质和发展能力。完成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六)信贷扶贫工程。投放到户贴息贷款1000万元,提高15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增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市场引导、项目支撑、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思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重视加强与金融机构协商合作,加大扶贫信贷资金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种扶贫开发政策作用,积极开展项目整合,综合扶贫,扶持、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家庭经营项目,积极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互动双赢机制,启动企业支农增收行动,让更多的贫困户依托企业增收致富。

(七)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工程。按照省上“三扩大、三提高”的要求(即扩大项目村规模,扩大农户覆盖面,扩大项目资金总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周转率,提高项目增收效益),加强领导,强化培训,规范操作,巩固成果,完善提高,认真做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协会运作水平,确保项目成效。积极引导互助资金协会与其它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项目村产业发展升级。

(八)社会扶贫工程。加强沟通联系,提供周到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宣传推介,大力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参与、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良好局面,全面调动各包村扶贫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部门包村扶贫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扶贫功能和效益,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九)“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启动工程。今年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以帮助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为目标,确定5000个贫困村,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扶助行动,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增强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我们要积极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摸清辖区内贫困村和规模以上企业,充分了解贫困村的需求和规模企业的意愿,创新机制,建立奖励制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形成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十)旅游扶贫工程。制定旅游扶贫计划,以打造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开展“旅游开发建设年”活动,将移民搬迁、产业开发、技能培训等多项扶贫措施综合运用,积极打造有一定规模和鲜明特色的生态旅游专业村,探索形成一条以扶贫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路子,实现扶贫开发和旅游开发双赢。

二、认真总结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经验,积极谋划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一)认真总结经验,展示十年扶贫开发成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筹划《十年扶贫路》专题片制作,展示扶贫成果,总结经验,分析成败得失,完善工作思路,创新扶贫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二)科学编制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吃透上级精神,明确形势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精心部署,科学编制县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和“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

(三)积极组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推动“两轮驱动”扶贫战略实施。要按照市局统一安排,成立工作机构,精选办公人员,制定工作方案,加强部门协调,全面开展试点工作。要统一标准尺度,准确摸清新标准下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区域、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规范建立县(乡)联网、动态管理的贫困人口数据库,为建立贫困瞄准机制,争取更大支持,有效开展扶贫到户奠定基础,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步入科学管理、分类扶持的轨道,逐步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三、切实加强扶贫系统自身建设,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一)高度重视政治和业务学习,力争人人成为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家里手。一要统一思想,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上来,要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掌握政策,掌握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和思路,特别是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奋斗目标,把握工作重点。三要深入钻研,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四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创新能力,要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二)围绕推动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着力实现“三个转变”。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5篇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方针,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目标,通过领导建立联系点、部门落实帮扶责任、企业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新乡村建设帮扶机制。采取工作指导、宣传教育、对外协调、捐助共建等帮扶办法,集聚社会各种资源帮扶共建社会主义新乡村。

二、工作原则

(一)以示范村为主,不包办代替。坚持发挥基层组织领导和农民建设主体作用,当好参谋,不包办、不代替。

(二)整合资源要素,突出工作重点。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资金项目,集中人力物力,重点向帮扶村倾斜。

(三)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各部门既要明确落实帮扶点上的建设任务,又要承担起全县面上的分工责任,点面兼顾,统筹建设。

(四)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作为衡量帮扶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主要任务

(一)掌握方向,加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原则,加强对所帮扶村新乡村建设工作的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脱离实际的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二)科学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围绕新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加强调查研究,搞好科学论证,协同乡镇党委、政府和示范村制定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规划,引导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

(三)筛选优势项目,谋划经济发展。协助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搞好工农业发展对接的基础上,帮助乡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推广乡村适用技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挖掘当地资源潜力,谋划建设项目;协助搞好招商引资,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围绕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制定配套政策,研究政府投入机制和部门资金、项目、技术等整合办法,探索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和落实税费减免、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具体操作措施。

(五)积极搞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搞好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和人才。及时掌握乡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协助地方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县里报告。

(六)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建设思路。密切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认真探索和总结支农、扶农经验,树立和推广先进典型,指导面上工作。

四、几点要求

1县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帮扶工作组织协调、情况调度和综合指导。各帮扶单位都要成立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帮扶工作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组织好、完成好相应的工作任务。

2各帮扶单位、帮扶企业要在帮扶县级领导统一组织下,月底前深入帮扶示范村,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将帮扶计划、帮扶部门联系人、帮扶企业联系人报县新乡村办公室,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6篇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09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7篇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就是在全面摸清本区贫困状况和准确认定贫困对象的基础上,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予以低保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对具有发展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项目扶贫到户,促其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外反贫困经验的历史总结。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农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行社会救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充分发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整体作用,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深入了解乡镇、行政村的贫困现状,全面调查统计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数量、分布、构成以及家庭、个人情况,摸清底数,对他们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其中,对符合低保政策的低保对象,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对贫困线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包括低保对象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户),通过项目扶持,实现增收脱贫,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的识别机制、瞄准机制和动态监管进退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和有效衔接办法,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积极稳妥,试点先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比较复杂,而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必须做好先期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稳步推开。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队贫困状况、贫困成因,以及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别,实行分类指导。三是公开、公平、公正。在衔接中要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四是符合条件,农民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严格筛选认定扶贫对象。

三、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年月日--月日)

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3、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4、对参与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先期试点(年月日--月日)

先在区确定的镇北堡镇新华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识别贫困农户的方法,确定符合实际的到户扶持对象规模;探索促进产业升级和到户扶持紧密结合的扶持项目、环节和措施;探索全面提升被扶持对象发展能力、增进贫困群众福祉的支持项目和措施;测算全区扶贫到户的资金规模。完成试点工作后,分析试点成果,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帮扶措施。

(一)确定对象规模

试点村在年农村常住户籍人口中,按15%的比例,确定贫困对象。

(二)识别扶贫对象,落实帮扶资金和帮扶责任人(年3月10日前完成)

1、户主申请。由农户本人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名后,交村民委员会审核。

2、民主评议。村民个人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或由村民小组组织群众民主评议,将评议通过的申请对象在全村张榜公示,并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

3、审核。经民主评议公示无意见的申请对象,由村民委员会报镇政府审核,并将结果在一定媒体或公开场所进行公示。

4、审批。经镇政府审核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办和民政局,扶贫办和民政局在充分沟通,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将审批结果在公开场所进行公示。

5、登记造册。所有扶贫对象,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如实填写有关个人信息。做到村有册、镇有薄、区有电子档案。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电子档案。

6、信息录入。由扶贫办组织人员于5月底前将先行试点村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低收入农户管理系统。

7、落实项目资金和帮扶责任人。经审批的扶贫对象,镇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各镇、各村实际情况,规划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并确定帮扶责任人。

(三)完善政策(年3月底前完成)

根据先期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按照“应保尽保和应扶尽扶”的基本要求,根据贫困村不同情况,确定识别比例和扶贫与民政救助的比例,研究落实项目资金扶持的保障机制和民政低保的衔接方式,制定“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方案,召开总结研讨会,部署全面展开工作。对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要围绕区委、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调整扶贫资金的投向,落实到户资金和政策。一是加大产业扶持。产业项目实施要尽可能的向扶贫开发对象倾斜,在圈舍建设、基础母牛投放、苗木发展等方面优先扶持扶贫户,并提供技术培训。二是加大技术扶持。采用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的技术力量和农村实用人才、扶贫自愿者指导等多种形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对贫困户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自筹资金部分可以用财政资金进行补助;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互助资金组织的推广力度,提高互助资金组织的覆盖面,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要优先提供到户贴息贷款。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贷款担保机制,为扶贫开发对象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加大教育培训扶持。“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优先安排,在培训经费和生活补助上提供资助,优先安排就业。对扶贫对象子女就读中职的实施扶助。五是加大移民扶持。生存条件恶劣的扶贫开发对象,采用移民扶贫的形式给予帮扶。六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贫困户实施沼气建设项目、“一池三改”项目、人畜饮水项目和危旧房改造项目,优先补助。七是加大社会扶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扶贫开发对象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计生户、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扶贫办、民政局、两镇要分别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档案。完善整合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重点对两类对象的交叉对象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管理平台,明确专门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按规定进行退保;对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停止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收入下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和返贫的人口,要及时纳入低保并吸纳为扶贫开发对象。

第三阶段:(年月日--月日)

在总结先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工作程序按照先期试点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月日之前要完成扶贫对象信息录入低收入户管理系统工作。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年月日--年月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结束后,两镇要对本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扶贫办牵头对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区、银川市扶贫办。

四、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专业性强,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政府决定成立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成 员: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扶贫办,马丽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扶贫办要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牵头工作,重点研究并提出工作方案、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长效机制和扶贫开发对象的到户帮扶政策,同时对扶贫战略和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建议。

民政局要积极配合扶贫办落实交叉对象的扶贫政策。

统计局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贫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

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残联要会同有关单位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低保户和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

各帮扶部门要按照规划的帮扶项目,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对确定的扶贫户进行帮扶,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两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本镇具体的实施方案,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要确定一名领导干部专抓此项工作;每村至少保证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抓好这项工作;镇人民政府要审核各村确定的扶贫对象;搞好本镇的宣传,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各村要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组织农户自主申请,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核实申请内容,确定扶贫对象。在对扶贫对象公示无异议后,由村民委员会报镇政府审核。

(二)大力宣传、搞好培训。“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要有广大贫困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员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要对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扶贫志愿者的作用,充实镇村两级力量。

三支一扶工作经验总结第8篇

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举办社会扶贫专题研讨会。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并将研讨内容在《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扶贫》杂志上发表。

配合国家开展健康扶贫行动。配合全国三甲医院(含军队医院)与国贫县开展对口帮扶,做好帮扶医院派驻医疗队、培训医务人员、实行网上会诊、捐赠设备药品等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旗县医院提高诊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健康服务。

进一步深化金融扶贫工作。自治区扶贫办、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合作,利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在14个贫困旗(县)实施金融扶贫“央贷扶”试点项目。在“扶贫日”活动期间举行项目启动仪式。

开展企业扶贫行动。组织引导自治区国有、民营企业开展扶贫募捐活动,并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行动,积极提供对接平台。鼓励国有、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

召开精准扶贫现场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10月份召开全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学习交流精准扶贫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举办“扶贫日”集中募捐活动。“扶贫日”当天举行集中宣传募捐活动,邀请自治区有关领导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对去年募捐的企业赠送爱心募捐牌匾。举办扶贫开发工作专题展览,组织动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各界开展现场募捐。同时,组织指导各盟市旗(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公募、调研慰问等活动。

构建社会扶贫服务平台。一是做好与全国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对接工作,及时组织、提供和贫困旗(县)扶贫需求、资源供给等权威信息,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二是由内蒙古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所属社会扶贫基金会设立“扶贫日”募集资金帐户,并协助管理、使用募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