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0:54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1篇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刘卫平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格言,而他也是以实际行动履行的。1978年,刘卫平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7年,河南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1993年7月,晋升为哲学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哲学教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

刘卫平自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要进行哲学的教学与研究,需要掌握各种学科知识,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进一步而言,跨学科的知识构建对克服思维局限、增强思维拓展能力和进行创新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卫平正是在实践中认识到了思维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偶然的一次机会(院领导要他主讲一门新课――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刘卫平对思维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把重点转向了创造性思维领域的研究。思维科学研究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深化,二者具有内在的深刻联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思维科学仍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但仅从哲学认识论层面运用认识论理论来研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人的思维活动被公认为“黑箱”之谜,研究人员若无跨学科知识储备,则成效甚微。刘卫平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过有关的“老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等新兴课程知识,为他的思维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并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多的重要成果。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创思维学科,刘卫平属于我国较早从事思维科学及其创新思维研究活动的学者之一,主持和参加“思维创新的认识论研究”、“民营企业家创新心智模式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6项;主持“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理论与方法”等省级规划研究课题6项:出版了《创造性思维结构论》《创新思维》《青少年创新思维及其教育》等8部学术著作。其中,《创造性思维结构论》是我国第一部首次从认识论高度,结合社会学、系统科学、信息论、自组织论等多学科科学原理对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了跨学科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受到国内思维科学研究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2篇

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放弃本专业,改学完全不相关的焊工技能,应该说是李强的个人自由。事实上,学非所用或者半路出家的,在现实中大有人在。而李强由文学硕士改学焊工技术,对他个人也不是什么坏事,他学成焊工之后,未来的收入可能比现在要高。

然而,虽然大学生、研究生“回炉”不是第一次被报道了,但在笔者看来,真正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李强之前的求学选择,与他的预期目标是有偏差的。他读中文专业、考研究生,并非多喜欢中文专业,也并非想从事学术工作,甚至他自己都认为不适合文秘、行政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所以,李强今天选择改学焊工,其实是为他当初的不当选择,或者说教育投资失误埋单。笔者不是说大家都该像他这样,学一门实用的手艺,而是想提醒学子们,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于李强说这次转行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笔者都仍然为他捏一把汗,毕竟文学硕士学焊工也不比别人有优势。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学模式;方法;前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自从2005年中国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以来,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艺术和学术、创作与史论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涉及到所有的艺术专业,如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设计;而且不仅仅MFA,本科、专科以及学术型硕士MA的教师也都需要认真考虑。一般来说,“术”与“道”二者不可偏废,当今世界上真正好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高境界理念的指导,而艺术学者的经典著作也无不来自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体悟,同时融入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艺术教学要结合创作,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在半个多世纪来的中国大学里,却成了稀罕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大学的院系调整把专业分工推到了极端的地步,研究艺术史论者大多集中到了中文系、哲学系,那些以做学问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几乎完全排除了艺术创作课程;创作只能在独立的艺术院校里教授,而部级的艺术院校又全都是按单一门类设置的(只有1960年成立的艺术学院例外),那里的教师和学者研究和教授的多半只是一个艺术门类的创作,往往偏重于技术性层面,就是该门类的历史和理论也未必受到重视。例如,在戏剧影视领域极为重要的表演专业就一直没有“表演史”的课程。与这种专业的人为割裂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怪现象是,学者和艺术家之间大多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相互不屑。多数学者不会创作,往往也瞧不起当代的创作;多数学创作的学生则对以经典为主的历史和哲理层面的学问敬而远之,甚至逃而避之,认为那都是老皇历和空头理论。

为什么会这样?专业设置的问题固然是盲目照搬当时“苏联老大哥”高等院校模式的结果,但学问和创作的割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部分学者中的一种严重的偏见——最典型的表现在很多年前某位北京大学前中文系主任的一句广泛流传的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据说其理由是:古往今来的大作家,很少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多年来相信并广为传播这条戒律的人竟然都忘了一个简单的常识。中国古代本来就无所谓“大学”,所以就连学问家也不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英国倒是早就有了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早在16世纪就出了一批写剧本的学者,在译成中文的文学史上被称为“大学才子”(University Wits)剧作家,包括和莎士比亚同年生的克利斯托弗·马洛等六个人。莎士比亚还是跟在他们后面写起剧本来的,虽然没上过大学的莎士比亚的声誉后来大大超过了所有的大学才子,但英国人并没有就说大学从此不许培养剧作家——有趣的是那里的剧作家大多并非来自以表演训练为主的专业戏剧学院,倒是更多地出自牛津、剑桥等并不专设戏剧系但一向鼓励课余戏剧活动的综合性大学。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4篇

中学:德国的中学分为Gmnasium、Realschule、Hauptschule三类。

Gmnasium

Gmnasium的教育是 5至 13年级(从小学 4年级接着算),即 Gmnasium的学制

专旨是9年。1至 10年级属义务教育,11至 13年级属自愿教育。如果你准备将来上大学你就得读完Gmnasium的13年级,出此之外,还必须通过Abitur考试。

Hauptschule

HpuPtschule职业前预备教育,一般为S年学制,读完Hauptschul的9年级

就可以直接升入职业学校(Berufsschule,为时 3年),Berufsschule周课时为 8到 12小时,余下时间到企业实习。也可以读10年级的Hauptschule,10年级毕业后的学历与Realschule〔实验中学〕同等。

Realschule

Realschule 的教育介于Gymnasium与 Haupotschule之间。Realschule 10年级

毕业就可以进入Berufsfachschule(职业专门学校)读书。也可以在Realschule读12年级,通过考试进入 Fachhochschule(专业高等学校)就读。如果 Realschule的学生欲进入大学,那么,他就必须读完Realschule的12年级,然后再转入Gymnasium读完13年级,同时要通过Abitur。

Gymnasium

Gymnasium在七十年代被纳入中学教育体系。Gymnasium的办学宗旨是将Gymnasium、Hauptschule R Realschule三类学校的教育特色融为一体。因此,它的

课程分为 Grundkurs(基本课程)和 Leistungskurs两种。前者来说是同年级的学生不论学习程度的高低共同在一起上课;后者是以学生学习程度分别教学。

oymnasum的学习年限分为两个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由 5至 10年级或 7至 10年级

2.自愿教育阶段――一最高可以到 13 年级。13 年级毕业学生的学历同等于

Gymnasium的毕业学生。

Fachschule

Fachschule一般招收有工作经验或受过职业培训的学生。其学制一般为 3年,毕业要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以取得“ Meister(师傅)”资格。

Fachhochschule

进入 Fachhochschule的学生许要有 12年的学习背景。

Fachhochschul和大学的区别:

1.修业时间短,而且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

2.课程安排紧,选课自由少;

3.注重实行和未来的就业需要

4.毕业文凭虽然也是Diplom,但比大学颁发的Diplom低一等级(我国承认与大学同等学历)

大学

大学的申请人必须读完13年级,同时,通过Abitur。一般来说,Abitur的通过者都可以申请到大学,可部分大学的科系要求申请人有较好的成绩,因为这些科系因申请者较多、科系成本高而设有招生名额。而这些学科一般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或高薪职业专业。如牙医、兽医、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营养科学等。

德国大学没有学士学位,其起点学位就是硕士穴位。也有的大学的科系不颁发硕士学位,学生自己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结业资格。

德国的硕士学位有两类:Magister和Diplom

1.Magister――文、史、哲科系的硕士学位,其特点是必须修一个主系和两个辅

系,也可以修两个主系或两个辅系。同时,还得通过拉丁文考试;

二.Diplom――理、工、医、农、经济、商业科系的硕士学位外。

政治、社会、教育等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是Magister,也可以是Diplom。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弹性化

一、前言

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直接反映着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文明得以昌盛、民族得以自立的首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借鉴欧美及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其特点

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下面就世界上几个教育大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美国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目前,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设有哲学博士学位还设有专业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培养并重的新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博士生指导方式上则实行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这就非常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培养,学生也可吸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开启思路。

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以学习课程为主。学校对课程的选修范围、内容、深度都有一定的规定。硕士生的前半年或第一年不定指导教师和研究方向,只上基础课,由系指定一位教授兼任研究生顾问教师跟踪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在课程选择、学习期限乃至导师选定等问题上向研究生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定一位教授作导师,并由该导师与其他3—4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这位硕士生的指导,主持有关课程的考试,检查论文完成情况。美国博士研究生也要学习课程,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并要求掌握两门外语。博士生在选择导师和进入论文阶段之间,必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考试,由各系资格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通过后,博士生方可开始博士论文撰写工作,同时获“博士学位候选人”称号。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美国的研究生在录取后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十分普遍,如学生课堂的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美国研究生导师十分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认为应严肃对待学术研究,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学生。相比之下,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过分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采用双盲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英国

英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类型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层次。另一种是研究类型的,以实际研究为主要方式,主要面向博士生层次。

英国的硕士学制一般是一至两年,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不一定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往往可以直接攻读,学制一般为3年。如已获得硕士学位,则博士学习期限可缩短为2年。博士生入学只需本人申请和教授推荐,不需要参加正式考试,待批准之后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不需要读任何课程。一般情况下,博士生入学满3年即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不会拖延。

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获得入学资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英国高校对全日制和业余制的学生实行同一标准要求。英国本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日制和业余制这两种不同的就读方式中进行转换。英国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此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要少于入学人数。

3.德国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曾是各国效仿的楷模,影响了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该培养模式一直不太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也没有对学分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几乎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而更重视讨论、实验等独立环节和实践训练等方面,实验室和讲座制被广泛地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研究技能。

近来,在保留传统学位体制的同时,德国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德国实行的学分制无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现在考试的严格上,学生可以不上课,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德国允许高等学院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则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在取得博士生资格后,博士生按其科研计划开始工作,直至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点鲜明。在培养目标上,博士学位是唯一的高级学位,博士生培养具有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组织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另外,校外科研机构也承担一定量的博士生培养工作,但必须与高等学校合作才能完成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

4.日本

日本对硕士生侧重于通过课程来进行培养,对博士生则侧重于通过科研来进行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皆实行讲座制度。讲座一般由1名教授主持,另配备1名助理教授和2名助教,其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讲座制度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博士生还需协助指导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对课程学习则没有很高的要求。

在日本,博士学位分为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两种。课程博士是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需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再学习三年。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论文。论文博士则是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完成论文,提出申请学位,经听取有关讲座并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后,授予的博士学位。日本吸收了美国学分制的优点,但没有照搬美国学分制的模式。日本学分制规定提前修满总学分也允许毕业。另外,为促进大学间的交流、协作、谋求教学内容的充实及多样化,日本还实行了“学分互换制”,有效地加强了大学间的交流。

在日本,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是分离的。研究生可以是硕士或博士课程毕业,但毕业不等于取得学位。日本的学位授予极其严格,尤其是博士学位的授予非常困难,必须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日本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深入企业进行科学研究,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2)学位论文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3)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实行产官学一体化的模式,在管理和培养上研究生院与国立、公立及民间科研机构共同进行。

三、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

(1)培养目标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主要有:①培养具有从事严谨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人才;②培养在社会中各行各业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专项技能的高水平职业人才;③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除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大批教学、科研工作者外,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国更加注重培养交叉学科、跨文化和跨领域等各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层次多样化。为适应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在研究生培养中划分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这种培养层次分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一种主要潮流。例如,美国授予的博士层次有哲学博士、专业博士和文科博士之分,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授予的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之别。

(3)培养方式多样化。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需求,国内外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培养方式有:①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②研究生培养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网络研究生院培养模式,这是由丹麦的阿尔堡大学首创的。

2.弹性化

(1)入学资格弹性化。随着高等教育向“正规生”以外的各类人士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研究生在同一领域的修业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对象采取弹性选拔制度势在必行。建立一套新型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在该项考评制度中,注重考察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工程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强调研究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创新潜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入学资格的自由度提高和入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学习年限弹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趋势。例如,在英国,2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逐渐被10—21个月不等的学习年限所取代,并且,一年制的MBA培养模式目前在欧洲已很常见。在日本,研究生的修业年限通常是硕士2年、博士4年,有些成绩优秀者最短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课程)。

(3)学习方式弹性化。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全日制这一方式了,部分时间制和各种远程教育计划已在社会中逐渐盛行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在英国,半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的数量已经是全日制学生的一倍。

(4)学位授予弹性化。过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通常以论文形式取得研究生学位。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方式也有了新的方式的引入。例如,在英国,有一定数量的商学院直接将学生在公司里承担的课题项目作为研究生学位要求,并且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标准。

四、我国对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借鉴与研究生教改措施

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千秋,但共性的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我们借鉴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改革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看到中国现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为实践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向前迈进,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社会,科学培养人才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了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学科优势和特色,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自2009年起,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决定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自1981年才实施学位条例,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学位制度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过于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纠正。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今后研究生教育还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

研究生招生办法大致分为资格式和考试式两大类。美国和德国、法国是资格式招生的代表国家;前苏联、日本与我国则采取考试式的研究生招生办法。从我国执行考试制度至今,在研究生招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考试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考生的研究能力。从招生单位来讲,缺乏自,国家在宏观控制上也显得被动。另外,凡是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都能报考研究生,使考务工作量骤增。结合国外情况,应该吸取先进的经验,改革招生工作制度。完全的国家计划应逐步向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过渡。各招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在招生过程中,应该对考生的基本素质给予较多的关注,要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科研及逻辑思辨能力。根据国情,采取“资格式”和“考试式”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3.大力推行研究生淘汰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研究生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将大大少于入学人数。然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高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高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淘汰制显得更加必要。

4.坚持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以德国为代表,导师负责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弊端。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专业教研(研究)室教师集体的作用,组成梯队,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克服导师负责制的不足和缺陷。

5.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设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让学生获得最新的资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硬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学生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自由空间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还应用新的人才观念和标准评价学生,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6.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在与世界教育强国的比较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差距。我国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分享国际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生计划的机遇,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赴海外留学,同时还应鼓励利用多种途径招收国外的优秀大学生读研究生;另一方面,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同时引进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国际化。

针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现行学位制度难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可以加大研究生的国际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习年限、学位制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实现国际融合。

五、结语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6篇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经导师同意且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报考:

(1)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一项或一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

(2)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五篇(理科三篇)以上;②近五年有学术著作出版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政治理论和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

二、报名办法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网报时间:2016年1月10日至2月21日;网报地址: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主页(210.46.97.212)。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须在3月2日至3月4日将以下报考材料(自备信封统一装入,信封上注明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和报考导师)寄送至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共计十项:

(1)通过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应届生由研究生培养部门)盖章的《报名登记表》;

(2)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信;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位、学历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邮寄报名材料的考生参加复试时提供证书原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的证明信),同时需要提交各证书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并下载打印);

(4)硕士课程成绩单的原件或复印件(提供复印件的考生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主要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或著(译)作的复印件及清单(复试时提供原件);

(7)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成果奖励证书等佐证材料;

(8)县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表;

(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研究工作设想(不低于1500字);

(10)报考费150元。

未在规定时间提交上述报考材料者,其报考信息无效。

三、考试录取

1.初试

初试时间: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20日(星期日);

初试地点:黑龙江大学;

初试形式:笔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两门业务课。

2.复试

(1)复试时间:初试后一周内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黑龙江大学;

(3)复试形式:面试;

(4)复试内容:主要考核考生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与专业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考生应向复试组作报告,介绍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读博期间拟从事研究的领域及研究工作设想等。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

3.录取

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复试及格考生,综合评估考生各方面表现,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四、硕博连读

黑龙江大学将于2016年继续开展硕博连读招生工作,具体选拔办法另行公布。

五、申请考核制招生

黑龙江大学2016年继续开展“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工作,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7篇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二轮(2007-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七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第一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截止2011年7月,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10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博士生,2012年拟招收博士生900人,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拟招收15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每名博导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已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普通招考的博士研究生(我校《硕博连读博士生录取名单》将于博士生网上报名开始前在网上公示(pgs.ruc.edu.cn))。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2012年我校继续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建立鼓励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和学术进步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广大研究生中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通过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环节,以及导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全面建立了动态、优化、具有激励功能的“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制度和“三助”

岗位制度。学校设立特等奖学金,专门用于鼓励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报考我校,同时设立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等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高达90%以上。

一、招生信息

我校博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pgs.ruc.edu.cn)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网上下载《准考证》、网上下载《初试成绩通知》等。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3、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⑵、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原则上不接收提前毕业的硕士生考生;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724-05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及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硕士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都蕴涵了很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硕士毕业生质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将为高校提供质量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包括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敬业精神、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推广)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等10个方面。本次调研涉及29个单位,其中省政府主管部门2个,省级农业推广部门7家、省市农业科研院所9所、高等农业院校1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0%。

1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由于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它进行评价时涉及到诸多因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评价标准或自然状态模糊时,用单纯的定性评价或用传统数学方法很难达到优质的评价效果,对此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其中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模型,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键。而建立此模型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图。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共包含10个指标(图1),这些指标的确定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中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要素。

根据图1得出评价指标:u(u1,u2,u3,u4,u5,u6,u7,u8,u9,u0)。

1.2 评价集的构建

评价集是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可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记为评价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好,v2表示比较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较差。

1.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其中rik为二级指标各因素属于评价集 v=(好,比较好,一般,较差)的第k个评语vk的隶属度。隶属度可以由公式rik=dik/d确定,其中d表示评价总人数,dik表示对评价指标ui作出评价vk的人数。

1.5 评价结果的处理

首先给每个评价等级从高到低确定百分制分数段,约定好(v1)的成绩区间为[90,100],比较好(v2)的成绩区间为[80,89],一般(v3)的成绩区间为[60,79],较差(v4)的成绩区间为[40,59],然后,取相应分数段的中值95、85、70、50给评价等级赋值,得:

v=v1v2v3v4=95857050

则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分为:f=b·v

2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通过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的数据整理,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2]。

2.1 各因素权重的计算

2.2 综合评价

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参评的119名人员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处理

2.4 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

业生质量评价等级是比较好的,也是对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仅为82.78分。由此看出,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农业高等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各方面及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策略。

3 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建议

3.1 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要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科人才为目标,重视通识教育。以上分析数据显示,只有33%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好。所以,尽快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3.1.1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和掌握市场动态,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和提升原有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工程等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精准农业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合理利用、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流管理等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不断使农科硕士研究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深入,对非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广泛,鼓励学生选修哲学、法律、语言、公关礼仪、心理学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外技能的课程,不断完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3.1.2 加强各农业高校的校内和校际合作 在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进行人才的跨专业培养,或者在不同大学间实行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以此来加强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拓宽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

3.1.3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围绕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吸引生物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农业高校任教。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尖端农业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者为领军人物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3.2 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1 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上文分析数据中分别有25%和19%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的农科硕士研究生具备很好的思维和科研推广能力,可见该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如高等农业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对有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课题研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设施保障,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此来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要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别只有18%、24%、18%、 32%、27%和19%的参评人员对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实际操作能力表示十分认可,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科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推进就业市场,参与岗位竞争[3]。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学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他们在学习之余注意搞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为学

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竞争资本。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农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寒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创业大赛、辩论赛以及各种其他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改变农科硕士研究生只埋头于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以保证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

4 结语

根据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有效地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级为“比较好”,但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高等农业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使其在充满挑战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2):79-85.

[2]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 14(2):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