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6:10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背景

教育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腾飞的希望,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010 年7 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随着当前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群体。我们必须认识到,处在高校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与此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专业能力提升、择偶、婚姻、家庭等。因此,鉴于高校青年教师职责特殊和现实特殊,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理论意义。

1.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探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盼望能为完善现有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做出努力。

2.有利于拓展和丰富青年学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我们知道,青年教师属于青年群体的组成部分,同样,青年学可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互补,通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以实现用更宽阔的学科领域和更全面的理论体系及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了解、研究青年,推动青年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才能够有序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首先探讨了青年教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意义;然后根据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当前青年教师思想的现状、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最后思考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2.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当前,青年教师思想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特点。然而,高校仍延续陈旧的内容、单一的方式方法、机制等,这造成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不科学和不规范。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等方式,了

解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科学化和规范化早日实现,从而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良好运行和长远发展。

(三)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基本情况。

1.青年教师数量多,规模大

一是扩招政策的实施间接增大了对青年教师的需求。我们知道,为解决我国经济和就业问题,自 1999 年起,我国实行了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扩招政策实施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据 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 661.76 万人,比 2009 年增加 22.27 万人,增长 3.48%;在校生 2231.79 万人,比 2009 年增加 87.13万人,增长 4.06%。另外,扩招政策的实施既要求高校必须不断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等,又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师,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这对教师队伍的壮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壮大必然伴随着青年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二是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凸显,使青年教师队伍规模增大。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高校专任教师的总人数为 1343127 人,而40 岁以下(含 40 岁在内)的青年教师总人数为 843278 人,占所有专任教师总人数的 62.78%。由此看出,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青年教师的数量增多,并发展为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

2.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

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学历层次的高低影响着其教书育人的效果。根据 1993年《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比往年有所提高。我们知道,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中级职称,那么我们就通过对比中级职称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数目变化来看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变化。1997 年高校中级职称的教师数为 156791 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有 4102 人,占中级职称教师数的 2.62%;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有 45881 人,占中级职称教师数的 29.26%。同样,2010 年高校中级职称的教师数为 516938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59009 人,占中级职称教师数的 11.41%;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为 219302 人,占中级职称教师数的 42.42%,这两个比例比 1997 年的 2.62%、29.26%分别增长了 8.79%和 13.16%。我们知道,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下,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此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大多数拥有中级职称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教师比重逐年增长,其学历水平也处于较高层次。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始终在高校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注:西安工业大学党建研究项目资助文章,项目编号:DJ2013B20。

参考文献: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教师; 职业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92-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系列青年教师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包括青年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85%,[1]并考虑到因本科教学评估和思政专项评估,各高校思政教师持续增加以及高校辅导员多为青年教师的情况,青年教师在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应远超50%,是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对教师个体而言自身努力是职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就教师群体论,外因则不可忽视,探讨思政教师职业发展外部环境问题更具操作意义。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不在于干涉具体而微的教师个体职业发展,而在于为其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一、营造舆论环境

环境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狭义指具体的个人、群体周围的社会生活境况。[2]高校思政系列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环境主要包括舆论环境、制度环境、业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其中,舆论环境指教师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接触和感受到的学生、同事、领导以及一般公众和媒体对思政教师及其职业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它体现人们对思政工作的一种主观支持。首先,这种支持是对思政工作表现出关注、理解、同情和谅解等善意,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克服孤立感和挫败感,提升职业认同,进而对其职业发展提供软性支持。其次,这种支持也是一切客观支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和善意,也就很难有有形的制度政策和物质资源的支持。目前,思政工作舆论环境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四个反差上:一、中央对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部分地方领导的相对忽视;二、绝大部分高校对思政工作的重视和一般社会舆论的普遍忽视;三、高校内各思政工作职能部门对思政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其他专业系部的相对忽视;四、大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政工作的重视和部分大学生的消极应付甚至逆反心理。为此,须多方思考办法,营造有利于思政教师职业发展的积极舆论环境。

1.全面、持久、深入学习和宣传中央16号文件等系列文件精神,将大学生思政工作变为全社会的共同关切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起,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宣传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专题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体现出中央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取向、信息时代网络普及以及文化领域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势侵略,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大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精神的贯彻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目前,就整个国家、社会、高校甚至党内的一般舆论环境而言,大学生思政工作还未引起充分实质性的重视。应对这一情况,除继续发挥各级党委及其宣传部门的领导和宣传职能外,广大思政教师可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对中央16号文件等系列文件精神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积极争取舆论优势。

2.各党政相关部门尤其各高校党委切实担当责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工作

大学生思政工作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工作。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尤其各高校党委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统一领导机构,应切实担当责任,把大学生思政工作重视起来,抓起来。要把思政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坚决防止对思政工作的各种轻视态度蔓延,防止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态度和倾向。

3.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推动全体高校师生正确看待思政工作

其一,广大思政教师准确自我定位。不期待思政工作独力解决大学生价值建构的全部问题,也不应低估其积极作用。应塑造积极向上的内部舆论氛围,杜绝各种消极主义情绪在教师圈子内蔓延。其二,部分高校领导克服实用主义取向。部分高校尤其是专门院校和高职院校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对此,须将其上升至一定政治高度,明确相关领导的政治责任,予以改进。其三,部分大学生改变消极应付态度。大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客体,其反馈意见是思政教师接触最多的一种舆论。思政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高校思政工作,一是明确展示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杜绝各种模糊态度;二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用雄辩的理论征服学生;三是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努力找到有亲和力的工作方法,拉近师生距离。

4.倡导大德育观念,推动媒体、网络、文化机构、家庭等共同同关注和支持思政工作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媒体领域的指导地位。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继续坚持正面引导公众舆论;网络新媒体承担主流价值的传承任务,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得力助手。其二,各类文化传播机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公益性文化机构应担负政治责任,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应同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商业性文化机构应担当社会责任,尽力提供政治导向正确并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文化产品,积极推动雅文化进校园。其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的联动,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三位一体,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二、完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指由国家、地方和高校各相关部门制定的与思政教师职业发展有关的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习惯性做法的总和。制度环境是思政系列青年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职业发展环境之一,对其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领导体制

现行思政工作领导体制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各级党政部门对思政工作的指导。包括上至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中至各省市区、地州市党委和政府,下至各省市区教育工委、教育厅等在内的各级党政部门承担思政工作的宏观指导责任。二是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和全面规划本校思政工作。三是各高校思政工作职能部门如思政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心理咨询部门以及各基层党团组织等负责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各高校思政工作职能部门是与广大思政教师联系最密切的部门,除对青年教师进行日常业务安排、指导和管理之外,也要关注其职业发展,为其创造有利的职业发展条件。各高校党委居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质领导地位,各高校思政工作立场是否坚定,效果是否明显,关键看党委。思政系列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尤其离不开高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其一,高校党委应该成为青年教师信仰的灯塔。思政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青年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党委责无旁贷,不仅需要在信仰问题上给思政系列青年教师提供有力指导,而且需要以身作则,以自身坚定的信仰给青年教师提供示范和导引。其二,高校党委应该成为青年教师日常工作的后盾。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使得高校内部尤其是行政部门中出现对思政工作的某种消极态度,这种态度在某些情况下会发展成为思政工作的阻力,高校党委应当注意协调高校内部的这种复杂关系,并在必要时成为广大思政教师的坚强后盾。此外,关系思政系列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已超出高校本身能力范围之外,需要各级党政相关部门的协助。

2.管理制度

高校思政教师管理制度是指主要由各高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包括准入、评价、考核、激励、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职务晋升等一系列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需克服现行管理制度的各种弊端,尤其需要解决行政强势、管理粗放以及教师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等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准入制度方面,须严格思政教师准入管理,纯洁教师队伍。为此须认真学习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考核制度方面,须从考核主体、考核程序、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反馈等方面进行完善。高校人事部门、思政课教学部门以及各系部负责思政教师考核工作,相关部门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本着对党、对学校和对教师负责的态度,做好思政教师考核工作。须严格考核程序,杜绝各种暗箱操作、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考核方式,尤其应审慎对待部分高校采用的投票评优的考核方式。应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不仅能全面反映思政教师的工作实绩,而且应该相对稳定、可预期且具备导引性,能够为思政教师指明努力方向。应注意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如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等。应追求考核结果的公开公正,并形成制度化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以发挥考核制度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制度方面,须克服各种论资排辈弊端。须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聘任、优胜劣汰的聘任制度,通过流动开放的竞争性用人制度,使优秀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须认真审视现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努力克服现行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各种消极现象,营造一个相对纯净的职称评审环境。尤其要使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向一线教师倾斜,让真正做出实绩的思政教师职称能够上得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选用标准,坚决克服各种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作风的影响。分配制度方面,须克服各种“和谐”旗号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影响,适当拉大教师收入差距,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量计算办法,大力提高一线教师的收入水平。须加大对优秀教师的物质奖励力度,扩大优秀教师收入水平;须解决部分高校行政人员与一线教师的收入倒挂现象,真正突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

三、改善业务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业务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实践四端,业务环境则是指为保证思政教师上述业务高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条件的总和。

1.教学环境

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工作有待改进。教学培训方面,各高校尚无针对思政新教师的专门培训,全校性的高校新教师培训和部分省份的全省性思政新教师上岗培训均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而针对全体思政教师的各种培训和进修则往往成为稀缺资源,青年教师没有竞争优势;教学监督方面,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除在新引进教师时会关注其教学水平外,尚无专门针对新教师引进之后的日常教学监督,特别是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在许多高校未能落实;教学评价方面,部分高校过于依赖学生评课而忽视同行评价,教师听评课制度流于形势。鉴于此,可采取两项措施:其一,落实思政课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是思政教师行列中的前辈,这些将人生精华甚至是毕生精力献给思政事业的人是敬业精神的最好注脚。应引导青年教师自觉主动地从他们身上学习做人和为师的道理,为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成长添助力;其二,加强内部教学交流。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个体户式的工作方式,教师成长过程因此相对延长。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青年教师向同事学习:可组织青年教师内部教学竞赛并进行评议,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可提倡团队合作和集体备课,使青年教师与同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请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组成内部教学督导组随堂听课,并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和公开课,做到老中青传帮带。

2.科研环境

为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多出科研成果,促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手段,解决科研意识、科研资料、科研经费、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等问题。其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科研与教学、管理的关系,澄清长期以来对思政学科科学性的偏见,树立明确的学科与科研意识。其二,置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料,配备适当的办公设备,创造适宜的办公环境。其三,从思政专项经费和其他经费渠道预留充足的科研经费,并主要以科研奖励的形式资助青年教师出版论著。其四,利用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注意科研梯队和团队的组成。其五,带头争取并积极推动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以项目带科研,以项目带队伍。

3.管理环境和实践环境

管理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各院系党委(支部)领导下参与管理工作,各院系应为其创造自由、宽松和有前景的环境;应逐步推进思政课教师兼职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方面,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愈多、社会实践能力愈强,课堂教学的素材越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煊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就越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3]

四、优化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主要指以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并包括学校和社会各界对作为年轻生命个体的高校思政系列青年教师身心状态和生存发展状态的一种关爱。人文环境强调有关各方对人的一种尊重、理解、关心和发展。人文环境的提升需要有关各方的真心、热心、细心和耐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1.关心青年教师的精神情感

其一,情感上受尊重,感觉到尊严。要维护青年教师的人格尊严,尊重青年教师主体地位。多了解青年教师工作、家庭和生活状况,多与之进行情感沟通,避免简单命令和粗暴呵斥的工作方式。其二,心理上受爱护,感觉到温暖。要把握青年教师群体中富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其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协助解决。如青年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可能会遇到所谓双重人格的问题,即由于长期从事思政工作,可能会因为在学生面前的言论、行为与其本身真实的想法和判断之间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上的困扰;又如部分青年教师不能正确看待思政工作的特殊性质,不能正确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产生某种职业倦怠心理。其三,精神上受引导,感觉到充实。应批评那种认为青年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导师,已能分辨大是大非的观点。一方面,青年教师在精神上的积极追求仍然具备可塑性,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存在被各种低级趣味迷惑和拉拢的危险。为此,应引导青年教师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反对青年教师的各种低级趣味和媚俗倾向。应当有意识地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净化自我心灵,进而开展净化他人心灵的工作。

2.缓解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

高校青年教师正处在人生关键期。工作上,青年教师正处于教学技能的培养期、理论水平的提高期、同事和领导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的形成期,从收入方面来讲,青年教师收入低,房价高,更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压力,适当的压力有助于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过重的压力却使许多青年教师疲于应付,不仅谈不上敬业精神的培养,甚至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为此,高校党委和思政主管部门尤其高校后勤部门和工会应该切实行动,思考办法。其一,用足现有政策空间,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用高校自身力量和资源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同时,高校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的关注,帮助青年教师利用好各类保障政策。其二,千方百计扩大青年教师收入。课酬方面,科学考虑思政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问题,切实提高思政教师课酬收入;科研经费方面,可在安排思政专项课题时考虑设立青年课题,在科研经费方面对青年教师适当倾斜和帮扶,也可考虑设立思政系列青年教师的科研启动基金,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工资和津贴分配改革方面,须注意当前高校分配中过分倚重职称和资历的按“资”分配现象,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保护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助力青年教师的人生成长

其一,加强思政系列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须从青年教师终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职业规划,尤其需要加强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教育,并在认真了解和分析教师个性特征和其他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其二,加强对思政系列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引导和监督。青年教师尚处于发展定型期,并不能排除其在政治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关注青年教师的党性修养状况,随时纠正青年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出现的偏差。同时,在业务方面,作为青年教师业务主管部门的各院系党委(支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也应了解和掌握其业务状况,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其三,注意克服思政系列青年教师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一进入工作岗位,没有经过过渡期,便马上面临与其身份和能力不相符的繁重教学任务,出现高职称和高行政级别教师上熟课、少上课甚至不上课,而由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低职称教师多上课、上新课的情况,不仅加重青年教师教学负担,更有可能降低教学效果。部分高校在课酬、津贴和住房等校内资源的分配上,青年教师较少受到关照,同时在行政和教学科研部门之间有所偏颇等。[4]这都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

[2]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五)[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职务聘任制 改革 大学治理

一、问题提出与国内相关研究

自1986年我国高校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以来,该项制度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学校办学绩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转变教师观念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效果。但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并未能发挥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员队伍没有淘汰;二是职务晋升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力;三是晋升标准多考虑非学术的因素;四是近亲繁殖严重。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制度本身设计中的不足,也源于人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落后思想观念、相关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高层次人才缺乏、符合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考核评价体系相对滞后等主客观原因的制约。

为此,学者们基于各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刘军奎基于社会学的视角认为,“职称评审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评价。其有效的制度设置必须要解答三个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何为?”他同时认为,“只要教育行政部门具有足够的魄力,沿着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何为的递进逻辑进行彻底改革”,则我们可以对改革的前景保持乐观。李文江基于法律的视角认为,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完善教师聘任合同、争议仲裁机构和诉讼法规,规范其管辖与受理程序及部门。胡海青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教师聘任制要真正起到激励与提高大学办学效益的作用,必须考虑自身制度安排的完善性,并且要考虑高校及其教师工作的知识性与学术性”,“同时,为了保证教师聘任制的顺利推行和有效性,政府应该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的供给与完善”。赵梁红基于公平的理念认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公平缺失,不仅需要对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积极变革,而且更需要营造一种提升教师学术抱负水平的文化自觉。周进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认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政策变迁是一个信念体系博弈的过程,政策核心思想对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性,政策的产出是温和渐进的过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并改变竞争联盟对人事政策的观念体系是聘任制政策形成的关键,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竞赛理论等多种视角对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进行过较深入地研究。但鲜有论者从大学治理理论的视角探讨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

二、大学治理理论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

2010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则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因此在我国高校探索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大环境下,探讨大学治理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治理理论是全球化、政府与市场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崛起的产物,主要流行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领域。治理的主要特征在于“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所以,治理的核心在于权力的转移与重新分配,强调各类主体间的协商谈判、合作共治、相互依存。

大学治理理论是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续,其本质是“平衡两种不同的但都具有合法性的组织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结构和过程,一种是董事会和行政机构拥有的基于法定的权力,另一种是教师拥有的权力,它以专业权力为基础”。对于如何建立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结构,顾海良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推动“教育家办教育”和管理队伍建设;3.建立和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4.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大学章程。

基于大学治理理论,我国下一步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应以“分权”“法治”作为改革突破口,以此建立起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相匹配的教师职务聘任制。所谓“分权”,包含“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两层涵义。“横向分权”即是明确划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作用范围,在教师职务聘任中保障学术权力的彰显与回归;“纵向分权”即是平衡学校、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关系,在教师职务聘任中保障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的参与权与决策权。所谓“法治”,即是通过制定大学章程明确大学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落实治理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决策程序,并充分接受教师的参与和监督。

三、以大学治理理论指导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

(一)分权化:分散治理、重心下移

一是分散治理,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理的权力分工。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是以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作为聘任的首要资格标准,这就决定了学术权力在聘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需要从行政导向的集权控制向学术导向的分权管理转变,明确各级评议组、或教授委员会等学术权力主体的功能定位,充分保障学术权力的发挥。但目前这些组织在人员构成、议事规则与程序方面还很不完善。整体而言,各类组织缺乏明确的章程,评议规则没有刚性,容易被个别领导的意志所左右;行政人员比例过大,普通教师的参与和监督有限,学术评价缺乏独立性;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指标单一。因此,完善学术评议组织,保障其权力、明确其义务,优化评价体系,对于确保教师职务聘任的独立性、坚守评价的学术性标准以及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在传统教师职务聘任中,人事部门通过对职务指标以及职务工资福利的控制和分配对教师职务聘任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还必须调整高校人事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定位,人事部门应转变职能,在教师职务聘任中由直接决策转向为校、院系的教师职务审议和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其角色应当定位为服务机构而非决策机构。

二是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与普通教师共同决策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高校结构表现为“底重结构”,其基层学术和研究性组织具有专业权威。因此,高校管理须反映知识和能力的广泛分布,即强调在组织中所有或部分成员共同分享领导和决策权,即所谓的“学院模式”。这种分散治理模式强调向基层分权、成员的广泛参与、低重心管理以及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从教师职务聘任实践来看,基层学术组织较少具有决策权。院系评聘小组的意见通常只是作为学校决策的依据之一,而在评聘组织中,大部分成员也是具有行政职务的人员。这种决策组织高层化、参与人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实质是高度集中治理模式,也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这既与高校的组织特性不相符合,也与当下学科不断分化和细化的趋势不相适应。因为,即使是一个院士,当他进入一个他所基本不了解、不熟悉的学科领域时,他便不再具有学术权力。在学科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通才和专长兼备,能够对任何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做出准确评判的人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因此,教师职务聘任应适当向基层组织如院系组织分权,给予院系某些教师聘任权,同时以学科专长为标准吸收学有所长的普通教师参与决策,实现评聘成员基层化、多样化与专业化。

(二)法制化: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一是制定大学章程,健全教师职务评聘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决策功能。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宪法”,其具体规范是为学术生产而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其规则的设计是以学术逻辑为指针,确保学术权力的顺利运行。因此,制定并充分落实大学章程,可以有效地保证学术权力的发挥,改变传统大学管理中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局面,避免教师职务聘任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排挤。在“宪法”之下,具体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评聘委员会的运行机制也需进一步健全。评聘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是指有关委员会组建、人员构成、经费保障与条件设施以及议事规则与程序等规章制度。它是规范和约束委员会评聘行为,使其科学运行并实现公平公正评聘教师的重要保障。在教师职务评聘中,评聘委员会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规范和建制,没有明确规定组织成员的产生方式、职权的使用和界限、运作的方式和机制,在目前高校环境中,委员会很可能会弱化或异化,行政权力从而取代学术权力在委员会决策中发挥主要作用,其所做出的评聘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则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二是依法完善教师代表组织,加强协商与监督,保障教师权益。根据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以及相关的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教师民主参与学校事务,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主要组织机构和形式。但事实上,由于组织建设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职权虚化以及角色错位等原因,这些组织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职能虚置、成员泛行政法以及决策职能缺位使得大多数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更未能作为教师群体利益的忠实代表,对高校各项事务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因此,高校应当继续依法完善教师代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鼓励教师成立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学术自治组织和团体,并以这些组织和团体为平台,加强与教师的协商互动,认真对待教师的需求和意见,确保教师在职务聘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确保教师职务聘任的客观性、公开性与公正性,从而充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寰安. 高校实施教师聘任制的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周薇,闰鱼. 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成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6).

[3]李兴桥.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现状[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2).

[4]王军.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瓶颈及基本思路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5]刘军奎.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社会学思考[J]. 前沿,2011(5).

[6]李文江. 高校教师聘任制之法律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6(4).

[7]胡海青. 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0(3).

[8]梁红. 基于公平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构建[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9]周进.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政策行为过程透视——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J]. 高教探索,2010(5).

[10]刘献君. 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8(10).

[11]宋素芝,高百宁.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12]李金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博弈论”分析——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职称评审制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

[13]刘峥嵘,康永. 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9).

[14]陈旭雯,朱芝洲. 对职称晋升制度的理性思考——基于“竞赛理论”的一种分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15]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EB]. 教育部,2010.

[16]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理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2).

[17]RobertBirnbaum. TheEndofSharedGovernance:LookingAheadorLookingBack. NewDirectionsforHigherEducation[J],2004(127).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91-02

收稿日期:2007-02-10

作者简介:蒋礼文(1969-),男,重庆垫江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岗位往往被当作职业驿站,不是作为一门独立而稳定的专业化职业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这支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是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HTSS](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既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部分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能力素质等还不能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落后于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任务艰巨,琐事与正事相互渗透、难以区分。所以,要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使得这支队伍难以较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另外一部分由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其在职期限一般为1至4年不等。另外,由于在职辅导员中有些人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待遇未落实等多种原因,使得他们也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所以,要建立和健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体系,激励辅导员长期潜心于辅导员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视辅导员岗位为长期职业的职业化队伍很有必要。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认识不统一

2005年7月2日至3日,在清华大学由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德育论坛――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会上,对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焦点集中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关系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但与之配套的诸如职业资格以及职称晋升等政策性规定还未出台。同时,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辅导员队伍在聘用、提升、培养、待遇方面得不到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临分流、转岗的压力,职业前途比较模糊,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所以,绝大多数辅导员只是把本岗位看作自己职业生涯的短暂过渡,任期结束后就奔赴其他更有“前途”的岗位,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不具体

部分高校在落实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措施不具体、不科学。首先,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欠缺,晋升道路狭窄。高校教职工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两个方面。一般来讲,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升为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副处级)。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不方便用课时来计算,而辅导员也无暇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次,对辅导员工作成绩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制定和颁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

1.建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

劳动部、人事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中指出:“所谓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前者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辅导员职业应依据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学科背景、学历层次、道德水准、工作能力等方面来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

2.建立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

建立职业化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设立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序列(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职称),按教师职务要求聘任专职辅导员,并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可以较好解决辅导员职称评定方面的困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总的评聘指标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专职辅导员教师职称的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对专职辅导员晋升思想政治教育职称系列单列指标。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意考核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工作实绩。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应等同于教学科研方面的论文、成果,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新的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的建立,对于解决好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专家,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对辅导员待遇的政策性规定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在岗位津贴、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向辅导员、班主任适当倾斜。”要通过合理调整校内奖金、酬金分配办法,使辅导员实际收入高于本校相应职别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划拨相应的经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做好科研的组织、监督、验收和推广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

1.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劳动保障部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指出:“所谓职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是优化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肩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历史使命的首要环节。要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辅导员选拔途径、培训制度、招考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要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以公开招聘和资格认定为主的准入办法,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基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考核班子,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借鉴后备干部选拔方式,对辅导员的聘用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认定,对合格的候选人实行任前“公示制”,应像教师职业准入一样,实现辅导员入口专业化。

2.明确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

按照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紧密配合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可以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建立由校级党委领导、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确定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远期规划,审核各院(系)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评估计划落实情况。对辅导员队伍的构建思路、教育、培养、管理、考核、晋升、奖惩等规划,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在广泛征求院(系)级意见的基础上,由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其中,学生处既是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部门,又是各院(系)学生工作的牵头与指导部门,发挥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的“桥梁”作用。院(系)级学生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院(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并负责本院(系)辅导员的具体培养、指导、管理、考核等工作。辅导员队伍从属于学生处与院(系)党(总支)的双重领导,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

高校要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按照“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像培养教学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骨干。要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培训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特别要注重培养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持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保证他们每两年至少参加一次校外考察或实践活动。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岗位往往被当作职业驿站,不是作为一门独立而稳定的专业化职业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这支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是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HTSS](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既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部分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能力素质等还不能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落后于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任务艰巨,琐事与正事相互渗透、难以区分。所以,要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使得这支队伍难以较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另外一部分由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其在职期限一般为1至4年不等。另外,由于在职辅导员中有些人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待遇未落实等多种原因,使得他们也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所以,要建立和健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体系,激励辅导员长期潜心于辅导员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视辅导员岗位为长期职业的职业化队伍很有必要。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认识不统一

2005年7月2日至3日,在清华大学由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德育论坛——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会上,对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焦点集中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关系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但与之配套的诸如职业资格以及职称晋升等政策性规定还未出台。同时,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辅导员队伍在聘用、提升、培养、待遇方面得不到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临分流、转岗的压力,职业前途比较模糊,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所以,绝大多数辅导员只是把本岗位看作自己职业生涯的短暂过渡,任期结束后就奔赴其他更有“前途”的岗位,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不具体

部分高校在落实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措施不具体、不科学。首先,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欠缺,晋升道路狭窄。高校教职工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两个方面。一般来讲,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升为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副处级)。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不方便用课时来计算,而辅导员也无暇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次,对辅导员工作成绩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制定和颁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

1.建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

劳动部、人事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中指出:“所谓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前者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辅导员职业应依据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学科背景、学历层次、道德水准、工作能力等方面来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

转贴于

2.建立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

建立职业化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设立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序列(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职称),按教师职务要求聘任专职辅导员,并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可以较好解决辅导员职称评定方面的困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总的评聘指标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专职辅导员教师职称的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对专职辅导员晋升思想政治教育职称系列单列指标。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意考核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工作实绩。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应等同于教学科研方面的论文、成果,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新的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的建立,对于解决好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专家,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对辅导员待遇的政策性规定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在岗位津贴、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向辅导员、班主任适当倾斜。”要通过合理调整校内奖金、酬金分配办法,使辅导员实际收入高于本校相应职别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划拨相应的经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做好科研的组织、监督、验收和推广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

1.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劳动保障部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指出:“所谓职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是优化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肩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历史使命的首要环节。要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辅导员选拔途径、培训制度、招考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要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以公开招聘和资格认定为主的准入办法,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基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考核班子,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借鉴后备干部选拔方式,对辅导员的聘用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认定,对合格的候选人实行任前“公示制”,应像教师职业准入一样,实现辅导员入口专业化。

2.明确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

按照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紧密配合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可以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建立由校级党委领导、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确定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远期规划,审核各院(系)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评估计划落实情况。对辅导员队伍的构建思路、教育、培养、管理、考核、晋升、奖惩等规划,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在广泛征求院(系)级意见的基础上,由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其中,学生处既是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部门,又是各院(系)学生工作的牵头与指导部门,发挥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的“桥梁”作用。院(系)级学生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院(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并负责本院(系)辅导员的具体培养、指导、管理、考核等工作。辅导员队伍从属于学生处与院(系)党(总支)的双重领导,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

高校要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按照“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像培养教学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骨干。要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培训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特别要注重培养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持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保证他们每两年至少参加一次校外考察或实践活动。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12-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必修课,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来广大学者和师生的共同改革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思政课教学也呈现出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不感兴趣、不认真学习的现状还一定程度存在。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教学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入。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剖析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因素,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是师生之间存在教学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1]。当前思政课大部分为大班教学,教师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名的学生。这些教学对象来自五湖四海,其成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和后天的经历都各不相同,对教学的诉求也不一样。学生诉求的多样性与教师单一性、要求传达思想和内容的统一性的矛盾,是导致教师所传达或发出的信息与学生想要的信息形成不对称的原因。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出现“逆向选择”行为,在教学上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玩手机,看其他课外读物,甚至打瞌睡,到最后就变成厌学、逆反、抵抗心理,出现迟到、旷课等行为。老师所教的不是学生想要的、感兴趣的,这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异化。

二是教师教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建立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更好发展的有力措施。然而事实上,这种评教体系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偏离初衷。学生的评教和教师的被评教更多的是建立在相互博弈的基础上: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更多是从自身是否考试过关获取学分来评价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而教师为了使自己在学生当中的评教分数不算很差,不被领导批评,不卡着评职称、晋升等往往违心取悦或迎合学生,改变教法、降低要求。而有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屑一顾,也不愿意做太多的改变,依然老教法、老办法,导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对评教也变得无所谓,随便点评应付了事。教学变成教师的良心活,对学生负责一点的教师或许舍得花些精力去改善教学,否则更多的是上课下课、学完就完的任务式教学。

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初高中知识的再呈现、再复习,换汤不换药,内心就有一种自我设定的排斥感。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心里提不起对思政课的兴趣。据调查发现,关于“思政课在大学所有课程中的地位”的情况,有近50%的同学认为思政课不太重要和一点都不重要[2]。相对于对自己今后工作有着密切关联的专业课,学生对思政课更多的是考虑到考试及格,修完学分,简单应付了事。他们对不得不学的公共必修课――思政课表示出一种无奈。这使得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网上百度然后复制粘贴,马虎应付。考试过程中希望老师网开一面,降低要求,划出复习范围,给出考试重点。过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使得学生急功近利,对一门课程是否需要认真学习简单地以是否对自己有用来衡量。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及格就是学习思政课的目标,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表现出冷淡、不感兴趣。

四是教学方式单一,讲解缺乏深度V度。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性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师教学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调查中,44% 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3]。当前思政课教学更多的是大课堂PPT教学模式,考虑到学时分配、学生外出安全责任等问题,对问题性教学、讨论式和实践性教学应用不多。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需要采取一定的灌输和说教方式才能确保基本思想教育效果。同时,教材的不断更新和内容浓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这需要教师花足精力,深研教材,搜集材料,拓展知识。而教师受评职称搞科研、报课题做调研等方面的影响,精力有限,很少主动花费心思放在改进教学上,更多的是按部就班、蜻蜓点水式的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对于国际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回应不够,讲解不深。

二、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冲击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而这些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还存在。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西方大量与社会主义相悖甚至主义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也被有意无意地带入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各种社会思潮和不良信息无孔不入,充斥和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三观和思想。社会环境对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影响,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高校体制发展和改革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当前高校体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重科研、轻教学,重职称、轻管理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无论在科研申报、教学评奖、职务晋升、福利发放和待遇增加等各方面都与称挂钩,职称越高所获取的资源就越丰富、渠道就越便利。对科研的奖励往往较为丰厚直接,而对教学的奖励却很少。在这一导向下,高校教师更多是想方设法搞好自身科研和评定职称的事情,而不愿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改革。因此,造成不少教师不愿意上课、少上课,上课态度不够端正,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思改进。此外,部分高校专职教师有较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拥有更多的科研、教学资源。而承担大部分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机会不多,这无形当中导致教师内部的不平衡。由于长期得不到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使得部分老师教学理念、思维和能力始终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升, 导致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制约教学效果。

(三)学生主体新变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今校园的主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多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和交织的时期,互联网快速发展,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广泛应用,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举止有着不同以往的鲜明特征。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他们思想虽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思想理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奉献意识淡薄、缺少社会责任与担当、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4]。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他们认识事物、了解信息、接受事物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他们接受信息的时空比以往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快捷。相比现代信息所带来的视觉动感强烈、信息量丰富、选择方式多样,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教育教学方式与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变化规律难以适应,导致教学缺失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对高校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从制度、人力、财力等方面,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激励,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大学回归教学。一是制定和完善教师从教激励机制,加大对从事教学教师的奖励。将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政策激励有机结合,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力量、正反两方面的激励,疏堵结合,变外发型压力为内生型动力,使教师更加积极投身教学[5]。二是严格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切实改变以往以检测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评价方式,改变单一以结果或成绩进行考量的做法,加强过程的监督评价,增加其他主体对教学行为的评价参与。充分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评分与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寻求突破,使评价全面化、整体化。

(二)重视和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建设

一要严把教师准入关,严格按照高校思政课教师选聘和任用的条件和要求,认真考核严格选拔,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教学上有真才实学,勇于改革创新的同志选配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上来。二要从政策扶持、工作条件、职务晋升、待遇保障等方面建立教师从教的动力机制,切实落实和真正体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的重视。要营造全校关心和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氛围,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校管理事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克服高校思政课属政治任务型、可有可无、谁都可以干的错误思想,防止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边缘化。三要经常组织专职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高水平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业务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增强教师回应时代、回应学生的问题的勇气和解疑释惑的理论底气,切实以理论和实践解决好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三)运用和发挥好互联网+课堂的教学功能

互联网的发展正改变和影响着教育生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现代信息思维,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多样性,大力加强现代信息化教育管理。要主动出击,积极获取大量对思政课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信息量的输送。同时,教师要善于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模式,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提高对办公软件、课件设计和制作、课件演示信息技术的掌握,转变过于依赖传统板书的观念[6]。教师要善于把线上线下的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运用到教学上,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要在新形势下对现实问题予以关注,树立问题意识,了解学生的教学需要,丰富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发挥协同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四)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志曾指出: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卫生、婚姻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7]。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应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讲述。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专题讲授、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辩论赛、演讲比赛、网络互动等方法,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8]。而这种教育和引导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解释和说理,不同于网络的泛泛而谈,而是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以思政课教师独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以事实为依据,以身边的实例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理性信仰,解决思想困惑,增强学生的思想定力和政治素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3):36-38.

[2]丁全忠,王宁.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188-190.

[3]李巧茹,曾杰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基于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16(5):81-82.

[4]王艳洁,张亚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辅导员能力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4):7-8.

[5]梅锦春.回归教学: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4(7):45-47.

[6]韦少雄.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89-92.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7篇

一、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组成和职责

国家教育部党组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及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四部分力量组成。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只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在依靠四支队伍的基础上,注重四支队伍的相互结合、紧密配合,使四支队伍形成合力;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优化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课教师资源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从事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主要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与科研上,再加上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极其明显的科研成果导向,使得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关注并有逐渐远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导致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主导地位的萎缩和作用的自我局限。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由于专业特有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一般不如专业教师,难以得到其他专业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在学校没有学术地位,在评定职称时受到“学术歧视”,导致队伍不稳定。不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反映,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由于受科研上水平、论文上档次、科研经费上数量、职称晋升等方面巨大压力,加上教学和育人业绩基本上没有纳入“学术范式”,教师群体在总体上逐渐远离思想政治领域,在客观上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思想政治与文化知识教育两张皮。

三、发挥“两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简称“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当前“两课”教师中还存在政治淡化的倾向。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在这样的课程中蕴含着充分的德育资源,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整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队伍不稳定。相当一批已经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公共理论课教师不安心于教学,他们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申报课题、项目困难,教学任务重,责任大,又往往被人们瞧不起,个人的劳动和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少数教师素质偏低,教学方法僵化,只灌输不引导,分不清重点,讲不透疑点,解不开难点,甚至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难点、热点和疑点,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有的教师对马列主义一知半解,误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左”的东西;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其课程教学的“知识功能”,而忽视其“政治功能”,甚至为了追求知识性、趣味性而牺牲政治性。

四、明确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要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一是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又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育人工作,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高尚情操,以事业为重,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是有坚强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清形势,要不畏激烈竞争,不怕艰难险阻,善于调节情绪,承受挫折。要有成熟的心理态度,敏锐的认知能力,卓越的思维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健全崇高的人格。四是既有专业化知识又有创新能力。所谓专业化即具体工作分工时,尽量考虑思想政治工作者本人所学专业与所负责的学生班专业对口,有利于与学生产生共同语言,有利于第二课堂的师生互动。创新能力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创新能力,应变判断能力的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将日趋多样化和新颖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五、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

我们可借鉴日本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经验,大胆建设中国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一个新颖而富有生命力的信息传播媒体,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手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切合时代要求,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套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是决定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党委办公室、宣传教育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参加的网络宣传教育领导机构,要明确宣传教育工作部门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的职责与权利,党委宣传部门要负责网络宣传教育内容的总协调,网络中心应负责网上宣传教育的技术工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设立网络宣传办公室,以处理网络宣传中的日常工作和调整各方面的关系。二是建立多级的网络管理系统。第一级,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网络建设的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校园网进行整体管理;第二级,院(系)设专人负责本院(系)网络的管理,亦可成立院(系)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第三级,成立学生宿舍楼局域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学生宿舍网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审批、监督学生宿舍网中的信息服务项目,处理学生宿舍网相关的重大违规事件;第四级,在各学生宿舍成立楼层域网管理小组,由学生宿舍楼局域网管理委员会聘请学生组成,主要承担用户入网审批,资源分配,执行网络服务监督、技术支持、用户数据的收集与统计等职责。三是建立强有力的能够直接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精干的专职网上宣传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应少而精,在学校和院(系)中是完成宣传教育任务的主干,他们除直接主持和参与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外,还应承担对学校和院(系)的兼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任务。政治觉悟较高、立场坚定的兼职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中既可以有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青年教师,也可以有学生骨干,他们可以参与到网上交互性较强的网上栏目中,与其他上网师生以平等身份交流,增强网上的正面声音,加强对网上舆论氛围的引导,使正面的交流信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网上论坛版主等民间队伍管理和教育。对于这支队伍的人选,应注意在选聘时严格把关,要选择政治素质高,责任感强的教师和学生担任,以保证网上信息的导向和质量。组建网上宣传队和网上引导队,其人员组成应以学生骨干为主。网上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校内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追踪报道、解惑释疑,引导队伍的主要任务则是由学生骨干对错误言论进行正面解释,同时引导大家关注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还可以不定期地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师生中进行研讨。

政治教师职称论文第8篇

第一条 为了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表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盲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

第四条 特级教师的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社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一贯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具有中小学校高级教师职务。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精通业务,严谨治学,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或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 和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或在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中成绩卓著。在当地教育界有声望。

(三)在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第五条 评选特级教师工作应有计划、经常性地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职特级教师总数一般控制在中小学教师总数的千万之一点五以内。评选的重点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第六条 评选特级教师的程序:

(一)在学校组织教师酝酿提名的基础上,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在适当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全面考核,确定推荐人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市)、县的推荐人选审核后,送交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级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有研究的专家、校长组成的评审组织评审。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特级教师评审组织的意见确定正式人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 授予特级教师称号,颁发特级教师证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特级教师的优秀事迹,推广特级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八条 特级教师享受特级教师津贴,每人每月80元,退休后继续享受,数额不减。中小学民办教师评选为特级教师的,享受同样津贴。所需经费由教育事业费列支。

第九条 特级教师要模范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提出改进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提高年轻教师。

    特级教师应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并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

第十条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特级教师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支持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要积极为特级教师的学习提高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可为年龄较大、教育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特级教师,选派有事业心、肯钻研的年轻教师做助手,协助他们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帮助他们总结、整理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特级教师一般不宜兼任过多的社会职务,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十一条 特级教师退休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可返聘继续从事教材编写、培养教师和其他有关工作。

第十二条 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特级教师称号:

(一)在评选特级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特级教师条件的;

(二)受到肃压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三)其他应予撤销称号的。

第十三条 特级教师调离中小学教育系统,其称号自行取消;取消、撤销称号,与称号有关的待遇即行中止。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