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5:38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1篇

答:这项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国内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我国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这项计划就是对那些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的专门计划。从实际情况看,青年科技人才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制定实施这项计划,就是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问: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这项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20年,计划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项计划在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同时,致力探索人才遴选、考评、培养等各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催生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当调适。

问:计划主要支持哪些领域的人才?

答:计划的支持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的科研人才,以增强国家未来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计划侧重于支持从事研究工作的创新人才,技能类、表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应用型人才在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另有支持。

问:申报计划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申报者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全职工作1年以上。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青年人才的特色计划,对于超过35周岁的人才、拟从国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等,均有其他重大人才工程给予支持。对于在国际学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特殊人才可破格申报。二是“软件”条件,申报者应在同龄人中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不对论文、职称等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遵循科学人才观,不简单以论文、职称等外在条件论“英雄”,而是强调发展潜力。至于具体标准的把握,交由评审专家组去评判。

问:为什么要控制申报名额?

答:由于全国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人选非常多,适当控制申报名额,有利于各级单位做好选拔工作,好中选优,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申报工作按照人事关系隶属,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归口推荐上报。申报名额是按照控制总量、突出重点、兼顾全国的原则,商各地、各部门确定的。这项计划坚持人选质量第一,原则上不考虑平衡照顾。因此,部属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申报名额相对较多,地方则相对少些。

问:这项计划与其他计划有何关系?

答:这项计划是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定位较高,支持力度较大,支持人数相对较少。计划的支持范围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计划有一定交叉,但不排斥与上述计划的重复支持,关键是看人才质量和培养支持的客观需要。计划以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为重点,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一年以上,即可申报计划。已入选“”并且正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问:如何确保计划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

答: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具有公信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借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计划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设计。一是信息公开。申报通知面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开,入选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规范程序。计划入选者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程序产生。在申报推荐的第一环节,我们要求推荐单位严格把关,一般要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提出推荐名单、签署推荐意见。目前,各省区市以及申报人选较为集中的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等部门,都开展了比较严格的初评工作。三是完善制度。通过多项制度设计,确保评选工作公正进行,如:通讯评审专家从评委专家库中根据学科匹配原则随机产生,如因故未能评审,由电脑自动分配新的评委来评审;专家意见和评判分数作为入选的决定性因素,避免外界干预专家评审工作或影响评审结果。

问:这项计划的评委专家是怎么产生的?

答:评委全部从评委专家库中产生。评委专家库是在各地各部门推荐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计划的评审专家组成。目前,评委专家库已有数千人的规模,根据需要随时扩充、调整。所有的专家均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能透露评审工作的有关信息。

问:对入选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将如何培养支持?

答:对入选者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科研经费支持,中央财政提供为期3年、最高可达240万元的科研经费,并赋予入选者较为充分的自主支配权,以创造一个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支持经费的具体额度将依据其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来确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政策,确保经费使用廉洁高效。二是培养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对入选者的后续培养政策,在承担项目、参与课题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利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培养人才,探索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问:对首批评选工作总体上有何考虑?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2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工科背景鲜明的地方院校,2011年底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目前已有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三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立足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确立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指导思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经验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为信息产业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为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校企紧密结合的“卓越计划”专业教学工作小组,聘请企业高管或高工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构建了“卓越计划”教学管理和校企双导师制工作机制。学校还通过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建立遴选与退出机制、定制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评聘与考核的激励机制等,不断完善经费、人员、运行、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在上述管理体系建设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学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精心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使得“卓越计划”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明确目标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以互联网经济为特征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在呼唤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更迫切需要大量技术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来担当工程、技术和管理一线的创新性工作。学校以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为先导,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对接,经过反复研讨,确立了“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标准,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专业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学校标准的基础上,各专业分别制定了专业标准。如自动化专业标准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宽厚、富有科学创新意识、掌握自动化领域知识与面向物联世界的控制技术,能在IT行业、现代制造业、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及智慧计算与处理、智能建筑、信息化装备、物联网等领域,从事控制系统实施、设计、开发,具备管理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二、创新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1. 科学谋划培养方案的校内部分和企业部分

学校相关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着眼于学生四年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教育和培养,坚持工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3+1”模式(要求学生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不少于40周)在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分为校内部分和企业部分。校内培养方案依据企业人才需求、技术发展、双方师资和工程实践条件、行业特色,确定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校内以理论教学为主。企业培养方案则依据行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自身特色、人力资源规划、师资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和案例教学为主线。

2. 大力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的课程模块为基础进行课程重组,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分别提出能力要求,并详细给出实现能力要求的实现途径;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化课程组织形式,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比例,不断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建立“本科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实物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多层次创新实践体系,强调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设置由浅入深的综合设计训练环节,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生产全过程为载体,构建综合性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例如,自动化专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以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面向物联世界的智慧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能力、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编程能力、面向物联世界的智慧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能力、面向物联世界的智慧控制系统的集成投运维护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能力素质模块为主线打造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将各类实践、科创、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环节融入工程专业教育,提高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量。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数理等课程的基础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功底;进一步融入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拓宽专业课程的教学平台,使学生的行业面向更为宽广。

又如通信工程专业,全面整合课程,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学时和课程门数,增加实践环节学时。理论学时由1920学时压缩为1635.5学时,独立实践环节由40周增加为55.5周。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开设了职业规划、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导论等课程,由企业专家合作制定教学大纲并担任主讲。在工程专业的模块课程设置中,紧扣当前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设立了三个方向的模块课程,分别与包括中兴通讯、中国普天和悦成3G在内的三类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并把相应的实践环节纳入企业学习阶段完成,以突出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培养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自动化专业“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际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学习知识。教师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网络工程专业的“Web程序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涵盖本门课程中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将此案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模块,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将每个模块融入到不同的课程教学阶段。以对案例的分析和求解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掌握原理和方法。

2. 开展创新活动注重与理论知识学习有机融合

各专业以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科技创新项目为引领,将讲授课程理论知识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例如,自动化专业结合控制工程领域需要和专业特色,以2013“大学生研究训练中心(SRT)-车联网创新应用研究训练平台”为基础,开展各种物联网和智能车的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卓越班学生参加的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获得一等奖4项;在第八届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得电磁组三等奖1项、光电平衡组三等奖1项、光电组优胜奖1项,摄像头组优胜奖1项,获奖人数12人;“博创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获华北赛区二等奖等。

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检验学习实效

考虑到“卓越计划”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工程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学习阶段综合考评办法,综合考查工作态度、个人能力、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每门企业学习课程的综合成绩由平时课堂作业、个人项目答辩、小组项目答辩和期末考试等多个环节组成,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是多个环节的加权值,引导学生更注重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 四、夯实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高水平实践平台

1. 校企共建联合实践基地

相关试点专业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创新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工程实践的教育内涵,联合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学生参加导师与企业合作的科研课题,参与企业产品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制等实际工作。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也源于企业合作项目,并在指导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目前,学校已与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所合作建设部级实践教育基地。在深化已有合作的同时,为了保证卓越培养计划中三类模块化培养任务落到实处,通信专业还不断拓展合作企业的范围,与大唐移动、中国普天等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搭建起“专业+企业群”平台,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合作企业群。自动化专业与研华、泛华测控公司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分别在2011年、2013年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协议。

2. 构建高水平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每年向卓越计划试点班投入专项经费500多万元,推进专业建设、实验实践条件建设,已建成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实验室以及面向北京地区卓越联盟高校开放的工业智能化实验室。学校建设的1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也有力地保障了“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

3. 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深度融合

学校一方面邀请企业界专家参与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参与教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另一方面派送学生和教师去这些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及培训,提高实践动手及工程应用能力。针对试点班学生,将企业工程师认证环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实际的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2013―2014年,通信工程学院共组织40名学生参加中兴通讯的4G(TD-LTE)工程师认证,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设计院 转型 工程公司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65-01

199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对设计院转型国际工程公司作出了指导,要求“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由现行的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要参照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岩土工程公司等模式进行改造,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同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2001年11月,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工程公司加快了向国内发展的步伐,给我国设计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使得国内设计院必须改变管理模式,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创办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通常都要求项目建设按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运作,这一方面为工程公司涉入工程总承包领域提供了更多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总承包项目风险大、交叉点多、控制环节多、影响因素多,对工程公司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承包项目中工程公司所担当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内容与过去我们长期所承担的单纯设计项目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促使我们在改变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以尽快适应市场的转变和顾客的要求[1]。国内设计院如何在转型国际工程公司后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管理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

1 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受到国际模式的较大影响,体现在组织结构上,就是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都是按照专业来划分部门、科室。而与这种按专业划分部门相对应的是,大部分工程公司的业务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也就是要求其在一定时期内、安排固定的人员、在一定成本内完成某项固定的任务。这与按专业划分的部门、科室在运作特点上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因此,可以看到,在大部分工程公司内部,都通过矩阵化管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2]。即工程公司针对某一项目时通常从各个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临时性的项目组,项目组设置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管理。项目组的成员由公司的专业部室委派,受项目经理领导的同时,又需要向专业部室汇报工作,这就造成了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多头领导、双向负责现象的存在,必然在项目管理出现以下问题。

1.1 项目组成员职责不清、角色不明影响项目组的运作

由于项目组是针对某一项目从各部室抽调的专业人员成立的临时组织,项目组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权限都不甚明确,使得项目经理很难恰当管理项目组成员,影响项目组的运作和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项目组的成员是其他部门委派的,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没有明确界定,造成项目经理在项目组成员工作调动、考核、分配等方面容易出现矛盾。另外,项目组的人员组成流程与权限不清晰也影响了项目组的运作效率,项目组的组建没有明确的人员选择、权限分配等相关规范和制度,造成项目组在人员需求和权限上发生冲突后只能以非正式的协商解决,职能部门难以参与协调。

1.2 缺乏系统化的项目计划、监控与考核体系

项目的运作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由固定的人员,在一定的成本内完成,这就要求项目组有详细的项目计划,对项目的人员、时间、成本、质量、技术、安全等进行详细的计划、监控与考核。但是,目前国内的工程公司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监控和考核体系的建立,大多数项目没有开展财务预决算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成本监控和考核。

2 设计院转型国际工程公司后的管理模式探讨

2.1 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具有全功能的项目部门

要更好的解决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的协调问题,需要建立项目为中心的全功能的项目部,以加强工程管理的整体性和设计部,使原来项目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的分段管理转变为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以实现项目计划、进度管理、费用控制、质量管理等都能服从项目全局利益。

2.2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在制定和完善公司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以项目为中心,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的项目组,明确项目组各专业人员的岗位和分工,使项目组和公司的职能部门形成矩阵式的责任交叉点,相互协作、督促,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管理,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和效益负责,以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中与其他部门的冲突。

2.3 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要素,设计院在设计方面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在项目管理、采购、施工管理、试车服务等方面人才少,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培养这些方面人才显得尤为重要[3]。传统的设计院中80%以上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转型为国际工程公司后则需要补充大量的管理人员,如商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人员,人才机构不完善是设计院转型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全部从公司外部引进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在公司注重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设计合理的有激励性的政策,引导部分设计人员转型,并提供完善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4 改革传统的设计程序

与传统的设计工作相比,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设计工作程序上,增加了采购过程中的设计内容,新增设计内容有设备规格书;设备厂商的技术评价;材料的技术规格及数量;为做预决算所需要的配合工作;设备验收的配合工作;设备调试、联动开车时的配合工作等。这些新增内容体现了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制约和交叉进行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发展趋势。所以,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增内容的设计,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中的设计工作。

3 结语

设计院向工程公司的转型是市场变化的要求,在转型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重构,以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德荣.向国际型工程公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2004,13(2):1~2,11.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铁路勘察设计 生产组织模式 矩阵型组织结构

随着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铁路建设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铁路由于它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诸多优势,逐渐成为了国家运输网络的大动脉,因而,铁路建设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铁路勘察设计,作为铁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控制水平、工程质量、运输过程的便捷性等方面。因此,铁路勘察设计院的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铁路建设项目水平的高低,探索合适的、符合铁路勘察设计院实情的有效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铁路建设工作中的重大管理难题。

一、铁路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现状

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铁路勘察设计院的项目管理模式,多采用专业设计处或综合设计处的生产组织模式,由院级计划调度部门统一安排全部项目的进度计划,各专业设计处派出相关专业人员,组成项目组,由项目总体负责技术组织。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生产组织模式,具有自身的传统优势,如充分发挥在勘察设计院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此模式同样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如专业设计处之间的协调严重依赖于计划管理部门、甚至是高层领导、互提资料不严谨、勘测设计一体化推进迟缓、进度延误后处罚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等问题,专业环节间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来说,这种项目生产组织模式具有如下的不足之处:

对于专业设计处,同时负责诸多项目本专业的生产组织,在生产任务压力大的时候,容易发生项目间抢夺人力资源的现象,从而影响各项目的作业效率;对于项目组内部,由于各专业参与人员,均隶属于专业设计处,他们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切身利益,都由所在业务处负责,因此,他们在专业配合时,多从本单位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非站在项目整体的角度考虑,因此,发生专业间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普遍采用的院级计划调度部门统一安排生产调度,由于铁路项目往往需要30个左右的专业配合完成,计划部门制订计划所需要的信息越来越复杂,计划制订本来就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和有效;而且,项目方案多变,所需的作业计划必须进行不断调整,因此,计划更是不可能做到周详、及时。结果导致生产资源的系统性浪费现象严重、专业生产处的抱怨越来越多、计划部门与专业生产处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目前都处于转型期,在向国际型工程公司发展。这样的生产组织模式,没有形成真正专职的项目经理,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项目管理人员,包括进度控制人员、费用控制人员、合同管理人员、采购或分包管理人员等。往往由计划部门实际负责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分包等专业性很强的职能管理工作。这种做法,既无法提高对项目的专业职能管理水平,也不利于项目专业管理知识的积累。因此,不利于转型发展的需要。在项目后期服务阶段,由于人力资源紧张,从事本项目的人员时常被抽调到其他紧急的项目上,导致驻现场配合施工的人员往往到位率不高,影响了现场技术服务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市场信誉。

(三)原因分析及改革机遇

以往铁路勘察设计企业未实行项目管理模式,是受行业所限,承担的项目多为国家投资的长大铁路干线,由于项目投资额度大、工期紧张、且均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因此没有实施项目管理的外部条件。今年以来,随着铁道部拆的重大改革,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措施,铁路项目投资也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因此,投资者更加注重项目的收益,以及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的控制,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契机。

二、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由威廉.大内的Z理论(1981)首次提出来的。根据实际应用特点,可以分为弱矩阵、平衡型矩阵、强矩阵三种应用类型。

弱矩阵型结构,具有矩阵型组织的诸多特点,但是项目负责人更多的是从事协调工作,而不是管理。对于设计专业较少、技术简单的项目,可采用此种结构,分工明确且简单,对于职能部门协调的工作少,易于操作。

平衡型矩阵结构,适用于技术较为复杂且设计周期长的项目,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团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强矩阵结构,适用于技术复杂,需要多专业配合且工期紧张的项目,既需要专职的、拥有较大权限的项目经理专门来组织,还需要具体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矩阵型组织结合了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点。项目经理直接对项目负责;项目部全体参与人员能够以项目为导向;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的协调工作;具体业务部门负责派出专业人员,并做好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职能部门负责对项目部进行考核,并负责全公司资源调配。

项目组织与生产处同时存在,既发挥生产处的技术优势,又发挥项目部的组织优势。生产处是永久性的,项目组织是临时性的。生产处负责人对参与项目组织的人员有组织调配和业务指导的责任,项目经理将参与项目组织的职能人员在横向上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矩阵型组织是一种混合体。它既有项目型组织结构注重项目和客户(业主)的特点,也保留了职能型组织结构的职能特点。这种结构将职能与任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可满足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又可满足对每一项目任务快速反应的要求。

三、矩阵型结构的应用

在铁路勘察设计企业中推行项目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原因如下:第一,全国勘察设计行业都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业务结构,向着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是实行项目管理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第二,从服务的客体―铁路项目本身来看,从建设管理到施工总承包管理,全行业已经基本全面推广了项目管理,尤其是小型专支线项目,比较适合推广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而设计单位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有着较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第三,从勘察设计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实行项目管理有着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等诸多优势,有利于企业发展。在当今经济发展形式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应采用强矩阵型组织结构,提升自身的勘察设计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推行铁路勘察设计项目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矩阵型组织结构在铁路勘察设计项目中得到贯彻实施,从而改善和提高勘察设计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来保障铁路勘察设计项目矩阵型组织结构的贯彻实施。

(一)调整组织结构,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

设计院一般是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同时运行多个项目的生产组织,按照矩阵型结构的特点,应选用“项目部+生产处+院职能部门”组成。由项目部直接负责项目生产组织,生产单位派出项目部人员及设计人员,院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各项目间的资源分配。项目部在原有生产模式下的项目总体组的基础上组建,负责该项目的生产组织和售后服务,具体参与设计人员,由各专业负责人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向专业处提出计划,由生产单位审核后派出,这部分派出人员的收入的60%由项目部负责支付,并向各专业处支付技术审查费用。专业处负责本专业的技术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并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审查工作,同时承担本专业派出人员40%的收入,若派出人员技术水平不够或在项目部中专业配合不力,则由项目部遣返回专业处,遣返后,专业处承担该专业人员全部收入。院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各项目部的生产组织情况,负责协调各专业处的资源,并根据产品的质量、进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客户的反应等方面,负责对项目部、专业处进行奖惩。各专业员工组织上仍归属各专业处,因此项目结束后,员工“有家可归”。

(二)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和收入分配机制

设计院以往都是将承担项目的费用,分配到承担的各个生产处,由各生产处组织生产项目的实施。采用矩阵型结构,可根据以往项目组织的经验,对每个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费用直接交由项目部进行管理。项目部费用主要可分为:项目的日常管理费用、直接生产成本、项目部常驻人员的收入以及业务处派出人员的绩效收入。院对项目部的成本管理进行考核,若在项目完成后,项目部管理费用由结余,可按一定比例对项目部进行奖励,以鼓励节约成本。

(三)给项目经理授予一定财务和项目部人员考核权力

实行项目管理,要向项目经理部充分的授权并赋予责任。在项目经理及常驻人员选拔时,可以在职称、注册执业资格、项目经历等方面设定严格的条件,并建立人才库,以加强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

经过严格选拔,组建好项目经理部后,应当对项目经理在生产组织,参与人员绩效考核等方面授权。在院人力资源紧张时,项目经理可自行组织外协力量完成项目生产组织,以此来扩充生产力。项目部同时承担着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各专业设计处要充分发挥专业化作用

设计院作为科技型企业,在铁路建设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做好科技创新,设计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专业设计处与往生产模式相比,工作重点从协调生产组织为主,转向了以专业技术发展、技术储备、人才培养为重心,由项目部承担了生产组织、成本管控、售后服务等义务。因此,专业处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研究上。未来市场的竞争,科技和人才是重要的软实力,专业处应该积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搭建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技术总结和再创新,以此来促进项目管理。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互联网、数据库、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勘察设计企业将主要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来实现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实施项目管理,可以全面推广项目管理软件,借助该平台提高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效率,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监控和协调。加大各专业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全面实行标准化、流程化,积极利用BIM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强项目部各专业间的设计配合,减少差错漏碰,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同时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向业主提供更高标准的设计作品。

(六)职能部门做好全院各项目的资源统筹协调

实行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从原来的具体的、纷繁复杂的生产组织协调中跳出来,具体的生产组织工作交由项目经理。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各项目的监控和对项目部的考核,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做好对项目部和专业处的指导,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去赢得业主的信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铁路勘察设计企业推广应用项目管理,决非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从全员的思想观念、相关的配套制度、整体的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摸索学习,不断完善制度,解决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国际型工程公司,积累经验和储备人才。

五、结束语

矩阵型组织结构在铁路勘察设计行业的应用,要通过不断的项目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应市场和企业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这将为企业培养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走向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必经之路。因此,通过矩阵型组织结构在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推广应用,将会提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开拓国际市场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和项目管理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26-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山东理工大学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院校,三年来,我校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以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密切校企合作,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是我校首批三个试点专业之一,为确保试点工作有效实施,根据该专业教学现状,决定自2010年起,每年从入校新生遴选40名同学,组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简称“卓越班”),待培养方案成熟后,再推广到整个专业。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的制定

作为对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实现的,其中面向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我校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提出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坚持基础知识、工程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原则;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特别加强工程实训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010年6月,我校与十余家大、中型企业组建校企联盟,签订“卓越班”学生合作培养协议;从企业聘请十余名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共同制定“卓越班”培养方案。在方案制定中,根据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要求,突出行业参与,注重实践重视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具备以现代设计理论、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为主线的核心应用能力,具有现代科技观念、综合人文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称之为“工程师职业的核心素质”),如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具备零部件制造工艺设计能力以及机械装备的安装、调试、检测、故障诊断的能力等。

2.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需要的辅知识和能力(称之为“工程师职业的拓展素质”),如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人际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3.为适应新的工程环境所应具备的能力(称之为“工程师职业的时代素质”),如具有较强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科技创新训练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管理运行机制,彼此互相支撑,构成完整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方案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课程实现的。根据“卓越计划”总体要求和该专业能力实现矩阵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和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设置的每一门课程和实践环节都能够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建立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和最新发展以及企业的生产实际引入课程,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持续有效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校内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基本加工技能外,应该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和竞争能力;选择国际认可度高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将认证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日常教学与集中培训,使学生毕业前获得1~2个资格证书。根据“卓越计划”对“3+1”教学模式的要求,即在企业学习时间积累达到一年,我校机制专业安排了总计42周企业学习时间,大多为集中实践环节。企业学习阶段鼓励参与企业实际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全过程,并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造、技术革新等创新性工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三、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

现阶段,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校加强培养模式内涵和规律研究,以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重点做好校企联合和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成长。围绕上述重点工作,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政策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1.健全、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为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校及时出台了《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各试点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各试点专业成立由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另外我校还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卓越计划校企协作组,负责企业学习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协调校企关系。我校还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经费支持力度,并在师资配备与培训、教学实验场地、教研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学资源许可的情况下,聘请校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高水平师资参与卓越班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逐渐建设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学团队,为卓越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3.探索适应卓越班的教学模式,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互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模式的运行质量、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探索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卓越计划试点与已有的质量工程项目和其他教学改革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推进。特别是借鉴早于卓越计划开始实施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经验,将CDIO教学模式引入卓越班的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将项目实施作为主线贯穿课程设置的全过程,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做事经历,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直接引入到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就能直接接触到科学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教材建设,教材内容和编排融入企业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逐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卓越工程师系列教材。

4.建立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步骤和重点任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对于校企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企业来讲,加强校企联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来说,不但有助于高校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卓越计划的重要手段。与企业联合组建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企业学习阶段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采用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学校学习阶段以学校导师为主进行指导,企业学习阶段以企业导师为主进行指导,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卓越培养计划的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相关专业课程,并担任学生企业阶段培养的主要导师。将课堂搬进企业,把企业工程师请到课堂。不断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训练,熟悉企业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流程、主要职责以及产品的主要工艺过程。

5.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试点学院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资源,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竞赛、学校创新训练计划和创新实验计划为契机,通过建立创新团队引导卓越班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学院采取适当向卓越班倾斜的政策,拿出一部分经费,专门面向卓越班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立项,推动卓越班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研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卓越班运行机制。高效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做好卓越班学生遴选工作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前提,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学生,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卓越班采用小班授课,实行班主任制和科研导师制,采取一系列倾斜优惠政策,优先享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逐渐建立和完善实验班学生选拔、激励和淘汰机制,提高实验班学生荣誉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在班级管理方面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管理模式。

四、结语

从2009年起,我校卓越计划的发展经历了由构思论证、积极申报到成立领导机构、组织实施等由浅入深、逐步完善的过程。卓越计划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和课程建设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6篇

按照2019 年全县人才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三张牌”、抓好“四件大事”,以人才制度创新推进滇西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本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局属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工作要点,针对自身任务要点,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人才工作,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强化人才工作宏观统筹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升党管人才水平方面。我局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和意识,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内容,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配合组织人才工作满意度调查。结合机构改革,已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我局办公室职能的“三定”方案中,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将“地区人才密度”纳入乡镇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建立了人才工作联络员。

(二)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工作。

(三)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对面。我局陈荣华局长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党课活动,积极深入开展 “弘扬爱国奋斗 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充分配合牵头部门开办人才宣传专栏。

(四)加强宣传引导对面。配合牵头部门加大人才政策、人才活动和人才典型宣传力度,坚持重要人才活动宣传工作配套跟进。我局在县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信息3篇。

二、推进人才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工作开展情况

(五)加快人才制度创新方面。配合制定《柔性引进人才办法》。

(六)配合牵头部门落实云南省“”“”。认真根据相关要求积极选拔推荐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依托省州人才项目,积极响应牵头部门的引进人才方案。

(七)实施人才扶贫行动计划方面。继续深入落实人才扶贫行动计划,组织我局水利方面专家智力帮扶、从水利方面及产业发展方面支援建档立卡贫困村。重点帮助贫困村理清思路、宣传政策、普及科技、争取项目、技术支持、发展产业等,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八)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方面。贯彻落实《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工程职称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人才能进能出、岗位能高能低、待遇能升能降的聘任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配合落实职称制度改革,落实专业技术类职务设置管理办法。我局现有中级水利工程师职称17人,高级职称11人。

(九)打造 “一县一品” 人才品牌方面。积极配合全县的人才工作项目。

三、建好人才发展平台载体的工作进展情况

(十)配合完善《在外人才数据库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配合牵头部门联系、连接、对接本县籍、本县成长、或在本县工作过的高层次人才,并入智慧人才云平台。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

(十一)加大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方面。配合实施党政后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青年党政人才培养计划,从我局推荐选派 35 岁以下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任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实施青年专技人才培养计划 ,瞄准国家和省、州重点人才培养项目资格条件,在水利领域进选一批青年后备人才,制定专项培养措施,有针对性的培养。

(十二)专门人才培养提升方面。依托政策支持,积极培养先进人才。

(十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认真贯彻实施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配合牵头部门积极从水利系统推荐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州级学校、医院、艺术院团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进行对口专业进修。我局共选送2名优秀人才参加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选送1名优秀人才参加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

(十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配合落实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逐步健全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配合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工程。

五、穷实人才工作基础。

(十四)落实人才礼遇方面。配合贯彻落实好牵头部门相关人才礼遇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宣传落实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推动高层次人才到定点医院就诊享受医疗特殊待遇,本人携父母、配偶、子女进入县内固有旅游景点,最多可免 6 人门票等礼遇的相关宣传及落实工作。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7篇

一、实施“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的总体要求

“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是贯彻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开发利用现有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借鉴“西部之光”和“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我市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和研究课题,为县区和基层单位培养后备人才、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站在全局高度,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既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又要突出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人口与健康等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要注重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作用,重点在科技、农牧、教育、卫生、园林等系统及人才相对集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项目研发、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以项目、课题为载体,带动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科技后备人才。

二、认真做好项目(课题)开发研究与人才对接工作

市直有关部门要以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确定项目,开展课题研究,成立项目(课题)组时要充分考虑对下级对口业务单位的指导与合作,吸收县区对口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为基层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县(区)党委组织部要协调好相关单位,与项目实施单位或课题组搞好对接(暂联系不到项目或课题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可由市人才办协助联系对接),积极选送、推荐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课题研究。各企业要立足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着眼于循环经济发展,依托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切实做好各类项目(课题)的收集备案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石嘴山市“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实施办法》(附后)及有关要求,在组织项目研发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以项目(课题)为基本单元,认真填报“实施项目(研究课题)情况登记表”(附表一),督促未参加项目、课题的中高级人才积极参与“项目(课题)对接育才”活动,并将情况一并报市人才办备案。各县(区)党委组织部要全面掌握本县区各类人才参与项目实施、课题研究情况,认真填报“实施项目(研究课题)情况登记表”(附表一)和“县区参加项目(课题)学习研修人员推荐表”(附表二)。涉及有关企业的项目(课题)由市经委、发改委、科技局分别归口备案后,上报市人才办备案。200年确定的项目(课题)请各相关单位于6月底前报市人才办。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顺利开展

1、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组织部要加强与市人才办的联系沟通,注重上下衔接,当好“红娘”,保证“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顺利实施。

2、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承担项目开发、课题研究的单位,要为导师及学习研修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人才专项组工作计划第8篇

首先,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市领军人才工作办公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政协各位领导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过去的几年里,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优先投入。特别是2008年以来,提出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谐共享”的发展思路,十分重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全市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下面,我重点汇报一下我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情况。

一、国家、省市人才计划导向鲜明,含金量高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端人才。目前,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工程,从国家、省、市层面来看,主要有国家“”、省“双创计划”和市“331计划”。

1、国家“”。这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即中央层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要求入选者一般具备下列条件: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家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省“双创计划”。这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若干人才团队,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主要包括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决策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对我省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创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地方、部门、企业及社会资金重点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院所、创业在园区的高层次人才。

3、市“331计划”。这是2008年9月,市委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后决策的,3年内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人才计划。进入“十二五”,又赋予了“331计划”新涵义,5年内引进培育30名国家层面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和1000名海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31计划”领军人才,通常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在国内外具有创新创业经历,拥有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或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或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为带头人、拥有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人才,以及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的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人才(团队)。

国家“”、省“双创计划”、市“331计划”,各自独立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又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引才系统。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凸现跨越态势

我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作起步较晚,与苏南其他城市比较基础薄弱,曾处于无引才政策、无专项资金,人才零星分布的状态。2008年启动实施“331计划”以来,经过3年拼搏,引才初始目标圆满实现,在海内外产生了磁吸效应,人才集聚态势强劲,与经济社会同步实现了跨越发展,也得到中组部、省组部的充分肯定。截止去年底,“331计划”分3批次共引进资助125个人才(团队),带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98家、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05名,其中,博士247人,有6名“两院”院士参与项目,有64人入选省“双创计划”,4人入选国家“”,1个人才团队成为全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中唯一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A类项目,通过“331计划”引进人才项目争取国家、省级人才工程财政资金9130万元。今年又有新的突破,截止目前又将入选国家“”4人,同时成功引进“”4人,另有1人有望入选国家新设的“青年”。这一成绩排全省第4,列苏州、无锡、南京之后。7月份,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局长来镇调研,给予了充分褒奖。

人才集聚推动产业跃升,创新驱动推动跨越发展。上半年,我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兴产业实现销售801.3亿元,同比增长54.2%;完成投资203.2亿元,同比增长82.5%;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38.8%,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1.8%。实践充分表明,人才工作起步虽有早迟,但起点更见高低。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了人才机遇,立足高起点,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得了应有的“蛋糕”。主要做法是:

1、突出三个重点,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放大人才集聚效应。一是突出整合重点,凝聚各方力量。市委专门成立领军人才工作办公室,由我兼任主任,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三驾马车”同心协力,分工明确,高效推进人才引进、评审、服务等各项工作。组织部门管宏观、管协调、管考核,对人才工作者实行“备案制”管理,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工作队伍;科技部门积极为人才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资助;人社部门为人才项目提供人事、人才猎头、人力资源服务等。同时,财政、外办、侨办、经信、发改等部门协调推进。目前,我们的工作团队在全省有影响、有名气,深受好评。二是突出政策重点,规范工作程序。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军人才办相继出台了《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2008-2010年)行动计划》、《市“十二五”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实施“331计划”提供政策依据。同时,大力推行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目标责任制,将人才投入、载体建设、引才实效等指标作为考核重点,考核分值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市所有辖市区委书记、市(区)长党政“一把手”和常委组织部长作为职能部门“一把手”无一不抓“第一资源”,新增财力无一不首先用于人才与科技,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氛围空前浓厚。三是突出投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按照许书记“招才引智全天候、扶持资金不封顶、人才项目求实效”和“人才科技与民生、‘一高一低’两笔钱不能少”的最新要求,推动市和各辖市(区)、新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县两级财政已直接兑现“331计划”人才项目资助金1.5亿元,争取省级以上各类支持3亿元,还享受风投、资金担保、技术入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十二五”新的“331”计划,又将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扶持标准相统一,创新和创业均按重点、优先、一般三个类别分给予300万、150万和60万元资助。

2、推动三个对接,实现人才、企业和资本良性互动。坚持人才高端引领、企业主体地位、市场主导机制相整合,致力在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家之间搭建桥梁,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家所长,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立体平台。一是推动人才引进与产业对接。坚持高起点定位,着眼于推动全市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331计划”把目光瞄准具备世界先进和国内顶尖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进产业向高端跃升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力争引进一位领军人物,带动集聚一批人才,开发一批成果,催生一个产业。坚持高规格招才,把欧美发达国家作为我们首选之地,市政府通过境内外知名媒体,向全球引才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团招才引智,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专业社团等,在全球建立36个海外引才联络点;组团参加深圳留交会、大连海创周、广州留交会等高规格引才引智活动,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坚持高标准准入,既不降格以求,也不轻言放弃。建立科学引才评审机制,技术评审由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家863、973计划评审专家把关,综合评审和面试邀请省内外风险投资、管理、知识产权专家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论证。实行半开放式评审,设置专家集体讨论环节,凝聚集体智慧评价项目。通过层层把关,严格评审程序,确保人选质量。二是推动人才技术与企业对接。为加强企业与全球人才的沟通交流,我们坚持政府牵线搭台,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专题招才引智活动,在人才引进面试环节邀请企业家旁听,引导他们较早介入,深入全面地了解人才及其项目背景,加速企业与引进人才“联姻”。近两年连续举办“双高人才交流大会”、“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百名海外博士行”等引才活动,成为我市企业引进世界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中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胜,原来是我市“169工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主要从事玻纤材料研发生产,高薪引进美国三维微结构光学膜发明人路志坚博士后,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设计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光学膜成为“国内第一膜”、“世界第一膜”,实现了企业产品的快速升级。巍华精密合金有限公司引进陆敏博士团队,攻克了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高温镍氢合金与钛合金精密熔模铸造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唯一掌握该核心技术的企业,该项目成为去年全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中唯一的A类项目。陆敏和路志坚也都先后入选国家“”、“省双创计划”和市“331计划”,路志坚还评为“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共10名)。三是推动人才升级与资本对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制约瓶颈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资金。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拓宽企业融资平台,推动社会多渠道投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敢于投、勇于投、带头投。今年4月,市领军办牵头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合作在设立首家以搭建“331计划”引进人才企业融资平台为目的、政府引导资金入股的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吸引境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在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型初创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目前,我市共有备案创投企业8家,注册资本10.8亿元。2010年,我市创投对新兴产业投资案例19个,投资金额4.5亿元,创业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市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力量。近期,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全市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意见》,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创业投资机构达到50家,创业投资规模突破100亿元,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创投做强、做大,实现上市目标。

3、实施三项关怀,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最优环境。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干事创业的环境要求更高。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用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营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环境最好、服务效能最高、人居条件最佳的人才环境。从一开始,我们响亮提出“打造创新创业圆梦之城”,现今口号已逐步成为现实。一是推进科技载体建设,关怀人才“工作圈”。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现有经济科技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服务外包基地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器,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承接能力。目前,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润州和京口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升格为部级。科技新城投资13亿元,新建载体面积达50万平方米,集双子研发大楼、五星商务酒店、精英公寓于一体,成为资本、技术、人才聚集地,已吸引50多名海归博士落户创业。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近两年,支持各类企业新建13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软环境建设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例如,我们主动服务,积极帮助人才申报国家、省级人才计划项目,指定专人实行“一对一”挂钩,提高申报成功率,邀请省内专家模拟现场答辩,提高人才面试水平和临场能力。今年,为更大幅度增加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才,我们超前布置,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才逐一摸底,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预审材料,集中力量对申报材料逐一过堂,取得全省好的成效。据了解,今年省“双创计划”资格初审,全省共淘汰206名申报人员,我市仅淘汰6名,淘汰率全省最低。科技部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人才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扶持资金,近两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达4.3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人社部门利用苏南人才资源市场,为社会和各类人才提供的猎头、招聘、测评、培训、评审等服务项目达8大类60多项,创新创业人才所在企业每周可享受一次免费人才招聘服务。二是提供全面配套服务,关怀人才“生活圈”。积极落实人才待遇,实施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持卡免费享受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休闲、综合等六大类19项便利服务。对带项目、带资金来镇创新创业的人才,在购房置业、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部分高科技园区和企业为交通不便的人才免费配套班车、公共食堂,切实满足人才对高标准生活服务的需求。三是建立素质提升平台,关怀人才“学习圈”。注重人才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和短期研修培训活动,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管理专家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培训和辅导。近两年,市领军人才办共选派近百名企业负责人分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专题培训。邀请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宋永华院士来镇专题授课,约请尚德的施正荣、红豆的周海江等科技型企业家现身说法,讲述创业经历和体会。积极举办产学研活动,推荐创新创业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产业教授、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依托高校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开展项目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中试放大,共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等,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我市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等1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长期全面科技人才合作协议,有35所高校在我市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三、全面服务高层次人才,尽快实现人才高回报

近年来,全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态势令人振奋,但是对照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求,对照苏州、无锡先进地区,对照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无论在人才的数量规模上、质量层次上,还是在人才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上,在人才与新兴产业的匹配性、支撑力上,在人才的载体建设、贡献率和环境优化上,我们都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许书记“只有人才工作进入第一方阵,的科学发展才能进入第一方阵”的指示要求,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更加主动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大力度地“走出去”,按照“五+X”的产业发展定位,适宜规模、灵活多样地组团赴海内外高端人才聚集地开展专题引才活动,大力引进能够带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对重量级人才一事一议,重点扶持。

2、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设立专门人才工作机构,一切从工作出发,配强配优人才工作队伍,充实一批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素质全面、充满激情的年轻同志,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工作队伍。在乡镇一级,拟请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办主任主抓人才工作,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加大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人才工作经费优先保证,支持人才工作创新实践,为人才工作深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