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供电所工作汇报

供电所工作汇报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8:21

供电所工作汇报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1篇

多年来,**供电营业所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创建示范窗口标准,美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行为,实行科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企业行风建设。努力建立通畅、高效、反应迅速的服务体系,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便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一、加大投资力度,美化服务环境

只有建设舒适、温馨、功能齐全的优美服务环境,才能让客户感到温暖和亲切,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利民便民服务奉献给广大电力客户。为进一步改善服务及办公环境,我所在原来基础上投资5万多元对办公室、供电营业大厅、电工班等处进行了重新整修和合理布置。营业大厅安装了电子滚动屏,对“优质、方便、规范、真诚”服务理念及供电服务承诺、新的电价标准、业扩报装流程、用户办电须知、电工服务守则等内容定时显示变更。购置了样式美观的休息座椅和饮水器具,更换了饮水机、用户书写台,重新配置了老花镜、针线盒等服务设施,将优质服务、事故抢修、走访客户记录以及高低压线路网络图等165种软件资料全部编序入柜。各种资料做到记录齐全、填写规范、及时、准确、内容清晰、真实,并设专人进行管理。

为了增加用电管理透明度,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服务柜台上摆放办理各类业务的标示牌,如用电咨询、售电受理、业扩报装、报修服务,查询资料柜里摆放着供客户查询的各种资料,如用电须知、报装业务指南、承诺内容、安全用电常识等资料。办公楼最醒目处建立了办事公开揭示板,将现有职工的照片、姓名、工号全部张贴在内,使客户办理业务一目了然。窗口几乎涵盖了供电所日常的工作内容和服务事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方便。所内卫生责任区及防火责任进行了明确分工,由专人负责,并在醒目处设置了禁烟防火标志。

二、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以《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标准》为依据,强化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规定着装整齐,坚持挂牌服务,尊敬客户的风俗习惯,对客户提问不得推诿、搪塞、办理业务出现差错时,要向客户表示歉意,并及时纠正,接待客户或接听电话,使用文明用语,做到礼貌待客,热情周到,受理客户在营业场所的交费时间,每人不准超过10分钟,服务统一使用农电行业文明服务语言,对客户提出的收费、电价等疑问当场给予解答,对客户的来访、来电、来信、投诉进行全面受理。在集中收费期间,高峰期增设收费窗口并适当延长收费服务时间。建立客户服务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便民服务制度,对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发挥窗口处理业务的快速、简洁、高效这一优点,实现真正的一口对外,根据农电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了一整套业务高度集中,服务方便客户的顺畅科学管理机制,在用电营业大厅设置业扩受理、用电咨询、售电受理、电费电价管理、事故报修、子表校验等营业管理全过程工作职能,严格遵守服务时限,实行限时办结制,做到低压客户接电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高压用户接电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制定完善的故障抢修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开报修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电工包片管辖制,全天候为客户服务。规定施工完毕后,必须认真清理现场,并向客户发放“征求意见书”,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

三、实行科学管理,规范营销行为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农网改造后,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电网的整体安全水平得到了改善。为强化人员岗位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原则对工作岗位进行配置,持证上岗,工作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电工考勤和电工汇报制,用制度管理替代人情管理,增强人员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了安全防护措施,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安全用电宣传活动。严格执行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每周一上午进行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安排,下午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和业务培训,完善考核奖惩责任体系,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加大营销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国家电价、电费政策,及时办理客户用电申请,严格业扩报装流程,规范电费抄、核、收程序,全面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电费结算和回收率为100%。电费票据实行微机开票,凭票收费,电费帐目结转及时,清楚准确,专柜存放,用户可随时查询购电余款,对用户来所购电有因难的实行上门服务。健全了计量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分解线损指标,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详细记录,不断提高供电营业所营销管理水平。

四、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行风建设

为使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反馈,向客户公布了投诉、咨询电话,设置了意见箱,并对客户投诉做好受理记录。做到投诉5个工作日、举报10个工作日内对客户给予答复。坚持聘请行风监督员制度,以外促内,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加强与监督员的沟通和联络,所内设专人负责管理意见和建议事宜,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此外,还坚持所长接待日制度、首问责任制和定期走访客户制度,坚持电工服务行为考核制度,对电工外出施工、日常抄表、收费、报修服务进行全方位考核,并与综合奖金挂钩,奖优惩劣。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2篇

一、强根健体,抓好基础管理工作。

为强化供电所基础管理,金钟供电所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从提高员工素质着力,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对员工实行定岗定责,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制定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做到了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凡事有人负责。注重员工操作技能的培养和交流,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在日常工作中互帮、互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安排自学的方式,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供电所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员工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工作中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员工的业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供电所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并落实了多种规章制度,规范和完善了基础资料,实现了每个管理环节可控、在控。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线损管理、电费管理、优质服务等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修订原有工作流程和各种台帐、纪录,做好各种基础资料的收集存档及记录、台帐的填写工作,对供电设备、管理台帐、各类图表、记录、分析资料等进行重新整理。建立了供电所的设备台帐、统计报表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各种例会记录、安全活动记录、岗位培训记录。保证了各种记录齐全,填写规范、及时、准确,内容清晰、真实,资料摆放整齐并有专人管理。

二、强化责任,加强安全管理。

金钟供电所认真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一号令,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对安全管理职责及内容进行了清理和补充完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三级安全监督控制网络和措施。加强线路和设备的巡视检查、缺陷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做好缺陷记录、上报和消缺工作。定期开展设备巡视、检查、维护和检修,提高线路及设备健康水平。对巡检出来的紧急缺陷能当场处理的,及时排除隐患,并做好记录;不能现场处理的重大缺陷及一般缺陷,由供电所组织安排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线路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切实加强对班组的安全管理,把反事故斗争主战场放到班组和施工现场第一线,大力营造安全生产进班组、入人心的氛围。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复印下发到各生产班组、营业点进行学习。坚持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班前会、班后会,坚持开展好安全活动,加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抓好员工安全教育,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公司下发的安全方面的文件,加深员工对安全规程的理解,增强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互保能力。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供电所工作票的使用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通过加大现场施工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章行为,保证了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三、抓住重点,深化供电所经营管理。

在经营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二号令,严格执行公司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清理回收应收往来款项,将供电所的一切收入及时划入公司的账户。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现金支付范围和现金管理制度,按权限审批后支付各类费用,所需费用支出实行报帐制。在电费管理上,严格按照电费回收流程,逐级审核、层层把关。制定了严格的电费收交制度,建立了收费员与核算员对帐制度。加强电价、电费考核,不定期对电费抄、核、收及其它收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严格现金、票据管理,堵塞漏洞。在仓库管理方面,实现了工器具管理定置化,对安全工器具和生产工器具进行了区分和规范,对抢修材料、安全工器具实行统一存放,专人管理,建立了抢修室安全工器具台帐及仓库材料的相关台帐。在材料物资管理上,进一步严格仓库材料物资入库前的验收手续,定期盘存仓库材料物资,完善规范材料物资领用、内部调拨、对外销售财务手续。

四、加强营销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健全基础资料,建立和完善线路台帐、设备台帐、变压器台帐,建立规范客户档案,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进一步完善业扩报装制度及抄、核、收工作流程,建立了业扩网络图、业扩报装审批流程图。对于供电所各项工作流程、服务标准、电价政策等,均公开透明,实行公示,主动接受监督。在营销管理上,重点规范低压客户业扩流程,实现了从方案确定、勘查施工、竣工验收,到装表接电、审核归档的全过程管理。使业扩报装从申请、勘察、施工到竣工验收、装表接电,按工作流程在营业室形成闭环管理。

建立了供电所抄表收费管理制度,抄表人员在规定日期对电能进行实抄,确保抄表到户率达100%,电量、电费、电价正确无误。围绕线损率、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三个关键性指标,配足配强专业人员,建立了营销分析会、线损分析会和生产例会制度,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重点剖析异常情况,查堵漏洞、对症下药,纠正负线损,降低高线损。针对发现的情况,制定降损

计划、措施,加强设备巡视及时掌握用电负荷情况。加大对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纠查到底。

为了确保电费回收,金钟供电所把电费回收任务严格落实到所领导和一般员工,有力推动了电费回收工作。为从源头上解决电费回收问题,严格实行了预收电费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多种灵活机动的方法加强电费回收工作,定期进行抄表结算电费,既加快了电费回收速度,又减少了电费风险,实现了供电所全年电费结零目标。

五、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形象。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3篇

[关键词]突出矿井 电力监控 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77-01

1 前言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由于供电线路短环节多而难于整定线路短路保护动作值、系统缺乏全面监控、防爆开关综合保护器技术缺陷或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供电系统故障越级跳闸、大面积停电、防爆开关误动或拒动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矿井正常生产。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致力于解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难题,可实现变电所视频远程监视、遥控断电/上电、遥测、遥信、遥调等功能。实现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减少供电事故发生,缩短供电故障处理时间。

目前,国内煤矿井下变电所大部分为有人值守或采区变电所无人值守方式,停送电均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无法远程监控供电状态及运行方式、远程对其进行定值修改。实现井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集中化、远程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 三汇一矿井下变电所概况及存在问题

2.1 三汇一矿井下变电所概况

随着三汇一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也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及供电要求也提出了自动化、供电稳定和节能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汇一矿地质条件复杂,采区、掘进头面布置分散,现有6趟电源入井,井下供电网络复杂,供电距离长,高压配电装置近200多台,高压电缆长约40公里。目前,我矿井下变电所共有33个,临时变点5处,采煤高压配电点3处,分布于井下8个水平,随着变电所的增加,对于变电所的管理也成了新的问题。

2.2 存在问题

三汇一矿井下变电所数量多且分散,若发生跳闸事故,仅恢复送电、排放瓦斯就需8h以上,给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变电系统无法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低压开关状态无法实时监控;

(2)井下大面积停电后无法及时送电;

(3)远程合闸及合闸前安全检查;

(4)所有开关数据无法保存;

(5)无法在监控计算机上对井下遥调信号进行远程在线修改。

因此,开展三汇一矿电力监控系技术及系统研究已迫在眉睫。

3 电力监控方案优化及技术研究

电力监控技术就是基于工业以太环网的形式,将分布于井下的高、低开关的实时信息上传至地面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对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控制。

3.1 矿井现有基础

(1)三汇一矿使用的高压防爆开关及低压智能馈电开关的综合保护器具有RS485通讯端口,有实现电力监控的硬件条件。

(2)三汇一矿2009年已形成井下主光纤系统,并在2011年年初升级环网,有实现电力监控的通信、控制网络传输条件。

3.2 电力监控方案设计及优选

根据三汇一矿电力监控系统现有的光纤以太网、光纤总线和电缆总线传输模式,制定三种方案:

(1)方案一:以光纤以太网的传输方式,即在井下增加2台以上的井下本安型环网交换机,用两根不同的光纤传输至地面。

(2)方案二:以光纤总线的方式进行传输,即利用原有斜坡视频监控的48芯光缆,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传输,即每一个变电所使用2芯光纤。

(3)方案三:以电缆总线的传输方式,即重新从地面敷设一趟通讯线到井下需要安装电力监控的各变电所电力监控分站上。

矿井发展需要大量光纤,因此为充分利用原有光缆形成环网,从信号稳定、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上考虑,综合以上几个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方案一。

3.3 电力监控关键技术

根据方案一要求研发了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关键技术如下:

(1)基于工业环网,采用485通信方式,能对井下变电所实时监测各开关输出线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度、以及开关分闸/合闸状态等电力参数,并上传地面监控中心集中显示、存储、网络;

(2)在地面监控计算机上可对井下开关综保报警或动作、整定参数值等遥调信号进行在线修改;

(3)可定时采集开关断路器位置、刀闸位置、各种保护动作等信号,对事件进行顺序记录;

(4)在地面可对井下变电所开关进行遥控分闸和合闸以及远程复位;

(5)可对井下各变电所环境和设备进行远程视频监视,并在监控主机上视频图像嵌入显示,人员非法进入、火灾等报警视频联动显示,以及图像数字化硬盘记录及查询;

(6)当发生越级跳闸、供电故障等非正常事件时,系统监控主机能发出声音报警,同时在报警信息窗口显示其报警类型、报警状态、报警时间等;

(7)系统可对开关综保的故障录波、事故记录等信号进行存储,供技术分析,进行供电事故定位;

(8)在地面监控计算机上对井下防爆低压开关综保进行远程检漏试验和记录,以及人工检漏试验自动记录;

(9)系统可对区队用电分班考核管理;

(10)系统监控站具有综保通信模块现场植入和修改功能。

4 电力监控技术应用情况

4.1 试验地点概况

通过论证,初步选择在二井井下+590m水平作为我矿电力监控的实验区域,+590m水平为我矿主采区和主掘进面,为全矿供电系统的中心区域,担负着全矿大部分区域的配电工作。该水平现有11个6KV变电所,其中中央变电所2个,采区变电所1个。

4.2 实施情况

2011年6月开始安装,8月进行调试,11月份验收。

4.3 效果分析

应用电力监控技术后,解决了停电后送电时间长的问题,消除了因无计划停电而引起的瓦斯积聚安全隐患。减少生产影响48h/年以上,节约成本240万元/年。

5 结论

(1)实现了实时监测、远程在线控制、智能制定报表、自动报警等功能;

(2)实现了远程合闸,减少人员触电危险;

(3)在安装有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供电范围内,在无计划停电后可立即恢复风机供电,减少瓦斯积聚危险。

(4)解决了停电后送电时间长的问题,可缩短送电时间48小时/年,节约成本240万元/年。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史友仁.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工矿自动化,2009(07).

[2]万彦.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技术,2013(07).

[3]张豪,庞志国.浅谈KJ516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5(11).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4篇

关键词:漏电保护器保护方式 质量跟踪 运行管理

1、引言

在我国逐年加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后,乐山电业局对农村低压电网的管理延伸到户表装置,其面临的农村用户安全问题,主要是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与家用电器烧坏事故,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漏电保护器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四川省电力公司要求必须装设的农村低压安全保护装置,同时也是现时有效防止接地故障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的保护电器,但如果应用管理不当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把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2、农村触电事故的规律性和特点

乐山电业局从多年的农村漏电保护器运行经验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农村漏电保护器运行经验得知,农村触电事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我国农村用电安全水平虽在逐年提高,可触电死亡事故率仍远高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条件差,电气设备简陋且安装不太合理,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格,农民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等。

2.2 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从日常电力使用方面来看,电高压电气设备不多,人们与高压电网不容易接触;而低压电网覆盖面大,电气设备多,因此人触及的机会也多;加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人们思想麻痹、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机会就更多,更容易发生低压触电事故。

2.3 农村触电事故季节性强

每年的3~9月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春、夏、秋季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人们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气候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天气炎热,人们多不爱穿戴工作服和使用绝缘护具,且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此外,各种条件的不利,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便成了触电事故高度集中的季节。

2.4 不安装漏电保安器或运行管理不到位

农网改造前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很低,漏电电流较大的农网线路选用一般的总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太多,且漏电电流动作整定值过大,无法保护人身安全。农网改造后虽然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提高,可对漏电保护器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农村触电伤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2.5 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1)设备不合格。主要是指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的农村电网和没有进行室内电气整改的室内电气装置,表现在:低压架空线过低,对地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又无隔离绝缘子;用废铝线或铁丝作电线;接头不合格;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电视光缆、广播线与电力线安装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连;螺口灯头的零线、相线接错,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单向开关误接在零线上,使灯头长期带电等。

(2)设备失修。主要是指没有及时进行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用户室内电气维修的电气设备,主要表现在: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电杆拉线锈蚀,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造成断线倒杆;电器受潮、绝缘老化;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胶盖刀闸、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等。

(3)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直接用导线挂、钩架空线用电;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装接一线一地照明等。

(4)违章作业。带电搭接电源线或修理电气设备;未切断电源,带电移动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架空线下面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趁供电停电之机,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违反安规,进行约时停送电等。

(5)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爬登电杆或变压器;任意将刀开关放在地上运行;用非绝缘物包裹导线接头或破损处;将插头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线上;赤手拨拉断落的带电导线,赤手拖拉触电者;将三孔或四孔插头、插座的保护极误接在相线上,造成电器设备外壳带电;随意操作带电设备。

在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有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引起的,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因此,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和用电安全知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应当指出,在农网改造和农村用户室内电气装置整改的前后,触电事故的规律可能随之变化。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其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安全措施、搞好安全用电提供可靠的依据。

2、漏电保护器的运行管理

要使安装的漏电保护器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电网的运行管理,电业局、供电局和供电所都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尤其在农网改造以后,供电局维护管理到农户的家用电表,有关的安全问题促使他们必须大力加强管理。电业局、供电局和供电所都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农村电网安全和漏电保护器进行管理。使用按照相关规定程序采购的产品方可允许安装到现场。同时应与漏电保护器厂家共同设立漏电保护器维修点,供电局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以确保对损坏的漏电保护器能及时进行维修。供电局和供电所应定期抽检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末级漏电保护器属用户资产,电力部门有责任宣传、指导、检查,监督其安装使用和加速普及,为保证质量,方便管理,尽量统一采购、统一安装,以户建档。总漏电保护器是电力部门的资产,应选用投运率高,同末级保护能合理配合的漏电总(分支)保护器。每台漏电总保护器的安装投运,都应明确运行责任人,配备试跳运行记录,正确记录投运试验情况、定期试跳情况、运行中跳闸情况、恢复送电时间、故障原因及异常情况等。

漏电保护的检验必须在工程施工验收时,揿按漏电保护器试验按钮或模拟接地故障的办法来检验漏电保护器是否能动作,但这两种方法存在不十分可靠性。因前者只能说明漏电保护器本身能动作,不能说明安装是否正确,保证发生接地故障时也肯定能动作;而后者只是定性检测而非定量检测。随着我国电气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生产出能测定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以及线路和设备正常泄漏电流的仪表,使用这种仪表检测得出的结果将更为可靠和准确。供电局为保证漏电保护器检验的可靠性,应给供电所配备漏电保护性能指标的现场测试仪器,组织对农村电工培训。供电所每年组织对配电台区实际漏电电流和漏电总保护器性能进行一次现场测试,做好记录、评价,以确保总漏电保护器处于完好状态。

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供电局应对所辖供电所和用户作出如下规定:

(1)要求各用电农户和单位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器,否则不予供电。(2)凡新安装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国家认证标志,其技术参数能与被保护设备配套。不得购置安装不合格的产品。(3)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重合不成功,必须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送电,不准强行送电,不得在无保护状态下通电。(4)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将漏电保护器拆除或退出运行,否则不予供电,一切后果由拆除者负责。(5)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惩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资料宜按如下要求进行收集、汇总,保存和上报:

(1)供电所应建立漏电总保护器台账,末级漏电保护器统计表,并确保与现场相符。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台区配变台数,低压出线条数,漏电保护器安装投运台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全乡漏电总保护器安装率,损坏更换台数,新增台数,末级漏电保护器台数及安装率等。汇总表一份报供电局,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2)供电所每月应对漏电总保护器试跳运行并记录进行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台数及其永久故障跳闸次数、故障原因分类,每年将十二个月的汇总记录进行年汇总,年汇总一份报供电局,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3)供电所每年应对漏电总保护器性能测试记录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动作电流超标台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鉴相鉴幅型的应增加额定触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额定触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闭锁功能不合格台数等。现场记录一般保存三年,以利前后比较。年汇总一份报供电局,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4)供电局在收到供电所报表后也应汇总上报电业局,电业局在收到供电局报表时应汇总上报省电力公司,省、市、县都应长期保存下级报来的报表及汇总表。这样,能全面掌握各级供电企业漏电保护器现状、运行情况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当漏电保护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时,事故调查前应保护好现场,不得拆动漏电保护器。供电部门应检查漏电保护器性能情况和管理规定执行情况,为了提高漏电保护器对人身触电保护的安全性,同时保证农村供电的可靠性,除对漏电保护器本身强化管理外,还需加强对农村低压电力网的管理,这样才能使改造后的农网设备水平和安全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3、结语

在阐述了农村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管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工作,就必须抓住其几个关键点。我们要全面考虑当地农村电网设备健康水平、漏电保护器安装水平、农村用电居民的安全用电常识和认识等情况,重点还要结合现有漏电保护器应用管理经验等,选取合理的漏电保护器配置和选用,加强漏保护器质量跟踪监督、质量监管和质量信息反馈,提高漏电保护器运行管理水平。农村漏电保护器的应用管理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管理活动,需要我们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及当地政府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尽量减少农村用户安全问题,将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与家用电器烧坏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力经营管理更需科学、完善、对用电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需要也更加迫切。尤其是电力系统创建一流企业活动,为用电营业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供电系统用电营业现代化势在必行。那么电力营业管理计算机模式应怎样实施是摆在用电营业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一、现状概述 

 

用电营业使用计算机在我国近十几年的事,全国发展极不平衡,到目前为止,多数都还停留在电费计算、信息处理阶段,极不规范。近年来开始发展网络,多数都是由计算机供应商或软件公司根据各单位的机构功能设计建立的,距实用化、无纸化办公还差的很远。根本谈不上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是inter网络的发展,更迫切需要用电营业计算机管理模式规范化,以便更方便的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这也是创建一流企业、减人增效、实行集约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那么,应该如何搞呢?供电系统用电营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供电系统信息系统的-部分,也是供电系统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必要手段。因此,要搞用电营业现代化,首先要领导支持,即一把手要抓,所谓一把手工程,要抓好总体规划、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工作协调、资金筹备等;第二,理顺管理体制,用电营业现代化要求供电企业“营配合一”,把配电与营业合并成供电公司,与输电、变电公司分开。“营业与配电合一”是原电力部肯定过的,但是,近几年由于机构设置权下放,一些受重生产经营,或是一些受重发轻供不管用思想影响的供电企业领导者,又把配电归输变电管理,营业单管“抄表、核算、收费、装表、验收、接火”,这种营业与配电分开的管理,用电营业管理现代化是很难搞好的;第三,调配懂得计算机和营业工作技术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第四,有一定的资金、场地支持。 

 

二、基本模式 

 

(一)宗旨和目标:用电营业现代化的宗旨在于加强营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供电经济效益。它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这一技术手段,抄、核、收、装、验、接等用电营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管起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克服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减少偷、漏和不明损失。为负荷预测、电网发展提供数据,达到无纸化办公。 

(二)电量数据采集和汇集:电量数据是供电系统用电营业最基本的数据,也是供电系统多年来最难搜集准确的数据,也是每个供电单位线路损耗难以说准的原因。用电营业现代化,计算机应用同一时间采集的数据则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采集方式有: 

1、向负荷控制一般均应有该项功能,系统供电量也可以使用此方式。 

2.应用有线(电话网)远方采集专用变压器户,即315干伏安以下的专用变压器户。目前一些厂家多生产四只表的远程装置,有功表、无功表、照明表够用了。一般这类用户在营业所应有一台专用的计算机收集。 

3.应用低压电力线载波或有线(闭路电视线载波)集中器采集居民区各户的电量,集中器的数据通过电话网传送到营业所抄收的计算机上。一般一只集中器要采集500个居民户。 

4.手持抄表机是上述三种数据采集器的补充。上述三种采集器多有故障即 

可用手持抄表机抄录,零星用户即不便使用以上三种方式采集的数据或没有采用上述方法采集的数据都要用手持抄表机来收集。 

(三)营业所采集到的电量数据应分别汇集处理后入数据库,汇集处理应遵守以下原则: 

1.用负荷控制采集的数据要加工处理后汇集到配电线路的代号上,或者汇集到母线的代号上(即主变压器上的代号上)。存入营业信息网数据库里。 

2.用远方采集器收集的数据同样要加工处理后汇集到配电线路的代号上,存人营业情息网数据库。 

3.同样用集中器采集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汇集到配电变压器的代号上,存入营业信息网数据库。 

4.采集的数据加工处理必须慎重,一是采集的数据要校对,二是处理运算要校对,避免错误是十分重要的。这类校对可以用机器校对和人工校对来实现。机器校对可设置误差范围软件,超出范围的应报警提示,以便工作人员审查;人工校对也称稽查,应着重关键性参数审查,如电流、电压、互感器变比、电表常数、电量与上月抄录相差悬殊的用户,或者抽查部分用户进行稽查,核查计算的正确性。人工校对应设专用的终端。 

5.关口表电量采集也应用上述办法实现。这样就能保证供电量与售电量抄录的同时性。这时供电局(公司)的线路损耗才可能是准确的。 

(四)电费子系统应包括两部分: 

1.应收电费系统:它包括依据用户档案和供电合同,从数额库取出电量,依据现行电价计算出应付电费,并且经过审核无误后,制表发送户(收费点),或-面将数据送数据库,一面将数据发送到银行收费(划拨)。这里可根据工作量的划分成专用户核算,大户核算、小户核算等。 

2.实收电费系统:它从应收电费或数据库中取出应收信息,与从银行、用户(收费点)返回来的信息进行实收、消单。同时制表送财务会计与信息数据库。同样根据工作量大小可分成专用户实收、大户实收、小户实收等。 为了核对应收与实收柑符,所有发票应使用条码技术编号,这样实收电费与应收电费可以使用消单机,极容易核对,这样可以大量节省人力。 

(五)报装子系统:上述收费子系统,电量采集系统中都需要用户的信息资料,这类信息靠报装子系统来提供,因此,该系统应按以下要求建立。 

1.用户信息档案的唯一性。从开户编号开始,信息档案必需保持唯一,不得与其它任何用户的开户号相重复。 

2.用户信息档案的准确性。包括用户的名称、地址、电话、用电性质、容量、供电线路、供电变压器等。 

3.用户工作票的建立,包括传递流程,审批权限划分、密码设置、现场勘察、供电方案、工程施工记录、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配备表计、安装表计、签订供用电合同和送电等。 

4.未送电的工作票信息仅限于传递流程中的各个岗位相互取用。送电后的工作票才送到营业信息中心,以于电费和其它于系统使用。 

5.现场勘察携带计算机记录的供电方案应能方便的输入报装子系统。 

6.报装子系统应能方便地从信息中心数据库中取得配电系统地理图形和配电线路、变压器的负荷、容量、参数等。 

7.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可分成大户、小户工作站。 

8.用户工作票电子化后用户申请还是要的,它是报装依据的文档资料,可以扫描输入计算机。电话申请的应该用录音机录下来,并转化为文字资料,扫描输入计算机,存入数据库。 

9.用户的增加容量和减少容量应填写变更申请,更改信息同样需要填写工作票和录音,以保持用户文笔底稿或录音带。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6篇

关键词:高压开关设备 温度在线监测 无线通信

中图分类号:TM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053-02

在电力系统中,因开关设备主回路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触头等连接点温度异常升高,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对电力事故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40%左右电力事故都是由于主电路过热所致。

12~40.5kV高压开关设备空间封闭狭小,触头等连接点温度不易检测,目前比较常用的变色片、点温仪、红外热成像仪等方法需要值班人员定期巡检,无法对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与处置。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实时监测开关设备触头等连接点温度、并能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与处置的监测装置,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 技术原理与结构

该装置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高低压隔离和信号传输,实时监测高压开关设备触头等温度的变化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发热点温度不易实时监测的难题。装置主要由温度在线监测终端和现场汇总通信终端两部分组成。各温度在线监测终端分别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触头等连接点附近,监测终端的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由无线发射模块调制后发送给安装在开关设备控制面板上的现场汇总通信终端。现场汇总通信终端将各监测终端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就地显示,也可通过RS485串行接口将数据传送到变电站的监控后台,实现对开关设备触头等连接点温度的在线监测与预警。

2 硬件设计

2.1 温度在线监测终端

温度在线监测终端由温度传感器、信号转换及发射模块、CT线圈三部分组成,装设于开关设备触头等连接点附近。温度传感器贴附于靠近发热点的高压带电体上,将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高温导线传送给信号转换及发射模块,该模块将温度信号处理转换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现场汇总通信终端。CT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从一次回路取电,为信号转换及发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温度在线监测终端的设计实现。

(1)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和使用环境,选用高精度数字式温度计DS18B20,其测量范围为-15~125℃,精度±0.5℃。具有简单、可靠、体积小等优点,能满足开关设备高温季节满负荷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2)信号转换及发射模块:主要由单片机MC9S08QG8、专用无线收发芯片MC13202、天线及电路组成。MC9S08QG8将温度数据处理转换后,通过SPI接口传输给MC13202,MC13202将待发送的温度数据连同监测终端的地址码等封装成数据包,经过调制后,由天线发射出去,有效地实现高低压隔离。

(3)CT线圈:该装置由CT线圈感应供电,当通过的一次电流达到5A以上时,CT线圈中感应的电流能为该模块提供足以正常工作的能量。在设计上,CT线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满足一次电流从5~4000A范围内可靠工作,且能承受一次回路高达100kA的短路冲击电流。

2.2 现场汇总通信终端

现场汇总通信终端由无线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输出接口模块组成,装设于开关设备控制面板上。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开关设备各温度监测终端发送的温度数据,经信息处理模块解调、处理后,由温度显示模块就地汇总显示,并可通过RS485接口将数据远传至监控后台。当温度升致设定上限时,现场汇总通信终端驱动蜂鸣器报警,并可启动开关设备强迫风冷装置降温。

现场汇总通信终端的设计实现。

(1)无线接收模块:该部分硬件结构与温度监测终端的信号转换及发射模块相同,功能上则接收相应温度监测终端发出的数据包,获取温度数据和地址码。

(2)信息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由高速ARM微处理器芯片LPC2114及其电路组成。该模块除了快速处理并汇总测温数据外,还可以接收用户的按键信息,设置自身及与其通讯的温度监测终端的地址、报警温度限值等,此外还可以驱动控制输出接口模块。

(3)温度显示模块:主要由LCD液晶显示器及其电路组成。在LPC2114的驱动下,实时滚动显示开关设备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

(4)输出接口模块:包括RS485接口和报警输出接口等。当监测数据需要远传时,经LPC2114处理汇总后的数据,通过RS485接口以串行通讯的方式传送到监控后台,实现温度数据的远程在线监测、分析、存储及预警等。

3 软件设计

由于该装置由两个终端构成,所以软件程序的设计也分为一个汇总显示主程序和两个子程序:无线接收模块子程序和采集发射模块子程序。

3.1 汇总显示主程序

汇总显示主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实现通讯地址及报警温度的按键设置,监测数据的汇总、处理、显示,报警输出及数据远传等功能。其中,主程序初始化包括:LPC2114系统、时钟、IO口、串口、液晶屏等的初始化;LPC2114与无线接收模块通讯,向其传递采集发射模块的地址,并令其上传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当收到温度数据后,数据处理并判断是否有超温,及时进行超温报警,在液晶屏上显示实时数据,并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远传。

3.2 无线接收模块子程序

无线接收模块子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主要接收采集发射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上传给汇总显示主程序。其中,子程序初始化包括:MC9S08QG8、MC13202、串口等的初始化;程序接收汇总显示主程序传递的采集发射模块地址,然后向这些模块发送数据请求,并依次接收应答的温度数据,最终上传给汇总显示主程序。

3.3 采集发射模块子程序

采集发射模块子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主要完成温度采集、数据转换和无线发射等功能。程序的许多环节与无线接收模块子程序相似:程序初始化后,定时采集温度数据,将数据转换为采集发射模块地址加温度数值的形式,然后等待现场汇总通信终端的无线接收模块发射的数据请求,将采集到的数据发射出去。

4 结语

高压开关设备触头无线温度监测装置已装设在35kV娄塔变电所1#、2#主变12kV出线开关柜上试运行,装置循环监测主开关A、B、C三相上、下触头温度。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安装、维护方便,不降低开关设备原有的绝缘性能;采用CT自感应供电,完全避免了电池工作寿命短、遇高温易爆炸等危险;装置的无线发射功率小于10MW,能够突破开关柜单层金属板的屏蔽,且不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现场汇总通信终端能实时监测触头温度,对温度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可进行数据远传。有效地实现了高压开关设备触头等连接点温度的在线监测与预警,为开关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7篇

一、任务目标

查清全县范围内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单位、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设施、纪念地旅游胜地、建筑物、海域、水系、陆地地形等12大类、117小类地名的类别名称、标准名称、别名、简称、地名发音、罗马字母拼写、少数民族语书写、使用时间、地理位置、地名含义、来历、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语种、密级、多媒体信息等基本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准确掌握全县地名基础信息资料,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完成对重要地理实体地名标志的设置,做好普查成果验收上报,为履行各项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重要依据。

二、普查范围

第二次地名普查共分为12大类、117个子类。

(一)行政区域名称,包括省、设区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公所。

(二)非行政区域名称,包括矿区、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区、贸易区、口岸、地片、区片、其它(如盐场)。

(三)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四)居民点名称,包括城镇型居民住宅区、农村型居民的自然聚落(自然村、片村、若干小自然村的总称)、政企合一型(工矿区中的居民点、农场中的居民点);

(五)单位名称,包括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军事单位、其它。

(六)交通运输设施名称,包括铁路、公路、街巷、车站、水运港口、渡口、隧道。

(七)水利、电力、通信设施名称,包括井、池塘、水库、蓄(泻)洪区、水渠、堤堰、发电站、其它。

(八)纪念地、旅游胜地名称,包括纪念地、遗址、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其它。

(九)建筑物名称,包括房屋(8层以上有名称的高楼大厦、有名称的大型建筑或建筑群、有特殊意义的房屋),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其它。

(十)海域名称,包括海湾、岛屿、群岛、滩涂、海岸、半岛、岬角、其它。

(十一)水系名称,包括包括河流、湖泊、三角洲、河岛、湖岛、瀑布、泉、峡谷、其它。

(十二)陆地地形名称,包括平原、盆地、高原、山、山脉、丘陵、山峰、山口、关隘、沼泽、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绿洲、洞穴、其它。

三、方法步骤

我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自年4月开始,至年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4月15日——年4月31日)。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组织县内普查工作人员培训。

(二)普查登记阶段(年5月1日——年6月15日)。以各场镇、相关单位为主,进行地名基础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全面普查登记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第一次地名普查档案资料;地名补调、历年地名命名更名资料;海岛资源调查资料;县志、史志等地方各行业、单位志书等历史资料;统计年鉴及各有关单位统计资料;政府机关、专业部门下发的有关地名方面的文件、通告、简报等资料;各种专题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规划图、水利图、水系图、旅游图等图纸资料;家谱、族谱、碑刻、文物考古、遗址等资料。

2、编写地名普查目录。以工作图图载地名信息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编写地名普查目录,标注信息的来源和出处,并登记造册。

3、填写地名登记表。根据地名普查目录,整理、查阅和考证相关资料,填写地名登记表。

4、组织地名调查。各场镇对本地域范围内的地名数据资料进行调查登记,填报普查成果表。并对填报的地名普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类汇总,上报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地名信息有争议的,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走访知情人、现场勘查对照核实等方法,采集地名基本信息和属性信息,力求完整准确。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数据进行核实和确认工作。县民政局负责全县陆地地名数据资料的校对汇总工作。分组开展地名数据调查和1:5万矢量地形图校对标注工作。

5、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与外业调查成果相结合,进行核对、分析、论证,依照地名管理有关法规和规定,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的重要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更名;对带有区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方用字和地方读音的地名进行审音定字。

6、完善地名标志体系建设。根据《地名标志》国家标准,对无标志的地名补设地名标志,对不规范的地名标志改设标准地名标志,对已损坏或者破旧的地名标志予以更新。

(三)考证录入阶段(年6月16日——年10月31日)。

1、采集信息处理。根据实地核实情况和搜集的资料,对地名登记表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对实地采集的记录、照片、录像、录音进行检查、整理、编撰,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实地标注工作草图、新增和变化地物的测量结果,标绘整饰地名普查工作图,并标绘到矢量地形图上。

2、建立地名数据库。依据地名普查登记表等资料,将地名信息分类汇总,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场镇级、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到国家数据库1:5万矢量地形图上。将地名在图上的位置、名称、注记和有变化的重要地物在国家地名数据库图形数据模块进行标绘、修改。对地名普查数据进行图形匹配,建立连接关系。将普查工作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数据库。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导入数据库。

(四)验收上报阶段(年11月1日——年12月31日)。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汇总的基础上,对普查成果进行自检,并写出自检报告,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全面完成地名普查工作总结和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将普查成果报送省、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职责分工

县第二次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地名普查工作的重大事项,统一领导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协调解决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县第二次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职责:向领导小组提出地名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督促、检查各场镇、各部门地名普查任务的落实情况;负责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的组织;负责地名普查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调研和论证;组织地名普查的业务培训;掌握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展;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汇总;完成地名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编制部门职责:负责提供行政、事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县志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有关史志资料。

民政部门职责:负责对行政区域、烈士纪念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名称进行调查登记;负责全县地名普查成果的统计、复核、审查、汇总;负责将地名成果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负责将地名成果拷贝后逐级上报;负责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

财政部门职责:负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所需经费足额到位。

人武部门职责:协助对社会公开的军事区《地名普查表》的填报工作。

公安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农村门牌信息资料。

国土部门(海洋)职责:负责海域地名普查及相关资料的提供。

工商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国营企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住建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城区街、路、巷信息资料;提供8层以上建筑物、广场、体育场、公园以及其它相关地名资料。

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负责对交通运输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农林畜牧水产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农场、林场、养殖场名称进行调查登记,并对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水务、电力部门职责:负责对水务、电力设施和陆地水系以及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文体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文物、古迹、遗址、纪念地、文化部门、文化团体、有一定规模的私营文化场所及其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旅游部门职责:负责对旅游风景区及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教育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各类学校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包括电大、进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民办学校。

卫生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各类医院、防疫单位、卫生院、卫生所、私营医院、私营诊所以及相关单位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工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负责对基本单位名称、编码的审核,为地名普查提供相关资料。

统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基本单位调查的信息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资料的统计汇总工作。

档案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相关地名档案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资料归档工作。

冀东油田:负责对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点、企业、以及相关地名等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各场镇:负责对本辖区内行政区域名称、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相关地名的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副县长周顺增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农办主任孙星宇、县民政局局长王义民、县国土资源局(海洋局)局长蔺进清同志担任副组长,各场镇、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详见附件),统一组织领导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各场镇、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精心安排部署,落实目标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分工协调,强力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地名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要求较强,各场镇、相关单位要根据县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地名普查工作。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场镇、相关单位要明确一名精通本部门工作的人员为联络员,负责相关地名名称的调查、登记资料的提供、上报和审核确认工作。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每一个工作阶段的要求,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

供电所工作汇报第8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线损管理 问题 水平 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29-01

1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概述

所谓线损,是指电网在伴随电力传输、派送等一系列步骤中所产生的损失。线损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往往具有相当大的危害,而这种危害也能够导致供电企业运营过程当中安全事故、经济亏损等不良状况出现。因此,供电企业强化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多数省份“闹电荒”的特殊时期,搞好线损管理,对于缓解能源紧张,推进绿色环保用电有着深远的意义(王庆彬,2012)。总体而言,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以线损管理为主线,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基建、生产和营销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增强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更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线损管理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管理工作,需要构建覆盖基建、生产和营销等各部门和单位的全方位线损管理体系,需要在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和市场营销工作中实施全过程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益处。

2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仍然存在,而这也极大影响了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总体而言,这些不足之处具体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缺乏较为有效的制度框架。目前,国家政府对于供电企业的制度安排已较为成熟,但这仅是从宏观层面来对供电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进行规定与安排,具体到不同供电企业自身的制度安排上却缺乏完善的规章。就线损管理方面来看,不少供电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规章、管理方法等,在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当中也未能与供电企业不同部门的工作特质相匹配,从而也导致了不同的部门之间针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高效的沟通机制,而线损管理工作自身也很难发挥出自身功效。

其次,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尚未进行具体的细化。线损管理工作未能细化在县级供电公司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包括着没能根据压力的大小、线路的分配、供电所的特征等来确定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对于线损相关指标的划分也不够明确,没有利用较为明确的多级指标来对整个线损管理进行监控。这些不够细化的问题也导致了线损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能给与该项工作以具体的数据支撑,从而使得线损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不高,准确性也大大下降。

第三,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计量设备管理方面的存在不足。对于计量设备的管理往往关系到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效率,目前在我国不少供电企业当中,存在着的计量装置管理不善也导致了漏电、冒电等现象的出现,影响了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计量装置的管理不足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供电企业对于电表的更新换代速率较低,很多企业没有对电表管理进行强化;对于线损管理考核环节当中的设施没能进行及时的铅封;对于计量设备的调控尚未与供电企业的变压设备进行相互匹配;计量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于相关表的查看缺乏科学性,也不够及时。

第四,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用户资料管理缺乏有效性。在不少供电企业当中,对于用户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均不够科学,并且这一工作也往往不被看作是线损管理工作的核心。具体来看,线损管理用户数据库的不足体现在如下方面:抄表记录薄与信息数据库中所涉及到的客户信息存在误差,尤其是对供电企业营销系统方面的顾客存在的不同之处就更多,这对于销售线损管理及台区线损管理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表号在顾客数据库及实际操作中存在误差;抄表过程中对于用户的统计也存在不同等多个方面。

3 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措施

面对上述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对这一工作进行强化,从而提升线损管理水平,最终也为供电企业总体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这些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供电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线损管理制度。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有多个部门的参与,而不同部门在这其中也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效力。因此,对于线损管理制度的制定也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部门的利益及工作准则,从而确保每个部门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支持。在具体制定制度过程中,供电企业通常首先需要参考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诸多特征,制定符合自身的线损管理制度,这具体包括着线损管理执行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二,供电企业有必要明确线损管理原则。通常而言,线损管理原则包括着四个主要方面,也即区分电压、区别供电所、线路划分及台区划分。这几大原则能够确保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能够对工作细节进行注意,如指标的细化、过程的细化等方面。因此,根据这些原则,供电企业有必要在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当中加强小指标、小环节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从而从基础上做好线损管理工作,保障整体运行的正常性。

第三,完善报表台帐方面的小指标设计。严谨性要求供电企业对于整个线损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指标进行严格化的设计,而对于台帐报表方面的指标设计更是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指标设计环节当中,供电企业不仅应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也应适时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从而有利于本企业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可执行性(唐素琼,唐梅花,2011)。例如:针对不同电压类型的高损线路应根据其月运行状况进行供电方式、电力控制、电流等方面的多种具体指标设计,以提升指标信息的可使用性与高信度。

第四,供电企业有必要对于线损状况进行长期跟踪监控。线损管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一特征也使得供电企业对于该项工作需要进行长期性的跟踪管理,并定期进行线损管理工作状况汇报。这种汇报制度可以按季度,也可以按月,应该根据不同供电企业的具体背景而定。汇报必须尽可能多的涉及到线损管理工作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这显然也有求不同部门及单位专门配备线损管理方面的人员,确保汇报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定期监督,并进行适时的汇报,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对于线损管理工作改进的具体举措。当然,线损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应进行提升,确保对于线损状况的认识较为清晰,能够提出正确、科学的线损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