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5:51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第1篇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新德育模式中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我们权称之为主体性德育模式。

注释:

①③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1、349页。

德育原则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原则是德育的基本问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求大学生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适当的道德行为。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才能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在注意引导和不断培养受教育者学习职业道德,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能动性,把大学生自我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作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注重启发教育和激励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亲身投入到职业道德实践中去,让大学生自己去面对现实的职业道德问题,让大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价值取向、职业理想、职业选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机制和传统的影响,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实践,从而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造成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削弱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并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坚持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使大学生获得对职业道德的完整认知。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注重把职业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也就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道德需求,创造机会使大学生通过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来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切忌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使职业道德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社会性、现实性、综合性等特征,它能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亲自进行职业实践,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去切身体验职业生活,从而使大学生有机会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使大学生把理论上学到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内容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深化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自觉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并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合作奉献和艰苦奋斗。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本要素、知识要素在分配上占很大的比重,并且在改革中,我国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造成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实践上存在差异。有的大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奉献。但是普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是符合社会主义公民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只是能够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来要求自己,与先进性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在广泛性要求中不能放松先进性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大力弘扬先进性,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倡导普通大学生向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总之,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与内容,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育者要从各种职业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去论证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履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从而巩固和加深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情况讲述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要求,使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掌握本专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懂得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在大学里面,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尤其是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以及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不清楚,导致厌学情绪产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失望,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浪费教育资源。因此,大学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这一专业的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历史和前景、性质和特点等,使学生对这个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任务,它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存在和影响,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注重校内教育而轻视校外教育,存在着教育的封闭性、片面性、空泛性、过时性、能力培养功能的缺失等特征。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国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特别是校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在长期的职业道德实践中,国外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职业见习和实习传统。在其职业道德教育中,实践课程时数占很大比例,他们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侧重于学员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同时也兼顾学员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教师将学员职业道德表现列入见习、实习评价体系,与就业相关联。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教学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校外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另外,学校还可

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走访,让大学生到优秀企业和单位走访有突出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看望福利院老人,定期帮孤寡老人做事等。通过这些校外教育活动,把校内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校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总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它需要社会的参与,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取得成效,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六、长期性原则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个人原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基础上,经过学习和道德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并将影响到他的一生。所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甚至是终身性的过程,它需要连续不断的教育和实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性,才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教育,才能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否则,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失去效果,将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背离。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一种长期教育,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是长期学习,也是终身学习。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要进行长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由浅入深,由宽泛到系统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教育规律的运用,做到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就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阶段特征,合理安排其教学内容与实践,使职业道德教育符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其功效。

德育原则第3篇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模式;建构原则;策略

德育要正确对待人的需求,防止对人的异化。当前学生主体在人际交往、价值观念、职业抱负等方面受到社会阶层化的影响日益深刻,其身份角色呈现多重性与复杂性,其个体道德需求与社会道德需求存在明显错位现象,同时他们又面临文化和价值多元的环境,导致道德价值判断不明确,选择受困惑,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道德人格不健全,在知、情、意、行方面存在较突出的转化障碍和脱节现象,其道德自我建构和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发展日益不平衡。道德主体表现出的这些新的特征和现象应当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主体性德育、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主体性德育及模式

主体性德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德育。要求教育者通过组织适合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激励学生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提升将德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素质,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主体性德育模式是在主体性德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基于丰富的德育实践并结合主体性德育过程的全部特征,为完成特定的主体性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以及为满足主体德行的发展需求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程序和方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是介之于主体性德育理论和主体性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是对在主体性德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又是在主体性德育思想支配下,对德育实践作出的简要的、易于操作的程序表述和方法策略。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结构要素包括:模式的主题与理念,模式解决的矛盾与目标设定,模式的条件与资源利用,模式的操作程序与策略,模式的评价体系。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德育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哲学观,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求德育应当使人得到尽可能的、完善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就是指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德育的价值主要是“人”的培养而不是“人力”的训练,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并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和谐性民主性原则

和谐与民主体现了时展的主流趋势,体现了新的德育价值观,是主体性德育之主体德性生成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要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和生长或建构的过程。”这是生长着的主体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当创造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德性生长的价值引导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育的艺术源泉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

(三)生活实践性原则

生活实践是德育的“基本事实”,是和道德―体的,脱离了生活实践,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不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在生活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和生成道德观念,德育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通过练习学会行为规范。如果我们学会做该做的事情的话,那是通过做来学会做的。”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根本在于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注重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主体性德育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人本德育精神的体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德育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主体性德育的新理念、新要素和新任务。

(五)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原则

传统德育之所以不能将“个人”与“社会”达到统一的相互对立,就是因为在方法论上将二者作为固定的、僵化的范畴。主体性德育中的“人”和“社会”不是纯粹哲学意义上的人和社会。主体性德育应当认真研究和直面鲜活的“人”和现实的“社会”,以实践的、活动的、辩证的方式来处理二者的关系。主体性德育既应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更应回归到现实活生生的德育生活中来,培养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优秀公民,而不是只顾个人利益、无视社会义务、只知向社会索取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使之在承认个人利益和需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起来。

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一)理念更新

主体性德育在德育过程中弘扬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激发人的自我超越精神,尊重人权,创建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环境,重构新的德育目标,即将人的德性发展,尤其是将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德育目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是德育本质的发展和深化,体现了人由手段逐步成为目的的发展规律。主体性德育模式把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题和理念,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把发挥德育教师团队的主导作用作为保障实施的关键。

(二)目标调整

德育提出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品德素质现状之间的矛盾规定着德育过程的本质,并对德育全过程运动发展起支配作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在基本矛盾中,一般来说,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现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就应该根据德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适度调整德育目标,使目标的设定满足个体德性发展的需要,并在“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基础上实现德育主体的自我超越。在目标调整过程中要注意总体目标与层次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进行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层次划分。

(三)资源整合

首先要增强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有调查显示,在“德育教师对你产生过什么影响”的问题中,学生认为“帮助一般,没什么特别记忆”的竟占了58.1%,认为“根本无帮助”的占了17.7%;其次要进行德育环境的资源整合。德育资源的利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德育教育中有价值的观点、规范与学生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再次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教学相结合,变“三个中心”为“三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主渠道”。最后要开发和利用网络德育资源。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网民比例最高,占到网民总数的33.2%。学校德育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削弱其不利的一面,借助网络资源与手段改进德育工作。比如认真研究网络德育中的有益现象,把握其隐含的德育价值与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程序优化

要取得好的实践效果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德育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二是德育教师团队要发挥超前的主导作用,即教师要有预见性,要形成教师团队的合力。教师或教师团队要按照“理念设计培训引导践行”的程序路径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遵循“践行真知真情意习德人格提升”的程序路径来发挥主体性。这一路径符合主体性德育思想和德行生成机制原理,即先要个体践履对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来讲是合理合宜的规范,随后经过个体自己的仿效或内省,经过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点拨或参照合理道德标准的行为等途径,个体逐渐认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个体从内心产生实践这些行为的情感与意志,再通过移情作用和意志信仰形成主动的行为,最后经过反复践行这种行为使德行成为习惯并内化进自己的道德人格中。

德育原则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德育为首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85-0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要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综合重视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调动学生的所有可能性因素参加学习。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而人才要以德为先,加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

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实现智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最直接、最系统、最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育人功能,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和因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学生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的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们应对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再次的衡量和认识。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是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中专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政治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积极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尽管其他各学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思想政治课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何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如何发挥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以教材为出发点,挖掘德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品德教育的思想性,它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及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在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思想品德课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把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和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意义提到了突出的地位。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充分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还要备学生的思想,尤其是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凸现出来,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增强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前提。

二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革新教学评价方法,增强德育动能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要发挥其德育功能,不仅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加以合理安排,而且对教学方法也必须加以重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更是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积极引导的方法就是利用令人信服的道理和生动的具体事实,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要着手于个别,因人而异,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在上课前,让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新闻,然后由老师正确引导分析。这就坚持了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和“正面教育原则”。

德育原则第5篇

所谓“三精四适”,即精细勘察学情,精巧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并使活动具有适情、适时、适口、适度的特点。几年来,我们依据这一原则,坚持对广大学生进行德育系列化教育,所设计和开展的活动,仅去年就有四项被团省委评为“最佳德育活动”。我校德育工作经验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下面重点介绍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作为德育工作者,只有在活动之前,精密细致地摸透学情,确切地把握学生实际,才能使教育引导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所谓学情,就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所想、所议、所为等。教育者不但要了解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还要注意他们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疑惑和环境上的困扰。精细勘察学情,主要采取行为监督、问卷调查和学情分析等途径。

行为监督,主要指学生课外自发行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一般没有掩饰,较为客观真实。通过对自发行为的监测分析,可初步了解到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

问卷调查,主要指由学校编制的思想动态测试和教师、家长的学情调查。这是进一步探测真实学情,以便准确把握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保证使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指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参加的活动。这是定论学情,也是设计活动的前奏。它的客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实效。

前一时期,部分学生受社会上商品经济的冲击,产生拜金主义思想苗头,有的欲弃学经商,有的欲提前就业。这种倾向曾一度成为学生舆论的热点,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无目标、无动力,学习气氛低落。若不及时引导,部分也将会波及全局,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被动。面对这一客观情况,学校及时设计并组织开展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主题班会、座谈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较好地转变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学生不胜感慨地讲道: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优胜劣汰,竞争激烈,若不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别说能为国为民做出多少贡献,就是在社会上找一个较好的立足点也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学习,丰富自己。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期末抽考,学校夺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吃透学情,才能保证德育活动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学情勘察要精细、具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设计,这是颇费心思的一环。

活动的设计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在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保证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还要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召力。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原则第6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 基本原则; 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针对德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与广大同仁探讨。

1.有效性原则: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不论进行概念的、定理的教学,还是在为学生进行复习,以至在例题的讲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引、启示下,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试作答案;而后再由教师引导着全体同学对这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明确。而不应该是教师只单纯地讲解,学生只单纯地聆听来进行。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2.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科学地设计提问内容。教师的"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教师的“答”要切中要害、精练干脆、无懈可击、准确无误。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 “问”之以理,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所以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挖掘教材潜力,科学地运用提问方法,以“问”促教,真正地展现出课堂提问的魅力。

3.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教学中,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先把前提条件交待给学生,然后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考,刨根问底,直到得出结论。这样就把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连到一起,经过教师适当的启发诱导,师生共同向一个方向思考,一起去探索、去模拟、去证明、去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时性原则: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筹划课堂提问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无以为答,教师本人也会索然无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巧妙地提问,给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引而不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慰。

5.集中性原则: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问题要少而精。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忌提问杂乱无章。当然,教学时要提的问题很多,如公式、概念、证明方法、解题过程等。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哪些问题该提、哪些问题不该提、哪些问题先提、哪些问题后提,在备课时就要进行统筹安排。否则,如果提的问题太杂太乱,就难以体现自易而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也就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6.针对性原则:课堂提问不要随意进行,不能无病。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周密考虑和统筹安排,要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不仅要对教学的整体布局反复思考,而且对每一个具体环节也要反复斟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做出的反映,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设计好应对措施。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只有准备充分,课堂提问才能顺畅、自然。

7.具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知识重点,又明确具体。否则空洞无物的提问,只能让学生感到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创设问题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要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

8.适度性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也不能没有提问。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这样,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恰当而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还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由自己设法解决。教师应该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创造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质疑问难的自由天空。

德育原则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适应新的情况,并不断改革和创新,但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正确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仍然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身教重于言教的原

身教重于言教,强调了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突出了榜样教育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伦理学家们也曾提出过这一口号,但在作什么样的“则”和进行什么样的“身教’问题上,同我们是根本不同的。无产阶级不仅提倡以身作则。而且能够真正实现它。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事求是,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是无产阶级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个口是心非、言行不符、自身行为就悖于共产主义道德要求的人,怎么能让受教育者产生信任感?怎么会使受教育者相信你的道德说教?反之,教育者本身的行为是符合共产主义道德标准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那就会给受教育者以直接的感染,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要求。

同时,教育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同任何客观事物一样,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一点,并不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而有所改变。区别只是在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因私有制占统治地位而得到了极度的放大,社会主义可以将其消极的因素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不管怎么说,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中所表现的拜金主义,也会对社会主义道德领域造成一定的侵蚀,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难度,教育工作者只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才能使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则,教育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德育的基本对象是大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对这些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理论素质较强、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进行道德教育时,现实的榜样、具体的身教,比任何高深、严密的理论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同职业道德紧密结合的原则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即将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和主要规范,落实到各种职业道德中去,是高校德育的又一个重要原则。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原则,原因是不难理解的。首先。这是共产主义道德本身的内在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高尚的道德,它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除了它本身的科学性和高尚性以外,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就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贯穿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之中,故此,同职业道德相结合,逐步形成各种不同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既是共产主义道德本身的内在要求,又是将共产主义道德真正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其次,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细分化,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独立和自主,同时市场经济又通过越来越社会化的生产活动。不断加强着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和联系,法律和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人们只有在各自不同的职业领域中,自觉遵守各自的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有正常的秩序,社会生活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当然,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是应该始终坚持的,将这些基本原则落实到职业道德中去,并不是降低共产主义道德的标准,而是要将这些标准进一步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能够真正成为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的行为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最本质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各自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主要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职业活动而表现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好坏、道德层次的高低,在他的职业道德中,可以得到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反映。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不注意同职业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那么,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就只是吊在半空中贫乏无味的说教。最后,坚持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在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职业的活动的特点更为鲜明,其职业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较之一般的劳动者来说。则显得更为明显。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如何,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造成的影响很大。试想,一个职业道德很差的医生、教师或理论工作者,同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的农民相比,前者对社会的危害。毫无疑问是不能和后者相比的。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时,必须时刻不忘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将共产主义道德的主要原则和基本内容逐步贯穿到他们各自的职业道德中去,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自觉进行共产主义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

三、同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原则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反映着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各种不同道德体系的原则、规范和评价方针,反映了各个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共产主义道德有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以外,其他非无产阶级的、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道德也有其存在的条件。这种情况说明,在现实社会中,必然存在着各种正面的和反面的道德思潮之间的矛盾冲突。各种道德体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维护自己的原则、规范和评价方针的排它性。如果我们在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之时,对现实社会中已经存在的各种道德思潮视而不见,不注意对它们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批判,那就可能既会使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单调乏味、苍白无力,又会使已经取得了的教育效果被那些错误的道德思潮所冲决。

故此,只有在德育工作中,坚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原则,既注意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宣传和肯定,又注意揭露和批判其他错误道德思潮的虚伪性和落后性。我们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启发自觉的原则

德育原则第8篇

【关键词】 网络德育 原则方法

在网络信息传播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网络空间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境遇,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1],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做到牢固把握高校德育的主导权。我们认为,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本文将对这些原则及其工作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在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自我教育情境中,一方面,受教育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一新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在网络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例如,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学习和素质发展是其主要需要,因而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找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导他们参与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逐渐养成科学、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和观念,防止自身受到诸如网络沉溺、上网行为失范等网络负面影响的伤害;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在网络行为上自觉性增加、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行为不断增强。因而,教育者在工作中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民主参与观念的引导,规范其民主参与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要积极发挥正面宣传教育阵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并与现实中的沟通渠道密切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民主观念,实现合理、有序的民主参与行为。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的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鉴于网络文明条件下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条件下积极参与对理想信念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人格成长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争辩;引导他们在网络上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问题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等,帮助大学生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交流与辩驳以及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来说产生逆反心理最少、最有吸引力、参与积极性最高、教育效果最好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之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德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在网络德育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发展实践的各个阶段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对于网络建设与应用走在社会前列的高校而言,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需要网络德育工作必须确立实践性原则,即把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立足于网络实践的发展,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起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意识,在实践中切实适应和把握好网络时代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真切地去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教育者从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进而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德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固于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势必无法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只有很好地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再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文化境遇。传统德育从文化意义上看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教育者以权威的身份向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时代带有显著的文化反哺的特征,由于大学生走在互联网使用的前列,是网络社区的主体力量和文化创造者,因而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条件下,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反过来变成了其前辈的知识传授者和信息传播者。这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后喻文化”色彩的文化场域。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文化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重视与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的平等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三、疏导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目的性是高校德育的鲜明特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网络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在网络多元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始终坚持做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或价值观的倡导者或代言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网络舆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舆论进行有效的批判和辩驳。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与传统的教育环境相比,有大量未知的规律性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把握。比如:适应和把握网络文化的问题,网络文化由网民所创造,其虚拟性、拼贴性、戏仿性、参与性等特征使网络空间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如何把握这些网络语言从而创新德育话语体系,如何适应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又如,研究和把握网络技术的问题,网络技术不仅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非中心化等特点,而且使人的认知、实践能力在虚拟空间获得了新的发展。如何认识网络技术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再如,网络舆情的把握和舆论危机的应对问题。如何科学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提出应对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的规律性问题,不真正掌握这些规律,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实现。因此,网络德育工作既要充分肯定德育的强烈目的性的要求,更要深入分析和遵循网络环境及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规律性问题,只有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主导和疏引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教育实效。

疏导性原则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两种策略和方法,一个是先疏后导,另一个是既疏且导。

先疏后导的方法主要用以发现问题,释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是一个不存在现实利害关系的地方,大学生们可以把他们在现实中受到抑制或是无处发泄的心理情绪尽情抒发。因此,基于情绪化表达的非理性言论往往是校园BBS论坛的显著特征。在这里,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偏激的观点、强烈的情绪发泄以及相互“顶牛”式的争吵。如果排除那些别用用心的恶意攻击,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是一种有助于缓解紧张感、压力感的自我心理“释放”。正是由于虚拟网络去除了现实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压力阀”,使得各种矛盾所产生的张力能够迅速在网络空间得以释放。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网络的释放机制可以及时暴露现实中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矛盾和问题,释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情绪潜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实中的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把它们解决在发展的萌芽阶段,避免那些具有爆发性、破坏性的危机事件的发生。然后,德育工作者再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进行引导和教育。

既疏且导的方法则是德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利益冲突、矛盾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在社会重大事件过程中,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需要说服教育和沟通引导。网络空间是这些现实冲突和思想问题集中展现的平台,也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场所。在围绕这些思想焦点和热点问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疏导性原则,通过充分讨论、说服教育、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坚持疏导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校园BBS上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言论,随着意见的扩散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在这个时期,多样的意见和观点、复杂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和模糊的发展形势是网络舆论形成初期的主要特征。面对这种情况,德育工作者不能去堵塞和压制言论,采取捂盖子、掩盖问题的做法,因为这样往往会由于压制了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而激化矛盾。其实,显而易见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任何堵塞和压制言论的做法不仅不能奏效,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严重反感而使德育工作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要采取相反的即疏导的方法,即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以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为工作出发点,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得以表达。而在大学生们的意见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得以真实展现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耐心观察、认真研究,密切观察事件过程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发现事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主要思想症结,展开有针对性的德育对策,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前瞻性是与人类网络实践的动态发展密切联系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德育根据人们网络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升人的实践水平和思想观念,实现对现实状况的超越。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德育的前瞻性原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网络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技术架构的生存空间,正如互联网的创建者们所言,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1]正是由于网络基础架构的开放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激发着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而每一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会形成一个由网络技术媒介与相应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内容组成的微观信息系统,这些微观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德育场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新的场域也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这个新的技术革新浪潮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前瞻意识,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主动地发挥每一种新的技术力量的进步因素和教育价值,实现对技术应用的积极引导和网络教育场域的主动营造,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正确的策略选择。

前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上,就是要充分把握网络建设与技术应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实践水平,促进其思想意识的健康成长。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初期,校园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万维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迅速吸引住大学生们的眼球,网上冲浪、信息漫游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网络行为;而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推动青年开阔视野、拓展素质的同时,也造成西方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大量涌入,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健康成长。德育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者在推进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建设网络“软环境”,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来吸引大学生,把大学生凝聚在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周围。当时以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等为代表的高校网站建设体现出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主动探索。

2000年前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以BBS、网络论坛等技术形式为代表的人际互动技术在大学生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类网络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互动功能强大,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效果。大学生们逐渐在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网络行为上形成了对校园BBS的依赖。面对这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前瞻性原则要求教育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深入认识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网络群体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发展的有效引导。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深入到校园BBS、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参加到网络群体的交往活动和网络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并通过网上网下的配合来达到对于网络群体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管理和规范,实现对于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近年来,随着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维客(wiki)、流媒体(BT)、社会网络(SNS)、网摘(RSS)、博采(blogmark)、标签(Tag)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网络环境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个性化传播”的新阶段,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格局,网络社群也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点所辐射出的私有的人际网络之发展趋势。[2]目前,这些新兴的个性化网络技术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高校的教师、辅导员也开始尝试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用于教学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基于个性化网络技术的德育实践刚刚起步,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教育者始终要保持激流勇进、勇于实践的精神,顺应网络创新的潮流,深入网络生活的实践,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坚持德育的前瞻性原则,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主导力。

五、渗透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是与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网络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选择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民主参与的行为更为活跃;在思维方式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共享性使得主体自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信息时代条件下人的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并进而在精神状态上呈现出自主、自立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活跃、理性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正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显著变化,使得德育工作者必须把渗透性原则摆在十分重要的显著位置。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德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形成观点,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工作中,要运用“价值认识的形成依赖于相关真理”这一基本规律,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积极通过丰富多样的知识性信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等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努力让知识性信息或知识性认识的和传播服务于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任何生硬直白、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只会引发大学生的反感,导致网络阵地吸引力的丧失。

其次,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渗透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文化生活需求的反映。作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冲击、在网络空间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大学生们有着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网上营造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正是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

再次,注重把价值观念渗透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之中。技术是蕴涵价值的,技术的价值性包含在其知识、方法、程序及其结果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是开放、创新、共享、平等价值的体现,如开放的技术架构、公开的软件代码以及自由创新和获取信息等。具体到每一种网络技术,都有其教育价值可以挖掘和应用。如P2P技术推动了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载体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发展,用户在交换信息资源的同时,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衍生出配套的管理规则和交互礼仪,对公共资源有贡献的用户会得到尊敬和拥戴。针对此类技术应用的内在价值,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发出用于学生集体学习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软件,不但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弘扬利他主义精神,而且是加强集体建设、加强集体主体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网络德育是一个在实践中被日益推到前台的重大课题,在新时期网络德育实践中探讨和总结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网络德育的自觉性、科学性,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